化学跨学科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2 09:04: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化学跨学科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化学跨学科教学

篇1

初中化学科教学中注重和加强了跨学科知识的传授的探索和研究,已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近几年初中升高中的化学科考试和全国初中化学竟赛中已显示了它的优势。现以几个实例谈谈我在教学中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些的做法。

一、数学知识在化学试题中的应用

数学中的极值、数轴、直角坐标系、三角函数以及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等知识在解决有关化学试题中都有快捷、独道的功效。适时地引入会使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感到亲切和轻松,并加强了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例如:我在讲解关于建立在直角坐标系中的金属活泼性和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大小的综合试题中,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并赋以它的物理意义(即速率)并结合有关化学知识来解决,就能使学生感到非常轻松,因为三角函数和速率是他们在数学和物理中早已熟知的知识,现在仅是用已熟知的知识来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罢了。而在解决一定质量的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多少氧化镁和氮化镁等类问题时,应用数学中极值的思想来解决就会迎刃而解;再如在讲解有关溶液计算时,我引入了数学中的“十字相乘法”(即十字交叉法)来解决。数学上的“十字相乘法”是因式分解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这是学生早已熟知的方法,而学生往往不会自觉应用到有关化学计算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加以引导,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在讲述溶液有关稀释、浓缩和配制计算时,通过一个具体的计算让学生感觉到用“十字交叉法”解决溶液计算问题比用常规的列方程解要简便,而且用“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可免解方程的繁琐,不容易出错。学生通过练习后,很容易掌握应用“字交叉法”解决有关溶液计算问题,然后我再将此方法迁移到其他类型的混合物计算之中。

例如,经测定由Fe2O3、Fe3O4和FeCO3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计算出该混合物中Fe3O4 和FeCO3两种物质的质量比。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即都为70%。利用“十字交叉法”很快计算出混合物中Fe3O4和FeCO3的质量比。

二、物理知识在化学试题中的应用

物理中有好多知识点是分析物体在某个物理量变化后产生的变化,这正好与化学变化这个动态过程相吻合。因此,物理中的浮力、气压、导电性、杠杆等知识以及“等效电路”等思维方式常会出现在化学试题中,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相关知识点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知识的迁移。

我在讲授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一节时,有意安排讲解灯泡的亮度与电流强度,电流强度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关系,这为后来再结合我们化学中的复分解反应有关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打下伏笔。

例:在进行Ba(OH)2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往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或缓缓通入下列物质,能观察到灯炮由“亮一暗一熄灭一亮”的变化的物质是( )

A.H2SO4 B.CO2 C.K2CO3 D.稀盐酸

在解答这样的考题时,不仅要用到有关化学反应的知识,还会用到浮力、密度等物理知识。因此,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教学和应用。

三、环保知识与化学知识相结合

在进行空气、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一氧化碳和化学肥料等有关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中,应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环保知识的传授,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治理环境的自觉性(这一点对于处于西部的化学教师来说是应特别加强的);另一方面也才能解决有关环境和化学相结合的问题。

例如,1997年,某中学组织自然科学兴趣小组针对我市某热电厂下游几十公里的河水中鱼类几近绝迹的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取得了一些资料:

测定热电厂使用的燃料煤中硫含量,测得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0.0064%。

了解煤燃烧后的气体排放情况。发现燃烧后的气体未经处理即排放到空气中,该热电厂地处多雨地区。

了解热电厂发电用水的情况。发现电厂发电用水未经冷却直接排入河中。

根据上述调查资料,回答下列问题:(l)分析鱼类几近绝迹的主要原因:①(写化学方程式)② 。

(2)试计算该热电厂每燃烧1 000克煤,理论上有 克SO2排放到空气中。

四、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融合

篇2

Abstract: One of the important objects of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is to discuss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y of science. From the viewpoint of historiograph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sage of anthropological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in history of science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such study.

key words: history of science anthropology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所谓编史学,是“对历史书写之研究”,而“科学编史学的研究把对科学史的不同书写方式作为其研究的对象” [1]。不同的书写方式会对科学史带来深刻的影响,这也说明科学编史学研究中进行方法论探讨的重要性。

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跨文化比较,由于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以及该方法背后所蕴涵的思想和观念,而使这一方法具有特别的意义。在科学史的研究中,比较的方法其实也早已存在并被经常使用,但与人类学意义上的跨文化比较又有着诸多差异,正是在这两个背景下,使得在科学史研究中反思已有研究并对人类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进行借鉴成为可能。

一、人类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或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也被称为人类学方法论的重心。抛开具体的方法,由于文化人类学家总是要面对着自我与他者,本文化与异文化等等的问题,“比较”事实上是作为一种潜在的观念而一直存在于该学科的发展之中的。

在人类学产生之初,古典进化论学派就采用了跨文化比较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进化论观点,在这一时期,比较是为了把初民社会当作是西方的过去来看待的,试图建立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化论认为所有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朝向一个方向从野蛮走向文明,而比较法是“从各地方、各部落中广搜风俗信仰的资料,用作文化阶段的例示(在进化派便是证据)” [2]。后来,进化论的观点本身遭到了很大的批判,时至今日,这种观点在人类学学科之中已经基本上被抛弃了。

随着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不同学派的学者根据自身的理论观念以及学术关注点,展开了不同的比较研究工作。如弗郎兹.博厄斯(Franz Boas)创立的美国历史学派,在批判直线进化的同时,提出了跨文化比较方法的局限。与其说博厄斯的批评是指向这一方法本身,不如说是指向进化论的观念,也正是在批判直线进化观念的同时,博厄斯主张比较研究不能局限于只比较发展的结果,还必须比较发展的过程。他提出的“历史特殊论”[3]及其思想中所体现的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为以后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布朗(Radcliffe Brown)那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被重新加以阐述和应用。他提出,文化的单线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我们这个世界上人类的知识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说明,文化的发展不是单线的,作为一个社会历史和环境的结果,每一个社会都发展它自己独特的类型。” [4]布朗认为进化论学者将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表面相似的现象列到一起,这并不是真正的比较方法,他自己的比较方法的重点,是要比较各种文化之中社会现象的差异点。

虽然如上所述,跨文化比较在人类学不同的学派之中的应用也有所差异,但是“历史学家要阅读人类学家的著作……意识到人类学解释的不同学派,并且把这些融入到历史学家自己的社会组织观念之中,而不是要……介入到他们之间的内部争论之中[5]。我们从上文对几个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的论述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们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

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进行比较,“因为如果我们要了解任何文化——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就必须将其放在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和对照中看待。否则,我们可能将那些仅仅属于一个特定社会的习俗当作‘人类固有’的信念和行为。” [6]对于跨文化比较研究的重要意义,人类学者们也有相关的论述,如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认为,“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自然不能仅以某一种文化的人为对象,而我们的目的也是要尽量发现人类行为的变异,因此,跨文化比较研究法无疑是研究人类行为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7]

二、科学史研究中的比较研究

科学史家也经常使用到比较研究,下文就首先通过对李约瑟的研究,以及围绕李约瑟难题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的分析,来讨论已有的研究中体现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李约瑟的整体思想就是比较,可以说比较的观念贯穿于李约瑟关于中国科学史的整个研究之中。但是李约瑟难题的提问背后,是“潜在地预设了欧洲或者说西方作为一个参照物……在这种预设的参照物的对比下,更加关心发现的优先权问题。” [8] 李约瑟虽然是以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为其出发点的,但他所持有现代科学的“普遍性”的观点,使他的研究并没有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因为在他的比较科学史研究中,仍然是以西方为参照对象和比较标准的。

洛(Morris F.Low)曾经写到,“如果我们确实想要超越李约瑟和单一的科学,我们还需要打破由现代化研究所强加的框架。近来的经验表明,进步可以不是线性的”。[9] 洛的表述说明了科学史研究者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以及对于线性进化观点的批判。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约瑟的工作,尤其是“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打开了中外科技史比较研究的大门。对于中国的科技史研究者而言,李约瑟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种特点使得围绕该问题的比较研究容易带有比附性比较的倾向:这一类研究的典型特点是脱离了中国以及西方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与境,把西方科学当作“正确”的“真理”以及比较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定位于“总结祖国科学遗产,总结群众和生产革新者的先进经验,丰富世界科学宝库” [10],这又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史研究容易陷入“民族中心主义”的泥淖。其实这两类研究在本质上又是相同的,都是拿西方现代科学作为标准来加以比较。

上述的科学史比较研究中的问题也只是存在于部分的研究之中,已经有一些具有洞察力的学者,提出了当前科学史比较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批评和反思之后,就是要寻找新的途径去超越过去所作的研究,笔者认为,对人类学方法的借鉴和引入或可作为一种尝试。

三、科学史对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

李约瑟虽然也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是他还是没有超越西方中心论,美国科学史家席文与李约瑟不同,比较而言,他更具有一种人类学家的关怀。席文曾经明确的提出在中国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和观念上“跨越边界”的问题[11]除了作为学科间对话倡导者席文之外,国际以及国内一些科技史的研究中也出现了若干具体的研究成果,在这里,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在科技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人类学方法引入的意义以及给我们提供的启示。

(一)、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给科学的比较研究提供的若干启示:

这里所说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并不单纯是具体的方法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方法背后存在的观念,因此我们需要从人类学中加以借鉴的,与其说是一种形式上的方法,不如说是带有人类学观念和意识的跨文化比较方法。

1、对直线进化观念的否定,进而反对建立在这种观念之上的比较研究。人类学中对于单线进化模式的抛弃和拒绝,强调每一个社会都有它独特的发展类型,比较是要发现各种文化、各种社会现象的差异点,发现和理解世界上丰富多样的文化方式。这是对科学“普遍性”假定的一个批判。并非所有文化模式发展的方向都必然的朝向现代科学,因此,在进行科学史研究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时,要警惕把非西方社会中的认知方式当作西方科学的过去的倾向,这种观念的引入也可以使研究者对比附印证性的研究进行反思。

2、科学观念的变化。在进行科学史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时候,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理解“科学”。席文在“比较:希腊科学和中国科学”一文中指出,他是在很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科学”一词,“它包含四个颇为不同的方面:描述自然界的哲学,数学,自然科学(天文、历法、以及技术等等)和医学”,在这种宽泛界定的基础上,席文进而指出,“每一种文化中都包含科学、技术和医学。” [12]

近些年来的人类学以及科技人类学的发展,是把科学看作文化系统,“是把科学当作整个人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与宗教、艺术、语言、习俗等文化现象相并列的文化形式的一种。” [13]这种对科学把科学看作文化系统的观点,是把西方科学放到与其他民族的“科学”同等的地位上来,这就为在比较中平等的看待比较对象奠定了基础。

3、在比较中平等的看待比较的对象。科学史比较研究中,关键是对西方中心主义,或“我族中心主义”的突破。人类学独特的开放胸怀,看待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态度,及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对于科学史研究以及中国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把科学看作文化系统,也确立起科学史比较研究的合法性,平等的看待比较对象,一种“比较的科学史”是可能的,“科学能够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其它的发现能够揭示出关于自然的不同规律,西方科学的唯一性并不是必然的。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一种‘比较的科学’(comparative science)是有意义的”。[14]

4、把研究对象放到各自的与境之中进行比较。文化人类学强调“他者”观念的重要性,提倡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著述他人,从研究对象自身文化的观点来看问题,即人类学提出的“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15]。正如席文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忽略史境来比较一个事物,不管是概念、价值、机器或是人群,结果一定没有多少意义” [16],在科学史的比较的研究中,研究者就需要在平等看待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在与境之中理解和比较研究对象。同时,这样的比较研究势必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要对所比较的两种文化有同等深度的了解和掌握。

5、比较的目的和意义。在人类学中,比较的目的是要认识文化间存在的差异,展示人类文化和科技的多样性,并且探讨这种差异和多样性存在的深层原因和合理性,而不是要做出哪个比哪个更加先进或落后的判断。借鉴人类学的观念,在科学史研究中,比较应当是发现各种文化中“科学”存在的不同以及这种多样性存在的原因,而不是以现代西方科学为标准,去发现别的知识系统中存在的“合理”因素。同时,比较是要认识到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相同之处,使我们对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科学实质有更深刻的理解,简单的罗列或者把两种事物摆在一起,并不是真正的比较研究,

(二)两个具体的案例分析

在科学史、技术史以及医学史领域中,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都得到了应用。

比如在一项对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脉”所进行的研究中,有人提出,“如果现代欧洲解剖学发展的核心是对尸体的可见观察的话,我们可能会问,对于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2世纪出现的占主导地位的医学知识和实践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文中提出了以触摸(tactility)为基础的“脉”。这项研究所要探究的问题就是,如果可视的观察形成了解剖科学的话,是何种理解或感知方式型塑了中国医学对于身体过程的理解[17]。很显然,这样的比较研究,就是要找出中国医学自己的特征,而不是以西方医学为标准,寻找它的“科学性”何在。

接下来本文更加具体的分析一项技术史的研究案例。这里要举出案例,是《玻璃的世界》一书中对玻璃的历史的考察,这项研究将焦点集中于玻璃,用人类学的视角来考察玻璃的历史,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则是该项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对玻璃的历史的考察中,研究者比较了五种文明中——西方、伊斯兰、印度、中国、日本——玻璃的不同发展历史和境遇。研究者在讨论该研究的方法论时说到:

“我们认为,历史研究和人类学相结合,对我们探讨玻璃这一主题的方法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人类学是一种广阔的比较学科,……比较的方法也引导我们注意到我们自己所属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事物。” [18]

在对西方和中国的玻璃发展史的比较中,如果站在西方本位的立场上,可能会觉得玻璃在中国的经历是令人费解的,因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养育过历史上最富于创造力的一批工匠,制陶工艺、金属工艺、印刷术和纺织术无不独领,但为什么在玻璃开发领域却几乎毫无建树可言?

这样的问题,是站在西方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要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开发透明玻璃,同样应该问一问为什么罗马人没有制造陶器?这里不是要评价玻璃或陶瓷的孰优孰劣,而是旨在表明,在不同的文明的比较之中,可以看到哪些东西缺席或者哪些道路未曾选择,那么如何才能发现和解释这些发生和未发生的秘密,比较的方法的重要性就显示了出来,“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发生,秘密就藏匿在这个充满差异和竞争的多元体系中,如果兴趣囿于某一个国家,秘密是无法探究出来的。” [19]这也是比较研究给我们所要展示出来的东西,一个民族只有在和其他民族的比较中,才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本民族的特征和发展。

在这项研究中,比较的方法就和人类学中功能主义的方法结合到一起使用,“要想了解玻璃之类现象的历史,比较的方法非常关键:欧亚大陆东端不发展玻璃,并非因为缺乏知识或理性,盖因那里有别种东西发挥着玻璃在西欧发挥的同样功能。” [20]

这项研究也可以和李约瑟问题联系起来,当我们讨论为何中国或其它非西方文明中为何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革命,或者为何没有经历西方文明所经历的过程时,比较的核心不应该再是以西方科学的发展为标准去寻找这些文明中对科学发展的“阻碍”因素,而是结合每个文明发展的轨迹,探索它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出现这种发展方向的历史与境。

这项对玻璃发展史的比较研究,也体现了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的特征,书中说到,“人类学以其文化相对主义声名赫赫(或声名狼藉)。它致力于描述和分析人类应付生活挑战的各种不同方式,不过一般克制着不从道德角度判断某一种方式比另一种更好”,“人类学者怀抱相对主义,所以不愿将一个事物置于比另一事物‘更好’的地位。它们只是两个不同途径而已,各有其所长所短。” [21]

人类科技发展的多样性表明,比较的方法应该是努力揭示人类各种文明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和差异,并致力于在比较的方法中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这项对玻璃历史的比较研究,为这些主张做了一个很好的说明。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类学中的跨文化研究方法;科学史研究中比较研究的特征和问题;以及在科学史研究中引入和借鉴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在这几个方面的讨论中,体现了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特点以及对科学史研究的借鉴意义。具体的案例分析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该方法的应用,比如在对象的选择、比较的目的、比较的立场的问题上并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在认识到科学编史学的意义的基础上,还应当意识到在编史学研究中对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性。在当前学科对话的趋势下,对科学史研究引入、借鉴人类学方法的探讨,有助于科学史研究者培养方法论的自觉,并在实际研究中加以应用,从而推动科学史研究在超越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John R. R. Christi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A]. Rcolby, Gncantor, Jrrchriste and M.J.S Hodge.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C].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1990.5.

[2] 包智明.跨文化比较研究法[A].王铭铭.西方与非西方[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47.

[3]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流派——文化研究中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71.

[4] 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北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

[5] Jordan Goodman.History and Anthropology[A].Michael Bentley. Companion to Historiography[C]. London:Routledge,1997. 787.

[6] 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28.

[7] 李亦园.文化比较研究法探究[J].思与言,1976,13(5):1-13.

[8] 刘兵.若干西方学者关于李约瑟工作的评述——兼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编史学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22(1):69-82.

[9] Morris F.Low. Beyond Joseph Needham:Science,Technology,and Medicin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J].Osiris,1998,13:1-8.

[10] 袁江洋.科学史的向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67.

[11] Nathan Sivin. Over the Borders: Technical History, Philosoph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J]. Chinese Science,1991,10:69-80.

[12] [16]席文.比较希腊科学和中国科学[J].三思评论,1999,2:26-35.

[13l 刘珺珺.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和科学技术人类学[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1):24-30.

[14] Yehuda Elkana. A Programmatic Attempt at an Anthropology of Knowledge[A]. Everett Mendelsohn & Yehuda Elkana. Sciences and Cultures: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of the Sciences[C].Dordrecht, Holland: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1. 66-69.

[15] David J. Hess.Introduction::the New Ethnography and the Anthrop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David J. Hess & Linda L.Layne.Knowledge and Society:The Anthrop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 .London:JAI Press Inc, 1992.2.

篇3

华侨大学2016年秋季开始招生的应用语言学专业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开课学期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2个学分共36学时。通过对这门课的讲授,笔者有一些对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建议,总结如下,希望能对以后的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二、课程性质改革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1]华侨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目标指向是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目的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能力。

其实,跨文化交际可以做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理解。狭义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广义层面是指同一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也广泛存在价值观、行为习惯、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差异。广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诸多方面有交叉的地方,如性别语言的差异、地域语言的差异等。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于社会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也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最容易想到的是,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可以避免对某种社会语言现象的过度概括和刻板印象的形成。

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都是构成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支柱性学科,而跨文化交际课程与两个学科都紧密相关,因此,学好跨文化交际课程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都有重要意义,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所以,我们认为应该修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科定位,把它从专业必修课提升到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更为妥当。

三、课程设置改革的问题

(一)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最终需要通过课程设置计划来体现和实施。而且,课程设置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华侨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新生入学即开始学习这门课程。主要考虑的是本课程在内容上比较浅显,主要是一些文化差异现象的简单介绍。而且内容上比较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也存在问题,比如在内容上线条比较粗疏,受时间所限,介绍的多是宏观层面的差异。如果考虑到社会语言学研究方面,现有课程在细节层面的讲解和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

(二)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首先,要调整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实践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仅学到相关的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既有课堂外的实践,也有课堂内的实践。课堂实践内容的增加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第二,增加总课时。为达到课程培养目标,必须在课时安排上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都是每周2个学时的课时量,约36学时。减去新生入学军训的时间,大约只剩下30个学时。在如此少的课时内既要让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基本上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2]所以我们建议最好能在大学三四年级增加开设专题讨论课和案例分析课,既要增加系y性理论的学习,也要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的练习。这样可以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外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课堂学到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学习,才能学以致用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

所有的课程其实都在强调教学资源的建设,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有其特殊性,其配套资源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教材资源建设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跨文化交际课程研究的对象为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应该在教材选择上特别注意内容的时效性,选择最新版的教材以讲授最新的理论及概念。与其他学科不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不同教材在内容上差异很大,固定选用某一种教材的做法是比较偏颇的,应该在综合多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形成教师的教案,因此,此课程存在教材资源建设的问题。同时,任课老师还必须关注学界最新的研究动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到教学当中去,例如多媒体技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等。[3]

(二)视频库建设

音视频资源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技术具有载体多样化的关键特征,其利用声、光、图像等功能从多种渠道传递信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要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特别是在非语言跨文化交际效果的展示上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

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特别需要音视频库的建设。把音视频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来了解其他文化的习俗、价值观的不同,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仅限于书面知识的讲授。音视频资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主题分类的片段集合。比如,在讲授刻板印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可把不同的美国电影电视中的华人片段集中播放,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人对华人整体的认知形象是怎样的。另一种是完整版的音视频资源,可供学生在课堂或课后欣赏,如电影《刮痧》、《上帝也疯狂》、《推手》、《暗物质》等。

音视频库的建设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需要把音视频资源剪切出来并分门别类,把主题相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耐心还需要有广泛的涉猎,才能从浩如烟海的视频资源中搜集到符合自己需要的片段。

(三)案例库建设

具体案例的分析往往可以以小见大,像解剖麻雀一样展示分析的过程,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很大。所以,跨文化交际课程要重视案例库的建设,而且最好是真实的案例材料。案例教学在国外备受推崇,但在国内尚未普及,教学效果也不太令人满意,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案例库建设的落后。

案例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单人开发案例和建设案例库是不可想象的。国际知名的案例库无一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案例开发的主力又应该是一线教师。只有一线教师才能深刻理解案例教学的需要,从而编写出满足要求的案例。因此,必须组织一个教师团队来共同建设案例库。

成熟的案例库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供教师挑选,案例的真实性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注意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相结合,就可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跨越”到“超越”层面的飞跃。[4]

五、教学方式改革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改革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课初级阶段较多是从认知层面讲授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总结为“知识传授―知识内化―知识输出”的线性模式。这样理所当然会将知识传授视为重中之重,但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师生之间必要的互动性和启发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面临着知识生态的深刻变化和职场需求的转变。特别是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和来往的增多,使用基于线性思维的教育模式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已经无法适应知识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不可能做到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不能只是教师的讲授,还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实践课或练习课内容。贾玉新(1997)[5]指出,应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几个方面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实践和练习,可以从情感和行为层面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改革的选择

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受学时所限,跨文化交际课程涉及的内容又比较广泛,很容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因此要改革教学方式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知道在知识爆炸的年代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而是要结合练习实践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同时要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鼓励他们开展富于应用性、思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其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交际环境营造者、学习指导者和学生潜力挖掘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

另外,还需要在高年级设置专门的案例讨论课,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这也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案例分析属于开放性问题探讨,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经常可以发现当前理论的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这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相应地,我们也需要在考试方式上作出一定的改革。考试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考核应该增加实践内容的成绩占比,减少纯理论知识的占比。

另外,在考试手段上也应该多样化,可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事例分析总结,然后上升到理论认知的高度。

六、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课程,跨文化交际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但是其重要性却是无可取代的。讲好跨文化交际课,不仅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培养,也有利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视程度,在课程性质上由专业必修课调整为学科基础课。还需要提高实践内容在课程中的比例,使讲授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配套教学资源的建设,融合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于课堂教学之中,使这门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2]张春燕.关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设计的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4).

[3]何高大.多媒体技术――跨文化交际的革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篇4

(一段)围绕主题,集体备课、研讨执教者集思广益后上课,课题组其他成员介入课堂,把自己提供的建议作为观察点进行观察(二段)评课,分析、整合资源执教者修改教学设计再上课(三段)再评课,对各学科提供的资源做深度分享、反思。

在合作教研中,我们分年级寻找学科之间相融的、能统领各科教学活动的研究主题。如:《小管家》是四年级数学、信息、品德与社会和语文等学科共同开发出的主题,老师们依托四年级各科教材内容――数学科的统计学、信息科的统计表、品德与社会科的做生活小主人、语文科的口语交际和健康科的营养学等多方面知识,进行课前集体研讨。由课题组一位数学老师集思广益后执教,课题组其他成员深入课堂听课时,把自己提供的建议作为观察点(知识点的掌握,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建议采用情况等)并制作成观察量表进行观察。评课时,课题组成员将自己通过课堂观察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进行分享,最后一致认为该节课可用综合实践课型呈现。执教者重新修改教法,课前让学生充分探究与“管家”相关的家庭开支等内容,第二次上课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呈现自己探究所得,从观察收集家庭开支数据,到发现问题并通过亲身探究怎样才能合理安排家庭开支,再到合作汇报“争当优秀小管家”,无不展示了小主人主动学习的风采。课后再评课,总结成功经验:因为《小管家》主题的设计,能很好地与生活相结合,又由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来求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各学科教学内容及教法的整合。

二、跨学科资源共享促教研内容优化

教研的起点在课堂归宿也在课堂,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注意挖掘学科间相互渗透的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利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学科资源,拓展知识的广度,享受学习的乐趣。在教研中,我们建立了资源收集――资源筛选――资源应用――资源积累的流程。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授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前,根据课题组老师从各学科角度出发给出的各类与故事内容有关的资源中,选择了音乐科的有关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美术科的素描、色彩表现形式,科学科的动物习性,数学科的培养逻辑思维的方法等资源。因为有多学科资源的铺垫,培养了学生对该绘本的兴趣,同时也扫清阅读障碍。课中,老师相机用想象表达法和图画观察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边欣赏边研究,不仅掌握绘本阅读方法,还深刻感悟出父爱的伟大。

三、跨学科动态机制促教研形式优化

高效灵动、切合实际的制度是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的保证,随着跨学科合作教研的深入开展,我们建立了动态教研机制。

(一)成立综合性教研组。一是以年级为单位成立教研组。二是确立若干研究专题,每个专题将各学科的部分教师聚集到一起,共同开展研究,形成专题教研组。

篇5

[作者简介]孟成民(1981- ),男,江台人,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研究项目“博士生教育质量链:构建与管理”(项目编号:2011TJK273)、2011年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要素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1JGXM-ZD04)、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构建科学发展育人体系,提升农科研究生竞争力的改革与实践探索”(项目批准号:粤教高函[2011]55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49-02

学科交叉不仅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要地,更是教育创新与科研创新的突破口。随着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多,培养跨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各个高校都积极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然而,跨学科人才培养必然会面临不同学科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因为每个学科都是一个“学术部落”,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科研道德、学术氛围等均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只有将不同的学科文化真正地融合到一起,才能有效地推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学科文化与学科文化融合的含义

1.学科文化的界定与内涵。学科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的具有该学科特色的语言习惯、学科理念、知识体系、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团队风貌、学术标准等同类文化意识,并可以通过学科成员在长期的交流、互动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学科成员也会受到学科传统与学科规范的熏陶,在科研、思维及言谈举止中显露出一些稳定而明显的文化特质。由于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知识又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因此,学科文化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学科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积淀物。

2.学科文化融合的内涵。学科融合与学科交叉在概念上有所区别,跨学科也称“交叉学科”,一般涉及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学科交叉是实践层面的概念,通过多个学科之间知识理论、研究方法的互相渗透,拓展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但又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新学科。而学科融合是在理念层面上的一个概念,打破学科边界,强调的是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科文化融合就是逐渐消解学科边界即学科文化的差异,包括学科知识、学科管理、学科思维方式的融合,从而产生一些共性的文化。

二、学科文化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科文化是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科本身的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模式等会影响到学科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训功能。学科成员从进入学科起,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一学科其他成员的交流沟通、参加学术活动等学术训练方式,逐渐熟悉该学科的特色,并受到学科文化氛围的熏陶或规训。学科文化中所包含的学术道德、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语言习惯等,都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科成员个体的科研素养与品质,这种育人功能既拓宽了思想教育的途径,避免了单纯的说教教育,同时更能渗入学生的心中,影响其一生。

2.激励功能。学科在长期发展中或多或少会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都有值得自豪的发展历程、学科传统与辉煌业绩,优秀学科文化的精华对后来加入的学科成员起到激励作用,他们会把学科内有学识的导师、有成就的前辈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从而产生共鸣。

3.约束功能。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研究方法、学术思维及科研习惯,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约束其成的规范与标准。学科文化的规范性对于学科成员的意识和行为来讲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学科内任何成员的学术行为都必须与学科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学术规范与道德标准保持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学术失范或学术不端现象。

三、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文化融合的影响因素

学科文化虽是无形的,但对于跨学科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复合型人才培养通常会涉及多个不同学科,学生从一个学科进入新的学科时,必然会受到原来学科的文化影响,这就与新的学科文化产生冲突或矛盾,融合多个学科文化,克服之间的冲突,实现两种甚至多种学科文化及知识在同一学科成员身上的聚合,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学科文化产生冲突时,其融合过程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学科成员的个体差异。学科成员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在对学科文化的主动适应性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也影响着学科文化的融合。有学者研究表明,有五个方面的人格因素影响着个体的跨文化适应:文化共感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社交主动性和灵活性。如果跨学科培养的学生拥有这些特点,就能够很快适应新学科的研究特色、学术规范、文化氛围、科研习惯等,并能将前后两个学科的文化主动融合,取长补短,,突破学科文化之间的障碍,融入新的学科文化之中。

2.学科文化的异同程度。也即学科文化距离,是指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文化的封闭性、群体性、排他性等特征,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本学科固有的特色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异同度主要与学科知识的深浅、知识体系是否严密、学科带头人的开放观念不同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科间交叉与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科间的融合动力来源于学科文化的整合,不同学科文化经过长期的吸收、融合,则会形成一种新的学科文化体系。学科间的文化距离越大,虽然整合的难度增加,但一旦融合成功,新学科的文化视野则更加宽阔,更利于学科的发展壮大。

3.与导师、同学、单位的互动。培养单位及学生本身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着学科文化的融合,培养单位或者指导老师如果对跨学科的学生培养抱有冷落、回避、轻视等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科文化的融合效率,这一点在平时研究访谈中也经常遇到。另一方面,当学生个体进入新的学科环境后,如果能够保持积极、虚心的态度去学习、思考并汲取新的学科文化,主动熟悉新进学科的知识结构、研究特色、学术规范、科研习惯等,并主动将新进学科与原有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则个体融入新的学科文化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四、促进学科文化融合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措施

学科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从层次结构上分析,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学科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相应的也要从这四个层面入手。而跨学科教育旨在培养高级理论创新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对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较为实际的研究方向以及本土化的应用训练环境,因而一个合理的培养体制即制度文化是促使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文化融合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按一级学科招生、培养、授予学位,拓宽培养口径。按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学生的只有少数学校、少数学科,教育界对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含义尚未达成共识。为了解决学科面偏窄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推进按一级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淡化二级学科,从而产生新的学术生长点,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同时,大大促进了学科内部的交流,促进不同学科文化之间的融合。一级学科下可以设置若干学科方向,可以是原来的二级学科,也可以在本一级学科内打破原二级学科界限,重新组合而成新的学科生长点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围。每个学科方向的导师应形成一个学术群体,学科方向的导师群体应在招生、培养以及学位审核等环节的把关方面发挥作用,提升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的更新。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良好能力结构的形成。为了有利于多学科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建立适应多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面所需的跨学科课程,开设针对跨学科人才培养而设置某个交叉领域的专题讨论课,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使跨学科联合培养成为可能。同时,教师应启发跨学科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式学习,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让他们尽快掌握新进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范围,并尽量用他们原有学科的知识讨论新进学科的前沿研究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会自觉地去实现知识和知识的连接与对接,实现学科知识的移植,并提升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导师联合培养制度。一般来说,不同导师都有自己特定的一个或几个研究方向,并在该研究领域有所造诣及具备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研究潜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更应采取导师小组集体指导的方法,聘请多学科、多研究领域的导师组成指导小组跨学科指导学生,这样才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使学生掌握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充分发挥学科交叉指导力量,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4.建立多学科背景交流和沟通的渠道。为提升学生跨学科研究能力,应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跨学科学术研究活动,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促进了学科文化融合,更容易碰撞产生思想的新火花,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跨学科研究能力,形成浓郁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氛围,从而实实在在地推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5.搭建学科交叉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营造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环境,搭建适合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平台,通过组建学科群、建设跨学科的科研平台,推动科研多维深度合作,还可以搭建多样化的跨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使不同学科之间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方面取长补短、动态融合形成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的更宽广的学术舞台。

[参考文献]

[1]曹滨,王世平.论学科文化培养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2).

[2]陈平.论学科文化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

[3]刘慧玲.试论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大学教学,2002(2).

[4]刘少林.高等学校学科文化建设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07(2).

[5]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8&filename=2008146540.nh&uid=&p=,2008-04-01.

篇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篇7

英文是如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各个国家的人们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沟通和交流时的桥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跨国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也不断增加,教育部门对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其中,高中的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大部分高中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对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方面更为重视,并没有着重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导致大部分学生表面上学会了相关知识,却不能利用英文进行实际交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加重视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实现沟通的有效性

我们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的终极目标,就是利用它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加强沟通的有效性。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实现交际的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通常来说,无论在政治制度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社会文化方面还是生活观念方面,我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种社会和观念上的差异,也就造成了我国和外国人们在语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基本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如果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双方,对于对方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没有一定的了解,就很容易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产生歧义和误解,让对方无法了解你的真正想法和含义,甚至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最终使沟通以失败告终。

比如,中国人在收到礼物时通常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包装,而是表示感谢,等到客人走后再打开,否则会让客人觉得对他不尊重;而西方人在收到礼品时,却是马上打开,然后表示感谢,如果没有打开欣赏,客人会觉得你对礼物不感兴趣。还有当受到赞扬时,我们常常会使用一些否定的词汇来进行回应,比如“不敢当”、“没有你说的那么好”、“不要再恭维我”等等,来表达推辞和谦虚之意,显得谦恭有礼;而在西方国家,面对他人的赞扬,人们会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比如“谢谢你的夸奖”、“我会继续保持的”、“我也这么觉得。谢谢”等等。如果在中国有人欣然接受赞美,恐怕别人就会觉得你没礼貌、狂妄自大。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在双方进行交流时,不注意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想当然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沟通,就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和误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语言理论,还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基本文化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没有文化和思维方面的障碍,实现沟通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英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语言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历程,而一个国家的文化也对当地语言的使用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要想掌握好一门语言,就要对相关国家拥有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当学生学习英语时,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就要对说英文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历程、思维观念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知识储备增加,同时对跨文化知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

另外,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英语所表达信息的内涵、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以及与中文的差异等等,促进学生听英语、写英语、读英语、用英语等各个方面水平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新课程高中英语的教材中,有很多对我国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地方风俗以及科技发展进行介绍的英文文章和材料,这就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了很好的素材。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这些与我国文化相关的内容格外关注,让学生对这些素材有更深程度的掌握和了解,以便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能够把我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熟练地向外国友人进行介绍。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让沟通氛围更加友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还能够让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在英语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掌握,能够对我国文化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且对我国和西方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同时,学生对我国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以后,可以选择适合的机会,让我国的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宣传,有利于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

二、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文化背景要素

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含的内容有:良好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不同语言交际的良好适应能力;对不同语言使用模式的掌握能力;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避免误解的产生并且能够及时解释误解的能力;能够在对话中获取想要的信息的能力等等。

比如,在与对方进行非语言交流时,我国和西方国家在面部表情上就呈现出很大差异。在我国以及一些其他亚洲国家,在进行交流沟通时通常会看对方的鼻子或者以下部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而西方国家在进行交流时,通常直视对方的眼睛,擅于用目光进行交流,如果不注视对方的眼睛会被视作对客人的不尊重,或者对所谈话题不感兴趣。因此,通常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的面部表情也是存在较大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新课程英语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到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知识要素

比如前几年的高考英语作文考的是这样一个题目,假设你是一个叫李华的学生,暑假期间在英国的一个学校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了难题,想要学生中心给予一定的帮助,并提前约定好具体时间。在之后的看卷评分过程中,有一项评分准则是,要说出自己什么时候没有课,然后进行约定。然而,大多数的学生只考虑到询问学生中心的空闲时间,却没有说自己什么时间方便。这个题目的目的就在于,测验学生对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了解程度。通常来说,当需要约定时间时,我们都会先确定对方的空闲时间,以表示尊重和礼貌;而西方国家往往是先表达自己的空闲时间,让对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时间。由于长久以来中国式思维的影响,大多学生都没能表达出写作要点。

因此,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要把中西方在思维方式、礼仪规范以及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放在一个更加重要位置去进行了解和掌握,对于西方国家特有的社会习俗和用词方式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三)态度与自我认知因素

正确的态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友好的交际氛围是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对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对每个国家不同的社会风俗和礼仪规范都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

另外,也要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和风俗的认识能力,让学生对自己国家也有正确认知。要在充分了解我国文化、社会风俗、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明确认识自己的态度、语言风格、交际特点,然后对自己在交际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针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善,使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提高。

三、新课程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英语教材中发掘跨文化交际知识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英语的教材中,涉及到我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素材大大增加了,教材最后还有对一些专业名词和特别规范的简介,这就为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因此,教师要将这些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素材充分利用起来,在学习好基础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将这些材料进行合理筛选和总结,把适合让学生进行掌握和学习的材料发掘出来,选择出既与课程要求相符合,又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内容。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把教材中提供的有用内容同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要提高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知识传授的专业性

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英文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关系。因此,一定要培养一支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以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学生才能对英文中所包含的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有部分教师只按照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自身没有与时俱进的研究新课程的教材,对跨文化方面的知识也没有深刻的了解。这就导致了许多教师不能准确、专业的掌握有关跨文化的知识,那学生就更加无从学习和掌握了。中文和英文的用法和表达在很多时候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比如量词的表达、方位的表达、称呼的表达等等,如果在进行交流时不重视,很容易导致误解和歧义的情况产生。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中文和英语在这些方面的差异,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刻了解中文和英文在表达上的不同,使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加准确的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柳除了原本的含义以外,通常还代表着离别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而在西方文化中,常常用柳树代表一种哀伤之情。诸如此类的词汇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代表的情绪不同,是因为中西方在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对这类词汇格外注意,让学生理解他们在使用时的场合,从而对跨文化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另外,教师除了加强英语的专业水平之外,也要注意的是: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教师还要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因为个人喜好和成绩的好坏简单的评价一个学生。第三,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格外关注,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英文学习能力,是这些学生尽快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脚步。第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许多学生会因为对某位老师的喜爱去认真学习某一门课程。教师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到平等的地位去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走出课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和选修课程

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依然延续使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只听却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容易造成英语课堂的枯燥乏味,让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让跨文化交际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在做好教材的讲解工作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比如英语阅读课程和英语角等。比如我校每学期有两个来自英国或澳大利亚的外教,他们在高一和高二每个班级每周上一节课,内容主要是练习听力和口语为主,内容紧扣教材的热身部分。每周二和周四下午6点40到7点20是英语角活动,内容是玩游戏,唱歌,风俗文化,人文地理的介绍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加,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课程。

第一,课外英文报刊阅读课程。教材中对我国和西方国家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内容会有所涉及,但毕竟选用的材料和内容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报刊的阅读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于选用的素材,教师可以在英文报纸或者适合的英文网站上寻找,如果有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地方,教师也可以在确保无误的基础上自己进行修改,尽量让所选择的素材符合学生心理,又能提高学生对各国风俗文化的认识。在学生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这些素材的阅读和理解情况,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给予指导和讲解,并在课程最后对整体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针对不足的地方在下一次课程中加以改善。

第二,英文影片的欣赏课程。在如今的英语教学中,影视欣赏早就已经广泛存在了。然而,大多数学生在进行影视欣赏的过程中,只是单纯的看完影片,却没有对影片中所渗透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发掘和思考,这样一来,电影的欣赏课程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学生欣赏完影片之后,教师要发掘出影片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比如,在电影《加菲猫》中,有两只长的一模一样但是所说语言不同的猫,因为它们一个说的是英式英语,一个说的是美式英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对影片的具体对白进行分析,通过比较让学生深刻了解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差异,包括词汇用法的不同、发音上的不同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到英国和美国文化和礼仪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影片涉及的其他方面进行挖掘和思考,在学生提出疑问之后,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第三,英文写作以及演讲课程。这里的英文写作主要指英文应用文的写作,应用文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通常来说,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有些写作技能也让学生难以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应用文选修的课程,向学生提供企业、学校等不同机构的英文应用文写作方法和素材,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提高自身的英文应用文写作能力。另外,演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英文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学生掌握好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让他们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当然,定期开展辩论比赛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学生在进行演讲和辩论之前,一定会为此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深他们对外国文化以及英语用法的理解,便于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合理使用。

(四)分年级进行阶梯式教学

高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阶段教学。高中新课标对各个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给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制定对应的教学计划。当然,教师要在学生掌握好英语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将日常生活中的英语知识渗透到教学之中,坚持语言是用来应用的原则,让学生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能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得到合理的运用。

分年级进行英语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对西方国家人们所使用的相互赞扬的方式、表示感谢的词汇、基本生活用品的名称、常见食物的名称、日常问候用语等基本语言进行反复的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对高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对于实际英语交流中,西方国家人们相互之间的称谓、动作和表情代表的含义进行了解和区分。对高三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对西方国家人们的不同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学习,从而发现中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礼仪规范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为跨文化交际的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学生多多鼓励和赞美

无数的教学实例已经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往往能得到能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在思想上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并且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教师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当学生获取一定的成绩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如果教师只看到学生的不足,不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美,只是一味批评说教,不仅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还会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一旦对课程失去兴趣,掌握情况自然就不如人意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鼓励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最好在全体同学面前对其在跨文化交际学习方面所取得的的成绩进行表扬和称赞,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一来,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会积极配合,认真学习。

结语

学习一门语言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熟练运用。如今的新课程英语,对高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对目前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知识都有较深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宝芹.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 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35)

[2]牧政洪.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 新课程(中旬),2012(10)

[3]赵德理.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 华章,2013(18)

[4]张春萍.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J].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3(23)

[5]万毅敏.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教学[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2(07)

[6]高嵌. 浅谈高中英语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 才智,2013(20)

篇8

其次,英语教师应当科学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涵盖的英语国家的民族性和习俗的基础上,有必要补充有关的内容。比如在新课标模块1 单元1中的精读文章《安妮日记》,教师就可以及时对学生讲解其中的文化背景。二战——欧洲——犹太人——命运——历史原因。假如孩子们没有了这段文化知识,那么就无法理解安妮身处险境为什么能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渴望友谊,对人性充满信心。现行的高中英语新教材具有词汇量大,题材新颖,内容贴近时代,易和学生产生共鸣等特点,所以只需要适当补充一些知识性、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课程内容应涉及英美国家的地理、气候、历史、科技、著名人物、文化艺术、民族个性、传统礼仪、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还可以联手其他学科的教师,触类旁通,开设多学科教学,使学生在高密度、全方位的多元文化信息的输入过程中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意识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再次,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渗透文化意识。当今时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教师教育的理念、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的评估和测定等等。在传统课堂引入互联网和多媒体,不仅能够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多方面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种模拟真实的情境之下,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生命力。此外,互联网还能把校内和校外,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联系更加密切,极大地促进了资源共享。我们完全可以把电视电话教学引进我们的课堂,先进的课堂教学也一定能能对学生的文化背景的学习产生影响。

篇9

当前,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研究生教育模式和结构正面临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作为我国第一个专业学位教育的工商管理硕士(MBA)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又站在一个历史转型的新起点上,如何突出MBA教育的特色,构建新型MBA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是摆在MBA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这就对跨学科的MBA教育的培养流优化程改革提出了要求。

一、我国MBA人才培养机制存有争议

和早期的快速发展有所不同,近两年来,MBA的金色光环已逐渐褪去。企业回归到理性选择人才,对MBA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MBA学员认识到MBA并不是高薪的代名词,开始对MBA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出质疑。教学实践也证明现阶段我国的MBA人才培养流程存在如入学考试制度引起招生错位、培养方式存在偏差、MBA管理中心的“非项目化”、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缺乏针对性等诸多争议。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对提高MBA教学培养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全流程优化模型——“一个中心、三个主体、一个流程、一个体系”

现阶段我国MBA人才培养机制的争议对改进MBA培养流程提出了要求。而传统的流程优化大都建立在价值链的基础上,在不突破原有线性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流程的微调和改进。笔者认为提升MBA培养质量需要进行建立在战略布局的大方向上的彻底的流程优化改造。所以创新性地提出了在MBA培养流程改造上以价值星系的战略理念为指导,突破传统线性关系,构筑协同的星系关系。进而结合当前跨学科交叉培养的趋势,寻求连环协作战略布局的具体实施方向,找出MBA各个培养环节中存在的制约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在战略落实到执行的过程中使用了平衡计分卡,提出流程优化的新概念和具体实施方法的新设计。

1.一个战略中心——价值星系

MBA教育需要开拓创造价值的新模式,需要创造附加价值并准确传递给客户学员,更要努力创造新价值——与教授、联合培养院校、战略联盟、竞争对手、学生等共同产生价值。所以笔者提出以价值星系为主导战略的MBA培养模式。

价值星系模式中,战略分析中心在于整个价值创造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重新评估“知识”和“关系”,不断重组业务系统,重新编排各重要角色在自己星系中的关系。

基于星系所表示的逻辑,学校的MBA培养目标定位于动员学员为自己创造价值,MBA中心提供各种关系和系统的重新排列,将最优化的组合呈现给学员供其选择,星系中的各方面以新的协同关系再创价值。

在笔者构建的MBA培养星系中,教育质量是处于中心位置的,以国际两大权威认证体系AACSB和EQUIS的标准为导向。AACSB认证首先关注教育质量,认为教学质量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EQUIS认证除要求高等管理教育机构证明其在本国内拥有高水平的教学标准以外,还要求该机构课程必须高度国际化;学生必须具备全球使命感;机构所为能推动商业研究工作;与工商业界之间应密切联系,保持专业理论知识和商业实践之间的平衡。

星系模式中,通过全流程的优化,使得流程中各环节形成动态的互动关系,各个模块在协同其他部分的合作中,也会达到自身的增值,从而在整个系统中存在不断的良性互动、优化、合作关系,推动所有模块的价值增益。这个星系模式不宣扬标准化,而是崇尚互动的灵活性和价值创造的协同性。提倡星系中各个模块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相互认可,寻求高质量的教学与机构互动交流带来的专业平衡,从而对所有部分都能有充分的评估反馈和价值提升。

2.三个主体——学员模块、学校模块、社会模块

1)学员模块。包括本校MBA学生,也包括潜在客户。保障MBA培养质量的源头是要保证生源质量,结合中国国情,笔者提出“限制条件+推荐+笔试+个人展示”四重招生考核方法。以“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为目标,严格执行“具有3年管理经验”的门槛标准,实行不符合一票否决制;出具专家推荐信和推荐支撑材料作为20%的成绩份额;延长面试时间,让面试摆脱形式化,在面试中增加各类型的专业、综合考核题目,充分、全方位展示个人才能和工作经验,并在面试环节明确提出个人在培养阶段的期望和自我计划,个人展示在成绩中占40%的份额;笔试在成绩中占40%的份额。通过四重招考的考生是基本符合MBA培养精神和目标的优质生源。

2)学校模块。本模块包括本校的MBA教育中心、校内院系合作、校际战略联盟伙伴关系以及系统的师资建设环节。MBA教育旨在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创新综合型人才,所以需要管理学院的教育背景和师资,以及校内其他院系的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和校际合作伙伴的互惠互助,尤其在跨学科师资上大力投资,让其辅助学员全面综合成长。学校模块作为MBA教育培养人才的供给方,需要联合起来,发挥协调作用,提供最先进、最国际化又符合中国特色的教育,以高质量的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3)社会模块。包括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反馈。企业、社会对MBA人才的需求是MBA教育的动力。作为MBA教育的需求方,社会模块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尚有足够的发言权,从而其要求也是MBA培养优化的指南针。企业和社会对于MBA学员的认可与否,对于MBA培养体制的认同与否,对于MBA中心服务的赞许与否将会是西财MBA教育是否可持续开展并且不断发展的终极试炼。这个模块在评价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

3.一个流程——体验式SCP精神

要全面优化培养流程就要打破传统的CLSP模式:class、lecture、seminar、paper,而采用一种更活泼的体验模式SCP:学习studying—分享communicating—提升promoting,目前这个模式的提出尚处在实验阶段,各个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做内容调整,但是整体仍然服从“体验式”教育的精神,即分享中夯实、互动中成长、交流中升华。

1) 学习。

①课程设置。在知识模块需要体现MBA教育的特色:培养国际化人才;跨学科交叉互补研究方向设定;培养方式上的灵活体验性。要做到这些,先要对知识进行分类。本文根据“专业性—交叉实用性”维度将课程划分为四类: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各个类型课程中又有相应课程模块支持。基础课程是学员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核心课程是思想、方法的精修,MBA学员大都具有管理学背景,所以在MBA阶段应该放眼深层次的管理知识和广泛的交叉学科相关知识的研习;必修课要体现国际性和跨学科交叉性,体现管理事务中的智慧,很多内容是隐性知识的言传身教和意会;选修课知识的专业性比较高,可以拓展学员的视野,是前沿的学术能力和敏锐洞察力的锻炼。

②服务配置。经过课程体系的科学划分后,需要一套个性化、科学的选课系统支撑学员选课,同时此系统又是配合学生选择课程、专业、导师整体流程体系中的一个环节,需要选课系统的硬件支持以及培养中心服务的软件支持。从软件上看,这是一个以学员为中心所打造全方位的服务矩阵团队。秘书、导师和电脑系统为学员提供全方位完整的服务。各部分在过程中要通力合作创造价值,去除冗余的动作,提高培养效率和质量;从硬件上看,这是一个完备、智能化的信息系统,系统内每一位学员都有自己的编号,有个性化的定制功能和适合自己的配套建议选择权。每个学员从报考阶段,相应就有自己的教学秘书、行政秘书和信息系统:系统中记录招生考试成绩,由教学秘书和行政秘书将个人面试情况转为可量化数据输入信息系统,再结合笔试成绩和面试情况,由系统生成科学的个人评价,并引导、推荐学员选择适合的导师和课程。行政秘书在过程中需要协助学员熟练使用信息系统并且处理其中产生的系统问题;教学秘书此时人性化地协助学员选择导师和课程。

2)分享。MBA教育注重实践性和实战性。笔者建议用一系列的活动及活动中的分享来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教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技巧和方法。具体可以选择几种形式:①广泛参与型活动,如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需要学员之间的广泛配合,以交流和帮助为目的;②典型参与型活动,如主题演讲、沙龙写作评比等,需要学员具有竞争意识,在过程中磨砺竞争技巧和深化职业道德。这些活动同时需要MBA教育中心的教学、行政支持和信息系统的配合。教学秘书掌握学员在知识技能、思维、品格等层面的情况,针对学员情况专业活动建议;行政秘书协调活动行程及学员课程安排,在活动中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落实后勤工作,在活动结束后总结学员表现,给出专业评估报告;在信息系统中及时、如实录入学员的表现情况和评估状态,以做后期评估和备案。

3)提升。第一,经过学习和分享之后需要进行考核环节,对学员学习成果进行验收和评价。笔者提出了用“项目考核”代替传统MBA采用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考核。项目考核要求学员自行招募队员,推荐队长,组队完成一个案例的咨询分析工作,提出可行方案,用小组展示和书面报告的形式完成项目。这个案例要由小组成员亲历的组织经验而来。项目考核实际上结合了MBA教育培养过程中的每个教学点的设计:分析理论和工具构建在课堂知识上;团队建设需要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案例挖掘是沟通技能和表达能力的结合;案例讲解构建在团队成员合作与竞争的平衡中;书面撰写考验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项目考核能够全面而又生动地考核到每个人的品质、思维、技能。相信通过这最后一轮艰难的考验,每个人会获得与之付出成正比的相对公平结果。第二,提升环节还包括MBA教育中心的品牌提升。依靠信息系统的完善、每个班级学员的自身凝聚力和学生会的协调、调动能力进行结业后MBA品牌群体的可持续建设和服务。系统可以按照:班、专业、年级、导师等信息分类汇总,定时定期更新资料并发送相关学员,让MBA毕业学员能在一张巨大人际关系网中互惠互利,共赢共生。这也是价值星系理念的贯彻和传承。

4.一个体系——评价系统

一个庞大的系统中各环节互动和协同是难点,需要全面监控的控制及反馈的评价系统才能确保这个流程优化设计不会流于形式。评价系统,逆流程而动,评价流程中每一个环节,以信息系统作为主要硬件支持,给出智能评价,以学员的感受、每位导师、任课老师、教学秘书、行政秘书、同学等相关主体的感受为感性评价,为课程设置、活动组织、考核手段等等任何一个方面做评估,目的在于全面评定学员MBA教育生涯中的表现,让学员得到价值;并且让MBA培养中心服务不断提升完善,提升MBA中心品牌价值;让导师得到教学质量的反馈,提升导师职业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系统需要时刻紧盯行业动向,掌握校内各能动主体的舆论导向,为MBA办学的创新性保驾护航,让其时刻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不要在航行中迷失了原本的航向。评价体系涉及评价内容的好坏并存,所以要最大程度上遵循“三公”原则才能避免是非和纠缠。公平是参与权利的平等、合理;公正是评价时的不偏不倚,不包含感彩和偏颇;公开是评价程序的透明合理,公开的程序使不能完全做到的公平和公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也是让相关主体顺服的理据。另外,笔者设计的评价系统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考核。平衡记分卡的实质是一座动态的桥梁,联接核心战略和战术践行,通过对组织业绩形成过程和结果的剖析在组织业绩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设置一系列可观察、可评价和可控制的指标,对组织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将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最终结果成功地导向事先确定的目标。

综上所述,这个模型是一个全方位的平衡系统,如果每一部分都比喻为拥有能量的星球,那么内部各个环节就是有条不紊地互动和自转的行星,各自的精密协同下围绕战略中心做公转,支撑起整个星系系统的平衡与和谐。

三、总结和思考

中国的MBA在近二十年里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成长、辉煌、低迷与彷徨。伴随着企业对MBA期望值将会继续不断提升,培养创新拔尖优秀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商学院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这就意味着我国要加快MBA项目的发展步伐,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MBA教育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MBA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增强MBA教育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拔尖人才。(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锐,张倩.基于价值链视角的MBA教育创新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0(03).

[2]孙超平,张昌华.基于SCP理念的体验式MBA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学习英语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交际,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很有可能造成误解,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因此,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这一语言的同时,更应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语言的传授者,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主要讨论英语教师如何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以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1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文化。①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了解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行为和价值准则、风俗习惯、等。英语专业学生只有学习语言和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才能正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孪生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不可或缺性。②

跨文化意识是一种理解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如何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因素敏锐的感知。培养跨文化意识,形成和发展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灵活应对文化差异问题,提高他们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最终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深入交流打下基础。

中国的英语教学一直强调英语思维,要求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说英语。因为用汉语思维说英语或者进行英语写作,常常会让母语使用者产生误解,甚至听不懂或看不明白。所以只有用英语思维来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才能正确而地道地使用英语。

跨文化意识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首先得培养他们跨文化的意识。让学生认识、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欣赏、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如果缺乏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很容易滋生交际失误、甚至冲突。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差异,才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正确使用英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国际化的、高素质的新型专业人才。

2 跨文化意识与英语专业教学

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意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长达二十多年。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英语专业教学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地球村”,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频繁和密切。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失误、矛盾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掌握中外文化沟通的必备知识。

离开文化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民族的认识与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英语专业教学必须让学生关注和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禁忌习俗、人际交往等。现代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把语言能力转变成交际能力。我们需要在跨文化情境中,给学生提供有效交际所需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他们才有可能实现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3 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笔者认为单独的一门或几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符合现代国际要求的新型英语专业人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所有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恰当的指导更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笔者主要从听说、阅读、写作的课堂教学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这些专业课堂上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西方文化中。

3.1 听说课堂教学

听说课构建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掌握并运用地道的日常交际用语、体态用语等,为真正的跨文化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可以提前通过讲座、讲解、播放视频等方式输入或让学生讨论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接受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中西方的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比较重视的隐私权、个人主义等。了解这些可以在真正的交际中理解和尊重对方,避免出现跨文化交际的误解。

听说课的素材必须要真实、地道,能够体现中西方差异,且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来培养他们跨文化意识。给学生设定真实的日常交际场景,让学生有开口说话的机会,通过模拟场景体验了解和熟悉日常交际用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关于美国人租房子的听说课时,先谈论没钱买房子的情况下,很多中国人会选择和父母合住,而大部分美国人更喜欢租房子住,即使结婚也一样。这跟中国人的“三代同堂”的传统观念和美国人的独立自主、注重隐私是密切相关的。接着讨论租房子要考虑的因素,提及家具因素时告知学生美国人喜欢旅行,经常搬家,所以租房很看重家具。进而提及美国人性格中的“求动、求变”和中国人的“好静不好动”。给学生展示一套真实的公寓的分布图后播放了一段打电话询租的录音。这段真实地道的录音很好地反映了美国人租房考虑的因素。然后笔者给学生观看一段看房的视频。最后给学生发了几份美国的招租广告,学生有了前面的文化背景输入加上教师所创设的场景,就可以用正确而地道的英语模拟真实的电话询租情景对话和看房的角色扮演。

3.2 阅读课堂教学

阅读课堂应该是最有利于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然而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因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考查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忽略或者没有时间兼顾相关文化知识的传授,甚至也没有提醒学生课后去了解和关注。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这些文化知识,充分认识文化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阅读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比较法让学生找出母语与目标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国人思维特征:重整体,轻个体,重综合,轻分析;西方人思维特征:重个体,轻整体,重分析,轻综合。③学生在快速阅读的速度总不够理想,这跟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有关联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文章的结构。在分析文章结构的时候,指导学生排除自身系统思维的干扰,重视西方人的分析,再运用中国人系统思维习惯去理解所阅读文章的主题及相关文化知识。此外,现在很多教材都有文化背景介绍,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阅读课堂,适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给学生渗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课文之前让学生搜集或者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阅读相关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对比。

3.3 写作课堂教学

通过写作教学课堂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理解中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并在写作训练与实践中有意识地降低其可能给母语阅读者带来的理解困扰是学生写作成功的前提与基础。中国人习惯于从整体到具体,由大到小的“圆式思维模式”;而西方人则习惯于从具体到整体的“解析式的思维模式”。因此,学生按照中国人的语篇迂回式的思维模式写出来的英语文章,西方人可能会觉得重点不突出、比较松散、条理不清或没有逻辑性等。英语段落强调线性思路、直线式语篇及论证逻辑性。而中国学生写作文喜欢间接地从说,委婉、含蓄地说,喜欢绕弯子,避开主题,这样的文章可能会给西方人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详细地跟学生讲解并说明中西方人在思维模式的区别,并逐步训练学生习惯运用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英语写作,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真正的英语文章。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式是非常灵活的。如教师在布置作文 “My College Life”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自己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写完作文,教师除了点评学生作文,还要利用多媒体呈现西方国家的大学生活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大学校园生活的异同。如美国人不喜欢依赖父母,独立性很强,所以读大学时半工半读是很普遍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西方国家大学生所写的关于大学生活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文化的差异,如文章的结构、词汇、句法等,从而使学生学会更为准确、地道地使用英语。

4 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在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当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开设相关的文化课程,举办文化主题讲座;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看电影和电视等;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课后的学习、生活、西方节假日的文化活动以及各种各样英语课外文化活动中,如话剧表演、外语文化节等。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模式的构建(桂教高教[2007]165号,启动项目第31号;桂教高教[2007]109号,启动项目第7号)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