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历史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2 09:04: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发展的历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业发展的历史

篇1

[3] 人民网.关于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EB/OL].(2011-01-25)..

[4] 都市网. 河北保定制定首个“环首都经济圈”规划[EB/OL]. (2010-11-24).cn.

[5] 赵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EB/OL].(2014-04-01). .

[6] 刘纯彬.一个天方夜谭还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关于建立京津冀大行政区的设想[J]. 中国软科学,1992(3):29-32.

[7] 王爱春.论港口经济与京津冀的联合与发展――兼论金融发展策略[J]. 理论与现代化,1995(2):25-28.

[8] 张可云.京津冀都市圈合作思路与政府作用重点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4):61-65.

[9] 刘铁. 京津冀经济圈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 商业时代,2010(17):134-135.

篇2

摘要:本文对生态农业的概念、特点进行了简要阐述,通过分析十师北屯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该区域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生态农业使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保护环境及高效利用资源等融为一体,是遏制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持续、协调、稳定”农业发展战略的最好体现[1]。

2生态农业的特点

2.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产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2.3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4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十师北屯市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

从发展的要求来看,十师北屯市(以下简称“师市“)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速度还很缓慢,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特别是地域土壤条件和气候的制约,农业生产的任务日益加重,农业生态问题也更加尖锐[1]。从当前看,师市农业生态还存在五大问题:(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壤质量日益退化。目前,师市由于种植模式单一,掠夺性种植现象日趋严重,土壤的质量也日益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壤盐碱化和肥力下降。(2)草原退化日益加剧。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盲目开垦和管理上的重用轻养,使草原生态不断恶化,虽然有退牧还草等项目的实施,但相对于已经形成的草原损坏,加之地域气候的影响,使牧业生产和师市、团场经济建设受到极大影响。(3)农田污染日益加重,农田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团场工业的兴起,现行的节能减排措施依旧缓解不了工业“三废”、城镇化发展及日常生活的废弃物、污水排放量日益增长,农田被迫作为消纳污染物的场所,受到严重污染;加上农业生产本身化学农药和化肥用量剧增,给农田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师市远销到内地的瓜果农残检测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4)师市生态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还不完善,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认知还不十分全面,生态农业系统还不和谐。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促进人与生态的和谐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品为中心,构建成“生产 - 加工 - 销售”相连接、“农业 - 工业 - 贸易”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体系。一个和谐的生态农业系统必须具备一个或若干个核心产业,以及由此辐射的产业群,各产业之间可以通过产品加工程序形成鲜明的产业链,将上下游产业的生产剩余物构成产业的“食物链”这种产业之间的连接可通过一种以上的物质或能源消减,由此实现各产业间的持续、稳态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最终形成若干农副产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剩余物在系统内部生态处理,不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解决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污染。(5)师市广大职工群众缺乏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和相关技术知识的了解,对师市生态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大力发展师市生态农业的建议和措施

4.1制定规划使生态农业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由于师市生态农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相关单位及领导的重视力度还不够,总体规划还不完善,各部门在制定实施专项规划时还缺少依据,难以做到资源整合、统筹安排。为此,应尽快研究制定师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引领师市生态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2抓好示范,带动师市生态农业的大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点上求突破,在理论探讨上求提高,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推进。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团场或基层连队设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其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样板,为师市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基础。

4.3做强畜牧业,推进师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把畜牧养殖业作为调整优化团场产业结构的重点,通过实施畜禽良种补贴,对饲养大户和畜牧小区实行奖励扶持等政策,引导、发展以食草家畜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养殖,废液用于土壤施肥改良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广大职工群众在生态链条中受益。

4.4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先进的种植配套技术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先进的引种栽培、植保、施肥等综合配套技术,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

4.5加强生态农业产、供、销模式运作

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产、供、销模式运作,提高生态农业在生产中的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在产品的安全和品质监督上要进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的根据订单安排生产优质产品,减少盲目性和降低市场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

4.6重视生态与环境质量的改善

要重视生态与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断加强农业生态试验站和推广队伍的建设,同时,继续组织盐碱土壤的科技攻关,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立项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小虎.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4):1-4.

篇3

2007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多方论证,把发展设施蔬菜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咬定目标,强力推进,三年累计新建日光温室3345栋,移动大棚从无到有,达到6221栋;到2009年底,全县设施蔬菜面积突破1万栋达1.31万亩,是历史上大棚数量的13.8倍,蔬菜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5%;2010年确定建设目标8000栋,目前已全部铺开建设,并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完善、符合高效农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组织、建设、服务体系。

抓“两头”,全面营造保障大棚蔬菜快速发展的组织体系

设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必须把政府的推动作用贯穿发展的全过程。为此,阳高县成立了设施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县农业、水利、农机、财政、发改、信用联社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参与全县设施农业发展的组织和领导;成立了设施农业发展产业办公室,在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层层落实责任,确保目标完成。

此外,党政相关部门对接扶贫搬迁移民,全县建成三间瓦房连一个日光温室大棚、生产生活一体化的移民新村2个;县总工会牵头组织下岗职工发展日光温室100栋,县委组织部组织广大“村官”与农民对接建日光温室,广大干部积极动员亲朋好友投资建设日光温室等,全县上下形成了党政齐抓、全民参建、部门帮建、社会共建的发展格局。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要让群众这一头也热起来,上下联动,才能见效。阳高县采取乡镇干部分片包村,深入农户宣传全县发展设施农业的相关政策和扶持措施,积极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广开眼界;在群众接受程度比较慢的地方,乡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建设。

县政府根据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合理确定了3种建设模式:高标准的砖混结构日光温室,经济节能型的土大棚,提早延晚型移动大棚;按照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区划推动,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建设大棚的积极性。如今,部分村民把盖房娶媳妇的钱先拿出来建大棚,紧邻阳高县区的农民也纷纷过来投资,多元化发展之路,促进了设施蔬菜的大面积发展。

破“两难”,全力构建支撑蔬菜快速发的建设体系

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阳高县作为贫困县,困扰最大的难题就是融资。为此,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阳高县对涉农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倾斜设施农业建设工程和投向设施农业基础建设。近年来,全县共整合实施项目18个,统筹安排资金1.65亿元,先后完成14个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等重大基础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合理借助金融资本助推大棚蔬菜发展,是阳高县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该县抓住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的契机,通过小额贷款、联户担保、扶贫贴息等形式,积极争取发放支农信贷资金2.3亿元,扶助农户,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针对信用社存贷比例出现的不均衡状况,县委书记、县长出面协调,全县对公存款、涉农资金及其他单位的项目资金在政策充许的前提下全部在信用社开设账户,倡导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带头并动员亲戚朋友存款信用社,到今年4月底,全县累计为信用社新增存款6000万元,有效强化了信用社的贷款支持能力。

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一个基本要求,为此,土地的合理流转和有序集中是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县里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乡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流转,采取土地互换、入股、转包、转让、租赁等多种形式,三年共流转土地1.16万亩,涉及农户4000多户,为全县设施农业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全县重点建设的千亩园区有7个;百亩以上的片区有12个,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格局。

创“两优”,努力打造实用设施蔬菜发展的服务体系

建得起,还要稳得住,为此,阳高县积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及时解决设施蔬菜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围绕生产搞好技术服务。在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中,该县一方面选派农民赴山东寿光等地学习,把外地的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来;另一方面高薪聘请技术管理人才,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利用农业信息中心,免费向农民及时提供市场购销、生产管理、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信息。为保障技术服务到位,县里组建了产业发展技术中心,技术员包乡蹲点、分片入户,一个一个棚子进行技术指导,实现技术指导的全覆盖。三年来,全县累计引进蔬菜新品种136个,推广了碳气入棚、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128项,科普率达到27%,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30%。在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针对春季风大易损棚膜的实际情况,县财政每年都筹资50多万元,为全县大棚户统一参保,让农民安心种植、放胆发展。

围绕销售搞好市场服务。农民种地最怕的是农产品卖不出去,换不成钱;为此,阳高县县委、县政府首先强化品牌建设,目前全县有8个品种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让阳高菜放心上市。其次出硬招畅通销售出口,2009年,县委书记曹进平、县长姚振华带领乡镇、涉农部门领导和部分农民经纪人,专程到大同市宾馆、企业、学校、批发市场进行考察走访对接,为阳高蔬菜做宣传,提高阳高菜的市场占有率;从长远考虑着力加强专业市场建设,目前投资3164万元的绿色蔬菜储运集散中心即将投入运营;全县蔬菜生产集中的乡镇都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注重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社,目前专业合作社已达到68个,他们连接市场与农户,每年组织外销蔬菜占到全县的60%以上,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大增强了阳高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阳高县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以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为载体,加快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跨越。阳高的实践证明,发展设施农业,对于拉动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繁荣的作用非常明显,这无疑是北方高寒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可以从中引发这样一些思考:

篇4

一、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

自从1844年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以来,合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发展。是一个有了近200年历史,有着许多丰富经验和模式可供学习和借鉴,成熟的制度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事物。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合作运行模式,它们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的经济体系中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价值与作用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

1972年,欧盟开始启动共同农业结构政策,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它对农业经营组织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支持各成员国农业经营单位进行组织结构改革,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其现代化水平。对于符合条件、订有发展计划并得到本国政府批准的农业经营单位,在给于优惠贷款的同时给于其购买或租用土地及兴修水利工程等方面的资助,所需资金25%由欧洲农业指导和担保基金支付,其余部分由本国政府承担。其次,为促进农业经营单位整体素质的提高,欧盟要求成员国建立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和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农业经营单位提供有关经济和农业技术方面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帮助培训农业经营所需的各种人才,所需费用一部分由本国政府负担,另一部分由欧洲结构基金提供。最后为鼓励农业经营方式的改进。欧盟和各成员国政府共同对农业经营单位为改进经营方式而进行的互助合作、联合经营、扭亏转产等活动提供技术知道和经济上的资助。

在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一般都受益于国家的扶持。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农业合作社的管理,主要从立法、税收、财政信贷、合作教育和专业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扶持合作社。对农业合作社的经营与增长起积极影响与推动作用。

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法国政府特别重视并积极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完善,并从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对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最大的支持,如给予农业合作社创办投资补贴、免收各种赋税、提供低息贷款等。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法国农业合作社发展极为迅速。法国农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及其提供的良好服务,为法国农业经营单位的规模扩张和公司化、资本化农业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澳大利亚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发展壮大,约有400多家农业合作社。组织内部成员约有35万人,占农业劳动力的80%,资产22亿澳元。农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以及提供各种专业服务。

在同一时期的比利时,农民联盟所属合作社的正式名称是“市场供销公司”。在比利时全国900个村庄都有基层商店,在合作社内部成员中,农民持有股权,基层供销社的经理由社员选举。基本任务是有效地组织和集体购买农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集体销售农民的农产品。

还有一些国家尽管他们的起源、基本规定、组织机构、业务内容等有所不同,但存在着共同的成功经验,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本的农业合作社,也叫农协它是日本目前最主要的合作经济组织。日本的农协是半官半民的组织,而不是完全的集体或民办组织。它即是农民为保护自身利益而自发建立的群众机构,也是日本政府借以推行农业政策的中介机构。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日本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小,在生产中为了对抗风险需要组织起来;另一方面,二战刚刚结束时,日本农业的形势比较严峻,要让农业合作社自然发展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因此,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给予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并进行了直接干预。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则被界定为实行生产者(劳动者)联合、民主赶里和平等合作的集体组织。具体规定了合作社的集体性质包括三条:第一,合作社的社员必须是生产者。第二,不论股份多寡,任何社员只能拥有一票的表决权。第三,合作社每年与非社员的交易额不得超过与社员的交易额。

德国的合作社是社员群众共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具备民有、民办、民享、自主、自治、自助的特性。合作社积累的公共资产(固定资产和自有资金)的所有权归社员集体,并由国家基本法和合作社作保证。它具有完全的法人地位,具有独立的权利和义务。通俗一点说,它是由社员群众自愿组织起来,通过“民办国助”和相互资助,促进社员经济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

篇5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与工业连接的纽带,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针。其快速高效发展将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将农业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展到加工和销售,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农业效益。据统计,目前我国粮油、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加工率相比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3倍,而我国只有85%。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我国正好相反。据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0元,而中国只有0.38元。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多在3.7: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发达国家的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总值的90%,而我国仅占25%左右。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约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我国还不及农业产值的1/3。可见,农产品加工业可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使农产品生产实现多层次增值,使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转为高效。

(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建设主要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农产品加工业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促进农业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打通一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将传统农业打造成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销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由于我国农村经营单元较分散,结构调整的步伐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目前,我国有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7.1万个,这些企业向前延伸,就可能把2.4亿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向后延伸,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可打通一二三产业,把构成农业产业的各要素和各环节整合在一起,推进产销一体化经营,逐步把小规模集合成大产业,把小生产连接到大市场。围绕市场需求组织加工生产,围绕加工需要再安排专用农产品的种养,形成需求什么——加工什么——种养什么的“反弹琵琶”新格局。这一新格局的形成与完善将有效引领农产品的生产品种、区域、规模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见,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化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城乡、沟通工农,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利益传导机制,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离不开产业支撑,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将农业、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优势,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机遇

(一)农业的阶段性变化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高,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良好局面。从总量上看,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果、肉类、奶类等已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目前,已具备年生产5亿吨粮食、5亿吨蔬菜、7000万吨水果、7000万吨肉类、3500万吨水产品、2500万吨禽蛋、2000万吨油料、1800万吨奶的能力,加工原料的日益丰富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我国农业已进人以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主的新阶段。中央及时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两个基本判断,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农业发展宏观政策。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坚持农业内部挖潜与扩大外延并重,要跳出传统农业抓农业的思想,用发展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将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涵,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的不可替代的载体,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其中“放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努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农产品加工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大体平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这正是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已形成。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达2960元。经济收入的增加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改善的突出特征是在粮食消费直接减少的同时,对加工制品提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强大需求。 转贴于

(四)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大型化、跨国化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高达27000亿美元,其中,美国5000亿美元,欧洲3000亿-4000亿美元,日本2500亿美元,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增加。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位居世界工业各行业的前列。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的加速发展,为我国发展起点高、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业及为这些国际知名企业进行配套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国际贸易环境改善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首先,降低农产品关税水平有利于我国利用国外资源,提高加工品的质量和档次,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助于增强国内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其次,2006年已结束“人世”过渡期并全面进人履行承诺阶段,我国农产品能够正式享受WTO成员国提供的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享受WTO成员的一切权利,享受无歧视的贸易待遇,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可免受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方面的种种限制,从而降低贸易成本,为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提供广阔的空间。最后,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对外开放,加快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吸收。

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一)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比重。农产品加工应以精深加工为主导,加强对循环经济技术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注重下游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层次。逐步实现由以初级加工为主向以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为主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重点发展清洁生产,开发清洁技术与工艺,尽量做到生产过程实现“零”排放。

(二)建设稳定的加工专用品种和优质原料示范基地。一方面根据市场需要及加工品质的要求,引进、筛选、选育适宜的加工品种;另一方面要对我国目前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二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市场和加工要求的“多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加工作物、饲用作物等),建立专门的加工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并实现基地的标准化与规模化。

(三)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加工产业。粗略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科技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设备总体水平落后20-30年。因此,要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并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应积极引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细微粉碎技术、质构重组技术、新型杀菌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并加强国外先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国产设备的自主开发。同时,要把能否产业化,以及产生效益的大小作为衡量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行业标准都是上世纪80年代前制定的,与国际通用标准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低,没有采用发达国家现已普遍实行的GMP、HACCP及IS09000管理规范,致使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应尽快建立并施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全面迎接人世后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篇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06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ZH109)

作者简介:李启平(1965-),男,湖南邵东人,博士,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环境会计和公司治理研究;赵 溯(1988- ),男,湖南邵东人,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晏小敏(1966- ),女,湖南湘乡人,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农村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3-0026-05收稿日期:2013-06-17

引言

中国农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农业生产的生态功能,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地理标志作为一项工业产权制度,对农业、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轨迹,地理标志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1994年我国开始对农产品给予地理标志保护,从此以后我国地理标志数量逐年增加,政府、企业和农民都越来越重视这项制度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激励作用。地理标志的突出特征是属地性,它蕴含着特定区域农产品的人文、地理、品质等属性,是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经济工具,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授予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垄断经营,获取超额收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地理标志是一个区域性概念,对辖区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反过来,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加强地理标志的保护。本文从宏观层面研究地理标志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价值在于深入分析了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等指标与地理标志的关系,为政府制定农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策略,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上的创新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地理标志保护是近20余年国际知识产权领域重要议题之一。自从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首次提及“产地标记”的保护,地理标志作为一项制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Solow(1957)的经济增长贡献模型明确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自此学术界展开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Lucas等(1988)和Rome( 1990) 等人提出内生增长理论,进一步引起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Zografos(2008)探讨了地理标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认为地理标志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Parwar(2009)则认为,地理标志保护有助于农产品公平竞争和国际贸易。众多学者利用数据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Gould等人(1996 )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Thompson等(1996)得出的结论是有影响,但不显著。Park(2008)的研究结论是间接影响。总的来说,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肯定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将地理标志保护放在知识产权范围内进行研究。

国内学者对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从概念和现象层面度进行描述。王寒等(2008)解释了地理标志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从地域、产品类型等方面阐述了地理标志的结构,并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重要意义。熊晚珍等(2012)通过对安庆市的地理标志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地理标志实施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机制。尚旭东等(2013)认为地理标志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部门执法不统一、不协调,而且申请地理标志的过程不规范,容易产生“一地多标”的现象。而陈思等(2008)通过对湖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完善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制度是推进地理标志发展的关键,并且总结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二是从法理层面对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进行研究。曹新明(2007)认为,我国商标保护制度与登记保护制度存在大量问题,并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双轨制和所有权制度,认为只有改进双轨制并用所有权替代商标注册,才是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可行方案。杨永(2013)从法律视角分析了我国地理标志制度的不足之处,强调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国际经验来建立我国统一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只有完善地理标志的法律制度,才能保护与地理标志相关的农业生产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目前以商标法保护为主的模式在立法与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巨大缺陷,有必要重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制度。

三是地理标志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存在问题,数据获取比较困难,导致实证研究文献匮乏。董雪兵等(2012)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在转型时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增长效应。周曙东和张西涛(2007)以陕西苹果为列,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地理标志对苹果纯收益率具有正向影响的结论。刘华军(2011)运用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果显示,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以及农民纯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地理标志存在集聚特征,但是地区内仍存在差异。目前研究结论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上,对某一地区单一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实证研究,缺乏全国性的、宏观层面的实证和机制研究。本文试图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依托全国两次地理标志普查的数据资料,以农业总产值、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农民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产品出口额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势。与常规农产品相比,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在品质、安全性等方面更具保证,消费者认可度更高,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同时,市场经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带来了契机,优质优价的农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从两次全国调研情况可以看出,地理标志数量快速增长。对比各个地区的地理标志发现,注册地理标志越多的省份,其带有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产值也越大,农业经济发展越好。据此提出:

假设1: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与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制度创新密切相关。在一定的科技水平下,农业制度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类型。地理标志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农产品进行认证,确保区域内生产的农产品具有相同的品质和安全性。此外,集约经营比分散经营对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在建立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区,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农耕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吸引资本进入农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刘莉君,2013)。据此提出:

假设2:地理标志对农业规模化生产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地理标志的显著特性在于它的地域性,农产品只能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生产、加工,由于资源的垄断性和稀缺性,造成农产品产量有限。加之该区域的农产品替代性较低,从而形成垄断生产与经营,获取更高的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据此提出:

假设3:地理标志对农民人均收入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

1.模型设定

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除了地理标志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工业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将对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控制变量。中国长期以来是农产品出口国,改革开放前,农产品出口在整个对外出口占主导地位,目前,农产品出口在整个出口中比例不断下降,但国外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比国内严格,而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葛干忠,2013),因此,我们将农产品出口额也作为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y分别是农业生产总值、农业规模化程度和农村居民收入。其中y1表示农业总产值,y2表示农业规模化程度,我们以农村企业个数来衡量,在当代中国农村,分散经营大量存在,农村企业数量越多,说明集约程度越高。y3表示农民人均收入;3个解释变量为x1、x2和x3,其中x1表示地理标志个数,x2表示对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x3表示农产品的出口额。笔者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lny=c+β1lnx1+β2lnx2+β3lnx3+u

模型中c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u为误差项。

2.数据描述

本文以仅有的全国两次地理标志调研为背景,全国地理标志的两次调研分别发生在2005年和2011年中旬,所以运用2004年和2010年的数据。本文采用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分别以农业总产值,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人均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这3个被解释变量作为解释农业经济发展的指标,比较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地理标志作为解释变量,农业固定资产总投资以及农产品出口额为控制变量。农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于2005年和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农产品出口额的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农业企业的数据也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鉴》。地理标志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两次地理标志调研,部分来自中国工商总局和农业部。相应的统计数据描述如表1所示。

(三)结果分析

笔者运用eviews6.0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2004年的回归分析见表3。模型结果显示所有解释变量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85,说明模型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地理标志的系数为0.36,说明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影响,地理标志每增加一个单位,农业总产值就增加0.36个单位。回归结果显示农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地理标志与农产品出口额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79,地理标志的系数高达0.9,说明地理标志对农业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理标志每增加一个单位,农业企业就增加0.9个单位。回归结果显示地理标志对农民人均收入影响并不显著,假设3没有通过检验。我们推测,第一,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生产销售的农产品种类繁多,带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整个农产品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太少,因地理标志保护带来的超额收益不足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整体收益,这说明政府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力度不够,地理标志在农业生产中的引领作用没有体现出来;第二,我国的统计数据将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分为农业生产收入、外部打工工资收入、资本财产收益和转移支付4个部分,因地理标志带来的收益不能与以上收入分开核算,数据可得性可能会导致实证结果不显著。但以上3个模型均通过了White异方差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异方差,说明模型估计是可信的。

2010年的计量模型结果见表4,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所有解释变量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88,说明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影响。地理标志与农产品出口额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85,同样地理标志对农业企业具有正向影响。在以农村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地理标志的系数没有通过检验,说明地理标志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与2004年的回归结果相一致。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2010年和200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和农业生产规模化都有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地理标志保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最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制度,具有高附加值与品牌效应。基于此,我们认为,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应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大力支持地理标志的发展。政府应当扶持地方龙头地理标志,延长其产业链,将地理标志分层次保护,选择重点地理标志优先发展,帮助其打开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二是完善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目前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不完善,存在多头监管的混乱现象,严重阻碍了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的发挥,完善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是农业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三是加快农地流转制度建设,促进土地流转,为发挥地理标志的聚集效应创造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曹新明.2007.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之完善――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为视角[J].知识产权(1):26-31.

陈思,杨敬华,任爱胜,等.2008.湖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S1):141-145.

董雪兵,朱慧,康继军,等.2012.转型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增长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8):4-17.

葛干忠.2013.中国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1):128-131.

刘华军.2011.地理标志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品牌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三部门地理标志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0):48-57.

刘莉君.2013.农村土地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1):95-99.

尚旭东,李秉龙.2013.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运行特征、趋势与问题[J].生态经济(4):92-97.

王寒,陈通.2008.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4):101-105.

熊晚珍,胡再,孙志国,等.2012.安庆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6):914-917.

杨永.2013.论中国地理标志制度的构建[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6(1):78-82.

周曙东,张西涛.2007.地理标志对陕西苹果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6):56-61.

GOULD D M,GRUBEN W C.1996.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48(2): 323-350.

LUCAS Jr R 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1):3-42.

PARK W G.2008.International patent protection: 1960-2005[J].Research Policy,37(4): 761-766.

PARWAR A.2009.Importanc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 the growing IPR world[Z]. IQsensato Working Paper.

ROMER P M.1990.Endoger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71-102.

篇7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生产经营中单家独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专业生产,合力开拓市场,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如青岛杨家顶子村以前是一个以种植粮油为主的村,2007年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以来,积极探索以蔬菜种植为特色的增收路子,从种到收实行“六统一”服务,并与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2011年,160多户社员的1200亩地全部按合同种植了大葱、菠菜,户均纯收入3.7万多元。青岛良源南瓜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成立,开始种植南瓜只有80亩,2011年该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了2500亩,亩收入4200多元。

二是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载体。青岛大黄埠樱桃西红柿专业合作社和西瓜专业合作社在2000多亩的樱桃西红柿和西瓜的设施栽培中,大力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防虫网和黄板杀虫技术、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四位一体大棚”生态模式,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又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社员在生产过程中摸索的“设施西瓜超高产优质绿色栽培集成技术”被国家科技部列为“星火计划”,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篇8

国内外经验证明,发展设施农业首当其冲要有一个配套的技术体系做支撑。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新型设施建设、机械化耕整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温湿度控制技术、机械化卷帘技术、采后加工技术以及物理农业技术等。其中物理农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农业技术领域,它是赖于现代物理技术基础上的实用农业技术的总称,是以电学、磁学、声学、光学、热力学等普通物理学与环境、生物等学科相交叉形成的新学科、新理论,以电、磁、声、光、热等物理方法为主要特征,以保障绿色无公害植物、畜禽、水产品安全、高效、优质生产为目标的农业产业。物理农业技术由大连市兴起并大规模推广应用,进而推广到国内20多个省区市。国外相关人士也给予高度关注,法国农科院院士3次前来考察,加拿大华人邓肯在其经营的蔬菜园区进行了试验应用。物理农业技术的显著效果已得到众多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

二、物理农业的优势

与化学农业相比较,物理农业技术具有多项优势:一是农作物增产幅度大,应用物理农业技术可普遍提高产量20%以上。二是促进早熟效果明显,农作物普遍提早成熟一周左右,与常规生产的农产品形成时间差,在价格上也具有优势。三是农产品品质明显改善,多种营养成分含量提高,口感好,保鲜期长。四是防治病虫害效果显著,对以往即使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控效果也不理想的疫病等难题有显著的防控效果。五是能够大幅度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因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土壤板结、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高、品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等诸多弊端,是绿色、环保、健康的新型农业技术,顺应了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

三、发展设施农业需要物理农业技术

设施农业强调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网护果园、陆地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畜牧养殖等形式,这是物理农业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无论是温室大棚、水产养殖还是畜牧养殖都需要应用物理农业技术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为这些生产方式提供有效防护。

设施种植业主要是以日光温室或大棚为载体的园艺产业,传统的机械装备主要包括微耕机、微滴灌装置、卷帘机、卷膜器等,这些装备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但是,要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进一步提高产量并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就必须依靠物理农业手段来实现。例如应用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技术、CO2增施技术、臭氧防病技术、声波助长技术等,防治作物病害效果显著,还可提高农作物产量20%以上,明显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水产养殖业的水体实时无害化灭菌消毒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能够进行在鱼水体实时消毒是水体自动消毒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针对这一亟需研发的养殖水体电处理技术,可应用于药物难以控制的水媒疫病防控。应用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技术和等离子除臭灭菌技术,可显著净化畜禽舍内空气,杀灭病原微生物,粉尘净化率可达75~99%,空气脱菌率65~94%,对突发性群发性动物疫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由此可见,物理农业已经成为未来设施农业发展的新的技术支撑。

四、对发展物理农业的建议

物理农业作为一种新兴农业生产技术,其推广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想使物理农业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技术支撑作用,还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技术推广部门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做大做强这一新兴产业。

1.以示范园区为载体,加大典型引路力度

技术推广,示范先行。各地在推广物理农业技术之初,应首先建设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园区,投入的物理农业装备向这些园区集中,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园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物理农业产业规模。在示范的作物品种上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蔬菜、畜牧、花卉、水果等当地农业支柱产业进行重点示范。

2.以政策扶持为动力,强化投入激励机制

新技术推广仅靠技术推广部门的努力远远不够,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最有力的助推器。各地各级政府应针对推广物理农业技术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对物理农业技术的推广予以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

3.以信息引导为手段,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

篇9

长期以来,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初中阶段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为中考当中进行开卷考试,且在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合卷时只占总分的40℅的历史科,引不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方面也将其放在陪衬位置,即使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往往兼任着思想品德科目。其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甚至把握不了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知识,许多历史教师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运用。

2.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旧教材,并且是从其他学科的旧教材中成长起来的,旧教材、旧教法在他们脑子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广大教师形成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学生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他们难以参与课堂活动,很少,甚至没有问难、质疑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3.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环境差

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备较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的学校甚至长期没有历史挂图,没有幻灯、录相器材,就算现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帮助下,个别学校装备了一、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也不高,同时还得优先满足其他科目的教学。所有这些,都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要求

历史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包括师德素质、学科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我认为专业素质十分重要。历史学科专业素质是指对历史教师对历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历史的专业素质,历史老师必须具备中学历史教科书所需要的历史知识,能驾驭中学历史教材,同时还需具有比较广、较深的通史性知识和专题性和断代史、国别史的专业知识。二是了解历史学界最新究的成果,具备能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基本能力;三是要具备与历史有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历史老师的专业素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

1.确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2.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5.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历史的渠道;

7.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三、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一)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开展好历史教学,完成课标要求的基本目标的前提。所以在新课程标背景下历史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把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 基础,教学中既要关注共性,又要满足主体性发展的需要。其次,教师的教学不能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借助课堂搭建平台,对文本进行再开发,师生相互对话、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第三,评价观的改变,新课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而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则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主的评价观代之以关注过程、侧重发展素质,增强能力的评价观。

(二) 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首先,教师应重视自我学历的提高,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结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历史相关的思想品德、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各种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等。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多给基层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加各级培训的机会,教师本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参加新课程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国培计划给了我们提高的平台。。

(三) 潜心教研,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

因此一定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校本研究活动,主动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教师应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克服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和实践学习策略的教学,在丰富自己的陈述性知识及程序的同时,还要研究策略性知识,探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从而为学生提供策略上的咨询和指导。

(四) 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反思教学的进度和步骤,增强计划性,确定适合学生或课堂具体情况的学习策略以及完整的实施方案;二是反思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情况,借助富有吸引力的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并得以维持;三是根据课堂学习情况的变化,审时度势,及时发现新情况,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采取有力的变通措施;四是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只有坚持及时的系统性、科学性的教学反思活动,教师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从而成为一名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五)同伴互助,共同实际研究和提高

一方面,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分小组或结对进行教研和学习,进行共同实践研究和提高。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请他们给历史老师们开讲座,上示范课,指导评点年轻教师,提高全体老师的专业素养。

历史新课程改革激励鼓舞着历史教师,只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新课改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才能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地发展自己。

篇10

虽然设施农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但目前还未出现设施农业蔬菜或是农产品卖不掉的情况。虽然也存在非常激烈的价格战,但不会一下子爆发出来,因为设施农业是一种反季节生产,都是一个月一个月地生产出来,不会一下子堆积很多,也就不会有一个量的爆发。农业园区比设施农业更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农业园区包含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据不完全统计,就农业园区来说,增长率在大幅度下滑,这说明产能已经处于均衡状态,从数量上来讲,已经绝对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另外,设施农业本身也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所以,无论是调整农业结构还是转变发展方式,或者消费结构的升级,都会给设施农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工业产能过剩,工商资本要投资农业,首选就是高效益的农业产业,而设施农业本身就具有这一特点。因为这一特点,会吸引来越来越多的资金投资农业,投资设施农业,这对设施农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