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职业规划医学影像技术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2 09:04: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职业规划医学影像技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职业规划医学影像技术

篇1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为理论依据而开展的医学教育改革随着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的转变而得以持续推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者和学者开始尝试将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联合应用于教学中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并取得初步成效和宝贵经验。我院于近些年来紧跟教育改革思潮,在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应用和探讨研究方面皆付诸了大量人力物力,教学成果肯定,现将研究资料予以整理分析,兹述如下。

1 简析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结合应用的理论依据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同医学影像解剖学联系紧密。其中,人体解剖学为医学基础课程,研究范围仅限于肉眼观察所得到的形态学图像。较之于前者,医学影像解剖学则是依托于现代成像技术,以正常人体为研究对象而产生的一种研究技术,研究范围抑或言观察范围不仅涵盖人体各部不同方位的影像学图像,还可清晰显示器官结构的断面形态及其与周边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见,医学影像解剖学是传统人体解剖学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前者的学习是后者学习的理论基础,或者说,后者即医学影像解剖学是现代意义上的人体解剖学,较之于后者,更为适应医学发展需求[1]。

既往,传统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采取各自分家的教学模式,但是经过长期实践,发现该种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而随着医学改革进程的推进及相关研究成果诞生,将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结合运用和研究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两者有效结合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对两者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利于提高教学效果[2]。

2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结合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结合多方研究资料及笔者本次研究经验,可知在本校教学中将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结合应用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既往以来,两门医学学科授课便是采用各自分家的教学模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学纲要、课本内容和考试范围为中心。如此学习氛围下,教师授课中心自然围绕书本展开,而学生学习目的也会主要针对考试,无疑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受到限制,毕业后也会难以满足医学临床对人才的能力要求[3];②部分教师在学生时代学习人体解剖学时得到的是知识型、模式型人才培育教育,自身对后来兴起的应用于教学中的医学影像解剖学缺乏充足了解;③医学院实验室在初期建立之时的目的只在于为学生系统解剖学的学习提供便利,无法短期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更改其职能,极为缺乏医学影像解剖学方面的相关信息数据资源。

3 试论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结合应用的方案

如上文所言,于我国高校医学教学中,将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予以结合授课是一种临床医学发展需求。而基础此种发展形势,我国高校医学院也开始推行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结合授课,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部分院校立足于本校教学资源,结合师生特点,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综合分析成功案例及本次我校推广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将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结合授课,应当注重下述几点方有可能取得一定成效。

3.1分析两种学科异同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明确来说,两种学科均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一种科学,但是较之于传统人体解剖学依赖于肉眼观察,医学影像解剖学以MRI、CT、DR、CR等医疗设备的影像学资料为参考依据则更为优势,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活体的机体组织和结构进行动态观察,这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因此,将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授课应当基于理论知识学习,并着重培养学生各项影像学技术的操作能力,如此方可兼顾两种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

3.2结合学生职业规划,建立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格局。从目前医学院学生构成来看,人体解剖学及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开设范围包含本科院校医学院及医学高等专科院校的学生,其中,专科院校学生仅仅占据少部分。大专生因在校时间短,因而为了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会更为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本科生相对而言在校时间较长,因而会注重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因此,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结合应用时,应当结合学生职业规划,建立与之适宜的教学格局。如授课对象为大专生,可以精简教材内容,调整理论知识学习课时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如若授课对象为本科生,则不需缩减教学内容和课时,但是应当注意在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和临床实践相互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案例用于学生自由谈论。

3.3考量教师授课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教学活动中,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为教师群体,因此教师的授课能力和知识结构体系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优劣。诚如前文所述,现阶段医学院教师能力及经验不足均是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结合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当前考量教师授课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是必行举措。主要措施如:①要求专业教师具有医学影像解剖学之时及相关影像学技术操作能力;②为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提供前往医院临床实习深造的机会;等等。

3.4依托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传统人体解剖学及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学习均存在较大难度,两者不仅专有名词较多、枯燥,且后者课程学习所要掌握的内容也较为宽泛,包含X线解剖学、超声解剖学、CT解剖学及MRI解剖学。但是,从课时安排来说,上述四门科目全部开设并细致讲述存有一定难度。基于此,笔者认为,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学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四门解剖学知识,可以在讲解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X线、CT、MRI等影像学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同时,也可以利用影像科室,进行现场教学,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效果与思考

我院在3年前便开始在教学中开始将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解剖学予以有效结合,为切实了解该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主要以课堂提问情况、期中及期末测试结果、学生自我测评结果等资料为依据对教学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成绩上升,且自我感觉良好,学习压力下降。提示说明将上文四项措施应用于人体解剖及医学影像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能力。但是上述措施是否适用于所有院校,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国总的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医学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研究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关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何提高研究生的有效就业率,做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是广大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当前研究生就业趋势入手,浅谈医学院校研究生辅导员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灵活就业观念

随着研究生扩招及就业矛盾的突出,就业问题成为目前许多高校各专业研究生的头等大事。从1999年开始研究生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平均每年增幅均大于20%,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规模也急剧膨胀,由此带来的是工作岗位的需求与毕业研究生的供给反差逐渐增大。五年前医学院校毕业研究生可以很容易地进入三级甲等医院工作或者留校任教,而目前只有少数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才可以直接进入三级甲等医院工作或者留校任教,大多数毕业生将进入基层医院或者选择其他领域就业。这就需要广大硕士研究生和负责就业的指导老师改变“专业对口”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灵活就业观念。

研究生专业知识比较精深,但广度不足,如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很少接触市场营销等经销领域,而经销领域的学生更不了解医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但许多工作要求有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力,比如销售医疗设备的销售人员,既需要有医学的专业知识,又需要有市场营销的经销知识,而目前没有哪个学校或者专业可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这就需要辅导员指导研究生有意识地学习相关学科,例如建议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到财经院校充实市场营销的知识,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比起单纯有医学知识或者经销知识的学生来说更会被大公司选中,具有更多的就业优势;还可以鼓励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习法律知识,考取律师资格证书,毕业后专门从事处理医疗纠纷法律案件的相关工作。总之,要根据就业市场的特殊需求,有目的地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填补社会对某些工作需求的缺口,避免由于相同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从而轻松实现有效就业。

二、引导学生建立长期职业规划,树立创业意识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人员,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并结合社会需求,建立长期职业规划,同时使学生明确要在事业上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研究生学习时间通常为三年,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而是在非理想的岗位工作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有许多人放弃了自己的最初梦想,而有的人却坚持下来,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辅导员要指导广大学生树立通过自己的职业规划实现自身理想的大局观。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建议学习基础医学和生物工程的学生有意识地学习专利法、公司法等知识,为以后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实现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医学知识的普及更加关注,近年来关于养生保健的相关书籍和讲座的盛行就充分说明了这部分市场需求。硕士研究生应当抓住机遇,把握自主择业的机会,充分利用自身较高的专业知识,学习演讲技巧,提高表达能力,为日后从事医学知识普及等相关工作做准备。

三、根据用人单位特殊需求,进行人才“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教育模式在初级职业教育院校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学生,并与其签订合同确保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对于某些在人才方面有很高要求的用人岗位,可以探索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领域采用此模式。比如对于生产大型医疗设备的公司,他们需要医疗设备的研发人员,对于这种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医学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机械工程知识和软件工程知识。医科类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聘请相关学科的教师,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小专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进入用人单位实习,根据其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

采用“订单式”培养需要注意:确保用人单位的实力,选择声誉好规、模大的公司,通过签订合同、收取用人单位保证金等方式确保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控制“小专业”的学生人数,由于这种培养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客观上决定了招生规模应当适度。

四、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运用水平,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目前大多数医学硕士研究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仅仅局限在通过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完成学校相关考试以及阅读医学文献的层次上,不能把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进行实际运用,无法与母语为英文的同事或者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生的就业带来了局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善这一情况:聘请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外籍教师开设医学专业口语课,提高学生日常口语以及专业口语水平;建立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模拟对外籍人士进行询问病情,提供医疗建议等。通过提高医学类研究生的英语运用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可以使其毕业后进入对英语要求较高的外资医疗机构或者为外籍人士提供医疗服务,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对于学生毕业后出国深造,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篇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40-02

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是指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叩响“万物互联时代”的大门。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这为高校探索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提供了新的渠道和途径。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医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增多,然而医学生就业供需矛盾却加剧。首先,地域供需失衡。一方面许多医学生就业难,一方面基层医药人员面临大量缺口。其次,专业供需失衡。社会舆论和高校扩招,导致了临床医学等热门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而像护理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等需求旺盛的专业,由于社会认知度低,报考人数少,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再次,学历层次供需失衡。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日益发展,大部分医院都提高了招聘条件,尤其是大医院医疗卫生人才集中,博士、硕士非常吃香,而本科生失去竞争力。

2.医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

医学专业学制长,学习任务繁重,医学生比其他专业投入更大的就业成本,加之家庭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毕业生倾向于大中城市的三、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希望能获得良好的工作环境,稳定丰厚的福利待遇以及更多的进修机会。然而,医学生的较高就业期望与当前的社会现状存在一定的偏差,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3.医学生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由于文理分科等原因,医学生在入学前的人文知识较为薄弱。入学后,医学专业性强,课业负担较大,使得医学生普遍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忽视人文教育,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而在现代医学的模式上,医学生社会、心理、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团结协作等能力都是应聘求职以及醫疗实际工作中的必备素质。

二、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都愈发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院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某些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层次仍然较低,工作重点集中在面向毕业生宣传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开设应聘技巧讲座、签订就业协议等,且服务对象限于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多为辅导员或其他行政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数量不足,大部分精力用在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少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以至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需求与教学内容不符,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体系构建不完善。

三、互联网视野下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路径

1.更新就业服务理念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更创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就业服务理念,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就业信息,就业手续办理,更要通过就业指导,让毕业生更好地认识和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投身到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中去。其次,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发生变化,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机遇的研究,用科学理论指导就业工作实践。

2.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高效化

互联网行业的显著特征是信息化,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效率,创新方法。首先,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模型,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数据库,深入分析其中数据,可以摸清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招聘的相关规律,及时预测就业趋势,调整就业指导方案,引导医学生认清就业现状,做好职业规划。其次,在网络移动终端普及的现状下,建立实用,便捷,高效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平台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例如,用户交流模块,帮助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方的顺利沟通;用户管理模块,帮助高校对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进行职业规划等在线课程学习;招聘管理模块,帮助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在线投递简历,远程面试等。同时,也应关联毕业生常用的QQ、微信、微博等IT媒介,对毕业生进行实时就业指导服务,做到就业指导的全面覆盖。

3.就业指导服务多元化、个性化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模式千变万化,模拟互联网的交叉载体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的多元化、个性化路径。在师资上,吸纳具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医学相关背景的优秀教师,建立一支专业化,多元化、素质高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在人才培养上,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设定创业创新班,根据学生兴趣双向选择,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个别专业可进行订单式培养,为用人单位,农村,西部地区输出急需的医学人才。推行学校、用人单位双导师指导模式,帮助低年级医学生早日接触职业,提高就业竞争力。在职业生涯教育上,根据不同年级、专业、人群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低年级主要开设自我认知,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提升课程,高年级以专业为导向,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培训和就业形势教育,准毕业生主要开设求职技巧,就业政策、就业手续等教育。对学习、心理、家庭方面的困难群体进行一对一帮扶。将以理论教学、翻转课堂、讲座、就业创业活动等线下教育和以微课、名师同步课、名校课堂实录、创客教育等线上模式相结合。

总之,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顺应时代潮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就业指导服务路径,更好地衔接医学生与用人单位,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凸显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职业教育的时代,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呈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卫生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扩展。卫生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普通高等教育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其自身卫生行业的特点。教师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既需要关注教师在工作中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更新,更需要关注教师专业技能拓展,如临床新技术、新操作技能的理解与实践等,从更深层次上进行具有医学特色的继续教育个性化学习。我单位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应用E-learning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进行报告。

1卫生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调查情况

1.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我校公共课及专业课任职教师。从年龄分段来看,31~40岁的教师占样本人数的40.9%,41~50岁的教师占样本人数的14.0%,51~60的教师占样本人数的1.8%,60岁以上的教师占样本人数的0.1%。参加继续教育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最大,50来岁以上即将退休的教师非常少。中级教师和初级教师居多,两者占样本人数的73.8%,兼任管理或领导职务的教师占13.8%。从任教学科来看,护理专业教师占样本人数的28.3%,医技专业教师占样本人数的15.5%,公共课教师占样本人数的续16.9%,其他科目教师总计占样本人数的32.2%。

1.2接受继续教育的原因 调查显示,接受继续教育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是:提高业务水平职(67.4%),竞争所迫(12.4%),个人兴趣(11.6% ),学校推荐和鼓励(4.8%),不喜欢当前工作(2.9%)。从年龄阶段来看,各个年龄段均以提高业务水平为接受继续教学育的主要原因,31~40岁这一阶段的教师约有21.2%的人是出于自己喜欢而选择接受继续教育,约有14%的教师以竞争激烈为主要学习原因,"提高业务水平"在众多因素中占54.6%。

1.3接受继续教育的形式 继续医学教育在我国已经形成多种方式结合的较为成熟的体系,但传统的教育方式仍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不少人仍对网络继续教育表现得不屑一顾[1]。临床实践是卫生专业教师传统选择继续教育的首要形式。对于选择非学历教育形式的调查表明,受卫生专业技能限制,如临床新技术、操作新技能等知识的学习,大部分教师所倾向选择的仍是临床实践学习的方式。

1.4接收继续教育的态度 教师选择继续教育但需考虑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如经费负担问题、受教育后的效果问题、个人选择权问题以及工作与学习时间的冲突问题等,因而导致学习主动性降低。

2 E-Learning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继续教育的应用

卫生高等职业院校产出的毕业生将来是要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从事大量的医疗服务操作工作,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动手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其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力,因此,卫生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应围绕医疗机构实际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学习。E-Learning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继续教育的应用可以适宜解决存在学习机会不均或工学的矛盾。

2.1增强E-Learning学习意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目前在线学习系统开发、学习支持和课程平台搭建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教育应用软件均等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E-Learning学习方式打破了单一临床实践学习的弊端,解决了学习时间固定、学习地点固定的情境。通过在线学习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卫生职业前沿知识动态,结合临床操作加以实践吸收。E-learning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针对卫生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立足点,为教师提供更多现代化认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要求教职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对在线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2.2建立E-learning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使学习者逐步适应新技能 单纯的E-learning学习方式中包含许多新技术,学习者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技术会产生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继续学习的信心[2]。加强网络继续教育和传统继续教育的联系, 保持网络继续教育和传统继续教育的共存和发展[3]。E-learning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希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的综合优势。(见图1)它使教师一方面获得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能接触到最新的前沿学科动态,使学习内容接近领域的发展现状,接近临床的工作实践环境。如在在线学习的讨论中增加互动论坛、在课件中穿插些手术操作视频片段等,以提高视频量,增强学习效果。学习内容适应了教师的需要,就会引发教师的内在学习动机发挥学习内容的价值,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图1 E-learning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继续教育学习模式

2.3多种类E-Learning学习相结合,重视支持服务研究 在促进个性学习、深度学习的在线学习技术方面,在线学习系统能否提供适当的、针对性的、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来真实模拟医疗机构的实际工作环境应作为在线继续教育关注的重要部分。学习一些医疗机构从业者每天所必须使用的现代化的医疗支持系统如医疗信息(HIS)、电子病历(EMRS)、医学影像(PACS)、临床检验(LIS)等系统,有利于在线学习系统的资源推进、移动协作与虚拟学习创设。

3应用建议

3.1继续教育原则 应注重讲求实效、创新提高的原则。根据学习的对象、学习条件、学习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学习模式,保证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如对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可侧重于深化专业知识,有计划地安排E-Learning自学,自学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新知识,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同时定期参加临床实践/实践活动,使其成为本专业的专业技术骨干。

3.2继续教育考核 避免走过场等形式化考核,避免继续教育内容在授课一结束后马上就进行结业过关考试,一则学习项目并不是在短短的3~5d内便能掌握的,二则培训的真正目的是学到的技能技巧只有在教师今后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得以落实和运用。可采用以提高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考核方向的开放式考核方式,如撰写专业综述,结合E-learning与临床实践学习心得撰写综述,要求至少参考15篇以上中文文献,外文文献和近3年文献不少于2/3。综述评价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作为职工聘任、晋升、年度考核和续聘的重要依据之一。

3.3继续教育与职业规划紧密挂钩 专业技术人员的E-learning与临床实践学习融入个人职业规划中。教师晋升时要以平时E-learning与临床实践学习的结果、学习后撰写论文或综述、完成教学改革情况、科研情况等作为重要依据,对教师全面职业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由学校教学学术委员会统一打分,确定继续教育学分,合格者予以聘任,优秀者可申请高聘或破格申报。

参考文献:

[1]李群.网络继续医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15-16.

[2]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和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210):30-33.

[3]田贵平.大力推进我国网络继续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4):87-88.

篇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由"精英化"逐渐转向"大众化",大学生的人数也是不断剧增,据调查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200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更是达到611万,预计今后3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1]。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出现了"结构性就业困难",同时,根据官方的消息,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人,是史上"最难就业年",近6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未找到工作,而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就业困难群体。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也受到社会、高校以及学生的广泛关注。

1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大学生中那些处在就业相对困难现状的群体,以及那些处在感到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群体[2]。在当今竞争激烈、就业困难,而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的双重背景之下,每一年都有大批毕业生步入就业困难这个特殊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受到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学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共同影响,从高校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通过对该群体的情况进行综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1家庭背景的差异,自信心不足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很多来自农村,对于大城市的繁华、信息化时代融入较慢,跟城市的同学相比明显自卑很多,家境贫寒的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完成学业以及毕业后的就业。为了顺利完成学业,除了日常的学习,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刻苦的学习得到奖助学金来维持学习、生活,并且相对其他同学而言,没有很好的家庭人脉关系,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就业压力。

1.2自身条件缺陷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先天不足 少数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属于自身身体缺陷的,一进校就与普通同学不一样的,他们在校不仅面临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而且还要面临就业这个最大的压力,因为在面临就业时,他们往往受到用人单位、社会的"歧视",而且因为自身身体原因被拒之门外,就业非常困难。

1.3个人专业素质偏低,综合能力欠缺 综合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在人际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处于优势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具有就业竞争力,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学习定位和就业方向,以消耗时间、度日为主,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不高、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的同学,在个人的专业素质上都无法达标,更无心去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综合素质,而在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良好的专业素质是衡量一个大学生毕业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而在专业素质中,专业学习成绩的高低亦成为用人单位衡量一个毕业生的重要标准,所以成绩差的、综合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在就业时,缺乏就业竞争力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1.4专业设置限制,社会供需矛盾 对于社会这个大环境而言,社会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数量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很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就业难度增加了。由于有些学校设置的专业未与社会及市场需求结合,某些大学生所学专业在当今社会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社会对其需求数量的限制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结合近几年我院医学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像医学影像技术,口腔技术,检验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较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偏低。

1.5性别差异,男女不均衡 高校近几年出现明显的男女比例失调,女生比例越来越高,而在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只招男生成为很多用人单位的要求,由此而产生的"性别歧视"现象,使得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不公平的就业竞争现象,除此之外,为缓和某些行业的男女比例,不同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很多用人单位则明确规定对男女生的限制条件,导致女生这个就业群体中的就业难度。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国家政策、社会就业环境,高校教育环境的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各种主观原因。

2.1国家政策更改,社会就业环境影响 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不是要社会来适应大学生,而是要大学生去适应社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不断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毕业生就业逐渐面向市场,由以前的"国家分配工作"到现在的"双向就业,竞争上岗"的就业机制。以及社会的劳动力需求也是供大于求的现状,再者当前我国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和高学历的人才投身到基层建设,而大学生毕业生绝大多数不愿走向中西部地区以及中小城镇就业,这与社会需求相悖,也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

2.2市场经济导向,高校教育环境影响 高校的教育改革步伐缓慢,在当今高校的教学中,很多高校对于专业的设置以及其课程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社会需求不一致,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没有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导致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特别是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2.3自身定位不明确,大学生个人情况影响 现在很多大学生不明确自身的定位,对就业的一些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很多高校毕业生在走进社会开始择业时,普遍具有追求待遇好、条件优越的工作岗位的心理,并且出于本能的排斥一些条件艰苦的工作岗位。具体表现为,很多高校毕业生都希望能够在大城市发展,追求工资高、福利优厚,而且最好能够坐办公室,对于基层的工作岗位,则明显排斥。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社会所公认的"铁饭碗",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认为只有在那里才能够发挥他们的价值,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就是由于择业观念不科学的影响,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不能找到工作,同时,很多条件较艰苦的用人单位则招不到人才,出现人才市场供求的失衡。与此同时,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不为企业接受,抑或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导致二次失业。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对职业素养的重视,忽视甚至无视职业素养,没有清晰的目标,对于自己将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都缺乏明确的了解。而且,现在的很多高校在职业素养引导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3 职业指导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

21世纪是"人才强国"的时代,而大学生是我国主要的人才储备,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和谐的发展,关注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是十分必要的。职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职业指导对就业困难群体尤显重要,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困难群体所面临的就业难的现状。

3.1加强专业认知引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有部分高校大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存在迷茫状态,必须在进校时进行专业认知引导,避免在进行就业时,还未了解专业前景,对于由于自身职业素养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而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群体,则需要加强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明确就业目标,提前准备,提前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了使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可以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加各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加强职业素养队伍、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测评的建设[3],同时采取多项措施鼓励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接触专业,在职业素养引导的过程中,除了理论的引导,还要对其进行实践的引导,从而实现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3.2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专门化指导,形成系统的指导体系 对入校的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从大一到大四的逐步系统的规划就业指导课,有目的的针对各年级层次进行专门化指导,并分析及关注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通过对专业的认知,对自身的定位和自身的修养,就业心理辅导,逐步打造,塑造个人的职业素养,同时提高职业指导老师的职业指导技能,对就业困难群体分类、分群进行指导,形成系统指导体系。在开展就业指导过程中,积极对学生开展整体的就业指导培训,以讲座、交流会等方式,不断加强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技能,同时辅以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方法,确定学生所属的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针对不同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多方咨询,多方了解,具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3.3不断强化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在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注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不是一味的进行理论的培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就业指导实践过程中,要有现场的模拟招聘会,以及应试技巧培训和商务礼仪等等,为学生提供模拟的求职环境,进行各种职业测评,并注重加强对其技能与心理的测评,使就业困难群体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4],提高就业竞争力。

3.4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档案,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 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重视,要及时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档案,在具体的工作中,将其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完善,逐步实现系统化,有层次,有目标,科学合理地做好指导工作,形成"一对一"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与此同时,要按照就业困难的对象不同,针对其问题的性质和难度,开展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职业指导活动,加强针对性,区分对待,实现整体性指导与个性化服务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就业活动,吸引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树立自信,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当前处于就业困难现状的同学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组织中去,让学生提早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中不断实践,不断锻炼自己。

总之,在我国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如此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职业指导工作对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社会、高校、大学生个人也应积极转变就业思想,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和改进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祁佳斌,李晓庆,赵成刚.试论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知识经济,2011,01:156-157.

篇6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十二五”时期更将就业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对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可为政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有效帮助浙江省就业工作的开展。

一、浙江省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现状

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的人口大省,据相关部门统计浙江省适龄劳动人口在2011年大约有3300万左右,将近占到了总人口的一半。浙江省是高等教育的发达地区,每年专科本科类院校的毕业生能达到三十万左右,而且,我省也是外来劳动力流动大省,每年的外来劳动力流动量能达到600万之多,这在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以及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人数增长的弹性系数逐渐降低的大前提下更加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重性。但是,另一方面,目前就业结构性的矛盾又是相当突出。一些需要技术含量和熟练的工种在企业方面招不到合格的工作者,而一些非熟练工没有技术含量失业现象又比较严重,而且不容易再就业,目前浙江省的城镇就业人员教育程度较低,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力再就业的机会,目前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等方面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文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浙江省“十二五”期间将会出现普通劳动力过剩,而具有高新技术的工作人员短缺并存的局面。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浙江省城市化的步伐也遥遥领先全国大部分地区,但是大量的农田村用宅基地被占用,使得农村劳动人口过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无疑为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加了一份负担, 而另一方面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市场设施落后,同时资金的投入也比较缺乏,就业信息网络不健全,虽然现在各种技能培训学校风起云涌,但是大多是着重于技能较低、较浅的培训,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社会对高新技术的要求。

二、浙江省“十二五”期间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具体分析与预测

2009年浙江省在十一五规划的大前提下,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了65万,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达到了22.5万。虽然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当前浙江省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仍有一定的问题,在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本文对浙江省在“十二五”时期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如下。

1.高科技产业人才需求的潜力巨大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科技产业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在“十二五”时期将成为重点需求对象,信息产业方面、通信行业的高度发展;数字化家电的全面推广,数字时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领域;软件行业在当今社会人才需求加剧;电子商务在社会商务办公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种种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无疑加大了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尽管现如今设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院校繁多,导致近一段时间内计算机相关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所下降,但是拥有过硬专业素质的人才,依然会在未来成为众多企业追捧的翘楚。预计到2015年高新技术行业在浙江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25.3万人,其中网络工程方面7.2万人左右,软件工程相关专业13.3万人,电子行业3.6万人,还有其他信息管理人员等。“十二五”时期对高科技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将高出平均增长率5.42%。

2.医药与现代生物产业方面相关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随着浙江省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物质方面的保证,同时随着浙江省全民医疗保障的推广,医药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浙江省“十二五”时期必将成为社会需求的焦点。生物制药、化工制药等医药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8.3万人左右。随着生物工程领域在近几年科研突破较多,为人们身体健康寿命等方面的提高有了更多的保障,生物工程相关专业在近几年也受到很多高校学生的追捧,但是由于生物工程领域相对目前来说还是很前沿的高科技领域,尤其细胞分子学术性较强的专业在“十二五”时期需求量还是相对较少的,这一类专业本科以下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一般就业率较低,硕士以上学位的相关专业人才相对好就业一些,主要方向为研究院,研究所一类学术性领域。临床医学专业方面由于现在学医受到追捧,但由于时间长,专业实践方面要求较高,且医生从事职业工龄一般相对其他领域要高出很多,所以临床医学专业方面的学生在大城市就业一般比较困难,但是随着我国目前医疗合作社等医改政策的推广,临床医学专业方面的人才在乡镇农村中就业的几率将大大提高,预计“十二五”期间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中医专业等医学类专业将增加到2万人左右,增长率将达到7%~8%高于以前的平均水平。

3.制造业相关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汽车相关产业、船舶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重工业制造业对机械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器类专业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依然延续这几年就业较好的势头。不过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的工业类型开始向集约型的经济模式发展,更加注重设备器械的自主知识产权,这对相关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就会提高一个档次,设备维修、维护等一系列的衍生行业,也会大大拉动相关专业人才就业率的增长,预计浙江省“十二五”期间机械类专业、自动化、电器类专业将达到10万到15万不等的人才需求量。轻工业一直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温州、义乌等市早已成为闻名国内外的皮革,服装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也将对轻工业等相关产业重点扶持,化纤开发,化纤聚合工艺技术,真丝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将会成为“十二五”时期轻工业市场人才需求的重点领域。预计到2015年轻工业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8万人左右。

4.现代服务行业领域相关专业人才预测与分析

浙江省的天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服务行业领域在我国也位于前列。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大,对浙江省有着不小的冲击,再加上我国房地产行业过热,楼市泡沫严重,金融保险业、房地产服务行业的增长率将有大幅度的下降,这也将直接影响金融保险、房产营销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是随着全国惠农政策的加大,保险行业在农村等乡镇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传媒等文化产业在浙江省走俏。预计到2015年间旅游、传媒等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幅将超过9%~11%。

对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做好浙江省市场人才需求的的预测与分析,对政府可以积极的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高校毕业生未来职业规划,人生发展前景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希望本文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更好完成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建华,姚引妹,何樟勇.等“十一五”浙江就业需求及对策研究[J]

[2]沙虎居.浙江的就业趋势及对策研究[J]

[3]杨卫疆,周桂荣,王雪萍.我国人才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J]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087-03

Abstract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bega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recruitment in 2012,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s of common problems we may meet with in the fostering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cluding primarily increasing publicit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the curriculum,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and ultimately could be better for promoting our school’s characteristic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e more talents for our society.

Key word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raining bases;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1 前言

潍坊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自2012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4个年头,在借鉴国内其他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在学校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经反复论证,已修订了完整的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方案(2014版)。由于目前尚无毕业生,培养方案中的很多方面依然在不断探索中。近期,潍坊医学院正在不断推进特色名校建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该以此为契机,结合学校资源优势,对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模式,同时以适应特色名校建设发展的需要。

本文在前期大量调研基础上,对各高校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认真分析和比较,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社会现状,归纳总结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最后,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时代背景、社会需求及潍坊医学院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

2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

社会认知模糊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尽管在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发展,但在国内自20世纪70年代起才慢慢发展起来,与其他专业相比相对起步较晚。即便现在,社会对此专业依然普遍存在认识模糊、理解不深的现象。如学生报考志愿、用人单位招聘时,经常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或临床相关专业混淆[1],对学校招生、学生就业造成很大影响。

课程体系差异较大 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校已达127所,其中综合类和单科理工类占96所,单科医学类院校为31所。学校层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普通高等院校、国家重点院校不等。综合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高校课程设置大多依托本校现有的资源和师资,灵活性和随意性较大,很难做到从专业长期发展、时代需求角度出发[2-4]。具体情况说明见表1。这种现象不仅在国内院校存在,本专业世界排名前五的国外院校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见表2。

课程学时分配不统一(课时) 对不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分析发现,各高校课程设置除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外,课程学时分配也有较大不同。结合王能河[5]等人的研究结果,举例如表3所示。

复合型师资力量缺乏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利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医学相关问题的能力,集中反映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和处理、医学成像仪器、生物医学新材料、康复工程、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远程医疗等相关领域。工程技术本身对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工程经验的较高要求,加上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更新,对生物医学工程教师授课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分析发现,目前各高校授课教师大部分缺少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经历,虽然在单科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但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授课过程中往往仅停留在对原理和技术讲授的层面,很难从工程原理和技术的角度建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又由于一些新技术往往最先在企业推广,而授课教师若无参与企业工程研发等经历,就很难及时掌握这些新技术,授课知识陈旧,所授技术甚至早已被淘汰。除此以外,授课教师若无一定的工程背景,在指导学生实验实训环节,往往会停留在对所学理论的验证实验层面,很难设计和指导学生开展综合设计实验,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3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改革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面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潍坊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尽管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存在起步较晚的客观事实,但造成目前该专业社会认知度模糊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与其他专业相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招生规模较小,大部分学校每学年只招收1~2个自然班,全国目前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院校共计127所[2]。每年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除去继续深造,选择就业的不到5000人,他们毕业后又分布到全国各地,因此,人们接触该专业的人相对较少。

2)生物医学工程本身是一个交叉学科,加之各学校培养目标不同,即便都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不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差异很大,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接触的生物医学工程人员从事的职业,简单地对生物医学工程进行评价,造成认识偏颇。针对以上两方面原因,建议学校和社会共同担负起宣传的责任。

首先,学校在招生前应充分做好专业介绍宣传工作,使学生在报考志愿前对该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有一定的把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报考。这样一则可以避免入错行的尴尬,二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报考入学后学习积极性高。

其次,入学后学校应尽早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专业介绍,应结合本校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方案,让学生对四年学业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对部分课程设置进行简单说明,主要从课程设置的意义、该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等角度展开。如此有利于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对自己的学业建立很好的学习规划,也不至于因课程设置问题造成误解,避免后续学习对某些课程不重视的现象发生。

再次,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建立学生学习本专业的自信心,增加学生自身对本专业的认知和认同感,消除学生因专业本身边缘学科的特点而产生被边缘化的想法,提高他们后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社会和学校应共同承担起对外宣传的责任,提高用工单位对该专业的认知度,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生物医学工程学最初是期望基于工程技术的手段,即利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探索、发现和解决医学领域的问题,进而又发展到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所以它是医学、生物学与工程学乃至材料学相交叉的系统工程学科,学科呈现知识面广、创新性与实践性强等特点。

基于上述特点,生物医学工程课程设置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要想用工程的手段解决医学相关领域问题,必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医学和生物学背景,同时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因此,课程设置必须要涵盖医学、生物学和工程学多个方面,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课程设置应体现专业覆盖知识面广的特点,但绝不是各课程的简单拼凑和堆叠,所设置的课程之间既应注意相互联系,又要有侧重。

3)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所研究领域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新理念和新发现的不断涌入,课程设置还应充分考虑对知识的补充和教材的更新,体现专业本身的“创新性”。

4)课程设置要充分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师资力量以突出专业特色,但核心专业课开设必须遵循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决不能因学校师资和资源问题办成纯工学或纯医学专业。同时,核心专业课设置还必须做到与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而所有课程设置均需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完成。

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对工程能力的较高要求又决定了开设课程必须具备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课程设置时应重视实践、实训环节所占的比重。

综合看,课程设置总体原则把握可参考清华大学“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培养模式,即既重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又鼓励不同院校专业课,同时注意加强实训实践环节。

优化课程设置分配 根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质量工程评估体系的要求,和四年制本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建议潍坊医学院课程总学时应控制在2600~2800。结合学校教学型院校的特点,建议把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控制在1:0.35左右,其中专业课控制在1:0.45左右。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要培养应用型的工程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自身是工程型人才[6-7]。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师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时,必须做到同时具有扎实的生物医学工程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学校应通过鼓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修学习,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探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积极拓宽实践实训基地等途径,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8-9]。如此有利于:

1)将新的技术和方法带到教学中更新知识结构,开拓学生视野;

2)通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建立联系,解决理论授课枯燥难懂的尴尬;

3)将实际问题引入教学,鼓励学生思考,有利于推动学校PBL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

4)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深度参与企业研发,提高学校科研水平。

最后,学校应该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给予专业教师必要的政策扶持与保障。

4 结语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朝阳产业,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教育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推动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因此,“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对生物医学工程涉及相关领域给予大力支持。潍坊医学院应紧抓时代机遇,认真分析其他院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办学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深化改革,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品牌专业。

参考文献

[1]吴小明,罗二平,申广浩,等.“可靠性工程”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131-132.

[2]教立营,赵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2):25-28.

[3]浙江大学工信部[EB/OL].[2012-06-26].http:///Chinese/redir.php?catalog.

[4]清华大学医学院[EB/OL].[2012-06-28].http://.

[5]王能河,但汉久,张志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2):70-74.

[6]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0(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