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2 09:04: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机电一体化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机电一体化管理

篇1

1.前言

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应用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更好的技术应用在船舶之上,可以支撑船舶数量发展、安全性进步以及航运利润的增强。所谓船舶机电一体化,指的是船舶上的机械部件、电子装置、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工程之间的协调性整合,同时加入了终端控制,独立设计的个体可以在船舶上形成一个整体。船舶技术的发展一直都伴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除了能够带来技术上的便捷,在成本上,一体化技术也要更经济,桨轴一体的设计就要比分别设计和装配要更有效率。

船舶机电一体化充分显示了船舶自动化设计的思维和技术发展方向,从整体方向上来说,目前的一条整船的动力总成主要包括主机、辅机和各种电气设备,目前还包括控制单元。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变革,船舶机电一体化成为了可能,计算机技术为一体化提供了控制终端,通信技术的发展则使得各种部件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互通成为可能。机电一体化配合海事领域的高效率、低功耗以及环保性发展,在正确的方向下,可以将智能化的系统、机械控制、机械数据有机的结合起来,推进船舶系统的快速发展。

船舶机电一体化所涉及的动力装备众多,因此设计一套可以应用在船舶控制端的系统,对一体化整体进行状态监测、远程维修以及后台控制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内容,结合船舶动力设备、机电设备,通过matlab软件进行船舶机电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

2.机电一体化在船舶中的应用

船舶主机也就是船舶的动力装置,是为各类船舶提供动力的机械。根据燃料的不同性质、燃烧的场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不同的方式可以凤城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和核动力机。船舶辅机是在动力设备牵引下进行作业的各种机械设备的集合,包括船用泵体、船舶管路及附件、分油机、船舶造水装置、空气压缩机、船舶辅助锅炉、船舶制冷和空气调节、锚机、起货机、船舶舵机和各类轴系等。船舶电气装置则包括电源、配电合用电设备等,是船舶各种电气的总称。总体来说,船舶机电一体化可以用机械、硬件和软件三个大部分组成。

在船舶机械装备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体现在不同的设备上的应用,在旧式船舶当中,机械设备是单独工作的,传统的动力系统将力输出传递到轴系系统,轴系系统传递到螺旋桨从而输出动力,驾驶室控制船舶航行,在动力监控室,需要单独的轮机工作人员进行控制,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效率也非常低。引入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对多种机械部件进行控制设置,主要包括燃油系统、机械控制装置、报警系统、消防系统、甲板机械、舱室机械、特种机械等。如图1所示,为船舶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工作简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柴油机和动力转矩两套机械系统分别有自己的PLC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内部存在硬件电路和软件控制,可以对柴油机和转矩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控制,图中M处是螺旋桨输出,下端是手动控制单元,一旦电力控制失效,则应用手动控制对动力输出进行操作,这样可以节省能源、人力,并且也可以充分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3.机电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

船舶动力、辅机和电气设备非常复杂,因此在控制终端,用一个管理系统来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监控,这样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PLC控制单元可以集成到一个硬件电路中。船舶机械装备的运营状态可以通过matlab仿真进行设置,matlab中的GUI编程技术可以对一体化机械的软件模块进行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的指标比较多,首先是功能的完整性,然后是机械部件的系统性,另外还有人机交互特性。界面设计主要分为5个大的组成方面,分别是主机控制面板、辅机控制面板、电力系统控制面板、电压时间监控模块和软件使用模块,主机、辅机和电力系统控制面板分别对船舶上和机械有关的电气设备进行启停和控制操作,主界面和3个分界面都有手动操作模式开关,可以断掉电力控制电源,保证手动模式的安全操作,分界面中间分别包括各种机械设备的监控曲线,可以随着船舶的各种动作来对各机械安全状态和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分控制面板均包含异常报警功能,如果发生任何过载、短路情况,异常报警响起,手动控制模式会被触发。另外,还包含整体电压监控模块,可以根据机械运转状态的区别来对电压进行设置,界面右部是主程序控制界面,包括每天的系统管理日志输出和平时的数据输出,另外包含软件的基本设置以及整体管理功能。

系统内部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端口进行硬件传输,传输的数据在后台计算显示到管理系统的交互界面之上,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为船舶机电一体化操作提供了便捷,驾驶或者管理人员可以方便的机电结合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解,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4.机电一体化在船舶行业的发展前景

船舶机电一体化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已经进入了船舶建造过程之中,初级阶段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还是基于电子技术,在小零部件中得到使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船舶机电一体化应用也将更加广泛。主要的发展方向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智能化,随着计算机微处理器的提高、高性能的工作站逐渐的应用到很多行业之中,传感器系统的稳定性和集成性,也给了数据获取和数据测试更好的硬件基础,智能的船舶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可以模拟人工只能,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危险处理认知,从而代替部分人工的流水线工作,甲板机械手的一体化是未来船舶机电一体化的设计目标。

其次是系统化,开放式和模块化的组成结构让机械部件成为了一个有机的系统,系统可以灵活组态,某一个机械部件可以应用在多个船舶设备之中,比如各种复杂的甲板机械,可以由一个控制件作为枢纽进行控制,再比如故障诊断系统,通信互联网可以让任何微小的故障信息第一时间达到驾驶室或者船长处。微型化和模块化也是另一个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体积小,耗小,并且灵活的器件可以进行精细操作,将小的部件集合成各种微小的控制模块,例如,用接口系统来代替现在的众多接口分散,同时,利用网络进行控制。最后是绿色化,船舶是国之大器,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产出大器,在航行的过程当中,减少燃油消耗,有效利用电能,是未来绿色船舶建设发展的大趋势,对传统的机械和作业方式进行改造,将电力驱动的控制、输出和监测系统对机械装备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为船舶的发展建设提供崭新的变革和发展方向,在几个重要的技术端口突破之后,再船舶上应用工业机器人将成为机电一体化最终的发展目标。

5.总结

船舶机电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和控制论、系统工程、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船舶工业技术伴随着机械应用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而随着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进步,船舶工业也在另一个方面得到了质的提高。设计得出的机电一体化管理系统,则可以有效支撑相应的技术集成,研究思路和结论为下一步机电一体化在船舶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关思路。

作者:张海等

    参考文献: 

篇2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新技术运用于新型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一体化、自动化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日益变得重要。只有不断地提高对一体化机电设备的管理,积极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体制,保障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电设备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高效率、高效益和规模化生产目标。

1.机电设备一体化技术发展

机电设备一体化是指在设备的主要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动力功能及控制功能上,大力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设备装置和电子化软件及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系统总称。它主要涵盖了“产品”和“技术”两方面,但它并不是机械设备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从系统性角度出发,综合地运用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变换技术及编程技术等,根据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优化目标,合理地配置、布局各个功能单元,以期实现整个机电设备多功能、高质量、低能耗的功能价值,并达到系统最优化目标的系统工程技术。

机电设备一体化技术自问世以来,主要经历了初级发展、蓬勃发展和智能化发展三个阶段。20 世纪60 年代的时候,人们开始在机械设备的运用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改进或完善机械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效果,机电设备一体化进入初级发展阶段;70-80年代间,机电设备一体化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这时候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有了很好的技术支持,而微型计算机的兴起也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物质基础。90年代后,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向智能化阶段迈进,一方面随着光学技术的深入,开始出现光机电一体化分支,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的科学体系也变得更加系统和科学。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信息、光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1.1智能化

智能化是新世纪里机电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机电理论基础上又会纳入人工智能、运筹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等新思想,模拟人类的智能化,以求达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1.2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化发展,以及企业竞争的全球化,对机电一体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化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1.3微型化

机电一体化有着向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的小型化、低成本和高性价比已经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1.4绿色化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机电一体化也呈现出绿色化发展的趋势,即使用无污染、可回收利用等。绿色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关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的思考

虽然机电一体化设备目前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

2.1现场的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做的不到位,设备一体化的点检制、完好率等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欠缺;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只能进行简单的临时处理,而不能进行整体检修;而对闲置的机电设备也不能够及时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

2.2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不够先进

机电一体化设备基础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恰恰反映了管理者对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正是影响机电设备管理系统性的重要原因。随着机电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机电设备的管理需要深入更多、更广阔的知识范围,同样需要管理人员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储备,然而目前很多的管理人员忽视了这方面,对于设备故障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只停留在表面。

2.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目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还不到位,很多企业的机电设备陈旧、安全装置不齐全,甚至影响正常的运转;此外,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也没有发挥好它们的作用和职能,使得设备安全性存在问题。

2.4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的标准不统一

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标准的统一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之一。我们发现很多机电设备管理的标准不统一,使得管理人员的文书也存在问题,造成设备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2.4.1做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

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机电设备管理需从设备的寿命周期进行,必须要积极实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综合管理,从机电设备一开始的选型,到中间的使用以及维护等全过程,都要尽量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同时,建议机电设备企业做好相关机电设备维修保养的档案记录制度,实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制度化,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促进机电设备的基础管理。

2.4.2统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标准

统一好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的标准是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保障。要想做好这一点,就需要企业对各类设备分类编号并建立卡片,完善好各设备的技术资料、性能指标等记录,然后将同类设备归类,建立成档案,录入企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设备使用之前,管理人员必须要熟悉设备的管理和故障维修特点,将包机到人或包机长负责的制度落实好,并做好机电设备的交接记录和运行记录。

2.4.3强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动态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机电也挺好设备夫人管理有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两种,以动态管理最为重要。机电设备处于不断运行的状态中,其每时每刻的状态都是不同的,只有很好的掌握设备动态信息,才能有效地减少设备事故率。目前很多企业都实施了定期检查等制度,但是这些检查并不能实现设备故障的预知,而且企业成本较高,因此必须要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帮助相关人员及时掌握设备的现场状态,发现设备故障所在,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4.4加强企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绿色化”维护管理,实施科学的维修管理方式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环境、资源和人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学技术大力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因此,我国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提出“清洁生产”的理念,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绿色维修”也应运而生。“绿色维修”是一种同时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化综合维修模式,它除了要达到保持产品规定状态的目标外,还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对于机电设备来说,就要根据国内外先进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修管理理念、方法、工作环境等来进行设备管理决策,改变现行的管理方式,推行绿色维修管理等,以期在维修过程中及以后,都最大限度地恢复设备原始的规定状态,同时使得维修废弃物以及有害排放物的最小化,最大化的降低环境的负面影响。

3.总结

当前,各企业正向大型化、自动化、高速化发展,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在运作中要注重设备管理的实施,不断地完善设备管理机制,以使得机电一体化更好地发展,为企业效益做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5)12-0169-01

1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

所谓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是指在机构的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控制功能以及主攻能上引入电子方面的技术,将电子化的设计与软件以及机械装置有效的结合进而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其主要是从系统的观点来出发,综合运用自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传感测控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的目标所要求的,从而进行布局。每个功能单元合理配置,在高质量的、高可靠性的、多功能的以及低能耗意义上来实现具有的特定的功能。

2故障诊断一般过程及方法

2.1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的诊断步骤

首先是要对设备状态的特征信号进行检测;然后是提取一些相应的征兆从检测到的特征信号中;最后要根据这些出现的征兆和其它诊断出来的信息来对设备的状态进行识别,以此完成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的诊断。其检测设备的特征信号,通常来讲,表现为其所具有的两种形式:其一,通过温度、射线、弹性波、电流以及振动等表以能量的方式而表现出来的特征信号。其二,通过直接看到的裂缝、锈蚀,或者以设备所产生的油液、排放的烟雾等等以物态形式从而表现出特征信号。对于这些通过检测能量方式而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信号,如不对其使用人的感官,那么一定要对其进行传感装置的使用,因为这类信号的检测是能量通过交换才能完成的。其中,以物态形式进行提取,通常只采用特定的直接观测或者是收集装置,而不对此使用传感装置。

2.2现代故障诊断方法

(1)神经网络诊断。为了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得到提高,要对神经元的感特性进行利用,把不一样的故障特征数据进行交叉处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神经网络技术,例如,蚂蚁算法、遗传算法进行融合,以此对故障诊断的准备率以及其执行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2)专家系统诊断。所谓的专家系统技术是指把专家的专业诊断知识通过汇总,做成一个数据,系统可以自动分析机电设备故障的特征数据,并能监测机电设备的状态,从而利用数据库中专家知识数据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

(3)模糊技术诊断。模糊技术诊断是在合理的模糊规则判断逻辑下,根据不同故障因素的权重进行故障诊断,主要用来对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故障类型进行准确判定。

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故障原因分析

3.1机电设备机械磨损

通常情况下,机械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都会存在装配误差和制造误差,所谓的零误差都是相对的,所以经常会有直接受力部件之间相互接触相互磨损的现象出现。

3.2电气设备线路老化

由于受到电压的影响和电流的冲击,机电设备的电子元器件难免会发生氧化、疲劳和绝缘老化的现象,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分析,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为电气线路老化而造成的。

3.3液压元件密封问题

在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过程中,设备的液压元件需要承受压力和交变荷载的冲击。而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设备中液压元件会出现疲劳现象,久之,元件的密封性就会出现问题。

3.4人为因素

在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工作,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就会使机电系统在工作时出现故障,不仅会造成停机,甚至还会带来安全事故。

3.5工况环境差

在机电系统设备的运行中,工作人员容易忽略设备工作环境的因素,缺少必要的保养和维护,这都会造成机电系统设备故障频繁出现,甚至设备会过早的报废。

4机电一体化系统维护管理的具体策略

4.1实施状态维修策略

所谓的状态是指机电系统设备的各种状态,主要包括设备的待机状态,运转状态,过载状态等,获取这些状态全部依赖于设备工作人员的操作记录日记和传感器的监测。而状态维修是指要根据机电设备的状态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维修的策略,例如要根据机电设备的实际状态,来确定大修、中修、小修还是不修等策略,如果个别不是很关键的零部件出现磨损,但对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行没有造成影响,就可以采取不修的策略。

4.2引入监督体制、提高操作规范性

在机电系统设备的运行中,要引入监督体制,提高操作规程的规范性,安全人员要在操作工位上定检、巡检,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并通过完善监督机制,降低机电系统设备故障发生的机率。

4.3重视维护管理人才的培养

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加强对于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和维护保养方面的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以便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诊断,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年限。

5结束语

在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会更加的完善,但是由于机电系统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较高,发生故障的机率也比较大,所以要认真分析机电设备故障,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定期认真的进行维护和保养,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有效的状态监测预防各种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4

近年来,党和国家一再重申不要带血的煤炭,强力推进本质安全型矿山建设,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智能化设备,达到发生故障时预知预报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伤害,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保证了员工的安全。

(二)增加经济效益和职工的收益

机电一体化设备虽然初期投资大,但是它的应用使设备故障大大降低,处理故障时间大大缩短,分析解决问题的程序大大简化,制定应急措施的能力大大加强。这样煤炭产量较之过去大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同样使员工的劳动收入有所提高,改善了员工的生活质量。

二、基于机电一体化的煤矿设备管理

(一)煤矿的机电一体化模式

在煤矿生产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思想,可以将煤矿生产、安全建设以及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于生产、安全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发展变化的趋势,为全面建设数字化煤矿和信息化煤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机电一体化的影响下,煤矿企业应该及时抓住机遇,加大机械化建设的力度,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推动煤矿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机电一体化煤矿生产目标。

(二)管理措施

1.做好设备选型

在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选择时,需要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需求,从质量、规格、性能、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方面,要在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对其性价比进行对比分析,选择生产厂商信誉良好,同时成本相对低廉的机械设备;另一方面,可以从技术性能进行考虑,引进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对设备进行合理搭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不断更新煤矿行业陈旧的作业方式,提升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煤炭产品的质量,更可以带动国内煤矿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加快煤矿机械设备的国产化进程。通过对煤矿设备的合理选型,可以充分满足实际作业环境的需求,在保证煤矿生产正常进行的同时,降低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促进机械设备质量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改进设备性能

煤矿设备的安全性能对于设备管理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纵观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机械设备缺乏安全性。因此,在保证设备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设备的安全生产性能,尤其对于容易出现设备伤人的部位,更要重点关注,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要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需求,加快对于新型机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提升设备的安全性能。而对于煤矿设备的生产厂商而言,同样应该加大设备革新力度,使得设备的性能在煤矿生产中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基础上,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强化安全管理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带动下,煤矿设备的管理工作在煤矿生产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为了提高煤矿生产的管理水平,需要从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强化管理措施:其一,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针对煤矿全体人员而言的,在管理中,要实施从上而下,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的全员管理,落实生产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利用绩效工资等方式,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生产责任相互连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要加强对于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其二,设备管理。要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煤矿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每一台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或者待机状态,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把设备质量关,避免因设备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在设备维护中,如果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要提前制定相应的计划,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其三,系统管理。要结合煤矿生产的特点,构建合理完善的设备管理运行系统,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和控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篇5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是这几个部分:初级机械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系统与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等。因为煤矿生产中危险性较高,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自动化与安全可靠方面的增强,再加上精简人员,能够使矿井生产确保稳定性、安全性与快速发展。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煤炭企业的高效和安全发展有重要影响。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设备中的体现。采煤机的发展从中厚煤层开始,然后向薄煤层、高强力和大功率的滚筒采煤机发展。牵引方式在早期是有链牵引、液压牵引,然后是电磁滑差牵引、变频调速电牵引。液压支架在刚开始是掩护式,然后是四柱支撑类型的低位放顶煤、两柱类型的高位放顶煤、两柱掩护类型的液压支架等。在煤炭企业发展较快的其它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煤矿生产中使用的支架种类运用了较为先进的电液控制系统,并且已经获得有效的推广与应用,电液控制系统对于煤炭企业提高产量与生产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设备,而且该种支架也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过程中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液压支架的电液控制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大多是在对薄煤层面,一次采煤超过400万吨的长壁面,超过600万吨的放顶采煤面的开采上。我国自主生产的采煤机主要是在综合采煤面上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并且检测系统可靠性,机电一体化技术能使综合采煤面在安装液压支架、采煤机时对该过程进行远程监控,增加在采煤过程中的人性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能使采煤机根据煤层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速度,自动割煤和有效检验、监测电液控制系统承受的压力和每一个受力点情况,自动调整输送机位移,使采煤机械的综合性能大大提高。

矿井运输与提升设备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现在在煤矿中机械采煤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机械化采煤中要求也不断增高,最明显的就是井上、井下运输与提升系统。在国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煤炭企业,他们使用的运输机是大巷运输系统,驱动装置是运用电子器件的直、交流变频装置。在我国很多煤矿的井下运输方式是大巷皮带化运输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自动控制系统被用于煤矿生产中对该过程产生的倒转、跑偏与段带等其它问题可以做到及时的自我诊断与保护。我国现在研制出来的全数字化类型提升机,它的核心是双CPU计算机系统,有着很高的先进行、简单性和可靠性。机电一体化技术被用在矿井运输与提升过程中,使设备有效提高了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且操作功能增多和操作变得简单,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矿井生产过程在安全监测系统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检测系统的发展即使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煤炭企业的检测系统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所以有不少专门生产检测系统的厂家,给煤炭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市场竞争这些检测系统生产厂家在产品质量与服务意识上不断改进。对于矿井的安全检测系统充分利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井的生产与管理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 煤矿中的机电管理问题

首先是设备的管理问题。在有些煤矿企业,设备没有按规定进行更新,有的设备还带病运转,在工作中保护设备和安全设施缺少,这违反了有关规定。提升设备过程中,托罐与缓冲装置不够用,电控系统没有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有些煤矿企业只重视生产进度,对主井和副井没有做好检测与维修工作,很多设备已经超负荷运行较长一段时间,固定设备上安装的电压表与电力表没有定期进行检查,使煤矿矿井的生产过程没有较好的安全保障,如果发生事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危害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不少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管理知识和技术水平都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在设备和企业方面的管理知识对于他们是非常缺乏的,企业和机电设备的管理他们大多靠经验来做。有些机电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的技术培训,没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中有不少错误的地方,所以违章作业问题经常发生,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

机电管理人员的责任问题。很多煤碳企业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机电管理部门,一般情况下,机电管理部门在煤炭企业中有两个职能:机电管理和机电生产,大多数情况下机电管理职能都不被重视,机电管理人员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机电生产方面,机电管理没有在生产中发挥什么作用。重要的是不少领导缺乏对机电管理工作的重视,管理人员缺少,机电专业知识团体没有,机电技术跟不上煤炭企业的发展。

3 煤炭企业中对机电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煤炭企业中要做好机电管理工作,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是煤炭企业领导要重视起来,管理人员要如实的给领导反应设备情况和工作情况,促使领导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此外,还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重视引进先进技术。计算机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内容,它引导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所以在煤矿现场作业时对总线任务要加快研发速度,使中央控制系统不断增强储存和运算的水平。在不同的工作场地环境需求也不一样,在这些地方使用的软硬件系统都使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所以软硬件系统的性能、体积、功能、精度等技术特性都会对这些场地的工作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对这些软硬件系统要重视研况和进度。对于这些软硬件系统的通信模块也要加大重视和研究力度,可以考虑和现在先进的以太网技术结合起来,增强通信模块的可靠性,利用以太网技术来从整体上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对机电一体化进行通信控制的目的。

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时产生的管理问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在煤炭企业中对于机电设备问题、生产开采问题,要建立一套管理系统对各项管理工作分清楚权利和责任,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此外,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定的管理制度需要不断规范,例如作业方案的编制、管理人员的职责等;对于机电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调整,还要在技术和管理上对他们进行培训,使煤炭企业的生产和其它工作能安全、高效的开展。

4 总结

煤炭企业的生产工作在不断向前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煤炭企业在管理控制方面的要求不断增高,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扩大。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煤炭企业比起来在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上差距还很大,所以在这个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时代,要深入研究和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个时期的特点与以后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缩小和发达国家煤炭企业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张德强.煤矿机电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3(15).

篇6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办学的优越性

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越性。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综合运用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传感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和伺服传动技术等的群体技术。随着机电一体化产品技术的升级,生产工艺更加复杂,新的机电职业岗位需要具有综合性知识和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便于制订从一年级开始逐年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满足本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教育效益较高。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学生及其家庭投入的教育成本较低,而教育回报较高。它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五年时间里,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要求,又达到了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三年以上的要求。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学生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学生可塑性强,在学生管理中要做到有法可依。学校要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文件,从制度上保证其教育管理的独立性。学校可以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有关文件精神,参照中专管理模式和本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的前提情况下,根据已有的学生管理经验,创新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管理模式。从思想意识上规范他们的行为和学习生活,确保学校依法管理、依法治教。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管理队伍。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校系部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也是最容易产生信任的人。对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班主任的选拔一定要严格,要把政治觉悟高、有耐心、能吃苦耐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管理能力强的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岗位上来,最好要求班主任能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同时要及时对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做好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解决他们的疑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每个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思想、成绩等各方面都不相同,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形形,仅仅依靠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干部是学校管理中各种制度措施和文件上传下达的重要角色,是联系学校管理、教师与学生的纽带。要成立学校与系部两级学生会和团委,成立以班长为首的班级管理委员会。大力发挥学生会、班干部、团委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完善系部和班级学生管理制度,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尽量消除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促使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增强自治自理能力。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双方共同教育单一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学生很多性格养成来源于家庭。因此,除了学校教育外,父母教育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学校应该建立家长联系机制,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近期情况,把不安全因素尽早消除掉。总之,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管理制度,应以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为核心,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组建强有力的学生管理队伍,并做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以合理设置专业方向为前提,改革教学模式,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和建设,培养优秀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本文作者:王瑛工作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篇7

煤矿是我国当前各行业领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有着相当重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而言有重大意义。故而,展开对其应用与管理问题的探索。具体分析如下:

1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首先,从煤矿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角度上来说,在本环节工作过程当中,通过引入并落实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式,能够使安全监督与控制的工作效率得到稳定的提升,综合对信息化管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自动控制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确保管理工作一体化目标的实现。结合煤矿企业的实践工作情况来看,伴随着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推广,能够通过对局域网网络平台的灵活应用,形成安全监控体系下数据库的同步运行模式。除此以外,主机、备机监督工作功能的实现可以依赖于专用通信接口的方式完成。在这一条件下,系统硬件模块与软件模块的融合更加的紧密与稳定,主机体系能够与数据库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不但相关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且还支持在安全监控体系下完成信息的检索功能,网络传输功能,图像呈现功能,报表图形打印功能,从而达到提高煤矿生产现场安全监控管理水平的目的。

其次,从煤矿运输提升设备的角度上来说,在本环节工作过程当中,工作的重点在于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带式运输等关键设备的融合。其主要优势体现在,能够支持运输设备满足长距离、大规模方面的运输需求,确保管理控制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础机制上,配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基于机电液一体化软启动模式,使相关运输提升设备能够实现惯性载荷处理。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一条皮带可能引入一台或多台CST控制中心满足驱动要求,对设备运行期间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评估,根据故障评估结果展开自我优化保护。例如,在煤矿生产现场,工作面中轴承部件可能出现的跑偏问题以及倒转问题,能够通过机电一体化的方式进行合理的监控与评估。结合下一阶段煤矿运输提升设备的功能要求以及发展趋势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还可以实现设备操作控制的全自动化发展,配合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使电气安装更加的方便,设备兼容性优势更为凸显。

最后,从煤矿采煤设备的角度上来说,在本环节工作过程当中,结合相关的实践研究经验来看,配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融合,能够使采煤设备的牵引能动性得到合理的巩固与提升,同时发挥控制阻力的效果。更加关键的一点在于:在采煤设备现场运行下滑过程当中,基于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其制动能效得到有效的发挥。这一优势对于大倾角煤层下的采煤设备而言有相当重要的价值。除此以外,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干预下,整个现场采煤设备的生产运行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即便在恶劣环境条件下,设备运行也能够得到安全性方面的保障。在控制体系的支持下,对各类参数进行必要的优化与调整,促使整个采煤体系结构更加的便利,降低体积量水平,巩固其动态属性,并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实现对采煤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综合控制。

2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管理分析

针对在当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过程当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创设优质性的管理策略与方案,结合煤矿生产现场的矿井工作面特征,在评估现场环境以及煤矿开采需求的条件下,构建计算机核心装置,对应设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对工作权限进行划分,确保现场管理与控制的统一性、优质性。

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实施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结合煤矿工作面现场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管理制度与规范,根据工作面现场设备的投入情况,编制机电工作方案,配合优化系统通信功能,确保故障监测、故障诊断以及故障预警等功能的实现;其二,需要从管理人员的角度入手,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管理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违章行为进行处理,针对机电设备各种常见故障,需要构建对应的事故追查与跟踪制度,定期对煤矿工作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了解阶段性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制定相关的完善与改进措施;其三,需要使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综合管理控制制度落实到实处:要求面落实科学规章体制,强化机电技术管理培训,深化研发传感装置,引入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多维度、智能化控制管理思维,促使基层煤矿实现流程化控制监督,从而达到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践价值的目的。

3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当前煤矿工作面生产作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无论是从安全监督控制,从提升运输设备,还是从现场采煤设备的角度上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同时,针对在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多个角度入手,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与优化,促进其实践效益的进一步发挥。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093-02

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国内各类能源占有与开采方面,煤炭资源均占据着最领先的地位。但,在开采范围、开采深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煤矿开采作业现场也频频出现各类安全事故。在对各类安全事故进行原因分析的过程当中发现,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安全事故的产生均是由煤矿机械设备作业不佳以及检测监控不够到位所引发的。由此可见,在煤矿企业展开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当中,如何通过系统化、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提高煤矿机械设备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之下,更是赋予了煤矿设备管理新的要求。本文即主要就机电一体化背景下,煤矿设备管理策略做详细分析与阐述。

1机电一体化模式分析

在现代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网络连接日益紧密的背景作用之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步成为了一门涵盖综合机械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伺服传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集成化管理技术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技术。在社会各行业领域当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

从煤矿生产领域的角度上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取得了相当突出的发展成效。下图(见图1)即为现阶段,煤矿机电一体化的作业模式示意图。结合实践来看,通过落实涵盖通风、给排水、皮带运输、综采、供电控制、以及安全角度在内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式,能够将煤矿生产作业、安全作业、以及管理作业充分融合起来,为煤矿企业管理层提供有关开采作业现场生产、安全相关的信息数据,促使煤矿生产向着数字化方向、无人化方向发展与迈进。

2 机电一体化煤矿设备管理策略分析

2.1 改进设备安全性能

煤矿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选用型号、规格恰当的机械设备。同时,为了避免在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当中出现人身安全事故,就应当在机械设备能够直接与人体接触的旋转部位、带电部位(包括齿轮、联轴器等在内)进行合理且可靠的安全方法。同时,还需要煤矿企业自身加大对于新产品的更新与开发工作,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对现有存在不足之处的煤矿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技术性升级,以及防护性改造。同时,煤矿机械设备的制造方也应当加大对于设备的革新工作力度,促使投入实际应用的煤矿机械设备工作效能能够得到合理的发挥,在确保运行质量安全可靠的前提条件下,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2 优选煤矿机械设备

煤矿机械设备在质量、价格、以及性能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使得煤矿生产企业在选择机械设备的过程当中具有突出的多样性特征。一方面,煤矿企业可以在确保机械设备使用质量稳定的前提条件下,优先选择生产商信誉良好,且成本低廉的机械设备;另一方面,煤矿企业也可以通过国外机械设备及技术引进的方式,合理搭配国产化机械设备并已投入应用。通过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综合优选,能够使所选取的机械设备实际性能与作业环境的实际需求更加契合,提高产量与工作效率,在降低受到机械设备故障因素而引发煤矿安全事故机率的同时,促进了机械设备质量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强化。

2.3 加强设备实时安全管理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背景促进之下,煤矿机电管理在生产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更进一步的凸显出来,对机电设备的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煤矿生产系统的管理质量。为了能够提高安全管理的动态性水平,就要求在煤矿设备管理中,加强实时性的安全管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需要从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角度上入手,落实具体的煤矿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将责任与利益挂钩,促进设备操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提高全体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需要从煤矿设备的角度入手,以“零故障”作为煤矿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目标,通过构建管理制度的方式,严禁不合格的设备进入煤矿开采工作面,同时还需要配套加强设备点检工作制度、预防性检修工作制度等内容的落实力度,以确保所投入使用机械设备性能的完好性;第三,针对存在维修以及更新必要的将煤矿机械设备,需要预先做好计划,运输至专业厂点进行维修与更新操作,配合供应商提高设备专业化水平。

3结论

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过程当中提高其安全水平的最核心途径。大量的数据资料证实: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的煤矿安全事故其产生原因最终都可以归集到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以及监督控制的失灵方面。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因安全事故而给煤矿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就需要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之下,做好对高质量机电产品以及技术的综合应用,采取包括改进设备安全性能,优选煤矿机械设备、以及加强设备实时安全管理在内的相关措施,以达到促进煤矿设备管理质量长足发展与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矿山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微电子技术向传统机械工程领域的渗透,现代机械电子工程学开始在国内外的机械设备创新与优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世纪以来,我国的煤炭开采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突破,矿山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这一过程中,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相融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矿山机械制造与技术革新的关键力量。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应用在提升机、掘进机、采煤机、输送机、以及支护设备等一系列重要矿井机械设备中,从实际效果来看,在线监控、自动报警、故障诊断等技术使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稳定性明显提高,PLC控制系统与变频启动技术的应用为设备的节能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新型液压支架及其电液控制系统的应用在大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作业精度,远程及无线遥控技术则使机械在危险环境中实现了无人状态下的采掘或输送作业。可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渗透至煤矿生产,特别是矿山机械设备管理的方方面面。

2 机电一体化条件下煤矿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

虽然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过程中,矿山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有所提升,但由于监控不到位而引发的各类煤矿事故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生产不断向着高产、高效、安全、低成本方向发展的背景下,新型设备的管理模式仍存在着一定的改进空间,主要表现在:企业重生产而轻管理,对落后的技术及相关设备的评价和淘汰更新制度不完善或未落实;设备的维修养护不力且缺乏计划性;设备统计信息的网络化、电子化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型号、种类繁多,新旧性能不一等问题对设备整体先进性与安全性的实现具有较大的限制作用。此外,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3 提高现代煤矿设备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3.1 设备的优选与持续改进

科学、合理地选择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机械设备无疑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复杂的工作环境与工艺要求决定了矿山生产必然要使用众多不同种类、不同型号机电设备。在每一类设备的优选环节,应通过对不同机械设备的综合性价比和质量分析为煤矿企业选择最为合适的生产设备,同时也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在进一步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同全国范围内各个煤炭生产企业、专业院校、科研机构、设备生产厂家一道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及总结,促进、提高引进设备的合理搭配性,并加快其国产化的发展进程。引进先进、优质的煤矿机械生产设备可有效更新我国煤矿行业传统的滞后性作业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并显著减少由于机械设备质量问题而引起的生产事故。此外,还应在使用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增加安全措施,改进设备性能。对过于陈旧或不适应现有作业条件的设备,应酌情淘汰,并及时以更加配套、适用的设备加以补充,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先进设备高效安全的功能和作用。

3.2 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煤矿机电的实时安全管理属于动态性系统化运行范畴,其内容应具体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等方面。在人员管理层面,应首先确定并落实岗位职责,通过利益与责任的挂钩充分激发员工热情。在机电设备管理层面,为使每台设备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必须合理制定执行管理制度,严禁质量不达标的设备进入井内施工。各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实施定期的设备点检,履行设备检修预防制度。若在检查中发现一些设备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应提前完成计划制定,并将设备送至专业网点进行维修养护。在系统管理层面,则应依据煤矿生产特点合理构建3大设备管理运行系统,即配件供应系统、企业资产运营管理系统及设备维修养护系统,通过对系统的实时、完善控制确保其始终处于健康运行状态,进而令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创造出最佳生产服务效益。此外,应通过计算机系统收集并整理现有设备的性能参数、运行数据、维修记录等各种资料,为设备的技术改进和故障判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3.3 机电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

作为机电设备日常使用和维护的关键因素,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也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为充分发挥工作人员在设备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应始终在生产中坚持管理与培训并重的原则,通过严谨、系统的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维修技术与安全防范意识,注重培养其在现场及时分析和准确处理安全事故、制定应急方案的综合能力。并营造出人人讲安全、管安全、抓安全的良好生产氛围,从而切实避免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先进、科学的现代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目前已经逐步融入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并在引领矿山机械设备的革新和完善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必须围绕这一新型作业模式,采取各项对策措施,建立健全严格、有序、科学、且人性化的综合管理机制,使设备管理水平与高质量、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相适应,以促进矿山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孟, 吴富如. 浅谈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28).

篇10

机电安装与施工是一项复杂的项目工程,设计包含的学科和内容有机械自动化,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和机械工程技术等。其次,机电安装与施工的技术含量较高,机电的种类多,自动化性能也在不断的提高,机电设备的技术含量的提高能够有效的节省人工,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但也为机电的安装与施工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和更复杂的工序,最后,机电设备的数量很多,对机电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大了机电安装与施工的难度,对于安全施工的理念越来越重视,对机电安装与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一、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机电安装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与识别,并需要将工程项目所面临的安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一过程中关系着机电安装工程质量、进度、效益以及成本等多样目标的实现。由于机电安装工程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较大的工程规模、相对复杂的施工技术、相对较大的施工难度、较多的参与人数以及较广的涉及面,所以机电安装工程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则会导致整个工程所遭受的损失规模越来越大并体现出较大的控制难度。并且由于建筑产品普遍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较大的拆分难度以及较长的生产周期,所以建筑产品制作中的机电安装工程所面临的安全特点也与其他产品生产中所面临的安全特点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管理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所要面临的安全问题并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所以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也存在普遍性与客观性等特点。在机电安装工程整个过程中,安全都会贯穿其中,所以安全管理工作者只能在对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做出客观认识的前提下来减小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并减少由安全问题为工程带来的损失,但是这种安全事故要被彻底的消除是并不现实的。

2、管理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每个因素发生变化都是具有随机性的事件,所以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产生具有着明显的偶然性。但是通过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数据统计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又具有着一定的规律,所以从概率学方面来考虑,机电安装工程安全问题的出现又具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因此,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开展预测、分析与识别,从而有效的将安全隐患控制在施工初始阶段。

3、 管理的可变性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会随着工程环境、工程进度所产生的变化而变化,这些问题能够在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中减少,也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得到妥善的处理,并且会随时产生新的安全,所以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安全的可变性是十分明显的。

4、管理的层次性与多样性

建筑工程施工的机电安装工程同样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以及跨学科性,这让机电安装工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体现出了层次性以及多样性的特征。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多样化的安全问题之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复杂的关系,并呈现出了具有层次性的特点。

二、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会对工程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机电安装施工中要做好安全管理措施,要做好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机电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重视起来,做到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原则;其次,要做好事故应急的措施,施工人员要有着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解决突发事件,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技术能提高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

1、明确安全管理目标

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必须要明确安全管理目标来对安全管理实践做出指导。在明确安全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其步骤主要包括问题的明确、信息的收集、目标的分解与制定几个方面。问题的明确主要要求安全管理工作者能够在安全目标制定之前发现机电安装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管理理论的应用来对进行分析、识别以及评价,通过对这些问题开展科学分析来明确安全出现的原因;信息的收集主要是以系统分析方法为依据,对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与安全有关的环境信息进行收集。目标的分解与制定即在对所收集资料开展分析与处理的基础上来对机电安装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进行制定。为了让安全管理目标有效实现,有必要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分解。

2、.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体系

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参与施工的人员有必要接收操作、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纪律以及安全施工培训。在此方面的实践中,对施工人员开展的安全培训周期一般为一周。经过培训的施工人员应当佩戴胸卡并使用防护用具上岗,这些工具发生遗失现象应及时向业主或者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者做出反映。机电安装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设备及工具的安全使用、便携梯使用、人身安全防护、脚手架作业等。其中设备与工具使用主要是让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施工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和设备并了解工具的放置与维护。严禁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自制设备。

3、构建安全应急事故处理机制

要构建安全应急事故处理机制首先要设置安全应急处理机构。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安全应急处理机构可以分别设置在公司总部与施工现场。其次有必要构建安全应急处理计划。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危险源做出评估,即根据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特点与施工要求对潜在的安全做出预测与分析,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同时需要对应急预案资源做出合理配置。即对安全应急处理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以及物资资源等作出合理配置,这一配置过程需要根据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环境以及现场需求来决定;有必要构建安全应急预报机制;

4、要构建有效的疏散机制。

这要求相关部门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做出充分了解,并确定安全事件发生以后的疏散方向与疏散路线。

三、结束语

机电安装工程是当今社会发展中较为常见的施工环节,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机电安装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建筑物实现更好的功能,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的安全问题,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环节发生安全事故的也不在少数,如,电梯安装事故、弱电事故、机械事故、电气事故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事件,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会对工程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施工材料造成一定的损失,可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机电安装施工中要做好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