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42: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教育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309-02
当下普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却十分滞后,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本着揭示问题,改革弊端的目的,现从语文课程、语文教材、学生、教师等四个方面作些具体分析:
一、技工学校现行语文课程问题分析
技工学校语文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素养、发展才干、培养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为根本,以此为依据,来看技工学校语文课程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目标定位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提出课程目标的依据是: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学科专家的建议。可技校语文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实际依据的只是学科专家的建议。听取专家的建议固然无可厚非,然而忽视学习者学习的需要并不足取。课程的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生成课程目标就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要使课程目标理论有效指导实践,它就不能简单地停留于“课程要满足学生需要”的抽象论述上,而是要详尽地把这些需要描述出来。而这样的描述在当前的技校课程目标中是看不到的。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之中,而且还生活于社会之中,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是社会的人,所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理应成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可这一方面在当前技校课程目标中也没得到应有的关注。
2.课程标准的设置不符合教学实际。从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看,与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相去无几,有明显参照、沿用普高课程标准之嫌,丢失本应有的自我特色。技工学校课程标准在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方面要求得过于具体、详细,而要达到这些标准,需要有较多的课时数为保证,可实际情况是语文课时数在不断被压缩着,加之学生基本素质日趋低下,课程标准显得高不可攀。一个无法达到的课程标准对于教学毫无帮助,有害无益,只会让师生们感到力不从心。
3.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目前技校语文教学采用的仍是学科中心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知识传授和记忆,有助于打好理论基础,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开发,难于将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学生的权利、学生的发展在学科中得不到保障,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多大的好处。
4.课程评价忽视激励与改进功能。技校文化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有总结性评价,也就是通过考试对学生完成学业、达到教学目的的情况进行基本的判定。总结性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性,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忽视课程评价的反馈、激励与改进功能。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现象,很难用一个分数、一次考试进行衡量,在课程及教学过程中,单纯使用总结性评价有悖于全面素质发展的培养目标。我们只有从发展的角度,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才能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状况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以利于调动、激励学生,发挥其潜能,也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调整策略,帮助学生诊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二、技工学校现行语文教材问题分析
伴随着技工学校的发展,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改进一直受到相关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语文教材的建设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当前各地所用教材主要是全国统编第四版教材或地方自主编写的教材。我们不妨对全国统编第四版教材和江西省技工学校教学研究室编写的教材进行具体分析,力求发现一些问题,以便加以完善。全国统编第四版教材在“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确定了课程教学目标。在教材编写中注意了学生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实践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人文资源的开掘,选文大多文质兼美,经久不衰,艺术价值、人文价值颇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反复吟咏这些篇章,人文精神便在潜移默化中给以熏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江西省编写的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于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阅读教学的选文篇目较以往删减幅度很大,只有20篇,其中选读课文就占6篇。从教材编排来看,全国统编第四版教材力求于知识教学的完整性,注重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江西教材很明显注重的是语文的实用性,讲读课文的缩减,也许跟近年来语文课时数的减少不无关系。
分析、研究现行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排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一,教材编排对培养对象缺乏必要的研究。技校虽说招收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而实际上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是普通高中挑剩的,甚而至于是连初中都毕不了业的学生,文化程度跟高中生差距不小。而全国统编第四版教材在选文、编排方面与高中教材相近,有些课文对技校生来说偏难。江西版教材虽说课文缩减幅度大,但也存在偏难、针对性不强、趣味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二,教材选文多为精品,虽说是历久不衰的名家名篇,但与当今相去久远,缺乏时代感,难以激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其三,教材选文并没有注意到技校生所应有的职业性特征,报道高技能人才典型事迹的文章,介绍生产工序的说明文,与人类生活、生产相关的科技文,介绍科学知识的科普文没有选作教材。
通过对现行教材的分析我认为,在教材编写时值得思考的,而往往没能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技校生在语文教学方面究竟应教给他们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技校生的培养其实也就是对于人的培养,不管学生学的是什么专业,作为语文教育,我们都应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着想,培养他们日常生活、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他们把话讲通,把文章写通,再进一步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注重于通过课文讲读,进行思想品德熏陶,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涵养的社会主义新人,而不是只懂得生产操作的体力劳动者。培养目标明确了,教材的编写也就不成问题了。
三、技工学校学生问题分析
技校学生素质日趋低下,确实存在着诸如不愿学习,人生态度消极,得过且过,把青春时光虚掷在网吧、游戏厅、影院等娱乐场所等许多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满足于灌输书本知识,传授职业岗位基本技能,而不解决思想问题,我们的教育必然要以失败告终。只有当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学习对人的一生的积极意义,接受知识的心门才会真正打开,我们的教育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发挥美育功能,陶冶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美好情操,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培养成思想健康、心胸开阔、人格健全、勇于进取的社会主义新人。
四、技工学校教师问题分析
把教育的失败仅仅归因于学生素质不高,那只是推卸责任的片面之词。虽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的说法有失公允,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实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孔子云“教不严,师之惰”,学生没教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以因其他因素的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放松自身要求的理由。要知道教师真的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前技校语文教师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由于学校办学规模一般较小,一所学校往往只有二三名语文教师,教学教研风气难以形成,教学环境闭塞,学校之间的交流很少。加之学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难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在语文教师的配置上又有很大的随意性,非中文专业的教师教语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本身也存在教学态度消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把上课当做应付差事;教学理念没有改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习惯于“填鸭式”、“满堂灌”的生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调,仍旧停留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状态;不重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等问题。
“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这是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事故后一位网友的微博留言,读了之后,特别有感触,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
古往今来,汉语言文字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它承载着悠久厚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印记和骄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就要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传播推广达到新的广度,在国内外扩大而不是缩小其使用范围,增强其活力。
但是现实呢?孩子才进幼儿园就开始上英语兴趣班,小学、初中、高中,孩子没参加过英语培训班的寥寥可数;大学呢,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大学生进校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以后呢,评职称必考英语,最可笑的是学中文的评职称也必须得过英语这一关。……种种现状不用一一列举,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举国上下、全国人民对英语的深切关注度,但我们的母语呢?看看大学生们歪歪扭扭的汉字吧,听听报纸上、网络上那些生凑硬造的词语和句子吧,想想那些“很黄很暴力”的语言吧。独尊英语的双语教学不仅动摇了汉语文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还高效地把政治课的效果归零。有良知、有责任的国民不应该觉得痛心吗?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维护汉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增强忧患意识,重视国人各个阶段的语文教育,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们。
推根据教育部对大学语文课的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体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我从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角度谈谈对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浅见,更希望虽然现在是大学语文教育的低潮,但低潮过去就是。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语文的定位
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中究竟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作用,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近些年来,争论激烈。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工具说。这种说法源自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和吕叔湘先生。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一文中概括地指出:“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对于叶圣陶先生的上述观点,同样是著名语文教育家的吕叔湘先生深表赞同。
这种观点认为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的延续,大学生应该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便于阅读艰深的理论书籍和撰写论文,即注重其“实用性”。尤其是现在大学生语文素质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毕业论文错字连篇、句子都写不通等现象频频出现。于是有人呼吁:大学语文不应承载太多的教育责任,不能把传统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负载在一门课程上,“大学语文就像一辆载重卡车,它已经超载10倍、20倍了”。
2.人文说。认为人文性是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语言学家、北大教授季羡林做了《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的报告,主张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教育。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急功近利,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许多人迷失了自我,历来被视为社会精英大学生的大学生也是如此。大学生用硫酸泼狗熊,甚至杀人等事件,更凸显了中国大学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因此众多学者主张大学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也就是说,要求大学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功能。
3.素质说。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也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语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例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等。甚至还希望大学语文能够向学生介绍文化史、科技史、教育史等方面的知识,认为“大学语文”主要的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这种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学生有了这方面兴趣,在他们以后的一生中,会不断地积累学习,受用无穷。从长远角度来考虑,也就等于提高了素质。
(二)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近1500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但教材建设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不问优劣,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高中应试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但却很少有教材能够满足以上我们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将推荐5―6种风格多样、高质量、不同层次的精品教材,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大学语文教学的不同情况自由选择。因为大学语文教材不但应该有序、有特点、重质量,在综合性大学与工科性大学间还应有所区别。我们期待着高质量、高品位的大学语文教材的面世,并能够以教材为蓝本实践我们大学语文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大学语文教育的边缘化。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紧接着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相继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必选课。“语文”两个字,仿佛又以矫健之姿重新回到了高校的课堂上。但现实却是,很多有识之士发出了“拯救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功利时代的‘阑尾’?”的呼声,由此可见,对于“大学语文在高校受不受重视”这一问题,“原则性”的答案和“实际性”的回答截然对立。作为公共课,大学语文同思想政治课、英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大学语文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权威性,又没有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毋庸讳言,近几年,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真正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已经屈指可数了。
功利时代,实用至上。教育的急功近利,致使大学生们对于大学语文“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现实的就业压力让大学生们不得不信奉“外语、计算机,一个都不能少”。就业时,用人单位没有看“汉语等级证”的。大学语文被逼退到角落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教育部的一纸公文能否拯救大学语文于水火,能否扭转大学语文教育的边缘化的现状,尚属未知数。
二、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应对办法
高职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服务宗旨日渐明晰,就业导向逐步凸显,职业能力成为所有能力的概括和统一。在此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使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意义。要使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相和谐,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看法。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以人文性为核心,同时发挥工具性。
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语文的性质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教育部这样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课程重点强调的是人文性,当然也要注重它的工具性,二者不能偏废。尤其在高职教育中,我们更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因此高职语文需要我们在人文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出平衡点。
1.注重高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十分必要。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高职生的语文素质偏低,甚至对诸如请假条、申请书等实用文体的写作也时时出错,更别说毕业论文了。因此,巩固高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高职语文应该在充分发挥工具性的前提下,强化人文性。有人讽刺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这是毫无道理的。高中语文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语文的美和人文特性已经支离破碎,成为升学的工具。而大学语文所强调的人文性是在欣赏美文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追求人性的完美,完善人格,陶冶情操。语文教育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本身传承着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现代公民必须具有健康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鲁迅先生所说的“立人”,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神成人”,其实都是从教育的本质来看语文课程的,那就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但人文性和工具性又不能割裂开来看,正如于漪老师说的:“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皆重要,不可机械割裂。抽掉人文精神,只是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就背离了语文课,步入另一个误区。二者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理念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与时俱进的。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语文素养和精神世界双重的缺失,他们吃着快餐食品,看着漫画书,说着网络语言,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分的各种思潮,他们无所适从,我们的大学语文课要给他们以引导,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树立语言规范意识,并能够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使学生汲取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的转化。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和实现的途径。
既然时代赋予了大学语文厚重的历史责任,我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仅仅依靠一本纯粹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无法完成的,我们应当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课程体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现代社会就是人与人在不断交往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而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败。而语文学科的最直接性质是工具性,语文课程解决的就是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中所出现的交际性(包括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培养具有会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人交流,有得体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演讲和论辩的能力,有常用应用文书写作能力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为此,我们可以把大学语文看成是一个体系,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进行分科教学,分解大学语文所承载的各项功能。如开设“中国文学经典选读”、“世界名著名片赏析”等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开设“普通话与口才训练”、“实用语言艺术”等课程,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和语言交际能力;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的能力;开设“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
2.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的特点。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举办演讲比赛、诗文朗诵比赛、辩论赛、应聘模拟竞赛等,规范学生的汉语语言表达,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形象性、情感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现力,让同学们在竞赛中感受母语的奇妙,从而热爱母语,主动学习母语,并以我们母语中蕴含的灿烂文化而骄傲自豪。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与理解大量饱含人文意蕴的经典文章,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修养;通过写作实践,学生既可以掌握必要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又可以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听说训练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实现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把大学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包括指导学生社团活动,举办大型校园文化活动,达到引进高雅艺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的目的;创办具有特色的人文素质与艺术教育的刊物和网站,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最终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课应该成为职业学院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独立工作能力,提高道德素养,增强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苏步青先生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课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作为数学家的苏步青说这样的话,足以证明语文的重要作用。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我真诚地希望大学语文课程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母语,能够让自己的观察、思维、感情具有深度,体会汉语的优雅。
参考文献:
语文教育问题,就其根本上说,问题出自对母语性质的认知上的偏颇。自上个世纪初起,母语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首先是汉字。这种特殊的文字一度被视作现代化的一大障碍,被现代知识分子刻意贬低。五四一代激进的现代知识分子甚至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性乃至帝制的非人性化的一面,都归咎于汉字。一种文字一旦遭到它的主要使用者的贬低,其命运可想而知。一些实用主义的文化方案,在汉字问题上主要是“拼音化”和“简化”,改变了汉字的面貌,最激进的方案甚至主张废除汉字,代之以罗马字母。这种极端化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现代中国人的头脑,并在文化建设和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结下了苦涩的果子。
当然,语文绝不是一堆字的堆积,它是连续的语义流,传达的是意义和价值、情绪和美感。学习正确地和创造性地应用母语,就是要学习有效的交流和自我塑造。因此,经典的思想和文学文本往往会被选定为语文教学的内容。
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母语的丰富性,同时也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整体性。如果仅仅为了考试,学生甚至不需要完整的经典阅读,只需掌握考试的知识性的要点即可。没有经典作品的完整阅读,学生的思维是碎片化,依靠乱七八糟的知识点所拼凑起来的理性。同时,也因为缺乏经典的核心价值的培育,缺乏核心价值准则,头脑陷于工具理性的支配,于是,头脑陷于价值的自相矛盾,甚至是价值虚无的迷雾当中。这便是经典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在此过程中,好的教材当然很重要。但关键仍在理解学校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果不明白学校教育究竟应该塑造怎样的人,教材好坏的标准就丧失了。所谓“好教材”也就无从谈起。我粗略地翻看过几种中小学语文教材,平心而论,教材编的还算不错,至少比以前的语文教材好多了。
在我看来,只要不是编得太离谱,教材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教和怎么考。事实上,任何人编的任何教材,都是有局限性的。避免这种局限的根本办法,不只是修改教材,而是调整教学方法和考试目标。需要改革的是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作出改变,即便天天教唐诗宋词,也未必就能很好地掌握母语。
毫无疑问,文学为语言带来了荣耀,从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母语的辉煌。文学学者喜欢谈论他们,李白、杜甫、曹雪芹,等等。在我看来,培养伟大作家绝非基础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甚至不能是任何阶段教育的基本目标。这样一些特殊的文学天才,从来就不是依靠教育来完成的。然而,将“天才论”的教育观引进平民义务教育,显然是有害的。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应该跟数理化等学科一样,是一门基础课程。学生的人格成长,是全部教育的使命,并非某一课程的特别任务。语文课首先应该是语言技能教育,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技能。现在的教育的状况是:学生花了十多年时间学习语文,忙于分析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却写不好一张请假条。在大多数学生们的未来生活中,对语文的使用更多的是那些应用性的功能:他们可能经常要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讨论总结、法律文书、商品说明书……并非天天写诗和小说。社会需要更多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公民,需要更多的工程师、农艺师、医生、护士、法官、律师……当然,他们的教养和审美感受力越高越好,但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文学家。并且,一位擅写文章的学生要长成作家,依然是遥远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容易将语文教育混同于德育或美育。不错,语文教育兼有德育和美育的功能,但却不是其根本。强调德育和美育功能,势必将语言本身的应用降格为辅的东西,割裂为思想内容与语法和修辞的对立。这是当下语文教育最为严重的观念错位。这样,语文教育在刨去空洞的无法兑现的思想性之后,只能沦落为一种花言巧语的技巧。最终学生只能掌握一些花哨的修辞。而在考试压力下,就不得不说一些文过饰非的谎言。历年高考作文就是明证,这恰与强调德育和美育功能的初衷背道而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82-01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由于是山区,教师们常常因为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错过学校的活动,并且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了往返学校的路上的问题所困扰。这样就会使好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进度。直到2007年一天,这个学校的化学老师乔纳森・铂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将讲解的教学内容传到网上,一次来帮助课堂上缺课的学生补课,这种在线教学的做法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且对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此次实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以至于经常被邀请向同行介绍,最终形成了一种教学模式并广泛兴起。
在不到10年的时间,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我国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进行应用与探索实践。但是,如何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高效运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还有待探讨和研究。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在”信息传递”阶段,老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教学视频提前预习中进行在线的指导,并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很快的统计出学生不懂的问题,从而在课堂正式授课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重点的讲解,这样一来,老师讲课有重点的同时,学生的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也比较清晰,不在盲目听课。而且,在课下,学生还可以利用教学视频进行复习与巩固,在思考过程中,一旦有了问题就可以在线找老师解答,避免了课下找不到老师的传统弊端。
由于我国对翻转课堂的应用比国外晚,所以正处于探索阶段,也没能做到正真意义上的实践效果。但是,由于国外已经有了很多教学实践经验与理论,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少走弯路。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还是探索阶段,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教师都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而且实践证明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确实有帮助。我国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应用较多,但总体而言并不普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二、翻转课堂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应用设计
首先,根据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目的,即注重培养的是小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掌握能力与运用能力,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就要根据章节划分对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然后将教学内容编入教学视频中,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其次,就是对教学资料的开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翻转课堂仅仅是对传统授课的辅助,这样一来 ,就需要完善教学视频的教材资料。要将视频中尽可能的包含基础知识和延伸知识,以及指导小学生下一步该怎样做,去预习什么,巩固什么。而且,要在视频中对每一环节的学习重点加以说明,通过小学生自我检测的方法,使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依据。
三、翻转课堂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翻转课堂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之所以没有大范围、大规模的实行并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我觉得原因还是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师生的影响巨大
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老师上边讲,学生下边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特别大。而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都提出了挑战。而这些,恰恰是我国小学生比较欠缺的学习能力。这样,就会有好多小学生不适应,再加之,我国本来学习任务就比较大,课后的视频无疑对小学生来说又是一项负担。
2、教师专业发展不均,信息技术的欠缺
有些教师无法理解到翻转课堂的核心,所以无法明确到底要录制什么,怎么样去录制,怎么样在课堂上起作用的问题。也有教师像平时讲课一样,在录制中从头讲到尾,这样既没有起到与取得效果,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翻转课堂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很高,设备的支持,网速的快慢都是实行翻转课堂的重要因素。而且,视频的拍摄,后期的剪辑都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四、几点建议
1、提高小学生的各方面学习的能力和教师的个人素养
通过翻转课堂的实践,进而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加以影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多思考,勤动脑,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通过各种方法调高他们的主动性。同时,也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使教师在观念上树立新理念,加强教师培训,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补充各类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准。
2、加强信息技术设备在教育中的投资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支持教学平台,政府以及学校加大对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与教育平台的开发。对于小学教育来讲Moodle就是不错的交流工具。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小学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当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语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小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首先,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经过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认识汉字,并把汉字组成词语,再由词语构成完整的语句,用来理解和把握其他学科所传达的知识。反之,如果连字都不认识,其他学科的知识何以为小学生接受?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任务。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汉字的学习和认知,更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性格的传承与塑造。在信息时代语境下,虽然有了电脑、打字机等现代化打字设备,但是每一个“汉”字书写的背后,都是中华文明的一次次延续,都是对小学生民族性格的塑造,体现着中华民族力量和向心力凝聚的文化认同。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才认识到自己的语言是“汉”语,自己使用的字是“汉”字,自己的血脉里流淌的是“汉”文化……这一系列“汉”字背后,延续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文明,并把这种文明塑造成小学生的民族性格。再次,小学语文教学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提升了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国学的学习,使小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小学语文教学熏陶、塑造了小学生的良好人格。最后,小学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学以致用的使命。小学生生活在一个以“汉”字作为母语和官方语言的国度,汉字和汉语的使用频繁。可以这样说,在信息时代这样一个特定语境下,离开“汉”语和“汉”字等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无法正常地与他人沟通,无法完美地传递自己的意愿,更无法准确表达对事物(如艺术、哲学等)审美的观点。
一、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在当前语境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1.由生理因素决定的小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所差别。小学生由于入学时年龄早晚有差别,导致小学生身体生理发育的提前或迟缓,使小学生对事物认知产生差异。学前儿童入学时间是由国家有关教育部门规定的,根据教育部有关部门关于学前儿童入学的规定,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可以上小学,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这样就会产生迟一年上学的孩子。以2017年临沂二小学前儿童入学为例,同样要求满六周岁可以入学,但2011年8月31日出生的孩子与2010年9月1日出生的孩子根据规定同一年入学,但他们的年龄整整相差了一岁。这种生理年龄的差别,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年龄大的小学生的大脑发育显得更完善,对事物抽象能力的理解更准确,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性的辨别更加清晰。而年龄小的小学生与之相比,在大脑发育、身体协调性、语言结构等方面就有明显的劣势。因此,由于年龄引起的生理因素的差异,造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
2.由于智力发育程度的不同,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认知上会产生差别。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小学生的智力尤为关键。智力水平高的小学生,能够很快领悟所学小学语文知识,并能理解和运用,因而在学习成绩上显得特别优异。而智力水平正常或较低的小学生,则对语文词句和看图写话等显得反应迟钝,很难及时做出正确的理解或者不能理解。这种由于大脑发育程度不同、遗传因素、父母家庭教育彰显的智力水平的不同,造成小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汉字的结构、汉字的发声体系、组词词句的运用、短文的理解与把握等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不能正视这种差距,就会使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逃避心理,不利于小学生小学语文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3.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及学前儿童的教育经历,造成了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进度的不同。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学前儿童在幼儿教育阶段不得学习与小学有关的知识。实际上,几乎所有私立幼儿教育机构都存在学前班这样的班级构架,学前班的主要教学活动就是给学前儿童提前灌输小学一年级知识,如语文方面的汉字学习与拼音,数学方面的20以内的加减法等这些在一年级才能学到的内容。在幼儿不能握笔的年龄,过早地开发他们的智力,提前告别玩耍的童年,不利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忽视学前儿童智力增长的自然规律,给学前儿童造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负担。面对幼教机构打出的“赢在起跑线上”等口号,某些家长不仅没有理性地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反而对此趋之若鹜,由此导致学前儿童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抵触和畏难心理,不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
二、解决之道
正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差别,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就显得更重要。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在总结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生理发育程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探索信息时代下的多层分类教学模式。由于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接受程度不同,因此他们在语文知识、词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中难易的侧重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差异,把一个班级中的小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组,按照他们不同的接受程度进行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分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讲述内容的难易应进行增减,以适合不同智力水平和不同生理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使所有小学生都能轻松接受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知识内容和结构。教师不能因为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学习层次结构、语言表达程度、认知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态度上区别对待,分出远近亲疏。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唯一尺度。只有根据小学生的个体特性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探索信息时代下多层分类教学模式,才能真正使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塑造自己的民族性格,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喜欢上语文教学。
2.在当下的信息时代语境下,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发挥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优势,寓教于乐,快学学习语文。信息时代,一方面现代化教学设备越来越多,这些设备能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地通过符号、图像、声音等手段显现出来,形象地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小学生通过这些直观的形象,更容易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小学生正处在由模糊认知事物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比较深刻。面对这一状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灌输,而是通过形象的情景模式,让小学生融入课文内容创设的情境中,从情境中感受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达,更好地把小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内在的理性认识。小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教育主题中不仅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快乐学习,而且寓教于乐,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流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养成热爱学习语文的习惯,更以此为基础升华语言文字背后的民族意义,有助于陶冶情操。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更好地让处在成长期的小学生快乐地接受小学语文教育,培育小学生的爱国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老而弥新的课题。随着对小学生心理和生理成熟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把这些测定机制引入小学教育中,为小学生语文教育提供精细化的科学依据?相信随着对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更进一步的探索,这一天离我们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培养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教育的成功,是与他在实践中注意总结与运用哲学心理学思想分不开的。例如,他对学生的性格、才能和志趣有深刻的了解。他的学生颜回称他“循循然善诱人”。孔子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这几个阶段的思想;在德育心理方面,把品质的形成也看成一个过程,包括知、情、意、行四个阶段。《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大约在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11年。该书提出的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都闪耀着光辉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没有健康的心理为依托,是不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今天的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把文化教育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教学,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我们应该向古代的教育家学习,那些质朴的思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要从中提高自己的教育觉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承担起教师这个称号。
二、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提升思想高度
阅读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升华,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从古代的屈原、孔子、李白、杜甫、韩愈、王安石、苏轼,到现代的鲁迅、萧红、、沈从文,再到当代的北岛、顾城、海子、王小妮、雷平阳……从文艺复兴的莎士比亚,到“人道主义”的雨果、托尔斯泰、“迷惘的一代”的海明威,再到意识流小说先锋伍尔芙、存在主义者加缪……每一个学生的阅读量都在10万字以上,两年下来,每一位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
阅读不是盲目地过一遍,不是为了读而读,阅读教学要突出以下几点:①教育目的不同。不迷信权威,走出现行教材,突破一学期一本语文教科书的藩篱,选入并整合大量与专题学习相关、观点不同、见解各异的阅读材料,组合成专题学习课程,重点培育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见解独到的能力和品质。②教育方法不同。阅读是让学生掌握并反复实践技能的方法。让学生读字当头,问字当先,读思并重,自读自悟,树立起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批判意识和结构意识。③学生习作所呈现出来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不同于那些为应试而编的《优秀作文选》,它不是少数尖子生而是全体学生所表达出来的思维成果,它没经过教师、专家的捉刀而全部是学生们自己反复修改过的原创。这样的学习不仅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经过了历史的选择,具有典范性,具有永恒的意义。真正的经典可以丰富人的心灵,给人以灵魂的慰藉。阅读经典,学生不仅能获得广博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语文能力,更能塑造他们的人格,确立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思想家倾心对话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其思想空间和精神境界定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就应该摒弃那些非经典之作的语文学习,摒弃那些拦腰斩断、割裂经典、急功近利的“应试阅读”;还要拒绝那些快餐式的“浅阅读”对学生的侵蚀。因为读什么决定了想什么,想什么决定说或者写什么。说写的质量取决于阅读的质量,说写的高度取决于思想的深度。学校的语文教育要有档次,要雅致,要培养学生有不同于流俗的高贵气质。
三、运用多媒体是教学现代化的体现
当今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和知识途径越来越多。在外界充满诱惑和新奇的事物的吸引下,如果还让学生在传统模式下学习听讲,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起来越来越没有信心。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需要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地回归到课堂。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他们的探索精神,让他们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进行转变。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问题
1.1 教学理念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理念是人们行为的先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其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当前,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仍旧将语文学科看成单纯的工具性学科,而忽略了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大积极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当前很多大学生品鉴文学作品方面的能力十分低下,急需借助传统的经典文学教育对其进行提升与引导,并且很多大学生在人格心理及价值观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感染与熏陶,才能促进其人文素质的快速提升。
1.2 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是教师,其是决定教育成效优劣的核心因素。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 ①大学语文学科处于边缘状态、地位十分尴尬。大学中急功近利思想盛行,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苛求立竿见影,而大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很多学生对其学习持以怀疑态度。再加上大学语文不像英语学科那样可增加求职的筹码,因此很多高校都尽量压缩其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低下。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高校在选聘语文教师方面门槛较低;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并且也不重视对自身素质的提升。②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不明确。当前大学语文的独立性不足,缺乏博士点、硕士点支撑,因此教师的学术交流机会与平台也较少,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没有进修与培训教育机会。因此,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找不到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逐渐丧失了做语文专题研究的意识与兴趣,从而导致自身的综合素质停滞不前,最终无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高效的人文素质教育。
1.3 考核方式未彰显人文素质教育特点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依然沿袭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过于重视“语”,而忽略了“文”的价值,这就导致大学语文课程淡化了课程的人文性与审美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考核依旧将知识考查作为重点内容,这就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从而暴露出诸多弊端。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对我国30多所大学进行调查中发现,有26所学校仍旧用书面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大学语文学习成效优劣的唯一依据,并且教师设计的试题随意性很大,甚至同一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公共语文课程考试题目各不相同,但是都局限于教材内容,题型也和中学基本一致。尤其需要提出的是,很多试题都是教材或讲义上的原题,没有经过任何转变,再加上很多教师为学生划重点,这就使得那些平常逃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即便在平常不做写作训练与延伸阅读,只要在考前突击,就能考出高分数。
2 有效应对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策略
2.1 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
在人文素质中语文素质处于核心地位。换句话说,捕捉到语文教育的规律,就捕捉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技巧。针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处于边缘化的现状,教师应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目标与重点,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还应加大对其进行文学艺术方面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方法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语文不仅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而且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人文性”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用积极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思想感染与熏陶学生,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大学语文是一门传递文学知识与思想的学科,发挥着将人的精神引向崇高与光明的作用,所以在大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一定的文学知识,而且在不断扩大视野,并且还逐渐提升着自身的人文素养。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母语课程,其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涵盖了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教学活动是培养较高人文素养、传承经典文化思想的有效途径。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应该在的新高度,并将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适当加大课时量、提高学分。
2.2 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学成效的优劣。因此,为切实提高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质量,高校就应充分重视教师素质对教育效果的巨大影响作用,并积极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应重视对教师如下几个方面的提升:①人格魅力方面。人格魅力涵盖耐性、宽容、赞赏、信任、真诚、关爱等。在实践中我们可发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感染力,其在无声无息中熏陶与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甚至在学生的一生中都能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大学语文教师来讲,其教授的是一门文学艺术类课程,教给学生的是真理与正义,传授的是高尚的人文精神,因此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②积极情感方面。情感在人们的交流与交际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只有自身蕴含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忧伤与快乐感同身受,才能具有感动学生的资本。具体来讲,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对世间的爱情、友情、亲情、世情有深刻的体味,才能在日常教学中用发自内心的情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将教师作为各种真情表达的楷模,用饱满真情的思维去写作、欣赏与阅读,从而逐渐成长为富有情感的与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③学识方面识。“学高为师”中的“学”就是指学识、知识,是大学语文教师立足的根本。教师只有拥有广博而深厚的外国文学与中国古今文学知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旁征博引,为学生传递丰富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才能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2.3 创新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
在笔者看来,全新的、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考核模式必须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①在全面检测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考核。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与方式时,应将“人文性”渗透其中:考核题型应给学生预留充足的选择空间,降低选择题、填空题的占比,适当增加作文、论述、分析等主观题目。通常情况下主观题与客观题的配比为7:3;在考核内容上,应尽可能减少需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提高可反映出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内容,目的是检验学生分文学作品中人文精神的能力、自我反思精神及认知自我的能力。②提高考核模式的全程性与灵活性。应将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放在等高地位,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能力考核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降低学生的期末考试意识,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思维能力等都作为大学语文考核对象。③取消标准答案,激励学生创新。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人们普遍比较重视标准答案,这就极易导致大学语文教学活动限制与扼杀掉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与创新积极性。
总之,在大学语文中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时展的需求,而且也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将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到独立而重要的地位开展教学活动,并借助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思想情感,从而用自己广博的知识、散发着正能量的言行熏陶与感染学生,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最终切实优化人文素质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四大基本理念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的时候,应确立“大语文”的观念,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高度出发,着眼语文课程实施的全局,使语文教学走出以往单一、闭锁、低效的困境。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也的确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的体验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但这是不是说语文课可以淡化或者干脆就舍弃了文本、舍弃了品词读句和情感体验呢?回答是否定的。课标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回归文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不能丢。不仅如此,课标在着重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的同时,写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那就是“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刻意追求”是针对以往“过于追求”而言的,而语感的训练和培养离不开对文本含义的准确把握。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例子,而小语小语,面对的是“小”学生的最基础的“语文”学习,不抓好教材文本这个例子,又怎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又怎能给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有力的基础呢?我看过不少教师上《詹天佑》一课,报刊也登载过不少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分析评价之类,其中不乏精到之处,但是,当我发现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们在课前或课上不惜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两端开凿法”和“中间凿井法”以及“人”字型线路包括背景画面那苍翠欲滴的青山都画得栩栩如生、逼真至极的时候,尤其有的评论文章对这种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举措大加褒赏的时候,我想,这可能是教者和评论者意识上的小小误区。这就更提醒我们应该就文本而进行相应的训练,使我们的孩子能真正读懂祖国的语言,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形成“再造现象”。当然,我们不反对就文本中一些较生疏难懂的知识辅以动手做一做甚至更多的方式帮助理解,但是,若将这种动手做当成语文课的“正餐”,那就错了。还有一些课堂,用现代声像技术取代对文本的研读,甚至整节课都不看一眼课文,这也是不可取的。语文课一旦离开文本,上成了美术课、设计课、发明课和思品课(更多的是表演课)等等,便失去了语文的特点,便成了“四不像”,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或说目的是残缺不全的。所以我们说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科教育规律,我们要在开拓创新的同时注意避免走向新的极端,要回归文本,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教材文本中发现、理解、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同时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关于阅读个性化问题
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二、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
应该肯定,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目前,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班、重点学生的塔尖久攻不下。这些学校只是供少数“英才”,大款和特权阶层用“高分”,几万之重金,手中权力去择校而设。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凡是与应试无关的其它活动则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课讲二年。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级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之后,学校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不这样补救,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如高考升入我校的大专学生,不得不重新开设听力课、说读课、书法课等来补救中、小学时期语文课因应试教育而留下的听说读写素质先天不足,否则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矗。
三、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从哪里入手?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湖南省某市一个中学,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某班有位许×学生,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他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并在全校1000多“名同学中参加“十佳”竞循…。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第二,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为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的改革与创新已经进入了一定阶段,相较于以往注入式教学模式,经历了课改之后的语文课程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教学功效。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践行素质教学新模式中因思想认识不足,导致语文课程教学仍存在着诸多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只有将语文教学问题加以分析,并进行教学模式改进和改良,才能更好地为初中生提供优质学习空间。
一、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分析
新课改中就“教”与“学”两大语文课程组成部分在课堂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的调整[1]。即将主教,转变成以学为主的课堂结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总结而实现相关语文知识的内化。然而,部分教师在语文课程执教工作中并未真正领悟这一教学标准的实际内涵。通常,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材内容设定完问题之后,便将接下来的课堂完全交由学生安排与处理。在学生自主探究期间,教师基本上是放任不管,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也未能提高关注。这样,就导致部分过于调皮的学生钻空子,不仅不会积极参与到语文问题的探究讨论,甚至还会做出扰乱语文课堂秩序的不良行为。其实,之所以会存在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新教学标准存在误解,虽然推崇主学理念,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引导与辅助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当前,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表现的学习状态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教师未能掌握好教与学课堂作用的调整,导致大部分阅读时间都被浪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还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初中语文课改教学相关问题的策略思考
1.合理分配语文课堂时间并适当监督,维护语文课堂秩序
课堂秩序的有效性,是决定语文课程教学进度顺利进行的重要指标[2]。而对于教师来讲,如何在更加自由、开放的课堂环境下维护好课堂秩序,是一项比较难的教学问题。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者与执行者,教师的任务既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又要确保规定好的课堂任务能够在短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语文课程合作教学环节实施之前,应就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安排。在课堂上,教师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完成课程导入并提出问题。在接下来的15-2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教师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就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虽然不再担当知识灌输角色,但仍要以引导者的状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氛围当中。最后,利用课堂剩余时间进行组间探究结果分享以及教师总结。教师将课堂的45分钟时间优化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并以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自主探究中。
2.践行动与静双向阅读教学,实现思维与实践能力共同进步
针对语文课程,传统形式下过于静态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及部分课堂中呈现的极端动态化探究模式,都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快速提高。只有动静结合,才能够实现学生在掌握阅读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读与说技能的转化。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堂阶段,设计不同的阅读执教手段。阅读初期,学生通过大声朗读排除语文素材中的生词生意,提高文章阅读的流利程度。进入中期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就阅读素材内容进行分角色朗读。同时,朗读完成之后,应先鼓励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此时需要保持课堂气氛足够安静。以便学生能够就素材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在文章情景以及情感的感悟上有一个正确认识。最后阶段,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将自身看法与他人见解相结合,从而加强阅读文章解读的深度。
3.正确认识学生乱发问现象,引导学生走出知识盲区
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能够就语文课堂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因此,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当然,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上所表现的素质基础也各不相同,在所提出语文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上也有所差异。教师所要做的便是要尊重学生所提出的语文困惑,或者关于语文学习的见解,以一颗包容、理解的心态正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思维引导和行为鼓励,以充分调动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发问学生进行言语鼓励,如“你表现很好,善于提问是好的,只有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能证明学生是真正的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来。”然后,便要就学生所提出问题进行分类分析以及归纳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提问题,判断学生的语文学科思考方向是否有误,并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如若是比较有建设性作用的问题,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就该学生提出的具体语文问题进行互动探讨。在训练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实现语文知识的高效传递与共享[3]。以学生为主的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是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途径。通过问题的摄入,加强师生之间语文知识感知上的交流。从而实现语文学科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综上,语文学科在初中生的文学涵养,以及理解与交际能力提升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意义。为了解决当前语文课改探索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务必要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并就初中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就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加以优化。以促进初中生获得更好的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实现语文课改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武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J/OL].中国培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