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钓鱼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11-11 19:31: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猫钓鱼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猫钓鱼教案

篇1

l.交待本课训练重点:学习写一句通顺的话。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3.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序号。

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5.质疑。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字词。

2.自由读全文,回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二、新授:

(一)根据质疑情况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写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读一读。

(2)提示:这句话写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随学生回答,贴图、板画)

(3)看图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运用语言)

(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式)。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小花猫开始钓着鱼了吗?为什么呢?自由读二、三自段。

(2)看图理解小花猫是怎样钓鱼的。

(3)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小花猫为什么钓不着鱼。(4)小花猫的心情怎样?(板书:没钓着)

3.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导有语气地朗读。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读。想:猫妈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2)你理解这两句话吗?(再次质疑)

(3)根据学生质疑情况,结合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怎么能钓着鱼呢?”、“钓鱼就钓鱼”、“三心二意”等词句。(板书:三心二意)

(4)指导朗读,体会猫妈妈的话的含义。

5.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小花猫听了猫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自由读六、七自然段,分组讨论。

(2)看投影,理解怎样做是一心一意钓鱼。(板书:一心一意)

(3)看图,理解“钓着了一条大鱼”(师板书:钓着了。板画:一条大鱼)

(4)指导有语气的读这两个自然段。

(二)总结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想:小花猫开始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又钓着鱼了?

(三)学习按要求说一句话:

1.看黑板上的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

2.按要求说句子。()在河边钓鱼。

()在河边()。

()在()()。

3.判断句子的正误,理解什么是通顺的句子。

我在河边划船。(X)

4.同桌交流造句。

三、总结全课:

你喜欢这节语文课吗?为什么?(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10.小猫钓鱼

三心二意钓不着

一心一意钓着了

图片板画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

1.读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有重点的指导书写。

篇2

1.深入钻研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正确引导学生,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看过不少于永正、薛法根等名师的教学录像,他们的课大都朴实无华。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试想,如果教者没有对文本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

2.精心设计教案

教案是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高效课堂的实现无疑离不开高质量的教案。高质量的语文教案有哪些特征呢?

(1)一份高质量的语文教案首先要简洁。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做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什么叫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的分析、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2)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迸发思维火花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语文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教师设计提问首先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其次,问题多少要适量。提问太多,学生来不及深入思考;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不思考只接受,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教师备课时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

(3)设计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常见的语文课上教师讲得多、问得多,学生悟得多、说得多,而缺乏必要的素质提升。 其实,以活动代讲解既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量,又可以减少零碎分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的说话课《小猫钓鱼》,没有落入逐句、逐段进行演说分析的俗套,而是突破教学的零起点,先让学生看图讲小猫钓鱼的故事片段,充分享受已知的快乐。接着,针对学生能讲故事,但语言表达不成熟的真实起点,提出本堂课学习的新要求:①能按几幅插图的内容,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②生动地讲故事,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在学生编故事、讲故事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生设计了老猫、小猫和蝴蝶、蜻蜓的头饰,要求学生分角色演一演。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要求上台表现自己。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学到了知识,练就了胆量,提高了能力。这样的设计简化头绪,以阅读为载体,以活动为突破口,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和人文性。

二、良好的教师素质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综合素质,才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也才能落到实处。

1.必须努力提升专业素质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苦练教学基本功,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教材教法,还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积淀。教师更应该致力于做科研型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2.要树立正确教学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要使课堂教学高效,教师必须不断强化以下两种意识:

篇3

巴班斯基认为:“创设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显然是有效和高质量地发挥教育教学过程的条件。”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卡通人物、小动物等生动活泼的形象、童话故事导入情境,激发兴趣,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三个小猫钓鱼的flas,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再让学生猜猜每只小猫各钓了几条鱼,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猜结果,课件出示小猫钓鱼结果后,再动手摆一摆学具,统计每只小猫钓鱼的情况。而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则可以采用数学故事、智力游戏、闯关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中。

二、素材的选择和加工要有利于知识点的需要

素材的选择和加工一定要有利于知识点的需要。一些容易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干扰因素,需要教者在课前预设中考虑并及时调整。课件的设计一定要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

《统计》这一课,如果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饼干的数量,由于饼干数量多,又是随机出现的,加之统计的数据过多,因此很多学生最后的记录并不一致。由于饼干数量的任意增加,使得教学不能及时将重点放在对各种记录方法的交流上。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

(1)作好操作准备。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记录数据,因此在观看动画前就应明确观看目的,并就记录方法作简单的讨论。看完动画,记录完成后,汇报时可再将记录方法进行小结。

(2)提醒学生注意协作分工。在教学本环节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一个同学报,一个同学记录,既分工合作,又不至于记录时手忙脚乱,记不完整。

(3)精心设计教学课件。我在制作课件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播放过快,会使学生记录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第一遍播放动画时,采用原速,第二遍要求学生记录时,我将播放速率调整为原来的50%,这样学生完全可以将数据完整记录下来,得到了成功的体验,下面我就将这个环节的设计呈现出来。

课堂实录(节选)

机灵的小猴听说我们这里有水果吃,也赶过来了,我们就将水果送给小猴吃,好不好?(第一次播放动画)

师:小猴子吃了哪几种水果呢?

生:苹果、桃子、梨子。

师:那么你们知道小猴子每种水果各吃了多少个呢?

生:不知道,数不清楚……

师:为什么会数不清楚呢?

生:水果太多了。

师:看来,单靠一个人数不过来,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小朋友都能很清楚地数出每种水果多少个?(留给思考的时间)

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成员交流一下。

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

生1:分工数。(怎么分工)

我们小组每个人数一种水果。

师:小组分工数图形这倒是一个好主意。看来你还真会合作学习。还有不同的分工方法吗?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分工的,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小朋友报,另一个小朋友记。

师:那么你们准备怎样记呢?谁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先将这三种水果画下来,然后每掉下来一 个水果,就在相应的水果下面用符号做一个记号。

师:可以用哪些符号呢?

生:“”“√”“・”……

第二次播放动画。记录完成后,学生汇报。

我们再来看看小猴子的统计结果。(点击课件)

篇4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把主题置于一定的游戏背景中,产生一定的游戏情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发现一定的秘密,提升相关的经验,使小班主题活动开展更趋生活化、游戏化。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看、猜猜、比比、玩玩、摸摸、说说、学学、画画等的探索活动,使原有的经验得到了充分的整合与提升,获得了满足。借助“动物嘉年华”这一主题活动,带领幼儿一起探索动物的生活习性,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让幼儿的情感得到升华,感知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喜欢小动物,学习观察接近小动物的基本常识和简单方法,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学习饲养小动物,积极参与小动物的探索活动,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感知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感受动物的形体美和动态美。

4.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小动物的感受,喜欢扮演各种小动物进行表演。

5.能大胆描述对小动物的认识和感受,通过亲子收集资料,乐意与同伴分享小动物的经验和看法。

6.安静倾听同伴讲述有关小动物的趣闻,愿意与同伴交流饲养小动物的经验。

三、可供选择的主题活动

四、主题网络图

五、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幼儿园资源

1.活动区设置。

(1)益智区

a.投放各种动物图片,鼓励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小动物的名字。

b.投放七巧板,引导幼儿发挥想像力,通过各种形式的七巧板拼接,创造出小动物的形象。其中,孩子们对小鱼形象最为喜欢。

c.收集生活废品,进行创意想像,鼓励幼儿利用生活物品大胆制作小动物。

(2)科学区

a.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带兔子、乌龟和小鱼等小动物放置在科学饲养区,让幼儿在饲养、观察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掌握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b.投入纸笔,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跟老师同伴一起分享交流。

(3)糖果屋加工区

a.提供塑料棒、小吸管、超轻彩泥、树枝、泡沫球、茶叶棒等,让幼儿尝试制作“动物棒棒糖”。

(4)美工区

a.提供颜料、画笔、棉签、卡纸,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动物涂鸦动物。

b.提供记号笔、宣纸、墨水,引导幼儿进行创意水墨画动物。

c.收集彩纸纸条,供幼儿进行撕贴画。

d.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塑造小鱼、小兔等小动物。

(5)表演区

a.提供小动物服饰、故事音频,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情景剧表演。

2.墙饰。

(1)主题墙

本次主题一共四个大模块,分别是以小白兔、小猫咪、鱼、乌龟为形象区分的四大模块,材料源于教室随处可见的废旧用品,从视觉效果上看,为发展孩子的创造力起到一定的作用。板块中不仅有孩子的作品呈现,还有活动掠影以及观察记录,为幼儿的学习提供直观、方便的素材,同时也展示幼儿的探究学习痕迹。

(2)展示区

将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小动物形象展示出来,供幼儿和家长欣赏。

(二)家庭教育资源

1.请家长协助孩子一起制作纸板海底动物,带来幼儿园供大家开展钓鱼游戏,增强孩子对海底动物的认识和喜爱,丰富知识量。

2.请家长在家带孩子观察常见小动物,知道其名字;也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等在班级QQ群与班上小朋友分享,并将记忆深刻的照片带到幼儿园做成摄影展,供孩子们介绍欣赏,拓宽认知。

六、精选活动教案、实录和照片

活动名称:我喜欢的小动物(科学)

活动目标:

1.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动物玩具。

2.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亲近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小动物的图片、玩具、照片等,在班级创设自然角,饲养乌龟、金鱼、小白兔等小动物。

2.请有饲养经验的饲养员或家长来园向幼儿介绍饲养小动物的经验。

活动指导:

一、以组织“动物联欢会”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幼儿:“我最喜欢小鸟,因为它会飞”“我最喜欢小白兔,因为它有长长的耳朵”“我最喜欢小花猫,因为它会抓老鼠”“我喜欢小狗,因为她会看家”……

二、老师请出小动物或拿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特征

老师:“大家看看图片上有什么动物,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幼儿:“燕子的尾巴像剪刀”“乌龟的背上有硬硬的壳,像一座房子”“螃蟹有八条腿,是横着走路的”“刺猬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刺”……

三、请饲养员介绍饲养小动物的简单常识,让幼儿了解饲养小动物的基本方法

老师:“刚才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知道该怎么样照顾小动物吗?我们请饲养员叔叔给我们介绍一下。”

饲养员叔叔:“小白兔怕水,给它喂食时,注意不能让它沾到水;小金鱼的胃口很小,不能一下子喂很多的饲料,不然小金鱼就会撑破肚子;小乌龟冬天的时候会冬眠,只要两三天喂一次,把肉剁成小块,它最喜欢了……”

幼儿:“原来饲养小动物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老师,让我试试看,我也想照顾小动物!”

四、提供条件,让幼儿与小鸡、小兔、小乌龟、小鱼等小动物接触,鼓励幼儿与小动物玩耍,给小动物取名,培养幼儿亲近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名称: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语言)

活动目标:

1.能集中注意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2.体验故事主人公失去小猫和得到小猫的心情,产生喜欢小猫的情感。

活动重点: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能集中注意倾听故事,体验主人公失去小猫和得到小猫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挂图18号,磁带及录音机。

2.《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提问:你喜欢小猫吗?你喜欢什么样的小猫?你家有小猫吗?

2.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卡罗尔,她非常想要一只小猫,那么,她后来有没有得到小猫呢?我们来听个故事。

二、教师讲故事

提问:故事里有谁?

三、教师出示挂图,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开至“什么样的都有。”

提问:第一只猫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第二只猫是什么样子的?

叔叔是怎么样送猫的?

2.教师讲述故事从“打这以后”至结束。

这些小猫在卡罗尔家里干什么?

为什么要把这些猫送走?

送走猫的时候,卡罗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最后卡罗尔还有猫吗?它是谁?它为什么没被送走?

卡罗尔看到伯洛时是怎么样的?伯洛呢?

你喜欢伯洛吗?

四、幼儿阅读

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引导幼儿看看画面上有几只可爱的猫,说说它们长得什么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根据《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上的图画讲述故事。

活动名称:小猫学本领(健康)

活动目标:

1.幼儿掌握走、跑、跳、爬、平衡等动作技能。

2.幼儿能大胆创编动作,发展创造想象能力。

3.幼儿能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并形成活泼开朗、勇敢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弓形门、垫子、塑料圈、平衡木、小鱼、塑料小篮。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扮演小猫,做热身操

1.幼儿听音乐做小猫走路进场。

2.小猫醒来了,小猫来做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

二、提供各种器械,引导幼儿探索多种玩法,体验游戏的乐趣

1.小猫练本领:

(1)师:小猫已经长大了,该练习更多的本领了。妈妈看谁最勇敢,想得方法多,掌握得本领多。

(2)小猫自由地选择弓形门、垫子、塑料圈、平衡木等器械练本领。

(3)小猫互相观摩同伴的玩法,并选择有创意的动作练习:走、跑、跳、爬、平衡等动作技能。

2.游戏:小猫钓鱼。

(1)玩法:小猫勇敢地过草地(垫子)、走过独木桥(平衡木)、钻过山洞(弓形门)、跳过山沟,到河边钓到一条鱼又拿回起点的篮子装好,重新出发。

(2)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自创各种走、跑、钻、爬、过桥等动作,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三、听音乐做歌表演《走路轻轻》

活动名称:龟兔赛跑(体育)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跳跃和手脚着地爬的动作,提高四肢力量。

2.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比赛的跑道和环境。

2.活动前学习《龟兔赛跑》的故事内容。

3.奖品:五角星。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乌龟”,学做模仿操

师:乌龟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像妈妈这样趴着,我们一起锻炼身体吧!

二、基本部分

1.自由爬行:小乌龟分散练习手脚着地爬。

师:乌龟赛跑中,小兔子比赛输了很不服气,他还要和我们乌龟进行比赛。宝宝们,我们现在来练练本领。我们怎样才能爬得快了?

教师观察幼儿的爬,帮助幼儿掌握手脚着地爬的动作要领。

2.游戏:龟兔赛跑。

幼儿分组扮演角色进行比赛。

规则:每组中的参赛赢者可为本组赢得一个五角星。比赛结束后看哪组的五角星多,那组就获胜。

互换角色进行比赛。

三、游戏:我像谁?

玩法:幼儿模仿动物的样子,请老师或同伴猜他扮演哪种动物。

七、主题活动反思

(一)主题内容具有生活性

动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事物,也是小班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本主题内容的确定,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究活动,推进主题活动的延伸与拓展,丰富和拓宽幼儿的新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

(二)活动过程突显主体性

篇5

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天下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引千年古训,看今日课堂。教学的精彩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构成的。所谓教学细节,是指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过程中很小的环节和片断,对课堂教学具有推动和连接作用。教学细节是能看见,能听到的,它可以是学生困难时的引导,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出错时的包容,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动作,一种态度……

一、精彩细节,源于对文本“隐点”的挖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课前,教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对其价值和内涵有发掘。”一些课文含义深刻,在备课时,教师应挖掘文本所隐含的价值,即文本的“隐点”,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精彩的细节。

如教学古诗《江雪》,备课时教师首先得问自己:“这么寒冷的冬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他能够钓到鱼吗?”果真,上课时学生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同样请学生大胆地设想。有的学生说因为他家里很穷,以捕鱼为生,也有的说老翁在享受那份难得的清静,还有的说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在排解伤感。这时老师话锋一转,抛出一个问题:看来大家的理解都是各有各的不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当时柳宗元的心境呢?这时老师补充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简介,特别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然后请学生再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马上领会到柳宗元是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诗人目的不是钓鱼,而是表示他面对恶劣环境永不屈服的超然心态。

这样精彩的细节,源于教师对文本隐含部分的全面解读,不然,会被学生突如其来的发问,弄得束手无策。

二、精彩细节,源于对文本“显点”的推敲

文本的“显点”,可能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关键词,一个概括全文的句子,一处生动传神的语言……

比如学习《燕子》时,教师就得思考:描写燕子用尾尖或翼尖点水形成的水圈儿,为什么说成“小圆晕”?“燕子飞倦了,落在远处的几痕电线上”,为什么这里不用“根”而用“痕”?其中的一个“落”是为什么不能换成其他的字?别看只是一个字,这里有多少意趣呀!一些名师的精彩,就是凭借这些文本“显点”,使课堂充满活力,《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抽”字,抽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草船借箭》中的“笑”字,笑出了诸葛亮的智慧,《猫》中的“蹭”字,蹭出了人与动物和谐情趣……

三、精彩细节,源于对文本“空白点”的悟写

文本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意想不到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体现了文本的“含蓄美”,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应把握这一细节,让学生用想象去填充。

如老舍《猫》一文,讲到猫很尽职,“她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可以先让学生想象,在猫等待的几个钟头里,他的样子如何,心里会怎么想?又如“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小猫是怎样玩鸡毛,玩线团的,让学生任选一种,想想写话。这样,猫的性格脾气就会跃然纸上!

四、精彩细节,源于“艺术性”的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总会对学生进行提问,特别是在延伸拓展阶段,这就更加要求老师注意到提问的细节。如有两位教师在教完《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后,就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提问,其效果也就不同。一个老师问:“同学们,学完课文,那你们有什么梦想呢?”这时,教室里静悄悄的,连爱讲废话的孩子也静下来了,可就是没人回答。这时,老师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点,不得不又提示:“那好,我先说说我的梦想。”虽然如此,但举手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几个人回答,说的答案也雷同。而另一位老师的问法是:“在上学路上你赶时间,却堵车了,你最希望有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出现?”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这时老师又问:“假如老师给你们一根魔棒,可以实现你们的梦想,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呢?”学生同样都举起了手。

同样一个训练点,老师不同的问话,学生回答却大相径同,原因何在呢?其实很简单,提问的艺术不同。前一个老师的提问较笼统不具体,学生找不到思考点,没有打开思维,当然回答的学生少。而第二个老师的提问设置了具体的情景,学生找到思考的触点,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当学生有欲望表达,有兴趣表达时,他们才会畅所欲言。

五、精彩细节,源于教师用心的“倾听”

篇6

广东碧桂园学校英语初小部 吴小霞

我校是今年秋季9月份开始启动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使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短短3个多月的实验与探索,我们在积极投身于课改的过程中,饱尝了甘甜与艰辛。艰辛的是我们对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与困惑,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的;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喜人的变化。教师教得舒畅,学生学得快乐,我们在探索中求取课改的真谛。

一、观念的探索——求新

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真正确立,潜能能否得到充分的挖掘,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都将关系到整个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我们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让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入教师的体内,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促进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在课改实践中,我们重点抓了“实现两个转变”“提供五个机会” “创设四种氛围”。

“实现两个转变”是:变主导者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变注重数学知识技能为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教育观。

“提供五个机会”是:创设情境,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组织丰富的数学游戏活动,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适时组织讨论,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尊重学生,给学生展示算法多样化的机会;注重联系生活,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创设四个氛围”是:民主和谐的氛围,生活数学的氛围,大胆创新的氛围,理论联系实际的氛围。

为了使教师的观念尽快转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培训措施。

培训对象多元:参与课改的数学教师(一年级教师)、非参与课改数学教师(二、三年级数学教师)、以及家长和领导。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我们除学校内部进行教师培训外,我们还积极利用家长会、校园网、报纸等多种渠道,积极宣传课改思想,求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配合。

培训内容广泛: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新教材分析、信息技术等。课改培训特别注重新理念转变和体验,使转变观念和转变行为互促互动,帮助教师比较顺利地步入实验轨道。

培训形式多样:有专家报告(李一鸣专家的《新标准、新教材、新观念》;有专题讲座(王永教授的《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内容解读》与《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分析》);与专家对话;案例教学;论文、经验交流;说课评课;课题研究;上网学习等。

观念的改变是痛苦的,但是幸福是伴随着阵痛而来的。我们在一次次碰撞中醒悟,一次次受伤中站起来,我们的信心也越来越强了,路也越走越宽了。

二、课堂教学的探索——求活

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观念融

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永远充满活力。我们主要做了下面几件事。

1、跳出来——鼓励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我们过去把教材视为,

《圣经》,教材上的东西都要讲,在严格遵循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灵性与创造性磨灭了。课程改革,强调老师要有自主意识,教材只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依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完全可以跳出教材的框框,创造性地使用,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和重构。如:在教学《摘果子》这一课,教师就创造性地将情景图动态化,采取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提着小篮子亲自表演摘果子,并可自主选择摘的个数,列出不同的减法算式,学生在这种动态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中深刻理解了减法的含义。这样处理教材,达到情、知、趣的有机统一,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沉下去——沉下心来,走进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在实施新

教材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任何人都没有现成的答案。为了加强研究,我们采取集体备课形式,由一人写出简案,再由个人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共享的简案进行修改补充,突出个人备课的详案。在集体备课中,大家带着问题而来,带着多种答案而归,没有预先准备的系统发言,更没有权威性的结论,只感到有了更为开阔的思维空间,有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个人修改教案过程中,又能深入研究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的教学设计,也突出了教师的个人风格。

3、打开门——开放课堂,随时推门听课,加强沟通和研究。除开

展每人一节精品课的展示活动,我们还倡导互听推门课。在相互沟通中,大家共同研究,互相吸收,共同进步。如一位教师在上《左右》这节课时编了一首儿歌: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中玩,玩中学,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4、关起门——上完课后,认真写课后反思。《标准》重视教师对

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通过反思进行总结,通过反思加以调整,通过反思实现发展。我们每篇教案后面都专设一栏写课后反思,并进行课后反思征文比赛。现摘录几位老师的课后反思,“在学生看图说话的时候,从小孩子的眼里可以看到一个无垠的童话般的世界,我由衷地感受到当今的小孩们具有无穷的创造力。”“新教材的新理念的实质大概在于充分给学生展示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当好一个合格的导演和观众是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当问到你怎样知道铅笔和橡皮谁轻谁重的时候,刘声震同学提出将两样东西同时扔下,谁先落地谁就重一些。暂且不管这其中的科学的严密性,几岁的小孩子涉及了这么深奥的科学思考,不能不让人惊叹!”。

5、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整合,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数学与

情感整合。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加强整合。如,我们《前后》这一课里的数学故事,当学生津津有味的讲着兔子和乌龟比赛爬山的故事,学生说:“……,乌龟落后了,乌龟想了一个办法,将头一缩,滚下山去,乌龟又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多么精彩!将数学的思维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教强的表达能力有效地加以整合。在讲《轻重》这课时,当学生手上拿着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反复掂来掂去时,你说这不是在获取数学概念的同时,也获得到了生活的体验吗?另外我们重视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除每节课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外,我们还实现人机交互,让学生上机操作,达到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如,进行数学电脑口算比赛,过五关斩六将等。

三、管理的探索——求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改革都要有严格的管理作保证,我们也

制订了一系列要求,使实验教师学有方向,赶有目的,做有规则,为实验的顺利推进提供保证,使课改实验落到实处。

吃透三本:《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使教师尽快熟悉课改指导思想,规范教学。

苦练三功:教材教法功、信息技术应用功、教育科研基本功。

落实三培训:市教研培训(参加3次);教研组内培训(每周一次),外出培训(骨干教师赴湖南长沙学习一次)。

上好三课: 观摩课、 精品课、推门课。

评选三优:论文评优、精品课评优、课后反思评优。

四、评价的探索——求发展

评价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查,也是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评价?教师行为如何评价?这些都是课改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也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评价方式多样。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以前以一张试卷评定学生

为多种评价方式。除常用的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 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口试(如讲数学故事等)、电脑口算过关(上机操作,及时评价)、操作实践(整理书桌等)、 学科活动(数学迷宫等)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多种评价方式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才能,

2、评价结果形式多种。每月对每位学生本月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

定量和定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以分数和评语的方式同时呈现。分数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评语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评价,原则是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采取以等级和口头评价等多种方式呈现评价结果。

3、评价标准多层。为了体现课标中提出的激励评价,我们对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每次考试准备两套不同层次的试卷,给在第一次考试中不满意自己成绩的学生第二次考试的机会,采取自主选择的方式。通过这个改革,学生就可以通过第二次考试获得信心,充分体会乐考,学生从害怕考试到喜欢考试。这种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评价改革措施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前进着。虽然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但教师们已渐渐学会在评价他人以及审视自己的过程中进行反思。

五、课改成果扫描

课程改革虽然实施短短的三个月,但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你会

发现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无论是我们的课堂,还是我们校园等等,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去扫描几个精彩的镜头:

篇7

布艺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引入“布艺”,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力,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但现在的幼儿生活在电子时代,室内活动居多,从小和动漫、卡通为伴,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孩子身上已很少能看到带有民间色彩的东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立足地方产业特色,从幼儿的发展出发,确立了以布艺为特色的园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一、布艺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培养了幼儿动手能力,丰富了真实的艺术体验。

布艺特色教学活动,扩大了幼儿的活动领域,幼儿在“看看说说、剪剪玩玩、想想做做、评评议议”的布艺创作过程中,掌握了布艺制作中画、剪、粘贴等布艺基本技能。我们中心园幼儿个个会制作布艺作品,他们在以布为材料的创作过程中真实地体验了创作带来的快乐。他们把那些平时的废布料,制作成各种精美的作品(用圆形和三角形的图形画布组成一幅黄绒绒的小鸡争食图;用碎布与其他材料组成张牙舞爪的狮子、背着竹竿钓鱼的小猫;在分工协作与同伴配合下,共同完成“可爱的祖国”、“伟大的长城”;在教师指导下,将零布与废瓶装饰成躲在鸟巢中嗷嗷待哺的小鸟、可爱的小木偶等),看着手中一幅幅漂亮、童趣的布贴画和布艺作品,孩子们常常欣喜若狂。幼儿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点评。在布艺的创作、评价过程中,幼儿具有了初步表现美、感受美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2.培养了幼儿专心、细心、耐心的良好品质。

布艺制作过程是一项细活,“剪、贴、拼”等过程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现阶段,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同程度地受到家庭宠养的影响,不但性格任性,而且做事缺乏专心、细心、耐心,而布艺制作必须具备这“三心”。为此我们从布艺制作的第一课起,就注重培养学生专心、细心、耐心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并把这种培养贯彻始终。随着幼儿布艺制作技能水平的提高,这种良好心理素质越来越稳定,通过对幼儿的激励和引导,“三心”成了幼儿自觉的行为习惯,各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平时上课爱吵闹的孩子能静下心来上课,家长也反映孩子平时丢三落四的毛病有所改善。

3.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培养了幼儿创新意识。

布艺制作中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植物、动物、风景、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作品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布贴画、刺绣、蜡染及各种布制品制作。布艺涉及的情景体裁也是很宽泛的,有寓言、童话、成语等。内容的广泛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体裁的宽泛性,使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广泛涉猎,丰富了幼儿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幼儿参与布艺活动虽说是一种制作,但制作过程更多地体现了幼儿的创作。布艺制作的初期,幼儿更多的是一种模仿,幼儿往往会仿照教师呈现的作品进行制作。当幼儿有了一定的技能后,幼儿通过拼一拼、添一添、变一变等活动,进行图形组合。大班的幼儿会根据主题进行构思、选材、制作。幼儿在模仿、组合、设计中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不断得到培养。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随着布艺特色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我们的教研活动随之展开。两周一次的幼儿园布艺教研活动成为老师的练兵场。我园的特色教学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关注,在我校开设了现场公开研讨活动,教师通过选材、备课、上课、听课、研讨,促进了布艺制作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前五大领域中的课都有现成的教案可以参考,布艺课堂教学尽管与其他课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其教学的设计、活动的开展并无现成的资料和做法可以直接借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内容的需要,独立进行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过程。教师由被动地参考变主动地探索,促使教师刻苦钻研,踏实教学,在总结中反思,不断提高。

2.提高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自然地把布艺教学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提高教科研能力。ⅹⅹ老师开展了《主题下区域布艺材料投放策略研究》课题研究、ⅹⅹ老师开展了《用布艺开启幼儿智慧》课题研究、ⅹⅹ老师开展了《寻找布贴的乐趣》课题研究,ⅹⅹ老师开展了《布艺内容选择的方法与途径》课题研究,她们的研究既渗透了布艺教学与学科的整合,又为布艺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实践验证。ⅹⅹ老师的论文《主题下区域布艺材料投放策略研究》在区年会论文评比中获奖,并发表于《吉林教育》杂志上,ⅹⅹ老师的论文《剪出快乐,剪出智慧》在区年会中荣获一等奖。

3.提高了教师的布艺制作技能。

在教幼儿学做布艺之前,教师必须先学会制作布艺。教师利用各种时间制作范作,潜心研究各种布艺的制作方法,布贴画是教师的拿手好戏,教师个个做得活灵活现,但刺绣、蜡染、布玩具、布工艺品的制作对教师而言是不小的挑战,经过教师之间的传帮带、特长家长的示范、民间艺人的传授,教师逐渐掌握了一些传统布艺制的技能和技巧,幼儿园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布艺作品秀竞赛,促使教师对布艺制作进行研究。通过刻苦学习,他们的布艺制作技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4.增强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布艺课程是幼儿园自主开发的园本特色课程,它的开发,最初是在有一定布艺制作特长的老师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共同研究中进行的。因此无论是园情、课程目标的设置,还是课程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都需教师合力完成。教材的选编、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经过大家一次次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下来的。教学案例的积累也是集众人之力编写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增强了、课程开发能力提高了,为园本特色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三、取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促进家园互动

幼儿园开展布艺教学活动,开始家长心存疑惑:“我们当做垃圾扔掉的边角料也有用?”“孩子这么小小的年纪,也会操作这么有难度的活动?”渐渐地家长能兴致勃勃地观看、欣赏幼儿园师生制作的布艺作品,不禁由衷地赞叹:“教师真聪明啊!”“我孩子也变得心灵手巧了。”“边角料真能变废为宝啊!”认识促进行动,家长们积极收集废布料,支持学校布艺教学,并产生想动手试一试、做一做的想法。他们积极参加幼儿园亲子活动,耐心、细致地和幼儿一起制作布艺品,踊跃参加幼儿园各种布艺制作竞赛活动:古典大方的袖珍中式衣裤、洋气的牛仔服装、时髦的新娘裙、活泼的童装系列、讨人喜欢的水果娃娃、充满生机的海洋生物等作品,多凝聚了家长的心血与智慧,充分调动了家长们的积极性,开发了家长们的潜能,取得了家长对幼儿学布艺这特色教学的认可与支持,赢得了上级与社会的赞扬和好评。

参考文献:

[1]艺术时尚.2013年2、3、4期.

篇8

(一)课程内容中隐形文化和多元文化缺失西方学者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人作为社会成长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1〕这说明,文化有客观的文化,也有主观的文化。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古莱德•克鲁克洪提出了一种文化类型,即隐形文化。他认为,隐形文化是被视为本身的属性并且竭力保持不变的东西,只有在文化的最为精妙的自我意识之外,人们才能从文化的承载者那里寻找、关注隐形文化及其奥妙。主观性、内在性是课程文化的根本特征。幼儿园课程内容中折射出的隐形文化往往最容易被教师忽视,这种文化犹如海上的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使得行船人(教师)难以直觉它的存在,因而潜在着更大的危险。例如,故事《多嘴的八哥鸟》要求幼儿做一个“别人说话认真听、不插嘴、不多事并遵守游戏规则”的好孩子;《小猫钓鱼》教育幼儿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小猴子下山》教育幼儿不要因顾此失彼而最终一无所有,故事隐含着“守住所有的,不要冒险”……这些故事都是以成人的单一价值观对孩子进行道德教化。为什么对八哥鸟的“热心”视而不见?为什么一定要泯灭小猫“爱玩”的天性?为什么一定要扭曲小猴子如儿童般“顽皮”的本性以及充满冒险、敢于选择的精神?“这些儿童语言故事注重道德教化及单一价值的传授,忽视多元选择、生活事实及儿童的亲在性,体现了对成人的崇拜及对权威的认同。”〔2〕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前喻型”文化倾向,强调稳定,贬抑变化,忽视反思和创新。由于对文化传统的过度依赖和因袭,造成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隐形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缺失。

(二)课程内容剥离了幼儿的“生活世界”,造成儿童文化的缺失儿童文化是指儿童所特有的和共有的思想方法、心理特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等,是儿童自己决定其标准和价值观的文化。儿童文化诠释了儿童的生命价值和活动方式。儿童的生命成长是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然而,现实教育中为了追求幼儿适应未来生活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幼儿园课程往往指向知识世界,剥离了幼儿的生长家园——论文格式—“生活世界”。鲁迅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对此表现出深恶痛绝:“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国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枯燥死了,只好偷偷翻开第一页,看那‘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斗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3〕直到现在,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依然是被纯化过的以知识世界为核心的,我们的教育是让孩子去适应教育,让孩子去适应教材。幼儿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心体验被严重地分离了。黑板上挂着两幅图,一幅是稻穗,一幅是棉花。老师指着稻穗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朋友有的说是狗尾草,有的沉默着答不上来。老师说:“这是稻穗,跟我说:稻穗。”然后指着问:“这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是玫瑰花,有的说是水仙花。老师说:“这是棉花,跟我说:棉花。”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选择的内容与现代城市幼儿的生活相距甚远,不能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起内在的关联,因而这样的课程内容难以让幼儿获得认知的发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对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所忽视,使课程内容难以让幼儿接受。课程内容的儿童文化缺失的另一个表现是游戏精神的缺失。儿童的童话、涂鸦、梦想、好奇、夸张、顽皮、科学探索、泛灵主义、天马行空的发问,甚至一言一行,都蕴含和洋溢着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化的灵魂与内核。当课程内容仍然以社会为指向、以知识为中心、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的时候,游戏精神缺失,儿童的童年就消逝了。当孩子们忙碌于经文的背诵、识字、算术、背英语,疲于学钢琴、学画画、学舞蹈的奔波时,儿童的文化已经慢慢消失了。

(三)缺乏对儿童文化的认同,忽视生成的课程内容生成课程内容一般是指“师幼互动中教师根据对儿童的需要、兴趣的观察及所做的价值判断不断生成课程活动、不断调整课程计划,以及师幼共同建构课程的内容”。〔4〕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具有主体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儿童不断地表现出其创造性,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常常是出乎成人意料的。而教师往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关注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缺乏对儿童文化的认同,忽视生成的课程内容。例如,中班语言诗歌创编活动“风和云彩”,老师让小朋友观看多媒体演示后,问:“为什么云会动?”一个幼儿说:“因为我在动。”老师说:“还有不同的回答吗?”幼儿说:“我动,云也动。”很多幼儿动了起来,似乎在验证那个幼儿的说法,纷纷议论是风在动还是“我”在动。老师叫幼儿坐好,终于有个幼儿说:“是风吹动的。”老师欣喜地说:“我同意这个小朋友的说法,是风吹得云在动。”从活动来看,幼儿在活动中生成的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而且非常有价值的,教师完全可以调整课程计划和活动过程,建构新的课程内容。然而,幼儿园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只重视“教案”、“计划”,关注“预成内容”,忽视“生成内容”;不把儿童看作是发现者,而看作是灌输对象。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在塑造幼儿标准化的行为和反应,无法实现幼儿潜在的发展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教师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善于对课程实施中生成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关注和价值判断、选择。(四)综合课程内容如“文化拼盘”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儿童养成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的课程类型。由于儿童对世界的感知是整体的、总体的,所以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经验的“整合”。现代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如《纲要》中的五大领域实际上就是某种程度的综合。综合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是紧密的,它所反映的文化绝对不是“拼盘”式的简单相加。然而,由于综合的形式与教师以学科为本的理念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使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为综合而综合”。有些教师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的活动拼凑成综合教育活动,而丝毫不考虑这些不同内容、形式和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课程俨然成了“文化拼盘”。例如,一个“风筝”的主题,就是由和风筝有关的各科活动综合而成的:认识风筝、学做风筝、唱风筝的歌、放风筝……而在每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仍能看到分科教学的“影子”。甚至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也要想方设法体现学科的综合。例如,在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认识树叶”活动中,不仅要让孩子观察树叶、说树叶的特征,还要数树叶、画树叶……在热热闹闹、走马观花的形式的繁华背后,一些本应落实的学科目标却再也看不见了。难道综合仅仅是一种形式吗?它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形式,更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活动综合的依据不是其他,正是活动所反映的文化本身所应具有的整体性。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文化构建

(一)关注幼儿园课程内容中蕴涵的儿童文化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课程内容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和信仰。目前,幼儿园的许多童话、故事、儿歌都是从成人的立场和视角看待世界和问题,缺乏对儿童文化和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和思考。儿童的“缺席”和成人的“在场”使得这些课程内容只是充当教化的工具,背离了儿童文学作品的功能。这必然带来对儿童灵性的扼杀,造成童趣的湮没和道德的虚伪。课程内容应该包含着多种价值选择,而不是单纯地把成人的“传统的”价值标准灌输给儿童。这些内容应该是充满童趣的、优美的、充满对生命的关怀和人文的,而不是暴力的、残忍的、无视生命价值的、粗俗的。这些内容应体现着儿童的文化,是诗性的、热情的、充满了想象和创造的、不可预期的、体现了游戏精神的;而不是被化压制和剥夺,只剩下理性、冷静、重复、功利性。教师要关注、尊重、理解、接纳儿童文化,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是成人之父。”对成人来说,应该向儿童学习,用儿童的方式思考问题。福禄贝尔说过:“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斯霞老师说得多好:“我所有成功的秘诀是童心和爱心。”观照和呵护儿童的游戏精神,架构免遭成人逻辑与理性标准过分侵扰的文化屏障,确保幼儿园课程内容蕴涵着儿童文化,应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时代使命。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正如胡塞尔所言:“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在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有效的。”〔5〕生活世界以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的方式对人产生影响,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创造、可体验的世界。儿童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只有那些能够实现的、适当的以幼儿的活动和经验过程加以呈现的文化,才能进入幼儿的生活世界。因此,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课程内容具有生活性、对话性、形象性、活动性、生成性。《纲要》指出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如下特征:“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兴趣是幼论文格式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杜威的观点告诉我们,幼儿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孩子天生爱探究,许许多多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本身就包含着我们所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目标;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杜威指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社会给予他的一切努力和一切成就的不自觉的统一性和背景。”〔6〕注重与幼儿生活联系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关注幼儿以往的经验,幼儿园课程内容必须有幼儿经验的参与才能进入幼儿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中去。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进行解释、猜想和判断,这是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和认识的过程,它为幼儿认知的主动建构提出了可能。超级秘书网

(三)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要有机融合只重视预设忽视生成的活动沉闷、封闭、机械、程式化,幼儿几乎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激发创意。真实的教学活动并非预设不变,不一定按照教师设计的“轨道”前进。叶澜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幼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幼儿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活动,他们是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是文化的创造者。当活动中幼儿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涌而出时,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尊重生成。所以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首先,活动方案的设计宜粗不宜细。教师只需要设计大致的探索活动框架,设计主要问题,给予一定的弹性,给幼儿留有广阔的生成空间。其次,巧用动态资源,运用教学智慧。教学活动中的任何动态资源,如果没有恰当使用,没有匠心独运,最终还是会付之东流,丧失其价值。在活动中,信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丰富多彩,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处理完这些信息,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网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四)关注不同领域课程内容的文化整合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一方面,幼儿园应围绕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直接接触的、整体的体验,将课程内容综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等,并关注内容的动态生成性。另一方面,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是全面的、启蒙性的,身体的、认知的、社会的、艺术的等方面的内容应纵横有序地交织在一起,以保证提供给儿童的各方面经验是平衡的。各领域的内容应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综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课程内容涉及范围的全面完整性,也就是说课程内容要兼顾幼儿园学科的各个领域;二是指课程内容各部分间的融合,也就是说课程内容之间兼容性要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为了防止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似“拼盘”,教师在课程内容的抉择上要有理性的思考,不可“一刀切”。如不同课程内容之间需要整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恢复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一些固有联系,将某些内容还原成整体的、联系的状态,并尽可能发现和挖掘领域间新的、更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34

〔2〕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3

〔3〕鲁迅.朝花夕拾.鲁迅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254

篇9

一、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文化透视

(一)课程内容中隐形文化和多元文化缺失西方学者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人作为社会成长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1〕这说明,文化有客观的文化,也有主观的文化。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古莱德•克鲁克洪提出了一种文化类型,即隐形文化。他认为,隐形文化是被视为本身的属性并且竭力保持不变的东西,只有在文化的最为精妙的自我意识之外,人们才能从文化的承载者那里寻找、关注隐形文化及其奥妙。主观性、内在性是课程文化的根本特征。幼儿园课程内容中折射出的隐形文化往往最容易被教师忽视,这种文化犹如海上的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使得行船人(教师)难以直觉它的存在,因而潜在着更大的危险。例如,故事《多嘴的八哥鸟》要求幼儿做一个“别人说话认真听、不插嘴、不多事并遵守游戏规则”的好孩子;《小猫钓鱼》教育幼儿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小猴子下山》教育幼儿不要因顾此失彼而最终一无所有,故事隐含着“守住所有的,不要冒险”……这些故事都是以成人的单一价值观对孩子进行道德教化。为什么对八哥鸟的“热心”视而不见?为什么一定要泯灭小猫“爱玩”的天性?为什么一定要扭曲小猴子如儿童般“顽皮”的本性以及充满冒险、敢于选择的精神?“这些儿童语言故事注重道德教化及单一价值的传授,忽视多元选择、生活事实及儿童的亲在性,体现了对成人的崇拜及对权威的认同。”〔2〕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前喻型”文化倾向,强调稳定,贬抑变化,忽视反思和创新。由于对文化传统的过度依赖和因袭,造成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隐形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缺失。

(二)课程内容剥离了幼儿的“生活世界”,造成儿童文化的缺失儿童文化是指儿童所特有的和共有的思想方法、心理特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等,是儿童自己决定其标准和价值观的文化。儿童文化诠释了儿童的生命价值和活动方式。儿童的生命成长是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然而,现实教育中为了追求幼儿适应未来生活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幼儿园课程往往指向知识世界,剥离了幼儿的生长家园——论文格式—“生活世界”。鲁迅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对此表现出深恶痛绝:“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国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枯燥死了,只好偷偷翻开第一页,看那‘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斗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3〕直到现在,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依然是被纯化过的以知识世界为核心的,我们的教育是让孩子去适应教育,让孩子去适应教材。幼儿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心体验被严重地分离了。黑板上挂着两幅图,一幅是稻穗,一幅是棉花。老师指着稻穗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朋友有的说是狗尾草,有的沉默着答不上来。老师说:“这是稻穗,跟我说:稻穗。”然后指着问:“这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是玫瑰花,有的说是水仙花。老师说:“这是棉花,跟我说:棉花。”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选择的内容与现代城市幼儿的生活相距甚远,不能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起内在的关联,因而这样的课程内容难以让幼儿获得认知的发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对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所忽视,使课程内容难以让幼儿接受。课程内容的儿童文化缺失的另一个表现是游戏精神的缺失。儿童的童话、涂鸦、梦想、好奇、夸张、顽皮、科学探索、泛灵主义、天马行空的发问,甚至一言一行,都蕴含和洋溢着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化的灵魂与内核。当课程内容仍然以社会为指向、以知识为中心、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的时候,游戏精神缺失,儿童的童年就消逝了。当孩子们忙碌于经文的背诵、识字、算术、背英语,疲于学钢琴、学画画、学舞蹈的奔波时,儿童的文化已经慢慢消失了。

(三)缺乏对儿童文化的认同,忽视生成的课程内容生成课程内容一般是指“师幼互动中教师根据对儿童的需要、兴趣的观察及所做的价值判断不断生成课程活动、不断调整课程计划,以及师幼共同建构课程的内容”。〔4〕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具有主体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儿童不断地表现出其创造性,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常常是出乎成人意料的。而教师往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关注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缺乏对儿童文化的认同,忽视生成的课程内容。例如,中班语言诗歌创编活动“风和云彩”,老师让小朋友观看多媒体演示后,问:“为什么云会动?”一个幼儿说:“因为我在动。”老师说:“还有不同的回答吗?”幼儿说:“我动,云也动。”很多幼儿动了起来,似乎在验证那个幼儿的说法,纷纷议论是风在动还是“我”在动。老师叫幼儿坐好,终于有个幼儿说:“是风吹动的。”老师欣喜地说:“我同意这个小朋友的说法,是风吹得云在动。”从活动来看,幼儿在活动中生成的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而且非常有价值的,教师完全可以调整课程计划和活动过程,建构新的课程内容。然而,幼儿园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只重视“教案”、“计划”,关注“预成内容”,忽视“生成内容”;不把儿童看作是发现者,而看作是灌输对象。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在塑造幼儿标准化的行为和反应,无法实现幼儿潜在的发展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教师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善于对课程实施中生成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关注和价值判断、选择。

(四)综合课程内容如“文化拼盘”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儿童养成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的课程类型。由于儿童对世界的感知是整体的、总体的,所以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经验的“整合”。现代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如《纲要》中的五大领域实际上就是某种程度的综合。综合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是紧密的,它所反映的文化绝对不是“拼盘”式的简单相加。然而,由于综合的形式与教师以学科为本的理念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使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为综合而综合”。有些教师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的活动拼凑成综合教育活动,而丝毫不考虑这些不同内容、形式和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课程俨然成了“文化拼盘”。例如,一个“风筝”的主题,就是由和风筝有关的各科活动综合而成的:认识风筝、学做风筝、唱风筝的歌、放风筝……而在每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仍能看到分科教学的“影子”。甚至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也要想方设法体现学科的综合。例如,在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认识树叶”活动中,不仅要让孩子观察树叶、说树叶的特征,还要数树叶、画树叶……在热热闹闹、走马观花的形式的繁华背后,一些本应落实的学科目标却再也看不见了。难道综合仅仅是一种形式吗?它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形式,更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活动综合的依据不是其他,正是活动所反映的文化本身所应具有的整体性。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文化构建

(一)关注幼儿园课程内容中蕴涵的儿童文化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课程内容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和信仰。目前,幼儿园的许多童话、故事、儿歌都是从成人的立场和视角看待世界和问题,缺乏对儿童文化和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和思考。儿童的“缺席”和成人的“在场”使得这些课程内容只是充当教化的工具,背离了儿童文学作品的功能。这必然带来对儿童灵性的扼杀,造成童趣的湮没和道德的虚伪。课程内容应该包含着多种价值选择,而不是单纯地把成人的“传统的”价值标准灌输给儿童。这些内容应该是充满童趣的、优美的、充满对生命的关怀和人文的,而不是暴力的、残忍的、无视生命价值的、粗俗的。这些内容应体现着儿童的文化,是诗性的、热情的、充满了想象和创造的、不可预期的、体现了游戏精神的;而不是被化压制和剥夺,只剩下理性、冷静、重复、功利性。教师要关注、尊重、理解、接纳儿童文化,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是成人之父。”对成人来说,应该向儿童学习,用儿童的方式思考问题。福禄贝尔说过:“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斯霞老师说得多好:“我所有成功的秘诀是童心和爱心。”观照和呵护儿童的游戏精神,架构免遭成人逻辑与理性标准过分侵扰的文化屏障,确保幼儿园课程内容蕴涵着儿童文化,应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时代使命。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正如胡塞尔所言:“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在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有效的。”〔5〕生活世界以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的方式对人产生影响,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创造、可体验的世界。儿童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只有那些能够实现的、适当的以幼儿的活动和经验过程加以呈现的文化,才能进入幼儿的生活世界。因此,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课程内容具有生活性、对话性、形象性、活动性、生成性。《纲要》指出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如下特征:“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兴趣是幼论文格式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杜威的观点告诉我们,幼儿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孩子天生爱探究,许许多多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本身就包含着我们所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目标;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杜威指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社会给予他的一切努力和一切成就的不自觉的统一性和背景。”〔6〕注重与幼儿生活联系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关注幼儿以往的经验,幼儿园课程内容必须有幼儿经验的参与才能进入幼儿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中去。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进行解释、猜想和判断,这是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和认识的过程,它为幼儿认知的主动建构提出了可能。

(三)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要有机融合只重视预设忽视生成的活动沉闷、封闭、机械、程式化,幼儿几乎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激发创意。真实的教学活动并非预设不变,不一定按照教师设计的“轨道”前进。叶澜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幼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幼儿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活动,他们是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是文化的创造者。当活动中幼儿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涌而出时,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尊重生成。所以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首先,活动方案的设计宜粗不宜细。教师只需要设计大致的探索活动框架,设计主要问题,给予一定的弹性,给幼儿留有广阔的生成空间。其次,巧用动态资源,运用教学智慧。教学活动中的任何动态资源,如果没有恰当使用,没有匠心独运,最终还是会付之东流,丧失其价值。在活动中,信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丰富多彩,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处理完这些信息,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网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

(四)关注不同领域课程内容的文化整合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一方面,幼儿园应围绕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直接接触的、整体的体验,将课程内容综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等,并关注内容的动态生成性。另一方面,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是全面的、启蒙性的,身体的、认知的、社会的、艺术的等方面的内容应纵横有序地交织在一起,以保证提供给儿童的各方面经验是平衡的。各领域的内容应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综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课程内容涉及范围的全面完整性,也就是说课程内容要兼顾幼儿园学科的各个领域;二是指课程内容各部分间的融合,也就是说课程内容之间兼容性要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为了防止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似“拼盘”,教师在课程内容的抉择上要有理性的思考,不可“一刀切”。如不同课程内容之间需要整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恢复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一些固有联系,将某些内容还原成整体的、联系的状态,并尽可能发现和挖掘领域间新的、更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34

〔2〕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3

〔3〕鲁迅.朝花夕拾.鲁迅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254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