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煤矿生产事故案例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4 16:42: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煤矿生产事故案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煤矿生产事故案例

篇1

安全生产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煤矿行业来说,井下工作环境艰苦,生产条件复杂,安全隐患随处可见。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给我们生命与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我们在生产中,忽略了隐患治理这个环节,抱着侥幸心理生产作业,必将造成惨痛的事故教训。

翻开近几年来福建省煤矿安全事故选编,翻阅着一起起带血的事故案例。事故,是令人痛惜的,更是不堪回首的,它是用前人的鲜血和生命代价换来的惨痛教训,是留给后人一份特殊的“财富”。这是我省某煤矿发生的一起因顶板安全隐患不排除,敲邦问顶工作落实不到位引起的事故案例。2006年9月8号的中班,某矿综二队工人田某某(班长)、赖某某、林某某3人到+255-15#下运巷掘进工作面作业。早班作业人员交接班时告诉当班人员,掘进头顶板有脱层,经撬撬不下来,提醒当班人员要注意。中班3人到达迎头后,首先撬脱层顶板但也撬不下来,于是便不去在意,也不先套架就开始进行打眼、放炮和出渣作业。出完渣后才进行支架,田某和赖某2人在+255石门处锯木头做棚梁。约21:40分,田某和赖某听见“哎呦”一声和顶板冒落的响声,马上进入运巷察看情况,发现林某被冒落的顶板压住动旦不得,田某和赖某立即搬开石头,并赶紧打电话给矿井调度室汇报,请求救援。23:03分,林某被运送出井口,但在送去医院的途中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这起顶板事故原因。一方面,当班作业人员思想麻痹。早班矿井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时已经发现顶板脱层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但班长田某在明知存在较大隐患的情况下,没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带班冒险作业,导致脱层顶板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而发生冒顶。另一方面,是执行规章制度不力的问题。当班安全员在查出较大隐患和发现空顶作业情况下,未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而放任至中班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加强煤矿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如何加强事故源头的隐患治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本起事故给广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深思,不让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事故源于隐患,隐患不除,则事故未已。鉴于现阶段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和高危重点行业企业安全隐患仍然相当严重的实际,国家安监总局把2008年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安全监管总局局长王君在3月20日的总局干部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措施。王君指出,今年是安全生产的“隐患治理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总局和相关部委也陆续下发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内容、重点、方法和要求。排查治理隐患,是加大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年安全工作的一条主线。当前我们工作的重心,就是要着眼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抓落实,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抓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抓落实,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抓落实。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动各地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落实好煤矿和重点行业、领域的实施意见,把这项工作全面铺开,以此带动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巩固和发展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成果,切实做好停产检修煤矿、受灾煤矿的复产工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排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隐患点;健全重大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通过努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灾害特点,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排点,深入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多循环的自我排查和整治,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边远采掘头面、系统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掌握事故发生的部位、环节、原因、特点及规律,举一反三,制定并落实措施,预防和杜绝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篇2

1.研究背景:

安全生产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煤矿行业来说,井下工作环境艰苦,生产条件复杂,安全隐患随处可见。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给我们生命与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我们在生产中,忽略了隐患排查与治理这个环节,抱着侥幸心理生产作业,必将造成惨痛的事故教训。

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灾害特点,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排点,新桥煤矿本着“抓系统、系统抓”的管理原则,在矿井、系统、区队、班组、岗位层面深入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多循环的自我排查和整治,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边远采掘头面、系统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认真排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通过努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2.机构职责

矿成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兼任;成员由总工程师、各分管矿长、副总工程师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检科。

矿长对全矿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全面协调管理;各分管副矿长对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按“五定”原则落实治理;矿总工程师对全矿事故隐患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安全副矿长对全矿事故隐患的治理进行监督;各业务科室对分管专业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提供技术支持,对业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协助分管矿领导及时督促治理、复查,做好业务保安工作;安检科对全矿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收集整理、监督落实治理及复查工作。

3.隐患排查

3.1矿井排查

每月由矿长组织一次矿井综合隐患排查治理,矿井综合隐患排查主要排查矿井是否存在重大隐患,以及生产安全系统、采掘接替、劳动组织、安全装备、设备运行状态、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排查出的隐患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治理,由安检科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台账,对重大隐患进行跟踪管理。

3.2系统排查

采掘、“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爆破、机电运输专业隐患排查至少每半月组织1次,具体时间由各专业根据情况自行决定,会议由分管矿领导主持,副总工程师、各系统业务科室相关人员及区队有关人员参加。由业务科室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台账,对重大隐患进行跟踪管理。

3.3区队排查

区队每天由副队长以上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1次隐患排查工作;区队隐患排查内容包括:科室及上级各类检查所发现的隐患治理情况;班组所排查隐患的治理落实情况;区队在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劳动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区队对排查出的不能现场立即治理的各类隐患要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治理。

3.4班组排查

跟班队长和班组长进入工作地点后,必须组织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出的隐患跟班队长和班组长必须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治理,否则不得进行作业,并将排查出来的隐患记录到交接班记录本上,同时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确认。对当班未能够及时治理的隐患,必须在当班记录本上记录清楚,由跟班队长和班组长向下班跟班队长或班组长交待清楚,并在下一个班进班之前向值班队长汇报,值班队长接到汇报以后,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下班进行治理。

3.5岗位排查

岗位工进入岗位后,必须首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否则,不得进行作业;岗位隐患排查由交接班的岗位工共同进行;岗位隐患排查出来的隐患必须填写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双方签字认可;岗位工必须及时将岗位隐患排查出来的隐患报告班组长,在班组长的安排下进行治理。对当班没有治理结束的隐患,岗位工必须在交接班记录本上注明,并且汇报班组长,由班组长汇报区队安排治理。

4.日常检查

安检科在安排安检员履行日常安全检查时,必须做到每天均能够覆盖井下所有的作业场所;“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机电、提升运输、火工品管理等专业检查每旬1次;生产科、机电科、监测监控中心日常安全检查每5天要覆盖井下所有分管业务范围;综合办组织群监员、青年岗员按岗位做好日常的岗位安全隐患检查;矿长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覆盖井下所有区域的安全大检查;分管矿领导每旬至少组织1次专业安全检查。

5.治理流程

5.1信息卡的填写

所有管理人员升井后30分钟内对需要下隐患治理单的问题必须填写安全信息卡,且要标明隐患责任单位、限改时间。安全信息卡必须详细填写入井时间、升井时间、行走路线、信息来源、信息内容及隐患治理情况。对确定要下发通知单的隐患,应及时通过隐患管理系统下发给责任单位,并在信息卡上注明“已下发”字样。

5.2信息的处理

5.2.1矿领导及上级部门

安检科根据安全信息内容,1小时内在隐患管理系统中按照责任单位及时下发并责令限期治理;安检科无法确定如何治理的隐患1小时内提交业务科室,由业务科室1小时内确定治理单位及治理方案后通知安检科,由安检科统一录入隐患管理系统,下发到责任单位。

5.2.2业务科室

业务科室人员所查隐患是其分管范围内的,副科级以上人员升井后1小时内由业务科室自行录入系统下发到责任单位。业务科室人员无法确定如何治理的隐患,必须在1小时内请示科室主要领导或经分管矿领导做出决定后,30分钟内由业务科室自行录入系统下发到责任单位。

5.2.3安检科及其他人员

安检科副科级以上人员所查隐患,升井后直接填写安全信息卡,1小时内交安检科信息员录入系统;无法确定如何治理的隐患,1小时内提交业务科室,由业务科室确定治理单位及治理方案后通知安检科,由安检科隐患管理人员录入系统下发到责任单位。

5.3治理及反馈

各区队隐患管理人员必须每天认真浏览本区队的所有待治理隐患,并及时向值班队长汇报隐患内容、检查单位、限改时间等。各区队值班队长接到报告后及时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理,保证每条隐患在限改时间内处理完毕。

对于确实不能在限改时间内完成的隐患,及时向下发单位管理人员结合,对矿领导检查的隐患必须向矿领导本人做出书面申请,待批准后方可更改限改时间。

对不按照规定执行,导致出现填写错误的,每次罚责任人50元;导致隐患治理及反馈时间超限的,进行升级处理。

5.4信息的闭合

安检科、业务科室接到区队隐患治理反馈单后24小时内必须对区队进行复查。最后各自将复查隐患的治理结果及时与隐患管理系统提交闭合,并将复查隐患的“五定”表格自己分类、整理存档备查。

6.结束语

篇3

2012年,山西省煤矿发生伤亡事故39起,死亡83人,原煤产量9.13亿t,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91,连续两年控制在0.1以下。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相对平稳,保持了稳定好转的势头。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没有忘却事故带来的伤痛,用新近发生的事故去警示、鞭策、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追责与治理并重

2012年底,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从全年本省发生的瓦斯、水害等煤矿事故中,选取了4起典型案例,制作成《前车之鉴——山西省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详细介绍了事故矿井基本情况、事故经过、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防范措施等,希望能够起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

2012年4月12日20时40分,山西襄垣七一善福煤业有限公司由于未进行探放水,作业过程中发现水患后未及时撤人,造成11人死亡。事故发生后,该矿被追究的责任人多达50个,责任追究的范围广、力度大、方式多前所未有。

2012年7月26日15时25分,山西阳泉盂县玉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停电,地面主扇停风,导致硐底复采区对检工作面瓦斯积聚,工人违章放炮引起瓦斯爆炸,造成9人死亡。这起事故是由于该矿通风设施不完善,违规串联通风,不按规定检查和排放瓦斯造成的。事故发生后矿方隐瞒未报。该起事故共处理责任人36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人员16人,给予党政纪处分或作出其他处理人员20人。

2012年8月1日3时许,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1002综采工作面透水点下部11号煤层小窑采空区在水压增大的情况下,对顶板的压力超过10号煤层隔水层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发生透水。透水通过1002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涌入10062掘进巷,造成8人死亡。这起事故是由于该矿在水文地质情况不清、采空区及其积水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违法违规组织生产造成的。该事故共处理责任人41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人员7人,给予党政纪处分或作出其他处理人员34人。

2012年6月19日凌晨3时左右, 山西省阳泉市阳煤集团新景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巷道掘进遇到正断层,断层处煤体未完全断开,松散破碎,现场采取的打钻卸压防突措施,未能打入断层上盘煤体,也就未能释放瓦斯和压力,掘进切割附近煤岩体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人死亡。

新景矿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组织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等单位,共计10名国内瓦斯治理领域的产学研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到阳煤集团帮助瓦斯治理工作。专家组通过调研、分析,制订了阳煤集团煤与瓦斯突出治理方案。2012年8月22日,山西省政府召开了防突研讨会,对方案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后,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印发了《阳煤集团煤与瓦斯突出治理方案》。

在此基础上,针对山西省煤与瓦斯突出危害的严重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又专门组织制定了《山西省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治理总体方案》,印发到全省所有煤炭企业,指导全省的煤与瓦斯突出治理工作。

让警钟在心中长鸣

2012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山西省在全省开展了“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主题为“安全与我有责、安全从我做起、安全让我幸福”。 教育活动采取案例分析、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警示教育的威慑力和说服力。同时,组织了一些具体而实际的活动,如:开展员工自我大反思、举办安全生产大讨论、组织岗位技术大测试等。

2012年6月20日,山西省政府在太原市召开了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播放了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2011年朔州元宝湾煤矿“9·16”重大透水事故、2012年临汾市蒲县北峪煤矿“2·19”较大顶板事故、2012年吕梁中阳坤龙煤业有限公司“4·2”瓦斯燃烧事故、2012年长治市襄垣县善福联营煤矿“4·12”重大透水事故为典型案例的《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片。同煤集团轩岗煤电、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和中煤集团华晋能源公司的总工程师,分别对2006年焦家寨矿“11·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09年屯兰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10年王家岭煤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进行了现场剖析,山西省内权威的瓦斯、水害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在启动仪式上,还宣读了《关于山西襄垣七一善福煤业有限公司“4·13”重大透水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使参会人员受到警示、受到震动、受到教育。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的政府网站“山西煤炭信息网”专门开辟了“山西省煤矿重大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专栏”,提供了15起重特大事故的警示教育视频。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也在其政府网站“山西煤矿安全监察网”专门开辟了“警示通报”频道,对近期发生的煤矿事故情况进行及时通报,并提出整改措施。

为了更好地吸取事故教训,2012年11月12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完成了《2012年1—10月全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盘点及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对全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坚持做到“五真”(真“盯”、真“管”、真“打”、真“关”、真“改”)等措施与要求。2013年1月,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完成了《山西省2012年煤矿事故分析报告》,对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2012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还为各市煤炭局、煤炭集团公司和煤矿企业发放了《警钟长鸣》《全省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全国煤矿典型事故警示教育》光盘,要求全省煤炭系统进行全覆盖观看,力争起到“一矿出事故、千矿受教育、人人得警示”的教育效果。

各煤矿企业也积极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2012年7月份到2012年底,阳煤集团公司开展了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观看《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片和阳煤集团公司录制的《现场救护培训教学视频》《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开展事故案例培训或宣讲,组织职工反思事故教训。同时,把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与个人安全技能账户的考核结合起来。在班组进行警示教育的基础上,以队组、井区、矿为单位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大讨论。

“百日行动”让隐患无所遁形

2012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和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全省煤矿开展了以整合改造、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等为重点内容的“集中整治”“集中清理”“集中整改”3个百日专项行动,确保了重点时段和节庆日的安全生产。

2012年2月13—5月15日,为“煤矿安全集中整治百日专项行动”。山西省组成11个督查组,对所有参与整合重组的煤矿进行全覆盖督查。2012年8月10—11月20日,为“煤矿安全集中清理整顿百日专项行动”,集中清理整顿的重点对象为持证改造生产矿井、整合改造建设矿井等。2012年12月5日至2013年3月份,为“煤矿安全隐患集中整改百日专项行动”,各煤矿主要对2012年两次专项行动中查出的各类隐患,严格“五落实”(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继续抓住“治瓦斯、摸清水”两大重点,实现防治机构、技术人员、设备“三专化”管理等。

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

2012年2月19日12时40分,山西临汾市蒲县宏源集团北峪煤业有限公司发生1起较大顶板事故,造成7人遇难。这时,山西省煤矿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刚刚启动,临汾市的煤矿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还在部署阶段,惨痛的事故教训再次给全省煤矿安全生产严峻形势敲响了警钟。事故发生后,临汾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市煤矿停工停产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市煤矿开展大反思、大检查、大整治活动的通知》,全市所有矿井停下来,着力解决思想麻痹、管理不力、技术应用不切合实际等问题。2012年4月5日,临汾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煤矿企业开展“学规程抓安全、学标准保质量”活动的通知》,从基层基础入手,加强煤矿安全现场管理。

2012年4月2日11时10分,山西坤龙煤业有限公司副立井底水仓进水口处发生一起瓦斯燃烧事故,造成1人死亡。2012年4月6日,山西省省级督查第八组深入吕梁市中阳县山西坤龙煤业有限公司,责令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立即全面停工整顿,并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2012年4月7日,第八督查组在中阳县召开煤矿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会议,提出了汲取山西坤龙煤业有限公司“4·2”瓦斯燃烧事故教训、突出“防瓦斯”和“防治水”两个重点等7个方面的要求。在督查过程中,中阳县已经对全县煤矿企业停工停建,开展安全整顿。

2012年4月12日20时40分,山西襄垣县善福联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1名被困矿工全部遇难。该事故暴露出煤炭企业主体变更尚未到位的问题。在煤矿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中,晋中市政府针对这一问题明确要求,对地方主体企业主体到位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要求市、县两级专项检查组把对煤矿主体企业的检查,作为本次“打非治违”和煤矿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检查主体企业的班子配备是否到位等,从多方位作出主体企业是否真正到位的结论。对主体实质不到位的企业,所属煤矿绝对不允许复工复产,已经复工复产的,一律停工停产整顿。

预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篇4

如果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因此,培养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素质,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和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价值和行为理念,以规范的思想来指导行为,以正确的行为来保证安全,以安全的生产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煤矿的安全开采,保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2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1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培训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的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法制意识,增强员工依法生产的自觉性。如《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教育培训,并且可以通过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竞赛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育,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在实际生产中将“安全”放在第一,对安全生产管理要做到谋事在先、事前控制,也就是对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意识,就是最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让员工知晓和明确,自己在安全生产中所要承担的责任,以此来约束员工在煤矿生产中的实际行为,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以此加强员工的自我保护防范意识,最大限度的防止因违反劳动纪律、安全规则而造成的人为事故。

2.2安全技术和安全技能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技术和安全技能的培训,以此来强化和提高煤矿一线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一是通过培训让员工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尤其是针对煤矿开采这一高危行业,员工必须逐字逐句的背诵煤矿开采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煤矿开采中各项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相关设备的性能和潜在危险。尤其还要着重讲解违反劳动纪律、在煤矿开采中的习惯性违章操作的主要表现。二是加强对员工的实际操作训练,要让员意识到,岗位安全操作流程是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行动的指南,在煤矿的开采中必须按照相关规程来进行,不能仅凭自己的经验来进行煤矿开采。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应急处理、应急救援和自我保护知识的培训,在煤矿开采中一旦发生事故可以沉着应对和正确处理。

2.3安全意识的习惯养成安全意识的培养,这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积累的。根据调查发现,人们日常活动的90%来自于习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这种意识,如果在生产现场中出现违规操作,而又没有及时的对其进行制止和处罚,身边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很可能出现盲目跟从的现象,并产生“大家这样做都没有问题,我这样干也不会出现问题”的思想意识。如果这种意识和心理长时间不能够得到纠正,就可能出现群体违章或群体伤害的。从大量的煤矿事故中可以发现,不但违规者本人的安全技术、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存在侥幸心理,思想放松警惕,自认为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违规人员身边的人也会产生这种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强,出现盲目跟从的现象。员工思想意识上出现这种“从中心理”,究其原因也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因此,要长期的开展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行为习惯的培训,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4亲情和责任的教育每个人都有割舍不下的亲情血缘关系,明确自己对亲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明确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承担的义务的职责。不幸和灾害通常就发生在短暂的一瞬间,就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就因为自己的漫不经心,就因为自己所存在的侥幸心理,最后带来的就是生与死、血与泪、残和缺的教训。一旦出现事故,不仅使自己造成伤害,还会对亲人带来痛苦。所以,在煤矿开采中,决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开玩笑。为了亲人、为了责任,于公于私员工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将安全放在心中第一位位置,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煤矿开采,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避免因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惨痛教训。

2.5先进经验和事故案例教育先进的经验是从长期实践中得来的,是人们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事故案例是人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沉痛教训,在进行员工的安全培训时是最有说服力的反面教材。首先为员工普及和推广有关煤矿安全开采的先进典型案例和先进的经验,见贤思齐,会使员工产生一种向榜样看齐的思想,并赶超目标,从而有利于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个个守安全的的良好气氛。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煤矿事故案例的教育,一是要分析煤矿事故产生的原因,事故责任的确认和划分;二要让员工了解到事故发生的危害,特别是在煤矿开采中,事故的发生直接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带来威胁;三是对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要怎样的及时整治,怎样及时的采取有效地安全防范措施。通过事故案例教育,让员工看到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惨痛损失,通过血的教训,来提高员工的警戒,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自觉性。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煤矿开采的安全意识。

篇5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8-0097-02

近几年来,随着煤矿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煤矿开采具有的复杂性,使得煤矿开采过程中频繁发生事故,不仅影响了煤矿开采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还对人的生命、财产以及煤炭资源造成严重损害。在重大安全事故中瓦斯爆炸占着绝大多数,而这些瓦斯爆炸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通风不合理,使得局部瓦斯汇聚,加上其他原因共同引起的爆炸。由此可见,煤矿通风安全工作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对引起事故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在众多的因素中找出深层原因,在源头上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

1 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应该了解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通过对较为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有助于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内在原因,从而构建较为系统的安全影响因素体系。因为煤矿事故案例比较多,不可能全面地对其分析,因此,本次选择较为典型的260例煤矿事故案例,通过调查发现,在260例煤矿事故案例中,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六大类,如下表1所示:

表1 煤矿事故原因类型分析(n%)

原因 事故数 所占比例

机械设备故障 68 26.15

自然条件恶化 56 21.54

管理缺失 145 55.77

安全技术薄弱 168 64.62

政府监管不力 110 42.31

员工违规操作 123 47.31

通过本次的调查发现,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人为、管理机制以及装备设施,下面就对这四项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1 自然环境

由于煤层地质结构较为复杂,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受到地应力、低温以及瓦斯压力的影响,使得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渐加重;同时瓦斯涌出量也会不断增大,煤与瓦斯之间的突出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瓦斯爆炸频繁发生;另外,煤层自然发火以及煤尘爆炸性危险普遍存在。

1.2 人为因素

在大部分煤矿企业中,员工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重生产、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对煤矿的通风工作没有放到一定的高度;在人员的配置上,企业随便挑选一些非专业人员进行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人员的操作存在不规范,容易产生违章作业行为;没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即使对员工进行培训,但是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使得培训流于形式。

1.3 政府监管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以至于使得很多煤矿没有形成严格的自觉遵章守法观念,尤其是小煤矿企业非法生产现象较为普遍,无视监管以及矿工生命,进行大量煤矿开采;加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使得这种非法生产现象越来越严重。

1.4 装备设施

矿井防尘设施不完善,容易造成煤尘堆积以及飞扬,当这些因素综合一起,容易发生爆炸。同时没有完善的矿井监控系统、仪器以及仪表实施经常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的维修,从而造成各种监测数据的错误。

2 煤矿通风安全的防范措施研究

由于煤矿生产具有的复杂性,加上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做好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做好煤矿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确保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以上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2.1 制定以及实施安全管理计划

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想做好由于自然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必须合理制定相关煤尘控制以及矿井通风管理方案等,并将计划方案落到实处,建立其确保通风系统的相关程序,实施有效的防范。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矿井中的机电管理,尤其是加强局部的通风机管理等,最终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

2.2 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通风安全培训工作

煤矿开采工作中最为基本的因素就是人的参与,因此,做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煤矿事故。首先,应该树立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率以及安全就是生产力的观点,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应做好煤矿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努力搞好煤矿质量的标准化工作,加强手指口描述,采取有效的技能培训,将系统的知识分解成单个的知识点,同时结合现场实际工作情况,切实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3 加强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管力度

建立科学以及规范的矿井管理体系,做到明确责任,机构健全,从而使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加强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管力度,定期以及不定期对煤矿通风安全设施以及系统进行监察,一旦发现违章或者违法现象,应立即停产整顿,待到完全彻底解决之后,方可继续生产。同时,对于煤矿企业自身来说,也应该加强自身监察力度,与监察部门联合运行,预防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加大技术水平以及装备设施的投入

有效地加强技术水平以及装备设施的投入力度,时刻检测煤尘以及瓦斯等相关系数,同时,配备完善的各项仪表以及仪器等设施,切实做好提升矿井的安全设备水平的工作。通过监测到的数据及时地上报给煤矿企业的相关部门,设立专门的瓦斯监测人员,实现全方位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矿井下的环境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3 结语

煤矿的正常生产是以安全为前提的,只有确保煤矿的安全,才能够切实地保证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以及资源等。煤矿的通风安全工作不仅需要提升环境的控制能力,而且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聚集经验,做好各种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煤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张小明.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

范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

(1):212.

[2] 王英明.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J].中州煤炭,2010,(6):121-122.

[3] 王占青,郑宝,史卫明,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

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中国能源,2011,33

(6):37-39.

篇6

中图分类号T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68-02

1 煤矿事故现状

煤矿中的水灾和火灾。人们对它们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各项措施都做的比较到位,施工现场四周预测水情也十分准确,假如出现了疑问,可执行有规律的探放水,这样对水灾事故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促使煤矿水灾事故发生概率逐渐降低。将瓦斯、火灾和粉尘放入了一通三防范围中,共同进行防治,各个煤矿都有工程师亲自监管,再加上上级监察部门的督促检查,使煤矿在安全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安全漏洞,从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顶板事故同样获得了及时控制。最近几年,煤矿掘进利用了锚网支护的新技术,在顶板煤层或者是岩层处于不稳定的情况下,按照具体的现场状况采用缩减锚杆排间距、添加锚索增强支护或者是利用联合锚架支护新方法,较大程度降低了顶板事故的产生。

煤矿运输是提高矿井生产的关键因素,它在矿井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具有较长的战线,较广的涉及面,较大的设备流动性以及较强的技术性等。煤矿运输引发的事故在各类事故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面对煤矿运输事故发生概率日益上升的现象,下面主要分析了煤矿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

2 煤矿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煤矿工作人员没有树立牢固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思想淡薄,重视生产、轻视安全,具有十分严重的侥幸心理,并且时常违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某煤矿准备区域的斜巷安排一部分工作人员运输材料并且在此实施钉道。在没有撤离巷中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利用绞车拖拽小绞车的滚筒,当拉紧小绞车的钢丝绳时出现了崩倒,令木支架产生了垮顶,3名工作人员被埋,经过现场实施的抢救,依然造成死亡1人、重伤和轻伤分别1人,这属于一起典型的重视生产、轻视安全、违规作业的事故。某煤矿的运输区域,1名员工在绞车道主井上寻找矿车轮对时,随车蹬钩上堤,利用人车刮线产生信号联系绞车司机采取紧急刹车的方式,对绞车道上掉落的矿车轮对进行处理。因为在斜巷水平交岔口位置的信号线是长度为42m的皮线电缆,在这个位置正好出现了矿车轮对,该员工看到后速刮线之后告知绞车司机采取停车措施,可是并没有及时停车,串车迅速上堤碰撞矿车轮后发生翻到,绞车司机察觉突然增大的绞车负荷之后及时采取停车,可是为时已晚,翻倒后的矿车将该名员工的胸部与腹腔撞伤致其死亡。分析原因,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违反规定进行作业,贪图省事,冒着生命危险蛮干,存在着侥幸心理。

2.2 管理工作制度无法贯彻落实

在煤矿斜巷运输过程中,按照规定绞车应安置安全设备并编制严格的管理机制,但是为了省事却不用。矿车串挂应当具有严格的规定,可是依然有车辆超挂,再加上监督检查力度不够,造成煤矿运输事故频繁发生。如在绞车坡用矿车提升或下送材料时,由于钢丝绳严重存在着锈蚀并且超过了断丝规定、把钩工没有认真负责、矿车连接销子没有插上,绞车坡安全梯不起作用等这些都是发生碰坏设备、撞伤人员的因素。

2.3 职工安全意识差、素质低

煤矿运输中,职工安全意识差、认识不够,且文化程度均不高,大部分是小学文化,他们不能完全理解安全规定,评价现场安全隐患的水平较低,运用安全技术能力较差,这些都是造成事故频发的原因。

2.4 违规操作与盲目指挥

煤矿在绞车坡运行时,要严格实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的制度,如在绞车坡运行时,队长违章进行操作指挥,安排1名没有进行岗位培训,缺少操作小绞车司机资格证的员工开绞车,该员工又违规操作,另一员工在前方挂空矿车,凭借矿车的自重下矿车,自己也紧随前面矿车而下,并且一次挂3辆矿车(规定最多两辆),造成途中矿车掉道,该员工缺乏工作经验,站立角度又不正确,矿车在下滑过程中横转被挤伤。

3 煤矿运输事故的防范措施

3.1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

对待安全生产以及各项煤矿工作,重点强调安全,一切工作都将安全放在首位。同时煤矿各级领导者要将安全生产作为大事进行管理。目前很多煤矿的生产环节大都设置承包岗位模式,承包人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通常忽略了安全防范工作,设备一般带病工作,违反了有关的操作规定,更加无法保障安全生产。因此,安全工作不能松懈,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调整各个生产部分,统一部署安全管理目标,时刻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3.2 加强特殊工种的管理

煤矿运输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各个岗位工种都不要出现照顾身份,因为这些岗位需要专业技术、思想端正的工人担当,同时对临时用工加强安全监管,尽可能不雇佣或者少雇佣临时工人。特殊岗位员工不可以随意进行更换,要严格实施考核并且发放证书,持证上岗。

3.3 积极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利用各种途径教育引导员工,说明事故产生的严重危害性,避免出现侥幸心理,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典型煤矿运输事故案例教育员工,定期为员工开放展览典型事故案例室,通过形象的事故典型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使员工深刻认识到“三违”产生的危害,增强员工防范事故风险的意识。

3.4 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煤矿安全的重要前提就是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只有对煤矿质量标准化投入大的矿井,才能够获得较大的产出效益,也有力地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将这项工作当成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要从静态化的达标逐渐转变为动态化的达标,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充分实现煤矿生产整体过程的达标。

4 结论

通过对煤矿运输过程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安全生产运输的方法,从事故中吸取大量的教训,对提升煤矿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篇7

1、引言

煤矿安全培训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对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具有重作用。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煤矿安全培训,但近年来一些煤矿接连不断地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吉林省通八宝煤矿瓦斯突出事故、贵州瓮安煤矿透水事故、湖南邵东煤矿爆炸事故等,伤亡严重,影响极大。许多事故都是因为安全意识的淡薄和缺乏造成的,因此,强化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真正的把煤矿安全工作做好。

2、我国煤矿安全培训的现状分析

2.1安全培训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煤矿生产的设备早已普及,煤矿生产条件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的安全培训中,大部分还是以发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上级安全生产文件为主,在内容上多呈静态展示,授课讲师照本宣科的宣读,参加培训的从业人员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不会起到积极作用,甚至会引起参训人员的反感,达不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2.2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无针对性

我国没有限制煤矿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因此其素质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有调查显示:我国煤矿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大多有农民工组成,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素质偏低,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生产技术培训,且其接受培训能力较差,也具有一定流动性。但是对于这些人员的培训跟高素质的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一起培训,毫无针对性,就不会达到预期效果。

2.3对改善工作,提高安全意识效果不大

目前许多煤矿企业只是单单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不培训。不考虑员工的个人意愿和素质,使员工产生为了培训而培训的思想,没有相应的培训奖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员工的工资不和培训效果挂钩,不和安全事故挂钩,导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对于安全培训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所谓态度,不能使安全培训从“要我学习”转到“我要学习”,使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大大降低,这是许多企业安全培训看不到好效果的原因,也造成了煤矿企业安全培训资源的浪费。

3、在煤矿安全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的措施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需要硬件软件同时发力,硬件指物质方面即安全培训中的一些设备设施和物质奖励。软件指精神方面即安全意识的培养,员工们对安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3.1直观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的讲师读、员工听的陈旧模式,变为更加贴近实际的直观教学。可先由安全培训讲师集中讲解入井须知,然后待员工们下井参观,之后讲师边走边讲解,让员工们感知井下的实际现象,先对井下作业现场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讲课,员工们更容易接受,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

3.2建立安全培训奖励机制

在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之后,为了激励员工们更加重视生产安全,可以举办技术考核、仿真模拟和技术比武等小测试,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还可以组织有关安全方面的演讲比赛和知识比赛以及歌咏比赛等活动,使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能够寓教于乐,使安全意识深入员工心中。同时企业还可以设立“安全生产标兵”等称号,每个季度,对于一直在安全生产方面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表扬。

3.3采用典型案例分析

其实不管有再好的教学模式,再诱人的奖励机制,只有员工自己在主管意识上愿意进行安全实践才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要想让员工们主动履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则需从他们的安全意愿入手。一旦员工们有了安全意愿,就自然会端正对安全生产的态度。这就需要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最好是采用本矿或相邻煤矿的事故进行教育更有说服力因为这些案例就发生在员工们身边,更加熟悉,更具震撼力和说服力,使员工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同时,还可以请一些事故案例的相关人员如伤残员工或家属“现身说法”,听着他们讲述伤残后如何痛苦,家属讲述亲人如何死亡,死亡后给家庭带来了怎样的困难和悲痛,也可以用一些事故现场的影像资料来感化员工。让员工们自己想象,如果自己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导致事故发生,会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带来多么严重的伤害。这会让每一位员工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家人也要提高安全意识,从而就有了“我要安全”的意愿,进而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大大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4加强与培训机构的合作

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需要长期的投资和人才建设,但对于一些小型煤矿企业来说,可能人才和资金的不足,不能够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这是就可以与一些专门的安全培训机构合作,委托培训机构来为员工作安全培训,一方面能为企业减少一些资金投入,也能为煤矿企业提供更好的安全培训服务。煤矿企业用过与安全培训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使培训机构深入到井下,更细致的了解煤矿企业的需求,并把这种需求带到课堂上去,告知给培训员工,减少员工的工作适应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创造效益,实现煤矿企业、培训机构和员工的共赢。

4、结语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它、尊重它。无论是煤矿企业还是企业员工都应该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牢牢记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逐渐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只有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真正树立安全生产的主体意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增明.再论煤矿安全培训的重要性[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07).

[2]安培源.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J].价值工程,2013(19).

[3]张淑美.浅谈煤矿安全培训教学之现状及其改进措施的思考[J].神州教育,2012.

篇8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包含有以安全生产为主的各项法律法规、岗位职责;不同岗位操作标准;各环节安全技术措施等;就其培训形式来说多种多样。如何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使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充分提高,能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来规范作业,确保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会得以降低。煤矿事故案例教育在安全培训中对学员有极大的震撼力和说服力,学员听起来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选择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模拟培训教育效果更好。如模拟井下发生火灾事故,通过预先设置火灾场景,让员工亲自体验火灾,并学习怎样选择避灾路线、避灾方式、避灾动作等。虽然这种培训方式很费事,但其培训效果和对学员的影响力是效果显著的。

1.2培训工作的定位

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比较复杂多变,有工作中安全意识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煤矿生产条件出现恶化,安全基础工作没有做到位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比较低,安全意识淡薄。有些煤矿管理人员重生产轻安全,员工“无知无畏”,“三违”现象没有杜绝。而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些不安全状况。通过加强各种形式实施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能够使煤矿从业人员,从不同层面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应急避险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得煤矿从业人员在遇到安全隐患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有效的处理方法;遇到紧急突况时不至于盲目慌乱,做好自保互保措施,使得事故危害性降低。

目前新学员岗前培训多是在教室进行,进行一定学时培训课程后才正式进入现场实习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以前没有到过现场的学员,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生产一线有些术语或者名词很难解讲清楚,培训效果不理想。比较好的形式是,先集中讲一下井下现场工作须知,然后现场参观,教师通过边参观边讲解,让学员感知井下现场景象,即对井下现场各方面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样再通过课堂讲课,学员就能够容易接受了。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能够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工作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煤矿生产事故给煤矿员工带来生命财产及企业经济的重大损失,煤矿事故的发生对于一线职工来说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只有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工作中培养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增强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观。生产工作中发现一般隐患故障能够及时正确处理,发现严重隐患故障要及时如实向上级汇报,煤矿员工只有这样去做,煤矿企业才能够安全生产真正实现无事故。

2煤矿生产技术培训工作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规定:“煤矿生产企业应当对其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允许上岗作业。”《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凡是从事煤矿井下生产的职工,都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并且考试合格,必须取得《安全工作资格证书》。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允许指挥生产,不得准许上岗操作。该法还规定:每间隔2年,必须对从事井下作业的职工进行再培训一次,时间不得少于10天。这些规定是针对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特点,强调了煤矿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的特殊重要性,是切合煤矿实际工作的。

2.1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应有针对性

全员培训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任务,其包括煤矿企业中各类从业人员。一是煤矿企业各级管理者;要求管理者系统地掌握煤矿生产中各类安全法律法规。二是煤矿企业相关一般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是在生产中实施安全技术措施时应承担的技术责任等方面教育。三是煤矿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培训安全技术操作范围很广,它包括:1、新上岗前安全培训,要“先培训、后上岗”。2、转换不同工种岗位前培训,即对新的岗位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需要。3、要不断地对在岗人员进行新技能、新知识、新工序的继续教育,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及危险源解决能力。4、要进行对出现的“三违”人员及发生过的事故案例分析的教育培训。对于出现有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的人员和事要及时组织学习教育,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行为尽快纠正,以防后患。5、每年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培训和复训。

2.2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以适应煤矿企业自身特点

针对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可分为多种,例如;新员工岗前和转岗培训以及“三违”培训、各种灾害的预防培训、频发事故的案例警示教育培训等等。安全教育培训首先要做到灵活变化,不能死板教条。安全生产重要性在员工头脑中反应的程度是煤矿生产安全思想认识水平高低,煤矿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支配他的行为,思想上彻底重视了安全,不安全行为就能杜绝;只有员工在生产中行为安全了,那么就保证煤矿企业制定的各项安全责任、安全制度落到了实处。

2.3努力提高煤矿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

启发、引导、和规范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关键是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工程是安全培训,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安全培训,煤矿企业科学技术管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安全培训。所以把握好煤矿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特点,才能杜绝煤矿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促进煤矿生产安全、稳产、持续、高效的发展。

篇9

近来年,煤矿企业事故发生的较为频繁,时常见各媒体对煤矿安全事故进行报道。煤矿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其属于高危行业,所以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在生产中最为关注的重点。目前在我国的各大煤矿企业,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风险性较高,所以许多煤矿企业的职工都跳槽,从而导致煤矿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在煤矿企业的前线作业中,多数都是外雇的人员,这些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安全意识,所以当前针对煤矿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这对提高煤矿企业人员的整个素质及生产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加强安全培训是适应当前安全生产新形势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对一些小煤矿进行取缔,对大中型煤矿进行改造,从而使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有所控制,但一些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还会时有发生,其安全生产的形势还很严竣。目前国家及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有所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煤矿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充分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做到对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在工作中对自己严于要求,同时强化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从而使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性得以保证。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技术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这对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保证煤矿企业得以长期、健康的发展。

2 明确安全技术培训的目的和要求

煤矿企业要想加强安全生产,则必须以加强安全培训为基础前提,只有不断的强化安全培训,才能使职工的安全技能有所提高,从而使其在作业中的安全得以保证。所以作为煤矿企业的职工,则需要按时参加企业举力的安全技术培训,并从培训中掌握各种应急事故处理及各种事故的预防和自救知识,这样不仅使其安全生产技能有所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在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能力。煤矿企业作为高危行业,所以其在井下作业的从业人员都必须得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后并合格后才能上岗,任何没有经过培训或是培训后不合格的人员都不允许上岗作业,这在国有相关法律及煤矿行业的安全规程中都有具体的规定。

3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煤矿企业的井下作业人员其年龄、文化层次、工作经验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给煤矿企业的安全技术培训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所以在煤矿企业的安全技术培训教学时,则需要针对学员的特点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确保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得以保证。

安全技术培训的工种很多,如班组长培训、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培训、一般工种安全资格证培训、新工人岗前培训、成建制培训等等,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应根据他们不同的素质和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给新入矿的煤矿新工人讲课时,为使学员掌握瓦斯、煤尘爆炸发生的原因及危害、预防措施等,就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配合多媒体电化教学,通过播放事故案例,组织学员围绕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从中找出教训和总结经验,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在自己身边,使学员对事故认识更直观、更深刻。

对于班组长培训以及其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资格证的培训,由于他们中有不少人已经从事井下工作多年,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职工进行现身说法,结合活生生的案例,自己教育自己。也可以让事故的当事人现身说法,既直观又有针对性,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震撼力,让学员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可以使学员从中得到启发。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干标准活、干放心活”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新技术和新设备在煤矿企业中进行应用,这就需要针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安装情况来进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内容的调整,要想使教学的效果明显,则需要教师要不断的进行知识的更新,从而对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得以全面的掌握,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这也是保证安全技术培训质量的关键。

教师的知识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做为安全技术培训的教师其不仅要熟练的掌握教材的内容,同时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深入基层进行了解,同时与同行之间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使自身的文化素质得以不断的提高。这样在培训过程中,则能将教学内容得以不断的深化和丰富,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5 严把培训考核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考核不仅能够检验培训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把培训考核关。为了提高安全技术培训的质量,真实地反映职工的安全知识水平,改进和完善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制度。安全技术培训实行闭卷考试,单人单桌,考试人员必须按时携带有效证件和准考证,按考场对号入座,严禁冒名顶替。同时不得携带任何与考试有关的资料,关闭手机,开考30分钟后方可交卷,开考30分钟还没有进入考场者,取消考试资格。考试期间,不准左顾右盼,不准交头接耳,不准相互抄袭,更不准交换试卷。凡考试作弊者,一律以不及格论处。找人替考者,取消补考机会,重新培训,培训费用自理。考试决不能走过场,要克服培训上的形式主义,真正做到不合格的坚决不办证。一定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持证、不上岗”的原则,对于无证上岗的人员,追究其所在单位领导的责任。

6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长期以来不变的一个话题,这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所以必须充分的认识到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并对培训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明确,从而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保证教学的效果。同时还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强化教师的业务素质,使其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并在培训过程中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要求,把好考核关。只有搞好安全技术培训,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安康。

篇10

一、事故致因关系

凡是发生事故都是有规律和原因的。之所以发生事故都是能量的失控,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对北露天煤矿2010年至2012年发生的一起轻伤事故,二起不列级非伤亡事故。对三起事故进行分析,就可以折射出成本投入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案例一:2010年12月21日推土机司机包某在保养时,不慎将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夹伤,造成轻伤事故。案例二:2011年9月7日 12号前装机司机徐某在地销煤现场作业清煤向后倒车时,不慎与星火3909号常某的拉煤上站自卸车相撞,造成前装机水箱漏防冻液和发动机护罩变形串位轻微非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为9500元左右。案例三:2012年4月23日挖掘机司机李某在保养时,由于未挂牌检修和进行交底,盲目起车,造成发动机粘缸发生一起一般分伤亡事故。经济损失10余万元。

发生上述三起事故原因的共同点:(1)不安全行为是操作者安全意识不强,存在着侥幸和麻痹大意思想;(2)不安全状态是设备检修没有排除完故障危险点,盲目操作,倒车不认真观察,明知有危险,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冒险操作;(3)管理上的问题是不重视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执行规程,违反规程和制度。

整改对策:(1)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和安全投入,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和检修交接班制度,坚持班前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检查与监督。(2)加强设备保养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杜绝违章行为,举一反三,落实各级安全责任。(3)结合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注意观察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归根到底就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安全责任、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员工自身素质不强,防范事故能力差。要逐步解决这些薄弱环节,需要适当加大成本投入作为依托,才能做到安全生产重在落实,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类事故发生。

二、事故与成本的关系

良好的安全环境是靠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呢?从上述事故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要保证不发生事故或少发生事故,必须要根据本单位特点,对安全措施的落实给予适当投入。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就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操作技能;要保证人员安全就必须在危险场所或道路特殊地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遵守安全警示提示,做好自我保安;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就要为一线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志,定期公布检测数据;控制粉尘最有效的方法是持续对采场和运输道路洒水降尘;开采采场底部煤炭,就必须加大疏干排水的投入。如此种种都离不开有效的安全投入作保障才能实现。因此说,保证安全离不开安全资金投入,没有适当的安全投入,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只是一句空话。

三、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就煤矿整体而言,企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花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煤矿成本除了人力、设备投入外,那就是安全成本。一些急功近利者错误认为安全投入就是白花钱,属于肉包子打狗式的投入。结果,事故隐患增多,人员安全素质下降,“本质安全”度降低,必然事故事件不断发生,甚至酿成大事故。所以,有头脑、聪明的煤矿负责人都对安全成本“情有独钟”,决不追求“最小化”投入,换取事故不断出现作为代价。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适当投入安全成本,以保证生产顺利可靠进行,保证安全与经济效益得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