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4 16:42: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一地理教学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一地理教学设计

篇1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2、能力目标:明白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

3、情感目标: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

1、怎样理解“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2、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做?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分析了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教学准备]

学生紧密联合自己的实际,把自己的实际和课本相对照,找出自己做的薄弱的地方。然后通过各方面查找资料改善自己的不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叙述故事,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进入主题。

教师:请听故事:

《父爱如山》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异常美丽)的云霓(ní)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xiāo)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父亲摔倒时,刀子插在他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发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儿,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他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天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蔚蓝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的人群中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体解剖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唯一能解释的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皆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母爱如海》

她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孩子

2003年11月9日凌晨,深圳市南山区荔湾路一处民房突发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把母亲卢映雪和她的孩子围困在里面.情急之下,卢映雪把子女一个个从打破的窗子里托出屋外,而自己却被无情的大火吞噬了.

“妈妈将我托上墙时,大火已经将妈妈的衣服烧着了.”最后逃出来的大女儿胡丽婷说.她被母亲用力往上托时,已经感到母亲的气力快要耗尽.当她爬上墙后,准备用力将母亲也拉上来的,但母亲的手缓缓的从她手中滑落,隐约间听到母亲有气无力的说了最后一句话:”妈妈没办法了,不能出去了.”

消防员赶到将大火扑灭后,发现卢映雪的遗体仍保持着原来的姿势:跪在阁楼内的墙边,双手上举,好象还在用力往上托自己的孩子……

问:听了以上的故事你有何感想?(可互相交流)

讲授新知识:

(一)出示课题:

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二)学习第一目题:

1、阅读课本第一段,看P3-4的四幅图画:了解家的意义是什么?由学生交流后,请一位同学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老师进行点评。

2、根据图片,结合自己的感受,让同学们写出一些描述家庭温馨场面的美妙词汇。

3、同学们讲自己准备的温馨小故事。

(老师小结)让同学们更深的理解"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集体诗朗诵<可爱的家>渲染气氛:

纵然游遍美丽的宫殿,享尽荣华富贵,

但是无论我在哪里,都怀念我的家。

好像天上降临的声音,向我亲切召唤,

我走遍海角天涯,总想念我的家。

当我漫游在荒野上,凝望天边的月亮

好像看见我的母亲,把爱儿思念。

她正站在茅屋门前,也望着月亮,

那家门前的香花,我再也看不见。

离开家乡的流浪人,一切都不会动我的心,

只要让我能回到,我简陋的家园。

那些听我召唤的小鸟,快飞回我跟前,

让我重温平静的生活,比一切都香甜。

我的家,可爱的家,

我走遍海角天涯,总想念我的家。

(三)学习第二目题:

案例导学:

读大增的故事,完成课下问题。

小组讨论:

为什么大增能够得到最后的成功?

通过这个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请一位同学回答(略)。

老师小结。

想一想:

在生活中,父母是怎样对待你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请一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阅读P6的一、二、三自然段。

观看视频《田世国事迹》

提问:怎样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

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要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从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巩固新知识:

多项选择题: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唐朝孟郊的这首诗启示我们(ABC)

A、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B、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D、不尊敬父母是违法的。

2、"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家人微笑的脸庞,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这说明家是(ABCD)

A、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

B、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C、一个温馨的港湾。

D、一个充满快乐的地方。

出示材料1:

小朋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父母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什么事都帮他安排好了,甚至中学都没有洗过自己喜欢的衣服,他几乎没有意见。每天早上,妈妈都会告诉他今天该干什么,时间应该怎样安排,妈妈会告诉他每天什么时候来接他,什么时候该写什么作业,所以他认为什么都听父母就是孝敬。

问:小明的做法对吗?怎样才是真正孝敬父母?

答:小明的说法不对。

(1)孝敬父母是要做到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但是,也不能在生活声事事都依赖父母,这样做不利于培养我们的自理能力。

(2)不一定父母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对父母正确的教诲,我们要听取,相反,就要在适当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给父母提出意见。这样,才是真正孝敬父母。

出示材料2:

2002年夏天,安徽省全椒县复兴乡一位60岁的农民背着100岁的母亲游览了北京。得知老人非常向往佛教圣地九华山,2003年1月18日、19日,在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和合肥海联旅行社热心安排下,他又背着百岁母亲登上了九华山。老人第一次乘坐国内一流的观光缆车,开心地参观了全国重点寺庙百岁宫,远眺了九华街如画的美景,了却了老人多少年来的一个心愿。

问:听了以上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互相讨论)

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要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从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课堂小结

1、先由学生谈谈观点、收获、体会。

篇2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一地理学习之后,感觉到自己的地理基础知识不够,无法实现初高中之间地理学习的顺利衔接。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在初中阶段,由于中考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对于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初一初二阶段,只是将地理学科当作“副科”来处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时间都得不到保障,一到期中或是期末检测复习时期,地理教学时间通常会被语数外等学科所占用。即使在初三的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也是针对考试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恶补”,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应试性质,速记速忘,或是压根就理解不够全面。在这样的“夹生饭”教学下,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地理学习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2.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遵循“重记忆轻理解”的教学模式,教学过于强调机械记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地理更多地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采取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暂时将地理知识记住,但是由于缺乏深刻的理解作为基础,掌握程度其实是比较薄弱的。进入高中阶段地理学习以后,教学内容对理解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学生如果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适应高一地理教学要求的。

3.学习能力不够自主。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许多教师在高一地理教学中贯彻了这一理念,结果发现学生不太适应,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灌输式地给予,对于需要自己动脑筋获得问题答案的教学方式不够适应。这种现象说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这些本应该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得到充分锻炼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重视,相当比例的初中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出发点还是围绕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只要学生将考点内容掌握透彻就行了,至于能力发展情况,则不是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正是由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一些学生在学到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

二、突破教学困境的途径

对于学生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一味地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立足教材与学生实际,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破解这些教学困境,提升地理教学成效。我在高一地理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努力,突破教学面临的困境。

1.回顾温习相关知识,实现前后有效链接。

对于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欠账”,高一地理教师应当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回头看”,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促使学生实现初高中之间的知识链接,顺利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我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帮助学生回顾薄弱知识。一是开展集中补习。我把现行高一地理教材中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关联比较紧密的内容筛选出来,采取问卷调查或是书面测试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选取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集中重讲,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二是进行随堂补习。采取这一方式一般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我在新授内容教学中,涉及哪些内容的,在新课教学之中就对这些已学知识进行简要回顾,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将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复习回顾放在日常教学之中穿行。三是进行自主补习。采取这种方式,就是在教学中,将所需要用到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之中的一些知识点罗列出来,安排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回头温习,分步分阶段进行自主复习,有效链接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2.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篇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歌课《太阳出来了》。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了》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改编、用复调手法创作而成的四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以跳跃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展现了彝族人们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优美的旋律与语言节奏、声调非常贴切,其和声效果使音乐的意境更生动鲜明。教材中所呈现的歌曲是教材编写组在四部童声合唱歌曲的基础上根据本学年的教学要求,以三年级学生的演唱能力而改编的。歌曲结构规整,为三段体,首尾两段基本相同,中段为根据节奏念歌词,音乐形象鲜明。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能力,整体来说,学生较为喜爱音乐课,肢体动作比较协调,创编能力较好,有个别同学音乐修养很高,课堂上,设计问题可以稍微有点深度,拓展内容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基本修养,在演唱时,填词部分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填入,教师把伴奏放慢即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彝族歌曲《太阳出来了》,感受彝族人们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2、认识反复记号,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够创编声势动作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彝族人们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对彝族音乐的喜爱和兴趣。

难点:认识反复记号,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导入

师:请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吗?(彝族)

介绍彝族: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全国彝族人口776万多,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内。

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妇女较多保留民族特点,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披肩),

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他们最著名的火把节,彝族人们点火把除恶害,盛庆丰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彝族民歌《太阳出来了》。

【板书】

三、

新课展开

1、学习歌谣

(1)找同学有节奏的读一读这段歌谣。

(2)老师完整的唱一遍,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是如何读歌谣的。

(3)听完找同学手打恒拍,读一读歌谣部分的节奏。

(4)全体手打恒拍读节奏。

(5)按节奏读歌谣。

(6)同学们看一看歌谣部分出现了什么特殊节奏型?

X

X

X

XX

前八后十六

【板书】

(7)请同学们手打恒拍跟录音按节奏读一读这段歌谣,演唱部分仔细聆听。

2、分析歌曲

(1)师: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歌曲以跳跃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展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2)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找同学按顺序读歌词)

提示:同学们看一看歌曲中出现了什么记号?(反复记号)出现了几次?(三次)

从头反复

仅反复记号之间部分反复

【板书】

(3)演唱部分有几个乐句?(三个)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首尾相同)

3、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乐句歌谱

a、师带生唱一遍

b、注意色块中跳进音程的音准。

c、全体唱一遍第一乐句(加反复记号)。

(2)学唱第二乐句歌谱

a、师带生唱一遍

b、注意色块中跳进音程音准,第一、二乐句第一小节对比。

c、全体唱一遍第二乐句(加反复记号)。

(3)全体把一、二乐句歌谱连起来唱一遍,加上反复。

(4)学生自己演唱最后一个乐句和结束句后,师指导学生唱结束句(结束句稍慢,2唱三拍,3唱一拍)。

(5)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谱,歌谣部分手打恒拍读出来。

(6)同学们自己填入第一、二乐句歌词,注意反复记号。(师慢弹伴奏)

(7)同学们试着填入最后一个乐句加结束句歌词,老师指导结束句演唱。

4、歌曲演唱处理

(1)这首歌曲与旋律之间有什么联系?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总结:本曲一字一音较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注意结尾的放慢和回原速度

(2)跟伴奏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词。

5、欣赏视频

休息一下,让我们来看一段彝族姑娘小伙儿们载歌载舞的视频。

【放视频】

四、拓展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跳一跳?下面就让我们为《太阳出来了》编一些简单的动作吧。

(1)请几位同学上台跟音乐即兴编动作。

(2)全体起立,跟老师的一起做一做动作(师唱),

(3)跟音乐做动作。

2、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四部童声合唱《太阳出来了》,感受一下四部合唱作品与单声部作品在听觉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声音更有层次感,更加饱满、动听)

五、总结

彝族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彝家娃娃真幸福》,还有《赶圩归来啊哩哩》等等,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下自己可以学一学,好吗?

全体起立,让我们再一次唱起《太阳出来了》,在欢快的歌声和舞蹈中结束今天的彝族之旅吧!

【播放伴奏】

【板书设计】

太阳出来了

X

X

X

XX

前八后十六

从头反复

⑵﹕

篇4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是在较短时间内对所授内容作简短的系统性、概括性总结,是每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用3~5分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理清知识脉络、构建框架结构、点拔学法指导和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将会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之效。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应精心准备课堂小结,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注意学生巩固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引导把握地理学习基本方法以及分析运用图表能力。课堂小结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依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能够对课程标准某一方面要求巩固、强化、升华、落实,这样的课堂小结即是成功的。

例如,讲授初一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中经线和纬线内容时,最后小结如表1所示。

二、妙用小结撷硕果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课堂小结不仅由教师进行,更应有学生积极参与,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讲授初一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于“美丽的星球”是地球还是水球?有的学生难以理解。从地球仪上确实是海洋面积大,但从北半球看确实是陆地面积大,小结时可分别叫上10位学生,用不透明布蒙上眼睛,然后由一位学生转动地球仪,这10位学生用手随机触摸地球仪,最后结果是9位学生都触摸到海洋,只有1位学生触摸到陆地,这一小实验不仅验证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结论,还可加深地理知识印象,改变枯燥讲授形式,激发学习地理兴趣。又如,初一地理上册讲解地形图判读,由于初一学生对地形图理解困难,判断山体不同部位时经常把山谷、山脊混淆,小结时可用七字词语描述:“高值低凸谓山脊”、“低值高凸谓山谷”、“两峰中间谓鞍部”、“高线重叠谓陡崖”,语言简洁、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记住掌握。还可分小组以竞赛形式看哪组记得牢、用得准,学生热情高涨,直到下课铃响还要继续竞赛,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学生经常意犹未尽,课后反馈效果好。表格式小结,由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部分的“黄河的治理”内容,用表格式进行小结(见表2)。这样将本课内容经过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系统而富于逻辑结构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和把握重点地理知识。

角色扮演方式完成小结,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课后反馈练习中有一题“为我国西南地区五岭县的发展献言献策”,借此契机可在小结时假设学生扮演五岭县县长,思考怎么解决五岭县经济发展问题?接着“王县长、李县长……”争先恐后发言,开动脑筋思索,发挥各自聪明才智,带领协作团队乐此不疲,也强化知识、学会合作,分享成功喜悦。

篇5

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学习中国地理相对比较容易。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落后生有进步。争取通本学期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四、教学目标 认识领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认识领域

能力目标:

1.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德育目标: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增强对祖国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感。

2.正确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理解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3.进一步树立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地区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

地区发展潜力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学会运用这些科学观点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4.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5.进一步感受、体验和欣赏地理环境中的和谐美,进一步增加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体会人地关系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与同学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提高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能力再上新台阶。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7、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分析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初二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地理教学计划详情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初二地理,根据上学期教学成绩和教学实际分析:

(1)每个班会学中国地理,会用地图,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力,对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的学生达到了三分之一多。

(2)每个班学习地理能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分析问题阅读地图还需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不能独立选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的占比例的也能达到三分之一多。

(3)地理基础知识差,基本概念不清,根本不会看地图、不会学地理,完全靠死记硬背取得一点成绩的占不足四分之一。

二、本册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为中国地理下册,第七章中国的农业第八章中国的工业第九章中国的交通第十章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属于中国地理总论,是在上册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之后逐章讲述的。第十一章中国的区域地理从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观点,着重指出每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选择每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最后一章中国在世界上是在学生学完了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以后从总的方面认识中国的国情,并从政治、经济的历史发展变化中,认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我们的奋斗目标和肩负的责任。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

1、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任务,进一步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学会地理基本技能。

2、向学生传授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继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进行辨证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与发展潜力,人地协调发展等科学地理观点教育。

3、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种植业的南北差异、我国农业的发展、铁路干线、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分布、旅游资源、区域地理的北方和南方地区是重点。工业的分布及原因、铁路干线的分布、区域地理是难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当前,地理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新阶段,我们第四册的教材这学期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按照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1)从教学目标上,课堂教学设计注意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在教学内容上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以突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作为主线。

(3)在教学过程上,做到整体优化:

A、注意创设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特别注意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让学生围绕图像充分进行观察想象和思维,即开展以“表象--想象-联想”为主要形式的形象思维,从而达到理解、巩固与应用。

B、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不同教学方式融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注意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C、在教学手段上,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板书、板图、板画”到现代的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发挥它们在优化教学过程的综合效益。

D、教学过程中,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E、注重实践教学,组织模拟旅游比赛,选择旅游路线,并介绍沿途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风土人情等。

初二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 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是经1年半学习,年级整体情况较好,生活、学习基本上能按部就班,任教年级约120名学生,有三个班级,基本形成了有序课堂,为有效教学事先存在了基础。个别学生有时不能形成班级焦点,必须进行较多的组织教学。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初中地理整学期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两大部分。

复习基础知识,必须以书本为主,将书本看透,图看懂,达到重点知识理解记忆。只要基础知识能理解掌握,通过活动题检验理解的程度。如果活动题能顺利解决,那基础知识也就基本掌握,灵活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就已经具备。

四、教学目标:

初一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是本学期的复习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最难,学生普遍掌握较差。转入复习时,这部分应作重点讲解复习。经过初一的学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已有所提高,复习时再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应该容易些。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全面系统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给学生一个整体知识的框架,让学生理清思路。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的难度比第一章少降低一些。复习时可以多以实际生活作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尤其是第二、三节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

这两章内容都应以读图理解作为突破,其他章节可以点清重点,让学生理解记忆。

总之,复习要紧扣教材,有效运用地图,精选练习加以训练巩固。 初一地理难点,重点很多。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还不过关,所以复习的方式应以夯牢重点基础知识记忆,抓住读图理解掌握为主。

下册区域地理以课本图为重点抓住关键,做到图文结合,掌握基础培养能力。

总之,复习要紧扣教材,有效运用插图,精选练习加以训练巩固

初二重点章节有:

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

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下册区域地理以课本图为重点抓住关键,做到图文结合,掌握基础培养能力。

总之,复习要紧扣教材,有效运用地图图,精选练习加以训练巩固

五、 教学措施与计划

地理复习时间短、内容多要让90%以上的同学取得较好的成绩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作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安排复习,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基础上,特制定二阶段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3月22日――5月21日)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以《学习手册》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大小标题(黑体字)的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阶段:(5月22日――6月13日)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课本的基本知识点的熟悉掌握是必须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的。因为,考试不是简单的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其中,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否考出比较理想成绩的一个关键所在。针对地理考试题的特点(“无图不成题”是地理中考试卷的重要特点)。我们这阶段安排了以下两个环节:

1、梳理体系环节。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体系化。以帮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也便于学生专题掌握知识,并在中考中答题过滤组织使用知识点。

2、讲练结合环节。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 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坚决舍弃“繁、难、偏、旧",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补缺补漏。

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们基本做到课本知识点熟悉,应考方法掌握。那么学生们参加中考应该说,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强化训练,冲刺中考。通过模拟题实战的强化训练 [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最终以百倍的信心冲刺中考

初二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四

经过一个愉快寒假的休整,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为了保证在新学期里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先做好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是在学生经历一个学年的地理方面知识的学习进入了初二阶段,学生在初一阶段的学习中,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技能。在课堂上能进行有序的教学,但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平时投入少,未能及时做好复习,课堂内精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不太强,所以本学期要按照班级实际情况,并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果。

二、教材分析

学习中国地理知识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写简单地图和图表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懂得协同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

本学期是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的地理差异,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了解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的位置、自然特征及经济的发展状况。

四、提高措施

1、在一年级现有的基础知识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实际,在课后的反思中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取长补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在相应地理材料、图片中独立获取地理知识。在平时月考之前,把学习的基础知识要掌握好,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个别学生加以指导,使他们更快进步。

2、做好不同学生的提高工作。本学期要对中学生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地理能力,如读图和用图的能力。对于他们不正确的学习方法给予改进,在课堂上要注意他们的听课状态检验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人数较多,所以更要加强听课效率,适当完成基本任务。就是掌握本节基础知识和在图上读懂必要的内容,就是从简单的知识学起,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还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中国地理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根据我们国情、乡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保观的教育。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五、继续渗透

1、通过本学期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进一步学会运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3、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人口、民族特点及分布。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湖的概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

六、自我提高

本学期继续加强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及时圈点重要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理论水平,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听取其他老师的教学过程,并从中吸取适合学生的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利用剩余时间学习有关的教学书刊《地理教学参考》、《地理辞点》等,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活跃、充实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师德

1、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为人师表。

2、以诚相待,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帮助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3、在个人修养方面,衣着简单,得体,言谈举止文明,对学生不用侮辱性语言以防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八、教学亮点

好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品行端正,要有一个好的道德基础。其次是针对本学科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读图用图习惯,这也是我参加教研探讨并用相关地图来获取相应的地理信息。还有,通过电视媒体获取最新地理信息的习惯等等。

总之,开学初制定了教学教学工作计划,那么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就要按照它去做。在应用的过程中适合的留下来,不适合的进行调整,以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初二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五

八年级下学期面临着会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如下:

一、面临的情况和任务

(一)、基本学情分析

由于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今年的八年级八个班341名学生,自七年级以来一直坚持系统的、正规的地理教学,没有因为是小科而受冷落。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深入的认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了用人地关系的观点看待地理问题的“地里头脑”。从过来情况看,学生比较稳定,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师生关系都比较好,为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具体到每个班,都有2、3名后进生(不单是地理学科,各科成绩都不理想)。通过家长座谈会和与学生本人私下里沟通了解,这些学生厌学情绪太严重,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上,一摸书本就头痛,他们学习成绩差主要是态度问题,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受社会上一些青年影响,认为不如早打工早赚钱好。

(二)、教学用时与教学内容

这几年地理会考时间是在五月下旬。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依旧。所以,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工作只有15周的时间。地理教学内容除了八年级地理下册和《天津地理》,还要复习七年级地理上下册和八年级地理上册。

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学进度,才能充分准备地理会考。由于在上学期就做了充分准备,渗透拓展了部分下册的知识内容,因此本学期地理教学进度加快,是切实可行的。在期中考试到来时(第十周)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用一周半完成《天津地理》教学,用三周时间依据课标要求进行有重点的复习。

(三)、提出的目标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读图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和联系实际能力;对于课标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背下来;对于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不要求背诵但必须理解。结合过来几年的地理会考成绩,提出本年度的地理会考目标:合格率达到98%;良好率达到85%;必须达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有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达到良好。

二、把握教学和复习重点

(一)八年级地理下册:

1.我国地理四大分区的依据及各自特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首都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的地理教学;

3.西双版纳支柱产业――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4.结合珠江三角洲说明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西部大开发――新疆

注:长江沿江地带在上学期学习长江和我国工业时已经做了渗透;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上学期学习黄河时已经做了渗透。

(二)天津地理:

1.评价天津的地理位置;

2.天津的海陆变迁――三道贝壳堤;

3.海河水系的特点、问题和解决措施;

4.天津的农业生产和物产;

5.天津的城市发展与布局和滨海新区建设;

6.天津的历史、文化与民俗

(三)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重点:

1.地球形状、大小、半球的划分和自转、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五带的划分;

2.经纬度划分和经纬度定位;

3.地图三要素的运用。能在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理事物;

4.牢牢掌握等高线地形图,会识别山谷、山脊、山顶、陡崖、鞍部、盆地,等高线稀密与坡度的关系,绘制地形剖面图;

5.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范围轮廓;

6.板块学说对山系、裂谷、火山、地震的解释;

7.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常用天气符号;

8.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9.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阅读气候直方图;

10.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地区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1.三大人种、三大宗教的特征与分布;

1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与分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

13.国际合作――联合国。

注: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内容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基础知识,本册是复习中重点的重点。

(四)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

1.在图中描述大洲、地区、国家的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四邻位置、半球位置等)并进行评价;

2.结合非洲说出地形、气候、河流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活动(生产、生活、文化等)的影响;

3.结合热点地区――伊朗、利比亚、埃及、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等复习西亚北非;

4.两极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和科考价值。

注:七年级地理下册的复习目标:要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五)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重点:

1.我国的位置、面积范围,牢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我国的人口基本特征和人口分布,人口政策;

3.我国的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

4.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5.长江、黄河的概况

6.自然资源的类型,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7.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会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8.我国农业的分布概况,影响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9.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以四大工业基地为重),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认识高新技术产业;

注:八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内容与下册内容联系紧密,上册的很多内容可以渗透、延展到下册,上册内容学生掌握得巩固,下册加快进度就顺利得多。

三、指导思想与措施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地理会考导向为抓手,注重地理这门学科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心系祖国放眼世界的情怀,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发展观。决不能为应付会考把地理课上成灌输填鸭,变得苍白和僵化。

1.注重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多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地理课堂教学要生动活泼,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对前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加大课堂密度。

3.要注重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充分利用课余或自习时间,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

4.坚持每周的地理教研活动,多分析,多交流,相互查漏补缺,共同提高。

5.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密切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增进感情,广泛争取支持。

6.地理复习课不能上成对所学过教材的重复课。复习形式要多样,如以做习题的形式,以问题讨论的形式,以师生共同归纳、分类、比较的形式,以地理小组开展活动的形式(利用板报、墙报、办地理报宣传地理知识)。

强调:地理会考命题是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的地理教学必须以新理念为指导,围绕地理课程标准展开。要深入学习、研读蓝皮的《地理课程标准》和黄皮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只有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越深入越巩固,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高,考出满意的会考成绩。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第五章第一节刚开学,进度适当放慢些

2完成第五章教学

3第六章第一节

4第六章第二节

5第六章第三节

6第六章第四节、第七章第一节

7第七章第二节、第八章第一节

8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

9第八章第二节、第九章

10复习期中考试暂定

11地方课程《天津地理》

12地方课程《天津地理》、会考前复习

篇6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众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我在课堂上采取的方法是:

1.巧用课堂导入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 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 “多变的天气”一课中以学生熟悉的“海尔兄弟”歌曲和常见的天气图片导入,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受和情绪体验,激发起他们对天气与生活在联系的认知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情境。

2.引用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也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在讲"气候"一节时,引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又如讲"中东"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3.扑捉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接近现实,贴近生活。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因此我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把这种理念渗透到教学中。给学生装上“地里的头脑”,也就是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身边的一些事情。如:“多变的天气”天气的描述及天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都是从学生自身的感受或经历说起。又如天气预报的播报,从学生已知的生活知识说起,最后又把学到的课本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

二、学会看图,培养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以特殊的语言表述着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联系和空间结构,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而丰富的信息源,也蕴涵着学生更多的未知领域。读图能力是最具地理学科特征的能力。基于初一学生认知能力特点,我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是否有兴趣观察,是否积极思考,是否能够将所观察的内容得以消化并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中,不仅在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得当,还在于教师是否设计了恰当的教学活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例如学习"中国山脉的分布规律"时,我设计了如下步骤:第一步,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我国都有哪些走向的山脉?第二步,每四人一组,发一张中国政区空白图,四人共同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哪些,并由一名同学执笔将它们画在政区图上,教师选取其中一、二个组画的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请学生先进行评议然后教师再评议;第三步,请各组同学进一步观察并总结。东西走向的山脉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走向的山脉只有一、二条,因此只引导学生观察其分布位置即可,不需学生再画图。第四步,当学生了解了我国各种走向山脉的分布后,再次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提问:"我国山脉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是什么?其他地形区与山脉之间有何关系?"学生的答案是:"山脉分布呈网状;山脉一般是其他地形区的边界。"我进一步提问:"如果将其他地形区从图中删掉,请想象这张中国地形图的特点,并用语言描述。"学生答:"只剩空架子。"总结:"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第五步,提问:"观察中国地形图,你能够利用哪些地理事物帮助记忆山脉的空间分布位置?"学生的答案有以下几种:"有的山脉分布在两省交界处,可用省区记忆","有的山脉分布在国界上","有的山脉切穿了河流,可以根据切穿的河段记忆","有的山脉是我国三级阶梯的界线"等等。可以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比较活跃,而且关于山脉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是学生通过自己在读图、填图的过程中获得的,教师仅仅是起到了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辅助作用。

空间想象力可以说是地理课堂教学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想象力的培养,也可以说是地理课堂中独有的,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空间位置,以及进行图形的转换等。如“地形图的判读”中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描述山体不同部位的形态特征,然后想象自己足够高大,在山体的不同部位每隔一定高度围着山体画一条线,最后把这些线垂直投射到一个平面上,会变成什么形状?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理解了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

三、 重视教学后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记,简称后记。我的教学后记归纳起来有学生的、自己的和别人的三种类型。

学生的"教学后记。这类教学后记是讲授新课过程中和讲完后从学生方面获得的信息反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和学生的练习等可以获得有关教学的一些反馈信息。讲完课后我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也可以从学生身上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然后将这些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综合归纳后填入教学后记中,为后阶段的地理练习与复习,下一次同样内容的教学提供依据。

"自己的"教学后记。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之后,由于灵感的产生或其他原因,忽然感悟到教学中某一个环节或方面有一个更好的处理方法,然后把这种方法写在教案后。我认为,作为教师,在讲完课后除了从学生方面获得信息外,还要多作自我反思,及时对教学状况和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教学目的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优化组合,教材处理是否适当,课堂练习设计是否合理等等。有的时候还需要临时变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