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6:54: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当前学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及现状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当今学校普遍存在的重要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学校的关注。培养贫困生积极上进、勇于拼搏、乐观开朗的品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处于经济困窘的学生,因与其他学生相比,在生活、学习和消费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在心理反应上表现出来的未能达到学生正常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偏差状态和心理失衡状态,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心理。自卑心理是在贫困生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同时伴有一些消极情绪,如害羞、不安、失望等。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相对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就会导致心情波动。他们极其敏感,特别小心地维护自己的尊严,总希望自己处处比别人强,比别人好,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极强的自尊心也会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
2.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封闭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多疑,有融入集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常常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怜悯和同情,习惯性的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害怕其他同学不理自己,不敢主动、积极的与同学交往,这些心理问题导致他们拉远了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人际关系变得疏远。
3.焦虑和抑郁心理。据调查显示,贫困学生的生活应激事件相对较大,抑郁和焦虑倾向较为严重。焦虑是由心理冲突和挫折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反应,贫困生由于家庭负担较重,所以导致思想压力大,他们每时每刻都有着缴纳学费的担忧和生活费不够的焦虑。
4.敏感多疑的心理特征。自卑心理的影响下,很多贫困生会出现敏感多疑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愿意周围的同学和老师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误会为讽刺和嘲笑,会反复思考别人说的话,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极易失去自我。
5.虚荣心理。贫困学生一般具有很强的虚荣心,他们往往都非常要强,想要以这种方式掩饰自卑,在团体中总是试图表现自己,甚至喜欢在同学中摆阔气,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往往不顾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盲目追风,不愿意勤俭节约,更不愿意勤工俭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给学生个人的生活和成长带来危害,还不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创建。
二、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1.经济贫困:对于在校贫困生来说,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贫困的压力。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因为多数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经济条件差,自己的父母水平低,当其他学生为一些信念、兴趣等问题思考时,贫困生却要为生活费、学费等问题而发愁,导致他们的价值观扭曲,影响他们对事物判断的角度,从而急功近利,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2.环境因素:贫困生长期处于一种弱势群体的文化环境中,贫困文化中存在着较多落后腐朽思想,思维方式封闭,对人生和未来充满绝望和消极,常常会产生一些个人极端主义思想。3.个人因素:对于贫困生来说严重的心理负担和无形的经济压力以及自身的认知偏差是造成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传统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
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心理,对人的心理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学校和社会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影响,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注重和维护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
1.当前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败,不能以平和的心态正确的面对挫折是导致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孟子在诗词中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包含了现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当中的挫折教育,教育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在成功之前所遭遇的挫折都是在所难免的。
2.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宿命论以及关于缘和报应的思想对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教导人们淡然面对成功和失败,帮助贫困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释怀自己处境的艰难,从而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社会而不是怨天尤人。
3.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儒家思想中所弘扬的自强不息精神对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起积极作用,自强不息,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树立人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传统文化中弘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教导人们要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奋斗。
四、传统文化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方法
1.运用传统文化培养贫困生的自我反省意识。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培养人的内省品质,一方面内省有助于帮助贫困生面对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察觉和自我调控,合理定位;另一方面,内省有助于贫困生提高自身修养,儒家思想中的“吾日三省吾身”注重人自身的反省,凡事从自身找问题,不怨天尤人,通过内心修养,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2.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环境适应与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由于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局限,贫困生大多都由于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贫困生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会出现不适应的问题,传统文化中,古人所说的“既来之,则安之”就是强调人的适应能力,贫困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自己养成坚韧、坚强的性格品质,在逆境中也要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3.帮助贫困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幸福观和苦乐观都属于人生观的范畴,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中倡导的自强不息精神和挫折教育都有助于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传统文化认为人有两乐,助人为乐和知足常乐,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包含让贫困学生产生幸福感,而不是对社会和家庭的失望和愤恨。传统文化中倡导“仁、义、礼、智、信”,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继承、挖掘的精粹。
4.发扬传统文化,培养贫困生心胸豁达学会自我解脱的良好品质。儒家思想中的“入世”和“有为”有助于引导贫困生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和庄子的齐物论,引导学生淡薄名利,在逆境中从容自如,这正是贫困生需要具备的心理品质。
5.让贫困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贫困生大多不善交际,心理健康教育应教给贫困生与人交际的方法和原则。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整体和谐、族群至上、重义轻利等思想,人与人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帮助贫困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与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和谐发展。
6.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倡导的内容。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不知足,他们特别想要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往往对金钱的渴求程度比普通学生要多,很容易导致在生活中贪得无厌,过分地热爱某种东西,必然形成一些不好的心理状态,甚至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天人合一”思想中重视价值理性,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指向,旨在教会如何做人,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问题融入这一思想观念,有助于教导他们如何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促进他们乐观积极的成长。我们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应用到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文化资源,心理健康教育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结合,一方面有助于改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45―01
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宝藏,传统文化可以让中学生保持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价值日趋多元化,这也对中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选择和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建立精神归属感尤为重要,能使中学生从“小我”中走出来,把自我融合到国家的发展命运中,让他们乐观、自信,不易产生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1. 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心理归属感是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注点。只有正确对待历史和过去,对待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才能时刻保持一种生命和精神的延续感。做好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升其心理归属感。把心理归属方面的教育放在一个时间的维度中去思考,从延续性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手,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过去和现代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在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文化精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2. 用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中学生的文化认同。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认为,一个个体缺少个人认同,不能很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会非常不利于心理健康和更好地社会化。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缺少文化认同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带来危害,不利于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形成社会同一性。对中学生来说,建立文化认同就在现代更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象征性元素,如龙、太极、万里长城等,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象征。当我们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在耳边回旋时,那种深深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它是一种力量之源,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因此,对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接纳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认同,更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
3. 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空虚感、孤独感,一些学生精神世界匮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既与其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又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因此,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就要从社会因素入手,丰富其精神世界。我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中学生的精神修养提供了宝贵财富。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连结,是治愈精神空虚和心灵迷失的一剂良药。
二、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 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需要充实和完善健康心理的内容,更需要开展广泛而有力的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环境。可举办“传统经典名著诵读比赛”、“中学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用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中学生。
二、“双差生”的现状分析
现代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较为优越,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成果,却不懂成果来之不易。尤其“双差生”更为突出,在家庭中多为父母离异或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缺乏良好的养成教育,或教养方法不当,过于宠爱、溺爱、放纵,使他们的心理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不思进取,成绩不佳,性格怪异,怕苦怕累,贪图享乐,只会索取,不会付出,学习上内心有一种失败的自卑和无望感。缺乏人生理想和学习志向,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活带有浓重的灰色调。所以他们的“问题行为”较多,这是“双差生”心理问题的综合性问题的体现,当多种因素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比较典型的问题行为是:不服从管理、不懂感恩、自私自利、自大高傲、偏激冲动、打架斗殴,赌博、吸烟、喝酒、爱上网、沉迷网络游戏、随意旷课、不诚实守信、不尊重他人、卫生意识差,责任心差、集体观念淡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差。
三、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双差生”刻不容缓
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这必然会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尤其是“双差生”这一特殊人群的思想品格造成极大的影响。
针对“双差生”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特征及其“问题行为”的特殊性,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双差生”拾回他们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家庭教育或家庭因素和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他们心灵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形成了亚健康或不健康的心态,所以才有那么多的“问题行为”的发生。因此,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去挽救“双差生”的心灵刻不容缓。
四、“跪羊图”能帮助“双差生”解决由家庭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
“跪羊图”中的一幕幕动人的场面,让人触景生情,一句句父母育儿、爱儿、盼儿感人肺腑的歌词,让人泪下。那是父母爱的真实写照,是亲情的呼唤,是一种爱的付出。通过“跪羊图”,让孩子深深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亲情和父母无私的爱,从而理解父母,回归亲情,信任父母,感恩父母。消除对家庭或父母的疑虑,从而解决“双差生”因家庭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
五、运用“仁爱”“谦和”能帮助“双差生”解决由于人际关系引起的心理问题
“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谦和”是一种备受传统思想推崇的处事之道,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人》),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推心置腹,以心换心。用尊重、宽容、尊敬、谦让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仁爱”与“礼让”来营造和谐氛围。通过组织“双差生”观看相关视频,让他们懂得“仁爱”和“礼让”的道理,用尊重、宽容、尊敬、谦让的态度和人相处,让“双差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人际关系而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了。
六、用“中庸之道”来保持心理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理论的一大贡献
何谓“中庸之道”?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中庸集注》)“中庸”就是“适度”,也就是说看问题、处理事情都要全面客观,不偏不倚,科学适度。做到了这一点,心理健康就有了根本保证。我们运用“中庸之道”引导和帮助“双差生”解决由于所谓“自尊心”引起的不平衡心理问题。告诉他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必须有自尊心,但一定要“适度”:过了是自负,不及则是自卑;一个人面对挫折,适度的痛苦是进步的动力,陷于痛苦不能自拔则是颓废的开始。如果在我们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做到不偏不倚,就会让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积极平衡的状态。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现阶段周围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的影响
1.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出现了相应改变,而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大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非常快,互联网已然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信息获取途径。但互联网中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各种思想观念掺杂其中,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无法分辨其中混杂的错误价值导向。在这种缺乏一定判断能力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容易在互联网中吸收错误思维观点,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
2.社会生活环境影响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独自面对社会,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没有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与社会中的不法分子产生接触。因为很多大学生缺乏对接触人群的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其伤害;即使在双方暂时和平相处的情况下,社会不法分子也会有意或无意向大学生传导“负能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大量沿用西方国家教学理念,这一行为也着实提高了我国的整体教育质量。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多是以历史知识、政治思想、经济理论为主导,而这些理论知识一般都具有专业性,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甚微。我国对心理教育的理解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希望在校大学生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正确思想观念,从而端正行为及道德规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二字,指的不是狭义理解的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千百年来积累的精神文明财富。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的精髓,能够促进我国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
2.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情况取决于周围环境以及受到文化影响,文化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打磨才能臻于完美。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也十分完善。在经过几千年的碰撞与变革后,如今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其中有着中华民族为人处世和对道德修养的行为方向,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道德行为水平等,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我国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民族自豪感,愿意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的引领作用
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都能够起到端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实现心理健康目标。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灵魂所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推动着我国向前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存发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现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所在,为此,国家有必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在此,本文希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重视,进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61-01
1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一些思想甚至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虽然有一些糟粕的部分,但也不乏精华。因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探析对于研究当前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心理健康观在各家学说中的体现
(一)“中庸”
“中庸”是儒家学说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所谓“中庸”即凡是都应当有个“度”,任何事都应当做到不偏不倚,并且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事物才能得以发展和繁荣。就个人来说,“中庸”则可以理解为人对于喜怒哀乐的表现应当有个度,并加以节制,只有这样,人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取得成功。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庸”的心理健康观显得尤为重要:为人处世中应当自信,但是应当把握好度,否则会变成自负;对待挫折应当调整好自身的心态,痛苦可以让人充满动力,让人奋进,但是过于大的痛苦则会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动力和前进的勇气。由此可见,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于中国人的心理健康观的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提出是在《周易》中,孟子认为,人要想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就必须做到“内省”,并用自身的内心去感受善,进而养“浩然之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社会和物质生活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天人合一”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每个人每天都会受到各种诱惑,人只有养“浩然之气”,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质和水平,才能抵御各种诱惑,才能真正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实现自我的价值。
(三)“仁爱”
“仁爱”一说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所谓“仁爱”,就是“仁者爱人”,人人都互相尊重,尊重生命,让世界充满爱与和谐。而实现“仁爱”的途径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自己不想要也不强加给别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和稳定,才能敞开心胸去爱别人,实现“仁爱”。“仁爱”对于物欲横流而冷漠的现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孝悌仁义”
“孝悌仁义”在我国是极为重要的为人处世准则,早在先秦,人们就把“孝道”认为是“德之根本”,而孝则是悌、仁、义的最根本条件,只有实现了“孝”,才能进而讲求悌和仁义。“孝悌仁义”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准则,不仅是古代,对现代社会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中和”
“中和”一说是由孔子提出的,他认为,人应当注重自我情绪的克制和调节,从而实现“中和”。喜怒哀乐乃是人的正常情绪表现,但是如果不加以克制,实现“中和”,则会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只有通过自身的克制,约束,实现人的情绪的中和,才能使人塑造起更加完善的人格,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2.“道法自然”
道家学说认为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主张万物应当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即“道法自然”,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从宏观来说是规劝人们遵循万物的规律,但从微观上来说则是提醒人们凡是应当顺其自然,保持情绪上的稳定,情绪不要过分激动,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对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来说,这种心态更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的实现
1.“防微杜渐”
中国古代医者认为,患者的医治应当以“防微杜渐”为主,治疗为辅,尤其是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则更应当做到“防微杜渐”。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的压抑会使得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因而更需要“防微杜渐”,在生活中应当注重预防,一旦出现苗头就加以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否则则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
2.“以物养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万物有灵”,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整个世界是个犹记得整体,人应于世界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关系。最早提出“以物养性”观点的是《吕氏春秋》,其认为人应当认清外物,不应当以损耗生命为代价来追求物的满足。
3.中医与武术
中医和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医与武术都是中国立足世界之林的一个标签。中医认为,人应当做到“形神合一”,即在重视外在健康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只有做到“形神合一”,才能算是一个健康的人。另外,中医还主张心理问题的解决应当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就武术而言,其余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渊源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武术在之后的发展中更是分为内外两种功法,内功讲究修身养性,提高人的心理和内在素质,外功则讲究强身健体,至此,武术和中医养生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医和武术的联系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内在和外在兼顾的表现,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观,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中一些已经不适用与现代社会,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当用一种更为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不能一味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好的,更不能否定所有。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内外兼顾,重视人与外界的结合,但是因为其忽略了客观实际现实性,所以并未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所以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的时候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实际,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玉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1:222+227.
[2] 巢小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J].教育艺术,2010,03:35-36.
[3] 巢传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05:74-79.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观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健康保健养生之法,熟知中国历史的人都可以列举那么几种方法。关于中国人心理卫生健康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形全者神全”形神兼顾的共养观。所谓形神共养就是要兼顾生理和心理,由于中国古代就主张要身心兼顾,那么中国文化中关于保健的心理观多具有养神和养形的双重需要,这种形神合一的观点主张从身心的关系角度来探讨保健与长寿的关系问题。第二是“抱神以静”“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静结合的养生观,主张以动养形,以静养神,二者辩证统一,注重人的心理保持恬静平和的状态。这种以静制燥,精神内守的观点应该是与老子道家的人生观有相同之处的。第三是“人法自然”的顺应自然的养生观,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来养形调神,已达到身心健康及长寿的目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效法自然是贯穿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法则,并且主张人效法自然的目的是要克制,做到“无为”的境界才能身心健康。第四是“鞭后而寿”的内外兼顾的养生观,主张内外协调,缺什么补什么。第五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以情治情的养生观。中国古代就认识到各种情感的存在,是相生相克的,要善于利用一种情绪去调节另一种情绪,所以说“情”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6]以上五层意思是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就已经有所体现的,有些观点至今仍然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健康保健以及心理卫生的很多理论与方法的来源大多也都是从中国古展而来。总的来说,早期中国人对于养生虽然是形神兼顾,但还是有一定的偏向的,即多主张修“神”,认为心理保健应该遵循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的这种过程,人的健康只有通过整合生理、心理、自然、社会这几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才可以达到。这是一种整体观,是与西方医学中的哪病医哪是完全不同的,他看到了人是一个整体,健康要通过身心统一才可以达到。因此,中国文化传统不仅提供了身心健康的理论与哲学基础,还提供了一种修身养性的功夫来进行身心的保健,如内在对道的体认与外在对道的践行相结合,发展出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心性心理观。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观不仅注重作为主体的身体的保健,还注重作为客体的心理的保健。它提供的是一种修身体征的功夫,是一种方法,它将身心统合为一体,儒家的身心发展是通过修身达到心理的内圣外王;道家的身心发展是通过修身的体征达到清情寡欲,达到无为与自然;佛家的身心发展是通过修身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达到身心的超我境界[7]。可见,中国文化品性的心理卫生观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身心一体的内在修为与外在修为一体的综合体,这是一种心性论的心道一体的阐释,其中修身养性的修身与体征的方法更是中国传统自我修行的独特方法,对这一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世界范围的心理健康研究。
传统文化与人格思维方式
“人格”这个词本非国货,它源自拉丁文,由于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导致当代中国人研究人格完全西化,而忽略中国特有文化下的特有特质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人格虽然没被正式提出来,但是这种思想已经在中华民族孕育了几千年。中国古代的这种思想里面有几个特点。一是“人格平等”的理想观念,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不平等的,但是这种思想是好的。二是崇尚“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孔子看来“内圣外王”是智、仁、勇的统一;道家认为”内圣外王“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的完美统一。[8]同时我们看到对于中国人的人格,先哲都希望是一个完美的统一,但是现实情景却不是这样的,因为在中国文化下面子的影响下,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戴着面具的,正像美国心理学家荣格多说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一样,人都在隐藏自己,所以一个人的人格也不是完全暴露的。[9]在中国这种文化影响下,我们的行为似乎大多是外儒内道,外儒内法,外道内儒,外佛内道等等,这也看出中国人的人格体系的构建是相当复杂和凌乱的,似乎中国文化中还缺少一种“唯一信仰”。因此,导致中国人格趋于一种“统一中的多元化”,即在儒家为主导下的多元。在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人过分关注德行而往往忽视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实现现实人格的基础,还由于过分关注社会关系,忽略了独立我,导致对自我价值的贬低,最终导致人格的歪曲。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同样也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汪凤炎认为:“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内省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文化;中国文化是重情文化,西方文化是重智文化;中国文化是伦常本位文化,西方文化是个人本位文化;中国文化重人文精神,西方文化重科学精神;中国文化重统一性,西方文化重差别性[2]。”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明显的,一种文化的差异性根源应该是民族思维的差异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由于中国文化所缔造的,而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又进一步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循环思维”;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又促使我们形成全局与整体性思维方式;“唯上是从”塑造了中国人迷信权威,尊经、崇古的思维方式,“经世致用”塑造了中国人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导致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核心在“人伦”上,尤其是重社会而轻个人,形成群体社会思维;“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五行八卦理论塑造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和循环思维。因此,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塑造出中国人的特有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今天看来是一种偏重伦理而缺少认知的思维,是缺少逻辑性、分析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中国的这种思维方式还泛化到整个东方世界,形成一种独特的东方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中国思维方式的文化品性是中国文化心理的产物,是社会、历史、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样是根植于中国主位文化下的文化品性,对中国思维方式的本土化研究将进一步扩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打破西方世界关于思维方式的话语霸权。
传统文化与尚忍和谐心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内容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大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表现是由未完全成熟向成熟过渡。如今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环境适应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主要是指大学生对新的校园生活及环境不能从心理上很好地适应。从长时间依赖父母和老师的帮助面临的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新的特性,依赖和自我矛盾的形成将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焦虑。
学习心理问题。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自主学习。学习不适应和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
人际交往心理问题。优秀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大学生很好的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个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仍然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问题。进入准社会团体,独立学校,学生的社交圈,许多人缺乏人际交往技能,或内向孤僻,常常出现沟通障碍和自闭症心理贫困。
恋爱及性心理。传统的教育观念对早恋为禁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青年人的身体发育的需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准备不足。成熟的,神秘的,特定恐惧交织在一起,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择业心理问题。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普遍工作压力大,乃至呈现困难,由此引起的心理情绪问题更为突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存在,但在大四毕业生更突出。
自我发展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接近成熟,已明确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及价值,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要求更为强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过分追求完美、期望值太高等不良心理。假如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引起一系列心理情绪矛盾。
二、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
网络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的表现是不同的,网络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娱乐文化,文化的媒介符号。”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的挖掘和自我情感的宣泄都有影响。在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拓宽视野,培养创新劲射以及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如紊乱价值取向、淡化人文精神、缺失道德人格等不利影响。
竞争文化的影响。“文化在无形中影响且塑造我们的行为表现方式,所面对的心理问题的性质,并左右我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包括对困难的适应模式,以及遭遇挫折或生病时的反应与处理方式。” 竞争文化无疑是与大学生最为密切的文化之一。在提升危机意识,强化大学生成就动机,培养大学生进取意识以及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由于过度竞争和情绪障碍,在个人利益第一的竞争而导致削弱他们的合作意识。
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相对于独立的文化范例。因其大众化、通俗化而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大众文化通过信息、影视、流行音乐等方式,能容易让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遣和娱乐,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同时还提供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以及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娱乐性,使大众文化迎合了人的趣味,尤其是迎合部分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其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复制性,使大众文化过度泛滥,从而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途径
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多,既然心理问题是由文化问题引起的,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从文化入手,寻求文化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通过文化调整由于各种文化给大学生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通过文化路径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人处在一切社会环境中。文化环境对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幅度冲击下,营造一个宁静的文化环境,对于调节人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近年我国加大了对文化管理的力度,响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文化得到获得发扬,显现大众文化与主旋律文化共同繁荣的局面。 这是人民希望看到的现象,对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打造有实力的文化品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的新思想,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到抓住网络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QQ、邮件、微信、微博等新型网络途径和大学生进行平等而个性化的交流,帮助大学生解决具体情况,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而又意义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层次的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多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备课中有意识的附加一些诗辞歌赋等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一些诗辞歌赋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平时语文教学日程安排上,要求学生多看、多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传统文化著作,熟记一些传统文学的名言佳句,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2.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情感在传统文化中表现的最为浓郁和强烈,也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语文教材中国古典文学内容教学时,注重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讲解,在让学生全面理解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让学生撰写诗辞赏析和读后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诗词歌赋)主题的理解、对诗人爱国情怀的感悟。
3.亲情教育。反映亲情及传统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及对母亲的思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溢与言表,感人至深;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充分体现了对亲人的关切、思念之情以及渴望得知亲人消息、家庭信息的一种急迫的心理。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把倡导家庭美德、学生心理健康、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育学生尊老爱友、孝敬父母,帮助学生维护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亲情网。
4.友情教育。友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情感,友情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之间的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了朋友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在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教材中有关友情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主题思想,分析梳理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写出赏析和评价材料。学生在学习诗词、分析归纳主题思想、撰写赏析和评价材料的过程,逐步加深了对友情的理解,增进了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相继推出了幼儿教育软件,其中教育类软件所占市场份额较大,且呈现出上升趋势。尽管幼儿教育软件市场前景良好,但在软件开发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有的软件开发商侧重软件的技术性与功能性,并没有从幼儿的成长需求出发,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教育软件的设计原则
幼儿教育软件关系到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软件研发人员在用户界面设计上应以幼儿为中心,把幼儿的各种心理体验放在首位。然而,很多研发人员只重视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过关式的设计原则让幼儿过度沉迷游戏,让教师与家长极为担心。任何软件都是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进步的,幼儿教育软件也应如此,设计者应根据教师与家长的反馈,优化升级软件,以保证软件的界面风格、设计功能等达到用户的期望目标。幼儿教育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图形设计,另一部分是交流互动设计,然而在整个APP市场中,教育类的用户界面设计评分在四星以上的不足10%,这说明教育类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不细致。幼儿教育软件关系到幼儿各方面的学习和成长,在设计幼儿教育软件的用户界面时,设计者要考虑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对比目前市场上多个幼儿教育类软件,笔者发现用户好评较高的幼儿教育软件都有一些共同点,如秉承着爱、快乐、自信、梦想、创新五大目标,以及对幼儿进行伦理、心理、脑力、美学、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综合教育。
二、在幼儿教育软件设计中渗透传统文化
如今,教育应用软件开始在许多地区普及,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软件走进校园和家庭,已经成为幼儿教育领域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追求商业化的市场环境下,各种幼儿教育类软件的开发水平千差万别。如何选择一款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软件十分重要,这也是困扰家长和教师的难题。如“儿童涂涂乐游戏”软件游戏是一种由儿童进行填色和涂色的绘画游戏,有多种简笔画供幼儿填色,游戏避免了纸质涂色超出画框的情况,采用特殊的涂色技术,让幼儿在涂色时不会出界,而且相比市面上很多款涂色游戏的点击即上色的方式,此游戏需要幼儿擦涂图案才能上色,真正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这款软件涂色游戏还有语音播报功能。如为白菜填色时,当幼儿选择绿色画笔就会出现“白菜绿色”的语音提示,让幼儿了解图名及所选颜色。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幼儿教育软件中,是软件研发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不同的设计策略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研发人员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具有文化性、美学性和适宜性的软件。然而,很多幼儿教育软件没有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在软件中没有体现诚实守信、尊重师长等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幼儿教育软件的研发人员要在软件设计中多添加成语故事、寓言、礼仪知识等,以适应幼儿教育多方面的需求。如何在幼儿教育软件中渗透传统文化呢?笔者以“宝宝好习惯”软件为例进行分析,该软件中有五章《三字经》,可以让幼儿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然后列举了一系列的儿童好习惯,如保护地球、说话算话、小心蛀牙等。此款软件没有设计游戏关卡,家长不必担心幼儿沉迷于游戏。要在幼儿教育软件中渗透传统文化,软件设计人员必须考虑软件的适用范围,以及游戏是否会给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在保证幼儿的视力、身体、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再进行多方面的益智教育,锻炼幼儿的手脑配合能力,才能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情怀。
二、泰山文化与驻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一)泰山可视可感的物质文化渗透着人的生存理念
泰山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者相互映衬、相互充实,宫室、植被、摩崖石刻、题字、庙宇、道路、溪水、山谷、建筑、悬石、碑坊、亭台、松柏等等,山水交映、盘道崎岖,历来有“步步不离地,步步是登天。一寸不着力,一寸天相悬。亲到绝顶者,步步乃慎焉。”的说法,通往山顶的路上,“登高必自”、“从善如登”、“努力登高”类题刻醒人耳目,给登山者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些和谐的自然美景,既有静谧安然之处,又有古树参天、风清云静之所,移步异景、苍松翠柏、溪水潺援、高崖深谷、怪石嶙峋。登临之处,无不荡涤心灵、振奋精神,不亚于在这空灵幽深的美景中进行一次人生冥想,灵魂得到洗礼,心胸豁然旷达;“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遥望攀登之路,真真切切、曲曲折折、喧嚣纷争,连绵起伏的群山、滚滚流动的白云,都变成了旅途中多彩的风景,这种登山实践,人们始终处于欣慰和奋发向上的情绪之中,抛却了烦恼,振奋了精神,催人奋进,置身积极心理状态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自古以来,各阶层的泰山朝圣者,把攀登泰山比作启迪人生的精神之旅,历代名人宗师对泰山仰慕而至,泰山成为了一种精神具象,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象征。
(二)泰山精神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
通过泰山文化凝练形成的优秀品德称作“泰山精神”,泰山的厚重、博大,世代敬仰,不断给人以启迪、激励和力量,而人的意志、追求、性格、理想,又恰与之契合,为驻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发展。
1.勇于攀登、登高必自、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从古至今,人们不光流连于泰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且热衷于一级级台阶不畏艰险的攀登过程,在过程中体验与时俱进、勇于攀登、积极向上的心理境界,表达不畏艰险的情怀,昭示着一个人要实现人生理想,达到人生目的,就必须在确立远大志向的同时,正确对待不幸和挫折,充分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发奋努力、克服困难、不断超越、持之以恒。这些泰山攀登精神的意义,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关注视角,引导驻泰高校的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强烈进取心的心理诉求,最大限度的激发自身潜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敢于面对挫折和挑战,勇往直前,塑造积极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2.宽容博大、包罗万象、居高不傲的包容精神。泰山“五岳独尊”,有着“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纳百川”的博怀,在泰山之上,无论儒、道、释,还是古往今来各种文化,总能互相包容,兼收并蓄。分散于各个寺庙宫观的泰山石刻上,能清晰地看出儒、道、释三教合流的现象,虽然从内容上难以梳理出明显的教派合流的发展线索,但毋庸置疑的打上了儒、道、释多元崇拜印记。诸多景点也涵盖了经济、民俗和其他宗教派别等信息,印证了泰山文化的博大、包容,“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正是泰山文化胸怀博大、包容万象、谦虚谨慎的包容精神的真正写照,包容精神的培养,有益于帮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懂得宽容待人、忍让克制,在人际交往上易于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容忍别人的过失,合情合理的向周围的人们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接纳别人,悦纳自我。
3.敢于担当、扶正压邪、勇于承担的担当精神。我国自古就有灵石辟邪和崇拜的民俗,泰山石也不例外,海内外常把泰山石、泰山石敢当碑碣赋予“保平安”、“镇宅”、“辟邪”的灵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泰山石敢当在人们心目中成了正义的化身,赋予了新的信仰理念,延展了灵石崇拜功能,包含了“扶正压邪”、“悬壶济世”、“敢于担当”的担当精神。马克思曾告诫我们,“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人是社会的人,其社会本质决定了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要敢于承担相应的人生责任,这种敢于担当、勇于承担的责任感注重强调个体的自主、自觉,强调认知、情感、行为内心体验责任意识的自觉承受。培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担当精神,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学生自主、自觉、知行合一,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承担自身言行产生的一切后果。
4.物我两忘、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泰山作为登临圣地,不同于一般自然风光,如果仅仅局限于自然特征,泰山也就谈不上“五岳独尊”的显赫地位,“离开了人的现实的生命活动,任何自然地理环境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泰山的自然物景和艺术风格浑然一体,从众多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泰山文化遗存中,可以发现置身泰山中人与自然那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融洽关系。尤其在泰山的多元文化要素中充分体现着和谐的思想,既保持了自然本身的和谐,又解决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以及景观与游客生理、心理上的和谐。推及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和谐理念,涵盖人与国家、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强调个体的修身养性,强调尊崇生命的本源。和谐理念的推行,有助于大学生的和谐成长。
5.凝重沉稳、维护自尊、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泰山山脉形体浑厚、沉稳,给人以安稳感的视觉感受。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用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更是赋予“重如泰山”以崭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历经风雨洗礼,泰山便有了平安之山、稳定之山的文化内涵,蕴含了泰山的人格价值,并把追求“国泰民安”、“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同人类最高精神境界、价值理念和人生理想融为一体。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多种形态的人生价值观,少数学生没有远大抱负,没有生活目标,缺乏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稳如泰山”的人生理念渗透,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各种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盲目攀比、好高骛远的浮躁情绪,营造脚踏实地、稳健务实的学习风气;“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的存在价值,利于培养志向高远、稳健务实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