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6:54: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家庭环境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及学习成绩,而且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据调查显示,儿童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发生,其多数是与家庭环境不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健康心理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家庭教育的主题。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涌人城市打工、经商,然而在大量农民外出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伴随父母进城,只能留在原籍接受学前教育,他们的成长状态直接影响着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家庭因素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家庭经济生活对幼儿的影响。
家庭收入的多少,直接与幼儿的物质生活、学习环境、健康条件等方面相联系,对幼儿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家庭经济收入的多少,经济负担的轻重,生活水平的高低,这些情况都不能决定对子女的教育是有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是如何对待、如何安排家庭的经济生活。如果说父母善于持家,能合理、科学地安排家庭经济收入,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收入和支出大致相等,略有节余,使家庭生活过的平静、和谐,即使物质生活条件艰苦一些,孩子也会觉得幸福温暖,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有的幼儿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一些生活起居都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祖辈们对孩子十分娇惯,甚至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这就养成了幼儿唯我独尊、挥霍浪费的坏习惯。有的父母舍得在吃穿方面给孩子花钱,却舍不得为孩子买好书;也有些父母不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跟风随潮,过于大手大脚地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缺乏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相P调查显示,农村家庭中只有56%的临时监护人经常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幼儿意外伤害发生,但也有34%的人只是有时会注意,还有8%的人明确表示顾不过来。由于监护人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导致留守幼儿这一群体存在着较大的安全教育隐患,磕伤、溺水、交通等意外事故很容易发生。但是大多数的父母或监护人没有给孩子普及过安全知识。
3.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农村留守孩子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地满足他们正常的的心理需求,他们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表现出孤僻、内向等心理特征,并且不易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不是独自待着不理睬别的小朋友,就是容易和小朋友打架。隔代抚养留守孩子的祖辈,其教养态度往往是保护溺爱的,很容易造成儿童的任性、孤僻、攻击、胆怯等个性特征。
4.家庭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农村家庭的幼儿,由于地理环境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家庭环境远不如城市里的孩子好,农村幼儿的家庭环境一般比较杂乱,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甚至有的孩子所处的环境脏乱不堪,孩子的自身卫生情况也很差,有的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不洗澡,食物玩具乱扔乱放。这些都容易导致幼儿散漫、懒惰、不讲卫生、随意等不良习惯的养成。
二、家庭问题影响农村儿童健康发展的对策
1.家庭物质因素影响的对策。
家庭物质因素主要决定家庭生活环境,对耗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家庭是孩子第一个生活环境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生活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对孩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对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等方面影响极为深刻。而这种影响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孩子们接受这种影响也是在不知不觉中的。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幼儿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有利于培养其优良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对幼儿的安全防患意识的教育。
幼儿年龄小,什么都想看看、摸摸,多是无意行为,受到伤害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因此,家长平时除了要格外用心看护外,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基本要求。家长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知识,获得经验,这是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一把钥匙;父母的行为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家长要用自己的行动对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这样有助于幼儿顺利地参加幼儿园的游戏、学习及生活活动,有助于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为幼儿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从多角度关心幼儿 。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的粗野蛮横方式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效果,甚至会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用仇恨的情绪与家长作对。或者有些家长对孩子监护不力,孩子犯了错误怕伤孩子感情,轻描淡写说两句完事,长此以往放纵孩子,最后导致无法管教。因此,教育孩子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留守幼儿,家长要从多角度关心他们,不仅是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要切实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要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可以在家长与孩子之间开展“亲情信”、“亲情热线”等活动,为亲子沟通提供方便。
4.尽量给幼儿创设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家长要根据家庭经济条件来美化家庭生活环境。风格优雅、整洁美观、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陶冶孩子的情操,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具的购置、摆放,房间的装饰等都应将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追求高雅的情趣。布置家庭生活环境的时候也最好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动手,特别是布置孩子自己的房间时,家长不要包办替代,让孩子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风格自己动手布置房间,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让孩子学会欣赏美。
总之,解决家庭问题对儿童的影响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紧密配合,形成人人都来关心儿童成长的浓厚氛围,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真正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回顾国家60年的农业惠农政策的改革历程,形式一直在不断演绎变化,但其核心思想都是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满足农民的切实需要,让农村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的方向没有变。然而现阶段,农业虽一直处于高产状态但是速度趋缓,现形条件下能激发农民生产、生活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全面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和普及,以及其他救济、扶助政策的落实都不同程度地惠及到农民的需要,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出台虽让农民喜出望外,但现实情况是参保率不高,结果着实有些让人出乎意料。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随着农村老年人劳动能力的降低、经济收人的减少,老年人在家中的经济地位也相应的降低,子女的支持程度成为制约老人保障意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为深人研究子代的参与行为对农村养老保险实施情况的影响,随机地选取了菏泽市及金乡县部分村庄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调查,子代在25周岁左右都已成为已婚人或准婚人,也都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收人,而60周岁以上的人群将一辈子的积蓄花在了子代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逐渐下降甚至失去了劳动能力,经济来源变少甚至没有,因此,为了使调查更有参考性和说服性,特选取农村年龄为25周岁以上到59周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以期找到子代对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
1、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子代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使调查地区更具有代表性,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随机选取的村庄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当地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可供农民选择;二是农民的投保行为出于自身的意愿无强制性政策的干预。在此基础上,笔者选取了两个村庄,共200户农村家庭,考虑到农村整体文化的水平,避免无效问卷的产生,调查以口头访谈的形式进行。全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子代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意愿;农村子代家庭的生活状况、养老方式与心理。
1.1子代家庭的日常生活状况及目前农村家庭的养老负担情况
首先了解一下子代家庭的日常生活状况对父代老人的养老情况.了解一下目前农村家庭的养老负担情况.目的是想弄清楚在农村是否会存在其他的更合适的养老方式。在调查访谈 中得知,子代家庭目前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家庭生活所需,收人来源主要为外地务工、小本生意等。在S村,按每户4口人来算,也仅仅是866.68 m地。而且1995年以来出生的男孩子也没有了宅基地,一定程度上更加重了子代为儿女建房的经济负担。同时25-40周岁的中青年是外出务工的主力,是家庭经济的支柱;老人除了照顾孩子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更不用提有其它收人的来源;土地经济地位的削弱,让子代更忽略了土地的分量。因此,土地养老已经不能像过去一样保证老年人的生存需要,而且在访谈中了解到老人也不愿活到老,干到老,也显示着老年人更加依靠子代经济收人养老的趋向性和必然性。
通过访谈获悉,由于子代每口为生计奔波,长年在外,看望父代的日子少之又少,其中算是具有孝心的子代也仅仅是隔三差五的为父代送些日常用品,相互沟通感情的时间屈指可数。养儿无望成了子代的一大感慨,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多子多福的传统观点,因为子女越多,在养老的责任上彼此就会产生一种侥幸的推卸依赖行为。由此可见,随着生存紧迫观念的转变,子代更趋于是血缘的延续,赡养老人的义务被单薄化,子代养老已经不是一种可靠的长期的唯一的养老方式,巫待一种新的养老方式的产生来弥补现行的不足。
1.2农村家庭的养老方式
通过访谈,每户家庭一般要负责4个老人的养老,老年人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并且严重地影响着子代的家庭,儿子养老基本上成为代代传承下来的思想。据调查,每户至少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占85%,儿子是每户家庭正常生活的开始,所以子代不惜采取一系列逃避计划生育的措施仅仅是为了生个儿子,并为此花去了家庭的大部分收人。在父代到了养老的阶段,子代的经济跟不上,有强烈责任感的子代基本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了强大的自卑感,造成思想上的负担,甚至有的子代承担不了父代的养老义务干脆让老人仅保持到吃饱穿暖的水平,有的老年人甚至无奈地进了养老院,这不但没有让老人享受到养老的意愿反而精神生活每况愈下。这反映了子代盼望社会提供更多经济帮助的迫切需要。
在访谈的过程中,还了解到家庭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是老人自己独居,子代定期提供物品和金钱.而且这些物品和金钱在毫不影响子代生活消费地极小部分。无子代的老年人不愿意进养老院,靠政府补贴艰难的维持着生存,揣着“走一步算一步,活到哪算到哪”的想法,残酷地剥夺了老人享受养老地权利,有90%地子代与老年人独居,原因是方便、自由、规避一些生活上地矛盾。因此,子代在日常地生活中,与父代沟通甚少,使老年人陷人了孤寂地状态。 转贴于 在“家庭每年花在家庭老人身上地养老费用”的调查中,100元以下的占4% ,101-300元的占25% , 301一 500元的占50% , 501-1000元的占10% ,1000元一2000元的占90% , 2000元以上的占2%,在200户子代的调查中,这笔费用刚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90%的子代声称养老是有心却无力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负担。
1.3子代的学历程度分析
通过访谈,学历越高的子代更容易接受理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本质内容,经常外出务毛的子代比在家务农的子代更容易考虑社会养老,在相同学历中,男性子代比女性经济意识强,更容易算清社会养老的经济帐,眼光更长远。。原因是女性一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经济收人大部分都来源于男性而受教育程度越高,意识里更趋向于接受新事物,更愿意尝试农村社会养老。
综上所述,在子代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以上特征可以综合为二点:一是子代急需一种新颖快效的养老方式,二是子代的经济能力薄弱,承担不了太高的养老缴费标准,后者是决定是否参保的关键因素。因此,抓住子代的行为特征,从子代的经济能力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保证落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使农村老年人生活得体面,有尊严,不再向往城里人的生活。
2、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的建议
2.1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产品价格飞速提高的现阶段,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充分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工作,避免拖欠农民工资等不良情况的出现。给农民营造一个勤家富路的氛围,鼓励农民做好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勇于挖掘出自己家乡的潜在特色产业,将产业做大、做强。因此,乡政府要加大地去农村调研的力度,为致富当地农民尽一切力量,保证农民参保的经济可行性。
2.2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制定合理地农村养老缴费标准
一、前言
2007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首次将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纳入新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根据《意见》,独立学院的贫困学生将有资格享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国家资助政策。随着国家资助与奖励力度的不断加大,学生资助工作对班级建设的影响越加突出。如何从班级建设的角度剖析当前独立学院的学生资助与奖励制度及其运行模式,以进一步促进班级建设?本文对贫困生的认定、受助学生的评选、资助后的监控三方面工作中有可能影响班级建设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研究对象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校大一、大二、大三本科生900人。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和查阅有关大学生资助管理、独立学院学生资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
(2)问卷调查法:制定综合调查问卷,调查目前独立学院资助和奖励制度在班级中的实施情况,了解制度的实施对班级建设的影响等。
(3)访谈法:访谈对象包括学生辅导员、贫困生、普通学生、部分学生家长、学院资助和奖励部门主管的老师、学院分管领导等。
四、我院当前学生资助与奖励工作对班级建设的影响
2007年国家新的资助政策施行后,我院学生资助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从2010年秋季起国家助学金的金额分别从1500元/年·生、2000元/年·生和2500元/年·生提高至2500元/年·生、3000元/年·生和3500元/年·生,加上学校划拨给我院的勤工助学经费和各类学生奖励经费增加,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面不断扩大,受助力度明显增强。学院每年发放的各类资助和奖励经费已经超过400万。资助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院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当前我院的学生资助工作主要包括贫困生认定、助学金受助者评选和助学金发放三个环节,下文将从此三个环节探讨学生资助与奖励工作对班级建设的影响。
1.准备程序——贫困生认定体系的建立考验班级思想建设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各类资助工作开展的前提。在贫困生的申请资格方面,目前我院采取“学生申请—学生评议小组认定—辅导员审核—学院批准”的模式。在实际工作中,较容易出现学生认定时申请数量过多,学生的真实情况难以掌握的情况,给学生评议小组和辅导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和难度;一些真正的贫困生,因自卑心理,担心老师同学因贫穷瞧不起自己,不愿意申请;而不贫困的学生,往往利用便利的社会资源同贫困生进行争夺,存在的假装贫困的现象。
在贫困生的认定方式方面,我院主要采用生源地认定—学院自身认定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一方面是要生源地相关民政部门出具学生的家庭经济调查证明和贫困说明,在这方面,一些地方的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存在很大的虚假成分。另一方面是学院自身认定,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成立由辅导员担任组长的评议小组,评议小组成员的素质很重要,如果小组成员公正度不够,把关不严,没有执行规范的认定程序,随意性很大,认定结果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调查中,有91.85%的同学认为评定小组和辅导员能够直接影响认定结果,有48.23%的同学认为最终的公示名单中部分同学不符合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条件。
2.评选过程——确定受助学生名单考验班级组织建设
跟其他工作一样,如果没有组织便无从开展。班级组织在各类资助与奖励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因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利益的分配而面临巨大考验。一旦评选过程不够公平、公正和公开,辅导员和班级组织的威信就会降低,离散着班级凝聚力。
跟多数的高校一样,我院的贫困生指标及金额远远无法满足实际家庭困难学生的需要,以2010年秋季国家助学金为例,我院实际认定贫困学生1736人,而学校下拨的资助金额及指标仅有520人,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学生需要。如何从众多的贫困生中选出这些更加困难的同学,就又是一项重大工作,也恰恰是班级建设的难点之一。我院处理此类情况不外乎评议小组提名,班级同学投票,辅导员老师同意和贫困同学轮换获得两种方法。前者极易出现同一名同学多次受助,其他同学虽然困难但一次机会都没能获得的情况,而后者就会出现平均主义的倾向。调查中,只有77.85%的同学认为受助者符合相关评审条件,还有超过20%的同学对受助同学保留意见。
3.助后监管——监督受助学生助学金的使用情况考验班级作风建设
好的班风能让班级同学思想积极向上,学习刻苦努力,生活勤俭节约。但独立学院学生本来就存在的偏重物质享受,缺乏诚信和感恩意识使得部分受助学生“报复性消费”心理膨胀,恶化了班级风气,也使国家的资助与奖励资金没能发挥更高效能。
同多数高校一样,我院缺乏对贫困生助学金使用的监控机制。由于与二本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更容易出现重视个人利益、追求物质享受、感恩意识较为薄弱、缺乏诚信意识等问题,不健康的想法和不良行为更为明显。比如不能正确对待资助,面对国家的助学金,有的抱着“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的消极心态,得到钱后不计划使用或用在奢侈消费上;有的学生则有强烈的依赖心理,认定自己最贫困,最有资格得到更多的资助,完全不考虑其他贫困同学的实际情况;为了得到更多的甚至本不属于自己的资助,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不如实反映家庭情况,夸大贫困事实,对培养学生“诚信”观念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另外,非贫困大学生或未评上奖励的贫困生,看到他人得到资助或奖励后,容易产生嫉妒或失落心理,从而导致互相诽谤等不良行为的出现。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受助学生生活节俭的有66.61%,说明多数同学还是能够将受助费用用好,但也有超过32%的同学认为受助同学不够节俭。而对受助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满意的也只有64.53%。
五、改进和完善我院资助与奖励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切实利用资助与奖励制度推动班集体建设,进一步为贫困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提高国家的资助与奖励的实效性,针对当前的班级建设和我院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立足校园,细化标准,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能力
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尽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有“文”可依,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人员、成本等限制,使得这项工作并不十分准确。基于高校学生基本生活圈都在校园内的实际情况,因此对学生校内消费行为进行调查从而了解本校学生平均消费水平对认定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另外要通过调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细化认定指标,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真正把认定工作做好做实做精。同时,希望政府能够建立协调统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体系,方便学校核实贫困学生的真实家庭状况,切实增进资助公平和资助效率。
2.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设立受助义务,实现资助公平
通过诚信教育的开展,使大学生树立“两个意识”:一是诚实申报家庭经济状况意识,要对部分提供虚假信息骗取助学金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二是正确使用奖助学金意识,受奖助大学生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助学政策规定,制定个人用奖助款的计划,将奖助学金用于学费和必需的生活消费。
设立受助义务,强化感恩教育,增强责任意识。相对而言,独立学院学生的责任意识更为淡薄,所以我们更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等,以加强对他们这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明白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人分忧,为社会贡献力量,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奋发图强,将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经济生活状况,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人生使命。受助学生要正确对待资助,不能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或者是“施舍”,教育学生应该将它作为一种动力,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以便更好地报效祖国、报效社会。
3.引入资助绩效考核机制,实现资助效率与公平的兼顾
相较于奖学金、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助学金的获得限制很少,除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外,其他限制很少。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助学金就像免费的午餐,很具有诱惑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争相申请的局面,也增加了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难度。
针对上述情况,可根据学院良好校风、学风建设的需要,制定资助绩效考核方案,将资助与奖励的获得与该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表现挂钩。学习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全额享受国家奖助学金,不好好学习,表现不好的不能全额享受或取消资助。这样做,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动独立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
4.改革奖助学金的发放方式,加大对资助后的资金使用监控力度
在国家资助发放方式上,尤其是国家助学金,可以采用分月发放到学生银行账户上的方法,这样数额较小,更能满足贫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大量现金奢侈消费的发生。同时,完善监控机制,一旦有反映受助学生存在不合理使用助学金的情况,就要调查处理,情节严重的立即取消受助资格并收回已发放的资助费用。
参考文献:
[1]李海冬,丛?珊,陈煜丽.独立学院贫困生认定机制探讨[J].成功(教育),2008(10).
一、相关电影介绍
《盲井》中的人为了生存,不惜诱骗同样处于底层的人们去矿上打工,将打工者害死在矿井下,制造假象,找矿长索要赔偿,一次次的得手,金钱似乎已经让他们丧尽天良,结果自相残杀。《盲山》中的胡晓晓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将女大学生白雪梅拐卖到一个野蛮的山村,遭遇、毒打和谩骂。她的命运是悲惨的,贫穷也使她变得无知。虽然最后逃离了那里,但她的孩子没有被带走。《钢的琴》讲述的是一个下岗工人为了和妻子争夺女儿的抚养权,设法偷钢琴没有得手,在一群落魄兄弟的帮助下手工制造出了钢琴。《天注定》取材于轰动全国的几件大事,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们,如果想造反,那真的是件可怕的事情。他贫穷,所以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抢劫,杀人,自杀。在常人看来,他们的做法是不对的,但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如果生活的安居乐业,他们会有这样的举动吗?《老寨》讲述的是老寨村的村民和村干部围绕着权力和利益而进行争斗的故事。村支书不顾大局,只为自己谋利。为了防止权力集中在某个人手中,村民们将公章锯成四瓣。底层人民没有权力可言,他们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不停的抗争着。
二、中国底层的社会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约有6.9亿,如此庞大数字的农村人民的命运关乎中国的命运。自古以来,处于中国底层社会的农村就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三留”问题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组成了农民工群体。打工收入成为他们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留下来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留守老人生活状况比较差,再加上远离子女,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很容易产生焦虑、孤独、自卑感。特别是有的留守老人还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承担教育孙辈的压力,他们普遍缺乏精神依托、缺少安全感,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
我国的留守妇女有四千多万,她们留下来照顾老人和孩子,精神负担重,再加上还要干农活,劳动强度大,给她们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除此之外,她们还面临性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曾做过一个调查,留守妇女隐讳地表达了她们的性压抑问题,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妇女经常感到压抑。除她们自身需求外,还有一些犯罪分子抓住留守妇女势单力薄又不敢抵抗声张的心理,将目标锁定在她们身上。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行为跟正常孩子相比有很大不同。有些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保护而变得胆小、懦弱,有的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管束而变得脾气暴躁、任性等。不少留守儿童正值青春期,心理活动复杂,需要家长的正确疏导。但是,祖孙年龄相差太大,祖孙之间有很深的代沟,老人们不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孩子们也不喜欢跟老人沟通,从而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发生意外、自杀、犯罪问题不容忽视。
2、受教育水平低,素质较低
底层社会人民的家庭经济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上不起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思想落后,认为读书无用,不鼓励孩子上学,所以很多农村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便不再继续读书。在家里帮忙干活,到一定年龄了出去打工成为普遍现象。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让男孩读书女孩弃学打工挣钱。父辈子辈受教育水平都比较低,这样循环往复,整个家庭人员的素质都较低,不利于家庭更好的发展。
3、医疗卫生问题严重
底层社会看病难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他们一直处于“小病不看,大病看不起”的状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困扰他们的一大问题。近些年来,合作医疗对于农村人看病起了重大的作用,看病花费可以报销一部分,减轻了一些家庭负担。但是大病仍然看不起,动辄几万几十万的手术费对于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他们不敢生病,生不起病。再加上农村地区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设施有限、饮水安全等底层社会群众的健康问题得不到保证,更不用谈更好的发展了。
三、造成中国底层社会问题的原因
1、家庭收入水平低
底层社会的人民群众家庭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他们放弃土地进城务工,说到底就是贫困。贫困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就像这几部电影中的偷盗、抢劫、杀人都是贫困引起的。农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也是贫困造成的。这三种人群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低,而且又是较高水平的消费者,依靠家里强壮年外出务工养活。家庭收入水平低是造成我国底层社会问题的最大原因。
2、思想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
造成底层社会受教育水平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状况不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思想落后,这些人中大多有“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认为读书没用,读书是为了挣钱,不读书也可以挣钱。此外,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造成受教育水平低的原因之一。家庭经济情况不允许农村的孩子进城读书,享受不到城市地区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和完善的教育设施。一些基层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学历不高,各方面技能不足,再加上教育资源有限,造成底层社会生活的孩子眼界狭小,素质偏低。
3、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体系不健全
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比较缺乏,高技术、高水平的卫生人才大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群众患病在当地难以及时有效地就诊,而到城市中的大医院看病,不仅增加了医院的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虽然我国已经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但覆盖面较小。新农合试点目前受益人超过八亿,但筹资力度和保障力度较小。还有一部分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看病靠自费。
四、中国底层社会的出路
1、采取措施提高底层群众的收入水平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对“三农”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党的十以来,更是关注农村的贫困问题,制定减贫计划。党和国家采取措施帮助贫困人民脱贫,实施惠及民生的政策,处于贫困中的群众也要从自身出发,脚踏实地地跟着国家的政策走,充满干劲,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2、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142-02
贫困大学生是指那些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又缺乏其他经济来源,无法缴纳学费以及缺少必要生活费的学生。
学生交费上学是贫困大学生出现的客观原因,不发达的区域经济是贫困大学生出现的地区原因,学生单双亲下岗,家庭经济资源和智力资源的贫乏和市场竞争力的低下以及家庭变故等造成家庭收入下降是贫困生出现的直接原因。学校困难学生的比例较大,需要救助的学生较多。目前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但在完成经济上的资助之后,学校党委、行政如何高举育人大旗,扶贫扶志,加强助后教育,让助学与育人并重。使贫困生都能充满阳光地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1 贫困生现状
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的贫困生,遇到由经济困难带来的生活、学业,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挫折,造成了心理上的失衡、紧张和焦虑,思想包袱,情绪低落,心理灰暗,主要表现在:一是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自卑和自尊的矛盾性使他们对很多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他们希望融入集体,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赞同,却又因为自身的问题无法达到理想的结果。二是将贫困作为争取资助的资本,认为贫困就应该获得资助,三是缺乏进取动力,对改变自己的现状没有实际行动,生活懒散,没有昂扬的斗志,四是不诚信,没有对获得的帮助怀有感激之心。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经济和生活的巨大压力,相当一部分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
2 以贫困生建档为契机,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也是大学生必备的道德素质,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一定要加强资助与育人的结合,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与诚信教育的结合,贫困生资助是国家、社会及其他团体和个人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高校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对待这份关怀,公平、公正地进行评比,将这份温暖真正送到那些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确实需要帮助的同学手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工作是学生正常享受资助的前提和保证,高校要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贫困生实际,出台了《贫困生建档及认定办法》,从资助申请的条件到贫困学生认定的标准与程序,从评议结果的透明度到贫困生档案的动态管理要做具体规定。
2.1 “绿色通道”,做好诚信教育的第一关
高校每年在给新生邮寄《录取通知书》时,同时要寄送了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制的《高等学校资助政策简介》宣传手册以及《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使录取新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各类资助政策,也让贫困家庭提前做好家庭贫困证明材料的准备工作,以便在报到当天能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新生报到后,高校在一个月内对贫困生的情况进行摸底,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逐一对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学生进行谈心,走访宿舍,了解同学,避免个别学生不诚信弄虚作假,骗取各类资助。
2.2 贫困生建档,做好诚信教育的第二关
按照《贫困生建档及认定办法》精神,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根据学生本人提供的由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以上民政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的贫困证明,组织学生填写《建档登记表》,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组织班级学生根据该生的生活情况民主评议该同学的贫困等第,经审核,学生本人诚信签字,完成建档。
2.3 毕业生还贷,做好诚信教育的第三关
高校每年有部分同学通过当地银行或信用社贷款。学生资助管理部门通过开展倡议书、诚信签名等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请银行为学生宣传理财与征信知识,给每个同学发放征信手册,利用主题班会课开展征信大讨论,同时加强贷后服务工作,建立诚信档案等,积极宣传国家助学贷款与银行征信系统政策。同时在办理助学贷款时与每一位贷款学生签订还款承诺书,以此来敦促贷款学生珍惜自己的诚信记录,履约践行,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希望学生珍惜个人信誉,珍惜母校荣誉,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贷款学生就业去向,保持经常性联系,积极配合学生所在地的金融机构跟踪了解其还贷状况,努力把贷款违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3 以感恩于心、行动于学为出发点,加强学生感恩教育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高校要教育大学生在获得资助之后,要感谢国家和各级政府,感谢资助大学生的企业和个人,告诫大学生不能不停地叫穷,将最真诚、最珍贵的慈善之举看作是别人的义务和责任,是应该的奉献,每个受资助大学生要有最起码的感恩之心和做人的“阳光心态”,高校要教育大学生要记住正是有了这份帮助,才渡过了经济难关,才能完成大学学业,要充满感激地对待这份帮助,并将这爱的火种接力相传。因此高校要将感恩教育进入到每个大学生的生活中去、组织感恩主题班会、看感恩电影、写感恩征文、实现感恩愿望、召开座谈会、给好心人写一封感谢信等活动,让受资助的大学生真心地去体会,去感受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在点滴生活中学会理解、心怀感恩、受助思源、诚信做人。
高校通过这些感恩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感恩的平台,让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理解、互助、责任、奉献、服务精神,传递关爱之心,让他们以一颗感念恩情,让贫困生资助成为充满神圣与温暖的爱的交接。同时要使贫困大学生明白。只有胸怀感恩,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回报他人及社会,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回报”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让他们明白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分忧,为社会奉献力量,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发奋图强,将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经济生活状况。
4 以榜样示范作用为抓手,加强学生励志教育
高校要宣传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树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学习榜样,使他们能够从身边同学和事迹上感受到先进典型的感召作用,高校每年要举办国家奖助学金颁奖暨受助学生励志座谈会,在会上邀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三好学生为大家讲解学习历程,生活的艰辛,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明白贫困是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些麻烦,他们需要为学费、生活费操心,但他们要正确地看待它,贫困不是我们的错、你的错、他的错,更不是父母的错,这是由诸多因素和原因造成的,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要将贫困看成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因为贫困,我们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考、一份节俭,一份坚强、一份心理承受力,我们比别人更加理解生活,那么这些对我们的成功都很有帮助。高校通过召开座谈会,让受助学生向优秀学生代表学习,学习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努力拼搏,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和期望,努力成长成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5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加强学生成才教育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和情感态度起伏多变,各种利益关系上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如果大学生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不能很好地协调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势必会在心上引起很大的不适,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要面对校外复杂的社会及其关系,又要面对校内学习、生活,劳动、活动、品德、婚恋、人际交往等具体问题s既要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人生、事业,又要考虑自己随年龄增长需要对家庭和父母承担的责任。贫困大学生更是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的“特殊”,他们面对发达地区来的大学生,经济方面的落差,容易导致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上的不良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良好健康的个性心理有利于正确认识和适应复杂社会的生活现实,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有助于发挥心理潜能,提升创造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经验反复证明,一个人发展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还要看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即他是否还具有一个良好、健康、积极的个性心理。一个健全的人,不仅需要充实的知识和强壮的身体,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内心完满、精神融通的人,一个性格完备、充满阳光的人。
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渡过“心理贫困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要与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联合,一起为所有建立贫困档案的学生另外建立心理档案(这部分档案存放在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或解答贫困生的疑难问题,稳定贫困生的思想情绪,帮助他们培养正常的心理状态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随着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及高校收费制度的施行,加上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家庭经济收入差距的扩大,在高校中随之出现了相当数量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或难以支付教育费用的贫困生群体。根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校贫困生约占学生总数20%,达270万左右,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在60万至20万之间,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10%。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在学校生活中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存在着普遍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人敏感、心理焦虑、抑郁、内向和不稳定、自卑等,即由经济贫困衍生出“贫困心理”。研究发现,单一的经济资助模式在解决贫困生的“贫困心理”问题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和低效性,因此,亟待研究和建立更为系统科学的资助模式和资助体系。
一、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现象的主要表现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大,而且还承受着一定的心理负担。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其贫困心理的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人际关系敏感
人际关系状态是个体心理健康程度的体现,由于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大多较强,遇事不轻易求助,心理上表现为敏感多疑,怕别人看不起和怜悯自己,因此有些贫困生会拒绝别人的真诚帮助。
2.心理焦虑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其在学习和生活均出现物质上的匮乏,长期处于“思而不得”的心理焦虑和紧张状态。张建卫在研究中发现,家庭贫困往往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问卷调查的63种应激事件中,贫困生在17种应激事件上的压力值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
3.抑郁和自卑
贫困大学生与一般普通大学生在经济生活和生活阅历上有着较大的反差,刚进入高校时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而导致严重自卑心理,长时间的自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
4.内向和不稳定
贫困大学生对生活的艰辛有着较多的心理体验,容易出现心态漠然而又感情用事,内心往往比较脆弱,有时会表现出反常行为。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内向和明显内向,不稳定和明显不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产生的原因
由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的差异,经济贫困对贫困生个体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贫困因素对大部分贫困生会直接产生心理压力。综合分析,中国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现象是多个社会因素并发的结果,其“贫困心理”产生的原因除了家庭经济贫困因素以外,还与其它的社会因素有关。
1.家庭经济贫困和家庭教育缺陷
社会贫富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而这种社会变化也导致了校园贫富差距加大,给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给那些经济上贫困的大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冲击着多年主流教育使他们形成的人生和价值观念。在大学里,贫困大学生必须思考更多的有关学习以外的问题,他们必须省吃简用以维持生活和学业,贫困导致的生活压力对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许多贫困大学生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到社会中打工挣钱以维持学业,因而可能造成学业的荒疏,也就是说,和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除了面临生活压力以外还有可能接踵而至的学习压力。特别是一些贫困大学生本身由于营养不良,造成身体素质欠佳,易患疾病等导致他们在经济和心理上的进一步贫困化。
家庭教育对经济贫困生的贫困心理的防御能力,也有直接的影响也有直接的影响。由于贫困生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几代文盲,在学习上无法帮助自己的子女,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简单而粗暴,很难使子女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因此,贫困生本身的个性品格水平对于其心理发展也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2.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缺陷
贫困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要摆脱贫困,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主观因素使他们的学习压力比其他学生更大,付出的努力也比其他人多。但他们遇到的客观问题是,贫困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教育质量,学习条件,文化氛围都相对落后,加上师资缺乏,因此,很多贫困生在学习能力上与一般大学生比较也存在较大差异,加上他们学习资源的缺乏,使他们在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上要困难一些。更有不少的贫困生边学习边工作,使得学习精力分散,对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这种综合素质的差异在校内可能并不明显,但在就业过程中则毫无保留的显现出来,因为个人择业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
3.社会病态心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大环境中各种生活现象不断煽动着校园内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从而给囊中羞涩的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刺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单极目标的亚文化,一些人的人生价值观极度扭曲,“笑贫不笑”的病态社会心理和拜金主义的盛行,使社会人际关系变得现实、势利和冷漠,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也随之加剧,物质利益的作用在他们的眼中被夸大,经济贫困的折磨和社会病态心理影响,导致贫困生的心理失去平衡。在这种不成熟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条件下,贫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他们的心理表现为害怕同学笑话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等,对社会的一些不良生活观念失去了基本的防御能力。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有的贫困生在生活上片面的攀比心理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在不良思想动机的作用下产生不良的行为方式,甚至做出一些违法事情。
三、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高校扶贫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与管理
目前,政府已在各高校建立起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扶贫体系,试图从整体上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但据调查发现,整个贫困生的政策资助体系在施行中确存在不少问题。如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分析缺乏科学标准,学校和老师等政策执行者很难界定救助范围,造成高校扶贫工作信息不对称,使得政策的施行在很多时候呈现“模糊化操作”,使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这直接影响到政策施行效果。再如,高校扶贫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不统一,使很多资助政策流于形式。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缺少客观上的公平和连续性,使很多贫困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资助。
2.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形式单一,忽略非经济需求
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注重为学生争取物质资源以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上的负担,但没有看到贫困对贫困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上的影响,缺少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由于经济背景的差别以及特殊的生活阅历,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生的见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不如发达地区的学生强,其个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综合素质偏差。同时,由于贫困生因想掩饰自己自卑变得过于敏感,对社会各种资助活动进行无所顾忌的宣传或报道,使一部分贫困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产生心理挫伤,感受到了自己的弱势地位,使受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也就是说,我们的资助体系和模式基本上只注重经济需求而忽略了贫困生情感需求,造成经济贫困解决了,心理贫困越发严重。
3.一些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忽略了贫困生的隐私权保护
贫困生出现心理贫困,可能部分也缘于高校在进行资助的时候忽视了对贫困生个人隐私的保护。高校在帮助贫困生的时候,为了实现所谓的“阳光操作”,对贫困生的身份和真伪进行多次审核甚至公示,贫困生的家庭成员生活状况与收入水平等情况或不幸遭遇等隐私都成了公开的秘密,结果导致贫困生不愿意被人知道的隐私被广泛传播,其在社交身份自然被打下“贫困”的烙印,被贴上这种“标签”后的贫困生,往往心情沉重并表现自卑,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变得更加不合群,不快乐。
四、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干预体系建设
研究认为,仅靠经济扶贫的方法难以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事实上,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高校扶贫工作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在资助过程中遵循贫困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建立一个包含对优化和加强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对社会捐助者的资助方式进行科学改进、重视贫困生的情感和人格需求以及树立和宏扬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等多管齐下的干预体系,工作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有效防止“经济贫困生”向“心理贫困生”的转化,才能使高校贫困生问题最终得到科学解决。
1.优化高校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经济扶贫的方式来解决,相对而言,对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研究和重视不足,造成高校贫困生工作未能在根本上获得突破。心理贫困对大学生成长造成的人格损害要远胜经济贫困,使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脱贫致富”,克服“人穷志短”的不正常心态,优化贫困生心理干预和管理方法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贫困生管理工作不能限于经济扶贫,而应重视对他们的心理照应。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来说,使贫困生建立起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有效的心理救助方法。如组织心理学教师和心理咨询中心人员等对学生进行心理防御机制建设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及相关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压力。同时,高校的学工人员和心理教师应该加强对贫困生科学心理辅导方法研究与运用,帮助贫困生在相似群体中缓解压力、互相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成熟的应对心理问题,提高自尊水平,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贫困生问题不仅是物质问题,更是精神问题。对于贫困生,通过经济资助可能会解决贫困生求学上的物质需求,但不可能解决解决因贫困产生的其他心理问题。因此,在经济帮助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进行精神解困,避免贫困生成为经济和思想上的“双困生”。高校应定期为贫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观察,作为资助体系实施效果的重要参考。
2.重视社会支持体系的情感援助功能
在许多人看来,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就是“经济扶贫”,这种对扶贫工作的粗浅理解已被证明是不完整的,社会支持在一般人看来就是社会机构对贫困大学生经济救助而已,其实它还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理解和社会认同等情感内容。虽然争取捐款和发放救助是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社会支持体系的情感援助功能,使他们在物质上接受经济资助的同时,心理上也同样感觉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使救助方和被救助方在社会责任和社会感激的互动中实现救助工作。良好的社会支持既可满足个体自尊和爱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又可以为个体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情感安慰,降低个体感受压力的严重程度,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
3.强调资助方式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目前,有些高校为有效保护贫困学生的隐私和人性需要,一改以前在扶贫工作中的“阳光操作”方法,对贫困生的资助采用润物细无声的人性化方式即“隐性补助”的操作手法,该方法让学校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经济帮助,体现了对受助者的关怀,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因此,期待更多的人性化资助方式运用于我们的高校扶贫工作中。
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贫困生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来自于他们生活环境,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既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是非贫困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高等学府作为社会先进文化教育的领地,营造一个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校园气氛是其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有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由于贫困大学生在内心里希望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因此,在着力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各种困难时,我们还应重视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强调人格平等,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一方面,必须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应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以积极的心态接纳别人关心和支持,明白贫困只是暂时的,自觉抵制以贫为耻的不良思想;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对非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平等教育,因为人格平等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基本的教育目标。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优越感强,平时又爱吹嘘的学生,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使他们明白健康的人格应该是理解、宽容和平等,使贫困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帮助贫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树立自信心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现象的直接根源是家庭经济贫困引起的,但“心理贫困”的引发却和较多的社会因素有关,因此,在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工作上,我们必须多管齐下,必须建立一个与经济资助体系相结合的贫困生“贫困心理”干预体系,为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建卫,刘玉新,李顺.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4):261.
[2]孟庆良,马力,全建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9,(2):27-28.
[3]曲晶.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07,(3):190.
[4]李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17-121.
[5]林敬平.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社会学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33-36.
1 临床资料
我科最早开展的肝、肺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比较多,以后很快开展了其他各种良恶性及非血管性肿瘤的介入诊疗术,如脾大、子宫肌瘤、肝肾血管瘤囊肿、上消化道或呼吸道大出血等。通过20多年来对3000余人次的术后追踪调查,对各种不同性质的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统计表明,经过介入诊疗术后,复查各种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生存期1~2年占74%~32%,生存2~3年占32%~21%,生存10年以上占1%~3%。年龄18~89岁,50~60岁占大多数。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由于大多数患者这方面的信息少,所以患者精神方面的教育宣传、心理治疗至关重要,应解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摆脱情绪的困扰。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是很有道理的。
2 资料宣传
首先利用各种介入手术病例资料、媒体、图片、宣传栏等,介绍介入手术术前、术中、术后疗效的详细过程及目的、方法,以及适应证、禁忌证的有关情况。由于介入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不同于传统的内科“吃药打针”,也不同于外科“开刀手术”,但是属于手术的范畴,而且是在局部麻醉、患者始终处于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切口小,仅利用特殊材料制造的直径约2mm粗的导管,具有不需要缝合、痛苦少疗效好、时间短见效快、侵袭小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安全可靠等优点,患者容易接受。让患者及家属全面了解介入手术的涵义,尽可能给患者提供足够的信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充分的心理准备。确保每例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平安、顺利地结束,从而达到介入诊疗的目的。由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我院自1989年开展介入手术以来,从未发生任何医疗事故与差错等现象,确保了诊疗技术的准确性和全可靠性。
3 术前准备
所有接受介入诊疗术的患者,都必须经过其他特殊检查,如CT、MRI、支气管镜等。由临床医生与介入科医生会诊明确诊断后,再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结合各项血液实验室指标及适应证、禁忌证的要求,适应介入诊疗术的患者,经过严格把关后,然后对患者及家属交待在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各种不测情况的“介入手术协议书”的说明,做详细解释交待后,三方(患者本人、法人代表、医生)签名,方可接受介入诊疗术。
4 心理状态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我们的介入技术基本功扎实,针对接受介入诊疗手术患者的不同病情,广泛搜集观察患者心理上多方面的压力,采取应对措施,根据其家庭经济生活状况的好差、文化修养程度的高低、城镇与农村的差别、职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男女性别的不同、年龄大小的差异等实情,结合患者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配合能力、表达能力,其不同的心理表现,都要区别对待,特别有些“保密语言”,尽可能满足家属要求,统一口径,暂时保密,不告知真实病情。他(她)们消极的心理主要表现为顾虑、恐惧、忧郁、紧张、悲观失望、焦虑、情绪消极、孤独、胆怯、猜疑等等心态,不仅有损于身体康复,也不利于配合手术治疗。这些不良心理都不可避免地在术中或术后造成不良反应,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引起在术中呕吐、血管痉挛,引起导管送入困难、造影剂受阻等现象,这样就增加了手术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与进展,患者不能坚持等等。
5 心态表现
一、研究背景
困境儿童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c研究问题。儿童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儿童保障事业的发展与儿童的成长和未来紧密相关,而困境儿童作为儿童中的弱势群体,更需要国家和社会对其进行特殊的救助和爱护,帮助这部分儿童在成长的关键阶段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不仅能帮助困境儿童本身更好的发展,更能为发展中的国家减少许多可预见性的社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的现实状况急需引起对困境儿童保障事业的重视。
此次调查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希望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浙江省困境儿童现状,进而探索困境儿童保障的有效途径,保障困境儿童的正常权益,提高其生活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3.0对困境儿童需求情况的问卷进行分析。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梳理、研究内容的整合和问卷的设计,选取宁波市余姚市、湖州市吴兴区、衢州市开化县为调查点,对部分困境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从基本生活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交往需求三个方面全面了解困境儿童的需求情况通过其进行困境儿童实际需求的调查和数据收集,从而进行真实可靠的分析。
调查总体为困境儿童69232人,其中事实无人抚养困境儿童6636人,残疾儿童16279人,重病儿童1918人,低保家庭儿童44399人。根据配额抽样和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结合的抽样方法,确定宁波市余姚市调查样本为334,湖州市吴兴区调查样本为265,衢州市开化县调查样本为413。本次调查正式于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进行,历时3个月,宁波、湖州和衢州三地共发放问卷1012份,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有效率98%。
三、困境儿童的实际状况与需求情况分析
困境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主要是分析困境儿童的日常生活质量,本次调查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对此进行了分析:一是日常生活方面,二是生活照料方面。
(一)困境儿童的日常生活状况
困境儿童在回答“你对现在自己住的地方满意吗?”这个问题时,仅1.2%的儿童选择了非常满意,只有1%的儿童选择了比较满意,10.8%的儿童选择了“一般”,高达64.8%的儿童选择了“不太满意”,22.2%的儿童选择了“非常不满意”;在回答饮食状况的问题时,1.4%的儿童选择了“非常满意”,4.9%的儿童选择了“比较满意”,19.0%的儿童选择了“一般”,51.5%的儿童选择了“不太满意”,23.2%的儿童选择了“非常不满意”;在回答“你有新衣服穿吗?”这个问题时,0.3%的儿童选择了“经常能有新衣服”,2.1%的儿童选择了“偶尔能有新衣服”,21.6%的儿童选择了“一般”,50.7%的儿童选择了“不太有新衣服”,25.3%的儿童选择了“几乎没有新衣服”。
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与困境儿童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事件,也是困境儿童对自身生活质量满意程度最基本的体现。而从以上的数据中可看出,选择“比较少”、“非常少”、“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等选项的儿童占了绝大多数,说明大多数困境儿童对自己目前的基本生活领域的“吃住穿”情况不是很满意,也反映出大部分困境儿童都还处于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状况。造成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由两个方面:一个是大部分困境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没法完全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大部分家庭也就只能满足儿童吃饱、穿暖和有地方住等最低需求。另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监护人在困境儿童的成长上只是起到了最基本的看管作用,对困境儿童生活质量的关注不够。
(二)困境儿童的生活照料状况
困境儿童在回答“平时生病或身体不适是谁照顾你?”这个问题时,25.8%的儿童选择了“父亲”,37.0%的儿童选择了“母亲”,35.8%的儿童选择了“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亲戚”,1.0%的儿童选择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属”,0.4%的儿童选择了“福利机构工作人员”。
以上问题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困境儿童都没能像寻常儿童一样生活在父母身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一方面儿童的父母为了支撑家庭的开支,需要长期外出务工,只能将儿童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或者有余力的亲戚照看。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困境儿童之所以陷入困境,大部分都是过早失去了父母,或者遭受了巨大的家庭变故,因而无法享受跟其他儿童一样看护。而家庭的变故使他们在关键的儿童阶段就缺失了正常的家庭温暖和行为习惯的正确引导,长此以往,有些孩子会形成自控力差、心理脆弱、不善沟通等性格,不但不利于儿童的成长。
四、困境儿童的心理状况
(一)困境儿童基本心理状况分析
由于困境儿童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心理和人格的发展状况更需要得到关注。根据之前的探讨我们认为困境儿童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特别容易形成一些自卑、孤独、心理脆弱等负面心理。在本次调查里,选择了1个孤独量表、1个生活满意度量表。
首先,我们对调查问卷中的“孤独量表”进行了分析:对孤独量表的20个指标的信度检验发现,Alpha信度值为0.937大于0.8,因此可认为这20个指标属于高信度指标。我们对这五类孤独系数总分做了比例上的分析:其中只有1.8%的儿童孤独系数非常低,孤独系数比较低和孤独系数一般的儿童分别占了11.7%和20.8%,而孤独系数比较高的儿童达到了43.3%,孤独系数非常高的儿童也有24.4%。
此外,我们通过对“生活满意度量表”的数据来分析这部分儿童对当前生活的看法以及满意程度。并对“生活满意度量表”的5个指标进行了信度检验,发现了Alpha信度值为0.882大于0.8,因此可认为这5个指标属于高信度指标。我们对这五类生活满意度做了比例上的分析:6.3%的儿童属于对生活极度不满意,20.4%属于对生活不满意,27.3%属于对生活稍不满意,14.9%的儿童选择了中立,17.9%的儿童属于对生活稍微满意,11%的儿童属于对生活满意,只有2.2%的儿童属于对生活极度满意。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困境儿童都有孤独、自卑心理,而且孤独系数非常高和孤独系数比较高的比例达到了67.7%。我国有句古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本文认为此处的“穷”不仅指家庭经济条件的困苦,还包括由于家庭的变故导致的儿童在心灵层面的匮乏,得到关爱和照料的不足;“早当家”也指这部分困境儿童在本该享受无忧无虑童年的阶段就过早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在心理发展阶段过早失去家庭的庇护也容易导致这部分儿童在性格上的缺失。但是绝大多数儿童是有改变生活的渴望的,而物质条件的匮乏和精神指导的缺失,使其在心理层面的教育也没法得到改善。
(二)监护人与困境儿童的心理状况
由于监护人在困境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关于困境儿童的心理状况设置了两个关于儿童与监护人相处的问题。在回答“平常是否觉得爸爸妈妈(或监护人)重视自己?”时,0.7%的儿童选择了“非常重视”,3.1的儿童选择了“比较重视”,14.2%的儿童选择了“一般”,48.1%的儿童选择了“不太重视”,33.9%的儿童选择了“非常不重视”。
根据以上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困境儿童与监护人相处时间比较少,彼此之间的沟通也不够;大部分困境儿童也不愿意跟监护人诉说心事,也不太重视自己。监护人作为困境儿童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人,在监护过程中对儿童关爱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儿童的性格形成。如果儿童觉得监护人不够尊重和重视自己,极易使其形成自卑、胆小和孤僻等性格,不利于身心健康。
五、困境和的社会交往情况
(一)学校情况
在对已就学的困境儿童进行学校情况调查的时候,选择了4个相关问题,在回答“平时跟同学的关系如何?”时,0.9%的儿童选择了“非常好”,15.9%的儿童选择了“比较好”,41.4%的儿童选择了“一般”,26.0%的儿童选择了“不太好”,15.2%的儿童选择了“非常不好”。在回答“喜欢去学校吗?”时,21.7%的儿童表示“非常喜欢”,42.3%的儿童表示“比较喜欢”,21.1%的儿童选择了“一般”,9.1%的儿童选择了“不喜欢”,5.2%的儿童选择了“非常不喜欢”。在“喜欢去学校的理由是什么?”的回答中,选择“喜欢跟同学一起玩的”有42.8%,选择“喜欢学习”的有35.7%,选择“家里没人陪我”的有10.0%,选择“家庭关系紧张”的有8.1%,选择“其它”的有3.3%。在“不喜欢去学校的理由是什么?”的回答中,选择“跟同学关系不好”的有9.1%,选择“老师不喜欢我”的有6.6%,选择“趁机不好,不愿意上学”的有28.3%,选择“老师看不起我”的有4.8%,选择“同学看不起我”的有14.2%,选择“想爸爸妈妈多陪陪我”的有34.9%,选择“其它”的有4.7%。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发现,困境儿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对于已就学的困境儿童来说,学校是除家庭外最重要的一个组织机构,对困境儿童心理层面能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而老师作为困境儿童在学校里的第二监护人,不仅需要与困境儿童保持良好的关系和互动,还要做好牵头示范作为,积极促进和改善困境儿童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大多数困境儿童由于家庭和自身的特殊性,更容易遭遇到学业困难。
(二)其他社会交往情况
在其他社会交往情况里,选择了两个困境儿童比较容易接触到的社会关系:朋友和邻居。单选题1“平时跟朋友的关系如何?”、单选题2“平时跟邻居关系如何?”
在回答“平时跟朋友的关系如何?”时,只有0.9%的儿童选择了“非常好”,16.5%的儿童选择了“比较好”,35.6%的儿童选择了“一般”,31.9%的儿童选择了“不太好”,15.1%的儿童选择了“非常不好”。在回答“平时跟邻居的关系如何?”时,只有0.9%的儿童选择了“非常好”,16.6%的儿童选择了“比较好”,37.5%的儿童选择了“一般”,31.3%的儿童选择了“不太好”,13.7%的儿童选择了“非常不好”。
从分析结果里我们可以看到,困境儿童的整体社会交往能力并不高,觉得自己跟朋友、邻居的关系并不好。由于之前的分析我们知道困境儿童本身存在着孤僻、自卑等负面心理,主动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和意愿相较于同龄人较低,跟朋友、邻居的日常交流也较少。而同时,由于困境儿童家庭的特殊性,外界也少有机会能够与其接触,
六、困境儿童保障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确保监护人的基础保障作用,强调监护责任,改善监护方式。对困境儿童的保障应当从对监护人强调监护责任开始,需要让困境儿童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切实担负起对困境儿童的监护责任。原生父母自然是困境儿童监护中的第一责任人,即便是将孩子托付给其他监护人,父母也应承担起困境儿童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指引作用。而其他监护人,无论是在情感生活上还是经济生活上都要明确自身的实际监护责任。
其次,落实政府的宏观保障制度,完善困境儿童保障制度,夯实政府在困境儿童保障上的职责。政府的社会管理只能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困境儿童保障当中担任首要的责任。除了在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完善困境儿童保障制度之外,各级政府更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为困境儿童提供救助和保障时,要加强民政部门对困境儿童的集中管理,坚持职权统一,在保障工作中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救助和交叉救助。同时,要明确各级部门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困境儿童保障是一个复杂又浩大的过程,期间可能会涉及各级民政部门、教育、医疗、财政等各方单位,因此急需确立分工,为困境儿童的保障提供衔接一致的合作机制。
最后,最大化社会力量的保障力度。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困境儿童群体的数量也相应较大,因此困境儿童群体的特性较为复杂和多样,在困境儿童保障上也开始呼吁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主体。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困境儿童保障领域,也需要专业的社会组织参与。政府需要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困境儿童救助领域创造良好的环境,用政策进行引导,而社会组织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和服务透明性来扩大自身影响力,扩大困境儿童的保障范围。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保障能够节约政府的行政开销、促进政府部门角色转变,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姜竹. 论多元化社会保障主体选择的社会进步性[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
[2] 刘继同. 儿童福利制度构建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3年第4期.
[3] 陆士桢, 黄妙红. 中国儿童社会保障构建的基本思路[R].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 2008年
[4] 徐佳文, 章滋其. 我国困境儿童权利保障问题研究[J]. 科技资讯. 2015年09期.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灵魂,首先就得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要了解学生的优点缺点,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
父母从事什么职业?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如何?父母感情和关系怎么样?在谁身边长大?经常和哪些人交往?经常看哪些书籍?有没有知己朋友?有没有不良嗜好?学习认真刻苦吗?学习不认真不刻苦的生活背景和心理因素有哪些?如果没有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教师能对学生有如此深入的了解吗?如果有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能不赢得学生的热爱和理解吗?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人,是一个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就必须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而不能以教材与考纲为本,搞大一统、一刀切的批量生产。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特长。我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主要是靠他的特长,所以我们要培养有特长有个性的学生。
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体罚和变相体罚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痼疾。有的教师缺乏良好的个性修养,性情急躁,容易感情用事,不讲场合、不顾后果,一遇上不顺心的事或心中有怨气,就迁怒学生;有的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办法不多,一遇到特殊情况就不知所措,慌乱之中往往采取粗暴的办法对付学生;有的教师过分注重考试结果,学生稍有差池,就大发脾气,或责怪训斥,或挖苦讽刺;有的教师陈旧的师生观作怪,信奉“教鞭下面出人才”,认为“打是疼,骂是爱”,学生偶犯错误,就大发雷霆,轻则留校,重则打骂……试问:如此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师又怎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话说得言简意赅,极为深刻。俄国作家陀斯妥也夫斯基也曾说过:“对人不尊敬的,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尊敬爱戴的人,使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流浪儿童问题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特殊现象。目前我国已有30万人次的流浪儿童,再加随父母外出打工的街童,实际人数可能远远超过30万。学者研究发现,流浪儿童离开家庭、学校等环境过早地走进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往往表现出不利于自生生存和长远发展的现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流浪儿童中处于学龄期者居多,表现出明显的学习障碍,心理与情感焦虑、抑郁和退缩,自我意识能力较差,依懒性偏重的倾向,这些不良表现所透露的需要往往是流浪儿童根本需求。研究发现当前的救助模式注重救助行为本身,忽视儿童需求,再者随着社会参与度的不断上升,流浪儿童救助服务问题显然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二、当前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的思考
(一)政府主导的救助服务
总体来说政府主办和组织实施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工作的力度大、见效快,流浪儿童能被政府机构部门迅速收容救助;市容市貌短期内改观.流浪儿童实施的犯罪案件也迅速下降等。但这仅是短期效应,政府主导管理体制行政化,使一些民间机构失去自身发展的上升空间,缺乏创新性。尤其是一些NGO组织受政府导向会使其失去自身特色,难以发挥专业知识技能。
(二)民间服务机构参与现状
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的民间救助力量发展滞后,影响其为社会救助服务承担更多的责任。再者加上政府部门未有效监督与管理,导致民间救助服务出现“无章可循”的现象,这无疑又给针对流浪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救助服务增加更多困难。
(三)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成为当前救助的另一出路。随着社会参与度的广泛提高,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小组工作和社区介入救助等方式参与流浪儿童救助服务,灵活运用其专业知识技能,担负起更多救助、保护、服务、教育流浪儿童的责任,推动流浪儿童的人生成长和发展。
通过分析流浪儿童问题现状和当前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服务的思考,明确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是解决该问题的优势所在。下面将以社会小组工作法介入为例,着重分析其介入救助的优势和体现助人自助的救助服务。
三、社会小组工作法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服务的优势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也称为团体工作。指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即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成员改善社会功能,促进小组成员个人发展的一项活动。对于流浪儿童来说,开展小组工作介入形式,有助于流浪儿童问题的解决。
(一)“助人自助”的核心
小组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有自己的价值理念和明确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人人平等,小组成员间相互尊重、敞开心扉和分享话语;第二,尊重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小组成员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三,“助人自助”既能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还能挖掘其潜能,有利于流浪儿童的健康发展和长远利益。
(二)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小组工作者大都接受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具备科学的助人理念和助人方法,其工作更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小组工作能够对不同类型或有不同需求的流浪儿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有助于其健康成长的方法。
(三)人文关怀―小组工作内容
传统的救助服务往往停留在为流浪儿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提供饮食、住宿和联系家人护送回家等,未能涉及更深层面,即关注儿童的根本需要,明确流浪儿童本身的地位及社会属性,关注其身心健康发展。小组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服务,重点即是关注流浪儿童的健康、情感、生存和参与方面的需求,帮助他们回归和融入主流社会所必需的技能和信心,重拾生活的希望。
四、以人为本的小组工作法介入救助服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理念不断重申和完善,流浪儿童救助问题在获得更多的社会参与同时,切实加强以人为本的救助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呼声愈高,小组工作法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显得更加充满人性的光辉。
(一)小组协作组建“类家庭”
借鉴郑州成功的“类家庭”救助保护模式的经验,小组工作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服务也可采取类家庭模式。在尊重自愿的基础上,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家长”、“亲友”等角色,模仿家庭社会生活,保证“家庭成员”周次的接触与交谈,引导流浪儿童积极融入,走出心理误区。通过活动的开展成效与经验积累,也可适当扩大规模,尝试“大家庭”模式。
(二)小组工作介入遣送回家再探查
家庭功能失调是导致儿童出走流浪的重要因素之一,简单的护送流浪儿童回家很可能导致儿童的二次流浪。小组工作介入流浪儿童遣送回家情况在探查,分析研究遣送儿童家庭经济生活状况,根据不同状况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针对流浪儿童再融入家庭情况:理想,统计分析总结经验;相对理想(或不理想),通过恰和访谈得到改善;不理想(或贫困家庭),反映到相关部门促其改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