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6:54: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素质教育重点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孔子长期以来从事教学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法上,总结出许多可贵的经验,他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学会做人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出发点与归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沦语为政篇》)。从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他教育学生特别注意行的方面,强调言行一致性,把它作为判断人的道德修养高低的标准之一。他主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反对言过其实的人,强调行的重要和多做少说。他还教育学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尤其强调要讲诚信,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木原则,人无信不立。在教育过程中,孔子还十分注意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他提出《六经》持、书、礼、乐、易、春秋)及《六艺》(、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若以历史的目光来看待素质教育,孔子无疑是注重素质教育的,孔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的素质教育所达到的水平。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木任务,不仅是孔子对教育思想史的重大贡献,而且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二.素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在注重学生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占之道也(《论语八份》)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卜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孔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木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这一问题,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为营父宰,问政,孔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针对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如果必不得己而去,则依序去兵去食,强调了自占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孔子意在鼓励子贡首先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是针对仲弓的气量小而对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几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回答他们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均针对各人的个性弱点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语言既带有勉励和要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实施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闻斯行诸的回答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内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可见孔子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补救其不足方面因材施教的。
因材施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很有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齐步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现在还依然存在一些学校中。僵化的教育手段、陈旧的教育思想,以升学为教育目标,夸大学习成绩,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个人特长的发展。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评估片面性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今天,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宜,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实施适应个性差异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不同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实质上就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句话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这一背景卜,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启发教育不仅是启发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是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正如占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终身受用。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子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关于启、发的论断,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起源。愤和悱是一个人渴求知识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颜上的表现,学生己经思考了但还没想通,这时可以去启发他,思考了并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开导他。孔子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的启发。学生不能从己知的一点推导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孔子就不会再重复去教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再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响
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机效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须完善自我、以身作责
国务院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砰》);。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子日:予欲无言子贡日: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厂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木人有意无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获取智慧灵感,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外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日胃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昔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体力行,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鼓励教师敏而好学,不耻卜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诊释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65-01
一、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以道德教育作为教育内容及培养目标的基础
孔子把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德放在首位。孔子为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把道德规范(礼)、道德熏陶(乐)作为教育的首要内容来强调,其次才是射、御――军事技能,书、数――科学文化教育;同时,孔子也很重视学生自觉地修养德行。他在这方面提出许多主张,如立志、克己、内省、力行、中庸等。立志对道德修养非常重要;克己内省指时时反省自我,然后加以克制;力行则要求不论对自身还是对他人都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身体力行付诸行动;中庸则指掌握事物的分寸,使人际关系和谐。这一系列的主张都体现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如何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1.学、思、行结合。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论语》中提到“思”有25处,可见孔子对思的重视。孔子在学习中让学生思考,不单单是坐在那里苦思冥想,还要“扣其两端”,逆向思维,思要有灵活性,而学、思最终的目的是行,即付诸实践。这种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其先进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2.启发诱导。孔子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创始人,他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有问题时,孔子是先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由此可见,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然而现在我们却更多地注重以教师为主体的启与发,却往往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思考、发现、探索的过程。
3.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做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
(三)教师修养的典范性
孔子提出了许多教师修养的准则,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等。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热爱和从事教育工作。他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对学生真诚相待,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他在教学中提倡师生“教学相长”,他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勤勉教育学生,因此获得了万世师表的称誉。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即以育人为本的全面的、和谐发展的、创新的教育。面对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回顾孔子的教育思想,发现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若能把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部分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则会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素质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学会做人
教育不能只注意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心,这是德育的目标。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为基础,掌握的知识越多,危害也就越大。而孔子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他的“六艺”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目标的教育,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提倡以育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施教,不仅各因其材,而且各尽其材。孔门弟子之中文臣武将皆备,教师学者济济,生动地表明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成功。
(三)素质教育提倡和谐发展的教育
孔子的“六艺”教育涵盖了德、智、体、美四方面和谐发展的内涵;他的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他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观。这些都恰恰表明孔子已经在实践了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
孔子的教育理论中所提出的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修养及学生自身修养的原则在今天看来仍有其先进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应该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使之成为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创新教育的源头活水。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兴办私学的先驱。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一、办学思想
春秋以后,由“学在官府”而走向“学下庶人”的文化下移时代,即孔子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在他“而立”之年开始创办私学。
(一)办学作用。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由仆。子曰:‘庶矣哉!’冉由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即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若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庶―富―教”的发展道路,即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化活动。有人认为,治理国家只要依靠政令、刑律就万事大吉了,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能够做到“有耻且格”。因此,教育教化比政令、刑律更重要,更有效。春秋末年,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苛政酷刑和武力征讨,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官学荒废、文教不兴,此时提出并强调教育的作用,抬高教育的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育人目的。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人的本性是接近的,后天的教育和学习使之产生了差异。孔子提出“为政在人”、“举贤才”的主张,子夏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来准确概括孔子的教育目的,尽管对这句话的解释分歧不小,但将学习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毋庸置疑的。做官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加强学习的人,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应该授予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邦的贤能之士。
(三)教育对象。
孔子将“有教无类”确定为办学方针,无疑是对当时“氏以别贵贱,氏以别智愚”的宗法观念的有力冲击,以实际行动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据朱彝尊《孔子弟子考》统计,孔门弟子遍布鲁、齐、卫、晋、蔡、秦、宋、薛、吴、楚等,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既有鲁国权势贵族之子孟懿子,又有“贫且贱”的颜渊、仲弓;既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子贡,又有曾为大盗的颜涿聚、“缧绁之中”的罪犯公冶长。这种不分华夷、无论贵贱、广收学徒的做法,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这也充分显示了一个伟大教育家宽广的胸怀。
二、教学内容
孔子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设想,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蓝本,并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
(一)重视道德教育。
孔子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格和伦理道德教育,并将其放在首要地位,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均服从道德教育的统领。《论语・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与操行、道德、礼义有关的内容占了很大一部分,同篇中又说:“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关于这一点,《学而》篇中讲得更明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弟子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说话要谨慎、诚实,广泛地友爱大众,亲近仁德之人,做到这些之后,有多余的力量,再来学习文化知识。这就是今天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的渊源。
(二)体现学以致用。
除了强调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外,孔子也不忽视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他将这三方面看成是社会需要、人格形成、素质提高的有机统一体。为更好地配合和满足教学需要,明确体现“学以致用”的主导思想,孔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据记载,孔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者,编成现存的三百零五篇,况且“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还对《礼》、《乐》、《易》、《春秋》等文献进行过整理和阐释。这表明,孔子十分重视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受多方面的锻炼,与商周时代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加丰富和充实,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贴切和紧密。
三、教学方法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学的质量最终取决于学生掌握的程度。因此,他始终把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之上。
(一)师生平等,一视同仁。
孔子在教学中推行“仁者爱人”的基本思想,对每一位学生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他十分重视“师生平等”的教学原则,经常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与学生展开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他经常采用辩论的方式,开创平等自由的学术研讨环境,鼓励学生们对他的讲学提出疑问或不同意见,他认为在老师面前总是无违于师、唯唯诺诺是“愚”的表现,应当“当仁不让于师”。子路性格直率,言语鲁莽,甚至顶撞老师,孔子总是宽容他,原谅他。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师生之间相互切磋,感情亲密无间,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他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一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即是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想解决这一问题,弄懂其中的道理。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指导学生打开思路。“悱”即是学生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又比较模糊,不知道该怎样将其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时,老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懂概念,规范语言,将其顺利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能够“举一反三”,否则,就不要继续教他了。此外,孔子还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己推人、取譬喻义、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多种诱导方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如此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得益于他掌握了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相矛盾的方法。“因材施教”是宋代朱熹对孔子教学经验的经典概括。孔子非常注意观察学生,对所有学生可谓了如指掌,他曾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学生同样问孝、问仁、问政,他的回答往往因人而异,繁简不同。在子路与冉由探讨“闻斯行诸?”同样问题时,他的回答竟然迥然不同,他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原来是一位好勇斗狠的无业游民,见到孔子态度粗野,但孔子总是避其锋芒,谆谆诱导,以礼相待,宽大为怀,终使子路幡然悔悟,从师于他。可见,学生千差万别,教师应该胸中有数,既不能拾优弃劣,又不能良莠不分,最好是因材施教,统筹兼顾。
尽管孔子的教育教学理论中还有瑕疵,我们还是应当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一、“有教无类”和“六经皆艺”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实现全面发展
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矛头直指“学在官府”,与“氏所以别贵贱”、“氏所以别愚”相对立,宣告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即是有力的证明。孔门弟子来自广泛的社会面,社会地位也十分复杂,如颜回身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公冶长曾是犯人;子路食藜藿,曾百里负米供养母亲。在孔子的著名弟子中,出身贵族世家的仅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最富有的是子贡。 孔子提倡的“六经皆艺”,从对人的发展作用而论,礼、乐侧重智,射、御重体,乐又有美育的作用,“六艺”则是诸育兼顾。“艺”还突出了智能兼求的特点;“礼”主要指社会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上承西周的敬德思想,明确提出德治论,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其德育内容丰富且富有层次,如道、德、仁、艺就是逐渐递减的四个层次,“志于道”是最高原则,“据于德”是道的具体表现,“依于仁”是德的具体内容,“游于艺”是仁的实际运用。他认为要做道德高尚的人,必须“学以致其道”;要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成人”,不仅要学道、适道、立于道(即守道),而且应灵活地推行这个道。素质教育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审美素质的有机统一,而思想素质是首位。
二、“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启发诱导”体现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孔子强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告诉我们: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那么灌输再多也没多大用处。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出发,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有区别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健康和完善发展。
“教学相长”反映的是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孔子在主张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同时,倡导向受教育者学习。他曾赞扬子夏与子贡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也曾批评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学说。”
素质教育强调从重视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其中启发诱导是关键。孔子就认为必须承认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差异,教师施教的依据是学生的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他反复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启发诱导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既以学为依据,又以学为归宿,他所提倡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则揭示了求学的三种心理状态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教师不应是单纯教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应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提出值得通过后续努力去解决的疑惑,让他们真正“会学”。
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关注学习方法的迁移性和创新性,要求我们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其所说的学,不仅指书本知识,还包括“多见”、“多闻”的感性认识与经验。孔子同时认为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因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三思”,要求学生做到“视思明”、“听思聪”,以培养推理和归纳能力,“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做到善于演绎和推理;他还要求学生在博学的同时,坚持“一以贯之”,通过归纳将散乱的知识形成体系,即“由博返约”。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博深的学问,就必须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精髓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方法,对我们是很有启示的,我们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于是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
二、因材施教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树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孔子确实有着“因材施教”的思想,他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十分熟悉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目的。
三、倡导乐学
孔子倡导乐学。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二.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启发教育不仅是启发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是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正如古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终身受用。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关于“启”、“发”的论断,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起源。愤和悱是一个人渴求知识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颜上的表现,学生已经思考了但还没想通,这时可以去启发他,思考了并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开导他。孔子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的启发。学生不能从已知的一点推导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孔子就不会再重复去教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再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机、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有效,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须完善自我、以身作责
国务院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本人有意无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获取智慧灵感,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体力行,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鼓励教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诠释。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师德。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创设一种乐学的气氛,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具有广博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的规律,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孔子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和敬业爱生的品质,他的进德修业、永不停止的思想,对今天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82-02
教育的文明与发展是现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标榜着先进、进步与科学的教育现代化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同进入了陈腐的旧中国。曾经,儒家经典是中国精英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了最核心的人才队伍,这群佼佼者成为了权利的掌控者。但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闯进中国时,也正是这群精英人群开始了对传统教育深切的反思和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自此之后,每场教育变革的重点便是摒弃“腐朽”的儒家思想。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仍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埋头努力,大批的教育改革者在教育现代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似乎成为空想。此时重拾儒家经典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及儒家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进行新的思索,在传统精髓中寻找前行的指引。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教育
1.儒家思想形成之前的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从夏代开始就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称为“校”。孟子说:“夏曰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完善的学校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社会作用。
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权势的逐渐膨胀,私学应运而生,并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儒,墨,道,法等诸家竞相兴办私学,为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2.儒家的主要教育理念
儒家思想是在私学兴起的大浪潮下应运而生的。而谈到儒家思想的形成,就不得不先谈到孔子的贡献。孔子是我国私学的创办者。据史称,孔子有“弟子三千”,培养出了在当时颇具影响的“七十二贤”。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教学实践上,他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同时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懂得“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都对后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使人人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而孟子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则进一步推动儒家教育思想走向成熟与完善。与孔子的教学理论相比,孟子更注重学生道德理想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他反复强调“尚志”,认为人生第一大事就是要有自己的志向,并且要有大志向。关于道德意志的锻炼,孟子特别强调要“存其心,养其性”,要节制私欲,培养浩然之气。他认为坚定的意志是养成浩然之气的基础,一个人要通过意志的锻炼才能有坚强的性格,才能担当大任。
二、儒家教育理论与西方教育理论的比较
1.孔子的“有教无类”与西方“教育平等”
孔子是中国古代社会私学最主要的开创者,他认为人“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们天生并没有本质区别,个性差异是由于后天培养所养成的,只要通过良好的后天培养,艰苦的学习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养成君子的习性品德。所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们来自齐、鲁、卫、晋、宋、梁、陈等国家,且大都出身贫寒。
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教育学家倡导以人为本、要求个性解放、重视人的现世生活,崇尚理性知识,这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与平民化。西方工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政治、经济、科学、商业方面人才的需求加大。各种各样的新式学校随之出现,受教育的人群也都在扩大。
但是,此时的西方教育并没有普及到孔子“有教无类”的程度。西方的教育改革大多局限于对宗教神学与教会控制教育的反抗,所谓的“教育平等”只是这场战争的武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权利仍旧牢牢地掌控在贵族与富人手中。相比之下,孔子时期中国的平民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是高过于西方的。
2.人本主义教育的共通与分化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看来,在孔子眼中,天命才是最主要的,而天命就蕴含在自然运行之中,只要顺乎天命积极努力,自强不息就可以成才成仁。孔子将人置于主动的地位,认为人只要顺乎天命的努力便会成才,而不是在一味地接受鬼神安排。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们也极力抨击宗教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他们提出人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达到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将希望寄托于后世。这与孔子的理念是契合的。
而后,中西方人文教育的发展却产生了天壤之别。西方现代教育为了服务于工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培养高技术的可以在工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人才,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与社会生产发展紧密配合,这些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工业技术的发展。而此时,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仍旧坚持着王道政治为中心的道德教化似的教育。他们注重君臣、父子、夫妇的伦理纲常;重视礼乐教化,轻视生产知识。此时的中国教育已俨然发展成一种“人文教育”,自然科学从不被重视。而孔子的教育目的也只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这一点被后世的统治者基于不同的目的积极宣扬,为后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所以,当今中国进入全面现代化发展时期,西方应用型教育发展的理念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之中。
三、取其精华——儒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1.德行教育,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一直都有重道德教化,礼仪规范的传统。但多年对于现代科学教育的追求,让我们的教育者轻视了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我们只注重对于学科知识的教育,严重忽视了学龄青少年道德的培养。人们的道德标准越来越低。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时,人们不禁又回顾起儒家思想在道德培养方面的巨大成就。
我们的教育者总是高喊着要普及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不只是开几节游戏课,少布置几张作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成为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合格人才。
孔子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主张一个人要有理想、有抱负,要努力提高精神境界。为人处世要从道义出发,克制不正当的私欲。这对于现代社会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一剂良方。同时,儒家思想以“孝悌”为本的仁爱思想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孝敬父母与关爱他人,以及爱国爱民的重要性。“忠恕之道”也成为现代社会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行为标准,成为如何应对矛盾,处理问题的智慧之源。这些儒家思想为我们提供的宝贵资源必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2.素质教育的传统渊源——儒家诗书礼乐教育
孔子重视对其学生诗书礼乐方面的教育。“诗”即西周以来的诗歌,儒家教育思想认为诗能够激发道德情感,体会风俗盛衰,观察政治得失,是学生获取丰富知识的源泉。“书”即史书。读史可以提高学生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同时从其中获取行为指南。“礼”即周礼,是古老的道德标准和礼仪,礼使学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乐”指乐曲,与“诗”相连。“乐”的作用是与“诗”相配合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论语中提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应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乐”在人格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儒家这种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可以为我们现今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很多资源。“应试教育”忽视了个人性情与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诗书礼乐”的标准能够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学习材料。
3.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发展之精髓
孔子的“因材施教”首先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孔子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性格爱好等的差异,再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论语》中保留了大量孔子评价学生个性德行差异的记录。其次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这恐怕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吧。
现代,我们也应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级别,保证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个性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志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原则在很多方面与现代教育理论是相符的。儒家思想及儒家教育理论理应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宝贵借鉴。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坎坷征途中,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外来教育的精髓,同时不忘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教育思想中提取精华,实现中国教育的真正现代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马振铎.儒家之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首先应学会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关系。所谓育心必须交友,必须师生共同参与,既有教师的无话不谈、知而必言,又有学生无拘无束地谈印象、谈感受、谈疑惑和问题。教师以爱心对待学生,当学生受到感悟时,必然以自觉的学习态度来回报教师。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所以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感情当然不能代表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然而,有时候师生之间相互的感情并不一定有着明显的直接的“教育功利”目的。如果师生间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环――教师经常想:“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设法地把他们教好呢?”学生经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好好听从他的教育呢?”――那么,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出现成功的曙光!
二、快乐教育是达成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快乐是一种最佳心理状态,是个体愉快的心理体验。人有快乐都本能地希望与他人共享。快乐的人具有自信感、自如感,对人对事有较强的容纳和接受倾向,容易合群,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翻开《论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鲜活跳动的孔子论快乐教育话语。颜回是孔子最欣赏和器重的学生。孔子称赞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在学习中颜回始终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尽管非常贫困,但其对老师传授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能力却是超群的,出类拔萃的,完全沉醉于孔子的快乐教育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谓“好之者”可以理解为喜欢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乐之者”可以理解为懂得快乐的人。喜欢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其学习效果固然好,但快乐学习的人,其学习效果则会更好。这是多么深刻的真知灼见啊!快乐学习对广大求知者又是多么重要啊!又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那些聪明充满仁爱的人,总是能从大自然中找到快乐,体验高雅的生活情趣,懂得拥有快乐,让身心处于积极状态。人要生存总离不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有志向有理想有追求的读书人,他们的精神生活,精神品质总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以至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乐”。大教育家孔子的《汉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师生之间那种融洽的学习气氛,以及学生各自不同的志向、个性、尤其是淡泊宁静的情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从孔子师生愉快的对话交谈之中,学生老师的心思志向、各自不同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主张得以展现,其中的教与学、取与舍,明确清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场面和谐,其乐融融,让人羡慕。孔子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志向,看似很随意,而在更深层面上反映的是:孔子的快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期望整个社会所有人的快乐与幸福。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也主张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了解游戏娱乐的价值,不赞成对学生体罚。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家蒙恬在他的《论对孩子的教育》一文中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生却手执柳条鞭,板着可怕的面孔,强迫他们埋头读书,这是怎样的做法呀?我要让教室里充满快乐,洋溢着花神和美惠女神的欢乐。教室是他们收获的地方,也应该是他们玩乐的地方。
三、教师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师健康的人格特征突出表现在如何对待教育工作,怎样对待所教的学生。其中,教师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忽视。如果教师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就会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如长期患病、婚姻失败、人际关系不和等,都可能使教师上课无精打采,一旦工作不如意时,就大动肝火。所以,高“情商”的教师首先应善于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不在不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生气、发怒。马卡连柯以自身的体会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他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示出来。”
教师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同时还是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和准则的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对学生起着仿效作用。教师工作一向复杂而繁重,如果仅仅从经济报酬上看是体现不出它的劳动价值。教师劳动价值充分体现在其具有的社会性。一名教师,不论他的性格如何,是否适合做教师,但他心里自然明白自己在怎样教育学生,能教到什么程度。教师有普通人所有的一切需要,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但教师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拥有更多的是无形的责任。那种将教师作为不得已而从之的职业想法,不喜欢教学,随意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学生或将商品意识纳入教育行为,不专心教学,热衷于有偿家教等,都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
总之,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在日趋紧张、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人们的生存压力也更大。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也会为多元道德价值观所困,也必然会承受职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而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学生,才能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一)孔子的教育目的
孔子的教育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仕”和“君子”,孔子对君子也有明确的定义。“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所谓修己就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安人则是指有治理国家和百姓的能力,这属于“才”,而君子则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他还指出君子不仅能修身养性,还应该面对现实,改革时局。
(二)孔子的教育对象
孔子的教育对象是不分国界不分贵贱的,只要教育对象一心向学就可以接受教育,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推广普及至所有国民。孔子认为人是“性相近,习相远。”通过后天的教育可以弥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所以在官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并把培养对象扩大到了统治阶级成员以外,这也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孔子的教育方法
1、学而时习 温故知新
在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观点,是孔子教育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他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巩固和温习已学过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2、启发诱导 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它是孔子最具有代表性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愤”就是学生在积极思考解决某一问题时,正处在想解决但还没有完全领会通透的心理状态。教师在这时就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启”,帮助学生开启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向。“悱”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对解决问题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教师在这时就应及时“发”,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准确表达。
3、学、思、行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学以致用。孔子一方面主张“三思而后行”,另一方面又反求诸己,注重反思。
二、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道德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精神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孔子教育哲学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则可以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孔子道德教育以人性向善为根据,以性近习远为出发点,以社会和谐为目标,为实现圣贤的理想人格,建构了一套以仁义礼智信“五常德”为代表的道德规范体系,这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朴素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建设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借鉴作用。
(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是一种内向性教育,教师和学生都向内用力,致力于内心的丰富和人格境界的提升完善。孔子教育哲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智力和人格的培养,是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孔子素质教育实践中注重学、思、行相结合,体现了素质教育方法的开放性。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孔子给做出了理想的榜样,他能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地激发人内在的潜力,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三)和谐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根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90-0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数年来,素质教育已逐渐被提上教育工作日程,国家教育当局并为素质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孔子是把诗教当作素质教育来对待的第一人。《礼记·经解第二十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由此可见:“诗教”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什么是“诗教”
“诗教”的概念,由来已久,大约在孔子之后不久就已形成。对于诗教,前人有不少论述。我认为,所谓诗教,简单地说,就是用诗来教——教育或教化,对个体而言,是用诗进行教育,浸润、培育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使之到达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对群体而言,是用诗教化民众,提高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完善。
二、诗教的功能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由于“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特点,也就涉及到诗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首先,诗人的“志”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无不受阶级地位的制约。人们通过言“志”的诗,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社会。其次,“志”既然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
孔子是诗教的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特别强调诗与道德的联系。他将《诗经》所有作品说成都符合他所宣扬的“仁”“礼”等的要求。《诗经》在儒家的心目中,成了伦理道德修养的教科书,这与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密不可分。
三、呼唤“诗教”回归
1.“诗教”的衰落。从明朝开始直到现代,虽然中国仍然是诗歌大国,仍然出现了不少的优秀的诗人诗篇,但从整体来看,人们对诗歌的热情有所减退,诗教呈衰落的趋势。明代“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与重视言志抒情的诗歌的精神格格不入,简直是背道而驰。明清两代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抹杀人的个性,限制人的思想,更使诗教难以进行。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这种情况下,人们关心的大多是信息化、股市、选美、经济刺激……相应的,对传承数千年的人文精神的关心相对减少。其表现之一,就是诗教的更加衰微。
2.素质教育呼唤“诗教”的回归。上文已经谈及,重视功利而忽视情操,重视物质而忽视精神,导致诗教的更加衰微。反过来,诗教衰微,则会使人们更加忽视内在的修养,造成人格的普遍降低,不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的素质,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二期课改”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急切呼唤“诗教”的回归,这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四、“诗教”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诗教能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精神境界。“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对诗歌所下的既富理性又有诗意的判断,揭示了诗歌的精神实质。优秀的诗歌往往是对时代精神的高度提炼,也凝聚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诗教能从深的层次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些富有生命力的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启人遐思,或以精湛锋利的评议揭示事理,蕴含着追逼苍穹、抵达内心的思辨力。杜甫的“三吏”“三别”,对社会进行了犀利的批判。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短短四句,思接今古,神游八极,意境悠长深远,透露出冰人骨髓的孤独感。即使是短小的山水诗,也常因其将山水的静貌动势、奇观异象与所言之理融成一体,故能渗透出开启心扉和激励创新的绵远之力,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青少年经常阅读这些诗歌,无疑是在享受智慧的沐浴。
3.诗教能涵养青少年远赴人生之旅的激情。诗歌在本质上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抒情艺术,灵动的语言常能折射出深具穿透力的激情,不可抗拒地照亮读者的心灵,使他们积极思考,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