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成果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5 16:54: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化学研究成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化学研究成果

篇1

近二十年来我国相关学者在学习文化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文化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研究范围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1]。概括而言,近二十年来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就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学习文化基本概念方面的研究,在明确学习文化在整个文化家族中具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学习文化的定义、构成要素和特征等进行了全面讨论和分析;学习文化多重功能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基本包含全面关注课程观念创新、唤醒学习者主体意识以及优化学习人性等方面;学习文化主要理据方面的研究,即对学习文化中的文化融合理论、情境认知理论、文学哲学理论以及学习型组织理论等进行了适当的探索;具体学习文化发展方面的研究,即将地区学习文化、课堂学习文化、教师学习文化等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学习文化创新方向方面的研究,即重点关注了技术开发对学习文化的支撑作用、大学学习文化的优化以及当下学习文化的创新几个方向;学习文化发展困境方面的研究,即对学习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各类型挑战进行了分析,如功利主义挑战、社会环境的局限性以及团队学习造成的阻碍等。在这六个方面,我国学习文化研究从最初萌芽到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研究体系初步建立,研究全面性和客观性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凸显,对我国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在未来研究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习文化研究工作的重视,争取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2 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的未?矸⒄拐雇?

我国学习研究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到当今社会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并且学习文化研究工作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研究界还应该逐步加强对学习研究工作的重视,力求对研究视角进行进一步拓展,并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深化,为研究成就的获取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而言,在未来发展历程中,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发展途径。

2.1 对研究视角进行拓展

现阶段,我国学习文化方面的研究将研究重点放置到学校中的学习文化方面,甚至许多研究成果对“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其处于“教”的下位,将“学习文化”作为“教学文化”的一个表现形式进行分析[2]。实质上这种思想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学习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学”是比“教”更为上位的一种研究思想,即使“教”逐渐弱化,学习仍然会发生。教师对学习者的教育和引导只是人类进行学习活动的一个方面。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在未来对学习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研究视角的全面性,从多角度对学习文化进行解读,如学习文化的传承、变迁、整合等,丰富研究内容,保证研究的深刻性。

2.2 对研究内容加以深化

现阶段,我国学习文化的研究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但是整体研究却不够深入,缺乏对微观知识的解读,如一般存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的研究,但是却没有针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群体如何加强学习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将学习文化建设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3]。所以在未来进一步深化学习文化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微观层面的研究内容,对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并提出相应的研究观点,保证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为学习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2.3 对学习研究方法加以丰富

篇2

[Abstract]The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the silica gel and semi-preparative HPLC,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NMR spectral and MS data. Fif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95% ethanol extract from the leaves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and identified as 5, 7, 4′-trihydroxy-6-(3-hydroxy-3-methylbutyl)-flavone(1), 1,5-dihydroxy-3-methoxyxanthone(2), 1, 3-dimethoxy-5-hydroxy xanthone(3), kaempferol(4),(2S,3S)-trans-dihydrokaempferol(5), 3, 24, 25-trihydroxytirucall-7-ene(6), 4-hydroxycinnamic acid(7), isovanillic acid(8),(Z)-2-(2,4-dihydroxy-2, 6, 6-trimethylcyclohexylidene)acetic acid(9), volkensiflavone(10), morelloflavone(11), 3, 8″-biapigenin(12), bilobetin(13), fukugiside(14), GB2a glucoside(15). Compound 1 is a new compound, compounds 5, 6, 9 and 13 are isolated from the genus Garcinia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ompounds 4, 7-8, 10-12, 14 and 15 are firstly found from this plant. α-Amyl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10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using starch azure as the substrat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ound 13 has th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α-amylase, IC50 values of compound 13 and acarbose are 8.12, 4.32 μmol・L-1 respectively.

[Key words] Garcinia xanthochymus; Garcinia; flavonoids; triterpenes; α-amylase

doi:10.4268/cjcmm20161120

人面果Garcinia xanthochymus是藤黄科Guttiferae藤黄属Garcinia Linn.植物,为我国传统傣药,高达10~20 m,广泛分布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海拔100~1 000 m的沟谷、丘陵和潮湿的密林中。具有驱虫、清热解毒、解食物中毒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面果具有抗菌、抗细胞毒素、抗HIV病毒等活性,也可用于治疗腹泻,痢疾及肝胆疾病[1]。前期植物化学的研究表明该植物主要含有二苯甲酮[2],黄酮[3],三萜[4]和口山酮[5-6]等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课题组前期对人面果树皮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一系列具有异戊烯基取代的口山酮类化合物,其中包括27个新化合物,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抗微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7-14]。由于树皮的采集,对植物的生长具有破坏性,再生困难,容易导致资源枯竭,为进一步扩大其药用部位,通过各种生物活性的筛选,发现叶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15-16],采用磁纳米垂钓法与HPLC联用快速筛选技术从叶子提取物得到3个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的GB2a glucoside,fukugetin对α-淀粉酶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17]。为进一步阐明叶子活性提取物的药效物质基础,本实验对人面果叶子的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进行了研究,通过各种现代分离技术,得到1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5,7,4′-trihydroxy-6-(3-hydroxy-3-methylbutyl)-flavone(1)、1, 5-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2)、1,3-二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3)、山柰酚(4)、二氢山柰酚(5)、3S,24S,25-trihydroxytirucall-7-ene(6)、对羟基桂皮酸(7)、异香草酸(8)、(Z)-2-(2,4-dihydroxy-

2,6,6-trimethylcyclohexylidene)(9)、volkensiflavone(10)、藤黄双黄酮(11)、3,8″-双柚皮素(12)、白果素(13)、fukugiside(14)、GB2a glucoside(1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5,7,4′-trihydroxy-6-(3-hydroxy-3-methylbutyl)-flavone。化合物5, 6, 9, 13为首次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 7, 8, 10, 11, 12, 14, 15为首次从人面果中分离得到。为了进一步全面深入了解其有效成分,本实验研究了10个化合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13对α-淀粉酶具有抑制活性,化合物13和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8.12,4.32 μmol・L-1。

1 材料

Bruker AV-400和Bruker AVⅢ-5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布鲁克公司);Finnigan MAT 95或Finnigan LCQ-Deca型质谱仪(美国菲尼根公司);Ultimate 3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戴安公司);Thermo Multiskan GO全波长酶标仪;半制备型色谱柱为5C18-MS-Ⅱ(10 mm × 250 mm,5 μm);200~300目硅胶和硅胶H-TLC薄层预制板板(青岛海洋化工厂);75 μm反相材料ODS(日本YMC公司);96孔细胞培养板(Costar);色谱甲醇和乙腈(美国Tedia试剂公司);淀粉天青(美国Sigma公司);α-淀粉酶(美国Sigma公司);阿卡波糖(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由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和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人面果叶子,购自云南西双版纳,经云南西双版纳民族医药研究所赵应红主任药师鉴定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人面果G. xanthochymus叶子。

2 提取与分离

人面果干燥叶子4.4 kg粉碎后用95%乙醇室温浸泡3次,每次24 h,真空抽滤,减压浓缩后得乙醇提取物(820 g)。将乙醇提取物用90%甲醇溶解,然后用石油醚萃取3次,合并上层并蒸干,得到石油醚提取物(125 g)。减压回收下层的溶液得到浸膏,然后用水溶解,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3次,蒸干,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423 g)和正丁醇提取物(230 g)。乙酸乙酯提取物部分进行正相硅胶柱色谱,用石油醚-丙酮(9∶1~0∶1)梯度洗脱,得到9个组分(Fr.1~9)。Fr.3(2.2 g)经过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2(2.1 mg)。Fr.4(8.8 g)经过反复的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3(4.7 mg), 5(237.0 mg)和9(4.4 mg)。Fr.5(9 g)经过反复的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1(9.3 mg), 4(2.0 mg), 6(28.1 mg), 7(90.8 mg), 8(36.2 mg)和10(22.1 mg)。Fr.6经过反复的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得到化合物11(5 g), 12(2.8 mg), 13(10.8 mg), 15(6.1 mg)。Fr.8(5 g)经过反复的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14(925.3 mg)。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1 黄色粉末,由HR-EI-MS得到分子离子峰m/z 356.126 4 (M)+・(计算值356.126 0),推断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0H20O6。在1H-NMR(DMSO-D6,400 MHz)显示有1个孤立的芳香质子信号[δ 6.53(1H,s)]和1个双键质子信号[6.76(1H,s)],1个AA′BB′苯环对位取代的自旋系统[7.91(2H, d,J=8.4 Hz), 6.92(2H,d,J=8.4 Hz)],1个缔合羟基的信号[δ 13.18(1H, s)]以及1个3-甲基-3-羟基丁基的信号[2.56(2H, m), 1.50(2H, m), 1.14(6H, s)], 13C-NMR和DEPT数据证实了上述推断。比较化合物1与芹菜素[18]的波谱数据,发现化合物1的NMR数据比芹菜素多出了1个3-甲基-3-羟基丁基信号[17.2(C-1″), 42.4(C-2″), 69.0(C-3″), 29.1(C-4″,5″)],同时芹菜素中的6位和8位的间位偶合质子信号峰消失,而出现1个孤立的芳香质子信号[6.53(1H, s)],推测其6位或8位的氢可能被3-甲基-3-羟基-丁基取代。由HMBC谱可见,3-甲基-3-羟基丁基中的2.56(2H, m, H-1″)与C-5、C-6、C-7相关,缔合羟基质子13.18(1H, s)与C-5、C-6相关,确定3-甲基-3-羟基丁基连接在黄酮6位,见图1。因此,确定了化合物1的结构为5,7,4′-trihydroxy-6-(3-hydroxy-3-methylbutyl)-flavone,具体核磁数据见表1。

J=7.5 Hz, H-6), 7.15(1H, t,J=7.8 Hz, H-7), 7.57(1H, d,J=7.7 Hz, H-8), 3.96(3H, s, 1-OCH3), 3.92(3H, s, 3-OCH3), 9.93(1H, s, 5-OH)。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20],故鉴定化合物3为1,3-二甲基-5-甲氧基口山酮。

化合物4 黄色粉末,1H-NMR(acetone-D6, 400 MHz)δ:6.27(1H, d,J=2.0 Hz, H-6), 6.54(1H, d,J=2.0 Hz, H-8), 8.16(2H, d,J=9.0 Hz, H-2′,6′), 7.02(2H, d,J=9.0 Hz, H-3′,5′), 12.19(1H, s, 5-OH); 13C-NMR(acetone-D6,100 MHz)δ:146.9(C-2), 136.6(C-3), 176.6(C-4), 160.1(C-5), 99.1(C-6), 162.3(C-7), 94.4(C-8), 157.7(C-9), 103.7(C-10), 123.3(C-1′), 130.4(C-2′), 116.3(C-3′), 160.1(C-4′), 116.3(C-5′), 130.4(C-6′)。以上数据对文献报道[21],故鉴定化合物4为山柰酚。

化合物5 黄色粉末,1H-NMR(acetone-D6, 400 MHz)δ:5.09(1H, d,J=11.6 Hz, H-2), 4.66(1H, d,J=11.6 Hz, H-3), 5.95(1H, d,J=2.0 Hz, H-6), 5.99(1H, d,J=2.0 Hz, H-8),7.42(2H, d,J=8.5 Hz, H-2′,6′), 6.89(2H, d,J=8.5 Hz, H-3′,5′); 13C-NMR(acetone-D6,100 MHz)δ:84.7(C-2), 73.5(C-3), 198.7(C-4), 165.4(C-5), 97.4(C-6), 168.2(C-7), 96.4(C-8), 164.6(C-9), 101.9(C-10), 129.5(C-1′), 130.7(C-2′), 116.3(C-3′), 159.2(C-4′), 116.3(C-5′), 130.7(C-6′)。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22-23],故鉴定化合物5为二氢山柰酚。

化合物6 白色粉末,该化合物在1980年从臭椿棕竹首次分离得到,但其碳谱数据未见相关文献报道[24],通过2D-NMR解析,对其NMR数据进行了归属,见图2,表2,故由以上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6为3,24,25-trihydroxytirucall-7-ene。

化合物7 白色粉末,1H-NMR(acetone-D6, 500 MHz)δ:7.55(2H, d,J=8.4 Hz, H-2,6), 6.91(2H, d,J=8.2 Hz, H-3,5), 7.48(1H, d,J=15.9 Hz, H-7), 6.34(1H, d,J=15.9 Hz, H-8); 13C-NMR(acetone-D6,125 MHz)δ:127.1(C-1), 131.0(C-2), 115.5(C-3), 160.5(C-4), 115.5(C-5), 131.0(C-6), 145.7(C-7), 115.8(C-8), 168.2(C-9)。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25],故鉴定化合物7为对羟基桂皮酸。

化合物8 无色针状结晶,1H-NMR(acetone-D6, 400 MHz)δ:7.56(1H, d,J=1.8 Hz, H-2), 6.91(1H, d,J=8.2 Hz, H-5), 7.59(1H, dd, J=8.2, 2.0 Hz, H-6), 3.90(3H, s, 4-OCH3)。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26],故鉴定化合物8为异香草酸。

化合物9 白色针状,1H-NMR(acetone-D6,400 MHz)δ:2.39(1H, dt,J=13.2, 2.8 Hz, H-3eq), 1.73(1H, dd,J=13.2, 4.0 Hz, H-3ax), 4.28(1H, m, H-4), 2.00(1H, dt,J=14.4, 2.4 Hz, H-5eq), 1.54(1H, dd,J=14.4, 3.6 Hz, H-5ax), 5.68(1H, s, H-7), 1.26(1H, s, 6-Me eq), 1.42(1H, s, 6-Me ax), 1.73(1H, d,J=10.5 Hz, 2-Me); 13C-NMR(acetone-D6,100 MHz)δ:183.5(C-1), 87.1(C-2), 46.5(C-3), 66.8(C-4), 47.9(C-5), 36.7(C-6), 113.4(C-7), 171.7(C-8), 31.1(6-Me eq), 27.0(6-Me ax), 27.6(2-Me)。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27],故鉴定化合物9为(Z)-2-(2,4-dihydroxy-2,6,6-trimethylcyclohexylidene)acetic acid。

化合物10 黄色粉末,ESI-MS m/z 539.2 [M-H]-,13C-NMR(acetone-D6,100 MHz)δ:82.8(C-2), 50.5(C-3), 197.7(C-4), 165.3(C-5), 97.5(C-6), 167.5(C-7), 96.4(C-8), 164.9(C-9), 102.3(C-10), 129.6(C-1′), 130.1(C-2′), 117.3(C-3′), 159.0(C-4′), 117.3(C-5′), 130.1(C-6′), 164.8(C-2″), 103.5(C-3″), 183.6(C-4″), 162.7(C-5″), 99.4(C-6″), 167.5(C-7″), 102.2(C-8″), 162.3(C-9″), 104.8(C-10″), 123.5(C-1), 127.8(C-2), 115.9(C-3), 156.5(C-4), 115.9(C-5), 129.8(C-6)。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28],故鉴定化合物10为volkensiflavone。

化合物11 黄色粉末, ESI-MS m/z 555.2 [M-H]-,1H-NMR(acetone-D6,400 MHz)δ:5.86(1H, d,J=11.1 Hz, H-2), 4.99(1H, d,J=11.5 Hz, H-3), 6.02(2H, s, H-6, 8), 7.02(1H, d, J=7.8 Hz, H-2′, 6′), 6.53(2H, d,J=7.9 Hz, H-3′, 5′), 6.47(1H, s, H-3″), 6.31(1H, s, H-6″), 7.35(1H, s, H-2), 7.24(1H, m, H-5), 6.68(1H, br s, H-6), 12.32(1H, s, 7-OH), 13.15(1H, s, 5-OH)。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29],故鉴定化合物11为藤黄双黄酮。

化合物12 黄色粉末。1H-NMR(acetone-D6,400 MHz)δ:6.27(1H, s, H-6), 6.51(1H, s, H-8), 7.45(2H, d,J=8.3 Hz, H-2′,6′), 6.72(2H, d,J=8.4 Hz, H-3′,5′), 6.59(1H, s, H-3″), 6.31(1H, s, H-6″), 7.63(2H, d,J=8.4 Hz, H-2,6), 6.82(2H, d,J=8.4 Hz, H-3,5); 13C-NMR(acetone-D6,100 MHz)δ:166.0(C-2), 111.9(C-3), 183.2(C-4), 162.7( C-5), 100.4(C-6), 164.9(C-7), 94.8(C-8), 159.0(C-9), 104.9(C-10), 124.7(C-1′), 130.9(C-2′), 116.3(C-3′), 163.4(C-4′), 116.3(C-5′), 130.9(C-6′), 166.5(C-2″), 103.8(C-3″), 182.1(C-4″), 161.4(C-5″), 100.1(C-6″), 164.8(C-7″), 100.1(C-8″), 156.5(C-9″), 104.3(C-10″), 122.7(C-1), 129.1(C-2), 117.0(C-3), 162.7(C-4), 117.0(C-5), 129.1(C-6)。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30],故鉴定化合物12为3,8″-双柚皮素。

化合物13 黄色粉末,1H-NMR(acetone-D6, 500 MHz)δ:6.73(1H, s, H-3), 6.24(1H, d,J=2.0 Hz, H-6), 6.52(1H, d,J=2.1 Hz, H-8), 8.13(1H, d,J=2.4 Hz, H-2′), 7.26(1H,d, J=8.7 Hz, H-5′), 8.04(1H, dd,J=2.4, 8.7 Hz, H-6′), 6.71(1H, s, H-3″), 6.45(1H, s, H-6″), 7.73(2H, d,J=9.0 Hz, H-2,6), 6.93(2H, d,J=9.0 Hz, H-3,5), 3.80(3H, s, 4′-OMe), 13.15(1H, s, 5-OH), 13.01(1H, s, 5″-OH); 13C-NMR(acetone-D6,125 MHz)δ:165.1(C-2), 104.5(C-3), 183.6(C-4), 163.7(C-5), 99.8(C-6), 163.7(C-7), 94.9(C-8), 158.9(C-9), 105.7(C-10), 124.4(C-1′), 129.0(C-2′), 120.9(C-3′), 163.5(C-4′), 117.6(C-5′), 132.7(C-6′), 164.8(C-2″), 104.3(C-3″), 183.2(C-4″), 162.7(C-5″), 99.9(C-6″), 163.1(C-7″), 104.3(C-8″), 156.2(C-9″), 105.5(C-10″), 124.4(C-1), 129.0(C-2), 115.4(C-3), 162.6(C-4), 115.4(C-5), 129.0(C-6), 56.0(4′-OMe)。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31],故鉴定化合物13为白果素。

化合物14 黄色粉末,13C-NMR(acetone-D6, 125 MHz)δ:82.5(C-2), 50.3(C-3), 197.0(C-4), 165.7(C-5), 97.3(C-6), 167.7(C-7), 96.2(C-8), 164.4(C-9), 103.7(C-10), 130.4(C-1′), 129.5(C-2′), 115.9(C-3′), 161.8(C-4′), 116.3(C-5′), 129.5(C-6′), 165.3(C-2″), 104.7(C-3″), 183.3(C-4″), 162.8(C-5″), 101.2(C-6″), 167.2(C-7″), 103.2(C-8″), 158.4(C-9″), 106.2(C-10″), 123.4(C-1), 120.8(C-2), 146.8(C-3), 150.4(C-4), 115.5(C-5), 116.8(C-6), 99.4(C-1″″), 77.8(C-2″″), 78.0(C-3″″), 71.2(C-4″″), 78.2(C-5″″), 62.6(C-6″″)。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28],故鉴定化合物14为fukugiside。

化合物15 黄色粉末,13C-NMR(acetone-D6, 125 MHz)δ:82.4(C-2), 48.4(C-3), 197.6(C-4), 164.8(C-5), 96.4(C-6), 167.4(C-7), 96.1(C-8), 164.8(C-9), 102.2(C-10), 129.0(C-1′), 129.6(C-2′), 116.1(C-3′), 158.6(C-4′), 116.1(C-5′), 129.6(C-6′), 79.6(C-2″), 43.7(C-3″), 196.8(C-4″), 166.1(C-5″), 96.7(C-6″), 167.4(C-7″), 102.0(C-8″), 161.6(C-9″), 102.2(C-10″), 130.8(C-1), 118.2(C-2), 146.2(C-3), 146.6(C-4), 115.5(C-5), 117.2(C-6), 96.7(C-1″″), 79.3(C-2″″), 79.8(C-3″″), 73.0(C-4″″), 79.6(C-5″″), 63.8(C-6″″)。以上数据对比文献报道[28],故鉴定化合物15为GB2a glucoside。

4 化合物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4.1 α-淀粉酶抑制活性测定

底物淀粉天青是将不溶性淀粉与雷玛唑亮蓝共价结合,其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一种有色物质,595 nm处比色定量测定α-淀粉酶抑制活性。参考文献方法[17],反应体系:取淀粉天青50 mg悬浮于5.0 mL Tris-HCl缓冲液(0.05 mol・L-1,pH 6.9,含0.01 mol・L-1 CaCl2),煮沸5 min,然后37 ℃放置5 min即成底物溶液。精密取0.1 mL Tris-HCl缓冲液、0.1 mL待测样品溶液(0.2 g・L-1,50% DMSO溶解)与0.1 mL α-淀粉酶溶液(0.6 mg・L-1,溶于Tris-HCl缓冲液)混合,于37 ℃反应10 min,再加入上述底物溶液于37 ℃反应20 min后,加入0.5 mL 50%冰醋酸停止反应。离心(4 500 r・min-1,4 ℃,5 min)取上层清液0.2 mL于595 nm下测定吸光值。每次操作平行测定3次。α-淀粉酶抑制活性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抑制率I% 1%=(AC+-AC-)-(AS+-AS-)AC+-AC-×100%

式中: AC+,AC-,AS+,AS-分别为540 nm处空白管、空白对照管、抑制剂管和背景对照管的吸光值。

4.2 化合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通过测定10个化合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3对α-淀粉酶的活性最强,在质量浓度为0.2 g・L-1下,其抑制率达到87.82%,化合物12的抑制活性较弱,抑制率为20.50%;其余8个化合物对α-淀粉酶未表现出明显抑制活性,见表3。

4.3 化合物13对α-淀粉酶的半数抑制浓度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化合物13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以抑制浓度/g・L-1为横坐标,抑制率/%为纵坐标,绘制抑制率曲线见图3。

化合物13和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12,4.32 μmol・L-1,化合物13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小于阿卡波糖。

5 讨论

本研究报道了从人面果叶子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的15个化合物,其中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

从人面果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些成分主要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且其中双黄酮含量较大。本实验测试了其中10个化合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13对α-淀粉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果[17],双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为人面果叶子抗糖尿病活性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人面果叶子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艳芳, 依专, 赵应红. 中国傣医药彩色图谱[M]. 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3.

[2] Baggett S, Protiva P, Mazzola E P, et al. Bioactive benzophenones from Garcinia xanthochymus fruits[J]. J Nat Prod, 2005, 68(3): 354.

[3] Trisuwan K, Boonyaketgoson S, Rukachaisirikul V, et al. Oxygenated xanthones and biflavanoids from the twigs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J]. Tetrahedron Lett, 2014, 55(26): 3600.

[4] Singh M P, Parveen N, Khan N, et al. Constituents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J]. Fitoterapia, 1991, 62(3), 286.

[5] Han Q B, Qiao C F, Song J Z,et al. Cytotoxic prenylated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the twig bark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J]. Chem Biodivers, 2007, 4(5): 940.

[6] Chanmahasathien W, Li Y S, Satake M, et al. Prenylated xanthones with NGF-potentiating activity from Garcinia xanthochymus[J]. Phytochemistry, 2003, 64(5): 981.

[7] Zhong F F, Chen Y, Yang G Z,et al. Xanthones from the bark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J]. Chin Chem Lett, 2007, 18(7): 849.

[8] 钟芳芳, 陈玉, 宋发军, 等. 大叶藤黄中三个新口山酮类成分[J]. 药学学报, 2008, 43(9): 938.

[9] Zhong F F, Chen Y, Yang G Z.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bark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and their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ies[J]. Helv Chim Acta, 2008, 91(9): 1695.

[10] Chen Y, Zhong F F, He H W, et al. Structure elucidation and NMR spectral assignment of five new xanthones from the bark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J]. Magn Reson Chem, 2008, 46(12): 1180.

[11] Zhong F F, Chen Y, Wang P, et al. Xanthones from the bark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and their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J]. Chin J Chem, 2009, 27(1): 74.

[12] Chen Y, Fan H, Yang G Z,et al. Prenylated xanthones from the bark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and their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J]. Molecules, 2010, 15(10): 7438.

[13] Chen Y, Yang G Z, Zhong F F. Two new prenylated xanthones from the bark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J]. Bull Korean Chem Soc, 2010, 31(11): 3418.

[14] Chen Y, Fan H, Yang G Z, et al. Two unusual xanthones from the bark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J].Helv Chim Acta, 2011, 94(4): 662.

[15] Fu M, Feng H J, Chen Y.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Garcinia xanthochymus Leaf, root and fruit extracts in vitro[J]. Chin J Nat Med, 2012, 10(2): 129.

[16] 付蒙, 胡鑫, 徐婧, 等. 人面果叶子、根部、果实提取物体外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26(2): 255.

[17] Li Y F, Chen Y, Xiao C Y, et al. Rapid screening and identiflcation of α-amylase inhibitors from Garcinia xanthochymus using enzyme-immobiliz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coupled with HPLC and MS[J]. J Chromatogr B, 2014, 960: 166.

[18] 姜薇薇, 张晓琦, 李茜, 等. 竹叶榕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7, 19(4): 588.

[19] Iinuma M, Tosa H, Tanaka T, et al. Three xanthones from root bark of Garcinia subelliptica[J].Phytochemistry, 1995, 38(1): 247.

[20] Poobrasert O, Howard L C, Christopher W W,et al. Xanthones from the twigs of Mammea siamensis[J]. Phytochemistry, 1998, 47(8): 1661.

[21] 陈龙, 杜力军, 丁怡, 等. 罗布麻花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17): 1340.

[22] Andrea G P, Nicholas P J S, Guy W. In vitro properties of a recombinant flavonol synthase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J].Phytochemistry, 2002, 60(6): 589.

[23] Tajuddeen N, Sallau M S, Musa A M, et al. Flavonoids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from the stem bark of Commiphora pedunculata(Kotschy & Peyr.)Engl.[J]. Nat Prod Res, 2014, 28(21): 1915.

[24] Mary M S, Robert P B, Masaru O, et al. 3S,24S,25-trihydroxytirucall-7-ene from Ailanthus excelsa[J].Phytochemistry, 1980, 19(7): 1499.

[25] 李勇军, 何讯, 刘丽娜, 等. 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6): 444.

[26] 段营辉, 戴毅, 高昊,等. 草珊瑚化学的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10, 41(1): 29.

[27] Wu Y B, Su J, Guo R X, et al. Two new non-taxoids from leaves of Taxus cuspidate[J]. Chem Nat Compd, 2014, 50(4): 603.

[28] Reinaldo S C, Anibal C S, Suzana G L, et al. Flavonoids, benzophenones and a new euphane derivative from Clusia columnaris Engl.[J]. Rev Bras Farmacogn, 2008, 18(1): 6.

篇3

打叶复烤加工作为一种先进的原料加工处理工艺技术,指经过烘烤后的烟叶,在加温湿度变化处理后,再经过打叶风分工艺完成梗叶分离,并对分离后的大小叶片、碎片和烟梗分别进行复烤处理,使其含水率达到规定的界限内,最后经过打包装箱、标识、入库,达到规定的作业要求,以利于烟片的长期贮存和醇化等工艺活动,[1]同时使烟叶内在品质得到一定的改善。配方打叶即按照卷烟的工艺配方要求把经过认真严格挑选后烟叶按产地、等级和数量的不同组合为一个配方进行复烤加工的方法。

随着烟草行业大品牌加速形成,为更好地满足特色加工制丝工艺,卷烟工业对打叶复烤企业的要求,已从传统单等级打叶复烤发展成为中式卷烟特色配方打叶,对打叶复烤的生产加工工艺和片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叶复烤过程烟叶混合性和均匀性是衡量混合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制丝车间烟丝混合均匀性研究较多,[2]而对于打叶复烤过程片烟混合均匀性相关的研究较少。当前,卷烟工业更加重视卷烟产品的均质化生产,相关研究也较多。[3,4,5]为实现复烤品牌的发展,最大限度的保留烟叶香气量、协调香气质,保证烟叶加工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化学成分的一致性。因此,打叶复烤过程配方打叶化学成分的均质化工艺技术应运而生。

打叶复烤加工过程中的烟叶混配是实现配方工艺目标的基础,也是实现产品特征与均质化的关键。其中,打叶复烤成品片烟的均质性是提升烟叶品质,适应烟叶精细化加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打叶复烤企业提高烟叶加工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是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物质基础和客观表现,是评价烤烟品质的主要指标。新版打叶复烤工艺规范增加了配方打叶烟碱波动程度评价,引入了烟碱波动性的评价方法,明确要求贮叶配叶后产品烟碱变异系数值小于5%、糖碱比变异系数值小于8%的目标,目前在打叶复烤中通常以控制好生产过程中的人工选叶、铺叶摆把、配方立体库、混配、贮叶等关键环节的操作实现配方打叶的均匀性。

2013年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在6000kg/h基础上新增一条全新的12000kg/h打叶复烤生产线,在铺叶台按等级配比投料,利用铺叶搭配,综合应用原烟自动化配方立体库,结合润叶前预混柜,实现原烟精确式配比投料和充分混合,通过在线近红外化学成分的检测、打叶后贮叶柜等方式加强均匀性调控能力,从而实现打叶复烤后的片烟烟碱含量均匀性控制,确保配方打叶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肖明礼等认为,优化铺叶台管理,有效利用贮叶柜,对打叶复烤配方打叶片烟产品的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杜阅光等采用打叶复烤烟叶化学值的变异系数作为均质化控制的评价指标,通过在线检测与打叶复烤设备联动,实现了打叶复烤片烟产品的均质化自动闭环控制。

阴耕云等对打叶复烤过程的投料、成品片烟进行检测分析,以探寻表征烟叶混配均匀性的方法及主要化学指标,对打叶复烤过程中烟叶混配的均质性有了初步研究,但结合打叶复烤环节阐述结合各环节如何实现配方打叶化学成分的均匀性的方法研究鲜有文献报道。

本研究通过对打叶复烤各工序间烟叶化学成分的检测分析,从烟碱、糖碱比变异系数的对比分析,探寻表征烟叶混配过程主要化学指标及均匀性贡献率的方法,对配方打叶复烤过程中烟叶混配的均质性进行初步研究,力求在打叶复烤环节实现与大品牌发展相适应的均质化。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烟叶样品来源:福建南平地区3年在线配方打叶复烤烟样。

(二)仪器

生产加工设备: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6000kg/h和12000kg/h生产线。检测分析仪器:电热鼓风干燥箱(南通嘉程仪器有限公司);FOSS 9103型旋风磨(丹麦FOSS公司);BP121S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SKALAR化学流动分析仪(荷兰skalar公司);Antaris-Ⅱ型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

(三)实验方法

(1)在线取样。根据生产加工作业单,对备料区的烟叶分别取样,待生产运行稳定后,对生产过程的立体库、预混柜、一二润、贮柜和成品片烟等关键工序跟踪取样,以生产班别为单位,每班取2次,每次约500g,做好标记。

(2)样品的制备。将各工序跟踪采集的烟叶样品分切烟叶去梗,分别置于(50±1)℃烘箱中干燥约2h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用旋风磨磨成粉末,混匀,后装入密封袋。

(3)常规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检测依据:水溶性糖的测定:YC/T159―2002;总植物碱的测定:YC/T160―2002;总氮的测定:YC/T161―2002;氯的测定:YC/T162―2002;钾的测定:YC/T173―2003。

(4)评价指标。对所取的烟叶样品检测结果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及贡献率,然后以化学检测指标对生产混配过程进行量化评价。其中,样品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偏差S=变异系数100%。变异系数下降度T:T=[(CV1-CV2)/CV1]×100%。贡献率θ:θi=(Ti/(Ti+Tj))×100%。式中:x1―样品检测值,x*―样品平均值,n―样品量,S―样品标准偏差;CV1―相应工序来料烟叶烟碱含量变异系数,CV2―相应工序产品烟叶烟碱含量变异系数,i,j―分级、打叶复烤工序。

二、结果与分析

(一)片烟化学成分均匀性的评价指标

从化学成分所反映烟叶的重要性、稳定性综合考虑,烟碱作为片烟内在化学成分之间的差异影响,可作为配方打叶内在化学成分均质性的评价指标,同时,糖碱比变异系数作为重要的烟草质量综合性判定化学指标,用来表征片烟产品化学成分均匀性(下表1)。

由化学成分均匀性评价方法可得,片烟样品糖碱比变异系数值CV(SQH2)的评价模型为:当8%≤SQH2≤15%为较差;SQH2>15%为差;5%≤SQH2≤8%均匀性表现较好;当SQH2

(二)打叶复烤过程各环节烟叶烟碱、糖碱比变异系数变化的对比影响

根据新旧生产线打叶复烤过程4个关键工序均匀性,可得:

(1)其中,2011年~2012年,润叶、打叶、复烤和成品片烟4个关键工序间烟碱平均变异系数为:12.64%、7.40%、5.27%和3.94%。

(2)2013年,润叶、打叶、复烤和成品片烟4个关键工序间烟碱平均变异系数为:8.17%、5.08%、4.07%和2.76%。

(3)配方打叶过程中糖碱比变异系数由2011年~2012年的6.25%降至2013年4.07%,下降了2.18%。综合可知,2013年生产线前段新增原烟配方立体库配比投料工序和润叶前预混贮柜的关键工序,润叶、打叶、复烤和成品4个工序间烟碱变异系数分别下降了4.47%、2.32%、1.2%和1.18%,烟碱变异系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通过原烟配方立体库配比投料和润叶前预混贮柜的作用,提高原烟混合的均匀性指标。

(三)新线打叶复烤过程不同工序在降低烟叶烟碱变异系数中的作用

2013年打叶复烤过程各个加工批次烟叶烟碱的分析结果,就各个工序而言:

(1)前端烟叶烟碱变异系数下降梯度平均值为61.56%,贡献度平均值为40.71%。

(2)打叶复烤过程到成品下线烟碱变异系数下降梯度平均值为59.29%,贡献度平均值为59.29%。打叶复烤生产线原烟烟碱变异系数下降度、打叶复烤工序烟碱变异系数下降度与烟叶烟碱变异系数存在很大的显著关系,其中原烟配方立体库、预混柜、复烤前对顶储柜三道工序对烟碱变异系数贡献度大,说明烟碱变异系数越大,工序间的烟碱变异系数下降度和贡献率也会越大。

三、结论

第一,通过对南平地区3年新旧生产线加工的烟叶及在线打叶复烤成品烟碱的检测发现:新线增设原烟配方立体库配比投料和润叶前预混贮柜关键工序,较旧线提高原烟混合均匀性指标有很大的效果。第二,全新的12000kg/h打叶复烤生产线从打叶复烤生产线烟碱变异系数下降度和在线设备贡献率方面分析:原烟配方立体库配比投料、润叶前预混贮柜、打叶后对顶贮柜等重要环节对提高烟碱变异系数下降度和贡献率较明显。

配方打叶以化学成分调节组合控制模式作为参数指导,将成品片烟烟叶烟碱的变异系数控制在小于4%,糖碱比变异系数控制在小于6%的范围,确保配方打叶复烤后产品质量的均匀性,本研究以烟叶的烟碱相关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来考察配方打叶均匀性控制效果,具体其他关注的需求,也可以引入其他化学成分或不同成分的组合作为进行打叶复烤配方打叶内在化学成分质量的均匀性控制。笔者认为,通过对原料质量合理的初配方设计后,根据原烟的烟碱分布情况,进行加工前的适当调整,在生产中,加强各贮柜和工序间多级混配组合方式的综合利用,进一步稳定片烟的烟碱含量,提升打叶复烤加工的片烟均质性,以适应进一步的工业加工,最终实现在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均匀性和成品质量均一性控制的目标。

(作者单位为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能如,李桐.烟叶复烤、发酵与养护[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陈越立,尹智华,彭琛.配方模块打叶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2011(19):458.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93-0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使学习者正确把握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课程目标应以学习者的行为来表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自身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设计时,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合理优化,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设实践操作机会,通过引入电子游戏,增加学生学习情趣,加强师生课堂教学互动,提升教学维度,实现学习认知升级。

一、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需要进行多元优化。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关注力受情绪、兴趣影响较大,大多喜动不喜静,对静思研究缺少耐心,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教师要对教学实际进行综合考量,注重实践操作内容的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给学生更多示范和引导,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对此需要提高认知。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悟性和学习爱好的共同影响,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展开实践操作引导,提出不同的学习操作要求,体现因材施教。

在学习《制作作文选――制作目录》时,教学要求目标众多,为让学生熟练操作文本框插入、移动、改变大小、删除、复制,掌握图片插入方法,学会应用项目符号制作目录,教师引导学生开始实际操作。首先是文本框操作,先打开“插入”菜单,找到“文本框”,单击文本框下横排或竖排按钮,实现文本框的插入。其次是复制、粘贴实践操作,先选定相关文字,单击鼠标右键,找到“复制”单击,然后将光标移到适合位置,单击右键找到“粘贴”,单击之后,备选的文字内容实现了大转移。学生根据教师引导进行实际操作,很快就掌握了操作要领,教师让学生展开自主自由操作训练,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电子游戏有特别的爱好,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正视学生偏爱电子游戏的现实。其实电子游戏没有问题,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也不是什么错误,关键要看教师如何也不应盲目。很多益智游戏对启迪学生智力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也不应盲目排斥和反对。相反,教师要注意利用电子游戏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计算机、网络。如打字练习,为熟悉键盘和输入法,教师引入过关性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学生会在不知疲倦的竞赛中形成学习能力。

在学习《制作作文选――制作正文》时,教师给出具体操作指令,让各个小组展开竞赛式操作:设定多篇作文进行合并,并插入分隔符,修改文稿,最先完成正确操作的小组为优胜者。学生听说要展开小组竞赛活动,显得非常兴奋,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互动学习之中。在成果展示阶段,很多小组都以接近水平完成任务,学习效果非常明显。教师设计竞赛式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参与热情。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形成的主观能动力量是强大的,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

三、强化师生互动,升级学生认知体系

新课改倡导课堂教学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为提升课堂自主学习维度,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还要和学生展开有效互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打下基础。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基本形式,在互动因素构成中,教师是主导因素,应该发挥主动作用。为提升师生互动品质,教师需要对互动形式、互动内容、互动时机进行科学设计和整合,适时投放、适时启动、适时组织,这样才能形成学习契机。

在学习《精彩的多媒体世界》时,为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构成元素,教师先选择两个多媒体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进行对比,分别说说多媒体作品的特点。教师启发学生:这样漂亮的多媒体作品是怎样制作成功的呢?如果我们亲自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该如何操作呢?学生学习兴趣被点燃,都想尽快投入到操作中。教师给出几种制作多媒体作品工具:基于网页形式的制作工具、基于时间线的制作工具、基于流程图的制作工具、基于程序语言的制作工具。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跟进学习操作。由于师生互动操作顺畅,课堂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领,成功制作多媒体作品。

具有良好的科学与技术素养,是我们这个时代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总目标进行清晰界定,也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在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时,教师要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学情调研,这样才能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新策略,提升学习效果,形成重要的学习支撑。

篇5

所有的微课程指的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一个知识重点或难点来进行短时间教学,一个微课程一般只包含一个知识点,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微课程,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对微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微课程的观看对象是学生,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来突破一个教学重难点。

首先教师要对地理教学的主题进行设计,也就是确定微课程的主题,例如该微课程可以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剖析、讲述一个地理原理或者导入一个地理新课。

其次,教师要对课程时间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微课程短小精悍的优势,5-10分钟的微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教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尽管微课程的时间较短,但一个微课程中同样应该包括各个教学环节,例如要有问题导入、教学活动安排、知识点讲解、合作探究等环节。在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时教师应该突出微课程的“微”,应该迅速的切入知识点,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整个微课程应该突出重点,集中讲解主干知识和重、难点。

2.利用微课程优化地理教学过程的具体对策

2.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

从本质上来说,微课程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学习辅助资源,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辅助。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主学习能力、读图能力、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初中生在自主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微课程作为自主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的需要,灵活的选择各个微课程,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3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制作成3个微课程,集中阐释各个知识点,以供学生选择使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应用一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不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兼顾,微课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分层教学提供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来实现同一堂课的异步教学,例如可以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制作几个不同的微课程,按照课程难度将其分为A、B、C三个等级,供学生自行选择。C级微课程为基础微课程,主要是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向学生提供基础级习题,主要供地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使用。B级为可成为一般为课程,在C级微课程的基础上相应地压缩了知识点讲解的内容和时间,增加了习题的数量,提高了习题的难度。A级微课程为补充微课程,供地理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使用,在本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2在微课程中突出教学重、难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程有利于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这也是微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一种教学演示资源,运用图片、三维立体图等形式来呈现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初中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章,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仅凭教师的讲解和板书难以让所有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而在微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动态图进行直观的三维演示,并搭配教师的相关解说,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情况对微课程进行调整,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慢放、回放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2.3在不同的课堂环节中运用微课程

篇6

1.1 高职教育的特征与培养目标

高职的特征是①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②侧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④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1.2 高职《基础化学》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基础化学》是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和今后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为了实现课程定位,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教学,又有一定的实验技能训练。具体目标有知识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素质目标始终贯穿于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验技能训练过程之中,是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2 《基础化学》过程化考核的方式与办法

《基础化学》是大一课程,分上下学期,该课程第一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够从结构的角度认识有机化合物,并能运用有机化学中的基本反应原理,进行分离、鉴别、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基本操作;第二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方向和化学平衡、物质聚集状态、化学热力学相关理论,化工分析技术相关操作。对学生采取过程化考核,旨在通过过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与指导,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夯实化学基础,提高他们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以便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a毕业后开展实际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必要的化学基础。具体的考核方案如表。

3 《基础化学》过程化考核的效果

篇7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63 — 02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缓解和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需要

随着我国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生均教学资源不足,其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其形成的表征是:各行业需要的人才招聘难,而大学培养的人才就业难。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生均教学资源水平,而科研成果是反映学科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若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案例,编入教材,内化为教师的知识,这无疑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有益,同时,也是增加与提高课程教学资源数量与质量的重要途径〔1〕。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需要

课程教师资源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师资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老师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研究者。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的职责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带到课堂的教学与实践中,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专业教学资源的好坏,而专业教学资源是由各课程教学资源组成的。据魏红(2006)研究,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即大学教师的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总体看,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高于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同样地,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其科研工作也显著地好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可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科与专业水平,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科研成果是高校校教师根据学科或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这种研究是结合学科或专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一般针对性强,因此,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竞争力,实现教学创新,同样地,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教师会将自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等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扩大了知识面,改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与创新,从而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的特征是转化的基础

科研成果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性、教育性和适用性。科研成果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学术价值上,任何科研成果都是教师结合专业发展而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的新知识,这种新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科研成果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教育价值;科研成果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成果使用上,由于科研成果是以针对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选题方向,其研究形成的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易转化。可见,科研成果的特征是其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基础。

(二)教师的积极性是转化的内生力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命题,也是高校教师终身的使命,因此身为高校教师应把提高教学质量贯穿于毕生工作之中〔2〕。教师是科研成果的研究者,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他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对成果转化率高低起到最重要的影响。从客观现实分析,高校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层次,都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都渴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同行认可,都期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这些,正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

(三)教学资源的的严重短缺是转化的外生力量

自1999年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生均教学资源剧激下降已是不辩的事实。而从大学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这些也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3〕。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可以反映出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从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看,反映大学教学资源的指标占据重要的位置与权重,从各高等教学实践看,都十分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分别制定了政策和运行机制,这些,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了外部的推动力量。

三、案例研究——以《农村发展规划》课程为例

(一)课程简介

《农村发展规划》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在福建农林大学的设置可追朔到1996年农业推广本科专业的设置,也是以专业核心课的身份列到培养计划中。经过5轮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完善,目前,《农村发展规划》由课堂教学和校外课程实习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60学时(课堂授课48学时,实验课12学时),校外课程实习一周。在48学时的课堂教学中,共介绍14章内容,具体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农村发展规划的主要方法;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五章农村土地总体规划;第六章农村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第七章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第八章农村工业发展规划;第九章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第十章村镇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第十二章农村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第十四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实施、监测、评价与反馈。

(二)案由

《农村发展规划》课程做为农业推广专业的核心课,在1996年设置时,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课程教学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没有合适的教材、实验仪器设备不够、实践基地少以及教师单一等等〔4〕。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课程建设,就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积极探索。

(三)主要做法

1.以建立科研成果直接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进课堂

根据课程组成员长期从事农村发展规划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在完成委托单位规划任务的同时,有意保留一套完整的规划项目基本资料,提供给每位同学,让同学们再现一个规划过程,由同学们自主完成规划文本后,教师进行讲解与点评,最后把课程组完成的规划最终文本提供给同学,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习。由于这种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使得本课程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得课程教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实现最新成果进课堂的教育理念。

2.以主编国家级教材为抓手,促进科研成果进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课程组积极参加《农村发展规划》全国统编教材的建设工作,利用课程组负责人被遴选为该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独立主编这个机遇,凝练了一些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如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时,我们凝练了8个科研成果编入教材,既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又使得教材具有更加明显的时代性。

3.以构建课程网站为载体,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了促进《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学资源的全国共享,特别是全国各相关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交流并有效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提高转化后的教学资源利用效果,课程组从2005年开始创建全国共享的《农村发展规划》课程网站,为全国不同院校相关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载体,同时也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要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首先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尤其是教师中形成共识,在提高对转化的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一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着眼,去从事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二要转变科研目的的观念,牢固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三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

(二)出台政策,形成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必须出台各种有利于转化的政策,如出台激励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政策,调动转化的积极性,增加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通过出台各种政策,形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制度。

(三)积极引导,规范程序

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领导机构,积极引导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建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信息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制定转化的基本程序,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有序转化。

(四)营造氛围,形成常态

各院校应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领导机构的领导下,以系或专业或课程为单元,认真制定转化方案,积极营造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氛围,同时,着重落实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各种政策,促进教师自觉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习惯。

〔参 考 文 献〕

〔1〕魏红.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

篇8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优化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优化科学教学过程的两个关键

1. 优化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知识需求进行预设

教学目标是上一堂课的灵魂,无论是内容的分配还是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这一中心展开。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科学教学任务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它包括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笔者认为,上好一节课要确定自己的立足点,明确一节课的价值。比较和判断某种知识教育价值大小的标准有三条:一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知识发展的需要。这三条之间既有区别又互相关联。所以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知识需求进行预设,尽可能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优化教学目标并不是改变教学目标,而是要达成三维目标的整合,并且提醒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把教学目标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成为一个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教学的主线。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机械地去传授一些知识而完成教学,更要求帮助学生获得并发展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

2. 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要善于对教学模式进行整合

教学目标确定后,也就给上好一节课确定了方向。那么设计教学方案,也就成了优化教学策划与实现目标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成为一大关键。因为以怎样的形式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教学内容,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将会营造怎样的教学氛围,能否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等问题都与之密切相关。在设计教学方案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排,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

例如,“水的浮力”设计片断。

教师:刚才上浮的物体我们已经感受到它有浮力了。那么将铁块放入水中是否也受到浮力,从中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甲:提出问题,即下沉的物体也能产生浮力吗?

学生乙:可能有,可能没有。

教师:要制定实验方案来证明。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学案上设计出方案。

学生丙:先测出物体的重G1,再把该物体浸末在水中(引导观察),读出读数G2。比较它们是否相同。

教师:你怎么得出的(追问)?

学生丙:比较数字的大小,就可以说明有没有浮力。

教师:这种方法可行吗(问其他学生)?

学生:小组合作,四人上讲台操作。实验器材有弹簧秤、钩码、水槽等,其他学生注意观察(一人实践操作,一人做助手,一人记录,一人主持)。

学生:G1为0.55牛,G2是0.5牛,读数变小的原因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篇9

一、文化传承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文化传承是有效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向前推进, 越来越要求外语人才既要有娴熟的语言能力又要有得心应手的社会文化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就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源语文化的传递和交流,注重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当下尤其应将文化传承及其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1.长期以来,文化传承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受到轻视和忽视,在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中还远未形成对语言文化信息的重视,更不用说敏感,因此可以说,要想达到新时期外语人才的要求,即既有过硬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较强的文化传承和认知能力。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只注意语法和发音规则, 只注重词汇的积累而不注重文化因素,不可能真正掌握该门外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是文化的载体, 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穷的文化信息,重视这些文化信息才有可能学好语言。因此,学习外语要同时了解和认识制约、影响此门语言的文化,了解该语言传播和运用的文化氛围,了解该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了解这种民族特异性, 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语言。

3.学习外语的目的决定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因为语言学习是为了交际。文化制约着人类的一切行为,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语言运用也不例外,它必定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外语教学中,如若仅传授外语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忽视文化的传递,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充其量也只能培养出一些语言知识娴熟、语言能力全面,却不能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的单一型外语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即使学好了这门语言,也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它。[1]

二、文化传承及其研究与英国文学教学的关系

文化传承及其研究是英国文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使文化传承真正成为文学课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充分地发挥其文化解码与交流的作用,除了文学课教师在思想和观念上做出必要调整并在实践中加以重视以外,加强文化研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和相互借鉴使后者把英语文学作品的分析同社会、历史、文化制度、政治背景相结合,获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同时,多角度、多层面和注重政治批判的文化研究使传统的英国文学研究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开放的视野,扩大了文学研究的领域, 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2]在文学课教学中加强文化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文化研究能够将文学研究引向深入。传统的外国文学研究通常着眼于作品的历史背景, 或作家的生活经历,或作品的主题、结构、情节、人物、叙事视角、风格、意象、韵律、冲突等要素,或作品的语言技巧与风格,或作品的美学蕴涵,或以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读者对这些要素的解读与反应。这样的研究从文学要素的本身出发,立足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与其所处背景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文学的规律及其本质,但却难以为文学提供宏观的文化图谱, 难以将文学实践纳入人类的大文化背景加以考察,难以从本体和发生的角度厘清文学思潮和流派产生的因缘与发展的脉络,作家创作变化的成因,以及作品的丰富内涵。文化研究却能从这些方面来推进外国文学的研究。

2.从文化视角研究英国文学,还因为英语文学如同其他文类一样,文化是其赖以生长发育的最接近的生态环境。探讨文学在特定时代、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发和创新更能呈现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表现文学主题、意象、语言和风格的文化内涵。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可以为文学文本的文化透视和文化提升创造条件。以开放的视野考察英国民族间乃至广大英语世界不同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和影响,就不难看到其相互冲突、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各种情形,领悟出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意义。

3.文化研究能拓宽施教者和学习者的视野,将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从文学的内在要素延伸到文学的外部因素,诸如历史沿革、社会运动、政治体制、文化制度、思想潮流等等方面,并通过对文学内在要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对文学内驱力及外驱力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以及对其背景的审读, 提高他们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文化感知力与审悟力,提高对英国文学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学和文化的透视力与把捉力,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三、在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如何加强文化传承的可能性策略

1.注重文化传承信息的涉入。要编撰出以文化信息传递与解码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的英国文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变化更新。这套教材与传统模式之下的教材应有所不同。文学史的选材要以文化信息的含量、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主要文化观念以及价值形成的影响等因素为考量依据。

2.改变传统教学目标与模式。在教学内容有所改变的同时,教学目标与方式也应有所改变。既要将文化研究的内容贯穿于文学课的教学, 将文化传承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大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就不再只是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的辅助内容,文学史的介绍与学习应由辅助地位上升到与文本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解释文学史,从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解读作品,不再只是局限于语言、风格、主题、情节、结构、人物、意象、韵律等这些文学的内在要素,不再局限于文学文本本身,尤其是要将文学作品文化信息的解码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3]

3.使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试题库与课外辅助手段。一方面要坚持内、外并重,即上文所说的文学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并重, 将教、学双方的关注点引导到文学的整体。另一方面坚持评价标准的尽可能细化,要将文化传承与解读落实到作家创作实践研究和文本阅读之中,以避免大而化之的毛病。此外,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课外讨论网页, 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沟通,为课堂内外的信息交流,为围绕教学内容的思想磨砺和观点交锋提供平台, 以巩固课内教学效果。

总之,在英国文学教学中贯穿文化信息输入、文化传承是全面把握英国文学及其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学习者文化认知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时期外语人才的需要。因此,要使文化能够贯穿于英国文学课堂,无论是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者自身的文化审读力,都需要教育教学实践者和文学界研究者深入进行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篇10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的化学反应,在学习这些反应时,我们一般只了解其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反应发生时的现象,而一般不考虑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从质量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化学反应。

二、新授课

(一)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简介

1.人们最初的观点:质量不守恒。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夫和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质量守恒定律,并为化学界公认。

3.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用极其准确的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二)实验部分――验证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是否守恒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图:如右图(1)所示

【观察思考】

1.如何称量物质的质量?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为多少?

2.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如何?

3.反应后所有物质的质量为多少,比较称量结果。

【实验现象】

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如锥形瓶等)的质量不变。

3.根据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以及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m(白磷)+m(氧气)=m(五氧化二磷)即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阅读】教材102页实验4-11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4-11】

(1)称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2)观察反应现象;

(3)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比较称量的结果。

【学生回答】生成蓝色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铜。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重质量相等,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

m(硫酸铜)+m(氢氧化钠)=m(硫酸钠)+m(硫酸钠)。

即参加反应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的质量总和。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阅读】教材102页实验4-12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4-12】

(1)称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2)观察反应现象;

(3)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比较称量的结果。

【学生回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重质量相等,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

m(碳酸钙)+m(盐酸)=m(氯化钙)+m(二氧化碳)+m(水)

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碳酸钙和盐酸)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

三、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1.复习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分子―原子角度复习)。

2.以水电解为例,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3.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质量守恒。

4.练习:已知反应Cu+4HNO3(浓)Cu(NO3)2+2X+ 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注重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注重对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意识、思维方法等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并体验快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与和谐发展。另外,该探究学习紧扣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设置一些真实、有趣的实验情境来诱发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在原有的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紧张、活泼的氛围中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