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6 17:04: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市规划建设的认识和思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城市规划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篇1

2关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复杂性的讨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1937),因此,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属于正常现象。那么,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对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实践又有哪些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复杂性加以讨论。

2.1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复杂交织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首都地区发展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核心问题之一便是以水资源保障为代表的生态安全问题。据遥感卫片解译,2000年~2010年间北京及周边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4市的水体面积下降了近30%;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水面减少显著,两大水库蓄水接近死库容;张家口75%以上河流为季节性河流;廊坊市水系河道为常年无水状态;白洋淀湿地需依靠外调水源才能保证正常水量……实际上,作为我国的首都地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敏感程度和生态安全要求都是比较高的;由于首都北京所集聚的各类智力资源和行政优势,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人力、物力投入在全国也是比较高的,但现实发展的结果,这一地区生态安全风险也是最为突出的。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北京市限建区规划(2006~2020年)》是北京市近年来大力编制的一个生态规划项目,规划在考虑“水、绿、文、地、环”五大要素的基础上,将北京市域土地划分为六大级别三大类,并明确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的空间管制要求。该规划获得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和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然而,根据北京总规实施评估报告,北京市一道、二道绿化隔离带被侵占的情况仍在持续,城市基本生态格局面临遭到破坏的严峻威胁[9]。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编制且十分优秀的限建区规划为何难以取得实效?上述事实表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因素,各种因素相互牵制,仅从某些方面如自然生态的治理和修复入手,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十分复杂的生态问题。以对首都生态安全影响最突出的环首都地区为例,从深层次讲,经济贫困、自然生态恶化、城镇化发展、区域生态补偿差异等社会因素的复杂交织,正是环首都地区生态安全不断恶化的原因所在。张家口、承德两市肩负为首都地区“涵水源”、“阻沙源”的重要职责,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中处于生态屏障地位,然而,区域整体的生态保护需要限制了其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落后,形成所谓的“环首都贫困带”。如张家口市赤城县,2004年以来年平均出境水量达1.8亿m3,占密云水库蓄水量的53%,2004年前长期为无偿供水,近年来为保障首都水源供应,先后砍掉70多个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经济合作项目,取缔、关停、压缩了20多个企业,每年县财政直接减收1500万元,为发展节水农业而实施的退稻还旱使农民亩均收入减少近千元。由于经济贫困,张、承地区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粗放型发展模式:承德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6.5%;张家口人地矛盾突出,耕地开发过度,从而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系列问题,陷入越穷越垦、越垦生态越恶化的怪圈。这一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自然生态与复合生态的关系问题。早在1980年代初,马世骏院士就曾提出著名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绝非绿化或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而是“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人类聚居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平衡得到有效维持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许多自然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社会生态失调———生态城市最根本的问题乃生态政治。但是,城市规划的本质核心为物质空间规划,擅长于自然生态控制,天然地具有“末端治理”的局限性,如何有效协调复合生态之矛盾?尽管当前城市规划日趋转向公共政策,但如何避免由此带来的学科“空心化”问题?并且,对自然生态(资源环境)的控制已属不易(如黄光宇先生1980年代在四川省乐山市总体规划中,面对重重阻力,将位于城市中心的近10km2丘陵林地划为永久性绿地加以保护,为城市创造出绿心环形生态型结构,被赞誉为生态城市规划实践典范,并获联合国发明创造之星奖),何以协调复合生态矛盾?

2.2生态城市—区域系统的相互影响生态城市以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自然持续发展为基础而存在,谋求更大范围内城市—区域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内外城市发展呈现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趋势,突破城市、走向区域,不仅是一般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生态城市建设而言也是必然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正逐步加剧,使得生态城市规划思维范畴的扩大尤为必要。以首都北京为例,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当前面临突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同时又处在我国农牧交错带边缘生态脆弱带和华北缺水地区,仅靠自身不可能解决其所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就规划实践而言,“就城市论城市”的思维局限是导致生态城市建设的实效性难以切实提高的原因之一。以唐山曹妃甸生态城为例,其定位是“冀东南部沿海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较多的产业服务、高教、科研等服务业职能,但从唐山沿海地区的整体发展格局来看,庞大的居住需求则是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仅就曹妃甸工业区而言,其就业人口为近期32万人,2020年49万人,远景105万人),曹妃甸生态新城约1/5的居住用地比例满足自身需求尚有困难,更难为周边地区提供配套居住,新城、港口和产业区发展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已成为曹妃甸新城和唐山沿海地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向区域的道理是容易理解的,关键是生态城市的区域诉求何以解决?没有区域保障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意义何在?首先是管理体制、权限的制约,即使首都北京,也很难对周边河北省的城乡建设发展“指手画脚”,这一点作者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已深有体会;其次是技术衔接的难度,由于空间尺度的不同,区域生态与城市生态在技术方法、规划内容、调控手段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属于两套各不相同的“语言系统”,如何加以衔接?最后是内在的利益冲突,流域生态补偿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上下游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各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生态补偿如何具体操作?在京冀两地有关环首都生态补偿的讨论中,关于大气污染,由于空间没有边界,如何进行测度?关于水体污染,虽然北京补偿河北的大致原则没错,但北京方面也在抱怨位于上游的河北也有污染,如何明确归属责任?谈判到最后,只是得到北京每年为河北提供8亿元的造林款这样一种结果。

2.3生态城市建设过程的长期性与一般城市建设活动相同,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有关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到城市规划与设计,到具体的实施管理,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和阶段。生态城市各项目标的最终实现,有赖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中各个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有赖于政策、技术、管理、财政等的切实保障,可谓“环环相扣”。而一旦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势必会导致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全盘皆输”。以2005年上海东滩生态城规划为例,“它本来可以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城”,“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东滩的生态城规划在全球的业界和公众中掀起了狂想”,但不幸的是,这个规划项目没有按照预期运行下去,“东滩主要卡在了政策上”,“‘农转非’实现不了,城市也就不可能起来”[2]。不仅如此,生态城市建设还存在“规划生态”与“建设运营生态”的关系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最终是要为人们所使用的,即使真正建设起来生态城市,但如果所承载的人口仍是传统的行为模式,其前景如何?早在一个世纪前,现代城市规划的先驱之一格迪斯就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讨论工业时代的“旧技术阶段和新技术阶段”,并提出“通向新技术城市之路”的改革措施,充满了“生态城市”智慧,但时至今日,我们不仍然在工业社会的煎熬中?从根本上,生态城市理念及相应的问题是现代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伴生物,但工业社会尚未远去,生态城市何日到来?

2.4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主体的两面性独特的政府体制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体制的鲜明特征在于“三维”市场经济,即在经典的政府和企业关系之外多出地方政府的角色,它们既是政府体系的组成部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又是经济主体(GDP的追求),承担经济发展的商务功能;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就像企业对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追求一样,完全源自体制内生的动力,强大而持久[10]。这就造成地方政府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的思维必然是矛盾重重的,一旦涉及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涉及生态城市建设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抑制,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又会显现,对生态城市建设表现出“貌合神离”也就在所难免。“别搞错了,生态城可不是什么慈善项目,所有参与其中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想要、也需要牟利”;“当黄柏峪最终变成了一个‘不可持续’的项目,参与其中的NGO、政府机构和他们的商业伙伴都从舆论上或资金上有所收获,他们从中变得‘可持续’了”(梅嬉蝶);“有的生态城就是炒作,打着这个旗号来提高影响力”(王如松)[2]。

3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启示兴起于1980年代的复杂性研究或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sciences),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之一。尽管目前它仍处于萌芽和形成阶段,但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不仅引发了自然科学界的变革,而且也日益渗透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虽然目前人们对复杂性科学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1]。作为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复杂系统具有一系列基本特征:整体联系的复杂性、组成要素的复杂性、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组织形态和演化规律的复杂性、系统行为的“奇异性”[12]。对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上文所讨论的诸多内容正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作为一种复杂性系统的内在表现。因此,复杂性科学理论对于认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3.1在法定城乡规划体系内开展整体性研究与规划复杂性科学是整体论科学,重点是探索宏观领域的复杂性及其演化问题。所谓整体论是相对于还原论而言,还原论就是化整为零,即把复杂事物分解成简单事物的组合,把宏观物理现象归结为微观现象的组合,它是古典科学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对整个古典科学起示范作用[13]。而整体论则是集零为整,把研究对象当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发展出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方法。1940年代以来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系统工程先后问世,它们原本都是为解决以往科学技术难以解决的复杂性问题而提出来的,“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14]。通过前文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复杂性与矛盾性的论述不难理解,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一般的城市建设一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如此,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又有诸多生态方面的要求。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复杂性,是一般城市建设活动复杂性与低碳、生态问题复杂性的双重叠加,其具体实施,自然要更为复杂。就规划工作而言,传统的城市规划、新型的城市生态规划或生态城市规划这两种不同的规划,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组织、由不同的人员承担,规划的侧重点也各不一样,如此一来,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成了“两张皮”[5],此种情况严重制约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效。借鉴复杂性科学的整体论思维,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根本途径只有一条,这就是在法定规划体系框架之内,用生态、低碳的思想和方法寻求城市规划工作的改进对策。

篇2

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生态环境的建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2007年APEC会议上,主席提出了要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国务院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他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相结合,提出要把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走自己发展的模 模,建立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低碳生态城市。到2011年,已经有许多大中小城市(如江西南昌、深圳等)打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口号,这些种种都说明了在全球低碳时代,低碳生态型是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走的道路。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发展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导向的城市。实质上“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实际运用。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它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正如美国著名生态城市研究者R•White(2009)所指出的那样:生态城市是一种不耗竭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系统和不破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人类居住者提供可接受的生活标准的城市。

“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座生态城市必然首先是低碳的,但是生态城市涵盖的范围要大于低碳城市,它是更为综合、更高更长远的目标。当然在当前的低碳时代,“低碳”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和需要优先突破的领域。

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将生态环境承载力引入规划建设中

1、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关系分析

①目标的一致性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是使城市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生态环境承载力本质上是使城市在保持城市自然系统可持续的基础上发展,因此,生态环境承载力是使城市得到“长治久安”延续的根本保证。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人类营造栖息环境的阶段(当然这一行为可能是迄今为止最适合城市、并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的行为);而生态环境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和限制作用则更为长久。在目标层面上而言,尽管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在语义上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两者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却是高度一致的。这一目标的一致性,使得我们建构融合两者的城市规划体系的思考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②效应的双向性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对城市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种意义又使其对城市发展具有广泛、深刻的“效应性”,即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人们的正确的主观意志可使这种效应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这种效应完全可能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当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出现偏差时――这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效应的双向性表现。与之类似,由生态环境承载力概念可见,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功能属性,其至少具有支撑、保障、调控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及运行等正面作用和功能;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正面效应的另一面,则可以理解为,当坚持城市规划建设在生态环境承载力阈值下进行时,后者对城市发展速度、规模等的限制和制约。显然,这种效应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时出现偏差时纯粹的负面效应有较大的本质区别。但是,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城市发展的功能属性,以及“限制”城市发展的作用(尽管这种限制在长远意义上对城市有利)还是使其具有了明显的“双向效应”特征。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所共同具有的“效应性”的特征,使得我们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等问题的探索。

2、生态环境承载力视角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若干途径

①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建立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制度

生态环境评估在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所体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是这一规定只是重点控制,局限在工程项目上,并未在城市整体层面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制度。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城市发展的背景条件之一,它影响和制约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式以及强度。(2)生态环境承载力对该地域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当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自由度及强度可能较大;反之, 当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则人的活动的自由度及强度可能受到限制。(3) 城市发展受生态环境承载力制约,要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所有组成部分都作为城市发展的参照因素,如有所遗漏,则意味着城市发展有可能遗留隐患。以上说明, 掌握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动态、特征及趋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制度是城市生态化建设评价的法定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体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规划需要具有全局层面和意义的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信息作为规划的重要依据。缺乏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的信息,漠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性,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将缺乏目标,并可能因此步入歧途。具体从事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可依据不同的城市发展目标与评估需要,构建各具特色的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建立后应定期对城市区域进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指导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

②将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融为一体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实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目标的具体化工作之一。其功能具有多重性,既可对城市发展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及测度,又可作为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目标及建设目标的分解之用,使之具体化、实际化和阶段化。 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从构成内容上,可以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结构、效率、公平等指标;在阶段上可以分成近期、中期、远期指标;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方面可以分成初级、过渡、高级阶段等指标;在功能或服务对象上包括低碳生态城市测度及评价指标、规划指标、规划标准指标;在指标体系来源上可分成国际性组织指标、国家级指标、城市级指标等。

生态环境承载力可以按照其构成元素,从资源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和污染承载力(环境容量)等几方面分别构建。从类型上,生态环境承载力有综合承载力指标和专项承载力指标等数种类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明确和清晰地反映了其现状特征、问题、水平,可以作为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调控的重要依据。

③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应加强碳汇系统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

碳汇系统是指存在于地球圈中的具有储碳作用和效应的生态系统,包括植被(含森林、草地、农田)、水体、湿地等等。城市碳汇系统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碳汇组分构成的具有碳汇功能的整体。从内涵上归纳,城市碳汇系统具有生态、空间和社会等多种效应。 从这种意义上来解释城市碳汇系统,可以将其定义为: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目标之一为去碳化(decarbonization),去碳化的重要方式是采用低碳能源甚至无碳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同时,还包括加强城市的碳汇系统建设。 作为城市中的自然生态空间的构成要素, 碳汇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碳生态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的外在体现。一般来说,生态城镇的绿色空间不应低于总面积的40%。可以通过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估测,结合城市产业构成、污染强度等推算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所需的碳汇空间比例。更重要的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通过加强城市碳汇系统的建设, 将有效地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水平,并因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标准。

三、结束语

总之,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大势所趋,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范围广、时间长、新兴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的一些新型的理念有悖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不同领域的科研合作,因地制宜,更灵活更有效地规划“低碳生态”城市。

篇3

基于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其必要性不言自明。但从中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建设生态城市必然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目前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不顾自身条件、一哄而上的现象,值得警惕。最近几年被人们所热议的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其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有媒体甚至称“中国生态城计划已枯萎”[1]。那么,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为何举步维艰? 生态城市规划为何难以取得实效? 应该讲,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实践话题,而是涉及到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从长远来看,它甚至与生态城市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国内有关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尝试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复杂性作进一步的思考。

1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复杂性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复杂性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对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实践又有哪些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复杂性加以讨论。

1.1 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复杂交织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首都地区发展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核心问题之一便是以水资源保障为代表的生态安全问题。据遥感卫片解译,2000年~2010年间北京及周边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4市的水体面积下降了近30%;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水面减少显著,两大水库蓄水接近死库容;张家口75%以上河流为季节性河流; 廊坊市水系河道为常年无水状态;白洋淀湿地需依靠外调水源才能保证正常水量。实际上,作为我国的首都地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敏感程度和生态安全要求都是比较高的;由于首都北京所集聚的各类智力资源和行政优势,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人力、物力投入在全国也是比较高的,但现实发展的结果,这一地区生态安全风险也是最为突出的。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

《北京市限建区规划(2006~2020年) 》是北京市近年来大力编制的一个生态规划项目,规划在考虑“水、绿、文、地、环”五大要素的基础上,将北京市域土地划分为六大级别三大类,并明确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的空间管制要求。该规划获得2007 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和2008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然而,根据北京总规实施评估报告,北京市一道、二道绿化隔离带被侵占的情况仍在持续,城市基本生态格局面临遭到破坏的严峻威胁[1]。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编制且十分优秀的限建区规划为何难以取得实效?

上述事实表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因素,各种因素相互牵制,仅从某些方面如自然生态的治理和修复入手,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十分复杂的生态问题。以对首都生态安全影响最突出的环首都地区为例,从深层次讲,经济贫困、自然生态恶化、城镇化发展、区域生态补偿差异等社会因素的复杂交织,正是环首都地区生态安全不断恶化的原因所在。张家口、承德两市肩负为首都地区“涵水源”、“阻沙源”的重要职责,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中处于生态屏障地位,然而,区域整体的生态保护需要限制了其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落后,形成所谓的“环首都贫困带”。如张家口市赤城县,2004年以来年平均出境水量达1.8 亿m3 ,占密云水库蓄水量的53% ,2004年前长期为无偿供水,近年来为保障首都水源供应,先后砍掉70多个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经济合作项目,取缔、关停、压缩了20 多个企业,每年县财政直接减收1500 万元,为发展节水农业而实施的退稻还旱使农民亩均收入减少近千元。由于经济贫困,张、承地区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粗放型发展模式: 承德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6.2%; 张家口人地矛盾突出,耕地开发过度,从而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系列问题,陷入越穷越垦、越垦生态越恶化的怪圈。

这一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自然生态与复合生态的关系问题。早在1980 年代初,马世骏院士就曾提出著名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绝非绿化或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而是“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人类聚居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平衡得到有效维持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许多自然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社会生态失调—生态城市最根本的问题乃生态政治。但是,城市规划的本质核心为物质空间规划,擅长于自然生态控制,天然地具有“末端治理”的局限性,如何有效协调复合生态之矛盾? 尽管当前城市规划日趋转向公共政策,但如何避免由此带来的学科“空心化”问题? 并且,对自然生态的控制已属不易( 如黄光宇先生1980 年代在四川省乐山市总体规划中,面对重重阻力,将位于城市中心的近10km2 丘陵林地划为永久性绿地加以保护,为城市创造出绿心环形生态型结构,被赞誉为生态城市规划实践典范,并获联合国发明创造之星奖) ,何以协调复合生态矛盾?

1.2 生态城市—区域系统的相互影响

生态城市以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自然持续发展为基础而存在,谋求更大范围内城市—区域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内外城市发展呈现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趋势,突破城市、走向区域,不仅是一般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生态城市建设而言也是必然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正逐步加剧,使得生态城市规划思维范畴的扩大尤为必要。以首都北京为例,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当前面临突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同时又处在我国农牧交错带边缘生态脆弱带和华北缺水地区,仅靠自身不可能解决其所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就规划实践而言,“就城市论城市”的思维局限是导致生态城市建设的实效性难以切实提高的原因之一。以唐山曹妃甸生态城为例,其定位是“冀东南部沿海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较多的产业服务、高教、科研等服务业职能,但从唐山沿海地区的整体发展格局来看,庞大的居住需求则是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 仅就曹妃甸工业区而言,其就业人口为近期32万人, 2020年49万人,远景105万人) ,曹妃甸生态新城约1/5 的居住用地比例满足自身需求尚有困难,更难为周边地区提供配套居住,新城、港口和产业区发展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已成为曹妃甸新城和唐山沿海地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面向区域的道理是容易理解的,关键是生态城市的区域诉求何以解决? 没有区域保障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意义何在? 首先是管理体制、权限的制约,即使首都北京,也很难对周边河北省的城乡建设发展“指手画脚”,这一点作者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已深有体会;其次是技术衔接的难度,由于空间尺度的不同,区域生态与城市生态在技术方法、规划内容、调控手段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属于两套各不相同的“语言系统”,如何加以衔接?最后是内在的利益冲突,流域生态补偿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上下游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各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生态补偿如何具体操作? 在京冀两地有关环首都生态补偿的讨论中,关于大气污染,由于空间没有边界,如何进行测度? 关于水体污染,虽然北京补偿河北的大致原则没错,但北京方面也在抱怨位于上游的河北也有污染,如何明确归属责任? 谈判到最后,只是得到北京每年为河北提供8 亿元的造林款这样一种结果。

1.3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的长期性

与一般城市建设活动相同,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有关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到城市规划与设计,到具体的实施管理,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和阶段。生态城市各项目标的最终实现,有赖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中各个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有赖于政策、技术、管理、财政等的切实保障,可谓“环环相扣”。而一旦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势必会导致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全盘皆输”。以2005年上海东滩生态城规划为例,“它本来可以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城”,“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东滩的生态城规划在全球的业界和公众中掀起了狂想”,但不幸的是,这个规划项目没有按照预期运行下去,“东滩主要卡在了政策上”,“‘农转非’实现不了,城市也就不可能起来”[1]。不仅如此,生态城市建设还存在“规划生态”与“建设运营生态”的关系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最终是要为人们所使用的,即使真正建设起来生态城市,但如果所承载的人口仍是传统的行为模式,其前景如何? 早在一个世纪前,现代城市规划的先驱之一格迪斯就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讨论工业时代的“旧技术阶段和新技术阶段”,并提出“通向新技术城市之路”的改革措施,充满了“生态城市”智慧,但时至今日,我们不仍然在工业社会的煎熬中? 从根本上,生态城市理念及相应的问题是现代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伴生物,但工业社会尚未远去,生态城市何日到来?

1.4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主体的两面性

独特的政府体制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体制的鲜明特征在于“三维”市场经济,即在经典的政府和企业关系之外多出地方政府的角色,它们既是政府体系的组成部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又是经济主体( GDP 的追求) ,承担经济发展的商务功能;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就像企业对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追求一样,完全源自体制内生的动力,强大而持久[3]。这就造成地方政府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的思维必然是矛盾重重的,一旦涉及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涉及生态城市建设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抑制,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又会显现,对生态城市建设表现出“貌合神离”也就在所难免。“别搞错了,生态城可不是什么慈善项目,所有参与其中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想要、也需要牟利”;“当黄柏峪最终变成了一个‘不可持续’的项目,参与其中的NGO、政府机构和他们的商业伙伴都从舆论上或资金上有所收获,他们从中变得‘可持续’了”( 梅嬉蝶) ; “有的生态城就是炒作,打着这个旗号来提高影响力”(王如松)[1]。

2 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启示

兴起于1980 年代的复杂性研究或复杂性科学( complexity sciences) ,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之一。尽管目前它仍处于萌芽和形成阶段,但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被誉为“21 世纪的科学”。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不仅引发了自然科学界的变革,而且也日益渗透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虽然目前人们对复杂性科学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4]。作为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复杂系统具有一系列基本特征: 整体联系的复杂性、组成要素的复杂性、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组织形态和演化规律的复杂性、系统行为的“奇异性”[5]。对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上文所讨论的诸多内容正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作为一种复杂性系统的内在表现。因此,复杂性科学理论对于认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1 在法定城乡规划体系内开展整体性研究与规划

复杂性科学是整体论科学,重点是探索宏观领域的复杂性及其演化问题。所谓整体论是相对于还原论而言,还原论就是化整为零,即把复杂事物分解成简单事物的组合,把宏观物理现象归结为微观现象的组合,它是古典科学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对整个古典科学起示范作用[6]。而整体论则是集零为整,把研究对象当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发展出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方法。1940 年代以来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系统工程先后问世,它们原本都是为解决以往科学技术难以解决的复杂性问题而提出来的,“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7]。

通过前文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复杂性的论述不难理解,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一般的城市建设一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如此,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又有诸多生态方面的要求。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复杂性,是一般城市建设活动复杂性与低碳、生态问题复杂性的双重叠加,其具体实施,自然要更为复杂。就规划工作而言,传统的城市规划、新型的城市生态规划或生态城市规划这两种不同的规划,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组织、由不同的人员承担,规划的侧重点也各不一样,如此一来,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成了“两张皮”,此种情况严重制约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效。借鉴复杂性科学的整体论思维,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根本途径只有一条,这就是在法定规划体系框架之内,用生态、低碳的思想和方法寻求城市规划工作的改进对策。

2.2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钱学森院士在论述复杂巨系统时指出: “现在能用的、唯一能有效处理开发的复杂巨系统( 包括社会系统) 的方法,就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8]。这也就是综合运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各种信息技术和数学建模手段,对复杂系统的特性和动态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城乡规划、低碳、生态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成为可能。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分形论以及超循环论等都可用以指导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研究,从而使人们对这一系统的内外关联和变化机制的把握更加准确,提高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性水平。

2.3 多学科综合研究

复杂系统的构成要素往往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相互关联复杂,客观上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城乡规划与低碳、生态发展不是单纯由人类社会或自然因素驱动的系统,而是由人类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耦合系统。由于驱动因素关联到众多不同的领域,其过程涉及不同的空间尺度,其效应涉及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等众多方面,传统的以各学科单独研究的方式难以奏效,研究结果也往往显得片面、不可靠。基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长期性,生态城市发展绝不能仅仅关注于空间规划环节,而应当树立系统工程观念,从生态城市发展的政策、技术、管理、财政等各个方面进行过程控制,及时开展实施评估和检讨,不断修正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技术路线,从而使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内容得到切实的落实。

2.4 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结合

由于复杂系统存在广泛而复杂的层次性,每一层次的要素构成、驱动因素、变化特征都与其他的有所不同,在某一层次上得出的研究结论不能直接移植其他层次。在城乡规划与低碳、生态研究中,存在区域—城市—片区—地块的空间尺度变化,也存在近期—中期—远期的时间尺度差异。仅仅研究宏观尺度的变化,或只研究微观尺度的变化,均难以全面揭示城乡规划与低碳、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两者结合方可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一方面必须树立整体思维,必须着眼于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认识和分析,在思想和理论高度加以审视;同时,在具体行动上,应强调针对重点问题,展开务实行动,通过重点内容的把握,寻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突破。

3 结语

从城市发展历史来看,新的科学技术总是首先出现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先锋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必然也是如此。因此,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应当强调发达地区和先进城市率先示范,有序引导,带动全国生态城市建设梯度推进。同时,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由于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城镇化发展过程和阶段不同,其生态城市建设应根据区域发展要求和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选择不同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生态城市建设应有各不相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具体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各地应紧密结合地方实际,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对重点突出问题有所应对。

参考文献

[1]彭利国.中国生态城迷失?[EB /OL].南方周末.http: //www.infzm.com /content/52790.

[2]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R].2010-12-02.

[3]史正富.三维市场决定高速不平衡增长.[EB /OL].社会科学报.http: //www.shekebao.com.cn/shekebao / node197 / node207 /u1a2225. html.

[4]复杂性科学[EB /OL].百度百科. http: // baike. baidu.com /

[5]彭建,蔡运龙.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1) : 100-103.

[6]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59-576.

[7]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林康义,等,译.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

篇4

前言:

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导致该学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和一个城市的建设方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城市规划实践则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机会和发展机会。

一、 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现状

对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话题的兴趣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践出现了重大转机,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专业建设的认识与探究也在不断深入,对于推进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步骤不协调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 城市规划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向多方向多领域发展趋势渗透,这种综合式的发展往往使得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与之不相应,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变化。与此同时,对城市规划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探究也引发了规划专业人员对于专业建设定位的思考,并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但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还没有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有待深入研究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方面的理论空白是我国城市规划长期以来对各个学科知识综合却不适用的现象,应该要在大力强调城市规划学科拓展的同时,科学地对各个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探究并使其交叉领域知识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向导,如与城市社会学等相互渗透。所不同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交叉领域的研究应始终以空间为中心,再围绕中心进行探究。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城市规划领域更应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城市规划学科基础知识等方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平衡,使得我国城市规划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革新进取,从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略。

3、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的价值观等问题更应受重视

当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涉及到经济和政策领域后,规划工作往往会遭遇价值判断困惑之类的问题。如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规划,人们应如何权衡公平与效率?主张公平的人认为规划应该以社会的长期有效运行为依托。但对于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现实情况看,这种理念很难充分贯彻。但是若把效率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则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将大打折扣,其存在的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因此,那些主张效率的观点的人们希望改革传统的规划理念,将经济学理论等融入到城市规划实践与专业建设中来,使之更适应我国当前的发展,并被地方政府所接纳。

二、 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对策

1、 注重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

城市规划专业建设在我国起步晚,并且许多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都存在许多问题。况且,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体系还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制度来完成对规划办学质量的认证,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未形成完善统一的体制。而专业评估制度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国外的认证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管理刻不容缓。只有全方位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效率。

2、 明确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办学方向并呈现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入,使得城市规划的教育事业取得了空前发展并呈现出它的特色。探究国情,我国的城市规划是在公有制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在城市规划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来自建筑学学科,将城市规划当作设计的办学理念早已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工程领域的知识和建筑学知识对于城市规划同样非常重要。所以,相对于有较好设计学科基础的高等院校,有经济地理背景的规划可突出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并可以延伸至社区发展的领域,将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呈现不同的办学特色。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实践

1、城市规划科学化应增强规划意识

城市规划科学化建设应在规划过程中增强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规划意识。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总体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城市的具体规划中应树立整体观念和总体意识,把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与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意识,把宏观城市规划与微观城市规划,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交通、通讯等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化具有具体的实践方向。

2、城市规划科学化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篇5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ity planning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 ci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city planning to develop more scientific, professional is to strengthen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city planning specialt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by the city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the practice of city planning must strengthe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briefly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or scien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Keywords: city planning; present situation; subject; science; professional ;direction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对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话题的兴趣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践出现了重大转机,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专业建设的认识与探究也在不断深入,对于推进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 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密切相关,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导致该学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和一个城市的建设方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城市规划实践则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机会和发展机会。

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步骤不协调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 城市规划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向多方向多领域发展趋势渗透,这种综合式的发展往往使得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与之不相应,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变化。与此同时,对城市规划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探究也引发了规划专业人员对于专业建设定位的思考,并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但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还没有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有待深入研究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方面的理论空白是我国城市规划长期以来对各个学科知识综合却不适用的现象,应该要在大力强调城市规划学科拓展的同时,科学地对各个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探究并使其交叉领域知识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向导,如与城市社会学等相互渗透。所不同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交叉领域的研究应始终以空间为中心,再围绕中心进行探究。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城市规划领域更应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城市规划学科基础知识等方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平衡,使得我国城市规划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革新进取,从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略。

3、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的价值观等问题更应受重视

当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涉及到经济和政策领域后,规划工作往往会遭遇价值判断困惑之类的问题。如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规划,人们应如何权衡公平与效率?主张公平的人认为规划应该以社会的长期有效运行为依托。但对于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现实情况看,这种理念很难充分贯彻。但是若把效率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则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将大打折扣,其存在的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因此,那些主张效率的观点的人们希望改革传统的规划理念,将经济学理论等融入到城市规划实践与专业建设中来,使之更适应我国当前的发展,并被地方政府所接纳。

二、 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对策

1、 注重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

城市规划专业建设在我国起步晚,并且许多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都存在许多问题。况且,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体系还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制度来完成对规划办学质量的认证,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未形成完善统一的体制。而专业评估制度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国外的认证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管理刻不容缓。只有全方位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效率。

2、 明确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办学方向并呈现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入,使得城市规划的教育事业有了空前发展并呈现出它的特色。探究国情,我国的城市规划是在公有制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在城市规划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来自建筑学学科,将城市规划当作设计的办学理念早已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工程领域的知识和建筑学知识对于城市规划同样非常重要。所以,相对于有较好设计学科基础的高等院校,有经济地理背景的规划可突出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并可以延伸至社区发展的领域,将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呈现不同的办学特色。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实践

1、城市规划科学化应增强规划意识

城市规划科学化建设应在规划过程中增强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规划意识。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总体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城市的具体规划中应树立整体观念和总体意识,把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与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意识,把宏观城市规划与微观城市规划,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交通、通讯等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化具有具体的实践方向。

2、城市规划科学化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城市规划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把城市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第一要素。城市规划应紧密围绕城市发展整体大局来开展,而不能只强调理论规划而不顾具体实际。目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政策形势持续变化,城市规划要建立灵活机制,保持调整余地,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才是科学城市规划的认真负责态度。

四、结语

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应建立在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和相应知识的积累之上。城市规划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和新的经验层出不穷,城市规划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另外,由于城市规划本身的综合性和广泛性特点,对规划工作者的知识经验要求较高,需要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多学科。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应建立在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丰富充实的知识积累之上,为城市建设实施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除了理论知识的完善,还应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先进的理论模式建立更科学合理地城市,发挥城市规划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立,肖伟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动态规划布局方法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胡娜;论城市规划的价值理念与生态城市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篇6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a key element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urban planning represents one of the city's development goals and direc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city the building and promotion of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t this stage of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cess, and mad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s.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problems; measures; development trends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城市是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教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总的来说,城市规划往往包含着生态、文化、效率、景观等多重因素,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中之重,既要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城市规划管理的诸多问题却凸显出来。因此,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促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走上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迫在眉睫。

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问题

规划结构不合理、用地效率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市一味的注重经济增长,往往忽略了基础环境设施的建设。政府对于工业用地投入利润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对公共绿地以及公共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很低。而且,有的地区政府过度注重城市经济形象,过分追求超大马路以及商业化时代广场的建设,进而导致城市路网结构中主次干道与支路的比例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土地利用散乱无序,粗放式开发经营,土地利用率极低,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二)以质量为代价盲目追求速度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有的城市为了改变形象提升政绩,搞所谓的献礼工程、形象工程,往往是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巨大损失。

三)规划缺乏前瞻性,道路拥堵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拥挤几乎成为每个城市的通病,造成一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私家车的普及率提高,城市道路的数量和宽度难以满通需求。特别是许多旧城区,缺乏公共设施、人口密度大、户外活动空间有限,公众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这些都是与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有关,没有在近期或是较长一段时期内为城市建设预留发展空间,导致问题的滋生。

四)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欠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保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重要条件。现如今,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带来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与此同时却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城市规划建设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生态环江的保护,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往往也是流于形式,并未得到切实落实。

五)缺乏约束制度和监督机制

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规划决策权往往掌握在领导者和规划专家手中,可以说是少数人闭门造车式的决策。广大公众通常只是决策的执行者和贯彻人。地方政府和部门规划自由裁量权贵大,对行政审批缺乏约束制度和监督机制,规划编制和实施自始至终都掌握在规划管理者手中,使得规划的决策呈现封闭型,缺乏公众监督,从而使城市规划决策背离城市规划目标,公共利益的最优化被某些群体、个体利益所代替,最终使城市偏离良性发展的轨道。

六)依法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力度不够

现阶段,我国中、小城市的“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的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由于城市范围日益扩大,将近郊的一些农村并入,而这部分农村居民法制意识较为薄弱,违反规划抢建房屋、擅自设置建筑物、构筑物的现象普遍。对这些违法建设的管理力度不够,通常只是采取罚款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几点意见

针对上述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在坚持“法制化、公开化、程序化以及协调发展”原则的基础之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促使城市规划管理朝着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平衡城市规划资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此,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提高居住区的容积率以及房地产开发建设密度等方式减少建设用地,或者是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合理提高城市用地结构中的混合用地比例,鼓励将工业、居民区、商业区混合开发。

与此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政府规划执行与城市招商引资的关系,防止过度片面强调招商引资,而打乱原本合理的城市规划。而是要正确认识城市规划和招商引资的关系,把规划要求作为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在招商引资项目时,要将拟定选址点规划和土地的使用情况一并,让规划指导项目,合理使用土地。

二)完善约束机制,加强公众监督和参与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要建立在民主化的基础上,所谓民主化就是要增强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完善约束和监督机制,加强广大公众的参与力度,这也是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仅限于政府与专家之间的交流,公众监督和参与十分有限,广大群众处于被动接受规划的状态,阻碍了城市规划的实施。因此,必须抓紧建立公开透明、群众监督、科学公正的规划编制、审批、管理以及监督机制,增强城市规划的民主化,进而实现规划的科学合理。

三)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

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过程中,要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二者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要注意保护城市自然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城市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

总之,我们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持城市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同步进行。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要加以借鉴和吸收,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要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四)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

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法制建设,确保规划进程。现阶段,我国行政法制化力度不断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制化进程也应随之不断加强,要逐步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也为城市的每一个利益主体提供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要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除此之外,还要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的公开和公众参与程序,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持续性。

五)坚持统一协调,规划先行,增强预见性

城市规划管理要做到合理布局、特色鲜明,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背景下,具体进行细部规划。

要坚持因地制宜,保证循序渐进。在城市的规划管理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城市各项建设指标。尤其是对重大问题,要在综合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切忌盲目仓促,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另外,还要以节约、集约原则为指导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布局结构,提高对城市发展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为城市长远的规划和发展留出充足空间,从而实现城市的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人性化,关心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为大众提供一个适宜的城市环境,促使城市规划建设朝着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孙施文;有关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研究[J].城市规划,2000

[2]杨秀珠;试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J].城市规划,2002

篇7

Abstract: The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re not only directly determines our quality of life, but also affe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meaning and concept of urban planning, and to discuss the preparation of system management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城市规划的意义

1.1促使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规划改变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以信息与通讯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技术革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一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一大批以往所没有的新兴产业,如规划管理信息化、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等;二是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使传统产业明显带有信息化的痕迹,从而获得新的出路;三是以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呈现取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趋势。1.2使规划中的城市建筑智能化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赋予了现代建筑全新的概念和更多的功能。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它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信息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

2.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城市规划建设不能只是局限于理想模式,必须要务实。需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调整好思路,加强理论应用的研究,动态地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中现存的问题。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规划技术是保证,其基础是规划研究,规划实施是重中之重。

2.1人性化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其主要涉及的是人与人、人与自身和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所以说不管如何规划首先要树立的理念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不能做到以人为本的宗旨,再完美的技术,在雄厚的物质投资也都是微不足道的。应该把城市规划建设提高到一个人性的高度来对待,让其更能体现人文关怀。2.2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人类的发展必然是以可持续发展为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建设的主潮流。虽然城市规划建设中很难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在采取科学有效的规划措施使这些影响大幅度的降低的同时,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各个方面上去。

2.3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

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超前意识和前瞻性。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相互交织,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长期地、系统地、专业地研究国内外城市发展动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变化;城市历史文化的演绎、传承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城市高速度、高强度、高密度发展状态与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过程与趋势等,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深入调查,长期积累,科学分析的工作,并需要专人专项进行,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具有超前意识的、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的意见,成为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

2.4城市规划的提出克服了以往城市发展的无序性、盲目性与随意性,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法律保障。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

3.城市规划编制系统的管理

3.1城市规划编制系统的数据标准

在没有标准规范时,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内容全面,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数据标准,充分考虑数据的兼容性、可塑性来制定,以保证将来数据标准按国家标准修编后,老数据和新数据实现完全的数据融合。建设部正在新编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和《城市规划数据标准》的讨论稿已经下发,以下内容可供参考:涵盖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所有规划设计要素的制图标准,以及规划各种成果数据的GIS分类编码、图层命名和属性数据结构标准等。3.2规划编制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

以GIS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城市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较为成熟,并且一直不断的正在开发和发展中。编制统一、规范的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是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规划编制系统的基础,如果基础打不牢,系统的生命力将大打折扣。有的省市花了三年的时间来编制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标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4.建筑设计

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在建筑方案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即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对建筑进行设计。总之两者是相辅相成,任何人都不能片面的单列开来认识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方面最重要的是把视线集中在人的视觉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思考,视线所能及范围内着重考虑。高层建筑顶部以及多层不上人屋顶等视线不能及处采用简洁处理,体现一定秩序,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并从墙面倾斜、局部层高处理等来控制人的视线和控制小环境。如曲面玻璃可将天空反射向地面,使局部低层或镂空引进阳光等。

4.1场地设计的原则

4.1.1对用地范围的控制,规划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4.1.2对用地性质的规划,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上,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4.1.3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规划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4.1.4要求规划中对建筑高度、交通出人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人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4.1.5对用地强制性指标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通过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来限定,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4.2建筑物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

4.2.1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认定,之后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出总体规划设计。

篇8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讨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践出现了重大转机,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专业建设的认识与探究也在不断深入,对于推进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 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密切相关,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导致该学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和一个城市的建设方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城市规划实践则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机会和发展机会。

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步骤不协调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 城市规划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向多方向多领域发展趋势渗透,这种综合式的发展往往使得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与之不相应,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变化。与此同时,对城市规划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探究也引发了规划专业人员对于专业建设定位的思考,并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但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还没有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有待深入研究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方面的理论空白是我国城市规划长期以来对各个学科知识综合却不适用的现象,应该要在大力强调城市规划学科拓展的同时,科学地对各个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探究并使其交叉领域知识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向导,如与城市社会学等相互渗透。所不同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交叉领域的研究应始终以空间为中心,再围绕中心进行探究。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城市规划领域更应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城市规划学科基础知识等方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平衡,使得我国城市规划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革新进取,从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略。

3、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的价值观等问题更应受重视

当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涉及到经济和政策领域后,规划工作往往会遭遇价值判断困惑之类的问题。如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规划,人们应如何权衡公平与效率?主张公平的人认为规划应该以社会的长期有效运行为依托。但对于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现实情况看,这种理念很难充分贯彻。但是若把效率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则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将大打折扣,其存在的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因此,那些主张效率的观点的人们希望改革传统的规划理念,将经济学理论等融入到城市规划实践与专业建设中来,使之更适应我国当前的发展,并被地方政府所接纳。

二、 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对策

1、 注重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

城市规划专业建设在我国起步晚,并且许多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都存在许多问题。况且,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体系还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制度来完成对规划办学质量的认证,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未形成完善统一的体制。而专业评估制度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国外的认证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管理刻不容缓。只有全方位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效率。

2、 明确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办学方向并呈现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入,使得城市规划的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呈现出它的特色。探究国情,我国的城市规划是在公有制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在城市规划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来自建筑学学科,将城市规划当作设计的办学理念早已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工程领域的知识和建筑学知识对于城市规划同样非常重要。所以,相对于有较好设计学科基础的高等院校,有经济地理背景的规划可突出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并可以延伸至社区发展的领域,将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呈现不同的办学特色。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实践

1、 城市规划科学化应增强规划意识

城市规划科学化建设应在规划过程中增强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规划意识。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总体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城市的具体规划中应树立整体观念和总体意识,把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与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意识,把宏观城市规划与微观城市规划,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交通、通讯等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化具有具体的实践方向。

2、城市规划科学化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城市规划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把城市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第一要素。城市规划应紧密围绕城市发展整体大局来开展,而不能只强调理论规划而不顾具体实际。目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政策形势持续变化,城市规划要建立灵活机制,保持调整余地,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才是科学城市规划的认真负责态度。

四、结语

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应建立在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和相应知识的积累之上。城市规划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和新的经验层出不穷,城市规划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另外,由于城市规划本身的综合性和广泛性特点,对规划工作者的知识经验要求较高,需要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多学科。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应建立在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丰富充实的知识积累之上,为城市建设实施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除了理论知识的完善,还应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先进的理论模式建立更科学合理地城市,发挥城市规划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立,肖伟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动态规划布局方法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胡娜;论城市规划的价值理念与生态城市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篇9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不断的进行城乡的规划建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城乡发展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与乡村不断地融为一体,实现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大趋势,城乡规划建设初具成效。然而要更好的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这里离不科学的方法与合理的规划策略。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城乡规划建设的优化思路。

1 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我国当前的城乡规划建设中,对于城乡开发建设比较随意,只是将利益放在眼前,缺乏大局观念,不能将所做的工作都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不能正真做到城乡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科学结合。在规划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较短一段时间利益的诱惑,造成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作指导,导致城乡建设中基础设施不完备,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性不强。例如,一些布局规划不合理会导致产业区和人口聚集区过于分散,不集中的现象。

1.2 城乡规划发展不能相互协调

在城乡的规划发展中,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资源因素等等都是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很难充分将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将这些问题全部统筹协调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就目前从我国城乡规划的所开展的工作来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的。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城乡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在城乡规划建设中,任然将重点放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忽略了乡村的规划与发展,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主要针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的投资环境不断进行改善。然而对于在乡村规划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规划建设的力度还是向城市有所倾斜,造成了乡村基本设施的建设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引起乡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活力。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城乡规划出现一定的失衡,两者存在一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1.3 我国法律体制不完善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带来的影响

目前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的法律制度是以《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为主要的法律依据。过去由于城乡二元分治,不利于统筹发展。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在经济规律的影响下,大中城市不断地取得了优越的发展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在客观的条件下以城市为导向,规划更加偏重于城市,从而进一步导致城乡差距加大。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对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有深刻影响,造成城市与乡村不等的对待。由于不同的法律和法规,开展的各项规划建设活动不可避免地加剧这种二元结构,不利于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法律对此制度的规定还是空白,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行《城市规划法》有很多内容是关于编制方面的问题,然而在对规划管理方面、操作程序方面、监督检查方面、和法律责任方面存在较少的规定,不是十分细致。对于一些建设单位而言,鉴于违法的机会成本远不高于守法的机会成本,这样就产生了违法建设行为的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对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优化思路

2.1 城乡建设问题的整体看法

我国地域广阔,在区域的整体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城乡统筹方面都存在着十分不平衡的现象。而这种不平衡会对国家的进一步现代化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城乡统筹发展,更是城乡建设的重大问题,严重影响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就是分析如何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提出优化思路。

在改革开放时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到今天已经出台过很多相关的政策并取得了些许进步。但是,在我国对于城乡发展一直采用的是二元规划策略,对二者间的发展统筹与发展协调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很明显《城市规划法》只是用来规划城市建设的,而城镇及乡村规划建设用的《管理条例》与之毫无关联。而这两套政策还在影响着城乡统筹工作的实施。2007年《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打破城乡建设的呆板局面,把建设工作引向高速。

2.2 城乡建设问题的要求

科学整合和系统协调是城乡建设的两大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就是要在各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市为联络点的大规模整合,同时使小城市得到地域和交通方面的整合,目的是推动城乡、以及小城镇城乡各方面的城乡建设的整体化。系统协调是力求区域发展与城乡发展的一致协调,达到各种资源、各种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及其应用,注意水资源、土地之源、矿产之源、人力资源等在城乡建设一体化中的推动作用。

2.3 全力完善城乡建设规划的法律法规

目前,在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中建设中,我们主要依据《城乡规划法》。要想在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只靠这一部法律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有较健全的法律制度。而且我认为可以将《城乡规划法》作为这些法律的基础,其它法律在此基础上细致扩展而成。再者,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城乡规划法》。比如媒体、宣传板、活动、宣讲等。增加所有城镇乡村居民对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所有居民对城乡建设的政策认识。更重要的是对城乡建设人员的法律培养、纪律培养、政策认识培养、政策实施方法培养,指导工作人员要有相关的责任与法律认识,依据相关制度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政府也可以大力鼓动各界人士提出自己的建设规划策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系统的合理性。

2.4 完善城乡建设规划的机制与体系

城乡规划建设机制如建设保障机制、审核机制、责任深究机制等机制的加强与完善是大力推动城乡建设进程的一个有效策略。保证各种建设工作在正式实施之前都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各种条件审核,使此建设符合国家建设的要求。调动周围人士对建设的监督,严肃追究每个非法建设的法律责任。对于城乡建设基础建设项目,国家应当提供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推动种力量对城乡建设规划工作的帮扶。

2.5 增加对城乡建设工作的投入

城乡建设的统筹一体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一件立足于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件实事。于此,立于为城乡居民服务的基础上,政府要予以重视。因此,对于城乡建设规划的各项投入必不可少,尤其是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保障。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拨款,也可以通过政策优惠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加入。基于,城乡统筹建设中农村建设落后与城镇的状况,政府可以适度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用以弥补乡村建设不足的问题,缩小城乡建设间的差距。

3结语

城乡建设规划工作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协调发展,是国家重要的一项建设工作。当今城乡建设要以深入的思考、充分的准备、广泛的号召、大力的推进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各个问题。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幸福的是城乡居民,幸福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建设的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但是我们选择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做好每一个汇报、踏实做好每一个工程,是每一个建设者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国贤.浅析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对乡村规划建设的推动作用[J].门窗,2012,08(6):78-83

篇10

规划是城市空间关系的统筹,核心其实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起步之年以及未来的实践认识过程中,我们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对一些具体理念展开深入研究和积极探讨,既是对田园城市理论体系的充实和丰富,也对进一步厘清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规划的内涵

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先行指引,其理念决定了城市战略目标的前瞻性和世界性。前段时间,规划部门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构建了一个总体规划框架,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田园城市图景以及规划建设“九化”原则。当前,全市上下正按规划奋力推进战略功能区、示范线建设以及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掀起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热潮。可以设想,未来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将奠定成都这座特大中心城市的总体格局,决定以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市形态、风貌特色和生活品质。有如千年传承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项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理念可能长久地造福于一座城市。而城市一旦建成再要修改,绝非朝夕之功,且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

要想做好一个规划设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规划设计,换句话说就是要提高对于规划设计方案的敏感性和评价能力。很多年轻的设计师甚至有些长期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规划师,经常感到困惑的事情就是看不出一个方案的好坏——不知道怎么评价,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进去分析和评论。

城市设计究竟设计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不同的争论,一种很常规的误解就是城市设计是介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中间领域,就是把二维的规划方案立起来,也就是总平面规划加3维形体,说得白一点就是设计建筑。这种理解过于狭隘了,也有人认为城市设计是设计外部空间,这虽然比形态设计论进步一些,层次更高一些,但是还是未能真正阐明城市设计的实质。

场地解读是设计师的基本功,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方案一定是根植于基地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但是场地解读的工作却经常被人忽略,很多规划师在做设计的时候,根本不去看现场,或者也不仔细地去踏勘现场,上来就画图,而且经常上来就在电脑上画图。一方面抱怨项目平淡,没有什么特色;一方面却很干净利落地把有可能做出特色来的场地元素干掉,无视场地风貌和特质,特别是CAD画图更容易把地形简单化处理。

建筑布局、形式、风格,界面,交通组织,绿化系统,文脉保护,分期实施是规划设计评标时需要讨论的几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也是设计师要注意表达的几个方面,特别是规划的整体布局。

关于规划布局问题,重点在于秩序的把握。如在讲到哈尔滨的投标项目时,任何方案要看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在设计中需要分辨的。当这个地区有秩序的时候,不要去搞乱,只需要融入,把原来的结构修理一下就可以了;当这个地方没有秩序的时候,需要去建构秩序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去建构。原来就存在秩序,只需要发现它、认可它;原来的秩序松散了,就要去把它整合好。

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构图很花哨的规划方案,比如一些很强硬的圆形构图,这样的构图本身就是特别向心的,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这样的规划设计往往显得很自我,很难跟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为此,有关城市建设专家认为,做规划时首先要忘记建筑师的自我表现欲,放弃对于形式、构图等特别强烈的追求,而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研究地区已经有的结构和秩序上,让自己的方案更好的融入到城市中去,努力创造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和环境,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一座符合当地历史、文化的颇具特色的城市来。

2、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龙头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未来与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因此,可以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龙头。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超前、先进、科学、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知识组成的基础是古代哲学,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鲜明的一点是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