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04: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中小银行
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小银行的作用在于为银行业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手段,推动了银行业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垄断经营向市场经济公开竞争的转变,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企业管理、经营机制和业务拓展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来许多不足之处,如股权结构不合理、竞争地位不平等、市场定位不够准确、业务和市场信用问题、资产结构单一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阻碍了中小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小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
尽管中小银行是依照股份公司制度来创建的,但国有资产仍是中小银行的绝对大股东。这就注定它们难以摆脱行政的干预,这些中小银行的成立本身就是行政推动的产物,从诞生起就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特点导致了以下问题: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形同虚设,治理结构不合理,权利和义务划分不明确,股东和职工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管理上,法人治理机构不够健全,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监控能力不强。经营上重规模,轻效益;注重业务扩张,缺乏有效的风险措施,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实行,导致违规经营和坏账的出现。职工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业务不够熟练,不仅影响了服务质量,而且在操作时容易犯错,为公司造成损失。
(二)竞争地位不平等
政策的不均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中小银行与四大国有银行在竞争时地位不平等。一些针对中小银行的法规迟迟不能出台,权利和义务没有有效的划分,导致中小银行在开展业务时没有可以参照的依据,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当发生分歧时不能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利益。中小银行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还存在借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联营或实施破产等形式逃废债现象。面对经营状况稳定性差的客户客观上将承受更多的经营风险,在风险监控不足的情况下,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对中小银行造成的影响比四大国有银行更大。四大国有银行在资金往来、开户等方面享有诸多优惠政策,它们可以抢占更多的市场,如住房公积金贷款、社保基金的收缴和发放只能在四大国有银行办理。
(三)市场定位不准确
中小银行由于自身实力不够强大,规模不大,自身的资源和经营能力都十分有限,不可能在很广泛的领域提供给客户最优质的服务;因此,它们必须做出选择,有所侧重。中小银行应发挥自身优势,在深入分析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细致和科学的划分,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特色项目;而不是不顾自身与四大国有银行实力上的差别,企图与四大国有银行争夺市场,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中小银行产权明晰,经营灵活,四大国有银行拥有强大的网点系统,完善的清算系统,国家信用的强有力支持。中小商业银行坚持跟随型战略,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中小银行大都没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导致同类中小银行间市场定位极度相近,没有根据自身经营灵活的特点形成特色服务。中小银行应当在选定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和明确的市场定位,确立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活动范围和主要的业务。
(四)业务和市场信用问题
中小银行之间的业务比较单一、相互之间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雷同的,没有市场化的特色分工,各自形成自己独特的封闭环境,各个银行之间的合作比较少;同时中小银行缺乏存款保险机制,使得它们与四大银行之间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下风。中小银行一般是所属地管理,导致它们之间的合作较少,不能形成全国性的网络体系,限制了客户的来源。中小银行应该利用其在经营零售业务的优势,积极开拓个人信贷业务,拓展业务的类型,提高服务质量。存款保险机制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风险,由于中小银行的规模小、经营的业务范围小、资产负载率高等,一旦中小银行破产,其资产都不够支付储蓄人的存款本金,严重打击了市场对中小银行的信心。
(五)资产结构单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不断增加,金融业对经济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强,银行所面对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银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除了保证充足的资本和稳健的经营外,还应该将资产进行多元化经营,使风险分散分摊。资产结构的形式决定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我过中小银行资产结构的组成方式,加重了经营的风险性。中小银行不能仅依靠传统的方式吸引存款发放贷款获得差值的经营模式,因为随着融资市场的变化,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筹集资金,这样中小银行潜力贷款客户的素质越来越低,导致不良资产的比例在不断升高。不良资产的增多影响中小银行的信用等级,阻碍了它们进一步发展的脚步。
三、结束语
综上,随着经济的告诉发展,中小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来自外部的政策不公平,也有内部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市场定位不准确、业务单调和信用不佳、资产结构单一等;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问题,只要中小银行敢于面对自身的不足,不断推进结构改革,再加上政策的不断完善,一定可以走出一条高质量的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对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部分就对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进行梳理。有部分国外研究从银行规模阐述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的优势,认为中小银行拥有的中小企业结算账户不多,集中度很高,可以获取详细的中小企业信息,具有信息优势(Nakamura,1993);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长久且专一,这种独占的关系能够更好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Ber-ger,2002;Goldberg,1999);中小银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获得更多的中小企业软信息,在发放关系型贷款上具有更大的优势(Udell,Miller,2005);小银行与中小企业里任职人员接触的比较多,这种关系是大银行所不具备的,这种接触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状态和相关数据获得具有优先优势(Rajian,1998;Degryse,2000);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获取中小企业财务数据需要各种途径和关系来进行发放贷款的决策(Cole,1999);有学者对欧洲地区银行进行研究,得出银行业竞争越大,银行规模越小,越能够与中小企业建立更多的合作(Simon,2005)。对于国内的研究,部分认为中小企业经营透明度不高,信息公开性差,大银行具有信息获得和传递成本,小银行在信息成本上具有很大优势(林毅夫,李永军,2012),也有研究得出,中小银行服务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汪正宏、梅春,2009);部分用理论建模对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研究,发现中小银行的信息优势、数量等与中小企业融资总额成正相关,在建模衡量信息成本和成本上,中小银行具有优势(李志赟,张捷,2002);在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作用研究中,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证明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有促进作用(程惠霞,2004);通过实证数据证明中小银行倾向向小企业发放贷款(秦捷,钟田丽,2011);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贡献性及必要性,从短期来说能够得到一定的体现(杨帆,2010);另外还有研究得出,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渗透面上更深入(赵光君,2002);中小银行市场占有上升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生成(雷震等,2010)。综上所述,已有文献从银行规模、小银行优势、成本优势等方面对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研究,多方面说明中小银行发展可以增加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但是我国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应用,中小银行依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小企业也面临新的融资问题,因此需要对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三、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现状
(一)中小银行的发展现状
对中小银行的定义并没有一个固定概念,如美国,按照资产的多少和员工的数量进行划分,将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下,员工数量在200以下的银行称为中小银行;日韩要求银行工作人员300人以下;德国则要求500人以下。我国对银行规模的认定从资产总额考虑,大银行包括工农中建(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小银行包括村镇银行、城市商业银、农村信用社等比大银行规模资金都小的银行;中型银行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13家股份制银行。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央行,银监会和个协会调控监管、5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有13家、212家农村商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有144家以及其他3424家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组成的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机构互补的金融体系。2015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1181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9920亿元;截止到2015年3月,中资中小型人民币信贷收支达到662347.81亿元。中国银监会2015年一季度统计结果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同比增加12.07%。其中,中小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104.6万亿元,占比58.5%。中小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在持续的上升,资产比重也在上涨,利润占银行业总利润比重显著提高,维持了很好的利润间和资产扩张之间的平衡;中小银行的法人机构增速在快速提升,中小银行治理进入了转型期,制度的建立,环境的改善等都有利于中小银行的进一步发展,风险把控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能力显著增强。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根据《中国制造2025》显示,在所有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占99.7%,国内生产总值的60%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从税收方面看,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从就业方面看,80%以上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和大量农民工就业或再就业于中小企业;另外,创新研发方面,中小企业完成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具有经营权集中、组织形式简单,生产多样化、环境对其影响力大,生命周期较短、应变能力强的经特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额度小、期限短,需求紧迫、频率高的资金需求特点。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优势不明。中小企业融资面临融资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自身以及社会经济大环境等几个方面。从中小企业主要外源性融资的商业银行来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和服务的流程还是不够完善;在对创新适应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和工具方面,商业银行在现有条件下可提供的业务种类有限。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规模小、风险抵御力小、持续经营获利能力弱;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不正规,信息不够透明;可用抵押物少且缺少相应有用的担保条件;在没有健全信用监管体系下,中小企业的资信等级较低。从社会经济环境来说,国家目前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不健全,担保机制上没能突破现有的局限性,信用体系仍然很欠缺,需要政府、银行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四、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优劣势分析
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突出的优势。中小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具有特定地域优势,中小银行对自己的客户资信和经营情况及特点较了解,能提供针对中小企业需要的个性化服务;中小银行子在获得中小企业信息上具有优势,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中小银行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在政府担保下,能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贷款规模,更小的贷款利率和更宽松的贷款条件。另外,中小银行经营决策下率高,具有信息获取和监督的成本优势,集中经营及经营灵活等优势。中小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上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市场定位上,中小银行的发展部分已经将重心转移到大企业、大项目上,这是被银行追求盈利所驱使的;这一定位转变使得中小企业在向中小银行融资时得到何绍甚至得不到贷款。中小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及存款额,利率的变动及盈利能力的变动影响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中小银行在提供服务产品、服务手段、服务配套设施等都需要改进。另外中小银行员工素质整体来说需要更多更高能力的从业人员,部分中小银行在风险意识上还需要加强,在风险把控每个环节都需要加强。
项目资助:本论文受2015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1420002);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学术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10日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鲜明的融资难题。保定市的中小企业呈现总量扩大、亟需资本之态,由于自身规模小、经营能力差、资源有限、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受到银行金融服务忽视,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中小银行在规模上与中小企业相匹配,能够发挥其信贷灵活的优势,但由于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差,信贷产品单一,还无法解决中小企业在资金上的需求。因此,了解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不匹配的原因,提出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对接的对策建议。
二、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理论基础
中小银行在资金信贷规模方面,很难满足大企业的需求;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差,也受到大银行的“排挤”。因此,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应该是规模上对等、金融服务上对接的。
林毅夫在对“最优金融结构”的研究中提到,建立与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有可能从根本上缓解或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他指出其中的资金供给方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难辞其咎,最优金融结构安排本应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由大银行主导,导致中国金融结构偏离了最优发展路径。
Banerjee等提出的“长期互动”假说认为,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即在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中,对其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有助于解决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道德风险。
三、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2015年7~8月,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对保定市的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调研小组借鉴现有文献,从银行和企业两个方面了解信贷的供求情况,设计了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门负责人的访谈提纲,以及中小企业银行信贷需求的调研问卷。本次调研共走访中小银行3家,包括2家城商行和1家股份制银行;走访中小企业6家,并通过网络向中小企业发放调研问卷300份,有效回收183份,有效率61%,其所属行业主要集中于生产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调研企业的68%。
(二)调研数据分析
1、中小企业运营资金缺乏,对银行贷款需求旺盛。所调研的中小企业中,为满足自身资金流动性、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开发新项目等要求,亟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占74.32%。其中,资金运转紧张的中小企业高达41.15%,而资金状况良好的占29.18%,非常充裕的只有4家,占2.4%。为了企业的稳步发展,企业对成本较低的银行贷款需求旺盛。调研数据显示,90.71%的中小企业将银行作为首选的资金来源,51.37%的中小企业希望能够从银行借得款项,但46.62%的调研企业表示从银行贷款非常困难。
2、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单一,过度依赖内源融资。据统计,在所调研的183家中小企业中,关于来源结构调查显示:企业的流动资金通过内部积累的占78.1%,向银行贷款占9.65%,向民间借贷占5.07%,说明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内源融资,这极大地束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在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的资金方面,中小企业依靠内部积累的比例也占到了41.53%,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仅为15.30%,通过民间借贷获取资金的大约占比16.39%,而通过担保公司、互联网金融等途径融资的企业不到5%,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融资的不到1%。
3、中小银行的金融服务有限,难以满足企业需求。通过对银行的访谈发现,仅有1家区域性城商行将中小企业作为战略发展对象,另外1家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还是倾向于大企业。3家中小银行都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信贷部门及专门的信贷技术,但中小企业贷款额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仅为10%左右,每家银行每年授信中小企业数量为30~100家,合计每年中小企业贷款授信额为1~2亿元。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中,目前使用最多的为抵押贷款,其他信贷产品几乎没有使用和开展。而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审批成功率一般在50%,授信额度最高为500万元,授信期限为1年。
4、中小银企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贷款业务开展有难度。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企业对贷款政策、贷款流程并不了解,68.17%的中小企业不了解国家对其的扶持政策;44.26%的中小企业希望完善银行金融服务,开辟中小企业的融资直通车。40.17%的中小企业对于银行贷款程序了解有限,57.12%的中小企业无法及时得知银行信贷产品的更新信息;过半数的中小企业觉得自身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忽视,67.88%的中小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手续办理时间过长,近80%的中小企业表示授信比例与授信额度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
此外,中小银行表示,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要求,而且在对中小企业的调查过程中,其经营状况、资金状况、资产状况、企业家个人情况等资料和数据等难以获得,信息也难辨真假,以至于出现中小银行的“惜贷”、“惧贷”。
四、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问题原因分析
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不对接,信贷产品与信贷服务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不仅有信贷需求与供给方的问题,也有监管部门与政府的责任。
(一)中小企业经营不规范,信用基础较差。中小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方,难以吸引银行贷款,原因如下:一是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往往是家长式的领导方式和个人权威的管理方式,管理层的权利过大,缺乏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造成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率低下;二是财务不规范,没有专门的财务部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会计制度不健全,账务混乱,不能正常地进行财务决策;三是缺少信用基础,中小企业的抵押品少且价值小,企业缺乏专利、商誉、合作伙伴等有利于增信的条件,难以跨越银行的信用贷款门槛限制。
(二)中小银行风控不完善,信贷服务落后。中小银行在获取中小企业相关信息时面临着渠道少、不全面的问题,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容易诱发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这对于以盈利为目的、控制不良贷款率为要求的银行来说,中小企业显然不是最佳贷款对象,因此银行即使是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也偏向风险控制比较好的抵押贷款,而信用风险则很少采用,还款方式、还款时间等更是严格限制,缺少灵活性。
(三)银企信息不对称,缺少中介平台。中小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上,具有本土优势与比较优势,两者应该是无间合作、互助共赢的最佳拍档。但是现阶段,两者间缺少有效沟通信息的平台与媒介,造成了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了解有限,难以筛选优质客户,对申请授信企业的信息获取也比较困难;中小企业不了解各家中小银行的信贷政策与信贷条件,选择成本相对较高。由此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风险可控度低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双方的信息透明度差、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四)政府扶持不到位,信贷资源垄断。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由来已久,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等,但并未收到十分显著的效果。国家缺乏对银行的结构性控制和方向性引导,尤其是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没有对其服务对象进行界定,使得中小银行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于与之资金规模不匹配的大企业,造成了众多银行都抢着给大企业贷款而中小企业却找不到贷款银行的局面,而且在信贷不良贷款率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贷款标准是一致的,也使得银行没有动力,而且不敢给中小企业贷款。
五、推进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要修炼内功,提高水平。中小企业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推行互联网营销战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自身的品牌效应与特色优势宣传;建立约束机制,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健全信用保障体系,注重提升自身信用等级;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自制内部管理表,明晰财务报表,有效较低不良贷款率;完善企业激励制度,进行信息化培训,注重人员“再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建设人才型企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优势,优化自身经营能力、融资能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中小银行要创新产品,提升服务。中小银行需顺应大数据时代,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信贷产品,开拓互联网金融,克服银行产品同质化倾向,实现信贷产品和资金供应链的多元化与差异化,挖掘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运用“互联网+信贷”,打破传统授信模式,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推出多样化表内外授信业务,以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对待客户。
此外,通过自主审批、第三方审批等方式,减少贷款审批时间;同时创新还款方式,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贷款成本;也可以开辟新的贷款渠道,利用网银、电邮、电话等形式方便中小企业贷款申请;还可以根据企业现实需求,采用不同的质押方式,如动产、不动产、应收账款等。
(三)中小银行要发挥优势,有效对接。中小银行应转变战略观念,主动与中小企业实现金融服务对接,建立稳定、长期合作关系。第一,积极组织参加银企洽谈会、信贷产品推荐会等,建立中小银企的沟通桥梁,实现信息共享,发挥比较优势;第二,完善风险控制技术,组建风险防范体系,减小风险冲击,增强抵抗力;第三,发挥地域优势,深入当地中小企业,了解其经营、发展动态,建立中小企业数据资料库,实现资金供求双方的无缝对接;第四,真正把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将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信任机制,健全信息网络,延伸合作的视角和触角。
(四)政府部门要增强调控,政策倾斜。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与政策倾斜度,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同时,设定实时动态监控指标,真正落实,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保障;同时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基础建设服务,强化地区间协同联动,搭建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对接的信息服务平台,为资金的供求双方提供中介;充分利用政策的导向性和指引性,加强政、银、企三方的联系与合作,强化中小银行与担保、保险的合作,建立信息网络,鼓励中小银行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开辟新型资金使用“绿色通道”,引导中小银行转向中小企业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8.
[2]杨波.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2.31.
改革的方向和原因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暴露了监管体系的很多不足,对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重大挑战。危机之后各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探索如何改进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II),构建更完善的监管框架。很快,各方就宏观审慎、逆周期、风险的识别和准确计量等方面进行监管改革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巴塞尔协议III监管框架,作为对巴塞尔协议II的补充。
和巴塞尔协议II相比,巴塞尔协议III最大的变化,当属对资本尤其是核心资本的充足率及其构成做出了更严格的限定。危机表明,资本质量和资本的数量同样重要。在金融创新和银行规模扩张的背景下,欧美银行危机前的资本中包括大量的隐含风险的混合型债务工具。新的框架重新定义了可以被认可的资本类别,加强了资本在危机时的清偿能力。
危机之前的商业银行业务日益复杂,新的创新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大量的风险从表内转到了表外,或者是从金融体系的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与此同时,现有的风险计量工具却无法有效地捕捉到这些业务和工具中潜在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新的框架大幅加强了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覆盖和计量要求。同时,在消除监管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差异方面做出了努力。
新框架同时引入了反周期“动态”监管概念,建立反周期超额资本以及跨周期的模型参数设定,从而打破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循环。
除此之外,新框架还重新引入传统的无风险调整的杠杆率工具,用于防止金融机构规模的过度扩张。因为在金融工具创新和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危机前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和金融机构杠杆率普遍偏高,累积了大量风险。
新的框架的重大变化还表现在首次提出了短期和长期两层次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强调了资金期限结构的重要性。通过对流动性指标的监控,旨在避免这次危机中出现的由于资金期限结构错配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这次危机之中,由于一些欧美大型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造成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针对这些“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新框架引入了“系统重要性银行”这一概念,对业务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程度较高,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经营失败将会对整个银行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银行,做了特别的更严格的要求。
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和巴塞尔协议II相比,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有显著的提高,势必对全球银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对欧美银行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又有多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资本充足情况的不确定性
对于欧美银行来说,新协议首先的影响在于大幅度提高了对银行资本数量要求,尤其是高质量的一级资本数量的要求。为了满足新的资本要求,未来几年全球银行将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据测算,融资规模可能会达数千亿美元。而同补充资本带来的成本提升相比更严峻的是,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业务模式转型压力。银行将面临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从“发起-分销”的经营模式向传统的“发起-持有”模式回归,许多过去为银行创造大量利润的创新业务成本将大幅增加,甚至因为流动性要求使得有些业务无法开展。
如果从上述角度来看,新框架似乎对中国银行业影响不大,至少短期来看西方同行面临的难题对于中国的银行来说并不严重甚至不存在。首先,从资本充足指标来看,银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采用了较为审慎的资本监管制度,所设定的资本充足指标已经接近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经过最近的几轮银行融资,在合理信贷扩张的情景下,多数银行所面临的资本缺口较小。在资本质量方面,中国银行的资本结构较为简单,留存收益和普通股构成了一级资本的大部分,因此资本质量较高。其次,中国银行业的业务模式实际上仍属于传统意义的业务模式,以存贷业务为主,很少涉及衍生金融工具。同时,在高额储蓄率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长期以来享受着来自于居民存款的充足流动性,对批发市场融资渠道依赖较小。
如此看来,巴塞尔协议Ⅲ这个让欧美同业如临大敌的监管框架,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真的可以轻松应对吗?如果进一步分析中国银行业资本和风险管理能力和潜在的风险情况,会发现事实比看上去的可能更复杂。
过去几年中,国内主要银行在巴塞尔协议II的实施和达标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要求或自愿实施巴塞尔协议II的银行,普遍开发了以内评法和VaR为代表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并进行了第二支柱框架的开发和实施。从旧资本协议体系转为巴塞尔协议II体系,再到引入巴塞尔协议III的监管思想和指标,代表着中国的风险和资本监管正与全球监管体系接轨,相应的是对国内银行的风险和资本管理能力要求的持续提升。
表面看来,国内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巴塞尔协议II或III的要求相比或许相差不远,但实际上,中国银行目前显示的资本充足率与巴塞尔协议III所讨论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并不直接可比。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上,中国目前使用的计算方法参照的还是旧资本协议的方法,在风险加权资产的组成上仅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包括操作风险。而巴塞尔协议III除了补充和修改的部分外,沿袭了巴塞尔协议II的框架,要求为更多类别的风险准备资本。如果仅把忽略的操作风险部分考虑进去,中国银行业的新增资本要求就可能增加10%以上(操作风险占第一支柱风险敞口比例根据银行的大小和类型有所不同,但对于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来估算,10%的占比并不算是保守的估计)。
当然,总体的资本要求是否会增加、增加多少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信贷资产的质量。对于信贷资产质量较高的银行,过渡到巴塞尔协议II内评法可能会节约信用风险的资本。在拨离了历史坏账包袱之后,近些年来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率逐年下降。然而,从跨周期的监管精神来看,银行还是应该审慎设定模型中关键参数,这也是巴塞尔协议III再次强调的理念之一,即应综合考虑银行业历史上的损失规模,宏观经济的发展阶段,信贷组合中存在的隐患等各种因素来进行评判。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即将开始实行巴塞尔协议II,结果如何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即使各家银行顺利过渡到巴塞尔协议II的标准,不需要额外补充资本,过渡之后仍有很大不确定性。过渡到新资本协议后,加权风险资产开始对风险敏感,信贷质量的恶化将很快反映到资本充足率的变化上。考虑到过去两年中信贷的激增,大量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敞口以及接下来宏观调控紧缩的大背景,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情况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中国银行业的长期影响
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处在不断发展之中,银行业务结构将逐步多元化和复杂化,而竞争格局也将逐步国际化。因此,我们更应该用长期、动态的视角来衡量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基于巴塞尔协议II基础上的巴塞尔协议III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首先,新框架会对银行业务规模的增长和盈利产生长期压力。中国银行业长久以来一直把业务规模增长作为最主要的经营目标。从短期来看,银行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仍将来源于信贷规模的扩张。新框架在提升资本要求、进一步降低杠杆率的同时,新的拨备率指标也将显著提高信贷成本,造成利润的下降,随之带来的资本累计的减少将约束资产规模的增长。另外,不仅传统的信贷扩张发展模式将遇到阻碍,银行还将发现随着从旧巴塞尔协议风险敞口计算口径,逐步转轨到巴塞尔协议II和III的口径后,一些银行原本计划中的重点发展业务的盈利性将大幅降低,如交易账户业务和贸易融资等表外业务。
中国银行业也在寻找非银行业务外的收入来源,近些年来纷纷成立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公司。新的监管框架引入了全行业监管的理念,要求银行母公司在一级资本中对参股其他金融机构的股权进行一定扣除,随着银行逐步扩大其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股权规模,新资本要求的影响将逐渐显现,随之对应的可能是对现有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的转型,例如转为类似于台湾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其次,新框架使得动态环境下银行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进一步放大资本约束效应。在资本、拨备和流动性等多重指标的要求下,银行收益和偿付能力将变得更加敏感。例如当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时,在150%不良贷款覆盖拨备指标的作用下,不良贷款的增加将以1.5倍的速度直接转化为当期收益的减少,进而减少当期留存收益。
与此同时,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将进一步转化为风险加权资产的提升。在资本要求增加、资本供给减少、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的共同作用下,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会加速转化为额外的融资要求。
此外,新框架将对不同类型银行之间的竞争格局产生影响。结合三方面的信息:1)银监会对于不同类型银行的区别要求;2)不同类型银行目前合规缺口的区别;3)不同类型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我们认为:
短期来看,除五大行以外的中小银行受影响较大。如图2,基于上市银行的数据显示,从静态的角度看,为了满足银监会对中小银行的偿付能力指标要求,中小银行要弥补0.4%的一级资本和0.8%的总资本,按照2010年第三季度的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分别对应约300亿元和600亿元人民币。中小银行从实施到达标有5年的缓冲期。从动态角度来看,这部分资本缺口一部分可以用利润的累积来完成,但仍然面临着一定规模的融资压力。
从另一项新指标拨备率(拨备/信贷余额)来看,中小银行面临的差距更大。中小银行的不良率和大银行相比较低,在新的无风险调整拨备指标8要求下,中小银行将产生巨大拨备缺口。根据测算,以2010年上半年为基准,中小银行需要额外补充相当于当期税前利润61%的拨备额。不过,类似于充足率指标,中小银行有5年的缓冲期,可以逐步提高拨备水平。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中小银行在信贷业务上的盈利能力优势可能将逐渐显现。虽然中小银行短期内将面临融资的压力和额外拨备带来的利润的下滑,但对中小银行的监管资本要求将长期低于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大银行。更为重要的是,在息差接近的情况下,上市的所有银行中中小银行显示的信贷组合质量(用不良和关注类贷款占比表示)明显优于大银行,在加权风险资产计算方法过渡至内评法后,信贷质量转化为较少的资本需求和较高的单位风险加权风险资产回报。
如图3所示,基于2010年上半年末的信贷结构测算表示,轻度的压力情景(25%比例的关注类贷款信用等级恶化,迁徙至不良,相当于大银行0.85%不良率和中小银行0.28%不良率的上升。按照目前正在进行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情况,仅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所暗含的不良增加就已经超过了情景所使用的数字)会使得大银行51%的当期收益化为乌有,而中小银行受到的影响则很小。
积极应对
Abstract:The target of marketlising interest rate steadily is put forward in China’s 12th five-year plan. To achieve this target will intensif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banks,and cause the differentiation from various banks. Compared with large banks,small and medium sized banks will suffer severe competition in respect to risk management,profit making,and pricing. Therefore,they need to be prepared in advance for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soon-coming financial market of the marketlised interest rate.
Key words:marketlisa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mercial banks;market competition
一、引言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逐步放松和消除对利率的管制,遵循价值规律,由市场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市场化后,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作用,实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金融产业走向市场化。我国早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时就已提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构思,经过一系列的探讨和尝试,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已初步实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利率、公开市场利率和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利率的市场化。在取得一系列改革成就的基础上,我们看到,存贷款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2004年10月,我国扩大了银行的贷款定价权和存款定价权,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下不设底;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上不封顶。但事实上,中央银行仍然直接控制着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水平,这严重的制约了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的进程。在经济危机过后的后危机时代,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经济形势,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深远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银行业在各项业务中将取得自主定价权,这种自主定价权会给实力强的银行带来定价优势,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然而,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却远远大于机遇。
二、中小商业银行的界定
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由于其数量多,社会经济地位特殊,被认为是银行体系中的主体,在商业银行这个主体中,由于中、农、工、建、交、邮储六家银行的规模,国家控股的实际情况,所以被称为国家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而本文中所指的中小商业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指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十几家具有独特历史渊源的股份制银行,在国有银行陆续完成股份制改造、城市商业银行也按股份制原则进行组建并且逐步跨地区经营的背景下,继续运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叫法明显不够准确,但已成为习惯。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为了化解诚市信用社的风险,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1994年,国务院决定通过合并诚市信用社,成立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考虑到城市合作银行已经不具备“合作”性质,正式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利率市场化会加剧银行间的竞争,导致商业银行进一步分化
我国的银行业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各家银行的业务总体结构相似,只是略有差异;多数银行都没有特色突出的业务。未来利率市场化后,价格竞争将成为银行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价格竞争、同质化竞争将使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对于议价能力不同的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结局将不同,会有部分银行因为议价能力低、业务成本高而被分化驱逐。
2.利率市场化会迫使商业银行重新调整经营战略,突出专业化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经历了从专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过程,大部分银行都把大而全作为发展方向,希望自己成为“金融百货公司”。但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的市场竞争会更激烈,在同业竞争中,大而全却毫无特色的金融服务不仅不会使银行在竞争中取胜,反而会因为没有特色业务而被市场淘汰,在此状态下,会有部分银行重新走专业化道路,建立自己的特色业务,通过一技之长来吸引客户,占领市场。
3.利率市场化会加强商业银行的营销意识,提高全行业的服务质量
受一些陈旧观念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意识淡薄,不愿意主动出击,习惯于坐在家里等客户上门,即便客户主动上门,一般也不会把客户奉为上宾,好像是客户有求于银行才来的。一些银行产品的设计不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销售时片面夸大收益,忽略风险,事后常让客户有吃亏上当的感觉。利率市场化后,由于竞争的加剧,会迫使银行提高对主动营销的认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建立一套从银行产品的设计开发、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完整营销体系,最终使全行业的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4.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业务地位发生变化
在政策的存贷利率限制下,我国银行业享受着高利差的保障,高利差也为银行贡献了优良业绩,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高利差优势将不在。因此,商业银行的利润构成结构、业务结构都将发生变化,利差不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同时,中间业务和高端零售业务将取代传统信贷业务而受到重视。
5.利率市场化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变化,使银行资产收益下降、负债成本增加,从而影响经营收益的可能性。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是由经济、政治等若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利率由国家制定和调整,相对比较稳定;利率市场化后,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而实行自主定价,相比之下,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都会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加复杂。因此,与管制下的利率相比,利率市场化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四、利率市场化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压力
1.利率市场化给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压力
利率市场化将会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管理压力:一方面是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使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更加复杂,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在利率管理人才与技术工具方面的不足,使中小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是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如果缺乏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片面追求短期收益,可能会出现贷款管理弱化行为,如贷前调查不全面、不深入,贷款审批不严格,贷后监管不到位等现象,使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压力增加,为银行埋下信用风险隐患,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降低。
2.利率市场化给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压力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实现超常规增长,然而从行业总体情况看,利息收入仍然是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中的绝对主导,非利息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0%左右,存贷息差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因网点少、储蓄存款基础弱的客观现实使中小商业银行在资金成本方面具有明显劣势。中小商业银行的客户群是中小企业,随着中国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大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业务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明显提升,中小商业银行的存贷息差受到挤压,大大压缩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利率市场化后,这种挤压会更严重,这将给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压力。
3.利率市场化给中小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能力带来压力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产品实现自主定价,银行产品价格对银行经营的杠杆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中小银行在定价方式、定价程序、定价策略上与大型银行相比处于明显劣势,缺乏完善的定价机制和定价策略;受人员素质的影响,缺乏对市场价格的准确预测。因此,利率市场化会给中小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带来更大的压力。
五、中小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1.明确市场定位,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利率市场化是迟早的事情,未来市场也需要细分,每个银行都应寻找自己的发展领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中国的融资结构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来自市场化的直接融资比重将会迅速提高。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高利差的优势也将不存在,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价格竞争、服务竞争、风险控制能力的竞争上。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在风险控制能力上都不能和大型银行相抗衡,因此,中小银行更应该看清局势,早谋出路。必须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建立自己稳定的客户群。一方面,通过研究客户的金融需求,以目标客户为中心,开创自己的特色业务并做大做强特色业务,建立在市场上的不可替代性,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人员的素质来提高服务质量,突出自己在服务竞争上的优势。利率市场化后的中小商业银行只有通过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要,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持续贡献度,中小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的生存和发展。
2.立足地方、回报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发展,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公民的应尽责任和义务,也是银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小商业银行多为地方性银行,无论从文化背景还是从风俗习惯上,银行和地方企业及个人都有着同根同源的联系。因此,在业务开展上中小银行占据着地缘优势,业务范围多集中于地方,业务对象主要是地方上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大银行会向中小银行的阵地进攻,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缘优势,巩固自己在地方的业务阵地。
在大银行的竞争下,中小商业银行只有立足地方、回报地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保住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中小商业银行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己任,把促进地方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作为银行不可推卸的义务;在经营战略的制定和业务开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地方的需求,与地方民众和企业建立起互利互信的关系。
3.针对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设立分层的利率体系
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竞争,中小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及时把握经济的发展趋势,准确预测利率走势,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利率风险管理机制,降低利率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冲击。
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竞争,中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价策略,完善自己的定价方式和定价程序,在与大银行的价格战中变被动为主动。应针对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综合考虑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品的潜在风险、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银行的目标收益等因素设立分层的利率体系。
4.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风险和成本控制能力
利率市场化将会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管理压力,风险控制能力也将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小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地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从而吸引更多客户。
作为中小商业银行不能像那些大银行一样,凭借网点的规模优势来分摊产品设计、开发、营销的成本,也不能像大银行一样,能吸引来低成本的储蓄存款。因此,为了降低成本,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电子化系统和网络银行来取代一般零售服务,将人力资源解放出来,集中于零售理财服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使银行在工作效力提高的前提下降低银行成本,改变在价格竞争中的劣势地位。
5.结合自身实际,循序渐进地推进网点扩张
中小商业银行网点少,规模小,这不仅造成中小银行的产品设计、开发、营销成本都比较高,而且也给客户的业务办理带来不便,造成客户流失。在利率市场化后,客户的议价能力提高,中小银行的这种不便利,会加剧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略势,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网点扩张。
2009年4月起,中国银监会对中小银行设立二级分行监管政策的放松为中小银行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分行网点的扩张不能盲目,不能为了扩张而扩张,不能贪快,要循序渐进。在一个地方建分支机构应以充分的市场考察和科学严密的可行性论证为基础,如果当地的金融机构已饱和,就没有再花成本拼命往里挤的必要。另外,在扩张前应先做好充分准备,尤其是人才的准备、异地监控政策的制定、异地分行风险处理的预警措施准备等。中小商业银行的扩张工作,只有在自身的人才储备和风险管控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根据市场需求来稳步推进才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利率市场化将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竞争,会引起银行业的分化,会导致部分银行的退出,会使中小银行的经营压力更大,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必须认清形势,早做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迎接利率市场化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叶望春.中小银行市场定位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7.
[2]李镇西.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0.
1. 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应当正确认识自身定位,重视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关系。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争夺大客户缺乏相对优势,如果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盲目追求“抓大放小”,实非明智之举,中小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服务上具有以下特殊的优势。
中小银行由于贷款业务相对专业化而带来优势。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远远不及大银行,它之所以能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在于它具有自己的服务特色。各种具有不同业务强项的中小银行组成一个综合性的中小银行体系,避免了大银行的高昂组织成本,又不落入“小而全”的分散经营模式,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发展强项业务,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小银行在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具有优势。中小企业的管理一般不如大企业规范,且多为私有,在与金融机构接触时往往有隐瞒信息的情况。若要依据企业经营情况发放不同利率贷款,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促使利率升高以防范低质量企业获贷的风险,结果就是利率普遍升高,使高质量企业无力获得高息贷款,而银行又由于贷款对象多为低质量企业而不愿追加贷款,中小银行多为区域性组织,对当地中小企业更为了解,可以较好地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合理地确定贷款利率,形成价格优势。
2. 期票融资
处于扩张期的中小企业,其产品已经打入市场,具有良好的销路,但自有资金不足,依靠自身积累扩张过于缓慢,因此扩张成败主要取决于能否顺利融资。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期票这种金融工具进行融资。
期票由商业票据衍生而来,是根据将来某时点发生的商品交易而设计的融资工具,具体办法是由中小企业(供货方)寻找未来的产品需求者(客户),并按照一定价格和数量签订交易合同,明确各自违约责任,约束双方到期交易。交易的货款己定,中小企业就可利用票据贴现或转让,在商业银行进行融资。
这种融资对于客户而言,可以按约定的较为优惠的价格购买产品,避免了价格风险,但要为供货方提供担保,使风险和收益相匹配;对于银行,中小企业能够签订合约,说明其具备信用能力,并且有购买方的担保及监管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方的风险,使贷方亦达到风险与收益匹配的效果;对于中小企业,既可以避免未来产品需求的变动风险,又可以获得银行资金,真正利用了产品未来市场的优势,所以一方面规避了产品未来需求市场剧烈变动的风险,另一方面获得了扩张所需资金,可以全力以赴地组织生产。期票融资可以使三方的风险收益相互匹配,是中小企业扩张阶段融资的合理选择。
3. 风险投资
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但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较少,难以获得债权型融资,此时可以选择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作为融资方式。
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实质是风险投资公司和开放式基金的有机组合。它首先由风险投资专家对高科技企业进行筛选评估,发行权益性投资证明,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将权益性投资证明出售给投资者,资者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管理,并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增资扩股。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具有两大作用:一是可以满足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二是可以利用权益性投资期权制度吸引到高级管理人才。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单股份额少,适合投资者的调配:还可以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调整基金总额,非常适合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另外,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规避了现有退出机制欠缺的问题,投资工具的流动性可使广大投资者随时退出。该金融工具有效地将权益性投资者的管理权赋予了风险投资家,使其直接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管理,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投机性、决策性和信息披露风险,是值得投资者投资的金融工具。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风险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回收投资有一定难度:企业的公司制改造还没有完全到位、产权界定不清,造成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缺位。因此,政府应着力培育“种子基金”、产权交易市场和中介市场等风险投资体系;同时,政府还要营造一个使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对接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在风险投资的主体中,除了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及创业中心的风险投资外,还应当鼓励民营科技型企业吸纳外资及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等,适当时候可使用社会保障基金等社会资金用于风险投资。
4. 金融租赁
很多进入转型期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发出了新型产品,评估投产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以企业现有生产条件仍不能满足生产条件,必须引进新设备。租赁作为筹措资金的新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融资。
金融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说明及其确认的条件购买设备后,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收取租金的过程。中小企业、出租方和供货商达成融资租赁协议,由出租方作为中间人,约定供货商向承租人提供其所需设备,设备货款由出租方发行的设备抵押债券融资获得。在合同正常履行时,承租方向出租方支付租金,由其扣除应得收益后向投资者支付,当中小企业违约时,可将设备按照折旧扣除违约费用和折价向供货商退还设备,如供货商无能力收回设备则由出租人承担收回责任。
对于投资者,根据设备的折旧速度进行投资回收和收益,这样可以规避因设备折旧而承担放大的信用风险,但须承担中小企业违约时退还设备的折价风险,相对于直接购买企业债券所承担的风险小,投资者是可以承担的。对于承租人,其获得了所需设备,并以租金的方式偿还,达到了融资的目的,但违约时需向设备回收者赔偿。出租方作为中间人,一方面,负责设备的监管和收取租金任务,与其担保责任匹配,另一方面,负责抵押债券的发行与偿还,可以据此获得收益。对于供货商,其销售了自己的设备,直接收回了设备款。
与贷款相比,金融租赁侧重于对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考察,对承租人的资产负债历史要求不高,使一些未在银行建立起信用的中小企业可获得发展所需要的中期设备融资。企业取得银行贷款须经层层审批,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短、急、快等特点,而租赁手续简单,会帮助中小企业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中小企业可以和租赁公司订立各种不同的合约,以满足承租人对现金流量的要求,租金的支付额可增加或减少,与现金流的变动或经营的季节特点相匹配。支付的时间可以提前、推迟或变换不同的间隔期,显得十分灵活。而且对中小企业而言具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延长资金融通期限、节约投资成本等优势,中小企业在自身积累不足,内部融资微弱的情况下,金融租赁成为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金融租赁作为企业融资的一种模式在我国远未成熟,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但还远不能适应金融租赁业的发展,国家在信贷政策上还没有实施向租赁业倾斜的措施,租赁公司千辛万苦融入的高成本资金,难以与商业银行的低成本资金在同一业务层面上竞争。由于通过金融租赁方式来新增设备得不到实质性的好处,因此企业不愿意改变传统的设备购置方法,也就全然没有用金融租赁方式使用设备的积极性。
(一)中小企业适合关系型贷款技术
西方实证研究发现,银行和企业的关系是影响企业信贷的重要因素。银行与企业保持密切关系使银行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能够增加企业的信贷可得性(Petersen和Rajah,1994),企业也能够以较低的商业信用依赖(Petersen&Rajan,1994)、较少的担保品要求(Berger和Udell,1995)、较低的贷款利率(Harhoff和Korting,1998)获得银行贷款。Berger和Udel(l1995)认为,银行对小企业贷款主要基于信息敏感和关系驱动(Relationship-driven),而对大企业贷款则主要基于交易驱动(Transaction-driven)。Berlin和Meste(r1998)把银行信贷概括为一次易的市场交易型贷款(Transac-tionalLending)和表现为额度贷款或承诺贷款的关系型贷款(RelationshipLending)两种类型。Berger和Udel(l2002)把贷款技术与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式联系起来,认为不同的信贷技术所依据的信息获取或处理方式不同,交易型贷款包括财务报表型贷款(FinaneialStatementsLending)、资产保证型贷款(Asset-basedLending)、信用评分技术(CreditScor-ing),以上这些都是建立在易得到、可量化的“硬”信息(Hardinformation)基础上的,需要的技术较为复杂;而关系型贷款(RelationshipLending)是建立在难量化、难传递的“软”信息(Softinformation)基础上的。一般来讲,大企业的财务状况透明,有可抵押的财产,有较清晰的信用记录,能生产大量的硬信息,适合交易型贷款。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抵押品,难以提供高质量的硬信息,除提供少量数据报表外,更多的是生产大量的具有私有性、不易被量化和传递的意会信息,适合关系型贷款。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频率高、额度小,提供的信息不透明,银行对中小企业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与大企业相比要花费更多的人力与物力。银行通过与中小企业长期密切接触、与借款企业所在社区的相关主体进行交往等方式获取有关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软信息,运用关系型贷款技术能有效地处理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问题(Berger和Udell,2000)。
(二)社区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上的优势
社区银行的小规模适合对中小企业贷款。Nakamura(1993)认为,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结算账户具有优势。相对于大银行,中小银行的客户数量少,有利于中小银行对客户的结算账户信息进行充分识别。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一般集中在一家银行开户,有利于中小银行对客户的信息进行综合把握,这就形成了中小银行的信息优势。Berger和Udel(l1995)运用层级控制理论从企业的信贷特征及管理的规模、范围不经济的分析中得出了大银行减少对中小企业贷款以服务于大企业的结论。Berger、Demsem和Strahan(1999)论述了银行组织规模的增大导致层级间的控制损失问题,认为同一家银行同时提供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服务将导致银行放贷93成本增加和经营范围不经济(ScopeInefficient),大银行为发放交易型贷款而减少或拒绝对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Stein(2000)提出了GHM理论(即控制权的安排影响激励),认为大银行组织结构和层次复杂,具有传递“硬”信息的优势,但对于软信息的传递,则存在“组织规模不经济”(Organi-zationalDiseconomies)问题。中小银行因其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适合处理“软”信息,在收集和传递“软”信息方面具有优势。DeYongHunter和Udel(l2004)论述了银行规模、信息类型、产品标准化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小银行适合运用软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大银行适合运用硬信息提供标准化产品并收到规模效益。社区银行的组织结构具有处理软信息的能力。小银行的组织结构适宜生产软信息和发放关系型信贷,大银行的组织结构适宜生产硬信息和发放市场交易型信贷。Berger和Udel(l2002)认为,软信息具有模糊性和人格化特征,难以通过复杂的组织系统传递,必须依赖基层经理收集和处理软信息并进行信贷决策。相对于大银行,中小银行因管理层次少而使委托链条缩短,具有关系型贷款优势。Hauswald和Marquez(2002)认为,银企间的物理距离对信息传递具有影响,信息距离(InformationalDistance)的增加或借款人特定信息的生产成本提高,导致了关系型贷款的缩减。一般来说,小银行更为靠近潜在客户,具有实行关系型贷款的优势。J.Stein(2002)认为,大型银行科层结构复杂,信息生产与资金配置权分离,一线信贷经理难以清楚地向上级管理层表述和证明软信息,不利于激励软信息的生产,但对硬信息的生产具有激励作用。小型独立型银行的管理层次较少,信息生产与资金配置权基本上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激励一线经理进行软信息的生产。Brickey、Linck和Smith(2003)论述了所有权激励效应,认为中小银行为了使基层信贷经理有效收集和处理软信息,在授予其较大决策权的同时给予较多的所有权份额,以使基层经理的行为符合股东的目标利益。J.C.Stein认为,扁平的、小型的金融机构具有传递和转换“软信息”的优势。由于农村金融量小分散、种类繁多,农村金融供求具有明显的“软”特征,适合由决策快、审批环节短的小型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农村社区银行同样具有关系贷款的优势。Banerjee用“长期互动”假说和“共同监督”假说对农村社区银行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银企之间的长期合作和共生关系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困境和逆向选择问题,业务圈子内部的各个金融需求者之间的相互监督是基于农村传统和特点的全方位的动态监督,能够确保资金运作目的的实现。W.Keeton运用“关系型金融服务”和“信息型金融服务”两个概念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优势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通过获取其客户的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和经营状况等个性化信息提供服务,并在长期的信用合作中与客户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关系型信贷网络。DeYoung和Hunte认为,小银行或者农村社区银行具有技术后发优势。在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小型金融机构能够作为“免费搭车者”不支付“试错成本”和金融产品设计成本;在信息共享方面,小银行能够以获取公共知识的形式,低成本地使用大银行的“硬信息”并与自己掌握的“软信息”相融合;在声誉方面,农村社区银行、当地企业和农户在长期共生关系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客户不必担心隐私外泄和金融诈骗等。Daupla认为,后发优势使新生的社区金融机构在存款增长、贷款增长、存贷比率、流动性和资产组合等方面实现了良好的发展绩效。
二、社区银行面临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社区银行的数量和市场份额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社区银行的下降,已有的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
(一)技术进步
Ongerna和Smith(2000)认为,当下的金融交易大多是通过自动化的、匿名的市场方式进行,几乎不需要银企关系的创建,因而对银企关系的价值表示怀疑。Petersen和Rajah(2002)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美国银行实施小企业贷款的影响,认为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物理距离之所以有了显著改善,主要在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专业化的信息中介(infomediaries)能够大量地采集、存储和加工企业的众多信息,并迅速、及时、高效地进行传递,使银行拥有更多的关于小企业的硬信息,有利于为远距离的小企业提供贷款。Deyoung、Hunter和Udell(2002)、Kallberg和Udell(2003)认为,信用评分模型和在线贷款申请方便外地银行搜集小企业信息,并通过企业贷款证券化的方式提高小企业贷款的商品化程度,有利于发挥大型银行规模经济特性和成本优势。一些学者用信息鸿沟概念分析了信息化和网络银行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小型金融机构因业务相对封闭,具有较好的资金保全和资本安全性。也有的学者认为,扁平结构的网络平台,大部分软件信息可通过图片、录像、电子监控等方法“标准化”,使社会评估和信用管理部门能够对无信用、无抵押品的项目进行迅速评估,能够使人们进行直接的网络面对面交流,有利于大银行提供个性化服务。大小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鸿沟可使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挥后发优势: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作为跟随者可以把更多的业务“搬”到网上,“复制”大银行的制度和工具,投资少、见效快;网络银行突破了资产规模、机构网点的限制,为小金融提供了相同的竞争平台。DeYoung、Hunter和Udel(l2002,2004)(DHU)认为,放松金融管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改变全球化的大银行与地方性的小银行共存的现实。他们以银行规模、单位成本及产品差异化程度这三个变量为基础构建了策略图(strategicmaps)理论,认为管制的放松和新金融技术的出现使大银行改变零售业务的策略,提供大量的、低成本的和非个性化的金融商品。Carter、McNulty和Verbrugge(2005)(CMV)提出了与DHU的“二元分叉式发展”命题相一致的结论,认为管制的放松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贷款市场的利率下降,提高了大银行在小企业贷款上的绩效,扩大了大银行的市场份额。
(二)市场竞争
Jayaratne和Wolken(1999)根据1993年美国小企业贷款数据对“小银行优势论”提出了异议,认为某一地区小银行的数量与该地区小企业贷款约束状况在短期内有某种联系,但在长时期内并没有相关性。Evanoff和Ors(2001)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放松了金融行业的地理管制,打破了社区银行在地方市场上的垄断优势,使社区银行不得不与外地市场的银行进行高度的竞争。DeYoung和Duffy(2002)认为,美国放松了金融行业的业务管制,使以利息为主要收入的社区银行面临像“金融超市”一样的大银行竞争,能否继续盈利成为决定社区银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社区银行数量的减少,一些人认为是社区银行业务模式正在失去自生能力(Viability),更多的人认为是金融管制放松把那些低效率的和管理不善的社区银行剔除的结果,最终高效运行的社区银行将获得兴盛。M.Olson(2003)认为,应该把新设资本的流入量而不是银行数量的变化作为反映社区银行生存价值的衡量指标,因为设立社区银行的关键条件是要具备吸收稳定存款与识别有利贷款机会的能力。T.Hoenig(2003)认为,因为社会上经常出现具有价值的投资项目,这必然使毫无信用记录的新生小企业不断出现,社区银行即便在信息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对这类企业的关系型信贷服务。RebeccaS.Demsetz和Strahan(1997)认为,合并后的银行通过扩大业务范围和资产多样化,降低该银行的风险水平,提升盈利水平。通过拓展银行的业务地理区域,使银行资产向少数大银行集中。Basset和Brady(2001)认为,来自于“并行的银行体系”(aparallelbankingsystem)的竞争削弱了社区银行的竞争地位。DeYoung、Hunter和Udel(l2002)认为,共同基金、在线经纪账户等新型的储蓄与投资工具增加了核心存款(coredeposits)的稀缺性。Berger、Bonime、Goldberg和White(2004)认为银行并购与新设银行具有内在联系,小企业难以适应并购后的大银行的信贷程序,存在建立新银行的需求和机会。在金融机构发展战略与环境因素、集团资源能力存量的关系上,Holland和Westwood(2001)提出了“银行规模与经营战略之关系”的理论模式,概括了银行业变化的动力源与变化方向之间的联系。总资产额在400亿美元之内的“专注型”(Focus)银行以专业化和精品化为主要特色,以高度专注于特定的市场为经营战略。总资产额在3500亿美元之上的“大型”(Juggernaut)银行,以交叉销售为经营战略,够资格的银行随着竞争加剧将减少。总资产额介于400亿美元与3500亿美元之间的“死亡之谷”(DeathValley)银行要么走向大型银行之路,要么继续走向更加精专银行的方向。图1中横轴A表示银行的资产规模,纵轴B表示银行的数目。
(三)社区银行自身因素
Collender认为,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和季节性使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业务拓展困难、资金组合质量不高,也使农村小型金融不得不留出更高的储备金,影响了其盈利能力。D.Fetting分析了1970年以来美国大平原地区农村人口绝对数量下降和法人数目减少的情况,认为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导致金融需求越来越单一,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和业务手段也受到限制,被迫关停,中小企业也随之迁出农村。R.Collender认为,外部资金流入农村,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村小型金融的业务能力,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改善存贷款结构,弥补农村金融的季节性限制,更新业务知识;另一方面会带来大规模的银行并购,埋下资不抵债的隐患,或引起组织治理和科层结构的增加,疏远与农户之间的亲密关系。另外,由于农村本来的市场容量有限,外来资金只能有限地提高农村的资金利用率。C.L.Colvin认为,大量农村金融机构倒闭的原因在于高层管理的非竞争性。在管理层缺乏足够的增效动力和外部监管缺位或者失位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者不能有效地应对外界刺激。W.Keeton的“关系型金融服务”和Banerjee的“共同监督”机制都表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在使用个性化“软信息”和进行内部治理方面,都不像大商业银行那样信息透明和非人格化处理,外部资本不能低成本取得其“人情”背后的数据,也无法通过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对其制约,易产生缺位和失位现象。Banerjee运用“长期互动”和“共同监督”的假设分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认为信用合作社是有效解决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内部治理问题的有效形式,合作社根据“自助、民主、平等、公平和团结”的原则,使内部成员在长期互动中重复博弈、相互监督,降低了信贷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三、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政策建议
上述文献分析表明,社区银行与大银行具有不同的功能,社区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社区银行的核心功能主要是关系型贷款技术,这种技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为目的,以软信息的生产和运用为内容,以组织结构简单和亲近社区为基础。虽然一些西方学者依据信息技术进步和金融发展水平对社区银行的功能和存在提出了疑虑,但只要软信息还没有被完全硬化,社区银行的关系信贷技术就具有发挥作用的条件。上述研究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银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力发展社区银行
我国是农业大国,总体上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无论是从信息技术层面上看,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看,小银行具有优势的命题在我国现阶段都能成立。在我国当下的银行体系中,还十分缺乏有活力的小银行,甚至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银行,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国有银行的战略收缩导致了农村金融供给遭遇极大的困难乃至空白。因此,打破国有大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大规模地发展社区银行,应该成为完善我国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思路。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主要是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一般来说,存量改革不需要支付规则制定成本,能够有效优化不良资产,国家倾向于支持存量改革;增量改革能够避免对原有的路径依赖,不用支付处理历史包袱的成本,但需要支付大量的制度创设成本,民间资本倾向于支持增量改革。现在,我国的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虽然不是大银行,但也不是与社区共同发展的社区银行,只要国家对中小银行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就可以将其转变为社区银行。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的困境持续不能得到根本解决,这至少表明我们对农村信用社的存量改革还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开始了增量改革的新探索,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农村新型金融。实践表明,农村金融的增量改革对于根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国家金融体系、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社区银行进行准确定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已打破了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公众面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存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原有金融业的垄断格局,而且极大地活跃和丰富了整个金融市场,也加速了金融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更彻底的转变。
一、中小商业银行竞争战略选择研究的意义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涵盖的范围较广、层次较多,包括具有中等规模的交通银行、实力相对较强的中信、光大和招商银行,尚属小银行的华夏、民生、广东发展、深圳发展、福建兴业、上海浦发银行,还有区域性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虽然这些银行资产规模相当有限,但由于其灵活的机制,相对快速的市场反应性,处理客户关系上的细腻手法,较高的决策与经营效率等,还是在金融市场上占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都没有采取真正的竞争战略管理,只是采取了一些竞争方式。首先,金融商品本身具有同质性、易模仿性和无专利权的特性。这些特性的存在使得金融业的竞争更趋激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产品的趋同性。其次,中小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了必须采取与众不同的战略对策。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应该采取主动与四大银行形成一定差异的特色化发展战略,以力求避免在同一层次上、同一范围内、无特色的且不具优势的产品与四大银行进行的低层次竞争。中小商业银行可以说是规模有限、资源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小商业银行在业务上还不能进行“全面开花”式的业务拓展。因此,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特点,选择一定范围的市场,集中优势与资源,开发一些针对性强的、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并提供某些特别的优质服务才是中小商业银行当前发展的正确策略。为了改变目前中小商业银行的盲目竞争状况,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水平,以使其能抵御外资金融企业的冲击,中小商业银行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及市场竞争战略。
二、中小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国外研究现状
1.最早提出竞争战略构想的是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面对的生存法则,而竞争致胜的全部基础在于经营绩效的提高。因此,竞争优势方面的出色表现可以有两种非常不同的方式表现,一是运营效率,二是战略定位。运营效率就是要把那些先进的做法学过来并且加以实施。另外他还提出了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使企业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战略, 这种战略的重点是创造被全行业和顾客都视为是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按照波特教授的一般性企业竞争战略原则去思考一些中国银行业的战略定位问题, 不难看出, 有效的差异化战略能够帮助银行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压力, 提高利润水平, 赢得细分市场的客户,从而最终为银行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2.美国服务市场营销学专家格鲁诺斯(Christian Cronroos)分析了银行的差异化营销战略。他首先总结了服务产品的基本特征,并与银行实际相结合,对银行服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1)银行服务是非实体的服务。(2)银行服务是一种或一系列行为,而不是物品。(3)银行服务在某种程度上讲生产与消费是同时进行的。(4)银行顾客在一定程度上是参与生产的。(5)银行服务营销是两极营销。银行的差异化营销应该是两极的差异化营销模式。
3.对中小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管理效率与绩效的研究。Berger (1995)、 Roussakis (1997)等一批知名的西方学者,对中小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Berger(1995)通过对银行规模与银行赢利之间的关系,认为规模并不能算作银行盈利的充分条件。Roussakis (1997)同样认为,虽然“规模大小是一个银行具备功能的大小和多样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但是比银行资产和流动性项目更有意义的是“一项累积的、综合的资产负债平衡表”基础上的“累积收入”的评价。他的研究结论说明银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有效管理”而非规模,强调收入或经营效益更多地与成本管理和经营策略有关。
4.国外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战略。(1)市场细分与选择目标市场。国外中小商业银行广泛采用市场细分,交叉使用多种策略确定目标市场;(2)营销组和策略。从服务营销的观点来看,银行营销组合主要有产品、促销、渠道、价格等因素。国外银行的销售渠道策略强调多样化和系统化。
国外不少银行还重视品牌塑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花旗银行已树立全世界最受尊敬的银行服务为理念,其目标是在世界世界100个国家建立高效、方便、高质量的卓越品牌形象。在品牌创立过程中,花旗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需求,改善银行的服务态度,提高银行信誉。在形象方面,在世界各地的分行都是用同样的标记和业务程序,树立了银行整齐、统一的形象。
三、中小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国内研究现状
从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现有中小银行“一股独大”的缺点,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张吉光指出,中小银行中的地方金融机构大多存在地方政府“一股独大”的现象,由此引起的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问题。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认为我国目前中小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大力支持民营中小银行的发展。如吴敬琏指出,银行改革应“两条腿走路”。
从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定位来分析,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应有不同于大银行的客户定位。其中有从客户市场出发的,把目标市场定位于中小客户的;有从业务产品分析的,认为应该把产品定于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如薛莉《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战略研究》中论述的;从市场策略定位选择上,应该定位于求异型、市场追随战略等。如青岛大学经贸学院李延敏在《中小商业银行应求异型市场定位》一文中提出,所谓求异型市场定位,是银行在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方式、目标客户选择和主要竞争方式的确定上都没有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性。
研究分析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所受的限制,参考国外支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经验,建议监管当局应当给予中小商业银行更为宽松的税收、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如武汉大学商学院毕先萍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发挥政府对市场机制的“拾遗补缺”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小银行在产权、管理等制度安排上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如统一的资金清算体系、规范的社会信用秩序、存款保险制度等等。
对于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2005年)指出,目前商业银行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规模竞争开始向创新竞争转化,而且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今后预计各商业银行将通过对自己的仔细分析制定不同的战略定位选择,包括区域竞争战略、产品竞争战略和客户竞争战略。
浙商银行行长龚方乐(2005年)认为,资本约束的增强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不断扩充资本的外延增长模式,转向在有限的资本条件下,以资本回报为核心的集约增长方式。上海银行董事长傅建华(2005年)指出,我国的市场已开始走向差异化,消费者的偏好和选择也日趋多样化,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的状态。同时,作为市场定位的基础,应不断发展客户分类和管理技术,选择中小客户作为业务发展重点,按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划分一般客户与优质客户,积极争取高端个人客户,建立和实行差异化服务;巩固优势业务,加快业务创新,打造特色业务和产品体系。
上述成果有效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研究由理论层面进入政策层面,有力地推动了中小商业银行在内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为中小商业银行日后如何选择竞争战略及其在竞争中取胜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其中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信贷融资困境成为困扰其发展的最大难题。信息不充分、信用风险高是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信息经济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释文献众多,大多数学者都把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贷风险作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成因,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事先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一个根本性的原因。”[1]相关文献的研究通常认为某种信贷配给是降低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信贷配给也是大量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的主题。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理论认为,信贷合约的设计包括利率和抵押两个变量,两个变量的不同搭配形成不同的信贷合约,而对应中小企业的信贷通常采用信贷抵押配给。逆向选择模型认为,抵押品是鉴别高质量借款者的标志,因而,抵押品与违约率负相关。“低违约风险的借款者会用抵押品显示自己,以获得更加有利的信贷条件。”[2]“银行要求提供抵押品能够缓解逆向选择问题,抵押品起到信号作用,有助于降低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3]道德风险模型认为,抵押品与较高的信贷风险相联系。如英国学者Menkhoffetal认为“抵押品有助于降低借款人的违约动机,从而降低道德风险。”[4]但一些实证研究表明,抵押贷款具有较高的违约率。日本学者Ono&Uesugi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小企业中,“抵押与高风险的借款者成正相关关系。而且银行过度依赖抵押品并不能解决违约率问题,还会引发很多其他问题。”[5]美国学者Scott认为“抵押价值与企业破产可能性成正比”[6];美国学者Freundetal认为“这种信贷模式将导致信用危机,银行过度依赖抵押升值而缺乏严格信用分析的激励。”[7]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为降低信贷风险,将中小企业统一视为高风险群体,设定严格的抵押条件,实行抵押性信贷配给。然而,由于缺乏资产抵押是中小企业的共同特征,从而造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虽然逆向选择模型认为抵押品有助于降低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但对于普遍缺乏资产的中小企业而言,信用状况好的优质中小企业无法利用抵押的信号功能。显然,传统的逆向选择模型缺乏说服力。在信用等级和信用风险上,尽管中小企业存在异质性,但统一的抵押型信贷配给将信用等级高、低风险的中小企业也同时驱逐出信贷市场。如果商业银行能够甄别中小企业异质性,对中小企业信贷实行分类管理,则既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也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融资困境。传统的道德风险模型认为抵押品有助于降低道德风险。然而,一些实证研究表明,抵押贷款具有较高的违约率,说明抵押对降低事后违约的道德风险的作用有限,反而可能引发逆向选择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普遍抵押信贷配给对降低信贷违约风险的效果也亟待验证。显然,假如抵押配给对降低信贷风险的作用有限,则信贷抵押并不是降低信贷风险的良好工具。如果上述假设成立,则在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信贷融资困境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可行路径,突破其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分析
信息不充分、信用风险高是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严重,经营不稳定、违约率和倒闭率较高,且普遍采用有限责任的治理结构,债务融资成本较大,中小企业信贷存在很高的交易成本(信息搜寻成本和保证贷款履约的监督成本)。中小企业信贷是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一种信贷合约行为,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签订的合同为标准债务合约。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理论认为,信贷合约的设计包括两个变量:信贷利率和抵押要求。一般而言,在存在很高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保证贷款履约的监督成本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予以补偿。
1.中小企业信贷利率配给
假定企业的风险都是中性,只关心投资一个项目的预期收益Ee,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是Eb。同时假定所有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相等,但它们的风险程度不同。设项目成功的概率为pi,则失败的概率就是(1-pi);项目的贷款额为L,贷款利率为rL,项目失败时无利润,项目成功时的收益为R。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是:Eb=pi(1+rL)L+(1-pi)L=L(1+rLpi)企业借款的预期利润函数为:Ee=pi[Ri-(1+rL)L]。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是:Ee≥0。在企业模型中,假设:n1个低风险低收益的企业拥有项目1,即:R1=130,p1=2/3;n2个高风险高收益的企业拥有项目2,即:R2=140,p2=1/2,L=100。据已经假设的条件,投资项目1企业的“参与约束”为:Ee(1)=2/3[130-(1+rL)100]≥0,解得rL≤30%。同样,可以解得投资项目2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为rL≤40%。可以看出,当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小于等于30%时,投资项目1和投资项目2的所有企业都会申请贷款;但当商业银行利率提高到超过30%,但小于等于40%时,只有高风险投资项目2的企业才会申请贷款,低风险投资项目1的企业将退出借款者行列,即发生了逆向选择效应;如果利率超过40%,则没有企业愿意到商业银行借款。由此可见,当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时,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急剧下降,更重要的是随着利率的提高,会有更多的“好的”中小企业被挤出信贷市场,剩下的借款者中,总体风险程度不断提高。根据上述分析,利率的提高往往会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效应。同样,根据不对称信息下的信贷配给理论,不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使银行被迫采用信贷配给而不是提高利率以使供需平衡。即使在利率自由化的国家,银行从来也只收2%—3%左右的利差,向上是封顶的,更高利差的提议往往被银行视为有问题的信号而不被接受。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逐渐实现利率市场化,但是利率的提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效应,利率的风险补偿机制有限。另外,部分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旺盛,又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因而,对贷款利率的敏感程度较低,即使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上浮,中小企业仍愿意付出更高的贷款成本,但同时也使信贷风险加大。
2.中小企业信贷抵押型配给
根据上述分析,提高利率往往会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效应,甚至会加剧道德风险。显然,只进行利率设计的信贷合约会陷入困境,为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银行会选择拒绝贷款,或者执行某种信贷配给政策。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银行必须全面了解客户的真实信息,可是,获取真实的信息要付出较高的成本。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抵押作为信贷配给的标准,以能否提供足够的抵押担保来判断贷款的可行性。抵押既可以作为信用风险的有效补偿机制,还可以减少监督成本。但是,“我国的要素禀赋特点决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8]我国中小企业自身资产规模不大,在总资产中,大约60%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不动产很有限且大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价值低,变现率低,难以转让,使得自身无法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一些高新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可作为抵押品的不动产更少。显然中小企业无法满足信贷合约的抵押要求,这是造成银行“惜贷”和中小企业信贷困境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中小企业抵押信贷配给的实证研究
根据传统的道德风险模型,信贷抵押能够降低违约的道德风险,学术界对此尚存在争议。以下研究试图检验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抵押信贷配给对降低信贷违约风险的实际效果。
1.不同类型贷款的违约情况和资产质量
由于专门的中小企业的微观信贷数据很难获得,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辽宁省某工商银行2006年至2009年的各类企业贷款数据。虽然数据来自于各类企业的贷款,但是所分析的结果同样可以说明中小企业抵押型信贷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表1的统计结果上看,抵押贷款占贷款总比数的48.64%,占比最高,是银行贷款的主要类型。抵押贷款违约率为14.14%,远高于其他类型贷款。本文不仅关注抵押对违约率的影响,也关注抵押对贷款质量的影响。根据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贷款质量分为五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正常和关注贷款归为正常类贷款,其他形态为不良贷款。本文界定的企业异质性以综合性的信用等级反映,企业信用等级对贷款质量有重要影响。从表2的统计结果上看,根据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在抵押贷款中,正常贷款的比例为62.00%,低于其他类型的贷款。除损失类贷款外,抵押贷款中的其他不良贷款类型均高于其他贷款形式。因此,相对于其他类型贷款,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最高。
2.异质企业的抵押贷款与违约情况
为简化分析,本文界定的企业异质性体现为信用等级的不同。为了考察抵押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违约影响,根据银行的信用评级,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三类:高信用等级(AAA、AA)、中等信用等级(A)、低信用等级(B、D)。图1显示,评级在AA级以下企业的抵押贷款比例比较高。而且,AA级和D级企业的贷款抵押比例都高于居中的A级企业和B级企业。这说明,相对于中等信用等级企业,信用等级最低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贷款采用抵押的比例较高。高信用等级企业愿意提供抵押品,因为提供抵押品主要是为了显示企业的高信用等级,谋求优惠的信贷条件。而低信用等级的企业则因为信用等级低,商业银行为避免违约风险,要求提供抵押品。从图2可知,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违约率具有显著差异。随着信用等级的降低,抵押贷款违约率逐渐上升,这说明低信用等级的企业并没有因为提供抵押品而降低违约率。结合图1可以发现,AA级以下企业贷款抵押的比例较高,但违约率也很高。因此,尽管抵押对不良资产最终演变为损失还是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但抵押总体上并未改变中小企业违约率高企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存在抵押减少风险的预期,银行从而缺乏对贷款者进行充分筛选的动力,这种情况反而使抵押造成了逆向选择问题,进而使抵押品对于降低企业尤其是低信用等级企业违约风险的作用有限。
四、中小企业的异质性甄别与银企长期合作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风险收益、财务能力和业主品德属于私人信息。如果银行能够从信息不对称的企业“外部银行”转变为信息对称的“内部银行”,才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信息,避免逆向选择。而银行只有与中小企业的长期近距离接触与合作,才能够使这种转变成为可能。问题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与中小企业的长期贷款合作的可能性甚微。目前,我国垄断性大银行可选择的贷款对象众多,而且期望收益率较高。
一方面,在利率自由化条件下,为增加收益和避免逆向选择,对中小企业贷款会采取高利率高抵押的信贷合同;另一方面,为实现规模经济要求,必然提高单笔贷款额度和抵押品的临界规模,因而倾向于为信息透明、贷款规模大、抵押能力强的大型企业提供贷款。由此可见,众多信息不透明、收益水平低和抵押能力差的中小企业难以介入大银行信贷市场。由于在与大型银行对大型借款客户的争夺中,中小银行处于劣势地位,集聚战略成为中小银行的必然选择。大型银行不愿或不屑眷顾的收益低、风险高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会成为中小银行的目标市场,使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进行长期合作成为可能[8]。
同时,甄别企业异质性,中小银行更具优势。“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9]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具有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优势主要来源于银企双方的长期合作。中小银行的地域性、社区性以及链条较短等特征,使其更加有利于获得企业财务、业主品德等方面的真实信息,而且可以通过长期固定地与少数中小企业保持密切的近距离接触,积累企业各种非公开的专门化的知识和信息,如企业的行业、经营管理特点,资产状况等,甄别企业的异质性。除了中小银行的地域性和社区性的特征外,这些银行的组织结构也有利于全面准确地甄别企业非公开化的专门知识和信息。虽然从理论上来讲,大银行也可以依靠其众多的分支机构和信贷人员的近距离接触,来收集关于中小企业非公开的专门化知识和信息,从而降低决策的信息成本。但是由于大银行的组织结构复杂、链条过长,这些非公开的专门化知识所具有的模糊性、专有性特征使其很难在大银行内部不失真地传递。由于过高的传递成本,大银行贷款决策权必须下放给掌握这些信息的基层经理和信贷员,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在银行内部产生了相对复杂的问题。“与结构简单的小银行相比,科层结构复杂的大银行由于链条长,解决问题的成本会更高”[9]。大银行难以将决策权配置到低层级上去,因而这些信息对贷款决策的作用不大,基层人员也将失去收集这些信息的激励。
一、研究背景
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促进就业和市场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小企业的成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难问题,这也是困扰全球小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这种融资的困境主要是小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与融资的主要供给主体―商业银行惜贷慎贷之间的矛盾。据人民银行2004年8月的调查,我国小企业的融资供应98.7%仍来自银行贷款(支德勤,2005)。从目前情况来看,有厌恶风险偏好的银行对小企业的惜贷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目前70%以上银行信贷资金仍然投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景玉琴,2005)。由此,商业银行对于小企业的高拒款率是个不争的事实,而研究并解决小企业与银行两大融资主体的不对称和不能均衡的“刚性”关系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共识和努力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关系型融资成为学者们解决问题的选择,他们试图利用这种借贷关系改变以往保持距离型融资的制度安排,建构融资主体间的关系型互动机制,能够有效地帮助中小型企业与银行之间融资矛盾。
二、关系型融资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关系型借贷的现实基础是由于小企业管理部科学、财务系统部健全、财务经营信息披露成本高、缺乏抵押担保及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融资难问题。理论基础则普遍认为是西方金融中介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中介(例如银行)不仅可以解决借贷双方的融资尽力问题,还可以有效降低信息成本。Stiglitz和Weiss1981年首次经典提出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和信贷配给问题,揭示了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银行总希望贷款给信用好并且能及时还贷的“高质量”贷款人,因为这样银行由于利率的收益才会有保障;但是,“高质量”借款人和高利率两者不能兼顾,因此,当银行面临对贷款的超额需求且银行无法分辨单个借款人的风险时,银行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问题,不会进一步提高利率,而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并且能使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利率水平上对贷款申请者实行配给。在配给中得不到贷款的申请人即使愿意出更高的利率也不会被批准,因为高出价的借款人可能选择高风险项目,降低银行的平均资产质量,因此,即使可贷资金有剩余,银行也不愿意按高利率放贷而使自己的收益受损。
理论界虽然对于关系型融资产生的理论和现实基础达成了一致认识。但是对关系型融资内涵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Petersen和Rajan认为,如果存在依赖信息积累的规模经济,并且这种信息时持久的、不易转移的,那么关系型融资就是一种企业为了能够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取更多的贷款资金而与金融机构建立的融资关系。青木昌彦和丁克在日本主银行制度背景下提出,关系型融资是指出资者在一系列事先未明确的情况下,为了将来不断获得租金而增加融资,而把非关系型融资成为保持距离型融资。Boot等人认为,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融资活动中同时出现下面三个特征就属于关系型融资:(1)金融机构拥有企业的业主专有信息,这些信息是普通公众无法获得的;(2)金融机构拥有的业主专有信息时通过与同一客户的长期或者多种金融服务交易而获得的;(3)内部信息对于局外人自始至终具有机密性,仅仅为关系型融资双方共有。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关系型融资的概念是一个信息概念,而不是简单地在客户关系或融资路径上的概念,他们认为,关系型融资指的是投融资双方在长期互动关系中,通过私有信息在双边框架下的生产来平滑投融资过程的融资行为。上述关于关系型融资的定义都是建立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揭示出关系型融资的核心思想,但是仍然存在参与主体界定不明确、前提条件交代不清等问题。
三、关系型融资的优势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Berger等人对将贷款技术归纳为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前者具体指财务报表型贷款、抵押担保贷款和信用评分技术,交易型贷款的基础是契约经济,它包含的信息主要是硬信息,不具有人格化特征并且这种贷款往往是一次性的,以市场为导向;而关系型贷款的基础在于关系经济,它所涉及到的主要是难以量化和传递的软信息,具有强烈的人格特征,并且企业与银行可能记性多次重复的合作。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所以,关系型融资体现出其自身的优势。
(1)关系型融资能够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银企关系建立初期,借方会得到需要抵押担保而且利率高于一般市场利率的贷款,但是随着银企合作的加深,银行会根据企业在前期贷款活动中的表现选择是否继续合作,如果能够继续合作,就会签订无需担保而贷款利率低于一般市场利率的最优合同,表现出“选择性记忆”的特征。Berger等人的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它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贷款利率与借贷双方关系建立的时间长短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关系建立的时间越长,贷款利率则越低。
(2)有助于实现贷款条件的跨期优化。企业在初创期还贷能力往往不强,如果贷款人能够在初创期提供优惠贷款,就可促进企业成长,而贷款人也能够获得企业成熟后的高额回报,补偿前期贷款的优惠,实现跨期优化。但是这只能在贷款人能确保企业能够成熟并在成熟后依约还款时才可能。保持距离型融资是一次性的也不能有效监督企业,因而贷款条件的跨期优化只能在关系融资中实现。因为在关系型融资中,关系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期密切关系,掌握了大量企业专有信息,甚至可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从而可以及时了解和监督企业行为,确保能够得到企业成熟后的高额回报(Petersen和Rajan,1995)。
(3)关系型融资的宣告效应。关系银行能够获得企业专有信息,如果关系银行给企业发放了再贷款,那显然表明借款项目前景很好。相比之下,保持距离型贷款人就无法准确了解企业信息,但是它可以凭借关系银行再贷款的信号发放贷款,解决信息不对称。这被称为“宣告效应”(Fama,1985)。Billet(1995)进一步证明了“宣告效应”的大小与关系银行的质量有关,如果企业能够与信誉卓著的银行建立关系,就更有利于其进行保持距离型融资。
四、我国小企业进行关系型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发展关系型融资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文化传统上都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为我国大力发展关系型融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环境的适应性:经济转轨阶段为关系型融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成熟,信息交流不是很顺畅,无法充分地以“硬信息”提供项目的赢利性和风险评估,只能利用一些不易标准化和量化的信息,如企业家的素质、品格、信誉和专业技能等,这些只是均不能数码化和文明化,只能以意会知识的形式存在,因此,在经济发展初期或转轨阶段只能通过长期交易和组织内部收集到“软信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帮助银行较准确把我融资可行性,这恰恰是关系型融资的独特价值所在。由此可见,在我国现阶段发展关系型融资有较好的适应性,研究并发展关系型融资存在广阔的空间。
(2)金融体系的适应性:金融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是关系型融资发展的沃土
比较英美和日德关系型融资发展现状时发现,英美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一种松散的关系,对企业而言,其融资大多遵循“啄食顺序理论”,而日德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对企业全面介入,形成了银企高度融合的一体化模式,银行在融资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与这种银企关系对应的融资模式就是关系型融资。我国是金融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商业银行是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银行独立支撑金融体系,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我国居民的储蓄倾向较高,大量资金流向银行,致使银行以绝对优势成为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政府的权利让利,其财政实力不断削弱。为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选择了“金融支持”:①通过向金融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之获得特许权价值;②政府采取市场准入等措施限制银行间的竞争,维持银行的垄断地位,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由此可见,我国的这种金融体系是关系型融资发展的沃土。
(3)国家政策的适应性:国家政策是小企业关系型融资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中国小企业蓬勃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小而弱”的一面,其中一个方面就体现在要素资源制约日益趋紧,融资不畅依然是制约我国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据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省有100多万家小企业约有70%以上的企业存在这融资难,严重制约了小企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小企业发展,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继出台,中国银监会还针对小企业融资问题颁布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这些都为我国小企业发展关系型融资提供了政策支持,已经有一些地方银行在解决小企业贷款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文化环境的适应性:中国“关系社会”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发展关系型融资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先生(1948)曾用“差序格局”描绘出了中国农村的人际关系状况,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传统中国长期延续的人际关系状况。这种传统的关系社会为关系型融资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所谓的“差序格局”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以个人作为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沿着个人、家庭、家族、社会向外延伸,通过现有的关系可以建立新关系,不断把别人纳入自己的社交网络,形成网内人员一致默认、一起卫华和遵守的相互信任、合作的规范。通过关系型融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系型融资的实质恰恰就是一种以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准市场交易,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正好有助于促进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关系型融资的发展。
从理论上讲,我国目前有着最适应关系型融资发展的外部环境,但关系型融资在我国发展的现实状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小企业融资中作用的发挥。这主要是因为,关系型融资的关键主体中小银行和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尚不完善,还不能充分运用关系型融资。所以,我们应针对中小银企在发展关系型融资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革。例如,我们应该鼓励中小银行的发展,并允许新建的中小银行填补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县级市场金融服务的空白;缓解中部地区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此外我们还应该端正中小银行和小企业之间的市场定位等。
参考文献
[1]Stiglitz,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
[2]Berger,Udell.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M].Economic Journal,2002.
[3]青木昌彦,丁克.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6).
[4]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5]李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
[6]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