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04: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的进度明显被推进了很多,市政工程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市政工程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同样的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市政工程顺利施工的不利因素,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的管理过程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本文就目前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调查,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业主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能为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适时的参考。
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特点
市政工程建设作为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与世界接轨的前提和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而业主管理作为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全生命周期性。
生命周期(Life Cycle)这一概念应用于我国的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工程项目业主方在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全生命周期性的特点,看似晦涩难懂,其实指的就是对整个市政工程在施工前的准备,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市政工程施工后期的质量验收等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全生命周期。
(二)管理动态性
因为工程项目业主对市政工程的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当中的,而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富有动态的,因此,工程项目业主的管理同样的具有动态性。
(三)管理综合性
工程项目业主对市政工程的管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对整个市政工程建设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管理,例如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对工程成本的管理、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对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管理等,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工程项目业主管理具有综合性。
(四)管理开放性
开放性是工程项目业主管理的根本特点,所谓的外部管理是指业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保持对外部环境的开放,从而为市政工程项目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只重视实施过程的管理,忽视前期策划
1.前期规划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项目作为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市政工程的前期规划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市场的实际需求、市政工程的节能环保、工程成本的造价和投资管理、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的体现的分析和调研,市政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直接关系着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后期的施工建设,可以说,市政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直接决定着整个市政工程的成败。
2.前期规划存在的管理问题
根据对我国市政工项目前期规划的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部分市政工程相关的前期规划都是由当地的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干部进行规划和管理,而不是通过专业的规划管理团队进行相关的操作,导致部分的市政工程项目前期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严谨,给市政工程项目后期的施工增添了诸多的阻碍,例如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管理不到位,造成市政工程施工进度严重落后,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勘察的不够细致,导致施工图纸存在漏洞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项目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导致了许多项目业主也只重视实施过程的管理,最多也只是在项目细节上做适当的调整,使工程尽可能的发挥最大的使用功能,这对于一些前期决策先天不足的项目始终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作用。
(二)只重视对施工单位的选择和管理,忽视对业主管理团队的要求
根据对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相关情况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在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业主管理团队的要求过低,业主管理团队整体水平较低,无法对市政工程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我国的实际国情不相符,不利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对工程整体的策划
1.工程缺乏整体策划
由于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发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政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市政工程的策划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严谨的,是对市政工程进行了整体规划,但是,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策划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很多的施工单位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市政工程策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致使部分的市政工程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为我国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缺乏整体策划的市政工程很快就无法满足市场及人们的需求。
2.工程管理衔接不协调
由于对市政工程缺乏整体的策划,很容易导致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管理衔接不协调的问题出现,从而导致一些部门为了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经济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对市政工程的顺利实施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3.工程管理缺乏长远发展观指导
部分市政工程策划人员在对市政工程进行整体策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市政工程策划,导致部分的市政工程策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严谨性,在对市政工程进行策划的过程中没有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首位,为我国市政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增添了阻碍。
(四)只为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忽视对工程安全和质量的细节管理
1.工程人员资格审核制度不完善或不严格
在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市政工程管理体系,但是,针对我国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我国的工程人员资格审核制度还不够完善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很多的工程人员综合素质过低,对市政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给整个市政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2.施工材料检验过程不规范
建筑材料作为市政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在我国部分的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检验过程不够规范,当建筑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时,相关单位没有及时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工作,无法确认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同时,对建筑材料的管理过于随意,无法保障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和应急预案
由于策划人员对市政工程的策划不够全面,在策划过程中没有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想,忽视了对市政工程进行风险管理和相应的应急预案,降低了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性。
三、项目业主施工管理对策
(一)提高业主团队的自我管理意识
为了提高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我国业主团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业主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二)从工程的长远利益进行管理
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策划的过程中,策划人员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整个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整个市政工程的水准,确保市政工程的长远发展。
(三)提高工程风险管理意识
业主方在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市政工程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和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整个市政工程的的顺利施工提高强有力的保障。
(四)制定相关规定
1.限制承包商以任何形式转让或分包合同,对施工单位不经业主批准擅自进行合同分包(劳务除外)的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严肃处罚。
2.监督、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目标考核标准,以有效推动质量、进度及安全目标的如期实现。
3.建立、落实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业主在要求并督促施工单位设立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固定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同时,还应着重指导、帮助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
4.建立、完善质量信息情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质量记录档案。即要求按照统一的规定和格式,将所有的质量检验数据、原始记录、验收记录、业主意见、监理工程师指令等信息资料全部记录归档。
总结:
总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提高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了实现我国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政府一定要加大对市政工程和监督和管理力度,为我国市政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前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投资体制不断的发展以及改革,对于投资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投资项目管理人员的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针对项目前期工作,要展开客观的预测以及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且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样也是项目投资管理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
二、投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重点内容以及常见的问题
1.需要对市场经济需求进行客观预测及分析
首先,在进行每一个项目的投资之前,需要整理大量的工作,不管是财力还是人力方面,需要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将工作委托国内大型著名的信息、咨询公司,以便更好处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以及分析,使得对国内外的市场形势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对市场做预测以及分析是项目前期需要处理的工作之一,具有重要作用。在过去市场需求检查中,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关市场需求的估计和分析部分,直接反应项目的规模以及产品计划。在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出现市场但不一定能将市场发展,重点还在于竞争力和有效的营销策略。这对于做好前期项目工作至关重要。
2.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
国外大型的石化企业力求投资项目具有一定规模效益,从单线生产力到基地装置规模均给予足够重视。装置规模与产品成本呈现为反比的关系。并一定条件或者是范围内,目中的装置规模越大,整个项目的针对产能这一块的投资就越少,进而降低产品成本,中间取得的效益就更好。所以,石化投资项目要做进一步说明,采取护理的规模以便实现最大化的规模效益。比如,“八五”时期,我国的广州、北京、天津等地几个140Kt/a中型乙烯项目没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贷能力弱。投资过大是主要原因,而深入因素主要为投资规模经济预测失误,技术以及设备方面投入的成本多,还与当时的经济背景相关联,比如,国家利率、税率以及汇率、物价等,项目的投资相对应的增加。
而针对改造投资项目,特别是改造之后的装置规模如果比国外淘汰的规模还要小,那就必须要思考是否要将其进行改造。石油化工属于装置型产业,发展潜力不大,并且经济效益也不理想。改造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需进行新一轮的改造工作,改造投入资本太大,是一笔不小的债务。如果项目建设直接受到原材料的影响。所以,在开展项目投资工作之前,要将各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便后获得更优质的规模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3.重视风险评估
开展每一个项目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是基础,避免出现风险造成重大损失。在项目分析可行性分析中,有部分内容是敏感性分析,具体内容是将项目收益部分可能出现一种或者是不确定的因素指出。比如,在项目对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的估算中,往往这两方面是经济效益估算中最为敏感的因素,一般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的浮动在10%,这对于经济评价以及内部收益的浮动可到达5%,有时还会高达10%,直接影响对项目方案的取舍。一般在决策期间,出于许多方面的因素,项目管理人员的重心会放于投资项目的回收日期以及受益,对于比较敏感的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针对项目前期管理工作,要时刻将风险评价作为重要工作开展处理,提高项目投资风险抑制,将各方面的危险因素考虑在内,发现任何问题及时提出或者反应,对方案进行调整,最后提供最具科学性、合理性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
4.利用高起点技术
尽管我国石化在不断的发展,但石化产品结构不具有合理性,产品主要走“中低端”对的大路货作为主线,产品附加值比较低,经济效益差。针对着一现象,石化建设方面的项目一直追求较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这也是我国石化企业一直处于较小的竞争空间中,无法提升经济效益。在我国加入经济世贸组织以来,面对技术方面的竞争,只有使用先进技术,研发新型产品,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关键还在于研发能力的提升,研发能力薄弱,产品无法满足对市场的需要,企业举步维艰。因此,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可到科研院校或、信息咨询部门中开展调研,收集相关的信息作为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步骤。了解并分析此项技术,如果可以达到技术层面的要求,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此技术可以作为下一步产品研发的重点。同时,石化企业项目投资的目标有原来的生产能力向产品附加值和技术的提升转变。生产能力很容易受到市场容量的影响,而产品技术哎市场空间中具有无限性[2]。
5.投资项目竞争力分析
项目投资避免不了竞争力以及评估问题,投资项目竞争力主旨在于与同行间的比较,比如,在投资项目环境、项目产品价格、质量以及市场营销的优越性。在前期项目工作中,可与有关咨询部门联系,这对于项目的投入产出、市场营销还与质量保证、无形资产等方面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为项目管理人员做正确的判断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要求一个项目具有竞争力,可从生产装置以及公用工程配套中的投资中进行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项目竞争力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还要积极利用有利的建设时机。在选择项目方面选择优势更多的项目开展,特别是忌讳不根据自身情况,而进入新领域进行投资,很容易造成损失。还有,在管理前期项目工作中,不能为了降低成本投入或者是开始建设而购买二手设备,产品质量会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旦出现产品不符合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很容易造成公司的损失,产品附加值低且收益小。
三、结束语
从上述对石化企业前期管理工作分析中,提出几点具有建设性建议,当项目还处于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对于技术和原材料的来源和市场营销的高方面开展分析,以便保证装置在投入生产后可以保持在较高的负荷状态下;对石化市场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扩大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要积极的选择先进技术,提升研发技术能力,研发更多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产品,优化企业的项目管理。
国家投资项目的计划体制与条块分割的基本建设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建设项目的一大特点。从五、六十年代的拨款到拨改贷,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投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基本建设的模式也由没有竞争的国家下达基建计划的模式向以市场为核心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逐渐成为了基本建设的主流。
1、 完全的计划体制
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只有国家投资,无论项目的大小、投资的性质如何,只有国家基建拨款一条出路。这时候基本上没有工程咨询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存在的必要。国家投资基本上是由各个行政单位控制的,政府对于投资的控制采用计划方法。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都采用了“跑计划”的方式,争取国家投资。在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投资的效益是较低的。由于国家经济上是计划控制的,产品极其匮乏,一般不愁销路。大中型工程建设采用大会战的方式,由各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基建指挥部。工程结束后,基建人员回原单位工作。工程设计按照苏联模式组建了勘测设计单位从事专业设计。施工也是任务划拨的,各部门成立自己的施工队伍,按统一施工定额统一的计划安排施工,采用法定利润的模式。这样的体制的最大弊病是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了积极性。
2、 拨款改贷款的改革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前那种完全的计划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国家开始了拨款改为贷款的改革。伴随着拨改贷的,是实行项目法人(业主)责任制。社会投资的出现和外国投资、合资企业的出现,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大成就。工程咨询单位应运而生,并且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1982年,国家要求重大的建设项目,都要通过咨询公司的可行性分析。伴随着这一改革,监理企业也开始出现,对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此,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新的市场经济为主的道路。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地方政府的投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但这一阶段也大量存在投资的效益问题,产业的趋同性致使重复建设一再发生,大量的极为宝贵的建设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从基本建设角度看,大会战性质的基建指挥部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建设发展的要求。而先进的、以鲁布格模式的招标投标、业主责任制、施工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和新的建设监理制逐渐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3、 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立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到目前为止,国家绝大多数的商品已经由市场自主定价,投资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的自主行为。国家开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行了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应该说,这一改革是十分深刻的革命。我们国家在基本建设方面也开始与国际接轨,大量的国外承包商进入中国,他们带来了施工管理方面的很多新的东西。随着许多大的建设项目的实施,建设项目管理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工程咨询企业、监理企业也逐步打破了旧的行业垄断,一种全新的以项目管理的制为特色的行业产生与出现,并由此引发了建设管理行业的一场大讨论,人们对于监理企业是否应该成立和它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人士如咨询公司、注册造价师等也纷纷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我认为,这场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现实的需要。中国的工程咨询行业和监理行业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即对于建设项目管理,应该是从头至尾的管理,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咨询工程师的道路。这场争论目前尚未结束,但对于建设行业必须实行从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研究等的施工前期的咨询服务到设计、建设期的全过程管理服务,大家取得了一致性的认识。
二、 项目管理与咨询、监理的关系
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各个领域与多个专业,业主往往由于自身时间、精力、和专业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将全部管理工作由自己来完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一般通过各种委托合同,把工程管理的各项任务交给不同的专业单位完成,项目的业主只承担协调和监控,以实现其原计划目标,保证达到质量好、速度快、投资省的建设目的。
咨询单位是随着国家对于可行性研究列入基本建设程序而产生的,主要承担的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决策的评估任务,一般隶属于国家计委系统,有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综合工程咨询公司或咨询中心。
监理单位是专为项目实施阶段提供施工监理服务的咨询机构,一般隶属于国家建设部。监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根据建设监理合同、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实行监督管理。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咨询单位和监理单位都是对工程建设实行咨询服务的,但两者的服务内容和工作阶段存在较大的差异,咨询单位主要是做项目的前期咨询服务,而监理单位主要是项目施工阶段的咨询服务。两者的隶属管理单位也分别是国家计委(发改委)、国家建设部。但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两者都是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从工程咨询公司到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是向后发展,而从监理公司到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是向前发展。在项目管理发展的今天,有条件的工程咨询公司和知名的监理公司都应该向项目管理公司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业主的要求,把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搞的更好。
三、 代建制项目管理的内容与操作
对于目前的项目建设,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代建制的出现。所谓代建制,是指业主不直接出面组织施工,而是把施工项目管理的职责交给一家项目管理公司,由项目管理公司代行其职能。代建制代表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工程管理单位已经逐渐取得了信任。实行项目的代建制的单位目前并不多,但由于它的明显的专业性的优势,它是我国工程建设走向成熟的标志。目前,在北京市范围内,笔者已知的代建制项目有回龙观医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新办公楼、德国菲斯曼厂房等一批项目。
代建制的管理,具体表现为:在委托管理合同中均明确规定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项目投资分解控制计划及项目管理架构(合同网络图)等重要工作文件由管理公司编制,但要报业主批准生效;各项管理工作虽多由管理公司完成,但一切合同的签署与款项的支付均在业主与有关方间直接进行,这就是说业主虽然将项目的各项管理目标作为考核管理公司工作的合同根据,并授权管理公司展开工作,但仍保留了在重要具体工作方面的最终决定权。委托管理合同的基础在于委托与受托双方间的信任,只要业主保持对管理咨询公司的基本信任,能够按管理合同的约定正常审批管理公司报送的文件,基本正常地签署与执行各类经济合同,管理咨询公司就可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委托管理合同约定的项目管理目标。
我公司在代建制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1、项目管理模式及管理架构的设立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及建设项目投资与管理的一般作法,每个项目都有业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咨询与监理公司的参予,又因分包制是在分工细化、专业水平提高与相对费用降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合理性,所以上述设计、施工、咨询等方面工作又常常派生出一系列的专业分包。建设项目规模越大、技术越复杂、这个体系就越是庞大复杂。
由于上述多个单位共同参予同一个项目的建设,就必然产生各个单位间的关系,也必然形成该项目的管理架构,无论其形成是主动的、有序的、明晰的、科学的,还是被动、无序、模糊的。良好的项目管理,其管理模式与架构的形成必然属前一种情况,而模糊混乱或不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与架构则必然造成各参建单位工作责任、工作界面及相互关系的混乱,使生产与管理资源浪费,其结果是建设项目设定工作目标的落空。
建立项目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架构,以往是业主的管理的首要工作任务,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也是需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每一个项目介入管理的初期,具体说就是在详细了解初步设计内容后最短的时间里,经过与业主单位的必要沟通,都要完成项目组织架构的制定工作,形成合同网络图。
2、推行项目施工的总承包制
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作法,投资人与工程咨询管理公司在确定工程组织架构时,非常注意由一个有实力的施工承包商承担实现项目总工期及项目整体质量目标的责任,并由其协调管理其他分包商的工作。这是因为如果按建设工程技术上的可分割性,强行将工程分解招标施工,虽可能在单项专业工程上降低造价,但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工程内部界面过多,没有单位对工期与质量控制总目标负责的不利情况。我们非常注重以国外惯常采用的总承包方法解决确立项目管理总目标责任人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与总承包制相适应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文件,如总包/分包合同条款就很好地解决了项目总包方与业主指定分包方对业主的直接责任与连带责任问题。
3、项目工作进度计划体系
我司通过已建和在建的十多个建设项目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已形成项目参与各方共同制定的三级计划体系:
a. 一级计划:由业主、管理/监理、设计及施工总承包四方共同确认的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内容涵盖项目开发整个过程所有影响进度的工作。突出业主及管理公司的职能工作,如前期手续、招投标工作等。
b. 二级计划:由各专业分包编制,并由总承包汇总,监理核定的专业工程施工网络计划(仅限一级分包),主要目的为划分流水、协调专业内施工内容与顺序。
c. 三级计划:由业主与管理公司编制的月/周计划体系,依据前述项目进度总控计划进度要求并结合当前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将业主与管理公司的工作任务分配到每一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并列出每天应实现的进度要求。
4、项目投资控制总计划
作为项目管理公司,要有高度的投资控制意识,才能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满足其对项目管理的要求。我们的投资控制主要手段是:
① 采用积极的预前控制方法进行投资控制,根据建筑市场的成本经验数据,在工程大规模实施前,先根据项目设计的情况(类型、规模、标准等)将工程的主要成本构成按合同网络方法来进行分解,形成项目成本控制总计划,该计划及所有细化的成本预算估算指标将作为此后工程招标时的可承受报价的上限,对当时尚未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工程,该指标可作为指导设计单位掌控设计标准的主要依据(如通过招标竞争,某专业工程仍严重超过指标,一般应考虑调整设计标准,以调整实际合同造价)。
② 采用合同条件来控制工程洽商,采用此方法,有利于将承包商的索赔精力用于避免共同损失,减少承包商与业主的冲突。
③ 为便于业主掌握工程进度款的支付进程,进行筹资融资安排,在项目编制出项目成本总控计划的基础上,对照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的内容,并依据拟定各类合同付款的具体条件(分期支付安排)编制项目工程费用年度、季度或月度付款计划。
四、 目前工程管理公司承接业务的方式
在现阶段,工程管理公司承接业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管理加监理型(2)管理加咨询型(3)纯管理型(4)纯监理型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乐观
公共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公民的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受到社会、民众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卫生事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重点领域。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公共事业尤其是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其管理状况不尽如人意。当前,我国人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突出,整个社会对于医疗卫生系统有诸多不满,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为此,必须提高卫生事业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有专业化的卫生事业管理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高等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1998年由国家教委批准的新专业,从1998年至今,全国已有超过13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量毕业生并未进人公共事业专业领域就业”,根据有关统计机构统计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就业率为:79.53%。
二、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认知度低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展时间短、社会认知度较低,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中遇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甚至不了解其专业培养的方向,提到“公管”专业,用人单位更多理解为“工商管理专业”,相对于其他发展时间长、社会认知度高的专业,在求职竞争中,首先就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2.专业设置不合理
(1)从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设置情况看,主要是医学院校,包括一些综合类院校。各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各有其特点,但基本方向都是培养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但从就业渠道来看,当前,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本专业尤其是本科层次学生的需求极其有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也不高,就业渠道较为狭窄。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中:录取研究生:l8.41%、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10.00%机关、其它事业单位:14.5%、国有企业、民营及私营企业:12.05%、三资企业:0.87%、医疗卫生单位:5.71%、科研设计单位:2.73%、金融单位:1.51%、高等学校:7.65%、出国:0.17%、部队:2.22%。而各大院校争相开办该专业的结果使得毕业生的供给越来越超过需求,必然造成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2)相对于对实践有较高要求的其他专业例如医学类专业而言,作为社会科学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在专业培养上,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核评价最为重视,而实践课程设置较少,评价更是流于形式,这使得学生在大学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很多学生所忽视。
3.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不合理之处
首先是普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专科生能从事的工作,非本科生不招;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非研究生不用。这种用人观念给广大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其次受传统经验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对口就业单位,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本专业学生的认同度不高。从我国医疗机构管理的传统来看,医院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临床工作的或者有过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对于拿管理学学位、仅接受过粗略的医学知识学习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学生,认为无法胜任医院管理的相关工作。这种用人观念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较大。而实际上,作为临床上成绩突出的医务人员,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系统化的管理学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对于医院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管理,因个人经验不同可能使管理工作显得随意而缺乏规范性、效率不高;而作为医院管理人员,扮演的是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并不在临床一线为病人诊治疾病,不需要具备系统、高深的医学知识就可以胜任。
4.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有待提升
本专业学生就业难还存在学生就业择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如前所述,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主动性不够,对于工作、职业的了解很少。在参加就业招聘前,很多学生几乎未参加过一次用人单位的面试,缺乏相关的知识准备、信息准备和实际经验的积累,而这些是提高就业成功几率的必要条件。
三、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开展专业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
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都有一个过程,各高校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和方式,例如网络、电视、报纸等,开展专业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首先应该让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了解其专业设置的目的。同时,可以在宣传中,介绍国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状况和趋势,通过对国外先进意识和经验的引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社会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
2.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加强专业建设
首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的是可以胜任工作的人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而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大实践课时的设置,多给学生提供进行专业见习、实习的机会,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使学生对实践能力更为重视并有所提升。
其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就业去向为医疗机构的所占比例不高。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不足以消化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渠道较为狭窄。而从学历层次上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为本科毕业生,已经属于社会主要的一般性人才,相对于研究生来说,对于专业对口的要求并不高。尤其相比工科、医科等专业,社会科学类专业间的替代性较强。在专业设置中,应注意拓宽基础,改革单一就业方向的专业培养方案,使本专业学生既可以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也可以实现多元化就业,从事公共事业相关的基础性管理工作,甚至是管理大类的工作。
3.引导用人单位形成合理的用人观念和用人制度
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的转变和合理用人制度的建立要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政府应制定适宜政策,例如,对于医院管理人员的聘任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通过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员的任用比例等方式,转变我国传统依靠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经验性管理的不恰当做法。
4.提升学生就业择业能力
首先,要加强学生就业择业意识的培养,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给学生传达有关就业的信息和知识。其次,开展就业知识的教学和交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应注意避免流于形式,也可以采取与往届学生座谈、邀成功人士开讲座等方式,使学生获得一些就业经验。第三,就业能力提高关键在于实践,可在就业指导课中,开展相关比赛和模拟面试等锻炼学生;利用实习、见习机会,例如组织实习面试选拔决定实习单位分配;在求职招聘季,学校就业部门除及时就业信息外,还应及时组织学生间进行经验交流,引导已参加过面试的学生反思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毛新伟.“211”模式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基于本土化的视角[J].经济师,2011(11):124-125.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从传统的研究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学向研究公共事务的“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视野,还促进了公共管理事务治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广大人们的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就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公共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从传统的研究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学向研究公共事务的“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视野,还促进了公共管理事务治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广大人们的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就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公共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实践来看,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是两种根本不一样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业的控制是连通整个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重要力量,但政府部门的这种控制完成方式是通过组织的形式达到的,换而言之,政府将自己的权利通过社会组织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各方面,从而达到政府部门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实际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大部分是人们运用公共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国家成为那些社会公共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占有者时,那些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就会转化成一种组织化手段,而这种组织化的手段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
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不仅是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它们的意义也完全不一样。第一,在政府控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但在社会选择的管理模式下,社会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政府控制比社会选择更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而社会选择比政府控制更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从法律方面来说,政府控制承担着所有的社会责任。然而,事业单位则具有相当独立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事业单位属于事业法人。第三,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结果也不一样。社会选择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高且数量多,然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较低且数量少。
三、结束语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涵义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有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统一的多层次的、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管理环节与实施环节相统一又分离的管理系统。
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文化层次、组织层次和管理方法层次,其中,文化层次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而在组织层次中,涉及行政体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方面的内容。最后一个层次,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最低层,包括管理人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其具体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所面临的疑难问题
1.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自1985年起,我国先后了一系列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决定,进行了大量有关的探索和试验。但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较大,触及的利益也千头万绪,致使改革的步履维艰,进程颇为缓慢,成果仍在期待之中。
2.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路径。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属于开拓性的事业且无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在改革初期的探索阶段,基本上采取了大胆进行实验性改革的方针,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由于改革模式不够明确,无法科学界定、合理划分和重新调整政事双方的权责关系,因此很难做到周密策划、有计划、有步骤的简政放权。而公共事业组织自主进行的改革,既不能触动传统事业的根基,也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没有实现政事分离、反而还更加混淆了各种不同性质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能界限,造成了体制混乱和体制冲突。
3.缺乏改革的整体配套条件。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在前期是分头并进、各自为政的,所以不仅各类事业单位的改革进展不同,而且也未能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互配合。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各方的配合解决。尤其是资金来源与人员分流问题,更不是仅仅单个部门独立所能够处理好的。不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就难以继续推进。
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
1.善于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离不开其具体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做到物尽其才,才尽其用。近年来,在公共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方法、市场检测法、环境扫描与基准比较技术、政府服务承诺制度、绩效评估方法等等。这些方法许多是从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管理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经过一番加工改造之后应用于政府行政部门和公共事业组织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经济体制下,要健全、完善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创新,从而使公共事业组织能够在新的环境下高效、公平的运作,实现其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的宗旨。
公共事业组织在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必须要建立一套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和高效。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是改变公共事业组织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之以消费者主导,发挥公共事业组织在横向和纵向两个联合中的作用。在管理方法上,除了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现存的各种社团进行分类管理,还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成员资料数据库,利用职能信息检索、智能化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对网络社团进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使得网络社团作为当代公共事业组织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良性作用。
2.积极运用多元的管理手段
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多元化是管理手段发展的一种趋势。由于公共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负责,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传统的公共事业组织由于行政依附性较强,在管理上也沿袭行政管理的方法,对于准公共事务大部分采用行政型命令的直接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直接管理的手段不利于分权,不利于发挥其他系统的作用,横向沟通困难等缺点日益显露出来。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必须进行改进、创新,更多的采取间接管理的手段。对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可以运用经济、法律规范的间接手段,同时发挥情感教育管理手段在组织管理的作用。在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体系,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努力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综合的治理。
3.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由于公共事业组织涉及到科、教、文、卫、体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人才的培养,也要求管理的人员一方面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能结合具体的专业和职业特点,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认识自然,又认识社会;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既深知中国,又了解世界。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创新,善于接受新型事物。它要求公务员具有过硬的政治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知识复合型、技能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网络经济的到来,更要求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人员除了其他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杨芳(1975-),女,河南商城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广东广州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09A062)和广州大学200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39-02
“公共政策学”是政治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公共政策的研究和教学以来,“公共政策学”的教学体系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但体现不同专业的特色教学却比较缺乏。由于学科性质和培养目标不同,“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应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合理的设计,以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应凸显专业特色,充分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根据专业要求确立教学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于1998年被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主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①公共事业管理指公共组织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等活动。公共事业管理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对公共政策这一手段的运用。公共政策既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又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杠杆和工具。“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策系统和政策运行过程,学会政策分析的初步方法。具体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四个一”,即培养一种习惯、理解一套理论、掌握一套方法、具备一系列的能力,从而达到改进政策系统,提升公共事业政策的质量和效力,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培养一种习惯,即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政策运行的习惯,要经常关注国家出台和调整了哪些关于公共事业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运行情况和执行效力如何等,以提高学生的政策敏锐性和洞察力,为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政策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理解一套理论,即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公共政策的内涵、特征、本质、功能等理论,了解古今中外的政策思想和政策运行过程。掌握一种方法,即政策分析的方法,具体包括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目标确立的方法、方案搜寻的方法、结果预测的方法、方案比较的方法、效果评估的方法。②具备一系列的能力,即培养同学们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能力,特别是公共政策的执行力。
二、根据专业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内容安排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实际教学中,限于教学时间难以面面俱到,这就要求任课老师根据专业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公共政策学”的教材比较多,代表性的教材有宁骚的《公共政策学》、陈庆云的《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严强的《公共政策学》等。从教材内容看,有的侧重于公共政策系统和过程的阐述,有的侧重于公共政策的分析,有的两者兼顾。比如,宁骚的《公共政策学》侧重于政策本质、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讲述。陈庆云的《公共政策分析》主要侧重于政策问题、议程、方案、效果等的分析。陈振明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和严强的《公共政策学》基本实现了理论与分析技术、方法的兼顾。过去,“公共政策学”的教学一直注重于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讲授,关于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由于教材偏好、任课老师知识背景、涉及知识面宽、教学难度大等原因涉及较少。进入21世纪,公共事务日趋繁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分析的功能日益凸显,它可以“应用人类社会一切可能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以及直觉、判断、创造力等能力及潜能,帮助正确地制定公共政策和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③。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应当在讲授政策系统、政策过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政策分析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建构政策问题、确立政策目标、分析政策方案、预测政策实施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监控政策执行过程、评价政策效果,以减少以后工作中政策制定的失误,提高政策实施的效能,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三、根据专业要求改革教学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关怀意识和分析政策问题、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研讨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优化案例教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政策学之父拉斯韦尔将它界定为“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④。公共政策因公共问题的存在而生,其立足于社会公众实际生活,以解决社会公共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目的。小劳伦斯指出,在政策分析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在政治和官僚制生活领域中的分析习惯;增长学生们运用有助于分析政策问题的、特定的分析概念和技巧的能力;让学生们熟悉公共政策形成的知识和背景知识”⑤。为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的教学中,尽量选取真实的、学生关注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养老、环境保护等涉及公共事业管理的案例,以激发同学们探讨的热情。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应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实现案例和理论的融通,真正起到以案例消化理论、通过案例锻炼能力的目的。
2.注重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⑥情景模拟教学有较强的趣味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发展学生的创造和思维能力,达到教育与现实需要的接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主题,通过公共政策方案论证会、公共政策方案听证会、政策新闻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实战模拟。通过角色扮演,一方面,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政策出台的不易以及作为政策制定者应承担的责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关怀意识。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公共政策是一门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现实公共政策的实践,可以为公共政策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资源,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了解我国政策运行的实际,提高认识、分析、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如组织同学们参与政策听证会,感受和了解政策听证的过程;让同学们利用假期参与政策宣传、政策执行活动。通过参与,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政策运作细节,了解我国转型期公共政策的特点,以更全面、更客观、更理性地认识和解决政策问题。此外,学校可以选择一些事业单位、优秀的非营利组织或社区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入社会实践基地,体验真实的公共事业管理和政策运行过程,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发展和修正理论,提高技能,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根据专业要求改革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考评是整个教学实施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好的考评机制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力措施,也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为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公共政策学”的教学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新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闭卷笔试为主,“以分定论”。很多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突击“背”而过关。这种考核方式对于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公共政策学”课程来说,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改革原来的考评方式。首先,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分占30%,试卷成绩占70%。这种分值比例难以改变“一考定好坏”的局面,建议扩大平时分的比例,使平时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50%左右。同时,加强对平时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将课程作业、课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参与社会实践的次数和质量等都纳入平时考核的范围。其次,调整考核内容和标准。在平时考核中,要将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纳入评价体系。例如,在案例分析中,背景资料搜集是否真实、全面,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分析问题是否深入,解决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成果研讨和展示是否清楚、明了,对其他同学的质疑是否很好地做出回应等。在情景模拟中,主要考核事前准备是否充分、角色扮演是否成功等。另外,在闭卷考试中,除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外,尽量减少机械记忆的考题,加大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和论述题的比重,甚至可以在试卷中加入“策论”“申论”等类型的题目,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最后,改革评价机制,在平时考核环节建立公开互评机制,即每位同学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这样,可以避免教师一个人说了算,也可以克服评分中的不公开、不公正现象,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案例分组分析中,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相互评分。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选出最优秀的角色扮演者等。总之,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同学们关注现实,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能力,为他们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共事业管理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2-213.
②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8.
③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发生的非常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公共事业管理上面。尽管是这样,但是我国的公共事业工作的开展还显得不是很成熟,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距离。
一、简要分析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当中存在的弊端
虽然时代和经济在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懈怠,相反,随着经济主体的增加以及发展的复杂程度的提升,对于我国公共事业的开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而就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我们应该从企业管理上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公共事业单位这一称谓是从英文翻译而来的,但其实较为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公共服务机构”,公共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最大区别在于经营的最终目的上,事业单位的盈利目的是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好的优质的服务为基准的,但是企业单位的盈利是纯粹的个人利益,是公司的利益,是企业的利益是为了让本公司更好发展为目的的。但是虽然说事业单位是以服务社会为主要目的的,但是事业单位仍然是以企业的方式在进行运营。从企业管理的层次来讲,我国的公共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事业单位的管理力度不够,最终出现公共事业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
我们还可以从我国事业单位政府角度来进行分析,我国政府的相关文献表明,政府的本职工作就是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来看,政府的确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确保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还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公共事业单位属于我国的国有企业,因此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出一定的政府性。随着经济主体的增多,公共事务工作量的增多,相应工作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扩大。对于数量的关注容易忽视质的控制,最后出现整个工作层面素质的低下。政府人员进行公共事务的管理为的是给人们创造一个更优的宏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非法执行,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公共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初衷,与此同时还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的降低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感指数。
二、简要从人力资源角度分析公共事业单位的组织变革形式
在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的组织变革是对于单位内部人员的优化和组合,从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入手达到提高我国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一种举措。我们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改革,首先我们从组织变革说起。
在对于组织变革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就是对于工作人员的招纳问题,应该严把“质量”观。对于公共事业单位来讲,人员的录用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正常开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日常公共事务的开展效率。相关事业单位在员工入职前应进行严格的考核,条件不满足者一律不予考虑,并且应该纯洁人员队伍,防止“走后门,托关系”的现象,低素质工作人员的进入不仅可能降低公共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水平,同时对于公共事业单位在公众眼里的形象也是一种损害,因此在工作人员的录用和选拔阶段,应该予以严格的审查,从而保证整个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工作水平。其次我们应该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据有关资料表明,公共事业单位对于人员的培训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是非常少的,频率也是非常低的。很多公共事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几乎从没有对员工进行过培训,也有少部分的事业单位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员工进行培训,但是效果却显得不尽人意。公共事业单位的职业培训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而且应该注重单位人员的服务理念,培养道德精神,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由此可见,定期培训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给员工的精神以后续发展力量,同时可以提高整个员工层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之后进行的组织上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公共事业单位中引入绩效制是有着巨大改革意义的。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普遍安于现状,且对工作有着严重的懈怠情绪,没有工作激情,缺乏工作热情都是目前公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的精神面貌。改变这一现状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引入绩效制,让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直接和工作任务量以及工作效率挂钩,对于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实施奖罚分明的制度,对于员工应该加大管理制度。具体措施如下,优秀的员工应予以相应的奖励,并且树立相关的工作模范和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的整体工作状态;对于有着重大过失的员工,应给予相应的处罚,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起到惊醒的作用,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如果想要切实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我们不仅应该对于基层员工优化,还应该从单位的总体规划,从组织上进行重组和规划,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我们应该彻底落实和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就目前我国公共事业单位运营的现状来看,在事业单位内部,对于部门之间只能不明确的现象常有发生,这对于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职能交叉的情况下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事故出现后责任的承担不明确以及推脱现象,各个部门应插手其他部门的事务,导致自身部门的事务无法按质按量进行。因此在人力资源的视角下,对于公共事业单位组织上的调整第一步首先应明确规定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能,做到“在其位,司其职”,严禁出现越权行为。
其次我们应该从部门人员优化上面进行改革,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高了关于人员自身优化的一系列措施,而部门人员的优化是指在各个部门内部,对各个职位以及各个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审查,考核、审查的具体内容可以是工作能力方面、工作效率方面或者工作态度,我们应该根据单位人员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优化计划。对于骨干人员的任命禁止空降,应通过严谨的考核审查步骤,并且用实践进行检验,各项标准合格方能上任。将合适的人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部门发挥其最大效用。除此之外,对于功能不足的岗位或者职位可以直接进行剔除,这样做的好处既可以减少没有不要的开支,也可以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我们所说的人力资源视角的公共事业组织单位的变革,呈现着递进的状态。所谓组织结构的优化,简单概括来讲就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对于功能性不强的部门可以进行部门之间的合并,将繁琐复杂的步骤变得简单化,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应该对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监督制定一定的体系,从而保证部门能够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从而促进整个公共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公共事业发展现状的必然要求就是人力资源视角下公共事业单位的组织变革,同时也是公共事业单位紧随时展脚步的必经途径。所以说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公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角度的组织变革。
三、结语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事业发展的好与坏也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只有更好的对于公共事业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发展,对于公共事业中所出现的弊端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于公共事业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发展,才能够使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 聂达.浅析中国公共事业现状与未来[J].经济视野,2013.
[2] 王铭泽.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
[3] 吕梅花.浅谈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
[4] 魏久檗,吴思静.浅议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0.
[5] 柴军艳.浅议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60-03
社会调查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被寄予了很高期望的课程在教学中不断遭遇学生积极性难以持续、学习效果不佳的挑战,如何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始终是老师在课程教学中需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起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设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以新图式整合旧图式,从而建立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有图式就要被重新组合与构建,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将得到发展。前一个过程被称为“同化”,后一个过程被称为“顺应”。“同化”是认知发展的量变阶段,“顺应”则是认知发展的质变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同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说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学习”、“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信息技术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教授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成长。当然学生的学习必须要以预先设定好的学习“情境”为基础,通过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协作”、“会话”,最终才能完成“意义的建构”。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就是学生的建构能力,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发展建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二、建构主义与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
社会调查课程的核心价值需要在行动中去体验、去建构。离开了学生的实际行动、亲身体验与感受,教学只能沦为形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流程,即便是教师在每次课堂讲授时都能够精心设计也未必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1]如下:
从社会调查课程教学状况来看,传统教学流程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什么、怎么教由教师来确定。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所以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激发。第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部分课程实训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只能在课后做。这部分课后进行的实训处于无人引导和管理的状态,最终效果并不理想。第三,学生对社会调查知识或方法的认知体验不完整。这个教学流程帮助学生们完成从已有经验到调查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却无法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检验过程(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课堂上的实践并不充分)。而对于社会调查课程来说,实践检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决定学生认知建构的状态和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然而受到已有教学系统中教学时间、空间、资源等的限制,我们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程。
社会调查课程“以行动为核心”的课程学习特点与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以学生为核心”的认知模式有相通之处,它们都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都强调体验和建构。因此,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重新设计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正是课程改革取得突破的希望所在。建构主义在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中曾经遭遇的一个难题是如何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在这个情境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旧有的时空概念正在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并应用的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教育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已经发展为一股强有力的浪潮推动着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教学理念,而且强调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使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教学过程智能化,形成了具有教育技术学意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这对指导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信息技术在社会调查课程中的应用将会为课程发展形成新的支持,开辟新的方向。社会调查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已经不是在已有的教学技术系统内能够解决的,而是必须跳出原有的系统,进行系统流程重新组合与建构才能够解决。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新的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将是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
该教学流程的最大优势是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在课程框架内进行认知建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依据情境设计开展实际的社会调查行动,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由于它是以实践为先导,理论为终结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情志被激发并贯彻,所以理论的内化过程是很积极而迅速的,比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要高很多。但是,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图突破原来的教学思维,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教师们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创设、学生学习状态的激发和引导上,支持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学生则要摆脱原有的学习习惯,转变依赖心理,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因此该教学流程能否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和理解,并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配合,将是其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学流程实施的核心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即创设与学习内容相符合的有意义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的实际状态。当然,要构建这样的学习情境必须要有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支撑,最直接的方法是建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社会调查实验室。实验室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也要有虚拟化的实践平台供学生演练,学生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和力量能够完成情境任务。
四、新流程实施效果及改革方向
本课题组于2012年下半学期开始实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实施对象是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中的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实施地点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该实验室有81台电脑,可实现网络连接,电脑上安装有基本的教学软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参照班级,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实验班级,行政管理专业采取传统的教学流程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取新的教学流程在实验室上课。我们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学生个人学习评价、小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课程参与积极性来看,最初两个班级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都很高,随着课程的推进,行政管理班的学习积极性在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课堂理论学习占用时间较多,课后实践缺乏管理和引导。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则比较稳定,由于每次课堂都充满了挑战和刺激,学生们必须调动起自己全部的才能和智慧才能完成有限时间内的课堂任务,当然,学生们也反映课堂学习比较累。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来看,行政管理班学生的理论学习更为系统、完整,但实践效果不理想;而公共事业管理班的理论学习则比较零散,但实践效果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大部分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比较满意,并能保持对调查研究的兴趣和热情,而一小部分学生则不太能够认同和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不高。行政管理班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效果感到不太满意的占多数,他们认为自己的课程体验不深入。从小组合作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合作情况更好,学生参与度更高,这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导有很大关系。行政管理班的合作情况不太理想,由于大部分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留在课后完成,学生们缺乏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放松,参与度明显不高。
新教学流程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推进。首先,新教学流程实施中遭遇到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学生们对新教学流程的接纳和认可。与新教学流程理念相一致的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所在,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继续努力的方向。其次,新流程对教师的新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创造性地提出具有建构意义的课程情境,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教师的课堂调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娴熟掌握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再次,新流程要求进行小班级上课,人数最好控制在40人以内。而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大班授课,这给课堂管理、教学组织、活动安排带来很多困扰,学生们的课程体验也受到一定影响。最后,软件配备还不能完全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实验室配置都是最基础的配置,它只能满足一般的课程教学体验,要取得更进一步的教学效果需要在软件配置方面继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