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6 17:05: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

篇1

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明白,教学过程民主,教学思路清爽,能力训练实在。这就是我的语文教学“八字诀”。

内容明白是施教的前提。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教学文本(教材)、辅的教学资料以及有关教材辅导性读物等方面。教师要借助于文本(教材)的解悟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的体验,必须把这些内容弄明白。这就要认真研究教材。怎样研究教材呢?以研究课文为例,我的做法通常是:首先弄清楚课程标准(整体),然后研读文本及相关的辅助材料,明白课文内容(局部),再根据内容(局部)研究其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整体);再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实施设计。因为文本的多解性(或称多义性),教师对文本的内容哪怕是极个别的细节,也应有较为透彻的理解。比如《背影》表现一种父子亲情,但今天看来父亲买橘穿铁道、爬栅栏的行为却违反了交通“规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表现一种仗义惩恶的精神,然而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中又该如何理解,这些都应该尽量了然于胸。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做有利于我们明白文本的内容,有利于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施教。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关系”的存在。这种关系就是“交往”关系。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关系等等。在教学中,要通过平等互惠的交往“对话”,达成“三维”目标,就需要有一种民主精神。魏书生极力倡导民主化的教学。他说:“思考教学轻松的原因,我觉得民主化、科学化像语文教学的两翼,它能载着我们从必然王国逐渐飞向自由王国。”在魏书生看来,语文教师只有创造出科学化民主化的乐学境界,把每个学生变成学习语文的幸运儿,使师生精神得到彻底解放,语文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是现代教育提倡的新理念。没有民主的精神更是不行的。我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努力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放下“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废除“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践新的“对话”教学形式,以民主平等的作风、求实 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施教,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一次师生座谈会上,一个学生说:“听罗老师上课,我总觉得很轻松;她那和悦的态度,使我不得不在她的引导下认真思索……”

教学思路清爽,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学过程,可以有不同的环节,各个环节虽然有先有后,但往往总是一环扣一环的。譬如写文章,起承转合,过渡照应,要缝合严密,不可疏漏。一般地 说,语文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预习性阅读阶段 ,理解性讲练阶段,巩固性练习和运用阶段。三个阶段既有连读性,也有阶段性;且同时各阶段之间还有灵活性和渗透性。比如语言训练,练习性阅读阶段可以进行,理解性讲练阶段可以进行,巩固性练习和运用阶段也可以进行。这就更要思路清晰明朗,否则就会出现重复拉杂的毛病。实施“对话”式教学,在师生“对话”的过程,还有可能发生教师始料不及的“意外”情况,引起教学过程“走题”,如果教师思路不清,不及时引导,就有可能而完不成教学任务。至于教学思路不清爽,影响教学效果的生成,就自不待论。所以一堂好课,一定要做到教学思路清晰明朗。怎样做到教学过程思路清爽呢?我的体会是,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和组织能力;其次就是要做好教学过程设计,特别是教学程序的安排;此外,做好教学辅的材料,如教具等的准备,也很必要。

训练,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手段。就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训练内容。我以为,要使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训练真正收到实效,就要做到“实在”。“实在”的训练是紧扣课程标准的训练,“实在”的训练是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实在”的训练是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训练,“实在”的训练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训练。课堂教学是训练的主渠道,课外训练当然也不可少。单项训练利于突出难点,综合训练利于发现缺漏,要各得其宜。以写作训练为例。许多学生把作文当作一件苦差事。一到作文,就坐在座位上咬笔杆儿,一节课下来还开不了头,看到时间快到,则随便敷衍几笔,草草交卷,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我尝试着把阅读教学和学生的作文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怎么写;把作文训练同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知写什么。学生觉得作文开头结尾难,我又尝试着指导他们做文章开头结尾的单项训练,突破了开头结尾的难点。我还指导他们进行一些课文练习,写日记、周记、读后感等,让他们养成写作的习惯。作文评讲,是写作训练的重头戏。我注意把大量的工作放在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身上,肯定他们的进步,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实实在在的训练,使学生作文的兴趣大为增加,作文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再也不以作文为苦了。

篇2

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我觉得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语言美,语言的准确、精要、通俗、幽默便于提高语文的课堂艺术;注重课堂提问艺术,让提问成为一种身心的愉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会说的人;让课堂活跃起来。但从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

首先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其次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随意性表扬。一味惩罚不可取,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以上所列举的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尽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这是一些教师忽略教学语言的艺术所致。如何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呢?我认为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首先,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精要性。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一定要规范,规范是技巧的前提。教师对原始概念的剖析,定理、原理的阐述等都必须用专业术语来准确表达,坚决摒弃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准确地把握现行教材的每个知识点,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特别是在讲授一些重要的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语言的准确与否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教学语言的严密、准确,有助于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推想,便于学生正确地掌握新教材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趣味性

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基本手段。课堂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是否有艺术感染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每篇课文的感彩不同,或欢乐,或悲伤;或热爱,或憎恶;或抑扬,或低沉……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时像战鼓催征,雄兵开拔;有时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有时像江河奔流,一泻千里。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要有一定的生动、幽默性。新的课改理念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运用专业用语,同时还要善于在“标准化”的语言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缓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利用幽默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语言,往往会压抑学生的求知欲,容易堵塞学生的思路,而风趣文雅的谈吐,却能“以声传情,以音动心”,给学生一种亲切之感,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

最后,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通俗性、统一性。

篇3

一、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程度不高。

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开设语文课程是为了帮助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文实力,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语文教学也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语文教育,对全体学生进行专项中文训练,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和交际能力的目的。但是许多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学开展得并不成功,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程度不高,没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在阅读和交际能力方面差距十分明显,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2.没有科学合理的利用语文教材。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特别注重教材内容的学习,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填鸭式地将生硬的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并围绕教材内容出考试题。但是随着我国新教育体制的实施,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认为既然中考不考课内的文段,讲了也没有实际的效果,于是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做题上,加强对学生做题感觉和速度的训练,渐渐地脱离了教材。事实上语文教材选取的多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些教材既是我们开展语文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老师应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的首要途径。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1.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迫学生学习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时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所以为了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打破被动学习的僵局,老师要积极引导,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此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

2.将思想情感教育包含在语文教学中。

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文字优美且内涵丰富的范文,在这些优美的文字背后,我们需要更深层次地挖掘文章的含义。学生理解文章含义的能力有限,老师需要不断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这也是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教材上的知识只是表象,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通过真挚的情感去感染每个学生,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感情,在不断的感知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改进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尊重爱护学生,努力激发起学生的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也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适应。此外,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在学生学习中应发挥引导作用。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只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4.及时地对学生表现作出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表现,老师要及时作出正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老师评价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评价,而且要掌握好评价的尺度,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委婉地指出,不应该采用过激的方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老师的评价方式不当很可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可见正确的评价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重视评价方式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此外,老师还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领会教学的精髓,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提高教学效率。

5.重视语文基本知识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语文是具有独特性的一门学科,它是我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承载着大量的人类文化。语文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老师应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许多中学里,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充分,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重视字词句、标点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其次,要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最后,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的信息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6.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仅仅通过课堂有限课时的教学,学生的整合素质很难提高,所以我们要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巩固和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辩论赛、春游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开阔眼界,深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需要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内容,将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纳入语文教学中,同时也要尊重爱护学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不断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珍.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0.33.

篇4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具有娴雅精致、脍炙人口的特点,它们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时,要注重指导他们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教师要让学生逐渐形成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就存在一种心理期待,即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美妙的心灵愉悦感。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营建课堂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使学生受益匪浅。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继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篇5

一、明确教学目标,力求有的放矢

任何一堂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点,并且每个教学点必须要有具体、清楚、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之初,不要急于讲新课,应利用足够的时间交待语文学习的大致范围、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教学点的确定,必须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基础精心设计。教学点,一是知识点,教学中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二是能力点,主要指应用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三是非智力因素点。以上各点必须明确、到位。每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清楚、切实可行,对课堂的教法、教学活动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直接引导教学环节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创造出一堂堂既充满活力又学有所用的优质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谐教学环境的创设,能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教师正确而又积极的引导,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激起智慧的火花,引领学生学会知识。当然,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还要适当调节教学节奏,使之张驰有度。同时,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时开展竞赛、演讲、辩论、表演、戏剧小品及多媒体教学,让“快乐语文”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新的课程改革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不仅来源于教材教参知识、教师已有的知识,还包括在教学互动中生成的方法性知识、情感性知识、社会环境知识。这些知识的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相互领悟、相互张弛适应了教育形势的变化,这样才能顺应高考之需,满足终身教育之求,进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关于教师如何才能走进新课改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教师应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不断学习,增加知识的积累,为提高教学效率做好自身的素质上的准备。

课堂教学死板,缺乏活力,没有乐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精神,转变教学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者上升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成为教育教学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成为新课改的接受者和创造者。而这种观念的转变更加提高了对教师科学文化知识底蕴的需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而且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流水,继而教师还必须教给学生自己找水的方法,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心理学和知识储备方面都要做好准备,以便提高教学效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尽快完成教育观念与教学角色的转变;加强与同事之间的学习和研讨,取长补短;从现实社会中积累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与有关教研员或者专家的联系与交流,虚心接受他们的指导。

四、巧设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意识

篇6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重视狠抓双基,强调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但对于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质、培养道德品质、提高能力等方面比较忽视,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其实质就是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属性,把它仅仅当做一门文化知识课,并且忽略了其他教育方式的作用,如学校组织的活动、课外实践及家庭教育等活动。事实上我们已经把语文课置于封闭教学状态,形成了简单的说教模式,这种状况严重削弱了语文课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主阵地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基础教育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如何有效发挥语文课的德育功能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的德育功能谈谈体会和见解。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一些新理论、新教法不断涌现,我们只有不断充电,充实自己,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本领,才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高中语文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二是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道德品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理论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原有学历和知识水平,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使自己的认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要积极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要积极参加各种研究活动,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好方法,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为人师表,大力提高政治觉悟。正人先正己,我们必须以崇高的师德为高中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带动高中生修心立品。在言行上,要对党、对国家、对高中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高中生中大发言辞,误导高中生。在举止上,要时刻为人师表,要求高中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我们要热心国事,让社会主义崇高道德在校园里、高中生中间传扬。

二、认真钻研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认真组织教学活动,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高中生的特点,把教学基点放在对高中生的语文教育方面,提高高中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行为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挖掘教科书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寻找知识教学、德育教育和行为养成的结合点,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努力使传授知识和高中生学习知识、提高道德水平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到我们伟大祖国河山壮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等教学内容时,我们可采取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播放相关图片、录像、视频等,教育高中生热爱祖国,增强高中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高中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进而有效开展德育教育。

2.努力探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效探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增强教学实效。提高教学吸引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没有吸引力,就没有生命力。我们要努力改变死板、无趣、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贯彻教学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高中生的自身特点,针对高中生关心的问题,尤其是社会热点、教学难点问题,联系实际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一些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要敢于触及时事,引导高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课堂教学更深刻、更生动,从而更吸引高中生。提高教学说服力,充分利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和分析归纳法,使高中生不仅能掌握语文知识,还能提高语文课的信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说服力。

3.积极组织第二课堂,调动高中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高中语文教学涉及大量实际问题,仅靠课堂教学不可能有效解决,而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利于高中生解决思想道德问题,而且能培养高中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篇7

中学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即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1.1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当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授课为中心,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引导和点拨,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课堂互动很少,这样,提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率自然就低下。

1.2教学手段和观念陈旧

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权威性不容挑战。授课顺序一成不变,课堂授课方式通常“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教学过程完全按照大纲要求生搬硬套,重应试技能,轻素质;重记忆,轻实践。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课堂缺乏趣味性,很可能会造成学生对语文知识记忆不深刻。

1.3应试教育的束缚

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在高考中能得到好的成绩是中学教学普遍的终极目标,这样,本该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变成了索然无味的考试专题训练课,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取得好的分数,往往会放弃很多先进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转而去传授应试技巧,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其实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法非但不会提高教学效率,还会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主观能动性导致效率大大降低。

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对策

2.1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事实证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效率低下,故要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手中交还给学生。教师不应是学习的“主体”,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因此一定要由“传道,授业,解惑”之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自主学习上的引导者。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学习什么,而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特别强调学生要通过自身的思考归纳来获得知识,让学生有问题多思考,多总结,学会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要建立开放式课堂,努力发扬民主、开放的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问,敢于回答,教师要积极调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极佳的精神状态下完成知识在教与学之间的高效转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2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墨守成规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当前形势,所以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程度,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可以适当地调整课本的顺序进行授课,做到由短到长、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地达到教学目标。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授课过程中不照本宣科,不循规蹈矩,可以灵活采用比如讨论,辩论,活动课等多种形式,比如课文《十八岁和其他》,里面提到“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可以采用分组辩论的形式,正反两方分别站在两代人的角度来阐述问题,对加深学生的印象非常好。

此外,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和反馈的效率。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将平日里枯燥无味的课程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PPT或影音资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共同感受加深印象,使其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感官和心理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了知识,印象深刻,教学效果非常好。

所以,运用新颖的、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3改变教学观念

中学的语文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否提高,而且事关能否将民族文化有效传承。钟启泉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研究最终的衡量标准是学生成长,而不是简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性应该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获得受益匪浅的感性认知,不仅是获得应付考试的能力,更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将素质教育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不应仅仅着眼于眼前的考试,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不能考什么就学什么,一定要着眼于未来,全面丰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不以考试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不应将学生培养成只会考试的“机器”。事实证明,只有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为前提,教学效率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不然,所有的其他措施方法实施起来都会缩手缩脚,发挥不了其完全的功效。而且,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的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全面。只有这样,中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三、结束语

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本文提出的方法外,还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教学环境、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的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研究、探索,适应教改的要求,与时俱进,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创造高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学霞.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6).

篇8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现状的调查,认为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是学生主体意识薄弱和教师客体性突出的矛盾,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挖掘教学的有效性,改变目前低效的现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成效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学成效低,教学模式陈旧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成效。

一、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最大的现状就是教师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但是学生们依然是在依靠死记硬背来提高成绩,而不是能力。于是,就又回到了以往教学的老路上,对于成绩的重视超过了对能力的重视。

如今我们的教学只重视课本本身的讲解,对于课文与课文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接、整本书的连续性却并不怎么重视,殊不知课文只是为了完成单元教学的一个又一个案例而已。编写者的初衷是通过课文来完成教学体系的目标,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学会提炼文章宗旨、比较不同文章、阅读不同文章的方式。1但是我们大多数的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心讲解课文,一本书学下来,学生依然没有学会提炼文章宗旨的技巧,只是机械的背诵。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是和教材的编撰者的意愿背道而驰的,却又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课堂上,大多数的教师依然在采取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体,从自我意识出发进行讲解,但是对学生是否有兴趣听、是否听懂了却不甚关心。教师们在教学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语言非学得而是习得,学生不亲身参与,又怎么可能学好语文。而学生一旦习惯了教师的这种主体角色,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再动脑思考,只会等待教师将答案告诉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是一个教学成效比较低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用成绩来判断自己学习的结果,学习的真正内涵被忽视了。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有效方式

首先,应该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严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学对象,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都应该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学生。但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每一个学生是存在各自的特点的,在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和帮助,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来。比如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很强,但分析理解能力比较差,就应该加强对他们理解能力的训练;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不错,但是却无法举一反三,就应该注重对此类学生连续性学习的训练。总之就是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使其可以发挥所长,弥补不足。

其次,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优化是提高教学成效一个很好的方法。近年来教学设施不断改善,多媒体手段已经被广泛运用。但多数教师依然只是在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课本内容,甚至有的教师都没有在课堂中利用到多媒体。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不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本上的内容可以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比如讲解到有关泰山的内容,很多学生并没有去过泰山,脑中没有对泰山的印象,这样的学习无异于空中楼阁,通过多媒体向学生首先展示一下泰山,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其的了解,帮助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另外,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还应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文中提到过,目前导致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低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而教师的客体性突出。以往的课堂中,教师习惯以自我主体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看作是单纯接收学习内容的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不足。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成效就必须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从旁协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取答案,提高自身的思维活跃性和阅读分析能力。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整合课外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是一项立体化的教学活动,2教师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要善于将课外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的资源都整合起来,拓展初中语文的教学空间。比如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生活,为作文的教学活动积累素材。当然,还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来拓展教学,进行语文的各项专项学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结语

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学成效比较低,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教学改革的高度上,设计和组织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成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应德领.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0(05)

[2]李永红. 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 经营管理者. 2010(13)

[3]王文瑞.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之特色方法[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06)

[4]周建勋.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之初探[J]. 品牌(理论版). 2010(10)

[5]郭青.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24)

篇9

语文作为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于提高小学生们整体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对于孩子们以后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这就督促我们老师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首先需要不断地改进我们自身,把一些新的观念和新的理念都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思想必须要做到“新颖”。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改善语文教育教学的效果。

1 通过改善自身来改变教学方式

就笔者在教学方面的体会来说,认为首先老师们要能够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们的实际需求时刻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够选择一些适合的教学方法。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要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和专业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自己教学的风格也要多注意,教学风格因每个老师的性格、自己本身的专业水平还有掌握的知识量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通常学校都会经常有老师们互相听课这样的活动,目的就是让老师们能够互相学习,汲取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求成,看到别人的方法比较好,就急忙效仿,这样急于求成的效仿有时往往会事与愿违,并不能达到效果。因此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2 课堂内容的丰富多彩,能够促进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在开始一堂课之前,一定要对整堂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分块对课堂内容进行一个精心的设计。这样做就是要让整堂课程的灌输能够完全被小学生们理解吸收。通常来说我们的教学过程都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了,从简单到复杂。在讲述内容的同时一定要贯穿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通过启发也能帮助他们进行记忆。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这种启发性的记忆往往比孩子们自己死记硬背记住的记忆时间更长、更牢固。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要让孩子们养成讨论的好习惯,之前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一味在上边讲,学生们在下边听。这样的效果根本不好。应该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对于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是很有帮助的。

3 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互换

语文因为其学科的特殊性,知识量特别大,通过课堂中的教学,让学生们逐步掌握课本以及课本以外的知识。孩子们在小学阶段,非常爱玩,我们也不能说爱玩就一定不好。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让他们能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到东西,这样会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也不会因为死记硬背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老师们要按照学生们的需求去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要。让他们能够在探讨中学到知识。课堂也不会因为老师一个人的独白而显得无趣。教育教学的过程也不一定非要是模板式的,可以根据学生们学习的进度适时适量地改变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4 对学生的褒奖非常重要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对学生们的褒奖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时时对学生们进行激励,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都有很大的帮助。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现在的学生们和过去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现在的学生们自尊心都特别强,有时候可能老师不在意的一句话都会在某些程度上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选择恰当的时间对学生们进行评价,激励他们能够发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因为得到了老师的褒奖,他们也会在学习上产生更大的热情,增强他们的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加主动。知识是通过探索发现的,只要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他们会去自主地学习。当然不能说因为评价而去评价,老师们的评价必须要是发自内心的、老师们要真诚地去面对学生们,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做的很棒。这样的褒奖才是积极有效的。

5 老师要多给学生沟通交流、体现个性的机会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几乎占据整个教学时间,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只是倾听者。我们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此外,老师还要注重小学生合作交流、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老师还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体现个性的机会,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6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

最近几年,随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也向多元化发展,一些多媒体的教学工具常常会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们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也不会像以往一样过于空洞。我们可以根据网络资源让学生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知识。但是过于依靠多媒体教学工具并不见得是好的。有些老师太过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就使得整堂课程像一个空壳子,像一个展示。因此老师们应当注意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要及时把多媒体工具和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让两者能够互相弥补不足。

7 结语

篇10

首先是培养“听”和“说”的能力。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与他人交往上,“听”和“说”都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有些学生常常答非所问,或在小型的辨论赛上抓不住重点来反驳对方,这些都是不会听的表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并认真听教师和同学的话,并经常安排学生根据同学讲的故事、新闻的主要内容,对此发表自己的感想、看法,或回答教师的问题来督促他们认真听他人讲话。“说”的能力的重要性更毋庸置疑,能否清楚、简洁地说清楚是一个人表达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如能再形象生动那就锦上添花。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课堂上除了回答教师的提问之外,还可以在课始每次安排10分钟的说话内容。比如:新闻播报、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有趣文章、有益的名人故事等。每次安排一至二名学生大方、清楚地说说自己所看到、听见的新闻事件,也可以是学校或生活中的有益、有感、有趣的场景。这这既可锻炼“说”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能力,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也大有益处。说说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又可促使学生多积累课外知识,也丰富课堂知识,增强课堂趣味,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