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05: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产业化市场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国外尤其在发达国家广泛存在,并且各国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分别形成了不同的经营模式。例如,美国的合同一体化和法国的合作一体化模式,荷兰的高效农业经营模式,丹麦的生猪产业化经营模式,日本的农协协管下的产业化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协会为主的产业化模式等。这些国家先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实现,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为改变我国原有传统单一化经营模式,实现相关产业联合经营提供了参照。
(二)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研究始于1993年,最早出现在山东省潍坊市。理论界一致认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农业园区带动型等多种发展模式。本文将对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产业化模式进行阐述,并对其绩效进行系统分析。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一) 经营模式的构建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市场经济大潮下,一种产业能不能顺利形成并健康成长,关键取决于该产业的市场前景和市场占有力。没有健全市场就没有健康农业产业,市场需求是确定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最高原则。因此,在确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时,必须着眼于市场,以市场为导向。
逐步推进的原则。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的生产力水平,多样化起步,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逐步达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程度。
多种模式并存的原则。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进行详尽的市场分析,依据不同产业、不同地域和不同的经营方式,各具特色发展。
(二)经营模式的构建措施
1.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第一,正确处理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农民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要求政府机构继续重视对农民的利益保护,并通过加强市场秩序建设,加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同时承担保护企业的责任,在重视农民利益的同时,按照市场建设要求壮大企业实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运行机制建设。第二,加大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在企业建设过程中,应逐步解决企业与农户之间不稳定的单纯买卖关系,通过经济利益建立企业与农户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共担风险、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第三,各地区应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一个地区的农业究竟是否实现了产业化,关键要看依托该地区农业的工业企业是否真正发展壮大起来。第四,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农民产业的许多传统观念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同时,因为农民资金积累不足,单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龙头企业,也会面临较为严峻的资金困扰。因此,在企业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多元化投入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专业市场带动型模式。第一,做好现有专业市场的规范和完善。在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中必须把市场管理的法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维护和建设诚实、诚信的市场交易原则,加强市场治安管理,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尽量挖掘现有市场的潜力,逐步整合形成档次高、规模大、地域广、特色鲜明并具有辐射带动力的大型专业市场。第二,加快发展农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构建的基础,积极培养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需要的资金、信息、人才、技术、设备以及形成健全的土地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业生产各类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农业产业化发展优良的外部环境和有序竞争的条件。第三,多渠道开辟国际市场。强化出口企业的对外经贸建设,扩大出口业务,努力开拓国际农业产业市场,发展国内农业集产地与沿海、沿江、沿边口岸贸易交易,积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生产过程现代化、专业化和贸工农一体化的出口基地。
3.特色产业带动型模式。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应增强农业产业特色,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市场。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评价分析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半结构化问题,评价主体涉及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市场化进程、总体效益等,各方面又包含各自的下一级指标,形成一个多级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评价的模糊性,现在提出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解决此类问题,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从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的总目标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市场化进程、总体效益为主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二)评价指标计算
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需用生产基地、市场化进程、总体效益四项指标计算,现以龙头企业评价指标的计算为例,对农业产业化进行评价。
农产品加工广度:。 其中,NV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L1为农产品收购量,L为产业化项目基地农产品生产总量。
农产品加工深度:。其中,ZV为农产品加工增值率,C1为农产品加工增值,G1为农产品收购值。
企业效益: 。其中,WV为龙头企业产值利税率,WE为龙头企业年利税额度,G2为龙头企业年总产值。
市场竞争能力,主要用出口创汇率、农产品销售增长率和名优产品率来反映。其中,出口创汇率:(C2为产业化经营项目出口创汇值,C3为全部产业化项目国内外总产值)。
农产品销售增长率: (QC为本年度农产品销售量增加值,Qt为上年度农产品销售量)。
名优产品率: (G4为名优产品产值,G5为产业全部产品产值)。
(三)评价指标评分标准与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综合评分法计算评价结果分析各项评价指标。确定评分标准,本文在计算直接利用相对数作为计算的数据,反映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和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笔者通过大量社会调查并结合专家意见,提出量化标准,确定其权重。
农业产业化评价的实证分析
近年来,冀东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生了较快的发展,开始形成或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为了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整理量化评价,本文以2008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农业产业化情况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表1、表2、表3、表4所示。结果表明,冀东地区卢龙县的甘薯产业化水平高于肉鸡、酒葡萄产业,已经初步进入产业化起步发展阶段,规模化、商品化程度较高,但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加工龙头企业产值利税率还不高。酒葡萄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龙头企业还未与基地形成配套发展,农民从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较低。肉鸡产业,当地龙头集团,形成了稳固的销售渠道,产业化经营组织销售农产品比例和农产品商品率较高。
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对其进行评价指标评价,得出了度量农业产业化状况的科学数据。对今后在判断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农业产业化、选择适合地区特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并制定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庆国,武银祥,高一雷.农业产业化简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王学习.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研究.改革与试验,1996(3)
3.邬义钧.产业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4.聂闯.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肖明艳.产业化―中国农村的一场革命.商业研究,2000(10)
6.史忠良.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一、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4月22日至23日,省委、省政府在烟台召开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省委副书记刘伟作重要讲话,副省长贾万志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与会人员分别参观考察了蓬莱、莱阳两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烟台、潍坊、山东六和集团等单位作了大会典型发言。会上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表彰了30个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区和50家优秀龙头企业,公布了第四批174家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各市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农工办主任、农业局局长,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县市区委书记、优秀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总结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提出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会议指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20多年探索,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由探索起步、全面发展迈入了深化提高的新阶段,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作继续深入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工作指导和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体制机制,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快实现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分工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再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发展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培育省重点龙头企业50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70%,出口创汇突破200亿美元,75%以上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二)部署安排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515”工程,即用5年时间,投入财政与信贷资金100亿元,重点支持500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在“七个重点工作”上下功夫。一要在培育壮大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上下功夫,着力抓好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区,重点培育粮油、蔬菜、畜牧、水产、果品、棉花、林木花卉、种子、生物质和生态旅游十大产业体系。二要在促进规模化经营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优势,盘活资本,整合资源,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合与合作,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创新产业化经营体制,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和组织形式,提高综合效益。三要在推进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及质量全程监管体系,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四要在打造农业品牌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打造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及省级知名品牌、国家知名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等品牌体系。五要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村能人、龙头企业、村“两委”、乡镇站所、基层供销社等领办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合作、信用合作和供销合作,探索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小型基础设施股份合作、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形式。依托优势产业产品,组建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六要在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和引导。七要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络、金融保险服务网络、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信息服务支撑、资金保障和技术服务。
(三)制定出台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政策扶持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意见。一是加大财政扶持。按照中央今年加大粮油生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个重点投入力度的要求,省里确定今年农业产业化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由去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主要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贴息、担
保、补助、奖励。二是落实税收优惠。对重点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3至5年企业所得税。三是扩大金融支持。各级金融机构增加对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的授信总量和信贷额度。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对重点龙头企业用水、用电、用地、运输等实行优惠。五是对发展快、贡献大、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成效显著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表彰奖励。(四)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导。会议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完善各级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和配合,形成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把全省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会议还对当前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林业生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作出安排和部署。
二、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暨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结束后,23日省政府接着在烟台召开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暨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各市分管副市长、农业局长,12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分管副县市区长、农业局长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春耕生产和农业工作座谈会精神;滕州市、桓台县、莱州市作了典型发言;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助奥运进京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董树亭分别就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作了专题讲座;贾万志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主要精神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我国农产品短缺时代,农业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量,生产是农业的中心环节。但是当前主要农产品供给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农业由过去的受资源单方面约束转变为现在的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这表明市场流通也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产品营销,将在更大范围内维持生态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系统功能的提高。
1.2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力
长期以来,由于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这些行为虽然取得了短期的粮食增产和暂时的经济效益,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态和环境代价,严重损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因此,生态农业的转型应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协调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1.3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力
加入WTO,是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最大的外部环境变化因素。面对WTO的冲击,唯有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才能在保住国内市场的前提下,进军国外市场。为此,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战略将成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4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
自1978年以来的四次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1998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使我国从过去的单纯追求粮食产量逐步转变成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和追求产出效益为主。这一调整战略的实践不仅为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提供经验支持,而且还能容易的取得政策支持。
2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构建
2.1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内涵
纵观20多年来我国生态农业试点的发展历程,我国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而建立的农业体系。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优化农业结构,它有利于生物种间互利作用的发挥和外部投入效率的提高;二是经济、高效的农业实用技术体系,即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各种促进土壤肥力提高的生物学措施,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我国生态农业给试点地区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国目前的生态农业只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生产体系,系统结构单一,缺乏与市场的有机联合,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体系内部虽然能维持高功能和高效益,但是由于受到整个农业与农村发展体系中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市场和自然资源双重约束的矛盾的冲击,生态农业的功能正在逐渐减弱。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基本思路就是在现有的生态农业基础上,改变以往仅仅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思维定式,通过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联合,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的系统结构,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据此,将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内涵界定为: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生态化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品为中心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体系。它是集农业生产过程、工业化过程、市场化过程、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4],这一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
2.2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本框架
从内涵分析可知,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质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两个系统的有机联合,这种联合不是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化两个系统的基本要素,构建形成更高一级系统,即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新的模式系统要素包括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主导产品、经营组织方式、农业产业链(产-加-销)等6项要素,这些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本结构框架。该结构的系统功能则表现为:在区域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基础上,以主导产品为中心,进行农业的生态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最终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
2.3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分析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现代产业转变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创业、起步、发展和完善4个阶段。在实践中,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从而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5]。第一阶段是种植业结构调整阶段,在传统粮作的基础上引入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奠定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并打破以往不合理的生产结构。在这一阶段,系统的基本要素特点和以前相比并未发生很大变化,在经营方式上仍以农户为单位,主导产品还不明显。第二阶段是农业结构调整阶段,此时系统多元化程度开始增加,利用方式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扩展,开始培养支柱产业。第三阶段是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产业结构逐步向规模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始起步。此时,系统完成了利用方式向养殖和加工业的转化,产业链变得协调。第四阶段是完善阶段,即通过优化各种循环环节,调整和完善系统结构,初步建成一个以工业和运输业为主导的良性循环系统[6]。可以看出,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实现要素之间结构关系的优化组合是系统结构发育良好的关键。
3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施途径
以上分析表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所处的阶段不同,模式实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设计和选择适合不同区域的实施途径。
3.1要素优化组合的综合发展型实施途径
1)适宜范围
主要适宜于我国经济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如城市近郊区。首先,较好的经济条件能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其次,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接受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辐射,且城乡沟通及产销联络迅捷,农产品市场容量大,将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广阔的空间。第三,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郊地区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资源破坏、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这将是模式实施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
2)实施方案
该类型区条件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的高级阶段(发展、完善阶段)基本特征,由此可确定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为:完善农业生产结构,构建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模式基本要素的优化组合全面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转型。
第一,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组合。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依据生态学原理,以多样性构造持续的稳定性,优化组合农业生产中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多种结构,如农林牧复合结构,农、林、牧各业的内部结构,农产品品种结构,农户、专业户和生产基地(示范园、养殖场等)的经营主体结构等,实现农业生产的时空配合与多种经营的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围绕农业生产环节,以市场为导向有计划的延伸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以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完善模式系统结构。
第三,多维动态综合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应充分把握市场动向,随着时间的变化合理调整要素组合结构,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实施多维动态综合发展战略。
3)典型案例
瀛海镇位于北京近郊,区位优越,农业相对发达,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模式实施初期,该区经过早期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从种植业发展到养殖业,培育了蔬菜、奶牛、肉鸭等主导产品,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产品卖难和初级农产品价格低廉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限制了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针对以上情况,该镇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采取了综合发展型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途径,具体措施为:
①从1998年起,重点扶持了“瀛海蔬菜产销合作社”的建设,以公司带农户的形式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同时,建立了大型的奶牛养殖场和肉鸭饲养基地,以基地带农户的形式发展畜禽养殖业。
②综合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优化种养结构。具体是减少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牧草的供应规模。同时,建立饲料加工厂和有机复合肥加工厂,其中饲料厂直接为养殖场提供饲料,降低成本;肥料加工厂把禽畜粪便加工后向蔬菜等种植业提供优质肥料,既增加了经济收益,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③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展销售市场。具体是扶持了东二村蔬菜加工、销售联合体的建设,进行净菜、礼品菜生产及酱菜、豆制品等的加工;扩建改造“华宇乳品厂”,并以“北京金大都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兴建禽类屠宰厂,畅通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及销售渠道。
经过5年的发展,瀛海镇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两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产、加、销产业链基本形成,集中体现了种植业的时空配合、农业的种养结合、产业的规模化经营的特点,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最终形成了产业互保,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3.2市场导向为主的经济型实施途径
1)适宜范围
主要适宜于我国经济条件、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城市远郊区。首先,经济条件一般,农业资金供给不足,限制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综合发展。其次,在城市的支农工作、城市市场利用、市场供求信息和技术信息等方面,城市远郊区得到城市辐射的强度要低于城市近郊区。第三,经济建设与农业争地矛盾不突出。总之,经济要素是这一类型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的主要限制。
2)实施方案
该类型区条件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的起步阶段基本特征,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为: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当地资源潜力,开发具有经济前景的自然资源,增强经济实力,进而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一,进行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确定区域短期与长期农产品市场需求、市场容量;与此同时,开展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确定农业主导产品,主导产品不宜多,以便于集中投入。第二,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大资本、劳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有计划的扩大主导产品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第三,通过原始资本积累,合理扩大投资,开发新的主导产品,横向发展,或延伸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纵向环节,逐步走向综合发展型道路。
3)典型案例
槐桥乡位于河北省曲周县中部,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发展更具备有经济型实施途径的特点。该乡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盐碱治理,彻底改变了盐渍化土地景观,土地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缺乏。由于该乡经济建设起步较迟,缺乏农业发展启动资金,难以象瀛海镇一样走综合发展型产业化道路,而更适合采取市场导向为主的经济型实施途径。具体做法是,利用地多的优势,依托河北赛博板业集团公司,选择需水量少的经济林木为主导产品。于1999年,签订公司与农户的购销合同,建立速生商品林基地3000hm2。其中超短周期的杨树,轮伐期为2~3年,在2002年的第一次轮伐中增收约1350万元。依靠这笔资金,该乡规划以商品林为基础,将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在片林中发展立体种养,在网林中间作经济作物,并组织产销集团,优化产业链。
3.3资源约束为主的保护型实施途径
1)适宜范围
主要适宜于我国经济落后、环境脆弱、交通相对闭塞的偏远农村地区,或者因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而形成的落后地区。受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偏远农村一般难以在市场机制下获取外部支持的发展,其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又具备一定的资源特色。因此,进行环境治理,合理利用特色资源成为此类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的首要任务。
2)实施方案
该类型区的条件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创业阶段的基本特征,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为: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一,综合诊断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明确农业发展的自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工程,开展各类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当然,由于该类型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往往需要政府的先期扶持与引导。当前广泛开展的生态退耕、土地整理等相关工程项目就为此类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第二,在不掠夺资源的前提下,利用特色资源,开发绿色农产品,以品质开拓市场。具体来说应把农家畜产品、果品、蔬菜、茶叶、花卉、园林园艺、竹木产品以及各地山珍、土特产品和特色观光作为发展绿色农产品的主攻方向,突出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性和民族性。第三,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与生态环境,扩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规范生产、加工、储运、保鲜、营销、贸易全程的绿色监控与管理,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典型案例
如何建立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内部合理利益机制呢?有必要先认识一下农业产业化组织建设过程的一般规律。农业产业化体系的组织建设就是围绕一个或几个农副产品项目的生产经营而组织各方主体参与的过程。因此,农业产业化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经济主体的合作。它不仅是不同生产经济活动的组合,也是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组织结构的重新组合。
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经济结构的发育都是由各利益集团谋求利益的活动促成的。在经济结构发育的可能性中,永远都存在潜在的经济利益。如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交易额的增加、新技术在生产上的成功运用,都会使某些成本的增率递减,或者在成本方面作等量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有更大程度的增长。这就要求变革现存的经济组织方式去获取潜在的利益。于是,主体利益集团中一些人看到了这些潜在的利益,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些人(或是个人、集团,也可是政府部门)组成行动集团,根据最大利润原则进行几种创新方案的比较选择,并充分估计到预期成本后开始制度创新。这就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原因的最好注解。
农业产业化按组织结合的特点分有三种表现形式:一为松散式,二为过渡式,三为紧密式。松散式表现为,农户和龙头的结合没有任何经济约束,某一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是通过纯粹的、偶然的市场活动进行的。这种关系既不稳定也互相不负责任,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交易的对象随时可能变化。过渡型表现为各经济主体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协议进行交易活动,这些约束常常是合同或契约,期限可长可短。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协约由各方协商,经营和管理职能仍保持在各个相互独立的经济主体之内,但龙头企业起制导作用。紧密式的产业化除具有上述过渡式的特点外,参与的各方不仅有经济约束,更重要的是各方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已经丧失,作为共同的出资方,组成新的企业主体,各自的经营管理权部分或全部丧失,生产计划、组织管理、经营策略、利益分配等为总公司或集团决定,各方进行统一的活动。在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时,很多经济联系都只是简单的甚至是无任何约束力的协议。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发展,这些经济关系都必须按照规范方式进行规定,以理顺经济责任和权利。同理,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也必将促使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由松散式向过渡式、紧密式发展。
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着必然要求。在产业化中,各利益群体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自动地取得相互间的利益平衡。在利益总和既定的前提下,各利益群体将依据其所处的地位对利益进行分割,而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农民的竞争力总是最弱的。这就决定了各种以减少农民以外的利益群体拥有的利益来增加农民利益的办法,肯定会遇到种种阻力。因此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建立和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平衡工具或者手段往往是以利益在各环节上的分配是否合理为依据的。
利益机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利益如何创造,二是利益如何合理分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是依据;后者对前者有促进作用,是利益机制的关键。创造利益的最直接主体,分为农户和加工、运销企业两级,他们都为整个体系的利益形成做出了贡献,都有必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水平,创造更多的利润。在农业产业化初期,在产业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龙头企业对广大缺技术、少资本的农户的培训、扶持尤为重要。龙头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规模的不断壮大是整个产业发展乃至生存的关键。但影响体系利益规模的还有其他外部的因素,如市场环境、产业风险、经济区位等。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由于农户处于出卖原料的地位,作为价格的接受者,一般难以得到正常的利润,常常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加工和运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投入多,周转快,利润较大,资金利润率常高于农业生产。为扶持农户生产,与之签定经济合作协议是分配利益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在这里,通过协调渠道或中介组织进行相应的监督,对于协议的公平合理是必要的。关于其他相关的经济技术服务部门如畜牧部门,其参与利益分配的方式常常是与产业化的结合方式有关。在松散式或过渡式的产业化形式中,服务费用往往是直接向农户收取,农户把它计入生产成本并转入农产品收购价中;或者是龙头企业与之签定协议,按协议收取费用。而在紧密式的产业化中,服务部门的服务支出作为一种投资入伙,按协议或按股份分取所得利益。
另一方面,在利益的分配上,除了要求公平合理外,还要求从产业整体出发,使得一定规模的利益刺激能够产生规模效益,使整个系统创造的效益最大化。这其中应该还包括为提高经济效率而相互寻找代表更高生产力的主体,并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结合活动,这就是效率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在发展之初,龙头企业资金报酬率是最高的,而农户与各服务环节的资金报酬率相对要小,这是由工业化生产和农业生产的一般生产率水平差异决定的。所以在此阶段,利益分配偏向于加工厂,而当加工厂达到一定发展水平时,其边际报酬率会下降。为稳定生产基地和服务体系,利益分配就应向农户和各服务组织倾斜。这是一体化建设中利益分配总是难以平衡的根本原因。
二
任何成熟的农业产业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许多共同性,即: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户签定产销合同,建立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农民按合同生产、交售,企业按合同收购、加工,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在各个环节合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共同体或农工贸一体化。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以下几项是关键性的工作:
1.明确各主体的职能和义务,划分各方权、责、利在农业产业系统中的关系。从性质上划分,所谓主体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政府部门。组织发动一个项目,特别是在当地商品经济尚不发达,龙头企业十分缺乏,国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单位经济力量薄弱的时候,政府的领导和协调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种作用表现在:①组织有关部门就某一项目进行市场分析和可行性论证,资金、信贷、人员的安排和计划;②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管理,在龙头企业建设与管理、基地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给予财税支持;③作为产业化体系各方利益的监督者和协调者,对一体化内部各组织间的经济协议和利益分配提出建议,对经济纠纷进行公正的裁决;④对职能部门进行相应改革,为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需要指出的是,用政府行政命令组织服务组织会使产业内部交易费用过高,这已被相当多的实践所证实。所以,政府部门的角色、作用必须慎重处理。当农业产业化充分发展,或者跨越行政区域时,政府部门的这些行政性作用将逐步被觉悟的、有经济能力的各“经济人”之间的理性协作所取代。
企事业单位。作为投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其经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单位本身,而且影响到从事这一行业的广大农户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加工厂在努力提高经营水平、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原料供应者——农户的生产也进行相应扶持,以取得农户的长期信任,获得稳定的货源。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大农业是高度产业化的社会化生产,农业企业化的经营对资本的需求量大,融资形式多样化,新的农业技术研制和推广也要借助金融的力量。同时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季节性、周期性闲置资金,农村社会的各种游资也需要金融机构吸纳形成资本,推动农业经济不断成长和农村经济增长。金融介入农业及农村经济不仅起到融通资金的媒介作用,还发挥了经济调节的职能。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村信贷资金质量低下与支农资金需求面扩大的矛盾
农村金融组织高比重产生不良贷款严重地制约着支农资金量的扩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速度。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实体的发展壮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市扩大了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推广优质畜产品和特种养殖,确立和规划了主导产业,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出了增加技术含量、扩大经营规模的目标,这一切,都需要农村金融组织注入大量的资金。但由于信贷资金质量低,使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制约着农村金融组织支农信贷投入的加入。
2、支持农业产业化与寻求安全信贷的矛盾
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过去农产品短缺年代的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上来,把农产品变为最终商品推向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而黑龙江省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在某些方面还比较薄弱,产业化条件还不够充分,结构调整需要巨大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投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有相当多的农民仍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不知该种什么和养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上马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有可能导致效益不佳,资金风险大。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的经济效益观念逐步增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客观上也产生了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全方位的需求。如“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拓宽了龙头企业的业务领域,其对结算、票据贴现、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只要求农村信用社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再生产环节提供全过程信贷、结算等服务,甚至还对农村信贷人员政策、法律咨询、市场经济信息、实用农业科技指导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信用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层央行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播渠道,引导信用社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存量和结构。在保证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扩大和增强基层信用社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信贷营销力度,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在坚持信贷原则前提下,不惜贷、不惧贷,主动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增强信用社风险防范意识,努力盘活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资产比例。
2、优化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兑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理财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搞好市场分析,了解金融政策,提高经营决策水平。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涉外业务,减轻企业负担。要积极推进城市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地方信用社扩大规模,增强资金实力。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吸引民间资金;要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培育优秀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3、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健全贷款营销激励与约束机制。信用社要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客观评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要逐步建立和推广贷款办理时限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信用社在完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要建立信贷营销激励机制。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信贷人员的工作业绩。对积极开拓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且成效显著的信贷人员,要给予与之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和保护信贷人员主动拓展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大农业是高度产业化的社会化生产,农业企业化的经营对资本的需求量大,融资形式多样化,新的农业技术研制和推广也要借助金融的力量。同时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季节性、周期性闲置资金,农村社会的各种游资也需要金融机构吸纳形成资本,推动农业经济不断成长和农村经济增长。金融介入农业及农村经济不仅起到融通资金的媒介作用,还发挥了经济调节的职能。
2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村信贷资金质量低下与支农资金需求面扩大的矛盾
农村金融组织高比重产生不良贷款严重地制约着支农资金量的扩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速度。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实体的发展壮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市扩大了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推广优质畜产品和特种养殖,确立和规划了主导产业,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出了增加技术含量、扩大经营规模的目标,这一切,都需要农村金融组织注入大量的资金。但由于信贷资金质量低,使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制约着农村金融组织支农信贷投入的加入。
2.2支持农业产业化与寻求安全信贷的矛盾
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过去农产品短缺年代的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上来,把农产品变为最终商品推向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而我国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在某些方面还比较薄弱,产业化条件还不够充分,结构调整需要巨大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投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有相当多的农民仍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不知该种什么和养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上马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有可能导致效益不佳,资金风险大。
2.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的经济效益观念逐步增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客观上也产生了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全方位的需求。如“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拓宽了龙头企业的业务领域,其对结算、票据贴现、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只要求农村信用社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再生产环节提供全过程信贷、结算等服务,甚至还对农村信贷人员政策、法律咨询、市场经济信息、实用农业科技指导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3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信用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层央行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播渠道,引导信用社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存量和结构。在保证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扩大和增强基层信用社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信贷营销力度,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在坚持信贷原则前提下,不惜贷、不惧贷,主动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增强信用社风险防范意识,努力盘活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资产比例。
3.2改进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兑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理财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搞好市场分析,了解金融政策,提高经营决策水平。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涉外业务,减轻企业负担。要积极推进城市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地方信用社扩大规模,增强资金实力。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吸引民间资金;要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培育优秀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1 农业产业结构仍不协调,资源未能充分利用。53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种植业比重过高,林业、畜牧业、渔业发展相对滞后。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作物结构不利于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并且降低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2 产品结构雷同。在自然条件相似的垦区,其农产品结构基本相同,农产品多为初级加工,基本上未摆脱“一瓶酒、一袋面、一桶油、一箱水果”的局面。团场在追求利益时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因而在资源配置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一上俱上,一下俱下”的状况。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规模和速度不同。再加上远离市场、信息闭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调整的步幅较小。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规划和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特色不突出。一是忽略了自身的客观条件和资源优势,农业结构调整趋同。二是片面围绕市场变化进行结构调整,缺乏科学的市场分析与预测,调整缺乏前瞻性。
二、53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根据兵团、农三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结合团场的实际,53团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是:由“1432”工程(即棉花10万亩,粮食4万亩,果园3万亩,蔬菜和瓜果2万亩)向“十一五”末的“8455”工程(即棉花8万亩,粮食4万亩,果园5万亩,饲草5万亩)推进,打破“三个一统天下”,形成棉、果、畜“三足鼎立”,粮、经、草“三元结构”的新格局,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逐步推进林果业发展。一是制定林果业发展优惠政策,调动职工群众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2009年,53团拿出300万元补贴建园承包户,在果园间种、套种、复种上增收。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兵团、师、团的政策、决策和部署,营造促进林果业大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进一步加大林果技能培训,围绕林果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尤其是林果承包户开展大规模、大范围的实用技术培训,尽快培养一批了解市场信息、掌握现代林果生产管理技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型职工队伍。四是强化管理,坚持“六统一”战略(统一果园承包制度、统一农资采购投放、统一品种种植、统一栽培模式、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加工销售)。五是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提高科技含量、推广优良品种、优化栽培模式、推广高密度栽培技术。六是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技人员定期为承包职工开展果树的技术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七是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完成计划种植面积、果树成活率和果品产量质量。八是规范合同文本,签订承包合同书。九是落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十是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兵团、师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的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方面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并造就出一代能运用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的新农民;另一方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机构、创新基地、创新机制、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建设,建立起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宏大的、高效精干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队伍,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科技支撑的重任,把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高度。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以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做大量、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原则,又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加强领导,善于引导,通过典型示范和科学普及的方式,引导农民自愿地学科技、用科技。防止一哄而起、一窝蜂、一刀切,强迫农民用“科技”;杜绝一些人好大喜功,假科技之名,搞“面子工程”;更要防止某些人借科技以营私,败坏科技的名声。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农业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转变。
二、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发展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我们也正在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的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星火培训基地建设,群众的科技素质等,还不完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特色产业标准化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农产品种养和加工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影响了产业化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
(三)农产品产业化研究开发能力不强。相当多的加工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产品的深加工转化率不高,产业链较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如茉莉花、甜玉米等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四)农产品市场流动体系不健全。物流信息化的程度不高,交易手段落后、单一,电子商务平台信息量少,网上交易成交量不多。
这些问题已经构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不解决这些问题,农业产业化就难以推进。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我 们将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完善农村科技服务协调管理机制,构建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继续抓好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等中介机构建设,注重深化机构间合作内涵,提升整个体系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部项目“横县茉莉花专家大院”,继续建立桑蚕、食用菌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专家对农民实行零距离的科技服务建立有效的平台。以茉莉花茶加工企业、甜玉米加工企业为孵化器,运用现代网络手段,开展技术创新动态联盟建设,不断探索区域科技创新的方法和有效科技服务方式。
2、加强对特色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
重点针对横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包括特色农作物品种改良及快繁技术、耕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及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特色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技术等。
3、以科技创新支撑龙头企业发展。
通过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引进和培养尖子人才、发展独具竞争优势的企业名牌等方法,促进民营科技企事业的发展。3年内,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8家,企事业尖子人才100名,开发企业(产品)名牌10个;同时,带动整个中小企业群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三条 入库项目应符合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以及上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投入的有关政策和项目申报指南等要求,充分发挥我市优势,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产业区和市场竞争主体;带动我市农业产业的发展,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章 项目库的分类
第四条 按照上级财政对支农项目资金的划分,项目库建设类型分为:
1.农业产业化类
2.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类
3.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类
4.扶贫类
5.其它类
第三章 项目入库原则
第五条 效益优先原则。围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扶持一批体现我市区域特色、市场前景好、有规模、上档次的示范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第六条 产业化建设原则。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并对我市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一定支撑作用的产业和项目,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促进产加销、贸工农之间的有机衔接。
第七条 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原则。要突出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八条 依靠科技进步原则。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高新技术,实施科教兴农,努力提高财政支农项目的科技含量。
第九条 不重复支持原则。同一个项目年度内已获得市以上财政支持环节农业项目的单项目不重复申报,其他项目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给予申报。
第四章 项目入库条件
第十条 入库项目要立足当地资源,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发挥整体效益。大力扶持“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使农民在农产品产销各个环节的多次增值中获得更多利益。
第十一条 入库项目必须翔实可靠、数据确凿。建立市级评审委员会,对项目入库材料进行严格的评审,并探索建立项目申报单位答辩的评审新模式。
第十二条 积极落实项目自筹资金,涉及农民筹资投劳问题项目,应按“一事一议”制度,充分遵循大多数农民意愿。
第十三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项目可优先申报:
1.省级头企业、在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组织;
2.已经取得“绿色证书”、“有机证书”、“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国际国内质量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项目;
3.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市场认知度、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4.具有突出综合资源优势并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支撑作用的项目;
5.对财政收入贡献大及带动农民致富能力强的项目。
第五章 项目入库材料要求
第十四条 财政支农项目前期工作所需资料文本存项目主管部门,以项目申请表的形式进入市级的项目库。项目申请表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申请理由;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建设范围、开发规模、主要措施;产品市场分析;建设单位资产负债情况;投资估算及配套资金来源;效益预测、还款能力及还款措施的落实等。
第十五条 入库项目资料需用A4纸统一打印装订成册,上报市财政局及有关农口主管部门,同时附报电子文本。
第六章 项目库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库建立的基本程序:总体规划,申请入库,提交申报书或建议书,专家评审,入库上报。
第十七条 项目入库的具体程序如下:
1.各乡镇及市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布置项目承担单位编制项目申报书或建议书,经实地察看和评审筛选后入项目库。
2.推荐入市级项目库。各乡镇和市级相关部门要按照本地的产业优势及实际发展需要,从本单位项目中选择符合主导产业要求且具有本地特色的重点项目向市级项目库推荐;原则上每类项目上报1个,最多不超过2个。跨乡镇的及市本级项目,由市级有关主管部门向市级项目库推荐。申报数量或规模省、市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 松粮集团农业产业组织化现状
松粮集团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组织化模式,把企业、合作社与农民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使上述三方以股份和契约的方式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推进农工贸的衔接和产加销一体化,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提升农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解决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层次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1.1 生产的组织化现状
松原粮食集团目前已拥有全资子公司3家、分公司1家、控股企业2家、加盟企业26户、国营农场5个、直属粮库2个、控股粮库1个、专业合作社26个,集团自营粮食生产基地面积已达10万亩,合作社粮食生产基地面积已达100万亩,随着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还将新增200万亩生态良田。
在模式的运行机制上,松粮集团引导农户以土地或农机等生产要素入股,组建不同形式的农村生产合作社,并由合作社代表全体成员与集团的子公司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进而与加工企业形成以股份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了投入少、规模小、可复制的“小集约”的原粮产地与“大而强”的龙头加工企业的对接,使小而散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粮食产业的规模经济的发展。
在生产方面,松粮集团对各子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实行了“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统一营销” 的“六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加强了对国有农场、合作社和农户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集团还成立了专门的质量检测部门,对粮食产品从选种、种植、加工、包装到销售按统一的公司标准进行全程监控,以确保粮食的品质。
1.2 加工的组织化现状
1.2.1 拥抱科技
松粮集团不但立足自有优势,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号召,而且引进先进加工技术,着力生产有机大米,有机杂粮,绿色食品系列。目前,松粮集团拥有先进生产线可年加工水稻近10万吨,加工精品杂粮近1.8万吨,普通杂粮3万吨;拥有电脑色选机、电脑定量包装机、全自动真空包装机加工设备等系列先进成套设备60余台套。
1.2.2 注重深加工项目开发。
目前松粮集团正在积极与北大荒商贸联手改造稻米油深加工项目,预投资500万元改造北显原有的稻米油生产线,力争明年9月份投产。与此同时,扶余、长岭、乾安、宁江四个子公司分别正在分别对花生、葵花、面粉、蔬菜深加工项目进行研发改造。而集团本身也运用深加工技术将原本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农副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1.2.3 精细加工,精美包装
作为市场导向型的新型的工业化农产品生产,松粮集团意识到包装的重大作用,结合自身优势的农产品,设计出12大系列360个单品的产品组合,按照“原本、生态、环保”的设计原则,对每一个产品进行重新包装设计,包装上力求简约、但突出了精品粮食的品位和高端形象。
1.3 销售的组织化现状
松粮主要集团通过“主导产品名牌化、名牌产品产业化”的方式塑造品牌效应,带动产品的销售。
1.3.1 品牌建设
首先,松粮集团一方面强力打造“查干湖”品牌,以统一的系列品牌开拓市场,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主体,迅速将产品打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市场;另一方面,对扶余花生、三青山粉条、乾安黄小米等地域性品牌及北显杂粮、增盛永小米等知名品牌不放弃,采取“贴牌”生产、优品联盟等方式把地域性品牌做精做大。
其次,在品牌推广中,松粮集团一通过设立巨幅广告牌,制作宣传栏,并以农博会、博览会及农产品展销周为平台,大力宣传查干湖系列产品 。
1.3.2 市场营销
松粮集团在营销上注重市场的细分,打造中高低档不同层次的农副产品,进入不同的细分市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拓宽市场占有率。在目标市场确定上,集团提出了“立足本地(松原、长春)、打开两翼(北京、上海)”的营销战略,制定并实施了《产品营销方案》、《加盟商、商支持政策细则》、《市场分析方案》等营销方案。在营销模式上,采取建立直营店、进入商超经营和组织团购活动等多种商业模式,全面开拓市场。在营销渠道上,松粮集团采取推与销结合,集团公司与各分子公司双重销售结合,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与此同时,集团在商业集中区建立了“查干湖”系列产品直营展柜和仓储中心,和依托中石油5000多个加油网点、格力集团1万多个“格力店”等网络资源积极开展营销活动。
2 松粮集团农业产业组织化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