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景观设计理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7 17:33: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业园景观设计理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产业园景观设计理念

篇1

景观设计的内涵与发展

景观设计所涉及和融合的学科十分庞大,因此,这就决定了它是一个既充满鲜活力量的新的发展学科,也是一个拥有极其丰厚内涵的古老的学科;它囊括了天文、地理、人文、社科、政治、经济、哲学等等在内的各个不同类别的不同体系的知识理论,为景观设计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景观设计的定义是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有意识地从事环境改造,使其对自身的健康发展产生有益的活动。随着科技和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时代赋予了景观设计新的内涵。因此,现代景观设计不仅是传统的、单纯意义上的环境改造,更是综合了各种生态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有机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旨在创造一个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

景观设计在现代生态产业园中的重要应用

1.城市景观设计在生态产业园中的重要应用

在提高城市系统的生态循环中,城市景观设计占了很大比重,成功的城市景观设计能够使城市的系统生态循环更加完美。因此,城市景观设计既要跟进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建设的步伐,又要注重景观设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良好的健康发展。

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使得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变得比较脆弱,而现代景观设计则是加强其承受能力的一个新的途径。现代景观设计不但承担着城市发展建设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将生态环境和生态循环系统和谐统一起来。它把凝结着人类对情感和艺术的追求以及智慧结晶的空间形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也将人类和生态自然完美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创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的城市生态产业园。

在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景观已不再是单纯的物态存在,它更是设计者灵魂的寄托和表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经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表露无疑,对这种科学的景观设计思想已成为评判城市生态产业园景观设计进步与否的重要和唯一的标准,城市景观设计应当顺应这一潮流,把生态美和生活美结合起来,将对已有环境的生态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2.居住区景观设计在生态产业园中的重要应用

一个城市的居住区环境,是反映一个城市生活状况的直接窗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便利与否,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把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考虑在内,更是在最大程度上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让人们在选择居住区的同时也能选择与自身喜好相近的生活景观,在便利生活之余的同时,将生态景观之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增强了人们对景观设计层次的提升意识,对自然和人文的互惠依存的意识。

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生态产业园中的重要应用

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园也不单单是公众休闲游览的地方,它更多的意义是人们进行科普文化知识宣传及交流,健身运动等的场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满足这些人们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依据当地环境,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巧妙的将自然放置之中,能让人们在进行休闲娱乐的同时近距离的接触大自然。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为城市绿化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4.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在现代生态园中的重要应用

作为最具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风景园林景观,是一个地方的地理实体的直观反映。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站在生态学的观点,根据不同的环境资源种植和养护的植物都与当地的环境和气候适应,将各种植物交错种植,既符合生态循环,又在视觉上有鲜明的层次色彩冲击。

景观设计在生态产业应用过程中的建议

不可否认,适时适当适量的景观设计可以充分展示一个地方的文化精神和资源面貌。对于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现状,应在我国国情发展基础上,借鉴国外景观设计理念;科学的估算工程的建设成本及管理维护费用;完善有关景观设计的法规,培养适合新时代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者;在实现社会功能和艺术观赏的前提下,注重效益与环境并重,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一时之利。

结语

篇2

1 城市综合体发展概况

在现代都市中,快节奏的人们需要有一个方便、快捷、经济及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空间来享受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城市综合体应运而生。城市综合体是指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的城市空间形式。天安数码城集团是中国城市产业地产的引领者。城市产业综合体是天安数码城继工业园、工贸园和科技产业园之后的第四代产品,以办公业为主,融合产业、交流、生活于一体。在此基础上,天安数码城还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打造了城市产业园、生态型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园等三种各具特色的产品线。

城市综合体以超大的空间尺度、地标式的城市建筑、现代化的城市景观等为主要特征,代表了一个城市发展的面貌。景观设计在开发的过程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1]。天安数码城的前三代产品在规划设计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近年开发的城市产业综合体多处于建设阶段,根据已建成情况来看,景观效果宜人,社会反应良好,如天津、重庆、青岛天安数码城等项目,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分析探讨城市综合体的景观设计方法。

2 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分析

2.1 城市综合体景观特征

(1)现代、时尚、标志性

城市综合体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的面貌。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特别是近年来当代艺术逐渐摆脱博物馆的束缚,走向了开放的城市空间,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如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而地标性的建筑再加上公司的文化、主题,也很容易形成景观的标志性,打造区域特色。

(2)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城市综合体的灵魂。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则是真正对公众开放的城市型公共空间。这样以来,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特点也适用于城市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下图是天津天安数码城空间布置图,不难看出,开放空间、沿街开放空间在整个综合体中占据了大量比例。

(3)丰富多变的空间景观层次。

城市综合体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或建筑本身的造型特点,以及地下空间、中庭空间、屋顶空间,形成若干节点性的广场,并大量采用天桥、峡谷、巷道等形式进行空间的过渡和衔接,形成丰富多变的空间层次,与城市的步行公共空间自然融合在一起[2]。

2.2 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理念

(1)创造具有文化品格的外部空间

文化是一个园区与众不同的特征与气质,也是一个园区吸引力之所在。天安数码城一直倡导“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自由竞争”和“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运营文化,使园区由聚集(要素空间集中)走向聚合(产生有机联系),而最终发生聚变(形成创新集群)。城市综台体以其巨大的形体和复杂的功能而具有创造标志性的先天优势。标志形象的形成.有赖于准确理解把握和提炼地域文化,依托于对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抽象意义的具象化。

(2)尊重场地、注重生态

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①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②解决问题。对问题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后,基地的功能和设计的内容也自然明了了。而如今席卷全球的生态设计的理念,也必须以场地分析为基础,针对场地的设计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保。如重庆天安数码城根据用地山地的特点,提出“绿谷”的设计主题,并以此展开,根据已建成几期的情况来看,景观效果宜人。

(3)与城市密切联系,形成连续性、一体化的城市空间

城市综合体通常与城市的主要交通保持着密切而便利的联系,这也使城市综合体拥有了更高的开放性与可达性,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重要部分。城市综合体景观的营造不仅仅在于自身的完整性,更应融入城市的大环境中,对城市整体的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城市综合体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应该关注与周边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平台,同时人的活动也为城市综合体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4)基于行为特点的空间设计

城市综合体是一种功能符合型的城市集聚空间,来这里的人目的各异、行为特点各异,环境景观的设计要根据人的行为特点给予合理的功能设计,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做好空间的引导作用,使空间功能合理,景观合宜[3]。

3 城市综合体景观分区设计

3.1 办公区

(1)总部楼区

总部楼是天安数码城的特色,是办公楼中的“别墅”,对于景观的要求较高。对于现代化的总部楼外部整体景观设计应该给人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而不应该是庄严肃穆;作为总部办公区,应该安静,景观要有高品质感;又是天安数码城的特色核心部分,景观设计要有艺术感,体现现代美学。另外景观要具有很强的标示性,根据不同的总部楼,创造不同的景观。

对于总部楼围合的中庭以及入口空间等,还要根据不同公司来进行设计,将企业的文化、理念等融入景观之中,创造特色的景观。如下图所示,为重庆天安数码城总部楼区景观效果图。

(2)产业楼区

产业楼作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基地,在这里工作的多是高科技技术研发人员,工作相对单调而又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创意、创新能力,景观设计应力求大胆,现代感与视觉冲击力是这里景观设计的重点。使工作人员能在工作之余,感受到景观的魅力,为工作增添乐趣。根据天安数码的规划情况,产业楼的底层多为商业配套区,所以产业楼的景观多为屋顶花园形式,景观设计力还要注意屋顶花园的特殊要求。

(3)商业配套区

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区多位于沿街开放空间,多数呈现狭长的直线带状空间形态。商业业态也多以购物为主,兼顾少量的休闲娱乐设施。由于地块的限制以及步行人流量大的原因,使这里的景观呈现出硬质铺装面积过大,绿化空间偏少的情况。基于此,首先可以通过垂直绿化的方式增加绿化面积,使场地因有更多的绿色植物而更具生机。其次可以将坐凳等休闲设施与当代艺术(雕塑艺术)、花箱、树池等结合,使场地更具现代时尚感。对于大面积的铺装也可以融入不少设计元素、当地文化,这样就使商业区的景观设计实现宜人的景观效果。

3.2 住宅区

住宅区是城市综合体中部分员工以及其他城市居民生活休息的地方,其景观设计必须营造一种安静、舒适的景观空间。住宅区景观设计可以从普通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中借鉴经验。这里的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植物材料为主体,以山石、水体、建筑小品为辅构成的游憩生活空间,创建富有生机、充满趣味、归属感强烈、生态健全的田园般的居住环境。

3.3 配套酒店公寓区

(1)酒店式公寓

酒店式公寓是一种提供酒店式管理服务的公寓,集住宅、酒店、会所多功能于一体,概括地说,就是将星级酒店的高标准服务融于日常生活之中。作为城市综合体的一部分,应该与整个城市综合体的文化、景观面貌保持一致。具体设计也可以和其它酒店、住宅区借鉴,注重生态,以人为本,打造用户满意,环境友好的公寓景观。

(2)五星级酒店

该项目中,景观设计要讲究设计风格,通过硬景、软景及配套设计来烘托建筑物,使其生命力更加旺盛。入口部分的景观设计,并不是设计一个城市广场,而是要体现酒店的品牌。首先在酒店主入口区域造势,要有一个景观中心,在城市道路与建筑主体的空间轴线上;同时可以依据酒店建筑的特点,在设计上给人视线上的引导,以满足道路、交通、遮蔽、围护等功能要求。

4 结语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景观设计手法尚未成熟。天安数码城集团积极实践总结,为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城市综合体的景观设计必须紧抓自身现代、时尚、开放、景观空间多变的特点,从创造文化品格、生态设计、注重与城市的密切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同时不同的功能区还要给予不同的对应处理,这样才能设计出景观效果宜人、功能合理的城市综合体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居住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住宅布局整体上逐渐趋于规划性和有序性,这将会在未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为人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目前,小区的景观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小区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它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还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一个获得良好销售量的发展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房地产开发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城市小区的景观设计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后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小区景观设计的具体实施以及居民的购房意愿。

一、后现代化的概念以及特征

1、后现代化的概念

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后现代认为,每个人都是在局部的知识背景中形成世界观,对于初始的社会生活方式,他们却充满了怀念之情,是对现代文明生活的迷思。

2、后现代化的特征

后现代化是立足于现代文明发展的,强调要对现代化的理论、价值、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所有具有结构或本质特征的东西进行全方位的、反向的质疑和挑战。它主要的特征表现在(1)后现代化具有不确定性。(2)具有开放性。后现代化是和现代化相矛盾的一种思潮,现代化要结合科学技术进行改造,而后现代化则是开放性的发挥,不局限于某一方面。(3)具有复杂性。后现代化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内容分类的复杂性,包括否定性(解构性)的后现代性,建设性(建构性)的后现代性,虚假(迪斯尼式)的后现代性。(4)具有多元性,后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它可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可以作为一种“政治或思想的游戏策略”,可以作为一种“阅读方式”,也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也可以作为一种审美趣味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性展现了与现代性完全不同的“文明图景”,文明不再是结构性而是平面化的,不再是有序性、齐一性而是纷繁复杂乃至混沌的。 可以说后现代性的特色包括了全球化、消费主义、权威的瓦解以及知识的商品化。

二、我国城市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小区建设使人们对城市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城市小区集中规模绿化。90年代,房地产开发业蓬勃兴起,人们开始重视城市小区景观环境,景观设计日益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和城市建设以及人们对城市景观的要求尚有差距,如“千城一面”、景观单一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城市小区景观设计质量,是当今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现代意义的城市小区景观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学家及设计理论家文丘里发表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标志着现代主义的日渐式微和后现代的崛起,后现代设计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小区景观设计的创新。70年代,日本针对城市小区设计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此后,景观设计领域呈现出风格多样性的后现代特点。

三、后现代的城市小区景观设计的特点

1、体现城市的自然特色和历史文脉

城市小区后现代景观设计以景观作为表达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符号意义的载体,能够体现自然特色和历史文脉精神,有效地向人们表达自然和历史文脉的特点。作为景观的设计,首要提倡顺应自然,尊重历史,如广东中山的歧江公园景观设计就是后现代设计的典范。歧江公园景观设计是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及其团队设计的,曾获国际城市土地学会ULI 2009年全球杰出设计与开发全球奖,该景区设计保留了原有的旧造船厂,利用已有的古树,又引入了新的语言和形式,采用路网、装置物等元素,形成了历史与自然、现代结合的新型的景观设计风格。

2、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及人文关怀

城市小区后现代景观设计作为表达生活方式的符号,应体现和谐的人与环境关系,体现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贯注以人为本的精神。例如,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共同设计的“长城脚下的公社”建筑群,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时尚前卫特色酒店式服务公寓。每栋房子各具特色与生活情趣,错落有致地坐落在陡峭的山谷里,与环境融为一体。“手提箱”屋后,有蜿蜒小道通向后山,可穿行在树木笼罩的山坡上。三号别墅——“看与被看”,室内室外相通,在主人和邻居、客人之间的“看与被看”的互动往来中享受浓厚的乡村人情。“竹屋”里纤纤细竹隔出的“茶室”,六面皆竹,透过竹缝还可见长城的烽火台,形成一种足不出户就可与景交流的意境。

四、城市小区后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商业广场的后现代景观设计实际应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空间的主体,设计有一定的创新性,或简洁、或前卫,宗旨是能使消费者清楚地感觉到他的存在,并能对其内部产生兴趣,有前去消费的欲望。广场设计是最关键的“主题”,配合这个商业的营销理念和整体规划理念。比如绿色低碳、科技人文、责任感等,为体现社会责任可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凸显环保低碳理念,在驻足景点处,可增设一些节约减排的宣传看板等。如长沙友阿奥特莱斯商业广场,定位为世界名牌折扣店,集休闲与购物为一体,选址在离闹市有点远的地区。多数来买名品的消费者都是有时间、有车一族,愿意开车去不塞车的地方休闲购物,觉得很合算,市区外的视野开阔,门楼与入口设计很适合高大的造型,这点把握得很好,既迎合了这一阶层消费者的心态,也符合了地理环境。

2、商业街的后现代景观设计实际应用

商业街的建筑外立面是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外观立面造型设计可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建筑的整体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外观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包括建筑的开窗与实墙面的设计,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而第三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跟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人所感受到的范围在一层高之内。这一层上的设计重点是细部和材料的运用,包括台阶、踏步、扶手、栏杆、灯具、挂画等的材质与色彩等,只有把这三个层次处理好,才能使商业街具有“人情味”。商业街中间的布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的主要元素,如长沙黄兴路步行街景,街景雕塑为集中展现各种街头艺术形态,如卖油翁、修鞋匠、补锅、小孩踢毽子、掏耳、臭干子摊等独特的街区小品与园林造景相映成趣,辅以梦幻造型的灯光,组合营造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全新商业环境。步行街建筑线形空间的活动焦点,是步行街游人的共享空间,中庭廊道顶部由玻璃覆盖,透过玻璃顶可直接采纳天光,且室内步行街二楼三楼形成回廊,人们可凭栏俯视街景的精彩纷呈。

3、创意产业园的后现代景观设计实际应用

在后工业高度发达的今日,人类社会呈现出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和复合化的趋势。同时,艺术和文化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也越来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类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改变和可能,作为其载体的创意产业园应运而生,并发展快速。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从形成的原动力及功能方面来看,主要分为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这六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模式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当条件成熟时可能发生模式转换和混合。

后现代的创意产业园的区域规划与设计,要从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方面进行考虑。从而创造出了朴实、布满人文艺术气质的氛围感受。同时,每一处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中国古代山水画把可居性作为画境和意境的最高标准。后现代主义景观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人们精神层面,它的存在满足了人们趣味、个性的精神需求。体现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贯注以人为本精神的后现代景观设计,是以场所的符号意义和情感体验为核心思想。后现代主义在审美意向的传达上有着新的追求,首先,为了对抗理性的束缚,后现代审美倾向于原始的、非理性的内在冲动的观感对于现性生活经验的冲击作用。其次,后现代审美是反释义的,引导个性审美体验活动。最后,后现代美学被强调为一种回归视觉的美学观,回归到了一种感性的审美意识中,使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化、感性化,后现代景观设计承载着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加速发展,人口和经济活动日益向城市集聚,这对城市小区景观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小区景观设计需要创新。同时社会的发展和创新的需要也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和创新的眼光去研究探索。就得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后现代化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与人居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4

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具体是将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业相结合,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精心布置花卉展览、鱼类及珍稀动物的观赏、名贵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及相关配套娱乐设施等,[1]为非农村游客提供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复合型农业经营活动。在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伴随“微度假”时代的到来,现代休闲农业掀起了发展热潮。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和产业“膨胀式”发展,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尖锐问题:(1)盲目跟风,产业经营遍地开花;(2)档次不高,规模较小,缺乏特色,项目规划布局单一;(3)圈地运动,园区缺乏统一科学规划,打破原有的景观肌理和生态平衡,给生态和农业景观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建设”等等。而今,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下,良好的功能空间布局对休闲农业可持续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概括来说可持续休闲农业的注意点有: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在这些要点中,科学规划的空间功能布局是生态、资源、人文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催化剂,在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功能空间布局既是贯穿休闲产业园区经营的始终,也是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课题科研项目江苏泰兴虹桥滨江生态园(以下简称虹桥滨江生态园)结合实际土地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功能空间布局,针对功能布局的重要性、设计原则、设计理念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休闲农业空间功能布局。

1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景观空间功能布局设计的重要性

空间显示是研究景观可持续性必不可少的方法。[2]简要概括就是数年景观生态学实验对人类理解空间、认知关联过程提供依据,并将其纳入可持续性科学创建、评估的方法体系。而功能空间布局就是其空间显示体系中的首要工作。空间功能布局简单的解释就是对规划区域进行合理、满足使用功能且具有一定美观的空间布局。人为地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总体资源有效的链接分配,间接提高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形成延续性产业链条带。休闲农业中在生态农业的自然风光和自然的地理地貌保留外,还应加入一些人文景观要素,并进行适当的景观设计与舍取。景观生态规划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景观生态系统,[3]其中景观不仅要以现在的格局,而且要探索新的格局为各种生命形式提供持续的生态生活条件。以虹桥滨江生态园园区滨水功能空间布局为例,滨水区域景观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对水岸的综合利用,以生态驳岸为基础,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起来。遵照当地地势自然条件,采取有组织排水等工程技术措施,采用乔、灌、草等多层次植被营造生态型植物群落,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生态体系。[4]虹桥滨江生态园配合植物种植,维护保持原有自然景观生态驳岸,以此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从生态、观赏角度看,起到了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点的辅助作用。

2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空间布局设计原则

2.1坚持循环、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

休闲农业生态景观规划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定的景观空间配置结构的多样化,既要有景观的生态功能,又要有美学功能,最终实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旅游观光活动的协调、平衡发展。[5]功能布局首先在整体规划中搭建景观结构框架,为后期的设计开辟良好发展空间。虹桥滨江生态园的森萱农庄(以下简称森萱农庄)在湖中三座岛开发利用及功能安排上,充分开发水域生态系统资源,形成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庄园,受到远近游人的赞誉。并且依托独特地理条件,生态资源转换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又参与农庄生态发展,形成可持续能量循环体,促进良性可持续发展。

2.2坚持整体开发原则

合理的景观规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态效益。正如本科研参考项目虹桥滨江生态园,功能遵从自然资源,将水域特色最大化,全面整体看待滨江资源利用与开发,以科学的规划思路分析景观功能布局,加强农庄整体的协调关系与连接关系;在景观功能布局及生态建设计划中,保持生态整体性与持续稳定发展弹性空间。以当地自然资源为基点,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提高环境承载力。

2.3坚持空间功能布局传递性原则

园区空间布局不同于一般建筑功能布局,是自然、人文、经济交织的规划布局。位于扬州南郊的西江生态园(以下简称西江生态园)成功地构建了一座个性化的特色旅游园区,通过农业观光、现代农业技术的展示、农业科普以及农村生活体验等功能设计,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创造独特的生态体验园区。庄园各分区的有机组合、交流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后期维护,还降低了资金、时间的成本,吸引当地富余(农民)劳动力,使庄园的不同功能布局发展融于当地人文环境中,依托当地群众形成可持续发展效应,提高庄园经济、生态效益。

3以科研项目虹桥滨江生态园为例阐述景观功能空间布局思路

3.1主题性空间营造

站在区域全局视角下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本土文化及当地产业特色,提出适合园区的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科学合理规划,优化功能布局,突出独特性。设计开发生产、展览、贸易、服务等多种功能平台,以打造特色庄园功能布局,树立特色品牌,避免重复建设。虹桥滨江生态园中森萱农庄就突出了渔业文化主题,现有旅游观光区、生态养殖区、休闲垂钓区、江鲜美食区、果园采摘区五大功能区域。是一个结合实际地理位置总体规划垂钓、种植、养殖水产、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度假庄园。通过定义主题,多产业结合发展,体现功能空间布局对庄园的经营的便捷性和可持续性。

3.2空间连续性景观规划

结合功能区内在联系,规划连接空间功能布局景观轴线,功能区边缘要有延续性(连续性),多条景观带串联主要功能分区,形成整体规划,以促进园区各布局协调发展,相互呼应。宏观上做到全局把握,综合发展,微观上做到景观传递、移步换景。虹桥滨江生态园总体规划注重功能区相互延续性,例如:体验区与观光区形成游览轴线,花卉种植区与水产养殖区形成绿色生态区。功能区轴线分区分级排布,对游人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区域景观,同时不同轴线方便了内外部人员的交通,更好地提高区域使用效率,促进区域高效率利用开发。

3.3参与融合景观情景

这也是人文生态延续性的重要体现。虹桥滨江生态园功能区内有相应的体验功能,生态绿洲观光区、生态度假观光区、网箱养殖观光区以及特色农庄体验区等,在不完全改变功能区定义前提下,可以灵活运用使各个功能区相呼应,例如,观光区可以不单单是展示形式,换为实际参与体验,或结合道路设计,增加游览旅途的趣味性等。娱乐区也可以加入展示的部分,寓教于乐,让游人在玩乐的同时认识新的事物。而在位于生态度假区的森萱农庄庄园里,关于人文生态的景观就明显地表达了互动式功能布局这一特点,庄园景观节点、农作物生产基地、水产养殖水域等功能分区均有相关体验功能的设置,增加了功能分区的趣味性,丰富了功能空间的利用方式,拉近各个功能布局联系的同时,促进人文生态延续性的良性发展。功能空间布局设计理念除以上三个方向,还可以有其他角度,例如:分期分步规划布局建设,一个重点多个附加功能规划布局、单个功能空间布局内含多个下属功能布局等多种功能空间布局设计方法,在遵循布局原则的前提下,可以设想不同的规划理念,不同的理念结合不同的实际项目规划既能表达相应的独特性,同时也是相对应不同土地资源的利用体现。本课题研究的案例虹桥滨江生态园致力于彰显“渔业”文化特色,无论是生态园的空间布局、景观节点的细节、园中的雕塑小品、还是餐饮文化,都充分体现了庄园主打的产业文化主题。形成独特的度假渔村,展示自己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对不同分区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鉴于实际自然资源及农业产业链条,实现旅游、生态和谐统一,进而发展和形成地方特色。综上,功能布局设计在整个设计中地位非常重要。农业景观功能布局设计必须顺应可持续发展潮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鉴于此,必须将“可持续景观”“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等理念贯穿于布局规划中,在不破坏原有自然资源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精心的艺术加工设计,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景观格局才会给世界和人们带来好的自然生态景观设计,这样的景观作品才能真正达到“为民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

[2]赵文武,房学宁.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J].生态学报,2014.34(10):2453-2459.

[3]程星.浅析可持续发展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6(7).

[4]范水生.休闲农业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规划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

篇5

    (二)国内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

    当前,国内许多经济中心城市正积极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构筑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市在2004年11月6日成立了创意产业中心,。2005年5月,北京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揭牌,中关村创意产业基地将把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作为发展创意产业的方向,并以此为机遇,形成以文化为内容、以科技为载体、以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另外,随着城市产业的更新加快,体现个性化的产业日益增加以及城市空间的更新改造。这些变化在客观上为创意产业园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三)创意产业园区号观规划的意义

    产业园区的建设不仅要注重产品自身的研究开发,同时要注意营造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景观对提升园区形象,弘扬产业文化,体现产业特色,促进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

    “创意产业”的景观规划模式不能依照开发区的规范进行,而且其景观规划也必须建构其自身的特色。对于创意产业的景观,应以自然景观为核心,以人工景观为点缀,以历史景观为底蕴,形成体现创意产业文化品位的园区景观;以园地制宜、生态化、文化性及协调性为景观原则,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融入自然”为景观理念,力求园区景观能实现“好景可观,创意无限”的目标。当然,“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汁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本文仅就创意产业园区的植物景观、道路景观及建筑景观等进行论述,为创意产业园区景观的合理建构提供一点参考。

    (一)植物景观

    生态优美的植物景观是创意园区景观建构中的重要内容。园区的植物景观设计,要本着乡土化、多样化、群落化、艺术化的原则。由于刨意产业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植物造景的风格应反映时代特性,并体现出园区产业特色。园区内的绿化要达到40%以上,园区内的乔木、灌木及草皮、常绿树与落叶树、大树与小树要合理配置。不能以追求形式美为唯一目标,可以采用以人工模拟自然植物群落为主要植物景观形式,配以屋顶绿化、建筑楼层绿化、建筑墙体绿化、道路绿化、小广场绿化等。既充分考虑在空间上和色彩上的组合,又实现植物多样的观赏特性,形成层次清晰、开合有度、色彩丰富的生态群落景观。

    1.园区人口处绿化

    园区入口处的景观是整个园区的门户,应重点绿化。通常以装饰性绿化为主,由丰富多彩的灌木和宿根花卉、地被组成,景观优美,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2.园区道路绿化景观

    园区内丰干道绿化突出“一路一个特色树种、一路一种植物景观”的特色。并可根据光照的因素影响,主要道路绿化东西方向以落叶色叶乔木为主,南北方向以常绿乔术为主,形成科学的特色鲜明的道路绿化框架。次要道路的风格简洁,一路以一种特色花灌木为骨干树种,地被植物为辅,增加可识件。形成富有节奏,特色鲜明的绿色景观屏障和绿色生态走廊。

    3.园区广场的绿化

    对于园区的广场景观的营造风格应亲切自然,简洁明快,旨在为员工提供一个适合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舒适怡人的户外交流空间。植物造景采取草地型绿化为主,形成开阔疏朗、高低错落的景观序列。

    4.园区厂区的绿化

    园区内部的植物景观以观赏型为主,局部结合生产特色加以防护。景观结合企业特色体现。不能布置高大的树木以防遮挡人们的景观视线,可以布置灌木和较为矮小的经典乡土树种,使人们不论在园区内步行还足在建筑中都能观赏到园区内丰富的景色。园区内有了良好的绿化环境,还能有效地吸引鸟类栖息,增添园区的自然情趣。

    5.园区建筑的绿化

    园区的建筑既是观景点,同时也是园区景观的重要内容。建筑外部环境与建筑应该形成虚实   结合、以虚补实、以实美虚的友好关系。在园区建筑的屋顶、阳台、窗台、女儿墙以及山墙上进行绿化种植,不但可以改变原有建筑的局部形状,而且进一步将园区绿化向空中发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小森林”,或者“城市袖珍森林”。尤其是屋顶花园,不但能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可以成为其他楼宇的借景。室外墙体可以结合承重柱子布

    置曝向绿化,如爬山虎、常青藤等,使柱子看起来不再是生硬的钢筋混凝土的长龙,而是一条生动的绿色长廊。

    (二)道路与广场景观

    园区道路是创意园区基本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园区的道路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流、物流及车流的渠化分流,柔化道路路面,适度调整道路断面。园区内的道路除了满通运输的基本功能之外,满足人的步行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景观设计时,应该建立通畅便捷的步行道及步行道景观。由于园区内的车速不町能过快,所以园区内的道路在设计景观时更应考虑其周边的建筑细部造型与质感、环境小品的形象与色彩。

    对重点道路应配套建没体现园医特色的雕塑,通过美化、亮化、绿化、彩化、艺术化,使道路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而且还具有观赏功能,成为文化路、景舰路。园区的广场景观分为巾心广场和一些小型的休闲广场。中心广场作为园区的重要景观表现场地,主要以观赏性的景观雕塑小品和植物造景组成,集中体现园区产业特色。

    小型的休闲广场一般位于园区办公环境的周边,作为员工室外休闲活动场地和沟通交谈的场所,应让人体会到现代办公空间的高品质景观感。不仅应该具有景脱观赏性、开放性等特点,而且在设计上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可设置适当的休息设施,形成良好的生态休闲氛围。对于其中的休息亭廊、景观铺地、景观桌椅、景观标志、引导牌以及景观石、景观照明设施都需要做到融功能性、整体性、艺术性和个性于一体。如文化类功能区可以适当地体现高雅艺术与前卫艺术,形势夸张与抽象,色彩可以鲜艳、怪诞;家装类功能区可以多用当地具有乡土风格的景观,多做“行”、“木”文章,并以天然材质进行精细加工,做到粗中有精、粗而不陋。

    (三)建筑景观

    整个园区的建筑应保证建成后在建筑造型、街道立面及色彩上的防调一致,则是景观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篇6

中图分类号: P901文献标识码:A

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在对一个场地进行景观设计的最初,要先通过对该场地自身的条件以及人文条件进行完整并客观的分析,一般可以发现场地的主要景观特征和次要景观特征两个方面:主要景观特征指自然、人文景观的格局以及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例如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环境色彩、装饰工艺和生活方式等,根据这些限制性的条件进行可行的规划设计,要让建筑物和活动场地跟自然要素进行相互的补充和适应;次要景观特征指的是相对次要的自然、人文景观特征,对它们进行改变,可能会造成某些景观特征消亡,但是不会对其根本的景观特征造成影响,甚至在变化中,这些次要景观特征可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景观的特征是要在城市综合体自身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公共交通设计、建筑设计等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归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城市综合体内、外相关联

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景观应该联系城市综合体的内外功能以及设计风格。在空间组织上,延伸商业街界面形态及节奏,具有公共性,需要既有街道动态与延续的感觉,又能够为人们提供驻足与停留的具有舒适性的景观空间,还要呈现立体化的表现形式,与城市综合体建筑相互协调。

(2)可以促进和提升空间的交通转换

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发挥了一定“缓冲”的作用,是与城市交接的缓冲空间。舒适、高效率的城市综合体景观空间应具备合理的流线设计,满足顾客购物流、后勤服务车流的基础上,应避免人流、车流的交叉干扰。一般的城市综合体景观空间均呈线状,促进提高空间可达性。因城市综合体本身的商业设施务对象较多,因此实现人流、车流的可达性和舒适性是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景观设计的关键。

(3)促进和催化城市综合体的商业功能

商业功能是城市综合体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景观是被当做城市综合体面向城市和人群的直接成果,应该满足城市综合体生活化、多样化的商业活动需求。在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景观设计中,要做到吸引人的视线,激发人进入综合体内部并进行消费的欲望。

(4)可以完善城市综合体自身的复合化功能

首先,多样化的空间能够激发使用者进行一些更有创造性和随机性的社会活动,使使用者能够参与不同形式的交往活动,进而强化空间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活力;其次,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在景观层次方面也具有多样性,在有限空间内,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现景观的最大化,要充分利用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的空间层次,引入水体、绿化和阳光来实现更好的立体化景观效果,可以将城市综合体的建筑外立面等部位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创造怡人的环境景观。

(5)具备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景观必须具备人性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打造人性化的景观环境以及良好的城市景观作为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点。人性化设计包含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中文化因素的体现以及无障碍设计;强调其细节的设计,可以为公共空间增添无限生命力。重视空间形态和环境与人的活动心理模式的相似度是提高空间生命力的关键,利用良好的围合界面以及环境设施,促进使用者对空间形成领域感,进一步加强使用者对空间的认知和记忆,同时对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的主要职能进行定位,确定其空间形态。

(6)形成城市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的纽带

在空间组织上,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景观吸收城市商业街界面的形态及节奏;在功能组合上,将购物、娱乐、餐饮等融为一体,将原本和购买并无直接关系的活动与购买活动交织并布置,从而创造更多购买机遇。因此城市综合体外部景观过渡空间景观应该成为联系城市综合体内部各商业业态的"空间纽带",能够联系并协调各商业业态关系。

3、案例研究—深圳天安“云谷”项目景观规划设计

天安“云谷”构建是及工作、研发、商业、生活、文化、教育、医疗等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它有别于之前的功能较单一的商业综合体,例如深圳万象城、大连万达,这类商业综合体一般采用内向封闭的建筑形态,仅在出入口处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衔接,因此,景观功能也只需满足相对单一的空间环境,起到线通的作用。然而,云谷“云构想”运用于空间构成和服务体系等各个领域。整个产业园的低层部都是连成一片的共享的云空间,云空间是向各个维度开放的共享空间,但不是单纯的开场,而是尺度自由,步移景异的开场空间;在云端工作,从工作空间下降到云空间,散布、与人交流、参观研发结果、午餐、健身,不重复建设。连接云空间的main street,拥有内部和表皮双重动线,表皮构成绿色中央景观休闲平台,内部构成连续动态的圈层空间,确保天安“云谷”所有的终端最大限度的参与天安“云谷”云计划。

4、小结

城市综合体是城市未来规划的趋势,如何将各个功能区块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高通达性、高密度性、集约性、功能复合性、整体统一性的城市综合体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城市复合体景观的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案例深圳天安“云谷”项目景观规划设计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景观设计策略,尝试解决目前功能复合性空间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升城市综合体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盖尔著(丹麦)著.LIFE BETWEEN BUILDINGS .何人可译,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国外城市设计丛书)

[2]孙志刚.城市功能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篇7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法库县为沈阳市所辖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地处辽河中游左岸。县内瓷土的储量非常丰富,位居中国之首。经中国瓷土协会认定为北方瓷都。法库县政府为了大力提高其陶瓷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巩固和提升“东北瓷都”在东北地区的统领地位,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最具发展活力的陶瓷产业基地,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其中对于203国道法库陶屯段300亩空地的改造规划被列为2007年政府工作内容。

1.2场地现状

该地段位于法库县南部,紧邻203国道,是203国道自南向北进入法库的必经之路。面积约300亩,西北侧为海拔120米的山丘,整体地形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最大落差30米。山丘北侧为陶瓷生产厂区。整个场地南部、东部被公路包围。原有植被种类主要为毛白杨。

1.3总体设计构思

该区域作为法库县南部门户地段,其标志性景观作用值得重视。根据政府部门的要求,主要确定三大功能:美化功能、标志功能、生态功能。设计构思围绕这三大功能展开。

首先考虑到现有地形地势,在高程上具备山水相依的先天条件,并且山丘本身具有地标作用,加以设计,则易实现美化与标志功能。同时在已有地形上堆山,有利于节约成本,降低造价,而山下自然形成的沟谷地带则为挖湖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设计,挖方量可满足堆山需求并有剩余。对于剩余部分,采取综合利用手段,这将在后文介绍。堆山之后,于山顶置一巨型陶瓷瓶雕塑,有水自瓶口跌出,宛如瀑布,泻入湖中,以成活水源头。

其次,原有场地植被稀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陶瓷工业粉尘污染影响,另外原有土壤瘠薄,不适于高大乔木生长。改造中拟增加抗污染树种应用,同时改良土壤。另外对大部分原有白杨予以保留。

2.方案特点分析

2.1因地制宜,传统造园手法与现代技术、理念结合

该方案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造园特色,尤为突出“因地制宜”的造园手法。在充分分析了现场的地理、地形、人文条件后,大胆采用大山大水格局,这在近年东北地区造园活动中是较为罕见的。虽然手法是传统的,但运用是新颖的,不同于常见的古典园林。其特色一是体现在湖区。北方大湖面与南方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其冬季冰冻景观固然壮观,无冰冻的景观实际上更为难得。而水面上缭绕不断的蒸汽,更为寒冬中的美景增加了一份神秘缥缈之感。这一特殊景观得益于湖区的水源——热电厂中水。这一现代工业科技产物引入到具有传统特色的山水园林中可谓别开生面。其特色之二,体现在标志性景观上。一般传统园林多为点景式设置标志——譬如江南园林的置石,皇家园林的人工装饰物。至多置石变做假山,装饰物改为建筑小品,尺度有所增加,但并没有本质的突破,无非以体现一宅一园之特点为主,称不上大地景观。而现代公共园林标志,不为一家一宅而作,代表的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本方案的青花瓷跌水,既作为自然园林中的有机部分,又将法库陶瓷经济发展的主题通过一个醒目的符号有力地传达出来,以一种大地景观艺术形式向外界传达了东北瓷都人的自豪与气魄。当然,景观设计并非单纯的以大为佳,关键还是看表达何种主题,用于何种环境。在此方案中,还有若干小的主题园,就使用了正常体量和微缩的陶器用以点题或是引导游人。

2.2环保理念突出

全园水面面积5.5公顷,蓄水量100 000立方米。如何满足这么大的水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打井引用地下水或者直接市政用水,抑或凿长渠引浑河水,其造价无疑是巨大的,而浪费也是严重的,为了一个标志性公园,做这样的牺牲是否必要呢?本案例的景观用水经政府协调,从最近的火力电厂引来生产排放的处理中水,自湖区东侧输入,由南部地区输出,再入正常排水系统,没有造成对珍贵水资源的浪费。这一方案难得之处在于,在保证整体景观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合理降低了对资源的浪费,控制了建设成本,体现了领导者和设计者对环保的重视与支持。当然,这一设计构思,也是建立在总体协调和因地制宜的基础的上的。

2.3园林设计与资源开发相结合

本方案另一特色既是景观设计与资源利用、后期开发联系紧密。有些类似于风景区的开发设计,是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具体来说,湖区挖土方量除抬高山体外,仍有富余,若在通常情况下,很可能要进行残土清运,而残土清运本身还是要消耗资金的。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土壤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而造砖既是其中之一。法库县陶土资源丰富,陶瓷制造过程中的废弃材料积累起来数量巨大,这些都是很好的烧砖材料,可以加以利用,同时因为残土废渣成本低廉,有利于降低烧砖的成本,而且不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可谓一举多得。经多方协调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利用挖出的土方和陶瓷废渣烧砖的新方案 。二者看似毫无关联却又配合的颇为默契,为园林设计与资源利用全方位综合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3.成果评价与展望

3.1成果评价

本方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环保、经济为前提,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物,依据传统园林经典造园手法结合现代设计理念 ,因地制宜,别出心裁的科学合理的绿化、美化了原有场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景观和生态效果。经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给与一致好评,也得到了法库县政府部门的认可与支持。

3.2成果展望

本方案目前在建。在具体施工中对已有设计进行了适当调整,但总的思路没有改变,即走一条低消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建设之路。

本方案在资源利用与环境设计开发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园林设计与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方案设计之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尚未出台,但方案设计本身的理念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关于“国家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的要求。事实上是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峰时期,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建设才是良性的模式,具体体现在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就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随着经济发展对外部环境的要求提升,中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环境改造、景观设计工程,也会面临更多的资源消耗、浪费等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取得消耗与创造的平衡至关重要。目前景观设计界已经越来越重视景观设计与资源的关系,例如盖格(W. F. Geiger)在北京大学第四届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上的演讲中提到: “如果我们能够从经济方面想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的话,我们会发现水资源和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作为三者共同的一个交集。水循环管理不仅仅是精神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和政治的问题。”[1]景观设计包含多元综合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水,还有土壤、植被、甚至还有空间,这些都是新课题。

篇8

二、“新中式”风格的形成

“新中式”风格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标准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传统古典景观已经不再完全适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必须树立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把传统景观设计融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改造建设传统景观以适合当代人的舒适快捷、优雅静谧的生活方式,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高品质生活需求,提升现代人的公共交往空间,体现设计的现代性和先进性,可以说,“新中式”风格的形成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新中式”风格的形成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不断涌入,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审美价值等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既带来了冲击也注入了活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极大丰富了现代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革与创新。现代景观设计必须发扬传统文化设计风格长处,并赋予现代审美的形式和手法,在传统造园手法中加上现代景观元素,划分动、静两种空间,使用漏窗让动静空间相互渗透,提高园林景观的景深,营造出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使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别有一番风味。

三、“新中式”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新中式”景观设计原则就是“因、借、体、宜”。“因”:就是景观设计要依据地形地貌来规划景观空间,使整体造型高低有序、错落有致。“借”:就是景观设计要借力环境景观,要善于运用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借景、框景、夹景、对景、抑景、添景等造园手法,灵活运用现代景观设计元素,丰富景观层次,达到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移步换景、景变步移的视觉效果。“体与宜”:就是景观设计要规划合理,在人们视野范围内,要尽量展现优美的景物,遮挡低俗的景物,使整个园林景观尽善尽美。景观设计自然得体、得体合宜,因地制宜、相地合宜、互相借助,取得相得益彰的视觉审美效果。

四、“新中式”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元素配设合理

传统的中式设计元素都充满了美好的寓意,如在景墙图案中的蝙蝠图案,因蝙蝠中的“蝠”字与“福”字谐音,寓意为福,人们寄予获得幸福生活的希望;鹿图案,因“鹿”与“禄”谐音,寓意为禄,人们寄予升官发财,获得丰厚福禄的希望;植物图案“梅”,梅不畏严寒,在雪中傲放,寓意为人们不怕艰苦,不畏权贵,能够战胜一切苦难、实现人生目标。“竹”象征虚心、有气节,以此图案来隐喻人的虚怀若谷情操和高风亮节品行。“新中式”风格就是简化传统中式元素,保留它本质特征,对它的形象进行抽象,构成对称、四方连续等几何形体,以此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抽象或简化后的传统中式元素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只是形式多种多样,可运用在景墙、廊架、大门、景亭等景观中,或者建造成单独的雕塑小品,或者运用在灯饰中。万科第五园就在小庭院内的实墙上镶挂了抽象的窗花图案,与漏窗形成虚实对比;奥运村在四个区域的座凳、屏风、草坪灯等小品上,用了不同的窗花图案,来体现不同区域的特色,体现传统文化印迹。杭州京都华府的景观设计运用了传统文化元素“印章”,对传统符号“门楣”进行变形,组成廊架的柱式等。杭州城把现存的古井,变成喷泉、涌泉,在井台上铺设青砖,既体现杭州特色又给杭州居民拓展新的生活空间。

(二)植物搭配简洁明朗

我国古典园林在植物设计上,以植物的自然形状为主,选择较多的品种,在栽植上实行多品种混植,层次多。而“新中式”风格在景观植物设计上是自然形状植物和人工修剪植物相配合种植,栽植层次较少,一般是二至三层,植物品种也较少,总体上是简洁明朗。一般是植物枝干修长的竹、枝叶飘逸的垂柳、树冠较大的桂花等,栽植形式一般是大灌木+草坪或是乔木层+地被层+草坪,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也配有一些起点缀作用的红色、白色,尽力营造简洁、明净而富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间。良渚玉文化产业园,植物以竹为主,配植一些鸡蛋花、葱兰、蜘蛛兰等植物,营造出一种宁静、飘逸的空间。园区南面,良渚港水面的近处栽植的是竹子,之后栽植的鸡蛋花,再远处种植水生植物,远景、中景、近景层次分明,景观丰富。园区北面,在主入口栽植一些造型罗汉松、大香樟、沙朴等高大乔木。在建筑的周围水面上栽植水葱等水生植物,建筑与水面的交接得到软化缓冲,丰富了建筑在水中的倒影,增添了空间景观层次。在两建筑之间栽植一些竹子,减轻白色建筑墙面带给我们的视线污染,丰富墙体的立面效果。

(三)景观色彩选择“国色”

“新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选择的是代表华夏文明的红、黄、灰、白、绿等色,结合景观材料,营造崇高隆重、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景观空间。红色是中国红、黄色是琉璃黄,一般用在景观的大门、廊架、亭等建筑上,营造喜庆祥和氛围。灰色是指长城灰,一般用在地面铺装、建筑墙面、座椅等景观小品上,主要是用来营造宁静典雅的氛围。白色是指玉脂白,一般是用在景观墙面装饰和临水栏杆、雕塑小品上,重点是用来营造纯净清洁、吉祥如意的氛围。绿色是指国槐绿,一般是指绿色植物,绿化美化环境,营造宁静优雅、生机盎然的氛围。在“新中式”的景观设计上,还常常使用木原色,如园林中的垃圾桶、阶梯两侧的护栏扶手,虽然材料是混凝土,但颜色是木原色,乍一看,以为是木制的,与园林中青砖、石材、木材等环境和谐一致,营造大自然原汁原味的氛围,也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继承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特点。在道路铺装材质颜色选择上,车行道上的弹石选用灰色系的,人行道砖选用青色的,广场上花岗岩选用暖黄色的,石材采用毛面与亚光面拼接,深灰色石材收边。新中式风格的建筑墙体立面,砖的颜色为青色、石材为米色、涂料为白色、瓦屋面为深灰色或紫红色,彰显现代时尚、尊贵典雅的气质。

(四)景观整体和谐统一

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不是就景观设计景观,而是把景观很好地融入一个整体中,融入整个园林环境中。如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根据园林空间特点和当地文化特性设计布局,见缝插针、以点带面,可以把园区划分为展示交流区、大师创作区、生活配套管理区。园林中厅、堂、楼、阁等大型建筑,要和盆景、铜香炉、石桌、石凳、门窗、雕塑等小型建筑,协调一致,园林小品既是园林中大型建筑的点缀性景观,也是一个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观赏性景观,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在园林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园林围墙和门卫房是园区的第一立面,在设计时要跟周边建筑外墙颜色一致。木平台外延设置开敞草坪,木平台和草坪形成融为一体的景观效果。整个园区景观的建筑风格和功能定位要统一,既要体现实用功能又要传递“新中式”的文化内涵。奥运村南北4个大门分别采用障景的造园手法,达到欲扬先抑的景观效果。西安曲江华府运用借景的造园手法,游人可以利用廊架看到远处的电视塔,扩大园林景物的深度和广度,收无限于有限中,现代简洁的实墙与漏墙虚实结合,达到了欲扬先抑的景观效果。

篇9

图1 海淀再生能源发电厂鸟瞰

引言

建筑方案的主题,是景观设计理念的来源。北京海淀再生能源发电厂(以下简称:海淀项目)建筑方案的设计主题是“炼・岩”和“山・石”(见图1),山体的绵延起伏带给建筑设计方案创作的灵感,页岩的构成形式使建筑体态刚健、充满韵律,赋予了建筑更完整的生命。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是紧密的、完整的、和谐的整体。室外环境的设计,也是塑造与建筑环境协调的景观设计。本文结合项目工程设计实践,对海淀项目景观设计予以总结,旨在提出再生能源厂环境景观设计的要点,供同业者参考。

一、场地概况

海淀项目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西六环外侧山区丘陵地段,远离市区。厂区东侧是西六环路和郊区西北环线铁路线,其他三侧为山体绿化隔离带。厂区地坪比六环路高约30米。场地标高在100m~150m,高差较大。

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25公顷,其中绿地面积约6.5万m2。厂区为新征地,建、构筑物三十余项,由主生产部分、辅助生产部分、厂前办公部分组成,包括焚烧中心区、行政生活区、厨余垃圾厌氧处理区、污水处理区、炉渣暂存区以及垃圾预处理发展场地等。

该场地地处山前地带,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在场地处理方面,根据山区坡地高差情况和边界情况,结合使用功能,将场地处理为5块相对平坦的用地。

二、景观设计原则

(1)与场地竖向及功能布置密切结合的原则:充分理解园区建筑布置、交通组织、竖向设计、总平面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室外综合管线等。

(2)整体化总体设计概念:西山风光带的整体化塑造;布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土地。做到引领区域发展,体现环保精神;打造生态园区,塑造企业文化。

(3)生态化设计原则:绿色环境的创造及维护为根本,生态的功能应是本次设计的最基本出发点;采用全方位的生态节能技术,从场地布局、新能源与新系统应用、室内环境控制、节水与水处理、材料、产品选择和利用、能源利用策略、再循环计划的角度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4)结合社会功能的原则:该园区具有环保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景观设计应营造典雅大方、安全便捷、尺度宜人并别具特色的场所空间与可持续发展的园区环境。鼓励身心健康的工作方式和参观教育模式。

三、景观设计思路

1.现状环境条件

海淀项目深入山区丘陵绿化隔离带,厂内交通运输组织采用人、物分流的方式,所有物料运输均集中在工房的南面,生活垃圾直接沿高架桥进入垃圾卸料平台。焚烧中心区是本厂垃圾焚烧发电的主生产部分,位于厂区中心最大的一块平地上,其中焚烧发电工房是本园区中的核心建筑。行政生活区该部分位于焚烧工房北侧,场地位于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坡上,与生产区拉开一定距离,与主厂房有厂区道路和排洪沟相隔,也便于形成厂前区绿化空间。焚烧发电工房参观流线入口处布在建筑南面。

2.景观设计概念

景观设计应尊重焚烧发电工房的“炼・岩”造型方案。“炼・岩”造型设计灵感的双重来源:山与石,山体的绵延起伏和充满韵律的页岩构成形式,结合西端高耸挺拔的烟囱,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线。建筑色彩灵感来源:“缘于绿”,作为环保建筑,设计尊重山水大环境,还绿与林,建筑色彩结合中国民居的色彩典范,青山、绿水、白墙在质朴中透着清灵,不做过多材料色彩的结合。同时,而建筑整体布局根据功能、规模、地形灵活布置;“隐于山”,大象无形,从无形到有形,化有形于无形,营造意境,是该设计追求的审美境界。

3.基本思路

(1)规划结构形式:

景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绿色、科技、人文”的时代特点,体现沉稳、庄重、美观的特色。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和特点,结合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总平面布置和参观流线,确定了以“一环”、“一心”为主的规划结构形式。“一环”就是以围绕焚烧发电工房为环,园区步行铺地系统,配套设施等均沿环线布置,使南北形成统一整体。“一心”就是以北段人流主入口开始,延伸至焚烧发电工房与综合楼之间的景观设计为中心。

(2)按绿化景观环境系统进行总体设计:

整个园区的景观系统按照“公共景观-建筑周边绿地-屋顶绿化”立体景观设置。公共景观根据人流集散的特点,主、次景观节点分别设计,本项目主要景观面向城市一侧,由主要人流口可直接进入,同时作为整个园区的入口绿化广场,庭院中通过景观小品结合、乔木绿化的设置,结合车道、人行步道系统,延续到行政生活区与焚烧中心区之间的场地,成为整个园区的的景观休息核心。同时与垃圾焚烧工房参观人流主入口的中心景观节点相呼应,互为对应,其余根据需要在参观流线上设一个或多个次景观节点。

(3)重视局部景观及其细部

焚烧发电工房与综合楼之间及出入口附近是设计的重点局部,应做好“点、线、面”多层次绿化,通过微地形的处理,营造出园区的绿色生态环境。与景观相呼应,夜景装饰灯光也是重要的细部,如庭园灯、草坪灯、地埋灯、光纤、水下灯等。

四、石材在景观中的创意表达

海淀项目方案立意的特殊性,使得“山・石”有着特殊的意义。各种不同的元素有着不同的质感、颜色和含义。石材是表达建筑创意的经典材料。以硬质铺装为主体的广场,在铺装的形式上,可采用整体衬托局部的手法,如大面积的花岗岩块石为底,局部镶嵌石条,形成对比。

充分利用石材本身的纹理和天然色彩,为建筑艺术形象和环境的创造提供多种可能。而不加修饰的,以本体形式存在的石材,更是具有可贵的原生态气质。每当这种石材运用于建筑与景观创意的各个场景中,石头所特有的雄浑和粗犷的气质与建筑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奇思妙想。我国传统园林中利用石头做成了姿态各异,“瘦、透、漏、皱”的假山,它们或峻峭凌厉,或亲切圆润,或浑厚沉着,或奇巧精妙,将我国园林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1〕。海淀项目中石材在景观中的创意表达必将成为提升主题的重要的手法和工具,具有特殊意义。

五、结 语

再生能源发电厂区景观设计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势,减少土方,节省投资,结合场地绿化,将使厂区建筑群成为绿色环抱之中的一座“景观之城”,并有机地协调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将成为具有特色的、北京重要的环保科普教育基地。

篇10

引言

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的主要部分,公园以其环境幽深和清凉避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情侣们,老人们,孩子们的共同圣地。而位于施甸县的玉湖公园是全县的亮点公园,但是公园原有部分植物长势不好,景观层次单调,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休闲、游憩、娱乐的需要。通过对公园现状的认真分析,2011年春天玉湖公园实施了绿化改造工程,以人为本,突出地方特色和场地精神,利用植物造景,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环境优美、满足休闲功能要求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1 规划总体要求

1.1 规划的背景 施甸县的玉湖公园为引领施甸县居住休闲度假新模式,创造性提出旅游产业园的概念:集生活居住、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商务会议区、动植物园、水上乐园、娱乐健身中心为载体的综合旅游产业园。

1.2 规划指导思想

1.2.1 高品质的物质环境 功能与形态并重,合理进行功能组合与用地布局,塑造富有特色的形态环境,构造一个空间层次丰富、具有时代感的居住区。

1.2.2 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绿化系统建设、营造诗意的居住休闲环境。

1.2.3 高效能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做到安全、高效、可靠:现代化高效能的通信设施、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高效能的上下水清洁能源供应系统、消防及垃圾回收加工等市政工程设施。

1.2.4 高水平的管理 加强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率,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增强规划弹性和对市场的应变力,建立完善的管理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2 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2.1 坚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地组织公园各个部分。在公园地形地貌的艺术处理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就地掘池,因势掇山,力求达到园内填挖土方量平衡;地形设计要充分考虑园林使用功能、园林景观、园林工程、园林植物生长等诸方面的要求,合理开掘布局。在公园各景点的组织上,可采用以两三处主景为构园重心,利用园路、溪水、山丘等造园要素连接各景区,使其前呼后应,过渡自然,构成协调的园林空间序列。

2.2 坚持以人为本

要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尽可能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公园,是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公园规划设计要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进行。注意与周围环境配合,与邻近的建筑群、道路网、绿地等取得密切联系,使公园自然地融合在城市之中。

2.3 注重创新

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其他规划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不同的设计。公园的规划设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2.3分区设计

2.3.1休闲区设计

该区域东起新广花路,西至铁路桥。此区域靠近居民区,北接秀全公园,具有丰富的文化沉淀,设计主要考虑到周边市民的文化休闲活动和河道生态的展示示范,设置文化广场和市民广场等,广场又设置一定的开放草坪空间和林下空间,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前提下,有组织的使游人能够亲近绿地,感受自然,充分体现以人为体的设计理念,展现花都最休闲的地方。

2.3.2生态体验区设计

生态体验区位于新街河河道的中上游,考虑到原有砖窑厂和其他旧厂区等,以及原有水塘的河堤现状,主要对原有的砖窑、石灰窑等进行改造,形成集遗观览、历史博览功能的艺术体验区。南面自然山林中设置国花雕塑公园、康体游乐园等,并在整个公园制高点设置标志建筑,供人们登高远望,浏览一河两岸的美丽风景。

2.3.3步行桥景区设计

步行桥景区地块狭窄,景观用地有限,方案利用防洪堤的放坡要求,结合地形、园路、水系、卵石、植物等景观要素,营造精致的景观环境。景观步行桥入口处设置螺旋型通道,满足公园与步行桥之间的无障碍通行要求。该区设置了公园管理房和茶室等功能建筑。

2.3.4滨水主活动区设计

滨水主活动区是公园内主要的活动区域,景区围绕中心湖面组织景观,通过各种形式的景观要素组织丰富的亲水场景。设置了集散广场、滨水休闲、儿童活动、观演、草坪休闲等功能区块。满足游人亲水、近水的需求。该区域东起迎宾大道以东300米,西到凤凰桥,作为花都的门户,一方面是景观和视线上的要求;另一方面,公园方向的人流量较大。满足这一功能要求,在迎宾路两侧设置公园入口广场,广场是使命聚会、交通集散的主要场所,设置观演台,适合与大型的节假日庆典活动。同时,在周边设置茶室、餐厅、游船码头、小卖、厕所等功能建筑。另外,为了开阔视野和大气的空间效果,新的设计拓宽原有水面,沿规划路边设置绿道,由2米自行车道和3米人行道组成,并沿途设置亲水平台、休息坐凳、景观灯柱等景观,丰富河堤景观带。

2.3.5生态标本园区

生态标本同区向游人展示了不同植物群落的不同景观形态,同时为生物的繁衍提供良好的场所。本区内地形相对较为复杂,便于不同习性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发挥标本园的示范作用。以群岛的形式反映湿地景观,设置水杉方阵,展示其于性之美。结合防洪堤的坡地地形,种植山区植物。区内设置温室,引进和栽培热带植物和珍惜植物。丰富了标本园的植物品种。

2.3.6生态培育区

设置生态培育区,在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逐步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设置景观挑台组织观景。该区作为生态培育的一个示范区在全园乃至整个滨江生态带得以贯穿,逐步形成完善的滨江生态系统。随着人流量的增加,该部分区域可以有组织的加以二次建设,形成公园新的游览景点。

2.4植物规划

根据地块特征,景观及功能需要,进行植物配置宏观控制。

2.4.1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绿色基调;局部点植精品树种,提高景观档次。在树种的选择上,以适宜本地生长、具有良好生态习性和观赏性的乡土树种为主,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以降低资本投入。在局部景观亮点和视线焦点处,可考虑精品植物,用以点景:

2.4.2配合地块功能特征。进行空间组织,尤其要注意通过植物的调和使防洪堤、绿地、水之间的和协共生,形成环境整体。由植物配合进行窄问组织,根据景观区域或开放,或幽闭,或疏朗的空间要求,配以庭荫、孤植、密林、片林、疏林、草坪等不同形式,形成多种特征形态的空间;

2.4.3根据本工程为滨水绿化的特点,在植物品种选择上,要注意多选用耐水湿性较强的植物,如水杉、池杉、菖蒲等,并考虑其沿江的抗风能力;

2.4.4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功能: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环境改良能力,选择抗性较强的树种,合理配置,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结合生态公园规划实例分析,提出规划设计中体现地貌地形、道路建筑、水环境、绿化植物的生态设计方式;同时从总体布局、功能分区规划、景观生态设计、植被的生态规划设计等各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方略,从中打造一个优雅休闲的亲水性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游完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