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33: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政治哲学发展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3-0000-01
一、 古希腊的政治哲学
古希腊是西方的政治哲学的发源地,西方哲学在古希腊实现了它的第一个辉煌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关于政治哲学的主题及其他一些主要问题都已经有了雏形,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也日趋深入全面。政治哲学在理论上和思想上的丰富多彩性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体现。当时的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具有两个最为基本的特征,其一是为政治哲学家们所主张的政治哲学观念找到一种终极性的依据,这是第一个特征。其二是政治哲学的原理、观念、原则以及相关理论受到当时的政治实践影响,多以城邦政治为中心展开的。
正义是古希腊的政治哲学中一个最为基本的主题。毕达哥拉斯学派运用“数”来解释万物的本原,追求和谐,而且用数的关系来表示和谐。在他们看来正义就是数的平方,因为平方数是由若干相等的部分组合而成的,这便是一种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战争具有普遍性,正义就是战争。但是关于将正义看作和谐还是把正义看作战争这二者之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一时期古希腊另一位著名的大哲学德谟克利特认定国家的利益高于其他一切利益,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国家与其他学者的国家在性质上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民主制度他所积极主张的,只不过他的这种民主制度的根基乃是等级制度与奴隶制度。
柏拉图的思想是古希腊政治哲学的高峰。他一方面从其哲学立场出发以其哲学方法深入地探讨了正义以及其相关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提出了理想的社会基本结构。柏拉图对正义的探讨乃是他的全部哲学探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的方法也就是他的辩证法,问答加归谬的方法,借以找到所探讨的事物本身,而后者在柏拉图看来就是理念。柏拉图最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理想国》的主题就是正义问题。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与柏拉图不同,主要体现在他关于古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研究和他关于理想国家的观念上面。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动物,所以他们必须生活在一种政治共同体之中。城邦是一种自然的制度,是从最自然的人与人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人的一切言行都以某种善为其目的,因此,人类的联合体也同样是以善为目的的,城邦是一种最高的联合体,以最高和最广泛的善为目的。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我们了解到,政治哲学一方面与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的哲学思维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受当时社会政治现实的限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乃是西方政治哲学的滥觞,也是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主要资源,虽然历经批判,但是即使在当代的主要政治哲学流派里面,人们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思想的影响。
二、 现代政治哲学
我们这里所说的现代覆载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从马基雅维利所处的十五、六世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马基雅维利被称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者。为现代政治哲学提出经过系统论证的基本观念、概念和方法的是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社会契约这样一种理论设计确立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方法,既然某种外在的神的旨意和先天的道德规范是不存在的,那么人世间的规则就必须由人自己来订立。而人之所以具有这种资格,乃是因为他们的自然权利。从自然权利到一个国家的主权,霍布斯完成了人类依据自己的理由来建立社会或国家及其规则的理论论证。洛克也是通过社会契约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产生,与霍布斯不同,他认为,即使在自然状态之中,人们也都能够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而所以要订立契约以建立公共权力,乃是因为自然状态是不稳定的。这样建立起来的公共权力拥有立法、行政等权力。卢梭关于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和个人权利等问题的一些主要观念是与洛克大体一致的,然而后人对卢梭的评价却意见纷歧而至于大相径庭,最极端的观点将卢梭看作是现代极权主义的祖师。后一种评价的最主要根据就是卢梭提出了公意的观点。卢梭认为,建立国家或社会的目的乃是社会的公共幸福,但是只有公意能够按照这个目的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
康德的实践哲学深受卢梭的影响,这就是对人的尊重,而这一点奠定了康德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从而也就奠定了其政治哲学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人是目的。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是经过法国大革命的洗礼的,但是这并没有使他的政治哲学更具现代性,他的政治哲学既太受其哲学体系的束缚,也太受他所在的那个王国的局限。黑格尔虽然也强调自由,注意到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但在他的政治哲学里面,国家才是至高无上的东西。黑格尔的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重大的方法论上的影响,与社会契约论相反,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将人类社会的制度看作某种客观的、外在的因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必然产物,除了顺应这种规律,人的其他活动都几乎是无足轻重的。
现代政治哲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与现实激烈的革命和其他社会变迁而导致的冲突一样,不同派别之间的观念也始终处在于针锋相对的斗争之中。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派别和斗争的内容有其变化,但基本趋势是越来越晚期,两大派的阵营的分野就越鲜明。
三、当代政治哲学
我们这里所谓的当代与现代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分明的界限。这个当代相对于西方思想和社会的巨大转折而言,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而就整个世界在基本方向方面突然之间趋同这一历史现象而言,当是在二十世纪末开始的。后一种变化对当下的世界以及对未来的人类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但是它尚未在政治哲学里面反映出来。另外一个重要的理由在于,政治哲学实际上在十九世纪末开始衰落。尽管如此,在这一个时期仍然出现了一些对当代社会产生不小影响的思想家和学派,他们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多数是在批判现代社会时提出来的,比如,西方通过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而自由主义传统的思想家通过批判专制主义和计划经济而深化对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解,发挥那些体现了重大的现实意义的观点。这些批判、观点都是颇有价值的,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导向政治哲学的复兴,但并没有达到这一步。
1971年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版,标志政治哲学在当代的复兴。第一,罗尔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以提出新的价值主张和规范,第二,建立了自己的方法以论证自己的主张,第三,从外在的方面来说,罗尔斯的理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诺齐克针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重新论证了自由至上主义(个人权利至上主义),提出最弱意义上的国家的主张,而像泰勒、桑德尔等人以黑格尔哲学为背景主张和重新论证共同体(社群)相对于原子主义式的个人的重要意义。在欧洲,哈贝马斯的理论也因与罗尔斯的直接论战而突现出他的折衷主义的特点。政治哲学的这次复兴运动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景尚不明朗,但是这场复兴所引出的争论似乎没有上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争论的那种尖锐和针锋相对的气氛。它所表明的究竟是问题太过困难而无法解决,还是问题无需解决,尚需要我们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翠:浅论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与内涵嬗变[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1期;
关键词:发展;发展哲学;科学发展观
一、发展哲学建立背景
发展哲学是有关发展的理论创建尝试在哲学领域中的反映。20世纪,特别是“二战”结束后,伴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和瓦解,广大亚非拉等地区的殖民地国家获得了独立,开始进入发展本国经济的新时期。战争给生产力带来极大的破坏,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为追求GDP增长提供了条件。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崇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标的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增长”的唯GDP发展观大行其道。各国片面追求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核心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的确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国家间的相互联系,社会整体向前迈了一大步。在发展的探索历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性、片面性和极端功利性等特点,发展危机随之而来。这个时期的发展并没有真正消除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也没有解决如失业、文盲、疾病、社会动荡、环境保护、两极分化等问题,却增添了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道德失范、暴力猖獗、社会关系紧张、人的伦理和价值取向等发展中的问题,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怪圈。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包括发展主客体、发展代价、发展规律、发展理论及发展价值等在内的发展问题,并在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对发展进行新的理论创建,这种有关发展的理论创建尝试反映到哲学领域中,发展哲学就应运而生。
二、发展哲学研究内容
发展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其包含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是相当的广泛、丰富和多样的。发展本身就内在的包含了其广泛的领域,仅发展哲学的核心范畴社会发展就包含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内容。
20多年前,法国著名发展哲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新发展观》一书中就曾经追问: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哲学?两者是如何关联的?[1]“佩鲁问题”是一个时代对哲学的叩问。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是人类新时代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每个主体命运的根基。任何哲学总是时代问题的解答。发展哲学是发展实践、发展问题的哲学反思,是对发展目标与发展进程的人文关怀,是发展观深层的逻辑表达和理性批判。“从发展哲学和发展观的关系来看,发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发展观;从发展哲学和具体的发展学科的关系看,发展哲学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及人的发展知识的概括总结;从发展哲学在社会生活的地位来看,发展哲学是以最一般的概念、逻辑的形式反映社会发展存在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2]
发展哲学主要是从哲学层次上回答为什么发展、发展条件是什么、怎样发展等三个问题。从人类发展实践活动中去考察人与世界关系,这就出现了发展主体和发展客体这两个哲学范畴。发展主体是指在发展过程中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发展客体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发展就是发展主体与发展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科学的发展观,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发展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发展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前者形成发展真理、后者形成发展价值,发展真理和发展价值是反映两种不同关系的范畴,分别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思维向度。发展真理是从发展与客体一致性上进行考察,揭示发展的客观性,方向是发展主体指向发展客体,体现了发展的客观性尺度(即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所设定的尺度,违背了他,人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发展价值则是从发展对主体的效用上进行考察,揭示发展本身的功能和作用,方向是客体指向主体体现了发展的主体性尺度(即人类以自身为尺度,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展真理与发展价值的有机统一就形成了发展规律。因此,发展哲学中主要有发展真理、发展价值、发展规律等三个重要内容。
三、发展哲学的使命
哲学源于时代,时代决定哲学。作为人类智力体操的哲学,必须关注当下,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哲学的使命和任务使其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反映和表达着时代内容和时代要求。发展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在今天现实条件下,真正恢复和重新发现人。发展哲学是真正解放人的哲学,是又一次对人的本真存在的复兴和启蒙。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来说是一种“通过人而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实践的人道主义”。[3]发展哲学真实地立足于人的生存现实,着眼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体现人的生命价值,现实地帮助人克服生存困境,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与生存境界,体现人的尊严,推进人的现实发展和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逐步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境界。
在当代中国其特殊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这是由于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和发展观念,是按其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发展问题进行的典型的西方阐释与解答,本质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及其发展需要为根据建立的。而中国社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仅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基础、发展程度、发展目的、发展主题不同,而且还存在着中西方文化差异、价值观念、思想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高清海先生指出:“我们要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且还要为人类发展做出努力,就必须建立和创造我们自己的发展理论。”[4]发展哲学在中国要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所面临的根本矛盾及其理论解决为研究对象和历史使命,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内容,以对现有发展理论、发展实践和发展观念的反思与批判、对当今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的观念表达为研究方式和理论路径,而以阐释当代中国人在其社会发展中的存在方式、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为核心问题和目的宗旨。建构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适应本国发展实践的中国本土发展哲学。
四、发展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在发展哲学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实践的思维方式,通过系统的多维视角和历史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人类社会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体满足其利益、需要,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具有合目的性;又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存在客观规律的进程,具有合规律性。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对社会发展本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分别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质要求和现实要求,既是对社会发展哲学的创新,也是对人类以往发展观的反思、跨越与整合。
发展问题是在发展实践中各种矛盾的精神表现。问题是哲学之端,“发展问题中的哲学”是“发展哲学中的问题”的来源和基础。在中国,发展哲学的最终根源,最坚实的基础来源于中国本土的发展实践,来源于中国的现实问题。对中国本土问题的反思,始终是发展哲学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始终是发展哲学进行有关发展道路的探索和选择、解决人类未来社会的再发展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具有当代中国特色,须使其真正成为当代中国人自己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正如刘森林教授所说,他应当“是中国人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5]
作为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现世的智慧,文明的活的灵魂。发展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秉承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思想传统,通过与全球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的积极对话实现本土的理论创造,展示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通过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深度反思发展问题、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建构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观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的发展作为发展观的核心。[6]科学发展观是为适应时代和发展实践的需要,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是当代中国发展哲学的最主要观点和成果。其在内涵的深化和丰富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取向、施政理念和工作的总方针、总原则有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六大走向”:其一,从“物本”走向“人本”;其二,从“增长”走向“发展”;其三,从“二元隔离”走向“平等统一”;其四,从“非均衡”走向“均衡”;其五,从“对立”走向“和谐”;其六,从“一时之效”走向“未来永续”。[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建设小康背景下突出了发展问题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政治层面上强调坚持效率优先,更加强调社会公平;在整体平衡推进中强调“五个统筹”,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在形而上学层面上凸显了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是马克思发展哲学研究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发展哲学在新时期研究的生长点和重点。
参考文献
[1]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邱耕田.发展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高清海等.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6]孙宇鹏.当展哲学的人本性确立――兼议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切入点[J].中国发展,2004,(01).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221-01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医院文化建设,要树立“以员工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
医院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医院文化建设与变革的核心是确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医院发展的价值观。当然,由于医院特点不同,医院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各异,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医院价值取向应该是一致的。
卡耐基管理模式的创始人物安德努·卡耐基有一句名言:“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这句话说明,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员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医院要树立新的财富观,在医院有形无形的财富中,员工是最重要的财富。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概念,也是医院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它贯穿于医院文化建设中,医院要发展,人的因素是关键,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秉承“以员工为本”的价值观,使医院兴旺发达的保证。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医院文化建设坚持,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医院哲学
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其内涵是,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运行过程,而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过程。促进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其内涵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内科与外科、临床与非临床、基层与机关、医院与社区、在职与离退休、医院内发展与对外协调高效等和谐有序,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医院哲学。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其内涵是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它有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医院发展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具体包括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意识教育,普及可持续发展观念;重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减少物质浪费和消耗;注意保护环境和绿化美化,加大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力度等;促进医院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医院要坚持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在这三点中间,效益是目的,质量是前提,规模是手段。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而换取一时的、表面的繁荣,也不能盲目扩张规模,违反医院发展规律。发展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还要正确协调医院发展过程中的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牟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急功近利,一味地为获取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与患者利益。医院哲学是医院全体员工所共有的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是医院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医院哲学处于医院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它主导和制约着医院文化其他部分的发展方向。医院哲学是医院价格化的基础,是形成医院独特风格的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医院哲学处于医院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它主导和制约着医院文化其它部分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医院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医院哲学,必须自觉运用哲学为指导,经过艰苦努力,创造出具有本医院特色的医院哲学。
医院要始终坚持诚信为本,既重视当前的发展和眼前的利益,又着眼长远,重视远期利益,要摒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这样会伤害医院声誉,最终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各项建设的一部分,无疑应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医院物质、服务文化建设在内的各项工作之中,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整体与个体、暂时与长远的关系,即要考虑到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取并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三、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医院文化建设,要强化医院的社会责任意识并融入职业道德中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来自思想认识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愈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愈自觉愈坚定。
一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一科学体系中,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哲学结合起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
《哲学与人生》是提升学生德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教材,只有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念,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教学成就。
一、结合科学发展观制订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属于德育的范畴,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保证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有所计划、符合社会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要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之前,保证学生领会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精神实质以及内涵,还要结合其主要思想内容制定出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保证德育与实际教学目标达到有机统一。在教材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哲学依据以及实际的背景,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的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具体的哲学思
想。让学生通过前两个单元的系统学习,明确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时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从而以此来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后期进行的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人生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一定的历史规律、人的本质认识以及如何达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等教学活动中,都要运用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对于《哲学与教育》中的一些次要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状况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压缩。
二、保证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满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来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时,要分析我们国家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需要解决的矛盾所在,并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应用对于人类社会产生的种种积极效果和影响,能够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种种矛盾,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事求是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反对各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在唯物辩证法和联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我国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部分和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实际存在的,是不以人的种种意志而发生转移的,这就能够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处理好与教师、同学、朋友、家人和同事之间的种种关系,从而给他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在关于辩证发展的内容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之所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为了让人类社会的前进满足自然规律,这种发展包含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等,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思考问题,从而让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满足与社会相协调统一。在《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的第六课提到了主要矛盾,对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来进行分析,党和政府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核心,就说明他们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主要的发展目的,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的发展战略综合考虑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发展方法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这说明经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中心,并致力于解决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文化、政治、生态文明建设上面不落后,充分体现了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让学生在这种统筹兼顾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种种关系。
在进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结合思想和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以及实际的社会发展现状之上而产生的,科学发展观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只有保证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
关于人的本质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构建和谐社会等知识进行重点教育,让学生明白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结果和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产生的种种矛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统一的局面。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课程中,要坚持修生立德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的形象,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所发展,要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师德素养,要保证自己的所有教学活动都符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政策制度规定,不做有违常理的事
情,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师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思想,并选择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现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让他们在认真分析自我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的理想,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创业就业的能力。教师要保证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哲学与人生》的教学过程中都要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其进行引导性学习,这样就能够促使教师学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提出良好的建议,及时发现不足,并采取方法加以改正。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也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其多加鼓励,保证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质量,通过多媒体软件和现代科技技术对一些枯燥、乏味的哲学理论内容采取生动有趣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教
学,在实际课堂中多使用辩论、讨论以及情境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哲学与人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和人生理想的一门课程,如要保证实际教学活动满足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就要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保证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满足实际需求,从而提高这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宁.关于对《哲学与人生》课程加强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3(07).
[2]李宁.浅谈探究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3(11).
[3]闫承友.提高哲学素养 启迪人生智慧:浅谈《哲学与人生》教学感悟[J].新课程:中旬,2013(12).
关键词: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理性
Key words: harmony,development, harmonious development, rationality
作者简介:张敏(1982―),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思政部教师,哲学硕士。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发展哲学
一、以往发展观的反思
传统发展观,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的一种发展观。它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等同起来,往往片面强调发展的经济目标、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不太注重甚至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实际效果。传统发展观作为发展观的一种历史形态,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它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部分地解决了人类的贫困落后问题。但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深入,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及其负效应日渐显现。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所说:“我们唯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1]
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使人们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迫使人们寻找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以后,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许多国家选择发展目标和制定规划的基本理念。然而,人们大都关注可持续发展“如何可能”的问题,而没有深入探究追问可持续发展“是否可能”的问题。实际上,可持续发展观本身也面临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2]可持续发展观并没有真正摆脱人的自我中心化的羁绊,它不过是一种更隐蔽的自我中心化而已。有人仍把“可持续发展”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或者至少是一种“温和的人类中心主义”。[3]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引导下,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只停留在人类自身的持续性上,所谓的平等只是人类自身的平等,所谓的发展不过是人类自身的发展,所谓发展的多维是也仅仅是人类社会子系统的多维,与人类同生共存的其他物种被排斥在发展大系统之外。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甚至容忍了对大自然的某些毁灭性破坏,而这种破坏有时是釜底抽薪式的。一部(迄今为止的)可持续发展史,仍然是一部惨烈的天人‘斗争’史”![4]
二、科学的和谐发展观
通过总结人类发展的历史,借鉴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历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逐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发展的认识,深刻地体会到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的影响。要想把人类从发展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彻底地抛弃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的发展观,回归和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发展观――和谐发展观。与以往发展观相比较,和谐发展观对发展的理解更加科学、合理。
1、和谐发展关于“何为发展”更加深入
传统发展观对发展内涵的理解极其片面,在其看来,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增长视为解决贫富分化、社会公正等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手段和途径。因此,这种发展观见物不见人,以GDP的增长为优先战略。可持续发展观虽把发展理解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的综合,在经济与道德、效率与公平、工具与目的、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上,力求平衡,但它毕竟带有过强的经济导向,并且始终主要着眼于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和谐发展观是一个多维的综合概念、系统工程,内涵非常丰富,它所体现的发展不是单打一,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和全面进步,它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中能达成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结局。具体来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社会结构的和谐;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内部和谐,又要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
2、和谐发展关于“为何发展”更加明确
传统发展观囿于经验事实和感性直观,在人与物的关系上,见物不见人,表现为对人的需要和发展的漠视,以及对物、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可持续发展观虽然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但由于它过强的经济利益,始终未能挣脱“效率优先”的窠臼,因而,对人的关注显然欠缺。和谐发展观明确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和战略思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最终诉求。和谐发展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社会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位,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提高人的各项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视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视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视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和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并认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只有这样,和谐发展才能早日实现。
3、和谐发展关于“怎样发展”更加科学
传统发展观靠“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来支撑,创造单位GDP所用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掉的金融资源,以及带来的环境污染,在全世界指标较高,但经济结果却表现为“低质量、低效益”。可持续发展观,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解决发展与可持续性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本身的可能性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和谐发展要求发展方式坚持“五个统筹”,即: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差别;其次,统筹区域发展,寻求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第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
系;第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协调国内发展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关系。[5]
三、和谐发展:理性与价值的统一
和谐发展从本质上来看是理性与价值的统一,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内在统一的过程。理性即合规律性,指适应了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体认识和遵循社会客观规律的进程。根据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在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及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政治、文化等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防止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是唯物史观揭示的基本规律,和谐发展是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6]和谐发展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且顺应了中国现阶段的现状。因而,和谐发展具有合规律性,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价值即合目的性,指和谐发展合乎社会主体的目的,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社会历史进程是通过社会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价值选择活动实现。人类在价值选择过程中,总是要权衡利益的多寡轻重,向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从事最能增加自身利益的活动。社会各类主体为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展开激烈竞争。最终在形成整个社会利益平衡格局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6]和谐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真正将广大人民作为发展的主体、中心和根本目的,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保障人的平等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最高宗旨和根本原则。同时,现实中的不和谐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了解决我国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应对国际复杂局势,增进人的安康幸福,和谐发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威利斯・哈曼.未来启示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8,第193页
[2] 何中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0,(1).
[3] 转引自《当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环保哲学》,载《哲学与文化》,1998,(4).
一、园区发展内涵
的认识来源人们对园区社会发展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园区社会发展内涵的研究而逐步深入的。但是,人们对园区发展内涵科学、全面、深入的认识,并非一个完全自发的过程,而是通过对不同社会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与不同社会需求层次的研究、分析才达到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价值哲学角度哲学把社会界定为“善”的集合体,认为社会发展意味着一种道德的上升运动,即由过去的“恶”向未来的“善”的实践过度。哲学视角坚持以社会元发展理论(即社会发展观)研究为社会发展研究的理论支撑以及基本出发点。其中,价值哲学强调价值与手段的统一,把社会发展归结为人类为其社会追求并付诸于实践的、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创造性活动,把发展视为一种趋“善”的过程,认为发展并不简单地等于进步,二者之间的差异还涉及到一个“代价”:它是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为社会进步所做出的牺牲、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所承担的消极后果。12代价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亦步亦趋,就社会总体发展而言,代价的付出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代价是永远不可避免的,问题的核心是在发展与代价的博弈中,如何用“有为”的代价取代“无为”的代价。回归我国园区建设,如果发展目标符合规律,采取的手段合理,运用的防范措施具有超前性,那么,社会发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付出的代价;如果园区社会发展超越了合理代价的“度”,就会制约经济发展,付出过分代价。价值指向趋善过程必然要面向人本,所以只有把人的发展和价值提升作为园区发展的终极目标和尺度,才能对其发展起到积极科学的推动作用。2.经济学角度经济学认为,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与动力。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经济学主要探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采取哪种社会发展模式更为合理,而这又取决于基本国情,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情况。物质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社会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另一方面,物质的选择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14在此基础上,坚持以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为基础衡量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看生产力是否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是否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生活水平是否得到真实的提高。此外,经济学视角的社会发展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其重点是要解决人口、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而社会发展理论的重点则是解决社会本身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理念、规律以及发展质量等问题。以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式建构起来的园区社会,从经济学视角来探讨其社会发展,涉及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社会、社会与发展、发展与环境等关系,只有社会发展目标与其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本质相一致,只有坚持园区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全面围绕提高园区生产力水平、提高园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提高园区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核心目标,才能实现园区的科技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社会学角度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涵盖于社会学研究视野之内。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即注重研究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几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社会是社会关系的集合,对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研究始终是社会学坚持的价值理论取向。社会学从人本角度出发,将社会发展看作是从物质到精神的社会关系由个人向社会整体的自由延伸,即由个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带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社会存在的总体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与最终的价值落脚点,认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式。这种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价值取向,一方面把社会发展的真实意义复归于人,认为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强调以关注人的终极目标的人文取向为一个健康、现代的社会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从人与社会发展的同一出发点探讨社会发展才具有真实意义。另一方面,强调社会发展的价值同时又内涵了其终极目标在于从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多种状态下解放出来,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应当是按照人的需要、人的本性而进行,经济与科技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15在此意义上,园区社会发展应始终把“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作为核心目标,不断提高园区教育水平,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为“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提供宽松、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
二、园区科学发展的内涵
社会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所谓园区科学发展问题,特指以园区社会为载体的,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不仅为园区建设指出明确的方向,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延伸。首先,经济发展是园区建设的要义所在。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园区,应时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带动能力与辐射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与物质保障。其次,人的发展是园区建设的核心目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园区科学发展应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时刻做到把“人”的发展作为园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赚钱”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实现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科学发展。再次,把系统性建设作为园区科学建设的基本要求。一要着眼于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系统“四位一体”的全面思考,实现园区经济建设、政治民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二要着眼于社会各系统间以及各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三要摒弃以“人对物的直接追求与无限占有”为特征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和以资源生态被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牢固确立“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最后,把统筹兼顾作为园区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园区所具备的社会实体特质,决定了其内部存在着不同阶层与群体,只有通过统筹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兼顾物质资本扩张与社会分配,才能实现各结构层次间的相互和谐。因此,园区的科学发展不仅映射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旨,同时遵循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园区科学发展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27-02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企业责任纳入哲学的视野下,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审视企业责任,更能明确企业应承担的责任,也为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提供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着科学发展的责任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发展是协调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这一辩证的发展观为企业肩负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理论依据。
中国制定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言外之意就是发展有不科学的地方才提出的,与科学发展观相对照,以往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发展中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国从经济发展的程度上划分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现在发展很不平衡,并且有差别拉大的趋势,如果这种不平衡延续下去,会造成人们的心理不平衡,影响人们的情绪,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国在发展中城市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没有把农村的发展带动起来,如果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不能填平,差距拉大,就无法实现全国的现代化;这种现象主要表现收入分配不平衡,个人的收入、群体的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拉大。二是发展中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距离拉大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的价值取向少了,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象。三是发展中出现了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由于过于追求GDP,居民生存依赖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遇到破坏。四是发展中出现了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偏高,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实现管理方式创新。
首先,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把自己的发展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连在一起,同富国强民连在一起,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连在一起,同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实际问题连在一起,紧紧围绕着发展来进行企业的设计,紧紧围绕着发展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关注员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提高,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突出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强化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在企业,人道主义就是要关注员工的生命价值和人的价值;在企业,人文关怀就是要做到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塑造员工、发展员工、解放员工。过去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单位、企业屡屡发生安全问题,就是缺乏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要把发展成果给广大的员工,要以广大员工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企业发展的最高标准。
再次,企业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在企业主要表现为要坚持政治方向、经济效益、文化建设和社会效应“四位一体”的整体推进,使企业健康发展。协调发展在企业主要表现为要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使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适应,从而使企业和谐向前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企业主要表现为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发展要求是连续性的,保持内在动力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中断一次性的发展,健康的、正常的发展是持续的,有后劲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最后,企业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一是要统筹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际、人与自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统筹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任何企业都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也不能只顾局部,不顾全局,更不能只顾自身,而不顾友邻,要做好统筹兼顾。
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怎样发展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影响作用。因为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其发展涉及到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问题,涉及到自然资源的问题,涉及到诚信、道德的问题等等,这个市场经济的主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能有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着经济建设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是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经济建设的责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必须承担起发展经济的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社会中的个人、家庭、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都是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其中,个人、家庭主要是作为消费者而存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是非盈利的经济组织。惟有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理所当然要肩负起发展经济的重任。
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为什么要承担起发展经济的责任是由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其理由如下:
首先,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组织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是经济增长的主体。企业是社会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只有在企业中才能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构成现实的生产力。企业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构成国民经济的有机整体,如果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整个国民经济必然是停滞不前。
其次,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企业好比市场经济的细胞,它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生生不息,决定着市场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向社会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丰富程度和市场的活跃程度。
再次,企业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直接推动者。社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手段,成果主要集中在各类企业中,社会上每一项新的科技成果,只有运用到企业生产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市场的竞争使各个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并为社会提供更新更高的物质技术装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科技进步。
企业在社会发展中要承担起发展经济的职责,就要紧紧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用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职业技能,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千方百计增强经济效益,为社会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资基础。
三、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着文化建设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也是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历史决定论的同时,也坚持历史辩证法,这就是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所决定,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把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归结为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而且认为社会领域中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精神对物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都有其反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治、思想、文化各个因素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个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观决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肩负着文化建设责任。
文化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切行为,人之所以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因为人有文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穿衣有服装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旅游有旅游文化,而动物不存在这些问题。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也有着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竞争意识。企业文化的内涵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就是有一定的氛围和环境来贯彻好的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二是制度文化,就是用制度来实现贯彻文化,这是企业文化贯彻的途径;三是精神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宗旨等,这是企业最核心的文化。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是快速反映的速度文化。这种文化是强调企业发展的速度,因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讲究速度的时代,企业要跟上时代的脉搏,必须有速度文化;二是持续学习的创新文化。这种文化是把学习和创新联系在一起,不学习不可能创新,要创新必须学习;三是适应挑战的竞争文化。这种文化是突出企业具有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是知识互补的共享文化。这种文化是要求企业员工做到不同的知识共享、经验共享、信息共享,实现共同提高;五是系统思考的反思文化。这种文化就是要求企业对过去、现在、未来进行系统的思考。
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建设责任的实现,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将企业成功的文化运用推广到全社会,使企业文化在全社会开花结果;另一方面,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社会文化的建设中,应对社会文化建设投入财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1] 编写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及两点论与重点论观察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充分体现。
高中《哲学常识》第二课讲,辩证法的两大总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变化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协调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高中《哲学常识》第三课,讲了对立统一规律,讲了矛盾分析法,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第四课,归纳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三大对立与根本区别,要求我们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物质和精神,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眼前与长远都要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矛盾原理。高中《哲学常识》第四课,明确指出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因此,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五个统筹”。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高中《哲学常识》第三课讲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讲对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也要学会“弹钢琴”,注意解决次要矛盾。科学发展观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抓住了我国发展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两点论”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科学发展观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坚持了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高中《哲学常识》第一课突出强调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人的意识又能反作用于自然界。第二课指出人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也能够按规律办事。第五课认识论,更指出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些都强调了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统一。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高中《哲学常识》第八课讲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坚持了认识论和实践第一的观点。高中《哲学常识》第八课“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讲在认识过程中,实践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把人看作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中《哲学常识》第五课“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出,人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步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纷繁复杂的竞争背后,竞争的实质开始从自然资源竞争、资本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竞争。相应的,人力资本开始超越物质资本、货币资本而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部分。把人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展开会计问题的讨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以人为本,将人本思想贯穿于企业会计活动的始终,强调会计工作对“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过程及其结果核算的人本会计,日益引人注目,地位越来越重要。新时期,从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各行各业逐步得到贯彻,人本会计学研究开始了更快的发展。
一、概念的界定
基于人本会计学的潜在适用性和对会计学发展具有的革命性预期,进入21世纪后人本会计研究的发展开始活跃起来。人们对人本会计的试探性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于玉林教授,徐国君教授和王海兵观点。于玉林教授(1999)认为,人本会计学是指会计人员与进行会计事业相关的思维和行为的活动规律,以及培养会计人才规律的知识体系。他着重把人本会计学研究限定在研究会计人员自身发展和其思维行为的研究上,凸出了对被传统学术研究忽视的会计人员自身的研究。徐国君教授(2004)将人本会计定义为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的会计。在国内对人本会计研究概念的界定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放大概念的限定,以求不引起争议,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策略。但如此大的概念对人本会计的研究发展很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王海兵(2005)把人本会计定义为会计工作对“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的核算。这种观点在徐国君教授的研究基础上具体化了人为中心为根本的人本会计研究内涵。
笔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竞争,最终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中,会计人才的竞争尤为突出,会计行为的规范,会计行为机制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对于企业实现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人力资源一样,客户资源也已成为企业的一项宝贵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要价值取向,对利润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对客户资源的争夺上。基于此,我认为,人本会计学是以组织内的会计人员及其内部的其他人力资源和外部的客户资源为研究对象,对以其思维、行为和价值体现及其核算规律为具体研究元素的计算、记录、分析、报告和监督的活动,并为有关方面提供对“人”这一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过程和方法,以实现社会、组织和个人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这样对人本会计学概念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
界定完概念,我们从哲学思想的角度对人本会计进行研究。人本会计有其自身发展的哲学基础,而从这种基础升华起来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直接对人本会计学的研究起直接指导作用。通过对人本会计概念的的界定和哲学基础及指导思想的建立,初步形成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研究框架。
二、人本会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一定的哲学基础。人本会计理论的哲学基础为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范畴,具有哲学、心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的含义,其中哲学上的含义是最基本的认识(徐国君,《会计之友》,2004)。
“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来自拉丁文的Humanitas。Humanitas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意思是指“人性”、“人情”和“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制度。人本主义是一股普遍持久的社会思潮,始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近代的人本主义,首先确立“以人为本”取代“以神为本”,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其次强调对人的尊重,维护人的权利;再次突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理性力量,把人看作是自然界进化的目的和自然界中最高贵的东西,按人类价值观来考察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物存在的尺度”表达了最早的人类中心思想,这种对理性力量的强调显示了人对自身价值、自身力量的自信。
人本会计应当充分吸收“人本主义”的主体思想。把人作为会计的首要要素,将人这个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将人力资产价值置于资产的重要地位,将劳动者的价值作为劳动者的权益引入会计等式。开发人力资源付出的成本转为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也作为劳动者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这样做,不仅能保全人力资本,而且能进一步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公司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权利的维护,将使内存于人体内的脑力和体力的价值通过人的劳动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人力内存于具体的个人身体,这个人自然对其拥有所有权。人本主义对人的价值和理性力量的强调,可以认为公司对自身员工资源的控制是可以通过薪酬激励、契约和信用关系等达到的。人本会计的核算就会相对的稳定,人本会计的发展就有了基础。
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创造、利用的主体,离开人的劳动,物质财富就不能创造,即使是机器运行,也离不开人的设计和操作。人力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以劳动者权益的形式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合理的。会计的目的服从于企业的目的,一切财富的增长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才是目的,物只是手段。如果财富的增长给人带来的是痛苦,我们就应该改变这种增长方式,同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里面的基本单元,要致力于实现人的价值,满足人追求快乐的需要,彻底改变那种劳动给予人的只是痛苦的现象。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本会计在21世纪的确立和大力发展是必要的。
三、哲学基础“人本主义”的升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大大超越了人本主义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基于人类发展的趋势和对发展阶段的精确定位,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它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种思想不仅仅是超越人本主义思想,而是对在它基础上的一种质得升华。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存在以下三个质的不同:
(一)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将人本主义对“人”的抽象理解扩大到具体的人,即全体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从人的实践出发去揭示、阐明人的本质,不仅看到“人自身”,还看到了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关系,看到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本主义只看到人的自然的抽象的“共同性”的地方。因此,“以人为本”从来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凝固的。因为,现实的“人”总是多样的,他们的利益总是多元化的。基于国家社会的“以人为本”发展观,既不是以君主或资产者等少数有特殊地位和利益的人为本,也不是由这样的人给人民群众以恩赐式的眷顾,而是由全体人民通过国家社会的发展方针来行使自己作为主体的权力与责任,同时也享有应得的权利。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虚幻性,赋予了现实与时代的内涵。在我国当前这个历史时期,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启蒙时期的人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基本理念,而是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为确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指明基本的价值导向,即以人民大众的全面利益为本。重在超越单纯的经济眼光,树立环境、文化、经济与政治全面发展的理念;不是仅仅着眼于一部分人眼前的迫切需要,而是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作了巨大的改进,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系统发展观,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全超越传统人本主义的片面性和虚幻性。
(三)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坚持了关于人全面发展的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把人视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人文境界是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整个发展理念和发展框架将过去注重“物”的发展逐渐走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经济、政治、文化、卫生、教育、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总之,科学发展观在对“人”认识的层次、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开拓。不仅丰富完善了人本主义的内涵,而且修订了人本主义理论的缺失。
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
人本会计学的内容具有交叉性。它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的内容。这种交叉性带来了理论的前沿,但容易产生研究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因此,需要统领全局的科学指导思想。人本会计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把人本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升华,科学发展观具备了作为人本会计研究的指导思想。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就人本会计研究来说,应该把企业的会计人员及其内部的其他人力资源和外部的客户资源纳入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促进企业员工的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和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将客户资源进行核算管理,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企业发展的中心,最终实现自身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的研究,从哲学思想角度得到人本会计学研究的框架图(图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本会计学研究从人本会计研究的三个研究对象出发,运用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最终实现社会、企业和个人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为了更好得诠释这个研究框架,笔者具体的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对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事业中的思维和行为的活动规律及培养会计人才规律的知识体系研究。在任何有经济活动的单位里,都需要有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与核算的会计人才,而会计行为的规范,会计行为机制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的运行和效果。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本会计研究,把会计人员的个人全面发展与企业的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用会计的方法和语言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培养会计人才作为人本会计研究的重要方面,分析现有会计人员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情况,揭示培养会计人才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及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人本会计学研究会计人才培养的得一条红线。培养大量优秀诚信的会计人才、协调规范会计行为、树立科学的个人发展理念和遵纪守法的思维将是人本会计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之一。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对企业除会计人员之外的人力资源的研究。人力和资金是生产的两大重要资源,现代企业投资方式中,两者都具有产权性质。因此,在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对企业的经济成长和企业价值增加的贡献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最具有主动性、创造性、适应性、协调性等其他物质资产所不具有的特征的资产。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富足的大国,在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研究上,应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人本会计研究应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具有人本意识的全面会计核算。通过会计核算编辑企业人力资源表,使其和企业三大财务报表一样成为展现企业实力和经营好坏的报告。另外,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发展的角度确定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评估增值、价值核算、退出企业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主动性、积极性为主轴,充分体现一切依靠员工,一切服务于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的思想。最终通过人本会计研究,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服务于人才发展和企业价值增值,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的。(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对企业客户资源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满足顾客需求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要价值取向,对利润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对客户资源的争夺上。与企业人力资源一样,客户资源也已成为企业的一项宝贵资源。因此,企业必须像管理其他资源一样对顾客进行静态和动态管理,做到像了解公司商品一样了解顾客,像了解库存变化一样了解顾客的变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人本会计在研究客户资源时,不仅要以满足顾客对产品本身的需要,而且要努力追求零顾客成本即降低顾客在交易中的金钱、时间、精力和其他方面的损耗。通过人本会计对客户资源的研究,产生的客户资源会计报表将更好的方便企业决策和公众对企业的了解,最终促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可以预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人本会计将在具体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范围里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学面临着许多新任务。传统会计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开始显现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目前会计学领域酝酿着一场从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飞跃.这次飞跃很可能产生会计学意义深远的第五次革命((张文贤、邵强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然而,这种变化需要会计理论的全新突破。理论的突破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系统科学的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的建立,将举步维艰。新时期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适应了历史和现实国情的需要,将有力促进人本会计学的研究。对人力资源极为丰富的我国来说,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这种研究将更好的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迫切需要而且可以更迅速的走在世界前列。不远的将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本会计研究体系将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体系融会贯通,交相辉映。
参考文献:
[1]崔凡:《论费耶阿本德的人本主义科学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1期。
[2]陈树林:《人本主义问题研究的困境》,《理论探讨》2005年第3期。
[3]拉蒙特:《人道主义哲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4]林耘:《批判与超越——从民本论和人本主义到以人为本》,《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5]于玉林:《试探21世纪“人本会计学”的发展》,《现代财经》199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