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发展阶段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7 17:33: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统计学发展阶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统计学发展阶段

篇1

一是领导重视,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转段相关准备工作。5月17日下午,我局迅速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学习实践活动转段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并对我局分析检查阶段活动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做了专题研究部署。

二是全员参与,扎实开好市局学习实践活动转段会议。5月18日下午,我局根据党组会研究结果,迅速召开了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暨第二阶段工作动员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我局学习调研阶段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动员部署了分析检查阶段相关工作事宜,要求按照领导班子、普通党员、一般干部“三个层次”分别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专题思想分析会,认真撰写好分析检查报告。

三是行动迅速,及时印发市局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方案。5月20日,我局以《关于印发市统计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方案的通知》(宿统组发【20__】07号)文件形式,对如何深入开展分析检查阶段做了具体部署,确保相关活动平稳有序进行。

二是紧扣实践特色,突出征求意见工作,努力促进全市统计事业整体大推进。

篇2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Enlightenment

LI Jing, GUO Jiank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Leaning disabilities are the issues of multi-disciplinary's common concern, this article goes over and elaborates the cognitive process, metacognition, social communication, social cognition, social behaviour of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Primary Schools from a psychological respective, then sketches the enlightenment for educational work.

Key wordslearning disabilities; pupils; congnition; sociality

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儿童打基础养习惯的关键时期,但越来越多的儿童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他们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学习成绩低下,同时还伴有焦虑、自卑、厌学等心理行为问题。目前,多种学科从不同视角对学业不良问题展开讨论,心理学则从认知加工及社会性发展方面来探索学业不良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原因,从而找到干预、矫治的有效方法,克服心理行为问题,取得学业成功。本文拟从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两条主线梳理小学阶段学业不良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对教育的启示及转化对策。

1 学业不良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外对学业不良没有统一的界定。S.Kirk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用“learning disability”来表示智力正常而在课程学习上有困难的儿童。我国学者认为,学业不良儿童是指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业成绩明显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钟启泉认为“学业不良”的界定可分为三种:一是“绝对学业不良”,指未达基本标准者;二是“相对学业不良”,是指学生实际的学力测查结果低于根据智力测验结果所推定的学力测查的得分;三是“能力学业不良”指未能充分发挥其自身拥有的潜能,因身心障碍而导致学业迟滞。①

综上所述,“学业不良”学生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特征:智力正常;未达到一般学习水平;由非生理缺陷导致。我国对学业不良的研究,大都参照钟启泉的第一种观点,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标准,再辅以教师主观评定来选取学业不良儿童。

2 学业不良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及教育启示

总体而言,学业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认知能力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发展水平较低。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概念,学业不良儿童的掌握速度与一般儿童无显著差异,而对于抽象概念,则表现出更大困难。所以,对较复杂认知能力的掌握速度慢,是学业不良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2.1 认知加工过程方面

研究发现,小学阶段学业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注意、记忆、认知方式、问题解决等认知加工过程方面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1)学习不良儿童注意容易分散,抑制能力低;(2)记忆效果针对不同记忆材料有所区别,学业不良儿童在图片记忆任务中与学优生无显著差异,但语言短时记忆(STM)能力、数字记忆能力均低于学优生,通过提示和策略的运用,学习不良儿童在数字和词汇上的成绩有所提高;在无外部提示线索条件下,学业不良儿童在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对预定事件或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任务上的表现较普通儿童差,有外部提示线索能够促进任务的完成;②(3)在认知方式方面,学业不良儿童“假设――验证”认知方式和范畴化认知方式缺失,③这影响到概念、规则的准确获得与运用,进而影响学业成绩;学业不良儿童更多的采用浅层加工和自我阻碍加工方式,而学优生更多采用深层加工;而认知方式是在后天学习活动中习得的,故可以训练促进。

2.2 元认知方面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对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胡志海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业不良学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维度上(意识性、执行性、反馈性、方法性、计划性、准备性、补救性、总结性)均显著落后于一般学生,其发展速度也慢”。④由此可见,学困生在元认知能力上的差距是导致学业不良的认知因素之一。在对认知过程的监控方面,优生和差生的发展均存在关键期,并且优生的关键期早于差生。学业不良儿童,在学习之初,往往不能明确学习任务的难度或无推测难度的意识,也不会由此制定出周全的学习计划;自我调节意识较淡薄,容易受外来影响而改变学习计划;学习后期,没有复习意识,或对复习时段和策略缺乏科学选择。

2.3 教育启示

小学阶段学业不良儿童认知发展特点为我们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措施打好了理论基础,要想提高学业不良儿童的认知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承认差异,积极对待。承认差异的存在有助于我们设定符合实际的教育目标与教育期望,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前提下,又要看到各种心理特征的后天可塑性,以积极的态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技巧,面对这些个别儿童。

其次,了解儿童,针对训练。每个学业不良儿童都有其特点,教师和家长要在了解学困儿童心理特点基础上,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重点强化。如想提高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就要多提示线索,指导他们使用记忆策略,将图像与记忆困难的数字语言相结合等。

最后,要树立信心,多加鼓励。不仅是学生,老师、家长同样需要树立信心,要对进步充满希望。切合实际的目标会增强孩子、家长和老师的信心,有克服困难的动力。合理的训练策略,可以强化和巩固努力的成果,使整个改变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3 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教育启示

不良的社会心理状况是学业不良儿童生活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社会性因素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影响程度甚至高于认知因素。小学六年级(13岁左右)是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⑤对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

3.1 社会交往

师生关系方面: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学业不良儿童往往评价较低,儿童对教师也有抵触情绪,师生关系淡漠、疏远。有教师承认自己对学业不良儿童关爱不够,热情不高,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教育策略,对帮助学业不良儿童走出困境没有足够的信心。这种消极的态度和评价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情绪。

同伴关系方面:学业不良儿童往往由于社会行为不良或社会能力缺乏,不易被同伴接受,同伴关系不良。有人将学业不良儿童班级同伴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对立型、疏远型、矛盾型。⑥对立型指学业不良儿童被同伴拒绝、排斥,逆反心理产生,形成对抗情绪。疏远型儿童因被忽视、被冷漠而归因于自身,产生自卑情绪,逐渐与同伴疏远。矛盾型多指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虽会被部分儿童排斥,但同时又被一部分儿童“追随”。正因为消极的同伴关系及对交往的需要,他们较易选择校外同伴作为交往对象,并容易加入一些非正式社会群体。

家庭关系方面:学业不良儿童家庭成员间关系协调性较差,家庭内部矛盾多,父母离婚率较高,给子女带来较大冲突,并会使孩子体会到失望、紧张等消极情绪。有的父母对学业不良儿童期望较低,对孩子多持拒绝、否认态度,过度干涉和保护,同时伴有相对严厉的惩罚;有的则期望较高,却只是直接干预或辅导孩子当前的功课,而对孩子学习习惯与品质的培养较弱。

3.2 社会认知

学业不良儿童的社会认知比一般儿童消极。小学六年级(12、13岁)很可能是学业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进行社会比较的时候,学业不良儿童的比较目标显著低于一般儿童,回避社会比较,自我防御机制增强。

动机、归因及应对方面,学业不良学生认知动机、深层动机和成就动机明显不及一般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获得高分和表扬的愿望较低;他们较少把学习成败解释为内部原因,而归为外部力量控制;在遭遇学业失败时,也通常以情绪发泄的方式应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差,延迟满足需要的能力较弱。

学业不良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有持续的慢性低水平抑郁、孤独感、挫折感、过分依赖和低自尊等现象。大量文献表明,学业不良儿童的孤独感较高,在采取严厉惩罚方式的家庭中,这种体验更为强烈,父母更应慎重使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

3.3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曾把差生的问题行为划分为扰乱性的(如违纪、不道德等)和心理性的(如退缩、抑郁等)两类。男孩的行为问题多于女孩,多为扰乱性的外显问题行为,女生的心理性内隐问题行为更多。学业不良儿童在违纪、不成熟和攻击性维度上的问题行为发生率最高,而且随着年龄增加,问题行为会越来越多。

社会支持是影响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社会支持较少的儿童,其问题行为更多,如果有父母、教师、朋友的娱乐陪伴,获得较多的亲密感和自我价值感,问题行为会相对较少。

3.4 教育启示

在社会交往方面,教师和家长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多给予积极评价,避免产生自卑、沮丧心理和习得性无助行为。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课堂及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业不良儿童与其他伙伴的交往和互动;家长要学会妥善处理家庭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在教养方式上,多用民主、尊重、交流沟通的方式,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等,避免仅仅关注学习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在社会认知方面,主要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教师还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吸引力。同时,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另外,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学习合理的应对方式。

在社会行为方面,家长和老师要看到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不要忽视女生的内隐问题。社会支持尤其同伴支持,对减少问题行为有一定作用。所以,在组织学生互动交往活动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和社交技巧,发展与人沟通、结交朋友的能力,并能维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注释

①钟启泉.“学业不良”的界定及其因析模式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2):69-77.

②董云英,周仁来,郭秀艳.学业不良儿童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97(7):66-74.

③沈烈敏.关于假设―验证和范畴化认知方式与学业不良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1):57-59.

篇3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011-05

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首先提出“产业集群”一词,认为“产业集群是竞争且合作的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供应商、服务提供者、相关产业的公司以及有关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产业集群支配着世界经济地图,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从产业集群转变为创新体系需要加强区域的制度基础结构,即有更多的知识组织参与到创新合作中来。大学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可以帮助产业集群依托大学各种创新资源和科技研发平台,有针对性地组建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研发机构与研发团队,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与优势的产业集群著名品牌。同时,大学在服务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转变办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提升科研水平,优化专业设置,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进而实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有机统一,促进自身的科学发展。

一、从游离分散到整合协同――大学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布鲁贝克认为,“中世纪的大学把他们的合法地位建立在满足当时社会的专业期望上”[1]。大学社会服务意识的萌发充满了历史偶然性,欧洲新兴世俗阶级、职业知识分子和社会团体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大学与行业领域的对接。尽管没有直接的融合互动,但大学为学术文化和理性思维的复苏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奠定了人才和思想启蒙基础,直接推动了欧洲文明的发 展[2]。文艺复兴之后,自然科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欧洲中世纪大学为意大利乃至欧洲的科学、文化和生产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以“早期机械化”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社会基础,促进了以大规模手工纺织工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经济的形成。

从文艺复兴时代到地理大发现时代,再到工业革命时代,直至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与动力站。与此同时,大学与产业集群的协同互动经历了观念和结构的根本性变革,遵循高等教育中心―科技中心―形成产业聚集中心的演进规律。按照史学家的划分,近代以来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顺序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及美国。这其中蕴涵着一个规律:一个国家往往先成为高等教育中心而后才成为科学中心和技术中心,而且科技中心的到来往往发生在高等教育的高峰期;一个国家往往先失去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之后才失去科技中心的地位[3] 。中世纪以来,大学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与更替,而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则进一步支撑着区域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与更新,引领着新兴产业集群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纵观大学发展史和科技进步史,大学引领了全球五次产业革命:意大利中世纪大学引领了以“手工业时代”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促进传统手工制造逐步向大规模的工场制造演进;英国古典大学引领了以“蒸汽和钢铁时代”或“铁路化时代”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机,并使之普及推广到所有工业部门和工业国家;德国近代大学引领了以“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促进了电动机和内燃机在工业部门中的普遍应用;美国现代大学引领了以“信息、通讯技术时代”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推动了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以及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全球化应用;全球大学引领了以世界各国的“新能源革命时代”为标志的第五次产业革命,推动新能源将不仅仅局限于其生产过程,还将渗透到很多传统产业中,如汽车和建筑业等,形成新能源技术产业集群,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由此可见,在大学的引领下,每次产业革命都形成相当长的产业链和产业聚集,满足人类生存与进步的需求。大学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共赢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从偶然联系到必然结合――大学支撑产业集群发展

大学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经历了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迎合,从偶然、零星的联系到紧密合作的巨大跨越,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中叶以前。在纽曼等人的古典大学观的影响下,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注重维护自由教育的传统,强调知识获得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科学研究在大学中没有地位,大学和工业这两大系统几乎是相互分离的,偶然的联系仅存在于人才培养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兴起,古典大学也适时地改革课程与教学,以迎合工业领域的诸多新诉求。例如,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等主动改革课程设置,增添更现代更实用的医学、化学、自然历史、地质学、天文学以及农学等课程,并努力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渔业、农业、交通和工业等领域。随着格拉斯哥大学的机械师瓦特发明了分离冷凝器,从原理上革新了蒸汽机,由此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第二个时期是19世纪中叶到二战之前。19世纪末蒸汽机、电话、汽车和铁路的出现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求,引发了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的戏剧性变革,科技创造了工业化社会的雏形,使国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更新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大学与工业界的交流合作,大学对工业发展的引擎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追崇。德国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大学的原则之一是研究和教学的统一[4] 。英国赫胥黎也认为,理想的大学应该成为一个能获得真才实学的学府,一个自由研究的中心,一个智慧之光的聚合点。在理想的大学里,教授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处在新的科学知识潮流最前列[5] 。随着洪堡改革赋予大学以科学研究的新职能,重视大学的理性知识与科技应用之间的融合,注重科研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开创教学、科研相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进而使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便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与应用。此外,德国大学倡导科学独立发展,并在发展中创造了科学的组织方法和教育制度,如实验室、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正因如此,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模式才得以为各国大学所接受和仿效,科学研究也成为各国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研究工作已经成为大学学历所必须具备的资格,并且也是教授功能的一部分。然而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学与工业逐步建立起的联系仍只是停留在形式较为单调的阶段,合作模式与机制尚不够成熟。

第三个时期是从二战结束后到21世纪的目前阶段。大学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越来越起到一种积极主动的作用,大学与产业集群的联系形式也更趋向于多样、成熟、稳定和丰富。19世纪的大学理想是德、美、英等国教育遗产的“混血儿”,德国重视学科而不注重学生,英国注重学生在理智上的修养,美国的特点是着重在学者与公民之间或在学术知识与实用知识之间进行对接[6]。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的《莫雷尔法案》(《赠地法案》)是美国产学研结合的标志性开端。自此之后,美国大学愈加注重与行业企业的互动联结和集体创新,将服务工业经济发展视为大学的生存与兴盛之路,大学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是生产和创造社会所需的各行业的专门知识和科学技术。自20世纪初的辛辛那提大学赫曼?施纳德教授首次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以来,美国诸多大学在物理、化学和工程方面的研究项目便开始支持农业、工业及军事等领域的企业发展。“二战”期间,美国大学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与新技术发明,其标志是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二战之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日常生活对大学知识产生模式的依赖愈加显著,国家与产业知识间形成的历史契约逐渐变得松散迷离,知识的外溢推动对民族、国家的知识生产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随着国家间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为主导的知识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知识不再局限于精英群体,而是更多地被公众掌握,大学愈加服务于社会现实需要。尤其是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直接刺激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电信设施、机场和空间项目的发展,许多被视为理所应当存在的技术,从半导体到小型飞机、从计算机到混合材料都源自国防的需要[7]。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为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相继颁布了“国家科学基金”法案、“大学工业合作研究计划”、“小企业等价研究计划”、“大学工业在材料研究方面的合作计划”、“工业与大学在生物技术和高级计算机研究方面的合作计划”和“工程研究中心计划”等七个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计划,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国家工业发展未来有机结合起来[8]。时至今日,大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紧密相联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成为高等教育政策话语的主要议题。而伴随着美国大学诸多现代教育理念的兴起和传播,如倡导社会服务的康奈尔计划、威斯康星思想和重视研究生教育的霍普金斯理念等,大学逐渐走向社会中心,开始成为推动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三、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大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早期的大学与产业集群互动,主要表现为一种依赖物质资源的外部驱动力促使大学与产业的结合,即大学围绕各国工业布局和物质资源基础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供给和社会服务,进而提升工业知名度和产业集群竞争力。以德国为例,近代德国工业在全球都享有崇高的声誉,煤和铁的结合产生了欧洲最强大的钢铁产业集群,尤其是德国的机械、钢铁、化学和光学等产业,雄踞世界同行业的最高峰已达一个多世纪。强大的煤炭和钢铁产业集群使德国得以发展化学工业、铁路工业、汽车工业、海运船队和军事工业。新型大学牵动下的德国科学技术空前繁荣,德国的煤炭产业集群、钢铁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化学产业集群和电气产业集群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在国际上最有名望的工业。

当代社会正进入到一个后工业时期,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要资本的社会转型时期,创新已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与曾经驱动早期经济变革的钢铁和石油等自然资源不同,知识具有无穷尽的开发潜力和膨胀空间。今天的工业生产正在由以物质生产和劳动力为主的产品,平稳地向以知识创新为主的信息产品和远程服务转移,大学是发现、塑造、获取、传播和应用新知识的重要活动载体,信息与数字知识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最新形式。在美国,由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克克拉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聚集建立的硅谷,依托麻省理工学院和坎布里奇实验室等建立的波士顿128号公路等,进一步催化了以“信息、通讯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兴起,并大规模地引发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以兴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主导的经济聚集现象,如印度班加罗尔高科技城、巴西波尔多数字园区、南非高科技工业园区及我国北京中关村等。依托大学智力与科技资源的高科技现代产业集群已成为创新知识甚至是科技革命的代名词。

而面对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及能源紧张等国际公共问题,大学知识创新已成为各国抢占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攻坚利器,成为引领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催生科技革命和推动经济实现绿色增长的引擎。新能源产业革命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全球形成新的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集群符合人类减少对地球资源过度消耗和环保的需求,各国政府依托本国大学的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都不遗余力地进行新能源项目的开发与应用。荷兰正在大力发展大学新能源专业;美国韦恩州立大学不断夯实新能源汽车研发优势;以约克大学为代表的英国大学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成果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仅英国石油每年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就超过10亿美元。此外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以及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等著名大学,也是各国新能源研究领域的核心。全球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创新发展,迫切要求大学主动寻找新技术突破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水平与能力,持续带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推动大学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积极策略

区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加速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对科技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正面临新的挑战。首先,以创新作为基本动力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集群,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更高,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其次,针对组织行为的内部生长机理而言,产业集群不是同类企业的简单聚集,而是产业系统属性的深度变革,这要求大学传统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教学科研组织形式要与新的产业结构重新协调。再次,产业集群正在呈现出经济圈、产业带等多种聚集模式,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必须灵活适应新的情况。最后,产业集群内部正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链条上的不同阶段和生产环节,对人才与科技有着不同的需求,从而对各级各类大学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的分工与协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大学要进一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一些大学则更加趋向特色化和专业化。在经历了长期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后,我国的经济开始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的战略转型期。因此,依托产业集群实现区域经济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大学服务产业集群的能力。

1.汇聚大学科技与智力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与多样化的公共服务

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区域集群经济优势,需要大学充分发挥智力与科研优势,提业集群所需的高精尖科技支撑与公共服务平台。

首先,开展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在全球创新要素流动与普遍融合的大科技时代,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以大学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活动正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零散走向整合,从单一模式走向多元协作。协同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直线性和链条式管理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网络化、开放性及常态化的特征,演变为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并成为一种全新的科技研发范式。协同创新从浅到深存在着一个“光谱”,即各方达成一般性资源共享协议,实现单个或若干项目合作,开展跨机构多项目协作,设立网络联盟,建立战略联盟等[9]。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不仅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在机理和发生路径。因此,应积极构筑以大学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立科学有序的集成创新模式,形成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及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合理流动与共享利用的新机制,产生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重点解决创新主体的生产关系问题,进而更好地释放生产力。

其次,联合组建大学、科研院所和主要企业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专家顾问团队,依托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集群成长的不同阶段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状况,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转变,提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针对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监测及节能减排等问题,整合大学科研资源,组建为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配套服务的公共研发和公共检测平台。第一,建立产学研协同发展信息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设备的有效对接;第二,发展各类专业中介与咨询机构,发挥信息沟通、技术评估、法律咨询、组织协调和知识产权服务等作用;第三,发挥行业专业组织在资源共享、人才培训及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优势,扩大本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层次与范围。

2.构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探索大学服务产业集群的多元互动模式

首先,根据产业集群生产力和工艺技术的特点,构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立多样化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是在某一特定地域空间,以区域内一所或若干所高校为核心,形成人才与知识高度集中、具备学科创新与成长环境、有利于多种类型不同规格的高校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并具有一定辐射范围和功能的高校区域。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包含资源聚集、资源辐射、资源配置与协同发展四大功能[10]。这种复合型的知识紧密联系组织不是多所大学的简单堆砌,而是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将大学组织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及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和系统合作的转变。

第一,对于数字技术、光伏产业、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和新兴战略型产业,采取直接孵化成企业的方式,通过市场需求导向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第二,对于装备制造、液压产业、仪器仪表、精细化工和粮食深加工等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集群,则立足于生产链自主核心技术研发,采取大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与企业生产环节直接对接形式,加速技术扩散,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打造高品质产品。第三,对于钢铁深加工等具有传统优势和条件成熟的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产业等高端专业技术领域,可以通过组建学科性公司的形式,实施重大项目牵引,把大学与企业凝聚起来,引发产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

其次,按产业化思路、商业化模式和资本化途径,探索科研、中试以及生产三位一体的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模式。

第一,积极利用政府创业基金、民间创业投资资本和金融机构信贷等各类资金,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加快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如法国在大学增设“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该中心负责与大学公开科研成果转化相关的所有服务、科研合同管理及专利和许可证转让等业务。此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支持大学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就成为企业创新发育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大规模的产学研结合项目都是依托创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11]。美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微软、苹果等企业都是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下孵化的超大型企业。因此,鼓励大学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通过政府引导性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风险资本,对成长快、风险大、收益高的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和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进行大学风险投资,使大学获得一定的收益回报,并缩短科研成果转为生产力的应用周期。第二,培育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打造具有大学特色品牌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支持成熟大学高科技企业上市,实现现代大学精神与市场文化、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成功对接。第三,选择基础条件齐全和优势明显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园区,通过校企联合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委员会、校企合作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等形式,分类建设一批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第四,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体系中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政策保障功能,强化利益分配与资源共享机制在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3.拓宽产业人才培养渠道,积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要素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的智力支持与人力资源输送,大量不同层次的高校所提供的训练有素的高级劳动力,为所在社区科技产业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肯定“研究”对大学之重要,肯定“发展知识”是大学重大功能之一,同时他没有轻视大学之“教学”功能,大学之目的不止在发展知识、研究学术,同时也在培育人才[13]。人才培养既是大学之核心任务,也是大学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活力的显现。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的共同外显特征,它们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十分明确,能够有针对性地组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侧重于培养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精英;麻省理工学院重视培养工程技术英才;斯坦福大学主张教育要使学生为个人的成功和生活中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强调要培养有用的人,要掌握未来职业所需的实用技能,鼓励学生创业[14]。

大学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供给服务,而是以大学的前沿学术理论、知识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的、基于高素质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之上的智能型服务。

首先,充分结合研究型、教学科研型以及教学型等各类大学在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中的不同服务方向,针对传统型、创新型和资源型等产业集群类型,积极构建与集群产业链相适应的集高端研发人才、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及高级技能型人才于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链。从国家的层面讲,不同层次的学校应该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者的金字塔,在注重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基层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15]。

其次,广泛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产业集群建设需要大量有技术、懂市场及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单独依靠大学独立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在生产实践和与企业的合作教育中造就。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专业的调整、改造和优化,并根据产业集群需要增设新专业,搭建以产业、项目为依托的人才培养载体。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以及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和多元发展[16]。

最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一专多能”的通识人才。赫胥黎认为大学的目的首先是改善人,人的发展才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他主张大学应进行通识教育,并强调 首先培养“作为人的人”,其次才是“承担某种社会责任的人”[17]。当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进一步明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方式更加明朗之时,大学类似课程建设等更加规范,科学的发展有了更为雄厚的基础,高等教育的特色“通识教育”也就应运而生[18]。对于面向产业集群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重点是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技术应用与知识转化能力,由过去较为狭窄的企业“定点式”专业教育向适应现代产业结构与集群化协作生产的“宽口径”培养转变,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

4.整合大学学科资源,构建全面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立体服务网络

产业集群与大学学科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学科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集聚高端人才及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服务的基本平台,学科集聚是产业集群基础研究的战略储备,更是产业集群应用研究的战略先导。汇集西门子、博世、奔驰和大众等世界巨头的德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强力依托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工程科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微电子专业、亚琛工业大学的机械制造、不来梅大学的工业工程以及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计算机信息等特色学科的支撑。

首先,依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与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内大学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结构调整和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合理布局,增设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其次,重点发展优势学科,竭力培育特色学科。集中建设一批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主干学科,整合区域大学整体学科优势,成立服务产业集群生产链中某一环节或主导工艺的联合研究中心。

再次,根据产业集群的不同生产环节需求,开展学科集群建设。遴选对接行业技术的主体学科或精干学科,以学科组织化作为切入点,促进学科组织从离散状态到集约模式的生态群落建构,实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推动与产业集群对接的学科集群和专业集群的建设,促进高等教育整体功能的优化,促进大学特色的凝练。例如,斯坦福大学电子学科群的形成与发展探索了一条高校优势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成功道路,创造了一种高校优势学科群形成的重要模式。没有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学科群,就没有硅谷的产生[19]。学科群建设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科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并适应外部经济社会现实。因此,构建对接产业集群的学科群,还应组建校企联合专家论证团队,全面开展行业景气度调查和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为学科群建设周期和发展规划提供可行性和必要性的依据。

最后,针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产业文化需求,构建对接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对大学教育的引领作用。洪堡曾指出:“大学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大学的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其宗旨、核心就是育人或让学生学会做人[20]。芝加哥大学前校长哈钦斯同样认为,如果教育内容过分偏重科学知识而忽视人文知识,就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在构建学科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将现代产业文化植入学科文化之中,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中心,建立大学生产业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科技哲学领域技术伦理、工程伦理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风险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奉献精神,形成理性的科技创新观,提升高等工程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人文情怀教育和危机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美]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王承绪,等,译.杭 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3.

[2]赵哲,等. 责任与使命:大学服务社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诉求 [J]. 现代教育管理,2011(5):54.

[3]邬大光.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J]. 教育发展研究, 2008(19):9.

[4]陈洪捷.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修订版)[M]. 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24.

[5]单中惠,杨汉麟.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 南昌:江西人民出 版社,2007:300.

[6][英]埃里克?阿什比. 高等教育的危机[Z]//杨东平.大学二十讲.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285.

[7][美]詹姆斯?杜德斯达. 21世纪的大学[M]. 刘彤,屈书杰,刘向 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

[8]郑旭.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与制度探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12):79.

[9]张力.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 教育研究, 2011(7):20.

[10]吴宏元,魏航,王彩虹.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功能与组织特征 [J]. 现代教育管理,2010(9):1.

[11]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政府 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国内外产学研发展趋势及经验借 鉴(上)[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9):17-18.

[12]林毅夫.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4:375.

[13]王亚南. 大学理念的发展、功能及其当代启示[J].南京师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9.

[14]别敦荣,张征. 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特点与启示[J]. 高等 工程教育研究,2010 (6):56-57,60.

[15]李培根.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 .中国高等教育, 2008(5):20.

[16]刘献君,吴洪富.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 中国高等教育,2009 (12):12-13.

[17]杨桂华. 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0 (11):14.

篇4

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就是一种明显的统计行为。可以说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统计活动在拥有相同的历史,而这也充分说明了,统计与经济历史悠久。但是统计理论与经济理论诞生同一时期,而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经济学与统计学在发展中互相促进,两者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进步空间与交叉可能。

一、统计学与经济产生与发展

统计学与经济学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作为独立学科,两者发展已经历经了几百年,根据两学科的发展,也都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古典时期的统计学共跨越两个世纪,存在于100年的时间里,而这时刻就是处于萌芽状态。古典统计学主要包括政治算术、赌博数学与国势论。这三时期的发展都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概括而言,在萌芽阶段的统计学时期已经产生了将统计活动作为一种理论来总结统计学,而这并不是偶然。而这首先就是因为欧洲各种实践活动经验积累已经达到了理论的程度。古典统计学与古典经济学在共同的环境下不断完善,同时也不断的进步。从细致方面来说,古典统计学与古典经济学存在着这几个相同之处,首先,产生背景相同,统计学与经济学的产生都是在早期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争夺的财富,在争夺海外殖民的时候也被作为争夺的财富。其次,目的相同,即都是为能够富强国家财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而产生的。在这样一个时期,古典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追求国家财富。最后,研究的主体相同[1]。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从萌芽发展来看,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市场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矛盾与社会经济合计。而在此过程经济矛盾与社会矛盾共同发展。就统计学与经济学不同。

在研究统计学与经济学产生的过程中,两者可以称得上是共同生存又共同发展。唯有经过他人的整理,就会觉得有实在感。无论是对于学生都参与的发展的变革过程中,为双方面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而言,统计学与经济学相互结合在一起。

二、统计学对经济发展的运作

从实施的教学来说,如果没有数字与统计分析,进行经济分析后就包含了分析与量的发生。可以说,经济离不开统计学的支持。对于任何经济学家而言,擅长运用统计资料与方法。

(一)经济学属于实证学科

从最初牛顿提出来实验科学方法,随后他人在此基础上开始深入的研究。经济学已经开始从中世纪的神经教义演绎推理的桎梏脱离出来。经过观察、经验、数据与统计方法,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那么经济学的发展就没有基础,也就没有过程,因而也就难以形成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来对相关的经济学行为进行概括。如果缺乏统计学与统计学实证理念,那么经济学就很难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难以获得统计学相关理论的支持。

(二)经济学属于政策科学

从发展的最初阶段,经济学就是为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而服务的。因此,政府政策是经学研究必须面对的。《国富论》的出现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各方面可以看出,经济学属于一门政策性的科学。在设计政策的时候需要将量作为分析的根据。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的设计与决策以及现代化阶段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量的分析基础上。而这些都是经济学发展的基础。在统计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学的这一项特点,促使统计学极大地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并且统计学为后期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经济学属于道德学科

任何学科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道德评价的基础上,也就是价值评价与伦理评价。这对于统计学和经济学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没有量的分析就直接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判断,就会使得这种判断显得非常苍白。这种判断是经济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2]。而研究统计学可以为这种研究和判断引入量的维度。量的维度是建立在研究和判断的基础上的。这样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学发展的有根据。注重积雪对社会结构发展的影响。但是这这过程还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社会分层方法也有单纯质的分析,可以透视社会的结构功能。

(四)经济学属于资源配置科学

研究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要将社会资源配置更科学,而这就肯定会涉及到资源配置的方式。与此同时,还会对资源的计量和配置数量进行分析。而这些都需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来理解,这样才可以保证经济配置资源达到最佳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可以保证各种资源能够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而这些都需要经过统计学分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统计学与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互动性。而这些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学科的独立发展,但是又相互的联系。在了解相关原理与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其中发展的规律。

篇5

企业的经济效益发生变化有多种体现形式,其中以其财务指标变化和环境造成的经济影响为主。财务指标通常以某个阶段为对象,对企业这一阶段的财政收入进行统计,以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策略制定提供条件。同时,企业的发展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企业外部影响因素,它以信息统计为核心,将企业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量化,优化企业运营决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企业经济效益获得的影响因素

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企业从自身经营现状和市场发展前景角度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现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因素分析如下,以便于下文应用经济学统计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策略。

1.1客观经济环境:主要取决于整体经济形势,如金融危机时期会使企业的利润下滑。客观经济因素无法完全避免,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一定的超前思维,对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企业经营方向和策略进行调整。

1.2发展阶段:企业在发展初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经营目标应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应利用经济学原理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正确评估其经济效益获得。

1.3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企业经济效益评定的核心,其与市场无关。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内部情况,要建立有效的财务目标,使企业经济活动具有基础。

1.4人为因素:人力资源也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来影响经济效益获得。根据经济统计学原理,应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做正确的分析。

2经济统计学视域下统计信息的特点

经济统计学视域下,统计信息具有间接性、矛盾性特点。经济学统计是对企业运营事实进行量化的过程,因此是对事实间接的反应。统计数据必然具有大量的信息,是对经济效益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因此它同样具有数值性特点。另外,经济统计学数据具有矛盾性特点。这是由于企业只能对以往的数据进行统计,反应的是企业前一段时间的运营状况,而无法显示企业当下的运营状况。但可以通过管理人员的分析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无论如何经济学统计对于企业决策和经济效益的获得具有积极作用。

3信息统计在企业效益获得中的应用

3.1信息统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财务核算能力

财务核算能力是企业获得效益的关键,信息统计的应用帮助企业财务人员以先进的手段了解市场信息,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完整的、正确的核算。企业运营必然要对其成本支出、利润获得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数据来显示经济发展状况,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之一。通过数据统计而进行查缺补漏,制定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策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3.2有利于企业管理决策

经济学统计通过企业运营状况的提供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尤其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比较迅速,只有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统计学帮助企业实现了资源整合,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现状分析较为透彻。也有助于合理安排员工职责,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3有助于促进企业改革

企业改革依赖于管理者对于其经营状况,与市场的适应程度的了解,而经济学统计的基本任务正是帮助企业分析其运营状况,得到真实的企业财务数据,从而间接的促进了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合理性。尤其是金融危机等特殊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盲目扩张和内部结构不完善都将使其面临巨大的运营危机。当今企业的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使企业革新速度变慢。风险无处不在,如果缺乏必要的风险分析手段则造成企业经营不善。因此,企业的改革要以经济学统计所得的结果相吻合。

4结语

经济统计学以企业的运营状况为前提和基础,对其近期的运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到企业最近一段时期的运营状况。这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来说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分析、发现问题,使企业管理者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信息统计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在社会信息领域中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其经济决策依赖于数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发展中依然存在忽视统计学原理的现象,对于企业短期内利润的获得投入过多的精力,而缺乏对自身运营的阶段性总结和统计,需要管理者改变其传统的观念,承认经济统计学理论的重要作用,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作者:张杰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一、起步阶段

(一)研究成果

“把”字句的习得研究源于海外汉语二语习得。在靳洪刚之后,Zhang发现“把”字句习得顺序呈U型发展状态。Du发现习得者生成“把”字句的数量虽低于母语者,但语法判断测试的表现与母语习得相似。此外,目的语环境下的研究也值得注意。如高小平用统计学方法验证了“把”字句的习得顺序与李向农得出的一语习得顺序成正相关。林载浩得出了以韩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习得15类“把”字句的顺序。李英、邓小宁按留学生“把”字句的使用正确率划分难易等级,进而排定教学大纲顺序。

(二)成果小结

此阶段的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也有学者,例如魏红还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语料多源于问卷,靳洪刚、李宝贵、李遐、成燕燕等学者对其做了另外补充,但样本数量少,均属小规模样本考察;研究角度基本上都是进行偏误分析,总结习得顺序或偏误原因。但李遐则从认知入手,探讨偏误产生的认知原因。黄月圆从情状类型入手,探讨其与“把”字句习得的关系;研究对象多为欧美、日韩以及国内少数民族的学习者,未涉及东南亚、非洲、美洲习得情况研究;研究结论多是对偏误进行归类并提出教学对策。但是,本阶段的研究多是通过不同水平习得者对“把”字句的掌握程度来确定“把”字句的习得顺序,然而对学生汉语水平的界定还是个难点。其次,因调查方法、题目、样本量、U型发展及回避现象等因素不尽相同,致使研究所得习得顺序有出入甚至相反。再次,研究多用语法判断测试,不能反映出实际的语言表达能力;虽采用了诸如翻译、造句、看图、口头表达等多种测试手段,但所获语料仍然有限。最后,多数研究并未用统计学方法验证数据的有效性,结果的有效性令人质疑。

二、发展阶段

(一)研究成果

此阶段的研究大致分为四类:(1)从二语习得的影响因素入手探究习得规律,如许晓华从化石化现象入手,分析“把”字句习得顺序。(2)以问卷形式探究“把”字句习得特点、策略,如高小平设置的问卷采用多选形式,之后还对习得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追踪访谈。吕桂云在题型设计上加入了翻译题。

(3)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把”字句表现分析、习得顺序和使用策略的探讨,如张宝林、许晓华、郭理慧、李柏令、由h等都基于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进行研究,郭理慧还采用了暨南大学文学院中介语语料;黄自然、肖奚强采用了南京师范大学的“60万字韩国学生中介语语料”;胡韧奋则基于汉语国际教育动态语料库进行研究。(4)分国别分析“把”字句偏误与习得研究。这一阶段对东南亚、中亚、非洲及美洲国家学生习得情况的研究也有所增加。例如,杨柳、程南昌和吕桂云对中高级越南留学生的习得情况分别进行偏误分析和习得顺序探讨;汪翔、张小克则对中级泰国学生进行考察;闻静、谢翠、盛丽则分别将初级印尼、中亚、阿拉伯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当然,也不乏对国内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如马世才、李飞、金英实、李新等。

发展阶段仍把“把”字句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作为热点,但偏误分析已从探索性、描述性阶段进入了解释性阶段。多数学者将偏误分为遗漏、误代、错序、误加四类。如在遗漏方面,除众学者提到的遗漏谓语中心词、宾语、补语、“了”外,杨柳、程南昌还提出了方位词遗漏。还有一些学者虽未按这四类进行讨论,但我们也可将他们的分类归入遗漏、误代、错序、误加中。如,朴爱华、崔桓。同类研究还有马世才、王占华、曹丽、李飞、宋洁、崔淑燕、王子嘉、李芳菲等。学者们大多提出采用隐性教学法来规避偏误,如沈丽丽、李柏令等。同时,学者们还关注了回避问题。张宝林详细论述了回避与泛化问题,认为高水平的二语者“把”字句的回避问题并不严重,习得者使用“把”字句的频率并不低,甚至比母语者还高一点,因此并不存在回避一说。但黄自然、肖奚强则持反对意见,认为“回避”是二语习得者的主要偏误之一,其他多数学者也与黄、肖观点一致。由h还发表了《留学生“把”字句偏误之回避现象》等。

(二)研究方法

此阶段多数学者仍偏重于定性分析,但也有定量实证性研究。如吕桂云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卡方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的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验证。黄自然、肖奚强综合运用正确使用频率、正确率的排序及本族人的使用频率,得出韩国学生“把”字句的习得顺序,用蕴涵量表法来探讨验证,进而确定教学顺序。同时,还出现了动态分析的方法。如金英实通过考察七、八、九年级朝鲜族学生的自然习作,最终发现:七到九年级“把”字句使用率基本持平,八年级略有增多;七年级偏误最多的是“把”字句谓语,八、九年级则为“谓语前后成分”;除“谓语前后成分”外,八、九年级的偏误主要出现在“V”上;语序偏误率较低,各年级都不超过8%。

(三)研究角度

多数学者走语义研究路线,讨论过介词“把”、动词、宾语、NV之间、句式、句群等的语义特征。王占华从实践出发,在检验语义特征的解释力,并指出掌握和运用困难的基础上,主张淡化语义,从结构和时间的角度解析“把”字句,提出“把”字句教学顺序。万日升从构式角度出发,划分“把”字句的构式义项并分析义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偏误分析,给出了认知角度的解释。许晓华则从化石化角度出发,对“把”字句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四)成果小结

该阶段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较之前有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共性问题。第一,学者们的研究仍局限于语言学视角,缺乏心理、社会文化、认知等视角下研究。第二,语料运用应充分考虑研究语料与参照语料在来源上的可比性、代表性、有效性。第三,研究语料是测试中刻意输出的,样本交际性有待提高。第四,研究多运用共时静态描写的方法,并未进行历时动态性研究,难以描述出语言习得的过程性。第五,缺少试测环节,在正式实验前应通过试测考察实验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调整。最后,重复性二语习得研究较为罕见,重复性验证对寻找令人信服、普遍认同的答案很有必要。

篇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106

1 研究背景

统计学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随着学科的发展,共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我们今天所说的统计学就位于“统计分析科学”阶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海量数据的涌现,不断地推动各专业与统计学的结合、越来越巩固其在各专业领域的地位。

无论是什么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其基本要求都由纯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等)与专业应用两大部分构成,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又要求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应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对各专业领域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因此,理论加实践是统计学的基本要求。

就如前文所言,统计学的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一些关于概率及抽样分布的知识,这一部分较为抽象难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难学。另外,作为统计学中的应用部分,其数据或者多为假想的数据,比较“干净”和单一,或者数据的选取较远离学生所学的专业,前者使得部分学生容易在实验课上得到与课本相同的分析结果但却对现实生活中较为“毛糙”的数据束手无策;后者由于没有切身的体会,使得部分学生对相关统计技术的印象不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

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来看,总理于2014年提出“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概念,随后国家以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大学生乃至他们的指导教师能力有限(往往多数只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而缺乏统计学知识或者相反),对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大,因此本研究提出运用相关的统计知识,指导大学生们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达到统计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 文献回顾

如何对枯燥的统计学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丰富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众多学者提出了有益的建议。赵彤和汤静等人主张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代替教科书上的案例,让学生使用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去思考和解决(赵彤,2008;汤静等,2008)。吴宁和马铁成等人建议采取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法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吴宁,2007;马铁成,2015)。李春华等人建议按照专业将学生分为几个项目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从数据的采集入手到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进行一整套统计学的训练(李春华等,2016),从而达到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各种省级、国家级的创业大赛的开展,一些教授统计学课程的教师认识到了作为分析工具之一的统计学在各类创业大赛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统计学应注重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而非理论知识部分的学习(何庆光,2009;朱兴红,2011;张卓等,2014)。有的学者还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应该采用模块教学法,将统计学课程教学分为四大模块:统计调查模块、统计整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和统计推断模块,以此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赵璇等,2013)。

上述学者们就如何对统计学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也得出了丰富的结论。但是,上述研究多数集中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一角度,而忽视了创新创业这一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新兴事物,没有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与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关联起来。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在讲授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综合指导,以达到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原理、学以致用的目的。

3 具体课程设计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本着统计学理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目的,将统计学课程分割为四大阶段,如图1所示。

在课程设计上,与大多数统计学课程先全部讲完理论知识再实际上机操作有所不同,这里主张边学边实际操作。

在第一阶段,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相关的统计学知识储备,所以在这一阶段先介绍一些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例如统计学的相关概念、概率基础和分布情况、调查的步骤等等,让学生对统计学以及调查过程有个大概的了解。

第二阶段切入创新创业项目内容,根据之前学习的调查步骤,确定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以及收集调查数据。

第三阶段是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穿行。比如创新创业项目数据收集回来以后,如何从统计学的角度对资料进行描述,学习各种展示资料的技巧,比如各种图表的展示,如何在电脑中使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操作得到各种结果。另外,介绍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知识,随后,使用实际数据进行参数估计,以及设立理论模型做假设检验。

第四阶段,根据统计的结果,结合第一阶段的统计学知识、创新创业的研究目的和相关专业的理论观点,撰写调查报告。

至此,完成了统计调查的整个流程,也完成了创新创业的研究报告。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将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联系起来,突破了课堂与实验室的局限,将统计学的教学范围涵盖到课堂以外,将使枯燥的统计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统计学知识掌握的更牢、更扎实。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增强了大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需要讨论的是,本研究的愿望是旨在结合每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将统计学知识贯穿其中,但是,学生们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到满足研究目的的数据,从每个阶段的时间衔接上是否来得及?另外,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和项目申请欲望,那么,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实际的项目,是每个学生一个项目还是几个学生合作一个项目等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和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庆光.统计学专业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J].统计与咨询,2009,(6):26-28.

[2]李春华,吴望春.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道路之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6,(11):171-172.

[3]马铁成.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7):108-109.

[4]汤静,苏小东,丁威.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应用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2008,(04):54-55.

[5]吴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7,(12):27-28.

[6]张卓,李珊.统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4,(5):174-175.

篇8

大叶性肺炎这种疾病起病急骤,还会出现高热、咳嗽、胸痛、寒战的现象,有些患者还会有呕吐、腹泻等情况。儿童患者的人数较多,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一定要使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较高的药物。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大叶性肺炎的儿童患者,分别选择两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大叶性肺炎的儿童患者,实验组38例,21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范围:1~13岁,平均年龄为8.9岁;对照组32例,17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范围:3~14岁,平均年龄为9.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红霉素或者头孢噻污钠的药物治疗,选择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法,对于有高热情况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组选择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选择的阿奇霉素为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制作,药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来选择,8~10mg/kg,将药物加入到氯化钠的溶液或者葡萄糖的溶液中,浓度为1~2mg/ml,静滴时间不低于1h,1疗程的治疗时间为7~10d。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对患者进行X片的检查,同时每天对肺部进行听诊。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中对患者的肺部进行听诊,观察罗音以及呼吸音发生的改变,对每位患者的恢复时间进行记录。对胸部X线进行检查,同时记录恢复时间。两组患者在病情恢复的时间上,实验组远小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

3讨论

大叶性肺炎这种疾病的病因较多,其中大部分患者为3岁以上的儿童患者,该种疾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肺泡炎,而且有3个发展阶段,红色的肝变期,灰色的肝变期以及消散期[1]。当患者在病情的第一阶段时,肺叶出现显著的充血,肺泡中有较多的纤维素渗出物以及肺炎的链球菌[2]。若患者处于第二阶段,在肺泡中的红细胞出现逐渐消失的情况,肺叶出现灰色的情况[3]。若患者处于第三阶段,激活相应的蛋白溶解酶。对大叶性肺炎这种疾病的治疗上,一般有两种主要的治疗药物,一种为红霉素,治疗效果一般。而阿奇霉素这种药物,为大环内脂的抗生素,能够对奈瑟菌、衣原体、葡萄球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且 化学的稳定性较强,药物进入体内能够得到较好的吸收,较快的分布到组织中,使呼吸道中的浓度较高,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因此使用该种药物治疗时,进行1次/d药物的注射即可。在治疗过程中要每天对患者的肺部进行听诊,观察呼吸音以及罗音的恢复情况,同时进行胸部X片的拍摄,对患者的恢复时间进行仔细的记录。选择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实验组患者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恢复时间较短,有较大的差异(P

综述,对于大叶性肺炎的儿童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这种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因此,该种药物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篇9

1 油藏描述的概述

油藏描述,简称R D S技术服务(ReservoirDescriptionService),就是以多种地质学科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对油藏的各种特称进行模型重建的过程。

油藏描述的突出特点体现在从单井到多井的飞跃、单学科到多学科的综合和定性半定量到定量的飞跃。其中要将多学科结合起来并促进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不断提高和发展单相技术水平,单相技术是整个油藏描述的基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多学科技术的综合效果。其次,应把地质统计学更广泛地应用于油藏描述。由于地质统计学综合了多种油藏描述所需的资料,这些资料的广泛应用必定能推动油藏描述的发展。再次,要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综合运用多学科以实现高效油藏描述的机制,只有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综合后的效力才能发挥到最大。

根据油藏描述技术发展的历程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可将油藏描述技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60~70年代为技术积蓄阶段,发展缓慢,主要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过程;上世纪80年代为确定描述技术及描述流程阶段,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集层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将多学科融为一体,能对油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建立三维定量地质模型,并运用随机模拟技术,使描述和预测的准确性不断提高。

2 油藏描述技术的特点

油藏描述技术在新世纪有了很大的发展,与之前的传统油藏研究有了很大的不同。总结这些年国内外油藏描述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列出了油藏描述的以下特点。

2.1 整体性

油藏的各个系统属性从本质上是一个整体,现代油藏描述也将油藏的构造、地层、储集层、油气水等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油藏描述工作要遵循从一维“井剖面”到二维“层”的描述最后再到三维整体描述的三步工作程序,依靠完整的描述系统对油藏进行整体性描述。

2.2 综合性

油藏描述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身的综合性学科,需要地质学、数值模拟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理论的共同综合,因此,在油藏描述中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至关重要。

2.3 预测性

现代油藏描述不仅要准备描述地下油藏的三维特征,更要的是利用较少的资料准备预测出油气藏的属性等具体细节。

2.4 阶段性

油藏描述贯穿于勘探开发的全过程。由于不同开发阶段的任务不同,所拥有的资料不同,因此不同开发阶段油藏描述所要描述的重点内容和精度的不同,要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描述策略,因此油藏描述具有阶段性。

2.5 先进性

现代油藏描述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辅助才能完成,新学科的发展使油藏描述的精确成为可能,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尽量采用各种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和方法,使人们亲身领略到地下油藏的三维面貌,紧跟时代的发展。

2.6 早入性

油藏描述要在油气藏发现之初开展,油藏描述进行的越早越好。

3 油藏描述的重要技术

3.1 层序地层学对比方法

层序地层学就是根据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实际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的地层学分支学科。油藏描述的重点是解决发现油气藏之后的地层问题,因此可以利用层序地层学对比方法有效揭示其三维配置关系,并为地层对比和沉积相分析提供一个理想的年代地层格架。运用层序地层学建立高分辨率的地层框架,根据低级次旋回特征进行局部地层精细对比,可以为精细油藏描述提供基础。因此,层序地层学的对比方法可以对油藏描述提供基础性的帮助。

3.2 广泛地将地质统计学应用于油藏描述

现代油藏描述中需要提供准确的油藏数值模型,尽可能的减少不确定参数。由于常规统计方法不能很好的应用于油藏描述,油藏的模型是非均匀化并伴有随机性的,因此,为寻求油藏描述各项特征参数的新方法,近年来区域化变量理论和随机模拟理论为油藏描述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使参数估计更为准确。因此地质统计学在油藏描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参数估计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3.3 应用储层微观结构模型方法

用来描述储集空间填隙物中粘土矿物的类型、数量及其与空隙空间位置关系的模型被称为储层微观结构模型。构建此模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提示填隙物是否具有敏感性,减免与岩石的地层损害。

岩石的损害对于油藏描述非常不利,因此,我们要根据岩石损害的不同原因寻求有效的处理措施。岩石损害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储层的组分的溶解度不同而使颗粒脱落,矿物溶解重新沉淀,流体冲击引起颗粒运移,地层与流体之间的化学不配伍。因此,将储层微观结构模型方法运用于油藏描述中可以大大的减少储层敏感的因素,使油藏描述更为精确。

4 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

随着各学科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油藏描述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节奏迅速加快。在当前油藏描述领域中,油气田开发面临的地质问题也更为复杂,因而需要多学科综合的油藏描述软件。综合油藏描述学科的特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向多学科协同的方向发展,工作者们要致力研发出集成化描述软件,理论研究向系统化、理论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未来油藏描述的宏观研究规模将更大,微观研究将更深更细,紧密结合多个学科,从定性向定量向预测方向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油藏描述功能将更加完善,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将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5 结束语

油藏描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进步,多学科的不断融合也将推动油藏描述的发展。当前的油藏发展技术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当前油田勘探状况尤为复杂,为了适应实际油田工作的需要,为了顺应学科的发展,急需开发油藏三维动态描述的新技术来加大油藏描述的应用价值。科学家们在探讨油藏描述的新方法,争取使油藏描述在工业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10

最早研究旅游经济的文献是1899年意大利政府统计局博迪奥(L.Bodio)发表的《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其后尼塞福罗(A.Niceforo)和贝尼尼(R.Benini)分别发表了《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1923)、《关于旅游移动计算方法的改良》(1926)。他们从统计学角度研究游客人数、逗留时间和消费能力的关系,反映了人们早期从经济层面对旅游现象的认知。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A.Mariotti)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做出系统剖析和论证,他主张把旅游活动分为“能动旅游”和“被动旅游”两种形态,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旅游中心地理论。

(二) 国内旅游经济的研究

国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至1990年创立了旅游经济学科;第二阶段是在90年代,该阶段是由点到面阶段;第三阶段是近几年出现的,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角度来研究旅游经济现象。如李创新(2008)根据基尼系数理论构建出由旅游竞争力贡献率累积与旅游收入占有率累积分布图呈现的洛仑兹曲线模型,提出各省市旅游竞争力对旅游收入的贡献。刘丽梅(2007)从旅游收入效应、旅游创汇效应、旅游就业效应和旅游投资效应入手,分析了内蒙古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应。郝晓兰(2012)提出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转型,指出产业融合会产生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最终会产生整个产业的创新。李海燕(2013)提出随着第一、二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对整个区域内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旅游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体三要素构成的人们空间移动的现象,旅游经济是一种由人们的空间移动消费而引起的经济现象。

二、内蒙古旅游资源简介

内蒙古地处中国正北方,是祖国的北大门,外接俄罗斯、蒙古国,内跨“三北”,毗邻八省,潜在国内客源市场庞大,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一)自然旅游资源

主要有草原、沙漠戈壁、湖泊、森林、河流、冰雪、矿(温)泉等特色优势旅游资源,其中草原资源尤为丰富。

(二)人文性旅游资源

蒙古族、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传统特色,参与性强。节庆时期还有一定地方民族特色的活动,如那达慕大会、满洲里冰雪节、科尔沁草原赛马节、赤峰冰雪旅游节、昭君文化节、乌海葡萄节等。

(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

内蒙古地方风味美食,主要指居住在内蒙古地域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共同经济、文化生活中,相互影响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风味饮食。如内蒙古的烤全羊、烤羊腿、手把肉、奶皮、奶豆腐、奶茶等。

三、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内蒙古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经历了自发发展阶段(1999年以前)、旅游产业规模扩张阶段(1991年—1999年)、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2003年)。2004年以后,受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及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内蒙古旅游业又有新的突破,旅游业发展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如表1、图1所示,内蒙古旅游业对自治区国民经济的贡献先呈增加态势,但在2008年以后这种态势逐步下降。1999年,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加,旅游业总收入占第三产业产值的2.48%,占全区GDP的1.03%。2007年这两个指标分别达到18.13%和6.49%,较1999年分别增长了六倍。但2008年后旅游业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在萎缩,在内蒙古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地位需进一步明确。

表1 1999-2007年内蒙古地区旅游收入与GDP、第三产业产值的关系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整理。

图1 内蒙古旅游收入分析

四、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淡旺季突出,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得不到修复

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仅在夏季适宜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在其他季节的适宜性不足。这也造成旺季旅游者大量涌入,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 等接待设施紧张,影响了服务质量。就自然旅游景区而言,内蒙古草场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原面积为8.6亿亩,从东部的科尔沁到西部的阿拉善草原,从北部的呼伦贝尔到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纵横几千里,但近年来草场遭到人为或“蹄灾”破坏,整片整片的草场得不到生长。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历史古迹保护不力、环境污染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景区(点) 空间分布较散,旅游产业化意识薄弱

内蒙古地域广阔,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较分散,景区( 点) 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集聚程度较低。从旅游者角度考虑,其花费在旅游路途上的时间较长,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均相对较高,不利于体验多条旅游线路。旅游业涉“行、住、食、游、娱、购”六大要素,本身具有一种与其它产业关联度极强的特性。旅游业的生产资料和设备都几乎由所有重要的产业部门来提供,其回归效应非常强。因此可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拉动作用。但内蒙古旅游产业结构单一,还没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整体旅游经济规模偏小,水平较低,影响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互动。

(三)宣传力度不够,旅游管理人才稀缺

内蒙古许多旅游资源非常有特色,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宣传不够,许多旅游产品照搬外地,甚至直接从外地引进,缺乏个性,加上旅游管理人才稀缺,旅游价值未能真正体现。

五、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建议

(一)加大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超越季节性限制

产业融合可以带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最终引起整个产业的创新。旅游业本身就具有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的特质,如旅游业与工业的融合以及旅游业与农牧业的融合开发出沙漠生态旅游、蒙牛伊利生态游、草原生态游、民俗旅游等,这创新了旅游产品形态,丰富了旅游线路产品的内容,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及提升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提供可借鉴建议。

(二)通过产业扶贫延伸产业链

内蒙古地区应利用特色资源在第二产业中的优势来扶植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涉及诸多与旅游直接或间接相关产业部门。它们围绕旅游地的核心吸引物,通过各种横向和纵向联系聚集在一起,形成网络形式的产业组织,即旅游产业集群。比如:扶持、引导旅游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形成具有优势的集团。通过培育有优势的旅游企业集团,逐步形成区域内旅游产业集群,从整体上延伸内蒙古旅游产业链条,提升内蒙古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