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33: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在线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所谓“慕课”(M0OCs),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据统计,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0”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早在5月21日,被视为MOOCs“三驾马车”之一的edX宣布新增15所高校的在线课程项目,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6所亚洲名校赫然在列。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国大学与“慕课”的频繁互动,不难窥见这一全新教育模式带来的冲击。“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作模式已在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说。
张杰的提醒并非危言耸听。“慕课”的席卷,让各国的大学管理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危机。Coursera与edX、udacity并称为“慕课”“三驾马车”,单看Coursera,短短一年多,全球共有81所成员高校或机构加入这一联盟,共享386门课程,注册学生超过400万。
“对于各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在未确定‘慕课’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7月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在线教育发展国际论坛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如是说。
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不少“上瘾”的学生因此津津乐道,“你被课程内容吸引住,根本不可能开小差,一秒钟都不能。”而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
“‘慕课’打破了大学的‘围墙’,未来大学将变得没有国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说,在线课程模式无疑将引发“学习的革命”,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在他看来,“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将是,翻转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这时,如果老师还以传统的讲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将用“眼睛和耳朵”投票。
在线教育前景广阔
7月8日北京的一次在线教育沙龙上,淘宝有关负责人透露,淘宝将加强教育培训电商发展,并有可能于近期推出“淘宝同学”教育频道。
据了解,2012年淘宝教育销售额3.3亿元,其中三分之一是教材教辅,另外2亿是课程销售。淘宝内部估算,目前在线教育在淘宝的交易额为300万元左右,今年能做到10亿元的规模。在“淘宝同学”启用之前,淘宝教育产品类交易主要归在淘宝本地生活-教育培训类目下。淘宝内部,教育培训去年在还是二级类目,今年被提升为一级。内部人士透露,“淘宝同学”主要是搭建平台,把优质的平台商、机构、教师、课程等资源都拢进来,走2B(to Business商家)+2C(to Customer顾客)的混合型平台模式:一方面,机构可在上面提供直播教学;另一方面任何用户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在“淘宝同学”课程,或者申请在线直播权限。
在线教育正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曾断言,在线教育行业将迎来颠覆式的变革,“线上占40%,线下占60%。这个情况的发生,就是未来3年至5年的事情”。
其实,在英语教育特别是口语教育方面,在线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在线教育便捷、实用、跨越时空界限、更接地气,更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它一诞生便具有网络的天然优势,直接面向大众,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地域的限制,网罗所有网络优质资源。”巴贝塔口语创始人刘洋正是看中了这样的机遇。
“学英语不代表就会说英语,很多人在学校时英语成绩很好,但你让他直接跟外国人面对面交流,便可能会遇到问题了,当时创办巴贝塔口语的最初动机就是想打破中国人学英语但不会说英语的僵局。从小学到大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英语,到头来却不会说英语,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刘洋说。无法张口说英语是英语教学中的最大问题,在传统的中国式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不擅长于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而外教具有这种天然优势。“在线教育的教学模式中,外教与学员通过网络实时在线面对面交流,引导学员开口说英语,为学员创造纯正的英语氛围。外教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在加拿大、北京等地都设有教研中心,通过严苛的选拔条件选择外教。”
国内外高校尤其重视
斯坦福大学教授Andrew·NG说:“斯坦福大学致力于建立网上课程的社群(association),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那么无论你在什么时候思考问题,都会有人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想到了同样的问题,大家就可以在社区中实现交流讨论。有人说,如果斯坦福课程都放到了网上,进行免费学习,是不是就不会有人来斯坦福这样顶尖的大学了。但是我觉得你上斯坦福这样的顶尖大学,关键的不是你学习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是越来越免费的,关键是在于你上了一个知名的大学,在于你可以和老师以及其他的聪明学生一道进行学习。”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开放了很多计算机系的云计算课程。通过网上课程的提前学习,有了更充分的准备,来到课堂上时,同学们发言都很积极,比以往参与度更高。”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Candace·Thille说,更重要的一点是反馈。通过网络教育中学生的反馈以及系统自动收集的信息,老师更清楚地知道了如何对教学进行改进。
华中师范大学杨宗凯说:“今年有100多万学生注册了网络学院,69所网络学院提供了在线教学。华中师范大学要求每一学生必须有两门课通过在线学习完成。”华中师范大学正在着手制作自己的开放课程,惠及更多的学生。今年中国也有三所大学在以开放大学的形式进行教学,注册的学生约有359万人。教育部同时也批准了三家公共服务平台,把大会与社会连接起来,更好地进行对接。对于中国来讲,网络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推动是革命性的。
在华中师范大学,利用混合式学习的方式,就节省了课堂的时间,这个是对教学成本的降低。比如说40个学时的课程可能会降低到30个学时,甚至20个学时。这样的话,把学的问题都放在网上了,课堂内的时间大大减少了,这是一个可以降低成本的策略。现在师范大学共享课程,很多比较弱的课程不需要请老师,让学生去上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就可以。所以这样的课程共享和资源共享,对整个成本的节约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斯坦福大学也非常开放地接受大学的合作。不久前,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就是做人机互动的课程。当时,Andrew· NG当时是在办公室里面研究怎么样来做更好的同行的评分。之后的5天时间,他把这样的评分标准应用到社会学的课程中,发现同行评分的机制是可以在不同的课程、不同的院系之间共享的。所以,Andrew· NG觉得,其实快速的、最佳实践的分享,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我国大学如何应对
“慕课”浪潮席卷之下,世界范围的名校、名师、名课“同台竞技”,中国大学如何立身?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当前高等教育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资源共享,第二学习模式。利用“慕课”的平台,可以把全球的优质课程拿过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而大学如何运用这一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成为几所国内名校不约而同的探索方向。“慕课”不同于网络公开课,互动性更强,“慕课”的出现,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改革的可能——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真正实现“翻转课堂”。
“这一模式将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有助于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学习也将变得更加有效。”黄震介绍,从2001年开始,上海交大一直致力于在线课程建设。2006年建设国内首个课程中心,今年4月开通在线教育平台“南洋学堂”,打造移动课堂。
陆昉认为,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以“慕课”为契机,中国大学要冷静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简单的赶热闹。“仅仅是在线教育,并不能解决高等教育的深层次问题,现在的小班化教育,大规模推动也遇到瓶颈。想办法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留给中国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时间,已经不多。”
1艺术类高校在线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艺术类高校音乐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要求,一对一的面授小课是专业学习的基本条件[1]。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我们要从人才输出的角度着眼,在传统的一对一技术型小课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教育实习实践机会。通过在线教育的高清教学影音视频的实时传输,可以实现教学立体化,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1.1传统模式的“教”和“学”
当前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例如钢琴教育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主导的授课模式,授课过程中主要以乐曲演奏要领的讲解和演奏教学示范为主,对教育输出,就业导向并不明确,存在轻素质、重技艺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下降,依赖性强,缺乏个性化见解,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明确。传统模式的“教”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教学,学生们不能选择上哪个老师的专业课,导致学生不能博览众长,教学形式固定单一。艺术类高校传统模式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模式的“学”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室、由固定的老师上课,必须按照课程设置的固定教学周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才能拿到学分或者成绩。
1.2在线教育的“教”和“学”
在线教育的“教”和“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5],在传统教育相比,在线教育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更胜一筹,只要在每学期前学生将相应的课程根据学分需要进行合理安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学习,修完规定学时,随时考试获得成绩,如果成绩不理想,重新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重修。学生能够主动规划自己的时间,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共享的在线教育教学资源可反复观看学习,相同教学内容的比较性、可选择性的学习方式,其巩固性学习效果更胜一筹。特别是“名师”效应的在线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专业性的学习机会。共享的在线教育资源降低了教育成本,但缺少讨论环节,不能及时反馈线上的专业信息。在线教育平台后台维护的客服人员并不是教课的教师,不能代表教师反馈学员的提问。
2核心素养下的在线音乐教育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调民族性,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而在线音乐教育正是在常规性教育的基础上,面对问题,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行为表现。核心素养下的在线音乐教育是多元化、立体化的教育,要增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在培养方面要运用现代技术及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具有教育实践和教育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高校的钢琴教学不能局限于给学生传授相关的钢琴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理论知识的方向着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老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驾驭教学的能力。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要在传统优秀基础教材的基础上,研发适应时展的教材,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分享,从而优化教学内容[6-8]。
3在线教育创新发展建议
3.1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在线教育的师资质量经过审查报备后方可经营,不能任凭其自主发展。要明确在线教育行业的职责,加大互联网在线教育的准入门槛。政府相关部门对其定期进行监督管理和行业考核,完善线上教育制度评价机制,提高线上教育的质量和管理。
3.2与高校合作
明确在线教育行业的定位,促进在线音乐教育行业的发展。首先,在线教育行业要优化行业内的教师资源,提高对师资质量审核的门槛,明确在线教育师资职称等级制度或制定在线教师满意度量化标准,开放在线信息反馈机制以及在线评论。其次,加强相关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让各行业的教育专家加入到监管体系中。最后,在线教育行业要与高校合作,高校要为在线教育行业平台提供稳定的师资力量。
3.3与媒体合作
要扩大音乐教育的受众群体,将线下音乐教育向多屏互动受众端发展,例如可以与新媒体、网络、电视等教育平台合作,将艺术展演、艺术作品、音乐教育课程等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线上传播,展开全方位的长期合作,实现合作双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开发、推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线上融合业务及产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撑体系,确保在线业务的售后维护、服务保障。
3.4增加国际化语言功能
纵观目前在线教育行业的教育内容,从语言的国际化应用方面并未体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每个在线教育平台只是将教育眼光放在国内的基础教育环节,虽然线上的基础教育内容足以让在线教育短时间内增加访问量和经济效益,但对未来在线教育的发展的多元化方向来说,在校大学生、政府企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同样需要在线教育,有的需要出国深造、有的需要语言培训,有的为了出国旅游更方便沟通。由此可见,线上教育的多语言使用功能比线下教育有更多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在线平台进行深造,既节约时间,又节约成本。增加国际化语言功能,能够将本民族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国际化、多元化、立体化。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教育;门户网站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154
[中D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1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达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总体网民的95%,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用户渗透率更是高达50.5%,手机已经成为互联网消费的主要途径。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域名总数为4 228万个,其中“.CN”的域名总数为2 061万个,年增长率为25.9%,占中国域名总数的48.7%,我国网站总数为482万个,年增长14.1%;“.CN”下网站数为259万个。其中,数量为4 327个,与总体相比,占比较小,但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向规范化、价值化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行业的发展诞生了许多依附于传统产业模式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如传统餐饮行业不断通过线上营销、传播的方式带动线下客源的增长,小区周边的超市、商店不仅提供本小区送货服务,而且承担小区用户快递代收业务,掌握专业知识的人不再必须办教学班才能通过知识“变现”,即使是普通用户,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来提高知名度或是获取利益。
整个互联网在深刻改变着所有行业,传统教育领域亦是如此。而传统教育的顶峰――大学则在这场互联网变革中面临巨大机遇。
2 高校门户网站的基本情况
高校门户网站作为高等学府的互联网窗口,在信息化、多元化、价值化、移动化的发展上具有自身特色,但与互联网前沿理念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创办之初,各大高等学府的门户网站定位不尽相同,基本都定位于高校本身的特色、理念、科研成果上,同时聚合大量校园内部资讯,便于教职员工和学生群体获取相关信息。
笔者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门户网站为例(见图1)。2014年,新版门户网站上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解放思想、革故鼎新,为丰富门户网站内容,提高门户网站用户交互性体验,特成立了门户网站总编总监工作室,以维护网站长久、良好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门户网站总编总监工作室是由具有跨专业特长的学生组成,其聚集了具有专题策划、文字编辑、摄影设计等不同特长的学生资源。该工作室提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由、自主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将工作价值与自己的个人价值绑定。网站通过实行总编总监负责制,划分主要频道,总编把握方向,总监具体落实,逐步搭建起高校网站框架结构及运营模式。
3 高校门户网站的定位
目前,这种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高校对外宣传的需求,可以让用户通过门户网站一站式了解高校的基本情况,获得需求的信息。同时,高校门户网站也是其对外开放、合作的权威窗口,通过不同的垂直门类,体现高校在各个领域的特色。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方门户网站为例,在首页通过专题的形式,大篇幅报道学校重大的科研成果或学校举办的重大活动。
二级导航标签囊括高校对内、对外的大部分职能。其中,对内职能包括学生课程课业查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虚拟图书馆及校园服务大厅等。这种网站建设的定位在当今网络时代较为闭塞。但高等学府坐拥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及大量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团体,其在同互联网融合和产品建设上具有巨大的创新潜力和发展机会。
4 高校门户网站与在线教育行业结合
4.1 高校门户网站与在线教育融合的发展契机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搭建的平台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与需求用户快速连接起来,用户在互联网上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知识,而资源方也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服务更多受众并获取收益,从而再自发研发更多优质内容,形成闭环。自2014年起,在线教育不断升温,资本热钱大举涌入,腾讯、百度、阿里等诸多互联网公司也都纷纷涉足,传统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学大、好未来等更是被迫加速使用互联网。2014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9%。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5 999.2万人,同比增长20.1%。整个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优势也很明显。
第一,用户优势。高等学历人群的在线教育渗透率高,可标准化程度高,付费能力强,市场占比巨大。
第二,资源优势。内容研发型平台的发展潜力巨大。“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高校在教育内容研发上具有天然的体系和巨大的优势。
[分类号]G258.6 G728
1 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图书馆一场深刻的革命,并使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从传统的借阅业务转向信息导航服务;从提供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料转向专题跟踪服务从传统校园服务转向现代远程服务。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为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外部信息环境及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需要不断进行拓展。
现代远程教育是综合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结合各种教育资源而实施的超越传统校园时空限制的新型教育模式,又称为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基于网络;二是教学交互式。它与以往的电化教育的含义有所不同,也比传统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全国主干网已建成覆盖全国地区的网络中心,数以百计的大学与中国教育科研网相连接,可直接实现交互式的教学。在我国,远程教育的办学主体绝大多数是高等院校,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也主要是学校依靠自身资源来建设实施。1998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和浙江大学四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标志我国正式开始实施现代远程教育。199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67所普通高校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允许上述68所试点高校在校内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国外,远程教育也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教育方式和国民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例如英国的伯明翰大学,目前正在利用移动知识管理系统来帮助学生进行远程教育,并为多媒体和视频会议教学建立了先进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和灵活的学习课堂。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支柱的高校图书馆,对于通过远程服务参与教学和科研等任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图书馆纳入发展远程教育教学的体系中,并针对不断出现的新外部环境及用户需要,不断进行服务拓展,这将成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校图书馆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承担的作用,并就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支持现代远程教育可能进行的拓展服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2 高校图书馆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
2.1 提供资源储备
对现代远程教育来说,教育资源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一点,由政府直接参与教育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在我国,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许多远程教学试点大学的教育经验表明,高校远程教育教学应以各高校的专业特点为基础,并结合各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采取一种综合的、以图书馆为核心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模式。
远程教育资源数据库的内容与普通高校图书馆原有的数据库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材资源数据。包括:以传统方式保存资源,如印本书刊报、古籍、图片、音像制品等;图书馆购买的商业性电子资源,如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多媒体资源等,图书馆自建的数字资源,如将本馆特色资源数字化后形成的专题知识库等;可广泛获取和使用的网络资源,一般经过学科馆员的选择、评价与组织,以资源导航方式呈现。这些教学资料可以是文字教材、视听教材、多媒体教材或网络资源。②教学辅导数据。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辅导材料、课程安排、参考指南、实践计划、目录索引等。③助学资料数据。包括阅读辅导材料、问题自导、作业答疑库、综合练习、实验资料等。④教学互动数据。对学习者之间的自主性学习创新,学习课题的讨论,学习小组对共同学习中难点、疑点交流体会和信息,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的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等。
高校图书馆不仅储藏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它还储备着以下几类资源:学习知识的场所;可供查阅的各种资料和检索工具;可供利用的信息设备和咨询服务;可进行导航服务的学科馆员。这些都是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最为关键的资源优势,也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2.2 提供技术支持
高校远程教育宜以本校教学和科研为基础,全面发挥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参与者和管理者的作用,并与目前我国已经开展远程教育的相关站点、远程教育中心、学术团体、公共图书馆、大学计算机专业及出版商进行多头合作,将他们的网站与图书馆网站进行链接。同时,高校图书馆应直接参与课程的策划与管理,并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和内容融入到远程教育的教学发展上。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将实体教学转化为虚拟教学,它需要制作适合网络教学的课件,除了需要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料外,课件制作还需要利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刊物、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网络信息资源以及图书馆自动化软件设计人员的共同参与,协助教师设计相关主题的网络课程、教学课件和编写其他网络教学文本。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高校图书馆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硬件保障,高校图书馆所依托的强大的教师队伍和学术科研力量,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师资保障,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在不断改善自己的信息基础设备和网络环境,将逐步成为网络化信息技术和资源的服务圣地。
2.3 提供服务保障
依托网络环境,远程教育可以使任意受教育者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跨越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通过网络,图书馆的远程教育服务可以延伸到家庭、办公室以及各种活动场所,人们足不出户即能享受图书馆的各种信息,接收在线教育。
参考咨询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书目情报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提供参考书目指南及其他信息检索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从面对面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形式到目前利用电子邮件、网络输送及实时进行操作问答等各种形式的虚拟参考咨询,便于对用户的信息素养教育的贯穿。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也能为用户提供信息需求,而且学科馆员也会尽可能地指导用户明确获取相关文献信息的途径。这样用户便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及时而准确地得到信息检索和利用方面的帮助。从传统的书目指导服务到馆藏文献信息提供服务;从一般常规问题到网络导航及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评价和提供,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员承担了为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选择、利用和评价等方面的服务重任。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可由学科馆员成立相关性的参考咨询课题
小组,为远程教育的用户提供专题信息检索的指导,指导用户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途径,并可进行特定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分析评价以及查新认证等多项服务。比如,美国佛罗里达远程学习与分配中心选用WebMaster公司的会议专业聊天软件开设文献检索课教育,为一个班级开一个聊天室,为佛罗里达地区73个学院与大学的远程教育提供实时的咨询帮助和研究指导,为远程合法用户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信息素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Athabasca大学图书馆调查的结果,远程学生最需要的是远程可获得全文资源服务。我国目前大多数远程教育用户很难独立完成检索相关课题资料的工作,高校图书馆有必要为远程教育提供文献传递服务,但这种远程文献传递不是机械迁移传统图书馆功能。当用户需要查找某一主题相关文献资料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E-mail方式向图书馆申请文献传递服务。参考馆员通过馆际互借获得用户所需文献后,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电子传真、文件传输协议(FTP)等方式完成文献传递服务,同时帮助用户利用数据库和其他图书馆资源,为其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咨询及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深层咨询服务。
另外,通过高校图书馆与远程教育机构的合作,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据统计,在英国,有些公共图书馆就为远程教育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内容;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则与远程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为它们提供专门的服务项目。具体服务项目包括:根据远程教育机构的需要为当地学生建立保存本书库;提供多媒体学习环境;开放专业数据库及学术期刊检索;提供馆际互借、代借、复印和寄送服务,根据登记的学生数量配备恰当比例的专职参考咨询馆员;承担类似分教点教师的职责;向教方反馈学生的各种相关信息等。通过这种合作,图书馆每年能从合作方获得资金援助,同时也强化了自身的服务功能,扩大了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影响。校方则因这种合作得到学生认可,从而增加了生源,也节省了大量的中间环节成本。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合作经验。
3 高校图书馆现代远程教育的服务拓展
3.1 实施知识管理
开发一个好的远程教育网络课程,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包括技术的整合和一整套良好的工作流程。因此,需要一个有明确目的的开发软件组织,同时还需要一个可以畅通的交流、共享和重复利用的工作机制。然而,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知识交流、共享和重用机制还尚未完善,这就容易造成网络课程系统的重复开发,同时也极易造成知识的流失和利用效率的降低。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课程尚未制定统一的规范进行设计与开发,导致网络课程的可用性和共享性较差。目前图书馆网络课程本身也缺乏对知识学习的指导设计,学习功能不强,从而影响了网络课程的教和学。
高校图书馆远程教育如能实施网络课程的知识管理,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知识管理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①知识管理有助于网络课程开发者整合自身的知识,实现知识的流程化,并将其知识和信息提升为组织知识;②知识管理有助于根据各校图书馆网络课程开发组织的实际需求,对相关知识进行分类和有序化处理,并根据知识之间的相互的关系进行组织和存取,便于用户知识积累和共享,解除知识检索不到的难题;③知识管理有助于课程开发组织从现有数据中挖掘可利用的知识,课程开发组织中的新成员也可以很快地熟悉前人的工作环境,不断学习前人的工作经验,减少因为课程开发组织中人员流动而带来的知识流失,④有助于增加知识储备,方便后者联系前者的知识;⑤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系统和不断创新的学习环境。
3.2 进行素质教育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在我国,学校进入信息化建设,这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也给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人员优势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通过现代远程教育,高校图书馆的这一职能可以得到极大的拓展和延伸。美国和欧洲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利用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成功的。
在远程教育中,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参考咨询的优势,为用户开展信息素养的培养教育。参考馆员不仅直接向用户提供答案,而且可以通过网络为用户明确指示参考研究资料的获得途径,用户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及时而准确地得到信息检索和利用方面的帮助。从传统的书目指导到馆藏文献信息提供,从常规性、事实性问题到网络导航及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评价和提供,参考咨询承担了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选择、利用和评价的信息素养教育重任。
高校图书馆所开设的信息检索课是信息管理系统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大学生信息技能培养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全校性选修课之一。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承担信息检索授课任务的压力越来越大,接受课程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Internet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革,远程网上教学形式逐渐被教学双方所接受。采用网络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转移到网上,以用户自学为主,教师在网上加以必要的指导,再通过网上作业与考试来检查用户的学习情况,这不仅大大缓解了教师教学的压力,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学习兴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远程教育,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向用户全面清晰地显示馆藏目录以及各数字图书馆链接的情况,协助用户高效地使用数字图书馆;定期在线举办网络资源导航、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与使用的讲座与培训,为教师和用户排忧解难。
3.3 开展学位教育
通过与学术机构和其他高等院校的合作,图书馆远程教育的学术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展。在美国,大多数经美国图书馆协会承认并可开设硕士课程的图书馆与信息学研究生院,他们都已经在网上开设了一门或更多的硕士学位课程,这些课程都能全套通过网络接入,或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其教学大纲等内容,用户仅通过学习网络课程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这些获得认可的硕士学位课程的特点是采用技术的多样性和可以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点通过与国外大学相关学院联合办学,实现了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开拓了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为此,利用远程教育开展一部分硕士学位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联合办学在具体操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网络在线课堂,不但能给本专科生以及研究生的课程自学提供服务指导,而且还可以为因时间、空间或者工作、学习等受限的用户提供课程计划、学历证书和学位计划。
3.4 应用Web 2.0
Web2.0的概念诞生于2004年,短短几年间,Web2.0所代表的技术与理念,已经对互联网产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一系列带有鲜明Web 2.0个性特征的网络服务陆续推
出,并已逐渐深刻地改变了用户的观念及使用习惯。可以说,我们面临着外部信息环境与用户使用习惯的双重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信息提供机构之一的图书馆必须对服务方式进行重新的审视,并做出必要的调整,以使图书馆服务能够适应新环境下用户的需要。
Web2.0技术及理念的出现,也为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远程教育开拓了一个发展方向。作为Web2.0重要应用之一的博客,即可以应用在远程教育中。首先,博客天生就有一种知识聚类和知识管理的能力,Blog的创建者一般都比较关注于某一领域,并且对这个领域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其博客收录的内容大多是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文献或信息,这就加大了该博客的知识深度。其次,Blog内容的专业性和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学科专业性相吻合。主题博客是针对某个主题申请的博客,它专为那些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围绕特定相关主题,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或全文资料可以为相关人员无障碍地免费存取,这就极大地体现了其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的价值。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引入博客,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及时性。博客内容的随时更新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为博客们相互交流提供了最及时的资讯信息。②交互性。交互性是Blog最大的特点之一,将其应用于网络课堂的教学论坛,可以很好地解决师生的互动问。③聚类性。博客的每篇文章都为用户提供了可发表评论的功能,它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可交互性,它还更有效地显示了知识的聚类性。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的网络支撑平台中就设立了教学博客,学生与教师都可以使用。利用教学博客进行网络课程的讨论既可以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参与,它还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开放式的交流。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因此,本文认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效益、效果,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需要以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为前提(基础)。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而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提高与发展。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兴趣的递增、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是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在考查理解和运用基本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备考学习要以落实基础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首要任务。现在,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教练案是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设计有效的学教练案呢?本文就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比较鉴赏》来谈谈学教练案的设计。
1.目标设计是否有效
学教练案设计是否到位,关键在于教师对整个课堂的"任务"的设计是否按照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进行。既要能起到帮助学生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作用,又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要能激发思维,提高学生语文思维的能力。
(1)首先给出本学教练案的目标,让学生了解本次学教练案的任务。
(2)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类。
教师应尽可能详细的把所要学习的语言点、知识点罗列出来,并把握好重点、难点。
在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上,注意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激发学生兴趣,重难点突出,与高考考点接轨。我通常是按照"课前积累及作业——课堂解疑——课外巩固——自我小结得失"这四个步骤来设计的。
在以往练习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做诗词鉴赏题时,尽管老师反复强调"七看(题目、作者、注释、题干、正文、意象、情感词句)",但是在实际练习中,学生往往凭自我感觉,出现了很多啼笑皆非的错误。如果诗词情感更隐晦些,那么很多学生甚至无从下手。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抛弃了以往诗词讲授的方式,在学教练案中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使我们的课堂充分实现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使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得到体现。
2.教案使用的有效性
教案设计制作完毕后,我都是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完成课前预习部分。第二天收取部分学生的学教练案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标识出相关的难点与知识疑难点。课堂上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订正答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出疑难较多的题号,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再进行提炼、解读、讨论,直到全部解疑为止。这样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有利于落实知识和把握范围,也有利于掌握水平程度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传统教学和电化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造和创新,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现代教育的根本特点就是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融入到教学中去。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卫星电视传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等。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不象师生所想象的那样理想或显著,以致会产生对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疑问。
一、当代外语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存在的问题:
1.1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主体”关系不明晰
1.2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的意识淡漠
1.3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仍然陈旧落后
1.4学生普遍缺乏主动、积极的自主学习意识
2.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
传统意义上教育理论中的教学概念是一种单向传授的活动。韩愈的《师说》中所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学习者学习成败的关键。我们现在的教育观念中依然深受它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以口语表达来传授知识内容,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围绕教师如何完成这个教学计划来实施的,这里考虑最多的是教师如何能完成“讲授”教学,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如何更好地接受。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态度还是比较淡漠。这一点我在工作中的感受比较深。中老年教师和一些青年教师缺乏运用教育技术辅助外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教师缺乏对教育技术的全面掌握,对于新的技术手段和资源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去学习,归根到底就是旧的教学观念没有改变。
在近些年的高校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在一些学校,特别一些重点院校,都比较重视外语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舍得花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甚至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教学设备由模拟化向数字化的转型。但在这些价格昂贵、功能先进的设备中,平时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几种功能还是几十年来所使用的录音机功能、电视功能、录象机功能,真正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的示范功能、讨论功能、提问功能等等都被束之高阁,很少使用。这里既有课程安排的问题,如单位授课时间短等,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在教学观念中缺乏正确的认识,主观上不愿使用,怕麻烦的心理很重。在外语教学资源方面,对于教材建设普遍存在被忽视的现象,许多学校许多课程使用的教材一用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立体化教材在教学中使用得更是凤毛麟角。辅助外语教学的软件和课件也相对比较少,有很多都是“新瓶旧酒”式的多媒体“新式课本”。
正如上面所介绍的,各学校在外语教学硬件建设都在加强,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真正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极少,教学设备在课余时间都被封闭,教学资料也很少对学生开放,所说的多媒体教学也只是辅教而不是辅学。
二、现代外语教学存在问题对当前外语教学的影响
在传统外语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这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使学生能够比较简洁有效地掌握系统知识,教学效率较高。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参与。
意识和创新精神,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进行探究的愿望,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从根本上掩盖了教学活动真正的意义和目的,这种模式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较高语言技能的外语人才。
高校外语教师使用媒体的态度和习惯,也影响高校外语教师使用教育技术。由于对教育技术理论掌握少,对功能先进的教学设备的使用比较陌生,平时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导致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发展不平衡,即使使用简单的教育技术手段,也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电子文字课本。这必然会阻碍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在当今高校外语教学资源建设中所出现的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资源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硬件建设立竿见影,而教学内容和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投入人力和时间,经过长期的、系统的研究和准备,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评价。
好的工作,无论校方还是教师,都不愿意在这方面有大的投入。这样会导致知识结构陈旧,课堂教学内容基本隔绝社会上、国际上的信息资源,难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追求更新知识的愿望受到抑制。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提供的帮助是两方面的,既有辅助“教”的方面,也有支持“学”的方面,而这个“学”的方面主要指学生主动地学。教学观念转变,学生成为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之后,自主、能动地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行为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未来复合型外语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忽略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会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失去意义,使我们的外语教学改革失去动力,象人失去一条腿一样,使现代教学模式失去“教”与“学”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李靖.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5.4, 105-106.
[2]张丽华.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5.4, 33-35.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高校图书馆正逐步由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变,其管理方式方法和服务模式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这就必然会对图书馆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图书馆员整体素质偏低,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要求,直接影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的发展与需要,我国高校图书 馆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通过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1 继续教育的内容
1.1职业道德教育。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职业道德是人们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和认识。公共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是由图书馆的性质、职能、服务方式和工作规律所决定的,是馆员在本岗位活动 中不能逾越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是馆员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1.2图书馆专业知识培训。图书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劳动,要求图书馆员具有高水准的专业知识,如果缺乏相关的岗位知识,工作将很难开展。拥有丰 富的图书馆专业知识是每个图书馆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图书馆员必须具备图书馆学、文献信息学、情报学、目录学等相关专 业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服务。
1.3计算机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中,不仅可以帮助图书馆员处理海量的 信息数据,高效的管理图书馆资源,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还可以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网站。现代图书馆的建设要求馆员具有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否熟练使 用计算机是衡量图书馆员工在能力和水平的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文献激增,学科众多,彼此交叉渗透,知识的综合程度愈来愈高。要对浩如烟海的图书文献进行有效开发利用,需要有一批素质 良好,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这既是图书馆事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读者的迫切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素质、合理 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信息处理和研发能力,才能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创造出良好的信息环境。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广泛应用,迅速改变着图书 馆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这些,都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正面临着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及管理意识的更新与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加 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尽快适应这一变化,已成为当前图书馆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倡 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学习,而且更要主动学习,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2 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努力适应社会的同时,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法规政策不健全,没有形成制度化,导致管理体制分散。
2.2是培训力度不够。一些重复培训浪费严重,没有形成合理的继续教育体系,缺乏较高层次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探索,教育方法 单一,缺乏长期规划,导致教育质量不高。
2.3是各级领导对馆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够,态度不积极,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对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对实质性问题解决不够。
3 继续教育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不足,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统筹安排,成立图书馆继续教育协调机构进行全面协调,形成合理、高效的继续教育体系,重视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注重发展高层次的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培养有创造性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图书馆工作人员。 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爱岗敬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图书馆事业必将面临重大变革、遇到许多困难。馆藏结构的调整,管理手段及服 务模式的改变,要求每个馆员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勇于面对现实,善于用创新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以开创性的工作精神打开局面。
3.2加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教育。图书馆管理自动化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图书馆工作 中的具体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传输。只有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才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 进行日常工作,熟练地运用网络进行检索。
3.3加强图书馆专业知识和相关基础学科教育。图书馆是一个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传统技术紧 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学术团体。它要求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只有打好图书情报基础功底,熟悉本专业基本工作程序,掌握基本的工作方 法和技能,才能实现由以印刷型文献资料为加工对象向以现代数字化、电子化信息资源为加工对象的转移,实现以传统顺序的线性结构文献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直接网 络虚拟结构的信息组织管理模式转移,实现文献检索由以往单一的手工检索向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手工与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新式检索方法的转移,实现图书馆信息 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腾飞。图书馆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的信息库,在网络环境下,网上信息又是一个无限庞大的信息资源系统,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知识空间,图书馆工 作人员必须注意不断拓宽自己的科学知识,了解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状况,以便准确地进行信息分析和预测,牢牢把握用户和信息市场动向,有的放矢地搞好 信息开发服务。
3.4加强协调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教育。作为一个合格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外,还应具备 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图书馆工作既要能够自觉维护图书馆内部团结,搞好工作协调,增强图书馆内部的凝聚力,努力营造一个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赖、 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亲和能力和研究能力,通过各种公关活动,树立图书馆工作人员良好的行业形象,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 响,以人为本,使图书馆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图书馆员的要求,各图书馆员要树立忧患意识,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迎接新的挑战。
摘要: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具备更强的战斗力。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多元化的人才。种种问题值得大学教师们的思考。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将i+1理论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使之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学生们的个体分析,然后确定针对性的教学素材。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来,让学生真正受益于课堂。
关键词:i+1理论;二语习得;可理解性输入;语言输入
一、 i+1理论简述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可理解输入说”,他认为,当学习者理解了略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输入材料时,习得语言就能发生。克氏还把“可理解输入说”进行公式化,即“i+1”。“i”代表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代表略高于学习者原来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这里的输入材料不仅包括词、句、语法结构和课文篇章等书面材料,还包括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组织的材料。理想输入应具备以下特点:(1)输入是可理解的。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输入语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输入对习得者毫无意义。(2)输入是有趣或相关的: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有利,必须对意义进行加工。语言材料有趣、关联,学习者就会不知不觉习得语言。(3)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可理解性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非“学得”,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必要且不可取。(4)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习得新语言结构需要连续不断地广泛阅读和大量会话才能起效。
二、i+1理论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在日常教学中,有时教师课堂语言输入过难,学生跟不上而放弃了学习;有时内容过于简单,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而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师使用怎样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学生的外语学习顺利进行?克拉申的二语习得“i+1”的输入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有借鉴意义。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语言环境,通过使用更标准的发音、更简单的词汇、更短的句子、不发生不合语法的调整等手段以及互动性的调整,进行语言形式和意义的调整,缩小学生语言水平之间的差异,那些输入的未知信息便可转化为可理解的输入被学习者理解并在大脑中储存起来,促进外语学习。
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由于缺乏大范围的英语使用环境,学生们必须通过课堂学习,才能学习和习得英语。课堂上,教师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课堂上的“可理解性输入”?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语言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互动调整输入的难易程度,以适合学生的需要。例如:在一个班级里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准备一份材料并不能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就使得分层教学尤为重要。
教学案例:以课文主题Teamwork为例。上课时我们会用一张赛龙舟图片进行导入,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老师会为他们准备一些比较容易又能提高表达能力的一些问题,如: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picture? Could you describe the picture?与此同时,在描述图片的时候老师会提示一些他们应该不知道的语言点,如:dragon boat, drummer等.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老师会准备稍有挑战性及启发性的问题。如:What do you understand from the picture?为学生介绍a. Team is power. T=Together, E=Everybody, A=Achieves,M=More. b.Feature/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Team: Clear Goal, Relevant Skills, Mutual Trust,Unified Commitment, Good Communication, Negotiating Skills, Appropriate Leadership, Internal Support, External Support,...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老师会准备以唐僧西天取经这样一个团队作为讨论点,让学生们讨论师徒四人在团队中的不同的角色扮演以及在团队中的作用。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是贝尔宾理论,介绍理论中的角色包括塑造者(Shaper)、 执行者(Implementer)、 完成者(Completer/Finisher)、领导者(1981) (Chairman)/协调者(1988)(Co-ordinator)、协作者(teamworker)、资源调查者(Resource Investigator)、创新者(Plant)、监控评估者(Monitor Evaluator)、专家(Specialist)(贝尔宾在1988年补充加入)。如此一来,学生们就能各取所需。好学生不会因为上课内容没有挑战性而厌学,水平不高的学生也不会因为上课内容过难而放弃。
刘润清(2oo4)认为:教师水平要高,要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人。i+l输人理论假说,假说认为人们是通过接触并理解略高于自己目前已经习得的语言能力的材料输人而习得语言的(即i+l,i代表已经习得的语言能力)。只要交流是成功的,输人能得到理解并有足够的输人,那么i+l会自动得到提供。这样通过知识逐步累加,使学生系统扎实地理解学会每个知识点。(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英汉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
高校在线社交网络是当前高校学生非常重要的社交平台,它具有强化沟通,时时互动,人人共享的超级舆情传播作用,若加以有效引导可以发挥积极的舆情正能量,我国的人人网、、开心网、天际网等都属于这样的社交网络平台。网络也提供了无限商机,社交网络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提供网上收费视频、广告等盈利消费,拓展了网上营销空间,而微博、微信、飞信、博客、手机二维码等网络工具的使用,也为网络舆情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一)网络舆情传播的现状。
当前,全球前三大社交网络有脸谱,推特和Myspace。在我国约3.4亿人使用社交网络,有40%的人人网用户关注同事;61%的用户倾向于“非常个人的信息”;58%的用户“愿意接受好友申请”,此项比脸谱多32%。对于中国网民而言,网络媒体是一个十分便于沟通交流的平台,中国网民比照国外网民更加愿意公开个人信息等项目,在网上更加开放、活跃。网民可以关注、分享、评论、转发网络上任何值得关注的事件,通过网络告知家人、朋友、同学、同事和网友。而这种高效、直接的迅速传播,在社交网络上也会引发高关注度和高影响力,从而产生巨大的舆情传播效果,其类似“现场直播”的传播速度也让传统媒体汗颜。
(二)网络舆情传播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具有传播的高效性、复制性和飓风性效果,虽然这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但是由于网络虚拟平台的特点,它也具有隐蔽性、不可控制性、以及盲目性。所以,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有机结合,是未来网络传播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依法治理虚假新闻,虚假事件的传播,积极促进网络媒体传播的正面发展。日前,有市民在公交车站点用手机扫描了一个张贴的二维码,手机账户马上被扣除了100元,这种恶意行为需要大家提高警惕来避免。
二、网络舆情传播的作用
网络传播已经方便到了举手之劳,大家可以随时收到各类的消息,网络传播可以产生积极的正面舆论导向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发挥网络舆情的生命线作用。
网络传播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发生地震、海啸、台风以及在不可抗力作用下,造成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通信网络出现拥堵,电话、手机、短信等瘫痪时,社交网站、QQ、微博等互联网沟通工具将会起到巨大作用。如日本海啸发生时,网络传播成为信息交换的主导力量,紧急电话线路、海啸预警、火车时刻更改等几千条信息,几分钟内发出,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提供寻亲帮助等,网络分析师布拉德·施明将这些社交网络称之为“生命线”。2013年初,长春市民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被偷汽车贼误偷,长春市民通过微博、QQ群等方式自发寻找丢失孩子,多名市民放下工作参与寻找,有些的哥甚至不出车组成车队寻找孩子,借助互联网的及时传播,形成了一股帮助母亲寻找婴儿的亲情力量,可以说互联网的新媒体很好地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二)网络舆情的社交作用。
网络有的巨大传播能力,其副作用之一就是社交作用。早在几年前通过网络走红的“芙蓉姐姐”、边疆的“天仙妹妹”等,史蒂夫·乔布斯辞世后,各大社交网站有关乔布斯传奇的热议经久不息。因为网络铺天盖地的宣传,很多人知道了乔布斯事迹,他的传记成为畅销书,苹果公司的产品也盛行不衰。 2011年2月,林书豪在NBA赛场刮起“Linsanity(林来疯)”引领7连胜,打破多项联盟记录。仅两周,他的微博粉丝就超过187 万,推特粉丝暴涨41万,脸谱帐号85 万个“赞”。Youtube 120 万以上的比赛视频浏览量,社交网络web2.0传播的特点,使传播像病毒一样呈现网状爆发。
(三)网络传播的商机无限。
社交网络在向所有网民展示其交友、沟通、寻找趣味团体等亲情一面的同时,也因其具有超高人气而赢得了巨额的利润。社交网站有五种盈利方式,一是收取商家广告费用。在社交网页两侧显示的广告,高端的品牌生活用品、食物和汽车等,同时也有打折、活动等吸引人的销售方式。二是收取网民增值服务费用。如为网民订制个性主页,通过虚拟礼品买卖,为高级会员拓展良性朋友空间,为网民提供低价接触明星的机会等方式收费。三是提取第三方插件分成。插件通过虚拟道具和广告等方式销售后,SNS将提取部分利润。四是网站发放调查问卷,按照回应问卷人数收取商家费用。五是为商家打折、优惠等电子券,包括手机扫描二维码优惠卷。六是与电子商务网站合作,SNS用户可以享受与朋友共同购物,边购边聊的乐趣。当然,也有普通网民通过微博散发经商信息,比如有位的哥就用微博微信约生意。2013年初以来,微信收费论一直备受关注,如果微信收取费用,网络利润空间将会有更大增长。
三、结语
微软CEO鲍尔默曾经说过:谷歌已经过时了,脸谱才代表未来。在未来时段,社交网络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时下淘宝体、咆哮体、撑腰体、屌丝体段子流行高校,表达了全国网民的情感倾向,网络热词“亲”也备受追捧,我们不难发现网络的渗透性作用。了解网络文化,才会更好的控制舆情传播,了解网络发展趋势,才会更好的掌握舆情未来传播形势。总之,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舆情传播的特殊性,在今后一个时期,要针对舆情传播的特点做好预防和引导作用,实现舆情传播的有效利用。
本文系项目《高校在线社交网络舆情传播调查研究》(项目编号: AX20120035)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兴趣受到压制,学习缺乏自主性,而教师面临应试教育考核。为了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老师不得不采取加强机械性训练和增加课时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明显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提高教学成绩,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却是不利的。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单纯依靠上述方法是不可取的,应该采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大的课堂收益。这正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所强调的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考量。打造高效课堂教学需要不同学科的充分参与,自然离不开课程本身。打造高效课堂教学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科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这与学科的特点息息相关。中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阶段,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更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打造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学活动本身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的交流和互动活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实现充分的交流互动,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如何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和互动呢?只有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实现。因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课堂上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根本不会出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充分的交流和互动。要想让学生放开手脚积极主动地发表见解和看法,首先就要打消学生的顾虑,这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束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表看法和意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上交流互动。充分的课堂互动和交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充分消化和吸收,对于打造高效课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因为中学语文反映的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开始学习中学语文时兴趣很浓厚,但并没有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只有通过充分的课堂教学交流和互动,才能够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再通过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实现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可见,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支撑,没有充分的课堂交流活动,就不能够实现以上教学目标。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中学语文教学不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学本身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准备,备好课,更要懂得发挥学生的作用促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在探究语文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沿着从表到里、由远到近的方式进行思考。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有序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知识层次,教师要善于调动这些处于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把语文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扩展开来,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层次的知识,让所有学生都得到进步,这是实现课堂高效教学的有效方法。
三、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推广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师的教学理念带来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带来的是课堂教学面貌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实现高效教学。大力推广合作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能力的提高必然带来知识的增长。不仅使学生增长知识,更锻炼学生的能力,可以说一举多得,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