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33: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价值理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声誉 声誉机制 公司治理
企业声誉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Fombrun(2004)认为“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声誉就是一张非常好的名片,能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消费者和追随者,以及赢得人们的尊敬”。企业声誉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和约束作用,使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与实务界所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企业声誉与财务绩效、企业声誉与公司价值、企业声誉与社会责任、企业声誉与公司治理这四个方面来探讨企业声誉的价值与运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企业声誉与财务绩效
对于企业声誉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目前学者们大都得出了两者存在正相关的结论,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的因果关系上,到底是良好的声誉会带来更好的财务绩效,还是更好的财务绩效会对企业声誉产生影响,或者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
对此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共识。
Dunbar 和Schwalbach(2000) 以1988—1998年《管理者》调查的63 家德国公司为样本,根据公司的总体财务状况、会计测量与市场测量来衡量公司的财务绩效。结果表明公司声誉会影响未来的财务绩效(声誉影响),反过来,财务绩效会影响当期和滞后一期的公司声誉(绩效影响),两者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公司规模越大,所有权越集中,对声誉的影响越大。Roberts 和Dowling(2002)以1984—1998 年《财富》报告的美国“最受尊敬的企业”为样本,检验了企业声誉和良好的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相对良好声誉的公司可以更好地维持较高的利润结果,公司声誉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具有延续效应。Rose 和Thomsen(2004)以丹麦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声誉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财务绩效能够提高公司声誉,但良好的声誉并不一定确保带来良好的财务绩效。Jose Luis 和Ladislao(2007)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声誉与财务绩效在1% 的置信度下显著正相关,并且是非线性的,这意味着通过提高声誉或形象来提升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是有限的。
黄亮华(2005)利用国内外企业数据,考察了企业声誉和财务绩效的关系。企业声誉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考虑,包括管理者、股东、供应商、债权人、顾客五类;财务绩效是通过构建多维度指标来整体衡量,包括稳健性、经营效率、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最终得到不同的财务指标对企业声誉的解释能力各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前人研究对于两者之间关系得到结果会不尽相同。郑秀杰,杨淑娥(2009)以2002—2003 年被评选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对照组样本和事件研究法,研究了上市公司声誉对后续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声誉越好,其后续财务绩效越高,具有良好声誉的公司会降低后续财务绩效对前期财务绩效的敏感度。
一方面,企业声誉与财务绩效的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国别的差异和时滞的存在,使得研究结果呈现出多样性,甚至有些结论相互矛盾。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使学者难以对不同的研究结果加以整合并进行合理地解释。这也表明了目前对企业声誉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企业声誉与公司价值
学者们对企业声誉效应研究的另一兴趣点是企业声誉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企业声誉对公司价值是否产生影响?良好的企业声誉是否有助于提高公司价值?公司价值越高是否意味着企业声誉越好?
Fombrun(1996)认为,企业声誉能够提升企业未来的资本市场价值,这称之为声誉的“影子价值”。
Srivastava 等(1997)对比研究了上榜《财富》杂志“最受尊敬的企业”,在公司风险和收益水平相近而平均声誉得分不同的情况下,在声誉得分上相差60% 意味着在市值上相差7%。如果是十分制的,在声誉得分上,6 分和7 分的1 分之差相当于5 150 万美元的公司市值。Black 等(2000)以1983—1997 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最受尊敬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公司的市场价值、账面价值、盈利能力和声誉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声誉上的1 分之差相当于5 亿美元的公司市值。与以上研究结果相反,Rose 和 Thomsen(2004)的研究表明,企业声誉对公司价值(市场权益账面价值)没有影响。Ying Cao等(2010)以1987—2006 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最受尊敬的企业”为样本,以虚拟变量代替企业声誉并控制CEO 声誉,实证检验了企业声誉和资本成本的关系,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认为企业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与负债成本没有关系,企业声誉能够提供重要的经济利益。
国内对声誉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较少。王惟希(2013)以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发现,商誉上升能够增加商业银行的公司价值,反之则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公司价值。
现有研究主要以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为标准衡量企业声誉与企业市场价值的关系。对二者关系研究存在对立的结论,这可能与研究时所选取的样本在国别、时间、资本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有关,这也说明该领域研究还需要规范和深入。
三、企业声誉与社会责任
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形象。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的指标各种各样,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但在各种体系中,企业社会责任都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已经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同。
Chun(2001)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研究了消费者对企业声誉的评价,认为产品的功能性属性、产品的非功能性属性、企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是影响企业声誉的四个因素。Anand(2002)认为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企业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帮助贫穷的人,从长远来说这有利于企业声誉的建立,能够改变公众的看法,在政府、员工、股东、顾客和媒体面前形成自己强有力的价值观,这样才能被信任和尊重。Maignan和Ferrell(2004)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了企业责任,认为企业责任分为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包括社区责任、顾客责任、员工责任和股东责任。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消费者对企业责任的评价不一样,各项责任与企业声誉有显著的相关性。Godfrey P C 等(2009)研究发现,正面的社会责任披露有助于提升企业声誉,为企业形成一种类似“保险”的效应。
李海芹和张子刚(2010)将企业声誉划分为认知声誉和情感声誉两个方面,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和顾客忠诚影响模型进行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影响企业社会声誉进而影响顾客满意度,最终影响顾客忠诚。张鲜华(2012)以连续在2009—2011 年期间披露了独立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声誉,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高,与声誉的正相关关系越显著。霍彬,周燕华(2014)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慈善责任、员工责任和环境责任,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和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企业声誉与公司治理
国外对声誉研究比较早,已经形成较为完善和成熟的理论。但直到本世纪初,国内理论界才开始接触西方声誉理论,并进行探索和研究,尝试应用于中国市场秩序的治理。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声誉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Karpoff 和Lott(1993)通过对美国1978—1987年132 个样本公司研究表明,声誉机制在约束公司违规行为中比法律机制更为重要,因为上市公司受到处罚的直接损失要比声誉上的损失要小。Llsv(2000)重点探讨了不同法系下公司治理对投资者保护的有效性和后果,并指出了声誉机制对上市公司的自我约束作用。Desai 等(2006)、Karpoff 等(2008)研究表明,在法制比较完善和市场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声誉机制通常可以通过控制权市场和经理人市场,达到改善和提高公司治理的目的。
赵锡锋(2007)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司治理与企业声誉的相关性,认为公司的治理水平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从而使公司治理和公司声誉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公司治理是影响公司声誉价值的重要因素,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提升公司声誉价值的建议。 肖海莲和胡挺(2007)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声誉机制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机制,能够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第一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越高,更会从长远角度为公司考虑,注重公司声誉。皮天雷(2009)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对国内外的声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认为当前法律在维护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作用已广泛被社会认同,但对声誉机制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声誉机制是一种比法律机制成本更低的机制。
叶康涛等(2010)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有效投资者保护和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国度,声誉机制可以起到延缓最终控制人与债权人冲突的作用。李延喜等(2010)通过对国内外声誉理论的文献梳理,发现我国投资银行的声誉机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等原因,其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随着股权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发展,经理人声誉机制在完善市场监督职能,降低成本和管理者道德风险,保证契约执行方面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得到发挥。醋卫华(2013)以2004—2008 年“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公司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发现良好的公司声誉可以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声誉机制作为非正式制度可以在改善和提高公司治理中成为正式制度的有效替代机制。陈红等(2014) 以2008—2011 年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媒体发挥公司治理职能的新途径——声誉治理。研究发现大众媒体通过披露上市公司重要信息,形成股东声誉和公司声誉,声誉机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声誉机制在治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约束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声誉理论在具体领域的微观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在资本市场中建立声誉机制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张维迎(2014)指出:“新古典经济学只知道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没有看到市场还是一双隐性的眼睛——声誉机制。”声誉机制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手段,将西方声誉理论引入和应用于中国市场秩序治理和公司治理的问题中,有利于声誉机制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视声誉的管理和建设。
参考文献
[1] 黄亮华. 企业声誉和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 浙江大学,2005.
[2] 郑秀杰,杨淑娥. 中国上市公司声誉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 管理评论,2009,21(7): 96-104.
[3] 王惟希. 声誉对商业银行公司价值影响研究[D]. 湖南大学,2013.
[4] 李海芹,张子刚.CSR 对企业声誉及顾客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0,13(1): 90-98.
[5] 张鲜华. 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来自 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兰州学刊,2012(12):99-102.
[6] 霍彬,周燕华.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声誉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4,33(1): 59-65.
[7] 赵锡锋. 企业声誉及其价值评估[D]. 山东大学,2007.[8] 肖海莲,胡挺. 大股东侵占, 公司声誉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财贸研究,2008(6):108-114.
[9] Dunbar R L M, Schwalbach J. Corporate reputationand performance in Germany[J]. Corporate ReputationReview, 2000, 3(2): 115-123.
[10] Roberts P W, Dowling G R.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sustained superior financial performance[J]. 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12): 1077-1093.
[11] Rose C, Thomsen S.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reputationon performance: some danish evidence[J]. European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2(2): 201-210.
[12] JSánchez J L F, Sotorrío L L. The creation of valuethrough corporate reput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Ethics, 2007, 76(3): 335-346.
[13] Fombrun C J. Reputation: Realizing value from thecorporate Image[M],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School Press, 1996.
一、期望价值理论的基本论述
特沃尔斯基和卡尼曼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期望价值理论,它着重反映和描述人们的实际决策过程。大量的行为决策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系统性地违背了理性期望效用理论的假设前提。只有从行为决策的角度才能对这些研究结果及行为规律做出解释。期望价值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决策与偏好的实验结果提供了合适的解释,是对理性期望效用理论的某种替代。
二、关于奶粉造假的抉择
首先了解一下为什么添加?蛋白质太不容易检测,所以需利用元素含量来检测。蛋白质是含氮的,只要测出食品中的含氮量,就可推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左右,而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左右。常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含氮量乘以6.25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虚高。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所以掺杂后也不易被直接发现。
接下来运用前景理论的期望价值函数来对添加三聚氰胺决策的通过进行分析。
是否大于0决定了在理性决策下是否通过三聚氰胺的添加方案。其中L为因添加三聚氰胺可直接获得的利益增量,α为添加三聚氰胺事件被曝光的概率,M为添加三聚氰胺后被曝光所造成的客观损失。然而在实际决策过程中,人们并不总为理性所支配,因此前景理论中的期望价值函数可更准确的描述人们的决策行为。(以下期望价值函数中,影响因素并非全部列出,而是重点被揪出来构成函数,而单独出现的R,C,L,N等也均表示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的乘积。这些可以较简易的识别理解,稳定性较强,此处便不一一赘述)。
(一)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决策过程中关注的是收益和损失。对于三鹿而言,参照点首先是自己的成本,其收益必须要大于成本。笔者找到了一些影响其价值的相关因素,并用其来构建理论中的价值。所得函数如下:
其中R为总收益,C为总成本,L为主观上认为因添加三聚氰胺可直接获得的利益增量,β为认为添加三聚氰胺可获利的主观概率,π(α)为三鹿认为添加三聚氰胺事件被曝光的主观概率,V(M)为添加三聚氰胺后安全部门查获后主观上所形成的价值的损失估计。L的具体值受到对添加的三聚氰胺的分量的约束。α为被曝光的概率,而曝光可能因为被安全卫生部门检查发现超标,也可能是由于竞争对手或者内部人员等知情人的泄露,还有可能就是因为大量出现的类似病症矛头直指产品。对于决策者来说,π(α)作为一个主观指标,必然经过其对社会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考量得出一个数值,由于当今的社会监管制度不够完善,被检测出概率较低,而且即使被检测出,企业也会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抑制消息的传播,利用贿赂等手段来解决,那么相应的损失值会增加。对于知情人的透露,其概率也是非常小的,企业一般会在发生前就做好预防的措施。知情人往往也是利益相关者,他们个人更倾向于隐藏而非暴露,当然若是暴露造成的损失较大,企业在掩盖其行为时也需支付很大代价。再就是因为有深受其害的小孩被发现,追本溯源三聚氰胺被曝光。综合这些因素,企业会确立起自己的π(α)和V(M)。显然,相比于不添加三聚氰胺,添加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所以才选择了添加三聚氰胺。
(二)除了这最基本的首要因素,更重要的是作为乳制品的龙头老大,要相比于其他企业,其目标至少是以赚得比同行业更多为决策基础的。建立如下模型:
三、就函数提出的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建议
根据所列函数可知,为减少三聚氰胺添加的可能性,社会各界均应做出相应努力:安全卫生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避免有害物质的添加;应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唤醒昏睡群众的良知;人们也要主动关注食品的质量,使用时多关注生产的流程。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如今造假也成了一种创造,现在还有比三聚氰胺更先进的造假产品,能"耐水洗化验",能"抗氨氮反应"。与其花这些时间去研究造假,不如脚踏实地的研究。企业本就应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利用正经方法来提高质量,莫总是投机取巧添加有害物质来获取短期利益,涸泽而渔 ,做一次性买卖。
面对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战略目标来经营企业已广为流行,被公认为是21世纪企业的共同语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产权市场、资本市场的兴起,企业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在企业改制、企业并购、风险投资、资本市场融资、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企业价值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作为特定资产综合体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交换价值, 由企业获利能力所决定, 是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获利能力价值和潜在获利机会价值之和。
企业价值理论的研究首先在国外出现,1930年,费雪出版了《利息理论》一书,标志着资本价值理论的形成。在这本书中他指出,在确定性情况下,一个投资项目的价值就是该项目未来产生的预期现金流按一定的风险利率折现后的现值,此理论为企业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1963年,莫迪利亚尼和米勒提出了MM理论,该理论研究了企业价值与其资本结构的关系,并对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存在公司所得税状态下的企业估价模型,为现代企业估价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学家对折现率认识不断加深,使得资产组合理论、资本市场理论有了飞跃的发展。其中,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揭示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人们更精确地估计企业资本化率扫清了障碍。从而使折现现金流量法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
1974年,为弥补现金流贴现法的不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耶斯提出了调整现值法(APV),与折现现金流量法相比,调整现值法是―个进步,它提高了价值评估的准确率,但运算过程过于琐碎和复杂,在实际运用上遇到很大困难。
1977年,麻省理工学院的迈尔斯教授提出,当投资对象是高度不确定的项目时,传统净现值理论低估了实际投资。迈尔斯认为高度不确定下的实物资源投资仍然拥有类似金融期权的特性,这使得金融期权定价技术可以被应用到实物资产投资领域,期权定价理论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1991年,思特提出了经济附加值概念。经济附加值是指公司的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差。该方法以股东利益最大化经营目标为基础,曾成为欧美国家一些大型投资银行基本的价值分析工具之一。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因此其应用和发展受到了限制。
国内关于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出现得较晚,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末,但大多是译著,且借鉴西方国家评估理论的居多。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研究。
二、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方法及特点分析
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是分析和衡量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以帮助投资人和管理者改善决策。基本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适应性与优缺点,主要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以达到价值评估的目的。
1.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按重置成本法计算的评估价值加总求得企业整体价值的方法。对于企业价值评估而言,采用成本加和法即由企业的全部资产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种贬值因素后的评估值的加和,具体是指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按重置成本法计算的评估价值加总求得企业整体价值的方法。
成本法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其评估结果有较强的客观依据。一般情况下,在涉及一个仅进行投资或仅拥有不动产的控股企业,以及所评估企业的评估前提为非持续经营时,适宜用成本法。但运用成本法无法把握一个持续经营企业价值的整体性,也难衡量企业各个单项资产间的工艺匹配以及有机组合因素可能产生的整合效应或协同效应。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不宜单独运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
2.收益法
收益法,也称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企业未来预期收益并折成现值,用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收益法以预期的收益和折现率为基础,对于目标企业来说,若目前的收益为正值,具有持续性,同时在收益期内折现率能够可靠地估计,则更适宜用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收益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以及风险问题难以合理衡量的私营企业则不适宜采用收益法评估。
3.市场法
市场法是指利用产权市场上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相似企业的交易及市场交易成交价作为参照,进行必要的差异调整,修正市场交易价格,从而确定被评估企业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市场法主要有相关比率法、股票和债券价值法两种评价方法。
市场法的最大优点在于简单、直观、运用灵活。尤其是当目标公司未来的收益难以做出详尽的预测时,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显然受到限制,而市场法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运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评估对象和参考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往不尽相同,要找到与评估对象绝对相同或者类似的可比企业难度较大;其次,对价值比率的调整是运用市场法极为关键的一步,需要评估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技术能力。
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实践应用及发展趋向
据统计,2008年~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重大重组企业价值评估中运用多种评估方法的比例逐年提升,同时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估的比例从2008年的63%上升到2010年的81%,上市公司重大重组事项最终评估结果采用成本法的比例三年平均为48%,采用收益法的比例三年平均为37%,采用市场法的比例三年平均为6%,采用综合方法的比例三年平均为9%。2010年,采用收益法的比例为52%,采用成本法的比例为41%,收益法使用比例首次超过了成本法。
1.收益法应用日趋广泛
收益法在全面反映企业价值方面具有优势,其通常可将影响企业价值的各项有形和无形因素综合考虑,得到对于企业价值相对全面的反映,并且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是从未来收益角度衡量置入资产价值,符合相关方的心理预期,容易为监管部门、投资者所接受。近年来,伴随中国资本市场的信息积累逐渐丰富,收益法应用的技术手段逐步完善,收益法广泛应用的条件已相对完善。
2.市场法运用前景广阔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较短,使得市场法应用的外部条件不够成熟,在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方面应用比例仍然较低。但是在企业整体估值方面,市场法一直是国际上较为常用的的估值方法。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及其他产权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市场化交易数量的提升、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发展,市场法在中国的应用条件也将逐步成熟,加之专业机构的不断技术积累与实践探索,市场法的应用必将得到大幅提升。
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cl Porter)于1985年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个企业都进行着设计、生产、营销、供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作业最终形成了企业的价值链。此后。在企业价值链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行业价值链的概念。通常一个房地产行业价值链是由土地决策、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市场推广(销售)以及物业管理和其他服务等各个环节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已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而演化成一个个独立的企业群。
一般来说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直接参与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通常都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和管理充分调动内外可利用的资源,使企业自身和与之合作的各种专业机构的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从而完成价值的创造过程。
二、房地产业目前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主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依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于2002年后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住宅产品开始多样化,大型综合小区开始出现。但进入2006年,随着国家政策环境改变,管理和调控力度加强,准入门槛提高以及土地供应重心向郊区转移,土地资源减少土地成本持续上升,外地企业的进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在经营中开始出现了问题,一些在繁荣时隐藏的问题开始出现,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价值链涉及行业价值链所有部分。生产体系为“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体系
典型的模式是拿地――建房――销售――物业一条龙滚动开发的模式,做全能开发商。大型房地产商是大而全,拥有自己的建筑施工企业、销售公司、装修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实施纵向一体化,通吃全部产业链,业务不外包,“肥水不流外人田”。中小房地产商是中而全、小而全,也如法炮制。各个企业都想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全面开花,专业化的、有多营特色的房地产商少之又少。
这种生产体系对于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来说是有其可行性的。由于资金实力雄厚、人员配备齐全、相对素质较好,可以满足产业不同片断的要求,在优化管理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充分发挥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优势,实现企业集团的优势最大化。但是对中小型企业而言,从人员配备上和资金上不可能实现对整个价值链的优化管理。而目前的房地产企业主要为中小型企业居多。这种“小而全”的生产体系在遇到激烈的竞争环境时,其弊端就会暴露出来,对于企业赢利造成影响。
(二)赢利模式主要为利用所得土地的低价格和融资的低成本获得利润
这种以“地――钱”为主要特征的房地产赢利模式有两个关键环节,即拿地和融资。获得廉价土地资源和低成本的银行贷款就意味着项目的成功。这需要同时具有和地方政府、商业银行的亲密关系和搞定权势人物的能力。其后果是房地产公司老板90%的时间用于在政府和银行之间周旋协调,而且是白天公关,晚上应酬,只有大约10%的时间用来考虑如何搞房地产开发,形成了“以老板为驱动力”的机会型发展模式。目前我区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是这种以老板为驱动力的机会型发展模式。公司老板大权小权一手独揽。事无巨细统一号令。房地产公司大多没有经营战略,没有品牌,不依靠制度、赢利模式和战略体系获得持续增长,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少有房地产企业具有低生产成本、高服务品质的竞争优势。房地产企业的产品大同小异,大多依靠广告炒作夸大产品的差异化。
(三)营销方式以概念炒作为主
成熟的营销方式应该是首先确定项目的潜在客户群。针对潜在客户群的消费特征、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来定位项目,配置对应的销售团队,选择合适的营销手段和营销途径来实现销售回笼资金,即所谓面向客户的全程策划营销。目前我区的营销方式通常是前期策划创意,然后是广告轰炸和一连串的事件营销,利用概念的差异化来渲染和夸张产品的差异化,而实际上产品差异不大。
(四)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见效慢,抗投资风险能力低
由于房地产企业全程参与房地产项目开发产业链,从筹备、拿地、建设到销售,时间跨度短则三四年,长则七八年,投资回收期长投资见效慢。通常项目开发筹备和建设期财务长期亏损,现金流净流出而且逐步加大,项目销售期现金流净流入,业绩开始扭亏而且逐步加大,项目开发的投资收益集中在项目后期套现。一旦销售期出现政策或宏观环境的恶化,轻则项目亏损。重则公司破产。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于我区房地产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产业价值链理论,本文给出基于行业产业链的优化重构房地产企业价值链,即围绕开发商核心形成包括土地开发商、金融机构、设计总承包商和建筑总承包商等上游企业以及包括销售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下游企业及全程策划为纽带的这个企业价值链。
在按照优化后的房地产企业价值链实施价值链管理时,作为链条核心的开发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明确开发商的主导地位
在图2所示的价值链模式下,开发商将发挥主导作用,以“价值链核心驱动者”的身份代表价值链中若干企业来面对客户,这必然要求开发商有很高的资源整合能力。对于开发商而言,其工作中最核心、最基本的部分是项目决策与提供资金。对实力雄厚、自身具备较强的全程策划能力的开发商而言,可以由公司内部实施:对相对较弱的开发商而言,可以外聘专业公司由其提供“全过程策划服务”,但应在项目定位市场划分等关键问题上有自己明确的认识。
(二)要有效整合企业的外部资源
对于房地产开商来讲,外部价值链是由承包商、供应商、设计商、企业的顾客等共同组成,并且各个节点环环相扣。外部价值链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不仅保证了房地产开发整个业务流程的合理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对顾客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及效率,这对房地产企业实施有效的价值链管理至关重要。在对外部资源整合别要明确对设计总承包商和总承包建筑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定位。
1.设计总承包商(全过程策划服务外包时含策划公司)通常开发商与设计商的合作模式是由设计总承包商或策划公司与开发商共同主导,与不同类别的设计商共同协作、即由设计总承包商来与规划设计商、施工图设计商、园林绿化设计商、室内设计商进
行具体沟通。这种模式下要求设计总承包商有较高的设计与沟通协调的能力,否则会造成设计信息的流失,影响整体的设计效果。所以,选择素质较高的设计总承包商可以避免开发商与设计商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同时降低了对开发商设计能力的要求,使其更有效地对整体资源进行整合和全程控制,
2.总承包建筑企业在多数项目建设工作中,开发商占主导地位,一方面与各专业分项承包商相合作,整合这些资源: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建筑市场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特别是材料和设备采购费,这部分费用的有效控制对项目整体开发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总承包建筑企业这个特殊角色的出现使得开发商更加有效地对整个项目建设进行监控。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总承包建筑商一方面与各专业分项承包商(包括勘探、桩基、防水、保温、门窗、园林、室内装修等公司)相合作,整合这些资源:另一方面与开发商进行沟通协调。这样,开发商的合作对象也只有一个,从而可以将更多的资源与精力用于项目整体控制等更为重要的方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合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构建企业内部虚拟价值链
二、实行资产回报的成效
一是增强了企业基层单位和员工的成本意识。实行资产回报考核管理,目的是管出效益。在成本管理方面,应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对涉及产品的构成进行详细分类,然后对见效快、效益大的零件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其次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改进工艺,合并工序,缩短生产流程。第三进行比价采购,减少外采成本。第四将工具消耗和职工工资挂钩。一拖集团自推行挂钩考核以来,工具消耗下降了30%左右。通过对产品工艺的持续改进和配套厂家的选择及内部的成本管理控制,使单台成本逐步下降,累计为企业增加创效百万元以上。二是增强了企业基层单位和员工的市场意识。实行资产回报考核管理,激励了营销人员和单位领导跑市场、多干活的主动性。如果实物量不足,挣的钱还罩不住设备折旧等成本,那么这个单位员工的收入马上就下降了,改变了过去等订单的习惯,这个月要想着下个月的任务来源,经常要到营销、生产部门去找活,及时沟通本单位活源的缺口,必要时主动走出去揽活,或者将没活的员工“劳务输出”,真正做到提升资产利用率,保证员工人人有活干。企业上下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想效益好,只有多干活。三是增强了企业基层单位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实行资产回报考核管理,加大了质量赔偿力度。由于增加了产品出厂后的运输费用和售后服务费用考核,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单位和员工的质量意识。模拟用户进行二次验收,查找问题,认真整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内部,达到用户满意。
二、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在企业的所有管理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对内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对外业务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在保持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企业经营管理成本,进而获取经济收益。因而,一直以来,各个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成效,但是,从总体上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价值的提升。
(一)观念落后,对价值管理和财务转型意识淡薄
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许多企业都对自身的财务管理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甚至少数企业有一套运用成熟的财务管理体系。但是,从总体上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客观环境的制约,大部分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对企业价值的提升的重要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企业的财务从业人员本身并不是财务人员出身,没有接受过财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对于财务的理解主要是以记账和财务报销为主,没有系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和企业价值管理理念,根本意识不到企业价值提升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而由于长期以来的错误经营理念,很多企业相关决策者认为企业价值提升和利润的增加主要是依赖于企业销售管理环节或企业关键技术管理,忽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价值的重要性,致使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活动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二)传统财务管理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预测和筹划,有助于企业最大程度地实现经营的目标,需要企业全体部门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但是,部分企业的员工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在财务部门进行企业预算行为时不配合,妨碍了企业的预算管理。更严重的是,大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缺少比较专业的预算人员,对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根据企业以往经营管理活动的历史数据和指标为依据进行预测,在企业其他部门不配合的情况下,没有对企业的未来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分析和评估,从而使得得出的预算结果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缺乏客观性,致使企业财务部门在企业后期经营活动中需不断地调整财务预算,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难度和成本。
(三)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力度不足
财务风险是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而使企业在发生财务经营活动时造成的财务状况不稳定,从而使企业遭受到损失,甚至有可能使得企业出现生存困难或破产的情况。但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或企业相关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等原因,使得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和控制力度不足,企业的相关决策者和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风险缺少足够的认识,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不高,没有建立相关的财务风险防范应急措施,使得企业在发生财务问题时才去了解相关的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被动地去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容易错过财务风险的最佳防范时间,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四)财务信息对企业相关决策的支持力度不大
企业的财务状况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能够清楚地体现出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风险状况和企业盈利等重要信息,为企业未来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但是,由于财务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财务部门提供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对于实际资产的数额把握不准确、获得真实财务数据困难,财务管理决策和分析的基础是财务信息,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直接影响到管理决策的分析和确定,在错误的财务信息上得出的错误分析结论,难以进行决策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严重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价值管理环境下企业财务转型的重要措施
目前,部分企业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企业提升自身的价值、增加企业受益,因此,企业应将企业价值管理和企业的财务管理联系在一起,通过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的价值,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快速发展。为加快价值管理环境下企业财务转型的质量,特提出以下重要措施。
(一)转变观念、加强培训,树立以价值提升为目的的企业财务转型理念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业务活动的重要战略支持,不仅是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工具,也是企业价值的直接创造动力之一。适当的财务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提供企业未来战略规划依据、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增加企业价值,而且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以战略的眼光来建立和规划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创造企业价值,而且能够支持和保持企业价值,相反地,不适的财务管理模式将严重阻碍企业价值的提升。因此,企业应转变观念,加强对企业相关决策者和财务人员乃至整个企业员工的培训,在整个企业形成良好的价值管理和财务转型意识,将财务管理由核算事务型转变为价值管理型,树立以价值提升为目的的企业财务转型理念,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
(二)重视预算管理,建立基于价值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财务预算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基本控制方法,对于企业的价值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企业应将自身的预算管理建立在提升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价值驱动因素配置企业的资源,建立基于价值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突出价值创造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牵引作用。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方法,可以根据企业做出的预算,合理地分配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进行全面的安排,以市场为导向,全员参与,将价值增加作为目的,将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作为核心,对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过程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划和监督管理,从而促进企业价值的不断提升。
(三)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使用效率,以主动效益评价为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可以通过企业财务部门提交的各项财务报表得知企业的成长速度和发展态势,同时,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行业的相关趋势等情况,预测出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以便快速、准确地把握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和发展方向,对于企业的长期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引进先进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使用效率,将传统财务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事后分析状况转变为事前评价,利用现有的财务数据和企业其他经营管理信息,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管理活动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从而使得财务管理逐渐转变为以主动效益评价为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最终获得价值增值。
每个企业都有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市场营销以及售后这一条生产链,就是该企业的价值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企业价值的实现。企业的生产链可分为基础生产链和辅助生产链,传统观念认为,基础生产链是产生价值的生产环节,应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实际上在市场环境下,辅助生产链也是尤为重要,不可小视的,因为已有多位经济学家指出信息辅助技术才是企业价值实现的源泉。在信息时代下,大中小企业都应积极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的重构,不断优化与完善管理模式,但目前我国关于企业价值链的相关理论并不成熟,没有数据理论的支持,因此研究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成本管理对企业创造价格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值链理论的提出
价值链理论是三维的控制论和信息论,所谓“三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是时间维度,是对企业生产运作周期的成本管理;第二是经营战略维度,运用一定的战略与战术实现对企业的成本管理;第三是空间维度,是平衡企业内部价值链与上下游企业价值链以及客户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企业的价值表现包括内在与外在两种形式,其中外在价值是企业的投资价值,内在价值是客户所产生的价值。在现代企业中,客户价值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的体验与所受服务是产生价值的源泉,因此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依据迈克尔所提出的“价值链”,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价值体现在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中,即各项经济活动的总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二、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分类
价值链理论下成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概念,而是企业生产线上各个环节、部门相互关联的全面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企业发展战略、内部管控等方面,并且这些方面最终服务于战略管理及控制和成本控制等活动。下面对这三方面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一)战略成本
战略成本所关注的目标是企业总体的价值定位,关乎企业价值的增殖与转移,贯穿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的整个过程,影响其成本定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生产规模、生产水平、市场时机、地理位置以及学习整合的能力等,相应地产生战略、质量、时间、环境及空间等各项成本。该项成本是价值链理论关注的起点,同时在信息技术层面上又是成本汇总的终点。
(二)管控成本
管控成本所关注的目标是实际成本与预计目标的差距,主要涉及生产中期的战术成本,包括各个部门的开支、人力资源、营销策划及广告等项目的开支,相应地形成计划、标准、目标责任及资本等相关成本。该项成本价值链理论的中级阶段,对即时信息要求较高。
(三)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所关注的目标是特定的成本对象,主要是短期的有任务期限的作业成本,包括由人工消耗、原材料耗损、技术革新、燃料动力消耗以及设备利用率等相应产生的产品、作业以及可控成本等各项成本。该项成本是基本价值链理论所分析的终点,同时又是信息技术中成本归集的起点。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由于局限于环境和技术手段,不再适应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状况,因而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价值链理论下的企业成本管理是三维度的全局模式,能更好的把握产品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也能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计算
企业可通过目标成本计算、改良计算方法以及售后成本评估方法等完成对企业全成本的评估与计算。完成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初期研发成本链、中期生产投入成本链和后期销售及客户售后管理成本链三个阶段。
(一)初期研发成本链
初期研发成本即目标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的起点,涉及产品生产设计以及成本预算,相关人员依据预算调整设计方案并尽可能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目标成本的计算是以市场需求以及目标客户阶层为导向的,其出发点是客户群体的消费水平与市场同比价格水平,因此这是一种引导型的计算方式,在企业资本投入中具有前瞻性,也是产品能否开发的首要因素。
(二)中期生产投入成本链
本阶段的成本链主要是改良成本计算,通过分析产品生产制造的相关因素,进而减少不利因素,实现预期成本估计的计算方式,对企业产品制造阶段能否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意义。首先成本计算是企业投产后开始计算的,具有一定的成本数据和相关基础信息的支持,其次依据管理部门制定的预算指标,一旦发现偏差,可实时纠正。
(三)后期售后管理成本
售后成本主要包括产品售出后的维修、处理以及回收等各项成本的计算,产品的质量、生产技术以及环境处置可影响售后成本,因此可通过平衡质量、环境和售后管理等成本降低企业的投入总成本,在提高企业产品价格优势的同时也应注意企业的后顾之忧。
四、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探索
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主要是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在此基础上,企业从产品生产的整个周期入手,依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措施,以实现在整体层面上对企业的把控。
(一)现实阶段控制
对企业产品开发的现实阶段实行控制主要针对生产现状、规模提出的,该阶段的控制主要强调实时监测产品成本的实际投放与预期投放的偏离差值,应贯穿于产品生产线的整个过程,在价值链理论中处于企业成本管理的终端阶段,但是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或者发现预算不合理及时调整目标预算,以增强对现实运行阶段的控制力。
(二)超前阶段控制
对企业的超前控制是针对产品的设想及设计阶段提出的,即依据市场现状预先评估产本的成本和效益,并对其作出投放比例的合理调整。该阶段的控制借助于市场信息的获取手段,要求企业自身的技术达到一定的条件,从而能合理地设置目标成本。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价值链理论下的价值工程的分析方法,以对产品的生产规划、工艺技术进行分析优化,并在必要时为企业产业链重构作出指导,因而实现对企业产品的超前控制,有利于完善企业的价值链,有助于每一项成本投入都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在企业运营管理层次上实现管控前馈。
(三)理想状况控制
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不能仅局限于对企业现状的管理以及前瞻性管理,还应在理想的层面上实现对企业的革新控管,在现阶段市场提倡“创造”的时机下,理想状况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理想状况控制就是在创造产品的观念和构想上做充分的理想状态下的思考,构建自身的理想目标,该阶段领先于产品的生产设计、加工运作等处理阶段。在企业价值链上,该阶段能为上述两阶段提供方向和目标,是对企业战略性分析的理想化构想。
五、结语
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各个企业都应积极变革现存的成本管理模式,提升价值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这也是价值链理论的核心。本文通过对现实阶段、超前阶段以及理想状态三个视角下加强企业管理来阐述其模式的转变,对于现行的市场环境应该是奏效的。
参考文献:
[1]卢淑艳.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8Z):113-114.
[2]马燕.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2):50-50.
关键词: 契约理论;会计稳健性;企业价值
Key words: Contract Theory;Accounting Conservatism;Enterprise Value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132-02
1 契约与企业价值关系
从宏观层面来讲,企业就是由一些列契约形成的,企业法人的形成也是由一系列契约形成的,企业就是一个契约联合体,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企业价值就是契约的价值,就是现存契约执行价值、未来契约缔约价值,因此二者关系是统一的,企业价值就是企业契约价值。
从微观层面来说,企业价值可以是企业股权价值和债权价值之和,也就是金融价值,是净金融负债价值和权益资本价值。因此从微观层面上来讲企业价值是债务契约价值和权益契约价值之和,也就是说债务契约和股权契约是企业价值的直接表现和标识,而其他契约则内含于企业实体价值、净金融负债价值和股权价值之中,微观层面上来说契约是与企业价值直接相关的表象。
2 契约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
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重要的原则之一,与契约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会计稳健性确定的会计信息,在不高估成本和费用或低估资产和收益的情况下,将确定的损失或成本给予确定,对不确定收益或资产不予确认,使会计信息更趋客观性,从而使以稳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契约指标也更具客观性,也防止了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使契约主体之间的执行更具客观,也防止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3 契约论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分析
3.1 契约效率假说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分析 契约效率假说认为,通过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可以使企业契约主体各方达到一定的利益平衡,能够公平、合理、有效的减少因不完全契约和隐形契约所带来的契约成本,提高契约运行效率。其会计稳健性的契约效率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通过会计稳健性作用使会计信息趋于客观、透明,契约的签订一般以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为基础,无论是股权契约、债务契约还是劳动报酬契约的契约主体,在签订契约时有理可据,使契约信息更具透明化,减少契约摩擦。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经营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维护各个契约之间的关系与平衡。会计稳健性性要求企业不要高估净资产和净收益,不得低估费用和损失,费用化的防止资产化,这就降低了管理层粉饰报表的可能性,最为契约的人,也就减少了只为某一契约负责的发生,减少了机会主义的发生,减少了契约摩擦。会计稳健性的契约效率作用最终是将不完全契约和隐形契约尽可能转换为显性契约,降低契约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性,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契约摩擦。
在契约效率假说中,会计稳健性作用是将不完全契约和隐性契约尽可能转为显性契约,降低契约主体之间的不对称性,来减少企业摩擦,提高契约的稳定性,尽可能确认比较确定的会计信息,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利益分配指标更具透明性和公平性,能够减少因为利益不均导致的契约摩擦,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3.2 管理控制假说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分析 管理控制假说是指会计稳健性不仅仅存在于会计所披露的信息、会计核算、会计记录之中,它还存在于企业治理结构之中,通过治理结构的中有关的稳健性来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完善,通过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进而使会计信息的计量在多方均衡力量中更加稳健,也使治理层结构更具作用,对管理者机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内部管理控制的完善性,也使会使隐形契约转换为显性契约,来减少契约的摩擦性。
通过会计的稳健性,会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通过内部控制稳健性的作用,一方面,加强了企业治理结构与管理效率的完善,另一方面,增强少数股东或“弱势群体”信息透明度,降低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自有信息”量,进而使契约主体之间的信息趋于公平,减少契约摩擦。会计稳健性管理控制作用基于会计内部控制稳健性作用,促使企业治理结构趋于完善,进一步弱化不同契约形式或统一契约形式不同契约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契约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趋于公平,进一步减少契约摩擦。
在管理控制假说中,将稳健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会计管理机制,它基于会计内部控制稳健性作用,促使契约主体所掌握的会计信息趋于公平,来促使企业治理结构水平的提高,从而促使企业契约价值的增加。高稳健的会计信息以及会计管理机制,使会计信息更具清洁化,清洁化的会计信息也更具市场化,会促进新契约的签订,增加企业价值。
综合契约效率假说和管理控制假说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所示,通过会计稳健性作用,可以为企业提供合理、透明、公平的会计信息,从而促进企业为契约主体提供合理、公平、透明、有据的利益分配以及契约执行指标,进而减少契约摩擦成本、保持契约稳定性以及促进新契约的缔约,来增加契约的价值,进而提高企业价值,因此,从宏观契约论下,会计稳健性可以增加企业价值。
4 结论
通过契约的作用,将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价值联系起来,通过会计稳健性作用,减少契约摩擦成本、保持契约稳定性以及促进新契约的缔约,来增加契约的价值,通过对契约价值的增加,可以降低企业毁约风险,使债券人要求的回报率降低,减少股东间的摩擦,降低股权成本等,并且通过减少因契约摩擦而导致有关成本的支出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流出,进而提高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钟岳松.会计信息稳健性和公司债务成本关系初探[J].财会通讯,2009,(4):118-119.
[2]孙铮,刘凤委,汪辉.债务、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6):112-173.
[3]王宇峰,苏逶妍.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5):60-65.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体现最多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行业价值链,即企业间的价值链;而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也构成了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整个市场或者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道出了竞争优势产生的原因。
二、我国煤炭企业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煤炭企业现状
煤炭是“工业粮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实体经济的萎缩和信息产业的兴起,煤炭行业一度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然而自从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和实业的兴起,煤炭作为我国的主力能源和稀缺资源被重新重视。
1.煤炭行业的战略分布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我国缺油富煤的能源赋存特点使得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绝对地位,因此2001年以来中央逐步重新重视煤炭工业,根据2009年2月5日闭幕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能源局2009年给煤炭工业定的调子如下:“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炭工业必须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煤炭运输新通道建设。”这符合从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一直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战略,把这条放在2009年国家能源局做好工作的第二条,反映了煤炭工业的地位。
2.处于市场波浪间的煤炭企业
众所周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巨大,1998-2000年我国煤炭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既有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的历史包袱的因素,也有煤炭企业自身经营机制落后难以应付市场变化的原因。随着2000开始的经济复苏,以及煤炭行业通过关停并转进行的重组,煤炭市场逐渐回暖,企业经济效益开始上升,但是由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煤炭需求激增,价格飞涨,到了2008年8月份达到高峰,此时焦煤已经突破2000元一吨的关口。但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蔓延,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煤炭行业进入了振荡期,到2011年下半年随着国家对住房、汽车行业的严格调控,相关产业萎缩带来煤炭需求急剧下降,煤价开始急剧下跌,煤炭开始在港口积压,部分煤炭企业开始降薪或限产。
(二)我国煤炭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2008年这段时间,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对能源需求的激增刺激了煤炭需求逐年增长,煤炭全行业经济效益也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大好形势”掩盖了煤炭行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直到2008年末西方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副作用显现。
1.市场体制遗留的问题
首先是行业内部的市场化与行业外部非市场化的矛盾,这严重制约着煤炭价格形成和煤炭产业链延伸;其次是煤炭企业包袱沉重,一方面安全和环境支出庞大,另一方面其他不合理税负较多,如增值税抵扣较少和铁路建设基金;再次则是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公平竞争,大中型企业在环境、安全以及员工福利保险上有必要的投入,同时还要执行国家政策而放弃一定的收益,而小煤矿由于监管不到位或者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根本不负担相关成本,频发的安全事故和劳动纠纷就说明了问题。
2.产业链延伸存在的问题
在资金支持方面,下游产业要达到一定的竞争力,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其次是技术和人才瓶颈问题,核心技术不在煤炭企业自己手中,都是受制于人的因素;再次是经营风险问题,作为行业进入者,对新行业的研判和竞争者态势把握不准。这些问题其实有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多数煤炭企业高层不愿意失去控制权而与其他行业巨头合作,自行进行产业链延伸。
3.煤炭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观念粗放的问题,“小煤窑”式的生产观念和“矿务局”式的管理观念仍然在部分领导和大部分员工心目中,比如煤炭企业“吃肥留瘦”的资源观,“能用就行”的技术观,“领导说了算”的决策观,“部门利益至上”的组织观等等;其次是生产和管理的效率低下,比如资源浪费严重,技术升级缓慢,安全与环境问题突出,企业管理部门膨胀等等;再次是煤炭企业大集团已经组建或者正在组建,但是由于重组多出于行政命令,组建后的集团面临整合的问题也是无法忽视的,不少煤炭企业虽然组成集团,但仍然采取“分灶吃饭”的半独立格局。
4.资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属于采掘业,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比较大,虽然不如一些行业直接和明显,但是采空区、塌陷区以及矸石堆积等生产作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或者煤炭运输、就地转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如产业链延伸到下游发电或者电解铝行业,因此造成的“三废”问题,会在特定的区域形成环境热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我国大部分煤炭生产基地在西部,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又是特别脆弱,加之当地人民生活较为贫困,因此这些地方的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和民生问题交织在一起,在网络发达舆论自由的当下,特别容易成为社会热点。
对于上述问题,问题一属于宏观层面问题,煤炭企业除了呼吁基本上无能为力,需要国家决策部门来协调;问题二属于中观层面问题,煤炭企业需要做出自身的努力乃至妥协;问题三纯属于企业管理层面的微观问题,煤炭企业完全可以自我掌控,而问题四则纯属一种外部性。因此如果要做到产业升级,必须在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上下功夫,而价值链理论正好在这两个方面对我们有所启示,通过这本书,本人认为煤炭的主业重点在成本领先,而非煤产业重点是差异化,二者的核心是价值链。
三、煤炭产业价值链的优化与建设
煤炭具有两种特性:作为一种能源,具有稀缺性,同时它又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因此附加值较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如2001-2008年,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带动下,其稀缺性表现明显,反映在价格上就是一路冲高;但是如果进入衰退期,附加值低的特性就会表现出来,因为需求降低使得其稀缺性大大减弱,如同1998-2000年以及2008年10月份以后的情况。党的十七大以来,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党和国家的总体经济战略,刚刚结束的十重申了这一点,作为基础工业的煤炭采掘业,必须根据这一部署做出战略调整,在微观层面就是对现有的价值链进行优化,而同时建设新的价值链。
(一)产业间的价值链优化
当前,煤炭企业已经普遍接受了价值链延长的理念,也都开始进行操作,主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发展下游的电力和高耗能产业,属于水平多元化;一种是发展铁路、机械和港口等煤炭的服务行业,属于同心多元化。价值链的延长可以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抵消稀缺性减弱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能够降低企业集团内部的成本。
但是,煤炭企业面临上文提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对于如何价值链延长的问题则是需要探讨的,根据本书波特的理论,相关行业中有一些领先者,煤炭企业自身是否具备进攻领先者的条件,由于我国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壁垒很严重,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政策上,而煤炭企业自己作为一个行业的新进入者,必然要遇到上文提到的三个问题,因此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失败。所以,国内在价值链延长的欧洲模式(鲁尔集团)与主业突出的美国模式(皮博迪能源)中一直存在争议。我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欧洲和美国不同,欧洲的煤炭资源开采时间长逐渐面临枯竭,其能源已经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能源以煤炭为主;美国煤炭资源丰富,私人资本的市场竞争充分,市场集中度很高,而我国由于体制问题,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数量众多,以国有资本的比例比较大。因此我们国家的煤炭企业不能纯走欧洲模式,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非煤产业,会削弱主业的竞争力;也不能纯走美国模式,专一经营煤炭,这样无助于解决经营风险、产业结构以及环境问题。
要解决我国现阶段价值链延长的问题,就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吸取美国模式的经验,突出主业,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增加煤炭行业的集中度,通过规模经济达到成本领先,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这方面我国已经开始在省级起步,今后可以跨区域操作;其二,吸取欧洲模式的经验,根据自身条件延长煤炭产业链,并根据区位和煤种特点进行差异化。
对于产业价值链延长,鉴于煤炭企业跨行业经营的弱势,除了少数巨无霸企业,多数煤炭企业很难成为该行业市场领先者的对手,要获取经济效益,则应转变思维方式,用现代化的专业协作思想替代传统的“控制权”思想,控制权固然是重要,但是更应该看重实际的经济效益,主动与下游产业的领先者形成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如淮南煤业与宝钢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卡特尔。
(二)企业内部价值链优化
根据波特论述的业务单元之间的关系,即企业内部价值链问题,这其实对煤炭企业来说,重要程度超过了行业间价值链,因为哲学认为,内因才是决定因素,煤炭企业的很多教训,归根结底是自身的问题。前文已论述,煤炭企业的管理观念总体上比较落后,特别是2001-2008年的繁荣阶段,反而迟滞了企业的改革,现在的经济衰退很可能又要变成一次改革的契机。
虽然很多煤炭企业通过信息化进行了所谓的业务流程再造(BPR),但是并不十分彻底,主要体现为对资源管理和技术升级的缺失。因为按照波特的理论,价值链是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从资源的购买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价值活动,而对于资源企业这又十分重要,因为资源是天然的所以没有产品设计阶段,因此资源管理对于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传统上开采的“吃肥留瘦”则是极大浪费和短视的,同时资源的品质和赋存特点决定了以后的生产和销售,因此从这一点上国内煤炭企业做得还不够。对于技术升级,国内许多企业重视不够,总是认为能出煤够用就可以,但是如果系统考虑资源、环境和安全等诸多问题,新技术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随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推出,环保和安全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长远课题,煤炭企业必须重视,早一点着手,就会在将来煤炭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变煤炭企业“傻大黑粗,污染危险”的恶劣形象方面占得先机。
值得一提的是煤炭企业的治理结构,离国资委推广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还有距离。从领导班子看,煤炭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突出表现在董事长、董事和总经理之间的权责划分上,由于我国缺乏职业经理人队伍,所以主要领导层还是采用层层提拔任命机制,专业委员会的建设也比较落后,这些都是今后亟待规范和进行改革的重点;从企业集团角度看,重组后的煤炭企业仍然以“分灶吃饭”为主,可以说是“大矿务局套小矿务局”,具体企业职能组织机构也很难符合企业的价值链进程,亟待进行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上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这与整个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改革是配套的,直接持股,公开招聘,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是发展方向,同时应该根据煤炭企业的价值链来进行组织设计,增加必要的部门,裁减多余的部门,这样才能把企业内部的事情做好。
(三)环境价值链的建设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以来,中央就特别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这是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目前经济处速发展阶段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的体现,党的十特别提出“美丽中国”的愿景,给整个煤炭行业出了一道现实的课题。
环境价值链的建设,首先是思想的准备,煤炭企业应该扭转过去“大干快上多出煤”的粗放经营模式,这一方面是优化内部价值链的需要,同时也是节能减排应对国际气候压力的战略需要;其次是资金上的准备,过去近10年的高速发展,使得煤炭企业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资金,在维持必要生产规模的基础上,企业有实力进行环保投入;最后是技术上的准备,煤炭科研应该加大对环境科学和工程投入力度,特别是向欧洲老矿山环境改造经验学习,积极引进其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经验。
一、引言
当前,股权激励机制正受到国内外理论界、政府和公司的高度关注。在欧美成熟市场,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现代企业委托——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公司经营者与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有力手段。美国经验证明,从上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股权激励制度在促进公司价值创造,推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深层次的建设和完善之中。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股权激励制度,作为最重要的长期激励机制备受关注,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对经营者股权激励极为重视。
董事会是治理机制的重要部分,具有监督和决策的作用,股权激励则是治理机制中重要的激励措施。经营者股权激励与董事会组成构成了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股权激励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企业价值,而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部分,其中的各董事对股权激励实现公司企业价值的作用起到了什么样影响,即董事会组成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影响是公司治理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在此之前,国外学者对董事会组成、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甚少,仅有的一些研究也是众说纷纭,学者们根据不同的实证结果提出不同的理论解释,而这些理论解释看起来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迄今为止尚未定论。
二、文献回顾
(一)独立董事与股权激励
经营者股权激励与独立董事之间是相互替代,还是互为补充,国外学者做过许多理论假设和经验研究,其结论是不一致的。Arthur(200l)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经营者股权较低时,经营者股权对独立董事比例有负向作用,符合治理机制的替代假设,当经营者股权较高时,经营者股权对独立董事比例仍有负向作用,符合权力博弈假设。因此他认为经营者股权和独立董事比例之间存在反向关系。Ghosh和Sirmans(2003)以美国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REITS)1999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无论采用OLS法还是2SLS法,经营者股权激励对独立董事比例都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显著性水平均为5%。
国内仅有少数学者研究经营者股权激励与董事会组成的关系。邵少敏(2004)以浙江省50家上市公司2001年和2002年年报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总经理股权对独立董事比例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显著性水平为1%。牛建波(2004)选取上市公司2002年年报数据进行截面分析,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对总经理的长期股权激励程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显著性水平为5%。
(二)非执行董事与股权激励
Mehran(1995)随机选取了153家美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79—1980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比例对经营者股权激励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显著性水平为5%。
而部分学者认为非执行董事比例对经营者股权激励有负向作用。Weisbach(1988)认为非执行董事的监督作用和经营者的股权激励都是降低成本的两种方法,因而他们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Ghosh和Sirmans(2003)以美国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REITS)1999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无论采用OLS法还是,2SLS法,非执行董事比例对经营者股权激励都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显著性水平均为5%。
(三)执行董事与企业价值
靳云汇、李克成(2002)选取1999年沪深两地新上市的78家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执行董事与企业绩效(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呈负向关系,但不显著。而非执行董事(除内部董事后的其他董事)比例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显著性水平为5%。因此他们认为引入独立董事可以改善公司的治理效率。
(四)独立董事与企业价值
在上世纪60年代,很多企业的董事会中内部董事占多数,而现在几乎所有企业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都占了多数。研究证明,独立董事与内部董事的行为存在差异,独立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与独立董事不占多数的董事会的行为也存在差异。但是,相关研究并没有发现独立董事占多数的企业绩效好于独立董事不占多数的企业。Bhagat和Black(1999)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呈负相关关系,随后,他们(2002)进一步以美国934家上市的大企业1991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OLS法和3SLS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随着企业董事会独立性的上升,企业的长期价值不断下降,但结论不显著。周翼翔(2011)从内生性角度出发,对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的结果得出,绩效无论用什么变量来表示,它与董事会独立性均为负相关关系,且均在1%水平上强烈显著。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董事会独立程度的提高不一定会导致企业绩效的提高。
但一些研究证明,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Mehran(1995)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以托宾Q还是总资产收益率表示企业价值时,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价值之间都呈正向关系。Klein(1998)研究了董事会中的委员会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独立董事占主要成分的监督委员会与企业价值没有相关性,而投资委员会中内部董事的比例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五)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
股权激励自起源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诸多理论。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正相关。邱世远,徐国栋(2003)利用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者持股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来研究高管人员持股量的高低两类极端样本数据的样本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高管持股数高的公司的经营业绩比高管持股数低的公司的经营业绩好,并且差异是显著的,由此可以看出,股权激励对公司的企业价值有正向作用。有的学者得出结论,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而是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黄之骏(2006)遵循内生性的研究思路,选取高科技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用其2001年-2004年的数据构建均衡的平行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一系列方法,得到了与前期研究大不相同的一些结论,认为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经营者股权激励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关系。
三、基于董事会组成视角下的研究展望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促进了各国企业管理者及其他关键员工的薪酬制度改革、结构优化,为最终实现股权激励吹来了一股新风。影响股权激励的因素有很多,董事会组成就是其中的一个。董事会作为联结股东与经理层的纽带,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董事会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机制,其治理效率如何、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呢?为了更好的促进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正面影响,我们将董事会作为入手点,分析其组成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并据此为董事会更好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合理分配执行董事、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的比例,合理选择股权激励方式,为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完善和董事会建设提供一些政策建议(见图1)。
根据图1的研究思路,将董事会结构进行划分,分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又将非执行董事划分为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然后进行实证研究,先通过相关模型研究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再将董事会作为交叉项,研究其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在此,把董事会分为两组,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为一组,独立董事与非独立董事为一组。分析每一组中两者分别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影响。最后,通过相关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下述问题:一是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分别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产生何种作用,并作对比分析;二是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分别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产生何种作用,并作对比分析;三是从实践出发,分析如何合理分配董事会中各董事的比例从而最有效的促进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正面影响。
基于国内外对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关系问题的研究现状,应试图在吸取相关文献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股权分制改革的完成,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的现状,对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和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董事会中各董事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对我国上市公司如何更好地进行董事会建设,以促进股权激励、提升企业业绩这一问题展开有益探讨。
四、意义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证券市场建设的深化,对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一方面加强董事会建设的相关文件法规不断出台;另一方面,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加速进行,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相关措施也在陆续成形。然而,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大多数研究的是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和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他们并没有对董事会的组成作详尽的划分,并且也没有人将董事会组成作为一个视角,研究其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影响。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董事会组成对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关系的作用如何,进行相关研究将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认识,将更有侧重的去进行董事会结构的建设,合理分配执行董事、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的比例,合理选择股权激励方式,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企业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邵少敏,吴沧澜,林伟.独立董事、董事会结构和股权结构研究: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例[J].世界经济,2004:12-17.
[2]牛建波.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与总经理长激励——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C].中国第3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46-52.
[3]王华,黄之骏.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6(9):101-116.
[4]莫冬艳,邵聪.高管薪酬、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检验[J].科学决策,2010(7):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