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25: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学发展阶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主要内容:该阶段主要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做好测评总结四个主要环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推进。
(一)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具体时间:7月20日-7月28日。整改落实方案以《市经委(国资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委党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前征求到的六个方面28条意见与建议为依据,围绕科学发展、工业强市,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切实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明确目标和时限,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科室,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做到“三有”(有量化指标、有硬性手段、有时限要求),要把任务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人,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委机关、直属单位广大党员要围绕制定、落实整改落实方案,积极建言献策,努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二)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具体时间:7月20日-8月15日。委机关要进一步明确在加快推进工业强市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切实解决查找出来的、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围绕服务基层企业和促进科学发展,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侧重解决当前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2009年市政府下达我委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具体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对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问题,要积极探索上下互动、左右联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促进工业发展。
(三)完善体制机制工作。具体时间:8月10日-20日。委机关要从促进科学发展、工业强市、服务企业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在加快推进工业强市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认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改、立工作,建立完善委机关各项制度规定,推动经济工作健康发展。
(四)做好测评总结工作。具体时间:8月20日-28日。委机关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要认真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委机关要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要通过求真务实地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具体要求
整改落实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的阶段,既是对调研学习、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效果的检验,更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创新与成效所在。委机关各科室要认真按照委党组制定的工作方案,把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一、李斯特“保护贸易”思想的起源
首先,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思想的形成,与他多年旅居美国有关。李斯特在美期间,正值美国保护贸易推行的,他目睹了保护贸易不但没有妨碍美国经济发展,反而促成了它的财富增进的事实。当时,美、德境况颇为类似,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同,同受英国“谷物法”限制,农工产品无法向英国自由输出。美国既然为建立和扶植工业而实行“保护政策”卓有成效,德国也应加以仿效,这样才能最终赶上工业先进国。因此,我们可以说,李斯特“保护贸易”的主张,首先得自于他对美国经济经验的观察。
其次,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思想奠基于他的“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他曾两次提出贸易制度要和一国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论断。一次是他在总结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提出,对于一个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国家来说,可以而且必须按照自己的发展程度来改进它们的制度。改良的第一阶段,是对比较先进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以此为手段使自己摆脱未开化状态,在农业上求得发展;第二阶段,是用商业限制政策(即贸易保护政策)促进工业、渔业、海运事业和国外贸易的发展;最后阶段,是当财富和力量已达到最高程度以后,再恢复自由贸易制度,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无限制的竞争。他还说,当时西班牙、葡萄牙等在第一阶段,德国、美国在第二阶段,英国在第三阶段。
另一次论述经济发展阶段问题时,他更明确地说:“从经济方面看来,国家必须经过如下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并认为,只有处于第五时期的先进国家可以实行自由贸易,因为它不害怕和别人竞争;而处在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和农业时期的国家,也需要自由贸易,以便用自己的剩余农产品换取别国工业品,以促进本国经济繁荣,加速向高一级的发展阶段转化。只有处于农工时期的国家,如德国和美国才需要保护关税,以免受先进国家竞争。
再次,从不保护贸易的反例论证保护贸易的必要。李斯特曾向人们分析了后发展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国际交往中没有保护的尴尬境地。当时英国经济最发达,因而自由贸易是最适合英国的,英国人会把他的剩余资本用来在他认为法规制度、资源状况都比较合适的国家和地区去发展自由贸易,以至整个英国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工业帝国。在这样的形势下,那些落后国家的命运如何呢?“在这样的形势下,法国以及西班牙、葡萄牙将遭到同样的命运,最上品的酒要供应英国世界,只有最下等的劣酒才能留给自己,法国最多只能干些小型女帽业那类营生。德国到那时看来对英国世界没有什么别的可以贡献,只有一些儿童玩具、木制的钟、哲学书籍等类,或者还可以有一支补充队伍,他们为了替英国人服务,扩大英国的工商业优势,传播英国的文学和语言,牺牲自己,长途跋涉到亚洲或非洲沙漠地带,就在那里沦落一生。到那个时候,属于这个英国世界的人民想到或谈到德国人或法国人时,就像我们想到或谈到亚洲各国人的那副神气—样,这个转变是不需要多少世纪的。”尽管后来的情况并不像李斯特所预测的那样(可能正是实行了保护政策的结果),但李斯特的理论完全是符合逻辑的,是有理论震撼力的,看一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国际贸易展开的激烈争论,我们就能感受到它的现实震撼力。
二、李斯特关于“保护贸易”的方法
首先,李斯特并不主张无条件的贸易保护制度。他的保护关税政策也并非一般地反对自由贸易,实行闭关自守,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保护本国工业发展的手段。因此,他对保护关税作了多方面限制:对那些与国计民生有头等意义的工业部门和新兴工业部门,要给予重点保护,如纺织业;对一般工业进口,可规定不同税率对输入加以限制;对奢侈品工业,只给予最低限度的保护,而对于一切复杂机器的输入应予免税或征收很轻的税。对于保护时期,也要作适当规定。如被保护的工业经过保护以后能与外国竞争,甚至价格低于进口品,就不用保护了;如果保护了几十年仍扶植不起来的工业,就不必再保护;对于那些没有强大竞争者的工业,即使本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也不要保护。他还认为,随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应逐步降低进口税率。如仍实行高关税,就会对国家有害,因为它限制了本国工厂主与外国的竞争,会助长他们的惰性。应当认为,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很有见地的,是对外贸易理论和政策史上的光辉篇章。
其次,在对外主张保护关税的同时,李斯特在国内商业政策方面主张必须废除关卡,统一税则,实行自由贸易。因为不在国内各邦之间实行自由交往,便没有统一的德国。但是,他认为在对内实行自由贸易时,也有必要由国家作适当的政策干预,并认为经济越发展,国家在立法和执政方面对经济干预越不可少。这表明,李斯特对国家在建立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必须发挥作用这一问题,已有较深刻的认识。
在李斯特看来,不仅要建立统一市场,促进国内商品流通,让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而且要建立法制社会,创造吸引外资的条件。他说:“历史告诉我们,技术和商业是会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他们在本土受到了迫害、压制,就会逃避到别的城市,别的国家,在那里寻求自由、安全和支持。……无论何处,驱逐它们的总是理性的缺乏和专制虐政,吸引它们的总是自由精神。假使不是由于欧洲大陆各国政府的愚昧无知,英国就很难达到掌握工业优势的地位。就我们德国所处的地位来说,与其抱着守株待兔的态度,静候着别国由于政策失当,把他们的工业驱逐出境,使这些工业不得不流亡到我们这里来寻找避难所,不如不要等待这样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而主动提供对工业有利的条件,邀请他们到我们这里安家落户,这样作不是要聪明得多吗?”
三、对李斯特“保护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评价
综合看来,李斯特的经济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发展经济学,他的著作是经济发展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对此,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和一些经济学说史研究者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英文版编者序中指出,“此书所论及的问题在李斯特逝世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直到20世纪下半叶,那些关心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人仍然可以从李斯特的学说中寻求到启示。李斯特真正无愧于自己名望的是,他是一个预言家,他预见到了‘所有不发达国家的抱负’,而不是一个贸易保护主义的辩护士。”
[中图分类号] F06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3-0040-04
本文是大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连市城市定位研究》(08dlsk256)的部分成果。
一、引 言
经济社会发展总表现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准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1]。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互关联与相互制约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总体状况,反过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又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2]。依据产业结构的特征判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于正确地拟定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关系及主次序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及相关的研究理论表明,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和人口经济联系方式,可以通过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序位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人口就业比重的变化反映出来[2]。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产业结构特征反向识别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结合城市发展阶段的总体趋势, 准确把握城市发展阶段的下一步目标,识别产业结构角度推动城市发展阶段前移的路径。同时,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及比较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方向,确定城市发展阶段推进的产业结构障碍,从而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将城市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二、大连市当前产业结构特征
1. 三产结构特征
近年来,大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2000~2007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且近两年加速趋势明显,增长率超过16%(见表1)。自2000年以来,大连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尽管三次产业每年都在大幅增长,总体上,三产的结构呈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增,而第三产业基本稳定的趋势。总体而言,大连产业结构正向高级化推进,随着大连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工程及软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大连市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
2.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技术先进适用;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3]。
(1)从资源利用情况看,区位、港口、旅游资源、科技人才是大连的突出优势,经过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大连市的临港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口岸经济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基本吻合,资源优势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首先,以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体的口岸经济保持旺势,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不断提升。2007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2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0.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81.3万标箱,港口吞吐量位于全国各港口城市前列[4]。造船、石油、化工、出口加工等临港产业一直是大连市工业中的主要成份。借助区位优势与港口优势,大连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007年GDP增长主要靠出口(贡献度为74%)拉动,对外贸易增势强劲,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其次,在旅游业方面,大连不仅继续保持了其滨海旅游的特色,更利用了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成果,结合商贸、会展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使大连的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7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480万人次,海外游客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5亿元,增长25%。展会规模化、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年举办展会92个,参观人数484.1万人次[4]。
最后,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进一步突出,2007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2亿元,比上年增长 43.3%[4]。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及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进展加快,成为新的亮点,软件产业及大连软件园建设实现跳跃式发展。
(2)从产业的技术结构看,大连市的制造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其中机械工业、运输设备、电器设备、电子通讯等在全国地位较高的专业化部门均为技术层次较高的制造业部门,以电子信息、新医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倍增速度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但大连的支柱产业仍然是传统的重化工业,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技术结构还不够,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目前大连市的装备工业如机床、冶金机械、橡胶和塑料加工机械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资金和技术方面还不具备独立地与发达国家大财团和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5]。第三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金融、会展、旅游、信息、房地产开发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但是第三产业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与现阶段的信息产业及未来的知识经济需求相比较,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层次仍然较低,传统的交通运输与餐饮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足。
(3)从产业结构的有序性看,大连市既有信息、金融、会展、旅游、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又有石油化工、运输设备、电子通讯、机械等成熟产业和采掘、冶金等衰退产业,三个阶段的产业同时具备,表明产业结构过程有序;同时大连既有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又有交通运输、房地产等先行产业和石油、化学、食品、服装等基础产业,表明产业结构功能有序;在区际分工中,大连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金融、商贸、旅游等产业在东北地区具有突出优势,渔业、轻工业及以船舶、机车车辆制造为特色的重工业也与省内及东北其他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但在与环渤海主要中心城市的协同上还需进一步努力,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整体利益与空间有序。
(4)自主发展原则要求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在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综合发展,有一个相对健全的结构体系。
首先,产业结构要有一定的主导能力,经济综合、自主地全面发展要求拥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大连市的主导产业为以船舶、机车车辆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具有技术成熟性、市场成熟性、大规模性和大关联性,能够在城市产业结构中起支柱作用,并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见表2、表3),并且在东北地区与全国具有一定的专业化分工优势。
其次,大连市产业结构相对健全,并拥有较为先进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对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内部组织机制的调节,适应环境,排除干扰,结构的转换能力与应变能力较强。但是,大连市的工业结构类型仍为重型结构,还未能形成以消费品生产的发展来带动重工业或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最后,大连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较高,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总体上,大连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密切结合,产业的技术结构与有序性良好,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产业结构合理性良好。但是从产业总体结构比重上分析,仍存在第一产业比重高,重型制造业比重高而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的弊端。
三、大连市城市发展阶段的诊断
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联,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的结构比例关系及主次序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样,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理论也表明,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可以通过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序位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人口就业比重的变化反映出来。以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钱纳里(H.Chenery)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根据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的比例序位关系,结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将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农业时期、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三大时期,其中工业化时期又具体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见图1)[2]。
此外,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方法对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还有赛尔昆、弗里德曼、霍夫曼等许多经济学家都提出了各种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1]。根据这些方法以及我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判别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见表4)[1],计算大连市相关指标(见表5),可以看出,大连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城乡经济基本协调,产业重心正逐步由重工业向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资源重心以资本和技术并重,消费水平略显超前,正在迈向工业化成熟阶段。
四、向下一阶段迈进的障碍
大连市在向工业化成熟阶段迈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包括:
1.制造业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不强,生产技术革新慢,缺少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具有发达的制造业作支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才能得以迅速且持续的发展。大连市的制造业构成中传统行业仍然占有较大比重,深加工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仍然较小,技术水平较高的部门发展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新技术、新产品更新慢,影响了新兴工业部门的成长与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产生。能否像青岛一样,创建出大连自己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是大连经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关键。
2.现代技术与组织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够,农业生产率较低。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率导致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大。尽管同东北地区及国内大多数城市相比,大连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并不大,但与国内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则差距很大(见表6)。与国外城市相比,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就业结构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即使与北京、上海相比,大连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略低,而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另外,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也较大,这些既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也成为大连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大连市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许多指标位于我国上游水平,但一旦按照市域经济比较,许多指标就落在了后面。特别是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经济发展滞后不仅限制了市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大连市整体地位的提升,更妨碍了大连市经济发展向下一阶段跃迁。
五、未来发展预测
在对大连市产业结构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诊断的基础上,可以预测,大连市产业结构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首先,发达的制造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大连的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规模效应,在东北地区与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因而制造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作为核心产业在大连市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各个工业部门都将向高度加工阶段过渡。技术进步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换与主导产业的变迁,大连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过渡,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阶段即将到来,进而将进入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产业为主的时期,电子、电信、机械等部门将作为核心发展部门,电子产品、船舶、机车则仍是大连制造业的核心产品。
其次,具有高水平的产业技术层次、强大的创新能力、科研与开发能力是提升城市地位与功能的关键,为此,充分利用大连及东北各地在科技、人才、产业、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大连市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就成为提高大连对区域经济的领长功能、产业示范功能与辐射能级的关键。
再次,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将带来第三产业的繁荣。进入工业化后期,需求与消费的升级将推动基本经济结构的转型,即将进入第三产业加速发展阶段。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体,并将逐步拉大距离,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也将随之扩大。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都拥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大连市作为东北地区的航运中心、商贸、金融、旅游中心要想强化其中心地位,并成为更大范围的区域中心就必然要立足于自身优势,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因而商贸、金融、旅游、交通运输与信息业自然就成为其核心产业。
六、结 语
大连市产业结构发展态势良好,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三产结构等特征分析,大连市正处于工业社会中期向后期转化阶段。从产业现状与城市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转化趋势来看,为了推动大连市迈向工业化成熟阶段,现有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应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增强轻型结构,注意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衔接,向产品高加工度化与耐用消费品生产方向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旅游与信息业,实现第三产业的高级化。
[参考文献]
[1]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8-9.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编.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48.
[3]大连市统计局.2007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stats.dl.省略/gongbao.asp2008/3/3.
[4]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6-178.
[5]魏世红,谭开明.大连市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6,(11):23-25.
The Identification of City Development Phase Based on the Industry Structure――Take Dalian as an Example
Wang Bin1,2,Han Chunyang2
(二)欧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多数经济学专家和统计学专家都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进行了研究。其中经济学家、统计学法威廉•配第就对国民收入总量进行分析、统计。随后,出现了价格与需求函数关系量化分析,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完善,进而实现统计和分析这两门科学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国家经济核查体系,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充实国家经济核查体系。此后,出现了投入产出分析法与资金流量表。这些都极大了促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三)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统计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检查与制定工作之一,在企业,乃至国家所有部门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成为了总结与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就我国目前形势而言,统计学数据等有关内容并没有获得较为深刻的利用,统计学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统计学在整个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研究方向、核心地位、知识体系中的关键所在等,并不断发展此趋势,利用措施弥补数据的不足和数据质量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现代统计学分析法,实现统计学的独立发展,以此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对发展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7
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二: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
摘要: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研究主题。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研究的愈来愈深。
关键词:新时期;发展经济学
一、新时期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新突破
(一)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水平都有了明显的增长,从全球来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国家与国家间的各项贸易数量和金额相比之前都有了大幅的增加。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开始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各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等国际性组织作用的逐渐凸显,发展中国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日益增强。经济发展的问题成为全球而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斯特里顿((Streeten,P)就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及早地从全球的视角去考虑各国之间政策的相互影响力,从而分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害同盟关系。从他的主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今时代,从全球范围去考虑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所必需的新视角。
(二)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出现新发展
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在借鉴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始从过去同类型的研究转向不同类型的对比研究。从哲学的角度上来分析,这就意味着发展经济学家放弃了对普遍理论的研究而关注个别理论研究,具体来说,就是开始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析或个别分析,从而改进了研究的范围和力度,加深了研究的深度。一般来说,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研究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地区的差异来分类,主要是依据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第二类是以地区的发展业绩来分类,参考因素主要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增长点等;最后一类是以地区的发展条件,这一种分类主要是考虑了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当地外部资源等。根据这种分组研究,不但对研究的范围有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在同一组内,也方便对各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促进了发展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更新。
二、结语
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研究主题。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研究的愈来愈深。因此,通过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危机及新发展趋势的分析,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又是通过这些分析,尤其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能更好地为发展经济理论的丰富发展奠定一定的方向依据。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把产业群(Industrial Cluster)定义为:“在特定产业领域中,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1】。”
关于产业群的形成机理,王新文认为可以借用新古典经济学、制度济学理论、社会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些新概念,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交易成本、报酬递增、价值体系等多个经济学视角来加以解析和透视。【2】
一、理论探索
1.产业群的定性: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笔者认为波特所谓的“联系”可以进一步解释为“网络系统”,产业群的发展即特定产业中公司及关联机构因“联系”而形成的“网络系统”的发展。这种系统可定性为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因而单纯用经济资本来解释产业集群这一“系统”是不够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也是产业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产业集群网络是指群内行为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有选择的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产业群的发展过程,其实是有机网络系统的自协调、自组织的动态过程。交易关系和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Granovettr,1985),长期重复的交易关系又进一步重构和强化了它所嵌入的社会网络及信任结构。它具有与一般市场所不同的内涵,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并提高了协调效率。
2.产业群的成因:企业能力的局限性
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认为产业群是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沿着威廉姆森的这一思路,杨瑞龙、冯健【3】认为一个完整的组织理论还要把企业的能力纳入其中。企业能力的局限性正是企业间网络形成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杨瑞龙、冯健关于企业能力的局限性的论述能够很好的解释产业群的形成原因。这一解释还可以延伸到社会学领域,企业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企业对集群创造的低交易成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网络资源有需求,企业依此来提升创新能力与价值优势,产业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应该来自群内企业对这种资源的需求,企业在不同阶段,其能力局限性也表现为不同的特征,表现出来的对网络的协调机制的需求也不同,进而网络的发展也处于相应的发展阶段。
二、案例研究
1.秀洲区化纤织造企业发展阶段研究
根据笔者对秀洲区化纤织造产业群进行的走访,这些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概括为: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各阶段特征概述如下:
创业阶段:是企业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织机户创业依赖的社会资本包括:嘉兴纺织业发达的历史背景;“家家户户有织机,人人从事纺织业”创业氛围;来自亲戚朋友的创业资金。在初生期,主要生产低档织物,在拓展市场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企业的年营业额低,由于资金不充裕,稍有差错都可能导致企业夭折。此外,创业阶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根据市场导向进行差异化产品定位。
成长阶段,这一时期以家族成员为管理主体,虽然还是生产中低档产品,但企业开始注意品牌的打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销售能力增强,业绩快速增长,需要大量资金发展业务、抢占市场份额,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可能错失发展的大好时机。
成熟阶段,企业管理逐渐走上正规化的轨道,各项制度比较完善,企业的主要业务已经稳定,企业创造力、开拓精神明显增强;织造产品档次提高,特色明显(或是有品牌知名度,或是进行差异化经营),业绩也保持在较高和较稳定的水平,企业开始出现大量的盈余资金。
2.产业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秀洲区化纤织造产业群存在着生命周期,且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特征,而所采取的策略应根据不同阶段产业群内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对网络资源的需求来决定。具体如下:
创业阶段的策略:建设创业环境
成长阶段的策略:从银行信贷等方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
成熟阶段的策略: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
在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培育产业群的品牌和创新能力方面,秀洲区化纤织造产业群内的企业的所获得的区域网络资源(包括政府政策、科研院所、营销网络等)很少,这导致上文所说整个产业群创新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还产生了以下问题:
(1)产业集群层次低。
在秀洲区化纤织造产业群内,高级生产要素所占比重比重偏低,比如:从业者的教育水平偏低、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等等,这导致整个产业群的层次低,竞争力难以持久。
(2)经营者缺乏整体观念与战略意识。
相当一部分的经营者不能对生产与销售、营销与投资作出全面系统的思考。群内企业分工粗放,产业链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整体协调能力弱,竞争过度、合作不够。
(3) 营销体系不健全。
该产业大量的产品主要销往绍兴。销售渠道狭窄 , 国内销售市场占有率不高,目前,在织物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企业销售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 ,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产业群进行准确定位,引导群内企业走差异化道路,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竞争 促进专业化分工及产业链的完善,对此,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培育核心企业。具有差异化的龙头公司(如生产型与销售型)之间以一次合作谈判代替分散的无穷的交易,并在龙头企业与织机户间以利益为纽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对外形成一个实力较强的整体 , 具有更高的讨价还价能力。
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可通过行业自律 ,避免过度竞争,促进群内合作。
2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必须倡导产、学、研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加区域内的技术联系;利用嘉兴学院、嘉职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群内企业密集的优势,联合攻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3 增加创新制度供给, 激发创新需求。
针对创新需求不足的问题,政府要增加创新制度的供给,给重视开发和引进的企业的权益予以适当的保护 ,由此带动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加快人才的培养引进步伐 ,提高产业群微观主体的技术素质。
4增强营销能力 , 进一步拓宽市场
可以积极开展网络营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站资源,为企业、为产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有条件的企业内部推广 CAD、ERP技术 。
李斯特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产阶级中最具有民族精神的经济学家。他从当时德国的国情出发,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了国民经济学理论、关税保护论、生产力论、经济发展阶段论等经济理论。这些经济理论至今对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仍有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对其贸易保护理论进行浅析,希望获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发。
一、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述评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出自他于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19世纪中叶的德国仍然是一个政治分裂、市场分割、经济远远落后于英、法的封建郡主制农业国。当时,德国出口的主要是原料和食品,进口的则是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德国内部对实行什么样的国际贸易政策意见分歧很大。一方面,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学说盛行整个欧洲,大多数人都受到了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世界主义学说”的熏陶;另一方面,以1819年成立的德国工商业协会为核心,主张实行贸易保护关税政策。在此时代背景下,作为德国工商业协会顾问和保护贸易学派旗手的李斯特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建立起了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经济较落后国家服务的“国民经济学”或“民族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学说体系。
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分为国内自由贸易和国际自由贸易,国内自由贸易是有益的,应在国内进行自由主义改革,建立国内统一市场,取消国内关税,这与国民个人自由不相抵触,但国际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保护政策与个人自由能最大限度的并行。李斯特反对斯密等人的“世界主义经济学”,认为人类整体利益并非个人利益的简单总和,“国家同个人一样,各有他自己的切身利益挂在心头”,只有基于民族国家立场,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它所处的国际形势,通过适当的保护制度使其成长为一个工业强国,才能为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创造条件,即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国家主义经济学”。
一国开展对外贸易要着眼于提高国家生产力,而不仅仅是国家财富单方面的增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国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从经济方面,国家都必须经过以下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而当时的德国经济正处于农工业时期,要过渡到农工商业时期,就必须有国家实施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来扶持本国工业的发展。
李斯特提出的贸易保护政策具体包括:⑴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他指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并指责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⑵在国家发展阶段理论上,李斯特主张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⑶主张国家干预的对外贸易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部分限制,保证国家经济利益,从而保证个人持久利益(举例风力与人力对森林成长过程中的作用);⑷提出了国家保护的对象应该为幼稚工业,保护手段为采取禁止输入工业品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
李斯特保护贸易学说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李斯特的整个理论是积极的,他对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的观点是科学的,他关于从保护贸易为过渡和仅以幼稚工业为保护对象的主张说明他承认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他实事求是地分析保护贸易政策的得失,揭示了建立本国高度发达的工业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关键。
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的进步意义:(1)强调国家利益对贸易政策选择的重要性。李斯特的贸易学说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他从德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关税保护理论,以维护德国在同英法等国的贸易中的国家利益。当今经济全球化代表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其秩序基本上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主要体现着发达国家的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过程时就必须考虑如何借“国家之手”保障本国经济和经济安全。贸易自由化的内在动力来自于贸易给各国带来的经济利益。(2)强调工业对国家进步的重要性。工业是国家生产力之本,是一国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李斯特这一发展民族主导产业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仍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工业化成为了当今发展中国家锲而不舍的目标。(3)强调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的重要性。李斯特从强调落后国家的特殊国情、落后国家所处的较低的发展阶段以及落后国家的特殊利益的角度,提出必须对私人经济实行干预的主张。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和挑战,在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同时,更应注意强化政府调节经济的作用,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国际协调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李斯特的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李斯特认为农业不必以关税来保护,这明显是不合目前现实的。李斯特当时坚持这一看法,是因为英国的“谷物法”使农产品过剩的德国无法找到销售市场。农业是各国目前保护的重点对象,关税、许可证配额、进口专营等对农产品的贸易壁垒高筑,欧盟等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贸易竞争力。
总之,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仍然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贸易政策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二、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对中国外贸政策制定的启示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已有发展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和对发展战略更高程度的认识允许我们借助李斯特贸易保护学说这一视角,重新审视当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
1.国家利益的至高无上性
这是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首要前提。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贸易理论混同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无视国家机器的存在与国家利益的差别。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中就提出国家干预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国家作为国际贸易活动的控制者,既可以利用政治、外交手段架起国际贸易的桥梁,也可以出于政治目标、外交目标制定自己的贸易政策。一国对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正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对其有不同的国家利益。在经济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利益仍高于一切,任何一国的国际贸易政策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基点的。因此,贸易政策是国家利益的产物,政府可以通过贸易政策实现其国家利益和目标。
2.通过适当的贸易保护政策,发展独立创新型的民族工业
国际贸易竞争是各国生产力竞争的主要表现。如果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我们要提高国内的生产力水平。根据李斯特对生产阶段的划分和贸易保护理论,我国应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和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外贸易政策。WTO所奉行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只有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科技产品和知识产权上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所以中国不能盲目接受WTO的条款,而应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政策。仅是单纯的引进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只能在短期内引进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但却是不利国家的长久发展,甚至造成恶劣的结果。中国目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在结合市场机制的作用的前提下,政府要积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对一些重点产业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发展体系,鼓励国内自主创新项目的发展。
3.既应调整对外保护又应强化内部竞争。
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大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实施自我保护将一直是必需的,而且我们应利用国内市场庞大的优势尽量以双边一对一谈判的方式来加强自我保护。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目前保护的重点应由已相当成熟的制造业转向尚十分幼稚的服务业。当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保护将须采取关税之外的许多软性形式,如应采用更积极的产业支持政策。不过,中国的问题一向是保护状态下即缺乏充分的内部竞争,故而,在对局部产业有效保护的同时如何保证足够的内部竞争及技术进步等实为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如果二者必须择一,长远看恐怕是完全开放于中国更有益处,但以我们的智慧和能力,终究不必走到非此即彼的地步。
当前,我国的发展无疑处在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借助李斯特的学说来重新审视我国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因为,这是一个最早具备了发展中国家视角的发展理论,是一个建立在扎实的历史研究基础上的理论,而且是一个有过成功实践的理论。
注释:
①费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熙译.商务印书馆,1961.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1981.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40.
[3]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梅俊杰.后进国发展理论的先声――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展学说评估[J].学术界,2002(1).
[5]光等.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7(2).
传统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生活中经济活动迹象,采取的分析方法一般是总量分析。在研究经济总量关系的问题上,总量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现代宏观学发展今天这个规模已经有了70多年的时间,在经过各个经济学派系之间互相的渗透和影响之后形成了现代完整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且对指导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宏观经济学的不足之处
传统宏观经济学因其存在着较大缺陷因此在实践效果上一直不理想,在传统宏观经济学体系中最明显的缺点有两个:一个是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不够稳定,没有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理论作为基础,因此在分析宏观调控的问题时只能分析浅层次问题,对造成问题的原因无法进行深刻的剖析。许多经济学家试图只选取几个微观个体作为整个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代表,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微观世界千差万别、千奇百怪,绝不仅仅是几个微观个体可以代表的。因此,微观世界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地表现出来。除此之外,传统宏观经济学还存着第二个缺陷就是它的分析方法依旧是总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的分析视角较为局限,过于关注一些总量指标的同时过于简单。脱离了微观基础的总量分析不可避免地出现研究面窄的问题。而在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化光环下,总量分析法显得十分科学、严密,然而获得的研究效果却每况愈下。不可忽视的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微观化与现实化而不是靠数字的虚拟与空泛来堆积出虚伪的泡沫。
二、创新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提出
在对传统宏观经济学调控的缺点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根据新的宏观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首先,在进行宏观经济学分析之前我们要确定国民经济的运行轨道,确定四大产业之间的地位关系。其次,对能够引起经济波动的产业进行确认、分析。再次,既然明确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开始偏离轨道这个事实之后就是找到偏离轨道的原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种新方法论的提出,在新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在这一方法论基础上的总量分析方法与传统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量调控思路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应对金融风暴以及经济衰退上,传统经济学的宏观调控一般采取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是在解决经济衰退的问题时需要先找到经济衰退的源头企业才能查明原因并且加以解决。
三、创新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探索
因此目前对总量调控以及局部调控的选择在传统宏观经济学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我们只能从表面上来观察国民经济的波动,在这个方面有着统一的认识也就是认为总需求是带来经济剧烈波动的原因之一。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种观点在系统角度是不成立的。整个系统的紊乱往往源于子系统的紊乱,同时子系统的紊乱也造成了整个系统的不协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传统宏观经济学调控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原因反而去寻找子系统以及分系统的原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只解决表面问题,釜底抽薪才是解决方案。在根治经济风暴时必须要依靠两个政策工具,一个是财政侦测,这个政策用来控制政府的投资。还有一个是货币政策,用来控制货币的流通量,从而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刺激人们的消费。扩大货币的流通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扩大国民的需求,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多,总的货币流通量会超过商品的总价值,最终会引发通货膨胀。当然,即使货币政策会引发通货膨胀,我们也不能放弃这个方案。对经济衰退不能听天由命,进行消极的态度。违背客观的经济规律进行经济干预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从从良调控转变为局部调控。在调控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消费需求不同采取相应的政策,我国的经济目前处于重工业阶段,在消费类型上主导以住房为主的消费品需求。换个角度说,无论是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传统经济学,他们都停留以及漂浮在宏观层面,离开宏观经济学的中观以及微观基础,这两个理论就像是无根的浮萍,随着国民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人类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层面一般都是从肤浅的表面深入到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由表面的情况专业到实质的请款,由幼稚的开头到成熟的本质。一步一步走向完美、完善。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层面,与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结合必不可少,被并称为宏观阶段、中观阶段以及微观阶段三个发展阶段。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宏观经济调控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古典宏观经济学时期,而后期则过度到传统经济学时期。因此在宏观经济学调控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宏观层面,这回使得宏观经济调控陷入困境之中。只有中观发展才能给宏观发展带来出路。本文也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尝试,希望能够起到指引作用。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想要达到第三个阶段,就必须督促我们的政府付出更大的努力,做大量浩繁的工作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同时建立起坚实、系统的微观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国际经济体中站稳脚步。
作者:宫松杨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