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25: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学理论依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经济伦理不是经济与伦理的人为结合
一般说来,完善意义上的经济是理性经济。因为经济问题不是一个纯而又纯的投入产出的物质的或数量的问题,它虽是物质及其数量问题,但也内含着精神及其伦理问题。经济如果不内含着精神及其伦理问题,这样的经济无法理解,也不可能存在。西方从古典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范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范畴到近代经济学家的“经济人”假设及随后的“新经i济人”的提出,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经济与伦理关系的不可分。尽管他们有时提出这些观I点的前提和宗旨本身是形而上学的、甚或是错误的,但至少不会误导人们把经济和伦理当作毫不相干的两回事。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的阿马蒂亚森指出,尽管忽略了伦理方法,经济学照样能获能相当丰硕的成果,更未必使经济学失败,但经济学的更强的说服力在于对经济行为中的社会相互依赖关系的更深刻的思考。®德国学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更明确指出:“经济不仅仅是由经济规则来控制的,而是由人来决定的,在人们的意愿和选择中,经济上的期望、社会规范、文化的调节和道德上的善良表象的总和一直在起作用。因此,这种总和在经济行为和经济理论中,也必须得到考虑并反映到经济行为的道德特性上来。”®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经济和伦理的关系都很有参考价值。
其实,理解和把握经济现象离不开对其伦理内涵的认识。同时,理解和把握伦理问题必须建立在对当时经济状况尤其是经济关系的分析上。否则,对两者的理解和把握难以做到具体和科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现象,更注意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商品范畴出发,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尤其是工资理论第一次透视到工资后面的不合理的利益关系。纵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不难发现,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时,始终在着力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由此来展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换句话说,只有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政治和伦理关系尤其是阶级利益关系有一个充分认识,才能真正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
因此,宏观上来考虑经济和伦理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经济和伦理是一个问题(或一种现.象)的两个方面。在现代条件下,经济和伦理的逻辑关联体现得更为明显。
第一,经济作为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它是人的素质的物质体现,经济成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物化。生产过程是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物质利益而形成的一个经济行为过程,它必定是在人的思想观念指挥和操纵下进行。而这种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以及劳动态度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为此,经济成就也总是能折射出人的素质的高低、人的道德觉悟的髙低等等。
第二,就行为主体追求经济效益、实现自身价值、造福他人和社会来说,经济行为本身就是伦理道德行为。因此,经济问题说到底也是个伦理道德问题。
第三,所有经济成就都是人际协作的结晶。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依赖大协作,没有协作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一个地区经济发达不发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地区的体现为现代伦理精神的协作精神和协作程度。
第四,伦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当然,最集中反映的是人际利益关系,反映社会人际关系中最核心的经济关系,唯此,伦理道德才不会是抽象和空洞的。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在经济伦理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认为:“在道德和经济的决策中,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道德不是其他观点之外的一种观点,而是在经济伦理学,首先是在经济理论的情况下获悉、整理、评价科学观点,并使之用于实践的一种形式。”®
由此可见,离开了伦理道德,对经济不能作出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离开了经济,伦理道德也会是空洞无物的虚幻的东西。
二、经济伦理学不是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简单相加
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在《伦理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伦理经济学的概念超出了经济伦理学作为经济的伦理学的研究目的,趋向于伦理学理论和经济学的一体化。伦理经济学的含义肯定超过‘经济学+伦理学’。”®他同时指出:“经济伦理学或伦理经济学的一方面是符合伦理学的经济理论和伦理制度及规则的经济学的,另一方面与经济的伦理学也是相符的”。“伦理经济学或经济伦理学也是一种以经济文化的伦理为前提条件的理论,是一种以发挥市场调节和价格体制作用为前提的伦理规则和行为的理论”,且伦理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概念在逐渐融合®。据此,完全可以作出另一种判断,即经济伦理学的含义肯定超过“伦理学+经济学”。彼得科斯洛夫斯基的观点对于我国创建当代经济伦理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这不仅能纠正一些诸如经济伦理即是经济中的道德问题或经济伦理学即是伦理学+经济学的片面观点,更有利于我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经济伦理学的学科依据及其性质。
应该说,伦理学和经济学是角度不同的相通(在更宏观意义上可称之为相同)学科,为此,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又说:“对经济理论和道德理论之间的界限根本不能做严格的界定,因为一般的行为与这两种理论必定都有联系。”®事实也是如此,对任何一种经济行为的完整评价和理论分析都离不开对其进行应该不应该的确认,都需要作价值论证;同样,任何一种伦理道德观点的表述和伦理道德论的阐释都离不开对人的逐利行为的深层次观察和分析。
对此,有的学者明确提出,伦理学和经济学不能分离或分裂。美国的G恩德利认为,伦理学和经济学的分离会导致两种危险:一是“忽视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手段的贡献和经济刺激对实现伦理目标的帮助”;一是“工具化“即伦理被误用来仅仅作为取得目标的手段”。所以,“来自机械论、生物学和进化论的研究模式在此是完全不够的,因为它们否认人的行为的特殊性,即否认人的行为的反思的自我参照和价值导向,而不把它们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宁愿说,我们需要一个更为宽泛的经济学的概念,一种与伦理相关的研究途径,它包括人动机和对社会成就的判断问题,并且允许把伦理问题纳人到经济模式和功能性的领域中去。”为此,“经济学应该明确地考虑人类行为反思的自我参照和价值导向。”
伦理学和经济学的分离,带来的学科建设的后果是严重的。我国的经济学理论过去对于伦理问题和伦理学理论的关注十分不够,以至有的经济学家提出“等经济发展了再去抓道德建设还不迟”的庸俗观点。同样,伦理学理论亦很少关注经济问题和经济学理论,至少是对经济方面的实证分析较弱,以至我们提出的许多伦理道德命题和伦理道德原则有时很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共鸣。其实有些命题和原则并不存在什么问题,问题是疏忽了对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对经济学理论参照,削弱了一些伦理道德命题和原则的说服力和吸引力。阿马蒂亚森也曾经指出:“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已经导致了福利经济学贫困化,也大大削弱了描述经济学和预测经济学的基础。”®“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在经济学经常使用的一些标准方法中,尤其是经济学中的‘工程学’方法,也是可以用于现代伦理学研究的。因此,我认为,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对于伦理学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应该承认,伦理学和经济学的确是两门学科,但正如前面所述,只有经济观念(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理论)相互渗透,伦理学和经济学才不会导致形而上学,也才能促使经济行为实现最大和最好的效益。因此,“经济伦理学不是矛盾的修饰法、不是生硬的铁、也不是由两种不协调的理论组成”,而是通过互相交流和补充而形成的一个学科整体。
三、科学的经济伦理学的建立何以可能
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近20年的时间,在国外也是作为新兴学科的面目出现的。尽管如此,人们对经济伦理问题的思考却由来已久。我国以儒家为代表的德性主义十分注重伦理道德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在经济与伦理的关系上主张经济是伦理的手段,伦理是经济的目的。这虽说不免有些极端,但将经济和伦理结合得如此紧密,其思想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以至“利以义取”的价值观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发展史。西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传统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对人类有益的东西’的分析中,也包含了各种经济管理问题,并提出了对经济学工程方法的需求。”@西方历史发展到近代,从“经济人”假说和“看不见的手”的概念的提出到后来功利主义、合理利己主义思想理论的阐释使得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系逐渐形成。当然,许多经济伦理思想有着明显的阶级局限,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卫士”,有着明显的虚伪性。但是有关公正与效率关系的论述,互惠互利原则的阐述等等,多少带有科学和合理的成分,为科学的经济伦理学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十分丰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透过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揭示的是不同类型人的阶级本质,并通过对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矛盾的分析,尤其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系统提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原则和伦理原则。可以说,的政治经济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部政治经济伦理学或称政治伦理经济学。这是我国创建科学经济伦理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会计准则变迁符合演化经济学研究“选择单位”、“变异或创新”和“选择过程”的核心要素条件,运用演化经济学予以研究,建立了基于时空情境会计准则变迁的演化分析框架,既丰富了会计准则理论,也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执行的有效性。
第二,会计准则内生性变迁的诠释。运用自组织理论阐释了会计准则变迁的内生性本质和原理。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会计准则内生性变迁的具体动力、具体演化路径和变迁趋势。这些会计准则内生性变迁的研究结论,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理论;经济
当代西方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科学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它为西方国家制定正确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是西方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逐渐的朝着纵深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有效的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经济工作者要深入研究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选择适用于我国并且行之有效的经济学理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一、借鉴西方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理论,促进我国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进行微观和宏观分析研究的主要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理论认为资源应该有效的分为自然资源和先辈留下的资源这种类型。这两种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是属于稀缺的资源。不管是对于人类还是社会而言,它们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有着不同的用途。人们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生产以及经营,进而就可以最大化的实现资源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有效的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我国的资源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最大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既定目标。有效的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对我国的生产力进行合理的布局,合理的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是有效实现我国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确保资源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根据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观点可知,要想有效的确保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提高企业的内部工作效率;二是提升产业的内部工作效率;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不断努力,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1.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的观点
首先,企业的内部工作效率要想提高必须要有效的保持供给和需求保持平衡。企业如果在生产的过程中按照最低的生产成本,就说明各种资源在目前的技术生产水平下得到了最为有效的使用,实现了产量的最大化。另外,由于产品价格等于产品的平均成本,因此产品的价格也处于最低价位。除此之外,当产品的边际成本与产品的价格相一致的时候,这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最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其次,在生产理论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下列观点对于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和促进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就是厂商均衡的观点,这一经济学理论有利于确保产品的价格和数量之间实现均衡,进而可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第二,生产要素组合观点。这一观点主要是为企业更好的实现生产优速的最佳配置提供了方向和思路;第三,边际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有效的控制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掌握经营的时机,尽可能的规避亏损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的最大效益;第四,存货管理观点。这一观点主要是指导企业在面对产品滞销的局面时如何正确的处理积压产品,将产品销售出去,避免企业遭受损失。
最后,在消费理论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主要有以下观点值得借鉴:首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掌握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就可以保证企业的经营理念始终围绕着消费者为中心,进而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第二,商品的替代或者互补的观点,这一观点有利于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实现合理化和科学化,进而有利于推动产品结构实现合理化;第三,消费者的观点,这一观点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增强消费保护意识,有利于消费者能够在现有水平下获得最大的消费满足。
2.提高产业内部工作效率的观点
有效的实现产业内部工作效率的提高,必须通过规模经济这一途径。根据西方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主要是在一定的规模下,能够实现企业最大的生产效率,收获最佳的经济效益。可以借鉴一下观点:其一,可以根据实现领域进行规模的划分,将其分为生产和经营两种规模经济。生产规模经济可以借助现代化专业手段实现大批量的生产,这样大规模的生产就可以促使生产成本的降低;经营上的规模经济就是最大程度的利用生产要素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通过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其二,规模经济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经济性,通过两个方面的合理分析,可以帮助我国快速的对产业经济的规模进行正确的认识,促进生产规模发展适度化,确保收益始终呈增长的状态,避免生产规模盲目扩大,出现经济过热的局面,有效的提高产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借鉴西方经济学市场机制理论,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市场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市场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及时的反映和了解,这样就可以确保企业的生产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推动社会资源得到最为有效的分配和利用。
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以下观点可以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其一,供给和需求双方之间的交换的观点,这一观点有助于帮助我国快速的了解供求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建立既能满足民众需求又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市场经济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二,价格理论中的弹性观点,对供求弹性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对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进而可以制定出科学的价格政策,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三,竞争理论。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没有竞争的经济是不完整、不协调的市场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为基本的特点,合理的竞争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我国而言,竞争应该是不同所有制下企业的公平合理的同步竞争。
三、借鉴宏观调控理论,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市场机制也有一定的缺陷,并非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市场机制中的一些障碍会导致资源配置出现不合理或者造成资源的浪费,这种局面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尽可能的保证市场经济能够得到平稳的发展。
对于我国的宏观调控而言,需要借鉴一下观点:第一,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借鉴这一观点,可以帮助我国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世界各国物价上涨出现的原因,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国家的通货膨胀的措施,有助于我国快速的实现消除通货膨胀这一目标;第二,乘数和加速理论。借鉴这一理论,可以帮助我国正确的认识和掌握宏观经济中的投入、就业等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进而正确的使用和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第三,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学习这一观点,我国就可以对经济的周期波动有一个科学而全面的了解,同时积极的采用供求管理和货币政策交互的管理,渐渐的淡化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确保国民经济能够平稳的运行;第四,经济增长及发展观点。学习并借鉴这一观点,可以正确的了解并认识我国的国情,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需求的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四、借鉴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理论,推动我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目前,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标签,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西方国家紧抓时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不断的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使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大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现代化信息技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快速的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首先,我国要快速的普及民众的信息意识,加快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进程,让人们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产业打造程经济发展中的第四产业;其次,政府应该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指导,避免信息资源的孤立发展或者重复开发,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协调性;最后,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力度,推动我国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信息技术作为信息资源开发最为主要的手段,必须要时刻关注国际的最新发展动态,紧跟时展的脚步,快速的提高我国的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水平,并对已开发的信息资源进行定期的完善和维护,确保信息资源为我国快速发展经济做出重要的贡献。
五、结语
总之,对于内容丰富,门类旁多的西方经济学而言,我国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时候不可盲目照搬,要学会正确的评价西方经济学,进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有选择、有针对的选择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对于那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要有选择的借鉴,有效的利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015-02
当前,在中国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出现了滥用数学语言和方法的形式主义倾向。这种研究思路把经济学变成了数学,用定量分析代替了定性分析,把严密的科学论证变成了简单的数学推导,使经济学理论变成了一种完全虚构的假说,丧失了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应有的特征,从而导致理论研究的混乱和实际操作的重大失误。因此,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态度,正确处理好经济学和数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辩证关系,从而使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一、经济学和数学是性质完全迥异的科学体系
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特殊的科学属性,这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规定性,该门科学的发展必须遵循与这门科学相适应的内在规律来进行,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经济学和数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结构和研究内容上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科学体系,二者的科学特色、科学范畴、研究思路、作用对象和发展规律是截然不同的。虽然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和互相利用,但绝不能互相替代。道理很简单,因为两种科学体系的运作方式和发展方向绝对不可能结合为一体,无法想象两种科学体系有朝一日会合二为一,不能改变科学体系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手段的位置,否则就丧失了科学研究的特殊价值和特殊意义。
马克思在论述经济学的研究规律时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1]十分明显,如果没有抽象分析,仅仅以客观的具体事物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就无法揭示社会科学的本质和规律,社会科学也就不具有一般性和指导性的特征,从而也就丧失了科学存在的真正价值。正是基于这种独特的分析原则和分析规律,才使该科学具有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功能。数学是一种逻辑严密和计算精确的思维工具,运用这一思维工具来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时,可以起到纯粹经济理论研究所无法起到的功效与作用。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和方法,实现了经济理论的定量化、模型化和简单化,使之能够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经济系统得以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直接为经济实践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诚然,数学语言和方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空间,从而推动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化。但不宜人为地把这种功效与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更不宜用数学分析来代替经济学的分析。在中国当前经济学的研究中,有些研究者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不是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科学、合理、有限地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而是数学语言和方法的使用已经远远超越了科学研究的必要程度,把经济学引入数学,甚至把经济学变成数学,从而使经济学完全变成一系列抽象、假定、复杂的公式和模型的堆积。虽然这些抽象、假定、复杂的公式和模型,对经济活动也进行了貌似严密的推导,但不能忘记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那就是数学语言和方法在经济研究中只起着辅助的、从属的作用。数学语言和方法只是从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只是作为社会经济关系分析的辅助,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来研究其数量表现。
数学毕竟是一门纯粹的逻辑科学,它是以一套初始假设开始并运用逻辑法则来推导结论,如果初始假设是错误的,无论在假设和答案之间利用了多少复杂的数学,其结论和答案都不是令人信服的。本来有些经济学理论完全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说明问题,但研究者却故弄玄虚,极力用大多数人看不懂的数学语言和方法表达出来,而得出的结论却是人人通晓的一般经济学常识。显然,数学公式和模型并不能够全面反映经济学理论活动的真实世界,亦不能反映经济现象的本质内涵,而经济现象的本质内涵只能通过经济规律的运行才能揭示出来。同时,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实践过程是相当复杂和多变的,还可能会受到制度的、道德的、伦理的、文化的、心理的、历史的和社会的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几乎大部分是无法量化的,它们根本不存在数学关系。事实说明,如果能够科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把经济学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活动的进展。相反,如果盲目滥用数学语言和方法,企图将经济领域的困惑淹没在无穷的数学演算中,这样既无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对经济实践过程也会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
二、必须处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辩证关系
任何一门科学只有演化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科学相结合的阶段时,也就标志着这门科学已经达到了完善化的程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2]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只有科学、有效地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才能促使经济学研究朝着定量化、精确化和严谨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科学。不可置否,经济学完善和成熟的最终标志,显然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科学融合。现在问题的争论焦点,不是经济学要不要运用数学方法,而是如何运用、怎样运用的问题。目前在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学语言和方法运用的范围过泛过滥。尽管数学也是反映人们思维的一种语言,但并非所有的经济学范畴都能转化为数学的语言,有些范畴即使勉强转化为数学语言,也不具有可解性。理由很简单,因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学问,如果试图将经济学进行非人性化的解释,就有可能使经济学变成一种完全虚构和僵硬的假说,活生生的社会生产活动就会变得机械化、程序化和公式化。
问题的实质在于,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辩证关系。质是事物在性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任何质都是具有一定量的质,没有量也就没有质,同时质又制约着量。经济学研究中的质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而量只是手段和方法。质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量处于从属地位,起着辅助作用。判断事物性质和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只能是事物的质。尽管定量分析在经济学分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无论如何是不能代替定性分析的。经济学是主人,数学是仆人,主仆关系是不能颠倒的,数学不能反仆为主。另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是一个恒量,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这种变化不仅包括质的变化,而且包括量的变化,质的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量的变化则是经常和频繁的。因此,定量分析必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条件,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调整。
马克思不仅通晓经济学理论,而且通晓数学理论,他是把数学方法成功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中的最著名的先驱者。但是,马克思并不是为运用数学而运用数学,而是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经有了定型的把握,即已抽象出可以用数学来表示的范畴体系,并具有数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度量标准,极力探索把理论加以模型化的最佳路径。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其研究的结果几乎都是通过数学方法推导出来的,可以说是成功运用数学方法的经典范例。社会再生产过程本来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复杂体,但在马克思的研究模型中,只是表现为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和商品价值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这种数学模型,十分清晰地表明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活动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动态运动规律和条件。这一模型结构的编排,乍一看,似乎很简单,但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极具科学价值的有机组合,表达了极其复杂的经济关系和深刻的理论内涵。
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经济学研究如果仅仅局限在定性分析的层次上,势必导致经济学研究的抽象化、空泛化和一般化,从而窒息理论的发展,使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解释力。相反,如果滥用数学语言和方法,这种分析则缺乏科学性和可信度,也会导致经济学研究的简约化、片面化和硬性化。因此,数量关系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联系,必须以经济学所论证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基础,数量研究只有从这个基础出发,才不至于走偏。同理,经济学的定量分析也是有条件的。换言之,有些经济学范畴需要进行定量分析,有些经济学范畴则不需要进行定量分析;有些经济学范畴需要进行全面的、一般的定量分析,有些经济学范畴则需要进行个别的、特殊的定量分析。所以,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不管实际需要与否,盲目地、无目的地、一味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去解决经济矛盾和问题,很容易使经济学沉湎于方法论的探讨,拘泥于微观经济体的研究,从而忽略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全局方面的把握与变革。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把经济学的研究引入歧途,甚或走入死胡同,最终导致研究成本的增加和研究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滥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是不能揭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规律的。这是因为经济学理论的运作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各种范畴盘根错节,如果用变量来代表,必然是一个极其庞大而难以处理的数理模型。研究者为了方便起见,就只好减少变量,建立脱离现实的假设。又由于这些假设只是提示一些研究结果,根本无法说明为什么应用和怎样应用的问题,结果使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越来越差,实践者不敢使用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思路不仅起不到对经济学理论的抽象概括,反而容易引起经济学理论的混乱不堪。所以,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要实现自身内容的重大突破与发展,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上和形式上的数学语言与方法的应用,应当走出数学化的死胡同,努力实现经济学理论与数学方法的科学结合,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
进入21世纪以后,一种崭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以网络、信息、知识和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所谓“新经济”。新经济给传统经济理论带来很大的冲击,比如,描述失业率和通胀率反向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 已不再适用,资源要素已不再局限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的供求也受到质疑。在新经济条件下,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暴露出陈旧、低效和不适应的缺陷,作为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结果的财务报表更是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本 文拟从对新经济理论的着手,试图找到新经济条件下财务报表改进的突破口。
一、传统财务报表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在于提供一个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动等信息,以帮助各类使用者评估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进行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主要手段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也是国际流行的会计惯例。然而,长期以来,财务报表一直受到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指责和批评。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在不断地改进财务报表,但始终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人们在改进财务报表时,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财务会计自身的理论及 上,而未从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是制约财务报表改进的主要原因。
那么,传统财务报表与经济学理论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一,传统经济学理论把资源定义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类要素,并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基本前提。资源的稀缺性要求通过制度安排(市场机制或经济计划),使每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地方,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传统的财务报表正是以这一理论为根本出发点,以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不变为假设,披露资本在各间的流动和配置。在资本的流动中, 财务报表正是担当了信息载体的角色,它通过向外部提供财务信息,使资本所有者通过阅读和分析报表,了解资本的投入产出率,然后作出趋利避害的决策,即把资本投放到有盈利或前景的企业,或是将资本从财务状况恶化的企业里撤出,最终实现社会资本的有效流动和最佳配置。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资本是资源的核心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只能借助于资本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资本所有者是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主体,从而财务报表的目标也定位于向资本所有者提供有关“资本流转”的信息。
其二,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理论依据。不对称信息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信息,存在着信息的供给和需求。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使社会资源达到合理、有效配置,而信息的不对称又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在传统经济,信息产业不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落后,资本所有者获取相关财务信息的来源渠道较少,这就必然要求使用资本的企业(经营者)定期地向资本所有者提供财务报表 ,这也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手段。
其三,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供求法则决定了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物质资源是属于企业独占的、排他的。如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是属于企业独自使用和控制的,在同一时间内,别的企业就不能与其共享,而且此项资源是逐渐消耗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项资源正在被别人使用,那么你就无法得到使用它的收益,即资源的边际收益递减。这一法则为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提供了一种基本前提,即企业的资源状况是属于企业独有的,不能与别的企业共享。边际成本递增的供给规律还是企业产品定价、确定销售收入乃至确定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传统财务报表无论从其组成内容上,还是从其目标、编制时间和信息含量上看,都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性定理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那么毫无疑问,财务报表正是这一理论推演的结果。
二、新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高增长、高收入、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目标。虽然尚无法给新经济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新经济的实质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其运行规律和发展模式都与传统经济迥异。
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构成了现实挑战。
其一,资源的构成要素具有了新的内容。新经济所用的资源与传统经济不同,传统经济强调的是物质资源,并把资本作为推动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在依靠知识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而发展的新经济中,知识无疑成了传统三要素以外的第四要素。在新经济条件下,所使用的资源主要是信息,物质资源仅是辅助部分。资本尽管仍然还是重要资源,但其重要性趋于降低。资源的差异导致企业生产对象的不同,新经济下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信息价值含量高的产品,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其二,资源的稀缺性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传统生产函数的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都有数量的硬约束,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新经济中,知识和信息取代了传统的劳动力与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这一生产要素的最大特点便是其充裕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因为 知识与信息的使用具有外溢性、可重复性,而且在使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使用时间的持续而累计相加。 资源的这一新特性,使得新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扩大到了全球范围,配置效率也更趋于有效和合理。
其三,新对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供求均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供求曲线相交,形成市场均衡。由此还推出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法则。但人们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现,经济将某些产业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推向极致后,最终似乎否定了供求规律。比如,一旦为开发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投下了高固定成本,此后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因为信息产品的复制成本很低,甚至为零。也就是说,生产第一个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但此后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可以接近于零,这种成本结构从根本上否定了建立在边际成本定价基础上的供应曲线。从需求曲线上看,也是如此。比如,在一定限度内,软件产品的使用人数越多,消费者对其口碑越好,就越是愿出高价来购买,即 需求越多,需求者出价越高,这就使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失效。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的外在性”。
其四,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假设也受到了冲击。新经济创造了大量的与信息有关的产业和从业机会,从而形成了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交易和咨询的新型市场。信息和知识已不再具有专有性和独占性,信息被作为商品进行开发、采集、筛选和处理,并借助于网络技术,实时、快捷而又全面地传达给使用者。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大大减少。总之,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产业,弱化了信息经济学的原有假定。
三、新经济理论对财务报表改进的启示
其一,财务报表不应再局限于为传统的资源配置服务。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占有的资源由过去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转变为现在的知识和信息,因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企业拥有的实物资源(如固定资产、存货等),而是那些掌握知识与技术的“知本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财务报表仍然只是重点反映有形资产信息,而轻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披露,排斥新兴业务进入报表系统,只反映资本的投入产出率等,就不能为知识与信息在企业间的高效流动提供清晰、准确的信号,无法适应新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另外,知识与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而传统的财务报表却以资源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为前提。因此,财务报表如何既能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资源状况,又能显示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也是我们要认真和探讨的。
其二,财务报表的目标应转向为知识的所有者提供信息。财务报表的目标主要是解决谁需要财务报表、他们需要哪些信息等问题。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要素,知识所有者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来控制企业,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且知识所有者和企业是同位一体的关系。因此,财务报表的目标应由过去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转为计量企业主体资源和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以及有效控制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企业主体型财务报表目标模式。报告的信息类型也应由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转变为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及 其增进能力。
前言
以往在城市规划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导致规划工作中经常出现规划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生产力分配不均衡,土地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等诸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城市规划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了规划的效率,制约了区域优势的发挥和集中利用。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逐渐被应用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当中,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1区域经济学理论概述
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范畴中的一门分属科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理论与学派,如增长极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平衡增长理论、恶性循环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区域经济学理论不断走向成熟,不断S富着区域经济学的思想与内容。其中,核心一边缘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等是区域经济学中几个重要的理论。这几个理论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主张上都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契合,且在实质上贯穿于整个主体功能区规划过程,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作用与应用价值。
1.1核心一边缘理论内涵
核心一边缘理论最初研究的主要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国家的发展模式,后被引入区域经济学领域,经过大量学者们的不断研究摸索,逐渐得到成熟和完善。其内涵是所有区域系统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两个子系统构成的,核心区一般指城市或聚集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区域,这里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经济水平较高且增长速度快,人口密集。而边缘区则指分布在核心区周围的,会受到核心区影响的边缘区域,这里经济相对落后。由于经济等差距的存在,形成了空间二元结构,但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交通设施的逐渐改善,核心区与边缘区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1.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内涵
所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指在对内对外均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关系的一个过程。从大的层面来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为维持各种生产要素处于较为理想的空间配置状态中,且各部门经济发展协调,尽可能缩小区域差异,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相互包容、团结与合作,形成协调发展模式。该理论强调缩小东部、西部与中部区间发展差距,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区域间生产力布局,协调区间利益关系,消除市场分割与贸易封锁。
2主体功能区规划现存问题
2.1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不足
虽然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非常注重空间规划的秩序,但对影响空间规划秩序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却较为薄弱。社会空间结构是个大的层面,它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区域内的人口、资源与产业三大要素进行充分考虑,促进三者在区域内、在社会空间上的有效匹配。但我国当前主体功能区规划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区域,包括资源结构单一区,经济压力沉重区,发展落后、贫困区,逐渐衰退的老工业区等。而且,我国将大部分西部地区划分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同时也加重了西部地区未来开发的建设成本,增加了西部地区开发的难度。这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社会空间结构考虑不全面、不充分的一个主要表现。
2.2规划编制与实施中缺少民意
以空间规划为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空间规划的合理性,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最终服务于全国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有民意融入不足,缺少民意调查与考虑现象,使得主体功能区规划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难以为人民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我国现行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配套技术规程的编制目前仍停留在区域人地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层面,以及相关空间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且对现代计算工具过分依赖,导致相关工作者往往将精力集中于某一处,而没有从整体角度出发,没有对区域内的人口、资源、产业等各种要素全面考虑在内,对民意的调查与采访力度也不够,是我国当前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与实施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
3.1核心一边缘理论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可开发程度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指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古迹区、地质和森林公园等。限制开发区指经济条件较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开发区指经济条件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人口聚集较好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推动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在优化开发区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之间起着一个承接过渡的作用。优化开发区是指开发密度较高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带动所有龙头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基于区域经济学视角,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为核心区,而禁止开发区限制和开发区则为边缘区。边缘区为核心区提供重要生态安全保障,并将核心区辐射效应扩散至周边地区,尤其是生态型限制开发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核心区从边缘区不断获取市场生产要素产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而这些创新成果又不断向边缘区拓展,不断带动周边地区向着工业化方向发展,同时核心区支付给边缘区一定的生态补偿费,用于生态修复和保护,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核心区与边缘区在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两者也在不断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对限制与禁止开发区实施财政转移政策,这样可以加快区域之间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引导人口有序地向着核心区转移,从而达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各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目标。
3.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本质而言,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基础上所提出的,所以基于区域经济协调理论对主体功能区进行规划必然会充分体现出区域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区域间协调发展、区域间功能优势互补为发展重点,将四种类型功能区各自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行有效互补,以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经济、技术优势带动限制、禁止开发区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参与国际竞争,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农业、生态优势为优化与重点开发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提供可持续的资源供给,从而实现各区域间优势的相互补充,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定位与划分各区域主体功能时,应严格遵循分工协作、友好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来进行,将该区域拥有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引入到薄弱区域,将薄弱区域拥有的农业优势、生态优势引入到其他区域,努力缩小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与技术差距,努力追求平衡均等。
3.3增长极理论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急速变化和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因素的日益增加,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选择,关于内部控制的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也成为国内外管理实务界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与内部控制的管理实践日益普及和日趋完善相比,理论研究无疑是滞后于实践发展的(李连华,2007),这将影响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的发挥,甚至将成为内部控制管理实践进一步发展和突破的障碍。要推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其他相关理论中寻找恰当的理论元素,为其指明发展方向和提供理论支持。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学理论的支持,管理理论的发展对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主导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的认识,从更具体的内部控制要素角度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理论基础追根溯源,聚焦战略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管理沟通理论、管理过程理论等相关管理理论对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和理论要素等提供的理论支撑,并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加深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理解,为内部控制理论基础的研究提供些许贡献。/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计量经济学上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开始应用于管理、会计、教育等研究领域,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就我国计量经济学研究工作来看,经过30多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瞩目成果,但是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和水平上,严重影响到计量经济应用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深入研究,不断提高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二、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主要问题
1.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理性认知问题
虽然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取得了瞩目成果,但是,对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缺乏理性认知,在应用研究中还是停留在表面。一方面,对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不到位,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一种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是围绕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对经验数据的深入分析不足,这种错误的认知直接制約了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量化”发展,认为计量回归的技术先进程度是衡量文章学术层次的重要表征,在这种人之下,研究学者的研究倾向、方法选择上很容易进入“量化”误区,造成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发展可能产生“非理性”导向。
2.计量经济学研究模型的不合理
在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模型设定是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合理、正确的模型设定是其应用研究科学性的保证。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存在模型设定不合理的问题。在模型设计中,不能有效地结合理论与数据,有的建模理念脱离了实践,有的建模理念单纯的以经验数据为主,这种片面性的建模,很难发挥出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模型的真正作用。以经济理论为导向的建模范式为例,这种模型主要根据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建模,然后进行回归分析,这种以单纯的经济理论为导向的模型应用性效果比较差,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3.模型应用研究的技术问题
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受技术因素的制约,计量经济应用研究发展比较缓慢。以时间序列为例,就目前来看,时间序列模型设定时,为了获得更好的统计效果,会在模型中添加滞后项或移动平均项目,然而这种行为是没有经济学理论依据的,当时间序列模型中添加这些项后,回归模型的残差就可能存在时间序列相关,进而使得模型难以准确的反应时间序列动态变化,难以对变量作出准确的评估。另外,在时间序列模型中,误差的计量方法比较落后,在模型计量误差的时候是直接应用DF或ADF一般单位根检验临界值作为残差检验临界值,这种方法可能导致本来不具备协整关系的方程残差通过检验,进而影响到应用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
三、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科学性的建议
1.正确看待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型学科,在现代社会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正确看待计量经济学。首先,要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理性看待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只有正确认知计量经济学,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其次,要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深入研究计量经济学理论,全面了解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领域,从而更好地发展计量经济学,推动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2.提高计量经济学研究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
经济社会里,计量经济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而要想推动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就必须合理、科学设定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首先,在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设定中,要有效结合理论、数据,遵循理论和数据相结合的“关系导向”范式,设定合理的模型,保证模型、理论、数据三位一体,确保模型能够全面地反映经济规律;其次,要确保计量模型与经验显示相符,在模型设定的时候,要根据数据生成过程来建模,从而保证模型设定经济意义上的有效性,确保模型本身与理论、数据相一致。
3.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技术性
提高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技术性是推动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发展的关键,以先进的技术为载体,可以提高计量经济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首先,要正确设定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进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误差项的源生性,模型设定过程中,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以相关数据为依据,以理论为指导,从而保证应用模型的科学性;其次,要加强模型协整关系的检验,明确数据生产过程,采用科学、先进的计量软件来完成计算过程,保证计算结果的科学性,进而推动计量经济学研究的科学发展。
四、结语
综上,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加大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现阶段,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水平还比较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方法比较落后。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计量经济学,提高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水平,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艳. 一部深度反思计量经济学科之作——《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评介[J]. 财经问题研究,2016,(10):129.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