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的关键能力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8 17:25: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物学科的关键能力,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物学科的关键能力

篇1

学生解习题做实验时,往往照套,模仿性很强,不善于独立思维。对此,应强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面作业,自已动手做实验。对一题多解、实验操作正确利索分析独到的学生,应及时鼓励和表彰。如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应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分析讨论内接法与外接法在测量阻值时所产生系列误差的原因,确定被测阻值大小与接当选择规则,这是训练、发展和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极好机会。

篇2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可以认为是教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它集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和声音的能力等各类优势于一身,多媒体辅助教学所拥有的极强的表现力、重复性和优良的可控制性、交互性必将使物理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整个物理教学将从计算机技术中获得革命性的进展。

一.利用计算机极强的表现力,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形象是进行物理形象思维的基础,只有形成正确的物理形象,才能使视觉能参与思维,才能在物理问题情境中排除次要因素,抓住本质特征,才能组构原有表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极强的表现力,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计算机的动态画面将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物理图景、抽象概念形象化,将在课堂教学中不便演示的现象和内容以立体的信息输入学生的大脑。

例1在物体的相对运动问题中,临界状态的分析研究。

“临界状态”的运动模型中的物体追及的最大距离和不相撞条件,传统的教学是运用静态图片或板画图进行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教师多么善讲也只能让一小部分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所接收。此外,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运用3DMAX制作立体小车,然后通过Authoware进行集成,将静态图景变为动态图景,将物理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如临其境,可以通过自己的归纳与总结形成正确的物理形象,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二.利用计算机较好的受控性,创设物理情境,向学生提供物理思维材料,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能够对己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多种结果。物理创新教育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因此,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个重要任务。

例2《稳恒电流电路中能量转化分析》的教学设计

《稳恒电流电路中能量转化分析》一般在高三物理高考复习时作为专题进行教学。在高一、高二学生分别学习了机械能及其守恒规律,在热学中又认识了内能及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规律,在静电场中认识了电场能,这些是电路中能量转化分析的基础。复习课应当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明白运用能量观点对电路进行分析是电路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电路综合分析的物理思维方法。教学中应当抓住能量转化分析的主要问题设计物理情景,即一是能量转化方向问题,

二是能量转化计算问题。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从特殊中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鉴于这种理念我们设计这节课的课件思路如图所示。我们运用PHOTOSHOP、POWERPOINT、FLSH等软件制作了《稳恒电中能量转化》课件,该课件既有静态图景,又有动态演示,为学生多向思路的展开提供了大量的背景素材。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设计了大量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之下完成认识过程,最后还有反馈训练。

三.利用计算机的重现性,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与观察能力

物理观察的基本特征是其知觉过程必须在既定条件下展开,按既定条件的成因,它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前者指在不附加人为调控因素的自然形成过程的观察;后者指在人为复制或附加和调控的某一过程中观察。众所周知,许多物理现象是在较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的,有些观察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还没有看到整个过程时,物理现象已经停止了。显然,观察的目的没有达到,因而对接下来的物理教学过程来说,这类学生也只订“听讲”的份了,而不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认识物理问题的本质。

例3碰撞过程的观察与研究

碰撞过程有两大特点:一是碰撞物体之间的作用时间短,一般只有百分之几秒,甚至千分之几秒:二是碰撞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经碰撞后物体的状态变化十分显著。两个弹性小球的碰撞前后可分为四个阶段:接近、压缩、恢复和分离阶段。碰撞过程的机械能变化情况主要由两球开始接触到两球分离的中间两个阶段所决定。而这一过程的观察学生是很难观察到的,传统的教学是画草图说明,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转,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性。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碰撞过程放大、变慢,让学生进行充分观察,并从中体验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多媒体课件将教学难点化解成一个个可观察的视点,降低了认知难度,形成教学坡度,吸引学生带着问题一步一步地进行科学探索,逐级攀登,逐步掌握物理知识。

计算机的交互性为向学生提供大量信息提供了前提条件,我们可将诸物理信息以一定的方式输入电脑,并以一定的程序进行科学编译,将大量的资料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供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要求物理教师大量收集资料、物理素材,并进行技巧性编译和程序设计,使物理信息能够呈现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增强创造性才能。

篇3

近年来各类学校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然而从质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出现了大量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供需怪圈。是因为物流学科涉及管理、经济、计算机、信息、机械及运输等领域,是一个交叉性、社会实践性较强、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振兴国民经济、对抗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中,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师资队伍还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新教育的教学体系和制度还未形成一定氛围,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而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一)面向物流行业实际需要的实践训练不足

物流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强较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必须面向物流企业的实际需要,不能过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也是学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但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学院因为经费的问题,没有购买相应的实践教学的设置和设施,没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只让教师凭教科书给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培养的学生到企业连最基本的物流设备设施不认识、不会用,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

(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形成体系

目前,国内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多达数百所,比较其课程结构,基本上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类是以管理学科为主的物流管理专业。另一类是以计算机、运输学科为主的工程物流管理专业。由于学科的历史沿革,导致“物流管理”的课程设置几乎是在这些专业基础上开设了物流企业管理,采购与配送、运输管理等几门物流专业课程,导致有些学校物流管理课程设置偏经管类,而有些学校课程偏工科类,课程设置完全根据学校的师资和资源来定。从而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物流行业对专业化人才的要求。

(三)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向没有定位

物流管理专业是要为社会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这是不容置凝的,但到底培养哪种类型的物流管理人才,为哪些行业培养物流管理人才;不同行业物流管理人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不同类型的物流管理人才应具有哪些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这些对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来说比较具体,必须明确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才能体现出来。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大同小异,并没有清晰界定培养方向。

二、学科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本校于2013年3至6月在商学院物流管理系举办“物流企业策划大赛”,通过参加竞赛,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问学生增多,师生交流的频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创业的学生起越来越多。实践证明,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以赛带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通过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参赛学生从竞赛要求出发,在每次参赛方案设计上,在竞标答辩的技巧上,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时需查阅相关资料,独立思考,需要发扬学生自身的主动思维意识,从而深入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不断修改完善,主动钻研,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在完成大赛项目时对一些物流专业问题开始自己钻研,参赛学生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在图书馆借书查资料、小组讨论、请教专业老师,专业知识得到了深化和加强,在这个过程中使专业知识得到融会贯通,总的来说通过竞赛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意识。

(二)以赛带创,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通过参与大赛,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赛的创新思维给他们很多启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了自主创业意识。9月份开学初,参赛的部分学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搞一些创业活动,有卖手机保护套,找老师帮他们策划好点子,在新生报到迅速的打开销路;还有在网上开店,找老师帮他策划宣传画面;还有部分参赛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有三个项目获得了校级立项。

(三) 以赛带教,促进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学科竞赛对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将学科竞赛的相关知识点融入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创了一种“教学与竞赛互动,学生与教师相长”的新局面。 通过举办竞赛,老师在辅导、参评中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也是教学效果反馈很好的途径,促进老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效果,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设计能力及科研能力。

三、通过竞赛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实践证明,开展学科竞赛,能弥补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足和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是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发挥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院领导的重视是开展学科竞赛的关键

全校上下要站在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高度,提高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目的的认识,进一步优化本科人才创新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部门齐抓共管学生学科竞赛的活动机制,形成学科竞赛活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和宣传部等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给予资金和人力支持,统筹管理、部门协同、整合资源,搭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科竞赛平台。

(二)学科竞赛与教学环节相结合。

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为基础,巩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科竞赛往“纵、横、深”三个方向发展,使之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创业就业服务提供支撑。以学科竞赛促进教学改革,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学科竞赛活动与教学改革相互融合。进一步加强学科竞赛与教学的结合度,与教学体系优化、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结合起来。

(三)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鼓励广大老师更加重视学科竞赛,营造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良好氛围。完善教师指导学科竞赛等课外实践工作量的认定办法等制度,通过政策引导、考核激励和舆论宣传等多种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辅导、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营造高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氛围。

总之,树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质量核心的创新教育理念;构建由学科竞赛带动地以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成为了展示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灵感的舞台,同时也成为了提高大学生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载体。学科竞赛的开展,为大学生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苏北.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徐州工程学院,2009.10

篇4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教学的目标,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方向。核心素养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推进的目标。所谓核心素养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一经习得便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阶段是生物教学培养核心素质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包括很多方面,不仅包括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包括关键能力的培养,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等。总的来说,核心素养其实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况

我国高中生物科学素质教育的起步时间比较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核心素养的问题逐渐被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从教师方面来看,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及时更新,没有突破过去的应试教育的局限,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没有与时俱进,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有些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仍然是单方面灌输的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和记笔记,教育方式机械化,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和沟通,学生缺乏生物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1]。虽然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启发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只重视表面的问题,没有深入学生的实际,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在高三的教学中,由于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很多教师不重视甚至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从学生来说,习惯旧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新时代的变化,没有及时改变并且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对高中生物的学习缺乏热情,特别是自主研究的精神十分缺乏,大部分学生被动应付考试,这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影响。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常常死记硬背,对于重点、难点和疑点,缺少主动实践的精神。很多生物上的实验没有条件进行,主要依靠老师口头描述,学生也不主动动手实践,对生物科学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没有培养实验中的生物科学探究能力[2]。当前部分学校由于受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关于生物的演示设备、标本等相关学习工具并不齐全,硬件设施的缺乏使很多生物实验没法进行,学生对许多生物学现象没有直观的操作和观察条件,只能凭借想象或者联想,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不能增加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生物实验的缺乏不仅使高中生缺少科学研究的操作能力,而且没有充分锻炼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好的生物学习能力和习惯。

二、高中生物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一)培养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

以高中生物中核酸的教学实践为例,本节生物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核酸的不同种类,同时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深入了解。本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核酸结构。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实验工具,六种颜色的硬纸片,包括红色、橙色、蓝色、黄色、绿色以及黑色,为学生制作DNA模型做准备。1.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围绕高中学生的发展和提升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先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比如近年来在一些灾害中丧生的人,一般会用DNA技术进行身份鉴定。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引用电视剧中的亲子鉴定,也是使用DNA。通过情境导入课程,设置问题,什么是DNA,为什么使用DNA就能确定一个人的身份?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思考,展示自主思考的成果。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谈论,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利用事先准备的材料进行实验,制作形成DNA分子结构平面模型。最后进行小组交流,共享实验成果,学生通过具体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再进行总结,设置一些训练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并进行迁移应用。

(二)培养高中生生物哲学素养

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以及生命的物质性。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元素,检测蛋白质、脂肪和以及糖类。1.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分析根据之前的生物学习,高中学基本上了解一些元素和化合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构成细胞和地壳的部分元素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交流,得出元素种类与含量的特点,教师再针对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总结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引导学生观察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最后引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展示元素周期表,分析碳元素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碳是最基本的元素。2.结合图片和表格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避免直白讲解,以学生的参与为主,倡导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先向学生展示细胞中化合物的分类图,以及含量表。引导学生结合图表进行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3.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生物原理实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总结、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淀粉遇到碱会变成蓝色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实验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寻找方法,设计实验,利用颜色的反应检测和鉴定物质,使学生掌握检测和鉴定脂肪、蛋白质以及还原糖的方法以及原理。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生物的基本知识和生命的本质存在,属于较抽象的内容,不容易理解。但生物学科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生活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用以具体实例解释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一、选题背景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的基本理念。2019年安徽合肥正式使用了人教版的新教材,笔者发现生物学科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落实了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呢?赵占良先生曾经说过:“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学生活动,探究问题,学生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故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与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学生探究活动,使生物课堂更富有特色与魅力。探究式教学是指在学习一些概念和原理时,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去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概念和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的教学中往往会有许多概念,除了以术语、名词形式呈现外,在新课标中我们会发现列出的“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都是以陈述句形式呈现。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注重知识教学,虽会节省课堂时间,但这样做其实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那么如何以新教材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同时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呢?下面以“DNA通过半保留方式复制”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探究活动实现对概念的构建,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分析新教材,厘清设计思路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其在旧版教材中是选学内容,但在新教材中是必学内容,并且“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这一概念以黑体字形式呈现。这一变动说明新教材要求学生不仅需要重点掌握这一概念,而且需要注重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如果教师直接将概念告知学生,会给学生带来困惑,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故笔者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达到构建科学概念的目的。通过构建模型、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尝试提出DNA复制方式的假说,并设计实验、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再得出结论。学生在“假说—演绎”这一探究过程中,深度思考,学会运用巧妙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同时形成了“DNA通过半保留方式复制”这一科学概念,提升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突破了本节课概念教学的难点。

三、探究引领概念教学

(一)温故知新,引入概念

教师首先展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并提出问题:“(1)根据DNA的结构特点,请分析DNA为什么可以作遗传物质?(2)遗传物质如何才能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证稳定遗传呢?”从而引出DNA复制。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遗传物质应该具备的特点以及DNA的结构特点,从结构与功能观出发去理解DNA为什么适合作遗传物质;通过思考DNA如何才能稳定遗传给后代,引出新课。

(二)构建模型,提出DNA复制方式的假设

教师把红、蓝两色的磁力条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教师指出所发的磁力条代表DNA链,红色代表亲代DNA的母链、蓝色代表子链。请学生利用磁力条展示出亲代DNA复制的结果并分析亲子代DNA的链组成情况。各个小组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将发现不同的复制方式会产生不同链组成的子代DNA,从而产生疑惑,探究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利用磁力条构建模型,激发探究兴趣,由学生自己提出探究课题———探究DNA的复制方式。

(三)设计实验,探究DNA复制的方式

1.提出问题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想象,但得出结论必须建立在确凿的证据之上。教师设问:“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DNA复制的方式?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之后教师需要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的主要区别在哪儿?(2)怎么分辨DNA分子的母链和子链?(3)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后的DNA分子如何才能区分开?2.提出假说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学生找到本实验所要用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并理解科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的实验过程,之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说推理实验结果。根据假说一“DNA是半保留复制”,请学生演绎推理出子代DNA分子的链组成及离心结果,完成课本54页示意图或者完成学案。在学案中要求学生画出每一代DNA的链组成,实线表示含15N的DNA链,虚线表示含14N的DNA链;并画出每代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位置。基于假说二“DNA是全保留复制”,请学生演绎推理出子代DNA分子的链组成及离心结果,完成学案。3.实验检验,验证假说教师展示科学家用紫外线照射离心管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所得到的实验现象(见图1),由于DNA可吸收紫外光,投影的平面上可显示出离心管内DNA带的位置。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观察并分析,发现真实结果与假说一的推理结果一致,最终得出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设计意图: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设计的实验蕴含着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思路,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来区分不同链组成的DNA。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找到了合适的实验方法,还自己设计实验、演绎推理,最终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也掌握了本节课的科学概念。

四、结语

新教材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学生的探究活动是落实新课标中学科素养的渠道。探究式概念教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落实课标理念,渗透学科素养。由于生物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有限,故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舍弃探究活动,只注重知识的教学。但笔者认为,探究活动是可以与知识的学习、科学思维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的。以本节课“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为例,学生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这正是他们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学生通过亲身探究获得成就感。笔者认为通过探究活动进行概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同时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值得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

篇6

随着国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视和深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育人的重要目标。[1]2017年新修订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将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核心素养[2],因此课程、教学、评价都要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实施。下面以“DNA的复制冶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摇摇

一、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分析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生命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理性思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科学探究是理性思维的实证过程,在形成生命观念、进行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义务。[1]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将课程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上,需要我们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关注学生学会什么,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4]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的生物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的原生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和生物学基本观点[5],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

(一)确定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对生命现象及其运作的理解和认识,是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生命观念、思维和方法,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有机升华。“DNA的复制冶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内容,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6]。学生已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DNA双螺旋结构等知识背景,教师在分析学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理解结构和功能的内在联系;运用假说———演绎法推测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感悟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通过分析推测复制过程的经典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的方法,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建构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功能的概念,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大胆想象和猜测,培养科学的思维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找准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三点

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本课程的价值追求,也是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本节课学科核心素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准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立足点、切入点、支撑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功的关键性前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了启发式、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确立了本节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立足点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切入点是体验假说———演绎;支撑点是科学探究。

(三)定位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助推剂

精心设计教学主线,准确分析教情、学情,确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助推剂。教师把科学探究的过程设计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思想和方法[3],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达成对生命的理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素养基础。

二、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教学中,在层层设疑、解疑、演绎推理过程中,学生体会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课堂围绕“发现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冶这一探究主线实施[6],处处渗透着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达成课堂的核心素养目标。

(一)利用前概念创设新情境

前概念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利用学生已有概念的回顾,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图片呈现问题: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建构生命观念。指导学生推测:DNA复制的场所可能在哪?进一步引发思考:一个DNA复制后形成两个子代DNA的4条链可能的组成方式有哪些?问题解决的同时伴随着新的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教学中发挥科学前概念的正迁移作用,使之成为学习新概念的铺垫、资源,成为新知学习的新增长点。

(二)立足核心素养点,开展探究活动

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在每节课都要充分体现和落实,根据学习内容、学情等不同,每节课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点,围绕培养点开展探究活动,有效的探究活动不仅直接影响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的落实,也间接影响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达成。在本节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立足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等生命观念,演绎与推理、归纳概括、建构模型等理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品质等。1.科学探究建构DNA的复制方式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习中,沿着“发现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冶这一主线,感悟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DNA分子复制的方式。发现问题。根据导入环节设疑:一个DNA复制后的子代4条链可能的组成方式有哪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绘图、板图交流可能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全保留复制、弥散复制。作出假设。学生根据问题交流结果作出假设: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DNA复制是弥散复制。演绎推理。教师设置了5个递进的问题:设计此实验的关键思路是什么;怎样区分用肉眼看不到的DNA分子;若亲代DNA用同位素15N标记,放在含有14N的环境中培养,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别含有哪种N元素;实验中如何将不同N元素组成的DNA分子区分开;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都分别进行离心,结果怎样分布。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绘图、板图交流,在师生交流过程中,预测DNA三种复制方式形成的子代DNA的可能情况,以及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实验验证。学生利用学具动手制作DNA复制的模型,模拟复制方式,初步建构半保留复制的概念,体会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佐证学生的推理结论。得出结论。在前面推理、模拟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讨论———探究建构DNA复制过程本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首先教师呈现科恩伯格的两个实验研究,指导学生合作讨论分析、获取信息、找关键词,推测DNA复制可能需要的条件:模板、能量、原料、酶等。其次,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演示DNA复制的动态和连续变化过程,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交流以下问题:DNA复制的条件、场所、时间、结果?DNA复制的特点、意义,如何保证其准确性?同时结合大肠杆菌半保留复制图例,用数学方法计算三代中含15N-DNA的比例。在此过程思维的碰撞中,聚焦构建概念,学生再次体会生命观点。

(三)课堂总结拓展,课后反馈巩固

师生共同梳理主体知识,重温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深化对DNA复制的整体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学生提出:DNA复制是从一端开始还是两端开始复制呢?两条链复制是同时的吗?是同一个方向进行吗?有些问题远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指导学生对部分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使学习达到一个更新更高层次。结合学生质疑,教师呈现图片,展示DNA复制的多起点、两条链反向延伸的特点,拓展了课堂内容,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课后教师设计了5道重要概念的反馈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深化DNA复制这一重要概念。

三、思考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以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总目标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准确定位每节课核心素养的立足点、切入点,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前提。创造机会,多组织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活动,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设置递进式的问题,创设学习的真实情景,是启发学生思维,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生物学课程分为初中、高中两个学段,初中侧重于生物多样性及其分类,以及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初步理解;高中侧重对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等概念进一步深入探讨,深入到分子水平探讨生命活动的机制,更加关注生态学和进化思想[5]。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上,两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如何进行无缝衔接,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的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元素,但同时衍生出新问题: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如何利用生物课程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生物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且行且思且实践。

参考文献:

[1]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

[2]赵占良.试论中学生物学的学科本质[J].中学生物教学,2016(1).

[3]谭永平.中学生物课在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和基本任务[J].生物学教学,2016(5).

[4]蔡文艺,周坤亮.以“核心素养冶为中心的课程设计[J].辽宁教育,2014(7).

篇7

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的素养,是一个必要、关键且居于核心地位的复杂结构,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不是单一维度而是多元维度。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涉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公民基本素养的组成之一,是学生后天习得的终生受益成果,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景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对于初中生物的教学现状来说,教师除了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建立核心概念外,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一些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这对于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核心素养下实验教学的实践策略

2.1 立足观察,树立生命观念

任何一种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研究生物学就是对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这也是生命科学最独特的本质――生命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观念,如结构和功能观、进化和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和能量观等,帮助学生用已获得的生命观念去认识生命世界、解释各种生命现象。

在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有关“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实验中,当一整段长度约有15 m的猪小肠在教室里拉出来时,所有学生都很吃惊且积极性高涨。立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细致观察,清洗干净小肠内侧,用解剖剪纵向剪开,然后将小肠放入清水中,一会就看见“漂浮”在小肠内表面的绒毛。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小肠的功能联系起来,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小肠是消化吸收主要场所的原因。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到的根毛与根吸收水分的关系,结合观察到的这些结构特点与小肠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能够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观,即“一定的结构必然有对应的功能,功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实现”的辩证思维方式。

可见,即使是非常简单的观察实验教学,也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体生命活动的因果关系。

2.2 体验经典,促进理性思维

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是指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的思维习惯是科学能力的一部分,是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辩证思维、获取科学知识的前提。大多的科学思维都是从实验开始的。生物学科的一些经典实验既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实验知识及方法,又体现了科学的理性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通过重做经典实验,体验发现科学知识的喜悦,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一定的思维能力。

有关光合作用的探究是初中阶段的经典实验之一。光合作用的发现离不开几代科学家地不断探索,如海尔蒙特、普利司特里、萨克斯、恩吉尔曼等都为光合作用的发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科学家的角度去思考实验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因此在“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让学生体验了萨克斯的经典实验,并引导学生从所观察的实验现象中比较、分析总结出植物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这种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就是理性思维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学生最需要提高的能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仔细思考实验方案的科学与巧妙处:

(1) 为什么要进行暗处理一昼夜,然后再放入阳光下几小时?

(2) 为什么要将叶片放在酒精中,而不是清水中?

(3) 为什么要隔水加热酒精?

(4) 为什么要使叶片脱色?

结合这些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仅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任务的完成,还在经过缜密思考后抓住经典实验的本质,进而有效地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2.3 鼓励创新,提高探究能力

创新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成分。实验教学的创新也就成为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

拥有创新思路的探究过程,可以使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和经典,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乐于探究,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需要教师创设创新实验情景,引导学生在实验内容、实验器具、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究。

例如在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中有“y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展示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图1),然后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植物能通过叶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这种方法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能力,于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了两个细节:① 演示装置中锥形瓶的液面上滴加了几滴食用油的作用是什么?能用其他方法来替代吗?② 水分通过植物蒸腾了出来,锥形瓶的液面变化明显吗?如不明显,我们该怎么改进?你还有更好的实验设计吗(图1)?

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又转移到实验上,并迅速展开小组讨论,利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进行创新设计,改进实验。经过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了对实验的创新改进,并动手实践。第一种将锥形瓶换成了横截面较小的试管,将塑料袋扎在瓶口上方的枝条上。第二种方法也是将锥形瓶换成了横截面较小的试管,将试管口用一个带孔的塞子塞紧,枝条从孔中插入试管内,将塑料袋扎在试管上。第三种方法是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对实验的设计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图2),在实验设计中又增加了一个实验组即叶片相对较少的一组。

前面两种优化实验装置,使实验更趋于合理且更具有说服力。而第三种方法不仅有力的证明了植物通过叶进行蒸腾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植物蒸腾作用的速度与叶片的多少成正比。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细节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挖掘,适时引导,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实验探究,拓宽思路,勇于自主设计并实施实验,大胆创新,敢于批判。

2.4 模拟探究,增强社会责任

生物模拟实验是将有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是很难直接拿来做研究对象的实验,通过某种方式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的实验方法。中学生物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实验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模拟实验来替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模拟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科学的态度,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例如在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有关“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笔者先让学生收集酸雨的相关资料,了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以及各种机动车排放尾气形成的,人称“空中死神”。由于酸雨的主要成分是腐蚀性较强的硫酸或硝酸,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危险性较小的白醋和蒸馏水配置“酸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法及选用的材料,并O计一套完整的方案。

有一组学生配置了不同白醋浓度的“酸雨”(pH分别是2、3、4、5),和清水进行对照实验。并将浸泡过的等量的花生、小麦等种子放入培养皿中,喷洒不同pH的“酸雨”及清水,置于室温下。定期观察,喷洒并及时记录种子的萌况,记录在表1中。通过种子萌发率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实验结果。

这种模拟实验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酸雨的危害,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勇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3 结束

核心素养不仅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还重视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因此,生物教师要充分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密切关注、研究、把握和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程红兵.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7(1):16-21.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90-02

新高考模式的探索,本质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我校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了“育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策略,初步形成了教育办学特色,努力提升包括学生审美素养在内的核心素养。针对新高考模式的改革,我校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一、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课程建设是学校建设、学校发展的主体工程。我校围绕尚美教育办学特色,突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重构学科课程体系,培育特色课程群。目前学校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研究性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相结合的“智美课堂课程教学体系”,正朝着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精品课程品牌化的课程建设目标而努力,为学生打造立体多元的成长环境。

学校结合新课改要求及生源实际,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尊重学生差异,张扬学生个性。让不同潜质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鉴于我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艺术特色办学体系,走多元发展办学之路。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影视传媒、体育等特色专业,聘请省内知名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加强与艺术类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协作,因材施教,努力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此外,除了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开设的基础性课程之外,还开设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比如《柳永词的意向美》《旅游审美》《化学让环境更美好》《常熟古典园林之美》《篆刻欣赏》《素描》《色彩》《音乐欣赏》等40多门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是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探究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张扬个性、提升素养。学校还成立了文学社、摄影社、书法社、古琴社、评弹社、汉服社等30多个社团,其中我校的“湖畔文学社”是全国优秀文学社团。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还给学生一个本真的校园,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充满期待,他们尽情地在多彩的舞台上舒展生命、启迪智慧、快乐成长,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我们还与常熟理工等高校合作,充分发挥学科联盟教育功能,与文化单位合作,发挥社会团体的学术优势,努力开发延伸课程,彰显学校尚美美育办学特色。

二、培养复合型教师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为了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目前,国家正在研制或着手建立通用的教师能力和资格标准,研制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指南,以配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学校将以文献学习来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他们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将核心素养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江苏省新高考方案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这也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学校师资的调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高考改革的落地和深化,高中学校课程的数量、各门课程的课时数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需要一大批能够胜任多学科、多课程教学的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这一项培养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课程研发、教材编写、教学实施也需相应跟上。我校努力建构教师专业提升体系,让教师有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和更多选择的成长平台。通过搭平台、竖梯子、铺道路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分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苏州市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近年来培养出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其中,我校教师徐莉莉获得苏州市政治W科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王怡丰获得苏州市生物学科解题能力竞赛一等奖。学校有计划有意识地要求选修科目教师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安排部分选修科目教师钻研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团活动指导,引导教师转型,激发教师服务学生成长的内在自觉,为新高考模式下的课程设置和开发做好师资准备。

三、探索考试评价改革

目前,国家正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学科核心素养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以推进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学业质量标准是课程标准的一部分,它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能够反映学生要达到的表现标准,也为进行考试评价提供了指导性依据。利用基于核心素养建立起来的学业质量标准指导教育评价,还可以促进评价打破学科限制,使跨学科能力的综合评价成为可能。我们将在不断学习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评价研究课题,探索实现从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的考试内容改革。方向是根据各学科考查的素养目标,列出考查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双向细目表,编制学科能力素养结构图,并对每一道试题进行功能定位。命题时需要注意试题素材选取的真实性,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实际,力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解决问题。题目难度和时间要合理配置,减少大量计算和记忆的题目,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维空间,鼓励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答案。对于测试的结果,要深入挖掘分数之下所隐藏的学生认知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要探索创新纸笔考试方式之外的评价形式,丰富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以保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四、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教学模式

江苏新高考方案采取“3+3”模式,选考科目理论上存在20种组合的可能性。根据过去的经验,这对于每一个学校来说几乎都是不切实际、不可思议的。学校应当立足校情,把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作为最高准则,从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科优势、校舍条件等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控制学科组合设置的类别,做好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努力寻求学生自主选择和学校宏观调控的最大公约数,获得高考利益的最大值。针对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发挥好特长,我们提出了“行政班+走班制”的教学管理形式。学校尝试以语数英为分层基础,组建行政班,以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等设置分层课程,实施走班选课。一方面,充分发挥行政班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传统优势,强化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另一方面,实现一个人或一个小组一张课程表,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适应新高考模式积累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