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市场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8 17:25: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风险投资市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风险投资市场

篇1

1次贷危机后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致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如今次贷危机的影响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有了愈演愈烈之势,而且必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全球证券市场受到重创,流动性紧缩,全球经济出现萧条。而中国的证券市场也于2008年初一路下挫,宏观经济自下半年出现紧缩征兆。这些都对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中,风险投资如何健康稳定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我国风险投资的案例数环比来看,2008年第二、第三季度都有微幅上升。但除第一季度大体与去年持平以外,第二、第三季度均远远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同比分别下降32.8%和21.1%。可见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风险投资的项目数同比出现了明显的递减,但存有复苏的迹象。从我国风险投资的总投资额来看,2008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15.5%,第三季度环比更是高达51.8%,这说明目前投资者投资动机在稳步增强,但与往年相比,第二、第三季度同比分别下降11.4%和6.8%。可见次贷危机与国内经济不景气还是对风险投资业造成很大影响。

2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

2.1次贷危机造成全球证券市场持续低迷

该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对于拥有已上市被投的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来说,在证券市场的泡沫逐渐散去之后,企业的估值回归正常。但之前要求的必要回报率较高,所以会影响风险资本的安全退出。再加上前几年是我国风险投资飞速发展的时期,各家风险投资机构都在争抢项目,在造成要求回报率提高的同时,部分风投机构也忽视了对企业合理谨慎的估值,如果被投企业当初被过分高估的话,也增大了风险投资机构安全退出的风险。(2)对于被投资企业来说,前几轮估值较高的时候融资比较容易,为企业的成长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而如今估值下降,并且面对投资者愈发谨慎保守的资本市场,该企业的再次融资将面临较大的挑战。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不景气,众多企业今年的盈利状况会不容乐观,尤其是面向欧美市场的加工制造业、需求弹性较大的非必须消费行业、与房地产相关的建材行业、占用大量资金的工业产品行业都会面临亏损甚至破产的风险,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无疑会影响企业的上市进程。(3)对于刚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资本市场的恶化使他们无法募集到足够的资金,那些之前募集到资金的风险投资基金也因为过早投资于那些估值还没下降到正常水平的企业而面临风险,即便这些风险投资机构能安全的存活下来,当危机逐渐过去,某些行业出现转机时,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再投资。

2.2国家相关政策影响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健全,风险资本的需求与供给、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和退出渠道等方面都得不到相关法律的指导和规范,因此风险投资行业还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以市场为主动的行业,所以我国政府的一些文件指示就成为了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是否有利关系到了风险投资行业的兴衰。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持有特殊目的公司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的106号文限制了私募股权投资对于很多高科技项目的投资,而国家六部委颁布的10号文件则规定:境外上市公司必须在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审批核准后一年内完成资金接受和回流的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红筹模式今后要至少多花2-3个月的时间。今年8月底证监会出台了142号文,指出那些合伙制企业支持的公司不可以上市。这三大法令直接影响到了风险投资的退出问题。此外,次贷危机之后,国家对风险投资的监管和控制也会比以往更加严格。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经济自营商、对冲基金、私人股权集团、结构投资工具与渠道、货币市场基金以及非银行抵押贷款机构等,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这次危机中也起到了推动危机不断恶化的作用。因此,我国势必吸取美国的教训,对国内风险投资行业这种新型资本市场进行严格监控。

3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应对措施

3.1与资金雄厚的风险投资机构合作

由于目前国内的金融市场相对较为安全,众多国外的风险投资机构准备进入国内市场,这就给本土风险投资带来了与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的机会。通过与国外的风投机构进行合作,可以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不会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即使面临较为低迷的证券市场和萧条的国内经济,不能获取短期的财务回报,但从长远战略来看,这对本国风险投资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3.2重新审视退出问题

由于全球证券市场的低迷,国内IPO审批难度的增加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使得风险投资的退出问题日趋严重。因此风险资本必须适当措施才对待退出问题。首先,退出机制可以从传统的IPO改成借壳上市形式,这虽然在证券市场上没有先例,而且程序也比较复杂,但这不失为一种方法。其次,如果该风险投资下有上市公司,可以把风险投资集团的一部分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中,然后将其持有的股权互换,将自身持有的变成上市公司的可流通股份。最后,当退出受挫时,风险投资可以选择延期退出。面对萧条的二级市场,即使可以IPO成功,也对企业的成长不利,所以可以将重心转移到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方向上来。3.3积极寻找反周期行业、获取投资机会

我国宏观经济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紧缩周期,但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反周期行业。这些行业在恶劣的宏观经济环境中依然保持良好稳定的增长。风险投资应放弃传统的热门行业,积极准确的评估新项目,寻找适合的投资机会。

由于传统的风险投资热门行业TMT受外部金融环境、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因此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风险投资开始倾向投资于非TMT行业。例如对经济周期变化不敏感的新能源行业、医疗健康行业、教育培训行业。2008年第三季度,当传统行业投资额一直下降,而北美、欧洲、中国和印度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技术领域总获投资26亿美元,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37%。而我国的医疗健康业也开始得到风险投资的重视。2008年第三季度投资在医疗健康业中的案例数大幅度增加,在总案例数中占的比例也同样增加。而仅在十月份,投资在医疗健康业的案例数达到了4例,接近整个第二季度的总水平,并且占到了总投资案例数的16%,属于历史最高。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转向了此类行业。在此类行业中,风险投资如果能做到准确估值,选择科技含量高、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还是可以在将来获得较高收益的。

3.4与政府的创业引导基金进行合作

2008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创业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该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业务,政府可以看成是一个特殊的LP(有限投资人),因此风险投资基金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创业引导基金的合作,在获得一定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还能发掘出当地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但这对于风险投资对来,也存在一定的挑战。风险投资与当地政府合作时存在双方的博弈。首先是双方主要目的区别,政府引导基金的首要目的是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当地产业进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而风险投资首要目的则是获得最大财务收益。无论企业出于哪个阶段,只要符合政策要求,政府引导基金便会参与进来。而风险投资则不倾向于投资过分早期的项目。有的时候风险投资会为了战略上的安排,将15%-20%投资于早期,60%投资于中期,20%投资于Pre-IPO项目,双方可能在投资阶段选择上会存在矛盾。政府引导基金旨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一般都会规定资金必须投资于当地产业,而风险投资则没有地域的界限,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收益最大的项目,这也是相互冲突的一方面。最后,政府引导基金纳入公共财政考核评价体系,考虑的是政府的绩效以及社会效应,同时为了扩大影响力,政府往往希望跟尽可能多的风险投资进行合作,而风险投资则适合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鉴于风险投资与政府引导基金的众多不同,风险投资在选择合作方不能为了短期利益忽视评估与审查,必须做到合作关系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阳.创业资本的金融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4).

[2]高成亮.风险投资运作[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6).

篇2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风险投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走入了中国,并且风险投资的发展过程与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基本一致,因此风险投资的发展即依赖于改革开放的发展,同时也受制于转型期的市场机制。因此我国要想快速发展自己的风险投资,就应该对其运行机理以及市场建设加以重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此来使我国的风险投资得以长久发展。

二、中国资本市场中风险投资的运行机理

1.风险投资的运行主体。从广义上来讲风险投资是指风险性高、潜在收益高的一切投资行为,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以高新科技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投资。此外在大环境以及金融体系的支撑下,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以及途径向个人或者是某些机构筹备风险资本,并将其投入到具有发展潜力的风险企业当中,然后通过参与管理和协助相关企业发展的方式得到高回报,以此来使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从而进一步改宏观的经济效益。在风险投资的具体运行中,其主体通常有三方构成,分别是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以及风险企业。其中就风险投资者而言,它的主要供给对象十分复杂,可以是养老、退休,也可以是投资银行、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2.风险投资的对象选择。风险投资与一般意义上的投资不同,它能够将资金资本以及知识资本进行有效结合,并且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以美国为例,在去年美国所有风险投资中电脑以及计算机软件行业约占31%,然后是医疗保健行业约占20%,通讯产业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约占10%,生物科技约占14%。由此可见它承担着投资项目中市场开拓以及技术开发的双重风险。因此风险投资在选择对象时应该对项目进行严格的把控以及仔细的分析,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每一家风险投资公司都有其特有的选择标准以及运作程序,但是总的来说都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初审、协商、面谈、责任审查以及清单条款,完成了这些就可以进行合同的签订,以及投资生效后的及时监管。

三、中国资本市场中风险投资运行机理的宏观调控与市场建设

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风险投资运行机理原则。1.1市场主导与政府引领相结合。将风险投资进行市场化运作就是其内在要求以及本质特征,并且还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运行机理过程中必须时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要想风险投资可以在我国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有政府的及时引导,因此相关人员就应该正确处理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之间的关系。在风险投资健康、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市场化运作以及政府引导两者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协调,以此来从根本上避免风险投资的畸形发展。其中政府应该明确其职责,引导并不是主导,更不是政府包办。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一种投资,并且在整个投资过程中,非市场因素的侵入对于整个风险投资的实际效果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此外,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社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就使得风险投资完全是靠市场来培育,因此在这情况下,政府就因该对此进行积极的引导,以此来推动风险投资的进程。1.2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在美国,“硅谷”的成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实践证明,这个现象是不可复制的。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制度条件以及不同的国情所形成的区域特色对于风险投资发展模式的影响非常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而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各个国家文化理念、商业环境以及民族习惯的不同。就我国而言,我国的社会制度以及国情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就不能将他们的发展模式照搬,应该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其中对我们有益的方面,然后加以借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我们在风险投资的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并且以坚持中国特色为前提,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2.构造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2.1风险资本来源多元化。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资本来源是其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来说,风险投资的主体单一,并且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引导,无法适应风险投资不断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不符合风险投资的发展规律。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就应该对其进行及时并且充分的引导,以此来不断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达到风险资本多元化的目的。首先,我们就应该尽快实现由重直接投资到重间接投资的转变,使政府充分发挥其有限资金的引导以及启动作用,然后通过间接投资的形式吸引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以及民间资本进入到风险投资的领域。此外,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保险事业的持续发展,使得我国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但是由于我国实施的管理模式为金融分业管制,因此就会受到投资增值方式的一些限制,导致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除了与资金成本挂钩外,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资金沉淀的现象。2.2风险资本组织形式多样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机制,而机制的核心内容为制度,由此可见,风险投资主体高效运行的前提就是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从国外的发展情况分析,有三种适用于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分别是公司制、有限合伙制以及信托基金制,并且这三种形式都各有各的特点以及优势。在进行形式选择时,主要依据为所处的社会制度、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的发展特点,由此可见,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是风险资本来源多元化的必然因素,并且也是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的具体要求。3.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撑体系。3.1创业板市场构建要点。由于创业企业具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创业板市场的要求通常来说都是要低于主板市场。因此在设计创业板市场机制的时候应该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从而使创业板市场逐渐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板块,以此来使其逐渐成长为风险投资中最为有效的支撑系统。3.2场外市场构建。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证券和其他商品交易大都采用会员制,但是就当前的发展形势而言,场外市场的组织应该采用公司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点是公司制交易所的决策效率相对较高,第二点是公司制交易所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交易所就应该在市场推广、技术设备以及创新产品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且还可以引进外部股东,从而使其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4.构建法律法规和政策扶持体系。4.1税务政策。在风险投资中,其承担的主要税种为所得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投资过程中得到的股利,也就是红利收入,以及股权转让的收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当投资方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比被投资方高的时候,除了相关法律规定的定期减免优惠之外,其取得的所有资金都应该还原为税前受益,并添加到投资方的应税所得额中,然后根据法规补缴所得税。当被投资方和投资方的所得税税率系相同时,被缴税额就是零。但是按照目前的企业优惠政策来执行,双方的税率就会拉开差距,这就使得投资方需要填补的税收差额越来越大。因此,为了使这种矛盾现象不再发生,在风险投资之前必须要在税法上充分考虑风险投资的优惠问题,从而使两者的所得税不发生矛盾。4.2财政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首先需要利用政府的采购,从而进一步刺激对风险投资的有效要求。以《购买美国产品法》为例,其中指出美国联邦基金购买供政府使用的商品,只要不违反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利益,或者是国内产量不足、质量不达标,都应该购买美国的商品。然后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政府采购直接推动了“硅谷”的崛起,从而使美国的风险投资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次,国家以及各地地方财政每年都应该针对新增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专项拨款,然后通过贴息、垫息以及财政担保等方式进一步支撑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风险投资的发展,并且在专项拨款的基础之上,增设专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风险投资还处在发展阶段,运行机理以及市场建设还不够完善,因此我们就需要对风险投资的理论进行不断探索以及深入研究,从而找出风险投资的特点,然后完善市场建设,使风险投资在我国可以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晔.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及监管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2]袁中美.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可行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郑秀田.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篇3

1.1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曲折历程,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矿业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经过较大的发展和变迁,走过了一条政府拨款股市融资多元化并存的发展之路。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矿业企业仅是政府投资的外壳和载体,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其他途径的来源很少,仅有部分的银行贷款。

(2)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矿业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单一的政府拨款发展为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融资(如债券、股票)等多种方式;但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成熟,矿业企业上市受到很大限制,想从资本市场上长期融到大额资金比较困难,从而导致了矿业企业走向了多元化的融资道路。

(3)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为矿业资本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型矿业资本结构已经形成,以多元化并存的模式进入资本市场。新型资本运营与结构为矿业类公司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促进了矿业企业价值链重新组合完善,资本运作与重组提升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集中度,矿业公司资本或股权结构类型多样化格局已经形成。

1.2我国矿业资本市场还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人民风险投资意识的加强,对矿业的投资也已大大加强,2007年我国矿业出现了并购整合资源热潮,新型矿业资本结构已经形成,加速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已迫在眉睫。

(1)在矿业产业整合与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利用资本市场是矿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矿业集中度低,相对而言只有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产业集中度还很低,在全国矿业整合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企业拥有迅速融资的能力,这部分能力只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够简单、快捷地解决。

(2)完善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时机已成熟。A股回归新趋势使国内投资者同时分享矿业企业成长的成果、优质资产定向增发募集注入矿业整合与规模经济前景、优质资产境内上市促进国内矿业兴旺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资源注入上市公司改变主营业务方向有利于国家产业调整、探矿权与上市公司跨地域对接组合新格局初现刺激矿业权作为期权交易平台探索路径、境外上市新案例拓展境外资源与资本市场、跨国资源收购与国内产业整合、新型矿业资本结构的形成等都为加速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利时机。

2我国风险投资现状

2.1概述

风险投资又叫创业投资,最早源于美国VentureCapital,指由职业金融家向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投入权益资本并参与其管理的行为。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风险投资在我国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才新兴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为了提高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体系在我国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2特点

(1)风险投资所追求的是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但其失败率高达70%左右。在美国,风险投资的长期年均回报率可达20%,是股票投资的2倍,是长期债券投资的5倍,成功的风险投资甚至可以获得100倍至1000倍的回报。

(2)投资者与所投资的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3)风险资本一般不以企业分红为目的,而是在退出时以资本增值作为回报,退出的时间一般选择在企业上市或出售时。

(4)风险投资同时投资多个项目,以某些项目的高额回报补偿另一些失败项目的亏损。人们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投资,其目的都在于获得一定的预期收益,当然,在投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风险,即出现亏损。那么,这些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的先决条件就是:进行风险投资的预期收益超过投资于安全投资所获得的预期收益,并足以补偿其承担的风险。

(5)风险投资属于专业投资。与一般的投资不同,风险投资是利用风险投资家的经验、学识、管理能力帮助创新者创业,只把资金投在风险项目上不能称之为风险投资。

2.3存在的问题[2]

(1)投资主体单一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是国家创办的,投资主体单一,风险资本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根据科技部的我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5,从2004年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比例来看,政府、银行和国有独资公司占有46%,外资为21%,个人资金占3%,其余为各类企业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使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

(2)投资运作不成熟风险投资项目选择较难,投资方式和投资结构不合理,运作管理过程不规范。

(3)资本退出难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风险资本能否成功退出。而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由于获得退出的渠道不畅通,成功退出的不到三分之一。

(4)缺乏相应激励和约束机制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基本上沿用传统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还没有建立起适合风险投资运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造成风险投资机构自身的人员素质、管理经验都很欠缺,大部分投资公司对投资项目的后期跟踪和辅导跟不上,从而无法与国际上有实力的风险投资机构竞争。被投资方与投资方在投资理念方面存在差异,投资效率较低。

(5)法律未给予充分保护在我国现有经济法律法规中,有许多地方与风险投资运作规则相冲突。从总体上讲,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不成体系,仍是政府面临和应解决的现实问题。

3加快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

3.1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矿业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更是整个矿业市场中最核心、最实质的部分,是矿业行业中勘查、开采等主要矿业活动所需资金的融通场所,影响着当前我国地质勘查业和矿业的改革与发展。矿业的特殊行业性质决定了矿业资本市场的特殊性,而我国的矿业资本市场,更是与我国特色的经济政策密不可分。目前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有了新的特点,矿业资本投入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倾斜;短期投机性投资资本活跃,资本流动速度加快;外商直接投资、股权投资规模扩大。与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相比较,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尚处于全新的发展时期,上市矿业类公司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矿产勘探与开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资源勘探公司仍然缺乏资金支持,上市仍比较困难,矿业投融资领域中金融工具相对不足,大力建设和发展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是当务之急。

3.2加快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2.1促进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必须要加快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矿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本市场的风险投资对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成熟的市场环境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2.2使商业地质勘查活动更加活跃,加快矿业经济发展

矿业投资本身就属于风险投资,激励风险资本进入矿业领域,为矿业市场带来更多风险资金,加快新矿产地的发现和开发,满足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缺少资金的矿业权发现与风险资本结合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资本收益。

3.2.3缩短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周期

我国一般中小型勘查公司技术力量强,但缺乏资金积累,可用于勘探的资金很少,导致了即使有很好找矿前景也无法继续深入工作,使得许多矿产资源不能及时勘探、开发。而风险投资的进入为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资金保障,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3.2.4加快我国中小型民营勘查业和矿业企业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已不再是补充部分,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国家财政的支持,社会融资难度大,只有风险资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型民营勘查业和矿业企业的资金难题,促进其迅速成长。

3.2.5加速我国矿产资源的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集团

由于风险投资的不断投入,企业拥有了大量的资金,通过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拥有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矿业企业则迅速壮大。这些企业再通过矿产资源的整合,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集团。4完善和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对策浅析

4.1发展成熟的矿业资本市场[3]

4.1.1开放矿业资本市场

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开放政府服务性政策,政府真正转变职能,制定有利于资本注入的准入原则、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原则、矿业市场透明度原则以及资本市场的自由度加大等原则,为矿业资本打造自由流通的平台,疏通每一个流通环节,保证资本畅通。二是开放矿业投资。目前我国矿业企业进入股票市场融资的准入规则太高,再加上矿业本身的高风险性,使得很多中小型矿业企业没有办法上市融资。创业板市场是矿业企业难得的历史机遇,创业板市场的准入准则应充分考虑矿业的风险、矿业产品特殊性以及基础资源行业的特点。

4.1.2规范政府行为

我国市场化进程要求规范政府行为,矿业资本市场尤其需要一个政府来规范资本流通体制,从我国大的资本市场范畴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与市场职能错位,行政命令扭曲了市场机制,在矿业中这种问题尤其显得突出。矿业需要政府做出规划,但是很多情况下,政府做出的政策规划却是很多来源于市场的行为,不得已而为之。在我国矿业经济运行中,市场要求与政府决策不相适应,彼此发展步伐不协调,从而加大了矿业的市场风险。对于矿业资本市场来说,政府不应该是投资主体,应是企业、个人和外来投资者。政府的职责是在消除或者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发挥作用,同时要规范矿业市场中的操作行为,维持健康的矿业资本市场,保证市场机制作用正常发挥。矿业资本市场需要一个规范的政府行为来规划和引导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同时促进政府完善决策,这是一个协调性问题,而不是谁领导谁的问题。

4.2完善和发展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

4.2.1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扶持作用

风险投资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在法律方面发挥保障作用。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受法律的保护,而目前我国还存在法律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等方面问题,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对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予以引导和调控。

4.2.2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资金来源

风险投资要真正成为矿业企业的资金支持体系,必须有雄厚的资本。拓宽资金来源,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发展矿业资本风险投资的首要条件。结合矿业企业实际情况,必须广开投资渠道解决其资金短缺难题:获取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用于矿产资源勘查项目,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把资金投资于矿产资源领域,适度放宽对养老基金的投资限制,积极引导外资参与矿业企业风险投资,加大力度吸引民间资金等。

4.2.3培养精通矿产资源和风险投资知识的综合素质人才

是否具有矿产地质和风险投资业务的综合素质人才是决定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矿业资本市场风险投资需要大批既精通矿产地质知识,又懂得金融知识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企业家,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

4.2.4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

矿业资本风险投资是将资金投入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这是一种具有巨大风险、投资周期长的行业,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收益。风险投资者正是以最初确定的风险成本来求得更大的收益,国家要使投资者承担这部分投资风险,必须改革税收制度,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鼓励风险投资者投资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的投入。

4.2.5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的多种退出方式[2]

篇4

二、完善我国市场风险投资的策略

1.改善风险投资主体结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构建民营资本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应该对其政府主导现状进行逐步改变,积极构造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转变由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大力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及高科技企业参与风险投资,放宽对保险基金、信托投资机构、养老基金、捐赠基金、资金实力雄厚的个人投资者以及国外风险资本等投资者介入风险资本运营的限制,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大力发展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企业,如有限合伙制、信托基金制和公司制的民营资本主体等,刺激民间主体投资的积极性,形成由民营资本主体主导的风险投资格局。

2.构建畅通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没有退出渠道的创业投资是没有发展前途的,风险投资资本的成功退出代表着高额回报和风险投资不断循环的基础。构建畅通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仅要重视退出方式的选择,退出时机的选择更为重要。以下对风险投资退出时机决策模型建立进行分析。在建立模型时,把风险投资公司的效用分为拥有的现金最和拥有的风险企业价值,其指标函数为:总而言之,通过建立模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风险投资退出时机,再加之合理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能够很好促进畅通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构建。

3.优化风险投资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可以促进我国市场风险投资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阻碍我国市场风险投资的发展,这就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个道理。因此,为了我国市场风险投资能够顺利健康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优化处理。风险投资的投资环境的优化可以通过制定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来实现。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风险投资健康发展实现的重要保障措施是立法和监督。由此可见,政府应尽快拟定《风险投资法》。并且把它作为风险投资领域的基本法律。对风险投资主体从风险资本的筹集投放、管理运作到退出各阶段的经济关系进行专门调整。另外,对风险投资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并逐步完善,同时有关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体系也建立起来-“公司制风险投资机构”作为风险资本组织形式的主体,并逐步引入有限合伙制基金形式。为有限合伙制投资机构提供应有的法律地位。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风险企业提供创业资本,它与传统上任何形式的投资都不同。风险投资严格的来说是一种法制化的市场行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风险投资的运营机制进行严格规范是保证我国市场风险投资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4.建立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篇5

一、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状况

2001年我国大陆本土公司型风险投资机构有289家,资金总额469.75亿元,投资总额21.6亿元,投资项目171个,平均投资规模1261.6万元。2001年外资风险投资公司共有36家,实际投资额为21.4亿元,投资项目45个,平均投资规模4755.9万元。在考虑外资公司实际投资额的基础上,在2001年,我国风险投资资本总额约为491.15亿元,本土VC和外资VC共投资43亿元,较前4年年均投资量有所减少。从资金来源看,政府投入占65%,仍居主导地位,公司型风险投资是风险投资的主要组织形式,并且大多数地区政府均限制风险投资资金的跨区域流动;从投资领域看,IT、服务和医疗行业,占投资总额的79.04%,其中IT行业最多,而半导体、资源开发工业、核应用技术等行业尚属冷门;从投资阶段看,种子期占10%和创业期占30%、成长期占30%、成熟期占30%。从投资区域看,北京、上海、广东和山东等是风险投资最为活跃的区域。另外,2002年VC公司的成立数量大幅下降。

据统计,截止2001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超过7万家,技工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为1.05万亿元;资产总额1.46万亿元,实现利润683亿元,上缴税金559亿元,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与发达国家的60-80%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比,差距很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政策性融资、金融服务、风险信贷、贷款担保、直接融资、风险投资及私人投资等来解决;全国每年约有200亿元左右的担保额度仍不能满足企业和成果转化的需求。

另外,相关法律制度环境尚不完善,中介机构及服务体系效率低。目前,VC公司的运作主要依据《公司法》和七部委文件,尚不能满足风险投资发展的客观需求。不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不能搭建充分的交易平台。

二、风险投资市场绩效分析

1、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主要反映VC公司之间及VC公司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含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交易关系和地位,反映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程度。风险投资市场结构中的市场集中程度和产品差别化主要描述市场中VC公司间相互关系,及其在市场中的规模、数量分布特征;产业壁垒主要描述市场内与市场外潜在进入VC公司间的关系。

(1)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VC公司(通常取领先的前4名或者前8名)所占的市场份额,是判断一个市场的垄断或者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贝恩曾假设,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促进了企业(如VC公司)间的合谋,市场势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从而行业报酬率越可能高于平均报酬率。根据登姆塞茨的实证研究结论:当市场集中率超过50%以后,行业的报酬率与市场集中度成正相关关系。本文选用VC公司注册资本额和投资量两个参数来计算市场集中度和赫芬达尔指数。

表1: 国内外不同行业的Rm和H指数比较

Rm % H

中国银行业(存/贷) 63.7/61.3 0.405/0.376

发达国家银行业(存/贷) 0.4-0.5 0.1-0.25

2001年中国洗发水市场 57.2 0.12

中国家电业 60 /

① 市场绝对集中度(Rm)反映领先VC公司的集中度,其计算公式为:

绝对集中度Rm =

其中:m为领先VC公司数量;qi为领先VC公司的注册资本额或投资量;Q为市场中全部VC公司的注册资本额或总投资量。Rm指数数值越高,说明该行业的垄断性越高。

根据调查数据(见表2)计算,从全国角度看,当m=8时,按注册资本额计算的Rm值为13%;按投资量计算的Rm值为38%,因此,在本土VC公司中,前八家公司在投资量上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但低于50%的水平,行业报酬率与市场集中度未形成正向相关性,从而说明现阶段我国风险投资业未获得较高的报酬水平,尚未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从北京、上海、广东和山东等经济发达区域看,按资本额计算的Rm指数分别是32%、48%、60%、66%;按投资量计算的Rm分别是81%、80%、90%、90%,高于表1所示其它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水平,市场达到了高的垄断程度,应该具有较高的投资报酬率,但据调查,资本额和投资量最大的一家本土VC公司在2001年的平均投资报酬率仅为17.4%,高的垄断竞争格局并未形成高的垄断利润。

表2:2001年资本额和投资量排名前8家本土VC公司(单位:亿元)

VC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Rm

资本额 16 12. 8.3 8.3 6 6 6 5 13%

Vq Vq1 Vq2 Vq3 Vq4 Vq5 Vq6 Vq7 Vq8 Rm

投资量 5.4 3.7 1.8 1.6 1.5 1.0 0.8 0.8 38%

资料来源:《中国风险投资》2002年6月第1卷2期 资料计算.备注:.v1-8为Vc公司注册资本量前八名;vq1-8为vc公司投资量前八名。

②赫芬达尔指数(H)是反映市场内VC公司规模分布的指标,H指数在0与1之间,其越接近于0,市场竞争度越大;其越接近1,表明公司规模分布的不均匀度越高,表明市场垄断性越强。其计算公式是:

赫芬达尔指数H

其中:n为VC公司数目;Xi为第i位VC公司的规模;T为VC公司总规模。据全国调查数据(见表3)计算,按资本额计算的H值约为0.006;按投资量计算的H值约为0.031,不仅较接近0,而且还远低于其它行业的水平,说明市场内VC公司的规模分布不均匀度较低,公司之间的规模差异较小,市场竞争度应较大。

另据统计,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和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VC公司,资本总额占全国的34%,投资量占全国的43%,公司数量占全国的55%,平均投资规模均高于其他区域。

表3: 2001年VC公司地区分布及投资状况(单位:亿元)

地区 资本总量 占全国比例% 投资量 所占比例% 平均投资规模(万元)

上海 63.8 12 2.9 6 2423.6

广东 58.4 11 7.5 17 1585.3

北京 51.4 10 5.1 11 821.7

山东 9 1 4.1 9 2888.4

津、浙、陕、川、渝、湘 26.6 3 3.12 5 669.7

其他 281.96 63 20.28 52 /

合计 491.15 100 43 100 /

资料来源:根据孙尚敏 “2001年风险投资回顾:美国与中国” 《中国风险投资》2002年3月第1卷1期整理

上述分析可见,从市场总体而言,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集中度总体仍较低,VC公司规模分布差异小,投资报酬率较低,市场应存在较强的竞争性,市场总体尚未形成垄断竞争的格局。从局部市场来看,尽管在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较高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但投资报酬率并未与此市场结构呈现较强的正向相关性。

(2)产品差别化:是VC公司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特点而提供的,并与其他公司的产品具有不可替代关系的产品的情况。一般风险投资公司提供的主要是资本加企业经营管理、融资和外部关系协调等增值服务的金融产品,产品形式以股权投资等方式表现。在投资方式方面,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像优先股、可转换债等方式尚不能使用。因而,无法形成显著的产品差别化,难以形成不可替代性。

(3)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

除对外资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额、合资比例和投资方的资产和经验等方面有较高限制外,本土风险投资公司对新进入该市场的企业进入,基本无法形成壁垒,比如在规模经济、运营成本、产品差别化和政策法规等易形成壁垒的领域均未形成相应的进入壁垒,特别是在风险投资人才方面,缺乏对各种风险具备度量、预警、管理和控制专家,现有人员基本上属于半途出家,知识局限性大,专业性不强,从业经验不足,也造成人才进入的低门槛。当新的VC公司进入市场后,较高的退出壁垒使其进退两难。一方面已投入的资金因资本市场制约与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滞后,想退出时却缺乏适宜的变现手段;另一方面,大量的政府风险投资资金退出时又要和政府的政策导向产生矛盾,因而形成低的进入门槛,高的退出壁垒。

2、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VC公司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为提高获利能力和追求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各种战略行为,主要包括:金融产品定价行为与非价格行为控制策略、VC公司的并购等。

(1)产品的定价行为

产品价格水平是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指标。VC公司以投资形式销售金融产品的过程实质是一种产品预期定价行为,产品价格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或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反映,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其它VC公司购买的成本,不同的定价及实现形式直接影响VC公司获取报酬的水平,即产品价格。较低的市场价格将会对VC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VC公司的定价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即需要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市场价值判断,又要从价格的实现条件考虑。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VC公司很难通过自己的判断和借助现有市场条件下中介机构诚信的评估来确定真实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曲线,故无法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理来进行定价,因而,市场多以历史的和现在的经验数据为基础,采用成本加目标利润的定价行为;另一方面,VC公司的投资报酬是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并通过不同的市场交易渠道而实现预期的产品定价,即通过相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主板、二板和产权交易市场等)和其他的交易形式而退出企业,由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健全,特别是主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未推出,直接影响VC公司的产品定价,产品定价行为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投资难。研究表明:不同的投资退出渠道可实现不同的产品价格水平,表4是美国在不同投资退出渠道条件下的价格水平即投资报酬率。

表4:

项目 IPO 并购 股份回购 股份转让 亏损清偿

比例% 30 23 6 9 6

投资报酬率(%) 195 40 37 41 34

资料来源:Bygrave Timmmons(1992)对442项VC调查的统计结构。

另据调查,由于存在对2001年推出“二板市场”的预期,1998-2000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和资金规模分别以每年50%和45%高速增长,但在2002年VC规模却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新设VC公司比去年同期减少4/5。目前本土VC公司退出方式中,转让约占42.9%,其次为清算和收购各占18%,原股东回购为15.8%,国外公开上市的仅占5.3%,实际上大大降低了VC公司产品的价格水平,影响投资报酬率。尽管如此,市场中产品价格竞争行为即以不同价格争夺企业资源和协调行为即联合投资等也同时存在,只是在不同地区表现的强弱程度不同而已。

(2)VC公司的非价格行为

非价格行为是指VC公司通过开发和营销金融产品而获得较高利润的行为。在现有条件下,挖掘增值服务潜力是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手段,实质就是风险投资人才的开发问题,通过增值服务的差别化而形成产品的差别化,在进行产品营销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竞争力。由于受专业人才的限制,许多公司尚无产品开发和营销的经营理念,非价格行为弱化,主动性差。据调查,目前VC公司的营销推广渠道主要以科技中小企业上门联系为主,达62.6%。

(3)VC公司的组织调整行为

公司的组织调整行为主要是通过并购和联合等行为来扩大公司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行为对改善市场结构和提高市场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从2000年开始,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外的VC公司及机构就已开始在一些区域采用联合发起设立等方式成立新的区域性公司,如国内最大的VC公司已采用设立区域性VC公司等合作方式,直接或间接管理资金已超过30亿元人民币。但是在大多数区域的VC公司由于自身能力及区域政府的政策限制,都尚不具备进行扩张的能力和条件。

3、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实现一定的市场效果,主要表现在市场的规模结构效率、市场配置效率、技术进步、公司的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从短期看,市场结构影响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从长期看,它们三者之间是双向作用的因果关系,有利于促进市场的动态发展。

(1)市场的规模结构效率

它是用市场内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来考察资源的利用状态,即接近或达到经济规模,能实现盈亏平衡的VC公司的投资量占整个市场的比例。本土VC公司的获利模式主要是采用三种方式:第一,在初期不可能通过投资的套现获利,投资又不允许超过自有资金的50%的情况下,主要依靠股票、债券的投资或者委托理财、利息收入等来实现;第二,投资后获利;第三,后期依靠基金管理收益获利,将公司型VC公司发展成为VC基金管理公司。在国外成熟的风险投资市场,投资获利即以营销VC公司的金融产品为主要的获利途径。但据调查,我国本土VC公司平均资本规模1.62亿元,平均单项投资规模1261.5万元,若以公司资本2%的管理费用作为公司的基本运行成本,参照17.4%的投资报酬率,在不考虑委托理财和利息收入等情况下,单个VC公司年投资量在1800万元左右才能基本实现VC公司的盈亏平衡,然而,据2001年的资料测算,年投资量在1800万元以上的VC公司数量仅占全国的6%左右,投资量不到全国总量的40%,说明我国风险投资市场中,非规模经济的VC公司是金融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反映出市场的规模结构效率不高,存在着大量低效率的小规模公司。

(2)资源配置效率

它是指同时从资金需求的科技中小企业的效用满足程度和VC公司资源利用效率,常采用投资报酬率指标来衡量。从市场结构和行为结果来看,低的市场集中度和无力的市场行为,较好的VC公司投资报酬率才17%左右,远低于市场公认的水平,较低的年投资量(2001年本土VC中的第11名仅投资3000万元),说明VC公司的产品销售即不能满足科技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又不能在VC公司间的横向合作中进行有效分配,使得VC公司和科技中小企业都无法获得效用满足,反映出资源配置效率实质是较低下的。

另外,从技术进步的贡献程度看,在VC市场中,利于促进市场运行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等对促进市场发展的技术进步应贯穿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但产品的同质化不能体现技术的特点,未达到经济规模和形成必要的壁垒,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VC公司的组织调整和定价行为不能形成不同的技术类型和提供一定的技术进步条件,因此,2001年后VC市场低的增长也反映了技术进步对市场的较小贡献程度。从VC公司运营费用水平看,在低市场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和失效竞争的市场行为下,VC公司即不能通过价格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又不能通过非价格手段形成的产品差别化来促进有效的竞争,大多数的VC公司的继续生存,仍需保持相应的营运费用,对有限的资源是一种不合理的浪费。

三、市场绩效评价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尽管在局部经济发达区域从投资量角度分析,已形成较高的垄断格局,但在总体上,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投资报酬水平不足以补偿创新、投资的成本;产品不能有效地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技术进步贡献作用不明显;存在较高的运营成本;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而获得最高的报酬,远未达到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因而市场绩效是低效率,甚至是非效率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VC公司产品价格的实现渠道缺失。无论是总体市场的较低市场集中度,还是局部经济发达区域市场存在的高市场集中度,由于没有较好的退出渠道来实现预期的产品价格水平,即投资报酬率,影响了VC公司的获利能力,造成公司无法通过有效的市场行为促进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和市场结构的改善,最终影响市场的有效竞争。

(2)区域政府的政策限制,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抑制市场的有效竞争。政府主导的VC公司,强化了区域政府对资金投资方向和领域的政策限制,使本应表现出的市场竞争性不显著,资源配置效率必然受到影响。

(3)市场主体整体质量不高。由于发展历史短,许多VC公司对市场经营理念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科技中小企业更是因为自身的环境和条件所限,许多基本素质远远达不到VC公司的要求。

四、建 议

1、加快制定专门化的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鼓励性政策,积极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绩效提高的制度体系。如尽快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努力创造有利于公司并购的环境;考虑建立风险投资市场预警机制等。

2、区域政府应积极调整自身定位,明确职责,弱化行政干预,按市场规则要求,促进资源流动。

3、市场主体应重新审视和确定自身的市场定位。市场主体在投融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市场定位,进行目标市场细分,形成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美] 丹尼斯.卡尔顿 《现代产业组织》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98版

2、 [法]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孙尚敏 “2001年风险投资回顾:美国与中国” 《中国风险投资》2002年3月第1卷1期(6月第1卷2期)

篇6

我先提一个问题:“什么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风险投资的基本原理?”我想先听听你们的回答。

“我认为风险投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一位女同学回答道。

“这是其中的一个答案。我每次在中国或者在亚洲国家问这个问题,得到的90%的答案是‘投资、投资,回报、回报’。但对我而言其真正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纯粹的风险投资是关于成长型企业的建立,是在中国的国内市场或从一个全球的范围建立盈利性的企业,最终获得可喜的与其高风险相对应的高回报。而风险资本只是使这些企业开始运作的前提条件,一旦风险投资企业建立起来,就要考虑其它各方面的因素。

风险资本的产生源自五个方面因素:分别是经济环境(包括人才、技术、货币稳定性、基础设施、政治稳定、竞争力、创造力和经营成本)、财政因素(包括一般税收原则、税收激励、国际税收协定)、文化因素(包括教育水平、权益资本所有权、风险厌恶程度、合作行为)、法律制度因素(包括投资来源、资金结构、劳动法、专利权、股票和期权、破产法、退出途径等)以及中介机构(例如银行、人、有关专家、律师、会计师等)。也就是说,一些外部因素会影响风险投资的运作,但是政府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是财政政策和法制环境在起作用。我们再看看整体经济环境,意味着你即使拥有很多钱,但如果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也就是如果经济环境很糟,那么风险投资也很可能失败。社会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也是很重要的。我举日本为例。日本是世界经济最强的国家之一,但它的风险投资运作情况真的非常糟糕,所占比例非常之小。为什么会这样?有两三个原因可以解释。第一个原因是日本人非常厌恶风险,因为他们很爱面子,对风险的接受能力小。第二个原因是如果一个日本人生意失败,或者没有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将对他们的余生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风险投资意味着要冒很高的风险,要非常“勇敢”。其他方面是关于教育与培训,

这五个因素围绕风险投资的主要方面,它们之间也相辅相成。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同时完美地满足这几个因素,即使满足了这些因素,一些国家的风险投资取得了很高的收益,而另一些国家的汇报率则非常低。

我们知道在中国有一些大的问题,比如在中国没有“纳斯达克”(即中国真正意义的中小企业板块市场),存在一些对于国际投资进出的法制障碍,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因此我不打算讲风险投资在中国的运作,而我在这里要阐述的是风险投资如何在最佳的经济、最好的环境中运行的。

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投资者——国际风险投资流量与绩效;

二、风险投资企业——国际化与技术;

三、风险投资家——国际化挑战;

四、机会与展望——马丁的水晶球模型。

首先,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对风险投资的成长会产生有利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欧洲大陆、英国、美国和日本2003年至今的各年经济增长率,印度的平均增长率为5%,而中国高达8~9%,在部分沿海地区甚至达到了12~16%。投资者首先考虑的就是GDP。我们来展望一些未来20~40年世界各国的GDP增长情况。到205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排在全球第一位,美国第二,印度第三,日本第四,巴西第五,俄罗斯第六,这意味着今天的G6集团中将来只有两个国家能够继续处在经济前六强中,它们是美国和日本。其他几个经济强国将被新兴的国家所替代。记住,投资者总是在寻找哪里是成长型的市场。中国的GDP将从现在起任一时刻超过英国,在2008年左右超过德国,2015年超过日本,一切顺利的话,将在2040年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印度、巴西、俄罗斯这些国家也将在2040年左右超过现在的G6集团其他成员。因此到2050年世界经济将有一个大的转变。如果我是投资者,我将寻找每一个经济增长的角落。

第二,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良好,许多企业都能获得利润。在2001年世界经济突然陷入低谷,企业利润为负,投资者没有钱,就不能购买机器设备,不能购买股票,不能对成长型的新兴企业进行投资,所以原始资本对于风险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start-ups来说。在美国,如果一个企业有很好的业绩,获得高额的利润,该公司的市场价值就会急剧上升,也就是公司的每股收益上升。这意味着该公司有钱进行投资。比如他们把钱投资于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总之记住:强大的经济—高额的利润产生了高的企业市场价值,从而刺激资本支出。这对于成长型企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接着我们来看私人权益资本投资。在过去的25年中,美国有一个非常成熟的资本市场,这正是中国所缺少的。筹集的私人权益资本约有70%用于buy-out收购企业,上世纪90年代共有5500亿美元的私人权益资本,而80年代只有700亿美元。过去10年里,大约2500个基金共筹集到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达到2000年的最高水平后,无论是收购还是风险投资,资金筹集水平又回落到96-97年的水平。

记住,美国有着50年的企业收购的经验,而欧洲进行企业收购的历史较短,亚洲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看到,2003年,美国筹集到的所有资本中,有86%是在美国国内筹集到的,14%来源于国外(其中,来自欧洲的占9.1%,亚洲3.2%,其他地区1.9%)。欧洲筹集到的资本有72%来自欧洲境内,28%来自欧洲以外国家和地区(其中22.1%来自美国)。来自欧洲的资金大部分也是用于欧洲境内,不是进行风险投资,而是用于企业收购。因此欧洲的风险投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业绩。有趣的是,以色列有90%的资本来自国外,主要是美国,占55%,来自亚洲的在上升,占20%,来自欧洲的占15%。这些资本主要投资于技术部门,因为以色列以其强劲的技术水平而闻名。亚洲有63%的资本来自亚洲内部,37%来自亚洲以外,主要是美国。

许多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一些大银行等)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债券,较少投资于私人权益资本。私人权益资本的全球分布情况是:美国始终所占比例最大,2003年占到了全部资本投资的7.8%,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欧洲从1999年的2.5%开始,到2001年的3.6%,再到2003年的4.0%,其增长趋势显而易见。我们预计到2005年底这一比例美国为8.2%,欧洲达4.5%。亚洲用于私人权益投资的比重小的很,比如日本资本充足,但多亿养老基金的形式存在。

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很需要资金。因为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中人”的养老负担大大加重。因此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要寻找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

美国的风险投资和企业收购都占较大比例,而欧洲的企业收购占大部分,风险投资则比例较小。在公开市场上,无论是房地产投资、固定收益证券投资还是股票投资,每种投资最高25%的收益并不比其最低25%的收益高出多少。但是在私人市场上,无论是企业收购还是风险投资,其最高25%的收益远远高出最低25%的收益。有如此大区别的原因是:在公开市场上,信息容易获得,投资者能进行很好的分析,而在私人权益市场上,投资者要进行的是建立风险企业,一切从零开始,

三、五个合伙人进行长达几年的合作。在这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来把企业做得更好,每个投资者都想获得最高25%的收益。

我们再来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中国,没有纳斯达克,没有二板市场。而在欧洲,把所有的技术板块的股票加总起来,其规模还不到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份额的一半。问题在于,欧洲市场缺乏专业人员,没有技术基础,他们不了解市场的活跃程度,我记得4年来在瑞士只有17支股票上市。亚洲也有类似的问题。我认为,欧洲要有一个纳斯达克,美洲有一个,亚洲有一个,这三个纳斯达克市场要有相同的透明度,相同的上市要求,从而吸引国际投资者。我相信今后几年里,唯一能够有自己独立的纳斯达克市场的国家就是中国。因为中国跟美国一样有足够大的市场,允许强大的跨国公司和一些新兴的企业进入,但这需要几年的时间。建立这样的市场需要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中国要想吸引众多的国际资本,必须要建立一个国际通行的市场标准而不是其自身的标准。

欧洲和亚洲的二板市场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了一个退出途径。但如果公开市场选择有限,则另外有一个退出机制就是被其他企业兼并。如果只有一个退出途径,没有竞争,这意味着市场价值和股票价格就会很低。但股票市场和兼并这两个途径并存,就会有竞争,就能推动风险企业的价值上升。由于中国没有纳斯达克,中国的地方风险投资企业在竞争上就处在劣势。因此其解决办法就是对欧洲和亚洲的成长型股票市场进行合并成立纳斯达克板块。

接下来,这几张图表把美国与欧洲的IPO以及M&A的情况做了一些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市场的波动性较强,而欧洲市场则表现的相对平稳。我们再来看风险投资在过去十几二十年发生了几个大的变化:一是高科技企业更加全球化,它们主要集中在无线电、半导体、电子通信、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领域。你可以在中国建立,然后在欧洲或者美国上市退出,这无关紧要,因为全球的标准是统一的。另一个变化是技术的流动性,资金的流动性,也就是过去10年里资金的流动更加全球化。第三个变化是人口的流动性增强。比如有很多中国人与印度人到美国留学、工作,获得了很多技术、营销、管理方面的经验,再回国创业,推动经济增长,这种力量是很强大的。当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时,决定企业成败的不是技术,不是生产的产品,而是非常准确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定价策略等营销行为。这正是中国的中小型技术企业所要做的。

中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大多是在当地融资,这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它们走出中国到世界各地融资,则企业的规模和收益都能够翻番。而到国外融资最成功的要数以色列了。以色列是一个小国,人口只有600万,但以色列技术十分先进,也是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在美国拥有最多上市公司的国家。原因之一是以色列没有国内市场,那些企业在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目标定位于要国际化,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大公司竞争。

一般来说成立5至10人组成的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非正式的投资,主要来自家庭、朋友与政府的支持,这部分占到了92%;另一部分则是正式的风险资本投资,只占8%左右。但是以色列的风险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达到35%这么高,而中国则是另一个极端,风险资本只占0.8%。

对于前景良好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R&D上进行较多投资的企业,其回报将比一般企业高出2至3倍。而且小企业更灵活,发展也更迅速。

这里有一份2004年各国风险投资总量的数据,美国212亿美元,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紧接着的是加拿大、以色列和英国,中国以12.7亿美元排在第五,而在四五年前中国的风险投资排在很后面。我的预测是,在未来两年内,中国的风险投资规模将超过英国、以色列甚至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二。但这不意味着日本和欧洲在技术上不先进,只是融资结构和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不同。比如欧洲人福利好,不喜欢冒险搞风险投资。

还有一份2004年风险资本全球直接投资流量的数据。美国87%的风险资本投资于本国的新兴成长型中小企业,13%投向欧洲、以色列等地;欧洲有25%投向境外,以色列14%,亚洲26%。为什么亚洲投资海外的比例这么高?一个原因是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国家是美国,因为其利润很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于美国的风险企业,可以学习美国风险投资企业是如何运作的。

再来比较一下美国、欧洲、以色列的风险投资合作情况。美国风险企业平均87%投资者来自本国,10.4%来自欧洲;欧洲的风险企业也有87%的投资者是来自境内,12.9%来自美国;而以色列风险企业的投资者来自美国与欧洲的分别占到26%和15%左右,使得这些企业易于国际化发展。这给中国的一个启示是:如果中国的风险投资企业不试图与美国、欧洲和以色列的投资者合作,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很艰难的。

要想走向世界,风险企业面临许多两难选择。它们遇到的问题有:本企业只在当地或者国内发展,还是向另一国家或者全球化进军?如果选择国际化战略,是在企业发展的初创期或者早期,还是选择在后期或者平衡阶段?是选择单一的部门发展还是多元化发展?是雇佣当地的员工还是本国自己的人员?是采用单一投资者还是辛迪加策略?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总之,把前景良好的风险企业引向国际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强的管理能力、更多的沟通与交流,这就需要更大的成本来进行。

风险投资要获得成功传统上需要的三大因素是:丰富的操作经验、实体因素相似、地域经验。而在全球环境下风险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些新的条件,即建立全球性关系网。首先要对文化差异非常敏感,还需要更紧密的国际性执行网络和认知网络。当然,成功的风险投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力资本。那么风险投资家必须具备的能力有哪些?第一,善于倾听;第二,招募顶级管理人员的能力;第三,优秀的分析技巧;接下来是深谙指导、咨询和建议;沟通技巧;战略计划;劝说技巧;企业家关系网;团队精神;特定的产业知识;获得融资的能力;营销技巧;技术;金融知识;会计知识;等等。

风险投资能给企业带来哪些价值增值呢?对来自美国、欧洲大陆、英国和以色列的350个初创的初创成长型企业的调查表明,战略发展排在第一位。此外还能在吸引顾客、引进战略联盟、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获得很大好处。

在美国,风险资本投向高科技企业在2000年达到顶点(7350万美元),这里有一个泡沫。2001年就急剧下降至3230万美元,2003年只剩下1540万美元。再做一个国际性的比较:风险投资投向高科技领域的比例为:欧洲为42%,美国为84%,以色列高达97%,中国台湾为73%;2003年中国的这个比例为48%,但不包括利用外资的部分。这里中国与欧洲比较类似。

高科技风险投资企业退出的途径有IPO和兼并收购(M&A)。从2001年至今,95%~98%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来退出。尽管选择IPO方式退出的企业所占比例很小,但其实现的价值在2003年却占到了30%以上。因此,选择IPO进行退出更能创造企业价值增值。

风险投资企业通常在地理上有群集效应。例如,在美国的硅谷,生产半导体的风险投资企业位置非常接近。而且它们都和学校、法律公司的距离也很近。

董事会管理和公司治理对于想要走向国际的风险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在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不是很健全,需要在这方面有所改善。

风险投资在欧洲发展的机遇很多,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其缺乏商业化运作的能力。许多技术是在大学实验室里产生的,由于各种原因,教授们获得了专利权,却不愿意把它商业化。解决办法是将这些专利权通过一些政府机构,把使用权转让给企业,交由市场进行商业化运作,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

从2002与2003年美国和欧洲最杰出的5家风险投资企业可以看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平均都有25年的存在历史,丰富的风险资本运作经验,数量多、范围广的技巧,多数集中于美国市场,充足的交易信息来源,较好的退出途径,等等。

篇7

我先提一个问题:“什么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风险投资的基本原理?”我想先听听你们的回答。

“我认为风险投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一位女同学回答道。

“这是其中的一个答案。我每次在中国或者在亚洲国家问这个问题,得到的90%的答案是‘投资、投资,回报、回报’。但对我而言其真正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纯粹的风险投资是关于成长型企业的建立,是在中国的国内市场或从一个全球的范围建立盈利性的企业,最终获得可喜的与其高风险相对应的高回报。而风险资本只是使这些企业开始运作的前提条件,一旦风险投资企业建立起来, 就要考虑其它各方面的因素。

风险资本的产生源自五个方面因素:分别是经济环境(包括人才、技术、货币稳定性、基础设施、政治稳定、竞争力、创造力和经营成本)、财政因素(包括一般税收原则、税收激励、国际税收协定)、文化因素(包括教育水平、权益资本所有权、风险厌恶程度、合作行为)、法律制度因素(包括投资来源、资金结构、劳动法、专利权、股票和期权、破产法、退出途径等)以及中介机构(例如银行、人、有关专家、律师、会计师等)。也就是说,一些外部因素会影响风险投资的运作,但是政府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是财政政策和法制环境在起作用。我们再看看整体经济环境,意味着你即使拥有很多钱,但如果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也就是如果经济环境很糟,那么风险投资也很可能失败。社会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也是很重要的。我举日本为例。日本是世界经济最强的国家之一,但它的风险投资运作情况真的非常糟糕,所占比例非常之小。为什么会这样?有两三个原因可以解释。第一个原因是日本人非常厌恶风险,因为他们很爱面子,对风险的接受能力小。第二个原因是如果一个日本人生意失败,或者没有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将对他们的余生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风险投资意味着要冒很高的风险,要非常“勇敢”。其他方面是关于教育与培训,

这五个因素围绕风险投资的主要方面,它们之间也相辅相成。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同时完美地满足这几个因素,即使满足了这些因素,一些国家的风险投资取得了很高的收益,而另一些国家的汇报率则非常低。

我们知道在中国有一些大的问题,比如在中国没有“纳斯达克”(即中国真正意义的中小企业板块市场),存在一些对于国际投资进出的法制障碍,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因此我不打算讲风险投资在中国的运作,而我在这里要阐述的是风险投资如何在最佳的经济、最好的环境中运行的。

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投资者——国际风险投资流量与绩效;二、风险投资企业——国际化与技术;三、风险投资家——国际化挑战;四、机会与展望——马丁的水晶球模型。

首先,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对风险投资的成长会产生有利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欧洲大陆、英国、美国和日本2003年至今的各年经济增长率,印度的平均增长率为5%,而中国高达8~9%,在部分沿海地区甚至达到了12~16%。投资者首先考虑的就是GDP。我们来展望一些未来20~40年世界各国的GDP增长情况。到205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排在全球第一位,美国第二,印度第三,日本第四,巴西第五,俄罗斯第六,这意味着今天的G6集团中将来只有两个国家能够继续处在经济前六强中,它们是美国和日本。其他几个经济强国将被新兴的国家所替代。记住,投资者总是在寻找哪里是成长型的市场。中国的GDP将从现在起任一时刻超过英国,在2008年左右超过德国,2015年超过日本,一切顺利的话,将在2040年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印度、巴西、俄罗斯这些国家也将在2040年左右超过现在的G6集团其他成员。 因此到2050年世界经济将有一个大的转变。如果我是投资者,我将寻找每一个经济增长的角落。

第二,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良好,许多企业都能获得利润。在2001年世界经济突然陷入低谷,企业利润为负,投资者没有钱,就不能购买机器设备,不能购买股票,不能对成长型的新兴企业进行投资,所以原始资本对于风险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start-ups来说 。在美国,如果一个企业有很好的业绩,获得高额的利润,该公司的市场价值就会急剧上升,也就是公司的每股收益上升。这意味着该公司有钱进行投资。比如他们把钱投资于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总之记住:强大的经济—高额的利润产生了高的企业市场价值,从而刺激资本支出。这对于成长型企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接着我们来看私人权益资本投资。在过去的25年中,美国有一个非常成熟的资本市场,这正是中国所缺少的。筹集的私人权益资本约有70%用于buy-out 收购企业,上世纪90年代共有5500亿美元的私人权益资本,而80年代只有700亿美元。过去10年里,大约2500个基金共筹集到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达到2000年的最高水平后,无论是收购还是风险投资,资金筹集水平又回落到96-97年的水平。

记住,美国有着50年的企业收购的经验,而欧洲进行企业收购的历史较短,亚洲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看到,2003年,美国筹集到的所有资本中,有86%是在美国国内筹集到的,14%来源于国外(其中,来自欧洲的占9.1%,亚洲3.2%,其他地区1.9%)。欧洲筹集到的资本有72%来自欧洲境内,28%来自欧洲以外国家和地区(其中22.1%来自美国)。来自欧洲的资金大部分也是用于欧洲境内,不是进行风险投资,而是用于企业收购。因此欧洲的风险投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业绩。有趣的是,以色列有90%的资本来自国外,主要是美国,占55%,来自亚洲的在上升,占20%,来自欧洲的占15%。这些资本主要投资于技术部门,因为以色列以其强劲的技术水平而闻名。亚洲有63%的资本来自亚洲内部,37%来自亚洲以外,主要是美国。

许多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一些大银行等)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债券,较少投资于私人权益资本。私人权益资本的全球分布情况是:美国始终所占比例最大,2003年占到了全部资本投资的7.8%,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欧洲从1999年的2.5%开始,到2001年的3.6%,再到2003年的4.0%,其增长趋势显而易见。我们预计到2005年底这一比例美国为8.2%,欧洲达4.5%。亚洲用于私人权益投资的比重小的很,比如日本资本充足,但多亿养老基金的形式存在。

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很需要资金。因为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中人”的养老负担大大加重。因此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要寻找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

篇8

[中图分类号]F833/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9-0056-07

一、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政府干预的具体形式

1.政府直接投资

政府直接投资是指政府作为一个投资主体直接出资创办风险投资公司。政府直接投资可以增加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并将投资对象、投资区域、投资阶段向依靠市场机制风险资金供给不足的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欠发达地区、种子期和初创期倾斜。政府直接出资创办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增加风险资金的供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因风险投资正外部性导致的有效投资不足进行弥补,有利于新兴企业的发展和实现技术创新,并最终对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国民经济增长和综合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做出贡献。此外,政府创办风险投资公司的支出可以看作是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一部分,会直接影响一国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并能通过乘数的作用达到促进国民收入增加和就业增长的目的。

我国1995年至2010年政府科技投资增长率与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总额增长率对比情况如图1所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关于政府科技投资增长率。2001年以前,政府科技投入的增长率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呈现阶段式变动,2001年以后,政府科技投入的增长率基本稳定,保持在每年20%左右;第二,关于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总额增长率。1997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数额迅速增长,到2000年达到了一个顶峰,2000年后增速开始放缓,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直到2009年,各国逐渐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衰退,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总额又出现了大幅增加;第三,两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增长率不尽相同,但是两者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吻合的,说明政府科技投入变化确实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有影响,从图中也可以看到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总额增长率变动比政府科技投资增长率的变动更为强烈,说明除政府科技投入变动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风险投资的发展。

2.政府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所谓政府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是指由政府投入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作为种子基金来吸引其他类型的社会资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以股份制的形式共同组成风险投资基金并将其交由专业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具体操作的政策性基金。我国当前主要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如表1所示:

3.政府财政政策介入

针对风险投资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使风险投资的正外部性内部化,政府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主要包括政府贷款、政府补贴、政府担保、政府采购等。

政府贷款是指政府通过采取贷款优惠的方式对风险投资活动给予金融扶持,风险投资公司和新兴企业均在政府贷款的扶持对象之列。具体的优惠手段包括利率优惠、贷款期限优惠、债务偿还优惠等。从利率的角度来看,政府提供给风险投资公司和新兴企业的贷款利率要低于商业贷款的利率,这种利息差也可以看作是政府对风险投资活动的补贴;从贷款期限的角度来看,政府贷款一般是中长期贷款,为风险投资公司和新兴企业的发展和还款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从债务偿还的角度来看,当风险投资公司或新兴企业破产时,可以免予还款。不论是哪种具体的手段,政府贷款都可以降低风险投资公司和新兴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其收益,有助于解决因正外部性而导致的风险投资活动不足问题。

政府补贴是指政府向风险投资公司和新兴企业提供的无偿或低息有偿的补贴,政府低息贷款也可以看作是政府补贴的一种。除此之外,政府可以使用财政资金为风险投资公司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新兴企业提供补贴,包括研发启动资金补贴、亏损补贴等。政府提供的启动资金补贴与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类似,能带动民间风险资金和外资风险资金的投入,增加风险投资公司风险资金的供给并能促进新兴企业研发行为的增加;政府为风险投资公司和新兴企业提供亏损补贴可以降低其从事高新科技投资和研发的风险,同样能够促进风险投资公司风险资金的供给和新兴企业研发行为的增加。

政府担保是指政府对投向风险投资领域的资金提供部分担保。由于新兴企业面临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巨大,从传统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困难或融资成本过高,政府贷款担保可以降低普通投资者向风险投资领域进行投资的风险,增加了风险投资公司和新兴企业获得风险资金的概率并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样能够增加风险资金的有效供给。

1992年沈阳市建立的科技风险开发投资基金是国内首只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贷款担保的基金,随后两年成立的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是国内首家以信用担保为主要业务的全国性专业担保机构,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篇9

一、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市场IPO时机的影响

一个公司如果得知其价值被低估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推迟股票的发行。在熊市中市场可能会对其公司价值估计过低, 这种情况下企业会推迟IPO直到牛市时市场给出了一个合理的价格为止。我国深圳创业板从创立之初就被风险投资商看好,但是由于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业板市场的规模限制,在当前深圳创业板市场选择IPO的时机上,还存在一些过高估价企业市场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风险投资商在企业尚未达到独立运营阶段时,就被风险投资商选择在创业板上IPO,最终可能导致IPO时机选择过早和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发生。根据深圳创业板的2010年财务综合数据可以发现,在现有的创业板市场中,超过30%的具有风险投资的企业中,风险投资商会直接参与到企业正常经营决策中,而大多数风险投资商还是在公司重大决策时才直接发挥决策权力,这样风险投资既保证了所投资公司的日常运营又满足了动态化管理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发现IPO前,资本费用的高低受到有无风险投资持股组的影响,一般来说,有风险投资持股组的资本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没有风险投资持股组。这一现象表明风险投资能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公司试图采用减少资本费用粉饰利润的行为方面;通过Chang 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一个风险投资的组合中,如果公司和战略联盟伙伴筹集到的更多资金以及较高声望和规模,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IPO 时机。

二、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市场IPO定价及抑价的影响

在定价上问题上,风险投资家在IPO市场上早已投入了一定的声誉资本并且由于这些风险投资家与审计师、投资银行等的长期合作中早已建立了一定的特殊关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其就会起到第三方的证明功能。这种功能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和由此引发的发行抑价程度。

在这一方面,根据西南科技大学的实证研究,以创业板57支股票为数据样本进行IPO抑价分析,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所研究的57支创业板股票IPOs抑价率的均值为62.432,最高的是205.036,最小值是6.355,标准差是44.814;从样本抑价率的柱形图和统计特征可以直观地看出深圳创业板确实存在IPOs高抑价现象,并且明显高于同时期主板和中小板股票抑价率。

用SPSS软件对表2中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表3、表4所示结果。

由表3看出,调整的R2等于0.587,说明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由表4看出,显著性概率(Sig)小于0.05,说明回归方程有意义。

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较复杂,但可用投机-泡沫假说和从众效应加以解释。

面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不断扩大,风险投资对新股具有较大的投资热情,但新股的供不应求和风险投资的极大丰饶产生了不协调的比例关系,这就导致了极低的中签率。此外,由于我国深圳创业板市场运行的时间较短,市场规模和体制相对不够健全,不少风险投资商在投资理念上还认识不足,这也进一步加剧了IPO高抑价现象的发生。

三、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市场IPO过程的影响

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在受资企业进行IPO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认证功能,这种功能能解决投资者和上市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Megginson & Weiss针对美国市场的数据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确能具有认证功能。如果一个由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承销价格较高,那么风险投资可以缩减上市时间、节省上市成本并吸引声誉好的承销商。20世纪90年代初,Sahlman 和Bar ryetal提出了一个认证/ 监控模型,该模型认为当市场缺乏有效途径时,一个公司真实价值就不能及时准确的被传达,作为发行公司的认证,风险投资持股将被投资者视为公司具有良好前途的信号,风险投资的积极参与能够减轻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以及承销商与上市公司之间那种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在深圳创业板市场中,当前风险投资商对上市企业存在着认证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了IPO过程中监管的不当或监管不力问题的发生。因此,风险投资商应充分利用相应的权利参与到风险企业的上市决策中,从自身和投资公司全局角度出发,认真全面把握IPO的整个过程。

四、结论与建议

风险投资是资本市场与上市企业与的必要连接纽带,其认证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风险投资对IPO后经营业绩与会计事务所和保荐商的声誉有一种联合效果,风险投资持股在公司运营中,影响着发行公司IPO 时机的选择。此外,风险投资还有助于会计事务所和保荐商展望公司的发展并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我国深圳创业板的实际情况,笔者针对风险投资在创业板市场IPO功效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在今后的运营发展过程中,不能仅关注那些所谓的高科技行业,而应当针对这些公司展开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确保发行公司的质量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

第二,在建设创业板市场的同时,风险投资家还应当加大和保荐商以及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因为中介机构的参与不仅能够规范发行公司的行为,还将有助于减轻投资者与发行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此外,风险投资还能参与公司的管理和监督,这样就能为发行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和带来进一步的发展效益。

第三,在创业板市场发展中,必须借助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抑制发行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行为并且要严格控制发行公司的酬资规模和以及用途。

参考文献:

[1]郑庆伟:《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IPO功效研究述评》,《长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郑庆伟、胡日东:《风险投资与我国中小企业IPO实证检验》,《求索》2010年第8期。

[3]寇祥河、潘岚、丁春乐:《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IPO中的功效研究》,《求索》2009年第5期。

[4]唐运舒、谈毅、风险投资:《IPO时机与经营绩效――来自香港创业板的经验证据》,《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7期。

[5]蒋葵、向秀红:《深圳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22期。

[6]Wong C. Venture Capitalists Under- perform in HK IPO market, working paper, 2004,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013-01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从广义上讲,包括对一切有意义的开拓性、创业性经济活动的资金投放。从狭义上讲,是一种主要对尚处于创业期的未上市的且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主要是新兴高科技企业)做长期股权投资,旨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并通过所投资企业的资本增值来实现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目前,大多数学者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均采用后一种理解。

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真正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普遍认为其产生标志是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的成立),但其兴起繁荣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经过整整20年的发展,风险投资在美国已成为较为成熟也较为成功的行业。风险投资对美国新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巨大贡献,可以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美国“二板”Nasdaq的证券市场市值超过伦敦和东京,位居世界第二。有人形象地说,风险投资带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它代表着一个新的经济时代。

1 风险投资现状特点

第一,风险投资公司(企业)的“能量级别”低(规模小、数量少、资金弱),达不到产业规模,因而难以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起到主导作用。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只有上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资本(1998年美国有30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风险基金规模平均达9000万美元),只能支持一些投资少、风险低的短、平、快项目。受“块头”、实力限制,无法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缺乏抗风险能力,资金难以快速地滚动发展。风险资本不足是风险投资事业不能尽快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

第二,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流量单一、有限,导致了科技风险基金的风险投资职能很弱,风险投资行为也不规范。国外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富有家庭及个人、养老基金、捐赠基金、银行持股公司、投资银行、外国投资者等。我国目前风险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来源主要是银行的科技开发贷款。虽然在发展初期由政府资助扶持风险企业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随着风险企业向纵深发展,开辟多渠道的融资体制更具有长远意义。因为在政府财力有限的前提下,风险资金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由政府行为来代替市场的风险投资行为,往往也是低效的。

第三,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及资金市场化程度的脆弱,使我国风险企业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一方面,我国国内的高技术市场大部分被国外产品占领,这使得我国的风险投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金相对比较短缺,市场化程度不高,投机者可以利用经济转型期出现的漏洞,不必冒很高的风险便可获得很高的收益。加之,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覆盖面比较狭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损害了一些进行高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的利益,使他们的高投资不能获得很高的收益。

第四,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畅,使一些潜在的投资者因惧怕“投进去,收不回”,而对风险投资望而却步。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投资,其投资对象是处于创业期的未上市的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要求有相当高的回报来补偿其承担的高风险。若只是为了获得红利,那么即便是高成长企业的很高的利润和红利也无法充分补偿这种投资的高风险,因此只能走退出渠道:高价出售、上市或回购。

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退出机制。就风险投资的三种退出方式而言,首先,我国股票市场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还没有适宜高科技企业上市的第二板市场,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很难将成功的风险企业辅助上市;其次,不少高科技公司、企业脱胎于高校、研究机构,它们与原单位的产权关系模糊,加上我国产权评估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使得我国高科技企业很难自由地转换产权,这又阻碍了转让股份的道路;再次,风险企业一般是在缺少资金时才会有融资需求,其创立者无法通过回购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第三条路也行不通。这种状况造成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容易退出难,无论风险企业发展好坏都不得不继续提供管理和融资,因而非常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

2 我国风险投资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一,拓宽资金来源,实行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我国应拓宽资金来源,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应逐渐淡出投资人的角色,鼓励更多的民营和个人资本参与到投资中,以规范市场运作。除了借鉴国外发展产业风险投资的经验,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使从事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住房基金等民间资本的这些机构、投资者以及一些具有良好市场业绩的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来介入风险投资领域,将为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直接融资来源与渠道,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第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由于风险资本存在着周期性特征,因此能否有效地兑现资本收益,即将其所投的资金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即变现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促进风险资本的顺利循环以及增加风险资本的进入,就必须考虑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我国风险投资最现实可能的退出方式为企业购并,其他几种较为现实可能的退出方式依次为创业板交易、风险企业回购和买壳上市。

第三,优化风险投资的投资环境,加快制定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建立规范风险投资运营机制的法律制度。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立法和监督是促进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保障。风险投资是为风险企业提供创业资本,通过管理上的参与将科技成果“孵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特殊投资,它不同于任何形式的传统投资。风险投资是一种法制化的市场行为,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因此,严格规范风险投资的运营机制,是保证我国风险投资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第四,加快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及项目评估机构的发展。风险投资中介机构是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筹集者和投资者服务的专业性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顾问、资信评估机构、技术信息咨询机构、专业市场调查机构等专业机构。建立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投资项目评估专门机构,由有经验的评估专家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估等专业服务,以指导投资者进行有效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