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8 17:25: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篇1

首先,自己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就必须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我会多掌握一些词汇的读音和字型。

然后,课本上必背的诗句一定背过,多读一些文言文和散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好,好好写BLOG,嘿嘿!锻炼自己的写作的能力。

高考目标:100分以上

数学

其实初中时的数学成绩还算OK了,中考时还考了100多分,不过初中时的函数就学的不太好,以至于高中的数学成绩会直线下滑,高中数学函数知识应用的比例很大,所以自己在很多章节里学习都很吃力。

今后我上课时一定好好听讲,课下多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将函数这一部分的内容弄懂、弄透,并且在最后的系统复习里,抓住重点,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一次飞跃般的提高。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英语

英语一直就是一门很让我头痛的科目,不过自觉得还是一门很好学的科目,只不过成绩一直不理想罢了。初中时的英语糟糕透了,中考竟然还不到50分,其实初中时在英语上花的财力和精力很多,只不过自己不喜欢背东西。从初2起,我就经常请Hometeacher上课,毕业的那个暑假里,更是天天看英语,用2、3个月的时间搞定了那6本English,不过高中的英语学起来还是那么吃力,但我明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背单词。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地理

可以说是我认为最好学的一门课,上课不曾认真听过,考试也都会,成绩也不差。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学习态度可不好。

今后在地理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多做题,将题与图结合起来,用思维在大脑里编制一个地球,便于自己更好的学习地理。

高考目标:90分以上

历史

我对古代史和外国近代史的学习还算OK,只不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还不够透彻,大脑里没有一个系统的结构,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很理解很混乱。而且自己在材料题和简答题上丢分很多,主要是课本上需要背的东西总是记得不牢固。

今后着重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系统的复习,课本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一定记住。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政治

篇2

对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不难从试卷中挖掘一些命题思路和趋势,对于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备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通过与多位优秀历史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高考历史命题的衍变及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考历史命题突出整个历史进程的主干知识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其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和意义。这些主干知识主要包括一些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人文思想、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影响力较大的历史人物等。对于备战高考的学生来说,要对这些主干知识做到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中国和世界在历史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主线和特征进行把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史。在这个历史阶段,要将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等相关的制度和特征,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不断深化、理解和掌握。二是中国近代史。这个阶段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存在着何种差异,相同之处是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影响等要分析透彻;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如何演变而来也要重视。三是世界史。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发展过程和特点需要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归纳和总结;对工业革命的相关背景及影响进行概括。四是对中外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比较。

二、高考历史命题注重对历史课程知识的考查

一是部分历史课程知识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甚少,但在之后大学阶段的学习中有着关键地位,也就是说,目前高考命题注重与大学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紧密结合。如2012年,海南单科第14题,利用民间的传言反映我国民族矛盾的日益加剧,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并未体现。

二是高考历史命题中,体现了当前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以及学术界较为热门的争论。如2011年课程标准卷第28题,利用巴黎公社的文告,充分表达巴黎公社从此开始积极关注工农群众的基本利益,从而快速获得了群众支持和拥护,解决了政治孤立的现状。

三是高考历史命题中在考查相关知识的同时,还体现出培养学生史学素养的理念,主要有史学研究观、史学思想、史学研究方法及重要的文史知识等方面。

三、高考历史命题呈现主流价值观

(一)命题中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个人或集体,是对国家的一种较为积极的认同感以及行为上的表示。爱国主义就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与民族主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站在历史的角度,中国史和世界史中都蕴含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主干知识,这是高考命题发展的趋势。对于考试命题来说,不能只是将其作为选拔学生的要求和标准,还是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风向标,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考历史命题中,蕴含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点,历史教师对此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高效复习。

(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

社会公平正义是整个人类一直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杆。公平正义需要将社会中的各个主体的利益矛盾进行正确处理和协调,从而有效实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和向往。在近代史中,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以及民主的社会氛围,反对专制统治;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主义的民主得到了充分发展,最大化的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公民意识是每一位公民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核心内容是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把国家主人翁精神与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有机融合。因此,在高中历史主干知识中,必须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机制、多元化的民主体制、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保障人权等基本的思想主张。

(三)尊重文明多元化的同时追求和谐

民族的种类较多,文明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每一种文明的发展和壮大,有着最为根本的原因和依据,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各种各样的文明形态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文明与文明之间也存在着交融和摩擦,在冲突中交流,在碰撞中发展。因此,在高考历史备考中,要深入挖掘东西方文明的特征和差异,将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作为学习和复习的主线,注重对不同国家的外交手段进行学习。

(四)符合团结、合作和共赢的精神内涵

团结是任何一个集体发展和成长必须具备的精神内涵,这是一种由多种情感碰撞所产生的精神,团结能建设好一个优秀的团体,也是集体主义的集中表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团结能够凝聚整个集体的核心力量,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壮大中占据优势,从而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团结。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集中表现的知识点有:清代商帮、近代革命中国共关系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等。

四、结语

通过对高考历史试卷的分析,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备考时,要基于历史课本知识,将其作为高考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善于挖掘和整合历史知识的核心和内容,将多元化的史料作为鼓励和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的手段和途径,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历史备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方旭,付三龙.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7)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2-023-01

目前高三复习课的基本模式首先是依据考纲将本节课考点分解,以填空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课相关考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对知识点再次梳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其次是通过选择题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可以再次进行讲解。最后通过材料解析题检查和训练学生思维、答题规范等多方面的能力和技巧。如果是专题类知识点的复习仍是照搬这种模式,只不过检测和训练的知识点的面多更广更深罢了。这种复习模式简单、直接、针对性强,但在学生横向思维训练和知识串联运用上有明显的缺陷,加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导致课堂普遍存在通病――“课堂教学内容固定于幻灯片预设,高三课堂复习量取决于幻灯片制作的量。”这样的复习方法对于学生历史思维,知识迁移运用等高级能力和技巧的培养与高考能力要求稍显不足,学生课堂关注点完全被课件所左右,没有思考的空间。

如果我们能在高三复习课中引入一些“举一反三”的问题设计就会很好的扭转这种局面。如:根据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近代史部分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节要求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途径与影响。通常复习此考点无非是以填空形式梳理知识点,根据时间顺序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把世界市场从雏形到进一步发展每一个阶段的内容理清楚,然后通过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进行整合训练,设计的问题多是“英国工业化的影响?英国迅速工业化的原因?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重大影响”等等,似乎答案都在材料和书本中,只要仔细阅读和背诵就能迎刃而解了。但是如果能够在基本的知识梳理和考点检测之后针对性进行举一反三的设计,效果就会大大不同。如“通过前面的知识梳理我们都知道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4个阶段,请同学们分别写出这世界市场发展4阶段的阶段特征?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主导因素?”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会很快抓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线索是“雏形――进一步扩大――基本形成――进一步发展”,并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依据班级学情、学生水平能力较强的还可以继续设问把“举一反三”的设问进行下去。如:“请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中思考有没有与世界市场相关的内容,也具备类似的连续发展阶段,且每一个阶段的具体内容都有发展,都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经济等角度去搜索。”这个设问看似大而空,其实是指引学生根据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市场的关联出发,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革新、的产生发展、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等相关知识点,并重新定位的能力训练。在笔者实际教学中很快就有学生找到一些答案。有学生说道:“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曲折发展的,而且每个阶段情况都有变化。”还有学生找到“中国近代政治制度上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掀起改革、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历程”、还有学生“找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明显受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当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进行知识迁移,就说明这种举一反三的设问无疑是成功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时间轴,在关键时间段上标出发展的阶段特征,帮助形成一条“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遭受打击――陷入绝境”的发展线索,并以此为依据观察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得出认识――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在政治上寻求改革;同样也容易归纳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明显是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的发展,中国人经历了由器物――制度――思想的一个层层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每堂高三复习课都能在基础知识复习巩固训练后有这样的举一反三式的设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知识迁移,那么高三复习课的效率必定会大大提高。

但是受现有高考模式的影响,学生对历史学科更多是穷于应付更愿意去背诵,课堂上常常不自主的就会处于被动状态懒于思考,更有甚者上面老师讲,下面学生写数学作业,这既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历史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也会打击历史教师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举一反三式的问题设计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备课量,这也是难以长期坚持的原因。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坚持,多用举一反三式的设问必能提升高三复习课效益。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

[2] 赵敏霞.对教师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

2003(3).

篇4

一、认真备课

1.紧贴2010年《考试说明》,适当的拓展。《考试说明》是小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引领我们复习的风向标。因此,在备课的时候,首先我们要看考试内容;锁定目标,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鉴于上一年的命题范围,在备课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分别作不同程度的延伸。

2.其次,要特别注意《考试说明》中的“了解”、“理解”、“认识”之类的字眼,这些词组分别掩藏了对某一知识点的要求等级。比如:在中国古代史里面有“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这样一说,这说明对秦朝“三公”的考察,只需要了解它的划分以及职责就可以,出题者应该是考察C等级。这就要我们在备课时不要盲目地挖掘太深;在中国近代史里,有“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这说明对秦朝的“三公”只需要了解三公的划分及其职责就可以,出题者应该是考察C等级,因此,在备课时,不需要挖掘太深。

在中国近代史里,有理解《中华民国临时政法》这样一考察可以看出,这对学生的掌握又提高了一个等级。所以,备课时,要强调:“这是一部资阶级性质的法律;维护的是资阶的民利;从法律层面否定了民主专制制的合理性,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还有在世界史里有“认识工业革命对资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样一考,这就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各课中,我们要适时地灌输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诸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总之,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上,要做到有轻有重;

3.备学生:我们面对的群体大多数是“边缘生”,基础知识的储备量是很弱的。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应坚持“三不”,考纲不靠的,不讲,学生会的坚决不讲,讲了学生不回的坚决不讲,对少数有望冲二本、一本的学生适当地加以拓展,争取向A冲刺。所以,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应分层备课。

二、精心授课

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掌握程度如何,很大一部分程度由你的教学过程决定的。

首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现在的小孩,无视一切,对考试认识根本不到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授课,肯定是事倍功半,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前奏工作,对小高考的重要性仔细地分析给学生听,让他们意识到小高考是通向高考的必经之路,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在教学过程中,我曾经遇到一位小孩,我在检查他记知识点的过程中,他一副一屑不顾的姿态,而且来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效果,最后,他痛苦的对我说:“老师,我根本就不喜欢历史……”问题出来了,他态度首先不端正,所以你让他记住并理解知识点,那是难上加难。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发挥我们教师的专长:循循善诱、晓之以理,转变他的态度,为下一步打好基础。

其次,在授课中,尽量不要说“这个知识点不重要,考试应该不会考”这之类的话,是对学生的一种错误导向,很容易是学生放弃这个知识点,2009年小高考结束的时候,好多学生曾经这样对他们的老师说:“老师,你说的那些重点一点都没考,反而不是重点的内容考了好多……”所以,考试内容考哪些,肯定不会脱离《考试说明》,作为年轻教师,我们不可以妄下结论。

第三,分析历届小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出题的先后顺序一般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所以,为了学生在答题时的惯性思维,在授课时,一定要有通史举例的复习,这样,不致于在考试的时候落差太大。

三、习题巩固

学生的知识掌握如何,光有上课精心所讲是不够的,理论要经过实践,才会掌握更牢固,所以习题训练很重要

(1)务基础,我们的生源基础薄弱,在选题时,要根据《考试说明》中的“了解”、“理解”、“认识”、来筛选不同等级的试题,最大限度地与学生的水平相吻合。实践证明,学生答题能力的高与低,与做题的数量不定成正比。

(2)适量,不可以搞题海战术,尽可能地找一些真题,既有权威性,又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3)合理利用近两年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小高考是我们江苏自主命题,我们应该不断地总结、积累,把握动向。

四、课后督察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三一轮复习已经通过专题的方式进行了基础知识的梳理,但专题复习最大的问题是肢解历史,把原来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密不可分、有机互动的历史史实,硬是分割开来,学生缺乏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历史的时间观念差,史实的时序感差。二轮复习如何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实现历史应用能力的转化,弥补学生一轮复习的缺陷,优化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最终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解决的方法

针对高考的命题特点、命题趋势以及《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既要与一轮复习接轨,又不要成为一轮复习的重复或压缩。要把二轮复习看成是一轮的深化与提升,突出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具体做法是: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的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中的考点按时间顺序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体现历史史实的时序性、综合性和内在的联系性。笔者以复习“14――18世纪的近代史”为例,运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既能“温故”,更能“知新”,既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解题能力。

三、教学实践

首先,要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阶段特征。按时间顺序进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古代史以中国历史发展情况为主要线索,近代史、现代史以世界历史史实为线索。例如近代史:分成3个阶段(14―18世纪;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其次,由宏观到微观,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找出相关史实,并进行东西方的对比。同一性质不同地域的对比、同一地域不同性质事件的前后联系等等,深入拓宽、纵横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具体一堂课的流程是三个环节、六个模块:

1.自学质疑关键词交流展示叙述法

如对于本节内容的第一环节,根据导学案,理清14――18世纪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要求学生看书:必修1第7专题第一节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政治),必修2第5专题第一、第二节(经济),必修三第六专题二、三、四节,第七专题第一节(思想与文化),写出关键词: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1832年议会改革;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并用叙述法交流展示(根据时间可以全班展示,也可以组内展示)。

写出关键词,通过书写重要知识点的关键词,能锻炼学生的归纳综合和提炼知识要点的能力,所以这一环节的重要之处就是写下关键词。

交流展示叙述法,这是一种相对轻松、却行之有效的方法,自学之后,同学之间根据关键词互相叙述,可以补充漏点,澄清疑点,打破错误思维定势,避免阅读复习的弊端:即翻开书什么都知道,合上书脑子空空如也或模糊不清。

2.课堂建构多角度课堂点拨要精讲

仍以14――18世纪的近代史为例,中国在近代落伍了,很多事情的发生变化受到世界大环境的影响,所以知识结构的构建以西方为主,师生共同构建西方为主的知识结构。并扼要点拨学生注意纵横联系:同一性质:这一时间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出现进行联系;同一时间段:如14――18世纪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对比联系;引导学生注意同一时间段内中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化。提问学生易混点、盲点。

3.纠正反馈要精选迁移运用练能力

每堂课结合教学内容,精选一组经典史料,既选择“小切口,深分析”的题目,也要就历史知识的“线”或“面”设计“大跨度,高概括”的材料。侧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拓展应用,以提升能力;挖掘例题的辐射功能和习题的强化功能。

在近代史第一阶段(14――18世纪)我选用了反应中国工商业发展而出现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材料: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明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则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引导学生注意:①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②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③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这样由分析中国近代思想、经济和政治的内在联系来辐射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政治,通过东西方对比,学生对经济与政治、思想文化的内在关系理解会更深刻。赏析材料,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解决问题――深化基础。

四、思考延伸

经过近2个月的教学实践,我得到了一些深刻的体会:

篇6

对于在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根据教材专题序列复习的学校来说,第二学期应进入第二轮复习,如何合理地、高效地组织第二轮复习便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对2012、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以下简称全国卷)、福建省高考文综卷(以下简称福建卷)历史试题的研究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高考背景下,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以通史为主线,兼顾专题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高三第一轮复部分学校都是按教材的三个必修模块推进。进行专题复习,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但却容易导致学生对时间信息不敏感、历史事件先后顺序不清楚、对历史阶段性特征不明确,而这恰恰是高考要求具备的。2012年、2013年全国卷、福建卷中直接考查时间或利用时间信息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分值总数粗略统计:2012年全国卷58分,2013年全国卷27分,2012年福建卷37分,2013年福建卷55分。因此,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高三第二轮复习需要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本人在复习中的具体做法是:

(1)在新史观的指引下,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外的历史时期,每一阶段由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按教师提供的时间点逐一回忆重大历史事件,而后依据《考试说明》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归纳本阶段的高考主干知识,最后从中概括出阶段特征,以提高学生总结概括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予以指导完善。如世界近代史按文明史观可划分为工业文明的前奏(15世纪末―18世纪末)、工业文明的确立和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中晚期)、工业文明的纵深发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三个时期。

(2)以新史观为统领,以问题为中心,按照“展示新材料,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学生回答―延伸并整合相关主干知识”的复习思路,引导学生构建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研究2012年、2013年全国卷和福建卷历史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是:基于问题、能力立意和目标立意,高考主观题的设计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小切口、大跨度、高归纳),再围绕这个主题寻找相应的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而后依据《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各层能力考查再设计新问题。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应适应高考试题的新变化,一方面尽量采用史料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另一方面依据学情,从新史观角度以问题为中心,古今纵向联系,中外横向对比,构建起历史主干知识的“立体”结构。

例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的经济时,可强调以下四个问题:

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萌芽、产生(14、15世纪)―初步发展(16、17世纪,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重商主义)―迅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高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2.近代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演变: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拓展(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3. 近代中西方工业化进程的差异:从发展进程、领导力量、资金来源、工业化次序等方面比较。

4.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方面。

新课程高考“超越教材命题,昭示着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成为复习的固定蓝本,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整合意识,重构复习教材”。这样不仅加强了复习的针对性、条理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适度关注热点,强化主干知识

“现实热点问题”是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对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研究2012年、2013年全国卷、福建卷,可以发现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突出对“现实热点”问题的考查。当今高考文综历史学科命题之所以关注现实热点问题,“新课标”不仅回答了原因,而且也明确规定了考查方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应适当地将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与现实热点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结合2012年、2013年全国卷、福建卷历史试题有关“现实热点”问题的研究,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年与学科主干知识紧密结合的时政热点;

(2)有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的现实热点;

(3)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

(4)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实热点。

三、精选习题,规范训练,精心讲评,提高应试能力

进入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阶段,各种考试、练习纷至沓来,如何避免“题海战术”,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显得十分重要,本人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精选习题。现在的各种练习题良莠不齐,如果教师拿来就用,不加挑选,学生会越做越乱、势必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与紧张,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2012年、2013年全国卷、福建卷历史试题来看,虽立足于主干知识,但有相当部分的试题是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方式呈现,且材料的选取广泛,题型多样,有文字材料、漫画、歌谣、表格等,突出对考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一定要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知识点要求及新课程试题特点,精心挑选、改编习题。此外要控制练习题的数量,作业过多,势必导致睡眠不足,身体疲惫,完成质量不高,结果适得其反。

其次规范训练。从高考阅卷和学生答卷的情况分析,许多考生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非智力因素导致:没有分别轻重,“看分作答”;答题条理不清,没有序号化、段落化;答题速度没有控制不好,时间不够等。这些尽管看上去是很细小的方面,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就应注重训练学生:规范审题,弄清问题的范围、限定词、求答词;规范整理,包括圈画材料有效信息、确定要点;规范书写,力求整洁,序号化、段落化;规范时间,通过文综试卷限时训练形成答题节奏,松紧适度。

再次精讲习题。专家指出:“一次好的讲评课,其功能往往超过多次单纯的习题训练。”教师如果在讲评练习时,流于对答案,缺乏归纳和提炼,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不做本质剖析,这样的讲评过后,学生答题水平往往不见提高。在第二轮复习讲评练习时,要特别重视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结合学生实际做题情况,要有所讲,有所不讲,对学生出错的关键原因及影响学生做题的关键词、限制词、求答词的基本内涵讲清楚、讲透,只要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科成绩。

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发掘非智力因素

高考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曾说道:“要想高考获得成功,首先是考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这是‘硬件’,是高考成功的基础;其次是高考前、高考中考生的心理状况要好,这是成功的‘软件’,它能起调节作用,既可以往高发挥,也可以往低,还可以超常发挥。‘硬件’和‘软件’同等重要。”随着高考的越来越临近,学生极易出现情绪急躁、患得患失,自我否定、没有自信心等,这些心理困扰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中,直接影响到复习效果和高考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在切实加强对学生复习指导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辅导及心理素质训练。成绩优秀的学生,重在指导他们正确看待每一次考试成绩;成绩中等的学生,重在督促,指出不足,并适当鼓励,增强他们学好历史的信心;成绩差的学生,要特别重视,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哪怕有时只是眼神的交流,同时,在课堂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合理、适当的提问,帮助他们慢慢找回自信,课后与他们真诚交流,帮他们找到差距,加强学法指导,特别是作业面批效果尤佳,要尽量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相信只要我们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用微笑去迎接高考,高考收获肯定也是回报我们以微笑的。

美国教育家帕尔墨说:“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理的共同体空间,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复习方法从来都是不拘一格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教师只要肯研究、勤思考,找准方向,定能为高考的佳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福建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篇7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教与学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如何掌握知识?除了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外,还有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这就告诉我们,决不能把基本史实当做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同时还要求我们,改变传统中学历史教学中重史实轻理论、重结论轻分析、重记忆轻理解的状况,对教学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笔者就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建立网络体系,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看法。

一、突出历史概念,加强基本史实的联系

基础知识是历史知识网络中的点,亦是最基本的单位。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基本史实和历史概念。基本史实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属于中学知识的初级层次。基本史实是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缺少的史实,其能力要求是准确记忆。基本历史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对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概念,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中间层次。历史概念的形成是经过分析史实之间的联系,对史实的表象抽象概括而成的,其能力要求侧重于理解。历史概念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在知识结构的形成中更为重要。

由于中学教材中没有对历史概念进行集中完整的概括,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该在狠抓基本史实的同时,突出历史概念的分析和概括。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一道考题的背后都有一个值得理解的历史概念,对历史概念的解读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僵化的。例如,凡尔赛体系这个综合性很强的历史概念,在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巴黎和约、战后新兴国家、国际联盟这些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分四个层次阐明何为凡尔赛体系。第一,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战败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第二,体系的作用是建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第三,维系体系的国际机构是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第四,体系的影响:凡尔赛体系隐含着许多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败国的矛盾,特别是德国与英法的矛盾,后来成为纳粹撕毁和约发动战争的口实。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等。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分析、概括可以看出,突出历史概念教学有利于加强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利于把基本史实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掘隐性联系的前因后果,并达到深化基础知识、加强知识结构化的效果。

二、揭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

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阶段特征揭示了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

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正确地划分历史发展阶段。例如,把世界近代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1640—19世纪2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30年代—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871—1917年)。

帮助学生揭示时代特征,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小结。以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为例。在小结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列举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或历史现象:从1871—1917年,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政党政治、列宁主义、亚洲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或现象的特点和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有了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产生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电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化,以科技为依托、垄断为组织形式、提高生产率为主要手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最终形成。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改变,垄断资产阶级控制的国家政权的国体和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为政体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型定型。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些变化影响到工人运动,各国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增多,列宁主义诞生。最后,在教师指导下概括出时代特征。

所谓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进行归纳,从特殊中找到一般。上述六大事件同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政治模式、国际关系、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无不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相联系。所以,可以将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的时代特征概括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揭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如果没有对事件个别特征的分析,没有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没有对事物共同点的概括,就无法揭示时代特点。因此,知识体系的建立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

基本线索是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经线”。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历史的这种发展性,使历史知识具有一种有别于一般知识系统性的链式结构,即其发展包含着必然性、渐进性和质变的内涵。把握基本线索,不仅能贯通来龙去脉,更能起到明确趋势归宿、揭示变化规律的作用。

教会学生把握基本线索,贯穿于整个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学中最大的误区是把基本线索讲成了知识线索。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三条: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如果在教学中,按上述专题,机械地把孤立、松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还不能称之为基本线索。因为其仍然仅仅局限于知识内容,至多是积累了、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而没有揭示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只能称之为知识线索。

基本线索则侧重事物过程的阶段性变化,从部分质变到质的飞跃的规律性变化过程。以第一条线索为例: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英、美、法的新兴资产阶级,依靠人民通过革命战争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社会发生了转型的巨变。19世纪中期,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普遍展开,出现了自上而下的革命、改革和统一战争,俄、日、意、德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政治模式定型;世界被瓜分完毕,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联系为统一的经济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总之,只有这样把资本主义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性变化,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才能使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把握历史的脉络,构成历史知识的框架。

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纵向联系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世界近代史最主要的基本线索: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过程。它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社会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深刻地说明了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志是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有机地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教学。

总之,通过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的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的历史学之所以称为历史科学,绝不是单纯地复述历史,而是在科学的认识上阐述历史。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客观地再现了历史的进程。在帮助学生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一改过去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病,记忆、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积累性的,互相融合而为一体的。当然,无论是知识体系的内化还是能力的养成,仅仅依靠课堂讲解示范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设计必要的练习加强训练。

篇8

第一,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很多学生遇到古代第一反应就是害怕,不敢做甚至是不想做,每次月考结束,对于班里的体育生、艺考生和基础相对差的学生来说,如果出现的古文材料多些,那就相当于噩梦,很多学生自动放弃,选择题就是直接蒙,看见哪个选项顺眼或是熟悉些就选哪个。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做古文的自信心,和语文古文阅读相比,历史的材料就相当的简单了,篇幅短,而且不必每一个字词都翻译,更不用考虑什么倒装句式等,只要学生能读懂材料大意,抓住段落主旨即可。

例如: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

A.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C.宗法制度难以维持 D.郡国制度逐渐形成

分析此题干中读懂省略号前面的转折,抓住关键字词“起自布衣”“多亡命”,即可判断此题考查的是君臣的出身打破了原来的血缘体制,对于“封建诸侯”这些词均是历史专业术语,亦是古代史中的重点讲解名词,其他的语句学生只要不畏惧,能够静下心认真地读两遍自然会明白题意。题干中考查的更多的是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贵族政治主干关键是血缘与政治的关系,分封制强调分土地人口是地方的管理体制,宗法制侧重点在血缘同时还有大小宗之分,郡国制度重心是地方的政治制度,即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法。由此不难得出此题的答案是A。

如果单拿出此题学生做,得分率不会低,可是放在整张试卷中,在考场的压力下,学生的自信心就会下降,会让学生紧张无法抓住关键的字词,如果对于选项的主干名词理解不透的话,错误率就会大大上升。作为老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重点主干知识,古文只是对历史知识点考查的一个障眼法。

第二,学生必须基础知识扎实,能够在繁多的古文中快速提炼出关键性词语,理解出题者的考查点。充分的自信是建立在有足够的底气、扎实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如果弄不清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联系和区别,弄不清贵族政治和宗法制的关系,那么此题就是找到关键字词,依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基础知识牢固,必须记住时间朝代,很多选择题里都有时间提示。

如2014年湖北的高三强化训练题:“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材料反映的是

( )

A.西周的分封制 B.西汉的郡国制

C.唐朝的藩镇 D.元代的行省制

题中有诸侯有郡,基础知识点熟悉,只有汉代和明代出现过郡国并行的制度,笔记扎实的学生上来就能选出B选项。

2015年浙江文综,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此题完全是课本死知识,A选项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B、C为地方二级行政机构,D选项为地方三级行政机构。因此D选项正确。

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老师的督促,一般的艺考生自控力和时间都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勤抓、勤督促。

第三,平时讲课练习中多做相关的训练。所有的能力都不是几天突然培养出来的,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在学习古代史中,各专题所用的时间都会相对久些,老师可以多找些古文资料习题练习,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请学生自己翻译,不明的字词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字典,甚至可以请学生去求助语文老师,既能加强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也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要长期坚持,从高一就开始培养,到了高三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定然会有一个质的突破。

篇9

二、精心选取专题,注重历史知识的广泛联系,极力主张回归课本,构建清晰深刻的专题复习模式。

1.精心选取专题是搞好专题复习教学的重要前提

(1)历史专题的选取要有综合意义,即有利于切合跨学科知识交叉点。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在专题复习中专题的选取上首先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有利于切合跨学科知识的交叉点,也就是说所选取的专题应有利于从政治、地理角度进行剖析,而且在进入高三复习后就应始终渗透这一思想意识。

(2)历史专题的选取要有现实意义。历史复习中要以历史的眼光和现实问题意识来解读有关历史知识。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特点在现实问题中的体现,另一方面要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发展的进程。如,在中国近展史上,存在着很多的线索。以往,我们常以“两种矛盾”和“两个过程”这根线索来贯穿中国近代史,但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发现中国的现代化才是贯穿始终的最根本线索。

2.注重历史知识的广泛联系是提高专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以某一知识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将分散的历史知识类化,并经过提炼,进行理性思维,形成一个科学的知识网络体系。具体说来,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如下两点。

(1)依托教材,整合知识。复习时首先归纳出本堂课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本节知识内容,然后在分析本节重点问题时,引导学生打破教材原有体系,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之中的相关知识有序地加以类化、聚合、整理。(具体分析略)这里应指出的是,对专题相关的知识的“整合”,绝非对所有知识点的简单累积、罗列,其关键是要捕捉那些在历史发展进程的各个阶段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关结点”(即我们所说的主干知识),形成知识链,结成知识网络,从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2)抓住点,连成线,铺成面。“点”即构成历史事物的“关结点”,“线”是历史事物之间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线索,“面”则反映了历史时期或阶段的整个内容。

3.回归课本是专题复习教学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历年的高考最终还是依托于课本基础知识,因而脱离课本而一味地拔高难度无疑是揠苗助长。

三、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是掌握知识第一,还是培养能力为先,一直是高三复习教学中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只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才能使学生有培养基本能力的基础。也有人认为,没有一定的能力,学生面对新的题型和试题角度,就会束手无策。

对策:基础第一,课本第一。只有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进行能力培养和提高,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教师在复习中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必须是经过教师特别是学生自己整理过的,从而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既掌握基本史实,又了解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发展的趋势。一般来说,经过单元和专题的二轮复习能达到这一要求。

但是,能力又是必需的,不然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对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新的历史情境或新的角度,就会束手无策。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或是教师上课提问的示范中,或是在教师的试卷讲评中,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能力。在2010年的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卷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的识记、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查。

篇10

一、“站得高”是指教材的处理上要有全局意识

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二轮复习要求教师不能仅停留在某一章节、某一专题“一亩三分地”上,要求教师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要高屋建瓴,以通史意识为引领,及时打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模块相关专题之间的关节,构建基本知识脉络体系。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要提纲挈领,从关注细节知识向关注主干知识转变,培养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就“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复习而言,在教材处理上,站在全球史观的高度,将它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专题建立有机联系,将其放置在“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这个高度处理。在实际复习中,可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提供的“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反映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经济侵略)的材料”和反映“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图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能真正理解二者之间的因果联系,并以此为挈合点,构建彼此关联,将其贯穿于整个专题复习过程,从而更系统地把握“工业革命逐步将全世界囊括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受工业文明冲击,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经济附庸,近代工业艰难起步并曲折发展,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迈进,虽然处境艰难,但的发展为政治民主化及新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并促使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一主干知识脉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刻理解,才能从容应对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时代要求。

二、“看得远”是指教学视野、教学资源的整合要有广度

现行人民版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科书,除正文外,还增加了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和学习思考等辅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教材现成资源,设计各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高考相关的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例如,在本专题复习中,近代中国各阶段的原因、发展状况、特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是如何压迫与剥削的,这些内容教材都有了详细表述,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以概括,就能使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此外,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民族工业西迁”、“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等资料培养学生学会“调动和运用知识”去说明或证明某些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教学资源的整合要有广度,还体现在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适时补充各种素材,拓宽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适应高考命题“新材料、新情景”的要求。这方面的材料相当多,教师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教学需要加以采用。比如,有关“发展的特点”,我们可采用地图、饼状统计图、表格、文字材料等多种素材;又如,有关“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处境”,我们可利用漫画、简图、文字材料等多种素材加以设计,开展教学。教学视野要有广度,体现在要求一线教师拓宽历史教学的视野,及时关注最新学术动向,关注最新史学范式和史学成果,不断更新知识,更新史观,以适应近年来高考命题向社会史观等领域拓展的现实需要。本专题的复习可以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不同角度加以拓展。不同的史观,着力点不同,“全球史观”侧重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附庸;“文明史观”要从文明的多样性角度入手,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碰撞,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生变动,中国开始了社会转型;“近代化史观”主要讲述伴随近代工业艰难起步,中国开始向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方向迈进。社会史观与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有所不同,它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社会现实问题,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找到历史依据。它关注的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社会意识的变迁过程,其本质就是大众化p生活化。社会史观,为高考命题提供了崭新视角,为高考命题提供了新颖、鲜活的材料,丰富了高考命题的内容,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