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规监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8 17:25: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合规监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企业合规监管

篇1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191-01

一、前言

会计核算作为会计的一个基本职能,既是会计工作的重点,又是会计工作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企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所以,要想使企业在挑战中获得发展的机遇,就应该对企业会计核算实施规范化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相比,现代会计核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过去发生过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核算,还包括事中核算和事前核算。所谓事中核算,就是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随时监督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使其按照预期的计划进行。而事前核算就是说在经济发生之前作出预算,从而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因此,要想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然而,基于我国的国情与现状,大多数企业在企业g--~+核算这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存在着诸多相当严重的不规范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提高对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重视。

二、会计核算管理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没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近年来,拥有会计证的人员越来越多,而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只是通过自己努力或者参加培训机构的培训获得了从业资格证书,很少接触甚至没有接触过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于那些拥有大专以上会计学历或者已经取得助理会计师职称的从业人员来说,他们更容易进入企业进行工作,从事企业的会计工作。因此,这就导致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低下。除此之外,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是由外来人员兼职担任的,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不负责,这也是导致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没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原因。

2.2 建立的账册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目前,大多数企业不建立自己的账册,就算建立了账册也基本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而设立账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并不是考虑到自身管理的需要。在设置会计科目时也没有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使用会计科目,更不会遵循企业核算的一般原则。同时,收入和费用也存在许多的问题,经常发生实际情况与账本不符的现象,使得账本形同虚设,加大了会计核算的难度。

2.3 从业人员和会计机构不按规定配置

企业在经营管理时,为了减少经营成本,大多数企业采取不建立专门的会计机构的措施。在招聘会计从业人员时,有些小型企业并不按照统一的招聘方法面向社会招聘,而是将自己的亲戚朋友或是亲戚的一些亲戚朋友安排在会计的工作岗位上,不仅使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还影响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因此,无论是会计人员还是会计机构都没有按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配置。

2.4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由于在定额管理、财务清查、成本核算、计量验收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监督和反映的职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管理者利用自己的地位或权利非正常干预企业的会计工作,或者对企业的会计人员施以经济利益方面的诱惑,使得会计职能的作用下降,更使得会计核算失去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监督的效果。

三、对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3.1 加强财会人员的管理及教育培训

首先,企业应该按照相关的会计制度,根据自身业务的多少建立相应大小的会计机构,再为其配置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会计人员。其次,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企业的管理者应对其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关系和帮助,做到不对其工作进行非正常干预。对兼职的会计提出基本的会计核算要求,从而保证会计质量的提高。此外,对会计从业人员要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和考核,保证会计学习并掌握新的会计和税法方面的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并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

3.2 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内部监督室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拥有健全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提供保障,对企业的日常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不仅能为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便利,更能保障会计核算的实施。

3.3 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

影响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因此,企业可利用中介机构等外部监管部门对企业的会计和税务事项进行监管,从而起到帮助企业实现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同时,很多企业都有违规、违法进行会计管理操作的现象,而税务机关并不能对这些情况进行完全查处。因此,可以结合多个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检查并处罚,加强企业的管理,杜绝违规、违法行为的出现,达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四、总结

由此可见,规范化管理能使会计核算工作有效的进行,把一个企业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转换为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为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将注意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制定科学有效、合理可行、积极正确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明文婷.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探究.商情,2013(28).

篇2

二、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企业的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不仅能够影响到企业财务部门的决策,并为各个部门提供相关信息,而且还能够规范企业会计相关方面的执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三、企业会计管理当中的问题

1.会计核算设备不完善

尽管大多数的企业十分重视企业会计的核算,然而并没有专门的建立相关的机构协助这部分工作的高效完成。多数的企业依旧使用过去的核算系统,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造成核算并不准确。

2.核算人员配置不合理、专业素养欠缺

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当中,对于会计的人员配置不科学、合理,部分企业甚至采用的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层有亲属关系,从而使得企业的账目不能够清晰明了,也就进一步的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大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也在会计部门增加了很多的会计人员,然而多数会计人员的学历较低,对会计核算只停留在基础了解的阶段,很难规范、精准的进行企业会计的核算。会计人员忽视会计学历的重要性,对自己的工作认识不够深刻,从而导致一部分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

3.缺乏完善的建账制度

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中最为有效的凭证即为会计建账。然而多数企业只是简单的建立一个建账的环节,而真正进行会计核算时,根据需要对核算制度随时变更,使得企业的资金运转不能严格执行,实际和核算的前后不统一。缺乏严格建账的制度,企业很容易出现违法的行为,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

4.监督的力度较低

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对于会计核算有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加强企业的会计核算监督力度,才能确保会计核算的质量。同时对于和会计核算管理相关的剂量管理、成本制度也要同时进行。一些企业已经使用的制度当中缺少会计的内部监督机制,这意味着企业的管理层人员能够直接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干预,从而使得核算的工作缺乏公正、公平,同样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一些有效建议

1.采用先进的核算设备

把握市场中先进设备的动态,使用较为先进的会计核算设备,能够提高核算的准确度和质量,利于企业的发展。

2.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对相关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

会计核算的专业人员即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相关知识,并且对于企业内部制定的相关政策、制度要熟悉,在处理日常工作时,严格根据公司制定的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紧跟时展,掌握最新的会计核算设备和相关软件应用。除此之外,公司应当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而对于在工作中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导致公司利益受损或者阻碍了公司的正常发展的员工,应当给予相应惩罚,这样不仅能够鼓励员工积极向上,而且能够有效的避免员工不必要的失误,从而保证公司的良好发展。

3.完善会计核算相关制度

企业内部的制度完善是保证公司运营的基础,其不仅能够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而且能够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企业中的会计管理制度涉及到企业的内部管理、财务的处理程序、财务会计的分析和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等几部分的内容,建立并且完善会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管理质量,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效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4.加强企业内、外部的监督力度

企业的内部负责监督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和效率,同时加强企业外部的监督,能够双管齐下起到保障会计核算的作用。基于监督力度低而造成企业中出现的违法行为的现状,应当财务、税务两手一起抓,这样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有益。

篇3

该办法的适用范围是否包括全公司的全体员工,应予以明确。临时录用的员工,也应当属于该办法的适用对象。

二、关于劳动纪律的具体内容

办法第条关于劳动纪律的规定,应当做出详细的说明。可以用列举方式,一项一项写清楚,便于员工遵守。

三、关于违反劳动纪律的责任

篇4

一、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合同的管理是贯穿在整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这包含着从项目设立之初的设计到项目竣工的验收,期间所涉及到合作单位比较多,不仅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企业、造价咨询企业还包括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商、分包商以及材料的供应商等。根据合同管理的相关阶段,可将合同分为形成阶段、签订阶段、履行阶段以及结算阶段。上述的四个阶段中,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当中都存在中这样那样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以下五点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的问题:

(一)房地产企业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为淡薄,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相当不健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房地产企业中的合同管理也逐步得到建立并发展起来。我国早在1993年就制定了比较统一的合同法,工程的合同制度就以法规的角度得到确立,从此,双方签订的合同就成为了各企业间契约关系的一种凭证。但是,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还是相当淡薄的,对于合同的管理往往都是持漠视的态度,更有甚者对合同和合同法律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依法来订立合同并履行相关条约的意识还是欠缺的,这就埋下了较多的风险隐患。

(二)在合同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房地产企业跟潜在的一些签约方进行一系列的商务考察以及招标活动的阶段就是合同的形成阶段。这期间由于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总体开发进度时间比较紧迫,所以部分企业在进行招标之前,缺乏了解、审查对方企业的实力、企业的资质以及项目施工水平等情况,有甚者在没有进行商务考察的情况下就直接委托对方开展施工作业,由于合作对象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就多次的更换施工单位有时会出现停工现象,这样就势必会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三)在合同的签订阶段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双方在正式签订合同确定相互的契约关系阶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双方经常签订阴阳合同,而阴合同不是降低了工程的价款、下浮了让利或者增加了付款条件就是延长了付款的期限、缩短了工期或肢解了工程,这都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隐患。

2、合同签订主体的资格审查相当不严。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合同主体要有民事权利能力以及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但是,在合同的实际签订中,部分企业对合同签约的主体审查不严格,合同签订的对方人没有授权委托书。这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

3、在签订时存在合同的文本有漏洞,相关要素不齐全的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房产企业所签订的施工合同都是自行编制的,不是采用国家建设部和工商管理局所修订完善的范本。这些自行编制的合同文本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由于合同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不一,可能存在漏洞的风险;签订时没有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在合同中设立了一些霸王条款,使施工单位的相关责任义务增加,对施工单位的相关处罚变相加重;有些条款存在违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

4、有些企业存在着先开展工程施工,然后再签订合同的问题。因为许多项目工程的工期进度比较紧张,所以存在着施工先行,然后再增补合同的现象,有的甚至是在施工竣工以后再补签合同,进而导致了双方在项目工程的质量、材料的单价、数量以及工期等方面的互相推卸责任的问题。

(四)在合同的履行期间存在的管理问题

在合同签订完成后,双方按照合同的约定开展施工并推进项目的开发的时期就是合同的履行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合同的管理主要存在着三个不重视的问题,即不重视合同的交底工作;不重视合同在签订以后的管理工资;不重视相关资料(证据)的法律效力。

(五)合同的后评估被忽略

合同的后评估任务主要做的就是总结一下合同的实际执行情况,总结推广那些好的经验,及时改正那些过时的而且不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条款,为以后的工程项目开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就目前我国的房地企业来说,很多都忽略了合同履行之后的相关后评估工作。

二、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对策

(一)增加房地产企业的法律意识,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

1、房地产企业可以建立一整套能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的而且比较切实可行的还能比较有效的调动相关责任人的一些合同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执行力,同时也避免了企业在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以及变更合同的时候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这也避免了企业人员的变动对于合同管理工作所产生的影响。

2、房地产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房地产项目开发以及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他们都能比较熟悉的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房地产企业可以定期的组织并开展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使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得到逐步的强化。严格按照我国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绝不签订阴阳合同和私下合同,若必须签订协议,其中的一些重要条款也需要保持一致。

(二)强化合同的管理工作

房地产企业要重视施工合同范本的编制,对于那些国内外比较成熟的合同管理经验要积极的吸收和采纳,合同范本的编制要严谨,合同的条款表述要做到统一,从而避免了分公司和相关项目部门对条款任意改动所带来的风险。合同的范本要经相关职能部门的的讨论审核,并充分的吸收相关部门的所提的建议。要尽量做到用词的严谨清晰,对于模糊的词汇要慎用。合同的范本至少要包含以下六点内容:统一约定合同价款的支付;工程延误处罚条款;详尽约定工程质量的相关检验标准;双方自身约束的条款;约定材料上涨问题;约定好项目设计的变更以及现场签证所造成的工程量增减问题。

(三)强化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合同中的全工程管理工作

合同的管理是贯穿于工程的全部过程中的,由于工程的质量、工程的工期以及工程的造价都是按照合同来执行的,所以合同的管理需全工程、全员,不断的发现问题,积极的总结相关经验,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就要寻求解决办法,使合同得到逐步的补充和完善。房地产要积极做好同项目的招投标公司以及监理公司的相互配合,工程项目的管理要严格按照的合同来执行,充分保证工程的质量标准能符合合同的要求,工程的进度要符合合同中约定的进度,工程款要按时支付。

(四)合同管理需要聘用专业化较强的人才

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也就意味着房地产企业需要设立相关的专门人员、专门机构来进行这项工作,不要再把合同的管理视为其他科室的工作。另外,由于合同的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而且比较复杂,也需要企业招聘一些专业化较强的管理人才。采用公开招聘以及内部选拔的方式,把那些专业化较强的人才分配到公司的总部、分公司以及各岗位上轮岗,将有利于其更为系统的掌握管理知识。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五)企业可以建立相关的合同分析考核制度

合同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合同的履行情况要进行实时的跟踪和总结,以避免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合同分析考核制度比如,对项目工程进行定期的分析、实时核查合同的履行情况,并形成检查报告。

结论

合同管理具有长期性,合同的管理内容比较庞杂、合同的管理所涉及的人员比较多、合同的管理展示了国家的干预性以及合同的管理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等都是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所具有的特殊性。从它的这些特性来说,房地产企业要做好法律知识的学习、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标准管理程序的制定工作。另外,企业还需要编制较为合理的合同范本并聘用专业化较强的管理人才,完善相关的合同分析考核制度等。

参考文献:

篇5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制度都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制度比技术更重要,因为技术也只有在合适的制度里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成为促进企业绩效的动力。周坤(2004)认为,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止步不前,企业当中沟通不畅、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普遍盛行,管理不规范、管理体系不科学是其重要原因。周坤(2004)还指出,对很多企业而言,由于追求高成长,而忽视了管理平台的搭建与修缮,使得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难免遭遇管理瓶颈,以致企业膨胀得越快死得越快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管理规范化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关键之一。

一、规范化管理制度概述及其应用现状

企业规范化管理也可以等同于制度化管理,或叫标准化管理。尽管规范化管理最终也要落到制度层面上,通过规章制度来实施,但制度化管理仍远不等于规范化管理。制度仅是形式,任何一种形式管理都可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和贯彻。规范化管理则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的,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下属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规范化管理就是运用机制和制度管人管事,这些机制和制度,必须是科学的,必须是依法的,但规范化管理也有不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好的制度可以制约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如寻租现象。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三部曲是管理制度的制定、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度执行的监督(刘兴海,2009)。

规范作为社会产物是反馈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导致规范的出现的根源在于行动的外在性;规范不仅对控制事件的行动者产生影响,而且可能使其他人有外部影响。不同规范之间发生冲突的条件是同一行动对某些人有肯定的外在影响,而对其他人有否定的外在影响(魏炜,2004)。黄森(2006)认为,组织要高效有序运行,离不开内部管理制度,组织需要管理制度,但是组织中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往往不够,许多管理制度停留在一纸空文的状态,制度的权威性和原则性逐渐丧失,致使时常听到员工发出“有制度还不如没有制度”的声音,进而对制度的作用漠视与不信任,更有甚者退化到原始的“看管式管理”的地步。但即使如此,组织还是在实践中强调制度化管理,而且也普遍认为需要依靠制度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对管理制度需求仍十分强烈。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企业的快速扩张以及发展历史较短使得企业中工作程序、工作细则、规章制度等规范性的文件较少,没有制度可依,有时仅仅是口头上的协定。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有随意更改制度、制度的执行不统一以及不能长期一致、人治代替法制,对制度的执行也往往时冷时热。目前,中国企业的管理往往是基础薄弱,管理系统不规范、不健全。许多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规范还没有系统化,各岗位职责切实执行的比较少,由于管理制度没有系统化,导致员工只关注自己的工作,不了解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其它员工的工作内容。企业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缺乏制度以及对制度的执行力,从而导致各工作流程没有规范可循,相互之间容易产生纠纷,而且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也容易发生变形。尤其是发生纠纷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可以遵循,使得解决纠纷的方法也因人而异,造成员工的不满。此外,企业内部出现管理不统一,界限不明确,多头领导现象严重,工作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下,各种制度混乱,没有完善而系统的制度化文件,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的资料,企业内部信息流动不畅,员工缺乏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等诸多问题都是管理不规范造成的。

因此,建立一个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我国企业当前最为急迫的问题。

二、已有的研究现状分析

李健(2002)指出导致企业的兴衰可能有这样那样偶然的因素,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往往都是企业的制度问题。企业的制度主要包括:对主要经理人员的选择(包括淘汰)制度和激励监督制度,企业的重大决策制度,员工人事制度、福利制度、激励制度,知识管理制度,企业的日常运转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创新促进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制度等等。制度的一大功劳是能够大幅度地降低信息成本、交易成本,而信息成本是从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的成本,极少有交易者能够负担得起着这一全过程(Stigler,1967)。在先打下稳固基础的前提下,再去追求高度上的提升。一个科学的企业管理系统需要以下五大模块组成:发展战略规划、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和资本运营管理,这五大模块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运营系统,其中规范化管理最为重要(周坤,2004)。

企业组织有机构成的五个部分――目标体系、组织架构、岗位角色、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这五个部分分别讨论界定了企业规范化管理总体标准、决策制定管理规范化标准、组织架构设计管理规范化标准、岗位角色管理规范化标准、业务流程管理规范化标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标准(舒化鲁,2004)。通常认为作为企业管理地基的规范化管理是由8个系统构成,分别是:组织结构设计、工作流程优化、部门描述、岗位设置、规章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设立、薪酬体制改革、管理控制(见图1)。

目前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为不完善,通常没有把整个规范化管理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如有些学者侧重人力资源的研究,有些学者侧重绩效考核的研究。国内企业目前面临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获得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对我国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的建议

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也需要制度化,也需要标准化,但它的重点在于为企业构建一个具有自我免疫、自动修复的机能。也就是说,使企业组织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免疫功能,能自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能抵御外部力量的侵害。并且当企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外部创伤后,能自动地修复愈合,使企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或者说,它是要赋予企业组织一种生命力量,让企业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无论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致使企业组织发生创伤和病变后,具有自动愈合、自动产生抗体抵御病源,恢复健康的机能。现实中绝大部分走上不归之路的企业,之所以会因为很小一点挫折,就导致企业组织分裂解体,其原因就在于它没有这种自我免疫和自动修复的机能。

本文对已有的相关文献以及基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完善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设要从下而上。由于规范化管理制度是具有实操性的管理制度,并且其内容多涉及到具体各个岗位和部门的操作流程和任务,因此必须从下到上进行制定和规划,从而使上一级别的岗位设置和职责权利的分配更有依据。

二是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设要以保持企业内部渠道通畅为目的,下级员工必须能够及时了解上级的要求和意图,同时高层也必须能够及时地从各级一线工作人员得到准确、真实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一级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工作问题。从而使上下级间、部门间以及部门内形成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

三是规范化管理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须严格执行。规范化管理制度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制定好后,企业从上至下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以充分保障该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把规范化管理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规范化管理制度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来建设,要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一致,从而能够帮助企业的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五是规范化管理制度必须对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都应当建立清晰具体的职责说明,使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范围。杜绝相互推诿,没人承担后果的现象。

总之,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设要从上到下全面参与,全体执行。

管理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瓶颈。但目前中国企业的管理问题不是单个点上的问题,而是结构化、系统化问题,要真正改善企业的管理,需要运用系统化的思路,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张维迎(2004)指出,中国大量的民营企业,管理方面非常薄弱,甚至可以说没有真正的管理,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若没有有效的管理,是没有办法建立组织的系统能力的。

规范化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规范化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获得快速反应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规范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整体管理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系统,我国企业必须实实在在地建立和健全这一系统。否则,其他管理系统如目标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等均无从谈起。因此,建议企业应该首先从基础管理和员工教育培训抓起,再逐步建立先进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坤.企业规范化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

[2]Benjamin C.,Olivier anizations,firms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generation of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2,31:273-290

[3]刘兴海.试论企业规范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4]魏炜.基于帕累托最优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分析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4

[5]黄森.内部管理制度及其设计原理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篇6

一、推进企业工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企业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工会财务是由三个方面构成,即工会经费的收缴(收好)、管理(管好)和使用(用好)。“收好”就是要及时收足会费和行政拨交的属于工会的活动经费。“管好”就是要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分工会财务管理体制,实行民主监督,防止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发生。“用好”就是要根据“量人为出,统筹兼顾,勤俭节约,发扬民主”的原则,合理分配和使用经费。收好、管好、用好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和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收好”是“用好”“管好”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管好”是“收好”和“用好”的必要手段;“用好”是“收好”和“管好”的最终目的,而“管好”和“用好”也能促进“收好”。因此,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必须有机地结合全面完成。

根据《工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这一规定,为工会经费的正确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规定,基层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组织会员开展集体活动及会员特殊困难补助;开展职工教育、文体、宣传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为职工举办政治、科技、业务、再就业等各种知识培训;职工集体福利事业补助;工会自身建设;培训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会建家活动;工会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的法律服务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慰问困难职工;基层工会办公费和差旅费;设备、设施维修;工会管理的为职工服务的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附属事业的相关费用以及对所属事业单位的必要补助。另外,基层工会在保证正常工作生活且经费有结余的前提下,可用部分结余经费或实物开办为职工服务的“三产”或做投资经营。但必须进行可行性经济分析论证,需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同意,工会委员会讨论决定后才能编列预算,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确保投资项目的保值增值。

工会的财务应该独立自主地管理、单独开户、单独建帐建制。明确每一笔资金的使用用途及审批手续。健全分工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的保证。

笔者认为,推进企业工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充分认识企业分工会经费收好、管好和用好的重要性。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工会财务是由三个方面构成,即工会经费的收缴(收好)、管理(管好)和使用(用好)。“收好”就是要及时收足会费和行政拨交的属于工会的活动经费。“管好”就是要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分工会财务管理体制,实行民主监督,防止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发生。“用好”就是要根据“量人为出,统筹兼顾,勤俭节约,发扬民主”的原则,合理分配和使用经费。收好、管好、用好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和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收好”是“用好”“管好”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管好”是“收好”和“用好”的必要手段;“用好”是“收好”和“管好”的最终目的,而“管好”和“用好”也能促进“收好”。所以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必须有机地结合全面完成。工会的财务应该独立自主地管理、单独开户、单独建帐建制。明确每一笔资金的使用用途及审批手续。

2.健全分工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的保证。企业工会财务工作的开着是通过以收好、管好和用好作为基本经费为分支工会的工作提供经济保障的,同时也是企业工会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其中“收好”是企业工会经费同时也是企业工会展开财务工作的重要基础。规范管理、合理使用工会经费,是提高工会财务工作水平的关键,建立并完善企业工会规章制度是做好工会财务工作的基本保证。必须认识到的是,对于工会经费的使用必须要进行科学地、严格地管理,也作为工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会在制度的制定上下了苦工,专门制定了工会的财务监督机制,以加强财务管理。各种经费的使用必须到工会财务委员处审核入帐。加强工会财务监督,让广大职工会员放心。工会每年的帐目都有明细,每一分钱的使用都清清楚楚,财务永远向会员公开,接受会员的监督。几年来,工会会员对工会财务工作均表示满意和信任。

3.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是用好工会经费的目的,用好工会经费是做好工会财务工作的最终目的。工会经费的使用应着眼于职工群众,工会经费是职工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在经费的使用上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把有限的经费用于职工群众,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这也是工会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有鉴于此,在工会经费的使用方面,必须要基于“三服务”原则,即通过为企业发展谋求服务,也就是说要积极地推进与完善企业工会的财务制度,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以不断创新的姿态来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为工会组织建设谋服务,就是说必须要在工作中要积极树立企业全局发展的战略意识,经过合理安排和调配使用经费,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广大职工关心的问题,杜绝浪费;为职工群众服务,工会经费取之于职工,用之于职工,用在解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还注意关心特困职工、关心弱势群体。坚持量人为出,统筹兼顾,讲求实效,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结束语

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工会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时代所需。以上即是笔者通过经验总结针对企业工会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而阐述的个人建议,旨在于通过理论分析促进交流。

参考文献:

[1]孟迎春.试论加强企业工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J].中国工会财会.2008,(09).

篇7

一、引言

财务管理在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通过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工程项目决策、控制项目成本、掌握项目资金运转状况。所以,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保证建筑安装企业资金充足,从而为实现建筑安装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

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规范

建筑、安装项目的生产周期较长。多以月、年作为计算单位,有的工程建设周期长达几年、十几年,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征。现根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内容,梳理出以下会计核算规范。

1.收入的归集与结转

(1)预收工程款项的核算

按照与甲方签订的合同条款约定,收到甲方预付工程款项时,应借记“预收账款”科目。

(2)工程进度的收入确认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规定,建筑安装企业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按照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成本。

每月末,应由公司工程部或项目管理部门编制所有在建工程项目的工程进度实施情况报表,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反映工程完工进度,并估算完工资金量(含设备材料和施工费用)。为提高核算准确率,应尽量提供工作量签证单,由施工单位编制,交由工程监理单位签字确认,报经工程建设单位(甲方)认可。以增强收入确认的可信度。财务部门参照与甲方签订的施工合同、施工总工期,按照月度工程进度报表,确认收入金额,贷方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如企业已收到甲方资金大于确认的收入,借方冲抵“预收账款”科目;如企业已收到甲方资金小于确认的收入,借方计入“应收账款”科目。

2.单项工程成本的归集与结转

(1)预付工程款项及物资采购费用的核算

按照企业与外包施工队及物资供应商签订的合同条款约定,支付对方预付工程款项时,应借记“预付账款―xx单位”科目。

(2)工程实施过程中费用的归集

企业按照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项时,应借记“工程施工”科目,按要求每个项目必须进行单项核算。二级科目应下设工程项目明细。

(3)月度工程成本的确认与结转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在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应与月度收入一并进行结转。

如何合理确认成本金额呢?应由企业负责编制概预算与结算的部门,向财务部门及时提供单项工程的概预算、项目成本估算及毛利率等相关数据。财务部门核实数据后,用(合同收入―毛利)×实际进度来确认成本,将“工程施工”部分金额结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借方科目。

“工程施工”余额不足结转成本怎么办?成本费用如果在没有取得发票等凭据的情况下,进行估算挂账。就与税法所得税的相关规定有所冲突,税法要求企业成本必须据实列支,不得虚列开支。所以企业必须超前进行收入与费用配比筹划,防范于未然。应编制年度工程项目结转与清算的计划,标明每个单项工程清算与结算的任务与时间结点,以加快对外成本结算,配合好项目收入的结转。

3.工程项目完工结算

工程项目竣工投运后,企业相关部门应及时编制工程决算书,并清理外包施工、设备材料等各类合同执行情况,如需审计的,应取得审计报告。财务部门按照资料对该项目进行清算,调整前期已入账的收入与成本金额。并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对应付账款进行后续支付。

三、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管理水平的方法

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中,会计核算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直接决定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现阶段推进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会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是必要要求。通过会计专业培训活动,让会计核算人员巩固知识基础,从培训活动的实践操作和交流讨论活动中,促使会计核算人员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行业会计核算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优化和创新提供充分的保障。

2.加强跨部门沟通,建立重要信息共享平台

应加强企业各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重要信息的及时传递。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可建立工程项目结算信息平台,将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各个关键时点与重要信息,如:项目开工时间、工程进度、概预算数据、合同签订金额、竣工投运时间等等均录入系统,使工程管理部门、计经核算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提高各自工作效率。

四、优化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实施的策略

要将这些会计核算方式落实到位,首先,必须增强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对会计核算的重视,重视对会计核算方法的优化和创新,就可以为会计核算方式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为了确保会计核算结果的精确性。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使得会计核算在开展工作时有理可依,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展开会计核算工作,就可以为工作质量提供充分的保障。最后,核算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职责,企业相关部门与人员必须与会计人员密切配合,为了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应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与人员,利用责任的影响力提高各部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优化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实施提供充分的保障。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建筑施工财务管理质量水平,实现对会计核算方式的优化和落实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篇8

贵州省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自然资源,还拥有独特的民族社会风情文化,更有不可复制的红色旅游文化、社会历史文化以及酒文化等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加快,贵州省也加大了对其资源宣传的力度。不可否认,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在对其历史文化诸多层面进行宣传与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基于此,本文从贵州省内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网页建设以及特色资源建设方面进行考察、分析,以期提出改进的建议。

1 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贵州省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贵州省公共图书馆主要研究4个地级市(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图书馆、3个自治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图书馆、2个地区(毕节地区、铜仁地区)图书馆和贵州省图书馆,共计10个;贵州省高校图书馆主要研究贵州省内的17所本科院校图书馆。

1.2 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网页调查(调查时间为2009年11—12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电话调查部分图书馆等方法。

1.3 研究目的

通过对贵州省内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调查、对比,分析目前贵州省内图书馆在网页建设和特色资源建设方面的现状,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为其在特色资源建设以及宣传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2 调查数据、简要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调查数据

此次调查的数据大多是通过网络获取的。由于网络数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具有不稳定性,因此,笔者对相关网页进行了多次确认后才形成以下表格。

2.2 简要分析

从表1可知:在考察的10个贵州省公共图书馆中,有网页的只有3个,有特色资源的有6个,特色资源主要为地方文献。另外,从3个公共图书馆的网页上可以看出,贵州省图书馆、黔南州图书馆基本上能够对网页及时更新,且浏览量较大。

从表2可知:在贵州省17所本科院校图书馆中,有网页的学校共计16个,比例为94.1%;有特色资源的学校有13个学校,其特色资源主要为本校师生成果数据库、地方文献、民族文献等。

从表3可知:两种类型图书馆在所列举的两项指标上有差别。高校图书馆在网页的建设上整体要优于公共图书馆,同时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整体上也稍优于公共图书馆。

2.3 存在的问题

[JP2]在所研究的图书馆网页上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网页建设跟不上;高校图书馆虽然在网页建设上要好于公共图书馆,但问题依然很多。高校图书馆网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部分学校图书馆网页更新不及时,有的甚至很久没有更新;有的学校虽有自己的特色资源板块,但打不开;个别学校的图书馆网页打不开;有的学校图书馆虽有网页,但网页的内容、功能和版面有待改善。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图书馆的归属问题在部分学校网页上不统一,有的把图书馆归属在教学机构里,但该校并没有设图书馆专业课程,有的则把图书馆归属在行政部门里。

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也有不少问题,比如在特色资源建设的意识上较为薄弱、特色资源数量相对较少等。另外,部分图书馆的网页上没有特色资源板块或者没重视特色资源建设;具有特色资源的图书馆网页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要么体现的特色不明显,要么层次不清晰,且省内图书馆资源建设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许多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资源还没有搜集整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类型缺乏多样化;图书馆间资源共享度还有待提高、技术力量上也需加强等。

[JP]

3 原 因

3.1 经济相对落后

据有关资料显示,贵州省1998年生产总值为843亿元,2008年生产总值为3 333.40亿元,尽管生产总值在10年间增长了2.95倍,但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还较靠后;2008年的政府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方面下降了11.2%[3]。这些数据也一再说明了图书馆作为一个非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经济依附性决定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4]72。可见,只有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图书馆的发展才能有物质上的保障,同时也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中。

3.2 信息化意识不强

从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贵州省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意识有待加强。贵州省由于诸多原因,其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不高,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和动力也由于诸多因素受到制约。

3.3 特色资源意识不强

由于认识水平有限,在很长的时间内,贵州省内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被人们遗忘,甚至今天有些特殊资源依然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民族语言、民族舞蹈、民族工艺等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面临失传的境况,而一些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也只有受到国外的关注后才得到国人的重视。[5]

4 建 议

4.1 加大对图书馆投入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部门,不但要有漂亮的外形,更要有丰富、独特的内容。目前贵州省的图书馆馆舍建设整体上有所发展,但其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上还要加强投入,信息化和特色化建设投入方面尤其要加强。

4.2 加强特色资源建设的认识[6]

贵州省特色资源资料丰富,只有将其整理,才能为读者科研服务带来便利,从而进一步推动本省的发展建设。作为高校图书馆,如果把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那么还可以使本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4.3 提高特色资源建设的水平

贵州省有丰富的特色资源,而且特色资源的形式也丰富多样。在特色资源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应该将有形与无形的特色资源相结合,图、文、声、影相结合,并充分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贵州省的特色资源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4.4 加大特色资源的整理与挖掘

目前,贵州省还有相当多的特色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如贵阳中医学院拥有贵州省最多的中医古籍文献以及苗族、侗族和藏族医药文献,如若加以整理和挖掘,会形成较好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另外,贵州作为酒乡,对酒文化资源的整理与研究还有潜力可挖;同时,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贵州省内图书馆所收录的特色资源还可以进行深层次加工和研究。

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可达性、信息资源的独特性日益成为服务部门追求的目标,而贵州省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此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特色资源建设是贵州省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有林.安顺市图书馆发展之探讨[J].贵图学刊,2002(4):53—54.

[2] 黄 勇.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藏书体系,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对黔东南州图书馆馆藏资源现状的思考[J].贵图学刊,2007(4):56—57.

[3] 贵州省人民政府统计公报[EB/OL].[2009-11-05].gzgov.gov.cn/pages/zfgg/zfgb_tjgb.asp.

篇9

胜任力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和实施前提,它关注影响员工绩效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能将绩效优异者和绩效一般者区分开来,甚至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绩效考核研究对于规范企业运行、提高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队伍素质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等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为此,本研究从新兴的胜任力研究出发,以期为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提供新的方法。

一、胜任力的内涵及与绩效的关系

胜任力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 年在《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组织在人员选拔和甄选中采用的传统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术测验以及等级分数等测试手段,不能预测其从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的绩效,以及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同时这种测试手段对某些特定人群也不尽公平。他认为胜任力是个人的一些潜在特点,它包括动机、个性特点、自我形象、价值观、知识和技能,这些潜在的特点促成了个人有效或卓越的工作绩效。

胜任力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绩效关联性,与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紧密联系;动态性,与工作情景联动;可区分性,能够区分优秀业绩者与普通业绩者。由此可见,胜任力概念从一出现就和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将胜任力导入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管理中,更能从深层次探讨个人特质对其业绩的影响。

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出现得比较晚,人员考评体制相对滞后,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同时由于该类起企业往往依附于城市建设的相关单位,因此使得贵阳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的绩效考核和指标体系都到受多种体制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的影响,归纳总结起来我国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岗位职责不明确

由于贵阳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成立较晚,因此很多企业的岗位说明书不配套,岗位职责不清,不能科学判断员工和岗位的匹配程度,从而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缺乏依据。

(二)绩效考核方式不科学

目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对员工绩效考核时由于部门之间沟通少,员工之间相互不熟悉,很难做到公正、客观;受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和内敛的作风,怕矛盾、怕冲突,给对方考评时追求无差别趋同,普遍给高分,使得考核失去意义。

(三)绩效管理缺乏相应的支撑

由于缺乏对绩效管理重要性和系统性认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一般没有专门的考核部门。员工间进行评价时, 只要根据主观印象打分,草率了事,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各部门都不积极配合,使得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更加困难。

三、基于胜任力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建议及对策

在分析目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参考相关胜任力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及借鉴国外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和其他公司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方案规划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目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胜任力绩效考核规划方案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一)确立胜任力导向在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要求和业务职能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角度出发,并采取相关的辅措施和配套方案,确保该项战略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以提升其对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和服务战略的支撑能力。例如将胜任力与员工的薪酬及职位晋升方案挂钩,将效益机制和效率机制引入到内部考核之中,根据员工的价值创造进行比例性分配,从而激活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和创新机能。

(二)提高对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岗位职责和价值创造细分和评价的质量

结合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工作岗位技术性强、业务综合优化需求高以及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根据其业务运作流程和机制确定岗位的价值创造流程,以提高服务满意度为导向细化岗位职责,从而为岗位胜任力的绩效考核系统的制定准备坚实的基础业务数据支持。现代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的布局优化和输送策略等等业务岗位对于员工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技能也比较综合化,不同岗位之间的价值贡献也不相同,因此要对这些岗位业务体系做出相应的定量化考核方案。

(三)根据职位要求确定一般胜任力和特殊胜任力绩效标准

篇10

经国务院批准,现对企业符合离休条件的职工病假期间工资待遇规定如下:

一九四九年九月底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相当行政公署副专员职务或行政十四级以上的干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相当副县长职务或行政十八级以上的干部,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和工人,在病假期间工资照发。

本规定从下达之月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