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投资操作技巧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0 14:46: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货投资操作技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现货投资操作技巧

篇1

投资者:孟凯

孟凯是从2001年正式投资金银币的。“从2001年到2003年年初,金银币市场曾经出现了一轮牛市。当时,最差的彩金币价格从2600元涨到了10000元左右,涨了近4倍。”

孟凯曾经以1600元买了一套中国金币总公司错版的龙凤呈祥彩金币。这套错版彩金币最后涨到了50000元。

投资金币获得了不小的收益,孟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金币投资。2005年,他分析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极可能会有猴子,所以,就买入了一批猴子题材的金银币,结果选错了。 “当价格下降以后,心里还真是有点后悔和紧张,害怕就这么亏下去了。”,孟凯笑着说,“我当时就一直这么捂着。到了2006年,黄金价格像是坐火箭一样,金币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孟凯告诉记者,通过这件事情,他深刻体会到了黄金保值升值的作用。“目前,国际黄金价格一路上行,但这一轮涨价行情蔓延到金银币市场仍需一段时间,价格还应该有上升空间。“如果抓住这个时间差,收益会相当好。”

金币投资三大取向

法定货币性质是投资取向的最重要的要素。有些金币是由央行发行的,并带有自己的面值,其本身就含有一定的价值。即从发行的角度看,纪念金币不仅仅具有商品属性,而且具有货币属性。

金币的艺术性。我国纪念金币从立项到设计制造都汲取了中华文化精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金币的纪念性。金币在设计上寓意深刻,在选题上非常考究,有重大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历史事件,如香港和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纪念币,有历史名人纪念币等。

投资黄金保证金

投资者:程先生

2005年下半年,程先生投资黄金保证金。“刚开始的时候,我的保证金账户上有6万元本金,仅仅两周就变成了60万元。”据了解,能如此快地赚到10倍的收益,是因为当时国际金价看涨,每盎司从670多美元,短时间内就涨到了731美元。“我习惯做一天甚至一小时的短线操作。最长的一次,是每盎司660美元买入多单,两天后在690美元价位卖出。”

“初战告捷后,很快就栽了个跟斗。”程先生告诉记者,从2005年5月23日起,国际金价出现大幅波动。“我又做得比较‘猛’,满仓操作给以后留下了祸根。”由于事先只给账户中三分之一的资金设置了止损位。“金价从670美元的价位大幅下挫至642美元附近时,我正好有事不能抽身,没有及时补足保证金,短短几分钟,38万元资金遭强行平仓,只剩下不到1万元。”

但随后,程先生追加了12万元资金,两周的重仓短线操作之后,账户的余额又回升到了近30万元。如果给全部资金设置止损,损失就不会这么惨重。投资这也算是个教训吧。”

篇2

专家:

期货市场基本的经济功能之一是为现货企业提供价格风险管理的机制。为了避免价格风险,最常用的手段是套期保值。套期保值(Hedging)的基本做法就是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相同的期货合约,对冲平仓,结清期货交易带来的盈利或亏损,以此来补偿或抵消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或利益,使交易者的经济收益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理论上讲,套期保值为现货商提供了理想的价格保护,防止了价格反向运动带来的可能损失,但实际生活中,这种保护并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许多因素,如基差等经常会影响套期保值交易的效果。

套期保值可以大体抵消现货市场中价格波动的风险,但不能使风险完全消失,主要原因是存在“基差”这个因素。

基差(basis)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近期合约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例如,2011年5月30日大连的大豆现货价格2700元/吨,当日,2011年7月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价格是2620元/吨,则基差是80元/吨。基差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这主要取决于现货价格是高于还是低于期货价格。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则基差为正数,又称为远期贴水或现货升水;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则基差为负数,又称为远期升水或现货贴水。

在商品实际价格运动过程中,基差总是在不断变动,而基差的变动形态对一个套期保值者而言至关重要。由于期货合约到期时,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会趋于一致,而且基差呈现季节性变动,使套期保值者能够应用期货市场降低价格波动的风险。基差变化是判断能否完全实现套期保值的依据。套期保值者利用基差的有利变动,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保值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套期保值交易获得额外的盈余。一旦基差出现不利变动,套期保值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蒙受一部分损失。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两种价格变动的时间和幅度是不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某一时间,基差是不确定的,所以,套期保值者必须密切关注基差的变化。因此,套期保值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基差的不利变化也会给保值者带来风险。虽然,套期保值没有提供完全的保险,但是,它的确回避了与商业相联系的价格风险。套期保值基本上是风险的交换,即以价格波动风险交换基差波动风险。

套期保值的操作方法很多,卖出套期保值和买入套期保值是其基本方法。

卖出套期保值是为了防止现货价格在交割时下跌的风险而先在期货市场卖出与现货数量相当的合约所进行的交易方式。例如,春耕时,某粮食企业与农民签订了当年收割时收购玉米10000吨的合同,7月份,该企业担心到收割时玉米价格会下跌,于是决定将售价锁定在1080元/吨,因此,在期货市场上以1080元/吨的价格卖出1000手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到收割时,玉米价格果然下跌到950元/吨,该企业以此价格将现货玉米出售给饲料厂。同时,期货价格也同样下跌,跌至950元/吨,该企业就以此价格买回1000手期货合约,来对冲平仓,该企业在期货市场赚取的130元/吨可以用来抵补现货市场上少收取的部分。这样,他们通过套期保值回避了不利价格变动的风险。

买入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以便将来在现货市场买进现货时不致因价格上涨而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这种用期货市场的盈利对冲现货市场亏损的做法,可以将远期价格固定在预计的水平上。买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现货商品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投资者常用的保值方法。

还有一种操作方式是选择性套期保值。实际操作中,套期保值者在期货市场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他们的利润,而不仅是为了降低风险。如果他们认为对自己的存货进行套期保值是采取行动的最佳方式,那么他们就应该照此执行。如果他们认为仅进行部分套期保值就足够了,他们就可能 仅仅针对其中一部分风险采取套期保值行动。在某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对自己关于价格未来走势的判断充满信心,那么,他们就可以暴露全部风险,而不采取任何的套期保值行动。

饲料企业从签订豆粕现货购买合同开始,到饲料销售出去为止,在整个过程中,都拥有豆粕。合同价格一旦确定下来,风险随之而来。这是因为,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中,价格下跌,企业就遭受损失。采购经理签订了现货合同以后,担心价格下跌,心理发慌,但是,为了满足工厂生产的需要,必须要有部分存货,这时候怎么办?期货市场就可以帮助你,你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做卖出套期保值来回避价格风险,对存货(现货购买合同)进行卖出保值。假如,一家饲料企业以2050元/吨的价格买入豆粕,加工、销售期在3个月,这时,企业担心价格下跌,那么,就应该在期货市场上做卖出套期保值。

选择性套期保值另外一个作用是锁定投机利润。假定一家饲料企业在3月份以1980元/吨的价格预定了豆粕现货,交货时间为3个月后。他确信这个价格比较低,而且预期1月后的豆粕价格会上涨。到了4月份,豆粕价格上涨到2180元/吨,该加工企业认为此价格太高了。他推测豆粕价格会跌至2060元/吨。假定他的预测是完全准确的,如果他一直持有最初的现货合同,中间不发生任何变化,他最终会获得每吨80元的净收益。实际上,他先赚了200元/吨,然后亏损120元/吨。在一个富有弹性的套期保值方案中,他可以在2180元/吨的价位上卖出豆粕期货,为豆粕的现货合同保值,从而赚取200元/吨。该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卖出豆粕期货套期保值,在保留对豆粕现货控制的前提下锁定利润。

对原料存货是否需要做卖出套期保值,什么时候做,做多少,都是基于采购经理对市场价格和价格走势的一个综合判断。相对于期货投机来讲,套期保值的确要复杂得多。首先,现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来做套期保值,不能把套期保值与投机交易混为一谈;其次,要严格控制期货交易量,不能超过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第三,要制订详细的套期保值计划和操作方案,计划书中要充分考虑基差、季节性、品种特性等因素。

“增发股”的操作技巧

最近,决定增发的上市公司又增多了,关于“增发股”有没有投资机会?应该如何操作?(贵州省江涛)

专家:

参与股票“增发”的投资者事先需做好“功课”。一般来说,主要的准备工作有以下三项:首先是熟悉增发方案,了解可配数量;第二是根据增发价格,备足所需资金;最后是根据所需资金,确定筹资方案。普通投资者的筹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往账户注入新的资金,还有一种是通过卖出原持有的股票获得所需资金。采取后一种方式筹资时,一般选择已经获利、股价出现滞涨、持仓比例较重的股票。卖出后,既可待增发买卖结束、获利目的达到后,将原卖出的股份低吸回来,也可另行选择其它股票进行买入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通过后一种方式筹资时,须防止待卖股票因召开股东大会等原因而出现停牌,导致想卖卖不了。万一遇到待卖股停牌这种情况,也可采取补救措施,提前将股票卖出,也可改卖其它股票筹资。总的原则是要留有余地,适当多备些资金,防止因资金不足导致增发不成。

在做好上述操作准备的基础上,投资者还要通过对“增发”的静态成本、动态目标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计算出盈利空间,据此确定是否参与股票增发。

第一步,测算静态成本。静态成本一般包括增发价和交易费。增发价是指增发公告公布的价格,交易费则包括手续费、印花税、过户费等在内的所有成本类费用。

篇3

一、股指期货风险的定义与分类

股指期货的风险主要指的是股指期货的参与者在股指期货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收益的不确定间接或直接引起的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在用股指期货进行杠杆交易规避交易风险的同时,股指期货本身也会产生风险。股指期货风险可以分为一般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特殊风险(基差风险、标的物风险、交割制度风险等)。

二、股指期货风险产生的微观机制条件

1.交易员越权违规交易

交易员受巨额利益的诱惑,在机构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交易员很有可能违反既定计划和操作规章,擅自改变交易的金额、时机、工具以及交易风险系数等决策内容。在交易员越权交易获利的情况下,决策者及交易员本往往只看重盈利的结果,忽视交易操作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本身的巨大危害,容易滋长交易员的侥幸心理。这种行为对一家投资机构往往会构成巨大风险。1995年日本大和银行、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的巨额亏损都和交易员的违规操作有关。

2交易主体管理薄弱

股指期货交易市场上有三类交易主体:投机者、套利者与套期保值者。由于投机者的适度投机行为,股票投资者得以转嫁投资的风险,而因为套期保值的投资者所提供的价差机会,投机者会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也可获得高收益。一旦上述平衡状态被打破,投机行为多于投资行为,期货交易关于现货市场未来预期就会对现货市场产生“倒挤”压力,就会影响期货市场正常发挥规避风险功能。

3.股指期货的功能缺乏深入了解

股指期货具有两大基本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就是利用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外一个市场上出现的亏损,达到盈亏相抵、锁定目标利润的目的。价格发现功能是指在期货市场上通过公平的期货交易而形成的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的过程。但是,这些功能的发挥只有在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出现同方向、同比例变化,并在临近交割时两个价格不断趋同的条件下,套期保值的功能才能实现。否则,不但套期保值难以实现,还会面临随时产生的巨大危害。

三、股指期货风险微观层面的管控措施

1投资者的风险控制

投资者的风险防范目标是维护财务安全。因此为有效的防范风险,投资者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识别股指期货风险 。股指期货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广大投资者对它还缺乏了解,尤其是股市投资者数量巨大,股指期货风险意识、投资技巧普遍缺乏。因此,投资者应该一方面加强对经济因素的分析和把握,提高风险意识与操作技巧,不断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另一方面投资者应掌握相关期货交易的常识和技术,合理安排资金与持股比例,将风险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避免盲目跟风,对于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加强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投资者风险控制的重要防线。资金管理主要有2个方面:首先,要设定合理的资金规模。投资者对资金规模的把握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还要结合投资项目本身特性。若财务杠杆过高,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就会被削弱。机构投资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应,通过积极的财务政策使投资效益最大化,同时又要注意财务风险。因此,合理安排资金规模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合理的资金配置。股指期货仅是众多金融工具中的一种。为有效防范风险,应把资金在不同的投资种类之间以及专项项目与投资组合间进行合理配置。

2.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控制

经纪公司作为期货交易的中间人,经纪公司直接面对投资主体,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行情咨询、资金结算、实物交割等相关服务,经纪公司的行为是否规范合法,直接关系到客户切身利益和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

经纪公司对员工的约束与管理。期货经纪公司员工的风险可以分为客观失误和主观故意。前者是因为员工操作失误而导致公司发生损失;后者是由于员工职业道德问题而引发的,比如恶意透支、伪造客户签字等造成期货公司承担责任而发生的损失。这些都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风险。因此,期货公司对其员工的约束管理包括:提高员工的股指期货交易技能与知识水平;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关注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在股指期货交易风险控制中,期货公司可以采用的制度有:保证金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财务与结算制度以及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因此,期货公司必须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与约束公司的经营行为与员工的业务行为,有效地控制风险。

经纪公司对客户的风险控制。经纪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使经纪公司常常会降低对客户的监管要求,事实证明这是许多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期货经纪公司对客户风险监管措施包括:一是控制客户信用风险。期货经纪公司要全面掌握客户的资信状况,保证客户有足够的资金从事交易。二是要严格执行保证金和保证金追加制度。保证金是客户履约的保证。经纪公司的保证金水平一般要高于交易所的保证金收取标准。期货公司股指期货的主要风险源自客户。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最终会体现在股指期货的价格上,从而使客户的资产发生变化。一旦保证金发生透支,期货经纪公司就会面临直接损失。因此,对客户的管理应当细致、严格,一般包括:审查客户资格条件、资金来源和资信状况;对不同客户分别设定保证金水平,并严格执行保证金管理制度;提高客户的股指期货知识和交易技能水平;对客户加强风险意识和遵纪守法教育;提供辅助风险管理工具。

参考文献:

篇4

一、引言

适时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推动投资理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改变投资者结构;回避股市系统风险,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与功能,等等。但是,股指期货也有其风险,保证金机制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每日结算制度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期货高于现货市场的敏感性,都给投资者造成了看得见的风险与压力,它为投资者“以小博大”提供可能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被同步放大。

2007年10月底,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中国股指期货在制度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的时机正日趋成熟。一段时间以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股指期货吊足了各路投资者的胃口,他们历兵秣马对股指期货充满了期待,期待在将来的股指期货交易中一显身手赚得个盆满钵满。在股指期货何时推出仍然悬而未决的时候,正是继续做好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的有利时机。

二、股指期货风险何在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风险规模大、涉及面广,具有放大性、复杂性、可预防性等特征,股指期货使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弘扬,市场稳定性提高,但是,投资者投资方向一旦出现错误,风险会成倍放大。对于股票投资而言,三四个跌停也许并不会使持有者陷入绝境,但对于股指期货,10%的升跌就会将保证金全部蚀光,满仓操作更有“暴仓”的危险。概括起来,股指期货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资产价格波动。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是买卖期货合约的获利机会,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但是机会是市场预期、分析、判断的产物,存在着不确定性。股指期货作为指数的衍生品与股票市场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连锁反应,股票指数的涨跌决定股指期货的赢亏,股指期货发挥着指引股指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可能使股票市场波动增大。

2.杠杆效应。股指期货将以沪深300指数为交易标的,假设股指期货的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0%,投资者投资500万元的股指期货,只需50万元的保证金。如果看对了方向,当指数上涨5%时,他的盈利为25万元;同理,如果判断失误,其亏损也会放大10倍,它在放大盈利的同时也放大了亏损,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亏损和股票的浮动盈亏不同,是真金白银的实际进出,一旦被强行平仓,投资者不可能像股票那样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解套”。

3.高流动性。股指期货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规避现货市场的系统风险,但是,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它有着不同于现货交易规则的高流动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机构众多;二是T+0的交易制度和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可以用少量资金在当日多次交易数倍于面额的合约,再加上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一旦方向做反,稍大的价格波动就可能招致强行平仓,一次亏损就会将以前的盈利和本金消耗殆尽;三是作为期货产品的时间概念与股票不同,一般持有5天以上即算长期,持有期的缩短必然使交易更加频繁。

4.市场风险。股指期货业务中市场风险来源于它的不确定性,因为任何分析都只是预测,存在着与市场价格偏移的可能性。期货交易是一一对应的零和规则,即市场存在多少买方合约就存在多少卖方合约,如果市场中持有合约的买方赚了钱,那么持有合约的卖方肯定就赔了钱,反之亦然。投资者在每一次交易中,不是充当买方就是充当卖方,交易结果除了赚钱就是赔钱,概莫能外。也就是说,期货交易买卖双方必有一方赚钱,一方赔钱,这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客观原因。

5.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如果股指期货市场管理法规和机制设计不健全,可能产生流动性、结算、交割等风险,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可能使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小而言之,有的机构不具有期货资格,投资者与其签订经纪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某些投机者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使一些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投资者在一些经纪公司或者公司签署合同时,由于不熟悉股指期货各个环节的流程,不熟悉相关法规,对于那些欺诈性条款不能识别而导致风险。

三、加强风险控制教育

股指期货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交易标的、风险特征和运行规律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和股指期货知识宣传、普及,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尽早熟悉市场、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理性参与市场。

1.明确游戏规划。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产品能否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功能发挥、长远发展,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以及股指期货知识的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制定了“一规则三细则五办法",明确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这是股指期货的基本原则及操作指南,首要的任务是要宣传、普及这些规则、细则、办法。除了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加以普及,也可采取成立培训讲师团、编印各种基础知识读本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避免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在对市场缺乏基本判断,对市场风险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参与。

2.突出风险教育。投资者在依据预测提供的入市机会进行交易时存在交易风险,期货交易机会和风险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些投资者在入市之前不能正视期货交易的风险,热衷于期货交易“以小博大"的市场机制,这需要在投资理念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积极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认识金融期货的特点,客观评估各自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科学理性的投资决策。

3.培养理性投资群体。把握机会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控制风险是获取收益的保证,投资收益实际上是把握投资机会和控制投资风险的报酬,面对机会和风险,不同投资者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些投资者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喜欢听信传言跟风而动;有些投资者缺乏自信,在“一慢,二看,三通过"中失去了市场投资机会;有些投资者见涨就买,见跌就卖,一旦出错,就立即砍单,习惯过度交易,热衷于短线交易和满仓交易,没有止损概念,这些非理性投资群体将是期货市场的失败者。风险控制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理性投资者,他们对风险投资和资产管理有清晰的认识,面对市场机会和市场风险头脑清醒,习惯于从风险的角度来考察和选择市场机会,每一次交易都能经过缜密的分析、事后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们也会在某次交易中失手,但是,他们往往能够笑到最后,成为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赢家。由众多理性的投资者组成的市场才是理性的市场。

4.注意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风险控制教育既要宣传投资机遇,更要告知市场风险;既要普及证券期货基础知识,又要培训风险控制能力;既要明确金融期货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又要正确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风险防范为重点,深入剖析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使投资者获得启发和教益。初期可将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法规政策、交易流程、风险特征等基础知识的普及上,随着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逐渐熟悉,可以将培训工作逐渐过渡到交易策略、风险管理和市场研究分析等领域。股指期货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国外的期货市场大量的风险投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中选取典型案例教育投资者,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加强风险控制教育,不仅能够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风险控制教育能够使投资者、期货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倡导理性参与的意识,为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和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为期货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提高风险自我控制能力

股指期货在交易规则、方式、投资策略等方面与股票、债券、基金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投资商品期货也不尽相同。对广大的证券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深入地学习、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知识,以改变业已形成的投资习惯和心理。尤其是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中小投资者最好能抱着尝试和学习的态度,在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机会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投资者,才能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得益者。

1.实力上的判断。每一笔期货交易既是一次赚钱的机会,也是一次冒险。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量力而行,才能享受到股指期货交易的乐趣。善于独立分析,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风,在交易中又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亏得起赢得起。

2.知识上的准备。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必须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要有效地把投入资金比例、开仓头寸、止损幅度设置好,如果在知识面和操作技巧没有预先的学习和贮备的情况下贸然参与股指期货,将承受更多更大的风险。深入了解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交易软件的使用以及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将游戏规则了然于胸后再坦然进入这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将成为期货投资赢亏的关键。

3.心理上的准备。期货合约是一个完全被放大了的市场,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心理上的考验。在指数大起大落,资金大进大出的股指期货市场,一些投资者出现贪婪、恐惧、急躁等情绪在所难免,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从事股指期货,才可能够在操作中游刃有余,避免出现心理上的崩盘。

4.控制风险的方法。由于每日结算制度的短期资金压力,投资者既要把握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向现货价格回归的特点,又要注意合约到期时的交割问题;既要抛弃股票市场满仓交易的操作习惯,控制好保证金的占用比率,防止强行平仓风险,又要根据交易计划加仓或止损,切忌心存侥幸心理硬扛或在贪婪心理驱使下按倒金字塔方式加仓。控制风险的方法很多,理论上的积累固然重要,也需要投资者在今后的操作实务中善于归纳、总结。

发展股指期货是完善和深化我国证券市场的必然选择,通过风险控制教育,让投资者掌握股指期货的运行规律,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特点,这样才能使投资者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确保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姜昌武.应对股指期货时代的市场风险.中国证券报,2006.6.29

篇5

股市的整体态势是以股票指数来诠释的,股指期货则是对股市整体态势的预期。它集合了影响现货市场的各种因素和对影响因素的预期、现货市场股指价格和成交量、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等重要信息,连同期货市场交易动向,形成新的价格。在理论上,这个新价格是股票现货的预期未来价格,它既是以现货标的股指为基础,也是对现货的指导。因此,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互为基础,相辅相成。成熟的现货市场是发展股指期货的先决条件,而股票指数是股票的衍生物。股指期货价格总是以自己标的物的现货价格为基础的,不可能出现与股指现货价格完全脱节的情况:在股指期货价格高于股指现货价格的正向市场上,股指期货价格最终会下降到股指现货价格的水平;或者,股指现货价格最终会上升到股指期货价格的水平,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联动的关系。

在正向市场上,如果股指现货价格下降,股指期货价格也下降,而且因为股指期货价格原本比股指现货价格高,所以降幅更大,直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收敛一致。同样,在正向市场上,如果股票现货价格上升,股指期货价格也上升,但升幅小于现货价格,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合二为一。

在反向市场上,由于人们对股票现货商品的需求过于迫切,股票现货价格再高也在所不惜,从而造成股票现货价格剧升。购买者愿意承担、吸收全部持有成本,随着时间的推进,股指现货价格与股指期货价格如同在正向市场上一样,会逐步接近趋同,到交割月份收敛一致。

总之,因为股指期货价格是未来某一时间上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流逝,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股指期货价格就会趋向于股指现货交割价格。如果临近合约到期时,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出现超过交易成本的价差时,交易者必然会抓住机会进行套利交易,使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渐趋一致。

二、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积极影响

股指期货是现今各国证券市场中资产管理与投资组合中应用广泛、具有活力的风险管理工具。通过证券组合投资可以有效地化解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而对于导致股市齐涨齐跌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在资产配置中加入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来有效规避。股指期货的引入将大大改善股票市场配置风险的能力,丰富投资者的操作策略。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不同产品配置,深化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

(一)股指期货交易可以活跃市场,扩大交易量。股指期货和现货交易量呈双向推动态势。

首先,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增强投资者更广泛参与股票现货市场的信心。各种闲散资金、机构资金不仅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这个市场,而且还会从战略上考虑在这个市场配套长期投资。因此,推出股指期货,是做大股票现货市场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的根本保证。指数期货操作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中小投资者在此领域明显处于弱势。机构投资者将携其专业技术人才优势、设备和信息优势,通过强大的研究分析能力和交易操作技巧,充分利用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与相关标的资产搭配进行操作,从而分散风险,兼或提高收益。同时,海外资金也因为有了避险以改变组合风险配置的工具,增加了投资中国市场的兴趣,更愿意将资金投入中国股票市场。

其次,推出股指期货最终会有利于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长期平衡协同发展。由于股指期货在操作上有高杠杆特性,并具有不同于传统股票投资的特殊风险报酬模式,将既能够吸引传统股票投资者进行避险性投资,也可以吸引高风险偏好属性的投资者进行套利性投机。因此,一方面将促使传统股票投资者进行资金配置的调整,调出部分资金进行风险配置,减少传统股票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将吸引场外投机资金进入,从而形成场内资金与场外资金、投资者与投机者在股票现货和股指期货等产品上资金的重新配置。

再次,股指期货的操作增加了做空机制,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方式,给投资者提供了熊市和牛市均能盈利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从而活跃股票市场,尤其在股市低迷时期这种作用更为明显。我国现行的《证券法》不允许股票做空,如果投资者想要在股指飙升的时候卖出,再等到股指回落的时候买入,赚取卖空的收益,在股票现货市场是不能够做到的。有了股指期货这一反向的操作工具,投资者就可在股市现货市场大胆投资,既可以买多又可以做空。即使在股市低迷时,投资者也可大胆进入市场,从而对现货市场的扩容起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

(二)股指期货改变了传统股票交易的思维方式,满足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的需要。市场上除了原有的那些交易动机外,还多了避险、套利的交易动机。股指期货的重要功能是套期保值,投资者可以卖出股指期货对冲目前持有现货组合的系统风险,或买入期货合约为未来构建的组合保值。股指期货的这种特点将改变目前资产管理的策略和模式,证券资产将不仅要考虑现货市场的已有品种,还需要留出一定的资金头寸,根据风险收益目标在现货和期货之间作恰当的资产配置,实现特定的投资目标。资产组合将出现差异化、个性化,投资者可选择余地将极大地拓宽,思维方式就更复杂。股指期货上市后,市场有了规避风险的工具,各类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就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组合风险收益,满足不同资金的需要,市场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将能够容纳各类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一工具对冲风险,实现符合其资金性质的风险收益配比。这将有力地吸引这三类资金的进入,机构投资者的种类将呈现多样性。

(三)指数成分股票将成为市场追捧。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其标的指数的成分股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特别是成分股中的超大蓝筹股的战略性作用将得到提升,这种战略性的提升也必将带来相应的市场溢价。成分股的战略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分股当中的超大蓝筹股对市场指数运行趋势和程度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其涨跌直接影响沪深300指数,进而可能左右股指期货的趋势,吸引投资者的关注;第二,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日益发展,加大成分股的稀缺性,从而形成资源稀缺性溢价,推动成分股价格的上涨;第三,成分股是打通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战略筹码,不管是股指期货的套利者还是套期保值者,都将从持有成分股中受益。

(四)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对行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行业中公司的业绩往往存在同向性,市场也经常表现出较强的板块效应。因此,未来的市场很可能经常出现某只成分股的上涨,带动整个行业个股普遍上涨,从而推动整个指数上涨。而对于在成分股中占比很小的行业,即使其板块效应显现,也可能很难对指数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正因为这种效应的存在,会促使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对指数影响力更大的行业中去,从而获取对指数的同向影响性。

(五)增强国民经济“晴雨表”作用。股指期货行情通常会领先于股票大盘,股指期货的价格变化恰恰是对股票现货远期市场波动的反映,股指期货对宏观经济等各种新信息的敏感度高于现货市场,它可以通过市场的联动作用,加快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应速度,引导股市走势,以GDP/PPI为基础,可以对指数波动提供合理的定价,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提高现货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历史证明股指与GDP密切正相关,而长期以来我国股市运行不仅不反映GDP的增长真实情况,反而成为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倒像”。这种情况势必影响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证券市场自身成长。引入股指期货交易后,市场参与者集国内外宏观政治、经济、社会等信息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将集中反映于股指,通过公开竞价交易等制度,形成一个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然后通过指数套利和心理预期迅速利用现货市场,从而大大缩短宏观经济和股票现货市场走势之间的时滞,增强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提高现货市场价格发现、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股票市场发展。

三、推出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负面影响

股票现货、期货市场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但由于股指期货的交易对象是人为设立的股票价格指数,本身带有一定虚拟性,现有本土机构投资者普遍不具有股指期货的对冲交易经验,再加上监管经验缺失,就可能给现实经济运行带来较大的破坏力,进而影响股票现货市场的正常发展。

(一)可能造成股票现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我国股票市场是个新兴市场,市场效率不及发达国家市场,价格波动非常频繁且幅度偏大,以现货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股指期货的助涨助跌作用,反作用于现货市场,可能导致价格频繁乃至异常波动,从而产生较大风险。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这种以小搏大的高杠杆效应,吸引了众多投机者的加入,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价格波动风险。由于这种大量存在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会减少股票价格中包含的信息,从而增加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

(二)短期内可能导致股票现货市场的资金分流。由于股指期货相对于股票现货交易而言,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证金比例低、杠杆倍数高等优点,短期内,股指期货与现货股票常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替代效应,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可能会对现货市场产生资金排挤效应,尤其是重视指数、偏爱高风险投资的投机者。鉴于权证的交易量能够在很短时间占据整个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半壁江山,可以大胆地预测,股指期货的交易量将很快是股票交易量的几倍。但这种影响只是短期的和局部的。就长期而言,二者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互补作用。由于股价指数期货提供了避险途径,投资者在市场风险能够掌控的情况下,投资股市意愿也会增加。

(三)可能产生市场操纵、不公平交易等违法行为。由于我国股市没有信用交易,在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投机者受利益驱使,极易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以牺牲中小投资者利益为代价,利用股票现货和股指期货的联动效应,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这种行为既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扭曲了价格,影响了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还会造成不公平竞争,损害其他交易者的正当利益。

总之,对于股指期货可能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我们都必须正视和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使其可能产生的这些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如何让股指期货发挥应有作用

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股指期货本身是一种“中性”的产品,既能成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手段,也可能成为投机者操纵市场的工具。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关键问题在于市场监管、风险管理、期指合约的合理设计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一)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了适应期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期货监管应全面推广以净资本监管指标体系为核心的期货公司财务安全监管,实施投资者保证金安全监控系统,把市场交易变化和保证金水平增减同时纳入监控视野。并且要尽快推动《期货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出台,同时确保各种法规之间相互协调,涵盖内容广泛,以促进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和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是股指期货安全运行的保证。风险管理可分为宏观市场风险管理和微观市场主体风险管理。其中作为交易的直接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交易所风险管理成为整个风险管理的核心。交易所清算会员除了要满足一定的资本金要求外,还应建立多层次清算结构,以控制会员违约风险。

(三)设计科学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国际上比较成功的股指期货标的具有六大特性:指数为成分指数,指数组合容易跟踪复制;指数的市场代表性强,对市场的覆盖要达到一定比例;指数要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保障指数复制和套期保值效率;指数编制方法透明,选样指标简单可行,便于市场的预期和跟踪;指数样本股相对稳定,降低指数跟踪和套期保值成本;指数不易纵。被选定为首个股指期货合约标的的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数。从它与上证综指最近一年走势比较来看,除了抗操纵性强,它的市场代表性也很强,与大盘的相关度高,走势趋于一致。

篇6

一、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比较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着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篇7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着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篇8

    一、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比较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着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篇9

一、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比较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著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篇10

希腊债务危机沉重打击了缓慢复苏的欧洲经济,国际金价在避险需求下不断被推高。进入5月7日,金价最高触及1210美元/盎司,创出去年12月来的新高。国内金价也在一个月内上涨近6%。

在股市暴跌,楼市震荡的背景下,投资者再次将目光聚焦到黄金上。那么,不同人群投资黄金的态度与意愿如何?他们喜爱哪些黄金投资产品?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黄金投资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在各类黄金投资品种中,实物黄金最受青睐。

调查数据显示,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67%的人会尝试黄金投资,这其中,25~34岁年龄段的人超过四成。而35~49岁年龄段的人仅有26.5%对黄金投资有兴趣。在已进行黄金投资的人群中,34岁以下的年轻人超过七成。相对其他年龄段,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黄金投资人也集中在25~34岁。可见,黄金投资已经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黄金投资群体向年轻化、多元化格局过渡;投资群体从高收入群体走向中产阶级。

目前,国内投资黄金的方式相对有限,其中黄金衍生产品如黄金期权、黄金期货等,由于交易操作的杠杆特性,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并未成为公众投资黄金的首选。

而实物黄金,特别是投资性金条、贺岁或纪念性金条、金币,因其具有保值、避险、收藏等功能,占据黄金市场的半壁江山。调查显示,黄金首饰、投资型金条颇受公众青睐。37.3%的人表示愿意购买黄金首饰,希望购买金条的受访者也达到了20.6%,另外还有近一成受访者愿意购买金币。在已投资黄金的人群中,男性更愿意购买金条,而女性则更喜欢购买黄金首饰。

尽管公众投资黄金热情高,但是数据显示,真正了解黄金的人并不多。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超过三成的公众对黄金“投资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40.3%的人对投资黄金了解程度“一般”。那些已经进行黄金投资的人群中,比较了解黄金投资的也仅为35.6%。

在黄金投资热中,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要摆正心态,改进投资策略,学习操作技巧,少一些盲目的冲动,把参与黄金市场作为一种正常的投资行为,而不是一夜暴富的场所。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师认为,黄金投资具有保值的特性,作为一种税负较低的投资产品,其进入门槛低,变现方式灵活等特点,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目前黄金价格高企,不宜盲目追高。如何进行黄金投资,投资者还应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充分考虑风险,选择适合的方式与时机。

黄金分析师肖磊点评:短期炒作加剧风险

对于黄金,众多投资者满怀热情,却信心不足。

这主要是因为欧洲、美国高调介入债务危机,资金预算频繁扩充,短期内对欧元的提振大刀阔斧、立竿见影,长期而言,欧元可能将因流动性过剩再次陷入贬值通道。如果美国的货币政策保持平稳,国内金融状况持续改善,美元将脱离“赤字”基本面,继续走强,这对目前介入黄金等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事实上,在投资需求不断增大的国际黄金市场,以买入黄金来对冲美元风险的行为近期并没有起到太大效果,因为美元汇率上涨的速度甚至高于黄金价格的上涨速度。

由投资需求推动的黄金价格,其短期波动加大。近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每日震荡幅度均超过20美元,其价格走势对消息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国际金融市场稍有异动,黄金价格就会在第一时间作出“过激”反应,这有悖于黄金投资的最初性质。事实上,就短期投资而言,黄金已经成为一种风险资产,与外汇市场的风险系数大同小异。

如今的黄金市场,参与主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的目的已经不再是稳定金融市场,或者是多元化外汇储备,而是裸的投资获利。黄金被当做一个重要的投资项目,逢低吸纳,逢高抛售,助涨了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