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0 14:46: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

篇1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7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企业数量十分巨大,因此对这些企业而言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并且得到发展显得十分困难。而且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规避和应对各种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企业的对外投资方面,要做好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准备,将企业即将受到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减小企业受到损失的概率,让企业得到更多的收益,从而让投资回报率增加,使企业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且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还是采取传统方法对对外投资进行内部控制,因此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益都无法满足企业需要。这就需要企业在风险管理的导向下进行对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

1 目前企业对外投资中的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1. 1 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佳,内部控制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虽然内部控制这种机制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已经普遍应用,但是在我国企业中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只是做表面文章,没有建立其系统化的内部控制系统和内部控制流程,单凭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完成,没有投资涉及的各岗位风险控制机制,不能起到全员参与、全面控制的作用。因此对投资的风险控制,仅停留在概念上,没能真正落到实处,使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的效益大打折扣;在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的企业中,也没有将风险管理的意识在企业中进行传达,成了悬挂在半空中的红头文件,没有落地生根,无法发芽成长,因此没有起到内部控制体系真正的作用。此外,对于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而言,他们的风险意识较为单薄,对“风险”一词的认识较为片面,因此在实施风险控制上手段较为机械单一,预见性不强,无法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一旦企业在对外投资中遇到风险是无法进行规避的,只能在事后进行补救。

1. 2 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风险预警的效果不佳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已经初步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制度,并且开始在企业对外投资中进行尝试风险管理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但是这种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全面,管理的方法不够科学,因此并没有达到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应有的预警的效果。从实施结果上来看,风险控制的各部门之间联系和衔接不够,成为各自独立的风险控制中心,在这样的风险管理制度下,即使企业中的每个部门能够很好地将自己部门和工作过程中即将遇到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识别以及规避,但因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不足,从而导致这种方法下进行风险管理控制的成本极高,风险控制的链条连贯性不足,因此对于企业全局风险控制的效果不好,只能对于企业中一些小的风险或某一方面的风险进行控制,对那些企业大型投资项目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规避和控制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

1. 3 企业中进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较为落后

目前在我国的企业中,各种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进行风险管理的工具都较为落后,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出现了在进行了风险管理但是企业中仍然无法很好地进行风险规避的情况。在风险管理方法上而言,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方法都是靠管理人员依靠个人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对于企业的现金流进行确认,对于企业中各种资产进行处置与投资。但是只依靠风险管理从业人员的个人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进行风险管理控制也就不能按照市场具体的变化来进行风险管控,也就很容易将企业置于受到损失,甚至破产的危险境地。而在风险管理的工具上,我国目前的很多企业也没有使用现达的工具,仍然采用的是传统风险管理工具,从而无法将企业中的信息及时而准确地传达到风险管理人员的手中,导致了企业信息的传达仍然还要采取会议的形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效果不好,在这样的工具下也就无法很好地对企业对外投资中的风险进行管控。

2 在风险管理导向下进行内部控制的意义

2. 1 更有效率的规避企业投资风险

由于在风险管理导向下进行的对外投资内部控制是直接基于企业投资可能遇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内部控制,因此可以只对企业投资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且通过这些特点来将企业可能会受到的损失进行科学的计算,从而得到企业将会受到的最大损失,也就能够很好地规避这些风险。而传统的内部控制由于是对整个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因此就无法很好地对企业外部投资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和风险进行评估和规避,企业也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也就造成了在金融危机后很多企业倒闭的情况。

2. 2 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目前我国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普遍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由于没有风险意识,所以盲目地就进行了对外投资,没有注意到在投资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损失,也就造成了很多企业在投资后回报少,甚至因为投资战线过长、时间过于集中而造成资金链断裂,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使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收益就是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无法得到有效的收益也就会让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力,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后大批企业无法生存的情况。

3 在风险管理导向下企业对对外投资进行内部控制的方法

3. 1 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要在风险管理导向下对企业的外部投资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首先应该让企业内部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是让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具有风险管理意识,企业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每一位员工也需要有风险管理的意识,从而加强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并且企业应该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风险管理控制的培训活动,让企业员工在平常工作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将企业可能会受到的风险与损失与企业投资收到的收益进行分析和衡量,从而对企业投资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而且不仅能够对企业对外投资进行很好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内的一些员工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也能够通过基层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管理来很好的发现与规避,保障企业利益。

3. 2 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机制

由于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时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并且在交易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信息需要传达,所以企业内部的沟通机制必须进行完善。加强了企业内部的沟通机制后,在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传达,从而让风险管理从业人员能够对于对外投资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达到有效进行内部控制的效果。而且在进行风险管理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对于对外投资中的每一个阶段性信息进行真实、完整,没有偏差的记录。如果企业内部的沟通机制很完善,这些信息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而完整地传达到企业中进行参考和备份。对于这些信息的记录与备份也能够很好地进行。而在企业投资资产的记录控制方面,如果企业的沟通机制优秀的话也能够让这些资产的记录控制工作有效进行。

3. 3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控机制

目前我国很多的企业在风险管理机制上还是采取让风险管理从业人员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来进行管理的。因此要让企业在风险管理导向下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一个重要条件便是要在企业中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企业投资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意外进行分析,考虑企业的资金预算是否能够应对这些风险与意外,并且对于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从而保证了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规避这些意外,减少企业的损失,增加企业投资的收益。

3. 4 完善企业监督机制

在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后,企业内就应该靠着这些管理机制对企业的对外投资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而要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就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而保证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能够保证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与态度,从而让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降低。并且对于企业内一些员工的行为对企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建立完善的企业监督机制,能够确保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保证企业对外投资能够得到收益,并且减少风险。

企业对外投资的各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不论哪一个环节出现控制薄弱的问题都会对该项目投资的整个布局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立内控制度,严格限制审批权限和级别,对大型投资应采用联席会议或董事会或高层管理会议,群策群力,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而一叶障目,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4 结 论

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能够得到收益、减少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要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就必须在风险管理导向下进行。因此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并且在企业内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与监督机制,以保证企业投资能够得到收益。

参考文献:

[1]万碧云. 对外投资立项后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建议[J]. 老区建设,2009(12):23-24.

[2]黄军超. 风险管理导向下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8):181-182.

[3]杜红. 风险管理下集团企业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J]. 时代金融(下旬),2013(10):272-272,287.

篇2

从我国银行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考虑,主要有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其中,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规避风险的需要、转移赢利点、增强市场竞争力等。在中国衍生品市场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投资者对衍生品业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投资者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来自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和来自个人投资者的需求。

二、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内部控制

在国际金融危机这个特定背景下,通过对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是银行衍生品的内部控制的改进。

我国银行衍生品的内部控制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现在衍生品业务起步较早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这套体系中不乏有我国银行借鉴的地方,但我国银行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业务范围等都与国外银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果不假思索,直接把国外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照搬过来,非但不能控制风险,反而会不利于风险控制的实施。各大银行应该先结合自身现有衍生品品种、高级管理层的衍生品业务知识、特定环境,设定适合自己的一套内部控制制度。

其次,内部控制制度衍生品的创新,而不断更新是风险控制的准则。对银行而言,金融衍生品可谓日新月异。相应的,衍生品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衍生品需要一套可随着衍生品的不断变化而更新的内部控制体系。高级管理层应该在银行衍生品风险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动态循环的内部控制体系。

最后,考虑到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成为风险控制的障碍。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避免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成为风险控制的障碍。内部控制会有几个固有局限会限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内部控制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几个因素,尽量避免局限性给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带来障碍。

三、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

目前,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还不完善,还存在着众多问题。要为银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高效的外部监管机制。要从外部监管的关键点和具体对策两方面着手。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关键点:

首先,要确立外部监管安全和效率并重的外部监管目标。

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安全只有在整个银行体系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才能长久实现。因此,要确立衍生品风险监管安全与衍生品市场发展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目标,从而确保银行衍生品业务在有效的外部监管下,高效发展;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促进银行衍生品市场的规范;构造衍生品创新与衍生品监管良性互动机制,建立透明、公开的创新监管规则和程序。

其次,要加强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的部门协作。

在实行以银监会为主的统一的监管模式下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沟通与交流。因为衍生品业务不仅是在银行范围内,更是在证券、保险等都有很大的市场。所以可以考虑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独立监管之上建立总体协调监管机制,为实现集中监管奠定基础。从长远看,建立一个综合金融管理、统一制定协调政策和监管标准的衍生品监管委员会,还是必要的。

再次,促进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确保各监管机构之间有效协作,中国银监会要在提高信息供给的充分性、准确性、规范性制度安排方面做出协调统一。如建立统一的会计体系或制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规范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金融机构的经营透明度,保证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完善监管信息系统,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监管信息中心,专门从事监管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公布等,保证信息共享的稳定性,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最后,客户监管中以机构客户监管为主要监管对象。

目前,我国银行衍生品机构投资者普遍存在着内部专业人员不足、境外金融机构转移风险大、风险提示透明度低等问题。因此,外部监管的力度应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外部监管中应进一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义务,规定衍生品交易中的透明度,禁止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非自主营销和背对背交易。

篇3

2011年,建设银行总行行长、监事长、首席审计官从战略高度对内部审计提出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各项业务发展态势,保持与业务部门的同步,提高对外部监管政策变化的关注度和敏感性,结合外部监管重点,分析探索新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拓展视角,认真落实监管要求,及时调整审计思路,积极跟进和服务外部监管;2012年又提出按照风险导向、监管政策导向、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导向三项原则来组织实施审计项目,并突出信贷领域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四大风险领域。这些都需要全行内部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全行工作中心和首要任务,从思想上树立服从服务于业务发展大局的理念,把主动跟进、配合外部监管工作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落实央行及银监会等监管机构方针政策的水平和意识,不断提升审计服务工作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为全行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

二、以监管为导向,优选审计项目

审计计划和项目选择,应考虑外部监管内容及要求结合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优先顺序。在每年的审计计划和项目中要体现外部监管精神,并将此类计划和项目列为审计重点排序。如2012年外部监管强化了对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此,总行审计部在系统项目中安排了房地产贷款审计、理财业务审计、影子银行业务审计、新资本协议达标工作审计等,正是监管导向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体现,充分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中反映最强烈的金融经济问题,既是外部监管部门最关注的问题,也是银行高管层最需要了解的问题,所以全行审计部门应紧紧围绕这一工作思路,在年度系统性审计项目和自选审计项目中,有针对性地加大监管关注的重要领域、重点问题的审计力度,查找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审计预警作用。

三、日常审计监测及时跟进监管政策变化

面对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内外部需求剧烈波动,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普遍增大,经济金融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和愈加严格的金融监管,内部审计在日常工作中唯有从驻地行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和把握金融市场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经济金融新形势和法规政策新变化,牢固树立“揭示风险、服务发展”的理念,加强前瞻性研究,提高对监管政策及其最新变化的敏感度,实时跟进外部监管要求和摸清驻地行落实情况,在审计项目和日常审计监测中及时将监管重点纳入审计关注视线,如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银行服务收费,不但是外部监管的重点,更是关乎社会民生的问题,内部审计在日常审计监测中应及时跟进,从监管的角度来全面看待和分析银行服务问题,以风险预警、审计咨询报告等多种形式,及时提示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促使驻地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防范监管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

四、提高内部审计专业化研究对监管政策的关注度

我行内部审计经过多年的专业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审计质量和审计价值的进一步提高,但随着全行经营发展方式的变化,内部审计更应紧跟业务发展和监管动向,自觉服从服务于全行发展的大局,特别是内部审计专业化研究的视角和视野决不能局限化,要能够关注到经济金融形势,关注到市场竞争环境,关注到监管政策导向,关注到银行同业变化等,主动掌握信息,深入分析经营环境的特征和变化,结合建设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前预判对银行经营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影响,增强敏锐性和前瞻性。

一是各专业研究团队应注重将外部监管政策与现有的审计方法技巧、审计技术创新运用等内容一道纳入研究范围,参加驻地监管部门会议,收集、分析、解读银监会等部门最新的监管规定,明确监管关注重点、监管手段、监管问责以及相关的具体监管要求,及时了解外部监管部门相关要求,针对其具体要求,获取更多信息促进审计工作开展。

二是积极探索专业化建设的新机制,日常研究中结合具体研究领域分别制定监管政策推进情况的调研方案,细化监管动态专业研究的工作事项、时间进度、工作程序等方面内容,使监管要求真正落实到各项审计工作中并得以有序推进,从而达到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价值创造能力的目的。

篇4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状况

        2008年,由住房贷款抵押证券衍生品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各地。衍生品从最初的风险规避工具到现在金融危机的引发者,其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国处于这个特定的国际金融形势之下,银行衍生品的发展即受到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发展特征。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银行衍生品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且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从我国银行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考虑,主要有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其中,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规避风险的需要、转移赢利点、增强市场竞争力等。在中国衍生品市场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投资者对衍生品业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投资者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来自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和来自个人投资者的需求。

        二、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内部控制

        在国际金融危机这个特定背景下,通过对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是银行衍生品的内部控制的改进。

        我国银行衍生品的内部控制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现在衍生品业务起步较早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这套体系中不乏有我国银行借鉴的地方,但我国银行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业务范围等都与国外银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果不假思索,直接把国外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照搬过来,非但不能控制风险,反而会不利于风险控制的实施。各大银行应该先结合自身现有衍生品品种、高级管理层的衍生品业务知识、特定环境,设定适合自己的一套内部控制制度。

        其次,内部控制制度衍生品的创新,而不断更新是风险控制的准则。对银行而言,金融衍生品可谓日新月异。相应的,衍生品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衍生品需要一套可随着衍生品的不断变化而更新的内部控制体系。高级管理层应该在银行衍生品风险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动态循环的内部控制体系。

        最后,考虑到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成为风险控制的障碍。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避免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成为风险控制的障碍。内部控制会有几个固有局限会限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内部控制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几个因素,尽量避免局限性给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带来障碍。

        三、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

        目前,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还不完善,还存在着众多问题。要为银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高效的外部监

管机制。要从外部监管的关键点和具体对策两方面着手。

        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关键点:

        首先,要确立外部监管安全和效率并重的外部监管目标。

        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安全只有在整个银行体系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才能长久实现。因此,要确立衍生品风险监管安全与衍生品市场发展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目标,从而确保银行衍生品业务在有效的外部监管下,高效发展;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促进银行衍生品市场的规范;构造衍生品创新与衍生品监管良性互动机制,建立透明、公开的创新监管规则和程序。

        其次,要加强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的部门协作。

 

       在实行以银监会为主的统一的监管模式下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沟通与交流。因为衍生品业务不仅是在银行范围内,更是在证券、保险等都有很大的市场。所以可以考虑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独立监管之上建立总体协调监管机制,为实现集中监管奠定基础。从长远看,建立一个综合金融管理、统一制定协调政策和监管标准的衍生品监管委员会,还是必要的。

        再次,促进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确保各监管机构之间有效协作,中国银监会要在提高信息供给的充分性、准确性、规范性制度安排方面做出协调统一。如建立统一的会计体系或制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规范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金融机构的经营透明度,保证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完善监管信息系统,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监管信息中心,专门从事监管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公布等,保证信息共享的稳定性,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最后,客户监管中以机构客户监管为主要监管对象。

        目前,我国银行衍生品机构投资者普遍存在着内部专业人员不足、境外金融机构转移风险大、风险提示透明度低等问题。因此,外部监管的力度应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外部监管中应进一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义务,规定衍生品交易中的透明度,禁止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非自主营销和背对背交易。

        纵观国际衍生品外部监管历史,同时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本文结合我国实情和银行现状提出了从两个方面对我国银行衍生品外部监管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第一,建立统一的外部监管模式。我国银行衍生品的外部监管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分层监管所带来的监管无序和混乱。因此建立统一的外部监管模式,是加强外部监管的首要选择。在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内,由专业分工的管理专家和相应的管理程序对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进行金融监管。统一的监管模式可以提高管理的协调性,及时处理管理中的盲点,容易判断金融机构资产组合总体风险。

        第二,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当前,国际上已经就建立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问题达成共识。我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涌入中国,国际游资流动性加大。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防范控制金融风险,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与磋商,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国际间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监测管理的机制。通过国际合作和经验、技术借鉴,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使我国金融业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降低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秩序的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田超 金融衍生品发展现状及制度安排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36)。

[2]孙宁华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及防范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

04年(3)。

[3]叶永刚 衍生金融工具概论 武汉:武汉人学出版社 2000年(10)。

[4]金歌 2009金融风暴下的中国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1)。

篇5

摘要: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主要的金融机构纷纷卷入危机之中,全球实体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失业率递增。而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金融衍生品又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衍生品交易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还有待完善。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又对银行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更深层次看,风险管理程度和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规模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 本文在介绍我国银行发展衍生品必要性、我国银行衍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法律法规、风险管理体系两方面论述了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管理现状,并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选用了一个适合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管理体系的内部控制框架。结合我国银行的实际,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案。同时,以内部控制为重点,辅以外部管理。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状况 2008年,由住房贷款抵押证券衍生品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各地。衍生品从最初的风险规避工具到现在金融危机的引发者,其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国处于这个特定的国际金融形势之下,银行衍生品的发展即受到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发展特征。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银行衍生品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且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从我国银行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考虑,主要有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其中,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规避风险的需要、转移赢利点、增强市场竞争力等。在中国衍生品市场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投资者对衍生品业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投资者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来自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和来自个人投资者的需求。 二、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内部控制 在国际金融危机这个特定背景下,通过对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是银行衍生品的内部控制的改进。 我国银行衍生品的内部控制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现在衍生品业务起步较早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这套体系中不乏有我国银行借鉴的地方,但我国银行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业务范围等都与国外银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果不假思索,直接把国外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照搬过来,非但不能控制风险,反而会不利于风险控制的实施。各大银行应该先结合自身现有衍生品品种、高级管理层的衍生品业务知识、特定环境,设定适合自己的一套内部控制制度。 其次,内部控制制度衍生品的创新,而不断更新是风险控制的准则。对银行而言,金融衍生品可谓日新月异。相应的,衍生品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衍生品需要一套可随着衍生品的不断变化而更新的内部控制体系。高级管理层应该在银行衍生品风险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动态循环的内部控制体系。 最后,考虑到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成为风险控制的障碍。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避免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成为风险控制的障碍。内部控制会有几个固有局限会限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内部控制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几个因素,尽量避免局限性给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带来障碍。 三、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 目前,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还不完善,还存在着众多问题。要为银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高效的外部监管机制。要从外部监管的关键点和具体对策两方面着手。 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关键点: 首先,要确立外部监管安全和效率并重的外部监管目标。 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安全只有在整个银行体系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才能长久实现。因此,要确立衍生品风险监管安全与衍生品市场发展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目标,从而确保银行衍生品业务在有效的外部监管下,高效发展;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促进银行衍生品市场的规范;构造衍生品创新与衍生品监管良性互动机制,建立透明、公开的创新监管规则和程序。 其次,要加强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的部门协作。 在实行以银监会为主的统一的监管模式下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沟通与交流。因为衍生品业务不仅是在银行范围内,更是在证券、保险等都有很大的市场。所以可以考虑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独立监管之上建立总体协调监管机制

[1] [2] 

,为实现集中监管奠定基础。从长远看,建立一个综合金融管理、统一制定协调政策和监管标准的衍生品监管委员会,还是必要的。 再次,促进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确保各监管机构之间有效协作,中国银监会要在提高信息供给的充分性、准确性、规范性制度安排方面做出协调统一。如建立统一的会计体系或制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规范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金融机构的经营透明度,保证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完善监管信息系统,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监管信息中心,专门从事监管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公布等,保证信息共享的稳定性,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最后,客户监管中以机构客户监管为主要监管对象。 目前,我国银行衍生品机构投资者普遍存在着内部专业人员不足、境外金融机构转移风险大、风险提示透明度低等问题。因此,外部监管的力度应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外部监管中应进一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义务,规定衍生品交易中的透明度,禁止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非自主营销和背对背交易。 纵观国际衍生品外部监管历史,同时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本文结合我国实情和银行现状提出了从两个方面对我国银行衍生品外部监管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第一,建立统一的外部监管模式。我国银行衍生品的外部监管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分层监管所带来的监管无序和混乱。因此建立统一的外部监管模式,是加强外部监管的首要选择。在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内,由专业分工的管理专家和相应的管理程序对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进行金融监管。统一的监管模式可以提高管理的协调性,及时处理管理中的盲点,容易判断金融机构资产组合总体风险。 第二,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当前,国际上已经就建立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问题达成共识。我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涌入中国,国际游资流动性加大。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防范控制金融风险,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与磋商,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国际间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监测管理的机制。通过国际合作和经验、技术借鉴,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使我国金融业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降低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秩序的有序运行。 田超 金融衍生品发展现状及制度安排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年()。 孙宁华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及防范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 叶永刚 衍生金融工具概论 武汉:武汉人学出版社 年()。 金歌 金融风暴下的中国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 杨迈军 衍生金融品市场的监管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年()。 谭燕芝 金融衍生品监管基于契约经济学的分析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 刘红忠 金融市场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 文章屋在线 wzk.co

    

篇6

一、经济危机下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银行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类。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风险。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殃及各行各业,而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是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经济危机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加大,如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剧,经济危机使借款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而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恶化,会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帐,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经济危机使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恶化,造成汇率、股市大副波动、投资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加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可能会加剧银行的操作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有优势。

一般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指银监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外部审计机构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银行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其监管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也是内部监管有别于外部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内部监管来自银行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对银行风险、银行业务流程比较了解,一般能够提出对银行的经营具有增值作用意见和建议,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综上,经济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

二、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应对措施

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切实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供参考。

1.重视银行内部监管

银行经营管理层必须正确认识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把加强银行内部监管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宝剑,而不是认为银行加强了业务发展会阻碍业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真正起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2.了解你的员工

银行操作风险来自银行内部员工,在经济危机带来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近期,各家银行发生案件的势头有所上升,分析这些案件的发案原因,大部分都是有银行员工参与的内外勾结的案件,这类案件在内部审计监管中很难发现,如何应对这类银行风险,笔者认为,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时,一般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风险控制原则,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各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即“了解你的员工”,一名合格的银行管理者,在日常的内部控制中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外,对员工的了解不应仅限于八小时内,应该对员工八小时外的情况也做到合理的掌握,即如员工是否参与赌博、其消费是否明显与其收入不匹配等。

3.提高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教育

篇7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状况

        2008年,由住房贷款抵押证券衍生品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各地。衍生品从最初的风险规避工具到现在金融危机的引发者,其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国处于这个特定的国际金融形势之下,银行衍生品的发展即受到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发展特征。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银行衍生品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且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从我国银行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考虑,主要有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其中,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规避风险的需要、转移赢利点、增强市场竞争力等。在中国衍生品市场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投资者对衍生品业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投资者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来自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和来自个人投资者的需求。

        二、我国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内部控制

        在国际金融危机这个特定背景下,通过对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是银行衍生品的内部控制的改进。

        我国银行衍生品的内部控制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现在衍生品业务起步较早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这套体系中不乏有我国银行借鉴的地方,但我国银行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业务范围等都与国外银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果不假思索,直接把国外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照搬过来,非但不能控制风险,反而会不利于风险控制的实施。各大银行应该先结合自身现有衍生品品种、高级管理层的衍生品业务知识、特定环境,设定适合自己的一套内部控制制度。

        其次,内部控制制度衍生品的创新,而不断更新是风险控制的准则。对银行而言,金融衍生品可谓日新月异。相应的,衍生品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衍生品需要一套可随着衍生品的不断变化而更新的内部控制体系。高级管理层应该在银行衍生品风险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动态循环的内部控制体系。

        最后,考虑到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成为风险控制的障碍。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避免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成为风险控制的障碍。内部控制会有几个固有局限会限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内部控制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几个因素,尽量避免局限性给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带来障碍。

        三、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

        目前,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还不完善,还存在着众多问题。要为银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高效的外部监

管机制。要从外部监管的关键点和具体对策两方面着手。

        我国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关键点:

        首先,要确立外部监管安全和效率并重的外部监管目标。

        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安全只有在整个银行体系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才能长久实现。因此,要确立衍生品风险监管安全与衍生品市场发展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目标,从而确保银行衍生品业务在有效的外部监管下,高效发展;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促进银行衍生品市场的规范;构造衍生品创新与衍生品监管良性互动机制,建立透明、公开的创新监管规则和程序。

        其次,要加强银行衍生品风险的外部监管的部门协作。

   在实行以银监会为主的统一的监管模式下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沟通与交流。因为衍生品业务不仅是在银行范围内,更是在证券、保险等都有很大的市场。所以可以考虑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独立监管之上建立总体协调监管机制,为实现集中监管奠定基础。从长远看,建立一个综合金融管理、统一制定协调政策和监管标准的衍生品监管委员会,还是必要的。

        再次,促进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确保各监管机构之间有效协作,中国银监会要在提高信息供给的充分性、准确性、规范性制度安排方面做出协调统一。如建立统一的会计体系或制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规范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金融机构的经营透明度,保证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完善监管信息系统,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监管信息中心,专门从事监管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公布等,保证信息共享的稳定性,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最后,客户监管中以机构客户监管为主要监管对象。

        目前,我国银行衍生品机构投资者普遍存在着内部专业人员不足、境外金融机构转移风险大、风险提示透明度低等问题。因此,外部监管的力度应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外部监管中应进一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义务,规定衍生品交易中的透明度,禁止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非自主营销和背对背交易。

        纵观国际衍生品外部监管历史,同时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本文结合我国实情和银行现状提出了从两个方面对我国银行衍生品外部监管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第一,建立统一的外部监管模式。我国银行衍生品的外部监管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分层监管所带来的监管无序和混乱。因此建立统一的外部监管模式,是加强外部监管的首要选择。在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内,由专业分工的管理专家和相应的管理程序对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进行金融监管。统一的监管模式可以提高管理的协调性,及时处理管理中的盲点,容易判断金融机构资产组合总体风险。

        第二,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当前,国际上已经就建立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问题达成共识。我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涌入中国,国际游资流动性加大。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防范控制金融风险,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与磋商,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国际间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监测管理的机制。通过国际合作和经验、技术借鉴,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使我国金融业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降低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秩序的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田超 金融衍生品发展现状及制度安排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36)。

[2]孙宁华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及防范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3)。

[3]叶永刚 衍生金融工具概论 武汉:武汉人学

出版社 2000年(10)。

[4]金歌 2009金融风暴下的中国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1)。

篇8

会计监管是以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为目标,主要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社会监督和会计工作政府监督管理三部分组成[1]。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职权范围内,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会计监管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医院的基础工作,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而医院却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在医院的会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切实地履行会计监管职能。

1医院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在会计监管中的特殊性

医院的会计工作与其他企业的会计工作不同,医院会计在监管上不仅仅要从自身行业的角度出发,还扮演着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角色。这样的多重身份,对于会计监管来说,采取正确的监管措施就有了较大的难度。医院是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不是政府重点建设投资的项目,所以医院的审计工作不是政府的范围。同时,医院也不是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主体,这就说明医院是不受市场经济管理部门强制性的社会审计的。所以,医院会计也就不在外部审计监管的范畴之内了。

(二)医院会计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管

医院里面的会计监管部门有医院上级的卫生部门和医院财务科会计监管两个部门,而社会上的会计部门对医院会计的监督就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上的会计管理组织,主要的职责是为了保护会计行业,为了能让会计行业能有一个好的形象,就会限制非专业人员进入会计行业;又加上医院的特殊性质,我们国家的社会监管环境就不利于社会监管作用的发挥。然而社会上的广大公众对于会计监管的专业知识不甚了解,对会计监管的思想观念又淡薄,这就导致大部分人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认为医院的会计是医院的事,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他们对会计的监管意识也不够强。

(三)医院内部的监管部门薄弱

目前,医院内部的会计监管,主要就是医院的审计部门对医院的会计工作进行差错防避,以此来控制医院会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2]。然而,医院的内部监控部门并不是和医院相独立的监管部门,而医院的内部的审计部门同样也不是,它是和财务管理部门相平行的关系,这样一来,医院内部的审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就没有足够的约束力。医院内部的审计部门并不是独立于医院之外的部门,这就有可能发生财务部门出错,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包庇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医院的审计部门不能真正的行使监督的权利。

2医院会计监管中的相应策略

(一)加强医院外部的会计监管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为医院会计的外部监管提供了新的保障,因为在制度里面规定了医院的会计报表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这样外部相独立的会计事务所就可以对医院的会计报表提出审计的建议,同时向医院的会计审计部门提供审计报告,以便医院使用会计信息。以此来保证医院的会计信息的准确。这样外部的审计部门就可以对医院内部审计的不足,就能起到补充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部分社会监督的作用。总而言之,这样的外部会计监管能够减少医院会计工作中的一些失误,为医院经济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

在医院的会计监管的工作中,应该首先建立一个健全的医院会计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医院会计监管工作建造一个良好外部环境,给会计监管树立一个标杆。在平常的工作中,医院的会计管理机构要全力的支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管的职能,以此来营造一个支持会计工作的气氛[3]。同时,医院的会计工作中也应该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因为会计委派制度对于履行会计监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医院也可以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以此来强化医院的会计监督,抑制财务管理上面违规的行为。

(三)加强医院自身的内部监管职能

在医院的会计监管上面,仅仅依靠强化外部会计监管是不够的,还要对医院自身内部的会计监管进行强化。所以要求医院在内部形成会计监督的良好氛围。要调动医院里面所有的部门参与进来,让它们成为会计监督的实施部门,也让这些部门的人员成为会计监督的实施者。因为医院的会计监管不仅仅影响着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影响着医院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医院必须要加强自身内部的监管[3]。

3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监管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医院会计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管、医院内部的监管部门薄弱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医院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必须要予以解决。笔者提出,首先,加强医院外部的会计监管;其次,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最后,加强医院自身的内部监管职能。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把会计监管更好的应用到医院管理当中去。

参考文献:

[1]宋若娴.医院会计监管的问题及策略探析[J].时代经贸,2014,(6):180.

篇9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转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于2008年终于爆发,危机不仅向全球蔓延,甚至影响到了实体经济,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金融危机使我们能够积极而审慎地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加强风险管理能力。一般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指银监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外部审计机构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银行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其监管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也是内部监管有别于外部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内部监管来自银行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对银行风险、银行业务流程比较了解,能够提出对银行的经营具有增值作用意见和建议,商业银行内部监管相比外部监管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综上,经济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商业银行进行内部监管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八类。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风险。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银行业首当其冲,金融危机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加大,如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剧,经济危机使借款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而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恶化,会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账,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经济危机使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恶化,造成汇率、股市大副波动、投资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加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可能会加剧银行的操作风险。综上所述,金融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更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第一,监管部门缺乏协调机制。就我国现状分析,只有人民银行以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信誉才能够对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紧急资金援助,并且具有决策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同时,人民银行主要通过检查来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和金融市场动向,以便更客观真实地把握金融机构的运行动态。二者为实现自身的监管目标,都需要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督检查;在协调机制的法律建设方面,只是规定了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之间的合作,并没有深入涉及与其他监管机构的合作,有关协调机制的条款只是规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平等主体在工作上应尽的义务,没有具体深入到业务内容的文件性规定,没有法律的有力保障,协调机制很难有效运行,终将导致监管盲点和监管成本增加。

第二,内部组织结构不尽科学,部门之间业务分工不明确。权力制衡在运行中“失灵”,部分金融机构缺乏严格的授权管理和集体决策程序,在对各分支机构及部门的管理上授权不清、责任不明,甚至出现滥用权力。

第三,内部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一是内部监管制度牵制乏力,一些银行的内部监管制度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不仅是相互割裂的,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二是部分制度不切合实际,难以实施;三是对决策管理层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

第四,监管体系缺乏市场退出机制。银行业监管的内容应该涵盖有关银行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所有业务环节。但我国目前监管的内容主要是机构的审批和经营的合规性,对市场退出的监管则属空白。面对来势汹汹的混业经营,金融产品交叉点增加,金融业务将更加复杂,没有良好的退出机制对银行进行筛选,导致金融市场混乱经营,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管的对策

第一,开发新型的评价体系。构架现代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机制评价体系,可以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内部监管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发一种新型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模式可以按以下层级设计:一是控制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总是根据控制目标建立和评价内部监管。因此,设计评价标准模式,首先应根据经济活动的内容特点和管理要求提炼内部监管目标。二是控制环节。各项控制目标分别需要通过若干相应的控制因素予以实现。而这些控制因素作用的发挥是根据某些容易产生风险的业务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三是控制点。在对控制环节进一步细分的基础上,逐一排出重要的风险内部监管点。四是控制措施。不同的控制点有着不同的业务内容和控制目标,需要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和方法。因此,评价标准模式可按照“建立组织目标-评估风险-决定相关控制目标-确定控制环节-细分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的思路进行。

第二,加强监管部门协调。加强协调机制主要建立监管各方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冲突。首先,明确信息收集方面的分工,防止监管信息出现缺失或信息重复;其次,在机构设置方面,在混业经营趋势下监管部门设置的机构应该起互相补充的作用,避免简单的重复,在监管内容、监管方法、监管频率上合理安排充分协调,以增加监管效率;最后,还应注意监管部门在制度上的协调。此外,当商业银行出现危机时,还要建立紧急磋商机制,将危机处理程序化。明确各部门在危机状态下对有关风险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危机下信息迅速、完整的传递,多方面配合来分析危机危害性,及时化解,防止因个别突发事件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

第三,加强对商业银行房屋按揭贷款的风险内部监管。一是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离开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可提高违约成本,增强贷款者的信用意识,减少违约事件发生的几率。二是建立高效的金融管理信息。银行内部监管是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加强银行内部监管,应建立高效的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金融机构间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传输的自动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以利于相对准确的行情预测和分析,为内部监管提供信息支持;健全同业自律机制,加强同业公会在行业保护、行业协调与行业监管、行业合作与交流中的作用,维护同业竞争秩序。保护同业成员利益;加强银行信贷审查和贷后管理,保证审慎经营原则。

第四,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银行内部监管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的内部控制监管体系具有三道防线的特征:一是指贯穿于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适时监督;二是指业务监督检查部门;三是指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其中,一道防线和二道防线一般代表的是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监督,而内部审计部门代表的是银行董事会对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监督,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区别于银行的其他内部监督部门,必须保持其行政、职责和职能上的独立性,才能真正起到董事会对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监督作用。

四、结束语

内部监管是一个古老的课题,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组织的变化,内部监管的内涵和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特殊,更具有风险敏感性,内部监管在其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中的地位越发举足轻重。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是商业银行产生经营危机的内在诱因,而内部监管不善和内部监管不力则是引发危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监管和应对外部竞争的需要。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棋.提高商业银行组织效率的思考[J].福建论坛,2004(2).

2、郝瑞明,王文彬.美国次级债风波与世界金融市场的机遇[J].改革与战略,2008(3).

3、姚建文,胡其辉,陶小龙.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实施CRM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4(20).

4、黄励岗.美国社区银行制度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J].南方金融,2005(10).

5、王都富,刘妤洵.从金融外部性视角分析不良资产与金融脆弱性[J].金融论坛,2006(5).

6、惠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的认识论和发展观[J].金融论坛,2006(7).

7、刘晨.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及发展战略[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5).

8、范晓清,白娜.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3(10).

篇10

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 《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落实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资本市场分红问题也是“十二五”规划中“国富向民富转变、着力改善民生”战略的关键所在。然而,国内上市公司低分红乃至不分红的积习由来已久,即使在证监会近十年“半强制分红政策”出台并调整的多次努力下,这些流弊非但未见消除还裹挟如股息率偏低、分红行为行业倒置、缺乏分红规划等新弊。对此,监管部门不仅在政策上进行多方协调,如鼓励上市央企建立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分红机制,细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调整股息红利税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5,2013);而且在股权分置改革、高管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培育和投资者保护等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方面都有重大推进。

上市公司分红决策内生于外部宏观监管与内部微观治理之中,在我国资本市场特殊制度背景下,两者交织衍变将深远影响公司分红行为。囿于现实局限,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短期应以外部监管为主;中期辅以内部治理诱导和“分红文化”倡导;长期则外部监管逐步“淡出”,以成熟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引导。因此,本文选取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相结合的独特视角,探究公司现金分红优化策略。

一、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现状

对融资者而言,股票市场为经营者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并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而从投资者角度而言,股票市场使得投资者可以基于其所持有的股权获得收益,并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资本利得和分红收益是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股票的主要收益来源,资本利得的博弈是不同交易者预期产生分歧的结果,因此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过分重视资本利得容易引发股市动荡不安;分红收益则是上市公司主动从利润中给以投资者的资本回报,有利于股票市场长期稳定地发展,引导上市公司重视现金分红,有利于促进股票市场形成价值投资的趋势。

自2001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密集颁布和有力执行了一系列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总额逐渐地增长,分红公司占所有上市公司的比例、股息率、现金分红额与公司净利润的比例、分红持续性和集中度等数据显示,我国资本市场的现金分红水平基本上超过了其他新兴市场、慢慢接近成熟资本市场的水平,稳定、持续、透明的分红机制易有雏形。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息率为2.17%,英国和香港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则达到6.59%和4.15%,我国上市公司股息率与境外资本市场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由于发行制度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与其价值相比估计过高,进而导致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普遍高于欧美等成熟资本市场,而且从长期来看,A股上市公司并未表现出良好的分红持续性,使得投资者难以依据公司的分红记录预测其未来的分红政策,无法进一步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估值。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决策机制不健全,分红方案基本由大股东和管理层直接决定,决策随意性较大。我国A股市场仍存在严重的现金分红政策不明确、不透明,缺乏可预期性和连续性等问题,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待改善。

二、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动因

从外部监管的角度而言,政策引导是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一个重要动因,自2000年开始,我国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比率呈现一个比较大的拐点,这与我国政策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大股东利益动机和投资者偏好则是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重要内部治理动因。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仍占多数,处于控股地位,而流通股只占小部分,且两者的持有成本相差悬殊。因此企业通过实施现金分红,非流通股股东将获得远高于流通股股东的收益率,部分上市公司既派现又配股的方案,更是突出了大股东的优势地位,分红时大股东从现金分红中获得了实惠,企业也由此达到配股资格,而配股对大股东可以轻易放弃,最终还是由流通股股东来承担相应的包袱,因而现金分红在某种程度上是大股东利益驱使的产物。从投资者角度来看,现金分红是公司未来现金收益在当前贴现的一种表现,具有确定性,而资本利得则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成熟的资本市场,股权结构分散,当公司管理层不能满足投资者的偏好时,流通股东将沽空公司股票,对公司的筹资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分配现金股利成为管理层满足投资者偏好的一种方式,投资者偏好获得满足时,投资者就愿意为那些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承担更高的成本。

三、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对上市公司分红的影响

(一)外部监管对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影响。

政府监管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有重要影响。成熟资本市场中高效率公司治理系统迫使公司支付股利,抑制内部人攫取私利而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低效率公司治理系统无法引导公司主动发放股利回报投资者(Shleifer&Vishny,1997),因此往往诉诸外部监管如颁布强制性股利政策,以提供股东满意的股利支付水平(Kinkki,2008),并为中小投资者提供补充性法律保护。如韩国公司分红监管就经历了无监管阶段(1956~1967年)、半强制分红阶段(1968~2003年)、信息披露为主的监管弱化阶段(2004年至今);巴西于2010年新出台的公司法将强制分红比例调整为25%,类似政府监管甚至延伸至发达国家。强制性或半强制性分红较普遍地使用于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新兴市场中,但其效果还没有得到普遍公认。

我国证券会对上市公司分红提出了越来越具体的规定,强制色彩也越来越浓。我国规定只有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近三年净利润的上市公司才拥有公开再融资的资格,因此对于真正具有公开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而言,他们必须遵守证监会的该项规定才能获得公开再融资的资格。然而,如果上市公司没有公开再融资的需求,那么证监会的“半强制现金分红”的规定是没有约束力的。关于我国证监会的“半强制分红政策”,现有研究结论并无定论。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与企业市场价值并无关系,因而监管层设立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合理性尚存疑问(何涛、陈晓,2002),并且在股权分置下大股东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而主动发放现金股利,从而弱化了半强制分红政策保护外部股东利益的作用(肖星、陈晓,2002)。不过,投资者确实更关注现金股利约束高管可操控自由现金流的治理功能,这为证监会将股利发放与再融资挂钩的作法提供了经验证据。尽管如此,半强制分红政策可能存在“监管悖论”的局限性:即该政策未能对理应提高分红水平的上市公司予以有效的约束,反而对需要减少分红的上市公司形成了束缚。因此,强制性分红未顾及不同融资约束的“一刀切”式作法不乏弊端,监管政策应针对不同融资约束情况区别对待。

(二)内部治理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原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指出:“加大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完善投资者回报制度。”其中,信息披露、保障独立董事和中小股东参与决策、保荐机构监督、明确决策程序等措施都是在努力利用市场的力量来促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从“外部强制”向“内部自治”过度的趋势。然而,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仍缺乏现金分红的内部治理机制。首先,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等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滥用控制权,将现金股利作为“利益输送”的合法手段,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其次,国有上市公司由于产权主体虚化引起“所有者缺位”,民营上市公司缺乏对高管权力的监督机制,为高管利用自身权利影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提供了便利。此外,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缺乏健全而规范的分红决策机制,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对现金分红的合理诉求无法充分表达。现金分红内部治理机制的缺失导致公司高管、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分红具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经验证据表明,控制股东的控制权比例越高,控制股东问题会越严重,从而公司支付较高水平的股利成为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一种手段。国内有关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主要是“迎合”大股东需求。在股权分置改革前,控制性大股东具有高派现以实现变相套现的动机,这样,发放现金股利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实质成为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对内部治理与公司分红的研究表明,股利支付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U”形关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薪金越高,董事会主席和监事会主席持股比例越高,则公司越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公司的独立董事较多,公司倾向于支付高额股利(吕长江、周县华,2005);在分配意愿上,存在控股股东、流通股比例较低、董事会规模大、独立董事人数多的公司更愿意分配现金股利(罗宏,2006);另外,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林川、曹国华、陈立泰,2011)。

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文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确有从“外部强制”向“内部自治”过度的趋势,这种趋势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府监管具有现实合理性,“适度强制”是必要的;外部监管应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接”。

(二)上市公司管理层、控股股东、机构投资者作为分红决策重要内部治理机制的角色不容忽视;将分红与高管薪酬契约建立联系,发挥控股股东、机构投资者在分红决策中的“积极治理”作用,将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资本市场“重圈钱、轻回报”的不良风气。

(三)相比外部监管政策,理顺分红的内部治理机制更为关键:短期内应以外部监管主导、外部监管引导内部治理、外部监管引导“分红文化”的建立,待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优化后外部监管可逐步“淡出”。

・・・・・・・・参考文献・・・・・・・・・・・・・・・・・・・・・

[1]李常青,魏志华,吴世农.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3):144-155.

[2]展凯,陈华.强制性现金分红政策的合理性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1):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