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46: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语文微课实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语文名师作文课堂实录》一书荟萃了20位名师的20堂精彩作文课堂实录,精到的评析与反思让我如身临其境,感受名师的亲和力以及特色的教学语言。感叹名师们作文教学水平的高超之余,更多的是他们设计的很多课例,对于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对自己和孩子都有受益。
大文豪巴金曾说过:“写作就是无技巧地再现生活。”而对于每一个语文老师来说,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对于熟悉的材料,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反之,则愁眉苦脸、焦头烂额,写出的文章也纯粹是空洞无物。张化万老师说得好:“真,是写好作文的出发点,也是作文的生命。”仔细想想,学生没有“真”的生活,又怎能“再现生活”呢?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和感受,谈何“内容真实具体”呢?因此,空洞无物、苍白无力也就是必然了。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训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习作水平。从本书来看,名师们无一不采用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在教学中采用“活动习作”形式。名师们按照作文要求,创设各类习作情境,加上适当的活动组织,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到习作活动中。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到参与中,自然而然依老师的要求听、说、想、做。老师们以这种不着痕迹的形式教给孩子观察方法,并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萌生表达感受的欲望,习作之时自然处处皆能下笔了。
于是,名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活动作文”的形式:根据习作的要求,积极创设情境,恰当地组织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就会全身心投入,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去说、去看、去想。在活动中,老师会不露痕迹地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所见所闻,以及各自的体验和感受。学生亲身参与了活动,并有了独特的感受,表达时也就有内容可说,自然也就没有了畏惧心理,自然就会萌生表达的欲望。
在“活动作文”的过程中,名师们都把活动划分成为几个环节。每进行完一个环节,教师就会及时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以口头和文字的形式组织语言进行描述,最后再将各个片段组织成文。这样在活动中写作,学生笔下记录的是“现在时”,印象还很深刻,感觉也还新鲜,所以写起来会更容易,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
名师们的课堂中,还有一个值得可圈可点之处:说写紧密结合。学生们经历完一个环节后,教师都会引导学生们反复地练习说话。在说的过程中,细致地进行引导,及时地进行点评修改,力争让学生把这一环节的内容说清楚说具体。在充分的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笔写。这样就有力地保障了写的质量,也降低了写的难度。
要指导学生们说、写具体,也并非易事。各位名师均下足了功夫,使之落到了实处。最重要的是重视活动中的观察,教给观察方法,强调多角度、立体地进行观察。像何莹娟老师就巧妙地由一个“聪”字,让学生明白了观察时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口勤说话,心多思考。”学生有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自然就能将活动写具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354-01
通过对微课的了解,我们也尝试着去运用微课,使微棵也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更多的体验,以下是我在使用微课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微课是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再现
“课堂实录”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其大而全、冗长,难以在移动学习中直接运用,而且学生没有这样的耐性。据调查,在网络课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10分钟内。而微课可以把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内容制造出精彩的片段,短小而精悍。使学习能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运用。使学生能重复使用,对于课堂的知识得到再现、回顾。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中,课堂教学还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学生在一节课40分钟下来,不一定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好、理解好。这样,微课就可以起到“解惑”、“巩固”的作用。这样的微课要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是用于学生课后辅导,并非用于课堂的教学,是为学生解决课堂上某个未能解决的知识点。使课堂学习过程的再现手段。所以在录制的过程中不能讲得太泛,讲得太嗦。最好是把要讲授的内容按一条主线展开,围绕着这一条主线突出重点,语言精炼而简明。用最短的时间,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清楚问题。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什么叫形声字时,学生的难点是形旁声旁对于他们太抽象。所以我以“清、晴、请睛、菁”这组形声字为例,制作了一个微课视频。我把这几个字别做成了拼音帽子,让五个学生到一个公园分别扮演五个形声字娃娃,然后编演成一个情景剧,每个娃娃分别谈自己的特点,与什么有关,表义的就是形旁,共同部分的读音就是声旁。这样学生的兴趣很浓,且有效地明白了什么是形旁,什么是声旁。
二、微课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制作微课时,主要考虑到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网络上,我们的微课要一下子吸引学生的视线,就像网络上的游戏一样,用最快的速度映入学生的视野中。所以我们的微课要快速引入课题,吸引学生,在学生观看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地去学,去观看。因此,制作微课要做到几点:1、微课要快速引入课题,要有吸引性。如设置疑问、引入悬念、也可以用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入、可以用小故事引入、用实验引入等等,但无论你用什么形式引入,都要求引入力求新颖,有趣,有感染力,与题目相连紧密,快速切题。2、这一类的微课不需要言语、讲授太多,主要是把这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借助情景式教学、实验演示等手段展示出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这节课产生疑问、兴趣就行了。短短5到10分钟的内容,利用特殊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学生即容易理解,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很主动地投入到视频。去。3、在讲述时,要内容结合语言,以及采用的表达方式、手势、动作表情等都要生动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由于微课的时间只有5-10分钟,每一个细节都要是为这个微课的核心而服务,不能有多余的东西。比如小学语文作文微课,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确定好教学主旨,然后将教学内容与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结合起来形成PPT或者微视频,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移动教学。它把将枯燥的语言以生动的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现于小学生面前,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说,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能够有效地解决小学生“不会写作文”“不知道作文写什么”的难题。因此,教师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方面需要下足功夫,鉴于微课的时长有限制,其教学主旨必须明确,且能凸现重点和难点,一些综合素材要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三、使用微课过程中的困惑
由于微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新的途径。学习资源的类型、教师的教学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模式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改变和创新。所以现在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不完善、感到不少的困惑。
1、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在网上搜索到的相关学科的微课不多。如果自己制作微课又受到人手不足、技术设备不足的限制。一个微课虽然是短短5-10分钟。但制作一个微课从“选择微课教学主题、制作微课教学课件、教师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到最后的录制成功”这一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要几天乃至十几天。这样对于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说,长期自己制作微课使用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179-01
即时评价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种,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使用的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有运用恰当的策略,才能使即时评价更加有效。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着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其语言是一个兴奋源,感染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学生兴趣的浓度、思维的效率以及亢奋状态持续的时间。
教师要大量阅读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增加对教育规律的了解和对学生心理及其年龄特征的把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要阅读一些语言学方面的专业书籍,不断加强语言方面的知识修养和技能修养。向名师学习借鉴和仿效名师成长之路。研究和实践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增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学名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课堂实录,学习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机智,更要学习他们的教学语言特别是课堂评价语言。第二要加强训练。
语言是一种技能,语言技能的提高主要靠训练,一是专门的语言训练,二是在课堂中通过教学实践训练。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是主要的途径。语言技能的训练主要指发音用声技能、体态语运用技能和修辞技能。发音用声技能主要包括用气发声技能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吐字归音训练等,还包括音量把握、语气变换、语调变化、节奏处理等训练。从语音学的角度,即时评价语言要求音量适度,语速快慢适度,语流自然流畅,节奏抑扬顿挫、富有变化。体态语训练包括手势表达训练、面部表达训练和眼神表达训练。修辞技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加强语言的修辞手段训练,比如比喻、排比、对比等技能的运用,让语言美起来。
做好评价语言的预设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所做的课时计划,就是对课堂上应当发生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最大限度的预见。”充分准备,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现场生成的特点。然而教学又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价值导向,因此教学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包括课堂即时评价语言也要做精心、周密的预设。有效的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精彩的生成来自充分的预设。
一、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充满活力的,教师面对的是几十双灵动的、渴求知识的眸子,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他们在课堂上渡过的分分秒秒是快乐、沉闷,抑或是痛苦、麻木,都是由我们教师亲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是一个生机勃勃、激情澎湃的课堂。
(一)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情感”是其基本因素,一个做事沉闷,表情呆板,对生活得过且过没有激情,对美的事物没有欣赏情怀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呢?所以,学生对情感的感悟是需要教师来传递的,教师上课时必须摈弃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丰富的情感,融合所授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在课堂上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快乐愉悦中汲取知识,提高听课效率。比如,人教版《黄山奇松》这一课,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其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偏爱有加、情有独钟,黄山奇松的美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其中的文笔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么,怎样教好这篇美文呢?如何把我所感受到的美传递给学生,在学生的心灵展现一个美的世界呢?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黄山奇松的图,阅读了有关黄山奇松的书籍……课堂上,我娓娓动听的话音,一幅幅多姿多彩、楚楚动人的黄山奇松图以及优美抒情的轻音乐,把学生带进黄山奇松的欣赏之旅。一节课结束,余音袅袅,学生意犹未尽,还沉浸在情感的余波中……像这样的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给学生展示的每一段“激情燃烧岁月”,学生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二)尊重学生需要,注重激发兴趣
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语文教师这样说过:“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为此,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巧设导语、妙用课件或音视频直观演示,或故弄玄虚巧设悬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从根本上扭转“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积极理念。
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师在教学当中就要带着这种“情”点拨学生逐渐进入课文佳境。如《黄果树瀑布》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第二段的时候,我播放了黄果树瀑布中“银雨洒金街”壮观的奇景录像,学生从荧屏上看到,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杰作,一种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二、高效课堂应让学生动起来
当今新课改极力改变的是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一节课讲得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生怕遗留下讲不到的地方。学生被动地听,勤快地记笔记,忘乎所以地死记硬背,阅读量有限,阅读视野不开阔,课余大量抄答案去应付练习题、检测题、达标过关题,真所谓“中国的教师真会讲,中国的学生真会考”。我们现在国家省级公众资源教育平台的“一课一名师,一课一优课”的晒课活动,就是要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晒设计理念,晒说课稿,晒精品教案,晒精美实用课件,晒微课,晒课堂实录,晒导学案及随堂巩固练习,晒课后反思,晒课外延伸练习等等,出名师,出精品,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彻底改变传统的、陈旧的语文授课模式,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一)让学生深入课文,充当角色,体验情感,实现文本对话
小学语文文本,内容丰富多彩,学习起来妙趣横生,很多课文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贴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语文课堂的绚丽多彩,给学生一个展示的空间。在课堂上,我经常会这样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假如某某是你的朋友,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或者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改编成课本剧、诗朗诵等,这种让学生“以文会友”充当其角色去体验,去感受的方法何尝不是实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的好方法。
(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实现师生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放下教师的架子,尽量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他们,呵护他们,做学生的朋友,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走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需求。学生自然愿意与教师沟通,那么你想了解与掌握的也能第一时间获取。
三、让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在生活中学语文
俗话说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处处皆学问,都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现实生活,就是最好的科教书。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生深深感受到:原来学习好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语文离不开日常普通生活,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广告语、电视节目、电视剧、报纸杂志、网络、手机qq、微信平台、口头交谈等无不渗透着语言,都可获得课本上学不到的语文知识。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只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努力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汲取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手段,就一定会打造一节节高效课堂,有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阅读教学本身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场域,如何在知识达成的基础上做到阅读教学的松弛有效,将阅读与表达融为一体。针对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通过对课堂观察与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将给出适宜的阅读教学改进策略,试图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注重主动性教学,构建生成性课堂
课堂生成的主体实际上是学生,阅读教学实际上的展开与推进是很难真正被提前规约和计划的。生成的课堂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得深刻的感受,而不是知道感受。传统的阅读教学提前预设的问题繁琐细密,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把学生“诱骗”、“钳制”、“强迫”到一条预设的具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路径上。而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则在教学设计上“条理化”、“框架化”,“板块化”,属于粗线条的弹性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可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学生很热烈的展示自己的理解、感受。
生成自然缺少不了一定的情境,通过配乐、图片、文字描述等形象创造适宜的情境,学生便会轻松、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而不只局限于一个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师生进入情境之后,彼此间必然会相互交流互动,那就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条不紊的构建有效地课堂生成。在阅读任何文本时,都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身临其境,注重对文本感情基调的真实把握,提倡学生在阅读中的合作与分享,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写读后感,书评等,在交流探讨中激发思想的火花,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类型多样化,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针对课堂教学实录以及对教师进行的访谈的整理与分析,首先应该建立“教学类型”的概念,即根据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将阅读教学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课型系统,都有特定的的教学功用。
以积累语料为主的积累型,让学生把经典的语料“吞下去”;以咀嚼语句为主的咀嚼型,这是对积累的补充,其特点是缓而细,微而精;以解析篇章为主的解析型,这是在咀嚼基础上的扩展,即着眼于全篇,理清全文的思想感情;以鉴赏作品为主的鉴赏型,这是对解析的进一步拓展,其主要功用是读者主动地做出鉴别,从而激发自己的情感;以运用信息为主的运用型,这是“教学类型”的最高层,是在消化了所学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取所需,具有创造性的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语文学习中甚至实际生活当中等。
这里,仅仅以教学功用为标准划分出这五种类型,也可以说成是阅读教学的五种思路,这五种类型是从低到高逐渐提升,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总体上趋于融合的过程,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寻求一个亮点,让“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进入一个最佳状态。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然后针对自己的困惑,分析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进一步借助于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解决问题,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的消化了所学的知识,而不仅仅只是形式上消化了,教师可以使用复述这个策略来检验。复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知识底蕴。他是在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的。复述看起来很枯燥,实际上对学生理解与记忆课文都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能培养学生的条理性、逻辑性。让学生在记忆最佳时期积累一些规范的语言,其受益终生。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切实的把内容与形式化的统一落实到实处。
三,引导小学生合理想象,培养个性化阅读并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效率高的学生能够“看见”文中的人物、活动以及活动展开的细节,而阅读效率低的学生则往往存在阅读障碍,他们无法对文本进行想象。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阅读脱离不了文本,阅读更加离不开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两个能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中心提问,进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感知整体,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进而发挥合乎逻辑的创造性的见解,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勇于表达出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与感悟,相互交流。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通过文字、图画,歌曲,动画等富有渲染力的媒介激发学生的想象情绪,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不断地变换网络资源,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其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鉴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我们更要抓住时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面向全体的同时关注个体的发展,善于发现每个个体的潜在优势,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精神。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即使学生的看法、意见不是那么的成熟,也不要轻易的否定,而是从人文精神方面给予适当的鼓励。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要有个性,使课堂中充满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
此外,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要注意抓住独特的视角,让学生把要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情思,以情促情,启发学生独特的生活感受,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主动的探究文本,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因素融合在一起,实现阅读教学的情感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独自研读文章,或者分成各个小组集体讨论,从阅读的过程中收集、筛选、分析、归纳和整理相关阅读资料,提炼出精华,从而总结规律,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丰富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当然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一个基于预设的弹性生成,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带动学生的情绪,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把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的情景当中,在感悟上引导学生实现阅读教学的深层性,当学生们兴趣盎然的融入到情境当中,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幸福的需求,变成了一种精神的享受,从而实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价值取向的统一。
农村教师缺乏学习机会,尤其是刚从院校里出来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急需专业引领。学区积极向上级争取学习机会,尽可能地安排希望班学员外出学习(这几年,希望班教师学习的足迹踏遍了上海、杭州、舟山、绍兴、温州、瑞安、乐清、上塘等地),同时也让他们肩负起重要的任务,每次学习都要做好汇报辐射工作,以推进全体教师的发展,如拍摄活动现场的录像,上交评课稿,上好汇报课,开设专题讲座等。这样的观摩活动,人人深入思考,并利用各种渠道分享彼此的思考成果,形成学习共同体。
教师的成长需要专家的引领。学区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聘请市、县一大批知名专家、名师莅临指导,采用教学示范、研修指导,通过举办专题报告、案例分析、课堂研讨、行动研究等活动形式,与学员们形成研究共同体,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有实践操作的指导,又有理论团队的引领。近几年,市、县教研部门的教研员,瓯北学区、县实验小学、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名师等曾多次莅临指导。每学期,学区都利用"请进来"方式组织了五、六次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家有了与名师、专家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不仅领略了他们讲学的风采、高超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向他们学到了为师之道、为人之道。
二、沉下心磨炼,在“打磨”中成长
外出学习需要大量的经费,这对于山区学校而言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味地依靠外出学习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沉下心内部磨炼”才是最佳的研修模式。那么,怎样磨炼呢?
1.学习理论:理论学习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支撑。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缺乏理论引领,就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的行动研究之中。然而作为山区小学,如何邀请专家进行理论指引?阅读理论书籍成了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观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资源中的学科课程解读、教材分析等专家讲座光盘;另外,我们将学员外出取经拍摄的理论学习录像,刻录成光盘分发给各学员们组织各校教师进行观看。同时,希望班培训以个人研修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组织和引导学员同读书,共学习,促成长。培训期间要求学员选读有价值的书籍,撰写教育随笔,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的学习交流会、理论答辩会,组织希望班学员积极参加县教师读书征文评比。
2.观摩录像:名师课堂教学录像,凝集着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智慧,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录像资源进行教研,克服了农村教师学习由于时间、经费、名额等诸方面的局限,是农村教研的一条好路子。学区拍摄、征订的优秀教学录像,“农远”工程课堂教学光盘和网络课堂实录都是提升希望班培训活动层次的有效资源。希望班教师经常利用这些资源,组织观课、议课活动,经济、方便,又富有实效。学区利用王菘舟的《慈母情深》、盛新凤的《去年的树》、朱国荣的《乘法的初步认识》等经典录像课堂,组织希望班教师认真观看,撰写评课稿,大家受益匪浅。
3.集体备课:农村学校规模小,集体备课难以开展。希望班聚集了各个学校的年轻教师,大家带着对教学的高度热情而来,研究积极性高,使集体备课得以顺利开展。每学期,我们都会有计划地针对某册学习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学员们分别就某单元的内容深入思考,形成初步设计,然后集中交流,各抒己见,形成高质量的备课素材资源积累。针对部分集体备课,我们安排了课堂教学开课、听课、评课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共同深入探究教师备课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而提高学员们的备课水平与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例如希望班老师负责主讲的《数星星的孩子》《一面五星红旗》《锐角与钝角》和《My favourite season》集体备课,县教研室教研员翻阅后赞叹不已。
4.公开教学:开课、观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希望班活动中利用同一人多次上同一课、不同多人同上同一课的滚雪式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效果显著。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还开展视频微格教研,用摄像机拍下教师和学生的活动,然后利用其可以反复播放、选段观看、定格研讨的优势,学员们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教研活动。视频微格教研,灵活机动,克服了时空的限制,方便学员们全体参与进来。希望班谢书晓老师参加素质提升工程课堂技能展示评比,执教《清澈的湖水》,依托视频教研跟进,谢老师最终被评为省课堂教学能手。2006年县小学语文新课程优质课评比一等奖8名,希望班学员竟得2名。
5.主题研讨:各类教研形式中,主题研讨以其较强的针对性与集中性,在教研活动中,辐射着它独特的作用。学区相继举办了多次主题研讨活动,如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本细读与课堂教学;利用有效的资源进行数学教学等。暑期,我们组织教师赶赴舟山,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其中有全国名师王崧舟老师及闫学老师的有关“文本细读”的讲座,我们利用摄像将最前沿的信息拍录成盘带回来。针对这一资源开展了有关“文本细读”的主题研讨活动。在活动前,先布置学员们利用网络、教育杂志等途径学习“文本细读”的相关理念。在此之后,紧扣“文本细读”这一主旨,希望班林永芬、陈雷雷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搭石》《揠苗助长》的课堂教学。课后,学员们围绕着主题,在理论与课堂实践层面,进行了评课议课。而后组织教师们学习全国名师王崧舟老师及闫学老师的有关“文本细读”的讲座。在不断深入的学习后,我们又举办了一次关于“文本细读”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学员们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6.课题研究:2007年,学区申报了市级课题《“农远”工程背景下教师培训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成员由希望班骨干教师组成。如今已经出色完成结题工作,成果被评为市一等奖。与此同时,这批优秀学员带领各校老师开展课题研究,如西源中心小学的谷仙媚老师负责了《小班化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鹤盛中心小学的谢娇红老师开展了《农村书香班级的建设》实践探索,东皋中心小学的郑海平老师启动了《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的研究……各学校以课题研究为中心,激发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的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创新教研员队伍管理机制,建立教研员与指导学校相应学科教师捆绑、共栖式成长模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引领力,成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必然选择。
1. 在共研课题中提升研究能力。每年申报省、市教科所年度研究课题时,各学科教研员与基层学校教师共同申报一个课题,教研员为课题主持人或指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一同制订方案、开展教研活动,一起搜集素材、分析课题实验及控制变量的有关数据,建立理论模型,撰写阶段性成果等等。多方位、全过程参与,让教研员发现一线课堂中的问题,体验教学的变化与创新,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同时及时推广、分享教科研成果,提高全县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除课题研究外,教研员还要参加对口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疏理、提炼感性经验,为校际间交流提供资料。通过共研课题,提升自己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此带动教师走上教育教学研究之路。
2. 在同课异构中,寻求专业提升的动力。相对来说,教研员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较多,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与教师分享,使他们也有一个深度的体验,我们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将外地经验和做法呈现于课堂教学。具体说,教研员学习归来后,与一线教师分别设计、教学同一节课,现场学习更有感染力,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学效果的比对,更能激发教师对课堂的研究兴趣,思考更具深度;教学的差异既成为自身课堂教学特色,也成为教师追求有效教学的动力,培养了教师在学习现场中的专注力、捕捉力和转化力,进而不断改善自己的研究方式。
3. 对照“两个标准”,提升自身素质。2012年2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颁布,为使“两个标准”在全县中小学的贯彻实施,我们率先自主学习,积极参加有关培训,准确把握两个标准的理念与内涵,为后续培训做好了充分准备。近两年,我们全员参加了“‘国培(2012)’――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远程培训项目”的培训活动及“‘国培(2013)’――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培训活动。参加系列培训,一方面让我们时时站在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审视、把握基层教师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二、聚集“最近发展区”,追求教师有效成长
对于原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考核“齐步走”的传统做法,教师们颇有微词。近年来,根据调查,综合教师的工作年限、知识水平、职称等级、教学能力等因素,将全县3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分为发展前期、发展期、发展后期几个档次。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每位教师对自身、对学生都有一个切实的思考,明确参训要解决的问题,怀着美好的培训期待都能化为每位教师提升喜悦的切身体验。
1. “青年教师”青蓝工程。学校定时组织新入职教师培训,促使他们迅速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依托县内的知名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教师等人力资源,对青年教师和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走上工作岗位继续实施1-2年的“影子工程”,通过结对帮扶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师傅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教育教学工作上予以指导,而且在青年教师自身的学习上也要予以帮助,让年轻教师在教育人格、教学技能上得以快速发展。
2. “骨干教师”栋梁工程。首先给骨干教师树立前进的标杆,让骨干教师了解一些外地和本地名师的成长经历,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骨干教师不断进取。其次是根据骨干教师的特点,开展“案例征集”、“问题征集”、“课堂用语、课改用语”推荐、“经典案例”分析、精彩教案学习、课堂实录剖析等活动,通过观摩、研讨、竞赛、考核、评比等形式,给骨干教师创造成功的台阶,让他们在学习他人的特色和思想中,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三是促进骨干教师持续成长。制定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倾斜政策;实行导师制,为他们指定特级教师或名师导师,时时受到导师的指导和培养;给予展示机会,寒暑假的教育讲堂上,让骨干教师或上示范课或介绍成长经历,展示他们的风采。
3. “名优教师”超越工程。名优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也是教师专业引领的排头兵。因此,我们时时关注名优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使之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第一,建电子书库。与大师对话,与智者同行,从读书、写作的源头活水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使名优教师始终保持旺盛的专业生命力。第二,科研先导,赋予重任。名师必须主持或主研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带一至二名骨干教师。第三,建立学科研究室,发挥示范效应作用。2015年,县政府拨款100万元教育科研经费,全县成立了10个学科研究室,每个学科研究室由一名学科名师挂衔,遴选6~10名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目前,10个学科研究室已挂牌工作,名师带领骨干教师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炼、撰写、发表科研成果在全县推广,极大地影响、带动了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整合资源,助教师成长蓝图变为现实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对此,我们放眼教师成长的大背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指导每位教师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年成长规划,并努力融合培训资源,力指实现教师成长的梦想。
1. 博览群书,夯实从教之基。一个教师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书就是观念的更新、视野的开阔、方法的掌握、教学的创新,这是教师专业发展之“本”。
每年寒暑假,学校向教师们推荐一批必读书目,并要求校长带头读,定期以读书节、艺术节、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今日临西》、临西教育网站等媒体上开辟教师读书专栏,进一步浓厚热爱读书、崇尚读书的氛围。
发挥教研活动的导向作用。如在举办县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教师素养大赛中,不仅包括教学技能的展示还有教育理论、学科历史、书写、名人轶事、才艺展示等各个环节的测试。从海量阅读中,实现教师由“教书人”向“文化人”的自我嬗变,悄然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人文素养和教育素养。
2. 特色研修,磨砺师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而专业技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全县正在开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活动,我们先后分批组织300余人次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山东诸城、潍坊、河南林州等地观摩学习,多次聘请北京、山东、河南等地的专家名师来我县做公开课、作报告,语文“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突破传统经验和做法,实现了自我革新,自我成长。
跨学科主题教学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学科知识,以主题作为联络学科的纽带,这种教学活动容易被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所接受。不同于应试教育下的单向知识灌输,基于主题性的知识获取成为大学生的兴趣所在,利用网络资源,平台科技的手段,拥有共享互动的精神,成长于互联网的环境下,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自身专业所限,正勇于开拓新的学科领域,成为跨学科素质的综合人才。文章以英语专业学生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为讫点,试行一种模式,创设一些主题,活跃思想,增长知识,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
二、理论性与原则
作为认知心理学派的分支,建构主义强调认知发展同化,顺应,平衡的三过程,这一学派认为知识的建构源于活动,知识孕育于活动之中。在主体性活动中,语言体现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突出运用者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传统的语言习得讲求方法,忽视其作为文化交流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本作用。基于兴趣原则,知识结构,以及真实任务背景下的语言体验才是英语专业人才需要达到的跨文化交际目标。
三、试行要素分析
1.本体。本文作者开展跨学科教育活动的环境是第二课堂,第一,本校学校晚自习时间,寝室空间作为教学阵地开放。作者所在高职专科院校要求大一,大二上晚自习,并由辅导员进班监管,同时,每周两个晚自习需要在学生宿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了解学生生活学习,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跨学科教育受课时量的掣肘。过多的第一课堂教学时间贡献给传统的学科专业课程以及教师资格教育课程,甚至公共基础课。在新颁布的2016年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作者总结了可结合并利用的与跨学科教育相关联的课程,希望在此基础上试行一套主题性鲜明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活动。试行的地点就是以班级为活动单位的第二课堂内。试行对象是2015级三年制英语教育#班和#班学生。试行周期为四个学期。
2.客体。梳理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借鉴的课程,如:教师教育课程中的课程与教学论、PPT制作、微格教学、小学课堂教学实录与研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英语教学游戏实训,以及其下设的英语朗读、简笔画、英文书写的基本功课,知识竞赛、英文歌咏、英语演讲、话剧表演、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英文应用文写作等。同时,人才培养方案对小学跨学科教育课程开课内容与时间也有要求:大学第二学期进行小学语文、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第三学期安排小学品德、国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学;第四学期是有关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美学类课程设置。
四、模式构建阐述
打破学科界限,在不止一个学科的多个方面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构成广泛的学习领域,让教师处于隐形角色,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与学成为有机整体。在主题式跨学科活动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是未来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老师。他们通过自身语言文化体验,真实的感受活动带来认知这一过程。也能够为以后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素材跟方法。短期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主题活动,进行发现问题,或者发现问题的一个切入点,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完成预设任务的过程。主题活动的主题选择应当遵循参与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兴趣,真实情境,可操作等原则进行。同时,也应当考虑第二课堂的开放性,环境相对轻松,资源丰富,没有专业课课堂的紧张感;以及时间大于课堂时间等优势。又结合作者本身工作的特殊性,兼任团学工作者的角色,这些都促使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的实现。
1.内容安排。按照不同班级,甚至不同个体的兴趣特长,在试点单位进行为期两学年,四学期(以每学期18周计
算)的动态化,长效性,形成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践行。第一学期,花费4-6周时间介绍跨学科的概念,输入小学跨学科教育理念,可邀请具有跨学科教育背景的教师作指导教学;第7-12周:在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选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活动形式,以期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热点,兴趣爱好。最后,4-6周完成主题确定,以及分组(一组可以6-8人组合),此时的指导教师可现身帮助同学进行基于主题的分组,分组原则也应基于便于学生特长的发挥,顺利完成任务为目的。可提供一定的主题选择:(1)数字类:计算法、时间、数字、钱币;(2)历史人文:年鉴、恐龙等史前动物、风俗与节日;(3)地理环境:环保科技、气候变化、交通运输;(4)文化美学:名人,娱乐圈,饮食;(5)艺术技艺:洛可可,室内装饰、美术展、印刷术等。
按照开发跨学科主题单元的基本步骤:(1)主题确定;(2)撰写概述;(3)确定可利用资源(包括物质,非物质以及网络资源等):图书,网络,家庭,社区;(4)组织内容,问题,任务;(5)布置第二课堂环境;(6)呈现;(7)评价等。与接受专业课基础知识不同,这种主题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体验,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解,通过观察,操作或实验来发现新知识,获得新的技能。第二步,大二上是任务具体操作执行期,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基于主题,发现问题(一个或多个),找寻方法,解决问题,最重要是将结果用于完成任务,转化成果。
本文提供6个可供选择的主题(话题):(1)以“当莎士比亚遇到汤显祖”为主题,研讨一套“亳文化”产业管理与保护的方案;(2)通过翻译一部儿童文学书籍,建立一个翻译语料库;(3)举行一场可以在校级舞台表演的英文话剧;(4)举办一场英语辩论赛;(5)建立一个主题鲜明的创客实验室;(6)注册开设一间英文淘宝店等。这六个主题各具代表性,对交叉综合学科利用率极高,难度适中,又具有真实背景,兼具可操作性,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主题。以上六个主题均用时周期为4-6周,全部完成共约用时36周,即两学期,大二一整学年。第三步:交流展示;第四步:完成评价或互评。
在第二课堂里,更充裕的时间、氛围、资源可以被利用,老师可以起到向导作用,也可以参与入组;最后由学生交流呈现,互相点评。
那么,学员们的热情究竟从而何来?这个在开班之初,就被寄予“创新高端教师研修模式、破译教学名师成长密码”厚望的“国培”项目,三年来到底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走出舒适圈,重启教师“二次成长”
高端定位与系统设计的研修模式
“唯有脱产研修才能脱胎换骨”
2013年7月的一天,本刊记者前往江北区新村·同创国际小学采访该校教师何颖,时值全国知名的语文教师蒋军晶来校授课。访谈结束后,何颖又迫不及待地返回培训现场,微笑专注倾听,不时做着笔记,嘴里念念有词。那种乐观、好学的状态深深地感染了记者。后来,那篇报道刊发在《今日教育》2013年9期,取名《何颖:享受教育的每一天》。
不曾想到,这个何颖,正是2011年小学语文“国培”班的一名普通学员。如今,何颖回忆起三年前的“国培”,仍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累并充实着,真的很有意义!丰富、全方位的理论研修加实践反思,每天都留有问题给我们思考、讨论,当然也包括作业、实践。真正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高端的目标定位、精准的对象选择、科学的系统设计——重庆市义务教育语文名师“国培计划”无不显示出“专业订制”的特征,这也成为激发教师专业持续成长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培养对象为市级骨干教师,平均年龄三十六七岁,平均教龄十六七年。这个阶段的教师大多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作业绩,然而理论储备的不足、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却让一些教师陷入专业发展的瓶颈期或倦怠期。如何引领教师走出舒适圈,重启教师“二次成长”,成为学科教学名师,是这个“国培”项目需要完成的目标。
市教委对研修组织实施者的选择也颇为考究。江北教师进修学院拥有强大的语文专家团队,院长李大圣拥有语文课程教学论专家、教育学博士双重学术背景。负责市外研修组织实施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汇集了全国语文教育界最顶级的学者、专家、名师资源,阵容豪华。
“原本区县级教师进修机构并不具备实施‘国培’的资格,但为了充分发挥其贴近一线、机动灵活的教研指导优势,重庆市采取‘高校+区县教师进修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合作的方式构建教师培训联盟,实现了优质培训资源的多元整合。”市教委师范教育处处长李源田说。
针对短期培训“教师观念更新难以彻底、知识更新难以系统、专业发展难以飞跃”的弊端,重庆市教委立足长远,大胆设计了一个学期或半年周期的脱产研修,并率先在全国提出了理论研修、影子研修、实践研修和反思研修的“四阶段”研修模式。
“正是这种开创性的‘两地四段’异地脱产研修系统设计,为‘国培’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理论指引,实现了优势互补、内外互动,虚实相生、持续生长,避免了骨干教师培训‘一站高就虚空、一踩实就刻板’的局限。”李大圣说。
在此基础上,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提炼出“外在有限给予催生内在无限生长”的培训理念,并把培训目标分解为四个方面:(1)涵养理论兴趣,实现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双向滋养;(2)建立完整的教育学意义框架与学科教学认知视野;(3)聚焦学科教学知识PCK研究,明晰语文的核心知识与核心教学技能;(4)激发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与追求卓越的内在激情。
“我们期望通过这种培训,帮助学员撕开思维口子,打开世界的天窗,找到审视课堂的镜子,规划专业成长的路径,并习惯把原理和策略放在一块思考。”李大圣说,“唯有脱产研修才能脱胎换骨。”
满足需求,更引领需求
丰富精准与动态生成的课程菜单
“最好的课程就是最好的老师教最适合的内容”
安静的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401教室里,每一个学员对着培训者预设好的课程菜单认真填写需求问卷表。接着是小组讨论,表达各自的培训需求、疑惑和建议。最后全班汇报交流。
“第一堂课不是安排极有影响的专家的讲座,而是将培训课程与学员协商,找准培训的现实起点。”在黔江区实验小学潘艳老师看来,“这是从未有过的培训体认,每个学员都感到一种兴奋。”
在这个语文名师“国培”项目中,预设好的培训课程菜单并非一成不变,而会根据授课情况和学员反馈,动态调整。
重庆段研修进行几天后,市教委师范处、市继续教育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一行来到江北教师进修学院,召开阶段性的培训需求和实施效果调研座谈会。
学员提出,在课程安排上,最好既有前沿的理论学习,又有学科教学实践的深入指导,促使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市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田伟回应,“我们对上海那边提出了要求,培训者中学科教研员不少于30%”。
学员谭仕政说:“前一段学习都是头脑风暴式的,学习非常紧张,难以消化,希望偶尔安排一两次‘慢学习’。”李大圣院长当即表态:“会在培训中安排一些音乐活动等,舒缓调节学习压力。”
市教委师范处李源田处长更是给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需要什么就会有什么。”
于是,在密集紧凑的课程菜单上,我们既能看到理论讲座、课例分析、论坛研论、课堂重建、课堂展示等课程有效衔接,又能发现“聚焦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实践性课程嵌入学习全程,教师朗诵技巧、语言表达、心理健康等课程穿插其间。同时,还保留了一小部分“机动课程”,以便根据研修实际情况调整,保证合理的学习节奏,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次,某位专家上课过于枯燥乏味,学员课后纷纷表示不满,李大圣院长得知后,第二天亲自为学员们补上了一次课。这次突发事件,让组织者们意识到,“培训不能设置了课程、请了授课教师就完事,还必须深入分析授课教师的研究领域、授课风格,并提出针对性的要求”。
第二阶段上海段研修开始前,江北教师进修学院根据学员需求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上海方进行了多次深度沟通,对课程菜单提出修改建议,还点名要求邀请哪些专家、名师为学员授课。这种量身定制的课程菜单设置,保证了不同阶段研修的针对性和延续性。难怪,学员们纷纷感谢“国培”:“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丰盛的学术盛宴。”
“在‘国培’中,我们始终做到两点,提供‘最好的课程’和‘最诚心的服务’,最好的课程就是最好的老师教最适合的内容。”李大圣院长自信地说,“我们不仅满足学员需求,更引领需求。”
全员卷入,聚焦PCK,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交融
灵动多变与情智共生的学习共同体
“唤醒教师的专业尊严、高尚气度与澎湃激情”
九龙坡区铁路小学的李洁老师是2011年小语“国培”班学员,在参加“国培”前,曾获得过两次市级赛课一等奖的她,正经历着“职业最倦怠的时期”。“国培”前,她热衷于学习课堂实录案例,“‘国培’后才明白过去学的是术,现在应该学道——理论。”
“国培”彻底激活了李洁,影响一直在持续,送课下乡、参加赛课、阅读理论、指导教学……2014年寒假期间,她读完了《爱心与教育》等7本书。“现在李洁老师对课程的认识和对课堂的把控能力明显更强了,工作起来更主动、更有热情了。”校长、同事欣喜于她的变化。
一次“国培”,为何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这么说吧,它让我有了一个学习共同体,看到了最优秀老师身上的教育情怀、教育理想,让我有了教育梦想。”学员李洁的经历以及有感而发的话,恰好点出了这次“国培”的魅力所在。
“国培”班班主任罗萍坦言:“个别学员刚来的时候,其实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来的。但加入到这个学习共同体之后,就完全被卷入其中了。”
学员进入“国培”班的第一天,就要根据问题困惑和研究方向,组建不同的学习共同体。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大密度的理论辨析,引导学员运用理论工具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聚焦PCK,建立完整的学科教学认知框架。
学习共同体以任务为驱动,在专家的引领下,研讨、备课、上课、评课、写学习日志、做学术报告、讲成长故事等,每一个学员都承担、完成相应任务。班主任罗萍全程参与学员学习过程,及时总结、指导、反馈,让每一个学员都被团队的学习氛围感染着,不能懈怠。
学习共同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学员兴趣、所在区域等特点,随着研修阶段、研修主题的变化而变化,“组织形式可变、交流互动有效、具有延展功能”。
上海段研修期间,学习共同体采用了“工作坊”的组织形式。
主题学习工作坊。按文体与体式进行分类专题理论培训,以丰富或补充学员的学科本体知识。
共同备课工作坊。借助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这支强大的实践型培训团队,把50名学员分成6个小组,专家带领各组学员在微格教室开展诗歌、小说、散文、神话等不同体式的六次集体备课。
课例研究工作坊。在理论学习以及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学员现场观摩全国名师执教同一课题。在与名师课堂的情境比较中,学会判断自己的教学设计,加以检讨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理论讲座、集体备课与名师课堂均围绕同一类型的教学问题或课例展开,沿着‘理论—实践—体验’的路径螺旋递进,连接得非常巧妙。”2013年“国培”班学员温永林说。王荣生团队根据学生定起点、根据文本定终点、根据障碍定环节的台阶式备课方式,也被学员所理解、掌握。
第三阶段回到重庆后,学员们在导师的带领下,组成新的学习共同体,展开课堂初建与重建,“同课异构”“一课三上”。在一次次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中,学员们“磨”出了思想、“磨”出了感情,逐步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点、对接点,促进了理论内化,行为转化。
“本次培训,我们不仅是倾听者,同时也是实践者,在实践操作、实践反思中,对理论学习更具深度、广度,并能主动自觉进行二次相关理论体系的建构。不仅看了、听了、懂了,更说了、做了、思考了、自我建构了。”2013年“国培”班班长肖猷莉激动地说。
培训形式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固然是本次“国培”成功的关键,然而,培训组织者“以心换心”的诚心服务和培训实施者“专业卓越”的大家风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才是唤起学员们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
李源田处长多次深入学员之中,做报告、问需求、话理想、谈建议,甚至还深入学员宿舍,关心学员生活。李大圣院长、罗萍主任、向苏老师等培训组织者更是全程浸润其中,亦师亦友,与小伙伴们共成长。
“李源田处长告诉我们教师应有的尊严与追求;李大圣院长激励我们:长知识,也要长见识。罗萍主任耐心的指导似涓涓细流,向苏老师细心的关照如柔柔春风。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呵护,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大足龙岗一小唐全莲老师用诗意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上海段研修期间,75岁高龄,身患癌症、疾病缠身、仍然为语文教育事业奔走呼号于讲台一线的贾志敏老师,深深地感动、震撼了每一个学员,“眼泪为先行者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