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重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0 14:47: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政治哲学重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政治哲学重点

篇1

高中哲学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一、唯物论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

(一)联系的观点

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当中,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

【方法论】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

2、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这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或者说要求人们自觉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① 二者的内涵不同;②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③功能不同,这又有两种情形: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联系:① 二者不可分割:整体有部分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② 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③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发展的观点

1、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割裂物质和运动二者联系的两种错误观点。

2、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3、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原理:

【原理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是,事物的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而是有着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都有其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 (2)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方法论】承认客观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水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② 要弄清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③ 要有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5、内外因关系的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的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也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视情况而定恰当选用其中的观点)

6、量变质变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态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

【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2、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要学会优化结构。

篇2

近年来,田东县经济发展速度不断的增长,职工生活福利不断提高,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且向低龄化转移趋势,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断攀升[1]。成为本县居民的不得不关注的健康问题,为了解本县职工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特点,于2012年6月对该区25岁以上的部分职工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右江矿务局工作3年或3年以上,年龄在25周岁以上的职工,共743例,其中男性370例(占49.8%),女性373例(占50.2%),年龄25-60(平均年龄45.3±13.8)岁。

1.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年龄、性别、民族,检测其血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受检者先测身高、体重、问卷调查,后测血压。血压测量用汞柱血压计,取坐位测量,受检者在测量血压前30 min内避免饮用咖啡、茶、酒、吸烟和剧烈运动,排空膀胱,至少休息5 min后进行,每例测3次,每次间隔最少120秒,取其平均值为受检者血压,受检者禁食10小时以上,早晨7:00~9:00采取坐位抽静脉血2 ml,以3000 r/分离心10min,于30分内用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7600-020ISE全自动生化仪氧化酶法检测血尿酸、血脂和血糖。

1.3诊断标准: (1)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420umol/l(7mg/dl)或女>357umol/l(6mg/dl)[1]。(20)高血压病:平均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平均舒张压≥90 mmHg或已确诊高血压病[3];(3):体质指数≥25.0kg/m2[体重(kg)/身高(m)2] [4]。

1.4 观察项目: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的平均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方差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P

2.结果:

在受检的743例职工中,患高尿酸血症126例,血尿酸正常617例,与血尿酸正常职工比较,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的平均水平高(P

讨论

成年人的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临床上以血尿酸续性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5],目前认为,高尿酸血症及其伴随的代谢紊乱,可导致血管、神经和代谢等功能障碍从而患者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密切相关,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6.09%到2008年上升到9.7%[6]。据我们的调查资料,在10年前,田东县居民高尿酸血症患者并不多见,到2012年,右江矿务局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9.9%,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和高尿酸血症的职工患者,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1]。本项研究结果显示,与血尿酸正常职工比较,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的平均水平高(P

参考文献

[1] 李天资,韦华,潘兴寿,等. 成人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26(3):273-275.

[2] 李天资,潘兴寿,陆克兴,等. 广西百色地区壮汉族人群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特点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7):157-203.

[3] 李天资主编. 现代内科医学心血管分册[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77-289.

[4] 李天资,梁烨,许晓萍,等. 广西百色市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与超重血糖血脂血尿酸关系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10):749-754.

[5] 李天资,梁烨,潘兴寿,等.广西百色市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率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杂志,2011,27(3):232-234.

[6] 陆克兴,李天资,潘兴寿,等.壮族人群高血压与血脂水平关系的分析[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2):151-152.

[7] 陆克兴,李天资,潘兴寿,等.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异常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06,34(4):425-426.

[8] 黄照权,唐毓金,陆克兴,等.百色市现症高血压各亚型患病率及其与体质糖脂和血尿酸关联性的研究[J]. 右江医学,2010,38(6):653-656.

[9] 李海文,梁烨,蓝家富, 等.右江矿务局职工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14(21):120-121.

[10] 陆积新,梁烨,李天资, 等.贵港市覃塘区壮族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症调查[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23):11-12.

[11] 李天资,陆克兴,潘兴寿,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水平与职业的关系,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7):488.

篇3

政治哲学是非常深奥的学问,同时也是让人增加智商的学科,哲学有助于学生对人生和科学以及世界有良好的认识,但是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不能够很好的了解这些深奥的哲学知识,而高中教师也没有很好的教育方法让这些哲学知识很好的让学生接受,通过不断的实践,高中政治老师,在传授政治哲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使用诗词,从而让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氛围更加的良好,通过在教学中的诗词渗透,使高中生在政治哲学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投入,也能通过政治哲学学习更好的熟悉自己。

一、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整个学生生涯对于思想和思维发展最好的阶段,而通过高中政治哲学

的学习,可以让高中学生更好的学习到思想和思维的方式,对学生以后的大学和社会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阶段高中政治哲学的教学中,高中学生不能够很透彻的了解和获取哲学讲述的深层内涵,而哲学又是很深奥的一门学问,是在思想上和思维上的一种知识,这种不是具体的能够了解的知识是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高中学生在不能获取知识,感到枯燥乏味时,就不会对这种政治哲学知识感兴趣,不能更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让高中教师的教学出现问题。

二、教学中灵活运用诗词的几点建议

政治哲学知识是高中学生的今后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的一门学科,对高中生的思想和思

维上都有很大改善作用。因此高中教学时,高中政治哲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要进行一定的认真研究,才会使深奥难懂的高中政治哲学课堂变得更加的容易让高中生接受,从而使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运用诗词来营造气氛

高中政治哲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高中课程来说是十分深奥难懂的,也是单调抽象

的,由于这种高中课程的情况,高中政治哲学老师的教学就要好好的去运用诗词来营造学习氛围。由于政治哲学这门课程是非常锻炼思维的,然而在之前的陈旧的教学中,政治哲学教师都是生搬硬套政治哲学的书本上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在政治哲学课堂上不能够很好的去让学生主动参与政治哲学学习中。而现在我们运用引入诗词,通过诗词的意境以及讲解诗词的意境来营造整体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学习氛围,通过诗词的讲解,通过诗词营造出来的气氛,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哲学方面的学习,如果高中政治哲学老师能够很好的将诗词的意境营造出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意境,很容易就将哲学的知识引入到学生的思维中,这样就更加好的让学生对学习政治学习有更好的兴趣,才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政治哲学的知识。

(二)完善高中教师的课堂教学

通过完善高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在政治哲学课堂上能够

自主的去学习政治哲学知识,在学习到政治哲学知识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想和思维,主动的去了解哲学知识,更好的接受知识。通过诗词在高中政治哲学的课堂上运用,使高中生在政治哲学的课堂中获取更好的哲学知识,通过高中教师运用诗词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运用诗词的意境和含义,来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和思维,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学习原本枯燥的哲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例子来更好的了解如何能够更好去理解之前不能够了解的深奥的哲学知识,通过这些诗词的运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哲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思维能力,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涵养。

(三)改善教学方面的方法

政治哲学这门课程,很多知识是非常抽象的,不能够具体的去讲解,这是很大的难点

和问题,但是这些抽象的知识却又是重点主要的知识,而高中政治哲学教师要通过改善教学的方法来使高中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和学习政治哲学的这些难点和重点,才能够使高中学生更好的去获取哲学知识,能够锻炼出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思维,这对于以后的人生规划有很大的重要意义。因此高中政治哲学教师应该以更多更好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和激励高中学生去学习政治哲学知识,通过诗词的灵活运用,熟练的融入政治哲学课堂上,使高中政治哲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有氛围,有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到政治哲学的知识,同时通过诗词的运用,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意境,进而让高中学生学习哲学的欲望变得越来越大,从而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政治哲学,主动参与到高中政治哲学教师的课堂授课中来,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通过学习政治哲学,来开发高中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让高中学生更好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细想基础。

结论

政治哲学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哲学知识让高中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用思想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让高中学生的更好的为今后的人生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政治哲学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去引导高中学生去建立更好的人生目标,指导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教学过程中,通过诗词的运用,让高中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政治哲学学习中来,使高中学生更好的理解深奥的政治哲学知识,更好的去锻炼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记忆,理解哲学知识中所要表现的事情,帮助高中学生理解今后的人生道路。此外,高中政治教师要注重诗词的适当使用,要运用的恰到好处,否则一定会适得其反,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意义。因此,高中政治哲学教师一定要注重不要过于依赖诗词的渗透,要结合实际哲学知识来正确引导高中学生来学习政治哲学知识,进而达到让高中学生有兴趣自觉的去学习高中政治哲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篇4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语: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篇5

二、深度挖掘高中政治教材的措施

1.高度关注课程理念。

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看,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先进教学理念,确保政治理论与时展的统一,政治方向与学生成长的统一,思想指导与生活实践的统一。虽然课程理念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点,但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具有指导性。例如,在“思想指导与生活实践的统一”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体会各种思想,不断扩展课程资源、扩展政治思想指导,让学生的感情和精神得到熏陶,从而达到提高政治觉悟的目的。

2.找到教材内部联系,减轻学生负担。

高中政治教材虽然分为多个章节,但每个章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如果将教材肢解开单纯性地研究章节内部问题,就会出现“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感觉。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编排,分析教材涉及内容,找到前后之间的关联性。教师在可以把控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理解和认知程度,逐渐向学生讲明教材的组织联系、发展规律,将教材的深度开发达到最大效果。例如,在“民主选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公民的权力进行讲解,让学生将个人生活和国家国情联系起来看,认识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重要性。抽象的国家政体和制度可以通过结合学生周边的事情和新闻报道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将理论性的内容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效串联,抓住局部和整体的内在关系,才可以减轻学生记忆和背诵的负担,达到快速进步的教学目的。

3.深化课堂设计,提升师生对教材的研究能力。

篇6

在当前形势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政治课程新课标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实施与学生情趣一脉相承的教学方法,方能激发学生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导入设计趣味化

古贤人柏拉图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具有吸引力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的角色,积极认真地思考问题,最大限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若想设计一个妙趣横生的导入,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深入的了解,让“景”深深包含在情理之中,去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琴弦,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譬如在学习高二哲学部分时,它的理论较深奥,对于高二学生而言,在理解上具有很大的难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呢?趣味化的导入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发挥深入浅出的功效。实际上在哲学中蕴含着相当多的人生哲理,意蕴丰富的至理名言、古人的训诫之词、各种漫画、迥异不同的笑话、形象生动的故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所以,教师完全能够运用以实例为中心的导入法、以直观为中心的导入法、以引用名言为中心的导入法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知识的欲望,帮助他们以最佳的态势进入学习状态。譬如在讲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知识点时,我就引入了这样一则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双方皆是挨饿的》进行导入:“一家小型饭店的门口挂着一则十分醒目的招牌:请到我们这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会挨饿。”如此妙趣横生的导入,不但能最大限度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让枯燥乏味的哲学形象生动起来,而且还能让学生通过这个笑话明白讲课的主旨:我们在认识事物与处理各种问题时,务必注重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绝对不能无视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在讲述“主观能动性”这一知识点时,我巧妙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一些经典句子进行导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此让学生深刻理解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导入,务必遵循前后一致性的原则、启发性的原则、情感性的原则、针对性的原则、简明性的原则,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力争做到精简化与趣味化,最终让哲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讲授形象化

从本质上而言,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奥难懂、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完全集中注意力,很容易走神,更有甚者会呼呼大睡。由此可见,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法因为过于强调知识的讲授,没有注意课程讲授的生动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教师务必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将生动形象的讲授融入课程教学,如此一来才能有效提升政治课程的吸引力。那么,怎样才能让政治课程的讲授变得形象生动呢?实质上要做到这点并非难事。以往不少政治课教师上课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目的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让本已枯燥的政治教学更显乏味。根据新课改理念,正确的做法是必须在政治课程的讲授中引入一些课外的趣味性知识,让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充分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政治课程中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其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譬如在教学《经济常识》中的《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这一课时,我就充分联系现实生活,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升的事实讲述给学生听。通过这种结合具体实践的授课方法,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融为一体,进一步增强政治课程的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必须坚决摒弃。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充分理解新课标,着眼于政治课程的基本特点,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实施与新课改理念一脉相承的教学法,创设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众所周知,政治课一般来说是最难引起学生兴趣的课程之一,而高中政治教学也一直都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填鸭式”教学是政治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也要求配合死记硬背。然而,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很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那么,我们该如何积极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呢?本人在实际的高效课堂探索过程中,发现以下三点对构建高效高中政治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一、学会“提问”,激发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课长篇都是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根据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没有结合生动形象的实际案例,学生很难对政治课产生兴趣,更难以融入到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去。正所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促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因此,在构建政治课堂时,教师要懂得设置适当的问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学会“提问”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思索过程中产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进而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比如,在哲学思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形象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深奥、枯燥的哲学观点。同在白雪茫茫的下雪天,官员感受到的是皇家瑞气,秀才望雪作诗,乞丐被冻的瑟瑟发抖、破口大骂。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把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雪天的不同表现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他们对下雪天的感受不同”“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谁决定谁”。在一步步的提问中,把抽象、深奥的哲学思想形象、简单化,进而激发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融和、连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枢纽,只有两者实现真正的和谐统一,课堂教学的意义才会得以实现。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学会“引导”,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想去探索新的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学会去“引导”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实现探究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那么,在这样的探究式课堂中,政治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政治呢?所谓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从问题或者任务出发,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思想情感等等。在实际的课堂设计中,教师通常会把政治课中的课时难点或者重点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对象,然后再通过合适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奥秘,掌握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

例如,在“多彩的消费”这一单元中,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我们周围常见的消费现象有哪些”这一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产生思考,进而发问“我们高中生该如何看待这些消费现象”“我们该如何抵制不良消费行为”。这样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计思路,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消费,是盲目铺张还是追求实际。教师只有明确好自己的教学任务,积极引导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政治课堂才会得以构建。

三、学会“引例”,体现政治的时代特征

新课标在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立足生活实际,反应时代特征是新课程教学的一大亮点,再加上政治课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引用相应的生活实例,丰富课堂知识,调动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知道政治生活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例如,在价值规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具体的生活案例来取代深奥的经济思维。如冬天的西瓜比夏天的贵,为什么?过节气的时候,鸡蛋比平时贵,为什么?大雪封路的时候,菜价比平时贵,为什么?然后再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日常现象背后的价值规律。这样亲切自然的日常实例的引用,把枯燥的政治理论和日常的百姓生活结合起来,突出了政治的时代性和实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高效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融和、相互配合,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得以提高,高效课堂才会得以构建。因此,在实际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枯燥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日常的百姓生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政治的无穷魅力,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效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

篇8

高中政治哲学大题答题技巧高中政治哲学答题注意事项

①(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与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②哲学道理(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原理(世界观)、哲学依据(世界观)、哲学启示(方法论)的区别。

1、是什么:

①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或运用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②运用具体哲学道理分析: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③哲学启示型: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

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①含义;

②书本要点;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

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政治哲学的答题技巧总结明晰设问,不仅有利于考生明确试题立意与正确理解情境,也有助于考生正确把握主旨,有的放矢地答题。考生可以利用“三定法”即“定知识”“定题型”“定材料”来研读设问,把握设问主旨,清晰试题“用什么材料来考”“考什么知识”“出什么题型”等指向性。

政治哲学主观题的材料往往是对来自生活的时鲜素材的凝练,具有内在的逻辑层次,通常用叙事方式进行描述。考生可通过“句读+分层+关键词”研读材料的句读,把握材料的逻辑层次及其关系,通过抓“关键词”等方法明确“用什么(哪些)材料来考”,从材料中筛选、提取、整合有效信息,提升材料阅读能力。

知识犹如粮食需要颗粒归仓、仓储到位,不能散乱一地、混杂一堆。考生可从宏观上照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目标题的“目录体系法”进行纲举目张式的知识建模,明确知识条目所在的目录层级,把握内在关联,准确定位知识,灵活调取知识。从微观上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W追问法”精读框(目)题及相应考点,精细仓储知识,这才能更大的解答出政治哲学的原理。

虽然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设问方式多样,总体可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常见题型。考生在遵循政治主观题的“有理有据、理据对应、分点作答”答题普适套路的同时,还要注重图表题、措施类、关系类、认识类、原因依据类等题型的一般思路的归纳与梳理。

高中政治哲学具体的答题方法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丶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抓住这几点,高中政治轻松学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本中的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篇9

引言

高中政治思维能力运用有利于学生理解高中政治知识点,对政治学、哲学知识框架体系掌握更透彻。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传统政治教学采用的是原始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填鸭式”教学,主要以完成教W任务为出发点,不利于学生强化政治学习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

一、思维能力的分类

高中政治的抽象性决定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以下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把握能力,丰富课堂,使政治课形象、生动,培养学生对学习政治的兴趣。

(一)分析性思维能力

根据高考考纲,选取高中政治教学的知识点,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分析能力越强,解题效率越高。现行人才选拔体制――高考制度制约了学生政治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大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缺乏分析能力,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并不透彻。在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中,一些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不完全深入,缺乏深刻的见解,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未产生积极作用。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对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延伸,在掌握的知识前提下,基于基础的知识点思维,对知识点进行创造性分析,提出创造性想法。这种创造性想法是一种更深刻的见解,是上升到一定层次的想法,是比分析性思维更高级、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需要一定的知识沉淀,是经过知识积累后期形成的思维。教师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用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环境。

(三)实践性思维能力

政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因此培养实践的思维能力,是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实践的思维能力是在实践基础上发散思维,形成总结性思维。课堂上对此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抽象性知识的掌握。知识被赋予实践性,学生能迁移学习。学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经验越多,对知识的拓展越有宽度和广度。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运用概念解释法。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是一个知识体系,是由抽象性知识构成的,知识的最基本反映是概念。概念是客观事物最基本、最本质的反映,对概念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对概念的理解能激发分析性思维,有的概念在字面上具有相似性,对相似概念进行分类学习,总结不同点和相同点,本身就是一种分析性思维的学习。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清楚地解释其概念,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中发散思维。举例来说,高二政治必修三教学中,对“民族”这一课题的学习,首先对“民族”这一概念学习,民族概念教学要从民族的基本特征开始,然后讲解民族的发展到民族的壮大这一历史过程,接着对民族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如部落、氏族,进行比较分析教学。第二,线索式教学。高中政治课不仅注重个体概念教学,还时刻对学生灌输系统性的知识。高中政治知识具有连贯性,理论体系的教学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学生政治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马克思体系是最基本的理论体系,教师在对每个知识的讲解中,时刻传输马克思理论体系轮廓,把灵活地运用到课堂内。政治学习围绕马克思理论体系,既方便理解又能解决分析问题。第三,比较法教学。抽象性的相似概念,需要进行比较才能加深理解。例如在讲解市场经济的特征时,市场经济的四个特征,即平等、竞争、法制、开放,通过分析比较各个特征的具体体现,通过市场交易出现的现实行为反映各个特征。同时,通过四个特征学习联系资本主义市场,从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对比教学,寻找差异,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学习。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一,鼓励学生创造创新个体。政治学习不仅是对概念和理论的把握,更要发现知识点背后的人文主义光芒,只有政治知识富于人性化,学生才能感受到政治中哲学的智慧。可以通过演讲、播放短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等。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历史短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历史感、责任感,才能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通过浓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的传递,学生将这种情感转换为内在的学习动力,转换为探索知识的创造性思维。第二,不否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学生对传统思维的否定,追求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就是求异思维,这种求异思维通常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学生的求异思维越强烈,老师越应站在教辅的角度,通过扶正的方式鼓励学生继续思考。举例来说,哲学的辩证知识点教学中,选择传统意义上的真理作为教学素材,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学生对此“真理”提出异议时,善于倾听学生发表的驳斥理由,从而对学生传输辩证知识的教学。第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哲学的学习具有抽象性,知识富有生动性,才能加深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冲击,在看得见的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建设,创造新的概念形象。对课本内的白纸黑字的抽象概念想象出更贴切生活的具体形象。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一些具有情景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进行想象,即使与理论相悖、矛盾,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对原始概念理解更深刻。

(三)实践性思维的培养

实践性的思维指不仅在实践中联系理论,还在实践中联系理论之后总结实践性思想,提出实践性的思想,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第一,以导学式的常规课为主导。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知。最基本的实践是对考题的解答。在课堂上,对政治考题进行解题能力的分析,判断学生积累的知识是否具有实践性。构建导学式的常规课堂体系,在这种常规课堂体系下,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发现政治学习的难点,运用联系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思考环节加入现实中的人和事物,通过实际现象和事实加深对自学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确定实践的目标,并探索实践方法,模拟实践效果。第二,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主动式的活动课。活动课中心内容是政治课的学习内容,采用富有实践性的活动形式,不仅培养学生对理论实践的兴趣,还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活动课以丰富学生经验和积累实践真知为目的。哲学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在活动中设计需要解决问题的环节,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哲学的理论知识,既积累了知识,又丰富了哲学的实践性。模拟实践教学对教师具有挑战性,对活动课的把控是最重要的,保证学生在实践课上不偏离主题轨道,维持课堂正常秩序,活动形式的编导要科学合理,才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性的魅力。

结语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学的需求,开展素质教育并非一味灌输知识,应当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高中政治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并在学习思想政治中不断提高各种思维能力,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静.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4(8):135.

[2]赵国民.关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考,2014(6):94.

[3]王远.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旬刊,2016(9).

篇10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使得教育事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加强学科教学的改革,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高中学校要提高教学水平,就要对学科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原因。高中政治学科,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对于高中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要加强高中政治教学对策研究,必须从现存教学问题入手。因此,笔者选择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1.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于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及政治学科特殊性的影响,许多高中政治教师的思维受到应式教学思想的限制,没能正确地认识到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单纯地为了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政治成绩而开展政治教学,使得教学思想跟不上新课标的步伐。学生在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进行死板的政治学习,体会不到政治学习的乐趣。教师对于学科的不重视,使得高中政治学科的地位得不到肯定,很难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1.2政治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方法与时展步伐的匹配度对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只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灌输性的讲解,没有认识到学生政治学习观建立与政治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许多教师从政治课本出发,为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但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不高。

2.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对策

2.1改变教学思想,构建和谐课堂。

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学习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与培养每一位学生。老师需要对传统的政治教学思想进行改变,在教学中,不能将自己的热情全部投放在那些政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要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教学活动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中都能取得进步。

比如在讲解有关联系的哲学知识时,对于那些政治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讲,教师要让其理解联系的意义,对哲学原理有一定理解。对于那些政治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联系原理,尽可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一来,在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政治学习成就感的强化。和谐的课堂氛围得以建立,学生的学习情绪会更加积极与正确,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学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快速提高。

2.2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完成自身教学思想的改变,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不同时代的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期待是不同的。学生希望自己的主体地位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得到肯定,希望在丰富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自主开展政治学习。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

比如在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论题的设置,让学生在班级内开展法律知识辩论赛,利用在政治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对社会行为进行评价与判断。在学习有关社会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与社会知识相关的内容,做成一个个性化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都有提高作用,辩论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政治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政治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政治学习自主性的增强。因此,教学方法的改变与丰富,是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中生的政治学习需求。笔者从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希望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的教学方法,践行新课程标准,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