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1 16:56: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篇1

对于农村地区幼儿教育而言,其存在短板的同时也存在着城市地区所不具备的其他资源,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取长补短,丰富幼儿园课程,让幼儿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幼儿园教育,而这其中最为可利用的就是乡土资源,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度挖掘这一资源的价值,从而使幼儿园课程更为多彩。

一、巧借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身边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所要传达知识的敏感性,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由于乡土资源的便利性也能降低丰富课程的成本,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必须对其高度重视,从而切实地将其利用起来,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二、如何去巧借l土资源

对于教师而言,身边的资源是非常多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巧借”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对于乡土资源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其过于生活化,教师也往往会将其忽略,这种不重视反而浪费了这一好资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过不断的探索认为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去做:

1.抓住教学主旨,巧借乡土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乡土资源的利用首先要做到的是“可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去深度挖掘本地所有的教学资源,在广泛搜集的基础上再选择那些可以融入教学的资源,从而有效地丰富课程。而在教学融入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抓住教学的主旨,从教学的主旨出发去发掘乡土资源,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的目的。

例如,笔者所在的地区拥有农耕文化,橘乡以及山歌等这些具有地方特点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这些乡土资源与教学的主旨是切合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例如,笔者在教授小朋友唱歌的过程中就引入了很多本地区的山歌,并号召家长们帮助一起完成教学,这样能够有效地达成家校互动,也能够达到丰富课程的目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将其进行利用。

2.切合教学内容,巧用乡土资源

在利用乡土资源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选取好适当的教学资源以后就应该结合教学资源对乡土资源进行巧妙地利用,具体而言就是将具有乡土气息的资源妥善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其与教学设计很好地融合,从而使两者能够很好地融合,从而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让其能够真正地丰富幼儿园的课程。

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可以将重庆地区所特有的山歌资源与教学进行良好的融合,在重庆地区有着浓厚的山歌文化的氛围,在这种文化的背景下教师要选取与这种乡土资源想辅助的山歌文化资源,如针对讲爱惜粮食等幼儿园教学情况就可以选择山歌《脸朝黄土背朝天(民国)》:“脸朝黄土背朝天,汗水流到脚边边。一身穿得稀巴烂,丢了镰刀就饿饭。”这种山歌朗朗上口,也与本地文化紧密切合,在教学山歌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祖先所传达的处在那种农耕时代的辛苦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现代珍惜粮食的故事进行一定的串讲就能够充分给学生传达要珍惜粮食,重视劳动的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山歌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更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参与进来,更为重要的是山歌这一传统乡土资源的引入大大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使整体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3.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补充

乡土资源对于教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充当补充,利用乡土资源所具有的家乡文化的气息来补充教学过程中所欠缺的“气息”,从而使课堂的气氛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整体的教学过程更加具有温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人文色彩,也能受到家乡气息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不忘本,能够更加享受,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乡土资源来丰富幼儿园课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恰当合理的教学引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感觉到乡土文化的气息以及温度与学校课程的严谨以及科学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从而使乡土资源能够真正丰富课堂,使幼儿园的课程更加具备温度以及人文气息,让幼儿园的儿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使其在幼年阶段能够受到更多更好的家乡文化的教育以及熏陶,让他们拥有更加美好的童年生活。

篇2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篇3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 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 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篇4

1.1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现代教学设计的最高目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特别是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为实现这个最高目标变为可能。教学设计层面上讲,目前只是从有限的网络资源中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等初级加工阶段,而原创性的教学软件资源不可能在网络上免费推广使用。另外,受到多媒体发展水平及普通教师利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创水平能力等的影响和局限性,高层次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目标在目前网络教学层面上无法实现。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甚至更高层次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也只能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实际中无法做到,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目前阶段不能广泛的普及推广甚至替代延续漫漫数千年的传统教学。而且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定位只是辅助教学手段,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特别是民族学生在教学中的实际困难,民族学校教学中推广多媒体任然处于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中。

1.2 采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内容的平台

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做法是课堂主要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这种做法比较自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相关内容交流、记笔记也有一些有利之处,同时随堂展示教师的板书艺术等技能。随着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呈现课堂内容形式的多样化趋势,而且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有效地融为一体,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最为主要的是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成本,教师可以支配这部分时间去做进行课堂讨论等科学探究方面的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多样化趋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猎奇心理,提高了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点比单一甚至死记硬背的课堂教学优势更为明显。

1.3 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定位――教学与科研定位

根据目前我国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范围去看,高校及城镇中学普遍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及开展讲座等教学活动。条件尚好的乡村中学也在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单从使用多媒体辅助工具的层面看,目前课堂上还不能链接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而处在类似于播放幻灯片式的层面。所以,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处于引入的初级阶段,人们对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定位得十分清楚,是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辅助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一种补充。传统课堂通过信息技术变为更加开放与有效,与外界交流变得通畅、便捷等,使传统课堂搭乘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这些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所在。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本意是扩大与延伸教学的信息接受与开放空间,所起的作用也是改变目前这种教学信息接受上的自我封闭现象,使得传统的课堂展现形式丰富多彩,教学设计层面上更趋理性与科学。从一般的教学意义上讲,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功能是信息接受在时空上的疏通与延伸作用。更高的教学科研层次的意义来讲,是计算机理论与技术在具体不同学科专业上的科研创新。教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课堂教学交流层面特别是情感交流层面上无法完全用现代技术手段代替。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不是要颠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而是信息技术的成果是在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是传统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与时俱进。

2 两种模式互补的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检验两种模式优劣的评判标准。通过学生课后的普遍反映,民族学校中完全采样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有种飘飘然的感觉,只是求得感官视觉等的刺激不能深入到教学情境尤其是问题的教学情境中。同样在课堂的主要教学环节作为观察点采样分析,发现课后的作业、笔记、课前提问等环节上效果明显不足。民族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基础知识的欠缺,需要在课堂、课后的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把关,而且要求教师对基础知识点需要耐心地反复讲解,尤其对学困生要手把手地去教才行。因此,面对民族学生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没有捷径可选,不能用教条的方法甚至用放幻灯片的办法来解决民族学生实际问题。目前针对民族学生的实际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但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扩大知识信息量,两种模式混合搭配使用效果会更好。

3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反思

3.1 从历史发展观的高度看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是个新生事物,是古老传统的教学跨入了信息时代,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技术为教学保驾护航,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呈现到教学管理都打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烙印和符号,从此我们从更远、更广、更高的目标层面上对教育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进行设计。弥补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不足,是一种观念到教学及学习行为方式方法的重新变革。

3.2 从民族学校的现实看多媒体教学

民族学校由于地缘等原因,存在教育教学上的自我封闭现象严重,人类进入科技文明特别是信息文明的今天,我们不主动与外界去交流,思想上保守甚至禁锢,不主动接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其结果不仅影响民族学校的发展前途,也同样影响整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传统文化十分浓厚的民族来说选择积极主动接受现代科技文明的成果是十分明智的选择。目前基层的民族学校还未正式使用多媒体教学。另外,民族学校学生的现实看多媒体教学。首先,民族学生的基础薄弱,完全用多媒体教学难以适应,特别是放幻灯片式的多媒体教学难以突破民族学生基础知识的难关,教学效果不明显。其次,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可以采用现代教育的技术手段进行虚拟模拟演示的手段强化学生的直观理解能力。

3.3 从信息时代的视角审视多媒体教学

人类自从使用火后进入了文明时代,近代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耕文明走向现代科技文明,特别是人类进入信息文明时代后,现代信息技术正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及行为方式。对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如果说过去我们曾因地缘等客观因素制约了我们的发展,进入信息文明时代的今天,我们通过搭车信息技术高速公路可以克服地缘劣势而造成的信息闭塞。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从民族学校为突破口,加大教学中的信息教育技术的使用力度,并且以民族学校的特色进行教学创新活动,将对民族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3.4 从人文的广度分析多媒体教学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的效果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特别是教育的主体人是介于复杂的情感与理性之间的综合体。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技术甚至迷信技术而忽略人的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思想及教学风格如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教师最大的财富,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的风格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6-0059-02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策略对高中历史教师十分重要。历史新教材总体编写思路是遵循文明史和全球史的线索,以“模块+项目”,关注中国对外关系史和历史之间,采取必修与选修课程结构的协调。内容系统设置模块相对独立,整体集成。而这种新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变化都很大,与教师和学生的现状相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本文提出主位历史教学设计应考虑和注意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一、学生对专题史学习状况的适应情况调查

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他们不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高中历史知识不扎实或者新课程对高中生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的估计太高。中学历史教材新课程也打破了历史教学方式的历史,有大的跳跃,初中和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之间的过渡太陡,像爬梯子一样。二是新课程历史教材没有系统的思维方式。老师经常上完一个单元(一个题目),学生没有理清头绪,在头脑里一片混乱,然后开始学习一个新的话题。对学生来说,形成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是很困难的。课程内容太专业,学生的学习任务太重。

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1. 注重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有机衔接、有机整合必修模块,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

现在我国初中和高中课程的标准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初中阶段对学生历史方面知识的要求还比较低,课本的编制都是按照历史知识的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顺序中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凝聚性知识体系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到了高中以后,由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所以高中阶段的课本编排打破了时间顺序和空间的顺序,开始学习专题史,在所学的专题上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能力。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好高中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可以降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的弊端,与此同时还可以减少专题史缺乏系统性的弊病,更可以充分利用通史体和专题体的长处,让其优势互补,给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和便捷。

然而,仍然有部分学生初中阶段就没有学好历史通史的知识,到了高中学习历史通史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一定的难度。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好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时间逻辑是学习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重中之重,不可替代。一个好的时间逻辑,可以让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加便捷。比如说,老师在传授“”对“”的影响的时候,如果没有时间逻辑做铺垫的话,就可能出现事情倒变的情况,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对于专题内容的安排一般情况都是按照时间前后的顺序来排列的。比如说,在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从整个夏青王朝大致的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学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时候,学生不仅学到了爱国的精神,还可以从1840年至1945年间列强的主要侵华历史事件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事迹按照时间的顺序描述出来。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是按照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的一本课程,但是其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严密的时空观,对于学困生更没有办法学好了。

所以,老师在每一堂新课中,都要以一定的初中历史知识铺垫一下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就让学生回顾到初中的历史知识,对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学新知识的时候更容易,教学效果突出。比如说,老师在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中“商业的发展”的时候,课文是按商―周―隋唐―宋元―明清介绍商业发展的,这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历史兴趣的衔接。其次,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基础之上,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关注专题纵向和横向知识结构的相关性,加强学生对历史空间观念的认知。

2. 科学处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关系,实现历史学科功能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当中,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专门将思想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项任务单独地提了出来。传统的教学目标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作为主体,思想情感教育只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附属品。然而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人文素质作为出发点的,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

新课程标准在强调对知识和技能同样注重的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不仅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明确提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的情感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态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有三个目标,第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第二知识能力目标,第三知识过程方法目标。这三个目标共同构成了一个发展性的动态目标体系,同时也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要注重过程,把方法作为一个手段,同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和能力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非常的不稳定,有时候是积极向上的,有时候是消极低下的。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在情感上的培养,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心态,有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状态,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习好高中历史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老师一定要落实知识的传递效果和技能知识的展现。与此同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进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体现新课改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实施教育的根本,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一个连翘,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碓矗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来源,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历史教材来说,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和充分利用,那么其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明确教学目标,一定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灵活地作用,让教材成为一种循环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说,利用教材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要对历史原因的进行探索,有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方面进行探索。其次,要理解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这些基础上,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与学习。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教学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消化掉当堂所讲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本中的内容的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特点,调整整个教学的体系,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定向给学生辅导,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2,(1).

[2] 向丽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 2013(18):128-128.

[3] 韩丽群.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J].网络财富,2009,(11).

[4] 陈仲丹.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5] 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70-02

一、引言

剪纸艺术是农耕文明时代造就的图形艺术,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将其应用到陶艺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剪纸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陶艺课程的重要性

1.陶艺课程具有美育功能,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以及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美育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美育主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陶艺的制作过程是经过长期反复地制作、欣赏、再制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审美力不断提高,陶艺课程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

2.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内涵。道德修养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指人们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自觉按照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等行为,道德修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道路和自身理想的选择。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学生接受陶艺课程也就是接受文化的熏陶,学生学习陶艺的过程也是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能够使学生的内心修养和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3.培养学生的定力。生活在迅速发展,现代社会的变化也日新月异,随着生活节奏变快,人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浮躁,而陶艺课程能够培养人们淡泊的心态,保持宁静的态度处理事物。

三、剪纸艺术概述

(一)剪纸的含义

剪纸,顾名思义就是人们运用剪刀和纸,通过模拟在头脑中的想象,剪出各种不同形状,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刻画内部线条、花纹。剪纸艺术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之一,作为民众多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在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实用和审美作用。在世界上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将剪纸这种艺术形式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二)剪纸图案、花纹的特点

1.表意性特点。剪纸作品为传情而不在于写形,作者凭印象中对表现对象的理解,重于写意而不在写实,剪纸图案的这一特点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设计中,可以启发陶艺制作者的创作理念。

2.图像装饰特点,早期剪纸的作用就是为了装饰,装饰门窗、墙角,因此其设计的主要理念是美观。剪纸依附于民间特点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通过其当时的剪纸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使剪纸艺术拥有广泛的生命活力。

3.空间观念的二维性。空间观念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我们生活在思维的空间里,一切物象都是立体的,而在二维空间里表现三维立体的空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但剪纸却是用二维空间观念作为形象思维的基础,民间剪纸可以突破现实的限制,凭自己的想象力幻想出一切不存在的事物。

四、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一)目前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陶艺课程本身就属于比较枯燥的课程,因此课堂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是陶艺课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陶艺教学需要改进的重要问题。

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据调查,目前陶艺课程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甚至昏昏欲睡。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规规矩矩地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严重束缚。

3.陶艺课程缺乏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陶艺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在陶艺课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对于剪纸艺术的积极作用

可以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剪纸图案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倾向于追求科技的发展,盲目追逐流行文化,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民间剪纸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民俗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代表文化,将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有利于剪纸艺术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剪纸图案在陶艺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应用发挥的积极作用

1.将剪纸文化表意性特点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的设计中。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应该具备其自身的丰富内涵,承载着作者的感情,将剪纸表意性的特点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能够赋予作品更深的内涵,从而使作品更具艺术价值。

2.发挥剪纸图案的图像装饰特点。陶艺作品也应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的特点,这点与剪纸图案的作用具有一致性,剪纸图案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和背景,是当时时代的产物,将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能够丰富陶艺作品的设计,使其更具装饰性和观赏性。

3.将剪纸图案的优点与陶艺课程教学有机结合。避免传统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枯燥、单调问题,剪纸图案多具生活性的特征,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决定作品的形状,这可以弥补陶艺课程教学的枯燥性特点,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使陶艺作品更接近生活,成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形式。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图案设计没有固定的样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对事物的理解决定剪纸图案的形状,作者的思维不受外界影响和限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放学生的思想,突破思维定式,使陶艺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5.增加陶艺课程的教育资源。剪纸图案作为一种新颖的元素,应用于陶艺中,增加了陶艺课程的教育资源。剪纸图案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具有丰富的资料和资源。

六、剪纸图案在陶艺课程教学中设计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盲目推行,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剪纸图案与陶艺毕竟是两门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陶艺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能死板教条,盲目推崇。

2.猿忠匝生为主的教学观,教师在将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时,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陶艺课程教学应顺应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改变传统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树立学生为主的教学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选择适用于陶艺课程的剪纸图案。剪纸图案的选择应适合于陶艺课程教学,脱离了材料工艺的图案只能是纸上谈兵。在选择剪纸图案时,应注意陶艺本身的特点,要保留其自身的艺术特征,有原则地选择剪纸图案。

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教师的艺术修养是陶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断学习,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深刻了解剪纸图案和陶艺的内涵和特征是保证剪纸图案在陶艺课程教学顺利、有效施行的关键因素,陶艺课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七、结语

将剪纸图案应用于陶艺课程教学的教学中,有助于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同时有助于陶艺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加强陶艺课的趣味性,剪纸图案在陶艺课程教学设计的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相关策略,取其所长,避其所短。

参考文献:

[1]王子眉.浅谈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装饰审美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1):108-109.

[2]云宁.浅谈图案基础训练在民族陶艺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美术界,2015,(3):65-66.

篇7

本课内容知识点较多,识记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在本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采用了节拍记忆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交流使学生识记黄土高原的范围、地貌、名胜古迹,理解黄土高原和地貌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识记黄土高原的范围,地形地貌,理解其成因,掌握主要的名胜古迹的分布。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节拍记忆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歌曲《黄土高坡》,你知道这首歌反映了哪个地区人民的生活?你还知道哪些和这个地区有关的地理事物?(欣赏后抢答)

生:是反映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生活的歌曲,我还知道这里有延安宝塔,故居,安塞腰鼓,窑洞等。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革命圣地延安就坐落在黄土高原上,这里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更加详细的去了解它。

二、学习新课

(一)位置与范围

师:观看视频:《黄河与黄土高原》

要求:从中你了解了哪些和黄土高原有关的信息?

生:我知道了黄河与黄土高原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投影图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师:观察地图,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找出:太行山脉,乌鞘岭,秦岭,长城,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2、观察地图,找出位于黄土高原的主要省份。

3、阅读课本33页相关文字,讨论黄土高原的位置有何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选派小组代表总结回答)

师: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用节拍记忆相关知识。

师生诵读:

黄土/高原,面积/30万;西起/乌鞘岭,东到/太行山;秦岭/以北,长城/以南。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两千;过渡性的特征/很明显。

(二)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

师:(转承)我们过去学过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请看视频《黄土高原》,并讨论形成原因。

播放视频,自己思考总结,提问。

生:流水的不断冲刷形成的。

师:阅读课本,你能发现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三种地貌之间在成因上有什么关系吗?(小组合作探究)

生:是流水的不断冲刷下地表的不同发展阶段。

师:(转承)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人们不注意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几千年,几万年后,黄土高原会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更加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下节课我们再重点探究这个问题。那么黄土高原本身是怎么形成呢?观看视频《黄土高原“风成说”》,并阅读34页相关文字,请说明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及根据。(同座讨论后抢答)

生: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根据是自西向东土壤颗粒由大到小,厚度由厚到薄等。

三、文明的摇篮

师:(转承)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而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那么这里有什么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呢?

要求:自读课本,归纳总结,然后提问。

生:古代的黄土高原气候湿润,植被好。

生:黄河在这里塑造了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农业发达。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刚才我们用节拍记忆法记忆黄土高原的范围特征,这一小节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节拍记忆相关知识)

师生诵读: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黄土/高原,农耕/最先;

气候/宜人,植被/茂密;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黄河/穿行,灌溉/便利。炎黄/子孙,兴盛/之地。

师:(转承)黄土高原地区历史悠久,文明昌盛,保存了大量的名胜古迹。我们可以按省份来记忆。

要求:阅读课本《黄土高原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图》和相关图片,让学生找出名胜古迹。

学生回答后,提示用节拍记忆名胜古迹。

师生诵读:

永乐宫,五台山,平遥/古城,还有/应县木塔/在山西;

黄帝陵,法门寺,西岳/华山,还有/秦始皇陵/在陕西。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地貌、成因及文化古迹,下节课我们将来探讨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下课!

四、板书设计

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1.位置与范围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所跨的行政区

2.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2)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塬、墚、峁广泛

篇8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大山深处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传统文化沿袭,人们意识、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经济发展滞后,广大农村还过着农耕时代的生活,基础教育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艺术教育发展也相对滞后。

1.艺术师资严重匮乏。其一,在贵州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小学由于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较差,许多有才华的艺术专业人才留不住。其二,在广大的乡镇中小学由于受到办学规模、教师编制以及地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艺术师资配不齐,也养不起足够数量的艺术教师。因此,需要配备一专多能的艺术教育师资,吹拉弹唱、能写能画的多面手。

2.硬件设施条件差。在乡镇中小学由于经济因素,教学校舍只能满足正常教学开班的需求,那些艺术教学设施如琴房、画室、多媒体教室、教具、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配不完善。因此,需要培养具备掌握和灵活运用学校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的综合型人才。

3.需要富于“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教师只教要考的书,学生只学要考的书本知识的现象。因此,艺术学科成为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的课程,再加上社会评价及认识不够,艺术学科成了中小学师生及家长的“冷门”学科。这就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思想引导,用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思维去开拓生活中的艺术教育,挖掘本地人文资源和他们身边的艺术资源,从专业技能训练的艺术教育转化为生活艺术教育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因此,需要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师资。

二、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牵动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藤守尧教授在《走进课堂——艺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一书中提出:基础课程艺术教育目标是“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综合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杨立梅教授主编的《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中关于基础教育综合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的整合发展为目标。“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提高艺术教育的价值,引导教师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精神的提升和整体素质提高的体现。”

作为中小学艺术师资的培养基地——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它现行的课程体系偏向以专业画种或美术门类为设置主干线,这样的课程体系难以与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课程结构、内容相互适应。因此,必须要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意义的实际出发,通过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以厚基础、宽知识,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是对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在贵州山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应该紧密围绕国家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贵州本土文化资源构建一套“合身”的课程体系,造就具有贵州特色的艺术教育亮点高校。

三、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结构

从上述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和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结合贵州区域文化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地域特色的课程结构(附表一)。

1.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理念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美术教育专业能力,能适应社会美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个目标在课程设置上要拓宽专业口径,适应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而不是培养艺术家或设计师。课程设置、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必须厚基础、宽口径,内容涵盖面要宽阔,走出过于专门化的美术教育。既要注重专业基础学科本位,又要兼顾实用艺术、生活艺术、人文艺术的整合。其二,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应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关注个性发展来认识、梳理、构建美术课程的学科结构。其三,可根据贵州区域文化以及院校自身的独特教学资源和条件,以多种形式构建校本课程来填补和加强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课程。

2.构建课程结构和内容

我国现行的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结构主要是由三大方面构成的:即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种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展的需求,也不能适应我国在21世纪新课程改革的人才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作重大性、探索性、实验性的调整。

教育部师范教育科研课题《师范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崴教授在《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课程改革》文中提出“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大致上是由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所构成。”根据贵州教育实际情况和贵州师范高等专科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毕业去向。本文对课程结构、内容提出建设性思考:

(1)文化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英语、公体、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它是我国专科课程必修的人文学科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拓宽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适应知识化和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

(2)学科专业课程由主修学科课程、兼修课程、校本课程三大部分构成。其一,主修学科课程包含美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将来要教学的内容。要求掌握美术学科的面要广、基础要厚、知识要宽。其二,兼修学科课程是主修美术学科的姊妹艺术课程,它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门类艺术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多门类艺术的理解和掌握、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为今后艺术课程教学资源整合提供知识基础。其三,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设置的特色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和调整,也是国家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它体现了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特色。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学习能拓展学生对多种文化的认识和掌握,有利于将来从事艺术教学工作提供广泛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技能课程两部分:其一,教育学科课程把美术学与教育学融合为美术教育学,这样才体现美术教育的针对性特点和美术教育学的特殊性,培养学生对美术教育的深入研究,认识美术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的共性与区别。在课程整合中把美术学与心理学融合为美术心理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心理学的正确解读,有利于未来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服务。其二,美术教育技能学科主要包括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设计,教师口语表达与普通话、书法与篆刻、美术字等,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教师的知识技能,是构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课程。

(4)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毕业创作等。它是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科专业创作实践能力,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和创作实践中。教育实践是师范教育专业的核心内容,它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方式,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美术教学方法、规律。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搜集生活素材、整理生活素材、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毕业创作服务。毕业教学设计是学生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策略的独立思想。毕业创作是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反映生活,是艺术能力的综合测试。

四、课程设置解决方案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应走出专业美院的美术教育模式,结合多门类学科的融合,由技能性转向知识性和体验性的掌握,要求在人文关怀中认识美术、学习美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课程目标。根据教育部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本科为2800—3200学时,可上下浮动10%)的学时分配数据为参考,结合专科课程及贵州教育实际情况,制订出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见附表二)。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上述拟定的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是以普通文化课程、主修学科课程、教育学科课程、实践课程为主干,兼修课程、校本课程为辅的相并存的多元学科体系。在教学方法与策略上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开创出新的教学理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供教学探讨:

1.基础技能与个性探索的结合

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应重视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在基础专业学科中素描、色彩、国画、油画、版画转变为素描技法与表现、色彩技法与表现、国画技法与表现、油画技法与表现、版画技法与表现,目的是要强化基础技法与个性表现,由过去专业技能深度训练转化为基础技能方法训练、体验与创造个性表现相结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要重在演示,学生重在创新与个性的形成,教师角色既是主持者又是创导者,学生是在主持者和创导者的引导下开创自我表现,凸显自我个性,要让学生在宽松的文化环境中形成自我艺术。

2.专业美术与生活美术的融合

在基础艺术教育中新课程《标准》是加强生活美术教育,广泛引导在人文语境中去学习,以人为本的美术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也应重视专业美术与生活美术的融合,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在课程教学中如基础设计学科与应用的结合,传统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内容要紧密结合生活美术之间的联系,即传统图案与服饰、家居用品的结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标志设计、广告图形设计、版式设计的结合;立体构成与包装用品、建筑模型、工业产品的结合,使它们血与肉相连,不能将它们孤立地分开。

3,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资源的整合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整合”的概念用得较广泛,它不是数学逻辑学上“1+1=2”的概念,而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意义上的“1+1=2”的思想理念,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真正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相加,“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相加之和。正如高师美术学科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并不是将美术学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简单拼盘,而是将艺术学科的各门类艺术与教育学科及学生知识层面进行以人为本的科学整合。

4.本土资源挖掘与教学利用

贵州省是多民族的山区,它蕴藏着丰富而又灿烂的民间美术文化,在挖掘、发现、认识、学习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显示地域色彩,张扬地域个性,成为艺术课程异彩纷呈的景观。高师美术教师可以依据本区域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编写教材,形成独特的校本课程引进大学课堂,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民间艺术,传承民间文化。

5.姊妹艺术学科的渗透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主修美术学科专业要加强与其他血脉相承、相通相联的姊妹艺术的联系,如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抓住他们的艺术通感,如节奏、韵律等,应广泛接触认识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提高鉴赏能力。只有通过广泛领域学习使学生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架起通往综合艺术课程教学的桥梁。

6.突破校园。围墙型。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不完全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获取。它可通过社区资源、环境资源、活动资源、地域文化资源获取,教师在多渠道、多方式开发利用各类潜在的素材,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应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利用学校周边的课程资源优势,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和创作热情,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地方特色,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成为美术课程发展的必要补充。

7.毕业创作与毕业教学设计的综合评定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中小学艺术教师,他们需要具备综合的艺术能力、人文素养、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因此,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专科毕业学生要求做一系列的毕业创作和毕业教学设计汇报。毕业创作用四周时间完成它的作品,教学设计用两周内完成设计策划,最后一周举行毕业汇报,每生用15分钟向考试委员会进行多媒体展示并阐述。毕业创作是测评学科专业知识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设计是测评教育学科知识和教育技能知识的综合能力。要紧紧围绕这两项测评来评定学生的毕业成绩,这样有利于提高艺术教师综合素质和艺术能力。

六、小 结

高等师范院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整专业学科课程,以主修学科为主,兼修学科为辅,校本特色课程相补充的多元课程体系。同时,要加强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开创出新的教学思路,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精神的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师资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走进课堂——艺术新课程案例与评价》代序中已明确提出:“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必须树立新型的评价观,必须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基础教育所需要培养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以史为鉴,来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但是,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历史是枯燥乏味的,无法从中获得学习兴趣,从而放弃历史学习。通过这几年的历史教学,我觉得在历史课堂上应适当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在此,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想象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历史课堂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

以人教版《原始的农耕生活》为例,通过一位老师的授课来体会想象力在历史课堂中的妙用。该课在讲到大汶口文化的“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更大进步,陶器有了黑陶、白陶。黑陶乌黑发亮;白陶胎薄质硬,色泽明丽。”旁边配有“大汶口出土的黑陶和白陶”插图,这位老师是这样讲的:

教师让学生观察黑陶插图,思考问题:“这件陶器像什么?”

学生回答:“像猪,大肥猪。”

“对,回答正确。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前面的彩图,看一看《河姆渡猪纹陶器》插图,谁能描述一下陶器上的猪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嘴巴很长,身子很瘦,前后腿都很细长,身上的鬃毛比较长。”

“这位同学描述得全面、准确!但古代生产技术发展缓慢,同学们想一想,大汶口人饲养的猪,能像这黑陶器塑造的猪那么肥胖吗?”

“不会!”

“对,那么,大汶口人为什么把猪塑造得那么肥胖呢?”

学生陷入深思。教师启发学生:“每逢春节之前,我们北方人,总爱用红纸剪一对大肥猪,贴在门上。这不仅是营造节日氛围,最重要的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还没讲完,一位学生便举手回答:“大汶口人把猪的形象塑造得很肥胖,是企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大汶口时期国家还没出现,说‘国泰民安’不合适吧?”

“老师,我说错了。应当是氏族安康。”

“回答得非常好!透过这种造型的表面现象,探究它的实质,大汶口人关爱的不仅是猪,更是关爱人。这件黑陶器皿含有浓厚的人文精神。”

这节课可以说是历史教学中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典范课。在教学中,随着教师的步步引导,学生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正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二、历史课堂有必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自我意识确立的阶段,有极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我依据历史课程标准,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我在上《明朝君权的强化》时,首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吃了些什么菜?喝了些什么酒?宋濂一一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得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画。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时的详细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那么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呢?他们听谁的指挥呢?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通过这一则故事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更直接地感受君权的强化,明代特务统治的残酷,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本课的教学任务。

学习是一个主体的知识接受过程,如果缺乏学生想象这一环节,那么学生只是被动盲目地接受知识,历史教学就根本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更谈不上以史为鉴,来指导他们的人生道路。

三、如何让历史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列宁说过:“想象是极其可贵的品质。”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那么,如何让历史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呢?

1.老师要有一定的历史素养、丰厚的历史知识积淀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技巧,开拓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我在上《》时,以顽固派的头目倭仁的一副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作为教学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所以,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

2.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如上“”时,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息,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会受到强烈的感染,进而开拓自己的想象力,就能体会到“落后就会挨打”。

篇10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现状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1.重亲情、尚伦理

起源于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创造了特有的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在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以孝为先的价值准则,崇尚忠孝意识,形成孝道至上、礼治为本的伦理道德观,重视亲情,崇尚伦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厚重的亲情伦理观,表达着人们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形成了人们对家庭团圆幸福的文化价值取向。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身处异乡的游子,无论多远的距离都无法阻挡他们回家的脚步。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聊家常,在欢声笑语中体会亲情的温暖。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表达子孙后辈的“缅怀”之心和对亡亲的怀念之情,更是表达了国人“慎终追远”的悲痛情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日,也是亲人团聚之时,吃月饼,赏月,正是历代中国人Α叭嗽铝皆病钡拿篮米非蟆<负趺扛龃统节日都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聚的美好希冀。

2.贵和谐、亲自然

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在古代农耕社会形成了“天人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秉承的重要价值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也是当今社会着力建构的社会规范。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观念,“‘和’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表现的尤为显著,并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

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珍视、推崇人际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亲族之间的和谐,我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非常注重人际间的交往”。作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通过拜年、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节庆活动,凝聚情感,消除隔阂,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人际交往,维持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清明节有祭祀祖先和悼念亡亲的传统,身在异地的人们在这天回乡祭祖,家族成员相聚在一起,缅怀祖先,“慎终追远”,在祭祀活动中凝聚宗族情感,促进家庭内部、宗族之间的关系稳定;中秋节以家人团圆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圆满和睦的美好希冀。

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且中国传统节日大部分都是依靠岁时节令而形成的节日,与固定的节气,四季更替的自然周期规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例如在清明节草长莺飞、万物生长,通过踏青、插柳等活动亲近自然。

3.爱家国、聚民族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特色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激励人心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大诗人屈原忧国忧民行吟汨罗江畔的身影,有介子推居功无争自敛退隐的风骨,有万众一心驱除鞑虏的民族气节,还有各族人民战胜邪恶、追求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提到端午节,人们无不想起那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忠贞铁骨屈原,在国家大义和民族气节面前,屈子怀着他悲壮的爱国情怀投身汨罗江,化作汨罗江的灵魂,与他所挚爱的家国共存亡。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可歌可泣的民族操守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的士气,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是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1.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境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改变了过去积贫积弱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越来越胜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共同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难以免受影响,以至于人们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沉迷物质享受而放弃自身的精神建构;此外,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个人利益,一切朝“钱”看,物质追求远胜精神追求,导致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缺失,从而使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化境地。

2.西方流行文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成功渗透中国社会,并且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影响持续升温,尤其是以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碰撞最为突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渐渐被洋节喧宾夺主的趋势,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一方面因为互联网时代下,文化多元化深入人心,某些西方节日习俗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也为生活、工作紧绷的人们提供了相聚狂欢的氛围,例如圣诞节前夜的狂欢,送苹果祝平安;情人节的浪漫约会,赠送玫瑰花、巧克力表达爱意等。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崇洋”心理,认为只要是外来的就是好的,更何况在西方影视文化作品的影响下,人们对西方文化有一种仰视的态度,对影视文化上带来的视觉享受充满好奇与赞赏,为他们释放内心的压抑找到合理精神寄托,致使他们盲目的追随西方流行文化,增加自己的“优越感”。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价值渗透功能

1.在日常生活中崇尚勤劳节俭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劳节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扮演着弘扬中华美德的作用,在农业文明的逐步演进中,传统节日文化渗透着勤劳节俭的美好品德。传统节日在物质贫乏的农耕年代产生并逐步流传至今,小农人民敬畏自然,感谢自然的恩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人们坚守着勤劳节俭的价值观念进行自我约束,在以“吃文化”为本的传统节日中,更是教育子孙后代秉持克勤克俭的优良风气。“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逸为耻”,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进行勤劳节俭的价值渗透,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2.在待人接物上秉承贵和持中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中庸思想,无论是古代君王先贤,还是现代文人政客都在待人接物中力求贵和持中。论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主张“以和为贵”,崇尚“中庸”。和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春节、中秋节强调家人团圆,寄予了家人之间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谐美满的企盼。人们在安静祥和的节庆氛围中欢庆佳节,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家人之间的温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和谐的生活状态的追求。通过春节走亲访友、拜年祝酒,重阳节年轻一辈会回家看望老人,给予关心等活动,也表现出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那份伦理和谐的观念。

(二)文化整合功能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整合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重要方面,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此外,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交流整合,传统节日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几千年,经久不衰,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竞争力,打造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品牌,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葆活力。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的整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改革开放后,西方流行文化主要是随着欧美影视文化的入侵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进入中国市场的,并且深为部分中国人民追捧,尤其是迎合了大学生需求的大学生主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吃”为本源,更多的偏向于物质层面,而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精神信仰,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采取优秀的西方文化,摒弃中西文化对立的观念,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促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并行互补发展,形成以中为主的互补的中国特色文化体系,赋予中国文化新的文化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力量凝聚功能

1.传统节日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聚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广大人民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追求安定祥和、幸福圆满、慎终追远等共同理想,传统节日又扎根于家国亲情、伦理秩序上,因此传统节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系着整个中华民族,体现了中华儿女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外出的游子都会踏上归乡之路。在春节期间的普天同庆,所有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守岁、吃年夜饭、放鞭炮,共度除夕,即使是身处海外的华侨,每年春节都会庆贺祖国的传统佳节,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这充分说明了中华儿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漂泊海外,都有着对家的牵挂,都有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国强烈的归属感。

2.传统节日文化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

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秉持着传统的人际交往原则,谦卑有礼,贵和中庸,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家国伦理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利于凝聚各社会阶层的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尤其是听到对中国不好的言论时,更有利于增强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正能量。通过春节访亲、清明节祭祖、中秋节家人团圆、端午节祭祀屈原、吃粽子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人世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的主要对策

1.课堂上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节日教育是大学生传承传统节日的重要手段,而纵观当前全国各大高校教育,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在各个高校中,几乎没有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专门开设的必修课程,选修课也是寥寥无几,质量层次不齐。此外,学校领导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设计不合理。首先,学校领导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要过分的强调升学率、就业率、发明专利等功利性成果,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建构。其次,学校应该把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中,加强德育教育。最后,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然后结合学科特点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通过讲授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来源和风俗习惯,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

2.活动中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在高校教育中,更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的教育引导。高校各社团、部门应积极探索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融合现代特色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在节日期间,更应该以节日为依托,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色品牌活动,发挥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中,微信、微博、QQ和贴吧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兴盛,为高校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契机。学校应该加快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比如校园贴吧,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宣传传统节日文化,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3.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纳入家庭教育,实现双轮驱动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双轮驱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家庭教育对孩子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紧密结合,使节日文化的内涵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父母和亲戚长辈的言传身教,孩子从小的耳濡目染,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家庭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第一平台,所以在启动学校教育的r候,强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实现互补驱动。

(二)家庭方面的主要对策

1.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于孩子的初步教育要求父母细心的在生活各个方面寻求教育价值的实现。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父母先要养成这种教育意识,同时也要具备认同并热爱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素养。只有父母认同并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才可能为孩子的节日文化启蒙教育奠定基础。父母可以通过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节日的来源以及节日的意义,并带领孩子参加节日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对孩子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2.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历来被社会所关注。家庭环境容易对孩子形成价值渗透,尤其是在孩子缺乏理性,认识不足的童年时期。一个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性格、价值取向以及人生目标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由于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成年后独立能力差、面对挫折心理脆弱等严重的脱离社会化现象,最后一蹶不振丧失希望,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问题的源头还是出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在养育孩子时没有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使孩子在第一任教育时没有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良品格。而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着贵和持中、慎终追远的价值追求,对于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曾子杀猪”的故事家喻户晓。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无数父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要以身作则,自己的言行要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待人接物上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对子女造成负面的价值效应,不利于子女美好品德的形成。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要担负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家庭环境中,家长通过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价值取向,赏罚分明,通过亲情感恩教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相整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社会方面的主要对策

1.政府积极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近年来,政府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力度并没有太大加强,每年传统佳节的时候,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还是形式单一,不具品牌特色,以至于不足够吸引人们的参与兴趣。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一步挖掘各种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内涵,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优秀的西方文化相整合,打造富有的品牌活动,形成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链。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逐渐消亡的民族技艺和风俗习惯。

2.重视大众传媒、善用大众传媒

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快速发展的现代网络媒体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方便快捷等优势,在社会舆论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现代传媒的受众对象是自发组成的网络群体,网民有言论的自由,这就容易造成对某一问题盲目跟风的不良社会现象,也容易造成反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人们发表不利于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影响,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如有扰乱网络秩序的行为,严惩不贷。此外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离不开大众媒体的支持和参与。大众媒体应在传统节日期间营造良好的节日宣传氛围,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摒弃自身缺陷,去娱乐化和肤浅化,认真对待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3.在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多元文化的并存,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所以作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在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广大青年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因此开辟年轻人的文化市场是关键,而广大青年学生作为流行文化和开放思想的受众群体,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要符合年轻人的思想特点,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形式,比如古代春节拜年是磕头行礼,如今可以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等网络拜年形式,也可以在网络上举办春节祝福语、春联或者最受大众喜爱的春节习俗评选等活动,全国各地的网民聚集在一起,各自发表自己对于春节的看法,吸引民众的参与热情。这些新的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新平台,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增加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李大明,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D].海南大学,2009.

[2]张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3]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杨英杰、赵玉宝.四季飘香―清代节令与佳肴[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