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育叙事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1 16:56: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地理教育叙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地理教育叙事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86-02

一、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知识技能目标。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创设问题情境,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教学重点。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案例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教学过程设计。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引入新课,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降湿。其次,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顺流航行船速快,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受到陆地阻挡,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到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度,加入极地环流,一部分折向低纬度,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分析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1 我们秦皇岛地区为初中新课程的实验区。初中地理课成为了“历史与社会”的一部分,地理知识的教育被弱化了,学生的人文地理知识下降了。

2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中理论知识明显减少,学科体系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案例,其例子近为上海、昆明,远则巴黎、东京。这对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要求明显提高了。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成为摆在每个地理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环顾周边的兄弟学校,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普遍采取的方法就是在高中阶段抽出一段时间专门进行初中地理课本中的有关内容的学习。但初中地理课本面对的学生群体是无地理学习能力的初中生,地理课本的内容按编写者的意图应放在高中地理课本之前,所以其内容无法与高中地理顺利衔接。于是教师吸取兄弟学校的经验教训,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提出“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建立开放的地理大课堂”的教学模式,想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我校的地理教学水平。

三、研究过程

方案一:利用地理知识竞赛,丰富学生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兴趣

在2009年冬季,我们地理组的同事们本着向学生呈现“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宗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爱学地理杯”地理知识竞赛。我从教材的内容体系出发,以声音图像、文本等资料为载体,设计了多组试题。试题的内容涉及了地球大气、河流、生物、工业、农业、城市、交通,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十大类热点问题,涉及的区遇有印度、英国、法国、德国、中国东北、中国内蒙古、中国西南等诸多区域。其中,试题中云南干旱问题是当年全国关注的热点环境事件。另外,“碳交易”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这场地理知识竞赛的气氛异常热烈,在赛后很多天学生仍然津津乐道。时任高二(8)班班主任的乔老师之后对我说:“你们这场竞赛真好,学生们都说大开眼界。”高二年级的地理教师也说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空前高涨,班里掀起了一股学习地理的狂潮,学生提出的地理问题让教师应接不暇。

看到地理竞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这样好,我们地理组的同事们决定将地理竞赛做为地理组的常规教学活动,每个学年都如期举行一次。受此启发教师以在酝酿举行“地理问题辩论赛”。借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地理竞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再好,它也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常规事件,其效果具有短期性。如果要达到长期稳定有效地提高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目的,必须从常规的地理教学人手,于是我们又提出如下方案。

方案二:挖掘乡土地理内容,激活人文地理课堂

地理新课程关于教材的使用有一个理念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为我们挖掘乡土地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有些乡土地理案例对于学生理解人文地理概念,增加人文地理素养有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例如,在学习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我曾引用我家邻居去天津经商的案例。案例用叙事的方法展开,内容是这样的:

“我家邻居35岁,因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因此取名东升。东升家世代为农,家里很穷。东升23岁时娶了媳妇。其媳妇家有经商的传统。于是小两口到天津去卖菜了。”这本是一段很直白的家常,但放在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学生很快就会从中悟出以下的大道理:①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迁往城市;②迁移的原因是经济原因;③迁移的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当学生领悟到这里之后,我又接着往下讲,“东升两口子很能干,两三年下来,他们就翻盖了六间新房,后来东升的表弟东风,初中毕业后在家无事可做,就跟随东升来到了天津打工。再后来,东升发现天津人爱吃粉皮这个商机。于是,东升的父母和他的叔伯们开起了粉皮作坊,做的粉皮由东升带到天津去卖,一大家子的日子变得红火起来。”

在这段家常里给出了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意义:①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给城市带来了经济收入;②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③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给农村带来了信息和技术,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等。

通过这样一个案例,书本上空洞的理论变得逐渐鲜活起来,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了。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马上就可以联想到他们身边有关人口迁移的事例,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起来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的用地理的眼光去分析社会现象了,学生们的人文地理素养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直到现在有些调皮的学生见到我还会说:“东升的邻居来了,再给我们讲讲村里的事吧。”由此可见,学生们学习地理的情绪之高涨。

方案三:巧妙布置假期作业成为地理课堂的延伸

如果要是能让学生走出校园,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参与社会生活,那将是地理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地理教师终身追求的梦想。寒假的来临给教师带来了尝试这一思想的机会。

每到假期,学校都要求教师留足家庭作业。一般的教师也就是留一些片子、练习册什么的。学生回家之后被成堆的作业压得抬不起来。有一次,在我要布置作业时有一个学生曾说:”与其做这么多作业,还不如别放假得了!”学生们有这种情绪,其作业完成的质量可想而知了。教师在作业形式上做一些文章,让学生更加乐意去完成作业。也借此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增加人文地理素养。今年,我们的寒假作业是这样的:

作业1:亲手描一个中国行政区区划图,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收集除夕这一天的全国各省会城市的天气情况,绘制成天气情况图。听完作业后有的学生小声说:“这个作业还有点意思。”通过这项作业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到初中地理课本中有关“中国行政区划”的全部内容。同时,对中国冬季各地的气候特点有所体会,这也是初中地理课本上“中国地理”一章的主要内容。

开学之后,有一次我在带领学生预习中国政区时,有很多学生美滋滋的将假期中画的地图拿出来参考。

作业2: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声音、图像、文字等向学生和老师介绍10个你认为重要的世界城市和5个你喜欢的中国城市。这实际也是初中“世界地理”的重要内容。了解这些内容对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有意义。结果假期还没有结束,很多学生就将作业发到了我个人邮箱中了。其中普通班的学生张玙琛是最早交作业的。从学生的积极性中可见这样做的结果是良好的。

方案四:引导学生研究社会问题,利用阅读课提高人文地理素养

高中学生的假期是短暂的,新学期开始后,我们打起了阅读课的主意。在学校,高一年级每周都有两节阅读课。学生可以在阅览室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来开阔视野。例如,在教授“城市的发展与变化”这一内容时,我曾经引用了一个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谢拂维尔市的破产做为例子来说明城市衰落和城市中心区衰落的不同。这时我特别向学生说明这个例子,来源于《城市的繁荣和衰落的秘密》这本书。这样做一方面告诉学生治学要严谨,另一方面,告诉学生书名,在今后学生们如果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也许他们就会有兴趣去读一读。另外,在地理课上教师也会有意识提一些与人口社会相关的热点问题。这些也许会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他们也许会自发的去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关于这方面的效果我们正在观察之中。

篇3

教学反思源于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探讨教学的成败得失,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回顾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寻求最佳方案,积累教学经验。新课程实验初期,地理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种种困惑。比如,以前的地理教材结构清晰,知识丰富,重点突出,教师只要按照教材、大纲的要求,照本宣科讲清知识点,就能考出好成绩,完成教学任务。而现在的教材变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怎么处理?讲吧,不符合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活动,老师又不放心,怕学生乱了,掌握不了知识点,影响教学成绩。我们就鼓励教师围绕这些困惑,积极进行实验,从教学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到教学效果的检验,让他们自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老师们在教学中探索、反思、再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同时坚持撰写教学后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改进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去、优化教学过程。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改进的过程。在反思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二、地理教师同伴互助,整合集体智慧

教师的同伴互助建立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是整合教师的集体智慧,把地理教研推向的重要环节。因为在教师群体中,会有不同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冲突,教师在对话、争论中积累经验,共享成果,就会互通有无,少走弯路,共同进步。同伴互助的形式主要有教师对话、优质课、观摩研讨课、教研活动等。如针对人教版七年级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的研讨课,地理教研组在听课后展开评课活动。每位教师经过独立思考。写出本课的优缺点,经过对话讨论找出该课成功的地方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这样得到的认识就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要深刻得多。有待改进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恰当、不到位。之后共同解决问题,对于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大家展开了争论。有教师认为,课堂上充斥着“你真棒”、“真聪明”这样肤浅的赞赏,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实属“捧杀”。还有当学生提出教师不能答复的问题时,教师不置可否,态度暖昧,会极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能追问:“真的吗,你是怎么想的?”对发言学生的鼓励,会让他们产生自豪感,效果就大不相同了。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既解决了教学的难点问题,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开展地理学科大教研,实现专家引领

聘请专家教授、省市教研人员到我县讲学指导。加强了教研员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教研员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工作作风,改变教研模式,由“考”、“评”向“研”、“导”转变。要求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在教师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一线教师进行指导培训,主动参与听课评课,与广大教师深入交流,在教师困惑时及时给予方法指导。我县每学期举行一次全县规模的地理大教研活动,每次大教研都经过提前谋划,确定活动的目的、内容,围绕教学实际中的问题,组织教师参与讨论和交流。如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学习把握、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方法研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组织与指导,采取“说――讲――评”的形式,大家一起评议课的得与失,共同解决教学中疑难问题。通过练功课、达标课、优质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研究,积极撰写教学教研论文,培养教育科研能力。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建成一支我们自己的专家队伍,以点带面,真正起到专家引领的作用。

四、利用网络支持.拓展地理教研

现代化网络具有资源丰富、个性化、交互性、共享性的特点,网络信息传输速率快、信息含量大、交互性强,不受地域的限制,非常适合开展网络教研。所谓网络教研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网络教研可以解决农村学校资源贫乏、师资落后问题,拓宽教师思路,实现均衡发展。利用网络开展地理教研的主要形式有网络资源共享、教师网上研修、网络适时交流三种。

1.拓展课程资源。网络课程以网络为载体,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视频观摩能够整合现场观察、录像分析与案例研究,有利于教师视野的开阔和创造性的激发,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定格、回放视频的精彩片段,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2005年我县建成校校通,与全县12所中学相连,这些学校都可以通过无线上网登陆教文体局网站,共享教育资源。为此教研室从基层学校选拔了100节地理优质课,涵盖了初中七、八年级各章节内容,以视频形式放在网站上,供广大教师观摩学习。

篇4

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给予教师自由创作的余地,可以像艺术家那样,对课堂进行艺术性的创造。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是师生进行激情碰撞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要求教师具有实施调控(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要善于调节气氛,掌握节奏,控制局面,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本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以下几种调控方式:

一、兴趣调控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因之一。揭示物理知识中的新奇之处,可让学生猎奇喜新的心理转化为学习兴趣。物理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述绚丽多姿的物理事物和现象;或采用直观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创造物理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探索,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也可适当联系物理的新资料、发现、理论、问题,如南北极考察、太空探索、外星文明、超级计算机等,使学生眼前一亮,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事先安排学生自带各种简单的吸盘,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比一比看谁的吸盘吸得牢,学生们争先恐后,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吸盘能够吸附在物体上呢?”,教师及时引入大气压。

二、语言调控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在物理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语言的艺术。授课语言首先要规范,要使课堂气氛兴趣盎然,语言表述要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叙事清楚,还要讲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突出艺术性,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气氛的渲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例如:讲解物理原理时,要严密准确,化抽象为具体;总结物理规律时,要抓住要领,言简意赅;讲述实验要点时,可提高音量,减慢语速,适当重复;突出情感教育时,要富于感情,声情并茂。

三、教法调控

课堂教学方法是决定能否有效地实施物理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实验为主的新模式,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置。而教师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式学习完成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要追求教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不断变化的信息去刺激学生的接受欲望,使之形成持久的注意力。根据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热情兴而不衰。总之,物理教学方法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才能对物理课堂教学具有稳固的调控功能。

笔者曾发现学生在分组实验后很难将注意力投入到汇报实验结果环节,原因一:由于初中生受语言表达能力限制表述实验结果不清,其它学生不爱听;二:学生在实验后情绪波动,思维活跃,静不下心来。针对此情况,可以由各班级、各小组竞聘设立实验首席发言人制度,这样学生们就能“行乱而神不乱”,各司其职。笔者同时采用数码相机摄影功能现场记录下各小组实验中的精彩环节,各类实验影像资料经过分类汇总后也成了笔者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四、情绪调控

成功的课堂必须做到师生情动。学生学习情绪的高低,课堂气氛活跃不活跃,很多时候是与教师的情绪同步的。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饱满的、积极的情绪投入物理教学,真正用情去讲授,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而且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将全身心投入物理学习中去。

五、机智调控

课堂是动态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来自自身、学生和外界的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做到临“危”不乱,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例如:老师正在讲《噪声》一课,两只麻雀飞进教室,在窗口不停打闹,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了。老师看到同学们那好奇、惊喜的样子,灵机一动,问:“你们想观察麻雀吗?”“想!”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老师说:“好!观察后,请你们告诉我怎样减少这种‘噪声’的影响?”“行!”回答声整齐又响亮。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边看边议论,同时也获得了有关控制噪声的方法。

看似两只麻雀将课堂扰乱了,却被老师即时调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可见这位老师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灵活地调整,并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六、反馈调控

信息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物理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师生共同活动,做到有启有发、有讲有练,善于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渠道。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做出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哪些已达到了目标,哪些还有差距,及时调控教学内容,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听课情绪、神态等间接的反馈信息,当学生听讲时点头微笑,表明学生听懂了;当学生频频举手时,表明他需要发言展示的机会;当学生目光呆滞时,表明他走神了……进而改变教学方法,并将教学继续引向深入。物理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重视和强化教学反馈功能,创设种种情境,采用多种形式诱导学生作出及时反馈,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就能够使物理课堂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设计教学程序,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动态调控,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篇5

《北齐书·王昕书》中写道:“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1]自此,“为人师表”就成为中国师范院校学生和一线教师熟谙于心的一条准则,可以说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教师形象最笼统的要求。到底如何为人师表?人们达成的共识是:为人教师者,要在人品和学问方面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日本学者平冢益德编写《世界教育辞典》,对教师形象做出的定义如下:“把教师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相比,一般教师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系指:①教师的社会地位;②教师的素质、能力等的总体。”[2]与抽象的“为人师表”相比,这样的阐释让我们对“教师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问题缘起

为什么需要对教师形象进行专门的探讨呢?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者是基本要素。以教书育人作为职业的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他们是教学活动重要的一环,所以正面的、能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的教师形象是理想的教育活动所诉求的。

那教师形象会从哪些途径对学生施加影响呢?笔者认为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与教师的直接接触,影视媒体和文学作品对教师形象的塑造是主要途径。学生接触的教师各有风格,影视媒体和文学作品更是琳琅满目,不能同一而论,所以本文以语文教科书作为切入点,管中窥豹。

语文教科书作为指定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语文科目最重要的载体。虽然教育专家们一直强调,教科书只是一种范例,但在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心目中,教科书仍是作为一种权威的存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是目前我国使用范围较广的教科书之一,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经2002年初审通过后便沿用至今,所以它影响的学生群体相对较广。

为什么选取初中语文教材?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仍未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对外界施加的事物处于遵从状态。正如,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理论中所显示的,他们大致处于道德发展的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他们对教师正面或者负面的看法不仅来自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身边教师的了解,还来自流行书籍杂志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当然也来自学校必学的教材——语文教科书。美国著名教材专家Marilyn J.Chambliss(1988)估计,“教材决定了全国中小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75一90%”[3]。

教师作为初中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如果其在教科书中的形象存在一些或隐或显的缺陷,而这些缺陷未经发现,得不到重视和纠正,将给一代代的学子带来难以估计的不良影响。它们可能造成学生对教师无意识的偏见,有碍和谐教学活动的展开。

故本文选取的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初中语文教科书。试图通过数据统计,从国别、性别和素质三方面对人教版初中六册语文选文中的教师做直观分析,来展现教科书中的各类教师形象。并且通过编者在课前导言和课后习题透露出的情感倾向,来研究编者眼中的合理教师形象。

二、教师形象分析

人教版初中全六册教材,共有课文169篇,出现涉及教师形象的文章共12篇(《简·爱》不属于课文,而是名著导读的部分)。教师题材选文所占比例接近1:13,是占比重最大的职业类型。

(一)教师国别和教师素质

表格2的统计结果显示,13篇课文中有5篇是讲述国外的教师。分别是:教学水平和敬业程度都一般,但是在离岗时却展现了崇高爱国情怀的国文教师——韩麦尔先生;博学多识、热情洋溢,并且作为大作家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教师——福楼拜先生;能打破民族偏见,有教无类,专业知识渊博,和蔼耐心的医学教师——藤野先生;既有爱心,又有策略的特殊教育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自尊自爱,勇敢表达自己追求的家庭教师——简·爱。课文都是从多种角度来描写这些教师的,所以他们的形象不仅正面,而且具有多面性,可以算是文学创作中的“圆形人物”[4]。与外籍教师相比,国内教师的塑造上就呆板得多。

在对教师形象进行分析时,有研究者认为,课文中涉及的教师形象大多仅仅关注教学行为。教师是一个职业,在职业之外有其个性、日常生活等职业外的生活。但凡教科书涉及教师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总是与教学行为有关,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辅导,教师形象向读者传递的信息是:教师就是干一切和教学有关事情的人,他们别的什么也不干。教师形象被固化在教学之上,而不是把教师也看作一个普通的职业。呆板的教师形象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被不断的固化、僵化和窄化。将教学行为与教师身份紧密捆绑的叙事模式本来就是一种无形的枷锁,而语文课本却也在有意或无意地复制和强化这样的思维枷锁。[5]

这个研究结论,用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内教师身上尚算比较准确,但是显然13篇选文中的外籍教师并不属于此列。韩麦尔先生平时对教学的漫不经心,从他的反思中可以看出。他喜欢钓鱼,有时便随便应付上课;为了让学生帮忙浇花,便让他们放下功课……文中的韩麦尔先生不是一个呆板的“教书机器”,虽然关于他的生活描述也是只言片语,但是这一形象却是有血有肉的。这是一个平时平凡、倦怠,但在关键时刻被激起职业激情和尊严的国文教师。福楼拜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激情的作家,是教师身份下更加真实的一面。文中不写他怎么启蒙别人,而是写他的房子,写他待客,同样将一个口才绝佳、文化深厚的教师形象侧面烘托出来。而医学教师藤野先生对鲁迅来说,绝不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那是异国他乡难寻的温暖关怀。安妮·莎莉文则是海伦·凯勒生命的导师,带给海伦的不仅是文化,更是脱胎换骨的新生。最后,在名著导读中节选的平凡家庭教师简·爱对不平凡爱情的追求和关于平等自尊的一番言论,更是打破了教师庄严肃穆、满口圣贤书的固有模式。

两相比较,选文中国内教师形象确实很单薄,只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个在室内热爱伏案研究,在室外极具革命激情的兼济天下的读书人形象,其他的教师或严肃古板,或温和可亲,形象复杂性不够,难以突破人物形象塑造的窠臼。九上课文《心声》中出现了国内教师中着墨最多的人——程老师,但是这样强硬、不太注重教学方法,幸能知错就改的女教师,对教育水平不算太差的地区来说,已经没有现实意义,只会加大学生的批判范围。

所以,根据表格2所显示的统计结果,涉及国内教师的选文应参考国外教师选文中的教师形象。如果继续让呆板的国内教师形象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反复出现,并且被不断地固化、僵化和窄化,不仅会让学生轻视国内的教育,消极反抗,而且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大部分教师十分不公平,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性别

根据表格2的统计结果分析,还有一个存在的问题:从性别角度分析,男性主宰的倾向比较明显,仅从教科书塑造的男女教师的数量比例来看,男教师大体上是女教师的3倍。

已有众多研究者关注教科书中的男女比例,欧洲国家在20世纪后期就出现一种普遍得到认同的观点:教师是不需要特别强的劳动、长期持续固定、安定感大的职业,根据与孩子们直接接触的职业特点,加上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需求提高,所以在教师的构成中女教师占很大的比例。这一现实对社会的评价也有影响:教师是女子的职业的看法变强。美国初等学校教师中女教师占83.2%(1973年),英、法、联邦德国各达到77.1%(1976年)、67.5%(1975年)、63.2%(1975年)。[6]

国内有研究者表示:课文中的男性形象在数量上压倒了女性形象,但是在其行为模式上,大部分仍然是女性化的笔调。如果将这里的男性角色的名字改掉,把“他”变成“她”,基本上不会让学生感到突兀。[7]这一观点得到一些研究者的认同,说明我们在潜意识里对教师进行了女性化角色的设定,甚至在描写男性教师时也难以逃脱这一模式。

那在人教版初中教科书中是否也能体现类似的研究结论呢?分析表明,如果将这一研究结果用来定义初中生接触的人教版初中六册课文中的教师形象,那显然并不具有针对性和严谨性。诚然,如我们所了解,古代先贤——孔子;清末儒生——寿镜吾;爱国者——韩麦尔先生;学者和革命家——闻一多先生;激情四射的作家——福楼拜;走南闯北的信客——校长;医科教师——藤野先生;古板,迂腐的酸儒——老秀才。不管其形象是圆型还是扁型,男教师便是男教师,这样的由于性别不同所带来的感触与类似安妮·莎莉文的女教师是绝不相同的。所以,我们不能鲁莽判断教科书中的男性教师已经被放弃了男性因子,并且靠近女性化。

但是,女教师在现实教学中的压倒性存在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教科书的选材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不能抛弃生活。学生在教科书的熏染下,对男性教师产生崇敬之心,但是现实学习生活中却少有男老师,会造成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充分个性化和社会化,并且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材要体现现代意识。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认为,为了提高教材的教育效果,应该在选编教材中对女性教师形象加以公正处理,选取具有时代意义,并且具有现实代表性的教师形象。

结合教师国别和教师素质的考量,需要在教师形象丰厚和充实的基础上,考虑男女比例的均衡。让选文中的一部分教师从讲坛上走下来,实现学生渴望接触教师真实生活的期待,也为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认识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编写者眼中的理想教师形象

教科书作为最终的课程实施媒介,不仅体现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种学科知识,而且也传递着国家意志和国家文化。语文教科书则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凝聚,所以语文教科书中所组织和呈现的教师形象就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教科书编写组在选择文本和编制习题时所透露的情感倾向也是一定国家意志的体现。

业余休闲和大众文化,因为是学生兴趣爱好的投射,所以更贴近他们的灵魂。而近年被中学生广泛关注的流行文学、影视作品,比如近年大热的台湾作家九把刀的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印度电影《三宝大闹好莱坞》、泰国电影《初恋那件小事》等等,不论国界、不论年龄、不分性别,老师普遍以古板、剽悍的形象出现,是学生厌恶的权威。而且,流行影视以夸张博取笑点,受众正是追求刺激、渴望宣泄的青少年。初中学生叛逆、厌学的年龄特点,再加上这些外部催化,会集体无意识地陷入流行影视营造的虚构世界,不加以正确引导会自然而然对学校中的教师产生偏见。所以,如果教科书中的教师仍是以夸张的形象出现的话,会加剧学生对教师的隔阂和抵触。

表格2的统计结果显示,被广泛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15个教师中,有12个积极的正面形象。可见教材编写者在收录选文时,是做了认真考虑的。而且12个形象优秀的教师也是各有特色,如劝说型的孔夫子;行动派的闻一多先生;课后沟通型的藤野先生;灵活策略型的安妮·莎莉文等等。为避免学生走马观花、不假思索,课前导言和课后习题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九上选文《心声》里面的程老师显然不是编者赞同的教师形象,课前导言和课后习题就折射了编者的情感倾向。

表格3——从课前导言和课后习题看编者眼中的理想教师形象

课文篇目 课前导言 相关习题

《论语》十则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不乏快乐。 无相关习题

《爸爸的花儿落了》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最后一课》 无相关导言 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

1.……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2.……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3.……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无相关导言 福楼拜是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导师,他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绝不应该满足于‘差不多’……”试从课文中找到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

《信客》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藤野先生》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这篇课文像我们讲诉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我的第一本书》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再塑生命》 ……让她的生命出现转机,引领她走向光明的人,就是这位为她“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 通读全文,把握文意,课外搜集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讨论: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心声》 《万卡》的故事,勾起李京京对往事深深的怀念。他多么想在课堂上满怀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可是老师却说他“嗓音沙哑”,拒绝了他的请求。在公开课上,京京还是抑制不住地举起了手……

这篇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某种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蒲柳人家》 无相关导言 无相关习题

《简·爱》 无相关导言 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试结合这篇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一)导言分析

选文《心声》,描述的是一个把教学当作个人秀的女教师,她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期待,将学生当成自己的牵线木偶,却最终在学生的真实情感表达中被触动。这位“程老师”便是三位负面形象的教师之一。她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理念,她没有将学生看成独立的、完整的生命个体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她本末倒置了。

《心声》课前导言中采用了“可是”“却”“拒绝”“抑制不住”等带有明显负面感情偏向的词语,将学生引入编写者预设的批判情境中。《藤野先生》课前导言,采用“恩师”“怀念”“无私”“真诚”“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等褒义词,三言两语便能唤起学生的崇敬之心。

将《心声》中“程老师”这样的教师形象引入教材,编者的意图是打破学生遵从权威的阶段心理特点所造成的盲目依从的学习现象。引起学生对当下可能存在的消极教育现象的关注和批判,打破教师主导的课堂形式。

以此来反观编者眼中合理的教师形象,应该是藤野先生和安妮·莎莉文那样的具有高度职业道德的教师。真正理想的教师就如藤野先生和莎莉文老师这样并不十全十美。藤野先生生活不拘小节,所以从教师仪态方面来看不合格,影响教师魅力的散发。从学生对藤野先生透题的质疑,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也并不特别和谐。莎莉文老师对待海伦的无礼,也会采用一些类似过分惩罚的措施,并不是一直和颜悦色。他们没有笼罩着无懈可击的光辉,不是从不犯错的圣人,但并不影响他们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

(二)课后习题

如表格1和3所示,凡教师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课后习题便会设计对教师形象的理解和思考。如《最后一课》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便是韩麦尔先生,课后习题要求结合细节描写来理解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堂课时的反常,以及这些语言、动作背后蕴含着的热切的爱国主义情怀。《藤野先生》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对鲁迅先生笔下的三位老师的特点进行比较。如此这般的习题设计是引发学生对教师形象进行思考的很好途径。结合习题设置,语文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们就能很快脱离文本,联系自己接触过的教师,从而不断重塑自己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所以,结合课后习题,不难发现编写者对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教师的塑造是不遗余力的。

但编写者在编制习题时,仍有一些保守的倾向。着重对正面教师形象的分析,而对负面教师形象的分析则是点到为止,甚至不提。对正面教师形象的分析往往聚焦于爱国情怀,学识人品,教学方法等高尚角度,而不愿触及教师的生活。其实教师也是鲜活的生命体,有他们的生活品质、爱好喜恶、缺点优点。比如,《最后一课》的课后习题如果让学生对韩麦尔先生的生活进行分析的话,他们可能会意外地发现,其实教师并不是他们想的只懂教书,原来也如自己一般有点贪玩,还喜欢小花小草。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应对学生思想感情起到熏陶作用,感染作用,所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真实生活,去理解坚持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也是语文教材的任务之一。也是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中所欠缺的。

四、反思和展望

1.国内教师形象的理性设置

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显示:本套教材在将文学作品中的国外教师选入时比较成功,充分体现了这些教师身上理想化的素质还有贴近生活的现实性。但对国内教师形象的塑造就过于僵化和窄化了,所以在将国内教师选入教材时也应注意不仅要让学生们看到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学识和威严,还有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实一面。

2.课后习题的优化设计

分析显示本套教科书在课后习题设计过于保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关注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生活情趣以及职业困境等等方面,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

3.理想化和现实化的结合

《世界教育辞典》将教师理想的素质归纳如下:①对孩子具有深厚的爱;②具有广博的知识;⑧通晓教学方法;④过着健全的市民生活,可以成为孩子们的道德楷模;⑤具有发挥儿童才能的坚强意志。[8]

但真实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教科书编写者在将教师形象选入教科书时要注意理想化和现实化的结合。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课本中优秀教师身上折射出的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知识水平、教学方法等,可以成为吸引学生的亮点,使学生产生崇敬之心,从而对学习产生好感。并且还能在日常教学中,成为督促一线教师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向模范教师靠拢的推动力。

4.普遍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在将教师形象选入教课书时,应该考虑这一形象的现实性,它应该是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意义的。特别是将负面教师形象选入教科书,如果背离了现实的土壤,会加大学生对教师群体的误解。比如《心声》里面的程老师,就不太具有普遍性。

作为学生学习载体的语文教科书,在选文时经历了千挑万选,试图寻找最有利于学生的文本。但是百密一疏,有些地方还是有改进的空间。合理教师形象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活动的和谐展开。

注释:

[1]李百药:《北齐书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16页。

[2][6][8]平冢益德主编:《世界教育辞典》,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218页。

[3]Chambliss,MarilynJ:Textbook for Learning: Nuryuring Children’s Mind,UK: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年版。

篇6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7-0069-10对话策划:《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

对话主持:王真东(《教育科学论坛》常务副主编,研究员)

对话参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研员

一、悟——课标之变与价值取向

王真东(主持人):随着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出台,有关课标的学习培训活动正在以各种方式展开。前一段时间,大家基于学科教研员的培训与指导职责,对修订课标做了深入解读和比较性分析,从其“变”与“不变”中了解到课标所传递出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理念、目标导向和内容优化等信息,从而进一步领悟和把握课标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指导广大教师深入解读课标,在微观性的课程实施操作层面进一步厘清方向,改进策略,优化实践。下面,请各位就修订后的课标学习与解读展开对话。

李兴贵(九义室主任兼数学教研员):今天到场的有不同学科的教研员。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对话交流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对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化分析和交流,感知修订后的课标“变”与“不变”的某些共性特征;通过超越学科的课程价值确认,教育精神理解,教改走向把握,拓展我们课标认知的视角与思维空间,从而更加理性,更加智慧地培训和指导实践者,促进其对课标的深度解读。

傅春敏(英语教研员):结合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解读和执行的经验,我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解读了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发现其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强调了二者间的有机结合。关于课程总目标的表述,沿袭了实验版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即包含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其核心均指向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同的是,修订课标围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做了两个很重要的补充。第一,增加了“初步形成”四个字,以期体现课程目标和内容设定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增加这四个字,更加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水平的要求。在五个分目标和分级标准的具体内容中,也做出相应的具体调整。第二,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总目标的描述不止于“发展语言运用能力”,还强调了“发展思维能力”,以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些细微的变化,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突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彰显了课程的核心价值。

覃文胜(英语教研员):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坚持了原有的基本理念,其框架结构与目标体系没变。其变化在于力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在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中体现了这一价值导向,使我们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

结合学科本体价值,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英语课程的性质描述更加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为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增强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对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的确认,回答了人们对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的置疑。长期以来,有很多人困惑:自己以后又不经常出国,又不会从事与英语相关的专业,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外语?其实,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人文性,就是从公民素养提升的层面上回答了“为什么学外语”这个问题。从世界潮流看,各国开设外语课程,是为了尊重多元文化,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吸纳外来优秀文化,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因此,英语课程标准对双性统一的强调,进一步帮助人们认识到学外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工具,还在于通过学习了解异域文化,拓展国际视野;通过开放、融合的文化传播,增强文化的国际理解与交流;在对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尊重中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王真东(主持人):对,这其实就像是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在下个世纪,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着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差异线将会成为未来的战线”。解决这个冲突,除了其他方面的努力,还需要以教育的手段,使国民通过外语这门课程的学习与掌握,在多元的文化感知和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增强各国之间的了解,在异域优秀文化的学习、交流与融合中帮助人们建立起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意识。从这样的角度看英语课标对“双性”整合的重视,无疑能帮助人们消减对英语课程设置的困惑,促进对英语课程价值的确认与追求。

张建平(语文教研员):现谈谈我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认识。我细读了课标,发现其文字修订有二百多处,其中有的是内容完善,有的是新增,还有的是对实践过程中的误区进行提醒或告诫。从整体上观照,新课标的修订可用八个字来概括:理论突破,高屋建瓴。比如,修订后的课标是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直接且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什么样的课程,即: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修订后课标的核心的变化,也是课程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种理论上的突破对推进和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为什么这样认为?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课程改革理念获得广泛认同。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模糊而导致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价值取向的泛化或异化,表现在不能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目标,不能正确选择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实施错位和缺位,甚至有的“种了人家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在一些语文课堂,或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或是偏离目标的随意拓展,或是又唱又跳、又哭又笑的“矫情表演”,或是撇开文本的“视听盛宴”和沉浸于“读图时代”。总之,忘记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看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清晰定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而修订课标的这一变化,将有助于语文课程实践走出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师作用弱化,教学方式非语文化的误区。

语文课程性质的清晰定位,能帮助教师理解并把握好三个要点:第一,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第二,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这种综合性,首先表现在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体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又包含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层面的综合。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则突出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第三,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只能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进行。

还值得一提的是,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坚持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注重课程的价值取向,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充分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还注重继承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这方面除了提出一些基本要求,还强调通过三个方面加以落实:一是读书。课标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二是写字。在这方面,面临三个突出的问题: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语文课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措施: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三是背诵。课标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中国古代和外国优秀诗文。新课标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其他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这有利于学生反刍式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使他们终身受益。

许双全(语文教研员):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其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对部分内容以及“前言”、“实施建议”和“附录”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归纳起来,修订后的课标突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和在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中的渗透;突出了语文课程性质和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综合性、实践性;突出了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操作性;突出了降低难度,保证基本,减负增效的精神。

在这里,我重点谈谈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修订。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没有从“课程”的视角直截了当地从根本上阐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核心目标。它们无论是基于“语文教学”的角度,或者是基于“课程性质”的角度,都概略地从“语文”的功能作用和内容从属关系这两个方面基本平均地阐述其内涵属性——“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或“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未直接揭示其内涵本质,清晰地回答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更未直截了当地从本质上揭示“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当然更无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之说。从而,致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孰轻孰重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争论不休。实践中也难以协调好两者的关系,难以避免教学实践的摇摆徘徊。而这次的课标修订,不仅在“前言”部分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在“课程性质”的表述中,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的多处修订或新增内容中,强调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能力。总之,不仅清楚地界定了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还强调了课程的内容须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并突出了“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语文课标关于课程性质的修订,将有助于解决广大语文教师实践的困惑,使教学内容呈现和达标过程均围绕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进行。

何立新(语文教研员):语文课程性质的进一步明确对于课程实施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仅从两个方面谈一谈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突出学科属性,回归语文本真方面所做出的调整和引导。

其一,尊重文本客观确定性,反对曲解和盲目拓展。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主张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些本无可厚非,但由于教师的理解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与学在对待文本客观确定性问题上出现较大偏差,浅表化解读、脱离文本的大而无当的引申拓展、肆意曲解文意的“盲目反文本”成为文本解读中的惯常现象。对此,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做出了明确回应:“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样的表述强调了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教科书编者的编写理念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内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重要作用。这种调整对当前阅读教学中无视文本客观确定性,浅表化解读、无当引申拓展、肆意曲解文意的“盲目反文本”倾向有着强有力的矫正作用。

其二,强化教师地位,强调指导作用。针对课改十年间,语文教学中教师“无设计、不活动、无立场”的倾向和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作用的缺位。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和点拨”,“加强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冯忠跃(地理教研员):在这里,我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谈谈自己所理解的2011年版地理课标和实验稿地理课标的异同。

首先谈不变之处:两个课标的框架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然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大部分组成;其次,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没有变,仍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大块组成;再次是“内容标准”以表格和条目为主的呈现方式没有变。

其变化之处:第一,课程理念由过去的六条变为了三条。原实验稿地理课标的“前言”部分涉及的理念有: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5.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而修订后的地理课标删减了原实验稿中的第3、5、6条。

第二,对部分“内容标准”进行了调整。降低了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删去或调整了一些较难操作的活动建议;对一些要求不够明确或不够全面的内容标准进行了修订或补充,并在文字表述方面进行精炼和润饰。

第三,适当补充增加了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必须的新内容。

第四,对乡土地理部分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进行了梳理和重新调整。

第五,删除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内容。

最后谈谈,修订后的地理课标与实验稿地理课标相比有三大亮点:亮点一,课程理念更鲜明、简洁,凸显地理的核心价值;亮点二,依据我国的国情,尊重差异性和非均衡性,重新微调“标高”;亮点三,内容标准更加清晰,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令人耳目一新。

黄勇(历史教研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有两个方面的变化最明显。第一,强化了历史课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课程指导思想上突出了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的新要求,并明确地提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性质的明确界定,进一步确立了三维课程目标的核心。在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栏目和课程内容中强化与增加了相应的价值引导的内容。这些变化,是对历史课程课准(实验稿)所提出的课程总目标的发展与创新。使课程实践者明确了培养公民的人文素养是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根”,是历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理念。

第二,在课程内容体系上,变“学习主题”呈现方式为“点线结合”呈现方式。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打破了传统的以编年为序的章节体呈现方式,采取了“学习主题”呈现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诸多的不适应。首先,专题性知识归类方式使“主题”主旨宏大,理性偏强,超越了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中国近代史部分,关于“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在学习了的内容后,紧接要求学生“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而不讲的兴起,这样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

其次,以主题建构的课程体系,削弱了历史学科时序性和线索性这一基本特征。如关于中国古代史部分,在“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个学习主题下,讲了“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事实”,紧接着的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首先讲“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而东汉的内容却未涉及,学生难以理解三国是如何产生的。

这次课标修订,在吸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成果的基础上,改变“学习主题”呈现方式,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线”,以精心选择的能够说明主线的具体、生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点”,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从细节进入历史,感知历史,初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规律,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

另外,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针对实验版课标对教学的规定弹性有余刚性不足,教师把握不住的问题增强了刚性要求,这就使得历史教学更具操作性,使教师明确了何处应该坚守,何处可以发挥。此次修订课标,还针对以往历史教学过程中在教育方法、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不足,对零散的教学评价内容和方式进行了体系性的整合,而且特别强调教材是历史课程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和重要依据。

李淑英(思品教研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以下特点。

课程性质——德育为先,与时俱进。课标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德育为先”的要求,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思想品德课程“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即这门课程的设课目的是为了解决初中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说明了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是一门德育课程,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和完成德育任务的专门课程。

在课程思想性方面新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在人文性方面,将旧标准中的“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改动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把“人格健康”具体化为“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表述上更清晰,更有时代特征。

课程基本理念——逻辑严密,切合实际。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按课程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对个别的表述也进行了修改。

课程设计思路——回归生活,贴近教学。课标明确提出课程设计基础是“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这说明2011年版课标继续推动德育课程生活化,视“回归生活”为课程的本源,也为课程的目的。

修订后的思品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摒弃了实验稿较抽象的表述,通过新增内容,使之更加明确具体,更贴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

课程目标——符合生情、顺应潮流。修订后的思品课标总目标降低了要求,缩小了范围。将实验稿中的“好公民”改动为“合格公民”,改变了过去在教育和价值引导上主要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对学生的需要和实际缺乏关注和发现的不足。

分类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修改了部分目标的行为动词,增加了一些贴近生活的要求,使之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目标达成。

在“知识”目标中,新增了一个知识点:“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这又是一个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

总之,修订后的思品课标与实验稿课标相比,更加突出了时代特征和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强调了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过程性。同时少了一些限定,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学生的差异发展留足了空间。

冯心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修订只是一种微调。在总体上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坚持回归生活的理念,更加注重德育课程、课堂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培养标准更加适合学生发展,更加强调德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具体体现了四个坚持: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坚持以能力为重,引导学生智慧生活;坚持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快乐生活;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学生和谐生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小学德育课程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以说教取代体验,以灌输取代感悟,学校德育的实践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即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

从修订课标的四个坚持,我们可以发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鲜明、坚决的态度重申与进一步地强调了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学生的实践体验中实施德育课程。这种强调,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公民道德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提醒广大教师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在生活德育的实践上下足功夫,增强效益。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强力作为。

何兴明(生物教研员):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生物课程标准。从2009年起生物课程标准修订组围绕“凸显核心概念”开展了一系列修订工作,于2012年1月正式出版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次修订汇集了国内外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使生物学课程标准在原有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实现一次重要的改进和提升,在凸显重要概念(核心概念)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课程层面的基石,为生物学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提示。与生物课标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生物课标最大的变化是在内容标准的十个主题中增加(或修改)了50个“重要概念”。同时,《标准》在教学建议别增加了一段关于“重要概念”的教学建议,明确提出“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并对高效生物课堂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总的来说,修订后的生物课程标准充分重视重要概念的教学,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王愉鑫(生物教研员):透析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变与不变,发现它的基本框架和主体内容基本没有变。这表明经过课改十年的检验,生物课标改所倡导的理念、提出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设计的思路都是科学正确的,是需要继续坚持的。当然,对于修订课标所补充和调整的一些内容,我们应充分关注,深入理解其变化特点和意图。

第一,生物课程性质进一步凸显。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突显了学科性质。站在生物科学的角度,特别指出了生物学不仅是知识体系,还蕴含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进一步明确了生物学科教学的任务,澄清了生物学科的价值,从而给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求生物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讲解与习得,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领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方法、领悟思路,并习得知识。其次是澄清了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并帮助学生累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这表明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定位已经超越了学科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的发展。

第二,课程内容突出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形成。关注“重要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网络,促进更加系统的学习生物学,形成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具体方和每一个章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

第三、课程实施强调了重要概念的学习。针对概念的内涵提出了概念教学的两种基本途径:使用专业术语传递生物学概念;通过描述概念内涵传递生物学概念。并以具体的案例帮助教师理解并运用这两种概念教学方法,从而增强了课标的实践指导性。

第四、评价建议体现了完整性。在评价内容方面,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在原来的实验稿生物课标中“评价内容”只提及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而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使评价内容更科学更完整。在评价方式上,实验稿生物课标只提及了“倡导采用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而此修订的课标则倡导评价多元化,并列举了一些适合生物学习评价的特色方式,如“实验操作”“设计制作”等。这不仅为生物教师提供了一个评价思考的方向,而且让学生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变与不变所传递的核心信息是,课程实施应坚守生物教学之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让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融合一体。这是课程实践者应努力为之的。

李兴贵:前面,大家相互交流了各学科课标修订的变与不变的内容和其间的道理。从中可以窥见课标修订的一些共性。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课程构建,指导课程实施;2.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形成;3.更加注重培养公民素养和创新精神;4.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的需要。5.继承与创新结合,在坚守中调整、完善课程,体现了课程建设的时代特色和国际化视野;6.更加凸显了各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实施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了解到这些共性,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现代教育的方向,课程改革的动向,使我们在课标培训和课程实施的指导中优化策略,高效作为。

二、思——课标培训与服务指导二、思——课标培训与服务指导

王真东(主持人):修订后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跟进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着眼于公民品格与精神的塑造,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立足于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优化,体现了较强的实践引领性。对于这样一种高位引领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国家课程文件,要引导实践者领会它,执行它,需要强有力的培训介入。下面请大家谈谈,对广大教师的课标学习培训与指导,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尤其是实践者在课标解读上存在怎样的困惑和难度,我们如何帮助实践者消除这些困惑,克服这些难度?

张建平:当前,实践者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面临着两个突出的困惑。

第一,学科本体价值追求的困惑。语文课程要姓“语”,但是十年来,教师在语文课程实践中对学科本体价值坚守不力、摇摆不定,这与对学科性质理解的偏差有关。如果实践者把握不住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坚守和追求学科本体价值,怎么能科学理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虽然,修订后的语文课标对课程性质有了明确界定,但是教师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习使这个问题解决起来较难。所以,需要我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实践者克服对课程性质理解和课程价值追求的偏差。这是课标学习与执行应首当其冲解决的问题。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在课程实施中“兑现”的困惑。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程实践中不能较好地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教学中的人文性飘浮,思想价值引领脱离文体和贴标签式的拔高的现象较为普遍。现在,我们如何润细物无声似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面对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如何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共性的价值引领与个性化的阅读理解的尊重相结合?如何避免口号式的道德说教,以语文方式渗透价值引导?这些,均需要加强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广大教师牢固地树立以下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必须遵从语文教育的规律,在学科本体的框架下构建价值引导策略,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中有机渗透重要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情感,避免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脱离文本“贴标签式”生硬拔高;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教学也应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思想情感的熏陶渗透到语言表达之中。

总之,应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这样才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

刘小军:回顾过去,老师们难以在课标、教材、教学实施中形成共性的价值契合与精神统一,多是“见子打子”用教材,“蜻蜓点水”读课标,“依样画符”搞教学。其原因在于过去忽略了对教师的职前、职后的课标培训,尤其是忽略实战性的学习培训,致使课标理念和精神难以对教材解读、教学活动产生有力的影响。现在,我们需要花大力气开展这方面的培训,使教师通过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标精神实质、目标内容,形成合理有效的实践策略。尤其是需要针对教师在课标学习和执行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加以指导。

其一,帮助教师走出形、神分离的课标解读怪圈。课标是一个观念性和实践导向性的文本,其隐性的精神实质与显性的课程内容、操作实践是一种“魂附体”的关系。为了避免教师对课标精神实质与课程内容与实践的分离性解读,需要采取整合的培训方式,将课标学习、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与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教师理解与把握课标的精神实质,在教材解读中寻求课标精神的契合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找到课标精神的落脚点,使课标的核心价值在课程实践中得到体现与落实。

其二,提醒教师避免对课标修订中“变”的误读。修订课标站在均衡全局、规范课程的高度,慎重选择,删掉了实验课标中的某些不适当、繁琐、拔高或容易造成歧义和偏离主旨的内容。对这些调整,教师很容易产生非此即彼的“两级思维”,简单地认为删掉的就是绝对错误的。语文教育有其传承之美,回到现实教学中考虑,修订课标所删掉的表述、要求或是建议未必没有合理的成分。例如,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具体建议”关于阅读教学的结尾处,删去了“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对此应该提防老师因误解而轻视此问题。在当前的学生阅读中,为抵御各种不良读物的影响和网络游戏的诱惑,学生需要在“选择读物”、“科学借鉴”、“是非善恶真假美丑评估”等方面获得切实的指导和心理辅导。现在各地各校也在强调打造“书香校园”,大力倡导学生的“海量阅读”,学生每天花费很多时间阅读,用眼卫生却无人问津。持续走高、触目惊心的中小学生近视率足以说明这种潜在摧残的“恐怖”。所以,虽然课标删去这方面的建议,但教师仍需要“保卫童年,纯洁心灵,呵护明眸”。此类调整不止这些,我们需要提醒教师持理性的态度,不要一看到删除某些内容,就认为是对原有要求的全盘否定。

其三,引导教师智性填补课标中的种种“不确定”。教育教学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国家课程文件,容量有限的课标文本不可能涵纳教育“应然”的全部,它的制定和修订不可能具体翔实、面面俱到,有许多刻意或无意的“留白”。所有这些“不确定”和“留白”,意味着存在无数的可能性和无尽的选择。一方面显示语文教育资源的广博厚重,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资源开发和自主创造留下了空间。为此,我们应该当引导教师摒弃照本宣科、照章行事的机械性思维,以独立、灵活的思维去解读和理解课标。例如,关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表述,具有操作上的不确定性。如何理解“积极倡导”?究竟是自上而下的理念宣传、意识引导,或者是一种规定动作与要求?面临这种不确定因素,我们是否应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实践定位和操作落实?比如,是否可从培养“问题意识”、“研讨习惯”入手,慢动作分解式地教给合作方法,训练合作能力?总之,在课标学习与培训中,同样应将课标解读放在教材解读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境中去,让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向确定性因素转化,以解决实践操作上的困惑。

何立新:作为教学教研人员,我们如何帮助广大教师深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还应该从课标的显性变化和隐性调整这两个方面引导教师把握课标修订的实质。具体地说,一方面通过内容与文字表述上明显的增与减,进一步理解到课标因修订而趋于完善。比如。修订后的课标对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设计体现了三点:第一,前后呼应,一以贯之,突出整体;第二,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具体可行;第三,对教学目标与内容做了实事求是的调整和因时而化的增减。引导教师感受这三点变化,可以促进他们整体地解读课标,理清来龙去脉,走出见木不见林的教学实践误区。

另一方面,引导教师了解修订后课标的隐性调整。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仅停留在数字的变化和语句的明显增删上,知著之余还得见微,应高度关注语文课程标准调整的现实背景,深入领会课标修订的针对性,感受语文教育本质规律的决定性作用,从细微处见深意,于不经意间悟真谛。这点很重要,是课标解读深入到精神实质层面不可或缺的过程。具体地说,引导教师通过细微变化,悟出变化的真谛。

第一,悟出对语文新课程某些实践误区的反正。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十年是曲折的十年,其间产生了课标解读与执行的偏差。比如,实践者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但由于对这一导向的偏执化解读,致使十年新课程语文教学病态发展,正如孟祥英在《语文课程呼唤本体回归》一文中所指出:“语文教学脱离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弃训练,一味‘宏大叙事’,天马行空,来去无踪。……过于关注和强调了人文性,而对工具性重视不够……”在众多病症中,“非语文”、“泛语文”尤为突出,又如陶本一在《“语文”的阐释》一文中所说,它们“混淆了语文课与公民课、历史课、技术课的区别,使语文学科界域模糊,目标游离,内容庞杂”。总之,语文的学科特质在语文教育中被日益淡化,语文教育正一步一步被异化。而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通过对语文课程具体性质的明确表述——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扭转这一倾向给出了明确的指向。其次,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就告诉我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非直接目标。

第二,引导教师通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与提法的调整,了解课标在课程价值与实践引导上的新动向,诸如:充分重视学生语文学习思维品质提升;充分重视对语文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观照;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充分重视尝试构建语文学习的具体内容;重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吸纳,等等。

通过从显性变化与隐性调整两方面分析,引导教师深入解读课标,匡谬扶正,回归本真,增强教师对课程核心价值的体悟,走出课程实施的偏差和误区,科学、合理、全面地达成课程培养目标。

冯忠跃:修订课标的学习培训活动,是广大教师专业发展和继续学习的一次重要机遇。我们应该引导教师通过学习,充分认识、领会和执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在课标的学习培训与指导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引导教师高度重视课标,克服轻课标重教材的倾向: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大法。然而,许多一线教师不重视对课标的研究与学习,认为只要认真研读了教材,根据教材备课、上课就可以了。由于对课标学习解读的忽视,缺乏对课标精神和内容的全面把握,部分教师盲目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甚至增加课改前老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因循守旧,重知轻能,从而加大了教学难度和学生负担,与新课程改革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引导教师重认课标价值,重视课标的学习和领会,克服轻课标重教材的倾向,是课标培训的重要一环。

引导教师反思教学行为,落实课标基本要求:审视目前的学科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就知识而讲知识的层面上,在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研究与实践还很薄弱。因此,我们需要引导教师对照课标精神和要求,反思教学行为,在备课、上课和训练中逐一落实课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改革教学评价,发挥课程标准在评价上的导向功能:审视过去的教学评价,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到第十一个年头,但是许多地方的检测考试没有完全按照学科课程标准来确定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致使一线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了教材,死记硬背教材中那些必考的知识,就能获得好成绩。走出这种误区,需要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课标,吃透课标精神,理解课标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上的导向作用,改进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和监控,引导广大教师依照课标的指向与要求,开展好学科教学。

陈兴中(《教育科学论坛》编辑):大家的热烈讨论,启发了我关于课标学习培训如何增效的点滴思考。从过去的情况看,教师对课标解读缺乏主动性,对其精神把握不到位,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忽略了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导航仪”,忽略了深入解读课标是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扎实奠基。通常是在行政指令下应付式地浅层解读或形式化解读,始终进入不了解读的真实状态。其二,习惯于接受性解读。比如,在聆听教研员或专家的高层次解读时,不加分析地全盘接收他们的观点或指导,结果消化不良,过后就忘。上述两种原因导致一部分教师的思维堕性、依赖性甚至选择性的思维“休克”,从而放弃原生态的自主解读,徘徊或者止步于课标精神的边缘。其实,这不能全怪教师。是过去的学习管理和培训指导方式“培养”了这种思维堕性和依赖性。教师工作本来就忙,也很辛苦,如果,学校在管理上没有营造一种教师自觉学习、乐于研究的氛围,没有为教师提供自我升级智能“硬盘”的条件和支持,仅仅是行政化地要求教师“例行公事”,这当然调动不起教师积极的心智投入;如果,作为课标学习的培训者和指导者,没有对教师足够的尊重,没有深入地了解教师在课标解读中存在的真问题,以及他们的实际需求,只是一厢情愿地输入自认为必要的“共识”,这当然不能使他们产生解读的心动和自主的行动。

删除两种“如果”,增强管理与指导的效能,方能使实践者的课标学习和解读进入门道,达到目的。当前,有的学校在课标学习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上优化制度、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并赏识鼓励和促进教师自主解读、深度解读,提升解读课标的效益,发展专业能力。一些教研培训机构好也开始在培训指导方面加强研究,探索尝试,拓宽思路,优化策略。比如“转换角色”:培训指导者以合作伙伴而非学术权威的角色与教师展开互动式学习解读。通过与教师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智慧引导,为教师的课标解读释疑排疑;对教师表现出的个性化解读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对其有价值的思考和解读成果热情推广。又如“投其所需”:结合平时的观察、了解或专项调查,掌握教师对课标解读的难点所在,形成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分层次地切实指导。再如“另辟蹊径”:改变单一的讲座培训方式,带着主题和问题在实战性的课标解读中培训与指导教师;让骨干教师或一般教师培训会上“亮相”课标解读过程,教研员则依据培训目标通过点评、追问的方式加以点拨;还有的采取“答记者问”的方式开展培训。

课标培训无定法。只要我们的管理和培训指导者明确责任,务实服务,加强研究,就会得法、增法。

王真东(主持人):归纳起来,教师有效或高效解读课标需要有“双性”。其一要有主动性。这要通过科学、灵活的管理和学习培训方式的创新来实现。其二要有悟性。这种悟性来源于对课程价值的深入理解,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把握,以及教学实践的丰富经验。有了这些,才能领悟到课程标准的“是什么”、“为什么”,进而懂得课程实践的“怎么办”。

篇7

科学教育是与人文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教育领域,旨在形成人的科学素质,提高人的科学探究与应用能力,培养人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科学本质观。作为普通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一样都致力于“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在此意义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科学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仅指自然科学教育,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等分科学科在内的,同时也涵盖综合科学教学的学校科学教育。广义的科学教育则包括数学教育、技术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如美国“2061计划”的科学教育文献所表明的那样)。相应地,科学教育学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学,主要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自然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学习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在广义上,科学教育学也涉及数学教育、技术教育、乃至社会科学教育及校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世界范围来说,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程体制的一部分是从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中;而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则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的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与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兴起只是近年来的事,迄今尚未从学科建制层面上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部分。科学教育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它涉及从幼儿园、中小学至高等学校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科学教育问题,同时也包括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为目标的校外科技普及与科学传播教育。本文的论述主要限于高中以下阶段的学校科学教育改革,着重探讨科学教育学与科学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学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在英语国家,“教育”与“教育学”基本上都使用同一个词来表达,即Education。在欧洲国家,由于其教育学传统不同于英语国家,一般使用DidacticsofScience来表达“科学教育学”。而在我国,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学科建制里尚未正式建立起来,尽管最近几年关于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已开始增多。

国际上,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2004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著名的科学教育学家彼特.范仙(Fensham,P.J.)教授出版了《科学教育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一书,全面论述了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根据范仙教授的研究,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他提出了三类标准:结构性标准、研究内部标准和结果标准。其中,结构性标准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共有6条:(1)获得学术承认,即大学里设立某一学科的教授职位,获得学术界的承认;(2)创办研究期刊,传播研究成果;(3)建立专业学会;(4)定期举行学术研究会议;(5)建立研究中心;(6)进行研究训练,培养研究人才。这6条标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表明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或学科的形成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从这些标准看,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学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里兹大学分别于60年代和70年代在其教育学院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并设立了“科学教育学”教席(ProfessorshipofScienceEducation)。到1985年英国已经有11所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学博士生。德国于1966年在基尔大学(UniversityofKiel)建立了国家级的科学教育研究所,共有50余名科学教育研究人员。法国于1970年在国家教育研究所内建立科学教育研究部。澳大利亚1967年在新建立的莫纳什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教育学教席,聘请彼特.范仙为澳大利亚第一位科学教育学教授。80年代澳大利亚的科廷理工大学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中心,现已后来居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科学与数学教育博士生培养基地,目前共有400多名博士研究生。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国家也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大学建立了科学教育学博士点,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生。

从专业组织和学术期刊来看,美国的全国科学教学研究协会创办于1928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教育研究专业学会,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科学教育年会,2006年的年会上,与会者多达1000多人。其会刊《科学教学研究学刊》每年出10期。英国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是男科学教师协会与女科学教师协会,最早追溯到20世纪初),定期于每年一月份召开一次年会,发行《科学教育》(EducationinScience)、《小学科学评论》(PrimaryScienceReview)、《学校科学评论》(SchoolScienceReview)和《科学教师教育》(ScienceTeacherEducation)等期刊。1995年成立的欧洲科学教育研究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并每隔一年举办一次专门针对欧洲国家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的暑期研究班。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科学教育学会出版《科学教育研究》(ResearchinScienceEducation)期刊,每年也举行一次科学教育学术年会。另外,还有一些不隶属于学会的著名期刊,如美国的《科学教育》》(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16年;英国里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Studiesin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74年;《国际科学教育学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创刊于1979年,在国际科学教育学界影响都很大。

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是分不开的。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也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科学教育研究又分理论研究与基于实证的经验性研究。前者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视野出发进行包括建构主义在内的当代各种教学理论探讨,后者则从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视角开展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这些研究都为各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和基础科学教育中科学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学术支持。如1989年美国出版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这本权威的科学教育政策文献中,在附录B中列出了26条关于科学教育或与科学教育有关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专著、研究报告或专题论文),都是1980年至1988年期间出版的。可见,即使是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也要以大量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依据制定。又如1995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每一章的后面都列出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可惜中文译本都把它们删除了)。再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科学教育研究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的经验性研究论文和专著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倘若没有这些基础性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性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水准。其他国家(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也无不得力于本国和国际的科学教育研究及其为科学教育改革所提供的充分的学术支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新的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持。无论是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新的科学课程的开发,还是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实施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运用,以及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学提供学术支撑。但总体上,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还很落后,甚至尚未引起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学界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二、科学教育改革:国际经验与本土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差不多每隔10年就要进行一次科学教育改革。第一次改革浪潮从1978年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编写新的科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吸收了世界各国60年代以来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使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内容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其特点在初等教育阶段开始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当时叫自然学科改革),在中等教育阶段则降低科学课程的难度,同时追求科学课程的本土化。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始于世纪之交,至今仍在进行之中。其特点是进一步与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接轨,试图衔接小学与初中的科学教育,促使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一体化,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第一次科学教育改革基本上是从翻译国外中小学科学教材开始的,作为我国自己编写的新科学教材的素材,其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了小学科学教育,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默耕先生主持,引进了哈佛大学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并系统地编写了小学1~6年级的自然(科学)教材;二是在中学阶段改进了统编教材,使原先引进的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和高难度的科学教材内容逐渐变成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需要的科学教材,这实际上是由20世纪80年代国际化到90年代本土化的一次转换。这次改革虽然不乏历史意义和贡献,但鲜有深化且缺少突破,只能说是修修补补而已。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不同于前两次。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WTO进一步向前推进,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社会需求和动力;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新一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背景。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美国科学院签订了科学教育合作备忘录,为两国科学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合作机制,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合作建立了科学教育网站,翻译出版了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文献,如《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9),等等。此后,国家教育部组织一批科学教育专家和教师编写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科学(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的序幕。此外,我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还从法国引进了“做中学”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项目,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里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验。

从科学教育改革的主体来看,第三次改革不同于以往历次科学教育改革。首先,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开始有一些科学家参与进来,如中国科协的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科学院的一些院士、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理科院系的一些教授都参与了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只是这些主体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第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科教育研究逐渐兴起,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成长起来一批学科教育专家,成为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教育研究者。第三,广大的中小学科学教师也成为中坚力量。特别在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中,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教师在改革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但我们也发现,这三次科学教育改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每次科学教育改革在理论准备上都明显不足,原因在于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系统而深入的科学教育研究。迄今为止,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教育理论界都尚未重视科学教育研究。虽然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人员成千上万,但专门进行科学教育研究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即使包括上文提到的理科各学科的科学教育专家也仍然为数不多。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是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总格局下进行的,只考虑采用教育的一般理论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没有也不可能采用科学教育学的学科领域的理论。

一个学科或学术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虽则首先要看社会对它是否需要,但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社会需要是否为人们所认识。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科学教育理论研究,我国的科学教学与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制肘。比如,1978年以后,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从内容上说是国际化和现代化了,但在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在科学教学和评价方面,都远远没有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证据之一是,我国幼儿园与中小学的科学课程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探究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实施。这种情况基本上至今为止依然如故。证据之二是,尽管我国近30年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比较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普遍开设科学课程,但据近些年的公民科学素养监测发现,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仍然不高。从普及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的意义上说,我国以往的科学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证据之三是,我国在科技研究上和工农业生产中科技创新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及印度等亚洲发展中邻国。证据之四是,我国近代以来进行学校科学教育虽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建立了系统的科学与技术体制,但公民的科学精神仍然比较缺乏。不但一般社会大众,就是科技人员中也有不少缺乏科学精神的。近年来,科技界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界关于科学文化之争、关于中医存废之争,等等,其中的某些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唯科学主义”在我国社会中仍然根深蒂固,而这实质上乃是缺乏科学精神和对科学本质理解片面的一种表征。

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社会需要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政府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现在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有效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实现这个方针和这一目标的基础之基础。基础科学教育需要告别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方式,需要真正以自主、合作、探究、建构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和理解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才可以在普及科学教育的基础上为高等学校输送真正爱科学、主动学科学、既敢于又善于进行科学创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只有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我国的科学与技术才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才可能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有效的科学教育改革不仅是当前改革的需要,也是今后我国科学教育改革长远的需要。国际国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经验业已证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所以,无论是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科学教育改革的当下和长远的需要出发,我国都必须尽快形成科学教育研究的学科建制,培养从事科学教育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人才及科学教育教师。

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分四批批准了共60所高校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为小学和初中培养能够承担综合科学课教学的科学教师。这是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催生的教师教育的新专业。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新建立的科学教育专业目前在课程设置和师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些新设置的科学教育专业缺乏高水平的科学教师教育者。科学教师教育者是指既具有科学背景又具有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师教育者。在国外,这样的人才一般都具有科学教育博士学位,是既能进行科学教育研究又能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级人才。这样的人才哪里来?需要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实际上,不仅这60所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其他所有进行理科教师培养的高校都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没有这样的专门人才,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就难以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