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6:56: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方法或第一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只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制定教学目标,才不会使制定的教学目标流于形式。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是每节复习课的“指挥棒”,它决定着整节复习课的方向、过程和结果评估。实践证明,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初中化学总复习具有重要作用。除了设计合理的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以外,如何达成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是另外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基于长期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并进行反思,积累一些经验和感想,期望对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有所帮助。
一、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国际上有很多流派,笔者比较赞赏格朗伦的提法。格朗伦在1978年提出:教学目标应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来陈述概括,再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目标具体化。笔者对此的理解是,教学目标要注重学生的三维目标,具体表述应关注到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表述的对象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2)用尽可能具体且可以测量的方式来表述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的表述内容应能反映出学习结果的类型和 层次。
在初中总复习过程中,有些学校采用按教材章节安排复习的方式,笔者所在学校是采用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划分的五个一级主题进行专题复习。无论采用什么顺序复习,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总依据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二级主题中所列“标准”分化几课时完成,再把一课时的“标准”按照格朗伦方法设计成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标准”有7条,我们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安排完成:
1.了解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方法: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pH试纸。
2.知道酸碱性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
笔者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融合在一起具体细化表述如下:
1.通过教师的引导能说出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用指示剂,如石蕊、酚酞等;能识别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以及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显示颜色;能描述pH大小与酸碱度的关系,认识pH是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知道酸碱性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几种常见液体的酸碱性;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并能用文字描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体验通过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乐趣。
二、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达成策略
“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课程标准中这段话说明了“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在近几年的泉州市中考化学科目考试卷中,“身边的化学物质”在考试的知识结构中都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考点渗透到各种类型题中,若能完成好该专题的复习,无疑为中考打胜仗清除了不少障碍。根据该主题知识结构特点并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堂复习课设置“三步曲”,促进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
1.第一步:实验趣激法引入复习课
“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知识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归纳、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从重难点知识梳理到典型习题剖析及解题方法分析,教师讲得即使非常细致,分析得十分透彻,总结得特别全面,对学生来讲纯理论的复习仍然会觉得枯燥无味。如何能在复习课的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使他们能专注并充满热情地参与到整节复习课的活动中,有趣的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但复习课的实验绝不能是重复平时课本中的[实验与探索]或[观察与思考]栏目中的实验,必须是有趣味的,能引发学生思考且又能与本节复习课的课时教学目标相吻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复习课时教学目标对常规实验进行整合开发,创新设计,做好课前充分的研究和准备。
【案例1】“我们周围的空气”主题复习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会写相关化学方程式,能描述减少误差的操作细节。
选择的实验:
图1实验装置左侧的现象能唤起学生头脑中知识的再现,使学生顺利完成对空气的成分这一目标知识的梳理,而右侧的异常现象又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为何不能用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随着教师的释疑,学生对该实验的原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该实验我们还进行了弹性处理,对基础好的班级还进一步讨论右侧的实验装置如何进行改进也能得到和左侧装置一样的实验结论。
【案例2】“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主题复习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学生实验,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出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会熟练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选择的实验:化学小魔术“魔水”
通过这个趣味实验,引导学生书写相关的方程式,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归纳。
这一环节,虽然仅花了3-5分钟,却是每节课的“课眼”,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专注于复习课后面的各个环节中,大大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2.第二步:师生学案齐亮相,进行知识的全面梳理
我们每节复习课课前都会布置学生根据配套复习用书《复习指南》,针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对要复习的专题设计一个简单的《复习学案》,让学生通过三个问题得到一份比较合理的学案:1.“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引发学生整理知识;2.“你有什么问题”引发学生的真实问题;3.“我想问老师的问题”让学生关注可能存在的问题。当然学生的《复习学案》对知识的梳理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漏,教师也要对本专题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精心设计一份较规范、完整《复习学案》,印刷装订成册形成校本复习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这个环节是每节复习课的核心环节,关系着学生对本专题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有了第一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对每节复习课都充满期待,他们体会了教师的辛勤付出,因此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也乐意配合。在此环节中笔者也大胆利用知识基础扎实、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来讲解重点知识,教师做好补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保持课堂活跃的气氛,同时能让学生以他们的视角来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梳理方法,在课堂上能擦出很多火花,转化成许多新的教学资源。当然,这个课堂环节要因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具体调整时间和人数,因此也就要求教师除了备课还要充分地备学生。以下是笔者所在备课组整理归纳的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1】“氧气化学性质知识梳理”(表格法)
【案例2】“金属与金属矿物”主题复习(知识结构梳理图)
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归纳
阅读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前预习略读能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提前的了解.初中化学是学生刚接触的学科,学生往往带着好奇心进行提前预习.而教师有目的地布置预习,能让学生知道课前需要阅读哪些内容,阅读中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难点内容.这样,为学生即将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前略读预习需要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阅读习惯.例如,在讲“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略读,并提出问题:人体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多少种?学生在课前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请几个学生说说有哪些营养物质,人体最需要哪些常见的营养物质.对学生预习阅读中遇到的不懂问题,教师再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预习阅读,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基本概念、现象、定理等.当然,对某种现象的认识与规律的掌握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二、紧扣课文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初中化学中的阅读应该紧扣教材内容.整体感知是阅读的第一步.在整体感知中,首先要了解一些概念与定律,然后找出关键性的语句,对化学概念与定律进行初步的理解,准确了解概念的内涵.例如,在讲“溶解度”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围绕几个要点:①条件:一定的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饱和状态溶液;④质量:溶质的质量;⑤弄清楚什么是溶质,什么是溶剂.很多化学概念读起来相似,学生往往混淆.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学生应该进行对比性阅读,找出容易混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把它们甄别开来.例如,在讲“溶解度”时,学生往往把它与“溶解性”混淆.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对比其不同的地方.这两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一个是“性”,一个是“度”.溶解性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它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而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是溶解性的定量的表示方法.
三、拓宽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布鲁纳认为,在发现学习中,人的直觉思维对信息的加工、储存、提取产生一定的内驱力.根据这样的发现学习原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要立足化学课本.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铅笔上标有H、B等字样,它们的含义是什么?不怕水的鸟笼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为什么有的玻璃不怕火烧?等等.这样的内容,学生喜爱阅读.又如,在讲“碳酸盐”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并把广西桂林的芦笛岩的景色从网上下载下来给学生看,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哪位同学能说出这样美丽的溶洞中钟乳石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这些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怎样用化学原理来解释成语“水滴石穿”?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其中原理的欲望,他们上网查询相关的资料来解释这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在网络上是很容易解决的.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能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同时,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对于学习化学的促进作用.
1月4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2012年度最后一批新化学物质申报拟批准名单,2012年拟批准新化学物质总数多达55个,这是自2
>> 快速销毁化学武器的新化学物质 中国新化学物质管理模式及最新进展研究 环境保护部新收录165份新化学物质科研备案 新化学物质申报审批制度及在化学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Ⅰ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我国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标识信息技术要求(试行版)最新出炉等一组 化学物质,是天使也是魔鬼 初中化学物质颜色归纳 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探析 蚂蚁——化学物质依赖者 张国荣死于化学物质失衡?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四)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三) 聚焦中考化学物质鉴别题 专题I身边的化学物质 2013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性质分析 九年级化学物质推断题的类型及解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科技 > 2012年新化学物质拟批数激增 2012年新化学物质拟批数激增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1月4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2012年度最后一批新化学物质申报拟批准名单,2012年拟批准新化学物质总数多达55个,这是自2010年新修订的《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环保部拟批准新化学物质数量最多的一年,而2011年拟批准新化学物质数量只有2个。 环保部公告显示,2012年拟批准的55个新化学物质中,按物质监管类型划分:一般类物质7个;危险类物质22个;重点环境管理危险类物质28个。 据国内知名的化学品申报商北京正智远东化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分析,2012年拟批准新化学物质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内监管法规、评估标准等逐步完善,政府对化学品的监管日趋严格,国内外相关化工企业对于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深入,申报企业已经从最初的观望与筹备,转入积极申报的阶段。他预计,2013年这一数据还将保持较快增长。 该负责人同时也指出,常规申报费用较高影响了国内企业申报的积极性。从申报人的情况来看,常规申报比较活跃的公司多为像巴斯夫、亨斯迈、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外公司。而国内公司一般是在经济活动中对方要求时才进行申报,或是与有实力的国际公司进行联合申报。 附件:2012年拟批准的55个新化学物质
关键词 初中化学;趣味性教学;兴趣
1.引言
当接触一门新学科时,初中学生总是对这门课程充满了好奇心,很想知道这一门新课程将会带给他们怎样的知识和信息。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教师应该在一开始就着重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打开他们的好奇心,并且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样才能使初中学生真正爱上这门学科,在以后的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找到学好化学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化学教师们就需要使用独特的方法来教授化学知识,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灵活地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化学这门课程成为学生所热爱的一门学科。
2.增强初中化学语言的趣味性,从言语上吸引学生
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板书、语言、面部表情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其中“语言”是老师与学生交流时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信息传达方式。初中学生的身体和心智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此阶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保持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深奥的化学表达方式他们未必能够透彻地理解。这就要求,老师们上课的时候锤炼自己的语言,用易懂幽默的话语来传授知识。元素周期表又是化学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孩子来说,元素周期表无疑是一大难题。尽管有难度,但还是必须的让学生把元素周期表牢牢地刻在学生的心里,这就要求老师们花心思去想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例如教师们可以将元素周期表编成幽默的顺口溜,让学生一听就能记住。有效的沟通不但使教学目标事半功倍,还可以让每一节课堂都充满欢声笑语,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3.增强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初中化学,是化学知识体系的入门和基础,要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才能让他们明白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化学学科有很多实验,实验就是要用假设的条件去模拟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事物,进而研究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初中化学很具有挑战性,学生可能会感到很艰难很枯燥,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多费心思去将化学知识与生说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这才是学习化学知识最大的意义所在。在生活中举出化学实例其实并不困难,比如说:为什么食物放久了会变质这个问题,甚我们可以事先在班级里放置一颗新鲜蔬菜,让学生观察并且记录它每一天发生的变化。日常生活中,虽然学生都知道蔬菜会渐渐地腐烂,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仔细观察到它一点一滴的变化,这个过程将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每天给他们讲解,蔬菜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变化,为什么腐烂。这样学生将会把氧化的知识点透彻地吸收在脑子里。
4.提高初中化学物质的趣味性,用故事吸引学生
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举不胜举。而电脑电视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初中的学生,去过电影院的都知道电影院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那么夏天的时候,电影院为什么那么凉快呢?原来电影院用冷气机来制冷,这冷气是一种化学物质,俗称叫“氟利昂”,经过压缩液化、冷冻等处理后,从冷气机里吹出来,像汗水蒸发一样,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温度大大降低。臭氧层是人类及地表生态系统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天然屏障,犹如给地球戴上一副无形的“太阳防护镜”,而氟利昂却是臭氧层的“罪恶杀手”。氟利昂在大气中可以存在60~130年,虽然氟利昂释放量相对较少,但一个氯原子可破坏十万余个臭氧分子,从而导致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并逐渐减少。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1月1日,全部停止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1999年7月1日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入履约期。这样一来,既教给了学生化学物氟利昂和臭氧层的知识,还能让学生明白这一生活现象的缘由。
5.整合初中化学知识,增加化学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备课时对知识加工整理,进行情景创造和变换,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眼球,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以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牢记人脑之中,提高学习主动性。比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学习情境,先让学生用白纸剪一些自己喜欢的剪纸,然后在自己的剪纸上有一步一步滴加酚酞试液、碱液和酸液,然后仔细观察剪纸的颜色变化过程。观察完了之后,让同学起来总结,自己手中剪纸的颜色变化。这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酸碱指示剂在遇到不同的物质时所产生的变化,亲自动手可以让他们明确遇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时,酸碱指示剂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颜色和状态。用自己的双手和眼睛获取新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从根本上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
6.结束语
让初中化学教学变得有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列举了几种笔者认为有效的方式。总而言之,要想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味,就一定要改变原来古板枯燥教学模式,要想办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新的学科,从中体验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和意义。在获取获得知识的同时,让每个学生真正都热爱化学这门学科、并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奇妙的化学世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很重要,他们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更应该以身作则,不断地去追寻化学知识的迷人之处。化学有许许多多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的地方,只有让学生找到其中的乐趣,从而把它当做一种享受,才能从根本上养成良好自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熊焕礼.初中化学趣味性教学的实践探究[J].家教世界.2012(20)
一、分析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材和教学重点把握不准
新课改后的化学教材,教学知识重点有些改变,教师对新教材的了解不够完善,教学的重点把握的不太准确,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头绪,思维混乱,对酸碱盐知识的区分点不明确,很容易记混。学生只理解表面知识,并不清楚各物质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发生不同反应的条件、温度及特点梳理不清,让学生越听越糊涂。
2.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甚至息息相关,常见的化学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一旦教学变得空泛,脱离了生活实际,这些化学知识便成为枯燥的知识点,无法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也会变得失去吸引力,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学生缺乏实验训练
化学反应要通过实验才能明显的感知出来,但是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因为是很平常的反应,反而容易忽略实验教学。不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亲自观察,只借助教师的讲解,很难对酸碱盐知识理解透彻。缺乏实验课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学生对酸碱盐具体的反应变化没有直观的印象,很容易混淆知识点。
二、有效解决酸碱盐教学问题的策略
面对上述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为了更好的实现酸碱盐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记忆这些物质的特性和化学变化,学好这部分的知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做出调整。
1.总结归纳酸碱盐知识特性,把握教学重点
要想理清酸碱盐各物质的特性,离不开对教材知识的挖掘总结,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教学重点知识,对各物质特性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对学习酸碱盐知识的目的要明确,才能引导学生合理的记忆掌握知识点。教师分别归纳总结酸性物质、碱性物质跟金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总结酸碱之间中和反应以及物质的变化,对需要重点记忆的知识标记清楚,帮助学生正确区分记忆,对于特殊的物质变化,尤其提醒学生注意,盐与盐之间的反应变化都按类别归纳,方便学生明确掌握。特殊的反应也要特殊记忆,这样在酸碱盐知识的学习方面学生才能有清晰的条理,不容易弄混。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通性也要理解清楚,便于学生复习,在老师深究教材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化学,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重点,充分了解酸碱盐知识。
2.改变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兴趣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授教的方式,以学生为本,利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比如,利用酸碱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创造出一定的化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看似复杂的化学反应。比如,生活中常见的碱NaOH、小苏打的用途以及常见化学反应,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还便于学生回家观察实验。教师还可以介绍酸碱盐在化工、纺织及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碳酸钠在玻璃、洗涤剂、造纸等行业的广泛应用等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自己观察生活中的酸碱盐变化,如何去除水垢、如何清除铁制品的锈迹,让学生自己利用酸碱盐的特性发现生活中的小窍门,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还有观察化学反应后试剂颜色的变化,了解人体中常见的酸碱变化,让化学知识真正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养成善于观察化学现象的好习惯,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有效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3.通过必要的实验,充分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的物质特性通过实验可以很直观的区分,所以在学习初中化学时,一定不能忽略实验课的作用。教学时除了关键知识点的讲解,还有必要借助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区分实验现象,理解酸碱盐的物质特性,直观的感知和观察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酸碱盐的化学反应变化,加深学习的印象。化学微观的离子反应通过实验观察,变得很形象,通过感知形成化学思维。教师带学生观察酸碱盐物质的实验样品,学会通过颜色、气味、形状等各自的特点来分辨,吸引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科的奇妙与乐趣。通过PH试纸的测定判断酸碱盐物质的分类。通过实验,让学生实地体验感受酸碱盐的特性,帮助学生构建酸碱盐知识的框架体系,进一步加深这部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认识,帮助提高酸碱盐教学的效果。实验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教师在传授实验基本技能和操作步骤的时候,对实验应注意的关键点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同时在实验课上可引入一些趣味实验,特殊的鉴定试验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4.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会举一反三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酸碱盐知识,需要带领学生熟练掌握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盐之间的化学变化,了解这些相关物质之间的反应变化和化学性质。酸性物质和金属之间的反应,酸性物质与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反应,碱性物质与金属、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都要区分清楚,并能熟练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只有理清这样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才能总结方法和规律,真正的将酸碱盐知识活学活用,不用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各种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明白了反应原理,学习化学自然会变得轻松,酸碱盐教学中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初中化学酸碱盐的知识涵盖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确实很多,对于容易出现的误区,教师需要重点讲解,借助习题训练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真正融会贯通,并能学会举一反三。比如,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性质有关,还与反应的温度、浓度等多种条件相关,并不能一概而论,要善于分析物质特性。对于浓盐酸、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亲自观察,分析两种物质打开瓶口时的变化,用水稀释后状态如何,有什么样的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这样学生对这两种物质的区别就很明确,浓盐酸瓶口有白雾,浓硫酸吸水性很强,稀释后产能大量的热,对于两种化学物质的基本特性和差异就有了深刻了解。同类物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需要学生准确掌握的,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推断硫酸与金属之间的反应以及盐酸与金属物质的反应,对于物质的个性之处,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便于学生记忆。通过积极自主的思考与探索,逐渐将酸碱盐的知识渗透到化学课堂,总结和强化关键点的区别和差异,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化学思维。
三、结语
要真正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酸碱盐的知识和初中化学的重点,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并提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归纳知识重点,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到初中化学课堂中。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挖掘教材,构架合理的知识框架,合理借助化学相关实验,了解各类化学物质的特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意义解决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和谐的双边关系,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初中化学科目的学习乐趣,从各个角度打造高效课堂,从而优化初中化学科目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如何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优化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首先需要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创新能力情况等方面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喜好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班级学生的整体性格较为活泼,喜欢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积极迎合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面,要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化学知识的抽象性降低,增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讲解氧化铜(CuO)时,可以用“同学们是否见过铜生锈了的样子呢?生锈了的铜是什么颜色的呢?”之类的话题将化学物质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谈论的兴趣。
(三)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对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需要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对重点知识点进行不断的温习和重复,将相似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攻克知识细节。
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常见的金属氯化物溶液进行总结,氯化铁(FeCl3)溶液是黄色的,氯化亚铁(FeCl2)的溶液颜色是浅绿色,绿化铜(CuCl2)的颜色是浅蓝色的;教师引导学生要对黑色物质进行总结,初中常见的黑色物质有碳单质(C)、氧化铁(Fe3O4)、氧化亚铁(FeO)等。
(四)在理论、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就教材的编写思路、意图来看,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都体现出了前卫、新颖、务实的特点。该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化学现象的条件,引导学生逐步进入精彩的化学世界。通过对该教材的研究,笔者深深的感受到该教材的魅力。该教材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内容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大胆的处理,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当然,好的教材只是一个方面,如何利用好教材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发掘程度也是比较关键的。笔者以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为例,对使用中的一些感悟进行讨论。
一、对教材的编写思路进行领会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本着以为学生为本的思想,教材撰写新颖,力求做到让学生喜欢。首先,情景交融。教材编写者充分的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进行考虑,教材中插入了大量图片,与内容情景交融、图文并茂,改变了传统化学学习中的单调和枯燥,教材变得形象、生动,教材的趣味性的大大提高。其次,学法的渗透。新教材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性的设计,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例如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练习与实践等板块的设置,不但提出了各种问题,也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发掘教材的设计特点,对教材灵活的进行应用,在此基础上传递给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主动的是思考、讨论和总结,真正的将学习的化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掌握。
二、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生活中也随处都能接触到化学,如食物腐败、铁钉生锈、液化气燃烧等,这些化学现象都是化学启蒙的良好素材。为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新教材中,大量的选择了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物质将化学知识引导出来,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将化学和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新知识与学生的固有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如,在教材中涉及到空气、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等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质,还有铁、铜、铝、生石灰、石灰石等金属与矿物质,蔗糖水、食盐水等溶液,油脂、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人体需要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林林总总,和生活密切相关,在新教材中涉及的非常多。这些涉及到的化学物质真实的、客观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在学生脑海中很早就有了一定的印象。从这些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或现象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都存在化学,随时都有化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化学学习的状态中。
三、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实验为主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起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进行观察和交流,学习化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的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的沪教版化学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新增了诸多的实验,提供给学生动手与操作的机会,目的是让学生亲身的参与到实验中,感受实验的整个过程,在亲力亲为中体会化学的乐趣,锻炼其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如“铜绿”性质实验、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实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探究性实验、酸碱盐性质实验等,对于这些实验,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实验,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耐心的指导学生。哲学有趣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在实验中享受化学的乐趣,不断的提高其化学实验的能力。
四、思想教育的渗透
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在初中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化学教师而言,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的化学知识,还要让学生知道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和勇于创新,在价值取向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沪教版新化学教材,始终都渗透着科学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思想,尤其是对环保知识的加强,如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人类疾病的日益增加、工业残渣的随意排放、环境恶化带给人类的危害等,在教材中始终都有渗透。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带领学生去探求化学知识,另一方面灌输给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让学生接受学好化学,为人类的生存用好化学的思想教育。
结语
由于初中化学处于化学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对教材务必要认真地研读,对教材的编写体系进行把握,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解,对编写的意图进行领悟,在教学中灵活的进行运用和创新,发掘化学教材的优势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詹明琦.化学教材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2(18).
[2]寇富强.以化学为例谈学生科学素养与应试能力的辩证关系[J].学周刊,2013(15).
1.范例教学的优点
范例教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范例教学的应用可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发展。
1.2 例教学可以让枯燥的课堂任务变得更加生动和活泼,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联想能力。
1.3 范例教学的发展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相一致。
1.4 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5 可以帮助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1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师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但是初中化学中有很多复杂的知识点,学生们不能轻易学会,导致学生排斥化学,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不高。其实,学生排斥的并不是化学,而是排斥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范例教学的应用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范例教学中可以体会到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学生通过对范例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巩固学习到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2.2 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产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初中的化学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只是把一些前辈们的经验进行一个总结,传授给学生们,这就使学生们缺乏自主分析和创新的能力。范例教学的应用,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每个实例的详细分析,分析该化学物质的结构、性质等等,让学生们自己去总结化学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产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3 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意识。通过初中化学课堂范例教学的应用,使学生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化学其实并不是一门简单的知识学科,它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在学习化学时,学生可能会遇见各种复杂的困难,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化学学习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3.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1 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范例教学方案。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正确的范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范例教学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化学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应该结合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可以围绕目标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应该包含范例,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地应用范例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选择范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范例中解决问题的技巧,更要注重范例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使范例教学取得更加显著的结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进行实验,通过对具体实验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在讲解二氧化碳具体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开展醋精与鸡蛋壳的实验,鸡蛋壳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用它做实验,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实验。教师还可以针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提问,让学生讲解鸡蛋壳在醋精中慢慢消失的原理,即使学生阐述的不对,教师也应该予以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从而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3.2 正确地应用范例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沟通,课堂氛围非常的严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从心中抵触化学学习。教师通过范例教学的应用,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在课堂上通过范例的应用,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生想法错误的时候,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想说、敢说。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比较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例如在教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这一定义时,可以用比较法对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阐述。还有在进行饱和度计算公式的学习时,通过对不同的溶解度的比较,可以很好地得出计算公式。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应当对比较法的常见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有效分析。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
初中化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并且是科学教育方法和化学知识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选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化学创新能力的养成都有重要作用。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进行了分析。
(1)横比法。所谓横比法即是将两个或几个同类及相同发展阶段的事物加以并列比较。横比法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化学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例如在进行氧化物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对这四种碱性氧化物进行横比法,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又如对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浪费燃料、易使管道变形、引起锅炉爆炸等内容进行横比法,从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对长期使用硬水的危害得到切实的理解。
(2)纵比法。所谓纵比法即是对单一事物从时间上或从历史过程上揭示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例如在盐酸和硫酸的用途这一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可以对盐酸和硫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途进行纵比,从而可以使学生对盐酸和硫酸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又如在进行防止水污染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化学教师可以对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等内容进行纵比,从而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更加深刻的理解。
(3)综合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是对比要素较多的一种比较方法。例如在对硝酸进行学习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对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这一特点进行综合叙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硝酸的了解。又如在加强水质监测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通过对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等知识进行综合比较,从而促进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清晰理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方法教育的不断运用,比较法的应用对初中化学课堂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实验材料的比较。初中化学教学的比较法在实验材料的应用中比较广泛,并可以对实验材料从定义、应用范围、接触方式都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防止混淆概念现象的发生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比较清晰的理解。例如在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比较中,通过对两种试验材料的硬度、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耐热性、耐火性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对这两种化学物质进行了解。
(2)实验现象的比较。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得出化学实验结论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对化学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可以促进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化学知识的有效获取并能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中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关系。
(3)实验装置的比较。实验装置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中实验装置通常是固定的。因此,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比较可以促进实验设备各种功能的实现。例如在氢气的制取及性质这一实验中,学生通过对不同组实验设备的比较,可以对氢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都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4)实验条件的比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通常可以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比较提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比较法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对于化学基础概念的阐述、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和教学理念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节的有效设置,可以使学生能够从微观世界的角度正确地看待化学,能够对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及化学式与化合价有着深入的了解,培养自身良好的化学学习兴趣。结合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实际应用概况,可知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难以真正地融入课堂教学,间接地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需要初中化学老师能够注重微课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保持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通过微课动画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对微观世界中化学物质的正确认识,促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能够始终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比如在讲解“原子的构成”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应注重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有效利用,采取微课动画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分子破裂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变化过程的理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正确地看待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初中化学微观领域的各种现象,促使初中化学微课教学方式长期使用中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提升初中化学整体教学水平,拓宽老师教学思路的同时优化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化学实验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加深学生对各个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时,由于某些化学药品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时可能会造成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此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对掌握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明确每个实验步骤,引导学生主动地加入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微课的合理引入,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授“酸和碱”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对常见的酸和碱有着必要的认识,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水注入浓硫酸实验内容进行细致地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熟悉整个实验操作流程,为后续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从多个角度正确看待各种实验现象。
三、微课在初中化学复习考试内容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着中考的挑战,需要掌握正确的考试复习方法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初中化学复习考试内容教学过程中选择可靠的教学方式、保持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增强各部分内容复习的实际作用与效果,引导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复习计划。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注重微课在初中化学复习考试内容的实际应用,促使学生们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结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自身化学复习效率的不断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在良好的化学课堂模式中享受更多的乐趣。比如在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金属的化学性质,老师应采用微课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动态化的文字、图片等进行讲解,逐渐形成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微课教学中加深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必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