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1 16:56: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

篇1

0引言

现状:北流供电公司信息机房位于办公大楼,原有超五类综合布线系统,局域网交换机采用4台北电450-24T堆叠,下连其他桌面型低端交换机。局域网的互联网出口用一条4Mbps光纤线路。

公司共有22个城区和乡镇供电营业所,租用电信线路连接到中心机房,另外有下属机构、多个多经企业等不同办公地的点需要连接到公司局域网。

公司原租用电信2M专线与网区供电局实现广域网连接。

公司信息系统服务器约15台,SCSI存储阵列1台,NAS存储阵列3台,桌面计算机400台。

公司目前主要运行的应用系统有:办公自动化OA、营销、生产、人力资源、财务、计划系统。

根据省级电网公司的要求,北流供电公司主要建设办公自动化、视讯会议、营销、财务、生产、计划投资、邮件等业务应用系统,和局域网、广域网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系统尽可能利用公司现有软件移植,现与网区供电局和广西电网公司对接。

结合北流供电公司的应用需求及其特殊性,北流供电公司信息化(平台)系统应满足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

1阶段性建设内容

北流供电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分两大阶段性进行。

1、IT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局域网,提供基本的网络管理、防护功能。

建设三级广域网,上连网区供电局和省电网公司。

2、应用系统的建设:按照省级电网公司统一推广要求建设。

2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2.1网络系统与安全

县级供电企业局域网主要连接主要办公场所、下属机构、各种应用系统服务器、其他合作机构或单位网络,因省级电网公司要求统一互联网出口,故此处不必考虑互联网连接问题,只需考虑广域网出口处安全问题。目前北流供电公司的网络只有核心层、接入层两层结构,业务过于集中在核心层交换机上,主要问题有:中心交换机成为网络性能和安全的瓶颈、接入交换机缺乏必要的安全控制能力、整个网络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本次建设中北流供电公司局域网可采用冗余架构,建设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三层网络架构,采用双核心、双汇聚结构的高可靠网络。主干带宽应不低于1000Mbps,采用光纤互联。核心层采用双核心结构;汇聚层拟采用8台汇聚交换机,使用双归属上联核心交换机,分别是服务器汇聚交换机、办公楼汇聚交换机、下属机构汇聚交换机、外联网汇聚交换机;核心层、汇聚层启用OSPF协议、VRRP协议;更换现有的低端桌面交换机,VLAN划分限制在接入层交换机内,交换机之间通过IP路由进行流量传输。网络蠕虫、病毒基本上只能在VLAN内传输。改造后,接入层采用三层设备,实现基本的安全控制能力。改造后的网络系统应能达到:优化网络结构、改善网络性能、提高网络可靠性、便于管理和控制、科学的利用网络资源。

县级供电企业广域网主要通过三级综合数据网上连网区供电局,供视讯会议等各应用使用。带宽不低于10Mbps。

根据北流供电公司的现状,增加局域网核心层提高网络效率和安全;通过县调自动化配套建设的光缆和通信系统上联网区供电局。

2.2局域网

办公楼信息中心机房新增一台三层模块化路由交换机,组建双核心交换机,隔离各楼层的二层广播风暴,并提供基本的设备冗余,提高核心层设备的可靠性。各服务器直接连到服务器汇聚交换机上。

网络结构图如下:

2.3广域网

采用广域网/互联网(由于统一互联网出口,互联网从广域网出口)接入交换机,提供合作单位、广域网接入和VPN远程访问。局域网与广域网使用防火墙进行隔离。所有应用系统,均采用新铺设的县调自动化配套建设的专用光传输系统,带宽不低于100Mbps,另视讯系统租用电信10Mbps光纤通道留作备用。

2.4IP地址和路由协议

北流供电公司的IP地址段应遵从省电网公司的统一规划。使用省公司统一安排的IP地址,可以划分为桌面用户、下属单位、服务器段、生产大区段等网段。

2.5VLAN规划

划分VLAN主要是为了隔离广播,划分小范围的广播域,增加系统的安全性。VLAN划分为:办公楼楼层接入、服务器接入、生产大区接入、其他接入。VLAN规划的总原则是:接入按类别分类,尽量减小广播域,缩小广播发作时的面。目前网络中,用户数不多,无特殊用户,VLAN按照交换机划分,即每个交换机一个VLAN的原则。所有VLAN都不使用默认VLAN ID,而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在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上则针对交换机之间的级连情况进行VLAN的划分。

2.6IP地址规划

2.6.1子网规划

根据VLAN划分的原则,服务器段仍然使用原来的子网段,保留172.16.78.0段126位地址给服务器使用。交换机级连地址、router id、核心交换机捆绑地址使用管理地址段:172.16.64.0地址段。

按照VLAN的划分原则,划分具体见下表:

2.7网络隔离和安全防护

局域网通过核心层设备进行用户和服务器的隔离;广域网出口新增1台防火墙进行隔离。生产大区出口保留原有电力行业专用隔离装置隔离,提供防火墙隔离、VPN接入、行为管理、UTM等多种安全防护功能。

按照广西电网公司的要求,部署统一的防病毒软件,增加终端计算机的许可证数量。

2.8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要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县级供电企业应建设统一的服务器主机和共享外部存储系统。服务器应采用工业标准的机架式服务器,配备冗余电源,支持集中管理和远程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主要配置服务器用于局域网服务、OA系统、办公网站、营销系统等,通过存储区域网络共用一套外部存储系统,实现基于SAN架构的统一存储。

2.9数据备份系统

县级供电企业应建设数据备份系统,采用独立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或存储区域网络的数据备份。对应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备份服务器采用独立服务器,直接连接到办公网络上,数据通过办公网络备份到与备份服务器直接相连的磁盘阵列上。通过在磁盘阵列上建立虚拟磁带库,可以方便管理、维护备份的数据。

2.9.1软件部分

备份软件包括以下选件或功能,实现数据库、文件的备份和灾难恢复管理:

SQL数据库选件:用于实现SQL数据库的联机备份,每台需要SQL数据库备份的主机均需一个软件授权。

Open File Manager 选件:用于实现Windows环境下打开文件的联机备份,每台需要打开文件备份的主机均需一个软件授权。

Windows灾难恢复选件:用于实现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灾难恢复。

2.9.2硬件部分

为保持备份系统独立于生产系统,备份服务器采用一立的机架式服务器。存储介质采用本机磁盘,将来视情况再增加外置磁盘阵列。

3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篇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157-02

伴随现代企业竞争程度的加深,企业运营所面对的市场、所处的资本环境不断变化,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愈来愈向以集团策略为主导、以全方位预算控制为重点、以内控为主线的集权式管控方向发展。当代微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为此种集权式的管理方式奠定了技术与经济基础。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便是此种科学的管理思想与发达的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发电公司的行业特性适宜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是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存有先天要素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存有部分后天缺陷。要抓好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改进这些先天不利要素,改善后天缺陷,坚持不懈,以实现全方位、多层级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意义

1.有利于解决公司财务信息孤立的问题。在目前的公司财务管控中,尽管大部分公司运用了微机技术对日常工作与财务信息加以处置,可是公司的不同部门间并未把信息进行统一归纳,而是孤立存在的,对于财务信息的时效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经过财务管控信息化建设,在公司内部构建有关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高效地把公司的信息集中归纳,转变信息孤立现状,做到信息互享,提升信息的精确性。

2.有利于公司把财务和业务信息进行整合。在当代企业管理中,其财务管控大多受传统会计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财务管控信息被限定在经济业务统计的层级上,同个经济行为有关的财务信息被搜集到多个管理体系中,以致经济业务的所有信息难以被高效整合,对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较好地规避此种问题,把财务和业务信息有机整合,提升公司运营管理决策的合理性。

3.可以推动公司管理方式的革新。实施公司财务管控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在公司中提升微机、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能力,构建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可以把传统的财务信息记录与传输、会计计算与审计等工作利用微机技术来完成,提升了财务信息的处理速度,推动了财务管理效能的转变,增大了财务集中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了财务全方位预算管控的落实,最后达成公司财务管控总体能力的提高。

二、发电公司财务管理的特征

1.生产与物流管控较易规划,容易实施信息一体化建设。发电公司无论是水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亦或是其他类型的发电公司,和其他加工生产公司比较,生产活动集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总体的生产销售流程、供应链条较短,材料购置较为单一,不涉及中间商品,不涉及或者较少涉及库存问题,不涉及物流体系问题:生产与物流管控较易规划,容易实施信息一体化建设。

2.坏账风险低,资本回流通畅,较易依托资本流对公司加以管理。发电公司用户类型单一,仅是电网企业,通常电费回收期低于30天,坏账风险低,资本回流快。有关的采购过程,款项支付也较为迅速。不像建造单位,款项支付不及时,也不像一些商业单位,有相应的三四个月的信用期。公司的成本开支,除了折旧以外,也大多伴随资金流。因此经过管控资金流,便可以有效地管控公司的生产运营。

3.存在运营管理地和生产场所分开的问题,进行信息化建设有较好的收益性。发电公司通常建设在远离市区的地方,特别是水电,大部分在偏僻的山区,而公司的决策组织与财务管控组织通常设立在城市地区。传统的纸质材料的信息传输方法,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效果不理想。在此种状况下,开发集成的财务管理信息软件,达成财务和经济业务统一办公,有显著的收益性。

三、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1.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不牢固。发电公司的财务信息化管控当前仅停滞在财务管理时期,并且效能单一。财务信息化管控技术未曾达成预期成效,未曾从根本上发挥作用。在当前的发电公司发展历程中,财务信息化仅发挥了会计计算的功能,在其整体发展中公司的组织协作基础不牢固。公司对财务信息化管控的认知滞后,未曾发挥其财务预算和财务监督的功能。财务信息化管控在发电公司中单独运行,未曾达成和其他组织间的协作运用。

2.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措施滞后。发电公司总体架构庞大,组织管理流程繁杂,财务管控在繁杂的监督下实施,通过管理层的科学决策以后才可以真正地实行。此种繁杂的管理体系会让财务信息化管控效率低、实行困难多。发电公司在实际的工程实行过程中需要解决多个层面的问题,决策进度落后,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和精确性,未曾从根本上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

3.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素养较低。尽管发电公司为了顺应改革的步伐已采用了对工作者实施培训的措施,可是从当前来看,此领域的工作人员的素养依旧较低。大部分财务管控者具有较高的会计核算能力,但是微机操作能力不足。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加强了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可是专业素质较低,知识架构缺乏多样化,难以适应繁杂的工作要求。

四、怎样抓好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1.增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程度。首先,公司决策层与管理者应当全面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掌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功能。在公司中全面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而提升资本的监管与运用成效,维持公司本身的竞争实力。其次,应形成以财务管控为中心的理念,在公司财务管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57页)应牢牢掌握工作重点,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大方向始终正确,才可以让整个信息化建设起到应有的成效,实现提高公司总体管理能力的目的。

篇3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化的工程管理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而言,在项目价格、质量标准、安全风险、项目效益等管理项目上,信息化的管理降低了各项目管理上的难度,因为信息化在管理上遵循细化管理的相关原理,以充分了解项目基础数据为前提,对工作流程和资源配置做出适当的调整,并且能够在分析好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衡条件的前提下,及时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随时的向管理者反应工程的进展情况。信息化的工程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监督、管理和控制实现及时性和科学性的分析,为建筑企业提供真实的项目决策信息。因此本文将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行思考,进一步促进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和发展前景

建筑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始,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建筑行业设计勘察单位以及工程咨询单位都带来一定的帮助,并且由于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设计勘察单位基本上完成了CAD的技术改造,实现了无图版设计。另外,越来越多的工程企业在企业自身内部建设中,逐步实现信息化的内部管理系统,通过办公自动化,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但建筑企业拥有较多的管理项目,并且有分布较散,面向广、流动性大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工程管理可以在施工方面提高信息化管理力度,提高在施工方面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在信息传递机制上,不仅促进了沟通,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对项目的动态控制上,网络技术拥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动态控制,大量的实践表明,网络技术的使用能够节约建设周期,并且能够有效的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建立项目数据库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项目数据的共享,提高各项目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相关资料显示表明,国外建筑公司90%以上的项目在管理上,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而对于我国而言,信息化的普及程度还不到10%。如今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并且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要求,未来的发展应该全面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更好的实现产业升级。

二、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流程分析

第一步要做到的是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做好以服务对象为依据并进行各部门所需信息的提供。这需要先确定好服务对象以及数目,再进行目标的制定和对目标进行全面分析。其次,寻找信息源,工程管理的范围广泛,因此为寻找信息源带来一定的难度。再次,根据所具备的各种技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获取,这里包括采集、分析及其的加工、筛选、输出、网络及连接等等的相关技术。从而建立起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这个作为整个过程的实体部分,因而需要的资源相对较多,下文会对其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对工程管理应用项目进行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信息选择。

(二)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需要按照用户的需求做好信息结构逻辑结构的布置,再以这个为基础建立数据模型。建立数据模型实现了不同位置在网络运行正常的情况的下正常运行状态。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模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构建过程

看图可以得知,在对工程管理进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时,需要以建模为基础。因此,在构建模型前,充分做好数据分析。而能够以用户需求为依据,不断细化和精化系统功能。在设计精化方面,主要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规划及设计上进行不断的改善,能够在对组件、模块、模型、开发环境以及存储结构进行确立。实现环节主要表现在对源代码的完善和编写。在调适这个环节,主要进行的是对所出来的结果进行校验,并分析是否同需求及其期望的结果相一致。最后一个环节,即在部署和交付上,其实就是系统的构建和实现,主要内容是对文档的说明和相关培训内容。

工程管理的三大主体分别为业主、监理及其承包商进行考虑,并对工程管理的目标进行分析,从而对成本、进度及质量控制上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工程管理实现信息化重要目标,通过对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在更全面的平台上分析各方面的数据,如图2:

图2 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软件、网络、通讯和网页、数据库等多种的技术,主要以工程中所许多业务数据为中心,使得相关业务部门能够通过业务之间的信息自动的对各项事务进行处理和完成。信息化的工程构建能够为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判断并做出适当的决策。在工程管理中全面实现信息化,除了能够提高工程全面管理的水平,还能够提高工程综合管理能力。在对工程信息系统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分清各种功能里及服务需求,并且能够按照所需的依据进行操作,一般来说,将系统分为规划、管理以及操作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不同功能进行设定。例如操作层的人员则需要做好简单的事务处理、报表的形成以及查询模块进行反复的操作;管理层的人员需要及时的对信息进行反馈和统计,达到上传下达的工作要求,及时实现各个管理活动所需的各项数据分析。规划层人员除了能够对信息进行了解的前提下,能够通过对模型和数据的分析,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有效的进行模拟和预测,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三、工程管理信息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上的应用依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一般信息化的表现仅仅表现为报表打印或者在信息查询上,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各方面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对于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加强组织协调、实测工程成本、识别项目风险等等功能上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化,往往很多企业愿意采用,但是顾虑到信息化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使得部分企业放弃实现升级的愿望,然而在建筑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受限制的使用计算机技术,则会到导致工程管理难以与信息化相结合,阻碍了工程业的发展。

(二) 管理系统交流性相对较差

在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管理系统缺乏相应的交流互动,使得在各部门之间、企业和建筑市场之间往往因为联系不足,常常出现互动不足带来的问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很好的弥补这个缺点,部分企业会建立起局域网,运行的过程中结合工程管理系统,但是因为流动范围有限,更多的只是出现在项目经理部和工地现场内部流动,使得信息共享受到很大的限制,企业在这样长期缺乏互动的过程中,是难以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三)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还存在误区

在信息化普遍发展的今天,很多的建筑工程企业能够建立起自身的局域网,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在进行各部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纸质的形式进行交流,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方之间并没有形成信息化的交流。因此在实现工程管理信息的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将所有的数据和资源实现数字化,并且有序的存储于电子介质中,再通过计算机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但在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引起很大的重视,仅仅只是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工具。在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应用范围狭窄、信息的共享程度较低、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对工程管理信息的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明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在对工程管理信息化构建的中,首先要明确制定好管理信息化的目标,特别是在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中,更应该推动和深入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以工程项目周期为一个对象,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方交流采取电子介质方式,实现无纸化的交流。利用电子介质的方式,提高信息接收效率和范围,并且通过对各样的信息进行储存,更好的实现信息的利用和共享。为了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水平,需要对各项工程信息实现信息化的转变,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完善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制度

对工程管理实现信息化,不仅仅是一项管理技术上的创新,更是企业一种经营模式的转变,因此,除了加强在技术上的投入外,还需要对其完善一些相关的制度,更好的保障这一模式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更能够为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因此,提高管理信息水平的过程时,需要健全和完善企业领导机制以及管理制度,并且全体管理人员也要有信息化管理意识,实现更全面的发展。在制定计划和系统推进中,才能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三)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核心内容

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将项目管理的作为中心内容,再结合管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的规划和合理设计,其中以计划统计、材料管理、机械管理、劳资管理、合同预算、成本分析、施工管理、安全管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系统维护作为主要内容。其不仅应该建立一个统一工程管理各部门的工作软件,还要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信息控制

为目标,促进工程项目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从而达成对工程项目的各项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

(四)提高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的效率

建筑行业在进行各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因为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再加上对国外软件适应较差的原因,常出现不符合参数发展的变化情况。例如在公路工程或者是铁路工程这些大型工程中,容易在建设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又例如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工程容易受到地质情况、天气变化、噪音、施工时间等各方面的限制,对资金的预算和工程的进度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能够更好针对我国实际发展形势做出相应的管理。在信息系统方面,应需要根据我国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对参数进行调整,并且能够人性化对参数进行配置,这样更好的保证了参数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建筑过程中数据分析的成本,另外,可以在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更加有效的对已完工的工程量进行成本核算,再通过与预算成本和计划成本进行相应的比较,在加强成本控制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益。

(五)结合企业自身经营情况,推动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按照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按照我国目前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不少的企业已建立其自身的管理系统和公司局域网,实现初步的自动化。但更多的企业存在问题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系统集成水平低、建设水平也受到很到的制约。因此,建筑企业在实现工程管理信息的同时,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推动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必要时可以利用政府、社会各种公共资源,参与到现代金融支付系统、网络公共服务系统、社会电子认证体系、信用系统等等来推动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五、结语

对工程管理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提高了工程管理技术水平,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途径详细的阐述,表明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全面实现信息化,可以通过扩大对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和转变管理者思想理念,在通过政府的扶持下,从而更好的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使得工程项目在管理的过程能够利用高新技术更好的是产业升级优化,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六、参考文献

[1]王宁川.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2,(31):111-113.

篇4

1. 有利于解决公司财务信息孤立的问题。在目前的公司财务管控中,尽管大部分公司运用了微机技术对日常工作与财务信息加以处置,可是公司的不同部门间并未把信息进行统一归纳,而是孤立存在的,对于财务信息的时效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经过财务管控信息化建设,在公司内部构建有关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高效地把公司的信息集中归纳,转变信息孤立现状,做到信息互享,提升信息的精确性。

2. 有利于公司把财务和业务信息进行整合。在当代企业管理中,其财务管控大多受传统会计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财务管控信息被限定在经济业务统计的层级上,同个经济行为有关的财务信息被搜集到多个管理体系中,以致经济业务的所有信息难以被高效整合,对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较好地规避此种问题,把财务和业务信息有机整合,提升公司运营管理决策的合理性。

3.可以推动公司管理方式的革新。实施公司财务管控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在公司中提升微机、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能力,构建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可以把传统的财务信息记录与传输、会计计算与审计等工作利用微机技术来完成,提升了财务信息的处理速度,推动了财务管理效能的转变,增大了财务集中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了财务全方位预算管控的落实,最后达成公司财务管控总体能力的提高。

二、发电公司财务管理的特征

1.生产与物流管控较易规划,容易实施信息一体化建设。发电公司无论是水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亦或是其他类型的发电公司,和其他加工生产公司比较,生产活动集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总体的生产销售流程、供应链条较短,材料购置较为单一,不涉及中间商品,不涉及或者较少涉及库存问题,不涉及物流体系问题:生产与物流管控较易规划,容易实施信息一体化建设。

2.坏账风险低,资本回流通畅,较易依托资本流对公司加以管理。发电公司用户类型单一,仅是电网企业,通常电费回收期低于30 天,坏账风险低,资本回流快。有关的采购过程,款项支付也较为迅速。不像建造单位,款项支付不及时,也不像一些商业单位,有相应的三四个月的信用期。公司的成本开支,除了折旧以外,也大多伴随资金流。因此经过管控资金流,便可以有效地管控公司的生产运营。

3. 存在运营管理地和生产场所分开的问题,进行信息化建设有较好的收益性。发电公司通常建设在远离市区的地方,特别是水电,大部分在偏僻的山区,而公司的决策组织与财务管控组织通常设立在城市地区。传统的纸质材料的信息传输方法,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效果不理想。在此种状况下,开发集成的财务管理信息软件,达成财务和经济业务统一办公,有显著的收益性。

三、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1. 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不牢固。发电公司的财务信息化管控当前仅停滞在财务管理时期,并且效能单一。财务信息化管控技术未曾达成预期成效,未曾从根本上发挥作用。在当前的发电公司发展历程中,财务信息化仅发挥了会计计算的功能,在其整体发展中公司的组织协作基础不牢固。公司对财务信息化管控的认知滞后,未曾发挥其财务预算和财务监督的功能。财务信息化管控在发电公司中单独运行,未曾达成和其他组织间的协作运用。

2. 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措施滞后。发电公司总体架构庞大,组织管理流程繁杂,财务管控在繁杂的监督下实施,通过管理层的科学决策以后才可以真正地实行。此种繁杂的管理体系会让财务信息化管控效率低、实行困难多。发电公司在实际的工程实行过程中需要解决多个层面的问题,决策进度落后,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和精确性,未曾从根本上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

3. 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素养较低。尽管发电公司为了顺应改革的步伐已采用了对工作者实施培训的措施,可是从当前来看,此领域的工作人员的素养依旧较低。大部分财务管控者具有较高的会计核算能力,但是微机操作能力不足。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加强了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可是专业素质较低,知识架构缺乏多样化,难以适应繁杂的工作要求。

四、怎样抓好发电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1. 增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程度。首先,公司决策层与管理者应当全面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掌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功能。在公司中全面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而提升资本的监管与运用成效,维持公司本身的竞争实力。其次,应形成以财务管控为中心的理念,在公司财务管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牢牢掌握工作重点,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大方向始终正确,才可以让整个信息化建设起到应有的成效,实现提高公司总体管理能力的目的。

篇5

中图分类号:TN915.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260-01

1.宜昌供电公司配电网通信现状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开始配网自动化的试点工作,但仅限于试点阶段,覆盖范围小,规模相对较小。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或城市都没有强大的配电网和配电通信网。配网系统相对薄弱的现状主要由业务需求决定。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建设好主网就已经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或城市的主网系统、主网自动化系统和主网通信系统都比较完善。宜昌供电公司的光纤网络已经覆盖所有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高速城域网、调度数据网和核心环传输速率达到10G的光纤传输网。

宜昌供电公司目前配网通信网络的建设基本属于空白。所辖所有10kV配电柜或开关柜都没有覆盖光纤网络或无线网络,而且也没有安装任何通信终端设备或通信电源设备。

针对宜昌供电公司的配电通信网络现状,建设配网通信系统迫切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选用何种通信技术可以快速建成覆盖面广、可靠性高的配电通信网络。

(2)配电柜应选用何种通信电源,并保证其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易维护性和少维护性。

2.配网自动化对通信的需求

建设配网自动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电力通信网的建设。配网自动化的业务模型和业务架构也成为影响电力通信网络结构的重要因素。配网自动化对通信的要求主要取决于配网自动化的规模、业务架构和预期达到的自动化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2.1 可靠性

首先,配网终端通信设备主要安装在户外或配电柜,宜昌地区的气候湿热,运行环境恶劣,容易导致材料老化,故要求设备能够经受恶劣气候考验,要耐高温、耐湿、防尘;其次,通信设备还应能抵抗噪音、电磁、雷电等干扰,保持稳定运行;再次,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应能抵抗事故所产生的瞬间强电磁干扰,完成故障诊断、隔离和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的通信任务。

2.2 实时性

配网自动化的首要功能是能够实时监控配电网运行情况,并进行在线分析,实时性对通信传输速率提出了较高要求。正常运行情况下,配网主站会周期性召唤各RTU、FTU的数据;电网发生故障时,主站和FTU、RTU之间需要交换比平常更多的数据,以便及时掌握故障地点和原因。因此,通信系统不仅要满足系统刷新率的要求,还要满足故障时快速及时传送大量故障数据要求,并具有故障时主动上报故障信息的功能。

2.3 双向性

主站系统需要向终端下发控制命令,终端需要向主站上报信息。因此,通信系统必须具有双向通信能力。

2.4 灵活性

配网通信系统点多面广、规模大,安装环境复杂,要求通信设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易于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因此,要求通信设备尺寸小、安装方式多样、抗震。

2.5 承载的业务种类丰富

配网通信系统承载的业务包括配网 SCADA、负荷控制、远程抄表等。 各种业务的数据量和实时性要求差别较大,因此对通信系统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6 异构的网络环境

建设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配网通信网络必然面对一个异构的网络环境,不同的接入技术将以互补的方式。不论是为了在异构网络环境下通信业务的一致提供,还是为了高效利用异构网络资源实现业务开放部署, 配网通信系统不仅在网络层面上要实现互联互通,在业务和应用层面上要实现用户体验的无缝融合。

2.7 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要求配网通信网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网络要使用开放分层的架构,采用标准的网络协议和标准的接口开放网络的能力,从而允许第三方可以利用开放的接口和网络资源实现新业务的灵活快速接入。

2.8 网络规模大、覆盖面广

配网的网络规模大、覆盖面广,比主网规模大很多,这对通信网络的规模、架构规划和覆盖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规划建设建议

通过对宜昌供电公司配电网的现状、电力通信网的现状以及各种通信技术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可行性、可扩展性”的原则,建议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多种通信方式的建设方案,具体如下:

3.1 分阶段、分步实施,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的关系。 逐步实现宜昌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的 100%覆盖。

3.2 点面结合,既保证先进性又保证规模性。选取一次设备条件和通信网络现状比较好区域作为实现“三遥”功能的区域,其他区域根据一次设备现状,只实现“二遥”功能。

3.3 因地制宜,综合采用多种通信方式。

3.3.1 光纤通信为主。

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带宽大,传输距离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无串音干扰,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施工维护等优点,因此是实现“三遥”功能站点的首选通信方式。

目前可采用的光纤通信方式有EPON、MSTP、光Modem和工业以太网等方式。EPON具有节省光纤资源,适用于点到多点的接入网络的特点,但它难于查找故障点,QoS保证较难;MSTP方式具有灵活的接入方式、支持多协议、简化网络结构等优点,但是因为不同厂家设备的映射方式和带宽管理的实现方式不同,所以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光Modem的网管能力和组网能力相对较差,所有考虑到工业以太网具有可靠性高、组网能力强、组网方式灵活等优点,建议宜昌供电公司在投资成本充足的情况下,优先采用工业以太网方式作为“三遥”站点的通信方式,其次采用EPON方式。

3.3.2 无线通信方式为辅。

无线通信方式可通过公网无线网络和自建无线网络两种方式实现。公网无线方式包括GPRS、CDMA、EDGE以及WCDMA等方式。如果要自建无线网络,频点申请较困难,建设周期较长,投资规模较大,无法满足配网自动化短时间内需要覆盖大规模站点的要求,因此建议租用公共无线网络。

按照目前“二遥”功能的数据量和采集周期,无线公网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它具有建设快、维护少、见效快等优点,但考虑到其安全性,所以建议仅在“二遥”站点使用。

3.4 共用电源资源,配电柜侧不建设独立的通信电源,通信设备由FTU 的锂电进行供电,以减少设备的维护量,解决现场取电困难的问题。

篇6

我国新形式下的招投标工作出现一系列的新问题,信息化建设和招投标工作的不断发展,使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信息化建设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工作,导致招投标的工作中有很多新矛盾、新问题出现。我们必须要制定和研究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实现其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公开、公正。

一、当前工程招标投标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1.实施诚信评价体系以及建立诚信电子档案

因为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巨大诱惑力,使建筑市场的招投标工作中资质挂靠、陪标、围标、串标以及明招暗定等现象频繁发生,并且呈现出一种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对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进行建筑市场的规范需要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招标投标法以及建筑法加强监督和查处之外,还应该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办法以及诚信综合评价制度进行大力的完善,收集和积累信用评价的数据信息,保存监理单位、机构以及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记录,从而对项目监理人员和项目经理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通过工程信息网来曝光,在有关节目中进行公示,实施透明、公开的监督机制,建立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等激烈的市场竞争模式,从而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2.公开信息,实现规范化的招投标

信息贯穿于整个招投标工作的每个环节,而信息能否公开透明、掌握充分、沟通及时,会对招投标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例如,招标阶段所需要的发售标书、发投标邀请以及进行招标信息的等,评标定标阶段的主要依据就是信息。这要求对施工企业的数据进行全国联网。通过实现信息共享,办事效率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办公实现信息化。另外,还能够方便资格审查的实施,不被投标企业的业绩、信誉以及人员等一系列问题的真实度所干扰,必须要对企业的整体真实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建设单位提供最客观、真实的企业评价信息。

二、实现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管理工作信息化应用

1.将信息化应用在解决信息不畅方面

为将先前建筑市场中出现的信息工作混乱现象解决,行政部门各自的信息,缺乏统一性和条理性,还有的甚至将信息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行有偿或者垄断等。建立建设工程的交易信息系统,联结广大企业和政府行政部门,进行、存储和收集各种类型的建设信息,为各方提供各种信息咨询的服务。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完善,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建设工程的交易信息系统既能够提供办事指南、中标信息、企业信息、材料价格、人力资源、招标公告、工程信息以及行业信息等,还能够提供信息咨询、受理网上交易、网上报名等一系列的远程服务。该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信息及时、准确、来源广泛,从而使信息的不流畅问题得到解决。

2.将信息化应用到提高工作效率方面

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工作主要有招投标活动和交易受理工作,而对于日常工作而言,通过流程化服务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对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整理,对上下环节实现环环相扣,根据项目招标流程,将日程安排、报名、公告以及项目登记等一系列过程,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办事流程。通过使用系统,既能够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还能够将人工操作出现的失误尽可能的减少,从而能够将重复投资所造成的浪费避免。另外,利用办公系统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岗位分工,使关系更加明确,手续更加简化。

3.将信息化应用到改善市场秩序方面

建筑市场较为混乱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实行齐抓共管是建设好有形建筑市场的重要措施。为使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必须要通过评标监控系统的建立,进行监控摄像头的安装,在开标时对评委和评标人员的行为活动进行全程监控,还要将评标的整个过程录制下来并且刻成光盘进行存档。将专用通话设备和电视墙设置在监督区,让监督人员能够在监控室里就可以对评标区人员实施监控。这样不仅不会对招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还能够对招投标活动当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将秩序较为混乱的建筑市场进行治理,标本兼治,从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加强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信息化的措施

1.投标企业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

投标企业实行网上报名一定要建立一个建筑企业基本信息的数据库。主要是由工程监理的主管科室、市政园林以及房屋建筑等行业建立其本信息数据库,其中包括企业的资质等级、监理工程师库、建造师、注册证书以及营业状况等基本信息。建立好数据库以后可以和网上报名系统相结合,就能够实现投标企业网上报名,还应该进行报名时间截止的自动关闭系统设置。各个建筑企业进行网上投标报名,不用提供建造师证、资质证书以及营业执照等原件,为建筑企业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使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2.实现信息平台的统一

根据各个级别招标投标的监管机构所特定的监管范围,将中标公示、招标公告按照各县区和市单独设置在招标信息的总目录之下,并且为各级工程的交易中心预留信息后台管理的权限,中标公示、招标公告经过其监管机构进行备案之后再交由各自的工程交易中心进行。中标公示、招标公告这种分别、单独设立以及统一平台有利于各级招投标的监管机构来监管招标项目,还能够为投标人、招标人以及招标监管机构查询招标信息提供便利的条件。

3.对评标专家实施网上评标和异地抽取的方式

通过进行软件设计可以让电子评标系统实现网上评标。让全省的建设工程评标专家采取专家异地抽取的方式,能够将全省所有专家的资料进行异地共享,并且实现专家资源的共享能够将专家库内特殊专业严重缺乏,专业专家数量稀少以及专家不够用的问题解决,同时还可以申请使用资深评标专家库,来为建设工程的良好发展提供科学、专业的服务。当专家在进行异地抽取之后,可以通过网上评标系统来进行评标,只有将网上评标系统和专家异地系统相结合才能够将其在招评标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两种系统还能够极大的减少投标人、招标机构、招标人以及评论专家之间私下拉帮结伙,使评标活动更加的公平、科学、公开、公正。

结语:

将工程招标的每个运作过程都联系起来,使其清楚、明确的展示出来,并且要按照程序进行各种手续的办理工作,将没有按照正规程序办理的进行相应的处罚。可以将已经进行备案的各种招标文件到网络上,供所有供投标人进行下载和使用。在进行招投标过程当中,必须要实现全过程的信息能够真实、可靠。实现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信息化是其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金秀.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审计与理财,2012(11)

[2]许冬筠.论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管体制[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2(4)

[3]闫京京,李铮.当今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及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篇7

中图分类号:D261.41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思想教育工作载体分析与信息化政工的特点

(一)当前思想教育工作载体分析

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是一种信息的输出和反馈,没有相应的载体,这一过程就无法完成。所谓改善思想教育工作的实现手段,实际上就是寻找、创造和构建适宜的政工载体。信息化时代,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载体对党校学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实名博客、即时聊天工具(如QQ)和电子信箱、飞信、微信、论坛、网络专栏等等,既形式多样、又灵活简便,不但拓展了空间,延伸了时间,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时效性,而且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二)信息化政工具有以下特点

信息化政工是指通过信息化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内容的海涵性;二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平等性,呈现出互动性的特点;三是传播手段的兼容性,互联网是一种超媒体,它兼容了传统媒体的多种优势。

二、永州党校当前政工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政治工作中网络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政工网络的建设使用状况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政工信息化的程度。永州党校以局域网为平台,通过配齐网络硬件设施,加强软件管理建设,鼓励师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开展宣传学习等方式促进政工网络建设和运用。

(一)是搭建政工网络平台。搭建政工网络,计算机等硬件设施是基础。永州党校给所有下属部门都配备了办公用计算机,并确保每个单位都链接内部局域网络。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配备满足了各单位日常办公的需求。同时,通过网络链接,构成了一个网络集群,实现了对政工信息收集、、宣传、共享等基本功能。

(二)是发挥政工网络作用。善于挖掘和使用政工网络是做好当前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永州党校依托网络平台,通过其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事成本,深化教育效果的目的。一方面是鼓励党校党员通过网络处理文件、收集资料、信息、开展学习、资源共享,使党校党员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其便捷高效等益处,提高党校党员运用网络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依靠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辟教育专栏、教育信息、上传学习资料等使党校学员广泛接受教育,获取效果的最大化。

三、政工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师生对政工信息化建设认识有偏差。部分师生不能准确把握政工信息化建设内涵。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师生对政工信息化概念认识不清,简单的将政工信息化理解为将工作信息上网;部分师生对信息化在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错误认为政治工作就是为了保证队伍思想稳定,方式无非传发文件、聊天、谈话,信息化大没必要;个别师生认为政工信息化建设需要专门的人才和设备,需要上级机关统一协调,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等、靠、要”等错误思想,抓好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不够;更有部分政工干部习惯于传统工作模式,对发挥信息化作用认识不足。总体而言,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政工信息化建设良好氛围的形成。

(二)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相关配套硬、软件的配备推广应用。信息时代信息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政工信息化建设中对硬件的更新和软件的创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在硬件配备方面,基本上都进行了更新换代,能满足政工信息化的要求。软件配备推广应用方面,则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应用于政工信息化建设中的软件主要来源于外部开发,自主研发创新的软件较少,而对于党校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十分困难。

四、对推进永州党校政工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实践证明,思想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尤其对于培训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校而言,更是重中之重。在此,对于党校推进政工信息化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加强引导,提高认识。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党校积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事关党校发展的战略性工程。要在学员中广泛宣传政工信息建设的内容和意义,积极引导和教育广大学员从全局的战略角度,充分认识政治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思想上真正重视,工作上积极投入,实施中加强监督,上上下下在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上形成共识,使之成为统一意志和自觉行动。

(二)健全机制,注重调研。在政工信息化建设中,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统一信息化建设领导体系和强有力组织协调机制。同时要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广大师生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建议,制定符合党校实际的政工信息化建设规划,以此指导党校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开展。

篇8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供电企业亟须创新,档案管理也面临挑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要重视开展供电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有效避免管理中的失误,提高电力服务品质,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供电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

(一)存在信息流通和归档渠道不通畅的问题。在当前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管理平台缺乏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数据交换的难度,尤其是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数据,流通效果不佳,很难实现档案资料的及时归档。如果长时间发生这种情况,不利于供电企业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易造成档案信息缺乏真实性,出现片面性,对整个企业的运营将产生不良影响。

(二)管理模式不当,安全隐患较多。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数字档案增多,但是,这种形式的档案很容易被改变,扩散性较强。在信息化的数字档案中,能够实现载体和信息的分离,在进行档案信息编辑的时候,数据很容易被修改,同时,不留任何痕迹,因此,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很难明确。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中,失误不可避免,有可能损坏供电企业的信息数据。除此之外,在数字档案中,档案不受时空限制,电子文档成为主要形式,能够随时进行发送,使得企业信息被泄露的机会增大。

(三)利用效率不高,价值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在当前的供电企业中,数字档案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发挥,直接影响档案的利用率。一方面是档案管理人员仍然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信息环境下的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另外,存在较为繁琐的检索流程,给管理埋下隐患。在数字化档案进行普及的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缺乏对流程和环节的熟悉,直接降低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二、如何促进移动互联网时代供电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重视构建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管理,在根本上实现企业运行状况的改善,提高管理效率。在供电企业中,业务类型较多,信息管理软件也彰显多样性,很多无法实现兼容。为此,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存在难度,很难保证全面性,对档案整理和有效利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供电企业信息流通,要保证档案归档的及时性,提高档案内容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形成一体化的档案管理系统,重视供电系统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用具有兼容性的技术,保证业务体系之间的相通性,保证链接的有效性,达到档案资料传递的实时性。同时,在统一化的系统平台下,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进行档案的及时处理,规范流程,明确管理权限,提高档案管理的标准性。

(二)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循序渐进。供电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包含内容较为全面和丰富,因此为了加快供电企业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进程,除了要建设统一的管理平台之外,还要重视原始和基础数据的扫描,结合企业生产经营,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索。为此,供电企业需要重视对自身情况的全面了解,以此为依据,对建设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保证建设的循序性,强化档案管理。供电企业需要结合企业运行状况,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强化,使得各个部门的业务处理向着信息化建设方向发展。

(三)重视对档案管理方法的不断优化。为了在根本上强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数字化档案的利用价值,供电企业需要提升档案的利用效率,优化档案管理的模式。首先,要做好档案的编研工作,增强档案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其次,适时进行档案管理成果的展示。将优秀的档案管理案例进行展示,实现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将先进的管理模式渗透到工作之中,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

(四)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要重视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对规则进行明确,保证档案的管理和使用都有据可查。同时,管理者要重视对各项制度的引导,确保管理制度的切实执行。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部门,深化档案安全管理。另外,还要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进行加密处理。另外,要做好安全扫描工作,及时进行方案的更新和完善,切实满足供电企业的实际需要。同时,加强监督,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为此,要建立跟踪机制,对数据进行分析,保证档案处理的安全状态。对于档案管理,优化备份也十分关键,做好定期管理,有利于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借助数据备份,能够防止数据的丢失。

三、结语

综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供电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需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优化信息建设的速度,增强数据使用的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要对档案技术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在根本上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为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卫生部医政司5月10日在上海市闵行区召开2012年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医政司司长王羽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由医政司医疗处处长焦雅辉主持。会议系统总结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整体开展情况,对“十二五”期间,重点是2012年与电子病历相关的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同时交流了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由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进行电子病历现场演示。

王羽指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卫生部按照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互联互通的理念组织试点,各地在卫生部的统一部署下,认真组织辖区内试点医院开展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根据医改工作进展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1月底,32.1%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电子病历系统。一是建立完善了电子病历管理规范体系。卫生部先后制定下发了《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和《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起电子病历管理的规范体系,让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建立起电子病历系统功能水平分级评价系统。制定下发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建立起一套适用于我国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的分级评价系统,并组织了189家试点医院进行了实际评测。三是部分医院逐步实现院内信息系统集成与整合,信息系统合力逐渐显现。四是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安全共享工作取得进展,医院间信息横向联系更加紧密。五是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模式进一步推进,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率。

王羽指出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一是从医改进程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繁重。目前医院信息化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医疗服务实际需求,不能满足医院内部精细化全流程管理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全面掌握信息的需要,与医疗技术日益发展的趋势还不相适应。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相衔接工作还有待加强。二是从医学发展需求看,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服务手段越来越先进,对医疗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渐从以疾病治疗、疾病管理为核心过渡到以疾病预防与健康全过程管理为核心,由此产生的海量健康数据交换需求,以及医学特有的逻辑性、交互性、私密性等特点,对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从医院管理来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四是从工作基础看,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区域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政府投入不足,缺乏各级财政投入的运行机制,缺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激励机制。

王羽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务求实效。要尽快制定2012年本区域、本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计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二是统筹设计,整合资源。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尽快研究完善区域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办法,争取本级政府财政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三是点面结合,巩固提高。要强化和巩固试点成果,把好的做法、措施和经验推广到其他非试点医院,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四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医政司将进一步推进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分级评估工作。各试点医院要继续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估工作。

焦雅辉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试点医院要认真学习贯彻王羽司长的指示精神,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和要求,严格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建设。

篇10

信息化建设主要指的是在企业的日常生产与经营活动中引入计算机管理平台,从而逐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县级供电企业在班组管理工作中逐渐构建出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电力营销、财务管理及文件处理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 供电企业班组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信息化观念较为陈旧落后 现如今,我国有部分地方的供电企业在班组管理中依然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的发展理念,该类企业往往过度注重安全生产活动,而忽视了企业的营销及其他方面业务的开展。虽然有很多地方的供电企业班组管理工作都逐渐强化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但其重视程度依然无法与安全生产相比。依据现有的统计表明,在我国所有的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有超过58%的供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力度投入方面较为缺乏,其中用于投入信息技术研发及引进设备的资金更是缺少。

1.2 缺乏专业统一的信息系统开发标准 当前,我国不同的网省公司在班组管理模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时候即使是在同一家供电企业的内部,各个城市地区之间的班组管理模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不同的专业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的标准,并且开发出来的软件也并未能完全适用于企业的班组管理实际工作情况。

1.3 班组管理的信息化人才稀缺 在对供电企业班组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方面,由于多数的企业都过度重视营销及生产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而忽视了通信、网络以及计算机等人才的培养。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对企业班组管理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认为自身的发展空间十分狭隘。在信息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方面,由于未能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及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造成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中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1]

1.4 班组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性较低 供电企业班组管理工作中,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就是局域网,网络安全与畅通是企业班组进行信息化建设所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任何一次的局域网停运,都可能造成企业班组管理各项工作陷入停顿状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供电企业班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2.1 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老化陈旧的设备 在日常的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要想逐步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就应当保证信息系统得以正常平稳运行,对于一些使用年限较久的计算机设备应当及时更新。企业可以适当加大对班组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使其能够分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强化基础硬件设备条件。

2.2 统一规划与开展信息化建设 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强化企业网络建设力度,逐步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将通信与网络的覆盖层面触及班组管理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还应当对班组成员开展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教育及技能培训,通过强化有效管理、提升资源整合以及推行标准化技术等手段,实现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全面转变信息化建设理念,构建高效、全面、统一的网络服务平台。[2]

2.3 强化局域网络维护与监管力度 供电企业班组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主要是组建网络而完成的。当前,供电企业班组管理工作中内部局域网相继完成建设,因而加强网络的日常监管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局域网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就是通过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的。其中,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及环形拓扑结构,不同的拓扑结构能够进行组合,从而构建出局域网运行的基础架构。局域网拓扑结构与线路连接之间的差异,需要借助集线器和集中器等特殊设备,从而使网络软件能够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3]而对这些设备进行监管与维护是保证信息化建设效率与水平的关键所在。为此,企业班组的信息化人才应当对网线、配线架、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对于一些超限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进行及时的更换。当网络出现故障或异兆时,应当采取科学的紧急维修措施,通过分析与检查确定故障部位或故障设备,从而及时解决问题。[4]

2.4 大力培养班组信息化人才 供电企业在班组管理过程中,应当通过增加激励方式、设置平等待遇的方式培养出一批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将业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放在相同的地位同步建设。在班组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举办或组织实施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专业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为从事班组管理信息岗位的工作人员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5]此外,企业还应当加强对班组员工在信息化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学习,营造出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供电企业应当注重对班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培养出一批既懂得信息技术管理又懂得班组管理的人员,从而使得企业班组管理水平得到更大的进步。

3 结语

随着我国供电企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民众对于供电企业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当前新时期环境下,供电企业只有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信息化建设效率,才能有效提升班组管理工作水平,才能促进班组管理人员的全面发展,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卢银花,巫绍基.供电企业班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调研报告[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92-93.

[2]李红兵.试论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班组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5):149-150.

[3]刘海珠,秦燕英.班组活企业兴――国网长春供电公司班组建设工作走笔[J].中国职工教育,2014(1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