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阶段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1 16:57: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信息化阶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企业信息化阶段

篇1

企业信息化特别是ERP就像一颗令人羡慕的人参果,体质强壮的人希望吃了能够更加强壮,身患疾病的人希望吃了能够摆脱病魔。在国内,企业信息化从小到大,从简单的会计电算化到复杂的企业资源管理,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计算机化到跨企业的协同商务,从信息化软件的自主开发到专业ERP购买和应用,已呈现出百舸争流、如火如荼的繁荣态势。但总体上来说,我国企业实施信息化所取得的成绩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企业信息化效益的途径在于实现从“量体而衣”的信息化建设到“变革管理模式”式信息化的飞跃。季献忠先生总结了2003年ERP行业的五大特点:公司大了,客户小了;技术新了,范围广了;概念多了,难度大了;用户懂了,行业宽了;心气平了,总量上了。这五大基础为今后国内企业借助信息化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本质上讲,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应用信息技术重构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加强企业运作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的过程。国外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线是MRP(70年代)、MRPII(80年代)、ERP(90年代)、协同商务(当前),整整历经了四十多年的发展。这其中,融合了SCM、CRM等供应链管理的ERP系统浓缩了国外四十年企业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方法的精华。对比国外的ERP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当今我国企业信息化必须加强基础管理数字化、业务流程一体化、员工技能知识化、商务决策智能化为主体的“四化”建设。因此,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也是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模式的过程。

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应用ERP的三个阶段

ERP系统的开发和改进与ERP的应用是互动的,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对多数国营大中型企业而言,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仍处于传统手工经验管理状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管理决策中的随意性、主观性现象普遍存在,缺乏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决策支持,从而表现出“无章可依、有章不依”的较为混乱管理状态,这些严重制约了ERP系统在企业的成功实施。

第一阶段:“量体而衣”的ERP应用(软件适应企业)

从1982年沈阳鼓风机厂引进的第一套融合MRPII管理思想的计算机软件至今,我国企业的应用ERP已经走过了20多年。在ERP建设早期(那时的ERP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ERP),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这些计算机管理软件大多数是企业的职能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实际业务自行开发出来的。软件开发的基础是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也就是说,企业管理中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来解放繁琐的重复操作,就开发出什么样的计算机软件。软件的开发是为了适应企业现有业务的需要而开发的,软件存在的意义是因为适应企业现有的业务需求,满足了企业对解放重复劳动的需要。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和ERP应用目的的驱动下,ERP成了企业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软件而已,并没有从一个企业的全局出发来考虑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最后导致企业多平台、多开发语言、功能独立单一的计算机系统并存、各自独立的软件应用孤岛和信息孤岛。这样的ERP应用就像我们看见一件“东拼西凑”的彩布组合的“花衣”一样,而且这些花布之间并没有很好的缝合,只是粘在皮肤上而已,其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这样的“花衣”软件在企业当时的环境下也能帮助企业抵挡一些“寒意”和“遮羞”。但是,这些为适应企业而开发的软件系统生命力差,在倡导以ERP来变革企业管理模式、重组业务流程的今天,这些软件大部分都成了ERP实施过程中“绊脚石”和“暗疮”。

第二阶段:“建立和规范企业管理”的ERP系统实施(企业被动接受软件)

随着ERP在我国的逐步推广,企业管理中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的业务也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注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市场也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它的需要,这就更加促进了企业管理和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化。而以前各个部门独立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这种需要。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希望找到一种适合本企业的ERP,并且希望借助这样的ERP来建立和规范企业的管理。在这样的需求驱动下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出现了一些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ERP,如用友、金蝶、利玛、启明、和佳、金思维、南北软件、英克、新中大、浪潮、神州数码等。而且国外一些成熟的ERP软件也趁机而入,如SAP、Oracle、Siebel、PeopleSoft、SFI、SSA、JDE等等。国内企业在苦苦寻找中遇见这些ERP,如同遇到救星一样,急切购买这些软件,希望这些软件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和规范企业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是一味的去迎合那些软件的要求,最终发现自身的条件与软件中要求的条件相差甚远。这就直接影响了ERP在企业管理中的实施质量,是导致成功率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二阶段的企业信息化大多为局域网单项应用层次。这个层次的企业通过内部局域网络建设,实现销售订单管理、会计电算化管理、生产订单处理、库存管理、工资核算、质量管理、协同办公、信息共享和对外交流等。第二层次比第一层次迈进了一大步,主要是体会到了企业信息集成的好处,企业的信息系统也成为企业获得订单、通过ISO9000认证的重要资本。

因此,第二阶段的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是改变企业“高不着、低不就”的状态,通过购买成熟的商品化软件包把这些的信息化岛屿进行集成,缩短这些企业与台资企业的管理差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打造民营企业信息化的名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向第三层次靠拢。此外,第二层次的企业信息化需求集中在深化ERP系统的应用上,需要引入CRM客户关系管理从商品选择、行销方案、市场细分、客户服务等方面建立B2C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也迫切需要把分散的生产、销售、财务系统连接成一体化的ERP系统。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企业的加工特点引入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化决策系统、数据仓库系统、工作流和办公自动化系统、CAD/CAPP/CAM系统、PDM系统、过程信息化监测与控制子系统等,从纵深和横向扩展上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第三阶段:“变革管理模式”的ERP(企业主动适应软件)

企业管理是涉及人的艺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人员素质、技术手段、市场环境等密切相关。如果说企业想要借助一套ERP来建立和规范企业的管理,那么这样的ERP实施成功率必然很低。要实现“变革管理模式”式的ERP,必须考虑到国情,结合国内市场秩序不规范,企业管理水平和方法较为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现实,选择适合企业的ERP作为基础。不同的企业间的规模、产品结构、市场战略和管理模式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在选型时应着重从企业需求、软件功能的拓展与开放性、二次开发工具及其易用性、ERP产品供应商和实施提供商的行业经验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综合考虑。此外,在选择ERP软件时还应考虑那些系统容易使用、产品自身功能的完善、且有完善的在线帮助机制和教学系统,以及能否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等。同时还要求ERP软件公司要有一批熟悉企业管理、了解我国企业管理和国家有关政策、有实践经验的高级系统分析人员,保证ERP系统在企业成功实施。同时,ERP产品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供应商是否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以上所述是管理ERP的选型时需要注意的方面,也是实现企业管理变革的基础。ERP的管理思想是体现在企业日常的工作流程处理中,实施过程中的企业诊断和因此业务流程再造(BPR)就是将ERP管理思想溶入到系统各功能模块中。ERP软件发展到今天,通过市场的淘汰和考验,能够保存下来的ERP软件都要它存在的理由,这些ERP软件必然会或多或少的蕴涵着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那么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ERP软件在企业的实施而移植到企业呢?这就需要ERP软件供应商、ERP软件实施咨询公司和ERP软件的使用企业同心合力,将企业管理的基础和ERP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结合起来考虑,变革企业管理模式,促进企业主动适应ERP软件,适应ERP软件中的管理模式,促进ERP软件在企业的成功实施,增强ERP软件在企业的生命力。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我国企业“变革管理模式”ERP应用的直观成果

提升ERP软件的质量

传统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职能分析是将ERP系统的界面、ERP设计的流程、企业的管理行为通过ERP项目周期的多个阶段进行松散的连接,重点放在ERP功能排列、ERP功能到流程的分解,ERP数据在计算机屏幕上的输入等。面向流程和功能的ERP实施似乎是实现ERP管理目标的直接形式,但是导致ERP系统的功能是分散的、不连贯的,企业管理人员难以理解。此外,一旦管理需求发生变化,一旦管理环境发生变化,基于功能分解的ERP系统需要对原有的功能和流程进行重新构造工作,持续添加零散的ERP功能将使原有的ERP整体管理架构不稳定。国内的ERP软件要真正赶超像SAP这样的公司的ERP软件,就要在软件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会计上下功夫。

R/3系统中的企业管理模式成为事实上的标准管理模式

各个国家的企业管理现状、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虽然不同,但是他们在处理基本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的管理模式是有共同性的。国际上的ERP系统中涵盖了国际上众多企业的管理模式,通过ERP的实施又移植到了世界各地的同类企业中,引起这些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进一步趋同。例如,SAP公司在全球100多个有2万多家应用企业,这些企业使用R/3系统后在财务、管理会计、销售、生产、库存、 采购、人力资源、工厂管理、质量管理等管理模式方面实现了趋同。国际上大型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统一的ERP系统后使得这些企业出现了财务、销售、采购平台的统一,使得这些企业出现了一个统一的面孔、统一的声音,IBM、德意志银行、百安居等企业利用R/3系统不仅仅在企业集团内部达到了各个分公司之间的模式趋同,而且使得这些国际上的大银行、大制造企业、大的零售服务商由于R/3的应用达到了管理模式的趋同,使得这些企业长得越来越像。近年来随着ERP系统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联想、美的、海尔、华为等一批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与国际化管理模式的初步对接,这些企业通过引入国际通行的ERP系统实现了财务、生产、人事等管理模式向国际同类型管理模式的趋同,使得这些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与国际企业长得越来越像。这些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相似使得它们之间出现了趋同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产生了管理模式的趋同效应。

篇2

协同商务是在企业内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新管理理念和商务手段,协同商务实现的关键是无阻碍沟通和商务过程的协同。协同商务通过电子化,使企业能够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将所有利益相关者、企业部门、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整合到统一的渠道,实现跨企业、跨地域、跨时间的联合协同作战,实现业务处理和信息获取与共享的一体化,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获取服务,整合商务流程,缩短执行时间,提高整个商业价值链的整体运作效率。

1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美国GartnerGroup咨询公司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与趋势,作出了三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企业内部信息化应用。主要是以ERP为代表的单个企业内部的应用。ERP是面向交易的管理系统,通过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帮助企业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且加速了财务统计等业务。但是由于受IT技术发展的限制,原本是解决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ERP系统,难以突破不同企业之间的组织边界,企业之间难以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协同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即使是在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内部也往往由于系统运行成本过高而难以建立企业一体化应用。

第二阶段,企业外部信息化应用。由于Internet的问世和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信息技术的主流应用。这一阶段基于Web技术的ERP系统为企业跨越组织边界、跨越地域限制,为企业真正实现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可能。这时的ERP系统主要分两个方向向外扩展:一是基于Internet网络的采购管理,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网上采购业务管理,包括网上采购、竞购与拍卖和反拍卖等。二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它定位于成品的整个营销过程的管理,包括市场活动、营销过程与售后服务三大环节管理。

第三阶段,协同商务。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界和IT界已寻求到一种比B2B更好的运作模式——协同商务。协同商务,是指企业利用前沿技术所提供的一整套跨企业合作的能力,得以更有效的管理当今错综复杂的企业生态系统。他帮助企业同其关键的交易伙伴们共享业务流程、决策、作业程序和数据,共同开发全新的产品、市场和服务,提高竞争优势。相对于ERP的着眼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协同商务则更关注企业内外交易各方的同步作业。

2协同商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实践证明,核心企业通过协同商务实现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双赢,提高了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降低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总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降低了库存;减少了不增值的管理成本。而处于供应链中的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中小型企业,通过协同商务与大企业长期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并借力发展。协同商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包含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两种。

2.1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发展

内部协同是指企业内部的协同,包括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不同的业务指标和目标之间的协同和各种资源约束的协同。

在协同商务系统中,人力资源和工作流程模块是强相联的,统一协同调配为企业的运作服务;各职能部门是强相关的,协同工作才能使企业顺畅运转。此时协同商务系统可以从财务、销售、采购、物流、供应链、网上销售等应用系统提取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将企业不同时期开发、分散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的信息系统整合,提供高度的信息透明度与实时性,然后根据设定的工作流,发送给各有关部门或人员,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整个企业的运作,既可以从宏观面观察企业的运营,又可以深入细节了解企业,还能够在协同商务的智能化数据分析帮助下,对企业的业务进行预测分析,给出建议,使企业紧跟、甚至超前于市场的需求变化,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2推动企业间的互利和发展

外部协同是指在行业价值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

企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需求者。Internet技术的成熟,使协同商务平台能够将企业内外部各种相对分散、独立的信息及应用无缝地集成到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需求者各取所需,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例如:帮助客户服务和市场销售人员更好地查看信息、管理及服务,提高整体客户满意度,从而赢得竞争优势为需求者开设门户,根据其要求设置并提供个性化应用,以不同的级别和权限进入网络,参与到企业整个价值链的运作中。这种完全基于Web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方便随时随地访问系统,整个企业可以跨地域、跨时间地在一起协同工作。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促进企业业务,使企业的视野从事务性和技术性的角度提升到了经营模式的高度。

3协同商务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为新兴的管理理念、软件、服务,协同商务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协调多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多个战略合作伙伴之间,完成协同开发、协同制造直至协同服务。因此,协同商务在企业中实施后将为企业带来了许多变化和影响,企业必须重新审视企业本身、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与内外部环境,以达成最佳优势。成功实施协同商务的关键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协同商务是一种商业战略

协同商务不仅仅是一套信息系统。大多数企业一直把协同商务仅仅当作一套信息系统,这也是协同商务至今仍然无法获得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在协同商务中的核心企业应该将“实现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谋求更好的合作,用以创造更多的共同利益”列入企业今后的经营战略,并指定高层全程负责协同商务的项目过程。由于协同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本身,还包括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其它合作伙伴,核心企业应该与主要的合作伙伴建立联合项目组,对整个项目的目标、范围和方法进行清晰的定义,取得共识,并共同承担协同商务的实现。把协同商务列入企业的战略,这是协同商务成功的前提。

3.2共同的商业利益是基础

共同的商业利益是企业间合作的基础,要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实现商务的协同,“共赢”是最根本的保障。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要有充分的价值点来说服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协同商务的建设。

对于上游供应商而言,协同商务价值点在于企业能够及时提供原料库的数据信息,甚至让供应商来管理自己的库存,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供应商销售预测的不准确。而企业也可以从供应商那里及时获得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技术发展、质量等信息,甚至可以参与供应商的配件设计,更好地符合客户的需求。

对于下游经销商而言,协同商务的价值点在于企业可以及时提供成品的库存乃至生产信息,帮助经销商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而企业则可以从经销商及时获取库存信息、客户需求变化信息等,快速调整自己的生产策略。

3.3信息共享是核心

信息共享是协同的主要途径,也是协同商务的核心。但迄今为止,企业信息共享一直都是异常的困难。例如,经销商终端的数据采集就是令很多企业头痛的一件事。出于商业机密等考虑,很多经销商都拒绝提供这一数据。

共同的商业利益是协同的基础,但信任也是影响各方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各方信任的程度是影响信息共享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信任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这取决于核心企业与各个经销商以往的合作以及企业的信誉,需要企业与各方不断地沟通,以及相应的法律保障等措施才能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全胜.电子商务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协同商务是在企业内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新管理理念和商务手段,协同商务实现的关键是无阻碍沟通和商务过程的协同。协同商务通过电子化,使企业能够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将所有利益相关者、企业部门、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整合到统一的渠道,实现跨企业、跨地域、跨时间的联合协同作战,实现业务处理和信息获取与共享的一体化,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获取服务,整合商务流程,缩短执行时间,提高整个商业价值链的整体运作效率。

1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美国GartnerGroup咨询公司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与趋势,作出了三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企业内部信息化应用。主要是以ERP为代表的单个企业内部的应用。ERP是面向交易的管理系统,通过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帮助企业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且加速了财务统计等业务。但是由于受IT技术发展的限制,原本是解决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ERP系统,难以突破不同企业之间的组织边界,企业之间难以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协同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即使是在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内部也往往由于系统运行成本过高而难以建立企业一体化应用。

第二阶段,企业外部信息化应用。由于Internet的问世和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信息技术的主流应用。这一阶段基于Web技术的ERP系统为企业跨越组织边界、跨越地域限制,为企业真正实现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可能。这时的ERP系统主要分两个方向向外扩展:一是基于Internet网络的采购管理,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网上采购业务管理,包括网上采购、竞购与拍卖和反拍卖等。二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它定位于成品的整个营销过程的管理,包括市场活动、营销过程与售后服务三大环节管理。

第三阶段,协同商务。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界和IT界已寻求到一种比B2B更好的运作模式——协同商务。协同商务,是指企业利用前沿技术所提供的一整套跨企业合作的能力,得以更有效的管理当今错综复杂的企业生态系统。他帮助企业同其关键的交易伙伴们共享业务流程、决策、作业程序和数据,共同开发全新的产品、市场和服务,提高竞争优势。相对于ERP的着眼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协同商务则更关注企业内外交易各方的同步作业。

2协同商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实践证明,核心企业通过协同商务实现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双赢,提高了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降低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总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降低了库存;减少了不增值的管理成本。而处于供应链中的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中小型企业,通过协同商务与大企业长期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并借力发展。协同商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包含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两种。

2.1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发展

内部协同是指企业内部的协同,包括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不同的业务指标和目标之间的协同和各种资源约束的协同。

在协同商务系统中,人力资源和工作流程模块是强相联的,统一协同调配为企业的运作服务;各职能部门是强相关的,协同工作才能使企业顺畅运转。此时协同商务系统可以从财务、销售、采购、物流、供应链、网上销售等应用系统提取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将企业不同时期开发、分散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的信息系统整合,提供高度的信息透明度与实时性,然后根据设定的工作流,发送给各有关部门或人员,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整个企业的运作,既可以从宏观面观察企业的运营,又可以深入细节了解企业,还能够在协同商务的智能化数据分析帮助下,对企业的业务进行预测分析,给出建议,使企业紧跟、甚至超前于市场的需求变化,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2推动企业间的互利和发展

外部协同是指在行业价值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

企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需求者。Internet技术的成熟,使协同商务平台能够将企业内外部各种相对分散、独立的信息及应用无缝地集成到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需求者各取所需,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例如:帮助客户服务和市场销售人员更好地查看信息、管理及服务,提高整体客户满意度,从而赢得竞争优势为需求者开设门户,根据其要求设置并提供个性化应用,以不同的级别和权限进入网络,参与到企业整个价值链的运作中。这种完全基于Web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方便随时随地访问系统,整个企业可以跨地域、跨时间地在一起协同工作。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促进企业业务,使企业的视野从事务性和技术性的角度提升到了经营模式的高度。

3协同商务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为新兴的管理理念、软件、服务,协同商务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协调多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多个战略合作伙伴之间,完成协同开发、协同制造直至协同服务。因此,协同商务在企业中实施后将为企业带来了许多变化和影响,企业必须重新审视企业本身、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与内外部环境,以达成最佳优势。成功实施协同商务的关键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协同商务是一种商业战略

协同商务不仅仅是一套信息系统。大多数企业一直把协同商务仅仅当作一套信息系统,这也是协同商务至今仍然无法获得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在协同商务中的核心企业应该将“实现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谋求更好的合作,用以创造更多的共同利益”列入企业今后的经营战略,并指定高层全程负责协同商务的项目过程。由于协同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本身,还包括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其它合作伙伴,核心企业应该与主要的合作伙伴建立联合项目组,对整个项目的目标、范围和方法进行清晰的定义,取得共识,并共同承担协同商务的实现。把协同商务列入企业的战略,这是协同商务成功的前提。

3.2共同的商业利益是基础

共同的商业利益是企业间合作的基础,要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实现商务的协同,“共赢”是最根本的保障。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要有充分的价值点来说服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协同商务的建设。

对于上游供应商而言,协同商务价值点在于企业能够及时提供原料库的数据信息,甚至让供应商来管理自己的库存,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供应商销售预测的不准确。而企业也可以从供应商那里及时获得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技术发展、质量等信息,甚至可以参与供应商的配件设计,更好地符合客户的需求。

对于下游经销商而言,协同商务的价值点在于企业可以及时提供成品的库存乃至生产信息,帮助经销商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而企业则可以从经销商及时获取库存信息、客户需求变化信息等,快速调整自己的生产策略。

3.3信息共享是核心

信息共享是协同的主要途径,也是协同商务的核心。但迄今为止,企业信息共享一直都是异常的困难。例如,经销商终端的数据采集就是令很多企业头痛的一件事。出于商业机密等考虑,很多经销商都拒绝提供这一数据。

共同的商业利益是协同的基础,但信任也是影响各方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各方信任的程度是影响信息共享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信任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这取决于核心企业与各个经销商以往的合作以及企业的信誉,需要企业与各方不断地沟通,以及相应的法律保障等措施才能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全胜.电子商务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8-0203-02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广泛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管理技术,企业不仅要在生产运营中的各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还要有效地将各种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将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两类企业的信息化情况分别进行成熟度阶段性分类模型分析。

1、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

建立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是对企业信息化程度进行系统、科学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企业管理决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国外提出了许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模型,这些模型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律和信息化建设特点而构建,按照信息化管理水平由低到高分成五个级别。信息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可以供企业对比其当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找出在信息化管理上存在的差距,在发展方向上为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指导。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大致分为信息化初始期、信息化普及期、信息化控制期、信息化整合提升期、信息化成熟期五个阶段。

2、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分析

2.1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构建原则

(1)目的性:建立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帮助企业明确今后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途径;

(2)可行性: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既要易于采集相关信息,又要便于操作和识别,尽可能地避免重复的指标,简化统计的过程;

(3)可比性:建立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的前提是要保证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便于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地横向、纵向比较,以使企业有明确的改进方向;

(4)动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技术、实践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也应随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评价体系和指标体系既要反映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变化,又要灵活调整;

(5)全面性:分类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防止片面性。既要考虑企业短期发展和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

2.2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分类指标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主要从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和重视度、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状况、信息化人力资源状况、信息安全程度、信息化效益指数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2.2.1 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情况及信息化重视度

信息化战略地位直接反映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成熟度,企业信息化战略地位评价主要依照有:

企业信息化实施工作的最高领导者地位。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是企业最高层领导的,得10分;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是企业中高层领导者的,得4—7分;最高领导者是企业中层及以下领导的,得1—3分。

企业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级别。企业首席信息官在企业处于最高层级别的,得10分;首席信息官在企业处于中层级别的,得5分;在企业处于中层以下级别的,得2.5分。

2.2.2 企业信息化投入比重

(1)信息化投入总额的计算口径包含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培训、聘用专业IT技术人员发生的直接费用、通讯设备、维护费用投入。本指标的得分计算公式如下(总分最高为10分):

(近3年企业信息化平均投入总额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0%)×100

(2)企业网络的出口带宽小于128K得3分;在128K和512K之间得5分;在512K和2M之间得7分;在2M和10M之间得8分;在10M和100M之间得9分;在100M以上得10分。

通过调制解调器(ISDN)和普通电话上网,带宽在128K以下,即使可以同时开辟多个联接通道,得分依然按3分计。

2.2.3 企业信息化实际应用状况

(1)办公自动化程度。如果没有建立基于Intranet/Extranet的企业网,得0分。

在具备基于Intranet/Extranet的企业网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的得5分;实现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换的得5分;每实现一个其它功能(见下列举)得1分,总分乘以3.85,满分为10分。

其它功能包括:文档共享、收文管理、发文管理、会议管理、签报管理、周报(月报)管理、信息集成、信息、业务讨论、电子邮件、个人数据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日程安排、决策支持(具备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库)等。

(2)网络营销应用率。在线沟通并实现交易或采用在线支付方式均认为是网络营销,指标主要有两个考核方面:

网上销售率=(电子商务产生的销售额/总销售额)×100%

网上采购率=(电子商务产生的采购额/总采购额)×100%

网络营销应用率=网上采购率×5+网上销售率×5

2.2.4 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状况

篇5

引言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导致信息化偏离预定目标,使得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系统有的设计不良,信息不准确,有的交付后没有使用或使用很少,有的超过预算并严重拖延工期,甚至造成项目失败。据统计,在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当中,对其效果感到满意的企业仅占总数的6%,较满意的企业占52%,不满意的企业占26%。因此,如何有效治理企业信息化风险,保证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保护企业投资并使企业获得价值提升,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意在分析企业信息化的风险特征和成因,为企业信息化风险防范提供对策,以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信息化风险及其特征

1.企业信息化风险

风险是在追求利益过程中出现的与利益相背离的价值取向,是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是一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介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无知和完整知识之间的状态。企业信息化风险是指企业在实行信息化项目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信息本身的原因,使得企业不能有效地保护自身重要信息或不能充分地获取、利用外部信息或影响了企业内外部信息的传递、交流等,以至造成企业难以确保其所拥有的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真实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而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危险,甚至可能对企业实现其目标或成功实施其战略的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使企业遭受损失。现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项应用发展到综合应用,从技术推动发展到变革推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这一系列的转变会遭遇信息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风险问题。

2.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风险特征

信息化项目是通过技术应用、需求实现、信息加工、流程优化、业务变革、管理创新等要素的紧密互动、协同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政府、企业或个人的工作、生活的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存在复杂、复合、涉及面广、周期长、有形和无形同在的个性化特点,比一般工程项目管理要更为困难和艰巨,项目风险管理有以下特征。

(1)项目规划阶段的风险特征

信息化项目规划阶段主要是根据企业目标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确定企业信息化的预期目标。通过多视角对企业的经营、技术、业务进行分析,进行信息化的总体设计和规划,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通过建立合适的IT组织结构,加强沟通和管理机制,为信息化的实施选择和配备合理的人员和项目进度计划安排,以保证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在信息化项目规划时,如果决策层不能对项目风险进行冷静科学地分析,并对决策方案作出合理选择,会对后期项目的实施和应用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因先天不足导致项目推进失败。

(2)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特征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项目实施方法论,一个综合性的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通常包括资源准备、现状分析、蓝图设计、系统开发配置、系统上线、成果评估验收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和交付件,并作为下一环节工作的基础。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一是取决于规划阶段是否准确预见了项目的风险,并采取了有效规避风险的决策方案;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会涉及到组织、权限和流程的重新调整,极有可能会面临来自主、客观方面的各种阻力和挑战,如果因认识不当、组织不严、领导不力、资源不足而盲目推进,会导致项目延误甚至失败。

(3)项目应用阶段的风险特征

信息化项目完成实施并进入应用阶段后,风险并没有完全解除,还存在影响信息化建设成果能否发挥实际功效的潜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是因为实施阶段不能按预期目标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实施任务而存在各种隐患,导致项目存在使用问题的风险,比如,因系统测试不深入、配置不完整、初始化不准确或者项目组织和功能调整不到位而使系统不能有效应用的风险;二是因为系统运行环境和支持保障体系的不健全而导致项目成果不能安全、持续、正常的应用风险,比如,因不能向客户提供满意的使用培训,不能有效应对黑客和病毒对系统的攻击,不能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面临的技术故障等问题使项目应用效果大受影响。

二、企业信息化风险因子分析

1.项目规划阶段的风险因子分析

企业信息化项目规划阶段是企业信息化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为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明确方向和目标,通过企业信息化规划和组织,制定总体战略规划,确定信息技术结构,选择信息技术方案,管理企业信息化投资预算,设立信息化组织架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制定企业信息化的进度计划,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本阶段的基本风险可以从技术、经济、管理、企业的战略方针、内外部经营环境等方面来识别,主要包括以下风险因子:(1)项目需求分析的风险;(2)环境与资源支持度的风险;(3)开发方式与项目方选择的风险;(4)项目合同的风险;(5)项目建设组织的风险。

2.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因子分析

项目实施阶段要确保企业需求的一致性,按计划获取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资源,通过自行开发或外包的方式获得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系统,在用户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相关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并完成整个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授权。本阶段的基本风险可以从管理变革、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来识别,主要包括以下风险因子:(1)项目质量控制的风险;(2)项目进度与成本控制的风险;(3)项目相关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的风险;(4)项目组成员流失风险因子;(5)项目文档管理的风险。

3.项目应用阶段的风险因子分析

在项目应用阶段,信息化被交付使用,通过对用户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在用户使用期间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服务连续性和系统安全。本阶段的基本风险可以从系统性能、系统安全、系统维护与管理等方面来识别,主要包括以下风险因子:(1)需求膨胀的风险;(2)项目应用人员管理的风险;(3)对项目平台/环境/方法不熟悉的风险;(4)工作量估计不准确的风险;(5)缺乏高层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的风险;(6)系统安全的风险。

三、企业信息化风险的防范对策

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推进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风险问题,它的产生会令企业蒙受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应该重视信息化风险问题的存并做好充分的防范对策。

1.信息化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信息化的战略规划

从企业的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并确立明确的目标。企业处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其规模的大小,对信息化的需求就不尽相同[5]。企业信息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生产作业层的信息化、管理办公层的信息化、战略决策层的信息化、协作商务层的信息化,其中,前三者则是基于企业内部的,协作商务层是基于企业与外部联系的。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做出先后安排,先解决企业的瓶颈问题。原则上,信息化应该自上而下,由里到外,因为这样数据才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

2.加强企业信息部门建设,认真做好情报收集工作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有能力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以力求决策的准确性,避免缺乏相关的市场信息而导致决策的失误。企业要想摆脱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带来的损失,必须在成本许可的范围内,努力获取和掌握企业所需的信息,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重视信息情报工作。企业可以组建自己的情报部门,也可以借助于专业性的商业情报机构,来帮助企业获取有利于自己的重要信息,以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使决策更准确,更有相对性。

3.建立健全信息化项目评估体系,提高投资效益和效果

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要上信息化项目,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实施结果如何,就需要对项目的实施绩效进行评估。这是企业考核项目建设和经营业绩必需的手段。企业信息化实施效益的评估的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直接与间接效益、短期与长期收益进行评估,以提高投资效益和效果,有利于发现信息化中的风险,以避免风险而带来的市场动荡。

4.提高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主动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

企业从上至下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上的缺失和偏差,是信息化建设中关键的风险和阻碍。信息化不光是技术上的、硬件上的,更多是软件和管理层次的,信息技术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变革,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企业在信息化推进的进程中来自管理观念、工作习惯、利益分配、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脱胎换骨的变化,对习惯于传统管理方式的领导和员工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反差,如果不主动接受、适应并调整,会出现管理混乱,效益低下,使信息化流于形式。企业要努力提高全体员工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要学会适应管理环境的新变化,打破原有的、已固化的思维方式,在思想上首先接纳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通过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四、结束语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伴随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增效过程,风险与收益始终伴随着企业。只有充分学习和加强认识,准确识别风险的来源,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才能促进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陈 亮 王 燕: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及其防范[J].现代情报,2006,26(9):175~178

[2]Gary StoneBurner, Risk Management Guid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2

篇6

一、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04年10月,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四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从2004年开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便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从单机应用阶段或局域网应用阶段向更高层次的系统应用与整合方向发展,企业的个性化应用和电子商务正在得到快速推广。杨亚会、刘远忠(2005)对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接触和探索;中小企业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利用程度有很大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初显成效,信息化已经或正在给企业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约一千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SAP、ORACLE等国际巨头厂商宣布全面进入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中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依然不高,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据统计,欧美几乎100%的企业装备有部门级的信息系统,超过6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而协同商务模式的应用也不是一件新鲜事;我国虽有60%的企业已经装备有部门级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但只有不到3.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至于涉及协同商务模式的信息化应用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其应用率还不到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绝大多数仍停留在部门级的手工模拟应用上,与企业管理变革要求相差甚远。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落后的理念阻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理念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水平,落后的理念必然阻滞和妨碍企业信息化的执行。部分中小企业家对于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足,甚至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拥有电脑、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或企业网站就进入了信息化。同时,他们也缺乏现代化管理意识,没有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重硬轻软”,即重技术和设备、轻管理和企业变革,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许多企业对于基础网络设施的投入比重较大,而对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投入明显不足,制约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更新理念,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的实质与意义,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看到,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符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它不仅涉及大量资源投入和技术变革,而且还涉及到企业业务与管理流程改善、组织结构调整、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融资难度大,自有发展资金极为有限。然而,企业投入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资金,中小企业收入有限,现金流紧张,信息化支出主要依赖于内部积累资金,使得资金的使用往往捉襟见肘。一些中小企业在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与必要的软件系统。但实际上,企业信息化的各类系统会随着企业发展而调整升级,因而不断需要后续资金的投入,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断投入与支持。因此,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是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化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与大型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全国1 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真正实现计算机较高级应用的企业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周建梅(2005)调查研究表明,64%的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在10万以下,近20%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建设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却相对落后。杨亚会、刘远忠(2005)研究显示,资金短缺是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制约因素。

3.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开展信息化,需要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企业缺乏复合型信息化人才。中小企业受企业实力如资金、激励制度、管理水平等制约,人才缺乏现象更为严重。除了一些新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IT部门,或IT部门力量薄弱,信息技术人才水平不高或人员不够,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这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与应用带来了很大障碍。周建梅(2005)调查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泛,而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绝大多数聚集于IT类企业,业务需求和技术支持之间的沟通困境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杨亚会、刘远忠(2005)对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的研究表明,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不足表现为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两种情况。首先,市场上信息化人才总量有限,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供给的绝对量不足。其次,就市场上有限的信息化人才而言,其工资要求较高,而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每个产品上所分摊的人力成本相对较高,这样产品就失去了价格竞争力,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接受这一点,这就造成了所谓“小庙容不下大和尚”的相对不足。目前大量中小企业所雇佣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对有限,很难适应和承担企业信息化所赋予的重任。

4. 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管理成为瓶颈。中小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它涉及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企业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应用的前提是管理的制度规范和程序化。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大多具有明显的相机而动的行为特征。如果对其流程、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会发现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小企业家不愿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藉口。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基础性管理系统,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许多中小企业管理方法陈旧,个别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状态,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制度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5. 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2000年以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提供商主要来自国外,国内开发商的产品品牌不突出。一方面,这些国外产品价格十分昂贵;另一方面,国外软件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认识不充分,盲目选择与大企业类似的模板,而不是为中小企业量身订做一套系统,这必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可供选择的合适的信息化产品十分缺乏。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信息化需求快速增长,为国内软件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就目前市场上的信息系统产品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信息系统难以符合中小企业的个性需求。中小企业面广量多,不同行业的运营方式各异,而当前的信息系统产品往往是根据整个行业特点或同一企业规模设计的,这往往与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难以相符。第二,信息系统软件市场价格偏高,且对企业管理基础环境要求严格,超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第三,缺乏专业服务伙伴提供完善的服务。当前大多数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上,中小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而且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不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与维护。

6.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一是缺乏企业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相关标准与规范。虽然网络的发展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秩序不规范,有形市场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认为还不是投入信息化的最佳时机,网上营销缺乏配套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和支付系统,企业间网上销售、采购、财务结算等业务往来困难。所以只有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建立良好的制度规范,才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尽快实施信息化建设。

二是缺乏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法律保障体系,电子商务总体发展落后。尽管我国在200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首次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但是,一部篇幅有限的电子签名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它还需要其他电子商务法律的配合,以形成我国系统的电子商务法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只是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的一个开始。由于受网络安全、网上支付、社会信用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在信息、收集、交流的阶段,订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支付及物流配送等活动基本上还在网下完成。虽然企业普遍重视电子商务,但多数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

三是尚没有行业性的或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准确评估地区、行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能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尚无统一规划和标准,造成信息无法流畅传递和共享。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也没有形成。

总之,我国目前的信息化公共支撑环(下转第57页)境滞后于应用系统建设与开发,大企业(或关键环节的价值链)的带动效果不明显,中小企业从事信息化的外部激励因素不足,使得企业信息化积极性不高。

三、 结语与对策

在当前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企业经济效率已从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转向速度经济性、网络经济性,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不能再照搬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信息化之路是未来企业发展不可阻挡的战略趋势,企业借助于信息化历程不仅有利于组织学习,而且还能通过管理与信息的互动、管理潜能的挖掘、知识学习等促进组织转型。

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还面临着诸多不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推广的问题,如理念落后、管理基础差、资金与人才缺乏、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等。当前形势下,需要通过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多方互动和努力,不断完善与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从而有效推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政府要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指导、规范、立法以及支持与投入上加大力度,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环境,为市场发展与提升构建广阔的空间和政策及法律保障。其次,要鼓励并推动我国信息化产品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鼓励国内科技企业发展适应于本土中小企业需求且能面向国际竞争的信息化产品。最后,要提高信息化认识,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基础建设与人才培训,从而改善企业信息化推行的微观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建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通信企业管理,2005,(12).

2.杨亚会,刘远忠.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经济师,2005,(12).

3.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IT应用趋势报告.

4.卫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经验启示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中国国家企业网.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7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是企业把信息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大量先进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管理的框架进综合整理,让企业各部门、员工等人力物力资源都能科学分配,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目前的企业而言,无论是生产运营,还是管理决策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支撑,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越快,所能获得的资源就越多。企业想要取得高效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都离不开信息化,可以说信息化推动着企业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2企业信息化受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影响

2.1企业流程管理信息化阶段受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影响。企业流程管理信息化阶段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这一阶段不仅涉及的范围非常大,而且对整个企业发展也起到关键的运用。流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实际上是指对企业各部门一些简单性的工作进行完善以及对业务工作的各种繁琐过程进行简化。这一阶段计算机技术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采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整理。这一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管理者的管理难度,还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流程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出现大量的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处理是员工在工作中的一大难点,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与传输,减少了员工处理信息的时间,有助于员工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2.2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阶段受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影响。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阶段通常指的是企业生产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阶段,这一阶段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这一阶段计算机技术主要是通过生产模拟等技术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了解与掌控,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很多常见问题,还能有效控制生产的产品质量。在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以及最终的质量检测过程中,计算机应用技术都具有着很大的作用,对于企业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2.3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阶段受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一开始的封闭式发展也逐渐转变为对外式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供应链管理阶段的信息化。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实际上就是企业在进行生产时由于在各方面都比较重视客户所产生的供应链管理结构,此结构的主要成员有供应商、生产者还有服务部、销售部等。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让供应链结构的组成成员进行有效与及时的沟通,进而加强流程衔接和业务协同,让企业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在开展工作时不会因为信息不及时而增加工作难度或重复性,这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稳定的优势具有很大的帮助。

3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势

3.1有利于提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企业信息化发展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还能有效的实现企业办公无纸化及科学化发展,极大降低了办公管理的成本。另外提高了企业信息处理效率,简化了办公流程,企业办公投入的各种资源也随之缩减,从而让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都获得显著提高。3.2有利于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整个企业的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宏观的调控,企业员工的分工职责也会更加的明确,人力资源能够得到非常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许多的国内外企业的优秀发展经验,员工在学习接受这些经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岗位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这样企业员工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3.3有利于企业信息化沟通的调控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最大的帮助就是促进了企业信息化沟通的调控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涉及到各方面的信息与各种合作平台,使得企业员工与供应商之间能够进行全面有效的沟通,完美的解决了企业内外部信息交流不及时与沟通不畅等问题。企业内外部的有效沟通,让企业员工能够按照计划进行有效的合作,大大减少了员工业务的工作难度,让企业信息化沟通的调控管理能够更加的全面。3.4有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在企业生产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于生产的过程进行完善,不仅能有效的解决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且对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改善,去除繁琐不科学的部分,优化生产过程,减少员工在进行生产工作中的失误,针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拓宽营销渠道。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明显的优势,所以,就目前的趋势而言,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企业信息化相融合,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正逐渐由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就必须推进企业信息化。本文回顾了有关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企业信息化评价及企业信息化风险等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至今国内外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研究、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代表性的研究有诺兰(nolan)水平理论。1973年,nolan水平理论立足于美国企业的调查数据,将企业it应用划分为4个水平:引入、传播、控制和集成[1]。1984年, nolan提出了描述组织it吸收过程的扩展it水平理论[2]。

(二)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

r.sabherwal采用5个指标衡量it的成熟度[3]。reich b h,i benbasat提出了测度it成熟度的9个指标工具[4]。yash p gupta, jahangir karimi将it在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方面的职能,作为公司运用信息技术成熟情况的衡量指标,建立了含有20个问题的指标体系[5]。

(三) 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barbara farbey提出信息系统收益来源于5个方面,分别是战略收益、管理收益、操作效率与有效性收益、功能收益和支持收益[6]。carol saunders鉴别出信息系统绩效的重要影响维[7]。theophanis stratopoulos比较了运用it成功的公司和运用it不太成功的公司[8]。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相对于国外蓬勃发展的企业信息化研究,我国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国内学者借鉴诺兰阶段模型中的阶段概念和衡量指标,如马芝蓓认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为现代组织管理信息模式的选择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9]。郭讯华博士对中国企业网络时代总体信息化进程进行阶段分析。

(二) 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构建,另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2年出台《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方案》,该套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提供了一个依据和标准。倪明 等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基于部门间资源分配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模型。司林胜 等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三) 企业信息化风险的研究

篇9

什么是隐性成本?信息化建设中的隐性成本包括哪些要素?该如何确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该如何控制隐性成本?

在经济学中,隐性成本特指隐藏于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隐性成本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的总和。隐性成本可以分为潜移性的隐性成本、迁延性的隐性成本和结构性失真成本。

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成本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成本不仅仅指企业实施信息化所需要购买的软件、硬件、服务等支出,而且泛指企业从接触信息化、实施信息化到信息化产生效益时,所产生的总体成本。

由于信息化的建设周期较长,分阶段进行资源投入和重复迭代进行资源投入的现象比较明显,因此,为便于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我们将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周期汇总分为以下三种:信息化准备阶段成本、信息化实施过程成本和信息化维护成本。各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如图1所示。

信息化准备阶段成本

信息化准备阶段的成本主要包括硬件成本、软件成本、咨询服务成本、企业变革成本等四大类。硬件成本包括基础网络建设成本、硬件设备成本,软件成本包括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系统软件的购置,咨询服务成本包括企业为进行信息化建设而进行的购买信息化规划服务、系统需求分析等所付出的成本,企业变革成本包括企业为进行信息化建设而采取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变革成本可能会贯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

信息化实施阶段成本

信息化实施成本包括企业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软件二次开发成本、员工培训成本、软件实施成本以及相关的管理变革成本。软件的二次开发费用主要指软件选型以后,企业和软件提供方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二次定制开发所产生的成本。软件的培训包括使用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培训,因此,培训成本主要指软件的提供方对于软件的购买方进行操作技术转让的过程期间所发生的费用。软件的实施成本也是企业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成本,不仅仅指企业支付给软件提供方在软件实施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费用,还应包括在软件实施过程中,企业所投入的信息化工作人员,包括信息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经济人员,他们的成本包括人员的工资、奖金、和各种福利,这些人员的人力成本应该计算在内。

信息化维护阶段成本

后期的维护成本包括硬件、软件的后期维护、维护人员的工资、硬件网络产品的损耗、机器维修等成本。对于企业信息化维护阶段成本而言,具有明显的迭入特点。一方面,维护阶段的维护成本与企业信息化的前期准备和实施阶段的投入成本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前期的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到位,软件选型、实施、培训等工作都较好地结合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那么后期的维护成本相对来说会比较小。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不断地适应市场环境,因此,企业的生产规模或者企业业务以及组织形式都会发生变革,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和软件系统都需要适时地更新,这也是维护阶段必须考虑的主要成本。

隐性成本难以确定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周期长,可变因素比较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成本。下面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个阶段,分析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隐性成本。为了分辨隐性成本,我们把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所需投入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

准备阶段的隐性成本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准备阶段,隐性成本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硬件和软件选择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如果选择了不适合自己实际发展情况的硬件和软件,就会产生隐性成本,如:软件的开发效率低下、延长工期和费用超标;系统质量不稳定,为将来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埋下隐患;设备闲置,软件功能未能全部应用等。第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伴随着企业管理组织上的变革,存在原有管理体制向新的管理体制转变的过程,因此会涉及到新的管理模式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等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效率降低、员工积极性受挫、客户服务能力降低、市场份额萎缩等隐性成本。这些隐性成本是每一个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都必须面对的,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也最大,因此,可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隐性成本大都发生在这一阶段。

实施阶段的隐性成本

在信息化实施阶段,由于系统实施所需的硬件、软件成本基本已经确定,所以,这一阶段,隐性成本主要发生在企业变革成本中,在信息化系统实施过程中,如果企业没有完成相应的业务流程重组并建立起合理的规章制度,就会出现企业信息化和管理“两层皮”的局面,导致系统使用人员消极或不愿使用,从而出现数据更新不及时和系统无法反映企业日常业务等情况,这样将影响系统的使用效率和使系统无法产生相应的效益,并使企业的投资付诸东流,从而造成隐性成本。

维护阶段的隐性成本

在信息化维护阶段,大部分存在的成本为固定成本,在这一阶段,隐性成本的产生主要是信息化准备阶段和信息化实施阶段产生的隐性成本的延续。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除去固定成本,其余的所有成本都可以定义为隐性成本。隐性成本有时是非常大的,甚至会超过固定成本。因此,如何对隐性成本加以有效控制,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如何控制隐性成本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隐性成本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软件的选择,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变革。因此,在企业内部树立信息化成本观念,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软件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利用“管理+IT”的思路,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变革融为一体,会极大地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隐性成本。

篇10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40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02

网络时代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对高新技术企业在管理效率、风险管控、市场响应、产品研发等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绩效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和提升作用,企业通过引入线上办公系统(OA)、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全面风险管理系统(TBS)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分销管理系统等提高其销售贸易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高新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快速扩展和IT投入不断增加所带来的风险及隐患也呈上升趋势。如何进一步规避信息化风险,控制信息化损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为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一种信息化风险评价方法。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识别高新技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运用专家评分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分排序,并将专家的打分表现在帕累托图中,根据帕累托法则的“二八原则”,找出关键的风险因素。高新技术企业可依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及评价,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1 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风险识别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创新、高收益、高人才拥有、高风险等区别于传统企业的特征,如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企业,基于其发展初期往往需要构建一套需要较高人力、资金和技术投入的信息系统,即迈出企业信息化这一步,这是高新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依据生命周期模型和诺兰模型的理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一般划分为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系统运行维护5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阶段。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本文将从信息化生命周期的上述5个阶段来识别高新企业信息化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实施分析评估。规划阶段风险主要包括IT战略计划风险、资金供给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三个方面;分析阶段风险包括开发制度风险、需求分析风险、流程再造风险三个方面;设计阶段在概要和详细设计、设计方案审核两个方面存在风险;实施阶段风险包括软硬件采购风险、系统测试风险、人员培训风险;在运行维护阶段会出现职责分工风险、权限管理风险、备份风险三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各阶段的具体风险表现在表1中进行列示。

2 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风险评价

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风险评估首先通过专家评分对企业的信息化风险进行评价,随后使用帕累托图对各风险因素进行排序,根据帕累托法则的“二八原则”评价出关键的风险因素。

2.1 专家评分法

在识别出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风险后,企业应组建专家团队对本企业信息化风险进行具体评价打分。企业应建立专家组对风险进行匿名打分。为保证评估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专家团队应由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和功能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人员组成,包括有内部专家和外部专家。内部专家至少应该包括公司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外部专家包括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咨询机构专家等。专家团队人数应当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范围内,可根据企业信息化规模确定。

组织专家评分主要分为5个步骤。第一,发放资料。应先向评分专家提供企业信息化规划、设计及运行方面的资料,专家应在足够了解企业信息化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判读和评价。第二,专家打分。将评分表发放给选定的的专家,专家团队成员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被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情况,对每项风险发生的概率、预期损失值进行评价打分,同时在备注中给出治理措施建议。第三,汇总分析。评价企业统一收集整理评分表,计算每位专家针对每一风险因素打分的统计指标,包括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极值等,并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若需修正可二次打分一次。第四,召开讨论会。邀请个人评分与最终汇总分数差异较大的专家发表意见,从专家的个人视角给出合理解释或反驳意见,专家根据反馈结果再修正自己的意见。第五,经过多轮匿名征询和意见反馈,形成最终得分及治理意见集合。

2.2 帕累托排序

高新技术企业的IT风险符合帕累托法则的“二八原则”,即80%的企业风险由20%的风险点引起。通过专家的匿名打分和意见反馈,形成了最终评分结果。高新技术企业需按照专家评分分数高低,运用帕累托图对风险进行排序评价处对企业威胁最大的风险因素。对专家评分的结果进行排序,并绘制帕累托图,则前20%的风险点即为高新技术企业IT风险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应进行重点控制和关注。为说明问题,本文在小范围内进行模拟打分,得到如表1所示的数据,据此得到图1所示的对应帕累托直方图,通过要素排序的递进累计,当累计风险达到80%左右时(本文为81.33%),落入考察区间的考察量为X1、X2和X10,说明该3项要素的存在导致了企业绝大部分(80%)风险的后果,因此治理时应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对这三项最可能的诱因实施风险治理。

图1 高新技术企业IT风险专家评分帕累托图

3 措施建议

众所周知,信息化在给企业带来高效便利的同时,也夹裹着诸多风险,关键是如何快速识别出致险因素,并在排序中寻找关键风险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治理方案。高新技术企业是信息化建设的典型代表,运用上述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可以重点防控企业最可能出现重大风险,保证信息化建设和运行顺利。同时企业还应慎重选择信息化时机、节奏和规模,并注重企业中人的作用,适度引入“人机治理模式”,将“人因”与“机因”有机结合起来。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志,唐波,张庆林.高新技术企业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9(7).

[2]吴炎太,林斌,孙烨.基于生命周期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研究[J].审计研究,2009(6).

[3]彭超然.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财政研究,2014(4).

[4]王凡林.企业信息化风险的内部控制与治理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

[5]周娟,杜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系统的研制[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