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诗词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3 16:24: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古代文学诗词,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古代文学诗词

篇1

感伤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无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诗词家们的经历、见闻以及感受不顺、不平、不善、不美、不喜、不乐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感伤的情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发于中而言出于外,所以诗人借诗词这一文学载体来浇释心中之垒块。中国古代诗词感伤情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历史的原因纵观历代诗词发展史,中国古代诗词感伤情绪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现实条件造成的。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总是处于集中统一与分裂割据、相对安定与动乱频仍的交替之中,中国封建社会先后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而处于这其中的诗人词人,必然会受到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由于封建知识分子大都受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多具社会良知和责任感,有较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但现实中,特别是在动乱的时代或逆境中,他们往往是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理想多归于破灭,政治上常遭受挫折,生活上常趋于困顿,浪迹漂泊,亲友别离。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反映在创作上,必然表现为感伤诗词,如宋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慨叹、曹植“君怀良不开”的无奈和愤懑、庾信的“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的哀伤,无不是社会现实使然。如果我们按感伤的内容来分类,作家不外乎或因忧国忧民而感伤,或因怀才不遇、理想破灭而感伤,或因漂泊怀乡而感伤,或因爱情的不幸而感伤,或因亲朋的生离死别而感伤……凡此种种,无论是政治抒情诗,还是生活爱情诗或是送别诗,其思想内容和情感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典型者如李煜和李清照,两人都是在亡国之后的和飘零中,由于今昔对比强烈,物是而人非,有感于个人身世的剧变,因此在其词作中,追昔思今,幽怨、伤感、悲愁就自然成为其词的基本情调。

2作家自身的原因文学的内容固然离不开社会历史现实,但文学创作却取决于作家的主观创作。不同时代的诗人由于所处时代、生活环境、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及师承关系等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文学和艺术风格。感伤诗词的创作是与作者性格中带有的感伤因素或者说感伤个性特质不能分开的。中国封建社会大多数文人都具有感伤的特质,他们关心国是、关注民生,有变革现实的理想。他们不但感情细腻而丰富,而且多愁善感,内心敏感,在感知时事、体验人生中,能注重和观察周遭事物的变迁,及时捕捉客观的事物和事件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如李清照的故国之思,诗中叙写的孤独、自怜、渴望归宿的复杂情绪,无不是北宋亡国之后所形成的感伤性格。可以说,是客观环境促成了作者感伤的性格特征,是作者感伤的性格特征决定了感伤诗词的存在和发展。

3文学本身发展的原因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看,无论是文学表现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所采用的具体形式,总是遵循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化到多样化的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创作也必然会随之丰富、复杂和多样化。感伤作为人类的特有情绪之一,必然在文学中得到表现和宣泄,这既是作家审美创作的需要,也是社会阅读鉴赏的需要,是由文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二中国古代感伤诗词的文学价值

古代感伤诗词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作家的思想感情,它的内容表面上看是消极的,但却有着深刻的认识价值;它的艺术造诣很高,使得感伤诗词极易震颤人们的心灵,使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1古代诗词的感伤情绪与佛道意趣的联系佛道对人生理想的阐释为文人的感伤情绪找到一种出路与归宿,它能消融诗人的痛苦,注入了诗歌的幻想与灵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心态,并加大了无题诗解读的难度和多义性,使得无题诗增添了朦胧之美、悲怆之美和生命之美。作家由于对理想的追求而产生对现实的无耐与否定,力图获得精神的超脱,而佛道的意趣为这种探求与超脱提供了一条理想的便捷之路,无论是陶潜的田园诗还是王维的山水诗,无不隐含着佛道的禅机玄理。李商隐无题诗的佛道意趣在于对生命感性的执著追求,无题诗中的悲剧性情致与诗人对于人生的体验在于对有求皆苦、无常幻灭的表达。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是无题诗解读的重要途径,表现在:一是生命无常、命运难宰是诗人对佛法的深切感悟,是无题诗反复咏吟的对象;二是有求皆苦,超越痛苦的禅学观照升华了诗人对佛道的感悟;三是至死不渝的执著是诗人在佛道相融之下心灵的一种整合。感伤情调是中国文学作品情感抒发的一大传统,与佛道意趣相生的比比皆是。自宋玉《九辨》以来,历代不绝。其成因为:儒家入仕的人本思想造成中国文人特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兼济天下“”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体现政治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统一。可大多数文人学者仕途坎坷,于是老庄所推崇的自由独立的人格境界便成为文人追求的另一个目标。然而,“桃花源”的理想只是诗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追求独立人格伴随着文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不满,矛盾重重的文人渴望精神家园的出现,这样禅宗中的回归彼岸世界的思想又为文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解脱空间。一方面,中国文人大都受儒家理想主义精神和庄子人格独立精神的强烈影响,他们往往追求政治成就和个人完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两种不同的目标是相冲突的,而且文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不可能满足一般的成就。在两种目标的冲突中,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文人因强烈的挫折感而导致心理失衡。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没有专门容纳文人的位置,却又实实在在地需要文人,统治者们一方面以“功成名就”“封妻荫子”为诱饵来吸引文人,一方面又以重重规范去约束文人,因此造成了文人极为尴尬的处境和异常特殊的心态。

2感伤诗词是作家自我生命意识的表现如果我们从更深层次去挖掘感伤诗词产生的原因,发现其还在于中国古代感伤诗词是诗人词人主体生命意识的强烈表现。从创作的主体上说,文学是作家主体意识的宣泄和表现,而这主体意识又多表现为对自我生命意识的探索与追求。从哲学层面上考察,生命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在无垠无限的时空中,往往让人体验和体悟着顺与逆、穷与达、悲与乐乃至生与死的挑战、考验与困惑。而它作为精神与意识的现象,又往往让人希冀对生命时空的超越。这就使得文人的情感认识、人生体验以及创造实践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从而反映了文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在诗歌中较多地再现对生命的感伤是在汉代。东汉末年,政治衰败,战乱频繁,生命显得格外脆弱,士人心中萌发的人生短促之感和浓得无法化开的悲哀情绪就在《古诗十九首》中荡漾开来。建安时期,文人的个体生命意识更显强烈,但不同的是,悲凉中带有慷慨,感伤中含有昂扬。到了西晋时期的陆机,他对生命的体验变得复杂起来,悲哀、昂扬、颓废乃至享乐,似乎前代对生命的种种感受都集于一身。唐宋时期,特别以李商隐为代表,感伤情调成为他诗词的主调。可以说,古代大部分诗人都在痛苦中挣扎,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另一方面又以执著的功名心来传达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从而形成了诗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意识到生命的渺小和人生的短促,士人们更加注重对有限生命的珍惜,也就具有了更加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意识。而他们的作品也强烈体现了这种意识,无论是咏怀诗、咏史诗、爱情诗、送别诗,都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和主体意识,都是对美好理想、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无法实现的感情抒发与宣泄。虽然这其中有很多的无奈与忧伤,但却是作家自我生命意识的珍视与觉醒,对生命价值的探究和思考,从而使感伤诗词具有生命哲学上的认识意义。

篇2

一、古代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情操

语文是与语言文化相关的学习课程,学生学习的知识涵盖面较为广泛,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前人们所读到的不少诗词名作,不仅意境优美,也有一定的教育和启迪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人们开始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语文需求,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对于丰富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

2.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

古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它流传至今,被时代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学习古诗词除了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感受古诗词的美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文化的传承。任何一种文化要想使其经久不衰,都必须要有人将其传承下去,古诗词文化也一样,如果不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在今天,人们是绝对见不到那些具有韵味的名作的。小学生是未来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学好了古诗词,才能将其更好地传播下去。

二、当前古诗词教学现状

1.教师过于注重诗词文字的翻译

古诗词文化与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一样,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解。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部分老师甚至觉得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注重对诗词文字的解释,而忽视了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导致学生无法感受诗词的意境,觉得诗词学习枯燥无比。

2.教学受考试的影响大

目前,在考试中古诗词的考试题型较为单一,主要有诗词默写和诗歌分析两种。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取得更高的分数,不管学生愿不愿意,理解诗歌没有,只一味要求学生将考试时可能会考到的篇目背诵下来。同时,在考试时诗歌分析也是考试的一个大类,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诗词教学时,也多是以逐句逐句的分析诗歌为主要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感受诗歌的美,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

三、古代诗词教学的方法研究

1.以文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说到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以物寓情”,这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是最为常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小学生真正地W到诗歌的精髓,就不能完全按照考试的考题来,而是应当以文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正式的讲解之前,先讲一讲作者做诗的原因和作者的一些人生经历,如王安石为什么要泊船瓜洲,张籍又是为什么“欲作家书意万重”,教师在教学时通过讲解人物经历融入感情,引发学生的共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适当联想,描绘诗歌美丽画卷

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没有高中生那样丰富的阅读量,缺乏深厚的文学积累,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最丰富的。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是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的呕心沥血之作,不少诗词里都含有十分优美的意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想象能力突出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联想,描绘出诗歌的美丽画卷,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学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大气磅礴,富有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也想象一下,自己脑海中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通过联想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古诗词。

3.运用诗人故事,感染学生

在我国的许多著名诗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许多诗人的人生经历都十分丰富,如屡试不中的张继曾在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下听了一夜的钟声,而壮志未酬的辛弃疾也曾在夜里挑灯看剑,感叹英雄气短。

诗歌的世界是一个无比宽广的世界,这些著名的诗人忧国忧民,怀抱着一个赤子之心。小学生大多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与诗人有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但可以感染学生,而且还能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从更深层次理解诗歌,提升自己的品味,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总之,中国古代诗词作为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在小学阶段做好古诗词教学工作,并不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学好古诗词更多的是为了让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小学生是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肩负着复兴民族的伟大使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他们的一项重要责任。

篇3

诗歌的特点是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并且往往是以情来感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代诗词,这对传承统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考中,古代诗词大约占到了10分左右,所以,初中语文古代诗词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学生的考试成败。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中的古代诗词教学进行必要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做好语文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注重对于诗歌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词的美感

古典诗歌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古典诗词语言的音乐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本身也就是具有一定节奏和旋律的,具有一定的抑扬顿挫。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诵读的教学。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听读,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诗歌的内容和韵律,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录音或者是采取示范的朗诵,让学生进行闭目感受和聆听,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词的美感。其次是进行诵读,诵读可以有效地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诵读体会到诗歌的不同语言风格。最后是背诵。教学中老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背诵比赛,这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表现欲望,促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强化。

古代文人雅士也都非常的注重吟诵诗歌,这个过程要求眼、心、口进行密切的配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来让学生掌握好停顿、语速等等关键要领,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诵读。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很好地消化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理解作者在写作时候的情景。这种境界,也只有经过反复的吟诵才能够真正的获取。

二、逐字逐句的体会古代诗歌所凝练的语言美感

古诗文在字词的使用方面都非常的严谨,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经过反复的推敲思考才使用的。古诗文的诗句都这样的严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给与忽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诗文中的关键字,将诗文中的所有意境都要很好的表达出来。另外,要从修辞的角度出发,认真体会诗词的美妙,感触诗歌语言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因为古代诗词的教学不可能像文言文那样面面俱到的去分析,所以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诗词的关键字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将读诗和写作进行很好的结合,以达到培养塑造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在中考中虽然不考诗歌写作,但是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诗歌的写作,并且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如何才能够很好的进行诗歌写作,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比较难。学习诗歌写作,一方面要求学生对经典的诗歌进行熟读,确保诗歌可以烂熟于心,另一方面要进行说写的练习,从而确保百炼成钢。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先练习口头或者是书面的作文,另外要注重日常的知识积累,指导学生多进行名言名句的摘录,多进行模仿的写作。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在诗歌写作的过程中有一种“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觉。另外,在课外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也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课外诗歌学习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可以将诗词的教学常规进行,老师可以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来背诵自己喜欢的诗词。另一方面,老师也要注重诗词赏析课程,通过进行诗歌的赏析和对比,让学生对诗歌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汲取一些研究者对于诗词的独到看法,这有益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总而言之,要想更好地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老师必须要坚持以诗歌的形象去感染学生的原则展开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教学地过程中去。充分利用诗歌中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得学生的情感能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有效地展现出诗歌的美感。重视对于学生价值观、情感以及态度的正确引导,同时也要处理好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基本素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努力让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很强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后期的进一步深造以及走向社会自身修为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立忠.浅谈古代诗词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 2011(09).

[2]张亚明.主观体验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学语文. 2011(12).

[3]冯家纯.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9(07).

篇4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6-0041-04

Explor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Sports Culture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Etymology――Take “Competition”,“Game” and “Art” as Examples

ZHANG Mao-mao

(Sports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Jiangsu 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sport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a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changes of Chinese social values.And through these changes of ideas and values some clues can be foun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Sai”(Competition) reveals the relation between ancient sports and sacrifice ritual and leads us to think over the reason of the changes from “entertaining God” to “entertaining Human beings”. “Xi” (Games) shows that our ancient sports originated in the military training but bloomed in the civil entertainment.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 “shu” (Technique) reflects its respect on moral,etiquette,wisdom and artistic conception.Making explor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sport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etymology and making explanation of the words “sai” (Competition) “xi”(Game)and “shu”(Technique) not only provides clues for the study of our ancient sports but also leads us to think about why the west sport and east sport take totally different ways of development although from the similar origination.

Key words: ancient sports culture; etymology; Competition; Game; Art

人体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于表述它的词汇也是纷繁多样。东西方由于地理、文化、历史的不同,在人体运动的方式和表述上,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最初都没有使用“体育”这个词语。“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762年出版的卢梭的《爱弥尔》一书中,其英文本是physicale ducation,意思是身体的教育。1868年,日本从欧洲引进了体操一词,1878年,近藤镇三正式用了“体育”一词。前后,中国派大批留学生到日本,“体育”一词便通过留日学生传到中国,最初见到的文字是1902年《无锡体育会简章》,随后逐渐为社会所接受[1]。

在“体育”一词引入中国之前,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而“汉字”是华夏文明的根,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的字形、字义、及其发展变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汉字里天地乾坤为中国古代体育的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丰富的佐证。

1 赛:从娱神走向娱人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按照其组成和参与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竞技对抗类和养生娱乐类。前者以对抗为主要形式,以胜负为评判结果的运动项目;后者以自身活动为手段以达到娱人娱己、怡情养生的目的。

在汉语中第一类运动可以归结于“比赛”项目。古代汉语以单音节字为主,而现代汉语多采用常采用古汉语单音词叠加的方式构成双音节词,于是将现代汉语中的“比赛”一词,还原为古汉语,即为“赛”。赛:小篆为,《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报也。从贝,塞省声。”《康熙词典》解释说,先代切,音塞。《说文》报也。《长笺》今俗报祭曰赛神,借相夸曰赛。《前汉郊祀志》冬塞祷祠。《注》师古曰:塞,谓报其所祈也。可见,赛为形声字。从贝,塞省声。本义为:行祭礼以酬神。由此诞生一些复合词如:赛文(古代因年谷丰收为酬神而作的祭文);赛还(祭祀还愿);赛愿(祭神还愿);赛神(祭祀以报答神明);赛馔(祭神的食品);赛宝(供祭宝物);赛祷(祭祀酬神)。而后衍生出“比试”之意,如赛球(球类比赛)、赛斗(比赛)、赛灯(赛花灯)、赛锦标社(竞技场)、赛饭(比赛酒量大小)、赛花灯(元宵节前后展出各种彩灯比美)等。

由此词源我们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传统体育的起源应与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与西方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不谋而合之处。

比如古代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它是以祭神为主,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地方性宗教祭典或庆典。是当时人类向神展现发达的骨肉、协调的动作、惊人的速度、完善的技艺,以求神的庇护的祭祀仪式。古代奥林匹克竞技大会的场所设在神域之内,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而形式多采用拳击、角力、赛跑、掷铁饼、投标枪、战车赛等竞技活动;对于优胜者奖有代表神的庇护的橄榄枝花环;比赛有严格的规则,以保证比赛的公平和对神的敬意。可以说正是比赛的宗教色彩和对于神的尊崇,是古代奥运会得以延续近两千年并且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2]。

而从词源上来分析,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也与宗教的祭祀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人在祭祀中的主要活动就是以音乐和歌舞娱神,这种娱神的舞蹈最初都是简单粗犷的动作,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观赏和保健意义的体育活动。

在原始部落中,祭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原始人文化生活很单调,祭祀无疑是一次难得而又热闹的聚会,并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健养生的作用。其一,祭祀是民众广泛参与的身体活动形式。虽然这些运动锻炼虽不是自觉行动,其体育运动性是盲目的,主观动机并不是想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客观上达到了锻炼筋骨、强壮身体、祛病化瘀的效果。其二,从运动生理学和医疗体育角度看,傩祭祀活动形式能有效地起到促进和改善人们的心血管、神经、呼吸、运动等系统的功能作用。

由此可见,如今的赛会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而“赛” 的意义在中国古代体育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已经泛化为一切性质的体育活动。但是与西方竞技体育发展不同的是,“赛”字其中表演娱乐、健身养生的意义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中得以加强。同样源于祭祀的中国古代体育更加偏重于观赏性质的祭祀舞蹈以及养生保健的医疗体操,走上与西方竞技体育不同的发展道路。竞技性日渐衰落而养生保健功能逐渐凸显。

比如大傩的发展[3]。傩文化是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一种以舞蹈形式进行的祈祷与酬神的祭祀活动,既是用手舞足蹈的动作为通神基本语汇,以充分表达和满足崇拜者企图把愿望当作现实的心理要求;同时也为酬神娱乐鬼神,进而表达崇拜者的虔诚。傩舞从“跳开山”始,手挥两尺开山斧,劈、砍、挖、挡,动作大刀阔斧、矫健有力,技术动作豪放精湛,大有地动山摇之感。动作掺杂了“跌校”、“卜封”等道教内容,还有近似现代的“翻筋踢斗”技艺运动,有严格的图腾路线的跑跳结合的游戏,体现了最初的体育文化,这种傩舞运动形式方法,是提高人心肺功能的最佳适能锻炼,同时也是促进全身心的游戏性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和改善人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作用。

而我国古代体育由祭神走向保健,还体现了中国社会人本主义的色彩。西方社会一直将神权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很多国家在国王之上设有教皇,作为神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西方的祭祀活动以祭神为主线,一直持续并发展,体育活动的发展一直以“娱神”为主导;中国社会由于封建集权的强大,皇权的至高无上,随之体育的功能逐步呈现出以人为本,“娱人”的特点逐渐显现。于是中国古代竞技体育衰落,保健体育和娱乐体育的发展,这一方面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体育娱人本质的呈现。而对于“赛”字的探究,不仅分析了中西体育文化的同源异途,而反映了中国古代体育“娱神”到“娱人”的变迁。

2 戏:军事走向民俗

随着中国古代进入奴隶社会,祭祀中的娱神仪式,也逐渐被世俗宫廷所借鉴。比如,夏代时,每当新王接位的日子,各方的贵族酋长,率部属进行纳贡和献舞,以示庆贺。《竹书纪年》记载:“少康即位,方夷来宾,献其乐舞。”周朝建国后,周公旦在洛阳制礼作乐,曾制订了一整套为巩固中央政权服务的礼乐制度。他继承、集中了自黄帝以来的六代乐舞,建立了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无论是上古时的氏族集会,还是祭祀祈福,无论是夏代的纳贡献舞,还是周公的制礼作乐,这都是“百戏”的雏型。夏代到桀时,就产生了倡优,也出现了乐舞、杂耍、滑稽、幻术等相结合的所谓“奇伟之戏”。《路史•后记》十三注引《史记》说夏桀“大进倡优烂漫之乐,设奇伟之戏,靡靡之音”。汉刘向在《列女传孽嬖传•夏桀末传》中说:“桀既弃礼义 …… 收倡优株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这是见之于我国史籍中最早的有关“百戏”雏型的记载。

而中国古代对于体育的另一个重要表述就为“戏”。

我国古代体育的很多项目都可以坠以“戏”字,比如,球戏、棋戏、斗戏、博戏、童戏,还有一系列的民俗体育,比如拔河、秋千、踏青、登高、高跷、放爆竹、元宵观灯、跑旱船、舞龙等,都冠以“百戏”的称呼。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击丸蹴?,踏索上竿。”[4]

戏:,在《康熙字典》中对于“戏”解释主要有:《说文》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从戈声。三军之偏也。又《集》呼为切《会》吁为切,与麾同。《集》旗属。《周礼•夏官》建大麾以田。或作戏。《史记•项羽纪》诸侯

把戏下,各就国。《注》同麾。又《广》戏弄也。《礼•坊记》闺门之内,戏而不欢。《注》戏谓孺子言笑者。又谑也。《诗•卫风》善戏谑兮。又嬉也。

所以在古汉语中“戏”有以下释义:一,源于军事,从戈,表示兵器。假借为“麾”。军队中的帅旗 :比如:兵罢戏。――《史记•高帝纪》。正义:“大旗也。”戏下骑从者八百余人。――《汉书•项籍传》。注:“大将之旗。”二,是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如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宋• 陆游《出游》;留连戏蝶。――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或是“角斗,角力”,如:少室周为赵简子之右,闻 牛谈有力,请与之戏,弗胜,致右焉。――《国语•晋语九》。 韦昭注:“戏,角力也。”

由此可见,即便在现代汉语“戏”较为强调其娱乐休闲色彩,但是中国古代各色体育活动的诞生于发展与军事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体育的很多项目都是源于军事训练的需要,不仅如此从六艺中的“射”、“御”,春秋战国时的“拳勇”、手博、“举鼎”,隋唐时期的“武举”,明清时的武艺和技击[5],都可见一斑。

但是这些起源于军事的体育运动却在随后的发展中,对抗性、竞技性日渐衰退,而娱乐观赏价值不断凸显,比如蹴鞠的演变与发展。我国古代管足球叫“蹴鞠”或“踏鞠”。“蹴”和“踏”都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鞠用皮革缝制,里面塞满毛发。西汉学者刘向在《别录》中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黄帝发明“蹴鞠之戏”的说法,在道教的典籍《道藏•轩辕黄帝传》里说得比较明确:“黄帝令作蹴鞠之戏,以练武士”。看来,当初蹴鞠是军旅中游戏。《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6]。公元前二世纪的《史记•苏秦列传》所记,当时的政治家苏秦在向魏王介绍齐国的繁荣景象时说:齐国首都临淄的居民生活富裕欢乐,人们都经常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而蹴鞠在当地是深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秦统一六国后,这种动似曾一度低落,但进入汉代,蹴鞠活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始兴盛起来。当时蹴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音乐伴奏为主的蹴鞠舞,踢时不受场地限制,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另一种则是在球场上进行的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东汉李尤《蹴城铭》一诗描述了当时蹴鞠比赛情形,比赛时双方各出6名守门员,并有正副裁判执法,还有一套竞赛的法则的惯例。由于这种比赛具有相当激烈的对抗性,因而多盛行于军队的军事训练中。 三国延至隋唐,蹴鞠的军事意义逐渐地退居次要地位,而游戏娱乐作用则更为突出。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一诗就描绘了寒食节蹴鞠的习俗:“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到了宋代,民间出现了蹴鞠艺人组织――“齐云社”,在当时南宋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它是实力最雄厚的蹴鞠组织。这类组织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了。 元明以后,蹴鞠活动已逐渐走向纯娱乐的游戏形式。至清代,发明了一种称为“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作为禁卫军的训练内容,但这也只不过是盛行于中国古代二千多年的传统蹴鞠活动的余韵而已。清代中叶以后,在社会因素的限制下,随着西方近代足球的渐次传人,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终于被取代。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武”和“戏”这两个现在含义迥异的字,却都与“戈”有着不解的渊源。正所谓“止”“戈”为“武”,“又”“戈”为“戏”(“又”为手型,表示“取”)。“武”是“以武力制止战争”的含义,是军事作战的艺术;“戏”是源于生活的又一种竞技表演,是民众生活艺术的反映。 “止戈为武”――放下武器是武术的最高境界,制止纷争是习武的最终目的;“又(取)戈为戏”――兵器的目的不在是为了习武,而是为了娱乐。一取一放间,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武德的尊崇,对于休闲娱乐的回归,对于体育功能的追求,可见一斑。从战争中的“兵器”,到民间生活的“百戏”,可见中国古代体育的虽起于军事,却繁于市井。

3 术:从身体走向心里

在中国传统体育中,武术处于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类已经开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兽进行斗争,数千年来,历经武艺(军事)、武舞到武术[7]。而“术”字的使用,不仅折射了中国武术完善成熟的历程,而且代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

“术”:甲骨文为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说文》邑中道也。《管子•度地篇》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左思•蜀都赋》亦有甲第,当衢向术。《广》技术也。《人物志》思通造化,策谋奇妙,是术为家。又心术。《汉书社》师古曰:述,道径也,心之所由也。《礼•乐记》心术形焉。

如此可见,“术”在古汉语中主要承包含以下释义:

1)道路:术阡(道路),术径(大道与小路),术路(大道),衢(道路);

2)方法,策略:臣有百胜之术。――《战国策•魏策》,术数(方法和谋略),术计(权术计谋),术略(韬略;谋略),术谋(讲求权术谋略);

3)法,法律。术,法也――《广雅》,不以犯有司正术也――《礼记•文王世子》,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商君书》;

4)方术。指医、占卜、星相等术艺: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越是在早期的社会教育形成的时候,其施教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越是以体育民俗为最多和最先。[8]而从“术”字词义的剖析,我们不仅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内涵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还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实施。

3.1 讲究智慧 西方体育偏重外在形体的塑造以及对力量的追求,而我国古代体育更加强调比赛中策略技巧的使用。比如田忌赛马的用兵策略、四两千斤的击打技巧都在古代体育中得到悟道。而在众多古代体育项目中,棋类是其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充满妙趣,增进智力。中国古代棋类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围棋、象棋、弹棋在内的冶情益智的游戏;另一类是以六博、双陆为代表的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

围棋和象棋是典型的智力竞赛游戏。围棋相传是舜发明的,春秋战国时期已广为流传。围棋有发展智力、磨练意志、树立全局观点、培养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等功能。梁武帝爱好围棋,认为围棋有“游神”、“安思”的作用,他在《围棋赋》中说:“君子以之游神,先达以之安思,尽有戏之要道,穹情理之奥秘”。汉末、魏国时期,邯郸淳《艺经•棋品》把围棋的品味分为九个层次,一是入神,二是坐照,三是具体,四是通幽,五是用智,六是小巧,七是斗力,八是若愚,九是守拙[9]。品味评定贯彻平等精神,只看技艺不看地位,齐高帝萧道成只评为二品。

3.2 注重道德 在古代汉语中“道”和“术”本身就是同义,而中国古代体育在讲究技巧还有智谋的同时,更加注重用道德礼仪来予以节制和约束。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种类繁多,各种项目的竞技组织规则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最为基本的规则是相同的,那就是体育活动中的道德原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地位是最为突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之为“德性文化”,对每个行业、每项活动、对每个人都有严格的道德要求,并相信每个人通过道德修养都可以“超凡入圣”,成为尧舜一样的人。中国传统体育活动自然也体现出浓厚的道德色彩,是道德教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中国武术对于练习者最基本的要求是恪守武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武德对于练习者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谦受益,满招损”这一普遍真理表现在习武过程中,就是“德薄艺难高,敦厚功易深”。所谓“心偏拳不正”,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中国传统武术主张“力爱不二”,即习武必须与仁爱相统一;“欲练武,先修德”;认为“拳以德立,德为艺先”;要“以德为先,技道两进”。如果“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一定要在“拳”与“德”之间作非此即彼的选择,那就只有舍“拳”而取“德”,正如武术谚语中所讲的“尚德不尚力”、“无德不如无拳”。

3.3 注重礼仪 在东西方体育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学界一致认为西方体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于规则的尊重和遵守,而相比之下,东方体育却“随意”、“随性”很多。但事实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业十分强调规则的遵守,有很强的戒律性。但是这种规则的制定并不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而是更加强调比赛的“礼仪”。

中国体育中的伦理精神既讲求“质”,又重其“形”,其“形”就是体育中的礼仪。中国古代射箭活动所遵守的一整套礼仪规范在《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中都有记载。《礼记•射义》中说:“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失审固;持弓失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礼射按不同等级分为“大射”、“宾射”、“燕射”,所使用的弓、箭、箭靶、乐节都不同,体现了鲜明、严格的等级观念。[10]由是可见,古人认为,必须将欢娱身心的自娱活动纳入“礼”的控制之下;并认识到经过礼规范的体育活动,是实施教化的重要形式,是移风易俗陶冶情操的工具等。这些思想反映了古人对体育在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作用的理性认识,是我国古代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1]

3.4 注重养生 “术”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五术”一般认为包括山(仙)术、医术、命术、卜术、相术五类,都是源自易经。其中第一“术”――“仙术”,就是利用其含概灵修、养生、静座、武学、食疗,筑基、玄典、符咒等方术来修练肉体与精神,维护身心健康的术法。因为多半在山中修业,所以称为“山术”亦称‘仙道’。

而养生功效的凸显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特色和精华。运动养生的说法,最早见于庄周的《庄子•刻意》:“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之后的《吕氏春秋》也强调动以养形,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三国时期著名医学家华佗也主张用运动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养生保健。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编了“五禽戏”,作为人们从事健身运动的手段。唐代著名养生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人欲劳其形,百病不能成”,要“常须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主张通过适量的形体运动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由此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养生体育以预防为主,注重形神兼修,强调适度的特点。

3.5 注重境界 中国体育文化最终所追求的是,将力量与勇气、技巧与智慧、道德与礼仪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超越“行而下”的技巧,达到和谐完美、超凡入圣的境界。

比如武术界有句话,叫“拳之再拳不拳”,意思是说,经过成年累月不间断的反复临摩练习,可练出惊人的速度、力度和准确度,越练功夫越深,运用时可以不假思索,随机应变、神出鬼没,处处是拳。所谓“久练自化,熟极自神”,出神入化乃所求意境。拳艺练习“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练至“大成”境地时,即《易经•系辞》中所述“拳无拳,艺无艺,无艺之中是真艺”[12],正如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13]。

4 结 论

体育活动是作为人类初期智能和体能开发的表现形式与那个时代的一切人类活动,如生产、宗教、军事、娱乐、教育等交织在一起的。而早期人类就在整个生产劳动和其他辅活动技能及文化模式的传递过程中,自然地实践着原始体育的行为[14]。在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中,人们总是通过价值评价来选择、调整自己行为的对象和方式,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15]。中国古代体育形式的发展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变迁是中国社会价值的体现,而这种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变迁,在汉字的词源中线索明显:“赛”字,揭示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祭祀的渊源,并引发我们对于其从娱神走到娱人的思考;“戏”字,体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源于军事却繁于娱乐的变迁;而对于“术”字的释义,折射出我国古代体育对于道德的尊重、礼仪的遵守、智慧的追求、境界的营造,使古代体育重修身,更重修心的特点得以展现。从词源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结构,对“赛”、“戏”、“术”释义的解读,不仅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探究提供思路,也折射出中国体育与西方体育同源不同路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毕世明.二十种说法究竟哪个准确――关于“体育”一词最早出现时间的核查[M].体育与科学,2005(2):19-22.

[2] William J. Baker. Playing with God[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27-36.

[3] 吴昌林.赣傩演制的文化内涵[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230-233.

[4] 孟元老(著),姜汉椿(译).东京梦华录全译(修订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137-146.

[5] 黄亚飞.我国古代体育活内容和文化精神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116-119.

[6] 阎宽.温汤御球赋[M].中华书局,1966.

[7] 孙喜莲. 武术与军事武艺辨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3):16-17.

[8] 盛琦,丁志明. 中国体育风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22.

[9] 蔡绪锋、何云波、陈祖德. 围棋与东方管理智慧[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8:79-83.

[10] 张文修.礼记《礼记•射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262-266.

[11] 熊晓正.我国古代体育思想研究之管见[J].体育科学,1986(1):7-11.

[12] 于春海. 易经《易经•系辞》[M].辽宁: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8:267-270.

篇5

中图分类号:H1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1-0022-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40049);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一般项目(SKQNYB11005)

作者简介:雷黎明(1978―),甘肃通渭人,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研究。

词汇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历来受到古代汉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一个单音词一般由一个汉字记录,这种密切而特殊的字词关系使得古代汉语词汇教学中对古文字的引入和渗透成了不可回避的路径。具体说来,引入古文字形体,分析其构形理据进行词汇教学,其重要作用主要有:

一、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词义的源流

汉语词汇中的单义词数量很小,绝大多数是多义词,而多义词的几个意义并非同时出现,是在词义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渐引申、派生出来的。在多义词词义的引申、派生过程中,有一个词义是其他词义引申的起点,是维系整个词义系统的枢纽,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是词义系统的源;其他词义都是在这个本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词的引申义,是词义系统的流。在词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词义的源流演变成了一大难点。而引入相应的古文字字形,分析其构形理据则成了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途径。

如“粪”在典籍中的词义主要有:(1)扫除。《左传・昭公三年》:“小人粪除先人之敝庐。”《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之上。”《说文》:“粪,弃除也。”(2)屎,大便。《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者臣窃尝大王之粪。”《正字通・米部》:“粪者,屎之别名。”(3)肥料。《文选・张衡〈东京赋〉》:“却走马以粪车,何惜与飞兔。”“粪车”即运粪肥的车子。(4)施肥,使肥沃。《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广雅・释诂四》:“粪,饶也。”在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屎,大便”义是它的常见义,而其他词义的使用频率较低。这四个词义到底哪个是它的本义,彼此间又有怎样的一个词义源流脉络呢?“粪”的繁简形体都难以反映其本义,而“粪”甲骨文作■(合一八一八一)①,由廾、■、帚和三点构成,会一手持帚,一手持■(箕),扫除秽物(用三点表示)之意;或又简省帚作■(合一九五六),亦会用双手持■(箕)弃除秽物之意。可见“扫除”义是“粪”的本义,由此再引申出弃除之物“屎,大便”义,继而引申出“肥料”及“施肥,使肥沃”义,如此分析则“扫除――屎,大便――肥料――施肥,使肥沃”的词义派生源流一目了然。

再如多义词“年”,典籍中的词义主要有:(1)谷物成熟。《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孔安国《传》:“有丰年于此洛邑。”(2)时间单位,即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诗・豳风・东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3)年纪,岁数。《左传・襄公九年》:“晋侯以公晏于河上,问公年。”“问公年”即询问公之年纪。(4)岁月,泛指时间。《文选・曹植〈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李善注:“傅武仲《与荆文姜书》曰:‘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时间单位”并非“年”的本义,但在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却成了“年”的常见词义。由于汉字形体的演变,我们已很难从“年”的楷书形体探究其本义了,而如果引入其古文字形体,则其词义的源流演变路径就较为清晰了。“年”甲骨文作■(合二八二四九),从禾、从人,以人载负禾谷表示谷物丰收之意;金文继承甲骨文形体作■(舀鼎),或于人上增一横为饰而成千形作■(番君召鼎);战国文字从人、从千形“年”字并存,如■(陶文)、■(楚简文),而从千形“年”字为《说文》篆文所本,《说文》:“■,谷熟也。从禾,千声。”可见“谷物成熟”是“年”的本义,《合》二八二一九:“辛巳受年。”谷物一般一年成熟一次,因而引申出年岁义。《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刑《疏》:“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再由“年岁”义引申出“年纪,岁数”“岁月,泛指时间”等其他词义。如此,则“年”的上述四个词义之间的源流关系就较为清晰了:谷物成熟――时间单位――年纪,岁数――岁月,泛指时间。

汉字特殊的表意性使得汉字形体,特别是古文字形体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记录的语词的词义,因而在古代汉语词汇教学中,充分引入相应的古文字形体来探求词义的引申路径,将是传统训诂学中“形训”方法的成功实践,也将会极大地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义的源流。

二、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

“时代在发展,词义也就在不断变化。”[1]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有一部分词的古义和今义是不同的,这种古今词义的差异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也成了古代汉语词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引入记录相关词语的古文字形体,分析它们的构形理据,则会有效地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这些词表义范畴的古今差异。

如词语“足”,表示人体器官古今有所不同。在现代汉语中,“足”一般为“脚”所代替,只在特定组合,如“足疗”“足球”等中出现,指人体踝骨以下的部分。“足”的这一词义出现较早。《左传・昭公七年》:“孟之足不良,能行。”《韩非子・外储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说文》:“足,人之足也,在下。”然“足”还用来表示人体下肢的总称。《六书故・人九》:“足,自股胫而下通谓之足,上象髁,下象跖。”可见上古“足”所指人体器官范围大、小不同,而演变至今则仅用来表示人之脚。为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足”的这种古今词义差异,可引入其古文字字形。古文字“足”与“疋”本一字,都为象形字,只因取象角度不同而分化。甲骨文作■(合二三六二三),金文作■(■师),正象人体下肢及脚之形。金文中出现了■(申簋)形,上部为口形,当为俯视人体腿部所得之形。杨树达:“股胫跟全部为足,足从者,象胫股周围之形。人体胫股在上,跟在下,依人所视,象胫股之当在上层,象跟之止当在下层。然文字之象形,但有平面,无立体,故止能以上止下表示也。”[2] (P.82 )可见古文字字形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足”的古今词义差异。

再如常用词“走”,其所表示的词义古今是有差异的。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一般用来表示步行,两互向前迈进;而在古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则表示跑义。词义经过了从“跑”到“步行”的古今演变。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走”的跑义,可以引入它的古文字形体,“走”字金文作■(休盘),从夭、从止,而“夭”字甲骨文已见,作■(合二七九三九),金文作■(夭觚),“象人摇摆双臂奔走之形,为走之初文。”[3] (P.755 )“走”上“夭”的形体非常形象地体现了其奔跑义。

汉语词汇系统表义的历时差异与词汇的演变一样,贯穿古今,而且表现在词义范围、轻重及褒贬色彩等诸多方面,但是不论如何,总会在这些语词的记录载体上留下蛛丝马迹,特别是在形体演变剧烈的古文字阶段,这种印迹更为清晰。要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这种古今词义的差异,相关古文字字形的引入非常重要。

注释:

①括弧中为甲骨文字形出处,“合一八一八一”表示该字形出自《甲骨文合集》第一八一八一片,下同。

参考文献:

篇6

一 教学内容的精挑细选

目前并没有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诗词赏析课程的广告学专业教材,因此在教材的选定上,就只有选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就需要做出调整,以教材为基本框架,结合广告文案写作和中外广告史等相关广告课程,增减教学内容。结合古代诗词的形式、修辞和深远的意境等作品的内容体现,搜集大量的广告文案的优秀资料,来挖掘广告文案创作的例证,给学生以实例的启迪,更好地把握古代诗词对于广告文案创作的影响。

1 韵律上

古诗词在韵律的运用上颇有建树,这也正符合广告语琅琅上口的要求。在讲解诗词的押韵时,结合广告文案的特点,列举出“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武汉一枝花,洁净千万家”等特殊声韵结构的作品;而在讲解诗词的声律平仄中,搜集了某钟表店广告语“刻刻催人资警醒,声声劝尔惜光阴”,教授学生理解平仄在广告语中的应用,上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2 修辞上

古诗词的修辞运用,是现代广告文案写作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广告文案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受到广告创作者和消费者的喜爱。在讲解到具体修辞方法中列举大量的广告语句,给学生以创作的启迪。如在比喻的修辞中,列举了婴儿鞋的广告标题“像母亲的手一样柔软舒适的儿童鞋”,美加净的广告语“阳光下的绿荫”等;在讲解对偶的修辞中,列举了“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天下文章可圈可点,新华文摘可读可藏”等经典广告的例子。

3 意境上

王国维将词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写境”和“造境”。在广告文案写作中,“有我之境”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产品或服务的主观赞叹,“无我之境”则是对品质、特征的客观描写;“写境”是对既定情境的再现,“造境”则是对某种感觉、理念、情境的创新营造。以迪比尔斯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为例,之所以影响深远就在于其意境。钻石象征爱情,爱情代表浪漫,此句通过强调钻石的恒久性,按主观理想虚构而成了一种浪漫情境,勾起了年轻男女的向往之情,这种以“虚构之境”赋予产品更深一层的生命力与魅力的“造境”手法,是其成功的关键。

二 教学设计的维度拓展

首先,拓宽课程的教学思路,拉伸诗词教学的广度。要将专业教育拓宽到素质教育层面,结合广告文案创作人员的需求,把对于文学知识的储备提升到文学素养的具备,用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精神情操,树立广告人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优秀的广告文案写作人员,应该拥有人文情怀,面对日益挑剔的消费者,能被注意到的广告文案越来越少,也使我们文案创作人员面临巨大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与消费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创作出发自内心的实战作品,在产品表现上抒发我们的人文情怀。

其次,在诗词的讲授深度上,要增加广告这一维度,教会学生知识的移花接木。培养学生将诗词转换成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创意的触媒,将诗词的创作方式,运用到广告文案创作中,古诗今用,巧妙地表现产品的诉求。例如,在诗词的表现方式中,老师结合现代对于诗词的转化,讲解了藏头诗的写法和具体的实例,学生结合实际的策略单,为碧生源减肥茶创作出来一则藏头诗形式的公益广告,“碧海蓝天独品茗,生须晓知玲珑情。源得三千好身梦,优时勿忘碧生赠。”巧妙地将品牌“碧生源”表现出来。

最后,在诗词的讲授上,要注重文体知识的介绍,挖掘诗词中广告元素。诗词广告和对联广告,在广告发展的历史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例证,这些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而在文人的参与下,广告行业的作品有了内涵的提升,如在杜牧的《江南春》中就有酒旗广告的缩影,“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体现出酒旗广告的盛行,也形成了当时酒旗人诗的特殊文化现象。而对联广告也有很多上乘之作,如才子祝枝山游西湖归来,见酒店人不多,进店饮酒后问清缘由,便奋笔写下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罢喝罢。”从此酒店生意大有好转,很多人都为这幅对联广告而来。可见,诗词赏析的教学应该注重这些文体的讲解,迎合中国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创作出更多有效的广告文案作品。

三 教学方法的行之有效

为了更好地在古代诗词赏析课程中体现广告的特色,除了在课程内容上进行精挑细选和教学设计的维度拓展,探索行之有效教学方法也及其重要,我们试着进行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的尝试。

1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即是指教师将实践活动和教学研究结合在一起,通过研究提升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将提高学生的广告文案创作能力和实践对于广告文案写作课程教学启示的研究进行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融人实践教学,将作品的图形部分和文字部分进行分解,根据视觉部分进行文案创作的训练。

2 搜集分享法

广告大师李奥贝纳曾经说过,“创意的秘诀就在我的文件夹里”,这就体现了资料积累对于广告人的重要性,要想成为社会需要的广告文案创作人,就要有足够的案例积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中,布置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搜集体现古诗词文案特色的广告案例,建立各个行业的古诗词广告文案特色的案例资料汇编,在课堂上老师进行点评,并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分享心得。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创作前的资料积累,为今后的诗词鉴赏和文案创作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实战训练法

(1)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就是将项目通过教师的自身资源引入课堂,和业界真实的企业进行合作,为某个产品进行文案创意。在诗词赏析课程中,我们就将“盼盼”食品的真实策略单带人课堂进行实践教学,前期与企业的负责人进行商讨,确定表现的主题为健康、绿色和安全,中期进行分组创作向企业提交创意简报,最后出包地完成了广告文案的写作。创作出了“盼绿色、盼健康、盼盼在行动”、“齐盼齐分享”、“美味留心间,盼盼永相伴”等优秀的文案作品。这种强度大、压力大并有一定挑战性的企业项目实训,能使学生的广告文案创作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2)模拟提案比稿。在广告活动中,提案能力是每个广告人应该必备的能力,做得好与不好,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给广告主也是很关键的,模拟提案比稿就是对于学生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教师寻找新近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案例,学生模拟公司的职位进行分工,独立以公司的形式完成案例,最后老师以广告主的身份,对大家的提案进行评析,并选出最后的胜出者。我们在广告学2011级学生的诗词课堂中曾经将“碧生源”的案例引入课堂,策略单要求必须运用诗词的相关知识为其进行创作,体现东方文化的诉求。学生创作出“东方文化,碧生好茶”的广告语,并结合广告语创作出三幅系列的广告作品,第一幅与《三国演义》结合,标题为“人生似茶,几番浓淡滋味;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第二幅与《西游记》结合,标题为“品东方茶,谈古今中外事;谈《西游记》,晓人间天上情”,第三幅与《红楼梦》结合,标题为“一口碧生源,源远流长;两回《红楼梦》,梦断魂伤”。可以看出通过模拟提案比稿的形式,在将诗词应用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文案创作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3)专业比赛项目。我系广告学专业在2008年开始办学以来,一直较为关注广告专业的广告赛事,特别是金犊奖、学院奖和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并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的比赛中获得奖项。在2010年和2011年获得奖项近10项,都为平面作品。从2012年开始,我们注重了广告文案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诗词赏析的课程改革中,也注重学生文案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获奖作品数目剧增,近三年作品已超百件,其中文案类获奖占三分之二,特别是在2012年的金犊奖比赛中,凭借“台儿庄的歌曲宣传创意”获得了金奖,这是我省在金犊奖上获得的最高奖项。专业比赛成为老师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进行实战创作的最佳选择,在2010级的诗词课堂教学中,老师将金犊奖策略单带入课堂,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取了广告主,郭林同学选取了“古城台儿庄”的宣传作为实践的出发点,文案标题为古城台儿庄,正文内容为“一杆枪,开启了新篇章,从此后,人见人将头昂,一束光,照亮,人们心中的彷徨史勿忘,夜思量,人自强。台儿庄,历经几多沧桑;连云港、游渔湾和浴场;石船舫,康熙登岸题字回头望;台儿庄,是我美丽故乡。一盏月,高高挂在天上;看京杭,船只来来往往;一束光,洒在旧相识故人庄;一古巷,美名扬,万人唱;台儿庄,历经几多辉煌;扶风堂,有我最爱姑娘;天水堂,建筑特色古韵自巧匠;台儿庄,天下第一庄。”最后结合文案内容,编成歌曲斩获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金奖。

古代诗词赏析课程的改革,对于学生广告文案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在设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时,应从专业的视角出发,结合学生就业的需求,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篇7

古代文学虽然离我们时代久本文由收集整理远,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应该是枯燥无味、曲高和寡的。很多时候,只要用心挖掘、品味,它就像一座古墓,充满了玄机和珍宝。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玄机和珍宝,它不是每个普通大众都能挖掘到的,但研究者能挖掘到。因此,本文所谈的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学者,而是进行学术普及工作,使古代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占一席之地,雅俗共赏。这并不是要降低标准,一味迎合大众低俗需求,而是通过古代文学的研究、传承、传播使大众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大众文化品味。

一、表面的热火朝天与深层曲高和寡的落差

当前国学热持续升温,古代文学呈现出了繁荣的一面: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国学启蒙课程,很多大学设立了国学班或国学研究院,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纷纷开办国学班,全国几乎所有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众多“大学语文”课本中古代文学内容几乎都占绝对优势;古代文学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几乎到了“四海无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问题,如俞香顺在《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中提到“从文学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花卉也体现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开放意识和当代意识”,“其研究的原动力或者说是归宿点都是为了提升当前博兴的‘花卉热’内涵,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从习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爱国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一些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者也由象牙塔默默无闻的教授走向公众成为学术明星,引起了学界和普通大众对于学术大众化、学者偶像化的纷争。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大量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讲座或讨论版块,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如百家讲坛。各种形式的解读经典、改写经典成为时尚,解读、改写经典的图书也尤为畅销,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自上市伊始,便进入卓越网图书排行榜前十名,《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会后一个月内销量突破一百万册。很多优秀古代文学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如电影《孔子》《赵氏孤儿》等)且收视率一路攀升。以上使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大众对了解古代文学的热情十分高涨,古代文化经典也在逐渐走向人民大众。

但审视一下当前大众的阅读现状,中国古代文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据调查,“读过四大名著的大学生仅为5%,即便在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里,这个比例也少得可怜”④,更别说在普通大众中的比例了。研究文章的读者更少,主要局限在学术圈内。书店里多数古代文学类书籍问津者甚少。如果大众了解古代文学多数靠讲座、影视剧、课堂讲授,缺少主动的原汁原味的文本阅读、品读,大众无疑只会徘徊在古代文学和文化的边缘,难以抵达精髓。目前媒体对古代文学的传播、包装、炒作明显存在偏差,受众也经常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对精神起多大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尴尬局面⑤,古代文学课程也好不了多少。文本阅读不足容易使其走向低俗化和物质化,是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的关键,成为国学热的硬伤。这注定目前的国学热只能是表面上的、隔靴搔痒式的。这些与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和人民大众物质化、功利化的生活态度,以及科技的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多,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电子网络等传媒手段令人应接不暇,文化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有关。与古代文学自身先天阅读障碍(社会文化背景、字音、词义等)有关。与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存在、学术抄袭剽窃和模仿翻新等问题比较严重,学术文章的论述空洞、乏味,真正创新性、价值高、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少有关。可见,当前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主要停留在表层,普通大众与真实的古代文学还有很厚的隔膜,大众对很多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偏差,难以抵达精髓。

二、里应外合,推进古代文学走向大众、大众走进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道路涉及面广且漫长。王长华、杜志勇提出:古代文学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到普通受众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从产生成果——同行专家学者认同——众多学者结合自身体会广播于众——渗透到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形式。⑥在此过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整个传播过程都要注重实用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

首先,要注重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下意义。所谓当下意义是指现代意义、实用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同样要考虑当下实际意义。古代文学的意义和内涵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流派依据主观意志所规定的,而是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不断注入新解。”⑦詹福瑞同时强调古代文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生永远是文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古代文学研究也不例外”⑧。那么古代文学中有没有对今天依然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呢?赵逵夫的《继承优秀文学遗产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李文英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意义阐释》等文章中有详细阐述。具体归纳如下:一是能为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社会准则、道德风尚、文化热点等追宗溯源,丰富发展其内涵;二是中国文学重人伦、重礼仪、讲“家国同构”“天人合一”以及其突出的抒情特色可以增进父子、夫妻、兄

弟、师徒、朋友等关系,是现代社会医治人情冷漠的一剂温补的汤药,如《论语》对于今人处理人际关系、人生价值观架构就有重要启发;三是大量描写自然,体现作者对生活环境深切关注,对大自然热爱的诗歌与散文不管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征,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破坏严重矛盾的一种呼救;四是大量表现作者闲情逸致、坦荡胸襟的作品,可以涤荡现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灵,成为现代人舒缓压力、心灵安宁的一副安神剂。五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人端视自我心智,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提高人生修养的一种途径。作为学者或教师能够深刻认识、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代现实意义,推进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这样古代文学作品在每代人心中是常新的,在每个研究者笔下也是常新的,对每个读者也都是有吸引力、有实际意义的。

其次,无论是教研还是科研都需要注入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从而在提高人生境界、丰富情感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古代文学本不应该是枯燥、难懂,甚至曲高和寡的,因为文学本身就是需要心灵沟通、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古代文学有时候就是一座古墓或曾经无比繁荣的古城,教学和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探索、解密,研究者和教师需要在如何抓住观众好奇心理、如何倾注情感上下功夫。很多当代学者会有这样的共鸣,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如叶嘉莹、顾随等),都是带着浓厚的学术情感、文化情感开展教学和研究的,而今天还有多少学者带着浓烈的情感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体现这种情感和担当的呢?有了情感,古代文学就有了血和肉,就是活生生的了,就是通俗而不低俗的了。通俗的背后往往需要有研究者艰辛而高深的学术支持。所以,在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通俗的同时又不低俗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可以多编著一些通俗的古代文学知识读物,多写一些普及性文章,新编选一些适合当下的总集、别集,使古文底子、社会文化背景隔阂不再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文学研究者应该担负起将深奥难懂的经典通俗化、生动化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古代文学各领域里著名学者撰写了一套普及古代文学知识的读物——《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叶嘉莹先生也曾萌生过普及古代诗词的愿望并身体力行,2007年中华书局和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根据她上课或演讲而整理的录音稿,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读本,包括《唐宋词十七讲》等。2013年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上中华书局出版了《诗词写作常识》《诗词格律》《怎样赏

诗》等“诗词中国”普及读物。这些书籍对于普及古代文学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量少,宣传力度不够,受众范围有限。我们至今背诵的经典唐诗依然沿用清人孙洙辑选的《唐诗三百首》,两百多年过去了,它是否还适合当下的审美需要值得质疑。结合当下编选新的《唐诗三百首》及其他总集、别集也是极有必要的。学术普及意识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者也不屑为此事。所以,学者们躬下身来,有意识的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喜欢的语言多编写一些古代文学通俗读物、结合时展多编选一些集子是非常有意义的。

2.从受众方面看,要培养与引导并重,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一方面要“培养成熟的受众群体”⑨。受众文化和文学选择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历史上的文学大众化,繁荣了文学发展的同时也隐藏了对文学发展带来的致命伤害,主要表现在降低文学审美水平和质量上。为避免或缩小这种伤害,培养高素质的受众群体,加大对大众阅读的引导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文言文阅读训练和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承担起培养成熟受众的重任。研究者或教育部门可以有意识的做些阅读引导工作。199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读书文化节活动,主要目的是倡导读书风气、指导读书门径,由此产生了季羡林、张岱年等国内54位著名学者联合推荐的《人文经典应读选读书目》。可是十余年过去了,这样有力的引导工作我们却没有继续做好。各个层面有意识的进行传统文化、古代文学的宣传也很有必要,如在各种宣传品上印古代诗词名句、经典名篇名句,在城市街道旁印刷图文并茂的古代文学名篇。

3.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使古代文学走出学术圈,走向社会大众

现代网络、传媒高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尽管目前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远不如其他领域深刻,偶尔还有些负面影响,但是在古代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无视或回避。在评议百家讲坛时有人说“高雅文化与现代媒体联姻,便找到了一种覆盖面最广和受众人数最多的现代传播的载体”。古代文学文本及其研究中的艰难晦涩往往为广泛传播带来困难,而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受众面最广,观众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大众化传播媒介,恰可以弥补文字传播的不足。电视、电脑等媒介集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把高雅文化中用语言塑造的间接形象转换为直观的视觉形象,能用通俗生动的方式消除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使观众容易接受,因而能扩大传播的广度。在这样一种现实趋势下,以高雅文化为内核的经典文学文化借助现代传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也就实现了高雅文化的大众传播。在网络化的今天,如何扩大古代文学与现代媒体的结合度值得思索。

篇8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古代教学中运用

    1、多媒体技术能够督促教师反复对教案审视

    教师在讲课之前必须对教材吃透,许多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一辈子只用一本教案,但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当多媒体技术介入到教学中,学生也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不能在马虎备课,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案,将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现象做衔接,在课堂逻辑上注重整合,吸引学生注意力。

    2、多媒体技术能够扩大课堂信息量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教师不需要板书,只用使用电脑就能够显示自己所需要讲授的内容,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组后的时间讲授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比如在讲到王维的诗歌的时候,就可以配以图画,让那种宁静清幽完全融入课堂,通过图文的变换,让学生对诗词的意境转换进行体悟,领略色彩在诗文中运用的重要性,使学生对文学具有高度敏感性。这个过程其实是对于学生学习认识能力的激发的过程,是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开发的过程。

    3、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篇9

虽然在许多高校中在古代文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但是,仅仅是通过电子教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知识,而没有运用多媒体技术形成互动,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处于分离隔阂状态,学生没有参与空间,从本质上来讲,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仅仅是教学工具的革新,而非是在教学理念更新状态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使教师形成新的观念,多给与学生参与课堂,展示自己的机会和渠道,这需要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通过媒介信息平台实现。这也是古代文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而作为学生也需要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完成论文不能一味的在知网上下载而完全没有个人观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拥有必要的媒介素养,教学改革需要在现有的学生认知状态基础是外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让学生将知识进行连线,通过借助网络实现教学效果。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就必须具备对于各种资源的辨别和运用的有效正确,而这些都依赖于媒介素养的规范性。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古代教学中运用

1、多媒体技术能够督促教师反复对教案审视

教师在讲课之前必须对教材吃透,许多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一辈子只用一本教案,但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当多媒体技术介入到教学中,学生也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不能在马虎备课,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案,将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现象做衔接,在课堂逻辑上注重整合,吸引学生注意力。

2、多媒体技术能够扩大课堂信息量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教师不需要板书,只用使用电脑就能够显示自己所需要讲授的内容,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组后的时间讲授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比如在讲到王维的诗歌的时候,就可以配以图画,让那种宁静清幽完全融入课堂,通过图文的变换,让学生对诗词的意境转换进行体悟,领略色彩在诗文中运用的重要性,使学生对文学具有高度敏感性。这个过程其实是对于学生学习认识能力的激发的过程,是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开发的过程。

3、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篇10

2利用多媒体加快教学节奏,扩大教学知识容量

新的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对教学时数大量压缩,使得这门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高校便往往压缩作品的阅读与分析数量并对古代文学史进行浮光掠影的讲授,其教学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些高校不得不增开相关选修课或扩大选修课的教学时数,这无疑又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扩大教学容量,从而解决这一矛盾。传统教学方式下知识的传授主要依赖教师的口头表达与黑板板书,二者在速度上的局限性限制了课堂上信息量的传播,运用多媒体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多媒体可以加大信息量,提高讲练的密度、层次、力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讲授古代文学诗文、戏曲、小说时,适当运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图像、评论以及原典朗诵串入其中,不但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改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大量减少板书内容和不必要的知识阐释,从而节省教学时间。随着古籍数字化的加快,大型古籍数据库不断增加,出版古籍也不断数字化。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全唐诗》、《全宋诗》等都已经制成数据库系统。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涉及原典等资料的引用,古籍数字化与多媒体结合极大方便了教师对资料的引用,不但可以节省抄录的时间,而且随着引用的增多无型也扩大了课堂的知识量。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现学界的研究成果,增加学生的思辨能力”,使用多媒体将同一位作家的“多个评价打在同一界面,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左右、上下形成鲜明的反差,同学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评价得出自己的观点,这无疑会增强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由于课时有限,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师可以将阅读资料通过个人空间、网盘、社交网站、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只需检查即可,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扩大教学知识量。同时,教师也还可以利用网络辅导、答疑等方式解决学生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把古代文学的教学渗透到整个学生的生活中。

3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深化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的教学难点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差,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突破难点。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扫清字词是理解诗文的基础,传统教学中仅仅通过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刻,如果抄录在黑板上,又会浪费很多时间,利用多媒体则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字号或字体将疑难字突出并配备读音和解释,从而加快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信心。图表可以简化内容帮助理解,传统教学在图表利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轻松地利用图表来突破重点难点。如讲解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绪论时,可以将文学史一主两翼、三古七段等做成不同类型的图表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唐讲授唐代文学绪论时,可以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将代表性作家作品制成图表,可以让学生快速建立唐代文学发展的总体印象。古诗词学习的最难之处就是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古诗配画能创设一种媒体与诗境相结合的教学场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讲解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为了体会诗中空明寂静的意境可以配以戴敦邦《竹里馆》诗的绘图。讲元代王冕《墨梅》诗,配上他的《墨梅图》真迹的图片。讲解白居易的西湖诗可以结合西湖风景画,讲吴均《与朱元思书》可以参看《富春江山水图》。古代文学审美标准和批评术语与古代其它艺术类型有相通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其它艺术作品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魏晋诗文时可以结合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和壁画帮助学生理解其时代的艺术精神,利用宋元山水画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高妙”、“兴趣”、“空静”等概念。利用多媒体播放体现传统文化的影音也可以学生理解古代文学批评上的一些概念。如水墨山水动画《山水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山水虚中有实,实中带虚,显示了古代艺术的深厚传统。通过影片的播放,可以启发学生去理解“韵味”、“滋味”、“意境”等概念。

4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古代文学难学,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从而使得古代文学难教。若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影音时代,我们的沟通方式已经从书信变成了电话和视频,我们的休闲娱乐从阅读变成了观看影视。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他们对音影图像的兴趣远远大于单纯的文字,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打破旧规,充分利用影音资料来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诗词诵读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诵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并且能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可以轻易将名家诵读带入课堂,在讲解完一首诗词后,播放一段深情的朗诵无疑可以加深学生的体会,陶冶其性情,从而提高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学是相通的,流传下来的古代名曲众多,在流行音乐大行其道的今天,作为古代文化传承者更应该将古典音乐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在课后放一段古典音乐,不但能娱乐学生的身心,无形中也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对于学习古代文学大有裨益。现代人对影视的兴趣远远超过书籍,据统计2011年中国人均年阅读量只有4.35本,很多人可能一年未读过一书本,但是很少有人一年未看过一集电视或一部电影,而年青一代对影视的兴趣则更加浓厚,以影视带动原著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现代有许多书籍是在影视热播后才得以畅销的,《亮剑》是都梁在2000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但是直到2005年据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它的销量才大为增加。而《蜗居》和《山楂树之恋》两部书早在2007年就已经出版,但是直到2010年两部同名影视剧热播后,图书才成为畅销书。即使是名著在影视热播后也能带动其销售,《红楼梦》、《京华烟云》、《倾国之恋》等名著无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