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点汇总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3 16:24: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历史重点汇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历史重点汇总

篇1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约1度每天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

固体

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

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

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地幔2900km、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

 风

            所受的力

最后风向

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

高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平行

常见天气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雨区域

举例

冷锋

晴朗,温高压低

阴雨大风天气

晴朗温低压高

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天冷空气南下,沙尘暴

暖峰

晴朗,温低压高

连续性降雨

晴朗温高压低

锋前

常见天气

   气压状况

运动方向

对应天气

典型天气

气旋

中间低,四周高

北逆南顺

阴雨天气

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

反气旋

中间高,四周低

北顺南逆

晴朗干燥

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

气压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夏季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气候特点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

全年温暖湿润

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季风)

南亚地区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20到3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

冬季:西北风

温带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35到5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东南分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2温度的变化3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

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多年的平均径流量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水资源对经济影响:数量影响经济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效益。

现在水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数量,随人口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质量,人类生产生活排污不断增多

面对措施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篇2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教育界同样如此。教育要跟现代化建设相合拍,要为学生的综合发展着想,因此,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必然的。新课程标准自从落实以来,教育的不同层面上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使教育再现了生机和活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史实,还使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深层问题,从而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探讨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发生的种种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从灌输知识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

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出现了多元化。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目的是在应试中获得高分,而没有将历史学科深刻的人文性和情感价值观发掘出来,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历史的感触也比较僵硬。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这三个要素突出出来,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剖析和深刻挖掘,总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学习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历史老师的引导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减轻对老师的依赖程度。

第二个变化是,高中历史新的课程体系中,对课程目标的概括十分具体,包括总目标、模块目标等,学生从这些目标中就可以得知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且可以认识到具体的要求。比如高中历史“程朱理学”一节课中,要掌握程朱二人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这些观点的提出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观点的文化本质是什么等等。不同层级的课程目标中都有详细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单纯背诵书本知识。

二、课程体系专题性突出

以往的历史教材编排中,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和从中国到世界的层次来编写历史教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著都按照这个原则,这样编排有一个弊端,就是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复的,会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的编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就是改变了直线式的历史内容的编排,而转为专题性的历史知识编排。比如,必修一设置为政治制度的学习,涵盖了我国历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国外的重点政治制度;必修二则设置为经济史专题,将我国不同时代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汇总。这种专题性的编排,有助于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而且与初中时代学习的历史没有重复,就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利于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在历史必修教材中,每一册都设置了不同的版块,这些版块也是一个小专题的汇总,不同版块之间既有独特性,又有割不断的联系,能够进行比较学习,有助于知识体系之间的融会贯通。

三、兼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高中历史课程分别设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以前就存在,不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新发明,但是新课标落实阶段的高中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与之前的必修和选修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尤其体现在课程的结构方面。以往的历史选修课,就是直接将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划归到选修行列内,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选修课的设置是将必修课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细化,进行扩充,目的是满足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更多追求,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学历史的目的不只是应试,还在于人文素养的一种提升。例如,选修教材中有一个“重大历史改革事件回顾”的专题,实际上是从必修一中的政治制度这个专题中延伸出来的,它讲述得更加详细和具体,能够结合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共同思考历史,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以上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论述了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一致的历史教材编排出现改观,不再是线性历史,而是专题性历史研究,不同的专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体系,进行归纳和比较;第三,高中历史设置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较之以前,更加合理和完善,选修课不是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而是对某一专题的细致研究,能够扩大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吴卫东,骆伯巍. 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7(05).

篇3

要想保证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就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明确正确的教学理念、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需要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并对新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进行开发,从根本上满足阶段性教学活动提出的种种要求,保证让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树立正确的历史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其看成传授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知识的一项活动,所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大都比较陈旧,导致学生难以对历史学习产生较高的兴趣。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历史教师逐渐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把创新教学方法看得更加重要。要想保证课堂教学活动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教师首先要从转变自身观念做起,了解并掌握历史主干知识的发展脉络,从更高的层次驾驭历史教材。在对自我角色进行定位时,从教学活动的支配者转变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汇总创设一种和谐、宽松以及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开放的教学环境。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改和科研能力,并对自己存在疑惑的历史知识大胆进行质疑,使用全新的视野来对历史内容进行评价和分析,进一步带动高中学生参与到各项研究活动中,从而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够得以活跃,不断提升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选择问题式的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教学在对课堂提问进行设计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而保证相关问题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产生启发性的思维,保证高中生能够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形成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高中历史教学可以通过搭建问题式教学模式来保证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发展和提升,从而实现整个历史学科所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能够营造出一种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为问题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必要的教学条件,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行表达。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一代明君康熙”进行评价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了其统治时期属于历史重要的变革阶段,但是,他所实施的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无法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从而导致整个中国较为落后。教师对于这种评价需要鼓励其他学生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通过课堂讨论的开展来营造出一种民主厚重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其次,教师也要主动创设出各种历史问题情境。在现阶段高中历史教材中很多历史事件的概括性都比较强,因为高中历史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对于很多事件的掌握都是通过单纯的记忆,难以把握住历史本质。高中历史教师通过不同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突破历史教材的种种束缚,学会用发展和历史的眼光来对待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高中历史教师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和使用时,可以通过野史引入、强化研究以及突出知识来对教学活动进行开展。高中历史涉及到很多史实,教师若一味地进行照本宣科,则会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加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性。在实际历史教学,教师若能够把野史、历史知识以及演义充分结合。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把课堂朝着故事化发展,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思维知识。很多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学生难以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所以,教师需要重点教授更多的历史教学方法,从而能够帮助学生领会更多的历史规律、理清阶段性的历史结构,形成更好的历史思维。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组织学生成立研究小组,进一步帮助高中历史学生明确阶段性的研究方向、查找更多的历史资料,撰写相关的研究论文,从而不点提升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精神。

历史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具体性和过去心,历史事件难以重演,不能在实验室对历史事件进行重演。所以,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能够中运用更多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把过去的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人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让高中生对历史情境进行感知、不断陶冶自我情操,保证其思维能够活跃。例如通过辅的历史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教学方式达到听、视、触等不同的效果,对于学生的想象、观察、推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推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历史教学作为较为系统的工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原则进行充分利用的同时,进一步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高中学生在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同时,保证他们养成更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赵海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3:127

[2]张燕.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39-40

篇4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在培养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上的特殊作用

1.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其终极目的是要关注人的心灵和生存。同时它还是一门全面理解人类行为的学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通过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思考过去,理解现实,懂得社会,认识自己。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探究,有助于发展批判思维,培养独立的判断能力、合理的价值取向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服务社会。

2.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自然科学方方面面,其内容之丰富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选择地开展历史的研究性学习,并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

3.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性。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历史的研究性学习,强化学生的时空观,提高学生全盘、动态地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客观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类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提升学生应付社会变化的能力。

二、开展基于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历史研究性学习

1.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习适应能力

历史课堂中大量存在的就是常规课。常规课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认为,历史常规课的研究性学习重在按“探究”意识来组织教学内容,而不必刻意追求探究步骤的完整。如,教学《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时,设计环节如下:(1)情景引入:就“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内国际背景”,让学生看一段录像,时间约3分钟,之后学生从中归纳信息回答问题。(2)阅读课文:本节课要学习三个目,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内容,教师说明并屏幕显示阅读的要求:①构建知识结构;②指出疑难障碍;③围绕重点设计问题;④解答提出的问题。时间约10分钟。(3)教师示范提问:安排在第一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进行,时间约8分钟。第一步:让第一组成员简要说明本目的知识结构,一个同学讲不全,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第二步:教师询问学生有何疑难问题或学习障碍。第三步:教师就本目内容进行示范提问,如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一化三改”是怎样完成的?有何重大意义?等等。第四步:上述问题都是本课的重点问题,教师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逐题解答。(4)学生模拟提问:安排在第二、三目中进行,时间约15分钟。范式、程序与第二环节相同。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提纲挈领就本目内容进行总结。(5)小结讨论:时间约5分钟。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全局性的把握,安排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失误?造成失误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应吸取哪些教训?(6)学习反思:时间约2分钟。突出个性,整理知识,研究不足,及时矫正,实现“堂堂清”。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努力建构开放性的课堂,呈现开放学习的态势;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强调合作与交流,关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适应学习需求。

2.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强化生活适应能力

高中生求知欲旺盛、自我意识增强,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不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感效应等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转变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有强烈求知欲的探索者。当学生从封闭单调的学校教育向社会拓展后,他们对学习历史的认识必然得到升华。

3.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交往适应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大多都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都是既分工又合作的,每个学习环节都对课题的圆满完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要求每个成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历史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能力、性格和知识结构组建课题组和合理分工,引导学生及时交流、协调矛盾、统一进度、精诚合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图文资料收集、甄别、归类、汇总,通过对问卷的设计、实施和统计分析,通过访谈和社会调查,通过激烈的讨论和深刻的反思,可以养成既合作又独立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和交往适应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9009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强烈关注。利用数字化教学媒介建立起来的微课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提升微课教学效率,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实践探索。

一、微课的制作

微课是指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建立以互动式为教学目的的基本模式。微课的具体长度一般会控制在8~10分钟,在简短的课程流程中要集合相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且要求教师用最为便捷的方式保证基本教学水平[1]。在基础的微课制作中要遵循相应的要求,首先是基础微课模板。制作微课需要进行相应的课题选择,基本方案的设计,相应素材的整理和汇总。由于时间和内容上的限制,教师要在微课中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个知识点,并且要配合相应的案例,以保证微课的基本价值。其次是微课的教学方法,对于微课内容的选择要求教师进行独立性的课题规划,保证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将基本的课堂教学流程融合在实验和讨论中,保证整个微课理念的健全和体系的完整。最后是及时的教学反思。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要对形式和内容进行及时的反思,保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尤其是历史学科,本身就是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的学科,教师要在微课教学后充分了解学生的吸收情况,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出发,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微课模式学好高中历史课程。

二、微课的具体运用

1内容上的融合

教师要在微课讲解过程中保证微课内容和实际教学内容的高度融合,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课件,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并且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充实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的讲课过程中要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并且对课程内容进行集中的强化。教师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要及时跟踪自己的教学行为,保证微课设立了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突出基本重难点,建立同步的教学框架,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十三课《》时,要在微课课件中将的发生背景进行内容的整合,通过微课课件将整体脉络整理出来。教师要在微课课件播放前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并设置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微课的学习。另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微课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和扩展,保证学生形成严谨的历史思维,借古思今地进行历史事件的学习[2]。

2细节处的融合

教师上课时要注意教学细节的把握,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保证学生在教师宏观引导的基础上完整地内化知识点,并且顺利吸收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细节处的讲解。为了更好把握课程细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建立,形成基本的历史文化专项内容学习,细化课本中的内容,并且对学生建立的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指导。教师只有强调了具体的细节教学,学生在观看微课时才能有学习线索的寻找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3效果上的融合

历史课程的意义就在于教师要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形成对历史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熟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模式,利用微课课件强化基本教学效果的融合,保证学生的带入感。微课程和基础历史课程需要教师进行基础效果的融合,保证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交流模式[3]。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师要对微课和教学内容进行基本的效果融合,学生通过微课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充分认识工业对于现代生活的影响。

总而言之,作为数字化教学媒介的载体,微课能更好地辅助教师开展相应的教学。教师要充分进行相关内容和教法的革新,利用微课打造更加完善的高中历史课堂。

[注 释]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和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篇7

一、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优秀表现。教育领域也是很早引入信息技术的领域之一,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推广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城镇中小学中,基本上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这些设备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哪些便捷呢?

1.放大了课本内容。在没有多媒体设备之前,学生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看自己的课本,开小差的机会比较多。而且学生的关注点也容易因为短暂的走思而与老师产生偏差。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课本内容放大到屏幕上,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

2.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设备除了可以将已有的教学内容放大到课堂中来以外,还可以应用互联网搜索到许多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尤其是一些音频或者影像资料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

3.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有些教学内容较为复杂,但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之后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就让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同时减少了老师讲解的时间,能够进行更多的教学内容。

4.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备课过程中多了更多学生可以参与的环节。备课不再只是老师一个人的工作,可以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充分运用任务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地位,把课堂主导的地位还给学生。

二、信息化在课堂中的应用范例与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随着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普及和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信息化因为其在教学当中的优势,被更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

1.将课本内容和习题内容集中放大展示到了屏幕中。这样老师可以根据自己要考查的重点,对课本内容进行增减,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

2.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扩充课本内容。利用互联网寻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内容,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能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课本内容。

3.变平面为立体,降低知识网络构建难度。学生接触到的都是课本平面知识,如果形成知识网络是比较难得的一个过程。利用幻灯片,可以根据授课重点,为学生直观清晰地展示知识网络结构,方便学生模仿学习。

4.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在备课环节中,可以将幻灯片制作、视频准备等步骤分配到不同的小组进行准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自己想了解的背景资料。在上课时,由学生中推举出一名主讲人,来为学生讲解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最后由老师对没准备到的重点内容进行补充或者对大家的成果进行讲评。这样能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关注度大幅度得到提升,也让课堂变得高效。

那么,具体到高中的历史课堂中,我们应该如何应用信息化的优势来开展教学活动呢?

1.利用互联网搜集展示专题图片,营造历史环境氛围。高中的历史课本中,讲述历史事件和事件意义的课文内容很多,图片内容所占比重较少。不能很好地向学生全面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通过互联网多搜集一些图片,可以更丰富立体地向学生展示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当时环境下的历史事件,从而对所学内容也印象深刻。

2.利用幻灯片形式展示时间轴。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历史课程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可以建立起一条时间轴,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在没有多媒体设备之前,老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板书表格帮助学生梳理,不够全面直观。如果利用多媒体设备,搭配上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总结,不仅能涵盖更多内容,还能更直观地展现出中国史和世界史时间轴的重叠。这种做法能有效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保持思路条理清晰,复习时更有效率。

3.分配备课任务组织学生自己讲课。因为学生越来越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可以将备课人物合理分配,将历史课堂交给学生自己来主导。最后老师对重点、考点进行点拨。这样学习能抓住学生兴趣,通过自己的准备也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4.将模拟练习题放大到幻灯片里。高中阶段,虽然有很多考试,但是也意味着没有很多的时间,同时给全班学生做统一的测验。历史知识点比较细碎,需要及时检验学生的记忆和应用情况。这种方法能充分利用课堂中的碎小时间,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当堂反馈出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是否达到了老师的预期设计。

三、信息化在历史复习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课堂教学中有一类特殊的课程在整个教学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历史复习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复习课几乎占据了总教学课时中将近二分之一的时间。

主要原因是由于高中历史的主要教学内容与初中阶段内容重叠交叉,在讲授新的历史知识时,其实就是在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另外,作为高考文科考查的科目之一,历史学科由于内容多、时间线索纷繁复杂,给复习课带来的任务量一直很大。较为传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划分专题复习。这种复习方式主要根据时代背景或者主要历史时间进行专题划分,然后细化专题知识点内容,带领学生梳理复习。优点是这种划分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而来,复习与检测都较有针对性。当然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教学大纲中会有一些重叠划分内容,复习时没有连贯性或将两部分重叠内容进行对比时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轴关系会给学生自己复习留下难题。

2.依据时间轴复习。这种复习方式应该是最科学的方式之一,不仅在复习时有线索可依,还可以建立清晰的时间网,了解各个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是这种复习方法工作量大,全部靠老师一个人来整理,达不到让学生梳理复习的目的。

相较传统复习方法,信息化历史复习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但是却大大降低了我们复习课备课的任务量。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直观放大地将专题表格展示给学生。重叠内容也可以归纳在表格中利用数据图片进行充分对比展示。其次,数据检索排列功能的充分应用可以轻松地帮助我们梳理出不同的历史事件时间轴,并且能够随意拆分重组。这些内容还可以布置成为小组作业,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全班进行数据汇总。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复习课中,改变复习课“一言堂”的现象。

信息化在新课教授、复习课的整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对于信息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更广泛地推广和开发。

参考文献:

篇8

2003年9月,我市组建了历史学科中心和地理学科中心,挂靠在教育局教研室下。学科中心主要负责全市史地学科建设的统筹工作,主要包括:

1.制定学科发展规划

在详细分析各校史地学科的师资队伍、学科教学、学科教研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全市史地学科发展规划,对史地学科相对薄弱的学校和年级提出明确的改进要求。

2.制定规章制度

制定史地学科教育教学常规、教师评估考核细则、教师激励制度等,使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3.加强教学督导

督导小组对照“常熟市史地学科教学十到位”要求,对教师教学逐项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并做好持续的跟踪督促工作。“十到位”即课前两到位:计划安排要到位,校本研究要到位,课中三到位:习惯培养要到位,方法指导要到位,教学管理要到位,课后五到位:督察环节要到位,单元训练要到位,补差工作要到位,反馈工作要到位,交心工作要到位。对于在督察中发现的亮点和特色,及时加以总结、提升和推广。

4.加强考试研究

学科中心与省内各教研机构及知名学校建立广泛的联系,及时获取丰富的考试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研究和筛选,将其中的有效信息及时与各校教师共享。比如: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要求由考查知识的细化度、准确度,向考查知识的深广度、运用的灵活度转变,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重视历史的社会教化功能等。对此,历史学科中心多次组织教师研讨会,达成了高考复习的如下共识: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强化以新情境、新材料为命题角度的题型训练。结果在当年的高考中,我市历史学科成绩在江苏省县级市中遥遥领先。

学科基地

为推进学科建设,我市自2003年1月起开始设立高中历史学科基地和高中地理学科基地,并出台了《常熟市学科基地管理办法》。学科基地的评选标准为:师资力量强,有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有突出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学科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目前,我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设在梅李中学,高中地理学科基地设在尚湖中学。

学科基地在全市的学科建设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结对帮扶

由学科基地校牵头,打破校际壁垒,将全市同学科的教师按照能力和水平的不同进行差异配对,“以老带新”、“以名优带后进”,促进全市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

2.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

学科基地校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比如:每学期定期举办大型的公开课观摩活动,组织名师到各校开展考前辅导和专题讲座等。

3.培养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学科基地通过学科教研活动、学校推荐等方式,在全市史地学科教师中确定若干位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使他们踏上名优教师发展的高速通道。

4.推进系统的课题研究

学科基地每学期都会向各校教师征集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些共性的、难度较大的问题,由学科基地牵头设立总课题,下设若干子课题,面向各校招标,研究成果共享。这样既可以避免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又可以促进研究的深化。

5.举办学科发展论坛

新的教材内容、教学理念、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学科的发展方向。史地学科内容如何重组?各学段的教材如何衔接?史地学科建设是关注知识的客观性、系统性,还是关注知识对学生现实生活的价值?这些都是学科发展论坛关注的热点话题。

大备课组

自2004年以来,市教研室针对全市史地专任教师数量有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通过整合,在全市范围内组建大备课组,每个年级均有一个历史大备课组和一个地理大备课组,分别设正副组长各一位。

1.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为便于及时沟通交流,协调各大备课组的活动,我市于2004年创办了史地学科网站――“琴川百家”,网站下设教育信息、教师信息、活动区、通知栏、资源库等窗口。优秀课件、精品教案、教学反思等均可以上传到网站,供教师分享。一些名师在网站上创办的教育博客,成为课题活动记录、教师研讨交流、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和阵地。

2.备课

大备课组每月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围绕下一阶段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法、学法的选择,例题、习题的精编和教学手段的优化等展开讨论,并形成指导性文稿,通过“琴川百家”传给每所学校。

3.开发课程资源

随着高中史地大备课组的建立,团队战斗力不断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也实现了从量的放大走向质的提升的飞跃。目前,各校均用上了大备课组教师精心编写的课程资料,包括学案、课件、阅读资料、单元练习、综合试卷等。因为在编写中考虑了本市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并配合教师的上课进度,因此教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组织教学沙龙

为了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教师畅谈自己教学教研的心得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和经验,大备课组有针对性地组织了3类教学沙龙:一是立足随堂上课及随堂听课的日常教学反思沙龙,二是结合新课程展示课的案例研讨反思沙龙,三是针对新手型教师、合格型教师、骨干型教师的不同需求而开设的分层反思沙龙。比如:我们开展了“教学常规找差距,师徒结对促成长”沙龙活动,旨在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周期;“教学凝练生特色,科研推动上台阶”沙龙,为合格型教师向高位走强献计献策;“内部挖潜破阻滞,理论深入跃新高”沙龙,剖析骨干教师的“高原期”现象,帮助他们走出教学理念上的误区,不断开拓创新。

小备课组

小备课组作为学科管理的基层单位,要认真执行学科中心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大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形成终稿,做到“大统一,小特色”。

篇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诸多教育理念不断渗透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如建构主义、认知主义等等,在各种尝试中,笔者认为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比较好。

一、小组合作,多管齐下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潮流和新思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它的主要特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能建立起双向或者多元的对话关系,通过多元对话来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

小组合作,利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来促进学习,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达到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的综合提高。摒弃教师讲授的单一方式,让学生“我的学习我作主”,确实是一种非常合理优化的学习方式。

二、常见问题与有效对策

笔者在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一段时间以后,却发现了一些操作上需要注意,或者说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经过查阅相关的理论著作,结合对相关课堂的细致研究,找到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关于合作小组分配的问题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习的最小单位不再是学生,而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小组建设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突破口,力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激发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效率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其中就包括小组的组建方法,小组成员的分配是小组学习效率高低的一个基本前提。

常见的操作有两种方法,一是班主任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比较熟悉的、平时交流较多的学生在一个小组。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只要能凑齐熟悉人数的小组在今后的课堂表现中肯定是非常积极的,交流讨论探究的深度应该不用怀疑。但是,这样分组的弊端也很明显:比如好说话的,好做小动作的学生往往会选在一起,影响课堂的纪律;还有就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被选上,平时有些人员不太好的,或是比较沉默的往往就没有人选,那么他们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调班吧。如果将大家选剩下的那些组成一个组,那就更糟,课堂上别想他们会有什么效率可言了。

另一种做法就是班主任老师自己排,当然如果班主任老师能认真研究学生,仔细了解个性,那么还是能按照个性特点、学科表现等方面合理分配的。但是这样分配出来的小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去相互了解、适应,短期内的课堂质量将会受损。

(二)关于合作学习展示的问题

1.少数学生不积极

在课堂交流或展示的环节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只听不说,或者感觉自己是局外人一样。这个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自己能基本学会,不想和其他同学交流,没有合作意识,认为交流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对于这样的学生,小组长要引导他,慢慢影响他,让他逐渐融入其中。如果引导之后仍无改观,那就需要老师出面做工作了。另一种情况就是学不会,因自卑而不敢交流。对于这样的学生,组员要主动帮扶、教师要重点指导,让他学有所成。在提问展示环节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并鼓励赞赏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最终打消他的自卑心理,在这方面我实行了一套方案,采用积分制:让历史课代表将主动展示的同学记到《评价表》中,每周进行汇总。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再评选出“优秀小组长”、“最佳学习者”等等。这个问题的前提在发现、关键在解决。

2.个别学生太积极

由于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导致个别在历史成绩上有明显优势的学生,见题就抢,总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样做对他来说固然是好事,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比方说,某节课上讨论的几个问题对于其他多数同学来说,是需要更多的思考时间的,当大多数人还在思考的时候,你就将答案抛出来了,一来他人对这个问题理解的不到位,二来会更加挫伤一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在历史学习上有欠缺的那些。从而在以后的课堂上会产生惰性、依赖性,问题一出来,他就想:“反正我也没人家答得快,算了。等着听别人说吧。”为此,我采用了一种新的积分制:问题提出以后,不是谁想答就答,而是按照某个顺序轮流进行。比如说某题轮到第二组了,该组就得有个同学主动来展示,展示不充分的话,也将由该组的其它同学优先补充。倘若该组没人主动答题或者也无人补充作答,那么机会就会留给其他组,哪组表现好就给哪组加分。

3.学习习惯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展示的同学表达不清,听的同学不认真。这种现象将直接导致教师不得不将该问题的内容再讲述一遍,这就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个问题是比较常见而又很让人头疼的,需要历史老师在平时注意锻炼学生听与说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上表达的效果。课堂上的一些问题教师非讲不可的话,那就一定以概括和总结为主,力求简洁。

针对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以上列出的都是一些形式上的小问题,在历史课堂上能否高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教师在备课中能够对讨论的问题做到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前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固然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合理性,但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层次的学生而言,将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逐步完善的课题。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愿诸多同仁能够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仔细探讨课堂的若干细节,巧妙构思独特的课堂设计,走出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05-01

就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来说,不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科目之一。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从历史角度出发,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往往就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经过为主要的教学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历史之外的旁观者,对历史事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一味的跟从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点之外,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历史人文素质的教育,简言之就是"以史明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转变相应的教学理念,从历史的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将历史进行还原,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比如就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第三单元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在传统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节省课时,通常会直接为学生进行相关的总结,让学生进行记录即可,但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就应通过这些活动课程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同时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为自己一方的辩论提供有力的依据。在辩论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但要控制好秩序和时间,让学生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掌握并巩固相关历史知识点,学会站在现在的位置,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事件的来龙去脉,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2.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课堂呈现方式

除了上文中讲到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之外,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就历史课程本身而言,如果单从课程内容来看,有的历史事件与现在的时代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学习热点,于是历史课程也就成为了学生眼中枯燥的代名词。针对这一现状,历史可侧很难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丰富立体的历史课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不同的呈现。比如就八年级历史教材第一单元""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收集相关的资料或视频,开展正式的教学之前,可以播放一遍让学生进行观看。在播放之前,教师应准备2~3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避免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毫无重点。

与此同时,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就一些较难的历史讨论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最后进行小组意见的汇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对象。因此,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组织之外,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初中教育体系的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