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24: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科学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刚踏上讲台时,我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学生根本没有兴趣,我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知识的接收器,采取很传统的讲授、灌输的方法导致学生学得很辛苦,课堂很低效。于是我就反思,我可不可应用教育科学知识来强化我的课堂。以前我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而是自己大包大揽,将知识生硬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1.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为此,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的差异,采用量力性原则,教师在熟悉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制订短期内实现的、难度中等的目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每次评价过后,根据评价等级,让每个学生制订下次超越的目标,贴在书桌上,并附上名言警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引发学生自省反思,端正学习态度,还有利于激发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2.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
采用开放式、民主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还包括师评、生评、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能根据反馈,及时整改,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对于经常调皮的胆汁质的学生,施加惩罚过后,表现稍有好转,教师就应撤销部分惩罚,从而达到负强化的效果。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应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奖励,从而达到正强化的效果。
另外,还要善于利用有关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理论,根据学习任务难度,恰当控制学生的动机,这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具体体现。
二、强化课堂效果,巧妙运用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就是利用短时记忆,不断重复,多次记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的,编一个顺口溜,歌谣什么的也要给记住。归根结底,就是不要傻记,遇到知识要多思考,想想它们和你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已有认知结构,见过的场景――情景记忆,生活的经验――举例等,到底有什么关系。例如,在学习数轴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数轴的性质,运用“缩减关键字”记忆法,总结为“左小右大”,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知识的应用性,也取消了后进生学习数学习得性的无力感,这样教学就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
三、注重学习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
根据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只要两个知识之间有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就会发生关系,就能发生迁移,这种联系可以是简单的,可能是复杂的,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两个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概括知识之间的关系,发生前后的迁移。比如,我们在举例子的时候,例子往往就是一种迁移,一种从普遍到特殊的迁移。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先让学生温习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很轻松地根据一个“折纸的游戏”的特例,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由特例推广到一般,从而彰显了新课标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还有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越抽象的知识越有利于发生迁移,也就是上一段所说的一般迁移的过程,因为越抽象,就越具有代表性,例如,习得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后,更容易接受菱形的概念和性质。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就要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新课标,联系教育科学知识,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并且灵活地把心理学知识贯穿于数学教学环节之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公民要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独立运用科学方法来处理科学问题。而科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与年龄及心理成长息息相关,这也是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与心理学实验相结合是很必要的。
一、小学科学素质教育的拓展
小学科学素质教育指的是在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端正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不断更新,在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准确地掌握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思想,在日后的科技发展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具备科学技能,而不是简单地具备科学知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宏观的操控能力,整体把握“公民科学素质”的推进。
二、小学科学教育与心理学实验的结合实例分析
小学科学的前身是自然课,对照《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是培养国民科学素质的学科。注重科学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启蒙阶段,到成熟阶段,从接触植物、动物再到整个自然界的生物,发展的变化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而心理学中,结合年龄特点等,与科学学习接轨,辨别科学知识中的真伪科学是有必要的。例如,在学习植物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对周围事物都能细心地观察,对掌握植物的特征保留已有的经验,所以,学习中能够唤起记忆,教育者应结合这一特征,应用经验心理学与经典心理学,大胆开拓学生的眼界,不拘泥于教材,为日后的植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科学素质教育与心理学实验结合的前景发展前瞻
【关键词】 课堂教学;组织行为;教学模式
1 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行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为应该是与“教学生学”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观。施良方教授曾把课堂教学行为划分为主教行为、助教行为、课堂管理行为3种,其中主教行为又分为展示行为、对话行为和指导行为[1]。以上诸多种行为的实施都离不开组织行为,只有组织得法,实施得当,诸多教学行为才能得以实现。笔者所言的组织行为:即把事物的构成要素进行有效结合的各种活动与做法,表示的是一种教学行为。我们将这种教学组织行为放大就是要突出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职能,相对的弱化了其讲授知识的职能。
当今推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大学课堂,提倡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介入学习,全程设计、掌握、了解所学大纲内容、目的,以求达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任务与环境的复杂性及达到目的的重要性,使全部问题或学习任务成为学习者自己的问题或任务;同时培养创设问题能力,营造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的学习与开放环境[2],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和情景的创设较强地表现出组织的活动行为特点,其中包含了对教学内容的再组织、教学过程的缜密安排等。研究结果显示[3],这些教学组织行为的不同决定了引起学生学习意向的程度差异,最终将对学生的择业、就业产生影响。
2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与学是一项双向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都会对另一方产生心理、情感上的影响。所以,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行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积极有效地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这种意识可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兴趣及奋进和积极性,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预期的目的。
教与学双向互动模式既是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一言堂,只注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具体采取了教学大纲公开,学习目的明确,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方法多样,教学思维开扩;出现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调动和提高,学习空气空前浓厚[4]。
3 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目标
创新能力绝非一种单纯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以及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而且是一种追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主动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是利用所学科学知识来追求人类的自身完善,获得整体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指导思想,笔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性、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设计了如下方案,并对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作了数理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教与学双方都明确教与学的目的,经过共同的努力,效果非常显著[2]。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 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6):55.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
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颁布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设》的文件,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的界定。它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教师专业化包括教师的职前专业培养和职后专业的继续提高,它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教师的职前培养即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既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化终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教师的教育水平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教师的质量体现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中,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性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保证。我国的教师教育目前仍存在着学科水平低、办学条件差、培养规模僵化、教育观念落后,课程设置陈旧、专业化程度不强等种种弊端。
二、目前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受教育部委托,研究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讨论稿)》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课程”专指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教育类课程。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开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1.开设的课程门类太少
目前,我国的教育类课程仍然是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老三门课。而美国和日本,教育类课程大多在10门以上。如美国大学的教育类课程有教学过程、儿童发展、特殊类型学生的特点、职业道德、学校体制与管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传播媒介与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计与评估、课堂管理等10多门课。日本大学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有初等教育原理、中等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指导、学校管理、学校行政、社会教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学校卫生等课程。
在教育类课程开设的形式上,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极少采取一门课一学期的实施方式,其教师教育课程多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课时根据各个专题的特点及需要灵活掌握。在英国的3+1模式中,专业选修课围绕教育、课程、学校、学生等问题设计了31个专题,而学生只需要选修两门课程。日本有关教职的课程43门,其中选修课32门。韩国选修课的设置则遍布除大一之外的其他三个年级。
2.课时所占比例过低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70多个国家教师教育的情况作了调查,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差异很大。但综合来看,学科课约占领35%,普通文化教育和教育理论各占25%,教育实践占15%。
某些国家的教育类课程约占总学时的20%~33%,我国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6%~8%,这与西方教师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如美国四年制本科教育科学占全部课程的20%左右,英国达到25%,德国占20%~25%。
3.理论陈旧且与实践严重脱节
近年来,一些学科如脑科学、认知科学等心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对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现在的心理学教材基本上还是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知识的大拼盘,教材知识体系和内容落后,根本不能反映当今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再如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现今基础教育影响极大,而现在的教育学教材根本没有涉及这方面,学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一无所知,严重脱离基础教育实际。
4.教育实践
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师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职业训练,才能有教学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育科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总结出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经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才能转变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走上教育岗位前的最重要的实践锻炼机会,对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教育实习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教育实习时间短。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为6周左右,仅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左右,学生刚刚熟悉了一些教学和教育工作,就匆匆结束了。英国教育实习时间为12~18周,日本14周,德国72周,法国27周。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离,师范生对现在中小学教育现状一无所知,以至于到了中小学束手无策。三是高校的指导教师一方面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大,另一方面长期和中小学不打交道,对现在中小学已发生很大变化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根本不了解,指导学生缺乏针对性,甚至帮倒忙。
三、学分制条件下构建教师教育课程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只要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就可毕业。学分制有三大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制定出科学、规范和可操作的制度,运用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预期数量、规格和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教育专业实施学分制,优点是能够创建富有弹性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智能的差异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课程设置是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要改变现行的教师培养模式主要侧重学科知识,其课时占60%的局面,按照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应具有比其他专业更宽泛的知识,具有接近于综合院校的学科知识水平、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有创造性的教育研究能力。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可设置为三个模块:通识教育、专业学科教育和教师教育,三个模块的学时数各占三分之一。其中每个模块可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1.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分三个系列,即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论
心理学课程具体门类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社会心理学、教师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问题学生诊断与干预;教育学课程具体门类有德育原理、教育评价、课程论、教育哲学、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专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另增设反映当代最新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论最新研究成果的课程。
2.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必修课开设的课程是一个未来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科学知识。选修课开设课程主要是拓宽知识面、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两者的比例为1∶3较为合适。
3.教育实践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总时间应达到一个学期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29-01
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途径,在主阵地上扎扎实实地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课堂不但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
1.地理素质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地理爱好
爱好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爱好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因而,假如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爱好,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地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把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爱好的内因之一。揭示地理知识中的新异之处,可使学生猎奇喜新的心理,转化为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教学中也可适当联系地理科学的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新问题,如南北极考察、太空探索、外星文明、厄尔尼诺现象等,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2.通过现代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现代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象、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主要以图象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我将大陆漂移假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软盘装上计算机,然后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再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现代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2008年我校实施新教材以来,由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试用我校的教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校好多科目成绩进入三门峡前9名,得到校长的肯定。
计算机运用、多媒体教室建立、信息网络连接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和技术,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和必要手段。所以学会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重要标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本领。
3.地理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将某章节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这样可促进学生看书、思考。我们应遵循一个原则学生会的老师坚决不讲,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学生通过看书、思考完成。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多变灵活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天气系统时,我就采用自学法,我列了一个表格让学生从锋面的概念、示意图、雨区、坡度、天气、典型例子等方面对比学习,学生通过看书、资料一一得出答案。通过长期的自学学生掌握了很多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4.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纵弄不清楚。经试验,改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用乒乓球做一个小地球仪,然后评比,看谁做得最好。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还向教师提出了不少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学习世界地理时我每天都让学生画一个图形,13个地区8个国家学生都一一画了,经过画图学生真正掌握了世界地理的知识。
5.实践是学习地理最好的方法
以往地理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高一学生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时,学生很难理解,我就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上竖立一根标杆,让学生把书本上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积极性可高了。
6.地理素质教育语言也是一门艺术
教师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可以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特殊地理语言--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顺口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丰富教学也很有帮助。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或直接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效果良好,并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到内蒙古高原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歌词去唤起学生的遐想,让他们用美好的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点做法,大家不妨试试也许对你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思想》、苏立康主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
[2]《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也引起了人们的很多议论。诸如对高校合并的利弊、对大学圈地的是非、对招生制度的改革、对贫困学生的窘境,等等,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而在各种见仁见智的说法中,在高等院校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可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既符合当代社会教育发展规律,又是教育界人心之所向。因此,必须对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认真探索办好素质教育的各种途径。
一、科学技术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素质教育包括多个方面,比如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在于提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深刻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人文关怀。要实现这一点,开设相应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些课程中,科学技术史不可或缺。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而科学技术史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最佳桥梁。科学技术史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交叉点,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是现行文理分科教育体制下联结文理学科的一座桥梁。是文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精神的理想途径,是理工科学生培育历史意识、学习人文精神的优选课程。对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来讲,科学技术史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
但是,就中国高校而言,科学技术史的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另一方面就教学过程来说,如何把握科学史的内容,使之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学者们因为多关注于自己的专业研究,很少有人对之作深入探究,因而显得缺乏相应的思路和理念。
科学技术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所谓古老,从某种意义上说,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其萌芽。古代社会的学者也探讨自然现象,他们在探讨自然现象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前人已有的工作进行梳理,这就是科学技术史的萌芽。而到了十八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一批以各门学科为对象的专门史著作,这更标志着科学技术史的发展。但科学技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树立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研究目的,实现了建制化的要求,并且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则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事情,是经由比利时学者乔治・萨顿坚韧不拔的努力而得以实现的。从这一时间节点来看,科学技术史仍然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成为独立学科后。首先在欧美国家得到发展,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事业,在民国时期已有李俨、钱宝琮、钱临照等前辈从事过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共和国成立后,首先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该研究室后来升格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为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大本营。除此之外,在高校中也存在着少数科技史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机构的设立,标志着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制化在我国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199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隆重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科学史系,它的建立是科学史学科在中国建制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嗣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与科技管理系,以及别的高校中的科技史系也相继成立。这些,标志着中国高校中的科学史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高校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史学科,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当然选择。因为科学技术史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其教育功能。科学技术史以历史上的科学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志超教授曾经动情地说:“科学史是纵览古今,兼治文理,横参中外,汇通天人的大学科。”此殆非虚言。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史学科的这一功能,它在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科学本身和认识应该如何正确应用科学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对于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营造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是现代社会教育的制高点,具有如此重要教育功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当然应该在高校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作为素质教育内容的科学史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把握的方方面面
科学技术史联结中外,纵贯古今,横跨文理,包罗万象,内容十分丰富,这既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教师在七尺讲台上的思想驰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为教师高屋建瓴纵览全局深入浅出的讲解制造了障碍。内容的博大精深与课时的有限及学生学业的繁重构成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如果解决不好,不但不能实现在素质教育中开设科学史课程的初衷,反而会把学生吓跑。因此,教师在讲授科学技术史课程的过程中,就必须下决心将一些东西不列入教学内容之中。惟有如此,才能突出主线,简明扼要。
科学技术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在授课时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揭示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一种高级思想体验,只有具备历史意识的人,其知识结构才是健全的,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会对人更加宽容、对事更易理解,才会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持更符合社会实际的态度寻找相应的答案。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方面,科学技术史大有用武之地。科学不是用一个个概念串起来的,也不是用一堆堆成果堆积起来的,而是从活生生实践的历史中走出来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科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讲述出来。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可是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史著作,特别是中国科学史著作,大多注重对细枝末节的考证,忽视了对宏观发展过程的把握;注重对具体科学史事件的研究,忽视了对隐藏在各种具体科学史事实后面的原因的探讨。缺乏对因果关系的探讨的著作,极容易误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使那些缺乏历史感的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他们在其他课程中接触到的那些科学概念是先天就有的。或者是科学家造出来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形成先验论的思想方法。既然已有的供学生参考的科学技术史著作已经包含了这样的不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应该注意这一点,设法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弥补这一缺陷。任何科学知识体系都有其历史的发展形成过程,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述这个过程。
在当今的时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文社科类学子都不能以“科盲”自居。而要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进行现代科技教育,弥补其因过早实行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缺陷,科学技术史就应该是一门优先考虑的学习课程。对于理工科学生来 说,他们所拥有的科技知识,大都局限于其专业领域之内,因此对他们也同样存在着进行科普教育的问题。面对这种现实,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史教育时,必须重视对重大科学技术史事件中所蕴含的具体科学知识的讲解。例如,我们在学习“开普勒的历史作用”时,不可能不涉及对太阳系天体运动状况的介绍,以及对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阐释,这种介绍和阐释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样,在讲授“量子力学”时,如果对量子力学所涉原理讲述不够,未能使学生充分把握,那么,要让学生懂得量子力学史,就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技术史教育的同时,学到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史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科学本身的理解,这是科学技术史教育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为教育界所公认。作为一个科学技术史教育者,我们的任务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史学科的这一功能,让它为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注重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
在讲授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科学技术史课程时,还要重视对科学精神的宣扬。科学界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例如从自然本身出发来解释自然的信念,不迷信、不盲从的理性批判意识,注重实验、讲求实证的实践精神,等等。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上伪科学的当,究其原因,不在于他们缺乏科学知识。而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精神。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才一直在提倡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历史地位,正是它一次又一次超越伪科学、超越迷信的结果。讲授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使人们更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进行科学技术史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充满人文精神。科学技术活动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工作者首先就要处理好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就包含人文因素在内。所谓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对待他人、社会和自然。这些因素既是科学能否发展的前提。更是人类社会肌体是否健康的关键。科学正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史所记录的,就是这一过程。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的历史。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的科学技术史教育,对此应该有充分的反映,以期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体、社会和国家有责任感等方面有所提高。
四、高职院校尤其应引进科学技术史教育
关于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情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同志曾于2007年对北京、河北、浙江、广东、山东、重庆、河南、吉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市所属的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26所高等职业院校的987名教师、40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关高职院校的校(院)长进行访谈。调查表明,由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厚,加之当前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人文教育处于边缘状态。具体表现在:(1)人文教育未列入学校整体规划;(2)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3)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4)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少职业特点;(5)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不高。为解决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作者作了诸多探索,其中一条是: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虽然作者只谈原则,未能给出具体的操作手段,但却引起了笔者强烈的共鸣。
大力加强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操作手段,高职院校尤其应引进科学技术史教育。
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除注意以上所述基本原则之外,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对课堂讲授内容要有合理的偏重和进行合理的取舍。
科学技术史可讲授的内容非常多,而本课的课时数又肯定非常少。所以我们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精选精讲,凡涉及的内容一定要讲深讲透,确实做到让学生领会要点,并能举一反三。
避免只讲授抽象的理论,通过讲授具体案例生动地展现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在具体的人和事中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注重在教学中结合本校或本人的学科与专业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一般的科学史知识的同时,了解本专业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方向,或更进一步体会学术研究的要领和规范。
1“实践取向”的本质
1.1理论滋养:其价值在于实践,是将教育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形成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省性态度,再经过反省和升华教育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都离不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滋养。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虽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是不等于完全离开教育科学知识去盲目的实践。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更加期待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甚至通过这种结合,衍生出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的新经验。1.2知行统一的教育:知行统一是将传统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当下时代变革中,减弱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将两者的差距融合到最小,使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在当下时代变革中获得理论和实践的新生命。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是用实践中各个教育环节,在教育情境中来进行实践,形成一个知和行的师培养体系。并将实践作为培养小学教师和成长的重要项目,加强其课程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达到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新高度和变革。知行统一的教育必然是从理论与现实差距入手,不断的改善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使得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之时,注重实践的运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有机统一,完美体现教育之美,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的原则
2.1系统设计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系统设计专业的原则。在对小学课程设置时,老师应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眼光的基础上,以促进小学儿童的全方位学习发展为课程设置,从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设置经验入手,注重小学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系统的对小学课程教育内容进行设计,掌握小学教育实践的系统性,便于小学教师掌握教学的本质,围绕实践教学的核心,从多个角度对小学实践教学进行综合评估和系统评价。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是在逻辑教学基础上,对实践内容的整合。2.2突出实践的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突出实践专业的原则。贯穿于小学教育的整个理论。通过教育实践改变教学的焦点,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置的高度统一,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激发教师的潜能,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并充分的做好教学准备。突出实践的特质,摆脱理论性教学的局限性,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性的改革。突出概念原则,以实践知识的呈现方式,突出实践的内涵。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围绕实践教学为核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模式,便于小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2.3终身发展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终身发展专业的原则。从教师职前的学习,入职后的教育实践和若干年的教育经历来看,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过程,因此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课程设置也要以专业的发展角度来制定。保证小学教育得到终身持续发展,并从实践教育的本质入手,发展小学教师实践教学的思想意识,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丰富教学成果,奠定小学教育课程全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的发展。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价值,在于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不断的将小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创造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取向具有终身发展的原则。
3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议
3.1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的建议。明确小学教师的定位,应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并熟悉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授流程和方法,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了保证小学教育实践取向教育课程的实施,应严格要求小学教师具备教学经验,尤其以多年教育经验者优先考虑。才能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将学科课程、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相融合。平时小学教师还应该相互进行多方位,多渠道的学习,长短互补,取其精华,最后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知识。3.2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专业课程的建议。建议学校、老师,对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改革,老师之间强强联手,互相取长补短,将优秀的实践教师组织在一起探讨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及时反馈信息,将空洞的理论课程,枯燥的教育方式,尽早的摈弃,实现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3.3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构建合作伙伴关系专业课程的建议。有效的合作关系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改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脱节的问题。建立大学-小学合作伙伴关系是小学教育实践取向的重要设置和保障,可以通过大学-小学之间合作培养全面协同的优秀教育者。可通过共同研究课题、参加论坛互动,学校之间相互观摩学习,相互教授课程,进行深度的学习和实践,由单一的教授实践方法转变为多层次的教授实践方法。相互之间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的素养,为教师专业知识成长提供了一个资源互补的高效平台。
4结论
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并通过对小学教育课程进行设置的价值导向的选择,应用实践构筑实践与理论的统一。立足于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教育的内在特性。基于实践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理论诠释。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寻找内在的规定和诉求,构建经验主义情景,支持教师的实践工作。从现实的实践统筹小学教育专业的全局发展。小学教育的实践取向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或者是技术的投入,是知行的高度统一,有机结合。从根本上保证小学教育理论的学习、扎实基础以及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国权,刘树仁.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年06期.
一.问题提出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质和内涵进行了新的规范,并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科学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以无意性学习为主,在科学活动的自主探索中无论是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还是对学习内容的注意,都需要教师的言语指导。如果教师的指导语使用不当,就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其进一步探索学习。可以说,没有教师的言语指导就没有教学活动的展开。偏远牧区幼儿园作为一个特殊地域内的幼教机构,其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相对落后。由此,笔者把研究的目光聚集到了牧区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所运用的指导语策略上,以期寻求到能提高偏远牧区幼儿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科学教育活动质量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时间
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某旗第二幼儿园五个大班为调查样本,共18次科学教育活动,5名教师参与本次调查;历时一个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笔者以非参与者的身份对幼儿园探究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尽量避免自己对教师指导和幼儿反应的影响,按类型记录教师指导语的次数;又因为话语使用具有情景性,所以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和反应也是记录的内容。之后对任课教师进行个人访谈,以了解他们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观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对指导语运用的认识。
三.研究结果
(一)教师各类指导语总体分布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通过记录教师的各类指导语的使用次数发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活动前期,对有关知识、信息的提问和讲述过多,占总指导次数的59.4%;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指导语相对较少,仅占总指导次数的32%,其中启发幼儿的提问次数最高(11.8%);在活动的后期,教师指导的次数最少,仅占总指导次数的13.1%,其中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提问最多(7.5%)。
(二)探究活动各阶段中教师指导语的运用情况
在探究的前期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向幼儿呈现探究内容,多用提问、讲述和直观说明等指导手段。但是对有关知识信息提问的次数(62.7%)明显多于讲述和直观说明的次数(37.3%),说明教师仍把学科知识作为教学重点。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一般也都能够运用多种类型的指导语来促进幼儿探究的进展。教师认识到启发幼儿的重要性,提问次数所占比例最高(37%),其次是是询问次数(20.6%),目的是了解幼儿探究活动的进展。但在鼓励幼儿继续探究和回馈幼儿的互动上教师倾注的精力很少。教师参与幼儿活动的程度很低,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指导语的有效性有待于考究。
在探究的后期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的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表达,对幼儿进行评价,促进幼儿形成自己的观念、内化知识。提问和评价的比例各为57.9%和42.1%。
(三)访谈中发现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创造性的问题较少,教师的话语权仍占主导,往往通过要求和建议控制幼儿的操作行为,让幼儿自由探索和思考的时间很少;近年来教师已经意识到积极支持幼儿探索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肯定性评价较多,但从活动效果记录中发现,教师的评价多是象征性的、机械的,教师应给予幼儿个性化的表扬,使评价更加具体;在面对幼儿的请求、疑问等寻求支持和帮助的行为时,教师还存在一些回避或无视的行为,削弱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抑制了幼儿探索行为的进一步延伸;在询问幼儿的时候,教师也是例行公事的询问较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使师幼之间的交流流于形式。
四.对教师指导语运用现状的反思
(一)教师虽拥有先进的教学观念,但与实践相脱离
教师们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真正的应用。
(二)不同类型指导语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言语指导行为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在活动的不同环节和内容,教师注意到应使用不同类型的指导语,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其有效性很低。教师并没有科学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参与幼儿活动的程度低,没有充分激发出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五.教育建议
(一)教师加强自身主导地位,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强调,教师改变了对幼儿、对教学的传统看法。教师承认自身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要引领幼儿成长的方向,让幼儿自己学会获得信息,学会自己学习,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学习到的先进教学理念付诸实践,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作为呈现者应向幼儿呈现活动内容,为每一位幼儿提供探究的机会。教师话语指导应与其行为相协调。在教师呈现活动内容的同时必然辅之以言语性的指导,通过适宜的指导语推进活动的进行进而完成活动的目标。教师应多应用开放式和启发式的的言语指导,为幼儿提供学习、观察的机会,以正面的呈现描述为主,知识的提问为辅,做好活动内容的呈现者,以幼儿为活动的主角。
教师作为观察者,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的认知水平,才能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高质量的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互动交流的比例很低(26.4%),教师应参与到幼儿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持续的观察,并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随时了解幼儿,这样才能给予幼儿适时适度的指导。教师应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不断反思,在实践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提高自身言语指导的有效性。
在教师言语行为中提问占据了重要位置,提问的总次数所占比例达53.7%,所以,教师能够向幼儿提出适宜的问题,并在不影响幼儿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设置激发幼儿形成认知的问题十分重要。教师只有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介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通过幼儿的活动发现问题,迅速把握其内部心理动态,进而适时调整自己的提问,如此才能做好言语指导。
(二)加强对指导语本身的反思,坚持指导语适宜性原则
指导语的适宜性问题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言语表述要清晰、简洁,适宜幼儿的发展水平。言语的内容和形式适宜与否,也取决于幼儿探究活动中的不同情境和环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活动前期,对有关知识、信息的提问和讲述过多,占总指导次数的59.4%,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幼儿的探究过程中,教师指导语相对较少,仅占总指导次数的32%,教师参与程度低,不利于幼儿探究的扩展和深入;在活动的后期,教师指导的次数最少,仅占总指导次数的13.1%,其中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提问仅的7.5%,所以提高言语适宜性迫在眉睫。
言语内容方面要综合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及特点与教学目标的达成;言语形式方面要考虑到推动幼儿自主探究的开展,手脑结合,促进幼儿探索的不断深入,而不是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以“提问”为例,提问是言语指导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言语指导方式和策略,教师要力求做到在适宜的时间向幼儿提出适宜的问题。学龄前幼儿思维发展水平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不能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概念、知识。因此,幼儿科学探究应主要以描述性探究为主,即从现实出发,根据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归纳和推理,形成对事物现象和规律的认知。所以问题形式应多为“是什么”,而慎用“为什么”;多运用开放式的指导语,少用只有一个答案的封闭式的指导语。适宜的问题应该是既能够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向幼儿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又能避免提供直接的方法,鼓励幼儿继续探究。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指导语的有效性,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实际的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科学素养,这样才能完成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本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周丁主持,项目编号:CXJJS1200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支那.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及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2)
[作者简介]许炎(1978- ),女,安徽六安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江苏 南京 2100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89-02
一、引言
第二次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外交往的严峻形势以及订立条约以英文为正解的硬性规定,迫使清政府将创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提到议事日程。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李鸿章、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准于福州成立船政局。两所由洋务派代表人物所创办的新式学堂,其对待科学教育的态度泾渭分明,这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同。本文拟从科学教育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探讨两所学堂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其经验和教训,以期对当代大学课程设置方面有所启发。
二、科学教育
1.与科学教育。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其创办的第一所洋务学堂――创立之初,课程就以西语为主,教学方法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教学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主要特点是为以语法为纲,翻译为教学的基本手段。课程设置贯穿始终的是西语和翻译,学生的时间都用在西语的学习和翻译的实践中。在语言基本功夯实的基础上,学生为总理衙门翻译公文和西书,担任对外交涉的现场口译和随团赴外时充当口译员的角色。随着的深入发展,单一的翻译型人才已无法满足统治集团在政治上的诉求,这时既懂西语又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受到热捧,特别是懂得西方“坚船利炮”的科学技术人才。以奕为代表的洋务派于1866年奏请朝廷批准在的课程中除了设置西语外,还应设置一些西学,如推算、格致(物理)、制器、尚象等科学教育课程。
于1872年公布新的八年制西学课程。“八年制的西学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外语贯穿始终,翻译是核心。”同文馆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急需的翻译外交人才,其创办目的是满足清政府在对外交涉中能够交流顺畅、不至于在订立条约时因语言文字而吃亏的需求。虽然后期增设了天文算学馆,教习一些科学教育学科课程,但正如洋教习丁韪良所言“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在于文字代表一切,而科学没有丝毫地位”。
科学教育课程没有得到很好实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的传统是重道轻艺,轻视科学技术,洋务进步势力所倡导的向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已经超越了守旧势力所能容忍的极限,动摇了封建制度的统治基础。面对来自顽固派的阻挠,洋务派所推行的西学科学教育课程也是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第二,同文馆地处北京,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西学的兴趣并不浓厚,他们认为只有学习四书五经,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才是正途。第三,同文馆创立初期,清政府忙于清剿,无力拿出更多的银两创立学校,办学经费主要依靠海关。教师的选聘和管理工作都是由海关总税务司幕后操作。同文馆的师资主要是西方的传教士,如林乐知、丁韪良等,他们只是把中国同文馆当作是在中国谋生的跳板。心思不在教学上,由于其具有传教士身份,在教学中,伺机进行宗教布道。
2.福州船政学堂与科学教育。虽然颁布了学习西学的八年制教程,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守旧派的反对,洋教习的不专业等多种原因,科学教育课程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实施,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福州船政学堂所培养出的学员,人才辈出,群贤聚集,如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中学西传第一人陈季同,《茶花女》的翻译者之一王寿昌,“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等。福州船政学堂高素质人才辈出,其成功的原因源于外语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的紧密结合。
首先,学堂在办学规划中,将外语教学看成是其他专业的学习基础。选用教材是原版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对师资团队严格管理,学堂的管理层始终坚持权操在我,对每位洋教习都制定了严格的合约,使得他们不能像同文馆的洋教习那样,来中国混混而已,而是孜孜不倦地投身于教学中。学员经过几年的外语学习,能够听懂洋教习的讲课。教材是外语,课堂的教学语言是外语,进厂实习或航海实践工作语言都是外语,由此看来,学习和实习的整个过程具有外语交流的真实性,有利于促进其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学员外语能力的发展,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重视外语实践,坚持在外语实践中巩固已有的西学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发展外语能力,最终获得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双赢。
其次,福州船政学堂创立之初秉承培养熟练掌握外语的造船、驾驶人才的理念。“福州船政学堂课程内容以科学知识为主,这是它区别于传统封建官学以及书院,也不同于先它而设的的地方”,“福州船政学堂比更多地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的学校教育模式,从一开始就以科学课程为主,实施了科学教育”。学堂分为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主要培养轮船的设计和制造人员,教学语言是法文,课程包括法文、算术、代数、画法几何等。后学堂主要是培养轮船的驾驶人员,教学语言为英文,课程内容包括英文、航海术等19门课程。科学教育课程得到贯彻实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课程学习占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半左右;进厂实习以及航海实践大约也有一半的时间;严格的考试制度,从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上考核学生的学习质量。“据统计,1866~1911年的45年办学中只毕业五百多人,每届毕业生人数是招生人数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只有学业成绩达到中上的学童才得以毕业。”船政学堂区别于的地方体现在语言学习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学堂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凸显语言学习是其他专业的基础,语言学习为科学教育课程服务,为实践服务的理念。
三、启示
1.外语语言学习是起点,科学教育是终点。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科学教育课程,更加合理地布局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外语语言学习和科学教育课程两者偏颇不得。福州船政学堂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辈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重视外语语言学习的结果。“福州船政学堂的辉煌直接源于其外语教育的成功;没有外语教育的非常成效,就不可能有福州船政学堂的灿烂辉煌。”学堂从创办之初就没有忽略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这成就了学堂成为晚清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科学教育课程自晚清开始实施到如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培养既懂外语又有技术的科技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教育课程的设置在不同高校会有所偏重,但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时,语言障碍是很多高校学生头疼的问题。虽然高校大都开设了大学英语课程,但教学效果的监测手段是四、六级考试。四、六级考试在我国高校举办了多年,这对提高全国范围内英语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学好英语具有积极意义,但很多院校把四、六级考试成绩与教师评优、评职称以及学生拿学位证挂钩,导致众多教师把四、六级考试当作指挥棒,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结果是“费时低效”,出现了极端注重书面英语、严重忽略口头表达的哑巴英语现象。
2.外语教育要以科学实践为主,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外语为主。改变当下大学生为了过四、六级考试而学习的局面,教育者要想办法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之初的目的是培养造船和驾驶的人才,而法国在造船领域、英国在驾驶领域都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因此学员得学会法语和英语,才能听懂洋教习的授课以及看懂原版教材,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自己所渴求的造船或驾驶技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这时真正有益的学习发生了,学员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
外语学习必须以实践为主,必须是跟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实践。船政学堂的学员除了在课堂上使用外语与洋教习进行交流和阅读原版教材外,还要用英航海日记,做海图作业,根据法语的船图和机器图进行实地施工;进工厂时要用外语与外国技术工人进行日常技术探讨。语言能力经过科学实践检验,突飞猛进。
当下许多高校科学教育课程设置中引进了双语教学的理念。笔者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旁听过许多双语课堂的教学,所谓的双语也就是PPT等讲义用英文制作,教师用英文读讲义,课程内容还是用汉语进行教学,外语学习和科学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分开的,所谓的双语教学流于形式。从中可看到大量的英语实践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从福州船政学堂可看到,外语学习是为了保证科学教育课程能够顺利实施,创造自然的学习环境,用外语教习科学教育课程。
3.外语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紧密结合,满足专业需求,建立严格的淘汰考试制度。高校管理者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意外语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紧密结合,紧跟时代,面向国际化,引进外籍专家,或培训专业教师能够用外语进行教学科学教育课程,为学生创造自然的语言环境。
高校应聘请外国专家,教习国外最新的科学技术。为了听懂课堂内容,学生上课时用英文提问,课下用英文完成作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争取到国外的工厂实践和学习。这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专业教师不懂英语,英语教师不懂专业知识。学生在与专家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专业的知识、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践,同时在专业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英语能力也能得到同步协调发展。此外,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高校管理者应建立管理条例,监督专家的教学过程。
大学英语走到了十字路口,再也不能以四、六级考试作为检测教学效果的标准。高校管理者要想出对策,把大学英语与各个专业结合起来。英语教师要与各个专业课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帮助专业教师用英文教习科学教育课程,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大学外语课堂呈现科学教育的元素。
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度,如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必须达到某一个最低限度的学分量,这个学分量代表着学生所修习的课程量。如果课程不及格,学生有补考、跟班重修的机会,最终达到所修习的课程量即可。很少有学校能拿出福州船政学堂的魄力,淘汰不合格的大学生。为了督促学生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淘汰考试制度必不可少。高校管理者实施严格的淘汰制度,使得学生进校后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会在大学四年里只是混混而已,而是在毕业时有一技之长傍身,不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4.拓宽英语专业的课程范畴,增加科学教育课程。从创办的两所新式学堂的教学效果来看,优秀人才的外语水平自然不在话下,其日后在各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追根溯源得益于在学堂接受教育时所获得的科学教育。从福州船政学堂走出来的翻译家林纾、语言学家马建忠等著名学者都很好地印证了人们常说的文理不分家。英语毕竟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不是科学,英语专业毕业生找工作很难,这是不争的事实。教育者在制定英语专业课程时,除了已有的语言和文学课程外,还要考虑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适当增加一些科学教育课程,使得学生在毕业时,不会由于缺乏相关经济、物理等学科的科学知识而无法胜任一些翻译工作。科学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不应硬性规定学生学习哪些课程,课程可以采取选修课的形式,学生根据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教育课程。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一定的科学教育素养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择业时,选择余地大,可胜任某一领域的翻译工作。
四、结语
晚清中国,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国门被打开。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启动,其英语教学无疑是我国近代外语教学的开端。”由于科学教育威胁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颁布的八年制西学科学教育课程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外语教学没有造就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家。而福州船政学堂在强调外语教育的同时,开设大量的科学教育课程,建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呈现出精英教育的特点,约510名毕业生在许多领域都是行业里程碑式的大家。外语与科学相结合,重视实践以及拓宽英语专业课程范畴,这对当代大学课程设置是有所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顾卫星.英语教学历史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2]牛道生.英语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冬凌.科学教育在我国近代新式学堂的最早发端辨析[J].教育科学,2003(5).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PBL)的应用概况
问题导向式教学,其本意为问题导向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最初主要在医学教育领域中提出和开始应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方式,其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以个案问题为基础的问题分析、解释与解决。20世纪80年代以来,PBL在美国从研究型大学扩展到教学型大学,在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校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问题导向学习法在我国也已经逐渐从临床医学领域扩展到了多个领域的应用性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在教师教育领域开始受到重视。
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借鉴以往人们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开展了应用PBL于“教育心理学”等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认为有必要改善有关制约因素,以有效推进PBL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合理应用。
二、教师教育课程问题导向式教学(PBL)的主要制约因素
实践表明,教师教育课程PBL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教师主体因素、学生主体因素、课程与教学管理体系、课程学习资源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PBL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教学效果、目标的达成。
1.教师因素
以往研究与实践中揭示影响PBL教学应用的教师因素主要包括师资数量、对教师的传统认识、教师素质、教师的意愿、教师在PBL中的态度、教学经验、实施能力等。我们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制约PBL教学应用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PBL教学的理念还未被多数教师真正理解和接受,教师乃至教学管理者共同的困惑是关于PBL是否能使学生系统掌握应有的知识,担心PBL的方法在地方院校中会因为学生总体素质的欠缺,导致学生知识获取不足,从而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同时未能基于教育科学与实践的复杂性原理深刻认识到开展PBL教学的意义,因而一些教师对开展PBL教学主动性不足。
其次,教师的教育素质与能力还不能适应PBL教学的要求。在PBL教学中,教师需要承担诸多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角色行为与任务,如营造学习共同体、创设问题情境、激活背景知识、发挥“支架”作用、引导学生反思等,这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及相关领域的知识,熟悉PBL的教学原理及目标,具备领导和组织才能;熟悉课程的整体目标,各部分的学习目标、架构和逻辑;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创设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教学组织能力强,熟悉各种有效激励技巧,能及时提供并接受回馈;熟悉各种学习资源,熟悉各种评价学生的原则和方法等。而受长期的教师中心取向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与专业素养、教学经验、实施能力等还不能适应PBL教学的这些要求,仍然习惯于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有研究指出,目前在教师教育中实施“问题导向”教学还存在着教师不顾学生的主体需求及社会现实,一味从教学目标出发来展开问题,导致教与学的效率不高的问题。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不善于结合教育实际问题开展PBL教学课程设计,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组织研讨活动,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终结性评价,不愿开展与PBL教学相适应的过程性评价工作等。这些欠缺导致教师对PBL的应用流于形式,脱离教育现实的误区,如教师引导学生不足,提出的研究课题太难或太易;问题指向不明、范围过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规律,脱离教学的重点、难点等。
2.学生因素
以往的研究与实践中揭示,影响PBL教学应用的学生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个性特点、学习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学习期望等方面。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此比较一致。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灌输和背记教材上的现存知识,对于需要在课外付出一定时间和精力的研究性学习不太适应,存在畏难情绪,与开展PBL学习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存在差距。在PBL教学的各个环节均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一些学生在PBL实施过程中不善于确定研究课题,找不到问题的重心,难以自主确定研究课题;不善于迅速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一些课题研讨不能有效开展,流于形式,提出研究假设的思路不够灵活;开展小型调研与实验的综合协调能力较弱,撰写小型研究报告的规范意识与写作能力欠缺;展示学习与研究成果重点不突出,缺乏新意;各自为战,缺乏对各组之间学习状况的关注,相互评价不够严谨,责任意识不够强等。
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PBL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强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以往的实践和我们的教学中,均发现学生学习小组内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能力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因忙于课外兼职等其他事务,在学习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足,这些学生存在搭便车的学习行为,没有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导致有的小组学习成果报告的撰写和小组课堂汇报成了其他小组成员的任务甚至是小组长的独角戏,但投入不足乃至学习缺位的学生仍然有可能获得同样的学习评价。
3.课程教学管理体系
目前应用PBL教学还面临一些课程教学管理体系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课程体系的合理调整与教学进度计划的合理设计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既有公共性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也有与各教育方向相结合的“课程与教材教法”以及更具专业性的学科基础课程,不同的课程应用PBL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实践模式有所不同,这给教师开展PBL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相应的管理困难。尤其是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倾向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进度的计划性,而开展PBL教学要求以主题式、模块式集中学习的方式推进教学,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的力度,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将需要学生自己探究的问题的解决思路呈现给学生,不能够简单地按章节来推进教学;同时开展PBL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比传统教学方法多得多,直接带来了与传统教学管理秩序的矛盾。
二是班级规模因素与活动性教学组织不利。开展PBL教学,要求班级规模不宜过大,尽可能以小班教学为宜,这有利于各组学生充分参与和展示学习成果,便于教师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自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课堂教学班级规模普遍偏大,一些教师的教育公共基础课甚至是以大课的形式开设,导致不利于充分开展PBL教学。同时不适应活动性教学的组织形式,导致PBL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研讨无序进行、组织松散、流于形式。
三是课程评价机制存在问题。传统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偏重于终结性评价,通常是以期末考试结合平时考查的形式进行,实际执行则基本上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权重为主,同时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也偏重于平时的听课、检查教案等方面,这样的考核评价便于操作,但不利于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效与学生的学习成果。PBL教学则更注重过程性评价,更注重通过考查学生如何开展问题研究、合作学习、学习成果汇报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从中得以体现,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学生互评的统一。同时在PBL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各教学专题,编制相应的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材料,这些材料不同于传统的教案,不是简单地逐章逐节地分解与展现教材知识点,而是以问题为核心和导向,引导学生学会综合性地掌握和运用书本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同的学习与研究主题所要求的教学指导书的内容与形式往往变化较大,教学实施过程也更为灵活多样,这就给教师的教学评价带来了挑战。
4.课程学习资源
由于PBL教学结合教育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主题和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大的拓展性,往往涉及教育科学、相关社会科学以及各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因此需要充足的课外教学资源。大学扩招以来,地方院校在图书资料、教学电子资源的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开展研究性学习所要求的资源总量还存在较大距离,学生在实际开展问题研究的过程中难以及时查阅到所需的图书资料、国外文献资料,导致片面依赖中国知网、百度等网络资讯,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误导了对学习资源来源的认识与理解。
三、主要制约因素的改善对策
1.教师因素的改善
(1)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主动应用PBL教学,培养善于应用教育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高素质未来师资。(2)要求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增强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问题创设、提出研究设想与假设、搜集文献、开展调研、小组研讨、成果提炼与汇报等PBL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引导师范生开展PBL教学。(3)开展教研活动,多多相互观摩PBL教学改革,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应用PBL教学的能力,结合课程实际灵活应用PBL教学。
2.学生因素的改善
(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进行PBL学习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PBL学习的意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求学生平时不断增强应用性研究的意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在PBL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给予帮助,全面锻炼学生开展教育应用性研究的能力。(2)加强教学组织,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学生的分工合作,杜绝搭便车现象,使每个学生都有效参与到教学中来。
3.课程教学管理因素的改善
(1)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更具灵活性,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师资转型;(2)加大教学建设投入,逐步减小班级规模;(3)改革课程评价机制,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推动评价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评价中来,凸显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4.课程资源的改善
通过加大投入,推动课程学习资源的立体化发展,包括图书资料、各类电子资源、资源共享渠道等方面的建设,使师生开展PBL教学拥有比较便捷的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陆希平.问题导向学习:文献回顾与未来展望[J].西北医学教育,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