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25: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房屋设计类专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电子信息产业是利用电子技术专门设计、研发、销售电子元器件以及电子设备的现代信息化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研力量的不断汇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与产业利润均位于世界前列。今后我国信息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策略是深入地方,由局部带动整体共同繁荣。为了让地方信息化产业更加有实力、有特色,建设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电子技术类专业群的涵义
电子技术类专业群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在核心力量的带动下大力发展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技术。电子技术类专业群是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基础专业扩大到相关技术专业的专业集合。电子技术类专业群的建立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中各个行业岗位对于电子技术类人才的需求,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对人才技能的培养目标。随着近年来应用电子技术在电器、办公设备、银行设备、交通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更需要掌握知识全面、技能应用熟练的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电子信息类人才。我国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具有规模小、产业链完善的特色,在这样的产业发展背景下,如果将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通信与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将更有利于地方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力量的提升,有利于经济的振兴。
二、建设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作用
1.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
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作为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进行建设,有利于整合学生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相关的职业技术能力。这对于让学生触类旁通、提高专业技术的综合能力都很有帮助。这也适应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对于人才的“适应社会岗位发展需要、适应地方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
2.有利于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地方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单元,其产业特色是产业企业密集,人才需求量大。这些产业单位有很多技术岗位空缺,需要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且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应用电子技术人员来弥补。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的建设将会为这些单位输送这样的重要人才,为其提供最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有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力量做后盾,地方电子信息产业才能够永保续航能力,提高生命力。
三、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策略
1.要有完善的专业群建设目标
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要以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为宗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真才实学,掌握从电子电路设计、电路板制作、电子元器件焊接技术再到单片机电子程序设计的综合性电子类人才。人才培养侧重技术应用与实践操作。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方面注重开发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构建
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构建,首先要以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对技术的需求为基础,进行专业的构建。主要包括四大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等。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要加强对学生数字电子技术、PCB画板制作技术、贴片焊接技术、CAD制图软件使用技术的培养,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动控制、通信技术、DSP与EDA软件使用技术的培养,在通信技术专业上主要在学生的通信程序设计、无线通讯设备制作与调试上下功夫,在电气自动化专业要加强学生的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程序设计等能力的培养。
除了对专业的针对性进行划分以外,还要注意专业间的融合。可以多设置实验与实训课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各个专业的知识也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在专业群的构建中要善于将各个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可以设计课程设计,如设计一个单片机程序设计系统,让学生将程序设计、产品开发、焊接、制板等电子技术都运用起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群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培养体系建设
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培养体系建设要分两大步骤进行。首先,要对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调研与考察,针对这些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专业群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例如,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目前急需基层的电工技术人员,特别是焊接电路板、元器件贴片、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等应用型技术人员。那么,在专业群的建设中就要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在系统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要忽视这些基层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实践训练。
Abstract: this paper in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to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talk about some experiences.
Keywords: housing structure, design, problem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屋工程的结构设计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密切的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完整细致的设计工作不仅能给施工单位提供实际的经济效益,更能给建设单位创造良好的品牌优势,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因对建筑物重点区域的结构设计加以详细的注意,已达到设计工作的质量要求。本文就房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房屋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谈一些体会。
一、房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不相协调
房屋结构设计首先要满足工艺设计要求。工艺人员在进行工艺布置时,常与结构设计发生冲突矛盾。例如,需开洞的位置结构本应是框架梁,设备应沿梁布置,却安排在了跨中,这就与工艺设计发生了冲突,既不符合设计要求,也不利工业生产进行,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荷载分配也不合理。建议在设计方案阶段,结构施工设计结合工艺布置要求来进行,以求结构设计合理、经济,并符合安全指标。
2、防火设计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设计人员对防火规范、规定不熟悉,对建筑物分类有错误,导致在设计中对防火标准执行有误,消防处理不当,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重要场所的安全疏散出口、疏散门开启方向不正确,影响安全疏散;有些设计中的防火分区面积过大,防火间距过长,设计存在随意性;有些消防设施设计不合理、不配套,建筑物一旦失火,消防设施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3、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
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8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有些设计把底层设计成大空间,抗震墙很少,上部砌体抗震墙大部分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不对齐,造成结构体系不合理,传力不明确;有些设计中抗震分类、场地类别选用错误,导致整个结构设计错误。一些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悬挑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达不到要求,有的相差一半,有的甚至一半都达不到;有些设计中荷载取值没有按规范要求来确定,存在漏算错算现象;有些结构设计与提供的计算书不一致,结构强度远远低于计算结果,设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4、设计深度达不到规定要求
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一般房屋尤其是多层房屋设计引起高度重视,盲目参照或套用其他的设计的结果;或是由于设计过程中对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缺乏理解.因此在设计人员制作图纸中存在“偷工减料”,设计粗糙,过于简单。
二、房屋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地基等基础方面的设计
通常来讲,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前,设计部门应查看由相关部门出具得多层房屋建筑地质详勘报告,避免以建设单位提供的笼统的附近建筑物基础设计资料为依据的情况发生。地基等基础设计必须以安全为最主要的设计原则,在进行设计时必须依据地质勘察资料,综合考察地质、土壤以及地下水等多方面因素,充分完善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的设计方案,不能片面地追求耐力容许值,认为耐力容许值小即为安全标准。然后,应对软弱地基进行换土垫层设计,采取安全高效的方法处理软弱地基的换土垫层,避免单纯凭经验处理的方法。如果凭借经验处理,仅仅采用砂垫层加强承载力,而没有计算垫层宽度和厚度,那么不仅损害了建筑单位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为建筑物的安全性埋下了极深的安全隐患。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对梁与柱及基础的负荷乘以折减系数。尤其是在对多层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一定对梁与柱和基础的负荷按现行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荷载乘以折减系数来计算,准确各部分的荷载值,之后其他相关部分的设计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2、抗震结构设计
房屋设计用从抗震要求出发,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1)对一般多层砌体住宅结构,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砼预制挑檐。(2)对钢筋砼多高层结构住宅,力求做到:框架与抗震墙等抗侧力结构应双向布置,以便各自承担来自平行于该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地震力;框剪体系的各抗侧力结构要形成空间共同工作状态,除了控制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及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外,还需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结构布置应尽量采用规则结构,对复杂结构,可以设置防震缝。
3、楼板的设计
首先,在作用力的计算上,应避免简单地将双向板作用按单向板作用进行计算,这样会造成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配筋不足,而配筋放热严重不足是楼板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另外,如果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那么双向板就会在两个方向均产生弯矩,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双向板跨中的正弯矩钢筋应采取纵横叠放的设计,计算时应考虑到两个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
4、构造柱的设计
一般来讲,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除可以提高墙体的坑剪能力之外,还可以与圈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同时还可以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应避免在结构设计中,将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的作法。这是由于如果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梁中,没有另设基础,如果将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会造成构造柱提前受力,降低了构造柱对墙体的约束作用,柱底基础的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整体设计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破坏,就会出现裂缝。尤其是在结构遭遇地震作用时,应力会集中早构造柱位置,导致构造柱首先遭到破坏,这样一来,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成为房屋结构中的薄弱部位。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保证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进行设计,若遇特殊情况,如梁上荷载较小,也可将构造柱布置在承重梁下方,但构造柱对下墙体的承压和抗弯强度作用都不应考虑在柱承范围之内。
5、通风结构设计
(1)通风结构设计要考虑当地的环境及风向,尤其是建设小区的规划,每栋房屋的方位,应考虑所在城市风的流向,要避免风洞效应使小区的庭院不适用。近年的小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景观,大多采用围合式设计,中间用于小区绿化或景观,楼宇像围墙一样排列在四周,尽管中间绿树成荫,但由于楼宇之间没有通风口,不能形成有效对流区,这对防止病毒的传播是非常不利。一般来说,开敞的空间比封闭的空间空气流通性能好;点式住宅比条式住宅通风效果好。点式住宅当夏季风吹来时如同梳过一般,将居室和庭院内的热空气吹走。另外把居住区的室外空间组织成一个系统,将居住区主要道路设计成主通风道,沿通风廊道流向各个住宅组团,然后再从组团内庭院空间分流到住宅。
(2)如果建筑平面布局、居室通风只有进气口,没有排气口或进气口排气口的位置与室外气流方向平行时,居室通风不利,最好使进气口位于正压区内,排气口位于负压区内,气流才会畅通。故住宅平面设计应明确各户型的空气对流通道,单朝向户型的设计必须采取通风措施,建筑平面布局应该是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窗的位置及开启同住宅的内部布局和外部环境要密切结合,不要简单处理,可采用高窗、角窗等多种形式,窗的开启要考虑室内通风和立面效果,同时也要便于擦窗,内廊双面房间的建筑,在走道墙顶或墙底开些通风窗。近几年过于强调景观、卖点,新建住宅多为封闭式窗户,房间里偌大的落地玻璃窗,采光面积不算小,却仅有一扇小窗户可以打开,空气明显不流通。另外,广泛使用的推拉式铝合金窗使通风口只有窗户面积的一半,同样达不到空气流通顺畅的要求。
6、采光结构设计
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天然光的组成。通常到达地表的天然光由太阳直射光和天空扩散光两部分组成。在全云天的情况下,室外天然光只有天空扩散光。全云天的亮度分布和水平面照度的关系。全云天亮度分布相对稳定,不受太阳位置的影响。全云天时天顶亮度最大为地平线附近天空亮度的3倍。
(1)采光标准。采光标准从采光数量和采光质量两个方面对天然采光提出要求。采光数量是根据视觉工作的精细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并依据采光的形式用采光系数的形式给出标准值。采光系数是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云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的比值。采光质量包括采光均匀度、眩光的控制、合适的亮度比等方面。
(2)侧窗的采光特性。低窗时,近窗处照度很高,往里则迅速下降当窗的位置提高后,虽然靠近窗口处照度下降,但离窗口远的地方照度却提高不少,均匀性得到很大的改善。侧窗的有效采光范围为窗高的3-5倍。影响房间横向采光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窗间墙。窗间墙越宽,横向均匀性越差。
(3)常用天窗的采光特性。矩形天窗、横向天窗和锯齿型天窗相当于提高位置(安装在屋顶上)的高侧窗,光特性与高侧窗相似。采光系数最高值一般在5%7%以内。平天窗由于不需安装天窗架,简化结构平天窗采光效率高,而且更易获得均匀的照度。采光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和采光计算原理。采光设计的主要步骤:收集设计要求、条件和环境方面等的基础资料,选择采光口形式,确定采光口位置及可能开设的窗口面积,估算采光口尺寸,布置采光口、采光计算原理:这种计算方法是根据有关数据查出相应的理想条件下的采光系数值。然后按实际情况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加以修正而得到室内最暗处的采光系数值。
三、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是一种特殊商品,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其工程设计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投资效益、使用要求,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抓好设计质量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针对当前设计质量状况,设计单位应加强内部的质量管理,设计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结合施工图设计审查、专项检查、质量抽查等工作,加强对业主、勘察、设计单位的市场监管力度。特别是设计单位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必须在满足国家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加强房屋结构的概念设计和地基设计,才能提高房屋结构设计水平,确保房屋设计质量不断提升,以使房屋的结构设计工作做到更安全、更合理。
参考文献:
[1]熊丹安.21世纪土木工程类专业丛书-结构构--造原理与设计(第二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平法(“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的简称)是将各个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信息,由传统结构施工图中的剖面钢筋构造转变为国家标准构造,使其更具有专业性和统一性,形成一套新型的结构设计表示体系,即G101平法图集。平法仅供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阅,其技术含量较高。
2 建筑工程类专业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课程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学生对知识的需要从原来的系统性转变成现在的直接应用性,原有学科体系课程已不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那么平法的推广和应用是我国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的一次重大改革,它重新规定了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对于建筑工程类专业而言,学生毕业后只要是从事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工作,几乎都要接触施工图纸。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结构施工图表达方法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1平法制图规则,即是设计者完成结构施工图的依据,也是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施工图的依据。结构设计师在结构设计完成后,要按照“平法”的制图规则把设计意图表达出来,绘制结构施工图;而施工现场的监理、技术员、施工员要掌握“平法”的制图规则,才能看懂结构施工图纸,然后按照施工图表达的内容,建成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等。在房屋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结构师的工作是将房屋设计的理念和意图表达在图纸上,也就是“制图”,结构师的培养目标是“知识目标”;而技术员、施工员、监理员的工作是将图纸的内容变为现实,也就是通过 “识图”而建造,技术员、施工员和监理员的培养目标是“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有机结合,蓝图变为现实,学生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2.2 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教学思维模式要变,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必须探索新的课程开发模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上《建筑构造与识图》的平法部分时,学生反映学习了构造要求和识图后,还是不知道有什么用和怎么用,以后具体要做什么等,到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钢筋部分时,又不记得以前看图时的具体构造要求了,又得重复再讲一遍且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结构施工图长期使用的是传统设计图纸,思维与认识被传统模式所束缚。因此,要从源头变革这种传统的过时的表达方法,就要从学校抓起、从学生抓起,培养出能够胜任运用平法表达方式的人才,为日后能够顺利地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沟通和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就必须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这门课程。
其次,认识钢筋构造很重要。对于建筑工程类专业而言,学生毕业后无论是从事现场施工管理、工程监理还是工程造价工作,认识钢筋构造都是一项最基本、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下料长度的确定和数量的选择,要以看懂结构施工图为前提。对工程造价来说,钢筋在工程上是用量多、价格昂贵的材料,钢筋工程量能否准确计算,直接影响能否准确计算工程造价。计算钢筋工程量要以平法结构施工图为根据,而平法识图则主要是介绍钢筋的布置规则。所以,学生只有学懂了《钢筋平法识读》相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准确确定钢筋算量。建筑工程类专业也必须开设这门课程。
再者,平法本身信息较为复杂和集中。传统的图纸简单直观明了,有些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也能看懂图纸,按照自以为是的方法进行钢筋算量。平法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制图规则,结构施工图表达国家化、数字化、符号化,单张图纸的信息量高而集中,这也增加了读图难度。非系统学习或者偶尔培训讲座很难达到学会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目的。因此,必须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课程,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做到熟练而准确地看图识图。
通过《钢筋平法识读》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加快学生就业后适应、胜任本岗位角色,在当今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让我们的学生毕业时多一些就业的筹码和机会。
3 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联系
《钢筋平法识读》这门课程具有抽象性、专业性、实践性等特点,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吃力。《钢筋平法识读》既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职业技能课,且对后续课程具有奠基性作用。针对该课程的这一实际情况,本人总结了几点教学方法。
3.1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采用3本图集(11G101)+1套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册),教学部分分为梁、板、柱、墙、基础及楼梯6个模块,每个模块进行3个阶段教学。
第一阶段,讲授结构件平法识图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结构件平法的意思表达。基本教学思路是:先对结构件的平法表达通例进行讲解;后结合实例进行识图练习,掌握各个数值及符号的意义;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结构件识图训练。例如:KL4(7) 250×600 Ф8@100/200 2Ф25,KL4(7)表示楼层框架梁4,7跨,Ф8@100/200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为8,箍筋间距加密区为100,非加密区为200,双肢箍,2Ф25为2根梁上部通长筋。
第二阶段,讲授结构件钢筋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结构件平法的意思表达的同时能够掌握结构件的钢筋构造,对结构件进行钢筋翻样。基本教学思路是:通过以前学过的课程,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明确结构件具体实物,通过结构件的作用分析钢筋所放置的位置及形式;明确细部构造(比如起步距、保护层、端部锚入长度、向跨内延生长度、搭接长度等等),绘出不同种类钢筋的“钢筋分离图”;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结构件绘制“钢筋分离图”训练,为钢筋的算量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根据第二阶段讲授的“钢筋下料长度”,针对实际工程进行施工图的钢筋算量。基本教学思路是:在“钢筋分离图”的基础上,进行钢筋算量,这时的“钢筋分离图”可以被看成是“已知间距求根数”和“已知线段求长度”进行思路转化,将工程问题转化为基础数学问题;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结构件钢筋算量练习。
这种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将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行动为导向,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也体现了高职院校以“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宗旨。所以,本课程的项目教学瞄准了岗位需要,以真实的项目图纸为中心进行教学。
3.2 课程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我将这些方法归纳为:
3.2.1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软件
运用多媒体、互联网和数码摄像等技术手段,将《钢筋平法识读》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构造要求制作成直观、动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直观效果,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更有兴味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在讲框架梁钢筋构造时可以将框架梁平法图和框架梁钢筋构造的实物图片相结合,让学生有直观的视觉认识,增强教学效果。并且结合11G101-1图集举一反三自己领会,这样一来,学生对结构件钢筋构造的理解和归类,就显得容易一些了。而且教学过程贯穿了基本原理讲解―实际操作训练―软件操作讲解―软件操作训练全过程, 理论讲授力求讲清基本原理, 概括共性, 把握重点, 破解难点, 全课程应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 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绘“钢筋分离”图
利用一套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为辅助资料。以平法表达的梁、板、柱和基础构件结构施工图作为实例,从中抽取每一种类型的钢筋,依据平法图集确定出每种钢筋的构造形式。让同学把每种钢筋的构造形式用线段画出来即为钢筋分离图,而不是急着算量。在进行过多次“钢筋分离”练习后,再计算其长度和根数即算量。其中框架梁、楼板、框架柱(中柱和角柱)、楼板、独立基础各举一例。
3.2.3 采用实际操作教学法
一般情况下,通过实训室实训,学生还不能完全完成对建筑结构的认识。对于有些构件,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易直观感受;还有些结构件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掩埋和隐蔽,也很难见到实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铁丝做钢筋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照图纸扎制简易的钢筋模型,把“教室”设在学生宿舍的楼顶,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如框架结构梁、柱在屋面节点的配筋构造,首先要求学生对照图纸自己动手扎出节点实物模型,然后老师和学生对着实物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结构件的配筋有更直观的感受。不少同学主动参与扎钢筋和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了解钢筋翻样下料的工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各个结构件钢筋构造的认识。以真实的作业环境感染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
(学生经过一个月努力,完成整个柱、梁、板的构建模型)
3.2.4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验证理论,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建筑工程学院在每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中举办“扎钢筋识平法技能比赛”, 钢筋绑扎技能大赛从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箍筋外观尺寸、箍筋平整度、箍筋间距、箍筋封错布置、钢筋节点构造、钢筋绑扎牢固等方面进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技能大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风建设,打造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办法。
4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高职院校为适应建筑行业的要求,面向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等专业开设《钢筋平法识读》十分必要的。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方法行之有效,这些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择业竞争力,并且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前进入职业岗位工作状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建筑行业文化;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culture;higher vocational construction specialties;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66-02
0 引言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文化,是指人类文明长河中产生的物质内容和地域文化特色。当前,对于该定义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建筑学中,尤其是在建筑设计领域,长久的使用习惯使得非专业人士对建筑的概念形成了一定的误区:所谓建筑,就是设计房子。建筑业的组成有一个复杂繁复的结构,由建筑行业形成的建筑文化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小的分支的特色和概括,更应该体现它的整体性,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建筑所代表的文化含义,才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建筑行业的了解,对于建筑大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讨论的建筑文化应该扩展至整个建筑行业文化。
1 建筑行业文化可以涵盖的内容探讨
毋庸置疑,包含地域特色以及物质内容的建筑文化是建筑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建筑行业文化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了地域特色的养成,重视外观可见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建筑大专业,使得建筑大类专业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较高的地位。但在另一方面,建筑行业文化除了能够体现人文特色,突出地域风景之外,还存在有别于其他行业难点:施工过程中的脏、苦、乱、危等等,也非常集中的体现在该行业这一靓丽文化外表下。第三方面,在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基础上,企业文化也逐步的融入整个行业文化中,对建筑行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建筑行业文化来说,我们要概括的既要包括文化的优势,也不能忘记为之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所以,对于高职建筑类来说,探讨建筑行业文化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关系,以及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既要关注物质文明和地域特色,还要注意整个行业需要的特质的教育,乃至包含行业企业长期积累的文化信念的灌输。
2 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对建筑行业文化认识的误区及其对职业素养形成的不利影响
职业素养的缺失一方面可以说学校的教育没有偏重于职业素养培养,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但在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者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院校也在课程开设中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围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开设了成功大学、素质拓展、职场伦理等多方面的课程。但根据我们对建筑工程系近几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回访用人单位,可以看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施工类专业中,用人单位对学生最不认可的一直都是吃苦耐劳、坚持工作的职业精神,这说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没有随着通识类职业伦理、素养课程的开设而逐渐好转。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从专业方面来讲,主要体现在:
2.1 概念的模糊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失望 提到建筑,人们第一反应是房子的外形,在设计院做房屋设计,对没有接触过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建筑、结构、水电、施工、监理等专业的区分还没有形成,而相关建筑文化解释所导致的印象,使得大部分学生将建筑整个行业考虑的非常的美好:能够做出有特色的房子。但设计之外的施工等却没有过分的关注,这就导致施工类专业学生入校后,突然发现自己每天接触的将是水泥砌砖混凝土,两种过分悬殊的对比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对后者的失望,甚至反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
2.2 失望的情绪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缺失,对专业职业素养培育的抵触 通过我们对建筑工程系新生的调查,大概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自己选择的这些专业将来是做什么的,但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通过三年的学习可以进入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相关工作。在学生们看来,学习建筑专业,就是学习建筑设计专业,至于建筑设计还要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水电设计等等,他们则对此一片茫然。一旦得知自己以后从事的行业并非是设计房子的外形,而是每天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大部分同学都要到施工一线,从事施工类工作,并且这一类工作苦、累、存在安全隐患时,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其失望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一旦持续,带给学生的不单单是失望的情绪,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缺失。所以我们看到了有的提出转专业,有的表现出了在校学建筑专业,毕业不做这行的想法。一旦这些负面情绪出现,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肯定没有办法提升,专业知识都没有兴趣去学的情况下,提出专业职业素养的培育,更是空谈。
2.3 行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导致学生的认知产生失调 职业素养的培育首先需要学生对整个行业有一定的认识,了解了自己即将要从事的事业之后才能对他产生后续的各种想法。而对于建筑行业的认识,不是学校一家之力可以完成的。高职教育强调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可以使得学校能够直接与行业企业联系,加快专业知识与实践的融合,提供学生更好的学习技能的机会。从学生认识角度来说,更早的接触到企业,接触到企业的文化信念,能够让学生对行业企业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前面一个层面,对于企业文化的传递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在行业企业文化与校园对接减少的情况下,学生对于企业的信念、需要了解的不多,关注的不多,凭空对他们进行理论上的职业素养培育对学生来说犹如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基础,对他们起不到强有力的说服作用。
3 提升高职建筑施工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几点思考
3.1 强化建筑行业文化教育,加深学生对建设行业的理解和热爱 通过新生始业教育、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相对系统的了解整个建筑专业、建筑行业文化的内容,对整个建筑专业的分工、发展,细分专业类别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既要让学生了解建筑中靓丽的风景,也要将行业需要的特质,行业企业长期积累的文化信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专业行业的了解,知道自己以后有可能要做什么,将要做什么。在做好心理建设的同时,慢慢渗入对整个行业的理解和热爱,为学生的专业培养奠定基础。
3.2 结合企业文化的宣传,提升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
对企业的认可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行业的认可。一个好的企业,其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并不亚于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校园,结合校园文化、系部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让学生时刻感受一个优秀行业一个优秀企业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感染学生,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于优秀企业文化的认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提升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这本身也是一种职业素养的培养。
3.3 平时注意职业素养的融合训练,让学生对即将面对的行业做好心理建设 通识类的课程培养的职业素养,只是普遍适用,所以,要想强化对专业类的职业素养,还需要专业方面的融入,在专业课教育训练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结合甚至融入职业素养的内容,让学生在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接触到,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哪方面的能力、素养以应对将来的工作。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对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Abstract: ope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we can see, all the place of someone there will be a building, and nearly every building in the buried a science - mathematics.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building generally contain some of th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cluding geometry, series and set theory, in order to achie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al beauty, show a unique architecture and mathematics subject and integral beauty.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Geometry; The collection; Arithmetic progress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数学与建筑
数学是什么?说得具体一些,数学是以数和形的性质、变化、变换和它们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它们的有关规律,给出对象性质的系统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分实际,培训得具体解法的科学。如果换一个角度,数学也可看成是对客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抽象。
建筑是什么?“建筑”——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建筑物,这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活环境。构筑物,是指人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如烟囱、水塔、堤坝等。建筑从形态学来说,构成建筑形式的基本要素为:点、线、面、体。点是所有形式之中的原生要素,从点开始,其它要素都是点派生出来的。例如,一个点展开变成一条线,一条线展开变成一个面,一个面展开变成一个体。建筑的所有形态,都是依据点、线、面、体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体现的就是一个“形”字。建筑从工程学说,侧重的是工程计算,这是建筑构成的基础,也是建筑构成的手段。例如,把点变成线,把线变成面,把面变成体的量度,是建筑构成的重要特征。这在建筑工程中,是计算的基本内容。这里,除建筑构成已表现出来的长度、面积、体积等特征外,“量度”还反映了重量、角度、强度等“量”和其它特征。这些归纳起来,便是“数”。
总之,建筑中的“数”与“形”,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为了适应环境的一种创造。
数学与建筑有什么联系?
如前所叙,同样是“数”与“形”,一种对其抽象,一种对其表现。一种是其抽象,一种对其表现。表现依据了抽象,抽象来自表现。在建筑工程的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数”与“形”的问题。例如,在房屋设计中,既要进行各种技术经济指标以及荷载、内力、构件截面等数量的分析与计算,又要进行建筑、结构、水暖电工等图形的分析与绘制;在组织施工中,既要进行建筑资源(如材料量、劳动力……)等数量的分析与计算,又要进行建筑资源使用的时间安排和空间布置等的分析与绘制……。在实现建筑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将会遇到更多的“数”与“形”的问题。
另外,作为现代数学基础的集合论,基本原理已经纳入中学教学课程。集合论的基本术语,如集合、子集、交、并、非等已常见于建筑理论文献中。
二、建筑设计中的等差数列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列为数列(sequence of number)。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列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位的数列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arithmetic sequence),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common difference),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前N项和用Sn表示。
在中国现存的排列最整齐的大型塔群宁夏一百零八塔,着108座塔,排列成12行.从上往下,各行塔数次为1,3,3,5,5,7,9,11,13,15,17,19.这些都是奇数。在这其中就隐藏着数学的规律,在数学里,利用等差数列可知:连续前n奇数的和,等取n=10,得1+3+5+7+9+11+13+15+17+19=100,总共要建108座塔,其中100座可以安排成连续奇数1至19的和。剩下8座可以拆成3+5,也是奇数的和。由此得出分拆表达式108=1+3+3+5+5+7+9+11+13+15+17+19,正好是一百零八塔自上而下各排塔的个数。
在调查方法设计、实验设计、数据和结果处理分析中,都需要运用概率论和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常用的有频率和分布的统计和图示,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枷权平均数的计算,全距、标准差和平均差的计算,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经验公式确定,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三、建筑设计中的几何学
几何学(Geometry)这个词就来自古埃及的“测地术”,它是为在尼罗河水泛滥后丈量地界而产生的。自然界中常见的简单几何形状是圆、球、圆柱,如太阳、 月亮、植物茎干、果实等等,而几乎找不到矩形和立方体。矩形和立方体是人类的创造,而这正是和建筑活动有关的,因为方形可以不留间隙地四方连续地延展或划分,立方体可以平稳地堆垒和架设。金字塔在如此巨大的尺度下做到精确的正四棱锥,充分显示了古埃及人的几何能力。希腊人在发展欧几里德几何的同时,写下了建筑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希腊建筑的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尺度和比例,“帕提农给我们带来确实的真理和高度数学规律的感受”(勒·柯布西埃)。几何学的产生则是和建筑活动密切有关的。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普遍确信建筑学是一门科学,建筑的每一部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能够被整合到数学比例中。“比例”成为建筑几何学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名词,而象心形、圆形、穹顶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基本形式,只要人们用几何化的形式来诠释宇宙和谐概念的话,就无法避免这些形式。在这一时期,建筑师追求绝对的、永恒的、秩序化的逻辑,形式的完美取代了功能的意义。
17世纪科学革命所揭示的宇宙是一部数学化的机器。这一时期法国最重要的建筑理论家都是科学家,在笛卡尔理性主义精神的引导下,一切问题讨论的基础都以理性为原则,数学被认为是保证“准确性”和“客观性”的唯一方法。笛卡尔通过解析几何沟通了代数与几何,蒙日则将平面上的投影联系起来,在《画法几何》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平面图式空间形体方法,将画法几何提高到科学的水平。与传统的模拟视觉感受方式不同,画法几何切断了视觉与知识之间的直接联系,赋予建筑以不受个人主观认识影响的客观真实性,时至今日仍然是建筑学交流最重要的媒介。
建筑的几何学价值首先表现在简洁美。几何学的理论基础在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简化规律,简洁产生了重复性,重复演绎出高层建筑的节奏和韵律美,最终形成建筑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同时,简洁的形体易于谐调,使不同的形体组合具有统一美感。
新古典主义的乃是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夸张豪华、过度装饰的风格产生反感,受到意大利庞贝城出土的影响,开始企图恢复希腊与罗马的建筑特质,特别重视几何学的构成关系将几何形式带入建筑设计中,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普遍确信建筑学是一门科学,建筑的每一部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能够被整合到数学比例中。“比例”成为建筑几何学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名词,而象心形、圆形、穹顶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基本形式,只要人们用几何化的形式来诠释宇宙和谐概念的话,就无法避免这些形式。在这一时期,建筑师追求绝对的、永恒的、秩序化的逻辑,形式的完美取代了功能的意义。例如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就是几何学中的圆柱与球的结合。三根竖直的圆柱形通天巨柱,是一个球体完美的结合。东方明珠电视塔利用球和圆柱的巧妙结合,将数学的严谨与艺术的浪漫融为一体,创造了纯洁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建筑形象。
总之,对于我们建筑类中专学校来说,在各类专业课程的讲授与学习当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说是比比皆是的。例如,劳动力的安排、施工进度、配料、支座反力,需要一次代数方程的计算;生产增长率,简支梁受压区高度,需要二次代数方程的计算;劳动生产率、钢筋锚固锚长度、配料允许范围的计算,建筑材料的代换,需要代数不等式的应用;土方施工中“零点”位置的确定,变截面梁钢箍高度的计算,建筑构件形体及自重的计算,需要大量的几何及三角计算;均匀荷载作用位置的函数及幂函数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声,蒋文蓓,刘浩;数学与建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真正主力军,依靠农民辛勤劳动,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中央多次强调,要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和“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原则.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投资投劳。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的立地条件不同,脱离实际建设新农村必然不会成功,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一定意义上讲,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同时根据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就准格尔旗而言,就是要让农民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最适合本村的项目,政府决不越俎代庖,替农民决策或大包大揽,而要通过宣传动员、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以及给予财政、技术支持等措施,倡导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同时,要积极组织企业、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实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政策环境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惠农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准格尔旗旗委、政府对“三农”问题格外关注,不断在政策层面和实践方面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2003年,准格尔旗在全区率先免收农牧业税,实现了农民“零负担”;2004年,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农村低保工作;同年,准格尔旗作为全区的试点旗县之一,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准格尔旗又在全区率先启动实施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准格尔旗在全区首家启动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首批实现了12年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职业教育。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准格尔旗开始了以工补农、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和实践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准格尔旗应加大对“三农”资金的投入力度,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要求,投入2亿多元,建成十二连城6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带,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牧业区,深入推进以肉羊、饲草料、蔬菜和林沙产业为主的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循环农牧业,大力扶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和规范各类专业协会,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土地整合,实现规模化经营。按照以上发展思路,准格尔旗出台了《加快准格尔旗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准格尔旗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意见》、《准格尔旗发展现代农牧业实施方案》、准格尔旗《心系农村、服务百姓》活动和各种惠农、支农政策,通过政策支持,必将大大加快准格尔旗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三、夯实产业基础.促进生产发展
根据全旗自然条件的不同,新农村建设应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以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北部黄河冲积平原为主的新农区建设;②以矿区资源丰富的东、西部丘陵沟壑区为主的新矿区建设;③以薛家湾沙圪堵两镇等重点镇为主的城郊区建设。新农区建设要与其发展优势产业相结合,根据不同地理特点,立足一产,建设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牧业区;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化运作,加快土地整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转包、出租、人股或者其它符合法律、政策的方式流转,允许企业跨苏木乡镇整合土地,使部分种植能手成为经营者,其它农民再去打工成为生产者,这样双重收入,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新矿区的建设要依托煤炭资源,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实施集中搬迁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同时,要加大矿区生态建设力度,实行“一企一矿治理一山一沟”的政策措施,达到“地企和谐、企民共富、交通便捷、生产安全、矿区整洁”;城郊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城郊农牧业、观光农牧业、花卉农业、特色餐饮业,逐渐形成规模,开拓周边市场,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具体来说,就是要建设以十二连城为中心,辐射大路、布尔陶亥、龙口镇部分地区的20万亩高效现代农牧业区;以薛家湾、沙圪堵两镇为中心,辐射大路、龙口的城郊特色种养殖业区;以暖水、准格尔召为中心,辐射纳日松、龙口及沙圪堵部分地区的生态经济区。全旗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设施农业达到5万亩,建成20万亩饲草料基地,5万亩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200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50万亩以山杏为主的核果类生产基地,5万亩绿色精品小杂粮生产基地等。同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富有特色的农业旅游景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
四、坚持规划先行。加大经费投入
规划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有一个好的规划,不仅能加快发展速度,而且能提高发展质量,使发展建立在有序、健康、全面、协调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指导,新农村建设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乡村理念,科学合理、全面细致地进行规划。
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
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应高起点规划建设,条件差一些的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也可城郊集中式。要提高房屋建设质量和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先规划后实施,做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切实可行,使农民真正体会到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好处。在规划到位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安排,迅速启动实施,保质保量确保新农村建设见到实效。
同时,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资金保障。从准格尔旗的实际来看,加大经费投入主要有以下四种渠道。一是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二是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统筹移民、扶贫、以工代赈、农牧业、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农村;三是从企业中筹措资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四是帮扶部门、社会各界捐助,推进城市带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中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不否定政府参与的重要意义,政府尤其不能“无为而治”。概括地说,政府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更好地为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借此帮助农民减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成本与风险,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旗乡两级应成立建设新农村工作领导机构,通过宣传动员、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等措施,积极探索和实施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切实加强领导,把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摆上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旗、乡两级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掌握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好农民群众关心并急切盼望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认真总结各地的成功经验,总结推广好的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不断扩大和巩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
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提供尽量多的村镇规划、房屋设计图纸供各地参考,并负责对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应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卫生、城建、农业部门应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所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