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述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4 16:48: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土木工程概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土木工程概述

篇1

中图分类号:TU753文献标识码: A

土木工程的基础施工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对施工场地的平整、基坑的开挖与回填等等。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施工具有体量大、工期紧、施工条件复杂等影响因素,而且还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本文中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对基础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1基础工程施工的控制要点

1.1基坑的开挖与建设

1.1.1基坑的开挖

基坑开挖作为土木工程基础施工的必要环节,关系到地基工程的质量。通常来说,在施工场地放线后就可以进行基坑的挖掘了。基坑开挖期间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解决好这些难题,也就保证了基坑开挖质量。而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是掌握基坑施工要点,尽量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质量缺陷。

1)合理选定基坑开挖方案。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在正式开挖基坑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考核,然后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不违背相关要求规范的前提下,制定并选择出一份合理的、可行的基坑施工方案,为后期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2)开挖方式选择分层开挖,开挖深度要做好严格的要求。基坑工程开挖中,最合理的开挖方式是分层开挖。实际施工时除了要按照施工要求严格控制开挖工艺以外,还要对基坑的开挖深度进行严格要求,全面杜绝超挖现象发生。同时,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在开挖基坑时必须选择适当的支护体系对基坑进行处理,防止基坑坍塌危害施工人员的安全。

3)如果选择人工开挖法开挖基坑,要格外重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务必要在开挖过程中设置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基坑上部结构倒塌,给基坑结构的整体稳固性造成影响。另外,开挖基坑下层结构时,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预留下一层土层结构,以方便后期基坑的整修。

4)做好基坑水平标高、边坡斜度的复检。基坑水平标高、边坡斜度等对基坑质量有一定影响,所以在施工时必须保证标高、斜度等数据的可靠性,基坑水平标高等工作设置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复检,为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5)做好基槽的修帮。基槽修帮是基坑的重点施工工序之一,必须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基槽修帮要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做好充分的情底工作,要确保基槽的尺寸与设计规范相符合,为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1.1.2基坑的质量检验

必要的质量检验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对基坑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基坑的尺寸与图纸设计是否一致,基坑的挖掘深度是否合理。同时,也要重点检验基坑的受力部分是否稳定,如墙角、承重墙下、基柱等。另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地下水勘探,确保地基的建设不会受地下水流动的影响,从而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1.2地基的局部处理与加固

由于地基建设的土壤地质环境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建设环境应该采用不同的建设手法和加固手法,尤其是对于比较特殊的地形和地质,要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就要进行必要的处理,防止沉降、断裂等现象的发生。对土壤地质的处理也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难点。

1.2.1松土的处理

当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松土或淤泥的时候,应该将其全部挖除,直到出现坚硬的老土,同时要采用与坑底土壤压缩性相近的土料进行必要的回填,加固基坑底部。当附近有较多地下水或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部时,要设置必要的防潮层或者在基坑底部利用钢筋、混凝土等建筑必要的圈梁进行结构的支撑,防止沉降的发生。

1.2.2砖井或土井的处理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发现砖井或土井,就要对其进行回填,要选用与井底土壤压缩性相近的土料进行回填,以确保回填效果。必要情况下,要进行井壁的拆除,并夯实基底,以保证基底不会发生沉降。

1.2.3局部硬土处理

由于基坑在进行挖掘过程中,不同地质对其有不同影响,因此,在基坑挖掘过程中如发现硬土层或旧墙基等,要进行相应的挖除,并在缝隙处进行回填,防止地基建成后出现沉降。

1.2.4“橡皮土”的处理

“橡皮土”是地基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对工程地基影响较大的问题,通常在这种土质上用夯实机进行夯实不仅达不到很好的改善效果,甚至会使土质更加松散、柔软,造成后续施工问题。因此,针对这种土质,就要利用砂石和混凝土进行回填、夯实,从而增加土地承载力。

1.3排水环节处理

为了更好的对施工面进行控制,必须做好土方量的优化,对场地限制的控制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对土壁支撑系统进行优化,对坑槽边缘的土方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分析。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土体干燥是施工关键因素,需要做好排水工作是施工的前提保障。施工排水一般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明排水法,利用疏(疏干积水)、截(截住水流)和抽(水泵抽出引流坑底水)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种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即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周围设置滤水管,抽走多余水量,从而使得地下水位在坑底标准下。这种施工技术不但可使基坑土体干燥,还可防治流砂问题,改善施工环境,但仍需注意的是,降水前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避免建筑物沉降倾斜、倒塌、附加位移、开裂。

1.4填土和压实技术

土木工程应该严格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设计填方边坡,并选择适宜填筑方法与填土,保证填土水稳性与强度。应注意:砂土、碎石类、含水量符合要求的粘性土作为填筑土料;淤泥、膨胀性土、冻土、有机含量超过8%、硫酸盐含量超过5%土等不能作为填筑土。土木工程施工压实方法一般包括:碾压法、振动法、工具压实法,以及最常用的夯实法等,如果采用不同土壤填筑类型,应注意土壤透水性分层放置,透水性小土壤应在上方,并注意不可混合使用不同类型、混合不均一的土壤。

2提高土木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的措施

2.1重视工程前期勘查工作

在工程施工前进行必要地质勘查,研究勘察报告十分必要。勘察报告中要包括施工场地的地质、水文情况,有必要的要考虑到工程周围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制定有效的施工进度计划和事故预防措施。首先,要对工程建筑的使用要求、建筑特点、建筑功能等进行调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工程周边的地质、水文进行勘查,确定勘查项目和目标。其次,要搜集相关建筑资料,包括建筑风格设计要求、建筑材料要求等,特别是对复杂地质的勘查更要注意。此外,还要重视对钻孔的布局、深度、数量的勘察,确保钻孔的设置合理,从而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地基建成后出现沉降、断裂等。

2.2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整个工程的实用性、建设风格、建设功能,并且综合工程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等进行图纸的设计,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也要进行严密考察、设计,以防止损坏。另外,设计人员也要充分整合勘察报告内容,综合考虑设计内容,当设计中存在问题时要及时与建筑方进行沟通,并进行必要的试验,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在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现地基出现沉降、倾斜、断裂等问题,应立即停工,并联合相应人员对工程进行研究,采取必要的修缮措施,将工程损失降到最小。

2.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应建立企业管理平台,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一体化动态管理体制。在土木工程基础施工前,应明确工程目标,根据施工现场的作业情况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及人员,加强生产教育,给施工人员灌输施工质量及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应安排监督管理人员。

3结语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多样化、功能化,在土木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确保地基平稳、地基基础工程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工程设计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要积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考察、合理布局,提高建设质量,只有不断完善建设方法和设计方法,提高工程质量,才能促进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涤.浅析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篇2

1土木工程概况

1.1概述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种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涉及的内容多,适用范围广。包含了对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合理科学的运用,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必要的勘测、设计、保养等技术维修活动,也包括了对各项工作质量的监控,后续防护等工作。

1.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固定性。土木工程的固定性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固定技术,由于所耗材料的特殊性,恢复期等各类时限较为固定,相应的施工技术也较为固定。(2)相对的流动性。施工队伍的在空间,人员上的不断变化,都展现出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流动性。(3)整体性。土木工程无论是从长期施工的前后关联来看,还是从施工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互相合作来看,都显示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整体性。(4)易干扰性。土木工程在施工中极易受到天气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5)高危性。从工作的内容、工作环境来看,高空作业,露天工作,材料多数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等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施工质量较低

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近年来我国因施工质量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居民对土木工程相关产业的信任也随之降低。久而久之,问题便陷入了死循环。而究其原因,施工质量低主要是因为:(1)施工者作业精度达不到要求。土木工程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也较为繁琐,它对施工人员乃至管理层面的工作素养,要求都较高.相关工作又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完成,这就造成了人才质量和工作内容之间的冲突。施工者鱼龙混杂,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往往达不到该工程本应有的精度。(2)管理措施不完善。近年来,土木工程行业的崛起,由于利润巨大,发展前景可观。一时间,投资者蜂拥而至,也逐减变成了滋生的温床。部分官员因为一己之私,让个别竞标者有机可乘,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与同行里真正有能力者竞争。高层管理者层层克扣,最终到达施工作业现场的资金材料匮乏,低层采购人员只能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这从深层次来讲,因为管理措施的不完善,暗箱操作影响正常工程进度。(3)验收标准不规范。我国土木工程的管理体制发展的还不够完善,对工程的验收标准没有做出完善的规定。但规范的工程验收标准,不仅关系到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前景,也给了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道标准,给相关施工人员一点压力,问题也会相应减少一点。因此,制定一个完善的土木工程验收标准,是目前相关工作中需要被认真对待的问题。

2.2施工环境问题

我国环境污染正在加重,造成巨大环境污染的,并不能说只是土木工程[2]。但必须承认,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工程施工企业在作业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短期的利益,秉承企图先污染,后治理这种不科学的陈旧思想。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方法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让它能够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姿态健康的成长下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改进施工质量,减少对环境的伤害。

3.1加强土木工程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老一辈“埋头苦干”的方式或许已经不再适合这个恢弘的科技时代,国家需要的是拥有一定技术素养的新型人才,有必要进行工作前的技术培训工作。它不仅是土木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正确科学的使用现代机械设备,能保障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自身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3.2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施工中应考虑的突发事件相较其他行业而言也较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部分设计图纸以及在开工前制定的各种方案与施工现状是完全不同的。并非施工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哪一方单方面的原因,由于地质,天气等各项不确定因素,导致施工单位不能按原定计划完成。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保证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有深入的交流和沟通,能及时全面的考虑到各种不可抗力因素。施工单位也需要认真处理各项工作,尽量以最大的努力赶上计划进度,遇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3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在施工中,上层领导不能徇私枉法,弃制度法律于不顾,以免上行下效,为后期各项问题的出现埋下导火索[3]。当然,这个社会总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法律底线的渣滓,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保持自身的立场,坚持不动摇。因而,施工单位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多少还是会给一些危害社会的人敲响警钟,从侧面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工作质量。

3.4加强环保观念,建立绿色施工制度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定,做好对绿色施工的监督管理工作[4]。保护环境同时也是未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的方向,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各行业进行配合协助才能顺利进行的。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环保意识的培训,从心底建立起一个持续发展的意识,工作人员彼此监督,互相督促,共同打造长远发展的绿色明天。

3.5研发高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项设备寿命都比较短,在运作过程中也经常会因为各种意外而产生损伤,这也会大大降低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性能,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寿命,给工作人员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提高施工质量,研发高新技术迫在眉睫。

4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改进落后的技术,抛弃不利于施工技术的老旧制度,加强各单位的环保观念,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衔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努力做到可持续发展,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土木工程行业。

参考文献:

[1]刘水才.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6):76.

[2]郭远方,余宗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2):234-235.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土木建筑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土木工程专业向前发展。在我校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土木工程专业着力培养一批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主要研究土木工程各主要工程的施工原理及方法,具有专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发展快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上有必要采用一系列措施,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使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具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土木工程施工及管理工作。

一、优化师资队伍,确保授课质量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授课质量的保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对授课教师有较高要求。授课教师除了需要掌握系统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因此,在组建师资队伍时,最好选用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可到工地上锻炼一段时间,并配备专门的老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指导,加强教学能力的锻炼。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在专业领域多学习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充实个人知识宝库。

二、优化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

土木工程是个发展中的学科,各种工程的施工技术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教师在授课时,应大胆介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根据学科发展前景,增加先进的、实用性较强的有关知识,引进一些先进项目的发展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方面,应重视工程技术基本概念、施工原理、工艺方法及新技术的讲解,并根据专业特点,对工程内容分清主要内容及次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为主体工程,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和结构安装工程等)主要讲解,次要内容(主要为辅助工程,如砌体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次要讲解,或让学生自学后给予答疑。教学内容的优化有利于教师更好的驾驭课堂,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内的每一分钟都能学有所获。

三、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灌输的模式,缺乏启发式教育;讲得多,缺乏讨论、实践,易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兴趣不高,学习气氛差,学习效果上不去。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有必要进行改革,变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或案例式教学方法。例如,针对某工程项目,由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师生互动,然后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亲自参与讨论过程,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土木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大量的施工工艺流程和结构构造、建筑设备等,教师凭借一张嘴、一支笔很难将这些实体过程、内容讲解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和掌握。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的被采用。教师将不易讲解的施工原理、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建筑设备等制作成动画视频或图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让施工现场直观、形象、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重视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是有步骤、有层次的不断深入进行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环节、实习环节。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全面传授;课程设计以某一工程项目为依托,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并计算施工参数;集中或分散组织学生深入施工单位实习,进行实际工程的施工及管理。理论教学过程须辅以实践教学过程,才能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工程中,是理论过渡到实际的桥梁。

我校践行成功素质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着力培养一批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

在课程设计环节上,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并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的选题,使选题内容既能体现施工技术的发展要求,又切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选题上,可采用灵活的方式,增加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习环节上,依托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指派指导人员和学校指派指导老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双重指导,并要求学生对每天的实习内容记实习日记,并形成实习报告。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不断融入到实际的施工生产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需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形成新的教学的方法,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俊卿. “案例教学法”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与教育, 2007(9).

篇4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节省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利用率。而土木工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有着重要地位,施工技术是整个建筑的核心所在,可以说施工技术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后期使用功能的实现。目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只有施工技术得到改善和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才能促进整个土木工建筑的发展和进步。由此看来,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很有必要性。

一、几种主要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混凝土浇筑技术

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严格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等,隐蔽工程记录表需要将检查结果如实填入;淤泥和杂物在地基上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清除干净,同时采取相应的排、防水措施;应采取由低向高进行分层浇筑的方式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类似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的水泥砂浆应提前在底层填加,离析现象严格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可采取溜管、串筒的方式促使混凝土坠落在对超过三米高度的结构进行浇筑时;一旦发现移位和变形时在浇筑过程中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基本变化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完整性浇筑混凝土必须不间断进行;间歇时间必须降到最短并于前层混凝土终凝前将本层浇筑完毕;为了确保混凝土整体均匀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新旧混凝土的衔接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光滑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

2、新型预应力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体外预应力的发展与应用是预应力施工技术中的创新。是在传统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来的。体外预应力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预应力,它主要适用于工程建筑中结构比较特殊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建筑跨度较大的建筑工程。该技术具体的施工方法是: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传统的布置在截面内的预应力筋相对应。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结构体系,即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和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在管道结构外,产生的预应力摩擦损失较小,在管道的铺设过程中便于控制,而且便于后期维护检查;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施工操作简便,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比较小。体外预应力比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更加科学合理,经济效益也更高。

3、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要对认真分析和调查该土木工程施工处的土质类型,同时还要注重开挖的深度、开挖手段以及边坡的留置时间等相关因素,并且要保证其与土质类型相结合,合理设置土方的边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是不能忽视的,如果开挖的土质相对而言较均匀还具有标准的湿度,同时基坑或管沟地面的标高比地下水位要高,而且它的敞露时间比较短,那么就可以减少放坡和加支撑工序的施工过程,同时还要重视基坑开挖的深度,严格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倘若当地的土质的湿度比较适宜,而且地质状况比较好,开挖深度也没有超出5米的范围,此时可以考虑不加支撑。

4、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现代高层建筑工程是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包含很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建筑结构自身的负荷就会相对较大一些,同时也对整个土建工程桩施工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工程项目建设业主方的要求,而且还要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基于此,可以说土建工程施工建设活动非常的复杂,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可采取硬地施工方法,在具体成孔过程中可在不同的区域施工作业。在此过程中,可保证多台钻孔机同时运作;清孔操作过程中,应当进行两次正循环清孔操作,然后再以反循环方式进行清孔操作。钻孔灌桩操作过程中,应当确保钢筋笼施工质量,采用模具制作作钢筋笼;其沉放过程中,还要保证钢筋笼和桩孔之间的对应,决不可采取强行施工措施。桩体灌注过程中,可通过混凝土导管实现水下灌注操作,并且利用法兰将其有效地联结在一起。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1、健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促进其发展。科学、合理的体系是保证施工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建立和完善该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提高施工技术。与此同时,在充分掌握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分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方式。如,分析深基坑挡土墙技术,可以逐步建立桩、锚、支挡和承重结构逐渐走向一体化的系统,因为过去的施工,存在着传统的施工工艺效果不好的问题,使其产生的效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造成施工效率低下的后果,而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缓解此状况,不断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加强对土方填筑与压实

要选用合适的土料进行填筑,有些土料是不适合作为填筑土料的。压实的方法包括振动法、碾压法、夯实法及通过工具进行压实等方法。压实过程中必须注意压实度、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层铺土厚度。填土应由低到高,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碾压或夯实。填方应分层进行并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当天填筑应在当天压实,填土压实质量符合规范规定。

3、注重关键技术的应用

首先对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的工程或施工难度大的工程,制定施工技术指导思想与综合施工方法:比如超高层采用钢结构骨架加混凝土墙板结构节约造价和施工时间;对于群体的高层建筑采用大钢模板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墙的质量和增加模板周转,减少工程造价;采用一体板新材料替代传统的保温加外饰面层节约施工工序和保证质量等;其次采用成立专业技术攻关小组全过程参与,选择最适合现场施工的技术方案;同时要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如深基坑支护结构等、地基处理方案等。

4、促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生态化发展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要研究节约型、创新型的建筑材料,运用新型的节能环保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办公,减少污染和能源损耗。而建筑施工设计的目标,设计的进程和施工的整个过程,都必须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污染,减少能量的消耗,选择适当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备。从使用功能出发,尽量的利用工业废料,合理的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还要注重引进新型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发展住宅用的化学建筑产品提高化学建材在建筑中的应用。

5、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建筑施工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主要表现在新技术革命成果在建筑施工领域的渗透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施工技术逐渐走向了智能化和信息化。利用智能型机械设备、电子信息技术管理终端和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转换到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计算机的应用更是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工程的建设、信息服务和科学管理的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充分将各种相关因素结合起来,选择最佳施工技术以及技术实施的要点,同时注重社会的发展状态,促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其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1.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土木工程检测专业教学更多的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的比重较轻。这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土木工程检测理论知识,但是实践工作能力一般,在进入真正的工作实践中,表现出眼高手低的现象,缺乏同行就业竞争力。

1.2资金投入有限,实践基地较少

高职院校在土木工程检测的基地建设上也比较滞后,这主要是因为学校资金有限,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工作场地。学生的高职学习更多的是局限于校内的课堂学习,条件好一点的还能在学校自建的实践教室学习,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知识应用缺乏更多机会。

1.3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产学研合作教学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土木工程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其实践课程多为模拟实践场景,很少有机会进入真实的实践工作场地,更无法接触到一线的技术工人,学校缺乏产学研合作教学项目,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提升。

2.高职院校加强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2.1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保证

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土木工程检测专业学生有效实践学习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可通过建立于企业的合作,创办校内实践基地,例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专业群实践基地建设,为自治区土木工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打好了基础。专业群是通过在校内建有道路桥梁工程综合实训中心,设置道路桥梁工程综合实训基地、道路桥梁工程仿真实训基地、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公路监理专业实训基地、基桩检测培训基地等融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技能竞赛、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五大基地。新疆地区目前正在全力筹建检测无损检测实训基地、道路桥梁工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相信新疆地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不断建设完善将为地区土木工程检测人才培养带来更大的帮助。

2.2创新教学形式,以技能竞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土木工程检测专业是一门对工程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为了提高该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专业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据悉,新疆地区一些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的形式,学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检测实践教学方面,大力开展了工程测量、试验检测、手工绘图、工程造价、工程识图、趣味力学、安全技能等院级学生技能竞赛,组织参加自治区职业院校测量测绘学生技能竞赛、自治区职业院校工程识图学生技能竞赛、全国交通类职业院校工程类识图绘图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路桥工程类测绘技能大赛等赛项。通过竞赛的形式创新,新疆地区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人才的培养成效显著。

2.3创建专业社团,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实现教学改革可针对学生结构差异性,构建了“认知———模拟———体验———实战”的“四层递进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分类培养路径上的新突破。建立认知实践平台,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小组,二级学院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学生运用真实项目实战模拟创业。

2.4校企深度合作共赢,岗位零对接

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的《土木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课程,是该专业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典型案例。该课程实行项目化授课,桥涵工程材料检测完成了首次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此次校外实践教学的地点是新疆乌鲁木齐市东二环项目工地试验室,任课教师中国交建二航局乌鲁木齐市东二环一标的检测工程师。课堂上,工程师结合工程项目的进度,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桥梁的质量检查及资料编写等内容,讲解了工程基本概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动态变化的特征、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桥梁下部构造的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要点等知识。在此过程中,工程师们全程指导并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随时解答他们的疑惑。首次校外实践教学后,参与此课程的不少同学点赞了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能够接触一线的检测技术人员,并且所有教学内容均以工程规范为准,这让学生们更深刻的了解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是教材上学不到的。该校的《土木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这门课程主要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聘请的校外实践教师均为相关领域的资深检测工程师。

3.结论

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要认识到自身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构建有效的土木工程检测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篇6

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的计算程序都是借助FORTRAN实现的,在运用FORTRAN进行数值的计算过程中,其能够呈现出不同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不能在windows的开发环境中使用,不能建立人机界面,在图形显示中操作流程过于复杂。C语言是在NET平台上开发的,这种程序使用了比较简单的语法,而且便于调试,在程序开发中效率更高。OpenGL是一种图形库,里面都是三维的图形,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用,使用的效果好,在动画绘制中常见,而且能够将图形的绘制与计算机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其是一个模型库,运用三维的图像呈现,在不同的平台上都可以使用。其可以实现几何模型的建立,通过渲染的方式实现动画的制作。

一、C语言与FORTRAN的混编

运用C语言能够实现交互性的界面,建立土木工程计算的框架,将之前的FORTRAN的源代码进行编译,形成一个动态的链接库,在此基础上,能够将代码转送到C语言程序上,完成两种不同语言的婚变。可以运用编译器实现文件混合的编程,程序之间应该建立一致的调用程序,建立完善的调用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分为堆栈管理机制、命名机制、参数传递机制。在C语言和FORTRAN混编中,应该使两种不同语言的字符参数一直,而且DLL文件能够显示出信息的输出。

(一)字符串参数的一致

在C语言中,字符的结束是运用null数值来表示的,FORTRAN中字符串是在右端设计空格的方式来表示的,运用一个隐藏的参数能够表示字符串的实际长度。而且,FORTRAN的默认的字符是用ASCII编码来表示的,所以,FORTRAN要运用编译器实现中文字符的支持。但是,在C语言中,其字符的编码是通过unicode实现的,所以,在语言层上就能够实现支持中文的字符。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表示方法的分析,分析了影响因素,如果字符串是通过FORTRAN到C语言,那么,可以在NET网络环境中实现,这时C语言就会自动提供函数字符,将ASCII编码转化成unicode编码。如果字符串是由C语言转化成FORTRAN,就需要运用字符串的长度来实现。

(二)DLL文件内部的提示信息的输出

在大型土木工程计算程序的编程中,运用FORTRAN,会出现PRINT等语句,这类的语句表示程序是运行的,在这些程序改造的过程中,是运用DLL文件和C语言一起应用,结合了windows程序后实现的,所以,输出设备此时不发挥作用。为了能够分析FORTRAN的内部调制问题,就需要在DLL文件中进行信息输出,设计信息的函数,建立一个控制台的窗口,运用PRINT语句建立输出设备。

二、C语言与OpenGL的混编

C语言是运用NET平台进行编程的一类高级的语言,但是,在NET环境中,不能够对OpenGL的接口进行设计,所以,OpenGL中混合C语言,其不能与其他的高级语言一样实现语句的引用和部署,不能够直接的使用OpenGL固有的图形数据库。所以,在C语言中,这类技术要借助第三方的软件才能够实现。

(一)GSGL的动态链接库的分析

GSGL是在windows系统下建立的一类接口,其在C语言中常用。GSGL的动态链接库在使用时是用gldll实现的,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类型中都可以建立OpenGL的标准函数,借助数据库的函数、辅助型的函数等,设计使用函数库和常量。在OpenGL能够生成自动化的定义,通过绘制函数的形式实现了OpenGL场景的定义,在进行场景的初始化和绘制函数中完成两种高级语言的混编。GSGL在进行程序设计中不一定要用到,但是在程序运行阶段其是必不可少的。在对每个空间名称进行函数定义的过程中是经常使用的,而且能够借助GSGL在NET环境中实现对查阅库文件的阅读。

(二)在C语言中对GSGL的OpenGL的引用

在NET环境中形成C语言的应用程序并不复杂,在IDE换种中选择C语言的创建项目,然后打开windows程序,将项目的名称输入,建设保存的位置,点击确定,项目就完成了创建。在项目创建的过程中,建立了空间的名称,而且是以窗口的类型实现的,在应用程序中实现了主入口函数的设计。所以,在建立应用程序框架的过程中,运用程序,要实现对OpenGL的引用,在C语言中借助using关键词实现对不同程序的引用。将OpenGL的绘图功能在C语言的程序得以更好地应用。

(三)建立OpenGL设备的应用环境

在运用OpenGL进行图形的绘制中,应该建立设备环境的绘制,建立一个绘制表面,在所建立的空间名称中加入一个应用,然后再应用中加入很多素材,将这些素材都放在窗口上,实现OpenGL可视化的场景。这样所以的图形都可以在窗口上绘制和修改。

(四)创建OpenGL绘制环境和功能的初始化

在绘制表面建立窗口,能够为OpenGL的运行创作绘制的环境,在OpenGL运行的过程中,其使用的是绘制的环境,而不是设备的环境,所以,要建立完善的绘制环境,不然OpenGL在C语言中是不能执行的。在OpenGL建立一个绘制环境的函数,通过对函数的重写完成绘制环境的创建,建立绘制环境的初始化。

(五)运用OpenGL进行图形和场景的绘制

在以上的操作都完成后,就可以借助OpenGL实现场景的绘制,运用绘制函数,设计源代码,设计单位的矩阵的方式,建立绘制图形的代码。

三、混合编程的实现与应用

本文将三种高级语言进行混合编程,在网络环境下建立语言编译的环境,以windows作为系统操作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借助DOS实现GSAP程序的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实现人机界面的交互,建立交互式的软件。这类软件是在原有的程序改造上实现的,运用DLL文件的形式呈现出来,其界面是通过C语言程序编制的,通过建立函数的形式使图形显示出来。在程序的混编中,通过运用DOS平台,实现不同命令的输入和执行,对结果进行查看,在对windows程序进行计算完成后,其计算和模型的图像就会直接显示出来,使用非常得便捷,界面的改造也不复杂。借助三种高级语言的混编能够实现空白动态链接的设计,将源代码进行统一,运用C语言实现windows应用程序的改进,通过窗口的形式展现出来。

结语:

在土木工程计算程序的改造中,将不同的语言结合在一起,采用混编的形式,能够提高土木工程相关参数计算的精确度,完善其计算的效率,在C语言中,字符的结束是运用null数值来表示的,FORTRAN中字符串是在右端设计空格的方式来表示的。

参考文献:

[1]周涛,郭占元,郭向荣. FORTRAN与C#混合编程在土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1,01:80-86.

[2]周涛,汪金辉,郭向荣. 利用混编技术对土木工程计算程序的改造[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124-129.

篇7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行业的效益不仅受到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制约,人们的安居乐业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一直以来施工质量基础与安全施工管理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作好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就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不会因建筑物的质量问题而受到损害,以及避免由此而带来的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破坏。因此,土建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对土建工程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土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由于我国整体的建筑技术水平不高,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前进与发展。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否有效的结合进行的科技成果,将直接影响着工程日后的使用性能。同时,要想提高建筑技术的整体水平,其唯一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管理以及大量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

2.1 安全性技术不高

土建工程的安全性要求是比较高的,在这方面,我国的技术还没有能够达到最佳水平。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互补方面,必须对建筑的牢固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使材料构件的支撑能力能够达到最强。而恰恰是这样的要求,在我国的土建工程的施工方那里还是不能做的很好的。因为这需要较多方面进行有力的思考和整合,并且最重要的是我国一些土建材料存在着不完备和多方欠缺的问题,使我们不能够做到绝对的兼容并包。

如果工程的底架或支撑物不能够做到绝对的牢靠,就会出现塌陷或者崩裂的现象,导致更多的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有近年来的数据来看,不论是泥石流造成的公路塌方问题还是桥梁的倒塌问题,都在日益增加,使得我们的出行安全遭到的重创。所以,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就安全性技术方面进行有力的提高,以免更多的安全事故产生。

2.2 耐久性技术不高

桥梁和港工的基础设施工程耐久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由于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和本身结构质量不强,导致竣工几年后会出现钢筋被锈蚀、混凝土出现开裂的现象,致使桥梁或港工码头在支撑人或车辆的安全性方面遭到重创。

耐久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近年来,有多个建筑工程出现断裂现象出现,在工程施工技术方面,遭到了多方人士的质疑。但是现代土建施工技术的落后,导致对耐久性技术进行提高与创新的方案不能如期进行,使越来越多的工程进行重新施工、重新不填支撑物含量,让土建施工方也感到很费神。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建施工技术在工程的牢固性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好,使得我们在日常出行方面不能够有很好的安全保障。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加大整改和创新的力度,进行有效研究,磨刀不误砍柴工,真正把技术提升上去了,才能使工程的质量能够保障的更好。

三、土建施工技术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由于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为此,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施工质量的发生,进而确保土建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土建工程涉及的领域相对较多,这给施工技术的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是仅从某个方面进行进行改革与创新,势必无法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所以,施工技术改革与创新必须全面、系统,这样有助于进一步确保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下面本文分别从几个不同的领域中选取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介绍,并就此展开分析。

3.1 新型高分子材料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能够显著增强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并且还能对地下水系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有利于增强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达到延长其使用年限的目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性质,提高建筑自身的保温、耐腐蚀和耐火等方面的性能。下面介绍几种目前最新的高分子材料及其相关技术。

⑴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该技术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混凝土自身的性质,显著提升了建筑的整体坚固性,其抗震性能也随获得有效提升。目前该技术已经在高层建筑以及大跨度建筑结构的施工当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高性能混凝土较为常见的种类包括聚合物混凝土、浸渍高分子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碳纤维复合型混凝土等等。

⑵土工复合物。这种材料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对土体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土体自身的强度和改善土体的特性,通过该材料的应用能够明显改善土体的排水性能和承载能力,该材料现已在大量土建工程施工中获得广泛应用。在土工复合物中,由于土工织物本身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侵蚀性,因而其常被用于水利工程以及环境保护工程中,而超轻填土材料则被用于软弱土地基的强度改善中,在公路工程和铁路工程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

⑶高分子化学灌浆材料。这是一项最近年里新兴的技术,其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然而由于这种材料在化学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故此其对建筑物尤其是水利工程建筑的加固和防渗漏都有着良好的效果。目前,较为常见的灌浆材料主要包括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等。

3.2 新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属于结构动力学中的一个新兴分支,其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而土建工程施工的应用仅仅是诸多应用领域中的一个。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建筑结构上附加人造控制装置来减轻建筑自身的结构振动,进而达到提高建筑的抗风压和抗震性等目的。为此,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结构振动控制装置有主动质量阻尼器以及调频阻尼器等等。

3.3 新型抗震技术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这也给土建施工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究其根本原因是土建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地震频发地带,这就需要应用一些先进的抗震技术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抗震技术的研究也是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地震高发的区域上进行土建施工时,可以采用复杂结构抗震设计,这样便可以将抗震、隔震与消能这三个结构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进而达到降低建筑结构自振周期增强抗扭性能、提升结构安全性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土建施工技术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只有对土建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而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建筑施工中的土建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任保胜.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

[2]谷春梅.对我国新时期土建工程管理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篇8

1 研究背景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试验检测是控制和评定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项高质量的建设工程中,试验检测技术应当作为一条主脉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而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试验检测人员则是保障这条主动脉健康运行的新鲜血液。

但目前,土木工程建设领域中普遍存在着试验检测人员匮乏与操作不规范等诸多问题。由于对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试验检测人员的急需,社会已向高等教育提出了迫切而强烈的培养需求。经过对省内大量工程建设单位的调研与专家论证后,我校于1999年率先招收了首届测试技术专业的学生,开创了全国高校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专业从无到有的先例,具有特色鲜明的独创性。我校测试技术专业建设至今,已有14年的发展历史,培养了10届毕业生。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与突出岗位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探索,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 土木工程专业测试技术方向的培养目标

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测试技术专业,针对当今社会需求,在试验检测方向的人才应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及其培养水平应达到何种程度三个核心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并提出了岗位应用型综合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测试技术专业建立了一套注重工程实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化、立体式的改革方案,为培养创新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3 测试技术方向突出岗位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测试技术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基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模式——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并结合实践教学突出岗位特色的培养特点,建立的“四个阶段、三个能力、二个循环、一个资格”的实践教学体系。

3.1四个阶段

指四个教学阶段,就是将四年本科培养方案按照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要求划分为四个试验技能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科学实验意识培养阶段。由普通物理、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的实验课程群组成,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一阶段主要培养目标为:结合理论课教学,使学生建立一个认真、严谨、科学、安全的实验意识。通过第一阶段学习,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重要性、实验操作规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二阶段——工程试验技能培养阶段。由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土质与土力学、水泥混凝土测试技术、基层稳定材料测试技术、沥青混合料试验技术和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试验课程群组成,主要为工程技能性试验,包括验证性与综合性试验。该阶段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试验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的常规工程试验的操作、试验数据的处理、试验结果的工程评价和规范编写工程试验报告的方法。该阶段具有试验性课程设置全面、课程群组配完整、试验课时比例大等特点,是学生由基本技能向专业技能转化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一阶段除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以上能力外,还培养学生认知与工程试验检测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等各类技术标准、规范与规程。

第三阶段——综合设计试验能力培训阶段。由第二阶段专业课程的试验课程设计群组成。以培养学生的试验设计、试验技能综合应用、试验分析、应对问题和调整方案等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试验设计、工程合理选材、检验、优化配合比设计等能力,学会熟练地运用各种工程规范、规程与技术标准。

第四阶段——岗位实训阶段。主要由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假期工程实习组成,该实践环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地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检测等内容。以培养学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熟悉工程环境、工程项目、工作程序、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和检测项目等内容,熟练工程试验应用,熟悉应用各种技术规范、标准与招标文件等技术资料,具有基本的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在实习环节中获得工程实际毕业设计题目,并通过毕业设计环节进一步达到熟悉、熟练工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程能力。

3.2三个能力

结合四个教学阶段,实现由低到高的三级能力的培养目标。第一教学阶段,实现三级科学实验能力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实验意识;第二与第三教学阶段,实现二级专项与综合技能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试验检测操作能力、试验综合设计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岗位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第四教学阶段,实现一级工程综合能力目标,强化综合应用与岗位能力。

3.3二个循环

为使学生的试验技能不断提高,在四个教学阶段中,实施了纵向与横向的内容覆盖。纵向覆盖通过两个循环进行,横向覆盖通过不同课程的交融实现。

第一循环主要在第一到第三教学阶段中完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完成三个阶段中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实验(或试验)项目,以第一教学阶段基本实验过程训练为基础,通过第二、第三阶段各门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工程试验和试验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独立操作试验和完成综合试验设计的训练,在第一循环中实现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第二循环通过第四阶段岗位实习,并结合实际工程完成毕业设计等实训实现。在第二循环中,学生获得独立完成工程试验检测、综合试验设计、工程施工与监理等任务,能够基本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3.4一个资格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对在校生进行交通部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和工程监理人员等业务培训与指导,便于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学生就业与就业后快速独立顶岗。

4 人才培养效果

通过“四个阶段、三个能力、二个循环、一个资格”的突出岗位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我们培养的测试方向毕业生既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又具有扎实的试验检测实践能力,达到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4.1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达到了试验检测工程师的初步要求

经过四年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试验操作与试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工程试验检测与试验设计;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经过多门课程试验课程设计的反复训练,学生具备了熟练运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能力;工程试验检测与设计多由几人共同完成,通过几年的连续协作,学生具备了与他人沟通、包容、团结与合作的能力。

4.2毕业生供不应求

土木工程专业试验检测技术方向的每届毕业生都供不应求,学生就业率达100%,学生签约至四大交通类中央企业及省级大型企业比例达70%以上。在目前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下,测试技术方向的学生挑选单位的现象仍处于就业主流。

4.3测试技术方向毕业生胜任工作的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由于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正确、改革思路创新,培养的学生为综合性土木工程技术人才,既能胜任工程试验检测与实验室管理任务,又能承担施工、监理等多项任务。虽然我们培养的试验检测方向的毕业生仅有10届,但多数学生已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骨干,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5 总结

土木工程专业测试技术方向“突出岗位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经历了14年的反复实践与不断提升,总结出了一套先进、创新、科学、可行的实践体系教学改革培养模式,效果显著。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政治与道德素质、包容合作的工作作风、扎实坚硬的专业素质。同时,在改革实践中,还培养出了一支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专业技术过硬的双师型的优秀教学团队。面对全国性的土木工程试验检测专业人员普遍缺乏的现象,该项改革成果在应用型本科交通土建类高等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篇9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当前社会的一个发展比较成熟完善的传统专业,,同时也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有着无限发展前景的热门专业。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学基础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道桥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工科类专业中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所以学本专业的每一个学生必须学好专业基础课——《土木工程——力学基础》。但我们都知道中职学校学生是经过参加中考层层选拔后剩下来的学生,再说前期数学和物理没学好,在学力学这门课程本身就有很大困难,许多学生的基础查、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觉得枯燥无味、以为这门基础课对建筑工程专业没有多少帮助、就忽略了这门课程、甚至不感兴趣,力学基础差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中职《土木工程——力学基础》教师,本着“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革《建筑力学》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切实研制出合理的教法,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有信心地去学好《土木工程——力学基础》,下面就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新课改下的几点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我的《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分组教学法。

一、游戏教学法

我们常说寓教于乐,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在无比的兴奋中,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如:在学力平衡公理时,采用了这两个游戏:

游戏1:单腿站立 游戏2:单指顶球

【结论】:让学生通过游戏分组讨论得出二力平衡的公理: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使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游戏的方法,知识源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切入知识点,提高对新知识学习的亲切感;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并且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二、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比如:在学习作用与反作用公理时我就采用了讨论教学法。具体如下:

【交流与讨论】女生现场演示单腿站立(配合导学提纲)

师:这位女生受到W和FN力是什么关系?

生:二力平衡。

师:凳面对女生的支持力FN和女生对凳面的压力FN,又有什么关系?

【导出概念】: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再通过活动:比比谁的眼力好?

【学生讨论】【老师补充引导】【得出结论】

师:二力平衡和作用与反作用这两个公理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有本质区别:二力平衡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讨论,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识体系,同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直观演示法

直观演示法是指相对于抽象的说教的教学原则或方法,具体地讲有图文并茂教学法,利用挂图法,实物演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现场参观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等等。比如说在学习平衡的概念的时候,我采用直观教学法,给出平衡图片:

师:这些物体各处于什么状态?(PPT播放图片)

静止桌上的花瓶,静止的岩石,匀速行驶的列车,匀速起吊货物的起重机。

生:平衡状态。

【导出概念】:平衡状态的概念: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教学法:以“疑”激趣,知识来源于生活,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将生活中熟悉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动机。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比如在学习《木秤的制作》的时候,我把学生分成4组,每组学生中都有A、B、C、三层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制作

步骤一:尝试制作(成品秤)

步骤二:理解制作(原理)

注意一:找出重心点 注意

二:求出零起点注意三:刻出秤花点(标准砝码)

步骤三:归纳总结(步骤)

挂好吊钩点找出重心点 定下秤纽点  求出零起点 刻出秤花点

我把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要求会制作一种刻度的木秤;B层要求在理解木秤原理和制作步骤的基础上,会制作二种刻度木秤的制作;C层要求在充分理解木秤原理和制作步骤的基础上,不仅能熟练准确地制作二种刻度以及更大刻度的木秤,还要求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实践证明,在中职《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分组教学法,不仅全面贯彻了国家关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有信心去学好《土木工程——力学基础》。

篇10

1概述

1.1土木工程概述

土木工程不仅仅是利用土木进行工程建设的概述,而是基于传统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综合发展起来的建设技术专业总称,也是利用建设设备、建材展开施工维护的技术性活动。建筑行业发展发展迅猛,建筑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木工程技术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土木工程种类与内涵也变得日益丰富。土木工程主要包含了三大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土木工程技术是随着社会发展同步发展的,同时土木工程技术也相应代表了当前社会的经济、技术、文化水平。

1.2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主要用材,混凝土建材主要是由沙石构成,且基于建设要求的比例将沙石、混凝土、水混合而成的混凝土,混凝土材料同样也是土木工程材料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的混凝土材料对于土木工程建设非常重要,且在应用与生产加工上都展现出了良好的品质。目前混凝土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且价格低廉,具备较强的耐压、抗压性能。故而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2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2.1混凝土配比问题

当前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大多数的工程项目对混凝土的配比都不够重视。混凝土配比若是未严格遵循规范要求,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砼体的质量,令整体土木工程项目留下严重的质量问题。若是在项目的施工进展过程中,因施工方的偷工减料行为,或随意添加不符合法规定的混凝土添加剂,会令建筑质量存在严重隐患,也有违国家对于混凝土配比的工艺规范要求。

2.2混凝土建筑工程中的裂缝问题

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是混合型的建材,多种材料的质量以及后期施工、养护工艺上的差异性,都会影响建筑物的表观质量与承载力、耐久性。因为混凝土的凝结受温度变化、钢筋锈蚀状况、水泥质量等多方面的影响,令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频发。小型未对结构整体或内部构造具有影响的裂缝,可以借助后期修补的方式进行强化处理。目前形成裂缝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因由混凝土砼体内部水热反应造成内部膨胀比过大,形成流风或变形。在夏季、冬季若是没有控制好温度,也极易导致结构缺陷产生。为了规避裂缝带来的不良影响,仅靠后期修补是不够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多加注意。

2.3未按照规范实施施工

在进行土木工程的实际建设施工中,对规范的落实情况往往不到位,忽视了很多细节规定。并且因为建设施工各方的利益关系,也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特别是项目管理或工期状况、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都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容易令混凝土结构,甚至整体工程都遗留下严重质量问题,长期积累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3土木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降低约束力

为了提高混凝土低级的应力性能,应当适量降低地基对于混凝土的约束力,而常用的方法主要为一下两项:第一项是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约束力,因为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水化热导致其内部会出现一定量的温度应力,这种盈利必然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约束力的增加,需要采取多种温度调节手段来减弱混凝土体内部的约束力。常用的办法有暖棚、蓄水等多种温度调节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方法来调节温度能够有效减少内外部温度差,并实现对于结构内部的温度应力的控制;另一项工作则是通过地基约束力的调整,减少结构整体约束力。若是混凝土体积过大,或过厚,非常容易造成地基约束力的提高,为了避免这一应力可以通过设置滑动层加以实现。

3.2提高抗裂性

在混凝土建筑施工中,难以避免会出现裂缝等常见问题。但是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方法来减少裂缝的严重性,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调整,一种是在混凝土之中加入添加剂,利用添加剂的功能来实现混凝土的有效控制,在利用添加剂这种提高抗裂性的手段时,需要严格遵照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执行;另外一种方法则是结合使用增强材料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也可以优化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因为混凝土的性能与材料配比状况的关系密切,常规情况之下,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必须经过实验来论证,并选取最优配比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3.3控制温度应力

混凝土裂缝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产生裂缝的最主要原因仍是温度应力。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来控制温度:①调整水灰比,减少水泥灰的配比。因为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的应力主要是由水泥水化热产生的,但是因为混凝土表面参数的影响,往往令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无法传递出来,内部的热量积累必然会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提升。减少了水泥用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热量的产生,但是也要基于建设要求进行调整;②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产品,随着建材技术的发展,已经铲除了很多种新型水泥,这类水泥较传统水泥来讲,一般具备更良好的性能。例如粉煤灰水泥、硅酸盐水泥都是低热水泥,能够减小水泥凝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减少了内部的盈利变化。对于外界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可以采用多种物理手段进行优化,例如尽量避免在夏天的高温环境下施工,如无法避免可采用冷却措施,如埋设水管,利用内部的水循环降热。

4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建筑结构模式,而采用的施工工艺也多是围绕混凝土材料设计的。为了提高土木工程的工艺水平,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学术研究,需要针对性的从当前实际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着手研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还能够充分的加以应用,做到对实际施工技术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周明.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与控制[J].南方农机,2007,(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