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02:15: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课程培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保证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呢?
一、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初步认识。教师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在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可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有没有达到,我的讲解学生有没有理解。其实,教师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体验。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质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倡导合作并多方交流,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过这种引导应该是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应该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充分了解情况,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辨明方向。这样通过集体交流之后,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就要重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运用,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语文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举一反三,形成技能。我们可以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可以是课堂语文活动、拓展延伸的讨论、生活实际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学生可在这些实践形式中,自主锻炼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语文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我认为广大语文工作者应做到:
第一、加强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语文教学新大纲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第二、摘下“变形镜”或“有色镜”,以全新的视野看待我们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什么截然统一的标准“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重要的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的个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因为没有独立的个性,便没有什么创造性。学生不是小大人,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约束学生,要求学生模仿。如果今天的学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一种悲哀。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已有的科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并非像僵化的学生发展观那样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此外,学生的优势发展潜能是各有所长,不尽相同的,这已为多元智力理论与实际研究所证实。教师面对某个学生,要问的不是这个学生是否聪明的问题,而是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扬长避短。某方面的弱势,或许恰恰就是另一方面的优势。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材,这不仅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是对学生个性特质的真正尊重。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皆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
一、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就要求教育不仅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方面,而且在发展使人类掌握和利用这些知识的行为方面都应该发挥重大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自觉思考如何去适应时展的需要。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中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要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自主的。善于“发现的”学习者。
2、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前面和谐的发展。就实现课程的功能而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把教法和学法统一起来,发展学生的“元知识”能力,使他们成为“策略的学习者”。要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用以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
4、要尊重学生差异,因异施教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它要求课堂不在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内容也不在仅仅是教科书,这就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探讨,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面对新课改,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向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转变。从知识的传递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
(二) 树立“教师发展为先”的新理念。
1、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
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学应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视差异为一种资源和特点,采用适当的“调试”的方法和“差异教学”的策略,因异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就是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
2、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局限教科书到关注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教师应懂得一般科研程序和方法,知道去哪里搜集相关资料,怎样做实验并进行统计和整理,并能指导学生有科学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新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教师的角色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教师在备课中的出发点已不再是教材,而是学生和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教师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注重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要增强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还要学会寻求和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加强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善于分享别人的经验,
二、师应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是互教互学。传统的教学“教”与“学”脱节,教决定学,我怎么教,你怎么学,我教多少,你学多少,我不教,你不能学,教师对学生是支配、控制和管理,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所以,要改变师生关系,与学生做朋友;,要敢于向学生学习,教育改革最大的难点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
查看更多>>
1、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生共同探究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师生的平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交往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增强对学习的重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传统教法只注重教师怎么教,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只满足于学生获得了较高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获取知识的。我们应该明确,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少“讲”,学生多“想”。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而如果向学生预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结论,将有碍于学生积极的思维,有碍于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第二、课程实施是学生主动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学生是在动态的反思和创造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反思和创造的对象。第三、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收者,接受学习是其课程规定的基本存在方式。新课程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实施角度讲,要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新课改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具体目标”,均体现了新课程在目标设计上,是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这一特点的。第一,新课程重新定位知识技能的作用,不再把知识定性,即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第二,新课程重新定位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第三,新课程重新定位了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新课程认为,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新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综合化。第一,各学科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综合,课程向儿童经验与生活回归。第二,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尽可能地反映社会生活实际本质,如新设“综合”学科: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艺术。第三,新课程设立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课程内容:倡导“新、活、宽”。课程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或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面对课改的必然趋势,我们高中生物教师要正确对待课改。
一、在新课改中首先转变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的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往往会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更重要的使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
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教师已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每个老师都应该是一个教育家。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转变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的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四、在抓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所体现的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参加实践、应用理论、获得经验、提高素质、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一个教育平台,因此,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也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对于每一位学生参加的活动、取得的荣誉都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也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参考,如运动会、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都是学生发展个人爱好的舞台,他们在这些方面获得的任何成绩或表现都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作为新高一生物的教师,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简单地把课改理解为变教材。这次课改不仅是换换教材,而是通过教材内容改变,实现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及课程评价体系等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过去由老师传授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为主。
关键词 新教师 公开课
一次交流的机会听到了某校两位新教师开的公开课,A教师为上岗第二年教师,开课内容为《蹲踞式起跑》,基本流程如下:准备部分:全体学生成一路纵队绕垫子来回慢跑四节徒手操跑的专门性练习(高抬腿跑、后蹬跑);基本部分:讲解、示范原地练习基本技术动作上道练习(蹲踞式加速跑);结束部分:放松、总结、评价。B教师为上岗一年新教师,上课内容为《投掷垒球》,上课流程跟A教师基本相同。
上课后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们且不说两位新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活动是否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学方法是否从学生兴趣出发、组织形式是否达到了最优化,我们从新课程实施的角度去评价这节课,它有新课程的一点影子吗?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改变吗?新课程经过六年的实验、三年的实施,却在第一线的教师与课堂上却没发现一点新课程的影子,笔者不禁对此产生了几分担忧。
一、对新课程实施的思考
(一)一线教师
教师在课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如果没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将不可能落到实处,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点在新课改初始已有所显现,值得我们深思。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两位新教师完全是按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新课程实施中有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但这两位新教师连一点“穿新鞋”的意思都没有,上课中间只是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去讲解、示范、练习、纠错、优等生示范,再练习提高,最后评价、总结,结束本课。整个课堂完全在自己的支配下去完成教学内容,学生没有一点自由的余地,也没有发言、表现的机会,课堂中学生成了练习的“机器”和被支配的“木偶”。在新课程实施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公开课、示范课按新课程的要求去上课,而平时为图省事仍按传统模式上课,这些教师已有了新课改的理念,但我们以上两位新教师连一点新课程的理念都没有。由此可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仍存在着新课程实施的不平衡,且一些地区与学校存在的问题严重,教师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据笔者平时的观察,两位新教师缺乏上进心,没有钻研精神,平时很把时间用在备课,钻研教法提高业务上,而是依照老教师的传统教案模仿备课。他们大多的时间花在游戏、聊天上,对课程改革的研究意识不强,因此上课能省事就省事,得过且过,且容易自我满足。教研组在新课程中应发挥其导向作用,由两位新教师的情况可以看出教研组并未起多少作用,新课程实施中教研组应该不断地对新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不断解决,对实施情况不断反思、总结,使新课程实施得以不断完善。
(二)行政监督
1.课程管理
本次课程改革为“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确保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和适应性”,在管理上出台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正是这种“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以可乘之机,不是利用这种权力搞改革而是利用这种权力抓升学率。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虽然没有出现设想的“一放就乱”的局面,却出现了有权力想搞什么就搞什么的现象,因此课程改革仍处于“有想法,没有行动”的状态,即使有校本课程很多学校也是搞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
2.地方管理
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需要行政监督,下一级课程实施情况如何需要不断的反思与总结,这就需要三级协调起来,形成共识;学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地方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要给予及时的解决,或提供理论依据或共同解决问题,而实际上有些地方行政监督不够,对各校课程实施的情况不管不问,只是下发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有关实施新课程的文件,这也存在地方行政部门课程改革意识不强或理论层次不够,难以处理新课程改革出现的新问题,这也与上一级行政部门的培训不够有很大关系。学校课程改革实施不力、抓升学率,严重影响体育教师的改革热情,也与地方的行政监督不无关系,这就造成从上到下监管不力、实施不力,也就出现新教师上课走老路的现象。
(三)上岗培训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式培训相结合,做到‘先上岗、后培训,不培训,不上岗’”。区行政部门虽然按要求组织了培训,但效果并不理想,从以上两位新教师上课就可以看得出来,培训并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按培训的要求到各区、各校调查课程改革落实情况,因此才出现了上面监管不力,下面执行不到位的现象。高校师范院校也承担着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课程改革的任务,为基础教育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应有一定的新课程理念或有较强的接受新课程思想的能力与创新能力,而不是一片空白,也不是只能承担基本教学的普通体育老师,因为他们是教育第一线的生力军,承担着课程改革的重大任务。事实证明,高校师范院校在这方面存在着缺陷,需要在这方面作些努力。总之,对于师资培训地方行政部门应建立起严格执行的、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新模式,以便使新课程培训落到实处。
二、对新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转变教师观念,加强自身教育,积极探索实践
对于体育教师自身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课改的学习,深入领会课改精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适合学校、学生实际的新课程观、学生观。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融入教学,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除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外,要加强自身教育,通过各种培训方式促进自身思想水平、专业知识、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的实施会给我们体育教师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是过去的经验与理论难以解答的,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教学,适应新的要求。平时多花些时间用在钻研业务上,认真备课、及时总结,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难以解决的通过集体讨论或咨询专家等形式来解决,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搞好教学工作。由于体育教师自身水平不同,个性与个人追求也不同,这就需要教研组、学校、市局等相关部门领导的督促与检查,使教师真正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而不是被动改革,听之任之,持骑墙观望态度。
(二)加强领导的重视、参与和监督
为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教研员、校长等领导必须认清新课程应有的价值和地位,主动、积极地为教师提供支持、帮助、咨询和服务。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多提供让教师参与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且教研员、校长等领导要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从而了解课程实施的状况和教师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一道群策群力地进行探索。重视建立行政吸纳制度,把大专院校的课程专家、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以及社会有关人士吸纳到课程决策中来,主动听取各方面人员对课程改革的意见,以便改进新课程方案。同时,还要抓好课改的专项检查,善于发现课改进程中出现的典型与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被动执行文件,以便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课改的培训工作
新课程培训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大多数培训只讲理论不讲操作,只是说教没有具体实践,培训下来结果是仍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因此培训既要讲方法又要看落实,努力清除培训内容形式方面的弊端,注重优化教师培训方法,形成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组织考核与个人总结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那种只停留在课程纲要和标准解读层面上的培训就难以满足教师要求,必须深入课堂中解决具体问题,要尽量创造机会让教师主动参与培训,在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使培训真正成为促进改革的动力。
参考文献:
我们农村小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在日常教学中要能够明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和其在教育改革中的关键性,高度重视新课程改革,这样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开始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才能够更加主动地研究新教材,探究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能使得教学研究真正地运用于课堂实际教学。同时,也会不断地用爱心研究学生,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从而会注重改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将自己主动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引领者、促进者,并增强自己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共同达成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合理化和科学化。对于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还要做到重视特长、因材施教。同时,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领导要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将新课程政策的宣传落实、新课程实施的进展情况等方面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检查评估,建立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精神,把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科学性评价等都纳入考评的重要项目,并且运用多种激励方式,不断激发教师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鼓励教师及时总结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二、实施新课程的广大农村小学教师要逐步树立起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信息化支持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新课程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来开展,根据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国家在设备层面上对新课程实施给予大力支持,现在我们西部农村学校均配置了现代远程教育接收及光盘播放系统,但要使这些设备真正发挥其作用,就对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广大农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校的信息管理员要维护并利用好这些设备,及时接收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对广大基层教师加强先进理念、课件制作、信息技术应用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会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这对农村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进一步加大新课程理念下对农村地区教师的有效培训,是要提高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能力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校本培训是对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非常有用的一种培训形式,对各学校来说,校本培训并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促进。鼓励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抓住国家教育政策向西部农村倾斜的大好时机,争取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机遇,积极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同,逐步改善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激励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制订一个规划良好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有效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四、实施新课程的广大农村小学教师要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渗透评价与反思意识。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不光是成功的课例,失败的课例也要反思。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心理与反应等,经常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是否自我追问过,"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去利用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各种资源,善于运用研究小组和同事指导、他人帮助等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与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教学水平。只有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反思能力的学生。评价是教师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正确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因为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
五、实施新课程的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应得到适当的心理调节,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他们是否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潮流的关键所在。
1.1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一系列保障制度。为使课改实验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心校及各中小学校成立了不同层次的实验组织机构,制订了《课程改革方案》。为了把《方案》落到实处,中心校建立和完善了《新课程学习制度》、《新课程教师培训方案》、《教育教学评估方案》等。此外,中心校还要求各校依据制度,冉修订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并在教育教学中认真执行。
1.2 在奖金、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保障。中心校及各中小学校都筹措了一定的课程改革专项经费,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为满足课改实验需要,中心校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和配套政策。如设立了课改先进奖,奖励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把通识培训作为新一轮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是否参加通识培训及考核成绩与教师评优、晋级挂钩等。
1.3 加强调研,及时指导。中心校依照各项制度,狠抓新课程实施中的调研与指导。中心校人员经常到分包学校,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各校新课改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导,使新课改在我乡得以顺利有序的实施。
2 重过程,春风化雨勤耕耘
万事开头难,但坚持不懈比开头更难。为使新课改在我乡尽快进入健康有序的快车道,我们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即:具体指导、课堂调研、总结交流。
2.1 具体指导。我们以一中、乡小实验年级为切入点,狠抓具体指导。在中心校校长的领导下,发挥中心校每个成员的优势,分包到一中、乡小实验年级各学科之中。一抓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敬业精神、课改实施能力的调查了解,全面考核、物色新课改骨干教师。经过多次理论培训、上课指导、课后交流与研讨,李瑞静、陈玉燕、范增玉等老师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以此引领其他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抓集体备课。由骨干教师提出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不定时随机抽查、了解与研讨,以便给教师实实在在的指导。三抓资源的共享。鉴于学校和教师缺乏新课程教学及其研究的学习资料,为了帮助教师系统地理解新课程,借鉴新课例,中心校多渠道搜集资料、案例,通过新课改专题报告、下发新课改案例、交流心得体会等形式,使广大教师对新课改有了明晰的认识,达到了借鉴与吸收的目的。
2.2 课堂调研。我们对新课程的指导与建议应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为确保教学过程的实用性、针对性,我们深入学校、教师,吸收课堂“活水”加以提炼,形成指导性建议。对此,中心校成员经常深入到课改实验的每一个班级,听课调研,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实情,随时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难题。
2.3 总结交流。教师是新课程实实在在的推进者,没有一线教师对问题的发现、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新课改就不可能整体有序的推进。因此每学期,我们对实验年级的教师至少召开两次课改实施情况交流会,让教师讲困惑、谈体会、谈经验,人人发表看法,个个参与交流。我们分层次举行了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新课改论坛,论新课改与课堂教学、新课改与教学管理,谈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思考、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总结。通过交流、总结,相互借鉴与吸收,推动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
3 常培训,提升实力壮群体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败。基于此,我们坚持“乡校结合,研训一体”和“边实验,边探索,边培训”的原则,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研训活动。
3.1 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①进行宏观通识培训。秋期,中心校召开了新课改实验动员会、新课改专题学习会,利用课改学习日,以校为单位组织了通识培训。中心校定期抽查教师学习笔记,并对教师学习掌握情况进行了理论考试。③微观针对性培训。小学以乡为单位,初中以校为单位,由教研组长牵头,分别组织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具体解决各任课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及对新教材的准确把握等。③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依据,开展“备、讲、说、评、论”为主线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思想指导课堂教学。中心校组织了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新课程论坛,举行了实验教材示范研讨课、优质课竞赛及说课比赛活动。
3.2 注意改进培训形式、方法和内容。不论是中心校集中培训,还是校本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相结合,培训方法上采取中心校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研讨与个人探究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培训中,让教师现场观摩,即时反馈,小组研讨,集中交流。
3.3 注重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过去一人培训一人受益的弊端,对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出目标,规定任务,完成任务方可报销培训费、车票和伙食补助。即让他们回来后搞好乡级、校级培训,登台汇报新理念,示范讲课传授新经验,使外出教师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做到了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在乡、校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有笔记、有心得体会、有案例分析、有
实施课改的新思路。同时,中心校不断加强对教师学习的考核和检查力度,实行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要我改”为“我要改”、“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氛围。
4 重探索,建构教研新体系
课程改革,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而是一个充满探索的实践过程。这对当前颇为流行的灌输式教研方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因此,我们着眼于“三变”,逐步建立民主和谐的主体参与式教研体系。
4.1 变表演为探索。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其着力点在于探索,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不知始于何时,这种探索却成了一种一厢情愿的表演,教研课演变成了表演课。教师只有听和看的权利,少有参与的机会。新课程要求我们从新理念出发,还教研以本来的面目。我乡举办的研讨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交流,达到以研讨课为载体,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4.2 变指导为服务。我们的职责是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可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常常把个人的思想观点强加给教师,不经意中削弱了教师的自主性。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不善于有效利用《课堂评价标准》,常常对照《课堂评价标准》严格要求教师,逐条评价课堂教学。殊不知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们没有“特级”的潇洒,更没有“专家”的脱俗,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也不能完全拘泥于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评价形形色
色的课堂教学。要使新课程真正在现实中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抛弃求全责备、面面俱到的评价标准。也许这一堂课只有一个闪光点、只有一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但只要是符合新课程思想的、只要有创新的东西,就应得到肯定和赞赏,使教师感到欣慰、得到满足,以保护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强化服务意识。我们的目的是服务课改、服务教师,引领教师逐步成长,逐步走向新课程。
4.3 变观众为主角。课程变了,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的角色也应随着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活动中的观众,而是活动的主角之一。我们的做法是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和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每次教研活动前,我们都要求教师明确研究的主题、熟悉教材内容、组织参与式讨论,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在理念创新上鼓励百家争鸣,让每位教师都有述说自己感受的机会。
5 重验收,总结反思促发展
“新课程的挑战”首先是指其蕴含的新思想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新旧观念的斗争。如果观念没转变,新课程、新教材都只能是空谈,一旦遇到困难便会回到老路上去。不少中小学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必须首先抓好学员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在新课耀师资培训中,要指导学员切实领会《纲要》和《课标》的精神
教师进修学校的几年新课程培训工作,使我们了解到不少参训教师对《纲要》《课标》理解不深。随堂听课发现,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与《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基本上被忽略;教学方式依旧等。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必须指导学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读《纲要》《课标》,切实领会其精神,_达到对新课程的认同。
(2)理解和掌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新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功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课程评价与管理,课程资源开发。
(3)研究按照新课标编写并经国家认可的几种版本的新教材在编写思路、内容、结构、要求等方面的特点、优势,以及新旧教材的区别。
三、新课程师资培训中,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新”、“糖”、“用”,在培训方式上要凸显多样化
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教师由于对课改深层次的东西,很少触及,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挑战性与发展性。因此在新课程培训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实质,突出?“浙”、“精”、“用”。新:指教学观念新,信息新,有新课程实验推广中的新鲜经验,有利于学员知识技能更新,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精:指课程内容是基础性、发展性的,最有价值的;课堂讲授少而精,给学员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用:指培训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实用性、挑战性和激励性;学以致用,投人以渔,讲究实效。
四、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必须坚持跟踪指导、长期服务、全过程培训
新课程要经历一个分步实施、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过程。师资培训必须贯穿全过程。培训机构与受训教师及所在的学校要通力合作,各尽其能。
(1)培训机构应做到:利用网络、信息简报、电子邮件等渠道,及时向新课程教师提供国内外教改动态和本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最新成果;采取巡回指导等方式。深入新课程实验推广第一线,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相关学科发展、教改等方面的研讨会、交流会,帮助新课程教师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和技能等。
一、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担忧
(一)教师自身问题。
教师在课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如果没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将不可能落到实处,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1],这一点在新课改初始已有所显现,值得我们深思。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两位教师,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完全是按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新课程实施中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但这两位教师连一点穿新鞋的意思都没有,上课中间只是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去讲解、示范,再练习提高,最后评价、总结,结束本课。整个课堂完全在自己的支配下去完成教学内容,学生没有一点自由的余地,完全根据老师的指挥去做。由此可见,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了这么久,但是不同地区、学校,甚至于不同学科之间也仍然存在着不平衡。同时,教师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不是什么重要的课程,学生不重视,平时随便上上就可以了,不需要搞得那么认真。进而发展成备课敷衍了事,例行的教研活动只是走走过场,等到开公开课的时候才去绞尽脑汁想办法。长此以往,教师自身怎么会有进步,课又怎会上得好、学生乐于参与呢?所以说,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有实施新课程的想法和做法,摒弃以往陈旧的观念和模式,钻研教法、提高业务,从而带给学生崭新的课堂氛围,跨出新课程实施的第一步。
(二)行政监督不力。
1.课程管理方面
本次课程改革为“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确保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适应性”,[2]在管理上出台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正是这种“权力下放”给了地方和学校以可乘之机,不是利用这种权力搞改革而是利用这种权力抓升学率。因此课程改革仍处于“有想法,没有行动”的状态,即使很多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绝大多数也是搞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
2.地方管理方面
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需要行政监督,下一级课程实施情况如何需要不断地反思与总结,这就需要三级协调起来,形成共识。学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地方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地方行政部门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要给予及时的解决,或提供理论依据或共同解决问题。而实际上有些地方行政监督不够,对各校课程实施的情况不管不问,只是下发上级有关部门有关实施新课程的文件。因此,这也存在地方行政部门课程改革意识不强或理论层次不够,难以处理新课程改革出现的新问题,而这很大程度上也与上一级行政部门的培训不够有很大关系。
(三)师资培训效果不明显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式培训相结合,做到‘先上岗、后培训,不培训,不上岗’”[2]。虽然各学区都按相关要求组织了培训,但效果是否理想,培训是否落到了实处,也只有教师自己清楚。培训结束后,也没有相关部门到各校了解培训内容落实的情况,因此出现了上面监管不力,下面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所以说,对于师资培训地方行政部门应建立起严格执行的、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新模式,以便使新课程培训落到实处。
二、对新课程实施的建议
新课程实验证明新课程的实施是可行的,但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实施课程改革的方式也不同。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我们去面对,而不是听之任之、坐视不管。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加强教育,积极探索。
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虽然信息技术不是考查学科,但是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来看,所起的作用和其他学科不相上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分组合作完成相关操作,这能培养他们协作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不要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无足轻重,它一样可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其次,要加强自身教育,通过各种培训方式促进自身思想水平、专业知识、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的实施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是过去的经验与理论难以解答的,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教学,适应新的要求。平时多花些时间用在钻研业务上,认真备课、及时总结,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难以解决的通过集体讨论或咨询专家等形式来解决,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搞好教学工作。由于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水平不同、个性与个人追求不同等,这就需要教研组、学校、市局等相关部门领导的督促与检查,使教师真正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而不是被动改革,听之任之。
(二)领导加强重视、参与与监督。
为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教研员、校长等领导必须认清新课程应有的价值和地位,主动、积极地为教师提供支持、帮助、咨询和服务。把大专院校的课程专家,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以及社会有关人士吸纳到课程决策中来,主动听取各方面人员对课程改革的意见,以便改进新课程方案。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多提供让教师参与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且教研员、校长等领导要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从而了解课程实施的状况和教师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一道群策群力地进行探索。同时,还要抓好课改的专项检查,善于发现课改进程中出现的典型与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被动执行文件,以便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三)相关部门加强培训工作。
新课程培训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每年都会组织相关的培训,但大多数培训都只是纸上谈兵,只是听专家讲,没有实践,培训下来只是听了一肚子的理论,无法和现实的课堂实践相联系。因此培训既要讲方法又要看落实,努力清除培训内容形式方面的弊端,注重优化教师培训方法,形成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组织考核与个人总结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那种只停留在课程纲要和标准解读层面上的培训早已难满足教师要求,必须深入课堂中解决具体问题,要尽量创造机会让教师主动参与培训,在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使培训真正成为促进改革的动力。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思想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开展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做好新一轮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和培训工作,加强音乐教师专业培训和音乐教研组长的培训,加强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有效监控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杭州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1.继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1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6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6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7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
2.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要求各区、县(市)大力举行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以此来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发展。
3.加强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活动,6月份举行展示和颁奖活动。以此落实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促进器乐教学的实施。
4.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10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示评比,12月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以高质量、高水平来体现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各区、县(市)认真做好三项评比的初评工作,选拔优秀者参加杭州市评比。
5.做好课改本学科的总结经验与交流工作。协同做好课改领导小组在教师中评选课改优秀教师工作。
6.按教研室要求对第三批实验区音乐新课程教学情况作一个抽样调研。以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为基础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以点促面,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新课程的实效性。
7.继续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以此促进音乐新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8.开展学能考试研究。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开展学能考试的调查与研究。积极制定学能考试审美与艺术测试方案和标准。
(二)积极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研究
1.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验和培训活动。深入学习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领会思想精神,树立教学新理念,探讨新教材教法,为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作好充分准备。直属高中6月份举行《音乐课程标准》检测活动,并举行有关辅导讲座,以此来加强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音乐教师应对新课程的各种能力。
2.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直属高中2月份举行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讲座,5月份参加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6月底举行音乐课堂教学录像评比,12月举行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
3.开展音乐教学研究小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5月份在直属高中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4.加强高中音乐教师的各项专业培训。3—4月份举行《课标》和舞蹈培训,以此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5.结合杭州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战略,强化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的教学调研与指导,同时调研与总结优质示范高中的教学经验,发挥优质高中的教学示范作用,带动全市高中教学。5月份在杭州高级中学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6.积极协助上级和有关行政部门做好高中音乐新课改实验工作。
(三)深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并构建“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
2.各区、县(市)在总结前期教改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以此推广教改成果,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3.切实开展初、高中教改研究小组活动,以此培养一支教改、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音乐教改研究小组教学研究活动,举行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促进音乐教改的发展。
4.继续做好杭州市骨干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研究本学科学校教研工作的规律与特征,探索更有实效性的音乐教研工作方法与途径,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培训的实效性。同时,支持各县区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
5.继续推进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继续加强学生“个性化、合作化与活动化”的研究。
6.继续大力推广省级一等奖课题《小学等级制学业评价研究》的成果。
7.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制定学生音乐学业评价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促进音乐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8.协助做好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工作。积极制定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方案。
(四)完善地方课程建设
1.继续实施地方性综合课程《我与杭州》。完成五、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编写任务。加强《我与杭州》教材的培训工作,加强该课程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和评价研究。
2. 加强“杭州教研网”的建设,继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协同教育技术中心做好网上中小学教育的资源库建设。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2月15日
2005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学科主要工作(直属高中部分)
2月份 布置新学期音乐教研工作
大组成员会议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辅导讲座
3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4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舞蹈培训
5月份 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评比
6月份 音乐录像课评比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检测
大组成员研究学科教研工作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区、县[市]部分)
2—4月份 区、县(市)举行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5月份 新课程音乐案例评比
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
6月份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7轮骨干教师培训及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
颁奖活动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教研员工作会议
其 他: 杭州市第18届教学论文评选、课改优秀教师评选
第三批实验区新课程教学状况调研(同局)
杭州市第2次教研组长培训
举行《我与杭州》、《人与自然》、《廉洁专题教育》教学研讨会
一、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本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变动最大,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影响最深刻的一次全面的课程改革。教育部出台的高中新课程方案,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到课程管理都体现了全新的思路。本次新课程实验的突出特点就是改变了过去教育中央集权、全国统一的局面。实现了权力下放,给地方、学校和学生充分的自和选择权,使其能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材和课程,达到教育收益最大化。现在已基本实现了教材选择多样化、课程设置灵活化、课堂教学个性化、学生评价多元化。
1.教材选择多样化,地方拥有选择权
新课程实验首先就是改变了过去全国使用同一版教材的局面,要求各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高考也命题也不再依据某本教材,而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各种版本的教材争相出炉。现在全国普通高中教材的版本不下于十种。新课程要求每个学校不能只选择一种版本的教材,而是要选择多种版本的教材。广东省在教材选择上就遵循版本不少于三个的原则。而广东省的各个地区选用的版本也不尽相同,都是由各地区相应的教材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领导、教材专家、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投票决定的。必修部分统一要求,选修部分各校参照《广东省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自行决定。我们考察的两所学校选用的教材主要集中在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和粤教版。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某一学科上,虽然学校选定了某版的教材,但是他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仅仅参考指定的教材,而是采取“一本教材为主,多版教材为辅”的方式。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每位老师手里都有两三本,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参考。这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建议学校在进入新课程之前,应该让我们的任课教师提前拿到多种版本的教材,提前熟悉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总结不同版本教材的区别和优缺点,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课程设置灵活化,学生拥有选择权
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改革后的高中课程由八个学习领域、十二门科目和若干个模块组成,分为必修和选修。按照国家的要求,高中学校必须开足开齐8个领域的必修课,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努力开设多样化、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各学校实际情况的限制,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变通,灵活的执行国家的要求。首先,选修课程必修化,由地方或学校代替学生选课,统一上课,采用的这种所谓“配餐制”。这也是现在我国新课程实验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我省刚刚出台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中就明确规定,选修Ⅰ的内容一是所有学校必须开设,学生按要求必须进行选择的内容。这实际上就是规定了这些内容的必修的。我们考察的深圳、济南两地的学校基本上也是采用的这种模式,只不过有的是省里规定的,有的是市里统一的,还有的是学校自己选择的。几乎没有学校能达到让学生开放式的选课,上课实行“走班制”。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牵制,以及学校自身资源的限制,采取这种做法也是符合实际的。要真正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学校活动课程化,为了达到学校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自身条件和学生兴趣,设置若干模块,供学生选修,至少获得6学分的要求,很多学校都灵活的将学校活动课程化,例如将运动会、文化节、科技节等学校活动课程化,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实际表现给予一定的学分。这样做,既能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管理,又完成了国家对开设校本课程的要求,可谓一举两得。再次,研究性学习灵活化,国家规定研究性学习是15个学分,如果学生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可能效果不会太好,更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所以大部分学校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灵活话,既有集中授课,又有分散研究;既有理论学习,又有个别指导。有的学校的具体做法是开学初用几个课时,以讲座的形式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选择题目和导师,学生们课后研究,教师进行指导,期末再利用几个课时验收成果。或者是在放假前选择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假期里进行实践研究,开学来进行验收展示。总之,以上这些都是各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课程设置上采取的一些做法,对我校以后实施新课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师拥有选择权
新课程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更加个性化。教师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特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的新的课堂教模式。。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到深圳实验学校和山师大附中的课堂,分别听了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十余节课。我们发现,在新课程标准下,任课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是新课程实验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新课程实验的成功与否。无论教材编排,还是课程设置怎么改革,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授课方式不变革,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空谈。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可以说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实验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新课程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是我们进行新课程培训的最重要的任务。
4.学生评价多元化,学校拥有选择权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改进传统的校内评价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是大势所趋。在考察中发现,虽然所有学校都采取了综合的评价方式,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各学校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学分认定上。由于国家规定学分认定权在学校,所以每所学校都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出本校的学分认定标准。以深圳实验学校为例,他们将学分认定分为考试和评价两个部分,其中考试成绩占60%,评价成绩占40%。考试成绩又分为平时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成绩又分为个人评价(10%)、同学评价(5%)、家长评价(5%)、和教师评价(20%)。最后他们规定只要学生的学分达到1.7分,就认为这个模块通过考核,给2学分。同时,他们还按照国家的要求给学生建立了成长手册和成绩手册。因为虽然学生学分认定、学业评价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理念很好,但是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复杂,教师工作量明显增加,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那么,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的评价标准,对学校、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是课改中多数人较为困惑的问题。
二、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
经过几年的新课程实验,虽然广东和山东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他们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上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初期阶段。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领导机制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政府行为。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行动到位是新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是落实新课改的组织保证。我校已经成立了由符校长直接领导的新课程改革委员会,并指定了具体分管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和新课程的具体实施工作的副校长。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形成运行有序、功能完善的课改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2.积极做好课改宣传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尤其是学生家长的支持,因为新课改不仅仅涉及到学校的问题,同时也直接涉及到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为了让学生家长能了解新课改,认同新课改,最后达到支持新课改的目的,学校要在进入新课改之前,必须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学校的标语、墙报等形式,广泛的宣传动员,营造课改的社会氛围。二是,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以“家长学校”为阵地,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传授课改新理念,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十分必要的。
3.科学制定课改方案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我省出台的《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与管理方案》等文件的精神,制定我校的新课程实验方案,明确我校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等内容,对学校的新课程实施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同时,还要制定各种计划和方案,包括新课程教师培训计划、课程设置方案、学分认定方案、学生成长手册制定方案、选修课设置方案、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等各种方案,使新课程有效实施有章可循,保证新课程实验在整体框架内稳步、有序的推进。
4.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为解决在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新课改的发展方向,我们有必要将在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立项研究,以保障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建议学校选择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实验教师成立专门的课题组,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对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