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4 16:48: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美丽乡村的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美丽乡村的概念

篇1

据统计,农村人口占全国比重较大,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但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应运而生,相应的也出现了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例如,乡村建设质量与速度发展步不协调、目标不明确、管理规划不完善等问题在农村中浮现,阻碍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长[1]。从国家战略性角度思考,国内外学术界对美丽乡村建设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及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美丽乡村的概念内涵

乡村是集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多方面因素汇集的一个整体, 是人类从古至今经过发展形成的产物。从广义上来说,乡村是一个地域范围,将乡村的特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可称之为乡村地域,主要是以农耕为主、具有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乡村生活方式的历史古镇也属于乡村领域。“美丽乡村”建设是“十一五”期间为新农村建设加速发展而提出的,可提升新农村建设质量。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这成为“美丽乡村”的最高目标,其深层内涵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美丽乡村”中所强调的“美丽”,可归纳为乡村的环境优美、经济富美、景色秀美、民风淳美[2]。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体现在生态、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一个表现,它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概念,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结合的,在促进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建立一个对农村居民有利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等而努力,是一项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目的的建设。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丽乡村建设在政策解读和执行方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政策执行中会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最终的执行是否能够顺利,是否达到期望的目标,均取决于是否得到大众的支持与赞成。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政策执行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一些村庄对建设的政策方面理解的不够全面,从而找不到可实施的方案,使美丽乡村建设进度缓慢,影响其发展。

(二)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群体,其文化层次的高低对乡村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但是我国乡村建设的文化培育还是有些欠缺,应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乡村文化娱乐胜过,对乡村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统筹城市与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走现代农业之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点,因为乡村居民的收入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

(四)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民主管理意识在乡村中长久发展,但是在某些时间点、某些方面,在村务管理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像基层组织职能发挥不够全面从而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导致村民产生误解和猜测。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应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领域和对象来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成果转化水平,要积极指引企业、科研单位、甚至个人参与到科技创新中,不断激发群众创新能力[3]。可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将松散的农户团结起来,提升村民抵抗风险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乡村形成一个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一个比较全面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还要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建设美丽乡村应有的内容。实现村民自制目标,因地制宜,不断尝试制度创新,同时将现有规章制度、监督检查执行到位。可选择个别乡镇来尝试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到村到户,通过奖惩手段引导、调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

“产业发展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江苏省永联村。永联村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耕地资源贫乏,曾经被称为 “江苏最穷最小村庄”。永联村为解决全村村民的温饱问题,搞集体经济,经过多种尝试,敏锐地抓住轧钢这个行业,实现了永联村经济上跨越式的发展。“生态保护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浙江省高家堂村。该村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山区村。努力打造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乡村,该村依靠丰富的竹林资源建设生态型高效毛竹林现代园,规模化养殖竹林鸡,成立竹笋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使本村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文化传承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河南省平乐村。该村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依靠着“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一文化背景,以牡丹画为龙头产业,形成书画展览、书画装裱、书画培训、牡丹观赏等一条龙服务体系,不仅提高了农民收人,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休闲旅游型模式”以代表的是贵州省的纳灰村,该村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是贵州地区主要的产粮区。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了集特色农业、特色花卉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公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也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整治型模式”以代表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岩村。该地区典型的山区地貌,早期非常贫困。红岩村坚持走“养殖-沼气-种植”农业循环发展之路,积极发展“富裕生态家园”之路,同时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连片环境整治,加强污染治理。红岩村以科技农业生产为龙头,逐步拓展了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型模式的范本。

五、结论

总结纵观多年来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学者们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开展了有价值的研究,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不同地域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策和发展模式并揭示了各乡村模式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探讨了中国乡村建设的道路模式,为推进中国乡村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但目前乡村建设的研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美丽乡村建设研究重视的多是地域的个性差异,而对其形成问题的理论研究较少;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多局限于乡村发展某一方面的内容或特征,而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研究; 三是对乡村建设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环境资源、旅游文化方面,较少揭示乡村建设中其他影响因素。今后,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应加强对美丽乡村内在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性研究,从而提高美丽乡村研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作用。(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参考文献:

篇2

一、“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趋势

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将会朝着创新性、特色性、专项性、生态性的方向发展。创新性和特色性是指在此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要注重对新资源的开发,并打造地方特色;专项性要求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专项研究和发展;最后在进行旅游发展时,必须要注重生态型开发,保证乡村环境的稳定。所以说,面对“美丽乡村”的发展背景,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遵循合理的开发原则,坚持创新开发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去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全新的乡村旅游。

二、“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

对于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者在开发时并没有完全理解乡村旅游的概念,认为乡村旅游开发和其他旅游资源开发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所以就只是一味地进行大面积的开发,并没有根据乡村旅游的特征进行一个合理的开发规划,制定出科学的开发计划。且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导致乡村旅游开发不深入,且还存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例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且不符合“美丽乡村”的理念和发展背景。

(二)产品雷同,缺乏创新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产品雷同,缺乏创新的问题。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忽视对旅游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大部分的开发只是简单地对资源直接利用,这对游客的吸引力只是一时,而不能发挥长久的经济效益。从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看,旅游资源并不是非常丰富,甚至存在旅游资源单一、种类较少的现象,而且在开发的过程中,除了对原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外,并没有对旅游的衍生品进行开发,这就是开发过程中的失误。因为对于乡村旅游来说,资源本来就很缺乏,如果不加大对旅游衍生品的开发,就没有任何旅游的特色。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并没有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性设计,只是模仿一些旅游景区出售一些木制品、钥匙吊坠、明信片等。很显然这些都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旅游景点的特色,且也没有对这些旅游产品加入更多的附加值。这种忽视创新性的做法对乡村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任何帮助。

(三)乡村旅游的开发类型比较单一,参与性不足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因为在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的种类较少,资源匮乏,例如仅仅有一些风景独特的地区,这就对乡村资源的开发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从而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其次,在目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仅仅对旅游资源进行单一开发,而没有结合当地的一些著名景点进行联合开发,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地区旅游方式单一,不能与其他的旅游方式良好融合,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此外,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只是一味地采取参观、展览的方式,这样往往只适合一些家庭的度假活动,根本不能广泛吸引游客、为乡村旅游带来良好收益、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与改造。

(四)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

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具体的经营方式存在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的问题。首先,在乡村旅游资源的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的经营计划,只是简单地进行开发和经营,这样就会造成一些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费和一些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除此之外,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人员,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旅游接待培训,这样就使得乡村旅游的接待服务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所以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目前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的问题。

(五)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效益低

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还受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的影响,致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效益低下。乡村旅游之所以知名度不高,首先,宣传方式缺乏创新性。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并没有对宣传方式进行科学研究,而是采用一些原始的印发宣传页的方式,这种方式较为落后,且影响范围小,不能辐射很大的市场。此外,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且受经济条件制约,在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加之大部分旅客还是喜欢去一些具有独特体验的景点消费,这也造成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效益低下的问题。

三、“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对于“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使得资源可以循环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当代人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还可以为子孙后代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旅游者需求理论

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必须坚持和运用旅游者需求理论,只有这样才是可以创造效益。旅游者需求理论,就是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喜好,然后根据旅游者的需要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整理,吸引更多的游客。如果只是一味地开发,不进行旅游者需求理论的研究,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三)文化营销理论

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将大众对乡村旅游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再根据调查的数据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宣传,进行合理定位,这就是市场营销理论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运用。所以说,通过采用市场营销理论,可以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四、“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来说,乡村旅游产业不是简单消耗自然、人文资源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利用生态、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保护生态、人文资源的双向促进的特殊形式。因此,要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制定乡村旅游资源发展规划,编制各级各类旅游资源开发计划,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和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人文历史资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

(二)加强对创新型产品的开发

在乡村旅游创新型产品开发方面,要不断结合时代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旅游景区的优势,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性。“例如,在某些地区的乡村旅游就采用了一种贴近人们生活的开发方式,依托地理环境,积极开发自己的土特产品,如石耳、笋尖、竹荪、茶树菇、熏笋等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开发时,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如在有名人故居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出售一些带有名人故居标志性的笔记本或带有名言的明信片等,使乡村旅游开发与大众旅游文化市场需求相结合。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进程中,以创新性为导向,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三)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多种类型开发

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还要注意将多种类型旅游进行综合开发。例如,可以将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开发一些具备红色资源的村庄,宣传革命烈士牺牲的红色战役,将这些战役打造成实地模仿的游戏形式,让人们可以亲自加入战斗,体会到当时战场的具体情况。这样就可以将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真正结合起来,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与发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乡村地区的旅游优势,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廊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形成。

(四)提高接待与服务水平,科学经营

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各个景区都独自经营,没有实现强强联合,其结果是发展相对缓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对旅游路线的开发,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打造多条精品路线,实现旅游的一站式服务。这样既能实现乡村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也能更好地进行统一管理。旅游产业要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支柱产业,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乡村应在保障现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的规模,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降低产业进入门槛,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整合鼓励旅游业投资的价格、税收和建设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除此之外,在科学经营的基础之上,还要提高接待与服务水平,引进专业的接待和服务人员,提高乡村旅游的整体水平。

(五)加强宣传,打造乡村旅游知名度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必须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宣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注重自身品牌建设。乡村的多数旅游景点还缺乏较高的知名度,难以对游客形成吸引力,所以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一是旅游形象设计,全面准确地表达乡村“自然美”为特色的旅游总体形象。二是营销策略,以“生态美”“风景美”为基点,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以品牌带动市场。三是利用广告策划、新闻公关宣传、节庆活动推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努力塑造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篇3

豫西泛指河南省西部地区,主要有洛阳市和三门峡市这两个地级市。豫西地区地形较豫东和豫中来说较复杂,多山和丘陵,主要有嵩山、白云山、老君山、伏牛山等多个山峰,这些山峰是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在诸多山地地形中也形成了窑洞这种独居特色的豫西传统民居。[1]豫西传统民居是豫西人民在世代生存中积攒的文化财产,是豫西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同时是豫西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豫西传统民居富含了深刻的建筑内涵和文化内涵,继承和发展这种特有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给现代社会乡村的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

2013年农业部了美丽乡村的意见书,要打造具有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营造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还指出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由此可见我国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2]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落实好农业部发出的相关意见,发展生态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恬淡的和谐乡村环境。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基础,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乡村人民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

2 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仅仅从房屋建设方面来看,可以发现很多地区都缺乏对农村房屋的整体规划,大多是对城市房屋的模仿,随意拆迁和改造传统民居,造成了传统民居文化的凋零和遗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保护好我国传统民居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传承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与新时期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设的共同发展。

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建筑类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习俗等精神文化,也是区域政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反映。传统民居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彰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河南民居浓重的人文关怀,表现了中原人民宽广的胸怀和文化内涵。河南分布的民居建筑较多,这些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分为土木建筑和生土建筑。豫西的建筑就属于土构形态,主要形式是窑洞(见图1),窑洞的建造是与大地最大程度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度较好且廉价住所,同时保持了自然环境的原貌,是建筑与大地相结合的典型代表。[3]豫西窑洞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地区,最典型的是陕县庙上村的坑院。该村的坑院历史年代悠久,最长达400年以上,一些已经被开发为旅游度假村。坑院的主要特征为向地下深挖,横向开凿,与我国传统建筑“堪天道,舆地道”的理念的相符合。具有远望只能看见树影,而看不到人家,走进才发现村庄在地平线以下的特点。河南省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居,将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会越来越突现出来。[4]

3 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

3.1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能够促进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既是乡村经济的建设,也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为依撑,文化建设也需要经济建设提供的物质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豫西传统民居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提供了发展理念和经验,也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3.2 传承传统民居有利于彰显地域文化色彩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对生态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解释。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是豫西人民与自然长期相处中获得的,也是豫西乡村建筑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的精髓。传承豫西传统民居文化可以增加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文化内涵,使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彰显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人文关怀,体现出多元化新农村建设要求。

3.3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有利于增强乡村凝聚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导致了很多村庄都是空心的,或者留下的都是孤老寡人和留守儿童。这种现象加大了我国乡村文化的传承困难,而且加速了传统特色的民居和技艺的流失,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开展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时传承传统民居特色文化,能够唤起在外的人民的共鸣,促进人民的回归,增强乡村的凝聚力。

4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对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有一定深刻的理解,才能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实现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了解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豫西传统民居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是几百年文化的沉淀与积累,也是豫西人民几百年来文化特色的彰显,是经过豫西人民几百年与自然相处得来的经验。从此可以看出,豫西传统民居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展而来的,也是和自然和谐相处中而得以保存的。因此,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也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与现代需求相符合的地方,可以将优秀的文化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中,同时也是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形成“以自然为本”的建设思路,采取多种共同发展的措施,建立传统民居特色文化的应用和传承体系。[5]自然、纯真是乡村的最大特点,一望无际的田野,蓝天绿水下撒欢的牛羊都是乡村最亮丽的风景。乡村生态系统处于较平衡的状态,因此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乡村生态系统通过自我完善和更新而具有维持农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的能力。乡村这种平衡的生态系统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了美好、和谐、宜居的自然环境。

4.2 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保存特色历史文化景观,是豫西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关键。不同的区域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表现出不同的风俗风情和人文面貌。这些不同的文化形态是区域文化特色的延续和发展,营造了富有地域色彩的生态建设人文环境。因此,打造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对于美丽农村生态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做好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像豫西传统民居中窑洞这样的建筑,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拥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就拿豫西陕县庙上村这个历史久远的北方村落来说,人民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语言特点、服饰特点等,都蕴含了庙上村这个古老村落的历史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发掘价值。因此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要深入了解当地所埋藏的、深刻的文化价值,积极吸收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内涵,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

第二,吸收传统民居文化精髓。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传统民居特色是不同的,既是独特的也是多样的。例如豫西传统民居所蕴含的特色价值,不同于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也不同于江南水乡的青瓦白墙,他们都有自身特有的价值与特色。[6]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要善于利用这种特色的传统民居文化,因为他们得以传承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所蕴含的古老的生态原理,是人们世代传承的文化精髓。

第三,注入时代精神和内涵。传统的民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古老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毕竟是在过去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是过去社会的体现,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地方,因此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既注重传统民居特色文化内涵的引用,也要注重时代精神和内涵的注入,使建设出的乡村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相适应。例如豫西传统民居中对于庙上村坑院文化发展,错落里共有87座坑院建筑,其中有5座历史超过了400年,陕县政府将这5座坑院开发为生态旅游度假村,赋予了这个村落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其能够实现古老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的完美结合。

4.3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既是对传统民居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是现代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传承传统民居文化。不同地域的乡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经济的整体提升。例如,陕县庙上村将历史最悠久的坑院开发为旅游度假村的行为,就是根据自身特点所制定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还要建设乡村文明。在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农业生产中,还要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发展乡村绿色有机食品。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要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传承传统民居文化。

5 结语

文章对美丽乡村的概念、传统民居的价值、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以及美丽乡村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做了深刻的分析。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牢牢把握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文化精髓,并注入现代的生态文化理念,切实推进美丽乡村的生态建设,营造和谐、美好、宜居的乡村环境,促进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我国乡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宪臣,张义忠,贺子奇.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传统民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豫西民居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9):1792-1798.

[2] 齐皓,樊柯.基于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4(a01):86-87.

[3] 张梦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4] 王丽霞.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6,42(7):4-5.

篇4

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内涵认知研究

“Rurality”是作为rural的派生词于18世纪产生,意思是说“之所以成为乡村的条件”。乡村地理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乡村性的研究,他们用乡村性来定义乡村并将乡村区别于城市,认为每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带,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2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描述与评价研究

由于有最早期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概念的认知,国内外一些知名旅游学者开始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进行特征描述,这些都可以提炼出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的本质所在。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描述之外,能够简化、落实成模型从而为需要更精确测量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很有必要的。国外学者通过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构建来做评价研究很少。而在国内,随着乡村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探索。

近几年学者们开始不断关注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评价。不同学者研究角度不同、观测的尺度和对象不同、侧重点不同,导致构建的乡村性指标的差异,但很多都存在相通之处。基本提到了乡村地域、乡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经济、乡村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基础指标。

3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保护研究述评

乡村性日趋退化的现状,使得乡村旅游处于一种自我矛盾的发展中,这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如何让乡村旅游重回它的本质,即如何维护中国传统乡村的乡村性,这不仅仅是乡村旅游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国乡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自乡村性提出以来,在乡村旅游发展领域一直受到认同。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内容从最初的概念内涵、特征描述、到后来的评价和保护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视角和切入点都不断深入和细化。开始有从行为学、心理学、地理学、景观学视角的考察研究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切入点开始到考虑到乡村旅游地本身、旅游者、甚至是村集体。从研究方法来看,体现从起初阶段的定性描述方法为主,到近些年发展阶段定性方法和定量研究并重,不断以定量方法,构建合理、精确模型研究。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仍然不是很充分的。

4 乡村旅游乡村性研究的展望

我国为什么要强调和挖掘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这和国家的悠久的农业历史有关以及和传统的审美观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看似是认知概念性的,操作性不是很强。但乡村旅游发展到蓬勃阶段的现今,更离不开乡村旅游乡村性的研究,因此还需进一步拓展。

4.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的社会化的转向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美丽乡村”、“乡村记忆”、“乡愁”等正从政策层面渗透到学术研究,乡村的社会化研究趋势也带来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社会化研究进一步加强。乡村意象、乡村感知等应该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不仅要从游客视角、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本身视角考量,也要从当地的乡村居民来考量,甚至是整个村集体角度来考虑。

4.2 进一步加强理论深度的挖掘

篇5

关键词:农村社区 宜居社区 村镇宜居社区 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50-02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村镇宜居社区建设已经被提上了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日程,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村镇宜居社区”尚无明确的概念,更罔论进一步研究,因此该文基于农村社区和宜居社区等相关文献研究和建设实践,提出了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概念,并明确界定了其内涵,为后续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前沿性和实践指导性。

1 相关研究

“村镇宜居社区”,顾名思义,“社区”是其本质,“宜居”是其基本特征,“村镇”是其地域范围。简单来说,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在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精神指导下、在“新四化”①和“美丽乡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村镇社区化、宜居化发展的结果(如图1所示)。即村镇社区是我国村镇社区化的发展结果,而村镇宜居社区又是村镇社区宜居化的发展结果。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宜居社区是我国村镇宜居社区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未来。总之,从村镇到宜居社区会经过社区化、宜居化和城镇化3个发展阶段,顺序不同,发展道路亦会不同,但是殊途同归,起点都是村镇,终点都是宜居社区。而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其中比较高级的发展阶段。

尽管人们对于“社区”及共同体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大都将其视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定的地域”“共同的纽带”“社会交往”以及“认同意识”是作为社区或共同体的最基本的要素和特征[1]。

“宜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指适宜居住,广义的“宜居”除了适宜居住以外,还包括适宜就业、出行以及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充足等内容。其实宜居社区涵义广泛,覆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宜居性包括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生态环境条件,但核心的内容包括住房建设、住区环境、社会空间三大方面。宜居社区的评价标准是动态的,与当代经济、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等密切相关,但核心理念永恒不变,即以人为本。

村镇在国外统称为乡村,而在中国就有所区别。中国农村工作大辞典把“村镇”定义为 “各类村庄和集镇的总称”。其中的 “村庄”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集镇”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罩行牡姆墙ㄖ普颉6相关文献研究表明: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和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又统称为农村。由此可见,国内以往研究中的“村镇”和 “农村(或乡村)”的概念一致。该文认为上述是狭义村镇的概念,广义的村镇除了包含上述乡村,还包括小城镇(如图2所示)。

2 结语

由村镇的内涵可知,村镇社区就是包括各类村庄和集镇的“农村(或乡村)社区[1]”以及小城镇社区[2]的统称。相应的,村镇宜居社区包括农村宜居社区和小城镇宜居社区。相关文献中出现的“农村新型社区”或“新型农村社区”与农村宜居社区的内涵一致,是“村镇宜居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而言之,村镇宜居社区就是宜居的村镇社区,即强调以人为本、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目标和方向的农村社区或小城镇社区。

参考文献

[1] 滕玉成,牟维伟.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10(6):86-95.

篇6

1背景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以及“美丽乡村”两个概念,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乡村建设本身存在复杂性,加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乡村提出了更高的规划建设要求,从而使乡村规划难度增加;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模式的应运而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生活环境,但在推广与规划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引发了思考。

2传统的村庄规划问题

2.1传统的村庄规划设计不科学

现在大多数乡村规划建设生搬硬套地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将村庄规划成“住宅集中布置、形态、村庄道路布局整齐规整、并配有宽敞的广场及公园”的城市模式,将乡村规划建设成现代小城市,忽略乡村原本具有的形态特征。有时为了过分强调村庄规划布局,不惜推山填湖,破坏原有的生态地貌。生态、和谐乡村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原则,而那种过分强调布局形态的规划方案,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相违背,规划者仅仅只是从自身设计角度出发,没能够将乡村现状融入到规划设计中,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很难有效地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2.2风格特色缺乏统一

在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乡村整体建设缺乏统一风貌。首先,在周期长的乡村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村长或者书记换届调任,对乡村建设的专业角度解读不同,导致村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风貌。其次,当地居民根据自主意愿来建设房屋,这就导致凌乱的建筑风格,失去了村庄特有的传统风格。长期的村庄建设活动,需要全体村民自觉把控村庄文化精髓,保持传统建筑特色,在满足房屋的实用性条件下,实现村貌统一的韵律美感。

2.3产业和文化特色不鲜明

目前,多数村庄通过亮化、彩化等方式来改变乡村旧貌,村庄整体生活生产的局面未能得到全新的改善,整体村庄文化内涵无法得到诠释,此种速效的村庄规划设计的持续性不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规划设计前期,没能考虑建设有乡村特色的产业,在传统乡村规划设计周期性长的情况下,仅仅依赖政府财政支持,很难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其次,规划设计时未能结合村庄的传统文化,致使村庄的文化特色消失,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乡村传统的文化元素。

3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议

3.1根据现状地貌,整体布局设计

在村庄的整体空间布局规划中,除了参照乡村原本的地形地貌,还应充分考虑村庄现状的居住分布。充分把村庄特有的山川河流、绿化植被以及农作物等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打破原有整齐划一的布局模式,从而规划设计出符合当地地形地貌的布局方式。目前,多数乡村充分地利用自身的特征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有的根据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出生态村,有的根据自身悠久的历史古镇从而规划设计出历史古村,因此,只有充分地融入自身具有的优势,才能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风光。例如长乐市江田镇南阳村在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身具备特有的元素,同时结合山水以及独特的山川河流元素,进而规划出具备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

3.2利用地理优势,完善自身产业链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具有周期长的特征,它既要实现生态上的完善,还要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条提供资金的支持。传统的乡村发展模式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表象上来看,乡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互制约,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结合乡村的本土地理特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乡村品牌,实现乡村的知名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城郊村凭借靠近城镇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为城镇提供生活便利,其道路、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均按照城镇标准来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与城镇的对接。

3.3统筹配套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与城镇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给水、排水、采暖、燃气等市政管道的敷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前要先做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因为配套设施建设需求资金较大,一般乡村无法独立完成建设要求,因此要求乡村与城市之间、相邻乡村之间应统筹考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如江田镇邦上村在配套规划时,对接上位规划,对村庄市政配套规划整体考虑。

4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要想得以实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适合乡村发展以及具有乡村特色的规划方案。它需要从美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方面学科着手,既做到不破坏乡村的自然肌理,又要满足乡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融入文化内涵及乡村特色等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美丽乡村实施建设做好铺垫,才有可能规划建设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刘建.美丽乡村要表里如一[J].西部大开发,2014(11):1.

[2]谢汉能.探究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9):1.

篇7

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民俗学者、社会学者等关注的热点。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日益加剧,愈来愈多的古村落日渐成为空巢村、老人村,也有村落因开发旅游业需要,将原住民从古村落中迁出,出现古民居博物馆化、商业化的状况。从遵循活态保护的视角看,这些无疑是对古建筑的毁坏。作为农村社区,古村落如何依靠自身文化资源融入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的合理传承,是当下古村落社区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又急需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新叶村概况

新叶古村位于杭州建德市南部大慈岩镇,为叶氏聚居村。新叶村山清水秀,马头墙,粉墙黛瓦,是典型的皖南建筑风格和江南风韵。新叶村现在还保存了180余栋古民居,街巷整洁,古色古香,被誉为“中国露天建筑博物馆”、“中国东南农耕文化活化石”。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评为“杭州十大美丽样本”。

新叶村建有抟云塔、文昌阁、土地祠。抟云塔始建于明代,是村子的风水宝塔,因为有祈求文运之功能,也被村民称为文风塔,后同治年间又在塔脚下修建文昌阁,同为祈求文运之所。后来,在文昌阁北面修有土地祠,为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场所。这三个文化空间的组合,反映出农业社会时期民众“耕读传家”的朴素生活理念。

新叶村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新叶三月三”、“新叶昆曲”被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同时,有三项列入杭州市级名录,八项列入建德县级非遗名录。邻近的李村、上吴方等古村落,因地缘相近、文化习俗相近,共同组成以新叶村为主的古村聚落,拓展了古村落的文化空间和保护区域。

当地政府采取走市场化的古村落保护策略:立足村落文化资源,打造旅游开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带动市场,以消费促进保护,走开发与保护并举之路,并于2010年开放旅游。但新叶古村由于旅游景点少,宣传不到位,且自身缺乏特色,旅游开发并不成功。直至某电视台在村子里取景做了一档亲子类娱乐节目后,新叶古村旅游才有所改观。节目带来了旅游标签,让新叶村声名鹊起,但对游客而言,古村有没有内容可看?值不值得一游?能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感?都是摆在新叶开发旅游面前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农村社区与古村落的发展模式

社区(community),社会学家对其解释众多,但在其构成要素的认识上,还是保持一致:即要有一定数量的人、一定的地理空间(包括地域,设施等)、拥有共同的文化或组织,就是生活在共同地域的人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与现代城市社区区分而言,指生活在农村,具有村落认同感、归属感的人群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有明显的乡土情结和乡土意识。

新叶村,既是传统的农村社区,又是古村落。它拥有冯骥才先生所说的大量遗存,也符合刘沛林先生对古村落的界定:“古代保存下来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

农村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城镇化之路,就要谈到近几年该领域的新概念―“美丽乡村”建设,更要结合村落实际状况、文化环境,避免千村一面,拆旧建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2013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制定的美丽乡村创建总体目标指出,要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1]2014年2月,农业部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主要有新城建设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和现代农业型模式等。[2]给现代农村社区创建美丽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指导范式。

在浙江的村落保护过程中,形成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3]:一是安吉模式(生态+文化),即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打造美丽乡村和靠山吃山的旅游产业,利用并做强当地的民俗文化反哺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永嘉模式(古村落保护+生态旅游),因永嘉境内层峦叠嶂分布了众多的古村落,利用当地先天的自然条件,保护好这些古建筑村落,发展旅游;三是龙溪模式(公共艺术+创意农业),用公共艺术的方式,通过栽花田、创意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让乡村更美丽,让农业有创意,让农民更富裕。四是萧山模式(乡村节庆+民宿产业),通过打造当地的各种节日,带动节日经济发展。

而在古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上,也总结发展了多种保护模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博物馆式,就地供人参观。其二,化散为整的保护,把优秀的建筑集中起来保护,如山西王家大院。其三,划为历史街区,对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保护,如苏州平江府路。其四,建立新村,原有的古村不拆,就近建一个新村,以供村民现代化的居住和生活,温州永嘉苍坡村就是采取这种方法。其五,原生态式保护,强调保护原有的生活样态。其六,搞旅游开发,综合运用村落文化资源吸引游客。

篇8

关键词:环境美学;乡村;家园

乡村,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个天然的共同体,在其之内所形成的乡村文化,共同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乡村,并不是粗鄙和浅陋的代名词,在乡村文化中,蕴含着纯真、质朴的精神气质。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赖以依托的乡村,正在慢慢的消失。

我们一回到乡村,当颓败的房屋、颓圮的篱墙、没落的街道映入眼帘时,我们也许会不禁一阵触动,因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现代化的景观建筑。而面对着乡村中的新景观,我们在感慨物是人非的同时,是否会思考应该采取何种乡村建设的理论,是否会以一种正确的视角去欣赏?

一、看和被看的视角

卡尔松在欣赏与自然环境的视角上,提出了审美欣赏的几种模式,包括对象模式、景观模式和环境模式。就其中一项而言,斯巴尚图说过:“当人们在谈及欣赏某物时,他实际上是在以主客关系的思路去对待他。”①杨彦曾指出:“本来,任何人拿起相机,那么意味着他们掌握了一种观看的权力。同样,任何人只要面对镜头,他们就在被看。”看与被看,在这里欣赏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只要乡村旅游的产业还在发展,乡村中农家乐的图片依旧见诸于游客的相机之中和各大媒体之上,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则意味着人们将乡村当作一个简单的客体,并没有做到将自己融入其中,做到物我相融。正如阿诺德・柏林特在其著作中所说:“我们必须作为参与者来欣赏环境,而不是作为观察者。”作为参与者,需要用心去体会,光凭眼睛的感知是不够的。因此,对其作出一个恰如其分的审美与评价,需要人的参与和介入。这也正如环境哲学家罗尔斯顿在其著作中所记载:“我们开始可能把森林作为可以俯视的风景,但是森林是需要进入的,不是用来看的。一个人是否能够在停留路边时体验森林或者从电视上欣赏森林,是十分令人怀疑的。”②鉴于此,作为参与者去欣赏乡村的美,并不是说自己要脱离城市,回到乡村,而是说需要以一种农村人的视角去观察,去体验,将其作为醒目的前台物,去感知农村之中别样的美。也正因为如此,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才会有不一样的乡村韵味。

二、家园感

环境美学家陈望衡教授在其著作《环境美学》中提出:环境美学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宜居、利居、乐居三种生活方式。那何谓家园?陈望衡有如下阐述:“家,是生活概念,也是哲学概念,是这两者的统一。但是,对于环境美学来说,“家”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概念。”因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家园的生活性和情感性。对于环境的情感性,陈望衡强调主要是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和归属感。对人而言,人的情感力量是很大的,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超越理性而成为决定行动的首要心理因素。环境之美,美就美在它的利人、亲人、乐人。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居住,特别是乐居是环境美学的最高功能。只有安居,才能乐业。推而广之,在乡村建设之中,培育村民一种良好的家园感刻不容缓。

在这一层次上,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创造了一个新词:恋地情节。他曾说道:“恋地情节就是人与地域或者环境之间的情感纽带。”③这个名词,在一定程度上标明了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衔接。在段义孚看来,我们所谓的地方是能够停顿的,含有安定和永恒的意向。地方是人文性的空间,是建立价值体系的宁静的中心。因此,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而言,乡村中的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他们的乡土之情。因为,这里是家乡,是他们的归属福地。人类终究还是要踩在这坚实的大地上的。

而现实的乡村情况却让人堪忧。乡村旧建筑的衰败,古树的砍伐,甚至保存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民俗的销声匿迹,都在提醒着人们乡村中存在的危机。法国哲学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曾对此发声:“人们不能再抗议金雕灭绝的同时,听任一个人类群体的消失。”面对着这些,曾经让我们魂牵梦绕的乡村记忆能否再次回荡,当我们在进行城市化的同时,能否再拾掇起曾经发生的乡村故事呢?

三、高贵的村庄

美国作家亨利・梭罗曾对此有良好的阐述:“我们并不要贵族,但让我们有高贵的村庄。”高贵的村庄之高贵,高贵在乡村本身所存在的价值:自然、随性、和谐。环境美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也指出过:“乡村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地方。”④在这里,乡村对人们而言,总是意味着什么,人们在乡村中,也存在着很多美好的期盼。乡村之中所孕育的乡村文化,与城市相比,并不是糟粕及精华的代言词。城市,也并不是贵族。在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也许会感觉到乡村的身份开始变得显赫起来了,但是仔细一想,乡村的本真,却在慢慢的沦陷。乡村,也愈发失去了其特有的高贵了。

许志华在其诗集《乡村书》中,在抒发其对乡村的怀念之时,也倍加感慨乡村味道的消失。摘取其中两段,略微可感受出乡村的魅力。

其一、

燕子飞走了,巢还在。

麦子割了,麦茬还在。

人死了,人间世的苦还在。

其二、

乡村的蝉声不能听,

乡村的噪声是凄迷的,哀恸的。

城市的蝉声不能听,

城市的蝉声是没有方向的,迷惘的。

《乡村书》这几个章节,让我们看到了人和土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甚至人与万物之间的日常关系,达到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步了。这让正处在乡村城市化的我们,在文明转型的时期,成为了无根的游子,并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此,也难怪在“他乡――城市”这个二元的结构下,许多的人们产生了浓浓的乡愁,并愈演愈烈。

海德格尔说过:“人,需要诗意的栖居。”当乡村在对城市攀龙附凤之余;当静默又古老的乡村在物质上逐渐丰腴,在精神上却被人们嘲笑,变得愈加萎靡之时,现在的乡村,该走向何方?

也许,乡村,不仅应该将其建设成人们能够让人们“诗意的栖居”的居所,更应该让人们能够有一种家园的归属感。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斯巴尚图:《勾勒大地:对环境美学一些理论问题的评说》,《美育》1972 年第六版,第13页

篇9

一、乡村社区营造理论

乡村社区营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延续与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兴起,日本与台湾地区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村落没落的境遇,自上世纪开始至今仍在持续强调“人、文、地、产、景”的乡村社区营造。其中“人”指的是认同感和社区意识的构建,社区共同体的形成;“文”指的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民间工艺及艺术活动的传承与经营;“地”指的是地方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产”指的是特色产业的创新经营;“景”指的是公共空间的改善、景观的特色经营等等。

我国台湾地区比较早引入了社区营造的概念,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地区于政策上便已强调社区建设,九十年代先后制定的各项计划标志着社区营造的启动。于1994年开始推行“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希望从文史重建与文化艺术的角度介入社区发展,强调社区参与,整合地方文化、社会与经济等资源,解决整体环境恶化、公民意识欠缺、公共资源未整合和社区学习体系急需建立等问题。

社区营造作为一种最基层的社会活动,以社区共同体对本社区具有认同感作为前提,通过社区居民达成社区共识,发展自主能力,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共同经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及其它相关的社区发展活动等,从而使本社区的生活空间获得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文化、产业和经济得以复兴,进而促使社区活力再现,这种由居民自主参与社区经营创造的过程,称为社区营造。简要地概括就是充分运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条件,凝聚社区共识,改善生活环境,延续文化精神,重塑社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二、民宿带动下的乡村社区营造

乡村社区营造可以依托乡村旅游,以民宿为落脚点形成全面带动作用,通过打造社区文化、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推动地方产业,以村民为主体,社区、政府、创客、专业团队多方参与的良好互动关系,实现美化乡村环境、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社区文化氛围的目标,达成乡村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以民宿产业为起点

乡村旅游是实现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手段,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是民宿实现带动作用的前提。首先,民宿与民居房屋皆作为乡村的基本建筑体,不同于普通民房的是,民宿的外观更为美观,内部设施更为现代化,这是其为满足旅游消费需求所必有的硬件基础。但虽说民宿是为旅游者所用,但基于乡村社区营造的地方性要求,民宿的建造风格必须与本地乡村风貌一致,符合当地社区肌理特点,因此更加提倡民宿的建设是模拟本地民居或者对当地老房子的改造。由此民宿可以作为乡村民居改造的样板,在不破坏本地风貌基调的前提下,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且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地村民随意改造房屋而产生的整体景观不协调性。其次,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不仅承担着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基础作用,同时也是当地特色文化凝结的表现,是突出农村乡村性的主要载体。除此之外,现代游客群体观念趋于成熟,也更追求旅游所带来的深度体验,民宿为游客留宿享受更深刻的体验创造可能。为此,将民宿产业作为乡村社区营造的第一步,不仅有助于社区空间的建设,同时提升居民生活条件,加强游客体验感,并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二)以民宿集群效应为推动

篇10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实践来看,建设美丽乡村,体现“四美”“三宜”“两园”的目标要求,离不开充分挖掘乡土特色。这是美丽乡村的魅力所在,是“美丽乡村”名实相符、形神俱备的关键。今年省里进一步提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点加强历史文化村落(包括自然生态村落、古建筑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三种类型)保护利用,实际上更是对乡土景观资源的聚焦、凸显。自去年以来,黄岩区以“中华橘源·山水黄岩”为主题,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好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延续、更新与发展?本文试从分析黄岩乡土景观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不利因素后,提出若干条建设意见。

一、乡土景观的内涵及其构成

“乡土”一词意为“家乡、故土”、 亦泛指“地方”。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与生产中产生的原生态的生存艺术,如选择良好的栖居环境建造屋舍形成聚落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根据自然条件及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种植与饲养,形成农田、果园、鱼塘等丰富的农业景观及与之相关的生产劳作景观。

农村乡土景观主要由农村的自然景观、村落景观、农业景观、人文景观等构成。黄岩区山水兼胜,农业产业资源丰富,同时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积淀深厚,可供利用的乡土景观十分丰富。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主要指人类干扰较少并基本维持自然状态的景观,主要由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要素组成。自然景观是农村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农村乡土景观地域特色的前提条件。黄岩地理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西部山区有多处幽谷飞瀑景观,环长潭湖风光旖旎,沿线村庄如散落于水墨画中,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2、村落景观

村落景观是容纳人们居住生活、邻里交往和游憩活动的场所,也是形成农村乡土景观地域特色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村落布局、民居建筑、宗祠寺庙、街道巷弄、井泉池塘等景观要素。

3、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人类劳作在大地上留下的烙印,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等生产性活动的景观类型,是农村景观区别于城市景观的重要方面。从中观层面看,黄岩区几大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成片的农业景观。如柑橘等果树林,花开时节如香雪海,成熟季节满树金黄,极具感官冲击力。又如甘蔗、茭白、水稻等作物及各类四时蔬菜,交替在大地上绘形绘色,形成丰富的大地景观。

4、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中,为满足物质与精神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是农村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主要包括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乡村艺术等方面。

二、目前乡土景观面临的几个不利因素

1、 农民层面。一是在房屋建造上,求“洋”求“新”,传统建筑式样无立足之地。如在装饰上大量使用罗马柱,色彩上大红大绿,建筑材料选择上,木材、石材等乡土材质普遍被钢混、砖混取而代之。二是在基础设施配套上,追求城市市政效果,庭院及边角地均用水泥抹平,过度硬化,缺乏生机。村庄绿化喜欢外来树种,草坪泛滥,对乡土作物视而不见。

2、政府层面。一是新农村建设中几项工程对乡土景观造成破坏。如农房改造,出现了不少兵营式的村庄。中心村建设,强调了土地的集约利用,但也粗暴地割裂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河塘整治中将堤岸、渠道用水泥封死,了无生趣。二是理念与乡土实际脱节。如村庄建设规划照搬城市小区做法,以容积率、日照间距等概念知道农房建设,只考虑宅基地的充分利用,忽视了传统村落肌理,缺乏村庄的有机性和系统性,造成千村一面,死板僵化。

3、规划层面。一是片面追求景观化,把村庄作为旅游景点、公园来设计,设置一些与村民生活格格不入的假大空的广场、标志等建筑。二是设计手段低劣化,如对立面改造简单采取墙面粉刷,或者硬生生地每幢房屋都加上马头墙。或者不深入村庄内部量体裁衣,而以一些照片进行PS处理,敷衍了事。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1、保护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乡土景观的基底与背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尽力维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从而保持生态平衡。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清洁能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等方法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源。在此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形成特定的产业与特定的农业景观。考虑农业景观的变化,合理调整农田整体布局,使景观趋于和谐美观。在此过程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既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对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农村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2、延续村落原有的肌理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