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6:48: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学的重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作为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其他经济学原理的基础。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劳动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理论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相区别的基本标志。除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经济学理论,这些经济学理论之所以没有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因为建立的价值理论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否认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自然也否认劳动价值理论。第二,劳动价值论阐述了价值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弄清楚价值方面的问题,才能比较科学合理的研究其他的经济学问题。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是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地位得以体现。
通过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分析,能够引申出另外两个原理,分别为价值原理、劳动价值运动规律原理。价值原理主要包括价值形成、价值实体、价值本质、价值形式、价值量等内容,这些构成了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观点是“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运动规律的原理也是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原理,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清楚了解现实经济在竞争、价格、供求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运动变化,并从中总结客观经济规律,明白如何遵循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经济活动。因此,必须加强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并对其有一个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政治经济学理论。
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从马克思个人研究层面上看,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要深于社会主义经济,因为他本人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的真实实践,提出的相关理论还不完整、系统,现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是后来的者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一种模式。在现实实践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体化,不再抽象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政治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没有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是不完整的;第二,当今世界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制,若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不是理论的一部分,就无法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在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基本原理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发达社会主义采用何种经济形式等内容;第二,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基本理论研究的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包括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公有制应当采用怎样的实现形式、所有制结构特征等内容;第三,分配。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理研究的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问题,如分配方方式的性质、特征、基本结构及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处理等。
与其他基本理论相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是单纯的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为依据形成的,结合了当代实践发展的具体情况。其他基本理论没有结合当代实践;第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中国实践和理论创新发展成果为基本内容,其他基本理论不是结合中国实践与相关的理论成果。从以上两个方面能够看出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结合了具体实践,是一种中国化的基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
三、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另外一个重大发现,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在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把其看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进行了揭示,全面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特别是对于资产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等内容阐述都是围绕剩余价值展开研究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完整、成熟的理论,要想正确把握经济学理论,就要准确认识剩余价值理论。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与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动的一个基本理论,足见它具有很大的普遍适用性。对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分析,也要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
基于剩余价值理论还可以延伸出其他的原理,主要包括:第一,剩余价值生产原理,研究的是剩余价值生产问题,如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劳动力商品特殊性、资本的再生产等;第二,资本流通原理,研究的是剩余价值实现问题,如资本周转、资本形态循坏等;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原理,主要研究的是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此外还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收入来源等。
此句出自《左传·曹刿论战》。这里,曹刿所言与经济学中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最初带来的边际产出是递增的,一旦超过某一定值,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出是递减的。正如击鼓,却一鼓不如一鼓。
在生产中,边际报酬递减的例子十分常见。比如,在建房时,如果建材、建筑设备等其他投入不变,随着人工的增加,建造速度可能会加快;但人数增多到某一数量后,此时再增加人力,不仅不会加快建造速度,反而会“人多手脚乱”而延缓工期。又如,在农田里撒化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当向一亩农田撒第一个100公斤化肥的时候,增加的产量最多,撒第二个100公斤化肥的时候,增加的产量就没有第一个100公斤化肥增加的产量多,撒第三个100公斤化肥的时候增加的产量就更少甚至减产,也就是说,随着所撒化肥的增加,增产效应越来越低。再以国有企业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为例,当前国有企业职工总数远超国有企业本身所要求的适度规模,产出低,效益差,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与配置不合理。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粗放式的人力投入只会造成一个结果:边际报酬递减。
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该句出自《孟子》。孟子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欲取之必先与之,有所得必有所失。
这与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理论”不谋而合。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经济活动必须消耗资源,而一切资源又都是稀缺的,在使用一种稀缺资源获得某种收入的同时放弃在其它方面所能得到的更高收入,称之为“机会成本”。通过比较机会成本的高低,可以使资源从效率低的用途转移到效率高的用途上。因此,以机会成本来估算生产中的各种成本,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整个经济或单个部门,单个企业的资源配置,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具有参考价值。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大多数低效运行的国企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机会成本是大得惊人的,应予以高度重视。
撇开“机会成本”不论,“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矛盾在经济上也是很普遍的,譬如银行业中“流动性”与“安全性”的矛盾,“安全性”与“效益性”的矛盾,经济活动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等等。
三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该句出自清·赵翼的《陔余丛考·成语》,含义为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体现了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原理。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首席经济学教授阿克劳夫(Akorlof)对二手车市场模型的分析,创立了逆向选择理论。该理论解释了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在信息不对称时所面临的经营困境。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合同与投保人达成协议,发生保险事故时支付一定赔偿,投保人以支付保费作为代价。然而,每个顾客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是不同的,那些最容易发生意外的人往往最愿意购买保险。比如,在医疗保险中,那些知道自己身体状况不好、随时都可能住院的人最有积极性购买保险;那些身体状况良好往往不愿意购买保险。如果保险公司提高保险费,很可能将风险小的顾客赶出市场,而留下来的客户需要赔偿的概率大大增加,从而迫使保险公司再次提高保费,如此恶性循环,最后使得所有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投保人(优质客户)全部退出市场,剩下那些健康状况非常糟糕、在高额保费面前仍然愿意购买保险的投保人(劣质客户)。劣质客户不断驱逐优质客户,保险公司从一开始所选择的总是那些最能使自己破产的劣质客户,正所谓“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这种逆向选择告诉我们,凡是那些积极买保险的人都是容易出险的人,所以具有购买保险的最大意愿,以便出险之后能得到赔付。而出险概率较低的人则往往犹豫不决,如果保险价格提高了,反而会把他们拒之门外。经济行为中的逆向选择又叫“逆淘汰”,其实质就是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劣币驱逐良币规律。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金属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人们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成于水而寒于水
该句引自《荀子·劝学》。青与蓝,冰与水的辩证关系体现在:因为卓越,所以超越。
在经济现象中,连锁反应与效用成倍扩大的情况叫做“乘数理论”,也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该理论,在消费需求不足造成总需求不足而私人投资不力时,尤其要靠政府增加购买支出来解决。增加一倍的政府支出可带来多倍的国民收入。近年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发展速度放缓,为扩大内需,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宏观经济,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复苏之路。
五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此句引自《吕氏春秋·察今》。该论述涉及到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预期。
预期是人们对经济变量(如价格,利率)在未来变动方向与幅度的一种估计,预期可以支配人们的现实行为,通过对所有与决策有关的不确定的经济变量进行预测,决策者就能够采取合乎理性的措施,使未来的不确定性得到部分或全部补偿。预期日益成为左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些国际评级机构如英国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美国穆迪(Moody),惠威(Fitch IBCA),汤臣百卫(Thomson Bank Watch)在引导人们形成预期,对外汇市场波动预测方面作用重大。1997年4月25日,穆迪在降低泰国信贷等级后又降低了三家主要商业银行的信贷等级,并将降级归结为泰国经济金融形势恶化,由此造成投资者对泰铢贬值的强烈预期,加上国际投机机构大举进攻,从而推倒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出焉
原句引自《荀子·劝学》。荀子这一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到经济学中就是“规模经济效应”,即通过不断扩张生产和积累自身优势以达到最优规模,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形成“滚雪球”式的赢利模式。当前全球一体化趋势掀起的企业并购,越来越显露出大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的主角地位。
七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原句引自《贾谊·论积贮疏》。贾谊在此指出,生产不足而消费过度,必然导致供给紧张,形成“短缺”经济。短缺是生产力不发达在经济上的表现,我国告别“短缺”进入买方市场也不过一二十年而已,长期以来,经济生活处于供给严重贫血状态,改革开放后,政府抓住增加供给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生产,引导合理消费,理顺各种经济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桎梏,才使我国逐步摆脱了“短缺”的困扰。
八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原句引自《晁错·论贵粟疏》。不难看出,晁错实际上在此提出了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当承担的职能———非“耕”也,亦非“织”也,而是“开道”也,即国家应主要行使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制订方针政策,信息,协调利益关系,提供服务,进行监督,来指导经济运行,实行政企分开,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尴尬局面,大力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九东家之子,增加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肤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此句引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东家之子,美得恰如其分,任何刻意的淡妆浓抹不仅毫无意义,反而有损她的天然魅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可以称之为帕累托状态。满足这一状态的经济就是有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是评价一个经济制度和政治方针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一家生产企业,如果能够做到不损害对手的利益的情况下又为自己争取到利益,就可以进行帕累托改进,换言之,如果是双方交易,这就意味着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吴楚材,吴调侯,等.古文观止[M].中华书局,2008.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学习的动力的激发,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心环节是创设有效的情境,情境的创设,使思维达到最佳状态。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情境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简单分析,再论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几点实践体会,以期共享。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必要性
1.情境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
有效设计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的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由已有知识向未知知识的过渡。如对于“勾股定理”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学生们记住的是勾股定理的运用――,然后给出几个例题和习题,这样的教学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而情境法的运用,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促使知识的迁移,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2.情境法促使学生真实的学习
皮亚杰认为,知识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如人们在只有在购物的情境中,才能有购物的策略和购物的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数学真实的学习之效。
3.情境法有助于主体性的建构
置身情境中的学生,才会产生探究的愿望。如学习《实数》的教学中的“无理数”的教学,对于“无理数”的概念,如果教师比给以简单的故事性的介绍,这个无理数的学习将永远是个“谜”。而如果在教学中,渗透故事情境:很久以前,人们对于边长是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是有理数的看法,流传了多年,然而,500多年前的希勃索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边长是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是不可度量性,这与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是“有理数”截然相反,大相径庭,于是,希勃索斯被囚禁,受尽折磨,最后被“沉舟身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为真理而献身的数学家,将这个特殊的数定义为“无理数”。由此而进入新课的教学,实现情境促进主体构建的设想。
二、数学情境教学的主要策略
1.依据心理学的基础而设计
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出两个倾向――对“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感兴趣、具明显的情感色彩。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应使学生“跳一跳而摘到桃子”,才能激发学习的欲望,探究的乐趣。
如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时,教师借助于“鸡兔同笼”的名题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上有头35,下有足94,问鸡兔各多少?如果这个题直接以让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式而进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以《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的呈现,学生意识到这个是世界名题,通过解世界难题而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2.利用名人名言创设情境
利用数学家的故事、名人名言、俗语、成语故事等,也是创设情境的主要手段。
如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呈现下面图像:
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发现什么规律?产生什么联想?从而教师通过名人名言的引用,而引发学生学习、探究一次函数的欲望:时间是一个常数,但是对于勤奋者来说是一个“变数”,你在学习上的收获,与你平时的付出成正比。这个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那么,什么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正比例函数有什么相同相似之处?图像的呈现,名言的引用,问题的提出,无不与即将要学习的“一次函数”密切相关,更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学习愿望。
3.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促其探究的主要手段;问题,也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主要方法,好的问题会如一针兴奋剂或者强心剂,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种,使学生产生非知不可的要求。
如学习《合并同类项》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比比看,看谁算得最快”的活动,教师首先给出一个整式:,然后给出比赛规则,老师任意说出一个x的值,学生们一起算结果;学生任意给出x的值,老师快速说出答案,x可以是整数,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比赛结果,令学生瞠目结舌,怀疑老师“神算”。于是,教师在学生怀疑、迟疑的关节点上提出问题:你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不用思考就立刻知道整式的值吗?学生们的回答“震耳欲聋”,于是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老师用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于是,学生们再次“睁大了眼睛”――合并同类项?怎么合并?于是,进入到新课的探究中。
4.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知识归根到底是为了生活服务的,但教学的时候可以反过来利用生活的现象或者故事,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引发学生学好数学有用的意识。
如学习《合并同类项》时,笔者创设了如下的情境:现代人都比较重视营养均衡,小明的一家人特别注意营养饮食,每天小明的妈妈都得去水果摊买水果,妈妈每一天吃1个苹果2个梨,爸爸要吃2个苹果1个梨,小明要吃3个苹果。如果要你代替小明的妈妈去买苹果,你会怎么买?你会怎么给摊主说?这个情境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更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同类项的合并丝丝相连,为有效课堂的创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效课堂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共同的理念,是教师的一种价值追求。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是化学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思考、关注的目标。
高中化学的学习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往往是一个质的跨越,多数学生仍沉浸在初中简单的传授式教学和一题多练的学习模式中,而高中知识量大且学习时间有限,因此,高中老师更注重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性。这使得高一新生不能及时适应、消化新知识,造成部分高一新生成绩直线下降,出现心理障碍。这需要高中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知识调整的过程,现就我在高一任教两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高一学生进入校园首先要适应的校园环境,并与新同学交流。只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已经融入到新的大家庭中,才可以让学生更易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用更多的精力去克服高中知识量多,知识接受时间有限的困难。这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所有科任老师也应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做出调整。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可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并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比如在高一氧化还原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可提出一些问题:
(1)什么物质之间可以发生此反应?
(2)生活中削皮的苹果很快变色,钢铁生锈是否都属于此反应?
(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都会变得不利于生活啊?
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肯定,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更能理解知识的奥秘,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只有通过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将课堂转化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模式,才能让学生更易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三、注重细节教学、定义教学
老师在教学中往往是注重重点知识理解而不断地灌输各种题型,却忘记学生对最基本知识定义的掌握,学生做题时往往是因对那些最基础定义未明确而做错。因此教师可停下讲来,仔细分析学生中的共性问题,抓住细节。学生同样对自己的错题要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改错。
如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教师一般是介绍正确的操作,有时学生没有搞清楚,出现阴阳极接反的现象。其实,将反接的现象记录下来,可以很好地充当教学素材,作为教师理论解释的依据。一旦反接,铁丝作为阳极会迅速地腐蚀,U形管出现浅绿色的絮状物,所以将错就错,由此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事实说明铁丝接电源负极而受到保护的结果,当然选用铁丝而非石墨,是铁丝的导电性比石墨强的原因。从而让学生不仅接受新知识,而且能够在错误的环境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定义的准确掌握。
四、注重课堂知识的归纳整理
高中化学知识内容量大,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学生每节课都有新知识需要学习,学生往往是从开始听到结尾,下课了却忘记整节课的内容。如何温故知新,让学生轻松快速地消化知识?这就需要老师在每节课堂中对本节知识进行重点难点的归纳整理。
老师不仅要课堂总结,还要定时进行专题归纳,让学生更条理化和系统化地学习,循序渐进,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五、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二、创设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1.创设直观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注意力比较分散,在课堂中很容易分心,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思维能力也比较薄弱,对于抽象性的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是建立起直观的情境教学。例如,在讲解“长方形”这一课时,为使小学生尽快融入课堂环境,数学教师可以使用收纳盒、礼盒等直观性的数学教具指导小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很快进入课堂的学习中。通过直观性的教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是创设小学数学情境的有效策略。
2.通过课堂提问,创设师生双向交流情境
构建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烈,师生互动是引导小学生快速进入数学课堂学习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应注意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知识掌握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时,在课前就应该考虑教学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在问题设计上应详略得当、难易适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规范、培养小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主动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提问的效果,创设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良好情境。
3.运用多媒体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灵活多变的优势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PPT将音乐、视频等展示出来。通过生动直观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相关的理论知识全景,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充分激发了小学生好奇的天性。同时,多媒体技术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知识,使小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4.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小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生活中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应该充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在讲解“秒、分、小时”时,直接讲解其概念,枯燥、乏味,而且学生不容易理解,此时就可以将时间的抽象概念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如,刘翔,10米跨栏所用的时间为12秒88;从教学楼1楼上到3楼步行所用的时间大约为
1分钟;阅读32开的40页左右的书的时间为1小时。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概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巧妙地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喜欢关注的名人效应,在数学课堂中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浅谈创设数学情境教学的现实作用
1.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99-01
一堂好的小学数学课,课堂框架的构成,知识点的呈现,数学思想的传递,学生数学技能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形成与锻炼,往往离不开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做载体。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情境,串联起整堂课的所有环节,让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是教师设计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创设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利用名人创设情境
名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他们所从事职业的公共效用,所取得的令人仰慕的成就,是大多数学生都想知道或者乐于了解的。巧妙利用名人创设情境,串联起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这一内容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第一步,乒乓球奥运冠军来我校给同学们指导乒乓球的攻守技术,我们全班同学负责手持彩旗举行欢迎仪式。如果从校门外每4米站一名同学,同学们都应该站在哪些点?学生自然就会根据倍数的知识找到:4、8、12、16、20、24、28、32、36、40……第二步,老师想如果每4米站一名同学,由于全班同学人数少,自然站的距离短,显得不够热烈。所以老师想改为每6米站一名同学,同学们应该站在哪些点呢?学生依然会找到:6、12、18、24、30、36、42……第三步,为了迅速把第一种站法改为第二种站法,其中哪些同学可以原地不动?学生从线段图上观察到不动的同学有:12、24、36……第四步,老师提问:这些同学为啥可以不动?据此顺利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从而完全达到本节课的授课目的。
二、利用“师生互相猜”一猜创设情境
有老师参与的“猜一猜”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教学《0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藏起自己的书写工具(铅笔、自动铅、中性笔等),然后教师猜一猜个别学生的,并板书出实际的数量。然后让学生也猜一猜老师口袋里的书写工具数量。当学生猜出不同的数量以后,老师公布谜底:老师的口袋里一支笔也没有。接着提问:该用哪个数表示呢?数的认识教学比较单调、乏味,当学生和老师有了这个互动的环节以后,学生对这种贴近生活的活动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地去思考、去分析,从而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利用师生互考创设情境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教师考学生,如果在教学中能设计学生考老师的环节,必然会引起学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环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要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平时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你们也任意写一些数考考老师,看老师能不能从你们写的数中找出3的倍数?当学生写出后老师很快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然后让学生分组验证(学生通常会列除法算式)。接下来教师再出几个数字,让学生判断。学生有的会利用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有的会继续列除法计算。然后老师问:你们和老师比,老师判断得又快又准确,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秘密吗?接着老师告诉学生:老师其实并没有列除法竖式,而是先口算了加法,然后口算除法或乘法。接着拿实例找出规律,本节课的难点就迎刃而解。由于教师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在师生互考中,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兴致盎然。
四、利用创设情境
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在新授课时,充分加以利用,找出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做到,同样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演示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在转化过程中,虽然形体发生了变化,但是体积和底面积以及高都没有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自然地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再进一步对比类推,让学生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都可以用底面积×高计算。
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在“思”的过程中积淀,从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奠定基础
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学习材料的感受,进而取决于他的生活经验对学习材料的“同化”程度。因此,能吸引学生投入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真切地回忆生活经验,丰富认知表象,进而自豪地表达生活经验,阐述所知所想,从而为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奠定基础。抓住学生生活经验中的相关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案例1】 《24时计时法》教学片段
师 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下面请你听一下片头,猜一猜它是什么节目。
(教师播放录音。)
生 新闻联播。
师 没错。老师也喜欢看。你知道它每天什么时候播出吗?
生 7点。
生 下午7点。
生 19点。
生 晚上7点。
师 到底是19时还是晚上7时播出呢?
(教师播放录像。)
生 上面的19点就代表7点。
生 不对,19点代表晚上7点。
师 也就是说,19时就是晚上7时。这里,我们发现19时是另外一种计时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24时计时法。
(教师板书课题。)
这里,教师通过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巧妙引出计时法,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一种新的计时法。
二、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为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供载体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过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数学学习不只是听
教师讲,也不只是看课件演示来模仿数学发现或创造的过程,而是真正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体验“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亲自参与的过程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载体。
【案例2】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加上你们的巧手,就可以做出一个或是两个长方体。要做得又快又好,就需要小组合作。
(教师出示活动要求:制作材料有方形纸板、萝卜、塑料小棒、插口、刀、刀板、透明胶等。制作时,小组合作,边观察边制作,边看书边修正;小组讨论时,语言表达力求简洁;全班汇报时,介绍制作所用的材料、方法以及你们的发现。学生动手操作。)
师 刚才同学们做得非常投入,现在是不是很想把你们的成果展示出来呀?
生 (同步展示)我们用萝卜切出一个长方体。
师 切出这个长方体至少要切几刀?
生 6刀。
师 切6刀是因为长方体有——
生 6个面。
师 除了切的,还有其他的吗?
生 (同步展示)我们用12根小棒、8个插口插出一个长方体。
师 12根小棒分为3种颜色,同一种颜色的长度——
生 都相等。
师 也就是说,这12根小棒不是任意的12根小棒,而是分为了长度分别相等的3组。
生 (同步展示)我们用6个长方形纸片拼贴成一个长方体。
师 用6个长方形一定会围成一个长方体吗?
生 我觉得,相对的面要相等,可平行地贴上去。
师 用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这6个长方形有特殊的要求,即可以分成3对长方形,每对2个,这2个长方形——
生 完全一样,也就是完全相等。
这里,教师让学生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动手操作制作一个长方体。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制作出不同的长方体,并互相交流、讨论、修正、完善,从而充分感知了长方体的特征,建立起长方体的空间表象。
值得一提的是,能够把“做”中体验发挥到极致的当数“综合与实践”这一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经历、体验发现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问题、转化得到数学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呈现解决问题的成果、让同学和老师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三、引领系统的反思迁移,为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指引方向
小学生好动,且更擅长具体形象思维,因而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很多教师常常把“做数学”狭义地理解为“动手操作”,只注重“做”的形式,不关注“做”的实质。这样的认识是残缺的,常常造成课堂教学表面热闹、实质无效(低效)的状况。其实,真正有价值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向理性的。如果学生的思维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提炼、积淀理性经验,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肤浅、狭隘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得不到训练与发展。因此,教师要针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引领系统的反思迁移,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反思自己的思维,提炼自己是怎样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想、方法和策略、技巧等,积淀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经验,并进行适当的迁移运用,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案例3】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段
师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研究的?中间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生 我一开始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但是感觉太烦了,因而觉得应该研究更简便的方法。
生 我一眼就看出了从平行四边形中剪下一个三角形,平移到另一边,就转化成长方形。这样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方便多了。
生 只要沿着高剪开,就能转化为长方形,所以不一定要剪出三角形,也可以剪出梯形。
生 我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误以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后来在同桌的帮助下发现了错误。看来,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是要细心观察。
(教师课件演示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师 下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你准备怎么研究?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儿,然后就有学生开始画一画……)
生 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生 把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2。
……
这里,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自己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充分的反思,接着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中转化的活动经验拓展迁移到三角形面积计算中,从而对相应的理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提炼与积淀。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学好英语的能力,只要有兴趣,其潜质会很好地发挥出来,一个学生若没有兴趣,老师讲得再好,重复的遍数再多对他也无济于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记得一年的夏天,天气闷热,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昏昏欲睡,大部分无精打采,对教师的讲解毫无反应。看到这种情况,我想不能再这样讲下去了,得想法激起他们的兴趣。于是讲到Mrs这个单词,在讲授时,我把Mr和Miss写在黑板上,并对学生讲先生把小姐娶回家,就变成了夫人,接着写出Mrs这个单词。于是学生们忍俊不禁,也很容易记住这个单词。初中的学生爱表演,所以我在上课时总是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如在讲祈使句时,我把学生喊到前面来,按照我所说的来做,如Open the door,please.Close the window,please.谁做对了,学生们给予热烈的掌声,做错了也不批评他,让学生们给他指正。学生都很乐于参与。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对于游戏,学生们更是乐此不疲。我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常做接字母、拼单词等游戏。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到游戏的难度及适用度,尤其是一些竞赛性的游戏。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中,我们应多动脑筋,多想一些方法,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打造一个高效课堂。
二、尝试开放性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英语教学中,我实践了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极大地调动了每位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留开放性作业的方式主要是提示或引导学生打开完成作业的思路。以前学生扎在作业堆里,一味地做习题,学生累、教师也累,但知识面没有扩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过于死板,不能触类旁通,更不用说创造能力了。现在我们非常重视开放性作业的布置。我们精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主题作业。如:(1)学唱英语歌曲;(2)搜集中外谚语、名人名言;(3)小制作;(4)学习讲故事;(5)准备专题讨论素材、演讲素材;(6)模拟小记者采访、电话录音;(7)办手抄报、定期在校厨窗里展出;(8)为英语广播站设稿;(9)搜集你身边的英语等。例如:我们在讲“Australia”一词前,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The Australia I know.学生们收集了关于Australia的地理位置、国旗、饮食习惯、袋鼠、节日、举办过奥运会等相关资料。在讲“What do English People Like”单元前,我们布置了让学生查阅英语食品名称,从中学生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开放型作业并不要求学生当天完成,学生可以在几天,甚至一二个星期内做好就行。重要的是要求他们亲自去做,我们不定期地把学生可以作为成果的作业收集起来,组织展览、传看,使之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目的。
(一)契合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
化学与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健康、能源、环境等问题紧密相连。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推动人类的进步上,化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问题也是情境教学的素材来源之一。同时,化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化学实验也正是进行情境教学的手段之一。
(二)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处于初中生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心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也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初中生的心理的特点可用“五个好”来概括,即好胜、好奇、好试、好动、好问。因此,为符合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化学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具有可行性。
二、在初中化学实施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化学实验是在情境创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其作用也非常显著。尤其是化学实验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化学反应流程,为学生创设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情境,能够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全面构建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非常注意运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复习理论知识,例如,在主要的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我只通过一个简单的操作,将少量浓硫酸倾倒在一个黑色布料上,利用布料迅速被灼烧漏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我配合以语言表述,对学生说: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在使用的各种液体,实际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当然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可以饮用各种水,当然这可能只是一种理想,但是如果我给你一种酸,你能不能毫无顾忌地饮用呢?估计同学们不太会给我肯定的回答。那么,我们现在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对我的这句话进行验证。我将一种看上去是水的液体倒在一个干净的黑色布料上,请大家看布料的变化(在这个小实验中,黑色布料迅速被烧出一个洞)。
在这个实验情境的创设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氛围变得轻松和刺激,师生的关系比较融洽,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明显更容易。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实验,几句简单的语言,也能够达到教育学生硫酸等特殊浓酸腐蚀性高的化学特性,并达到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的教学目的。
(二)以化学历史创设故事型情境
利用化学发展史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家在探究化学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从而学习化学家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氧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氧气发现的历史故事。
[故事情境]普利斯特里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加热汞煅灰,放出气体;将蜡烛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蜡烛的火光更为明亮,同时燃烧了更长的时间;将小白鼠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小白鼠存活了较长的时间。从而他得出了实验结论:这种气体中不含有燃素,但可以助燃。普利斯特里向拉瓦锡展示了实验,拉瓦锡不相信燃素说,并通过金属煅烧实验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进而提出了氧元素。
[教师引导]普利斯特里发现了某种未知的气体,但是受到燃素学说的影响没能发现氧气,而拉瓦锡打破了这种限制,发现了氧。
设计目的:让学生沉浸在氧的发展史中,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学习化学家积极探索的精神,陶冶情操。
(三)以问题引导创设认知型情境
问题情境教学,即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情境教学要求:为了激发学生们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地、不断地探索,最终实现通过解决提出的问题来学习知识和深刻理解原理的教学目的。
如在教学《溶解度》一课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
[问题1]进行课堂演示,在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向水中慢慢放进白糖,发现当放至一定量后,白糖不再溶解。提问:为什么白糖不再溶解了?
[问题2]白糖不再溶解了,说明已到达溶解的极限。如何科学地表达这种极限呢?
[问题3]如果想让白糖继续溶解,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教师设计了连续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课堂展示和逐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由易到难,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四)结合演讲辩论创设讨论型情境
说到结合演讲辩论创设情境,对于很多初中化学教师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无法理解的。事实上这种情境创设方式是可行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以“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主题,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论题:“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还是带来了福祉?”问题抛出之后,我把学生分为两大组,让他们积极思考并讨论。A组学生认为化学给人类带来了灾难,B组学生认为化学给人类带来了福祉,并让他们分为两个阵营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A组学生说化学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很多化学污水和化学气体排放到了我们的环境当中,让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B组学生则认为化学给我们人类带来了福祉。比如说我们人类利用核能发电,利用化学原料制成干电池等。双方一度争执不下。最终我总结性地说道:“同学们说的都没有错,化学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給我们带来了福祉。只要对化学有足够的了解,就可以有效抑制化学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把隐患提前消灭于无形当中。今后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化学,将来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的教学过程充满了灵动,充满了趣味,这比苦口婆心地进行讲述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灵活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实现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帅.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4.
电工基础的涉及专业面广,是学习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然而,电工基础的内容复杂、概念多,原理抽象,实践性强,而中职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入学起点普遍较低,教师又大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致使学生既听不懂,又不想听,教学质量低下。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中职教师应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有目的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情景中思考与体验,进而加深理解并熟练掌握技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1.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形成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戴维宁定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在新课导入前我就先结合复杂电路的求解方法创设问题,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电路图(如图1所示),然后问学生,“如要电路中的各元件的参数已知,求R3支路的电流用什么方法最简便?”听罢问题后,学生们就开始激烈地讨论,或用支路电流法,或用回路电流法,气氛十分活跃。然后,我对学生的各种解答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复杂性与局限性,然后再告诉学生“有一种方法更为简单,那就是运用戴维宁定理”。通过这样的问题创设导入新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接下来定理的概念讲解、定理应用都得以在极为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图1 电路图
2.创设生活情景
电工基础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所以现实生活中蕴含了许多电工学的知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现有知识,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更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电工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真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如在“电容器、电容量”的概念较为抽象,此时就可以水桶装水作为例子进行讲解。“水桶”是一种容器,存储的是“水”,而“电容器”也是一种容器,存储是“电荷”。水桶存储多少水量,由水桶的容量决定,而电容器存储多少电荷,则由电容器的电容量决定。通过此番生活化的讲解,就可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电容器、电容量的概念,这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有很大帮助的。又如在“电功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电功率在实际应用,就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假设电水壶的功率是1000W,烧一次水需用7分钟,电费为0.6元/度,那么烧一壶水需用多少时间?电费多少?如果到茶水房买水,每瓶水的价格为0.5元,那么用哪种方法更省钱?通过创设问题与生活相联系的情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去积极解决电功率的运用问题,并在应用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3.创设实验情景
实验在中职电工基础的教学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分化难点、理清思路,突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训练,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知识,并能真正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定律,并能很好地应用定律去解决相关问题,我便将课堂从教室移至实验室,让学生分为两组,每组配备相关的仪器。然后,我提出“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回路中将产生感应电流,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目的,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论证,最后终于在我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现象等一系列的行为归纳出了正确的结论,从而使难教难学的楞次定律变得易于接受。此外,电工基础中的很多概念与原理并不能靠传统的人工演示实验来展示,如“电容器的充放电”、“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又如“触电事故”、“短路事故”等危险的电器电路事故也不能通过人工实验来演示,此时教师就可借用多媒体来创设生动形象的实验情景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以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情景教学有利于创设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自我发展,达到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具体而言,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 、生活情景、实验情景等,让学生入情入景,充分发挥想象与主观分动性,培养与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电工基础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