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利用现状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4 16:48: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耕地利用现状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指在一个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区域各种土地的利用类型、不同的利用方式及其质量、结构与布局、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所做的分析。

1.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意义

1.1.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生产潜力分析的前提。

1.1.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

1.1.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依据。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较多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资料,并结合历史和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没有完成土地资源详查的地区,则充分利用土地概查和土壤普查资料。还必须结合外业考察以及通过询问当地有关专家、管理人员和有经验的农民,对当地的主要土地利用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找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

1.2.1 土地利用基本情况描述。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资料及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的状况资料,简单描述区域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行政辖区、人口、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态条件等。即围绕有关土地利用各个方面,对本区域作大致说明。

自然条件是指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地貌(地貌类型、地势走向、海拔等)、水系(河流、湖泊及有关水文、水资源数据)、气候(10℃以上积温、无霜期、降雨量等)、土壤(土层厚度、土壤质地、障碍层深度、有机质含量等)、植被(森林、草原等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状况)、水文地质等。经济条件是指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历年总产值、总产量、总收入、工农业产值等)、经营管理水平、交通运输、城镇分布状况、乡镇企业、农村居民点分布情况等。生态条件是指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面积、程度和分布)、土壤污染情况、草原退化情况、土地沙化情况、土地盐碱化情况、土地受灾情况等。

1.2.2 土地利用分析。具体进行土地利用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并结合相应指标进行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主要内容包括:①分析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等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上述各类用地内部的现状比例。②人均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城镇用地面积,人均及户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③各类用地的缺余状况。④各类用地开发利用状况和地域分布状况,区位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巳各类用地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L各类未利用土地的布局。

1.2.3 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耕地质量从耕地的水土流失情况、坡度大小、洪涝等灾害、低产田数量和分布、耕地生产力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等方面分析。

林地质量从林地结构、林种、蓄积量、生产率等方面分析。牧草地质量从植被类型、产草量、草原退化程度、草原沙化程度等方面分析。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主要是研究土地利用是否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条件,是否改善了环境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土地的质量状况也是土地利用生态情况的反映。可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如:水土流失面积指数、水土沙化面积指数、土地盐渍化面积指数、氮及有机质含量等。

1.2.4 土地利用率分析。土地利用率是指土地利用的开发程度。它反映土地利用是否充分、科学、合理。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合理程度。这些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各业用地占用率、用于直接生产的农用地占全部农用地的比率、农用地利用率、非农建设用地利用率、垦殖系数、复种指数、水面利用率、渔业资源利用率、草场载畜量指数等。

1.2.5 土地产出率分析。土地产出率是指在现状土地利用水平下,土地的生产能力。反映土地利用状况的经济效益。可通过下列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土地产出率、单位播种面积产量(产值)、单位耕地面积产量(产值)、单位草场面积产量(产值)、单位水面产量(产值)、单位园地面积产量(产值)、单位农业用地面积产值、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产值、单位乡镇企业用地面积产值等。

1.2.6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包括:人均土地面积,人均各业用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水资源产量,人均农产品产量,人均总收入、纯收入、产量、产值,商品总产量、产值,人均上交税额、利润额,社会环境状况,如:文化教育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进程等。

2 加强基层土地利用的对策

2.1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保障可持续发展

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要积极推进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中央和自治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决策部署,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积极管理。通过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面对跨越式发展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赋予土地管理工作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刻的内涵,用新理念、新思路强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使国土资源管理从单纯的数量管理走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的综合管理;从单纯的资源管理走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从单纯满足需求转向供给和需求双向调节的差别化管理,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单纯依赖资源消耗拉动走向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拉动。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走出一条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

2.2 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用足用好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对用地的需求,全力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形成集约用地的共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依法用地观。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国土资源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基本国策,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把保障供地与集约用地、保障供地与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统一起来,在内涵挖潜、集约利用上下功夫。要尽快建立由政府宏观调控,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新机制,逐步实现从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的根本性转变,妥善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圈多用少,圈而不用,盲目供地,低价供地,农民补偿不到位等问题。积极探索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以较少的土地资源配置,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新路子,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2.3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

农田基本建设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农田水利建设。要兴建一批大型骨干调水灌溉工程,修复、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设施,还要注重发展节水灌溉,缓解农田用水供需矛盾。中低产田改造。改造中低产田应以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为主要目标,基本消除制约土地生产能力的限制因素,培肥地力,改善农业基本条件。促进农田装备的现代化。要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大力推广适合于不同土地类型和经营方式的实用机械,加大管道系统和大棚温室等固定设施在农田装备中的比重。

2.4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

篇2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025-04

0 引言

土地整理泛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对土地进行调整、安排和整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1]。是一项涉及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行政与管理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土地整理是一项可以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前提下获得巨大的土地利用效益的措施[2]。借助土地整理不仅满足当代人对土地资源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要求构成危害;不仅保持质量状态良好的土地数量,同时又为后代人创造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土地整理过程中由于实行沟、渠、林、田、路、村的综合规划和治理,大大地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

1 项目区概况分析

1.1 自然概况[3]

1.1.1 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降水丰沛。项目区全年无霜期。年平均降雨量1357mm,相对湿度78%,雨量充沛。但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雨,春冬干旱少雨。全年日照时数2210.1小时,太阳辐射量128.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10℃积温4703.7℃,≥18℃积温2132.9℃,属光能较高地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有利于作物生长。灾害性气候主要为局部性洪、旱灾害,风、霜发生频率较小。

1.1.2 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勐满坝子内,项目区地形平坦开阔,集中连片,地形坡度小于6°,属平原地貌。项目区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海拔最高为870m,位于项目区东部;海拔最低为838m,位于项目区西部边界附近。

1.1.3 土壤

项目区范围内土壤主要为砖红壤和水田内土壤经澈化形成水稻土;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条件好,土体较为深厚,大于90cm,土壤质地好,自然肥力较高,其土地适合种植水稻、旱谷、玉米、豆类及茶、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

1.1.4 水文与水文地质

项目区及其周边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河流、水库及箐沟,项目区的水流流向均呈东西向贯穿整个项目区。

项目区出露地层主要为花岗岩;地下水主要为岩层间孔隙水和裂隙水,分布在地表层、根系层和花岗岩层间,花岗岩中有泉水出露。

1.2 社会经济概况

项目区位于勐海县勐满镇境内,2012年,全镇总人口5149户20636人。少数民族主要是拉祜族、布朗族、傣族和哈尼族。汉占人口总数的11%。2012年,勐满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6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22元[4];2012年耕地面积54567亩,其中:水田18743亩,旱地35824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2.6亩。

1.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3.1 土地利用现状数量分析

根据勐海县勐满镇土地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勐满镇辖区城子村土地总面积870.80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850.44公顷,占全村土地面积97.6%,是全村土地构成中的最大部分;建设用地面积6.76公顷,占全村土地面积的0.77%;未利用地面积13.61公顷,占全村土地面积的1.6%。见图1。

1.3.1.1 农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耕地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村子。农用地利用结构见表1。从表1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其他农用地的土地整理潜力较大,特别是田坎,这对于增加耕地面积,有效的利用土地,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较好的基础。

1.3.1.2 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建设用地类型包括农村宅基地和公路用地,建设用地总面积6.76公顷。建设用地结构如表2所示。

1.3.1.3 未利用地现状分析

未利用类型包括荒草地和河流水面,未利用地占地13.60公顷,其中荒草地0.66公顷,占未利用地的0.08%,河流水面占地12.9公顷,占未利用地的1.57%。

1.3.2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城子村的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垦殖率[5]两个指标来反映,项目区土地利用率为97.63%,土地垦殖率为83.2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项目区土地利用率和垦殖率较高,但由于田间基础设施不配套,土地的耕作潜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对项目区进行土地整理还有一定的潜力。

2 土地整理前后效果对比变化分析

2.1 地类变化分析

2.1.1 项目区用地整理前后变化分析

2.1.1.1 农用地变化分析

农用地总面积850.44公顷,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97.66%。从表3看出,耕地和其他农用地变化幅度最大。

2.1.1.2 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变化分析

项目区内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宅基地和公路用地。由于这次土地整理的重点主要是耕地,因此在此次土地整理中,农村宅基地和公路用地在整理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见表4。

项目区内未利用地包括荒草地和河流水面。在土地整理前后,主要是将荒草地整理为可利用的土地,对于河流水面,主要是将其作为农田灌溉的源头,因此,河流水面的占地面积并没有发生变化。见表5。

2.1.2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主要来自于对项目区内现有土地的整理,拟开发整理总面积850.14公顷。

MZ=(1-R1)×(M1-M2)+(R1-R2)×M

公式中:Mz―整理后净增耕地面积;M―待整理区的原耕地面积(为现状耕地面积与田坎面积之和);R1―规划前的待整理区田埂系数;R2―规划后的田埂系数;M1―待整理区非耕地地类的面积(主要为现状沟渠、道路占地);M2―待整理区整理后必须保留的非耕地地类面积(根据规划后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占地进行测算得到)。

2.2 布局变化分析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水资源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后,按《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项目区旱地统一规划利用为水田和水浇地[6]。同时,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平缓)以及当地耕作要求和习惯,项目区开发后平整为水田和水浇地。

综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项目区的灌溉排水设计成形似“丰”字形的灌排体系[8]。现状图和规划图见图2。

2.3 耕地质量变化分析

耕地质量变化通过对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的计算来反映耕地质量在规划前后的变化情况[12]。根据农用地等别计算公式以及云南省勐海县农用地分等成果,计算出项目区土地整理后耕地等别和查出项目区现状农用地的等别范围,见表7。

根据云南省勐海县农用地分等成果,查出项目区现状农用地的等别范围,详见表8。

2.4 效益变化分析

2.4.1 社会效益变化分析

项目实施后,在项目区内建立起健全的农田灌溉系统,完善的田间道路网络,大幅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以及耕地复种指数,并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2.4.2 经济效益变化分析

①项目实施增加的产值测算。以项目区最适宜种植的3种农作物(水稻、土豆和东升瓜)为例,分析规划区通过土地整理产生的经济效益。详见表9。

规划前后进行比较,规划后每年的总产值2403.16万元,比规划前增加了471.28万元,规划后新耕地面积为40.18公顷,成本投入按12000元/公顷(大春:6750元/公顷,小春5250元/公顷)计算,扣除所增加成本投入后增加产值382.02万元。土地整理项目总投入资金2489.31万元,项目实施后年总产值2403.16万元,年净增产值382.02万元。

加上1年的建设期,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年。

2.4.3 生态效益变化分析

生态效益的变化通过绿色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垦殖率两个指标在规划前和规划后的变化来分析生态效益的变化。绿色植被覆盖率为:

上述两个指标的增加,保证了土地的透水性,提高了土地肥力,对生态环境、耕地的保护和改善有着极大的作用,为土地资源的良性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篇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是影响一国发展乃至社会文明的基本要素,它将决定着区域内的经济、科技、城镇化、现代化等领域的改革方向。随着现代社会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最终会导致一系列的土地利用问题。因此要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研究区概况

北京市我国的首都,其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隅,东与天津市相邻,北、西、南被河北省包围。纬度位置为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东西宽160公里,南北最长170公里,东南距渤海约150公里。北京的山地面积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3,平原面积约占1/3,地势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

北京市土地总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0.17%。全市总计16个区县。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截止2014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51.6万人,城镇人口1859万人,乡村人口292.6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二、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数量分析

据2014年北京市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北京市土地总面积为1641054公顷,其中耕地219948.76公顷、园地135103.71公顷、林地737542.89公顷、草地85139.4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8378.6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02939.1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7006.28公顷、其他土地 34557.11公顷。农用地所占面积最大,是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其中林地占到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4.96%,但是耕地面积仅占全市总面积的13.41%,可耕种的面积并不大;建设用地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18.4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次之;其他土地面积不多,仅占2.10%,可利用的土地面积较少。

(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由表1可知,2009-2014年间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在2种土地类型(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用地近5年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14年较2009年面积增加18147.38公顷,年变化率达到1.27%,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交通运输用地2009年末面积是44446.42公顷,至2014年末达到47006.28公顷,年变化率为1.15%,说明了北京市加大了对交通建设的力度。此外,耕地、园地、林地及水域等面积不同程度的减少了,说明在伴随着城镇化扩张的同时,耕地被占用以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减少了其数量,从而导致了比重下降。

(三)土地利用空间分析

北京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可分为4个区域,即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

1、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土地面积约为921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56%,是四区中占地面积最小的区域,其主要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

2、城市功能拓展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76%,是北京现代经济与国际交往功能的重要区域。用地类型以城镇建设用地为主,城市化水平较高。

3、城市发展新区农用地占比较大,其中以耕地为主,约占全区的22.97%,是北京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地区。其他土地面积比例也较高,是四区中面积最大的区域,说明了该区存在着较大的土地潜力。

4、生态涵养发展区占全市最多的土地面积,约为66.23%。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是北京林地和园地面积最大的地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所占比例是4区中最高的,达到 49.90%。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二者矛盾日益突出

由前文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北京市建设用地持续增加,且其年变化率相对较大,新增用地一部分是由耕地转入,建设用地的增加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致使造成了人地关系日益紧张。

(二)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

经过多年的开垦,北京市后备土地资源的数量越来越有限,质量也越来越差,且后备土地资源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垦难度大。在考虑到生态保护的要求下,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今后北京市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会十分有限。

(三)土地环境污染

随着北京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排放量大幅度增加,而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还比较滞后,土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四、对策及建议

(一)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切实保护耕地

北京市应该严格保护耕地和农用地,按照不占或少占的原则,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规模,深入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政策研究,并且加强耕地的综合治理,积极推进耕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强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引导和供给控制,推进建设用地走集约化用地模式。鼓励开发利用地下地上空间,优先开发啊废弃、低效、闲置的土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二)充分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按照因地制宜、注重生态安全、科学规划的原则,在保护和改善正态环境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试图将房山、延庆和评估等区县的未利用土地转化为耕地,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三)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

进一步规范工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更新、引进先进的污染处理设备与技术,最大程度地实现清洁生产。同时加强对城市环境设施的改造,提高城市绿地覆盖,完善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设施,从而降低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土地生态环境结果。(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冀晓燕.太原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4).

[2] 牛兰兰,丁国栋.北京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

篇4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5-0044-04

快速城市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村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变。其中土地的城市化进程尤为显著,其作为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城市化带来的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导致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土地扩张和农业用地锐减,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城市土地平均每年以8170km2的速度扩张,1986―2003年,全国有21%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14]在当前土地公有的背景下,政府组织在土地城市化的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在土地方面的公共政策制定深刻影响着土地利用水平和城市化质量。本文以烟台市为例,通过分析其1999―2010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结合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提出土地政策制定的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一、研究区域概况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位于北纬36°16′~38°23′,东经119°34′~121°57′。全市土地总面积13746 km2,其中市辖区面积2272 km2。地形区内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丘陵占3970%,山地占3662%,平原占2078%,洼地占290%。烟台市拥有909km 海岸线和26万km2的海域面积,大小基岩岛屿63个,有居民的岛屿15个。[5]烟台市东邻威海,西接青岛、潍坊,现辖7市、1县和6区(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开发区、高新区)。2010年烟台市年末总人口65114万人,市区年末总人口17890万人,市区人口密度为65724人/km2。

二、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烟台市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发现土地利用问题、合理制定土地政策的基础。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王万茂等人认为土地利用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构成方式的集合。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可以解决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问题和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6]在烟台市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各类用地占用地总面积的比重在城市总体规模扩大的同时不断发生改变,这种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表现为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质和量上的对比关系以及它们组合而成的一定格局。

在建设用地方面,烟台市市区的总建设用地面积在1999―2010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占据了建设用地的主要部分(见图1)。具体而言,2010年烟台市市区建设用地总面积达到2627km2,占市区总面积的966%,其中居住用地7351km2,公共设施用地4248km2,工业用地6078km2,仓储用地751km2,对外交通用地807km2,道路广场用地3057km2,市政公用设施用地863km2,绿地283km2,特殊用地285km2。与1999年相比,市区建设用地增加15064km2,增幅达1344%,其中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面积增加显著,分别增加4135km2和4128km2。此外,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的增幅也较为明显,分别为2093km2、1829km2、1703km2和681km2。从空间扩张上看,1999年和2010年烟台市的遥感影像显示,烟台市市区的建设用地主要沿北部海岸带向东西部扩张,东部经开发区向八角、蓬莱地区延伸,西部经莱山区沿滨海路向牟平城区延伸,并逐步连接成片;老城区主要向南部扩张,即从芝罘区向黄务地区扩展至门楼水库,总体扩张范围明显(见图2)。总体来说,在1999―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绝对数量增长明显,内部结构变化显著。

农业用地方面,1999―2010年期间,烟台市市区内的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由64175km2下降到47945km2;林地在农业用地中比重最大并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由96207km2增长到125092km2;果园用地稳步增长,由15767km2增长到24272km2;水产养殖用地在2003年大幅度上升到4733km2后基本趋于稳定(见图3)。

图31999―2010年烟台市市区各类农业用地变化

(二)烟台市土地利用问题剖析

任旭顺等人指出,烟台市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土地市场不完善、土地征收不规范、土地利用不集约、土地用途不合理四大问题。[7]刘洋等人通过对烟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发现社会因素和资源环境因素对烟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程度较小,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8]本文通过分析烟台市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的量与质的关系,从土地利用结构的角度来看,认为烟台市在土地利用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耕地面积下降明显。根据烟台市2005年制定的《烟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烟台市市区2010年的建设用地预计为200km2,在2020年要控制在255km2以内,但实际上2010年中心城区规模已经达到263km2。市区内的耕地面积1999―2010年平均每年以135 km2的面积减少,给全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二,第二产业比重过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烟台市目前三产结构为3∶60∶37,作为旅游、生态城市,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产业结构亟须调整,亟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6078km2,占据了总建设用地的231%。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这部分土地用途的转变,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并大大减轻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压力。

第三,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城市内部挖掘不够。烟台市市区的人口密度仅为65724人/km2,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高达1468m2,属于人均用地指标过高的城市。[9]很明显,在快速城市化的作用下,城市向外蔓延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土地开发建设的速度,城市土地总体开发强度不高,特别是城市沿海岸带向东西两侧快速推进的同时,原来属于农村的区域被迫成为城中村。另外,北部海岸带地区的城市建设要快于南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走廊地区和南部地区,城市土地的挖掘潜力巨大。

三、土地政策的制定

土地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土地政策具有较强的技术规划性;另一方面,土地政策的制定也应遵循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要求,即反映社会的公共利益。因而土地政策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理性化原则。理性是现代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基于数字与事实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在技术性较强的土地政策制定中尤为重要。第二,规范化原则。公共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利益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要具有规范性。在法治社会中,规范性原则首先要求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政策的制定过程与结果都要以不违反法律法规为前提,另外程序公正是公共政策合理性的保证。第三,民主化原则,民主化强调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社会公正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是集体选择的结果,政策的制定需要公开化。[10]

在公共政策导向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烟台市的土地政策制定要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积极调控城乡发展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具体来说,在土地政策制定方面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在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耕地保护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因此耕地保护政策是最严格的土地政策,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耕地保护中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即市区的耕地逐步退出后,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通过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使耕地总量保持不变,质量不降低。烟台市在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耕地占补的数量难以达到平衡,后备土地资源匮乏,[11]耕地占补平衡在量上难以实现。二是耕地占补的质量难以达到对等,土壤肥力是耕地质量的重要标志,后备土地的土壤肥力往往难以达到市区中被占的耕地。在量和质都难以得到满足的现实下,“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应调整为“先补后占”,土地使用者应根据耕地占用的面积先进行相应的耕地的补充,政府部门对耕地的质和量审核通过后,再批准占用耕地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实现质上的对等可以把将要占用耕地的表土层剥离用于补充的耕地当中。

(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

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建设用地的扩张必须谨慎。在制定建设用地方面的政策时,一方面要科学审视城市的总体规划,保证城市建设的基本用地;另一方面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等手段对建设用地的审批进行严格把关。在建设用地已经严重超支的情况下,要通过制定临时的建设用地控制政策,收紧建设用地审批计划,凡是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各类建设用地一律不报批,凡是没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一律不报批,对违法违规的土地利用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12]

(三)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在烟台市土地政策的制定中,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应放在突出位置。根据《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烟台市在规划期内坚持港口带动、集聚发展和中心强化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统筹城乡经济和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首先要求优化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因此在土地政策的制定中需合理分析与处理各类用地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特别是针对工业用地比重过大的问题,在老城区内实行“退二进三”政策,将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提供充足的城市土地资源供第三产业发展。另外,在政策制定时要注意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期间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问题,并明确规定新建建筑物的容积率,以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注重城市用地内部挖潜

节约集约用地是土地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基于烟台市土地利用现状,坚持以内涵挖潜为主是制定土地政策时的主要思路。农业用地要提高土地质量,同时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减少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城市建设用地一方面要注重老城区土地的盘活,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用地,解决“城中村”过度占地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于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要求的单位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按产业制定最低的土地产出标准,对低效用地的行为采取惩罚措施,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以实现中心地区的集聚与强化。

(五)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篇5

1. 研究区概况

准格尔旗位于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端,地处共和国蒙、晋、陕和内蒙古呼、包、鄂两个“金山角”核心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0°05′~111°27′,北纬39°16′~40°20′,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544.666平方公里。全旗共辖1个苏木,2个乡,6个镇,3个嘎查,156个村,20个社区,设1个省级开发区,1个新区。总人口约37.5万。

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析

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根据2013年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准格尔旗土地总面积为755078公顷。全旗耕地面积约为76100公顷,人均耕地0.25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10.1%;园地总面积约为303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0.04%;林的总面积约为220447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9%;草地总面积约为393679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52.1%;建设用地总面积约为18540,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5%;交通用地总面积约为8780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1.2%;水域总面积约为19273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6%;其他土地的总面积约为17954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4%。

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2.1 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度可定量描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它对描述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和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可反映区域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公式表达为:

k=(Ub-Ua)/Ua×1/T×100%

式中: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段长。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准格尔旗土地利用8种类型的年变化率如表2,10年间各类用地变化率分别耕地-3.2%、园地-7.5%、牧草地-0.2%、交通用地7.9%、林地5.2%、建设用地7.2%、其他土地-5.9%、水域-2.5%。土地利用类型在数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最明显的是随着其他土地的减少,林地地面积快速增加,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而且仍有持续减少的趋势。

2.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构成方式的集合。土地利用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它伴随着土地利用活动而产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问题在于分析其合理性。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集中表现为其综合效益最大化。

准格尔旗2003~2013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如表3,分析表3,10年间耕地、其他土地、园地、牧草地、水域都有减少,其中耕地减少量最大,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占比均有增加,尤其是林地,共增加了10.5百分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比例由2003年41.8∶1∶3.2变为2013年的38∶1.5∶1,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10年间农业用地总体上有所减少,而其他土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农林牧用地比例由2003年的1∶1.2∶3.4变为2013年的1∶2.9∶5.2,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重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准格尔旗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地利用率低,其他土地质量相对较差,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同时,若从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防洪安全的角度考虑,在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土地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不适宜开发利用。因此,就耕地后备资源而言,准格尔旗没有多少可利用的土地。

与此同时,准格尔旗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历来比较突出。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工业项目建设占用了部分耕地,加上生态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梁峁地区的农民从事单一农业生产已远远不能满生产生活的需要,所以造成一部分采矿区、山区的农民弃耕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全旗耕地面积的减少。

3.2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需适度调整

近年来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生态建设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由2003年的1∶1.2∶3.4变为2013年的1∶2.9∶5.2,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但仍然存在耕地减少现象,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覆盖率仅为29.2%;在非农业用地中,交通用地所占比重小,仅为1.16%,不能满足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

3.3 农业用地集约化水平较低,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准格尔旗的农业虽然从传统的低产、低质、低效农业逐渐转变为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农业,并逐步向规模经营、专业化发展,但由于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农民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不多、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真正实现高效开发、集约经营的还不多。对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牧草地和林地的利用主要仍是分户零星经营,人工劳作、机械化水平不高,存在经营分散、粗放和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土地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发挥,土地的生产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农用地的生产水平与开发效益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4 土地自然生产潜力下降,土地环境污染较严重

在农业用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使用者缺乏长远意识,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产出、轻投入,重利用、轻保护等现象比较突出。 同时,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工矿企业的兴起,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土地利用环境,加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当地的大气、水、土壤等土地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的增多,也给周围的土地环境带来压力。所有这些,均危及当地的资源与环境安全,对全旗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

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4.1 保障科学合理的建设用地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并做出总体安排,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整体调控作用。建立和完善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激励机制,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安排、科学配置各类基础设施用地。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改变布局分散、粗放低效的用地现状,提高建设用地整体配置与保障能力。

4.2 统筹各业各类用地

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积极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统筹林地、园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进一步优化用地结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合理城乡建设用地,按照扎实稳步地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保障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优化建设布局,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适度开发未利用地资源,拓展建设用地空(下转148页)(上接111页)间,保障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4.3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内涵挖潜为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引导农村居民点、产业用地相对集中布局,规范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优化整合与区域共享。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类废弃地再利用,实施“低效、高耗能”产业的优化升级与限制供地政策,完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鼓励农村居民点内闲置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依法流转,大力推进城区改造,盘活各类闲置土地,提高城镇土地再利用率。规范建设用地的置换,促进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形成合理的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实现用地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4.4 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遵循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统筹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损害,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充分发挥各类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生态功能,严格控制生态环境敏感区域非农业建设的用地开发强度。在生态环境有重大缺失和生态敏感区域,有针对性地安排生态建设工程用地,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通过开展土地复垦、优先安排生态建设和移民搬迁用地,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和治理。促进以灌草为主、灌草乔相结合的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减少形成污染源的工业活动用地,预防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准格尔旗全国第二次土地调差成果报告书 2011.

[2] 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9-11 65.

[3] 欧名豪.《土地利用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1-5.

篇6

[中图分类号] F205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5-0083-04

一、引言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编制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区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1]。《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区划》把全国分为了4个一级区,反映了全国土地利用最主要的地域差异,12个二级区反映了农林牧等部门不同的地域组合和生产水平的差别,54个三级区和 128个四级区 , 反映了作物组合或牧畜组合、种植方式或放牧方式,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等方面的差异性。20世纪 80年代初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在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 》的编制过程中提出9大土地资源潜力区划思想[2]; 80年代后期,中科院地理所编制了1∶400万土地合理利用区划图[3];这是我们土地利用分区实施的开始,具有重要的意义。80年代以来,省市县级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随着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也开始进行调研和编制。

二、基于茅箭区的实例研究

(一)十堰市茅箭区概况

茅箭区地处湖北省十堰市城区东部,位于武当山的西北麓,属秦岭、大巴山的东延余脉,处于北纬32°20′—32°40′,东经110°10′—110°30′;东与丹江口市毗邻,西与张湾区相连,南与房县接壤,北与郧县搭界;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30公里,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茅箭区建立于1984年,现辖1个乡,1个镇,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个街道办事处,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国土面积536平方公里

十堰市茅箭区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87.62%。由于丰富的林地资源,十堰市在2007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被划分在鄂西北林业生态协调发展区[4]。笔者认为这种分区是以全省的角度宏观分区,充考虑了十堰市独特自然资源条件,但对于十堰市在全省的功能定位和社会经济条件考虑较少,忽视了其工业城市的定位。

(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原则 [5][6]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利用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发展造成危害[7]。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也就是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必须要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似性原则

茅箭区林地广布,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其中河谷平地和山间盆地是本市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油生产的重要区域。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制约着土地利用的分区,所以,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是决定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主导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地利用结果的体现,并制约着土地利用的内容、方式和程度。人口、劳动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深刻地影响着土地利用的布局。所以社会经济条件也是决定土地分区的主要因素。

3.土地利用结构的类似性原则

土地利用结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影响下的产物,它既受土地属性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从十堰市土地利用现状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耕地在土地结构中的比重也大;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恰好相反。因此,作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集中反映的土地利用结构,也是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的重要因素。同样,任何一种土地利用结构,都有它适应自然规律的一面和不适应自然规律的一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就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分区时,就应将问题类似的区域划分到同样的地块,以利于针对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和具普遍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利用好土地。

4.土地开发利用方向的共同性原则

土地利用分区,不仅要反映土地利用现状,还要反映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向。因为土地利用现状,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人们认识自然、发挥生产力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目标的调整,土地利用的方向也要不断地调整,在土地利用分区时,就必须根据土地利用的程度和利用潜力、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土地宏观调控和开发利用方向,从而将土地利用方向的一致性作为分区的原则之一。

5.行政村界线的完整性原则

土地利用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其开发利用、经营管理,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的。保持村级界线在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中的完整性,有利于政府利用分区成果合理进行村庄发展定位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作为土地管理学重要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定性可以判别土地的主导利用方式,定量可以对同一利用方式土地分等定级。

(三)主导土地方式布局分析

1.耕地资源布局

茅箭区耕地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十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开发区和南部的大川镇和茅塔乡。由于所辖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开发区地处十堰市中心城区,作为十堰市工业区,主要发展汽车及其他相关工业产业,所以这两个开发区内的耕地逐步退出,耕地主要集中布局在大川镇和茅塔乡。赛武当自然保护区主要作为十堰市生态保护区,主导土地利用为生态林用地,所以可以保持少部分耕地,不作为耕地的主要布局分区。十堰市茅箭区耕地布局图见图1:

2.林地资源布局

十堰市茅箭区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在87.62%(布局图见图2),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

茅塔乡、大川镇、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赛武当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在国有赛武当林场、国有五条岭林场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生态林地遍布全区,是十堰市的“绿肺”。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植物178科1316种。由于中低山生态林资源丰富,赛武当保护区主要作为为生态林保护区。茅塔乡和大川镇主要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山势较缓和,海拔600米以下,加之环境质量良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是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开发的重要区域。

3.建设用地布局(布局图见图3)

茅箭区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二堰街办、五堰街办、武当路街办、东城开发区、十堰市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形方面,北部区域属于低山丘陵,地势相对比较平坦,适宜于建设。水利资源方面,百二河、马家河、茅塔河贯穿其中,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把中心城区分为三部分。本区域处于十堰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茅箭区的工业区。

(四)对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分区的评价

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即《茅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在土地分区一章中把茅箭区划分为农业用地区、园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等6个分区,这种分区只是做了土地用途分区的划分,而没有提出具体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这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不完备的。十堰市农业部门在80年代编制的《十堰市农业区划》中有关于十堰市茅箭区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但是当时由于技术力量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对落后,而且论述较为粗略,显然不能满足目前土地资源管理的要求。所以在本轮规划修编中对十堰市茅箭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可为十堰市茅箭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十堰市茅箭区土地利用分区方案

根据对十堰市茅箭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主导土地利用方式的研究,结合十堰市茅箭区国民经济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农业区划成果,将十堰市茅箭区分为北部建设用地区、中部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南部森林生态保护区三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见图4):

1.北部建设用地区

区域范围:属市城区,涉及武当路沿线及以北区域(百二河下游、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下游),包括五堰街办、二堰街办、武当路街办的部分地区和东城经济开发区。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该地区是茅箭区的城区,地形相对平坦,起伏较小,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是十堰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集约程度,本区除武当路街办门神沟保留工业企业外,现有工业企业逐步向东风工业园区集中。依托东风公司的国际合作和战略重组,做大做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把东风工业园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位置、具有一定影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专用车生产基地,完善火车站商贸经济圈、城市商贸消费服务网,以北京路为轴线,加强行政集中区、高校园区和精品文化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交通网,为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中心和生态城镇提供良好的服务。

2.中部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

区域范围:属于低山丘陵,涉及百二河中上段、唐家河、浪溪河、黄家河流域,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中段,包括二堰街办的百二河村、武当路街办的马家河村、茅塔乡的王家村、廖家村、康家村、台子村、莫家沟村、大坪村以及大川镇的大川村、浪溪村、段家村、卡子村、唐家村,共13个村。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该处属低山丘陵,山势较缓和,海拔600米以下。环境质量良好,生态涵养,水土流失较轻,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是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开发的重要区域。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等环境友好建设,加快规模养殖小区发展步伐,使畜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合理开发并优化配置水资源,把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效整合,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做好各景区主干路和几条沟的旅游路和沟域的护坡工程,保障游客和村民安全。

3.南部森林生态保护区

区域范围:该功能区地处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范围,是百二河流域,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上游,以中低山为主,峰岭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海拔(普陀峰)1722米,该区由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的小川村、营子村、锅厂村、黄家村、阳坡村,茅塔乡的东沟村、坪子村、大沟村、岩屋村,共9个村组成。总面积约21203公顷,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由于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过渡性气候和有效地保护,使保护区内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涵养,水土流失较轻,植被发育良好,海拔基带的植被保持了很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坚持保护好过渡地带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物种多样性,特别重视濒危物种及林间保护;严格管理区内森林和河流,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库前水源涵养地;要以保护为主,与资源持续利用相结合,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为目的,充分考虑自然保护与经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合理利用区内的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等。

三、结语

作为湖北省工业重镇,茅箭区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于编制仓促,未能对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进行阐述,本轮土地利用规划中在GIS技术支持下,充分利用全国土地资源调查二调成果,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思想指导,综合考虑了十堰市茅箭区工业用地时空拓展的要求,对十堰市茅箭区土地进行科学分区,目的在于为土地的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区域土地功能定位参考。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中国农业经济区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10.

[2] 黄秉维.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J].科学通报, 1959(18):594-602.

[3] 罗开富.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J].地理学报, 1954(4):379-394.

[4] 吴胜军,洪 松,任宪友,等.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38-142.

[5]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11-116.

篇7

土地利用

变化

分析

动态度

一、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方式和状况,在空间变化上呈现出边界清晰的类型变化状态,在时间变化上依赖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速率。通过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量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呼和浩特市1996年各类土地用地情况分别为耕地607550.48hm2、园地3582.29hm2、林地242702.43hm2、牧草地728476.28hm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3546.02hm2、交通用地4522.92hm2、水利设施用地2319.61hm2以及未利用地39451.26hm2。到2008年各类土地用地情况分别为耕地569073.39hm2、园地4566。66hm2、林地311206.32hm2、牧草地665086.04hm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5027.06hm2、交通用地7526.01hm2、水利设施用地3244.84hm2以及未利用地50559.32hm2。土地利用情况总体趋势有所增加的为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及未利用地,只有耕地和牧草地的利用面积呈总体下降趋势。

二、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

本文基于研究目的及数据的可获取性,运用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对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它可以定量描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活跃程度,其表达式为:

式中:K-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

Ua,Ub-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

T-研究时段长度。当T的时段长度设为年时,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

由表1中看出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主要发生变动的土地类型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林地、耕地和牧草地。

1.农业用地的动态变化

园地面积变化: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园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增加率为2.28%。分析园地面积增加来源,主要是牧草地,少数来源于耕地。

林地面积变化: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年变化率为2.35%。增加来源近48%来源于耕地。这是因为1998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速了耕地向林地的转化。

牧草地面积变化:1996年呼和浩特市牧草地面积为728476.28hm2,到2008年面积减少到665086.04hm2,13年间年均变化率为0.725%。减少的牧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另一部分转化为建设用地。

2.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

从总体上看,在呼和浩特市城市扩展过程中,建没用地呈现明显且持续的增长,各土地利用类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化的现象。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面积变化: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由53546.02hm增加到75027.06hm,年变化率为3.34%。1996-2002年增长趋势较为平缓,2002-2008年面积增长较快,与城市化变化发展趋势相吻合。

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变化:1996-2008年间,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用地也呈上升势头。面积由1996年的4522.92hm2增加到2008年末的7526.01hm2,年变化率为5.53%。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呼和浩特市交通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用地规模增加。到2008年全市公路里程5304km,是1996年2829km的1.87倍。

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变化:呼和浩特市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由1996年的2319.61hm2增加到2008年的3244.84hm2,年变化率达到了3.32%。总量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所致。

5.未利用地面积变化

呼和浩特市的未利用地面积由1996年的39451.26hm2增加到50559.32hm2,年变化率为2.35%,总量有所增加。分析原因发现,未利用地面积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区南部的黄土丘陵区,与和林格尔县的交界处,这里土壤贫瘠、植被稀疏、自然条件差,农牧林结构不合理,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

三、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是指某一时段某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它的计算结果表示的是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活跃程度,其表达式为:

式中:S为t时段内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t为研究时段长度;

为在研究期间土地转移部分的面积,即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非i类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总和;

Si为研究期初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通过计算得到:1996-2008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S=21.439

刘纪远认为,按照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大小,可将我国的土地利用动态特征分为4种类型:动态度0-3,为土地利用极缓慢变化型;动态度4-12,为土地利用慢速变化型;动态度13-20,为土地利用快速变化性;动态度21—24,为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型。

通过计算得出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21.439,属于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型,这与同期城市扩展加速发展相对应。由此可见,1996-2008年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类型表现活跃,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呼和浩特市建设用地高速扩展,是导致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呼和浩特市当前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从大到小顺序为牧草地、耕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交通用地、园地、水利设施用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交通用地5.53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343%、水利设施用地3.324%、林地2.352%、未利用地2.346%、园地2.289%、牧草地-0.725%、耕地-0.527%。其中除耕地和牧草地的面积是减少的以外,其它各类土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研究区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21.439,土地利用程度处于急剧变化型,土地利用活跃程度较高。

“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城市发展已经按照中心城区、卫星城和中心镇三级体系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重点镇和一般镇合理布局、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群,实现了人口进城、工业入园、产业集中和要素聚集的具有呼和浩特市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应当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发展城市化各方面相适应,根据城市化发展的阶段与特征规划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各区的用地。主城区范围继续向三环高速路延伸和扩展,积极引导城市向南部、西南部新区(大、小黑河之间)发展,统筹城区的功能分工、人口分布、产业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市区与主城的一体化发展。参考文献

[1]陈峰云.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研究一一以武汉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白冰冰,成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讨论——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1)

[3]宋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王筱明,吴泉源.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 ):5-6

篇8

关键词:耕地驱动力对策

1、研究区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中段、遵义市东北面,东经106°57′22″―107°31′31″,北纬27°49′22″―28°29′34″。绥阳县耕地主要以旱地为主,且主要表现为坡耕地。2005年绥阳县土地总面积254452公顷,其中,农用地2125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55%;建设用地63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1%;其他土地354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94%,土地利用率86.06%。2010年绥阳县土地总面积254640公顷,与2005年相比,其中:农用地2342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99%;建设用地61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2%;其他土地142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9%。

2、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分析

2010年末绥阳县耕地面积72893公顷,占绥阳县土地总面积的28.62%,与2005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了162公顷。在2010年耕地内部结构中,灌溉水田17294.54公顷,望天田8961.32公顷,旱地46628.23公顷,菜地8.91公顷,分别占耕地的23.72%、12.29%、63.97 %、0.01%。从1996年到2010年绥阳县耕地资源数量总体上呈明显减少的趋势,累年减7493.13公顷,年平均减少681.19 公顷。

3、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1 驱动因子选取

通过对1996年―2010年绥阳县耕地变化情况分析,这几年内绥阳县耕地面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发展,区域内的部分耕地不可避免的要被占用,耕地保护越来越重要。考虑到资料的可得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提取以下两类指标来表征绥阳县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

第一类,耕地指标:X1耕地面积、X2人均耕地、X3粮食单产、X4耕地比例和X5单位耕地产值;

第二类,其他互动指标:X6总人口、X7农业人口数、X8GDP、X9农业结构调整率、X10城镇化率、X11粮食总产、X12人均粮食、X13农业人口比和X14人均产值。

3.2 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应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当本研究所用的样本数目的信度为90%时,标准相关系数为0.54,可见,表中多数相关系数通过了检验。在耕地变化指标与驱动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分析中,按特征值从大到小列出了所有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第一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7.539,方差贡献率为83.766%,第二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1.454,方差贡献率16.155%,第三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0.762,方差贡献率为5.86%。前三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98.78%,表明前三个公共因子的数值变化己经充分反映了绥阳县耕地变化的综合状况,基本上达到了分析的要求,从公共因子碎石图也可以得到证实,前3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变化非常明显,到第四个公共因子后,其特征值变化趋于平缓,也就是说提取前三个公共因子可以对原变量的信息描述有显著作用。

结果表明,反映耕地变化的有关指标与各驱动因素的单相关性具有如下特点:

(1)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城市化率和总人口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与粮食总产量和农业人口占的比重相关性最小;

(2)人均耕地面积与总人口、城市化率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变相关性最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74和0.948,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性最小;

(3)粮食单产直接与人均粮食占有量相关,相关系数为0.920,相比之下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较小。

综上可以看出,绥阳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率的提高,同时由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变也推动了绥阳县耕地面积的减少,原因在于绥阳县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以及风化工业园区的重点项目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是绥阳县耕地面积减少的另一个方面。

4、绥阳县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4.1 控制人口增长基数

从促进耕地增加的角度来讲,绥阳县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耕地提供食物生产的基本保证,要保证粮食生产,必须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来增加耕地数量;从导致耕地减少的角度来讲,人口基数的不断加大,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建设一系列配套设施,从而使一部分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因此,减轻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是绥阳县耕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行之路,与此同时还要提高绥阳县人民的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4.2加强耕地保护意识

绥阳县山多地少,基本农田保护率较高,一般农用地比例较小,但这部分耕地大都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区域,土层薄,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应加强土地石漠化的防止工作,遏制水土流失的加剧;对有条件的地块实施坡改梯工程,适当降低其坡度,修建配套农田水利工程,尽可能保住这部分耕地。禁止任意占用耕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对于不符合耕地质量要求,通过工程措施也无法用于耕作的耕地,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量转化为农业内部的牧、林、渔地资源[2]。

4.3 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绥阳县由于人口外出务工等原因,导致农村土地大量闲置,人均占用土地较大,土地利用分散、利用率低等现象,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无法实现土地资源的规模、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应该严格控制农村独立工矿用地范围,实现土地利用的规模化。随着绥阳县境内新建煤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基地和风华工业园区的建设,占地面积较大,造成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土地利用效益偏低[3]。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这部分分散的企业进行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农地整理,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因地制宜,建立辣椒生产基地。

科学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的位置和规模,提高绥阳县土地的利用率和集约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亚锋. 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篇9

1 引言

土地规划整理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对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对用地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以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目的所作的安排和布置。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统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重要手段,对于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土地规划整理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现有的耕地很多还缺乏灌溉措施与抗旱能力,农业产量不高,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必须对现有土地结构进行统筹规划; 实施山、田、水、路、林综合治理,配套、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土地利用效; 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土地权属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3 土地规划的基本任务、规划原则与目标

3.1 土地规划的基本任务

土地规划的基本任务包括: 分析土地利用基本状况,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等; 制定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任务和方针; 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布局; 确定灌排方式和主要工程的布局; 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规划方案; 拟定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3.2 土地规划的规划原则

为了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应该遵循如下规划方针: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和布置各项工程,改善土地利用条件和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各项工程的规模及其配置,提高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 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调动广大力量充分论证规划方案,使规划更加有效合理。

3.3 土地规划的规划目标

土地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土地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土地平整和完善田间道路系统,为合理布局各种农作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 合理配置灌排系统,增强农田水利设施排灌功能,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耕地的潜在生产能力;通过改良项目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4 土地规划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4.1 土地适宜性分析

对规划区内待整理的土地,在分析评价过程中,把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理化性状、气候、植被、地貌、海拔、排灌条件、开发改造条件、位置等作为参评因子,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其开发改造方向。评价采用实地调查法、主导因子法和相关因子参考法进行。以坡度、灌溉、土壤厚度为主导因子,坡度小于25°的、能灌溉的以开发改造为水田为主;其中一种或数种因子达不到要求,以开发改造为旱地为主。土地复垦的,以土壤类型为主导因子,灌溉条件、周围耕地类型为相关因子进行综合评价。

4.2 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4.2.1 水平梯田修筑

水平梯田的修筑完全改变了地表的坡度,农民在田面内部耕作时通过人工修筑土垄,改变了坡面径流的流向。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扰动表土层可能造成一定水土流失,但建成后,不但不会引起新的水土流失,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更不会出现土地沙化、盐渍化的不良状态。

4.2.2 种植农田防护林

对于项目区存在水土流失及风害影响的要规划种植防护林,选用经济树种,一般可沿田间道两旁种植白杨等形成基本农田防护体系,起到一定程度上防治水土流失及风害影响的作用。

5 土地规划的总体工程布局以及其技术要求

5.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将现有荒草地及滩涂整理开发成耕地,对所有耕地进行局部平整,形成便于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山区和丘陵地区则形成梯田,梯田田面走向基本沿等高线方向布局,小弯取直,大弯就势。水平梯田局部平整根据坎高和地形坡度确定田面宽,采用挖高填低的方式,平整成层层梯地。

5.2 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必须结合规划区作物需水量以及地势、降雨等综合考虑水利设施布局及分布。根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特征,确定项目区整体灌排设计方案,结合梯田工程完善蓄排设施,以达到提高灌溉保证率,涵养水源,保水保土,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5.3 道路工程

一般考虑田间道和生产路两个级别,其中田间道主要为农产品及货物运输服务,路面为厚碎石,路面宽4m,对原有田间道加以修复,部分盲段新修田间道,使所有田间道相贯通。田间道多沿等高线进行布线,田间道路纵向坡度一般不大于8%。生产路主要满足人工田间作业和管理的需要,沿原始地面设计路宽110m,碎石路面,沿着渠道铺设,每隔200-300m布设一条。

5.4 农田防护工程

本项工程内容主要是兴建防护林带,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包括改造现有的疏林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护路林、田埂植草等。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

进行生态林建设,并对田间道路和沟边进行防护林建设,在田坎基部用石砌,其上采用水泥圈护坡,以保持水土。

5.5 防护林工程

为了减少风害、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项目区沿田间路布置防护林带,以涵养水源,保水保土。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结合当地经验,一般可选用白杨、泡桐防护林带,间距4m。

6 规划效益分析

6.1 社会与经济效益

土地规划平整有利于促进劳力、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可以充分吸引农村闲散劳力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带动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道路及灌排经改造以后,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方便居民的出行、生产和生活取水; 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进一步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满足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需要,实现耕地保护的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的统一;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也有利于农作物布局的调整,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6.2 生态效益

土地规划实施后,可以有效增加植被覆盖面积,防止旱涝灾害影响,减少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荒坡开发以后,耕地质量得到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改良,可以相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化学污染,也有利于改善土壤生化环境。配套完善的渠路防护林带不仅可以有效固结土壤,而且长年落叶成肥,还可以相应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实施开发整理,可以形成树成荫、田成梯、路通达的良好的生态区域。

篇10

二、凉城县土地利用现状及结构分析

1.凉城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2012年土地变更调查,凉城县土地总面积为345139.75公顷,包括8个一级地类,28个二级地类。全县耕地总面积74738.9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1.65%;园地总面积206.4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06%;林地总面积87796.8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5.44%;草地总面积146093.20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2.3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总面积9517.7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76%;交通运输用地总面积4751.5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8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6016.9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64%;其他土地总面积6018.1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4%。

2.农用地内部结构对比分析。凉城县农用地总面积为308835.4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9.48 %。其中,草地、林地、耕地、园地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47.30%、28.43%、24.20%和0.07%。

3.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对比分析。凉城县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0286.1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8%。其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2.89%、31.43%和15.69%。

4.其他土地类型内部结构对比分析。凉城县其他类型土地总面积为6018.1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4%,其中,田坎、盐碱地、设施农用地、裸地、沙地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55.68%、29.14%、9.37%、4.17%和1.64%。

5.农用地、建设用地与其他土地面积对比分析。凉城县土地总面积为345139.75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308835.41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9.48 %;建设用地面积为30286.16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78%;其他土地面积为6018.18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74%。可见,凉城县农用地面积最大,农用地又以草地为主,其次是耕地和林地,园地较少;建设用地面积位居第二,建设用地又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主,因岱海水域而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大;第三为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其他类型土地面积最少。因此,凉城县土地利用结构基本趋向于合理。

三、凉城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一)1992年与2012年各类土地面积对比分析

通过对1992和2012年凉城县各类土地面积对比(见表1)可以看出:从1992 到2012年的20年中,耕地面积减少幅度大,由121372.45 公顷减少到74738.95公顷,共减少了46633.50公顷;林地面积由37919.97公顷增加到87796.82公顷,共增加了49876.8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由2514.13公顷增加到4751.51公顷,共增加了2237.3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共减少了2636.72公顷;其余园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变化相对较小(见图1)。

(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1992、2012年凉城县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引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进行分析研究,对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有积极的作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可以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来表示。

其表达式为:

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凉城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见表2)。

从表2可知,1992-2012年间,耕地、园地、其他土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平均每年以2.43%、3.68%、3.11%和0.83%的速度减少。而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则以8.26%、0.07%、1.64%和5.53%的速度增长,其中林地增加幅度最快。

四、凉城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成因分析

凉城县土地利用结构中,耕地、林地、园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其他土地增幅较大,说明农业内部用地调整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建设用地需求旺盛。其中,林地增幅最大,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由于生态退耕还林、还草,表明近年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镇村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和S102 、S208、S209省道和S24兴巴高速公路的修建;耕地及园地面积减少的幅度较大,分别为退耕还林、还草和开发利用所致;其他土地面积减少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二调”与第一次详查分类标准不同所致。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减少,主要是由于近年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等自然因素使水域(如岱海等)面积减少。

五、凉城县土地利用应采取的对策

1.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自然客观规律,按照土地资源自身的适宜特性和承载能力,选择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和开发强度,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强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土地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