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4 16:48: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篇1

1.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哲学家J.L.Austin在他的《论言有所为》(1962)中首次提出语言并不仅仅是用来“陈述”、“描写”或“说明”,而通常是用来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的。[1]这一理论提出后,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一大热门。随着美国语言学家Searle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人们已经成功地将该理论应用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中。

国外许多学者对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的研究,MarryLouisePratt曾充分地论证了“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并无二样,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当然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

there is novalid reason to assume that language stops being itself when it enters a literary work... it is both possible and neccessary to develop a unified theory of discourse which allows us to talk about literature in the same terms we use to talk about all the other things people do with language.[2](vii)

荷兰的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appropriatenessconditions)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3]。他还区分了文学作品中的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macro speechactsandmicro speechacts),前者决定整个语篇,后者则由语篇中的单个句子来执行。在笔者看来,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他的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时所执行的宏观上的言语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是指作品中人物在人物之间的交流中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在实际的文本分析中,文学语用学主要运用于戏剧研究中,也有的学者对诗歌进行过言语行为研究,但几乎没有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研究过某一具体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既然我们主张文学作为语言的一种运用不是和语言的其他运用对立的,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像分析其他言语活动中的言语行为一样分析小说中的言语行为。

2.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Austin认为,要使“言”成功地有所“为”,即通过语言成功地实施某一行为,有三个条件必须满足,即三个“恰当条件”:1.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如:并非任何一个人对着一艘船扔香槟酒瓶说“InamethisshipElizabeth.”时这船便命上了名;2.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如在对某人说出了“I give and bequeath my watch to...”后便不能不给;3.说话人必须对自己说出的要去实施的行为抱有诚意,如果口中说“Ipromise…”,内心却毫无履行承诺的诚意,许诺就成了空话,说话人只不过是滥用了施为句的句式而已。诚意条件是实施任何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必须条件。

Haverkate强调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4](p.100)正因为说话人真实的言外之意是句子命题内容的反说或否定,所以故意流露出无诚意而产生反讽。其间接含意往往是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它可以是正话反说(通过责备来赞扬)或反语正说(通过赞扬来责备),所以反讽句是一种间接施为句,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其以言行事是借助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的。当其所“言”是“赞扬”时,所“为”却是“责备”或“批评”,反之亦然。间接施为句一般都可以插入施为动词,但反讽却不行。

“Verbal irony is incompatible with metareferential expressions, which may be empirically inferred from the fact that there does not exist a performative verb 'to ironize'”。[4](p.97)鉴于反讽字面意义上遵循着礼貌原则而言外之意却威胁对方或第三方的积极面子。反讽可以说是一种“戴了面纱的”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vei1edFTAs),它能让说话人委婉、间接地攻击对方而又不引起冲突,从而也就保住了双方的面子。

3.《傲》中反讽言语行为研究

依据上述vanDijk的理论,本文将从小说中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范本《傲慢与偏见》(以下简称为《傲》)中最具特色的反讽进行言语行为研究。

3.1《傲》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众所周知,英国著名女作家JaneAusten的代表作之一《傲》之所以能超越通俗小说的范围而跻身于世界巨著之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贯穿全书的反讽基调。作者以一种嘲讽的口吻讲叙了一些年轻姑娘们找丈夫的故事,抨击了当时社会中怪诞的价值观念。这就是作者通过反讽所执行的主要的言语行为。而这种言语行为则表现在小说的叙述、故事的展开及结局中。

3.1.1反讽性的叙述

小说一开篇便打着“举世公认的真理”的口号:“Itisatruthuniversallyacknowledged,thatasinglemaninpossessionofagoodfortune,mustbeinwantofawife”[5](p.1)。当读者看到这句话时他对交流情景的了解很可能还仅限于这部小说的名称和作者。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小说”这个标签告诉读者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叙述性的语篇,既然这一开篇句紧随小说的“摘要”与标题而来,那么我们“推断这句话一定是作为故事简单总结的‘摘要’的继续,或者是对即将叙述的事件的评价”[2](p.166)。句中所执行的主要言语行为阐述真理(assertingatruth),但要读者认定这一“真理”是“举世公认的”(universallyacknowledged)是不可能的,于是读者假定作者是在暗示故事的叙述者在讥讽某些人。我们于是可以这样来理解叙述者:即便没有人作出过或会作出此类声明,但小说中人物,如一心只想将女儿嫁入豪门的Mrs.Bennet和以嫁人作为生活目标的Lucas家的女儿们,就是认定了这一“真理”并以此为处世准则的。说这话的人似乎是站在“有钱的单身汉”的立场上而作出的假设性的声明,但这一声明单身汉们未必认可,读者们也会质疑,因此故事的叙述者(在我们这里也就是作者本人)故意违反了Grice的合作原则中的第一条,即“质的准则”(Maximsofquality)。根据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当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时,产生会话含义),我们认定叙述者在说反语,即就英国19世纪早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传统而言,很可能是未婚的妇女须要有钱的单身汉;并且就故事本身而言,不是有钱的单身男子如Dar cy,Bingley等想讨老婆,而是Bennet家和Lucas家的女儿们急着找丈夫。

于是这一开篇句为小说的下文定下了基调。当我们看到文中的Mrs.Bennet急着将女儿嫁给所见到的任何一个有钱男子时,我们就知道作者所嘲讽的是什么了。小说中所陈述的观点和作者以及读者所持的观点形成了一种对比反差,反讽由此产生。

上述诠释可在小说的第二段中得到验证:

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u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s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 their daughters.[5](p.1)

这一段揭示了那“真理”的主观来源(“fixedinthemindsofthesurroundingfamilies”),这一来,“真理”的真实性就大大地降低了,其气势也大大减弱。而句中被动语态(heiscon sidered)的运用贬低了单身男子的地位,将其置身于被动状态,几乎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作者又将那些单身男子比作猎婿者眼中的“合法财产”(therightfulproperty),从而加强了其讥讽的口吻。

作者在介绍Bingley姐妹时的语调也是典型的讥讽:

They were rather handsome, hand been educated in one of the first private seminaries in town, had a fortune of twenty thousand pounds, were in the habits of spending more than they ought, and of associationg with people of rank; and were therefore in every respect entitled to think well of themselves, and meaning of others.[5](p.12).

“perhaps”的运用打断了叙述的流畅,并对说话人的诚意产生怀疑,从而准确无误地领悟到说话人字面含义中暗指的会话含义。于是,当读者发觉Bingley姐妹正如上文所暗示的一样虚伪、自私、冷酷和势利时,就会见怪不怪了。在整个介绍中,作者所执行的主要言语行为是讥讽。事实上,作者这种口吻贯穿全文,她没露面也未作任何直接的评价和正面的攻击,她的反讽大多都是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acts)。由于篇幅有限,不再举例。

3.1.2作品情节安排上的反讽

作者宏观上的反讽还体现在故事的展开、发展和结尾上。Austen对其作品情节的安排似乎是对18世纪传统罗曼史的一种讽刺。传统爱情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完美无缺,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而在《傲》中的前几章中,读者几乎无法预料到男女主人公会互生爱意,也不曾设想到作者会在这两个人物中搭红线。作者甚至设置了不少的障碍来阻止他俩的发展。在故事的前半部中,男主人公Darcy是令人生厌的,而女主人公E1izabeth对他也毫无好感,还不时批评指责他。Darcy初次在舞会上见到E1izabeth她们那群人时,曾声称:“your(Bindley’s)sistersareengaged,andthereisnotanotherwomanintheroom,whomitwouldnotbeapunishmenttometostandupwith”[5](p.8)。而最终与他密切相关甚至结为亲友的恰恰就是这一群人:“inwhomtherewaslittlebeautyandnofashion,forwhomhehadfeltthesmallestinterest,andfromnonereceivedeitherattentionorpleasure”[5](p.13)。他第一次见到E1izbbeth时,冷冷地评价她说“sheisto1erate;butnothandsomeenoughtotemptme,”(1970:9);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女士让他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不顾社会地位与家庭背景的巨大差距向她求婚。E1izabeth曾认定就算世上只剩Darcy一名男子也不嫁他,甚至在他第一次求婚时不但断然拒绝并且对他不留情面地进行批评指责。Darcy转变后,Elizabeth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傲慢,于是俩人冰释前嫌,终成眷属。

3.2《傲》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我们前面提到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是指小说中人物所执行的言语行为,也就是人物之间的交流中的词语反讽。Haverkate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对词语反讽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在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这五种基本言语行为中,反讽性的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反讽主要见于阐述类。因为宣告类是通过施为公式行事的,通常就无所谓有无诚意,也就产生不了反讽。然而,对Haverkate的分析只集中在“普通”语言中或所谓的“严肃的”反讽言语行为上。既然我们主张文学作为语言的一种运用不是和语言的其他运用对立的,那么Haverkate的理论也同样可以用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反讽。我们将精选《傲》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对四类反讽言语行为加以分析。

3.2.1阐述性反讽(assertiveirony)

阐述类言外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作出承诺”[6]。说话人的意图是使听话人接受话语命题内容,相信其真实性。

而运用反讽的说话人是通过赞扬而进行批评或通过批评予以赞扬来作出某种评价的。反讽性阐述的交际目的在于使听话者接受所暗含的命题内容,相信其真实性。反讽以阐述性反讽为多,这部作品中主要也是反讽性的阐述。前面所讨论的反讽性的叙述和评议实际上也就是作者宏观上的阐述性反讽。下面,我们来看看人物对话中执行的这类反讽言语行为。以小说中Bennet先生和他的太太之间的对话为例:

"My dear Mr.Bennet," said his lady to hime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erthe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 Mr.Bennet replied he has not. "But it is," returned she; "for Mrs.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Mr.Bennet mad no answer."Do not you want to know who has taken it?" cried is wife impatiently."You want to tell me, and I have no objection to hearing it."This is invitation enough.[5](p.1)

“Youwanttotellme,andlhavenoobjectiontohearingit”就是一例阐述性的反讽言语行为。Bennet先生说这话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方式准则(MaximsofManner)第三条:说话要简洁(Bebrief)。根据Searle所列举的“询问”的基本条件中的诚意条件—“说话人想要得到相关信息”,Bennet先生应该对他太太的发问作出简洁热情的回答。但正是他的上述答复充分揭示了Bennet太太的询问行为中根本没有诚意,因为她早已迫不急待地想告诉Bennet先生这一好消息并鼓动他尽早去结识她的“猎物”即“一位有钱的单身汉”。另外,这一反讽性的阐述也提醒读者去注意Bennet先生对他太太所采取的那种嘲弄挖苦的态度,和Bennet太太一心只想着串门、说闲话以及最主要的如何将五个女儿嫁出去。

3.2.2指令性反讽(directiveirony)

指令类言外行为的言外之力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说话人运用指令性反讽来表达与他所说的相反或不同的含意。它与阐述性反讽的区别在于适从性(directionoffit)不同,前者是要使客观世界去适从话语而后者正好相反。

在《傲》前两卷中女主人公E1izabeth一直对傲慢、不讨人喜欢的男主人公Darcy怀有很深的偏见,所以在他们之间的对话中,E1izabeth总是话里有话、话中带刺,挖苦、攻击Darcy。如,他俩在一次舞会上跳舞时:

After a pause of some minutes she [Elizabeth] addressed of him [Darcy] a second time with "It is your turn to say something now, Mr.Darcy.--I talked about the dance, and you ought to make some kind of remark on the size of the room, or the number of the couples."[5](p.81)

E1izabeth的最后那句话就是典型的指令性反讽。Leech曾说过“礼貌不仅仅体现在谈话的内容上,还表现在交谈双方的谈话方式上。如,在该开口时保持沉默或该沉默时却又开口都是不礼貌的”[7]。根据当时社会的礼节,跳舞时双方应有所交谈。Elizabeth于是采用了这一指令性反讽言语行为来指责对方不合时宜的缄默(也正是这种不礼貌的缄默使Darcy给人留下了极为不利的印象)。之前,Elizabeth本打算在沉默中与他跳完这一曲,但转念一想“itwouldbegreatpunishmenttoherpartnertoobligehimtotalk”,于是才有了上述讥讽性的建议。它的会话含意是:如果你默不作声,我偏要你作些乏味而无意义的谈话来捉弄你、惩罚你。

3.2.3承诺性反讽(commissiveirony)

承诺类言外行为是说话人对一个将来的行为作出许诺。它与指令类的根本区别在于说话人是所许诺行为的执行者,而在指令中是听话人去执行某个将来的行为。承诺类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所以当交谈双方都清楚说话人并没有能力或不可能去实施那一行为时,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又以Bennet夫妇之间的一段对话为例。Bennet太太试着说服丈夫去拜访Bingley先生:

“...Indeed you must go, for it will be impossible for us to visit him, if you do not." Mr.Bennet:"You are over scrupulous surely. I dare say Mr.Bingley will be very glad to see you; and I will send a few lines by you to assure him of my hearty consent to his marrying which ever he chuses of the girls...”[5](p.2)

Bennet先生的“sendafewlines”是一种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因为按当时的社会习俗,Bennet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Bennet先生所许诺的“捎几句话去”的行为也就无从谈起了。通过毫无诚意的空口许诺,Bennet先生又在讥讽他太太:一门心思只想着拜会有钱的单身汉,“single man of a large fortune...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 You must know that I am thinking of his marrying one of them... what an establishment it would be for one of them.”。

3.2.4表达性反讽(expressiveirony)

表达类言外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对某种客观事态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类言语行为主要有“感谢”、“祝贺”、“欢迎”、“道歉”等,它们在交际双方间建立某种社会心理关系。说话人的反讽含意可以从语境中来推断,表达性反讽的主要意图是对听话人的行为作出一个贬抑的陈述。

《傲》第三卷中,E1izabeth最小的妹妹Lydia与不负责任的Wickham私奔了,使E1izabeth全家蒙羞。多亏Darcy的秘密安排才替他们补办了结婚仪式。当俩口子以新婚夫妇的身份到Bennet家时,竟然自我感觉良好,没有丝毫不安或羞愧感,尤其是Lydia:

"…You [Mrs.Bennet] and papa, and my sisters, must come down and see us. We shall be at Newcastle all the winter, and I dare say there will be some balls, and I will take care to get partners for them all. And then when you go away, you may leave one or two of my sisters behind you; and I dare say I shall get husbands for them before the winter is over.""I thank you for my share of the favor," said Elizabeth; "But I do not particularly like your way of gettring husbands."[5](p.280).

这里,E1izabeth施行的是一个典型的表达性反讽言语行为,批评Lydia的不道德行径。难怪E1izabeth忍不住地要来讥讽她了—“Ithankyouformyshareoffavor”,。读者不难想象她在表达“谢意”时的挖苦口吻和写满轻视的表情。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尝试性地分析探讨了《傲》中最基本的特色———反讽,力图证明作者及小说人物的各种形式的反讽均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到诠释,也进一步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在实际中也是可行的。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对范本的言语行为研究仅限于其反讽,其余的,如主要人物的其他言语行为,笔者将另文论述,使我们对这一新的研究方法有更充分的认识。

参考文献

[1]Austin,J.L,HowtoDoThingswithWords[M].O

xford:Ox fordUniversityPress,1962

[2]Pratt,M.L.,TowardaSpeechActTheoryofLi

teraryDiscourse[M].Bloomington,IN:India

nnaUniversityPress,1977

[3]Haverkate,H.,ASpeechActAnalysisofIron

y[J].inJournalofPragmatics,1990,(14):77-109,Nor

thHolland:ElsevierSci encePublishers.

[4]Dijk,A.T.,PragmaticsofLanguageandLite

rature[M].Ams terdam;Oxford:North Hollan

d;NewYork:AmericanElsevier,North Hollan

dPublishingCompany,1976

[5]Austen,J.,PrideandPrejudice[M].Oxford:O

xfordUniversityPress,1983(1970版)

[6]Searle,J.R.,SpeechActs[M].Cambridge:Cam

篇2

    作者简介:石晓红,女,籍贯: 辽宁阜新,学位: 学士,职称:讲师。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9-0144-01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对反讽情有独钟,这种修辞手段几乎遍及她的所有作品,尤以《傲慢与偏见》为突出之着。小说中的主线为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感情纠葛。幽默的笔触是简·奥斯汀作品的特色,而对于反讽的应用则是其作品成功的一大要素。从小说情节的设计到人物对话,简·奥斯汀将反讽利用的淋漓尽致,从而为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以下将以主线人物伊丽莎白及达西为例证明反讽言语行为理论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应用。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的总体感情历程在《傲慢与偏见》中是以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中的结构反讽展现的。而在恋情的发展中,两人之间的交流则是以微观反讽中的四种形式展开,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及表达性反讽。

    1、阐述性反讽

    赛尔曾指出:“阐述性言外行为的言外之的是使说话人对命题的真实性承担义务。”[1] 阐述性反讽即指说话者在发出话语是本身对命题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但希望听话者能依据语境及命题的语义结构等领会自己所传递的反向意义。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在大多数的对话中借用了阐述性反讽。譬如:

    伊丽莎白与达西初识与社交舞会,当时达西对伊丽莎白并无好感,更甚者将伊丽莎白与其他“庸脂俗粉”视作一般,从而伊丽莎白在心中对达西埋下了一粒偏见的种子。尤其在姐姐简与彬格莱之间的感情出现误解的时候,伊丽莎白将此归咎于达西的暗中操控,而不满情绪在言谈中显露无遗。

    “你这样的安慰完全是出于一片好心,”伊丽莎白说。“可惜安慰不了我们。我们吃亏并不是吃在偶然的事情上面。一个独立自主的青年,几天以前刚刚跟一位姑娘打得火热,现在遭到了他自己朋友们的干涉,就把她丢了,这事情倒不多见。”  

    对话中伊丽莎白所提的“他自己朋友们”指的是达西及彬格莱小姐,当然在伊丽莎白心中达西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句中所示似乎在指责彬格莱的优柔寡断,但跨过这个表层含义,伊丽莎白真正想指责的其实是达西的干涉行为。

    2、指令性反讽

    指令性言外行为所指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去做其话语传递的动作。[2]然而,如果在说话人发出命令或要求时,听话人根据所处语境及上下文分析得出相反的意图,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即为指令性反讽[4]。例如:

    在伊丽莎白与达西经历了初识的尴尬相遇后,达西已渐渐对睿智的伊丽莎白产生了一丝眷恋,而伊丽莎白却依旧被偏见蒙蔽了双眼。当二人再次在舞会相遇,达西终于鼓起勇气邀伊丽莎白共舞,而伊丽莎白依旧不忘讽刺达西的傲慢。

    “现在该轮到你谈谈啦,达西先生。我既然谈了跳舞,你就得谈谈舞池的大小以及有多少对舞伴之类的问题。”这句话的命题内容是伊丽莎白对达西进行指令性的要求,伊丽莎白通过这一指令所传达的本意是讽刺达西的“傲慢无礼”,并希望达西也能接收到这重字表意义下的深层讽刺含义,从而了解自己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不屑。

    3、承诺性反讽

    赛尔曾指出,承诺性言语行为是说话者承诺完成某种动作或行为。[3]而当说话者违背了承诺性言语行为所遵循的诚意原则时,此种言语行为则具备了反讽性质,即当说话者发出话语或作出承诺时,本身却没有能力或不情愿去实施该诺言或动作,此时就形成了承诺性反讽。譬如:

    当达西在彬格莱的府邸邀请伊丽莎白跳舞时,伊丽莎白抓住机会对达西冷眼相对:

    “噢,”她说,“我早就听见了;可是我一下子拿不准应该怎样回答你。当然,我知道你希望我回答一声‘是的’那你就会蔑视我的低级趣味,好让你自己得意一番,只可惜我一向喜欢戳穿人家的诡计,作弄一下那些存心想要蔑视人的人。因此,我决定跟你说,我根本不爱跳苏格兰舞;这一下你可不敢蔑视我了吧。” 

    在伊丽莎白的话语中,表层含义似乎是在承诺自己有揭穿别人伎俩的爱好,但事实上是借助此类话语表达自己对达西的不满和偏见,希望达西能了解自己心目中他就是那种“存心想要蔑视人的人”。

    4、表达性反讽

    赛尔认为:“表达性言外行为的言外之的是对命题内容标明的事物状况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 [4]。在此类话语中,通常有表示感激,恭喜,遗憾等类的词语,例如 “thank”, “apologize”, “congratulate”, “condole”及 “welcome”等。然而如果听话人在说话人的话语中并没有得到表层含义的谢意或歉意,相反却理解了话语深层的反向含义时,就形成了表达性反讽。例如:

    伊丽莎白对于韦翰最初是充满了幻想和好感的,从而聪慧如她也难以免俗的单方面听信了韦翰对达西的责难,这让伊丽莎白对达西有了更强烈的反感。当达西善意的提醒伊丽莎白时,伊丽莎白“义气地”为韦翰辩驳。

    伊丽莎白加重语气回答道:“他真不幸,竟失去了您的友谊,而且弄成那么尴尬的局面,可能会使他一辈子都感受痛苦。” 

    对话中,伊丽莎白似乎为韦翰失去达西这样的朋友感到遗憾,而实则是对达西的“不良”行为感到不齿,觉得韦翰失去达西的“友情”并非什么可惜或遗憾的事,而应该是值得庆幸的。

    5、结语

    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对反讽的应用处处可见,不仅仅限于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交流,在更多的角色设定上,反讽言语行为也得以发挥并使小说中的各色人物更加的生动。因此在分析及欣赏文学作品时,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结合反讽理论而形成的反讽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理解作品主题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关系。

篇3

1 引言

英国哲学家J.L.Austin在他的《论育有所为》(1962)中提出:语言并不仅仅是用来“陈述”、“描写”或“说明”,还通常是用来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之后美国语言学家Searle(1969)对这一理论加以发展,现在该理论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批评等领域。国外许多学者对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的研究,如Marry Louise Pratt(1977)曾充分地论证了“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并无二样。因而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文本,从作者与读者进行的交流和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交流两个角度来分析该小说中反讽的语言特色。

2 理论背景――言语行为理论

Austin认为,要使“言”成功地有所“为”,即通过语言成功地实施某一行为,有三个条件必须满足。即三个“恰当条件”:1.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如:并非任何一个人对着一艘船扔香槟酒瓶并说“I namethis ship Elizabeth,”时这船便命上了名:2.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如在对某人说出了“I give and be-queath my watch to...”后便不能不给:3,说话人必须对自己说出的要去实施的行为抱有诚意。如果口中说“Ipro-mise...”,心却毫无履行承诺的诚意,许诺就成了空话,说话人只不过是滥用了施为句的句式而已。诚意条件是实施任何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必须条件。

Haverkate(1990)强调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正因为说话人真实的言外之意是句子命题内容的反说或否定,所以故意流露出无诚意而产生反讽。其间接含意往往是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它可以是正话反说(通过责备来赞扬)或反语正说(通过赞扬来责备),所以反讽句是一种间接施为句,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其以言行事是借助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的。当其所“言”是“赞扬”时,所“为”却是“责备”或“批评”,反之亦然。间接施为句一般都可以插入施为动词。但反讽却不行。鉴于反讽字面意义上遵循着礼貌原则而言外之意却威胁对方或第三方的积极面子,反讽可以说是一种“戴了面纱的”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它能让说话人委婉、间接地攻击对方而又不引起冲突,从而也就保住了双方的面子。

3 《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特色

3.1 《傲慢与偏见》中作者与读者交流上的反讽特色

众所周知,《傲慢与偏见》之所以能超越通俗小说的范围而跻身于世界巨著之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贯穿全书的反讽基调。作者以一种嘲讽的口吻讲叙了一些年轻姑娘们找丈夫的故事,抨击了当时社会中怪诞的价值观念。这就是作者通过反讽所执行的主要的言语行为。这种言语行为表现在小说的叙述、故事的展开及结局中。

3.1.1 反讽性的叙述

小说一开篇便打着“举世公认的真理”的口号:“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D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当读者看到这句话时,对交流情景的了解很可能还仅限于这部小说的名称和作者。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小说”这个标签告诉读者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叙述性的语篇,既然这一开篇句紧随小说的“摘要”与标题而来,那么推断这句话就一定是作为故事“摘要”的继续,或者是对即将叙述的事件的评价。句中所执行的主要言语行为是阐述真理,但要读者认定这一“真理”是“举世公认的”是不可能的,于是读者假定作者是在暗示故事的叙述者在讥讽某些人。于是可以这样来理解叙述者:即便没有人作出过或会作出此类声明,但小说中的人物,如一心只想将女儿嫁入豪门的Bennet太太和以嫁人作为生活目标的Lucas家的女儿们,就是认定了这一“真理”并以此为处世准则的。说这话的人似乎是站在“有钱的单身汉”的立场上而作出的假设性的声明,但这一声明单身汉们未必认可,读者们也会质疑,因此故事的叙述者即作者故意违反了Grice(1975)的合作原则中的第一条――“质的准则”。根据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当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时,产生会话含义),因此叙述者在说反语。因为就英国19世纪早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传统而言,很可能是未婚的妇女需要有钱的单身汉;并且就故事本身而言,不是有钱的单身男子如Darey,Bingley等想讨老婆,而是Bennet家和Lueas家的女儿们急着找丈夫。

于是这一开篇句为小说的下文定下了基调。当我们看到文中的Bennet太太急着将女儿嫁给所见到的任何一个有钱男子时,我们就知道作者所嘲讽的是什么了。小说中所陈述的观点和作者及读者所持的观点形成了一种对比反差,反讽由此产生。

上述诠释可在小说的第二段中得到验证:

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rhood,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s families,that he is considered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 their daughters.

这一段揭示了那“真理”的主观来源。这一来,“真理”的真实性就大大地降低了,其气势也大大减弱。而句中被动语态(“he is considered”)的运用则贬低了单身男子的地位,将其置身于被动状态,几乎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作者又将那些单身男子比作猎婿者眼中的“合法财产”,从而加强了其讥讽的口吻。

3.1.2 作品情节安排上的反讽

作者宏观上的反讽还体现在故事的展开、发展和结尾上。Austen对其作品情节的安排似乎是对18世纪传统罗曼史的一种讽刺。传统爱情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完美无缺,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而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前几章中,读者几乎无法预料到男女主人公会互生爱意,也不曾设想到作者会在这两个人物中搭红线。作者甚至设置了不少的障碍来阻止他俩的发展。在故事的前半部中,男主 人公Darcy是令人生厌的,而女主人公Elizabeth对他也毫无好感,还不时批评指责他。Darcy初次在舞会上见到Elizabeth她们那群人时。曾声称:"Your(Bindley's)sisters are engaged,and there is not another woman in the room,whom it would not be a punishment to me to stand up With."而最终与他密切相关甚至结为亲友的恰恰就是这一群人:“In whom there was little beauty and no fashion.for whom he had felt the smallest interest.and from none received wither attention nor pleasure.”他第一次见到Elizabeth时,冷冷地评价她说:“She is tolerate;but not handsome enough to tempt me.”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女士让他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不顾社会地位与家庭背景的巨大差距向她求婚。Elizabeth曾决定就算世上只剩Darcy一名男子也不嫁他,甚至在他第一次求婚时不但断然拒绝并且对他不留情面地进行批评指责。Darcy转变后,Eliza-beth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和傲慢,于是两人冰释前嫌,终成眷属。

3.2 《傲慢与偏见》中小说人物之间交流上的反讽特色

Haverkate(1990)对词语反讽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在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这五种基本言语行为中。反讽性的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反讽主要见于阐述类。因为宣告类是通过施为公式行事的,通常就无所谓有无诚意,也就产生不了反讽。而其余的四类反讽言语行为正好在该小说人物之间的交流上充分体现。

3.2.1 阐述性反讽

阐述类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作出承诺”。说话人的意图是使听话人接受话语命题内容,相信其真实性。而运用反讽的说话人是通过赞扬而进行批评或通过批评予以赞扬来作出某种评价的。反讽性阐述的交际目的在于使听话者接受所暗含的命题内容,相信其真实性。前面所讨论的反讽性的叙述和评议实际上也是阐述性反讽。下面的人物对话中也执行的是这类反讽言语行为,如以小说中Bennet先生和他的太太之间的对话:

"My dear Mr.

Bennet, "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erthe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7 "Mr.Bennet replied he has not."But it is," returned she; "for Mrs.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

Mr.Bennet mad no answer."Do not you want to know who has tak-en it7 "cried is wife impatiently."You want to tell me,and I have no objection to heating it." This is invitation enough.

"You want to tell me,and I have no objection to hearingit."就是一例阐述性的反讽言语行为。Bennet先生说这话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方式准则第三条:说话要简洁。根据Searle所列举的“询问”的基本条件中的诚意条件――“说话人想要得到相关信息”,Bennet先生应该对他太太的发问作出简洁热情的回答。但正是他的上述答复充分揭示了Bennet太太的询问行为中根本没有诚意。因为她早已迫不急待地想告诉Bennet先生这一好消息并鼓动他尽早去结识她的“猎物”,即“一位有钱的单身汉”。另外,这一反讽性的阐述也提醒读者去注意Bennet先生对他太太所采取的那种嘲弄挖苦的态度和Bennet太太一心只想着串门、说闲话。以及最主要的如何将五个女儿嫁出去。

3.2.2 ―指令性反讽

指令类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说话人运用指令性反讽来表达与他所说的相反或不同的含意。它与阐述性反讽的区别在于适从性不同,前者是要使客观世界去适从话语而后者正好相反。

在《傲慢与偏见》前两卷中女主人公Elizabeth一直对傲慢、不讨人喜欢的男主人公Darey怀有很深的偏见,所以在他们之间的对话中,Elizabeth总是话里有话、话中带刺,挖苦、攻击Darcy。如,他俩在一次舞会上跳舞时:After a pause of some minutes she [Elizabeth] addressed of him a second time with "It is your turn to say something now,Mr.Darcy.――I talked about the dance,and you ought to make some kind of remark on the size of the room,or the number of the couples.

Elizabeth的最后那句话就是典型的指令性反讽。Leech(1983)曾说:“礼貌不仅仅体现在谈话的内容上,还表现在交谈双方的谈话方式上。如在该开口时保持沉默或该沉默时却又开口都是不礼貌的。”根据当时的礼节,跳舞时双方应有所交谈。Elizabeth于是采用了这一指令性反讽言语行为来指责对方不合时宜的缄默(也正是这种不礼貌的缄默使Darcy给人留下了极为不利的印象)。之前,Elizabeth本打算在沉默中与他跳完这一曲。但转念一想,“It would be great punishment to her partner to oblige him to talk”,于是才有了上述讥讽性的建议。它的会话含意是:如果你默不作声,我偏要你作些乏味而无意义的谈话来捉弄你、惩罚你。

3.2.3 承诺性反讽

承诺类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对一个将来的行为作出许诺。它与指令类的根本区别在于说话人是所许诺行为的执行,而在指令中是听话人去执行某个将来的行为。承诺类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所以当交谈双方都清楚说话人并没有能力或不可能去实施那一行为时,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又以Bennet夫妇之间的一段对话为例。Bennet太太试着说服丈夫去拜访Bingley先生:"...Indeed you must go, for it will be impossible for us to visit him,if you do not." Mr.Bennet : "You are over scrupulous surely.I dare say Mr.Bing-ley will be very glad to see you~ and I will send a few lines by you to assure him of my hearty consent to his marrying which ever he chooses of the girls..."

Bennet先生的“seNd a few lines”是一种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因为按当时的社会习俗,Bennet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Bennet先生所许诺的“捎几句话去”的行为也就无从谈起了。通过毫无诚意的空口许诺,Bennet先生又在讥讽他太太:一门心思只想着拜会有钱的单身汉,"Single man of a large fortune...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You must know that I am thinking of his marry-ing one of them...what an establishment it would be for one of them."。

3.2.4 表达性反讽

表达类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对某种客观事态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类言语行为主要有“感谢”、“祝贺”、“欢迎”、“道歉”等。它们在交际双方间建立某种社会心理关系。说话人的反讽含意可以从语境中来推断。表达性反讽的主要意图是对听话人的行为作出一个贬抑的陈述。

在《傲慢与偏见》第三卷中,Elizabeth最小的妹妹Ly-dia与不负责任的Wickham私奔了,使Elizabeth全家蒙羞。多亏Darcy的秘密安排才替他们补办了结婚仪式。当这两口子以新婚夫妇的身份到Bennet家时,竟然自我感觉良好,没有丝毫不安或羞愧感,尤其是Lydias:

"...You and papa,and my sisters,must come down and see us.We shall be at Newcastle all the winter,and I dare say there will be some bells,and I will take care to get partners for them all.And then when you go away,you may leave one or two of my sisters behind you; and I dare say I shall get hus-bands for them before the winter is over." "I thank you for my share of the favor," said Elizabeth; "But I do not particularly like your way of getting husbands."

篇4

一、引言

文学语用学(literary pragmatics)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内含众多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受到语言学家和文学家越来越密切的关注。文学语用学将语用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研究文学语言系统与文学语言使用的社会意义和文本产出与理解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以及文学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共性条件(涂靖,2004:52)。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一种应用,并非和其他语言运用对立,我们可以像分析其他言语活动一样分析它。

言语行为理论从动态的角度看语言,其分析的核心在于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努力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有悲剧色彩的史诗。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如白蕊(2002)、徐其超(2002)、赵慧(2000)、董秀芳(1996)和李跃红(1995)等从文化、民族和艺术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但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的还没有。多数学者从语用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主要研究反讽或幽默等语言风格,对于像《穆斯林的葬礼》这样正面描写人物性格、直抒胸臆的爱情小说的分析还不多见。其实直陈对话式的真情表露更能有效、清晰地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笔者按塞尔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分别对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言外行为进行分析。

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丁(Austin)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在批判Austin对言外行为分类的基础上,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他找出了不同言语行为相互区别的12个侧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方面:(1)言外之的(illocutionary point),(2)适从向(direction of fit),(3)所表达的心理状态(expressed psychological state)(何兆熊,2000:103)。言外之的指一类言外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目的。适从向指言外之的带来的后果,指言语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有的言外行为使说话人所说的话和客观现实相符,有的言外行为相反,使客观现实与说话人所说的话相符。说话人在实施一个言外行为时总会对话语中所包含的命题内容表示出自己的态度和心理状态(Searle,1979:2-4)。以以上三方面为主要依据,塞尔把言外行为分成五个大类:(1)阐述类,(2)指令类,(3)承诺类,(4)表达类,(5)宣告类。

我国语言学界也有对言外行为进行重新分类的尝试,然而,塞尔在几十年前提出的言外行为的分类迄今为止仍然是比较合理的,是本文讨论的理论基础。

三、《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言语行为分析

文学语用学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和说明文学语言在输出与输入过程中,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因素,与作者、读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交互作用。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能有效地展示主人公的真情、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穆斯林的葬礼》描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曲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感情、深刻的内涵,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又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本文以《穆斯林的葬礼》为例,说明言语行为理论对以爱情为主题的浪漫主义小说的解释力。

笔者按塞尔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对第12章进行分析发现,在479句话语里(个人统计),阐述类有158句;表达类104句;指令类99句;承诺类31句;宣告类5句;表示感叹等的句子归入其他类。其中阐述类占总数的33%,表达类占22%,指令类占21%。这三类话语在此章中对表达主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直抒胸臆的手法更直接体现了楚月恋的圣洁和伟大。第12章“月恋”是小说最唯美和最感人的一章,楚和新月的爱情在此定格,出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崇高事业的热爱,他们与生命和厄运不断地较量,通过重重阻碍和艰辛走到了一起。读者无不为二人真挚、纯洁的爱深深打动。毫不掩饰的阐述类语言,表达了楚的真情和对爱情的信念,而表达类语言表明了亲人和朋友对新月的关怀,指令类语言则体现了二人彼此相互支持、相濡以沫的感人情景。

以下就《穆斯林的葬礼》第12章来具体分析言外行为。

(一)阐述类

阐述类的言外之的是使说话人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作出承许,也就是说他必须相信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这一类言外行为的适从向是从话语到客观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相信,如陈述、断言、结论等。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往往有大量表达人物信仰和感情的阐述类话语。作品中表达说话人信念的言语很多,请看下面的例子:

(1)“爱情,是一种信仰,”楚雁潮踏着亭边的积雪,缓缓地说,“它贮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贮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在……”

(2)“…你问我爱是什么?我告诉你: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1)句是楚雁潮面对学生谢秋思对爱情的询问时,表达自己对爱情的信念。谢秋思本以为通过自己的询问,会达到使楚说出“我爱你”的语用目的,谁知却被楚把握机会,表达了他对自己心中知己的爱慕和对爱情的信仰。楚这句话的心理状态是相信,此真诚的话语表达了楚对真爱的追求和向往,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充满希望的青年。(2)句是楚用激烈的言辞,以爱情激励新月重新坚强地活下去的爱情告白。当新月无意中看到父亲的《内科概论》,得知自己可能无法医治后,决定和楚断绝来往。楚用自己炽烈的感情和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新月,这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让一个弱女子感到了实实在在的依靠。这感情的爆发,不但不让新月觉得委屈,反而痛快淋漓地冲刷着她心中的悔恨。达到了楚的言外之的。

文中阐述类话语很多,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楚雁潮——一个充满热情和信仰的正直青年。

(二)表达类

表达类的言外之的是对命题中所表明的某种事态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这一类没有适从向,命题内容的真实性是它们的前提条件,如祝贺、道歉、欢迎等。由于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道歉、感谢及安慰等表达类在作品中占了很大比例。请看书中的例子:

(3)“哦,楚老师,谢谢您!”她轻轻地说。

(4)“谢谢你,淑彦”,楚雁潮强制着自己,把痛苦咽到心里,脸上做出笑容。

(3)句是新月在病房枯燥时,楚给她送来了留声机。播放着《梁祝》那优美的旋律,她沉醉在那梦境诗情之中,醒来后感谢这位令人爱慕和细心的老师所说。对新月这样一个爱好音乐的年轻人来说,这首令人如痴如醉的名曲,无疑给她寂寞的病房生活带来生机、热情和希望。(4)句是韩母要求楚不再和月继续交往后,楚为了尊重家长和出于礼貌,也为了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表现出一种平静和对淑彦的感谢。韩母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但她盲目遵守教规,视女儿的生命于不顾,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楚和韩母针锋相对,表现出楚坚定、炙热和始终不渝的爱情观。感情的快速转变,表示了他对合作原则的遵守。言语行为的分析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指令类

指令类的言外之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做某一件事,它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适从话语,如请求、乞求、命令等。作者正面描写人物的话语,使主人公的性格特色跃然纸上。请看下面的例子:

(5)“新月,把那封信收回!”楚雁潮几乎是在命令她……

(6)“……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楚雁潮用宽大的手掌为她擦去眼泪,……

(5)句是楚看到新月写的绝交信后,强烈地呼唤新月好好活下去,要求她收回自己那封绝望的信。其实这时新月心中的防线早被他冲垮了,楚的言外之的已经达到。楚用自己真诚和炽热的情感激发新月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6)句是新月认为自己的心脏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不愿楚为她殉葬而放弃两人的感情,楚讲了一个与命运做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来激励她,充满激情的讲述又一次地感染了新月,成功实现了言后行为。

这一章中有很多楚对新月的请求,要求她坚强地活下去,一次次的鼓励充分体现了楚对新月执著和真挚的爱。

(四)承诺类

承诺类的言外之的是使听话人对某一未来的行为作出承诺,它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适从话语,如允诺、威胁、保证等。请看文中的例子:

(7)“韩伯母,您什么话都不必说了,我……答应您!”楚雁潮匆匆擦去眼泪。

(7)句是楚和韩太太关于是否与新月继续交往的交谈结束后,楚痛苦地忍受这沉重的压力对韩母的承诺。由于楚汉族人的身份,直接被排除在回回韩家的大门外。在韩太太的价值天平里,维护宗教的道德规范,哪怕是害人的条条框框,都比人的生命重要(徐其超,2002:26)。当然,出于对她的尊重及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楚答应她,也实现了韩母的语用目的。

(五)宣告类

宣告类的言外之的是使客观现实与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一致,这种言外行为使客观现实按照所说的话语发生的变化是即刻的、瞬息之间的。一般说来,这类行为的执行要求有相应的非语言性规约,要求发话人有执行行为的一定权力和地位。请看书中的例子:

(8)“新月,我们之间,用不着说这些话,”楚雁潮似乎不假思索地说,“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

(8)句是楚向新月的第一次爱情表白,从此两人真正地走到了一起。两人的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他们两人从此成为互相的支柱,永远不可分离。

(六)其他类

作品中也有一些其他无法纳入以上五类言外行为的话语,如混合类,其实此类更能表达主人公复杂和深刻的情感,更好地表达主题。例如下面的阐述性表达类的句子:

(9)他为妻子的失言而深感不安,尴尬地对楚雁潮说:“楚老师,她这个人没有文化,被新月的病弄得头昏脑涨,爱女心切,急不择言,冒犯之处,还请您不要介意!”

(9)句是韩子奇对妻子阻止新月和楚来往的无礼话语,向楚道歉。他明显认为妻子的话没有道理,对其予以否定。梁君璧由于世事的磨炼和颠簸,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情她都要主宰。这次又严厉干涉楚和新月的交往,置新月的生命于不顾,作者对梁君璧的愚昧无知而深感痛苦、惋惜和无奈。

四、结语

《穆斯林的葬礼》既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又是一部努力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史诗。作品通过大量直抒胸臆的阐述类、表达类和指令类的话语表达了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和性格特点,使读者更直接理解和把握作品人性化的主旨。直陈话语具有的直接性和感染力使文本的意义大幅增加,使不同视角下人物的矛盾心态、多重性格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并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参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作品寓意的建构。通过对《穆斯林的葬礼》中直陈对话的分析,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随着对作品的情节一步步深入,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及相关语用学知识应用于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力量,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正面描写人物的作品,更能说明其理论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Austin,J.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3–151.

[2]Searle,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2–27.

[3]白蕊.文化皈依中的艺术收获——《穆斯林的葬礼》和《心灵史》之比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9).

[4]董秀芳.《穆斯林的葬礼》的意境探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4).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5-108.

[6]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7]李跃红.理想价值的极地之光——论《穆斯林的葬礼》及在当前文学中的意义[J].云南学术探索,1995,(5).

篇5

论文关键词:言语表现形式;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

《白象似的群山》是20世纪美国着名作家海明威颇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该小说语言简明清新,内容蕴含丰富。海明威通过巧妙安排句法结构、精确的用词以及男女主人公之间一系列对话的描摹,很好地呈现了两个男女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化。

这部小说中人物没有确切的身份,整个故事甚至没有一个确切的历史时间,只是截取了一个名叫吉格的年轻姑娘和一个美国男人在西班牙某个小火车站的酒吧门口喝酒候车时的一个生活片段,而二者间的身份、关系则是通过一系列对话呈现的。仔细研读这番对话,会发现男女主人公之间逐渐凸显的不和谐关系及其鲜明的性格特征,语用学理论中格莱斯会话含义的合作原则为研读这部小说的语言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看似平淡无奇的一番对话,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形式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捕捉其交际的意图和行为,洞察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为弥补索绪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提出的。格莱斯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都有着一种默契的合作,说话人和听话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使整个交谈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流的目标和方向,这种合作使他们能够持续进行有意义的言语交际。¨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遵循这四条原则,能促使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达成默契,以顺利完成交际。但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常常出于礼貌或其他原因有意违反这四条准则而产生言外之意。合作原则为我们赏析小说中的对话提供了新的方法。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违反合作原则次准则产生的言外行为较为丰富。

一、违背数量准则的言外行为

数量准则包含两个方面:(1)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所要求的详尽程度;(2)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数量准则规定了人们说话时应提供合适的信息量,不应多说,也不应少说。如果违背数量准则,会产生相应的语用效果。违反数量准则的言外行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靠超出必要信息量的信息产生言外之意,另一种情况是话语中有意减少必要的信息量,从而含有某种言外之意。

在《白象似的群山》开篇对话中,女孩吉格问男孩“我们该喝点什么呢?”男人的回答是:“天太热了!喝啤酒”。对话之初,男主人公就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女孩只是问喝点什么,而男主人公则附加了信息。天太热了,女孩用了“我们”和较为委婉的“应该”,而男人则不假思索地决定喝啤酒。可见对话中的这个美国男人有着很强烈的权力意志。尔后,在等待侍者奉上啤酒的空档中,女孩望着远处的群山说:“他们看上去像白色的象群。”男孩喝着啤酒漫不经心地说:“我没见到过”。此番对话使得两个年轻恋人之间的冲突逐渐产生。吉格觉得远处的群山像白色的象群,男孩则不以为然地辩解道,“光凭你说我没见到过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可以看出在这段对话中女孩用象群来比喻远山的说法显然是她个人感性的观点,而男孩对自己的异议进一步补充说明则有意违背了“数量准则”中的次准则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而吉格对男孩的反讽则进一步加深了二者对合作原则的违反程度。

二、违背质量准则的言外行为

格莱斯有关质量准则包含两个次准则:(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小说中随着两人进一步的交谈,读者逐渐获悉是女主人公吉格的怀孕使得男人感到心烦,希望女人做流产。而女人的回答言不及义,经过一段关于山和酒的开场,男人首先提出手术,随着交谈的深人,他们的分歧变得越来越尖锐起来。如文中这段对话:

吉格:我们能再喝点别的吗?

男孩:好的。

男孩:啤酒很不错。

吉格:太好了。

男孩:吉格,那真的仅仅只是一个小手术而已。甚至根本算不上是一个手术。我知道你是不会介意的。

上述对话中,年轻男人借着女孩问他再喝点什么的机会趁机又想说服女孩去把孩子作掉,甚至把在女孩看来非常紧张的手术说成是一个简单的只需注入空气就一切正常的手术。显然男孩在这段言谈中刻意地违反了质量准则,他对女孩期待的回答由于口是心非缺乏真诚而产生了言外之意。年轻的吉格要承受失去孩子的身心痛苦,因而有着复杂的心理和情感,而男人则坚持让她流产。因此二者之间以往那种平衡、和谐的关系逐渐打破,冲突则进一步升级。

另外一处明显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在小说的尾声部分,两人的分歧达到紧张的程度。两人话语交锋的中心是是否做流产手术的问题。

男人:好的,如果你不想做手术你不必勉强自己。如果你不愿意我是不会让你做的。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手术。

吉格:如果我接受手术了。你会高兴吗?你会爱我吗?

男人:你知道我是爱你的。你知道我并不担心这个手术,因为相当简单。

吉格:那么我就做吧。因为我并不在乎我自己,我只在乎你。

男人:如果你不愿意我是不会愿意让你做的。

这段对话中男人再次有意地违背了会话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于女孩而言,和怀孕的事相比,她更怕失去男人对她的爱。为了一如往昔的爱,她可以委屈自己承受流产的风险与痛苦,而男人不断地强调这个手术很简单,同时又重申他很在意,一如既往地爱女孩,要女孩知道他有多么的担心她,如果女孩不愿意,可以不去做手术。显然他说了对自己和对女孩而言都不真实的话,女孩作为听话者始终处于这番对话的弱势地位。

篇6

《白象似的群山》是20世纪美国着名作家海明威颇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该小说语言简明清新,内容蕴含丰富。海明威通过巧妙安排句法结构、精确的用词以及男女主人公之间一系列对话的描摹,很好地呈现了两个男女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化。

这部小说中人物没有确切的身份,整个故事甚至没有一个确切的历史时间,只是截取了一个名叫吉格的年轻姑娘和一个美国男人在西班牙某个小火车站的酒吧门口喝酒候车时的一个生活片段,而二者间的身份、关系则是通过一系列对话呈现的。仔细研读这番对话,会发现男女主人公之间逐渐凸显的不和谐关系及其鲜明的性格特征,语用学理论中格莱斯会话含义的合作原则为研读这部小说的语言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看似平淡无奇的一番对话,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形式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捕捉其交际的意图和行为,洞察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为弥补索绪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提出的。格莱斯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都有着一种默契的合作,说话人和听话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使整个交谈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流的目标和方向,这种合作使他们能够持续进行有意义的言语交际。¨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遵循这四条原则,能促使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达成默契,以顺利完成交际。但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常常出于礼貌或其他原因有意违反这四条准则而产生言外之意。合作原则为我们赏析小说中的对话提供了新的方法。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违反合作原则次准则产生的言外行为较为丰富。

一、违背数量准则的言外行为

数量准则包含两个方面:(1)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所要求的详尽程度;(2)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数量准则规定了人们说话时应提供合适的信息量,不应多说,也不应少说。如果违背数量准则,会产生相应的语用效果。违反数量准则的言外行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靠超出必要信息量的信息产生言外之意,另一种情况是话语中有意减少必要的信息量,从而含有某种言外之意。

在《白象似的群山》开篇对话中,女孩吉格问男孩“我们该喝点什么呢?”男人的回答是:“天太热了!喝啤酒”。对话之初,男主人公就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女孩只是问喝点什么,而男主人公则附加了信息。天太热了,女孩用了“我们”和较为委婉的“应该”,而男人则不假思索地决定喝啤酒。可见对话中的这个美国男人有着很强烈的权力意志。尔后,在等待侍者奉上啤酒的空档中,女孩望着远处的群山说:“他们看上去像白色的象群。”男孩喝着啤酒漫不经心地说:“我没见到过”。此番对话使得两个年轻恋人之间的冲突逐渐产生。吉格觉得远处的群山像白色的象群,男孩则不以为然地辩解道,“光凭你说我没见到过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可以看出在这段对话中女孩用象群来比喻远山的说法显然是她个人感性的观点,而男孩对自己的异议进一步补充说明则有意违背了“数量准则”中的次准则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而吉格对男孩的反讽则进一步加深了二者对合作原则的违反程度。

二、违背质量准则的言外行为

格莱斯有关质量准则包含两个次准则:(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小说中随着两人进一步的交谈,读者逐渐获悉是女主人公吉格的怀孕使得男人感到心烦,希望女人做流产。而女人的回答言不及义,经过一段关于山和酒的开场,男人首先提出手术,随着交谈的深人,他们的分歧变得越来越尖锐起来。如文中这段对话:

吉格:我们能再喝点别的吗?

男孩:好的。

男孩:啤酒很不错。

吉格:太好了。

男孩:吉格,那真的仅仅只是一个小手术而已。甚至根本算不上是一个手术。我知道你是不会介意的。

上述对话中,年轻男人借着女孩问他再喝点什么的机会趁机又想说服女孩去把孩子作掉,甚至把在女孩看来非常紧张的手术说成是一个简单的只需注入空气就一切正常的手术。显然男孩在这段言谈中刻意地违反了质量准则,他对女孩期待的回答由于口是心非缺乏真诚而产生了言外之意。年轻的吉格要承受失去孩子的身心痛苦,因而有着复杂的心理和情感,而男人则坚持让她流产。因此二者之间以往那种平衡、和谐的关系逐渐打破,冲突则进一步升级。

另外一处明显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在小说的尾声部分,两人的分歧达到紧张的程度。两人话语交锋的中心是是否做流产手术的问题。

男人:好的,如果你不想做手术你不必勉强自己。如果你不愿意我是不会让你做的。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手术。

吉格:如果我接受手术了。你会高兴吗?你会爱我吗?

男人:你知道我是爱你的。你知道我并不担心这个手术,因为相当简单。

吉格:那么我就做吧。因为我并不在乎我自己,我只在乎你。

男人:如果你不愿意我是不会愿意让你做的。

这段对话中男人再次有意地违背了会话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于女孩而言,和怀孕的事相比,她更怕失去男人对她的爱。为了一如往昔的爱,她可以委屈自己承受流产的风险与痛苦,而男人不断地强调这个手术很简单,同时又重申他很在意,一如既往地爱女孩,要女孩知道他有多么的担心她,如果女孩不愿意,可以不去做手术。显然他说了对自己和对女孩而言都不真实的话,女孩作为听话者始终处于这番对话的弱势地位。

篇7

一、引言

作为智慧的体现,幽默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在小说中应用幽默艺术,不仅可以起到衬托主题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引人反省的作用。《雾都孤儿》是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幽默艺术的应用。在这本小说中,作者应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呈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残酷,他还使用夸张对比的情节设计,使读者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这些写作手法其实都集中反映了一种幽默,使读者对这本小说欲罢不能、印象深刻。

二、幽默艺术在《雾都孤儿》中的体现

1.自然幽默的体现

通读《雾都孤儿》,可以发现有一种自然主义元素的渗透,小说真实再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书中的各种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角色,如、流氓、窃贼等,他们的行为处事都十分符合他们的身份,可见狄更斯在写作时是经过深入观察和分析的,他采用自然主义手法进行处理,从而使整个作品给人一种真实感和自然感,这正好反映了一种幽默。比如在济贫院中,老太太绞尽脑汁地侵占原本属于孤儿的钱财;棺材店的老板夫妻为了逼迫奥利弗多挣钱,不断训练他少吃饭。作者通过寥寥数笔就勾勒出社会底层市井小民为了金钱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嘴脸,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发笑,更能让人体会到他们的冷漠无情,见识到当时社会的残酷黑暗。

反观主人公奥利弗的言行举止,与那些流氓、窃贼形成了鲜明对比。不管面临什么困难,奥利弗都显得落落大方。虽然他从小生活在贫穷黑暗的地方,但是一直保持着善良与正直。当奥利弗刚进入盗窃集团,被迫学习偷窃技巧时,他始终不忘初心,不愿同流合污,这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纯洁的心灵。试想,奥利弗从小就生活在济贫院,没有受过一丁点儿优等教育,为何会有如此高尚的思想道德呢?作者正是想通过这样的自然幽默,将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寄予主人公身上,表达他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

2.夸张幽默的体现

《雾都孤儿》中的部分情节显得十分夸张,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主要是想通过一个巧合直接引出另外一个巧合,使故事情节显得更加紧张刺激。比如奥利弗第一次被强迫偷窃,被偷的人非常巧合地就是奥利弗父亲的好朋友布朗洛;奥利弗第二次被迫去别人家偷窃,被偷的那家人竟然正好是奥利弗的亲姨妈露丝・美莱。在《雾都孤儿》中,这样夸张的故事情节旨在衬托身处黑暗社会中的主人公性格的发展轨迹,各种夸张处理使读者在冷笑后更深入地体会到主人公身处逆境却始终善良正直的可贵之处。

作者的夸张处理还体现在人物形象方面,比如格林维格在说话时总喜欢说:“我吃掉我的脑袋”;班布尔做事时一直戴着三角帽,作者的这些描写使得这些人物形象显得滑稽可笑,使他们的丑态暴露无遗。

3.犀利幽默的体现

《雾都孤儿》也体现一种犀利幽默,主要是反映在对反面人物的描写上。在小说尾声,窃贼头目费金接受审判时“从天花板看到地板,他听着法庭对他的陈述报告,他将恳切的眼光投向律师,希望能得到轻判。他看到人群中有人吃东西,有人用手绢扇风。这时他听到了自己将被处绞刑。他只是想到,自己年纪大了,大了”。这段描写十分犀利,直接刻画出费金的慌张心理,幽默的语句更是让人真实感受到费金的凄凉与绝望,同时验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真理。

三、结语

在《雾都孤儿》中,狄更斯用独特的笔触为我们再现了19世纪英国的黑暗现实,他使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形形的人物形象,同时使用幽默艺术,让人对情节会心一笑的同时陷入沉思,对主人公命运的思考,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这种幽默有一种沉痛的味道,这正是《雾都孤儿》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杨莎.犹太人形象在小说及电影不同文本中的呈现――以《雾都孤儿》为例[J].电影评介,2015(24).

[2]汪丹.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雾都孤儿》反讽手法[J].语文建设,2016(03).

[3]张素娜.从《雾都孤儿》解读狄更斯小说的现实色彩[J].语文建设,2016(03).

[4]赵婵.从《雾都孤儿》中布朗洛先生的“仁”解析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不现实[J].长江丛刊,2016(02).

[5]王瑛.语言教学角度研读《雾都孤儿》[J].语文建设,2013(35).

[6]杨年芬.从语法连贯的角度看张俊萍译作《雾都孤儿》[J].文学教育(下),2013(08).

篇8

1.话语意义的内隐特征

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语言的内隐意义。在日常交际中,人们不能完全依靠话语的字面意义来理解说话者意思。Verschueren认为意义完全外显是不可能的,话语意义(utterancemeaning)总是要大于句子的字面意义。无论多么面面俱到,话语措辞所留下来的隐含信息总比能明确表达的更多。(Verschueren,1999:26-27)为研究话语字面意义之外的那部分隐含意义,J.L.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并造了说话用意/施为力(illocutionaryforce)这一术语,他认为话面意义或句子意义(locutionarymeaning)和说话用意有着根本性的区别;P.Grice则提出了会话含意理论(theoryof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并使用了含意(implicature)这一术语,表示“隐含之义”,与“所说内容”相对。(见何自然,陈新仁:2004:91)在此二人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语用学可以认为就是研究言外之意的学科。(姜望琪,2003:3-4)言外之意的理解要依靠于语境和释话人的相关语境知识。Verschueren把意义(包括字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的生成和获取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把话语所携带的未披漏的信息世界叫做背景信息或者共有知识,因为必须假定这种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为发话人和释话人所共有。(Verschueren,1999:26)他把交际双方放入由心智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共同构成的语境中,语言交际中发话人和释话人依靠语言语境以及更深层次的这三个世界的背景知识。关联理论的提出者SperberandWilson则指出,话语与语境特征联系越小,意义就越外显。(SperberandWilson,1995:182)反之,话语与语境特征联系越大,则意义越内隐。Verschueren(1999:33-34)总结了传递隐含意义四种手段:前提(或者预设)、蕴涵、常规会话含意和非常规会话含意。常规会话含意由话语定词语的意义所决定,可以看作是使用特定词语的话语所常规带有的特征。而非常规会话含意则产生于具体的场合,其推导离不开对当时语境特征的把握。(何自然,陈新仁:2004:92)前三者是隐含意义传递的常规手段,可以加以策略性利用,而非常规会话含意则涉及外显意义的策略性回避。(Verschueren,1999:34)在书中的另一处,Verschueren(1999:156)指出了外显意义策略性回避的几种手段:会话含意、反讽、隐喻、礼貌和幽默。

2.隐喻:一种语用现象

隐喻(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词metapherein,即metapherein,大体可以理解为带到字面的后面。(见陈嘉映,2003:374)隐喻的字面意义与说话者的实际含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隐喻的意义总是内隐的。对于隐喻的熟悉,学界经历了从修辞学到语义学再到跨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等不同学科进行研究的几个阶段。现代隐喻理论对于隐喻本质的熟悉概括起来有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等几种。(见束定芳,2000)这几种熟悉其实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隐喻进行的描述和解释,相互之间构成互补的关系。但无论哪一种理论都必须承认,隐喻意义的生成和理解都依靠于语境特征,隐喻是一种话语现象。用M.Black(1962)的理论来说,隐喻是一种以句子(话语)为框架(frame),以词为焦点(focus)的话语现象。(在更大的语境下,焦点不仅限于词语层面,它可以延伸至句子和篇章层面。)隐喻的判别必须在上下文中,在一定的语境里。在一般情况下用作隐喻的表达在某些情况下会回归字面意义,如死隐喻的复活或者语义的回归现象。例如,“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般情况下都作为隐喻表达来使用,甚至被视作一个死隐喻,表示不能惹的人或事物,但是假如在动物园的虎笼旁边贴上了这样一个告示的话,其意义显然已经由隐变显,回归了字面意义。离开了动物园、老虎和游人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物理世界,人们很难孤立地判定“老虎屁股摸不得”这一表达究竟是否隐喻。再来看一段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对打麻将的出色描述:

一次在他背后看他打麻将,我忽有所悟。抓了一手杂牌,连呼“不成气候,不成气候!”可是“好张子”却不断地来,他东拼西凑,手忙脚乱,结果还是和不了牌。原来之这位启蒙大师就是这样东拼西凑,手忙脚乱。再看他下家,那位女士慢条斯理,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她正在摸“清一色”,所以不管“好张子,坏张子”,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

其实“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又岂只胡家这位女客?在有生之年里,各党派、各宗师……哪一个不是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呢?!胸有成竹、取舍分明,所以他们没有之那样博学多才,他们也就没有之那样手忙脚乱了!

(引自熊培云“错过一百年”,天边社区网站之关天茶舍版,2004-2-20)

假如只从字面出发的话,是无法体会这两段话的深层含意的。孤立地看第一部分,读者可以认为这就是对打麻将的描述,是字面表达。但是结合下文看,第一部分显然是一个隐喻表达。麻将的颜色隐喻不同学术流派、学科和思想流派、政治见解(当然,对了解程度不同的人或许会得出不同的解释);“打麻将”隐喻对学术、对思想或者对政治的态度;而“摸清一色”、“手忙脚乱”则分别指两种对待不同学术领域或者思想以及不同政治观点的态度。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读者的相关背景知识和心智世界,该语篇层次的隐喻是无法得到判别和建构的。

不但隐喻的判别需要语境,隐喻意义的理解也离不开语境。Parmegiani(1983)指出,交际者获自得义一般通过一下几个阶段:1.猜测将要说的内容;2.了解产生这一话语的语境特征;3.观察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和手势;4.利用

文化形成的可能时间的世界知识。(见束定芳,2000:31-41)

JohnSearle(1979)在其著作《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中专门用了一章来论述隐喻问题。他认为句子意义是话语意义的一部分,但是却不能穷尽话语意义。很多情况下,我们因为字面表达无法准确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意义而使用了隐喻。Searle还引入了逻辑语义的真值条件来对隐喻现象进行解释。他举了以下例子说明话语意义对语境的依靠:

1.Sallyistall.

2.Thecatisonthemat.

3.It’sgettinghotinhere.

这些句子中,依靠语境的句子成分在句子的语义结构中都得到了外显表达:人们可以看到和听到这些指称表达(indexicalexpressions)。但是这些句子也仅仅决定了一部分真值条件,还有很多真值条件没有在句子的语义结构中得到外显实现。Tall和hot都是相对概念,对于一定语境来说的高和热在另外的语境下不一定为真。如在女性普遍身高较低的中国,170cm的Sally会被认为是高,但在女性普遍身高较中国高的俄罗斯,170cm的Sally只是一般身高水平,不能称为高。above也可以是相对的,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句子的真值条件也会随之变化。比如说,假如把猫和垫子一起放到失重的外太空中,在上下位置关系界定条件失去的情况下,我们还能说猫在垫子上吗?在字面话语(literalutterance)的情况下,说话者意义和句子意义是相同的,因此就所指对象作出的断言为真,当且仅当该断言满足词语(thegeneralterm)意义应用于一套共有的背景假设时所决定的真实条件。但是,在隐喻话语中,断言的真实条件不由句子和句子中词语的真值条件所决定。为了理解隐喻话语,释话者需要的不止是语言知识、话语条件意识、以及他和发话者共有的背景假设。

在Searle看来,隐喻表达的字面可以陈述为命题SisP,但命题SisP的实际含意却是SisR。对隐喻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计算R的值的过程。Searle指出了释话者解释隐喻话语时的三个步骤:

1.他必须有某种策略以决定是否对话语作出隐喻解释;

2.一旦他作出寻求隐喻解释的决定,就必须有一系列策略或原则来计算R的可能值;

3.他必须有一套策略或者原则来限定R的范围——以决定哪些R可能是发话者断言的S的内容。

相应的三个策略:

1.假如话语从字面理解有缺陷的话,就寻找与句子表面意义不同的话语意义;

2.在听到“SisP”时,要找出R的可能值,就必须寻找S可能与P相似的方式。在填充S与P相似的方面时,要寻找那些显著的、广为人知的和有区别性的P的特性;

3.回头看S,看R的多种可能值中的哪些接近S。

Searle还用图形形象地描述了隐喻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之间的关系:

简单隐喻话语:说话者说SisP,但是却意指SisR。即R只有一个值,或者一个隐含意义。

开放式隐喻话语:说话者说SisP,但是却隐喻性指向多种含意R1、R2、R3、R4等等。亦即R有多个可能值,或多个隐含意义。

死隐喻:原始的句子意义被忽略,句子获得了和原来的隐喻话语意义相同的字面意义。

Searle的分析充分说明了隐喻是一种依靠语境来建构和解析的语用现象,隐喻意义的获取,即藉由P值推断R值的过程是一个意义由外显转向内隐的过程。

3.隐喻:动态的意义生成过程

Verschueren(1999)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不断从可供选择的语言范围(variability)中作出可协商的选择(negotiability)从而达到顺应(adaptability)交际的需要的过程。语境和语言结构在语言选择的过程中相互作出顺应,从而动态地生成话语意义。语言使用或者选择过程的动态性要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动态性与时间密切相关;其次,语境因素,如作为交际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以及他们的认知心理状态也都影响着顺应的动态性;第三,语言的线性结构序列特征对交际过程的许多现象起着制约作用。在Verschueren看来,语言使用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或者事件,如课堂教学、求职面试、公事晤谈、商务洽谈等。各种类型的言语活动构成不同的言语行为框架,但言语体裁的灵活性使言语使用者在各类活动的稳定框架范围内作出语用上的动态顺应。这样,话语意义的生成除了要考虑语境因素和语言结构因素以外,还要考虑使用不同的语用策略,这样才能作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适切的语言选择,表达出符合语境的意义。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的策略,就是利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外显性和内隐性间相互作用的种种方式。他把隐喻视作一种回避意义外显的语用策略。隐喻意义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时间、语境、语言结构和建构者的心智以及百科知识都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不妨结合下面例子对隐喻内隐意义生成过程的动态性进行说明,这一例子选自《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份10日刊登的作家池莉写的“上海的现实主义”:

上海的现实主义不是鹿茸,不大补;不是大黄,不大泻;不是吗啡,不麻醉;不是罂粟,不痴狂。上海的现实主义是冬虫夏草,兴味平和;是中国的温补,既补内虚,还固本生精,提高免疫力。这是我学过医的毛病,喜欢乱开处方。

套用Searle的公式,我们可以把池莉对上海的现实主义(S)的描述看作一个命题SisP(其否定形式则可逻辑表述为NotSisP),与P对应的字面表达是鹿茸、大黄、吗啡、罂粟、冬虫夏草、温补等。直接从字面理解的话,这个命题显然是有缺陷的,现实主义不是药品,也不是药品的属性,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域(这一过程显然已经涉及到释话者的认知能力和百科知识),因此必须寻找与字面意义不同的话语隐含意义,即R的可能值。根据Searle提供的第二个策略,我们应该寻找S与P可能相似的方式或方面。那么,上海的现实主义与这些药品的相似之处如何能得以建构呢?这就需要释话者对话语产生的时间、上海的城市性格特征以及池莉本人的背景(医学出身)加以考虑了。同时,话语本身的文字线性结构也给了释话者以提示(鹿茸之于大补、大黄之于大泻、吗啡之于麻醉、罂粟之于痴狂、冬虫夏草之兴味平和等皆提示了上海的稳重平和、脚踏实地、不急躁冒进等城市特征,即R的可能值)。这样,语境因素和语言结构的共同作用就通过释话者的建构动态生成了该隐喻表达的含意。

>

4.结语

Searle把只有一个R值的隐喻视作简单隐喻,而有多个可能R值的隐喻则被称作复杂隐喻,或者开放式隐喻。一般来说,隐喻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文字意义内隐的审美效果,是新的认知世界的视角,是表达的婉转和礼貌。隐喻表达中本体和喻体的认知距离,或者说字面意义(P)与内隐意义(R)的差异程度构成文字表达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成就了隐喻的诗性,使得隐喻成为诗歌的语言。SperberandWilson(1995:236)也认为,总体而言,潜在含意范围越大,听话者建构该范围的责任越大,则话语含意越具诗性,隐喻越有创造性。也就是说,一个好的隐喻应该是能作出多种解释的,能浓缩进多种隐含意义的隐喻。作为一种外显意义回避手段的语用策略,成功的、有创意的隐喻之奇之美就在于这种浓缩,在于一个随意使用的表达可以决定很大范围的可接受弱含意。(同上:237)

参考文献

Austin,J.L.1975.HowtoDoThingswithWord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2.

Searle,J.R.ExpressionandMeaning:StudiesintheTheoryofSpeechAct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

Sperber,D.&WilsonD.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Verschueren,J.1999.Understanding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