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6:48: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美术优秀案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创意手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人才,现代教育的一切手段应榕嘌有高度创造性的人才服务。因此,创意手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创意手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创意手工兼具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创意手工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开动脑筋,还需要动手操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同时锻炼学生的左右脑,增强学生的手脑合作能力,在创造的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
第二,可以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将创意手工引入小学教学中,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培养新时期创造性、开拓性人才的需求。目前,在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知识的传授占主导地位。创意手工可以加大创新意识、实践技巧、动手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比例,更能体现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于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运用“创意手工”提升儿童实践能力的策略
创造性思维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才更有意义,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特色,我们可以从激发兴趣、运用材料、开放课堂、作品评价四个维度来提升儿童的实践能力。
(一)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合理营造美术教学氛围
小学美术教学来说,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进而营造轻松积极的美术教学氛围。因此,创意手工教学必须迎合儿童的这些心理特点,利用其好奇心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利用其想象力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利用其玩心大鼓励儿童常动手。在充分把握儿童心理特质和了解儿童兴趣的基础上,合理营造美术教学氛围,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创意手工在促进儿童实践能力上的作用。
(二)充分借助创意材料,亲身感受美术创意实践
在创意手工的教学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如彩纸、鹅卵石、彩绳甚至泥巴等都可以成为创意手工的材料。而不同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不同创意思维,呈现不同的作品。比如,彩纸可以进行平面或立体的造型,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习惯的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鹅卵石看似普通,却可以通过着色、拼贴等方式使其变成各种小动物;而利用彩泥捏泥人,更是儿童的乐趣;利用彩色的绳进行编织,不仅造型好看还很实用,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学有所用。总之,充分借助创意材料,让学生亲身感受美术创意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一步。
(三)适度放开课堂限制,拓展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生活是创意的源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适度放开课堂限制,让创造性充满学生的每时每刻。比如,在班级建设一个创意手工活动区,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编排不同的创意,每个月或每个星期设置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创意活动,并且将作品摆放至活动区,而且不同班级之间还可以互相参观、学习和交流,让创造性和想象力不停地刺激学生,培养学生的习惯性创性造思维和经常性动手能力。
(四)正确评价学生作品,总结基础之上进行创作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价,是推动学生持续性创作的动力。每一次的创意手工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作品进行及时指导评价,评选出优秀创意作品作为经典案例,从创意思维和做工技巧等方面为学生进行详细地讲解,让学生学习到优秀作品的精华,进而提高自己的创意水准。而对于缺乏创意的作品,老师要循循善诱,细心指导,帮助其完善。在完善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如何提高创造能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创意手工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重在论述如何利用创意美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是前提,灵活运用材料是关键,适度开放课堂是动力,正确作品评价是保障。希望能对提升我国儿童的实践能力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熊文静.培养小学生美术造型能力的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6(2):107-108.
[2]王晴云.儿童绘画先天因素分析与能力培养:如何正确认识儿童绘画“天赋”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2):226-228.
首先谈谈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对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一共包括五项内容,分别为美术教育理论常识、纸立体造型设计制作、色彩画命题创作、国画人物写生和网页设计制作。这是对美术教师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为美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指明了方向,即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该同时具备深厚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功底,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制作能力、具备根据命题进行色彩创作的能力、具备运用水墨技法进行人像写生的能力,能熟练运用FrontPage、Dreamweaver 、Photoshop、Flash等电脑制作软件进行网页设计。基本功竞赛是几大赛事中难度最大的,它的涉及面很广,而且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都会有这样深刻的感悟,那就是学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往往更多倾向于上好公开课、辅导学生获奖、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等,而各级教育主观部门的评选职称、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也都与这些密切相关。美术教师出于功利思想,也往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方面,以迎合各种评比和考核的需要。而作为美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的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却常常无暇顾及。换个角度来看,美术教师出于对美术的热爱,也可以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专业提高和作品创作上,抑或可以参加一些重要的画展或获奖,但在严格的考核评审制度面前,它的份量却显得那样无足轻重,因为它的成绩或加分因素根本无法与论文相比。因此,在很多美术教师的心目中,会让人觉得钻研绘画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从而就越来越忽视了这方面的发展。现实中的基础教育领域,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很少顾及到教师,就是涉及到也常常局限于教学方面。而三年一届的全国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无疑更多关注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提高和发展,为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舞台,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各项竞赛中,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竞赛获奖证书的份量始终是沉甸甸的。
其次谈谈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比赛对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这项比赛是在原来录像课评选的基础上,经过各省市的层层选拔后推选出的较高水平的好课进行现场展示和评选。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在无锡举行,它受到了中小学美术教师广泛而热切的关注,吸引了全国两千多名美术教师亲临现场观摩。这些现场课在美术教学的理念、策略、方法等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它的辐射、导向作用。比赛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程改革积淀下来的新的观念和方法,如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注重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魅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美术学习置于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此外,还特别表现出大多数课更加关注美术本体,或者说美术的双基;在技能学习上能够提供具体方法和步骤,而且通过示范清晰展示操作要点。它反映出我们已经从新课改的矫枉过正中走出来,开始冷静理智的思考。这次优质课中既有以分组、交流、讨论为主要模式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也有立足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而后者的课堂虽然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方式,但教师对教材把握十分到位,讲课充满激情,同样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同样是有效的教学。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比赛不仅为美术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而且为我们树立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对广大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和专业引领作用。
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指出美术教师专业化并非单一的职业特征,它属于一种综合性专业能力集合,要求就是应具备专业的绘画技术、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和崇高的美学素养。但是,据教育专家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本文将简介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并综合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问题
2015年,教育专家曾经对某乡镇所有小学的美术教师展开了全面调查,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对象包括20岁到50岁的美术教师。教育专家将他们划分为三个年龄阶段,其中,20岁到30岁为第一阶段,30岁到40岁为第二个年龄阶段,40岁到50岁是第三个年龄阶段。教育专家把衡量美术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造型与表现;设计和应用;欣赏和评述;综合与探索。然后,教育专家在每个考察模块后面设计了三个选项,分别是很好地实现目标,基本能实现目标,很难实现目标。调查结果表明20岁到30岁这一阶段的教师普遍表示自己很难实现目标,其主要原因是当前许多农村小学在聘用美术教师时没有综合考察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不少年轻教师并非毕业于美术专业,但是,他们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上进心,只要后期加强对这些教师的专业培训,就可以将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30岁到40岁这一阶段的教师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美术技能也有所提升,基本可以实现目标。但是,这些教师尚未全面发展美术专业技能学,这必然会影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质量。40岁到50岁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师执教时间最长,工作经验最丰富,美术专业技能相对较高,因此可以较好地实现目标,但是,这些教师对新课改指导下的美术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领会应用。有部分教师因为自己快退休了,逐步呈现出职业懈怠心理,不愿意再努力研究现代美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除此之外,造成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畸形的原因还包括农村小W没有做好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对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视度有待提升,没有大力支持美术教育事业;美术教育技术设备落后;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急需提高。
二、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农村小学首先须重视加强在职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引导全体教师在整个任职期间不断学习美术技能、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方法,接受继续教育。而且,农村小学可以将教学反思、校本培训和校外支援与合作等培训形式结合起来,以此全面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其中,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应把自己放在小学美术教育研究者和反思者的位置,分析农村美术教育工作中的现状问题,并认真反思问题,总结科学的解决策略。同时,教师也要将自己作为反思对象,全程反思自身在造型与表现;设计和应用;欣赏和评述;综合与探索等四个考察模块的缺陷与不足,并制定相关的优化方案。校本培训主要由教育专家作指导,通常是以教师任职的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的美术专业素质为主要目标,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必要的科研活动等方法对全体教师实行的全员性在职培训。校外支援与合作更为注重各个农村小学之间和美术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与交流,可以辅助教师了解更多的优秀教学案例,积累工作经验,扩大教师的美术专业视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大力支持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术教学工作缺乏教育资金和先进教学设备技术的支持必然会陷入困境,严重阻碍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农村小学必须为美术教育职业投入足够的资金,购买先进的优质教育技术设备,如多媒体教学工具、专业美术教室和开展美术活动所需要的笔墨纸砚、颜料、水彩等各种文具。
(三)美术教师应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美术教师是做好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理应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努力实现新课程美术教育目标,加强自身在造型与表现;设计和应用;欣赏和评述;综合与探索等四大领域的专业技能。将新课改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灵活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设计美工艺术品,绘制精美的图画,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例如让学生鉴赏国画、西洋画、园林、雕塑、剪纸和刺绣等,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的发展历史,欣赏著名画家的故事,以此有效扩展学生的美术知识视野。而且,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创作兴趣,依据的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发展学生的美术天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师步入专业化发展,学校首先要重视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大力支持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美术教育事业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教育资金;美术教师应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董慧明.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0.
(一)美术作品的直观性
每一件美术作品都凝聚了每一位画家的心血。线条的引用、色彩的明暗、形象的刻画都直观地传达了每一位作者的思考。一幅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
(二)美术作品的创造性
美术学科是富含创造力的学科。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美的思考在不断加深,只有倾注了作者的思考、看法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才能被大众接受。任何模仿都不能模仿作品的精髓,只有依靠真才实学创造的作品才具有创造力。
(三)美术作品的知识性
一幅美术作品是历史的积累与沉淀。每一幅幅作品暗藏一段段历史,反映了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因此,欣赏美术作品需要有一定的知识面。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每一幅作品背后的历史,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二、充分掌握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应用领域中的优越性已不言而喻,它充分的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来接受信息。合理应用好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功能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合理利用音响媒体,在美术教学中配合图像播放背景音乐,活跃课堂氛围,强化学生的情绪作用。合理利用声像媒体使学生同时接受听觉与视觉两方面的信息,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合理利用光学媒体,投影仪如今以被广泛应用,通过一系列的光学设备,将放大的图片资料得以共享,在静止的状态下观看图片,对学生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以外,这对于教师来说,省去了板书的时间,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一)依据教学目标讲求效率
小学生由于年幼,对很多问题都充满好奇,偏爱活泼可动的形象思维,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学生对新鲜的视频等新形势教学充满好奇,从而不满足于教师单纯的口语讲述。长此以往,容易滋生小学生厌倦传统课堂,依赖于多媒体课程。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充分依据教学目标在合理的时间段内播放相应的内容。一切形式的教学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服务。
(二)依据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多媒体技术
并非全部的教学内容都需要用多媒体技术或者课件资源来展示。有些重点内容需要教师利用自身学习经验来教学才会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适度、实用、高效、科学的原则。不可仅仅为了便利而将知识内容流水式的在学生脑海中过一遍。这种教学百害而无一利。
(三)注意多媒体教学的渗透性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教师的理念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学生学习效率以及身心特点仍是课堂的主旋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违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教师学生应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者而不是奴隶。多媒体技术首先应该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科性质,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的相结合,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相互适应,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传统教学优势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屏幕取代黑板,网络取代老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最后,教师应努力掌握好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获取优质的网络资源,将多媒体技术的有趣性、实用性赋予到学习中,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一)《动物的脸》教学案例分析
《动物的脸》为美术课本第九册的内容,该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颜色搭配能将动物的脸夸张的在现,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戏剧脸谱》教学案例分析
《戏剧脸谱》旨在与了解中国传统戏剧脸谱的造型、色彩,初步了解脸谱的有关知识,学习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本课的学习之前,可以进行猜脸谱的小游戏,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放不同的脸谱图案(张飞,关羽,包公),让学生分别猜猜是哪些历史人物。通过不同颜色的脸谱分析,使学生们了解到在不同脸谱的颜色分别代表了什么性格的人物,寓教于乐,增强了课堂趣味性。
(三)历史题材画作教学案例分析
在欣赏“历史画”比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委拉斯贵支的《勃鲁达的投降》或德拉克罗瓦的《希奥岛的屠杀》,就需要学生了解到当时真正的历史史实。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于书上的大画面,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力,达到了欣赏的目的。小结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小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成长之中,对一切的事物缺乏准确的认知,因此在美术课堂之中引入多媒体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美术作品,同时与能不断激发学生创造力,相信教师只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效率将会不断提高。
作者:于桂丽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一)小学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需要得到传承。但现实情况中,我国传统文化普遍存在流逝现象,此类现象在近些年的文化保护工作中虽有减缓,却依旧未能改变,说明要消除这一现象就必须加大文化传承力度,尤其是要让新一代人了解传统文化,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这时,教育作为小学生获取信息、树立认知概念的主要渠道,其完全可以作为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教育中传播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文化传承力度,这一点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也不例外,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肩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将教学视作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并在该渠道上开展教学工作,同步实现教学目的与文化传承目的[1]。
(二)小学美术是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平台
既然小学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则教师在教育中就不能只是单纯的告诉小学生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更应当让小学生去认识文化,培养小学生文化认知概念、增长小学生文化感兴趣程度等,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就成了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平台。在美术教学平台上,小学生能知道我国各类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艺术特征、背景故事、文化内涵,这能让小学生对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同时传统文化内部丰富的情感、有趣的故事、丰富的表现形式等能引起小学生对文化的兴趣,长时间去追求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文化传承目的。
(三)传统文化是小学美术的“滋润剂”
在任何小学学科教学中可见,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其兴趣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兴趣使然,若小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消极、被动,如果强迫其学习还可能引起小学生内心抗拒,这一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不例外。而要保障小学生对小学美术保持良好兴趣,美术教学内容就不要太过单一,否则在小学生开展美术教学就会显得非常“干涩”,学习时觉得无聊,因此如何让美术教学内容变得不单一,更加丰富,是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这时传统文化就能充当“滋润剂”的角色,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生动的故事等,全部符合小学生喜欢追逐新鲜事物的天性,因此能有效调动小学生兴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传统文化能让学生对美术进行延伸思考
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让美术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还能让小学生对美术内容进行想象,而想象的产生会带动学生进行延伸思考,逐渐意识到“美术不单纯是人兴趣使然下的行为,同时也是彰显我国文化独有风采的渠道”,在这种认知下小学生就不再是单纯对美术感兴趣,而是对美术抱有较高的重视度,愿意去学习美术知识。因此在兴趣与重视度的双重保障下,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将得到有力保障。
二、传统文化浸润教育实施路径及方法
(一)实施路径
在小学美术教学基础上,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实施路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小学美术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必要前提,不良的教学模式会限制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小学生无法产生体会,也不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因此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无法实施。但相反,若教学模式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充分发挥,小学生就会产生良好体会,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会让自己沉浸在传统文化与美术知识编织的场景中,在感知其中魅力的同时,逐渐喜欢上美术教学,因此教学模式是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重要路径。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传统文化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浸润的路径,即假设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只讲解课本知识,只字不提相关的传统文化,就说明传统文化根本没有对教学进行浸润,相反当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相关传统文化来进行教学,则美术教学内容就不再单调,因此小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度。可见,教学内容是小学美术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主要路径之一。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决定了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浸润后美术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若教师采用不当教学方法,则小学生就不会接受传统文化浸润后的美术教学内容,学习表现与以往并无不同,相反能更好地让小学生去接受浸润后的内容,还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可对教学有效性提供长期保障。
(二)实施方法
在以上三大实施路径上,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实施方法分别为:扭转师生地位,改革教学模式、挖掘教材与文化关系,浸润教育内容、发挥教师角色作用,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扭转师生地位,改革教学模式。根据现代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可知,多数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典型的不良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小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小学生既没有充足的能动空间去发挥想象、发散思维,又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使得其主动性表现较弱。这一条件下,建议小学美术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要点就是扭转师生地位,应当让小学生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而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使得小学生在教学中会有良好主观能动性表现,让传统文化能深度浸润美术教学,同时保障传统文化浸润教育作用能充分发挥。2.挖掘教材与文化关系,浸润教育内容。为了让传统文化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浸润,教师应当着眼于教学内容,积极、深入地挖掘美术教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相关关系上将两者结合,由此使得传统文化浸润到教学内容当中。例如某教师通过分析,在小学美术造型内容上选择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窗花”作为结合对象,教学中首先介绍了教材中美术造型的基本概念,其次待小学生有一定了解之后,引出“窗花”作为造型知识点的案例,开始讲解“窗花”经典造型的特征、背景故事,此举不但让小学生对美术造型有了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对“窗花”这一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理解,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剪窗花、不同节日里常见的窗花造型有哪些、不同窗花造型代表了什么意思。3.发挥教师作用,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下可见,教师是作为引导者来开展工作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这一作用必须贯穿所有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旨在保持小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态度、活跃思维,也让传统文化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实际情况中,可应用于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浸润教育中,且便于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先进教学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其中两种:①生活教学法,采用该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生活有一定了解,知道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什么,再以小学生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题,提出一个具有引导性,且贴合小学生生活的问题场景,这样小学生将会进入问题场景,通过自身在生活中的认知来进行想象与思考,而在想象与思考过程中,小学生就会逐渐体会美术艺术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②小组合作教学法,采用该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将小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提出一个传统文化主题,这个主题能引导小学生相互讨论,在组内输出自身观点、认知,同时教师也参与讨论,不断提出新论点,并对小学生讨论方向进行指导,若发现小学生讨论受到阻碍或者出现偏差,要及时提供正确思路。而在小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围绕讨论结果进行实际绘画,要求绘画成果体现出主题中的传统文化特征,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教学法,值得在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浸润教育中使用。综上,本文对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进行了探讨分析,阐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文化浸润教育实施路径及方法。通过分析可知,小学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彼此结合能起到相互扶持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文化传承,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学质量,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有必要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而根据文中实施路径,采用相关方法,能让传统文化浸润教育全面实施,可起到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育人作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实现文化传承目的的作用。
参考文献:
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应用而生,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教师搜寻和使用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多媒体是一个信息载体,是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载体的集合,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
一、小学美术学科特点
美术课程是一门人文性质的艺术课程,在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美术学习能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对美学的不同理解。形成思维创新意识。信息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上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为了更好的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美术教学相结合,就需要了解其学科特点。
(一)美术作品的直观性
一件美术作品,浸透了作者的灵魂和心血。色彩的搭配,形象的描绘,线条的使用都直观地传达了每一位作者的思考。一幅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欣赏。
(二)美术作品的创造性
美术学科是富含创造力的学科。时代在不断发展,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对于美的思考在不断加深的结果,模仿的作品都是对作品的再创造,都不能模仿作品的精髓,只有依靠真才实学创造的作品才具有创造力。
(三)美术作品的知识性
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些作品描绘历史的变革,有些作品表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有些作品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因此,欣赏美术作品除了一些绘画技巧,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面。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每一幅作品背后的历史,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二、信息技术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造了好的环境
小学美术教育是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知识、审美能力的培训,技能的训练。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创造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个方面。将小学美术与多媒体进行结合,能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高效发展。课堂与网络结合,为教学创造了最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教学环境。网络信息量大的特点,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和学生在网络的平台上无拘无束的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并对所取信息进行分析、评论、优筛选和加工,进而根据所需充分合理利用。
三、信息技术有效的解决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
多媒体技术能够具体的、形象的⒛切判阕髌罚历史背景,作者简介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观察意识。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无法用语言形容或内容涉及面广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的展示得以有效解决。例如,我在讲手工课《趣味折纸万花筒》这一课时,本课的难点是在于折万花筒的方法步骤。于是,我课前先把折万花筒的整个过程制作成视频和多媒体课件,视频给学生示范展示,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课件中讲一步我折一步,并贴在黑板上;而且在课件中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万花筒――这样通过直观教学,这一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问题就被多媒体技术轻松地解决了。
四、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来说,创新能力是比美术知识与技巧更加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视、听等渠道影响学生,加强学生与外界的沟通,在各种感官刺激中,学生能张开想象的翅膀,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在上《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这课时,我收集了许多关于民间艺术作品的资料、图片,把它们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欣赏、观察,给学生观察、认识提供了很多机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民间艺术作品的种类、色彩的运用、造型特点等理解和掌握,从而启发他们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出有地方特点、有自己个性的民间艺术作品。
小学生的心理感悟能力和赏析判断能力尚处于发育阶段,在感知、想象等美术绘画技法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实践应用差距。临摹的教学手法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引导学生在观察、模仿的过程中逐渐累积属于自己的绘画技法,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
一、临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学属于直观化、具体化的教学类型,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工制作的课程教学,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临摹属于美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手段,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通过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可以让小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作品中美的元素,这种多变的可视性对于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欣赏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其次,临摹教学中教师关于“临摹作品”的合理说明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各种美术基础知识。
最后,临摹教学还具有“启发”和“创造”的教学力量,通过参照成功的“临摹作品”,可以启发学生创新思考的意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临摹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虽然临摹属于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以及学生自我艺术修养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临摹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
首先,小学生美术绘画基础薄弱,在很多专业性的美术临摹教学中,面对高水准的临摹作品缺乏探究意识,仅仅依靠眼睛看到的表面现象去临摹学习,缺乏对临摹作品的真正理解。因此虽然经历了临摹观赏的过程,但是在实际下笔时仍然不知道绘画的画面结构比例、色彩搭配的技巧等,完全属于机械化的临摹手法。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单纯性的临摹枯燥乏味,逐渐丧失临摹学习的兴趣。
另外,很多美术教师本身缺乏临摹教学的经验,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也引用了临摹教学的途径,但是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观察、模仿,缺乏对W生临摹过程中绘画技法以及绘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依然是概念化的美术教学成效。
三、提升小学美术临摹教学成效的主要途径
通过分析以上小学美术临摹教学的现状,结合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特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提升美术临摹教学成效:
1.晓之以理,引导学生明白临摹意义
临摹是一种提高小学生美术技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基于很多小学生不能真正体会临摹学习重要性的前提,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灌输一些有关临摹作用的教育理念,从思想上提升小学生对临摹学习的重视度。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临摹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只有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从内心认可临摹教学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将临摹贯穿到日常美术教学中。其次,教师可以在刚接触临摹学习的阶段,通过给学生讲解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美术临摹故事,引导学生明白临摹的意义,提高小学生的临摹学习主动性。比如,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励志画虎的故事就是不错的引导教学案例,故事中讲述了厉归真从小喜欢画画,最喜欢画虎。为了能生动形象地画出老虎,只身深入深山老林在猎户帮助下实地观察临摹画老虎,通过长时间的临摹绘画练习,历归真画老虎的技法越来越娴熟形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从而让学生明白大量的临摹写生可以帮助他们的技法突飞猛进的道理。
2.动之以情,提高学生的临摹鉴赏能力
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想要快速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和鉴赏能力,需要教师提供和选择大量优秀的“范画”供学生观摩。在欣赏、观察、品味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形象化的教学情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提高学生的临摹鉴赏能力。同时,在“范画”的选择中要尽量挑选质量好的大师作品或者结构色彩搭配合理的艺术作品,这样才能在画面构图、结构组合以及细节处理的观摩学习中真正感悟到高水准的美术技能,起到临摹学习的最终目的。
在临摹作品的赏析中,首先要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完整全面的分析,然后通过作品中细节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法的运用讲解提高学生的临摹鉴赏能力。比如,人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学画农民画》的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可以出示几幅事先准备好的农民画作品,引导学生从想象、手法、色彩、构图等几个方面去鉴赏临摹农民画的绘画特点。又如,在进行《牛》的农民画展示欣赏中,学生发现农民画喜欢采用夸张、抽象、色彩饱满、无拘无束的绘画手法,在装饰线和装饰色的运用上更为大胆,凸显了农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改画”的临摹手法进行教学,挑选几幅与课堂展示内容类似的普通绘画作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临摹创作。学生在借鉴农民画绘画手法的基础上,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将一幅幅看似普通的作品通过装饰色的填充、装饰线的勾勒运用等组合改造成一幅崭新的农民画作品类型。
3.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临摹基本技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临摹仅仅是走进更高一层美术绘画技能的导向标。通过临摹作品赏析过程,教师的引导教学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针对不同临摹作品的赏析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研读作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绘画的基本技法。引导学生学会与画进行交流,学会在后期的绘画练习中掌握基本的构图、结构、透视、虚实、明暗等绘画技巧。
比如,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细的描写》的教学中,《精细的描写》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静物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线描写生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造型能力。因此,我为学生安排临摹《海底的鱼》这幅国外优秀线描美术作品,这幅画线条内容非常丰富,学生一眼望去感觉无从下手。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局部临摹”的手法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绘画喜好,自由选择临摹的“局部”元素。比如,有的学生选取了鱼鳍的线描局部,结合这一部分的线条描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弧形线描的绘画学习,掌握点、线之间的协调和搭配技巧。有的学生选取了鱼尾进行线描临摹,鱼尾部位属于线条结构丰富、刻画精细的部分,在进行本部分的线描时,首先要从主线条的构图开始临摹,通过描绘主线条搭建出基本的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内部精细线条的刻画。带着学生在线描中遇到的困难展开边临摹观赏边讲解演示的教学过程,通过观察作品中《海底的鱼》的线条画法向学生介绍如何用笔、构图等技巧,教会学生精细线描中线条粗细、长短、曲直的下笔手法。
临摹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动作,更是开启孩子们绘画艺术殿堂的一把金钥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绘画鉴赏能力、绘画技法等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重视临摹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学会利用临摹过程合理讲解、传授、引导小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的学习和练习。让这把金钥匙为每一个爱好美术的学生都能打开一扇艺术创作的大门,为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基本素质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小学生的课业压力也相对较轻,没有来自高考的压力。因此,小学生应该在这个黄金的学习阶段多接触与学习一些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知识以外的内容,如培养艺术审美素养、音乐修养、运动竞技技能等,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事实上,现在的小学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安排了很多丰富的课程,如国画欣赏课,其出发点是好的,在提升下一代审美趣味的同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在教学实践中,没有那么容易就能达成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美术国画欣赏课的教学研究上,我们仍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 小学国画欣赏课的必要性
美术、音乐等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由艺术推动社会变革的案例便是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波提切利的《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等无数优秀的绘画作品发起了一场提倡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反对封建思想意识和基督教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将人类文明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欧洲的绘画艺术有着极大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力量,我国的国画也同样博大精深,丰富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不仅是我们看历史风景与人物的窗口,也是我们了解古人对自然、政治、宗教、道德、社会的认知与探索的平台。小学的国画欣赏课则让学生们得以通过古人优秀的绘画作品,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与社会,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途径。另一方面,只有学生们普遍具备欣赏国画的能力之后,未来才有可能有意识地保护与发扬那些古画。除此之外,较早地接触优秀的绘画艺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线条的曲柔刚直中蕴含的美感、意境美等,让学生在国画欣赏课上有直观的视觉享受,并慢慢形成自己的审美品位。另外,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给人最有效的鼓舞与激励。只有具备了鉴赏绘画艺术的能力,才有可能从这些绘画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因此,无论是对学生个人来说,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小学的国画欣赏课都是益处多多的,值得好好地开展下去。
2 小学国画欣赏课的教学现状
在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国画欣赏课的普及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目前,国画欣赏课的授课内容主要为赏析和临摹,即老师先引导学生了解国画的用笔、用墨和构图,然后讲解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让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国画落笔的精妙和丰富的寓意。
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国画欣赏课在赏析这一环节做得不到位,首先是由于欣赏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人们可以赏析山水画作品的整体气势,也就是美术作品的构图、着色、笔墨、笔力等传达出来的神韵和造型上的逼真所表现的“形似”。人们也可以赏析国画的意境美,尤其是山水画比较讲究写意和气韵生动、天人合一。所以,欣赏山水画,只注意作品的笔法、墨法、章法及色彩是不够的,除此之外,人们还要注意欣赏作品的形式美、色彩美,甚至节奏美、旋律美。其结构是开放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这正是它博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原因。人们还可以欣赏国画的诗意美,许多的中国山水名画,都附带诗词。例如,郑板桥善画竹,再配上一首七律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意境真是美极了![1]正因为国画欣赏如此复杂,并且国画赏析要领会画作传达出的意境和感受,而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所以,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能无法将这些意境美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审美也是比较个性化的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画作,但若照本宣科反而会禁锢学生对国画的理解和领悟。而赏析若没有打好基础则会影响学生对画作的临摹,临摹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对画作有了了解之后,通过自身的实践来体会作者的创作心境。若学生一开始在赏析环节就没有充分了解画作,那临摹就成了程序化的课堂作业。另外,临摹本身就是一件比较耗费时间的事情,国画欣赏课可能因为授课时间有限,临摹也很仓促或者只是简单地选一两幅国画临摹,这样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3 国画欣赏课的教学意见
相对来说,年级越低的学生想象力越是大胆和奇特,年级越高的学生想象力越容易被限制,而小学的国画欣赏课从某一角度来说也是在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因此,这就需要国画欣赏课的教学是活泼的、不拘泥于形式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兼具的,为了达到这一课堂效果,国画欣赏课可以作出如下改进:
第一,在赏析的过程中传授关于国画的基本知识,对于任何一个没有绘画基础的人来说,在欣赏一幅画作时总是无从下手的,更无法较快地领会其精髓,但若单纯地讲解绘画的理论知识不免晦涩枯燥。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老师可以在讲国画的神韵时补充书法、画工的说明;在讲国画的意境时补充笔锋、色彩中传达出的意境之美;在讲国画的装裱时,补充装裱材料、装裱工艺等差异与绘画的关系。[2]
第二,一般情况下的国画赏析,都是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展示图片。这种方式虽然在教学上比较方便有效,但是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观赏真作带来的震撼感。因此,老师应该尽可能组织学生们去博物馆或画展现场欣赏国画,这样视觉上的冲击远远会比看图片强烈。而且博物馆或画展的灯光等环境条件都是经过考量的,更为适合观赏画作。
第三,不能忽视对国画的临摹,能够看懂一幅画只是国画赏析的第一步,最重要的领会和升华阶段则藏在国画的临摹过程中。通过临摹一幅国画,学生不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国画的落笔、色彩、构图的精妙,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习得国画的基本功,培养部分学生对国画的兴趣。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在传承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虽然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也许并非每个孩子都对国画感兴趣,但可以重点指导对国画感兴趣或有天赋的孩子。
4 结语
小学的国画欣赏课的存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的经济要发展,而我们的文化更需要传承。国画欣赏课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走进了课堂,用其意蕴和诗意滋养着下一代的青少年学生。虽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的国画欣赏课教学模式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国画欣赏课在落后偏远地区的普及也困难重重,但相信只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们的国画欣赏课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不会失传。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美术课堂创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新时代下,创新人才发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开始,如何利用小学美术课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树立创新精神,创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新时代培养有素养、有审美、有个性的创新性人才的基础手段之一。本文着重试论从小学美术课中去把握理论并结合实践,利用发散式思维教学进行创新探究,从而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美术学习的关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吸引力,提高美术课堂的学习效率,实现创新教育。
例如,笔者在讲授“各式各样的民居”和“走进现代建筑”时,因为民居是多种多样的,仅靠学生的想象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各种类型的建筑和各种形式的民居的相关画面,像上海的儿童博物馆、黄山脚下的万翠楼、北京的故宫、德国的德累斯顿歌剧院等标志性的建筑,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建筑的魅力和壮观,调动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具体的重点讲解,这样就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如,笔者在执教《蔬果的童话》这一节公开课时,不仅让学生把家里的各种蔬果带到课堂上来创作蔬果王国的童话故事,还约请了部分家长与学生一起上台做示范作品,这样就加大了课堂的吸引力,学生们创作兴致大增,呈现出一件件优秀的作品。利用这种教学手段,得到了评课者的一致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也进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分组学习,易形成自由宽松、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教师在讲授《可爱的水墨昆虫》的时候,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模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上课后按分好的小组讨论我们身边的昆虫,并且教师为了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要求学生在讨论学习后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看哪个小组说出的昆虫最多,进行小组评比,在这种形式下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激烈的讨论,为小组的集体荣誉尽最大的努力。几分钟后,“有蚂蚁、萤火虫、蜈蚣、甲壳虫、蛹、蛐蛐等”“还有蟑螂、蝗虫、蝎子、蚊子、苍蝇、知了、蝴蝶等”……学生的讨论积极性都很高,由此可见,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加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特别是在进行小组成员分配的时候要科学、合理地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性格开朗和性格内向的学生进行综合分配,才能真正创新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更好地实现课堂的高效。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创新美术教学的必要因素。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美术课堂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人格的塑造者,与学生之间既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1)在美术课堂上要做到一视同仁,在对待学生的时候不能存在个人的感彩。对待有美术特长的优生固然要加以肯定,而对待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就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爱心了,只有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找出他们落后的原因,并给予有效的建议,才能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2)给学生创建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发掘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在课堂上施展才华,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3)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性语言,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满足学生内心对成功的需求。在师生交流活动中,改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改善学生的参与质量,如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又怎能不提高呢?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体会学生的思想情感,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快乐、舒畅的心情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体会中华上下五千年绘画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知识的能力和挖掘小学生敏捷的艺术思考潜能,利用课堂教学的宽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谋求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在创新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电子档案袋评价法的行动研究 狄智奋,Di Zhiyong
美术教育断想 贾勇,Jia Yong
美术教师的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引发的思考 沈传胜,Shen Chuansheng
听课随笔 魏瑞江,Wei Ruijiang
《鹅卵石镶嵌艺术赏析》教学设计 李建广,Li Jianguang
《机器人伙伴》教学设计 范文艳,Fan Wenyan
《十字绣》教学设计 董成霞,Dong Chengxia
《彩线玩出的花》教学设计 周兰,Zhou Lan
团结协作开拓进取——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发展简介 孙志钧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选登
师生画苑
名作欣赏
"感·染"——民间蜡染在高中美术课中的教学初探 邵俊杰,Shao Junjie
《色彩对比——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教学设计 马飞霞,Ma Feixia
《我的成长变化》教学设计 吕月琴,Lü Yueqin
浅谈儿童漫画学习的三个难题 沈永平,Shen Yongping
《画脸》教学与点评 叶恋花,徐淳,Ye Lianhua,Xu Chun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视觉艺术课程(续) 胡知凡,Hu Zhifan
室内设计中意境美的营造 陈曦,Chen Xi
对内陆地区高师美术专业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的思考 胡建锋,Hu Jianfeng
"昭陵六骏"及其它——唐代陵墓雕塑欣赏 张恒翔,Zhang Hengxiang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08年艺术教育主要工作
再论美术技能的人文性——兼答张晓涧教授 李敬仕
简讯
勇于探索追求完善——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及地方优秀美术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兰岗
教什么?学什么?做什么?——对我国普通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现状的一点反思 赵英辉
走近"2+1"项目 王海燕
创建更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续) 王大根
教研员访谈录(三) 毛毅静,冯恩旭
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着手——当前小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的调研及应对策略 袁亚
"百家一课"——一种全新的基层美术教研模式的探究 赵学军
引向综合体验的艺术学习——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服装》活动案例 张玉林
高师美术院系介绍
大山岁月·中国画/梦里家乡醉秋风·中国画
院篱深处花阴醉·中国画/陕北老农·油画
夏天的回忆·油画/初冬的早晨·水彩画
紫藤雉鸡·中国画/凤眼莲·中国画
花鸟·中国画/留驻青春·版画
达利的自画像 萨尔瓦多·达利
高梁杆手工创作及其教学浅探 徐建伟
走近窗口展现生活真谛——《窗口》教学设计 朱文亮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主体评价的实施方法 王璟
适应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转变高师造型教学理念 商桦
教学故事三则及思考 杨勇
当学生的回答很"另类"…… 姜明官
《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与点评 陈路
当代法国学院美术教育印象 贺朝无
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研究 郭莉
高师培养研究型美术教师课程之研究——以"民间美术教学课程"为例 郭冬莉
浅谈中国传统风格场景道具的动画制作——以用3DSMAX制作莲花灯为例 丁伟峰
北魏、北齐时期石刻造像——龙门、巩县石窟及青州石刻艺术欣赏 张恒翔
对我国中小学美术学科中知识与技能问题的思考 胡知凡,Hu Zhifan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吴世宁,Wu Shining
基础美术教育如何跨过"专业技能"门槛——兼与李敬仕教授商榷 张晓涧,Zhang Xiaojian
教研员访谈录(一) 毛毅静,周凤甫,Mao Yijing,Zhou Fengfu
凹印纸版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程卓行,Cheng Zhuoxing
普通高中电脑美术课程教材分析与课程定位 林志勇,Lin Zhiyong
《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教学设计 张志青,Zhang Zhiqing
运用稻草进行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 张引江,Zhang Yinjiang
整合创新发展(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作品选登) 张鹏
《羊羊》·油画 马健
《温暖的星期天》·水彩画 潘毅
《彩陶时代》·中国画 周毅铭
《新疆风情》·中国画 赵燕青
《野花》·油画 奥蒂诺·雷东
卵石画的设计与制作 梁丽华,Liang Lihua
让学生在体验中创新——"学习手、指拓印造型"美术教学案例 蔡维,Cai Wei
《染纸图案》教学设计 杨兴权,Yang Xingquan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节奏浅探 方璐莎,Fang Lusha
农家里的美术活动 康小花,Kang Xiaohua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陈玉云,Chen Yuyun
《与众不同的椅子》教学案例 朱红萍,Zhu Hongping
《我造的汽车》教学设计 谢庆洁,Xie Qingjie
以感受传统牵引高师山水画教学 闭理书,Bi Lishu
对塞尚作品中补色调和的教学读解 唐成辉,周婕,Tang Chenghui,Zhon Jie
《农家宴》教学案例与点评 陈燕妮,卢喜夫,Chen Yanni,Lu Xifu
《我们的冰雪节》教学与点评 宫蕊,耿丽丽,Gong Rui,Geng Lili
为小"食客"们做好"开胃菜"——几则课前热身故事及思考 谭亚明,Tan Yaming
设计教育与文化传承——记"2007年设计教育亚洲会议" 刘道广,Lin Daoguang
中国民间剪纸的形式特点 陈少立,Chen Shaoli
宋代石刻造像——大足石窟雕塑艺术欣赏 张恒翔,Zhang Hengxiang
《持阳伞的女子》 莫奈
基础绘画中色彩对比训练四步法 徐应枝,Xu Yingzhi
幼师即时贴装饰教学与实践 张雪青,Zhang Xueqing
《生活中的图表》教学案例 韩芳,Han Fang
杂物画教学中的"四个引领" 朱国华,Zhu Guohua
连环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关于专题教学的拓展研究 王钢,Wang Gang
《西方抽象画的欣赏与感悟》教学与点评 杨一波,周世民,Yang Yibo,Zhou Shimin
三大构成教学的反思与实践探索 张海华,Zhang Haihua
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媒体艺术课程及启示 胡知凡,Hu Zhifan
从写实造型向玩偶风格的转换——北宋与明清陵墓仪卫石雕欣赏 张恒翔,Zhang Hengxiang
《微观世界》教学案例 金燮玫,Jin Xiemei
《生动的表情》教学设计 闫嫱,Yan Qiang
《神奇的树》教学设计 刘海蓉,Liu Hairong
珍珠绒线装饰——幼师学生喜爱的DIY手工课 孟睿,Meng Rui
《小扎染》教学与点评 谢沙,兰岗,Xie Sha,Lan Gang
运用地方资源活化教学内容——一个走进生活开展美术教学实践探索的案例 张静华,Zhang Jinghua
让美术课更生活化——由一件学生作品引起的思考 朱芳,Zhu Fang
该出手时要出手——观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示范有感 叶晓辉,Ye Xiaohui
素描中的"点"元素分析 李劲松,Li Jinsong
研究型艺术教育人才的培育——记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学会年会(二) 陈美玉,Chen Mei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