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社会的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4 16:48: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社会的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社会的发展

篇1

几千年来不仅胶州境内的行政名称、区划有所变化,而且山川地理、气候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胶州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代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于一体的大庄遗址、赵家庄遗址、三里河文化遗址等。从赵家庄遗址与三里河遗址的考古发掘来看,当时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在赵家庄遗址的窖穴中发现了370粒炭化稻米。虽然年代久远,但稻米纹理清晰,大小不一,有的残存稻壳。另外,还发现了可能与稻作有关的遗迹,如蓄水坑、纵横交错的水沟等。在高纬度地区发现几千年前的水稻,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大量炭化稻米和稻作遗存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胶州地区已经开始大量种植并食用水稻。

直到20世纪40年代,胶州西南的丘陵地区还种植?_子这种喜湿作物,这说明即便是70年前的胶州地区降水较多。另外,胶州北部和东部的平原地区因为雨水太多,多种植高粱;因高粱桔长、耐涝,浸在水中也可生存。与胶州北部相邻的高密东北乡,因雨水多,地势低洼而遍植高粱,这也为莫言的写作提供了乡土素材。随着降水的减少,胶州除了海边滩涂上近些年作为稀罕物种有水稻之外,其他地方无论水稻还是?_子早已不见踪迹,高粱也日渐稀少。

在县城南郊的三里河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贝壳、鱼鳞及鱼骨,并在胶州西南三十里的杜村丘陵地区发现的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海蛎子皮,这都说明当时海产品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考古发掘以及地质考察说明,当时的海岸线比现在近得多,所以人们方便到海边捕捞和采集。可以推测出,进行近海采集与捕捞应该是胶州先人当时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如今,随着海岸线的不断后退,除了直接临海的乡镇之外,胶州其他地区的经济活动与海关系不大,食用海鲜的数量也不太多,只能算作日常餐饮的点缀而已。

篇2

二、绿色金融定义

绿色金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概念,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目前关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的解释,将绿色金融称之为“环境金融”或“可持续融资”,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其基本内涵是,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贷款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一项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相关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运营策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

三、我国绿色金融主要产品

1.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金融杠杆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化,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期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新的金融工具。一般是银行利用利率等优惠条件,来支持有环保效益的贷款项目,其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例如房屋贷款、汽车贷款、项目融资和设备租赁等。

2.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又叫生态保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般是指保险公司对水、土地或空气等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的保险。对某些行业采取强制性的购买绿色保险措施,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发生意外污染时,为其提供及时的赔偿;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对环境风险的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3.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主要是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和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绿色债券,以其绿色题材、期限短(平均期限约5-6年)、较低的利率等优势吸引了一定的投资者。国际上已发行绿色债券的机构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以及韩国进出口银行等。

4.绿色风险投资

绿色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市场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导向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目前较大规模的国际绿色投资,主导方基本是国际知名金融集团,其主要投资领域一般是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近年来,我国投资于清洁能源的项目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低,绿色产业项目回报率偏低;国内市场化程度低,基础配套不全;投资者和消费者没有良好的认知及社会责任感。

四、我国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

绿色金融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产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具体的指导目录,造成金融企业难以制定具体的实施标准等问题。面对存在的这些漏洞,需要国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政策,并培养绿色金融相关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有效地实施绿色金融政策。

2.信息沟通存在瓶颈

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环保检查制度还不够健全,某些地方环保部门的信息针对性不强,加之相当一部分金融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等原因,造成了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严重的瓶颈。为此,需要加强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及时沟通,加大相关从业工作人员环保知识的培训力度,做到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对于环保部和金融部门,要统筹协调管理,并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健全管理机制和工作机构。

3.市场环境尚未成熟

篇3

二、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人类对自然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社会发展水平往往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可以增加对资源的利用率而降低环境污染。工业化带来了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口的激增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的发展速度不同,影响着人们开发自然资源的速度,从而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总之,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上。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在世界人口空气增长的情况下,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诚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科技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从自然界直接提取的资源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变少,新资源代替旧资源的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忽略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放松对世界人口的控制,如果人类盲目乐观地认为地球有能力供养超出自身承载力的数百倍人口那也是不切实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空前增长,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也随着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我们必须看到,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客观上存在某种比例关系。我们应该自觉地保持人口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使人口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互适应。

篇4

令人想起2000年奥运会赛场上非洲赤道几内亚的100米自由泳选手莫桑巴尼,在其他选手都已完成赛程后,他犹在艰难而顽强地向终点发起冲刺。

这就是贵州当前的方位。高速发展国家内的“欠发达、欠开发”区域,以后发者的身份追逐着――自己逾越需要较长过程、别人无法代劳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差距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

30年千帆竞上、百舸争流,中国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发展完成一轮大的变动和调整。对比和总结回到原点,这一切的背后,是30年来“解放思想”闸门的打开。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始终是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先导,始终是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开一条缝还是敞敞亮亮,午后开张还是晨起迎客,叶公好龙还是求真务实,效果不言自明。

站在30年进程的位次席上,强烈的对比激起我们的痛苦反思:对贵州来说,思想上的障碍是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最大障碍,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我省同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

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省委主要领导反复强调,只有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如果我们不能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中与时俱进,就不可能立于时代的潮头,就会继续滞后于人。

篇5

生态资源优势是森工最大的优势。我们首先要继续加大资源培育保护发展力度,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更好地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继续抓好天保工程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其次全力抓好森林抚育试点工作。再次抓好植树造林工作。实施生态移民。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的保护管理,加快建设自然生态体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二、加快规模化生产、系列化经营步伐,在壮大产业规模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吉书记提出的发挥森工林区的资源优势,尽快把产业搞起来的要求,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机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推进产业的发展和振兴。依托森工的资源优势,规划产业布局和建设重点,新上和壮大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牵动力大、回报率高的龙头项目,尽快把产业发展起来,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之路。营林产业要加大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大径材林、珍贵树种和经济林的培育力度,建设原料林基地和经济林基地,推进营林产业化。木材生产要严格采伐限额管理,继续抓好伐区管理,推行效益造材和贮木场商品化管理,进一步加大竞价销售和开拓市场的力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继续抓好食用菌、北药、农业、畜牧业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多种经营基地规模。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推进黑木耳的锯沫、配料、装袋、接种、包装、营销等全部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改变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的经销方式。组建以黑木耳、松子加工为主的山特产品加工销售公司,开发系列产品,尽快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万家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林产工业。立足现有的12个产业园区,着手研究组建人造板、地板、家具等公司,加快产业龙头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今年林产工业产值要增长10%。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发挥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整合力度,组建森林生态旅游公司,开展商务性接待,搞好市场运作。按照“好学、好看、好玩、好吃、好买”的要求,打造好黄金旅游带,搞好旅游产品开发,做大产业规模。今年森林旅游接待总人数要达到370万人次,产值及收入要增长16.5 %。加快风能、水能和矿产资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生物能源,搞好节能减排工作。

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加大经营体制改革力度。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抓好公益林的管护经营,探索商品林地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发展经济林、民有林,发展林下经济,建立增加职工经营性收入的长效机制。推进森工企业的资产重组,整合优势资源,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改革企业用人分配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营和深化经营机制改革要求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调动林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深化森林管护经营责任制。在管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经济,确定发展项目,抓好绿色特色产品的深度开发,扩大发展规模,不断增加职工收入。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对俄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的意见》,积极与有实力、有潜力的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合作,组建对俄林业合作开发公司,努力成为对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的主力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确保实现招商引资30亿元、引进3个亿元以上大项目的目标。

四、加快生态小城镇和重点旅游城镇建设步伐,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五个方面一体化。突出抓好功能定位、区域布局、建筑风格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的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投入支持重点小城镇建设,并做到重点推进和全面铺开相结合。亚布力旅游名镇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尽快修改完善规划,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滑雪胜地。确定7个典型示范局、11个旅游景区景点、5个林场家庭旅馆,落实包点责任制,每个示范局(景区)都有一名总局领导或管理局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加大推进落实力度,力争建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加快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局县共建领域和范围,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产业建设的有机结合,在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和绿色特色产业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新格局。加快区域内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惠及区域内的居民群众。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林区城市化的基本框架。

五、加快思想文化建设步伐,在提高文明素质和文化软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篇6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上,既要保证基金基本保持自我平衡,又要考虑农民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既要照顾多数农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又要为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在较高水平上起步留有制度空间;既要考虑现实条件广覆盖、保基本,又要着眼长远尽量避免给今后的发展和完善设置障碍;既要满足近期为农村老年人口基本养老保障的需要,又要为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待遇水平创造条件。因此,制度模式的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目前可以预见的几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一)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趋势。考虑到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许多地方已经率先通过合作经营实现了富裕的实际,因此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应该为已经加入到合作经济组织和已在农村企业就业的人员留出空间。一是应规定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需要集体和个人同时缴费,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全部由个人缴费,同时对缴费集体和参保人员个人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以起到鼓励集体为员工参保缴费、帮助农村参保人员个人缴费的目的。二是对于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集体和个人应允许按照高标准缴费,以体现出效率原则,使先行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在年老后能够享受到高一些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等,都在加速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个过程既可以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实现,也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改造来实现,其结果都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直至消除城乡差别。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将消除人员流动障碍,逐步实现人员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因此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的选择上,应尽量与现已基本完善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靠拢,为两种制度间的顺利衔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将消除人员身份限制,但是考虑到城乡收入差别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因此应该以长期居住地来区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农村居民近阶段还是应该坚持保基本的原则,缴费、发放应维持在低一些的水平上运转。

(三)消灭城乡剪刀差发展趋势。解决“剪刀差”的努力一刻没有停止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重大战略思想,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等。目前部分地方的农村居民收入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消除城乡剪刀差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为此,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上,应该充分体现出效率的原则,除个人账户资金外,应该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将使用统筹基金发放养老金的标准与缴费多少挂钩,鼓励参保人员多缴费,在制度模式上不留障碍,以期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步消除城乡参保人员在缴费和基本养老待遇水平上的差距。

(四)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从长远看,建立全国统一模式的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不能再犯原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同时,为加快建立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进程,建议对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使其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在同一制度模式下能够接纳不同的群体,并为将来接纳其他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准备。此外,建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取消人员身份限制,允许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自愿参加,以利用现有的制度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中长期探讨

为适应以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建议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为基础,同时根据农村社会实际情况对个别政策进行微调,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主要框架应该包括:

(一)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为参保人员所在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点与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相同,但起点较低,符合农村社会现实发展实际。在此基础上,对有条件的集体组织和个人,可以择高于该基数的缴费基数,同时应放开最高不该超过基数3倍的限制,鼓励多缴费、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二)缴费比例。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个体工商户和个体人员参保缴费的办法,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统一定为20%。其中: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由集体经济组织缴纳12%,个人缴纳8%;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20%全部由个人缴纳。

篇7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公路交通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载体,不但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能够挖掘地方的潜在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公路交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做到共同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够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增加消费或投资需求,带动沿线新兴产业发展,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增长。

1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交通运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力保障。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里程和等级显著提高,公路通车量始终保持持续增长。近年来,公路交通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截止201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477.35万公里,公路密度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67.4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9%。其中农村公路里程400.9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3.6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10.23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城市覆盖率高达97%,国家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6328辆。随着公路里程、技术和等级的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落后面貌,使区域公路运输发展差距大幅缩小,公路建设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地方就业机会,促进了运输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改善了地方的投资环境,从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2公路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公路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在公路交通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地方产业提供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沿线会增加大量产业,从而拉动沿线产业的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后,区域之间的交通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区域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不断增加,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还能够改善区域之间各类产业,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此同时,公路交通现状改善后,能够使招商引资变得更容易些,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解决剩余劳动力,降低运输成本,方便产品的加工与运输,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路交通建设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公路交通建设。在改善区域经济和公路状况时,当地的医疗水平和人才交流得到改善,公共娱乐和文明建设有效提高。另外,便利的交通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交流,从而改变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能够通过取长补短来科学制定发展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公路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出行需求,通过出行的变化衡量公路建设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

3公路交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1)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公路建设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各行各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加强公路交通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增强区域综合运输协调能力,提升社会财富水平。在公路交通建设时,需要对耗能结构、资源占有量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断改善运输状况,减少交易费用,对物质、信息、商品以及人员进行高效的输送。公路交通建设与通讯技术的发展还能够使企业花费的仓储成本大幅降低,从而确保企业可以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及时作出调整,使生产有效率得到提高。(2)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布局。交通是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能够提高交通的通达性,使工业、农业、商业等单位的运输费用有效节省,周转资金得到流通,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货物损耗大量减少,不断提高的产业流通效率能够满足区域运输需求,从而带动产业的升级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公路交通设施的改善,能够适应运输频繁、附加值高、运输条件严格的高新技术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因此良好的道路条件可以吸引高新企业前来投资建厂,从而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布局。(3)带动了沿线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公路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后,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使货物和人员运输更加便捷,大量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产业被带动,其中以物流、客运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地区交通状况以后,休闲旅游等产业也会逐渐兴起,从而带动当地的农家乐旅游、农产品销售、停车管理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解决了当地闲置人员的工作岗位问题,而且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意义重大。(4)提升了沿线土地的价值。公路建设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且对资源的“盘活”作用也极其明显。公路交通建设会转变当地区域区位,而区域的相对位置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土地价值。一般在改善交通状况以前,由于土地及旅游资源难以同其他要素相配套,从而造成土地资源闲置,旅游资源浪费,自然资源荒废,无法实现脱贫攻坚。当公路交通畅通后,能够使区域空间内的闲置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显著提升资源的市场价值,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5)推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增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明显标志,区域内商品数量和劳务价值的增长能够体现出经济容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公路交通作为一条重要纽带,能够紧密联系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并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沿海地区发展、市场宏观调控。另外,加强公路交通建设的投资能够促进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获得利润后,能够在实际生产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使商品质量更好、品种更全,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公路交通建设不但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能够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和“产业发展规模化”的目标。

4推进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建议

4.1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在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中,要坚持引入科技创新机制,使产业的科技含量得到提高,提升交通运输数字化和网络化,有效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整合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通过科技引导沿线产业带。各地区能够根据公路交通的建设情况,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在道路畅通区域建立科技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产品和优势行业流动,使高新技术产业群带建设在公路交通的沿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推动区域产品的升级换代。

4.2加强城市资源布局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能够实现对农村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不同规模的新型城镇逐步形成,非农业人口不断增长,这就需要对公路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对周边资源进行吸纳,使城市规模合理扩大,提升城市的综合品质。

4.3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交通基础设施是三大经济性基础设施之一。于经济增长来讲,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巨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很多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自产自销的经济模式,更需要引进外界资源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地方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要符合各省市的发展规划,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大地区间的沟通能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最大限度降低交通基础设施负面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公路交通建设具有较快的运输速度、较广的覆盖范围以及较少的影响因素,能够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对资源配置进行有效优化,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从而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总体发展。

4.4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17-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改善民生与良好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笔者从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经历中体会到,保持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态平衡是一个整体,各生态部分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生态平衡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物质需求的平稳输出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状态。一般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能使生态内部各部分之间,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是非生物环境之间,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生态能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了这种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就能正常运行,否则后果严重。

(二)生态平衡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类的繁衍生息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平衡。同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生态平衡。

一是生态平衡为人类生存提供可持续生存的自然资源。人类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依赖于生态平衡为人类不断输出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与物质需求;如果人类一开始就破坏了生态平衡,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因为人类可能已经消亡了。

二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了生态平衡,保证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使生态平衡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三是保持好生态平衡,就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过度地向生态系统索取,就会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而这种破坏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再让生态系统重新回到和原来相当的生态平衡状态,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甚至有的会造成不可逆转。正因为如此,我国把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生态平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一)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基础

大自然是人类的栖息地,生态平衡自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利用生态平衡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与劳务,从而满足人类社会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种种需求。可以说,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环境。如果人类为经济社会发展执意破坏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后患不仅仅是经济社会不能发展,甚至招致毁灭性损失。

(二)生态平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人类幸福指数

生态平衡创造了空气新鲜、水源清洁、土地肥沃的人类生存环境,使得人类在地球繁衍生息数万年。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人们更加向往日丽风清、山川秀美的生态平衡环境。在这里休闲、娱乐,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怡然自得,身心愉悦,精神生活丰富,提升幸福指数。这是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高层次境界和美好环境,实现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一)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在2000年12月21日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要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力度保护生态平衡。这是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尤其要防止土地资源被破坏。比如,现在全国各地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是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平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幸福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能力实现“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全国投巨资植树造林,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形成造福于人类的绿色力量。我国还颁布多部相关环境保护法,如1984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还有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这些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生态平衡的举措,从而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达到辨证统一。

篇9

(二)有利于助推高校继续教育转型拓展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整体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换、利益格局转化、思维方式转变等成为鲜明的时代动向,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也势在必行。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成人本专科招生243万余人,当年毕业195万余人;参加高等非学历培训注册学生394万余人,当年结业778万余人。这表明,经济的发展对继续教育特别是高校继续教育的依赖越来越大,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国家的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的压力与日俱增。面对“第一次现代化”的“补课”重任及“第二次现代化”的赶超压力,高校继续教育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大学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帮助所在地区解决问题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必须研究当地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面,这些情况既紧迫又不容易察觉,把好脉方能更贴切地为地方服务。”所以,地方高校必须满足区域各类建设人才的继续教育需求,以提高所在区域劳动者的素质和在职从业人员岗位适应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非学历培训,争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这必将有助于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尚显模糊继续教育是在受到正规学校教育的前提下,各类从事生产、管理、科研、教学、医疗卫生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为进一步更新知识内容体系、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而进行的补充教育。高校历来是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占全国高校数量95%以上的地方高校更是推进继续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从发展实践来看,继续教育在各高校发展很不均衡,多数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还处于弱势地位,学校管理层面普遍将继续教育作为普通学历教育的补充,尚未将其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起列入现代人才培养体系;很多地方高校将继续教育作为“副业”和“创收工具”,对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缺乏整体定位和专项规划,经费投入较少或没有经费保障,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概言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基本还处于封闭发展、自我循环阶段,在主动适应、融入区域发展方面意识亟待增强。

(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相对狭窄《21世纪的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提出:“我们重申,应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现今,继续教育已经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起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现形式来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途径主要有:培养区域发展急需的各级各类实用性人才;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为区域社会成员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拓展能力提高服务,进而为区域整体发展提高竞争力。就现状而言,各地方高校普遍重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开拓滞后,呈现出单向发展态势。《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我国继续教育的规模,到2020年全面提升在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至50%,当年参与继续教育的规模达到3.5亿人次,这其中绝大部分是非学历教育。地方高校作为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的主要力量,必须充分认清这一形势,把握千载难逢的机遇,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改变“一条腿”走路的现状,实现“协调发展、两翼齐飞”的格局。

(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有待提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十项举措,包括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面对严峻的经济和就业环境,社会成员更加注重及时充电与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技能,提升应对和化解危机的能力。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在暨南大学举办“金融海啸冲击宏观经济下的企业突围战略”讲座,旨在指导企业高管如何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寻求“过冬术”,这场号称广州卖得最贵门票的公开课,竟然吸引了1000多人前来听课。这充分展示了继续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功能。从实践来看,面对机遇和挑战,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依旧在从事着老一套的低层次学历继续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能很好对接,社会认可度不高。在非学历教育项目开发、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以及社区教育等方面很少涉足。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继续教育需求的高涨,地方高校迫切需要把握机遇,提升服务内涵,对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给予回应。

三、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

新世纪以来,国家对继续教育发展的政策关注度不断增强。《教育规划纲要》把继续教育单列专章进行规划,将其提升到开发国家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强国重要途径的战略高度。十报告把教育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阐述,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社会服务能力不强,表面看似红红火火,内部实则危机潜藏,如不及时抓住问题要害对症下药,长此下去继续教育的“危机论”、“合并论”、“替代论”、“取消论”将成为归宿。结合当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以为必须从明确定位、有效教学、紧扣需求、校地互动等四个方面完善服务路径。

(一)明确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的高校职能认识方式限制了对高校继续教育职能的把握,以往高等继续教育作为大学和社会服务职能的中间环节,在理论和实践范畴内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因此,需要对大学的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进行再认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自身实际以及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行准确定位。目前,继续教育在各高校地位普遍不高,往往是担当创收的工具或普通教育的补充角色,处于弱势地位。地方高校应当首先从思想认识层面予以重视,将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校领导要分管继续教育工作,成立继续教育发展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校性的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近期工作,筹谋远景规划;二是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要主动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给继续教育带来的机遇,摒弃“等、靠、要”的计划经济思维,在学校的支持下主动革新管理体制,改革办学模式,贴近市场需求,增强服务实效,以贡献争地位,以服务求发展;三是地方高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继续教育的发展给予指导和扶持,不断优化继续教育发展的政策空间。《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制定和完善继续教育发展政策,推动各级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从类型来看,我国的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四大类,国家对继续教育的重视有待加强;从继续教育本身来看,其发展速度与国家战略要求以及社会成员需求相比仍然滞后。作为政府层面要多管齐下,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化建设,加大继续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加强对继续教育办学的质量评估,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有效教学,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切的人才区域人才培养历来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主要是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满足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实践型的人才。从数量来看,2012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达195万余人,占全国高等教育毕业生总量的23%,其中地方高校是最重要的培养主体;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诟病,国外许多国家已经不再承认中国成人教育学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必须思考的命题。有效教学理论缘起于上世纪中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成果颇丰的理论体系。“所谓成人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学,是指能促进成教学生有效学习、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进一步地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的有效教学,首先要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建立跨学科的专业设置,满足社会成员现实性或实践性的学习诉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为特定的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成人学习特点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交替,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个性化的学习模式相互融通,适应成人学习者灵活学习的特点;再次,坚持人本理念,尊重成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建立起以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管理体系。推行弹性学分制度,实施自主选课制度,实行多元评价模式,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唯有如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才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切的人才。

(三)紧扣需求,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培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提升也有迫切的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要达到1.8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在职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要在2015年达到29000万人次,在2020年要达到35000万人次。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要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更要依赖持续不断的继续教育。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要以所在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培训“短平快”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活动。首先,为区域发展培训各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六大类人才队伍建设。要充分抓住这一机遇,根据区域经济机构调整趋势,通过教育培训满足市场迫切需要的现代技术人才,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平稳过渡。其次,针对广大在职从业人员,以知识更新、技能培训、素质提升为主要内容,围绕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开展教育培训。“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特点,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有高等学历文凭的高素质人才,而且更加需要处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的操作熟练劳动者。”该类培训要以区域社会、市场和在职从业人员的个人需求为导向,突出非学历人才培养短期性、实用性、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提高受训者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转岗再就业能力。实践证明,一支数量稳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劳动者队伍,必将在未来区域经济“三、二、一”结构的合理模式中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不断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再次,在开展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要善于打造自己的培训品牌。品牌是提升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品牌特色将成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未来生存和竞争的重要砝码。打造品牌,彰显特色,方能赢得市场。地方高校要善于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师资力量、学科专业、科研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教育培训的形式拓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空间,彰显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区域元素”,将本校的继续教育办出水平、办出亮点、办学特色。

篇10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01-03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目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何实现振兴经济和社会进步,实现“十三五”的宏伟目标,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取得伟大成就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顺利地迈向一个新的更有成效的发展阶段,在战略选择上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后来,把经济与社会联系起来称之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应该说是战略研究的一大进步。而至今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引起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广泛和高度的重视,即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虽然人们也逐渐感觉到了生态环境对自己的威胁,但是还没从理论高度来认识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还没有将三者的关系摆在发展战略的地位,经济建设缺乏协调发展的理论做指导。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分析研究这个问题。

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是客观规律的要求

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们比较清楚:经济是基础,社会的发展依赖于这个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却易被人们所忽视,特别是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常常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的制约条件。其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内在本质联系。它们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第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可分离,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也就是说,社会生产的过程,就是变自然资源为社会财富的过程,是社会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社会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质要求,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承载基础和客观条件。经济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不取自于生态系统。有的生产部门直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农业、采掘业、能源工业和部分化学工业,它们把自然物直接转化为社会产品。其他生产部门则把上述生产部门的产品作为原材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木材、棉花等),进行再加工、深加工,生产出种类繁多的社会商品来满足人类的需要。那些进入社会生产过程,而又不能转化为最终产品的物质,就会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以废气、废水、废渣的形式被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最终产品通过消费,又会变成垃圾或废弃物返回自然界。社会产品就是在这个大自然循环往复。离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个基础和条件,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永续生存。由此可见,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经济发展必须凭借和依赖生态系统。

第二,经济发展又给生态环境带来强烈的反馈作用,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主导。经济发展是以生态资源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反过来,生机勃勃的强有力的经济活动又会对生态系统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方面,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所形成的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来保护生态,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能力,维持生态经济平衡,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另一个是消极的方面,违背生态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通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又会干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物质循环率和能量转化率下降,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态平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最终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积极的主导作用,而限制其消极的作用。由于人是经济社会系统的主体,是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力调节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对森林、土地、草原、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勘察规划,可以从量上确定森林开采量与自然更新量的合理比例,牧草更新生长量与载畜量之间的比例,矿产资源开采量与贮藏量之间的比例等,从而达到既能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又能维护生态平衡。

第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在农业社会中,尤其是原始农业时期,生产比较简单,经济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与环境的破坏作用较小,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尤其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处于防御、被动和适应的地位,人与自然比较和谐。在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力也随之日益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急剧发展。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市兴起,都导致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无节制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人口膨胀更导致生态的恶化。而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科技文化发达,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迫使人们更加注重解决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这时,如果决策正确,经济增长又能提供更多的条件,就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使两者由对立走向和谐。

二、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历史必然

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既带来了经济繁荣、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又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这是因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又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取用扩大了范围和深度,从而加深了与自然资源再生的长期性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有限性的矛盾。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五大生态经济问题的严峻挑战,在我国这五大问题也日益尖锐。

第一,人口问题。这是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20世纪初全世界人口只有16亿,而到1988年全球人口已达50亿,21世纪初达60多亿,到2025年预计达82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我国人口目前已达13亿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公布的最新预测,210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42亿。而90%以上的人口增长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将加剧贫困和资源危机;而贫穷落后又加剧资源和生态破坏,如滥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使用土地等。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人类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挑战,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之间不协调的结果,是人类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严厉报复。因此,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制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使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已是我们当今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我国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已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在今后十多年,要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迈进。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和首要前提,而发展又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求取生存。这两者之间既是统一的,而常常又是矛盾的。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矛盾,关键是战略选择得当,目标要求适宜。

党的十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这就明确强调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这是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因为生态环境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人们进行经济的、社会的活动,都离不开这个基础。没有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内部的比例关系的协调,不可能有合理的生产结构,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生态文明进步。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首先从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协调的角度来制定总体的发展战略。把经济、社会、生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系统来看待。考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从而选择制定正确的战略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人口与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 黄键.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与中国[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

[3] 党的十报告[R].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