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语文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4 16:48: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沉浸式语文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沉浸式语文教学

篇1

品一杯香茗,邀数名同道中人,在语文世界里徜徉,是一件乐事。“沉浸”是一个非常形象化的词语,犹如碧螺春茶,用活泉冲泡,方能浸润出沁人心脾的香茗。语文教学是感性的,充溢着情感、精神、人文的美感。语文教学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灵的浸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何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获得丰润之美?我们需要随时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反思。创造、寻求、选择新的教学方法。几个关系需要我们好好把握。

一、把握好“人本”与“文本”的关系

传统的阅读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对教材、文本的阅读,要求教师把自己阅读的结果或者某一种结果(如教参对文本的解读)灌输给学生,导致“满堂灌”的弊端。“以学生为本”的“人本”思想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首要目的和最终目的,而教材这一“文本”是教学的凭借。从教师的角度讲,叫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

我们要正确理解“人本”与“文本”的关系,把握好学生与教材的

关系。

本着这一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发挥读者的主体创造性。比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四篇课文《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分别写了四处自然风光,赞颂了山水的神奇美丽,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授这一单元课文时,把文言文单元的《与朱元思书》结合在一起学习,从分析写景散文的角度入手来解读这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文,学习如何有层次地描摹景物。作者由山水之美油然而生的感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和《鼎湖山听泉》中作者的“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的感慨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认识到了中国古代散文在内容、思想、写法上对现代散文产生的影响,对古今散文发展有一定的认识。这些都是单一教授课文所达不到的。

二、把握好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关系

教师上课都希望课堂气氛活泼,但只是追求表面的“动”,过于热衷课堂教学的气氛,则会陷入另一个误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遇到了这样一个现象: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师会提问一些浅显的不足以成为问题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或独立思考就能完成的问题。课堂气氛热闹是热闹了,但学生并无所获。有时为了追求课堂观摩的效果,没有能登堂入室地仔细研读作品,徘徊于文本之外,热热闹闹地说一些陈陈相因的话。课堂教学中的这种“动”显然是不足取的。

课堂中同样离不开“静”。比如,在古诗教学时,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静思静想,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必须的。在“静”中凝神深思,顺着教师语言的点拨,渐入诗境,反复品味。小令《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必在学生读后即让其大谈感受,而是让他们对这九个名词组成的意象静想片刻,在头脑中形成各种有关画面,从而在沉吟中对下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断肠”二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品味出诗的美感。

这种“静中求活”的课型,表面上课堂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但由于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全体学生的思维却总是处于活跃状态,并且这种思维在适时的交流碰撞中常常能走向深入。

三、辩证对待阅读中“入”与“出”的关系

长期以来,传统阅读教学和阅读观念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创造力。认为阅读只是作品信息由外到内的输入,认为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其实,做到以上两点只是完成了阅读过程的一半,我们认为全程的阅读应是读者和作者理智、情感的交流,是吸收和表达相统一的过程。学生的阅读应是对作品主动进行加工和重构,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精神创造过程,也就是说,“进得去”还要“出得来”。学生不仅要接受作品信息,还要能由内到外地输出信息;不仅要理解作品思想内容,还要训练阅读的感知力、鉴赏力、判断力,从而提高阅读的创造力,真正体现阅读教育的人文价值。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和策略,是由苏州市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组的老师创立并正在实施研究的一项课题。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思想修养的完善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制订一个较为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对于此课题研究及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指导下结合语文“沉浸式”教学的特质,我们尝试初步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二、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如何使整个课堂教学因有效沉浸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上教师要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要素的作用,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获得忘我体验,即最佳学习体验的过程。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趋势的,因此其评价体系的确立必须适应和体现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一)建构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一堂有效的“沉浸式”课堂教学应该包括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设置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让学生在优质经典语言的熏陶下,浸润其中,充分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彩,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学生能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规范精彩的语言,通过模仿及创造,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内容上,要选择精彩的经典文本,在确保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材料中的可沉浸因素。例如,诗歌和散文教学应让学生徜徉在优美的韵律和意境中;小说教学应让学生投入到精彩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中;议论文教学可让学生在理趣思辨的环境中获得乐趣;说明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准确的表述和明晰的条理中得到启示。

3.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课堂中的结合使用,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为学生的“沉浸”作铺垫,学生沉浸体验能够在教师为他们创设适合的前提条件下获得。同时改变以听教师“教”为主的学习方法,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积累。

4.教学流程的实施

在教学流程上,遵循先“浸”后“出”的原则。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领入”与“导出”:创设氛围―领入情境―发问设疑―精辟讲解―举一反三;从学生角度来说是“浸入”与“跳出”:入情入境―诵读吟咏―体悟品味―解疑交流―积累运用。

在评价中,必须强调关注以下几方面:(1)有否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沉浸和主动探究的前提。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活动的参与者,保持与学生人格、心理上的平等,达成与学生情感的融洽,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2)有否注意思维训练的梯度。“沉浸式”课堂教学由“浸”而“出”的过程应由浅入深,有梯度,学习内容要有层次感。(3)有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沉浸式”课堂教学力求师生共同沉浸,而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尤为重要,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沉浸式”语文课堂应是学生主动求知、积极参与的场所,教师应给学生主动表述的权利和积极表现的机会,要尽可能让学生自读、自练、自省、自评(包括互评),培养学生参与意识。(4)有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因为每个个体的沉浸体验和感受是存在差异性的,所以“沉浸式”课堂教学要积极保护学生的求异性表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好地获得适合于自身的发展。

(二)创立多元化的评价原则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校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包括“教”与“学”的评价,“教师”与“学生”都是评价的对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评价的基础和出发点。而其中学生评价应是课堂评价的重中之重。

1.教师评价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相比,“沉浸式”课堂教学的教师评价更应围绕沉浸目标的设置、沉浸文本的选择、沉浸的途径运用以及沉浸教学流程的体现等方面来加以考察和判断。问题的设计应既根据备课计划,又根据学情和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而生发问题,围绕目标恰当地处理。提倡以教师反思为核心的“自评―互评―点评―反思”的评课模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邀请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家,客观全面地评价课堂教学,并从理论与实践上综合指导。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的重中之重。我国传统的评价机制存在着评价对象错位的问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评定一堂课的效果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学生学习的效果质量是教师科学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教学实施的结果,因此,评价学生学习就是评教,即“以学论教”。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3.评价原则

“沉浸式”课堂教学过程的学生评价力求坚持如下原则:体现发展性的原则,立足过程评价与坚持全面评价,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突出全面性的原则,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心理品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趣;注重过程性的原则,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习惯、方法、情感表现等;重视互动性的原则,不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突出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样化的原则,促使评价由封闭走向开放。

4.评价的内容

“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学生评价内容包括:(1)学生的参与度。“沉浸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应该尽量做到百分之百,力求每位学生都获得相应的沉浸体验。(2)学生的状态。“沉浸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应达到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有学习的快乐感受。“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学生评价内容以学生的反馈情况为主,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表现来判断和评价,如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主动对文本提出质疑并探究,是否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沉浸体会,是否有拓展研究的兴趣等。总而言之,“沉浸式”课堂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无论是听讲、问答、讨论、练习都动机强烈,兴趣浓厚,学习积极热情,在老师的启发下,思维的流畅性和深刻性更强。

(三)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量化

结合前面对评价要素的分析,我们将整个评价体系分为两个版块,即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再根据每条指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赋予不同的分值,由此确立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如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此外,书面检测也是检验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质量、考查学生语文认知水平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考试要力求突出其对沉浸式课堂教学的诊断性与发展;考试内容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注重基础,更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

三、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

“如果说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那么教学评价则是这个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只有很好地掌握教学评价这个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了解教学系统运行的情况,有效地调节和改善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初中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可设立评价小组:评价小组由业务水平高且客观公正的教师、专家、学者组成,选出业务组长。进行课堂评价前要组织评价小组成员充分了解沉浸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深刻地理解评价的目的、理念、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指标的内涵。观摩课前要求评价小组全体成员根据课程标准,熟悉研究教材和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组织评价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听课,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并初步评定有关的项目及分值。最后整理信息,作出结论:收集各小组成员的评价结果,检查收集到的信息能否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和信息是否真实正确。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得出分数,评出等级;写出写实性评语,指出评价对象的优点与不足,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对于基础性的知识掌握情况,利用量化评价是恰当的,但它又难以切实评价探究、实践能力和情感状态;况且课堂教学量化评价只局限于课堂时效,对于课堂教学的后续影响很难作出及时评价,因此必须结合质性评价(指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教学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从不同角度不断了解学生,进而形成对学生某种看法和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其借助的手段是日常观察、记录等,但费时费力、管理难度大、评论结论一致性差,因此两者的结合是必然的,只是从操作层面上看,目前还很难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其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对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起着重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也只有与时俱进,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

篇3

一、“沉浸式”教学中教师的基本特征

1. 对语文“沉浸式”教学者的共性探讨

“沉浸式”语文教学提倡课堂因师生共同有效沉浸教学而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接受新知识。因此对教师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其一为理论素养。“沉浸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沉浸的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要素的作用,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都全身心投入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沉浸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其二为阅读素养。“沉浸式”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调动学生阅读积累的能力,教师丰富的阅读积累往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因此,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各类书籍。

2. 语文“沉浸式”教学者的个性展示

在公开课上,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缺乏个性,千人一面的教师。经常看到教师们用充满诗意的语句开篇,充斥在耳边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惊人的一致:“你太棒了!”“说得太好了!”“很好!”“大家给点掌声,好吗?”似乎大家都认同了一种教学模式。如果有一位教师用整体把握、局部揣摩的方式上得很成功,那么接下来你听的都是这个格调;如果有一节公开课因讨论而成功,那么接着就刮“讨论风”,如果最近强调从文本出发,那么所有的公开课都会强调“注意从文中找出依据”。你无需听更多的课,因为听不到个性鲜明的课,更多的是重复和雷同,缺乏创新的勇气。

二、“沉浸式”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特征

1.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和新课程一起成长起来的教师,大多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必须充分认识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尽管如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共性太多,个性太少;接受有余,创造不足。

“沉浸式”教学则不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他们充分感知,亲身体验,通过自主阅读语文材料,通过文字信息,去体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触摸蕴含其中的情感,把握作者的价值取向,学会鉴赏作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获得是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沉浸式教学注重两者的有机统一,善于在教学中将知识学习转化为能力培养的条件。既有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又有教师知识的传授点拨,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两大任务,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比如在说明文的教学的过程中,在这类体裁作品的教学起始阶段,学生就应该在有经验的教师引导下学习什么是说明文,并且了解说明文的一些必须掌握的要素,在学习课文之前就懂得了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为是知识的接受。

而在具体学习说明文的时候,学生在了解相关说明文要素的时候,会被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慢慢地就掌握了学习一类文章的能力。

在沉浸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获得是知识和能力的统一,这是它的又一特征。

三、“沉浸式”教学中课堂的基本特征

1. 重视教学内容的分类研究

语文的教学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文章的体裁不同则教学沉浸效果也不同。譬如诗歌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文章样式,它独特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只需加上一点背景音乐,读者就被深深吸引,欲罢不能了。更不用说简单的文字背后丰富的意蕴和想象空间了。说明文比较严肃,学生更多情况下以旁观者身份学习课文,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客观、科学的认识。因此,教学者要充分认识到各类不同文体的不同特性,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

从文章取材和表达中心来看,有的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似乎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者自己生活中的事。另有一类文章,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时代背景,有的还比较遥远,隔着国度,隔着年代,隔着思想的代沟,学生很难进入作家的内心深处。对于这类作品的处理,教师则应当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间接经验,帮助学生架起通往作品理解的桥梁,消除他们在解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障碍。例如鲁迅的作品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将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生平情况进行补充,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地认识作者,也能对鲁迅在那个时代的呐喊产生共鸣。

2. 关注教学方式的正确使用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来说,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但是,传统的经典的教学方式,也应占据一席之地,比如朗读、板书、讲析等。

从教学手段来看,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带来新的教学手段。比如说教学一些课文时用一些视频或者图片可以渲染气氛,特别是一些专题,媒体就可以凸现其专题信息量大、便于整合的特点。对于一些缺乏直接经验的学生来说,现代化媒体提供的视频音频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参考文献】

篇4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

审批机关: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项目编号:B-a/2006/02/058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感动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

语文教学的“沉浸”指师生在课堂内外共同沉浸在纯粹的、经典的、学习语文的环境中,完全投入、集中注意力,在文学殿堂里汲取所需的营养。要让语文课走出浅薄平庸的怪圈,方法之一就是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沉浸、体验,引导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去感悟文本的文化,触摸文本的灵魂,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他们得到精神的享受而深受感动,从而构建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感动来自于沉浸、体验,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学生在文本阅读、语文学习中学会从沉浸到体验,从而获得感动来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呢?

一、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教师需要在新的课程教学中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而学生同样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建构。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旨在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确定性,还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具备的开放性,拓展教学的空间,增大师生的自主性。这样,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而“感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那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就必须教会学生沉浸于文本,去体验从而获得感动。

审视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入课的导语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引导学生沉浸于其中,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

2.对学生思想的关怀

我以为,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怀”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关怀学生的思想,老师不仅要尊重维护学生独立自由的思想,而且要尽可能地给每个同学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教会他们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当然,这里所说的“思想”既指深度把握文本所传达的思想,甚至合理“反叛”,从而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也指教师要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并在教学方法上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人云亦云邯郸学步,要敢于打破常规。

因此,我们只有真正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关怀学生的思想,并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体验”才会落到实处。一句话,“思想”是“体验”式语文的灵魂,而老师则是灵魂中的灵魂。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要致力于语文课堂“思想品格”的建构,因为“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3.尊重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生活的不同的感受,当他们沉浸其中,他们通过文本获得的体验是最朴实的。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语文教师能对此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那么在感动于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时,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也就诞生了。

二、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让沉浸、体验、感动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语文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感动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沉浸、体验、感动”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可以起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沉浸、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桌还能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渠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在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中,学生的感动主要是从教师的引领中沉浸、体验得到感动;在文本阅读中边体验边获得感动;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动;在反复训练中体验,学习感动;学会用语言表达“感动”这种情感。

当教师的感动与学生的感动产生默契时,就有了师生的同感。而利用同感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唤起其行为动机。这样,过去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就可以得到彻底改变。师生就可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而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沉浸、体验获得“感动”,从而使学生拥有“诗性情怀”这是语文教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傅嘉德.《不要忽视隐性对话》《语文教学研究》.2007.6.

篇5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42-01

1 评价体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有效教育,即为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教育模式。真正的有效教育是以学生能否吸收知识以及更大限度地吸收知识为前提。

考核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及时地对师生教与学的情况作出量化评估,对课堂教学起到直接的导向性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现状

2.1评价手段比较单一:以笔试为主,以试卷成绩评价为主

中职语文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以期末、期中、单元测试等笔试成绩为主,以试卷成绩评价为主。期末总评以平时、期中、期末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评定。这种评价手段只体现了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中“写”的部分,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评价不够全面。其实,我认为,立足于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摆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完全可以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愉快地进行“听、说、读、写”的尝试。

2.2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年龄特点

中职学生的专业各不相同,各个专业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导游专业就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听”和“说”这两部分的要求就相对较高。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是只会答卷的人,岂不可悲?

中职学生正处于十六七岁,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对于语文,中职学生往往是既爱又恨:爱的是他们的语文成绩相对比较有优势;恨的是中职语文评价体系还是一张试卷定成绩。看来,中职语文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并且任重道远。

2.3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重视不够

以往的中职语文教学比较重视人文性,在对诗词歌赋的阅读与欣赏中,成就了教师的一堂又一堂精彩的公开课。但是,我们的学生到了单位,连一张简单的借条、请假条都不会写,这种教育的悲哀的确值得我们每一个中职语文老师深思。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当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否则,我们的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呢?

3 中职语文考核、评价的原则

学生的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的确定要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此,在中职语文学生的成绩考核与评价办法的改革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3.1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结果上,应重视过程管理。

3.2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考核

我认为,几张试卷是很难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的,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因素,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3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

中职学生经过我们学校3年的教育与培养,是要踏上社会去直面残酷的竞争的。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重视他们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

4 新课改形势下应形成怎样的中职语文有效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4.1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语文认同与感知,从而获得好的语文评价

语文学习如果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收效更佳。语文老师应通过多媒体、图画、音乐等手段让学生沉浸于学习意境中去。如教到朱自清的著名散文作品――《荷塘月色》,师生都沉浸在月色下的荷塘和和和荷塘上的月色物我两忘的优美意境之中,教师可以适时播放凤凰传奇所唱的《荷塘月色》,并以多媒体配以相关的优美画面,使作品在学生心目中立体化呈现出来。相信这种立体化呈现方式会让学生在若干年之后仍旧念念不忘这堂语文课的内容,忆起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此同时,可以适当让学生说一说对本篇文章的体味和感悟,并给予较高的评价。

4.2改变以往以笔试为主的评价体系,以听说读写综合性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

改变一张试卷评价一个学期的传统做法,以多元化评价为主。所谓多元化评价,就是充分发挥语文学习的特质,变以“写”得如何评分为以“听说读写”效果如何综合性的评分。以苏教版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基础模块・第一册)为例,可以充分挖掘每一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模块的潜力,做足文章。比如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青春诗会》。可以让学生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有关资料,运用自己的语文鉴赏能力甄选出自己认为的好诗,反复朗读、涵泳蕴藉。在全班开展的《青春诗会》中,先介绍自己遴选的诗歌作品以及选择原因,再高声吟诵。全班其他同学听其朗诵,品味揣摩,获得诗歌鉴赏方面的收获。这样,在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表现中就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这样寓教于乐,充分展现了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基于学生本次课的表现,给他评分。具体评分方式如下:

①听――听其它同学朗诵并能适当品评的给高分;②说――介绍诗歌作品比较到位的给高分;③读――能较好地朗读自己所选的诗歌作品给高分;④写――介绍诗歌作品有个性的给高分。

4.3中职语文教学可以尝试抛弃应试教育的羁绊,以新颖的考核方式大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是高中淘汰下来的,他们往往比较自卑,语文学习能力较弱,对于应付笔试没有自信。语文老师完全可以以赏识教育为理念,因材施教,让学生听老师讲故事后简单复述故事内容,给他们高分;说一段有趣的春节记事或暑假见闻,给他们高分;读一段优美的文字,给他们高分;写一张格式准确、条理清晰的请假条,给他们高分;甚至让他们当众讲一则小笑话,给他们高分。新颖的评价体系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成功,获得高分。让语文的美好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良性循环的状态下爱上语文学习。

语文学习具有怡情启智的作用。中职语文评价完全可以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展示自信的同时爱上语文学习。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让他们在展示各种语文基本功的同时得到较好的语文学习评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喜悦的图景啊!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02

一、问题提出

1、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的核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开放合作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职业技能构成的职业知识技能。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进入工作领域之后得到认可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良好的职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间的人文素养的积累和长期的实践锻炼。因此,中技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在学生步入职场之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2、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作用

中技语文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最重要的文化基础课,是其他课程的基石。首先语文具有工具性,它是学生使用文字进行一切工作的基础,包括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些基本能力构成了学生撰写工作文案、汇报工作、职场中的人际沟通、职场中可能的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其次,语文具有人文性,它是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

现行的中技语文教学中因为语文教材和中技教学实际脱离,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等原因,中技语文教学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未能发挥出实际的效应。如今,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家的重视,有了政策的保障,学校和语文教师应该利用难得的契机,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

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四方面的合作,中技学生普遍年龄小,思想不成熟,而家长更难把握。因此在本文中仅从教师、学校角度出发探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策略。

1、教学内容

现行的语文教材的编排基本上都是按照各个单元内听、说、读、写四部分组合而成的,而且分别以不同的模块呈现。但是中技的教材与普通高中的教材因为学生培养目标的差异需要有所不同,应做到生本性、职业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尤其是职业性,和普通高中的语文教材不一样,在语文教材中需要突出职业性,围绕中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选择内容,围绕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坚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因此,中技语文教材内容构成了教师教学的基础,在选择教材内容的使用,教师可以以模块教学的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即中技语文教材共由三个模块组成,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按照一个学期十八周课时计算,每个学期的课时大约是54―72左右,三个模块各占72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根据这三个模块和课时的安排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

2、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引导作用。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环节在于更新教育理念。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牢记课堂的教学对象是以就业为主体的学生,应该突出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其次,教师应该扩大自身职业素质的积累,掌握导游服务类、美术设计类、商贸财会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把握语文知识在不同专业中职业素养的要求和应用,而后将其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后,教师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课堂中进行小范围、有层次的教学改革,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完善职业素养,为学生迅速适应就业和创业服务。

3、教学方法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选编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教师的教育理念,为中技语文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真正将这两项内容落到实处则依靠教学方法的更新。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同,中技语文教学应该突出学生对于语文的应用能力,强化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因此,相关学者提出了项目教学法、游戏沉浸式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问题进行探索。项目教学法包括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共六个步骤。这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设计能够将学生的多个智能整合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仿真的工作和生活情境,模拟现实工作场景,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游戏沉浸式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从实践出发、从实用出发,激发了中技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篇7

时下,各种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渗入,使语文教学模式呈现多元化倾向,给语文教师更多施展个性的空间,但也使得部分语文教师无视或忽视语文课自身特性而任意发挥,将语文上成政治、历史,甚至成了生物、物理课。如有的语文教师把《绿色蝈蝈》上成了生物课,有的大谈《白杨礼赞》的思想,俨然是思想政治课。有的语文教师上鲁迅先生名篇《纪念刘和珍君》时,由于过于注重时代背景,竟有历史课之风。脱离了文本语言这根“缰绳”,自由驰骋,天马行空,上到哪就算哪,想怎样上就怎样上。还有的一味沉浸于各类语文综合活动,忙得不亦乐乎,学生跟得“晕头转向”。名则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则将语文课上成三不像;名则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实则因为仅流于外在形式的热闹而使学生在活动之后收获寥寥。语文课程的设置必定有它自身的定位与目的,王尚文先生认为,基础教育开设语文课,是为了提高学生母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亦即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教育的“独当之任”。可见,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构成自身教学内容的文本语言。

二、语用旨在言语活动

重视文本语言回归后,我们要关注如何对待语言。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在对教材文本语言作静态分析,即用讲授法将文章的内容分析(字,词,句,篇)一股脑地灌给学生,学生则是伸长脖子,翘首以望,吸吮教师的讲解。如有的教师硬是对《为了忘却的纪念》作语句上的层层剥离,作精当细微的分析,忽视文本语言的情境,特别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深沉情感。对语句过于精细的“解剖”,学生早已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未能理解语言的本质不无关系。

语言的功能就在于运用,即“语用”。语言是为交际运用而创设且在运用中体现其功能的。欧洲语言人文主义对语言性质有丰富的阐述:伽达默尔将语言看作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通过语言拥有对世界的“态度”或“观点”;卡西尔更是将人看作是语言这一“符号”动物,语言与人不可分离。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把语言看成精神创造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自始自终也同样需要语言。他认为语言只有在运用中才有生命力,十分强调语言这一“生命体”与思想感觉整体相联系,充满“理解者的不同情绪和感受”。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限于对教材作静态语言剖析,更不可目无学生,单由教师自我演说,自圆其说;而应让言语“活动”起来,充满课堂。言语活动是语用的实质,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内容。言语是语言的活“源头”,语言存在于言语中,由此引领的语文教学应由教材中心转到言语活动中心。

三、语用贵在对话实践

语文教学不能仅追求外在教学形式的花样百出,要以言语活动为教学活动根本,以“对话”为言语活动实践方式深入到“语用式”语文教学中。如上《祝福》时,教师不应该一味分析小说情节与人物形象,而要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入文本,与小说人物及退到“幕后”的作者对话。有老师在教学时大胆抛出问题:“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是否认同?找出文中依据加以说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饶有兴趣地阅读文中祥林嫂的情节,揣摩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在阅读、揣摩、感悟中,学生与祥林嫂这一形象进行深刻对话。之后,在师生、生生交流时又进行着另一场对话,对话充满着语文学习的过程。

当代哲学释义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极力反对将语言视为外在于人的工具,他认为语言(即言语)具有“无我性”,即说话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与他人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甚至将“对话”作为本体论意义上来理解:“我们是一种对话。”哲学释义学对于语文教学最大的启示是:语言的运用(言语活动)是在对话中实现的,对话是言语活动的展现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话理念,体现对话精神。

总之,以对话式的言语活动贯穿语文课堂,必能激活语文教学。师生只有在语用中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成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篇8

一、陶冶式教学模式简介

陶冶是以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为核心,将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的一种育人方法。我国语文教育具有深厚的陶冶传统,明代思想家王守语就曾经有语:“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捡,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春风化雨般的陶冶教学法,正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髓。

二、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因其所面对对象的特殊性而具有其特殊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项:

1.形真: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外在形式基础

形真是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外在形式基础。“形象”是教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儿童往往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要对小学儿童进行陶冶教育,教学标的首先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见可闻,才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受到优美语言的滋润和陶冶。

2.情深: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内在心理依据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正是陶冶式教学的内在心理依据。语文陶冶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发掘文本蕴藏的思想感情,更要求教师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课文蕴藏的情感,以情感人,靠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使其在情感的激动中、在情感的洗礼下涵养情性,澡雪身心。

3.审美: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核心目标

语文陶冶性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步入美的殿堂去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审美的兴趣和能力,而实现小学语文审美式教学应当从培养学生语文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审美创造力等方面开展。

4.对话: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展开的必要前提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应是师生与文本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课堂多维的对话中,让学生喷涌情感,洞开心门,心花怒放,使语文的陶冶功能充分得到实现。

5.体验:语文陶冶性教学的途径

体验是一种心理机能,是人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融合经验和想像,饱含情感地对客观事物进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味和领悟。教师在开展陶冶性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还要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的体验,以此实现语文对其精神建构和性情的陶冶。

三、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方法探索

1.“沉浸”与“吸引”的游戏法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面对的是6~12岁的小学生。因此,在教学方法的确立上,要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沉浸”与“吸引”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把学生带入语文的游戏情景中,并与学生一起“沉浸”其中、为之“吸引”。在充满游戏精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实现语文丰富的人文陶冶。以五年级《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为例,我校有位老师在完成“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和关键语言”的教学目标时创设了摆扑克的游戏情境。首先,用扑克牌的点数来模拟第一轮比赛的胜负。上课以前,教师先发给每一位学生点数不同的六张牌。让学生用六张牌分别摆出“上等对上等、中等对中等、下等对下等”的第一次比赛情况,三场下来,田忌都输了。在理解“反胜”时,教师先让学生调换手中扑克牌的出场顺序,结果,一部分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扑克牌摆对了,田忌的马调换一下出场顺序,获得了胜利;另一部分学生却发现摆不了——田忌的马调换一下顺序以后,并不能获胜。这是为什么呢?诀窍就在于课文中“怎么样反败为胜”的句子。在这样矛盾交锋的情况下,学生进一步投入地阅读课文,很快发现“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这句话的关键作用,并通过读这句话进一步认识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通过对游戏场景的创设,教师明快简捷地引出教学内容,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搭建起学生读书、领会、理解的桥梁,使学生自己在完成游戏的同时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2.情景创设法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法是通过创设出与所授课文相对应的形象、生动的情景展开语文教学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对语言学习应用的兴趣,结合情景创设阶段的具体场景,进行具体语文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在情景的演绎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以五年级上册《包公审驴》一课为例,我校某位老师就采取了情景创设法,通过在班级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包公审驴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揣摩整个故事发生过程中各人的心理变化。以此种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唤醒其思辨和感悟的能力。

3.“不言之教”的暗示法

语文陶冶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应是一种暗示教学。暗示,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未意识到的刺激影响作用。暗示教学就是发出信息者(这种信息可能是语言、表情或举止)用含蓄隐晦的方式,对承受信息者来有意或无意地表达愿望、需要和意志的一种教育过程。暗示教学法包括环境暗示、教师的仪表暗示、教师的综合素养暗示、音乐暗示等。我校教师在讲《威尼斯的小艇》一课配以亨德尔的《水上音乐》,讲孟郊的《游子吟》则配上琵琶曲《泣》,以此种形式感染学生的情绪,营造优美的教学情境,同时能让学生在情感陶冶中很快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篇9

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的内容,并且给人以立体的感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多媒体技术中,那些枯燥、比较乏味、相对静止的教学资料经过多媒体的转化,就变成了极为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这就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更为形象和更具吸引力。学生看到这些生动的画面和可以感觉到的知识,便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情景和一些比较美的图画,甚至一些影音材料,从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面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加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与愿望的目的。比如我在讲《春天》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关于春天的花草,春天的各种美的照片,还搜到了一个关于春天的短片,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我还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种音乐中朗读课文,体会美妙的春天。我还找到了名家的朗诵,让学生领略到名家朗诵的风采,沉浸在美好的春天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产生美好的审美体验。学生在学过这一课后,都意犹未尽,许多学生纷纷拿着课本仿佛沉浸在美妙的春景之中,因此,教学效果很好。

二、有效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分析综合、处理与控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方面,有着极高的水平和很好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上述特点与功能,可以有效地将教学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也就是通过更为直观的方式,可以展示那些看起来比较枯燥、比较乏味的知识,使这些知识更为形象生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给学生的就是重难点,学生学习的也是重难点。

三、着力陶冶思想情感

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特定的情境,不同的情景可以对学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特定的情景来发挥它在陶冶学生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具体情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给同学们找一些精美的朗诵、具有教育意义的短片、精美的图片等,都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和升华。

篇10

一、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主要采用“三中心”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这种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极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率。要想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目标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教师团队能够做的就是丰富和优化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所掌握的有限资源,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创造出无限的教学可能。

一、体验教学法的应用

1.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喜爱汉语语言文字、阅读和写作,能够独立熟练地进行汉语口语对话交流。这一大纲完全符合体验教学法中以学生为中心、教材为媒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兴趣”,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动画视频、歌曲播放、小说讲解之类的,学生沉浸在对喜爱事物探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下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口语、语法、思维学习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2.寓教于乐

活动是体验式教学法的又一创新。话剧角色扮演、分组团队探究,以及以语文课堂知识为蓝本的户外拓展训练,这些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对小学生语言文学兴趣爱好的培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拘泥于“课堂中心”,将学生带到户外,在户外活动中恰到好处地进行语文教学。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